CN211994698U - 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94698U
CN211994698U CN202020163476.8U CN202020163476U CN211994698U CN 211994698 U CN211994698 U CN 211994698U CN 202020163476 U CN202020163476 U CN 202020163476U CN 211994698 U CN211994698 U CN 211994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unit
recording medium
conveying
un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634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奥村尚之
堀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94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94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高效地实施拼接台上的作业的印刷装置。印刷装置具备:输送部,其在对记录介质施加张紧力的同时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输送;印刷部,其在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上印刷图像;拼接台,其被设置在通过所述输送部而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上,并且能够载置所述记录介质;第一操作部,其能够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操作;第二操作部,其能够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部被配置于所述拼接台的附近。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像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已知有一种卷对卷(roll to roll)式的图像记录装置。在该图像记录装置中,设置有用于供作业者将薄片彼此连接在一起的拼接台(Splicing table)。
在上述的图像记录装置中,在于拼接台上将薄片连接在一起时,需要进行被施加于薄片上的张紧力的解除或薄片的收卷等的输送操作。在此,用于进行输送操作的操作部通常在图像记录装置中设置有一个。然而,如果操作部被设置在远离拼接台的场所,则作业者需要每次都移动到操作部的位置。因此,存在作业变得繁杂这一课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54745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其在对记录介质施加张紧力的同时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输送;印刷部,其在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上印刷图像;拼接台,其被设置在通过所述输送部而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上,并且能够载置所述记录介质;第一操作部,其能够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操作;第二操作部,其能够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部被配置于所述拼接台的附近。
优选为,上述印刷装置的所述第二操作部针对所述输送部而具有使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进行输送的功能、使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进行输送的功能、和对被施加于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张紧力进行调节的功能。
优选为,上述印刷装置的所述第二操作部能够通过按钮操作或者触摸面板操作而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操作。
优选为,上述印刷装置的所述输送部具有朝向所述印刷部而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放卷的放卷部,所述拼接台被设置在所述放卷部与所述印刷部之间的所述输送路径上。
优选为,上述印刷装置的所述输送部具有对从所述印刷部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收卷的收卷部,所述拼接台被设置在所述印刷部与所述收卷部之间的所述输送路径上。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印刷装置的结构的模式图。
图2为表示印刷装置的结构的外观图。
图3为表示第一拼接台附近的结构的外观图。
图4为表示第一拼接台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表示第二拼接台附近的结构的外观图。
图6为印刷装置的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各图中,为了将各个部件等设为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而以与实际情况有所不同的方式来示出各个部件等的尺寸。
图1为表示印刷装置1的结构的模式图。图2为表示印刷装置1的结构的外观图。在图1以及图2中,在图面中标出了XYZ正交坐标系。
如图1及图2所示,在印刷装置1中,排列有放卷部2、作为印刷部的处理部3以及收卷部4。此外,还具备对各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200。放卷部2、处理部3以及收卷部4被收纳在成为外装部件的筐体10中。放卷部2以及收卷部4分别具有放卷轴20以及收卷轴40。而且,作为记录介质的薄片S呈卷筒状地被卷绕在放卷轴20以及收卷轴40上。而且,薄片S沿着输送路径Pc而从放卷轴20被输送至处理部3并在接受了由处理单元3U实施的印刷处理之后,向收卷轴40被输送。薄片S的种类可被大致划分为纸类和薄膜类。如果列举具体例,则在纸类中具有优质纸、铸纸、美术纸、铜板纸等,在薄膜类中具有合成纸、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P(polypropylene:聚丙烯)等。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薄片S的两面中的、被记录有图像的面称为表面,将其相反侧的面称为背面。
放卷部2具有放卷轴20和从动辊21,在所述放卷轴上安装有薄片S被缠绕成卷筒状的卷筒体R,在所述从动辊21上卷绕有从被安装在放卷轴20上的卷筒体R抽出的薄片S。在放卷轴20上连接有放卷电机,放卷轴20随着放卷电机的驱动而进行旋转。
而且,放卷轴20通过在图1的纸面中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从而将被支承在放卷轴20上的卷筒体R的薄片S经由从动辊21而向处理部3进行放卷。卷筒体R为,具有中空的芯管且在该芯管上缠绕了长条的薄片S的部件。卷筒体R经由芯管从而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被支承在放卷轴20上。因此,在被支承于放卷轴20上的卷筒体R的薄片S被用尽时,能够通过将芯管从放卷轴20上拆下,并将新的卷筒体R的芯管安装到放卷轴20上,从而对卷筒体R进行更换。
处理部3为,在通过旋转滚筒30而对从放卷部2被放卷的薄片S进行支承的同时,由沿着旋转滚筒30的外周面231a而配置的处理单元3U适当实施处理从而在薄片S上印刷图像的部件。在该处理部3中,在旋转滚筒30的两侧处设置有前驱动辊31和后驱动辊32,从前驱动辊31向后驱动辊32被输送的薄片S在被支承于旋转滚筒30上的状态下,被实施图像的印刷处理。在前驱动辊31上连接有前驱动电机,在后驱动辊32上连接有后驱动电机。前驱动辊31随着前驱动电机的驱动而进行旋转,后驱动辊32随着后驱动电机的驱动而进行旋转。
前驱动辊31在外周面上具有通过喷镀而被形成的多个微小突起,并且从背面侧卷绕了从放卷部2被放卷的薄片S。而且,前驱动辊31通过在图1的纸面中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从而将从放卷部2被放卷的薄片S向输送路径Pc的下游侧进行输送。另外,相对于前驱动辊31而设置有夹持辊31n。该夹持辊31n以向前驱动辊31侧施力的状态与薄片S的表面抵接,并在与前驱动辊31之间夹入薄片S。由此,能够确保前驱动辊31与薄片S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可靠地实施由前驱动辊31实现的薄片S的输送。
旋转滚筒30为,具有与Y轴平行的中心线的圆筒状的滚筒。旋转滚筒30具有外周部件231。在通过外周部件231而划分出的部分上,形成有沿着Y轴而贯穿的中空部230。而且,将薄片S卷绕在包围中空部230的外周部件231的外周面231a上。而且,旋转滚筒30在中空部230内具有穿过其圆筒状的中心线并沿着Y轴而延伸的旋转轴232。旋转轴232通过省略图示的支承机构而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承,旋转滚筒30以旋转轴232为中心而进行旋转。
从前驱动辊31向后驱动辊32被输送的薄片S从背面侧被卷绕在旋转滚筒30的外周面231a上。而且,旋转滚筒30在受到与薄片S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向薄片S的输送方向Ds进行从动旋转的同时,从背面侧对薄片S进行支承。在处理部3中,在向旋转滚筒30卷绕的卷绕部的两侧处设置有使薄片S折回的从动辊33、34。这两个辊中的从动辊33在前驱动辊31与旋转滚筒30之间对薄片S的表面进行卷绕,并将薄片S折回。另一方面,从动辊34在旋转滚筒30与后驱动辊32之间对薄片S的表面进行卷绕,并将薄片S折回。以此方式,通过相对于旋转滚筒30而分别在输送方向Ds的上下游侧将薄片S折回,从而能够确保薄片S向旋转滚筒30卷绕的卷绕部分较长。
后驱动辊32在外周面上具有通过喷镀而被形成的多个微小突起,并且从背面侧卷绕了从旋转滚筒30经由从动辊34而被输送来的薄片S。而且,后驱动辊32通过在图1的纸面中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从而将薄片S向收卷部4进行输送。另外,相对于后驱动辊32而设置有夹持辊32n。该夹持辊32n以向后驱动辊32侧施力的状态与薄片S的表面抵接,并在与后驱动辊32之间夹入薄片S。由此,能够确保后驱动辊32与薄片S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靠地实施由后驱动辊32实现的薄片S的输送。
从前驱动辊31向后驱动辊32输送的薄片S被支承在旋转滚筒30的外周面231a上。此外,在处理部3中,为了在被支承于旋转滚筒30上的薄片S的表面印刷彩色图像,而设置有处理单元3U。处理单元3U具有沿着旋转滚筒30的外周面231a的圆弧形状的单元支承部件35,印刷头36a~36e、UV照射器37a、37b通过单元支承部件35而被支承。
在输送方向Ds上顺序排列的四个印刷头36a~36d对应于黄色、蓝绿色、品红色以及黑色,并以喷墨方式而从喷嘴喷出作为所对应的颜色的液体的油墨。这四个印刷头36a~36d从旋转滚筒30的旋转轴232起以呈放射状的方式被配置,并且沿着旋转滚筒30的外周面231a而排列。而且,各个印刷头36a~36d通过单元支承部件35从而相对于旋转滚筒30而被定位,并且相对于旋转滚筒30的外周面231a而以隔开少许间隙的方式与旋转滚筒30相对置。由此,各个印刷头36a~36d以隔开预定的滚筒间隙(Platen gap)的方式而与被卷绕在旋转滚筒30上的薄片S表面对置。这样,在通过单元支承部件35而规定了滚筒间隙的状态下,通过各个印刷头36a~36d喷出油墨,从而使油墨喷落在薄片S表面的所期望的位置上,由此在薄片S表面上印刷彩色图像。
作为在印刷头36a~36d中使用的油墨,使用通过照射紫外线而发生固化的UV(ultraviolet)油墨。因此,在处理单元3U中,为了使油墨固化并定影到薄片S上而设置有UV照射器37a、37b。另外,该油墨固化分为预固化和正式固化两个阶段来执行。在四个印刷头36a~36d的各个印刷头之间,配置有预固化用的UV照射器37a。也就是说,UV照射器37a为,通过照射比较微弱的紫外线从而使油墨固化至油墨的形状不会崩坏的程度的照射器,而不是使油墨完全固化的照射器。另一方面,在相对于四个印刷头36a~36d而靠输送方向Ds的下游侧处,设置有正式固化用的UV照射器37b。也就是说,UV照射器37b为,通过照射与UV照射器37a相比而较强的紫外线,从而使油墨完全固化的照射器。这样,能够通过UV照射器37a、37b而使被多个印刷头36a~36d进行了印刷处理的彩色图像定影在薄片S表面上。
而且,在相对于UV照射器37b而靠输送方向Ds的下游侧处,设置有印刷头36e。印刷头36e通过喷墨方式而从喷嘴喷出透明的UV油墨。印刷头36e通过单元支承部件35从而相对于旋转滚筒30而被定位,并且相对于旋转滚筒30的外周面231a而以隔开少许间隙的方式与旋转滚筒30相对置。由此,印刷头36e以隔开预定的滚筒间隙的方式而与被卷绕在旋转滚筒30上的薄片S表面对置。这样,在通过单元支承部件35而规定了滚筒间隙的状态下,通过印刷头36e喷出油墨,从而使油墨喷落在薄片S表面的所期望的位置上,并通过透明油墨而将薄片S表面的彩色图像覆盖。
以此方式,印刷头36a~36e、UV照射器37a、37b被安装在单元支承部件35上,从而构成了处理单元3U。另外,单元支承部件35沿着X轴而被架设在沿着Y轴延伸的两条轨道351上,并随着印刷头36a~36e、UV照射器37a、37b而在轨道351上沿着Y轴自如移动。而且,在向薄片S执行印刷的情况下,单元支承部件35被定位在与旋转滚筒30对置的印刷位置上。另一方面,在作业者针对印刷头36a~36e以及UV照射器37a、37b而执行维护的情况下,单元支承部件35被定位在向-Y方向移动了的预定的作业位置上。由此,作业者能够在与旋转滚筒30分离的作业位置处,执行对印刷头36a~36e以及UV照射器37a、37b的维护。
而且,在处理部3中,在相对于印刷头36e而靠输送方向Ds的下游侧处,设置有UV照射器38。该UV照射器38为,通过照射较强的紫外线而使印刷头36e所喷出的透明油墨完全固化的照射器。由此,能够使覆盖彩色图像的透明油墨定影在薄片S表面上。
被处理部3印刷了彩色图像的薄片S通过后驱动辊32而向收卷部4被输送。该收卷部4除了具有卷绕了薄片S的端部的收卷轴40之外,还在收卷轴40与后驱动辊32之间具有从背面侧卷绕薄片S的从动辊41。在收卷轴40上连接有收卷电机。收卷轴40随着收卷电机的驱动而进行旋转。收卷轴40在使薄片S的表面朝向外侧的状态下,对薄片S的端部进行收卷并支承。也就是说,当收卷轴40在图1的纸面中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时,从后驱动辊32被输送来的薄片S会经由从动辊41而被收卷到收卷轴40上。薄片S经由在收卷轴40上拆装自如的芯管(省略图示)而被收卷在收卷轴40上。因此,在被收卷到收卷轴40上的薄片S被卷满时,能够连同芯管一起将薄片S拆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放卷轴20、从动辊21、前驱动辊31、夹持辊31n、后驱动辊32、夹持辊32n、从动辊33、34、从动辊41、旋转滚筒30、收卷轴40、放卷电机、前驱动电机、后驱动电机、收卷电机共同协作,从而在向薄片S施加张紧力的同时构成了对薄片S进行输送的输送部90。
此外,在印刷装置1中,在输送路径Pc上设置有能够载置薄片S的拼接台。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拼接台而具有第一拼接台301和第二拼接台401。第一拼接台301被设置在放卷部2与处理部3之间的输送路径Pc上。具体而言,第一拼接台301被配置在从动辊21与前驱动辊31之间的输送路径Pc上,且被配置在与沿着输送路径Pc而被输送的薄片S的背面对置的位置上。第二拼接台401被设置在处理部3与收卷部4之间的输送路径Pc上。具体而言,第二拼接台401被配置在后驱动辊32与从动辊41之间的输送路径Pc上,且被配置在与沿着输送路径Pc而被输送的薄片S的背面对置的位置上。
第一以及第二拼接台301、401作为在作业者将旧的薄片S和新的薄片S连接在一起时的作业台而被使用。具体而言,例如在对放卷轴20的薄片S进行更换的情况下,需要将新的薄片S与被安置在印刷装置1中的旧的薄片S连接在一起。因此,作业者在第一拼接台301上,通过拼接带等来实施将旧的薄片S的输送方向Ds上游端和新的薄片S的输送方向Ds的下游端连接在一起的作业。此外,例如在对收卷轴40的薄片S进行更换的情况下,以同样的方式,在第二拼接台401上,通过拼接带等来实施将旧的薄片S的输送方向Ds上游端和新的薄片S的输送方向Ds的下游端连接在一起的作业。对于第一以及第二拼接台301、401而言,除了作为实施将薄片S彼此连接在一起的作业的作业台而发挥功能之外,还具有对由作业者进行的薄片S的切断进行辅助的功能。另外,在下文中,将把薄片S彼此连接在一起的作业仅称作拼接(splicing)。
此外,印刷装置1具备能够对输送部90进行操作的作为第一操作部的主操作部250、和同样能够对输送部90进行操作的第二操作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操作部具有多个,且具备作为第二操作部的放卷侧操作部350和作为第二操作部的收卷侧操作部450。
如图2所示,主操作部250被设置在筐体10的第一拼接台301与第二拼接台401之间。
主操作部250为,对印刷装置1的整体进行操作的主要的操作部。主操作部250设置有作为显示部的面板251、和作为输入部的键盘252。面板251例如为液晶显示面板。在面板251上,除了显示有印刷对象的图像之外,还显示有菜单画面等。因此,作业者能够通过在对面板251进行确认的同时利用键盘252等进行操作,从而从菜单画面上打开图像设定画面,并对薄片S的种类、薄片S的大小、图像品质等各种图像印刷条件进行设定。此外,能够实施输送部90的操作。另外,也可以使用具备显示部和输入部的触摸面板等。
放卷侧操作部350被配置在第一拼接台301的附近。放卷侧操作部350能够实施输送部90的操作。此外,收卷侧操作部450被配置在第二拼接台401的附近。收卷侧操作部450能够实施输送部90的操作。
以下,对第一及第二拼接台301、401以及放卷侧操作部350和收卷侧操作部450的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对第一拼接台301以及放卷侧操作部35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为表示第一拼接台301附近的结构的外观图,图4为表示第一拼接台301的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3以及图4所示,第一拼接台301由厚度大约2mm的不锈钢的平板而形成。第一拼接台301具有将第一拼接台301的+X方向端部以及-X方向端部折弯的结构。第一拼接台301具有在沿着X轴的方向上为短边、且沿着与薄片S的宽度方向相对应的Y轴而为长边的形状。
第一拼接台301的表面302被为大致水平,且与沿着输送路径Pc而被输送的薄片S的背面相对置。另外,在薄片S沿着输送路径Pc而被输送的状态下,在第一拼接台301的表面302与薄片S的背面之间设置有少许间隙。
在第一拼接台301的表面302上,设置有向-Z方向凹陷的槽310。槽310是为了在拼接等时对作业者为了切断薄片S而使用的剪切器等的切断刀刃的移动进行引导而设置的。
槽310沿着Y轴而设置。槽310的沿着Y轴的长度尺寸为,在印刷装置1中能够对应的薄片S的最大宽度以上的尺寸。槽310的沿着X轴的幅尺寸为大约1mm。另外,槽310也可以不是直线状,而是曲线状。此外,也可以不是槽结构,而是贯穿第一拼接台301的平板的狭缝结构。
放卷侧操作部350被配置在第一拼接台301的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那样,被配置在设置于第一拼接台301的+Y方向端部的旁边的筐体10的平坦面10a上。
放卷侧操作部350能够对输送部90进行操作,并且具有作为使薄片S向输送方向Ds的下游侧被输送的功能的按钮360a、作为使薄片S向输送方向Ds的上游侧被输送的功能的按钮360b、和作为对被施加到薄片S上的张紧力进行调节的功能的按钮360c。由此,能够顺畅地实施拼接。按钮360a~360c既可以为按压按钮方式,也可以为抓握按钮方式。由此,能够很容易地实施放卷侧操作部350的操作。
通过对按钮360a进行操作,从而能够使输送部90的各个电机向顺时针旋转方向进行驱动,进而能够使薄片S向输送方向Ds的下游侧进行输送。此外,通过对按钮360b进行操作,从而能够使输送部90的各个电机向逆时针旋转方向进行驱动,进而使薄片S向输送方向Ds的上游侧进行输送。此外,通过对按钮360c进行操作,从而能够使输送部90的各个电机停止或者驱动,进而对被施加到薄片S上的张紧力进行调节。
由于放卷侧操作部350被配置在第一拼接台301的附近,因此当在第一拼接台301上实施拼接合时,通过放卷侧操作部350而使输送部90的操作变得容易。
另外,配置有放卷侧操作部350的第一拼接台301的附近是指,在拼接作业中,在作业者不从第一拼接台301移动的条件下在作业者的手边就能够对输送部90进行操作的位置。因此,例如,也可以将放卷侧操作部350配置在第一拼接台301的+X方向端部的旁边的筐体10上。此外,也可以在第一拼接台301的+Y方向端部的旁边或者+X方向端部的旁边的筐体10上设置臂杆,并在该臂杆上设置放卷侧操作部350。此外,放卷侧操作部350的结构既可以为设置有从按钮360a到按钮360c中的至少一个的结构,也可以除了输送部90的操作之外,还设置能够对其他部分进行操作的按钮等。
此外,放卷侧操作部350的操作并未被限定于按钮操作。例如,放卷侧操作部350的操作也可以是触摸面板操作。
接下来,对第二拼接台401以及收卷侧操作部45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5为表示第二拼接台401附近的结构的外观图。
如图5所示,第二拼接台401由厚度大约2mm的不锈钢的平板而形成。第二拼接台401具有将第二拼接台401的+X方向端部以及-X方向端部折弯的结构。第二拼接台401具有在沿着X轴的方向为短边、且沿着与薄片S的宽度方向相对应的Y轴而为长边的形状。
第二拼接台401的表面402被配置为大致水平,且与沿着输送路径Pc而被输送的薄片S的背面相对置。另外,在薄片S沿着输送路径Pc而被输送的状态下,在第二拼接台401的表面402与薄片S的背面之间设置有少许间隙。
在第二拼接台401的表面402上,设置有向-Z方向凹陷的槽410。由于槽410的结构与第一拼接台301中的槽310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收卷侧操作部450被配置在第二拼接台401的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被配置在设置于第二拼接台401的+Y方向端部的旁边的筐体10的平坦面10b上。
收卷侧操作部450能够对输送部90进行操作,并且具有作为使薄片S向输送方向Ds的下游侧被输送的操作部的按钮460a、作为使薄片S向输送方向Ds的上游侧被输送的操作部的按钮460b、和作为对被施加到薄片S上的张紧力进行调节的操作部的按钮460c。由此,能够顺畅地实施拼接。按钮460a~460c既可以为按压按钮方式,也可以为抓握按钮方式。由此,能够很容易地实施收卷侧操作部450的操作。
通过对按钮460a进行操作,从而能够使输送部90的各个电机向顺时针旋转方向进行驱动,进而能够使薄片S向输送方向Ds下游侧进行输送。此外,通过对按钮460b进行操作,从而能够使输送部90的各个电机向逆时针旋转方向进行驱动,进而使薄片S向输送方向Ds的上游侧进行输送。此外,通过对按钮460c进行操作,从而能够使输送部90的各个电机停止或者驱动,进而对被施加到薄片S上的张紧力进行调节。
由于收卷侧操作部450被配置在第二拼接台401的附近,因此当在第二拼接台401上实施拼接时,通过收卷侧操作部450而使输送部90的操作变得容易。
另外,配置有收卷侧操作部450的第二拼接台401的附近是指,在拼接作业中,在作业者不从第二拼接台401移动的条件下在作业者的手边就能够对输送部90进行操作的位置。因此,例如,也可以将收卷侧操作部450配置在第二拼接台401的-X方向端部的旁边的筐体10上。此外,也可以在第二拼接台401的+Y方向端部的旁边或者-X方向端部的旁边的筐体10上设置臂杆,并在该臂杆上设置收卷侧操作部450。此外,收卷侧操作部450的结构既可以是设置有从按钮460a到按钮460c中的至少一个的结构,也可以除了输送部90的操作之外,还设置能够对其他部分进行操作的按钮等。
此外,收卷侧操作部450的操作并未被限定于按钮操作。例如,收卷侧操作部450的操作也可以是触摸面板操作。
接下来,对印刷装置1的控制结构进行说明。图6为印刷装置1的控制框图。如图6所示,印刷装置1具备控制部200。控制部200与主操作部250、放卷侧操作部350、收卷侧操作部450、各个印刷头36a~36e、各个UV照射器37a、37b、38、构成输送部90的放卷电机、前驱动电机、后驱动电机以及收卷电机相连接。而且,在控制部200上,还连接有滚筒编码器、放卷张紧力传感器、处理张紧力传感器以及收卷张紧力传感器。控制部200具备用于执行各种程序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用于对数据以及程序等进行临时存储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非易失性地记录有各种数据、各种程序等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接口。而且,CPU基于RAM、ROM的数据而对经由接口而被输入的各种信号进行处理,并经由接口而向各部输出控制信号。控制部200从主操作部250或者放卷侧操作部350或者收卷侧操作部450接收操作信息,并对各个印刷头36a~36e、各个UV照射器37a、37b、38、输送部90进行控制,从而执行图像印刷处理。另外,能够通过切换而分别对主操作部250、放卷侧操作部350以及收卷侧操作部450进行操作。因此,控制部200从主操作部250、放卷侧操作部350以及收卷侧操作部450中的一个接收操作信息。
控制部200根据薄片S的输送而对各个印刷头36a~36d的油墨喷出定时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油墨喷出定时的控制是基于被安装在旋转滚筒30的转动轴上并对旋转滚筒30的转动位置进行检测的滚筒编码器的检测值而被执行的。即,由于旋转滚筒30随着薄片S的输送而进行从动转动,因此只要参照对旋转滚筒30的转动位置进行检测的滚筒编码器的输出,就能够掌握薄片S的输送位置。控制部200根据滚筒编码器的输出而生成pts(printtiming signal:打印定时信号)信号,并基于该pts信号而对各个印刷头36a~36d的油墨喷出定时进行控制。由此,从各个印刷头36a~36d喷出油墨,并且油墨喷落在被输送的薄片S上的目标位置处,从而印刷有图像。此外,印刷头36e喷出透明油墨的定时也同样地,由控制部200基于滚筒编码器的输出而进行控制。而且,各个UV照射器37a、37b、38的亮灯与灭灯的定时或照射光量也通过控制部200而被控制。
此外,控制部200使对放卷轴20进行驱动的放卷电机转动,从而从放卷轴20向前驱动辊31供给薄片S。此时,控制部200对放卷电机的转矩进行控制,从而对从放卷轴20到前驱动辊31为止的薄片S的放卷张紧力进行调节。也就是说,在被配置于放卷轴20与前驱动辊31之间的从动辊21上,安装有对放卷张紧力进行检测的放卷张紧力传感器。该放卷张紧力传感器例如由对从薄片S接收的力进行检测的测力传感器构成。而且,控制部200基于放卷张紧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对放卷电机的转矩进行反馈控制,从而对薄片S的放卷张紧力进行调节。
此外,控制部200使对前驱动辊31进行驱动的前驱动电机、和对后驱动辊32进行驱动的后驱动电机转动。由此,从放卷部2被放卷的薄片S通过处理部3。此时,一方面针对前驱动电机而执行速度控制,另一方面针对后驱动电机而执行转矩控制。也就是说,控制部200基于前驱动电机的编码器输出,从而将前驱动电机的转动速度调节为固定。由此,薄片S通过前驱动辊31而以固定速度被输送。
另一方面,控制部200对后驱动电机的转矩进行控制,从而对从前驱动辊31到后驱动辊32为止的薄片S的处理张紧力进行调节。也就是说,在被配置于旋转滚筒30和后驱动辊32之间的从动辊34上,安装有对处理张紧力进行检测的处理张紧力传感器。该处理张紧力传感器例如由对从薄片S接收的力进行检测的测力传感器构成。而且,控制部200基于处理张紧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对后驱动电机的转矩进行反馈控制,从而对薄片S的处理张紧力进行调节。
此外,控制部200使对收卷轴40进行驱动的收卷电机转动,从而将后驱动辊32所输送的薄片S收卷在收卷轴40上。此时,控制部200对收卷电机的转矩进行控制,从而对从后驱动辊32到收卷轴40为止的薄片S的收卷张紧力进行调节。也就是说,在被配置于后驱动辊32和收卷轴40之间的从动辊41上,安装有对收卷张紧力进行检测的收卷张紧力传感器。该收卷张紧力传感器例如由对从薄片S接收的力进行检测的测力传感器构成。而且,控制部200基于收卷张紧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对收卷电机的转矩进行反馈控制,从而对薄片S的收卷张紧力进行调节。
接下来,对上述印刷装置1中的拼接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对第一拼接台301中的拼接方法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已经被实施了印刷处理的旧的薄片S和新的薄片S连接在一起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在拼接中,在使印刷头36a~36e以及UV照射器37a、37b、38的驱动停止的状态下实施。
第一拼接台301上的拼接是在使用被配置于第一拼接台301的附近的放卷侧操作部350的同时被实施的。
具体而言,作业者对放卷侧操作部350的按钮360b进行操作,从而将旧的薄片S输送到输送方向Ds的上游侧。详细而言,将旧的薄片S输送到旧的薄片S的切断位置被载置于第一拼接台301上的位置为止。
接下来,对按钮360c进行操作,从而使放卷电机以及前驱动电机的驱动停止。由此,针对旧的薄片S的限制被解除,并且向旧的薄片S施加的张紧力被解除。
接下来,作业者使剪切器等的切断刀刃相对于被载置于第一拼接台301上的旧的薄片S而沿着槽310进行移动,从而在切断位置处将旧的薄片S切断。然后,将被安装在放卷轴20上的缠绕了旧的薄片S的卷筒体R从放卷轴20上拆下。
接下来,将缠绕了新的薄片S的卷筒体R安装到放卷轴20上。然后,使新的薄片S的下游侧端部沿着输送路径Pc而移动至第一拼接台301为止。
接下来,作业者使剪切器等的切断刀刃相对于被载置于第一拼接台301上的新的薄片S而沿着槽310移动,从而将新的薄片S的下游侧端部切断。通过将新的薄片S的下游侧端部切断,从而能够对新的薄片S的下游侧端部的形状进行整理。接下来,作业者在第一拼接台301之上,使用拼接带而将新的薄片S的下游端部和旧的薄片S的上游端部连接在一起。
接下来,对按钮360c进行操作,从而对被拼接的薄片S整体施加适当的张紧力。
接下来,对使用第二拼接台401而将薄片S连接在一起的拼接方法进行说明。以下,对将已经被实施了印刷处理的旧的薄片S和新的薄片S连接在一起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在拼接中,在使印刷头36a~36e以及UV照射器37a、37b、38的驱动停止的状态下实施。
第二拼接台401上的接合是在使用被配置于第二拼接台401的附近的收卷侧操作部450的同时被实施的。
具体而言,作业者对收卷侧操作部450的按钮460a进行操作,从而将旧的薄片S输送到输送方向Ds的下游侧。详细而言,将旧的薄片S输送到旧的薄片S的切断位置被载置于第二拼接台401上的位置为止。
接下来,对按钮460c进行操作,从而使放卷电机以及前驱动电机的驱动停止。由此,针对旧的薄片S的限制被解除,并且向旧的薄片S施加的张紧力被解除。
接下来,作业者使剪切器等的切断刀刃相对于被载置于第二拼接台401上的旧的薄片S而沿着槽410进行移动,从而在切断位置处将旧的薄片S切断。然后,将被安装在收卷轴40上的缠绕了旧的薄片S的卷筒体R从收卷轴40上拆下。
接下来,将缠绕了另外的薄片S的卷筒体R安装在收卷轴40上。然后,使另外的薄片S的下游侧端部沿着输送路径Pc而移动至第二拼接台401为止。
接下来,作业者使剪切器等的切断刀刃相对于被载置于第二拼接台401上的另外的薄片S而沿着槽410移动,从而将另外的薄片S的下游侧端部切断。通过将新的薄片S的下游侧端部切断,从而能够对另外的薄片S的下游侧端部的形状进行整理。接下来,作业者在第二拼接台401之上,使用拼接带而将另外的薄片S的下游端部和旧的薄片S的上游端部连接在一起。
接下来,对按钮460c进行操作,从而对被拼接的薄片S整体施加适当的张紧力。
以上,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在第一拼接台301附近配置有放卷侧操作部350。因此,当在第一拼接台301上实施拼接时,能够很容易地实施输送部90的操作。即,作业者在于第一拼接台301上的拼接中实施输送部90的操作时,无需移动至主操作部250处。因此,能够顺畅地实施第一拼接台301上的拼接。
在第二拼接台401附近配置有收卷侧操作部450。因此,当在第二拼接台401上实施拼接时,能够很容易地实施输送部90的操作。即,作业者在于第二拼接台401上的拼接中实施输送部90的操作时,无需移动至主操作部250处。因此,能够顺畅地实施第二拼接台401上的拼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并未被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添加各种各样的变更或改良等。以下,对改变例进行叙述。
·改变例1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中,采用了具备第一拼接台301以及第二拼接台401的结构,但是并未被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具备任意一方的结构。
在下文中,对从实施方式中导出的内容进行记载。
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其在对记录介质施加张紧力的同时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输送;印刷部,其在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上印刷图像;拼接台,其被设置在通过所述输送部而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上,并且能够载置所述记录介质;第一操作部,其能够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操作;第二操作部,其能够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部被配置于所述拼接台的附近。
根据该结构,能够对输送部进行操作的第一操作部以及第二操作部中的第二操作部被配置于拼接台的附近。拼接台为,实施将记录介质连接在一起的作业的场所,在该作业时需要进行输送部的操作。在此,第二操作部被配置于拼接台的附近,从而无需移动至第一操作部,由此使输送部的操作变得容易,进而能够顺畅地实施拼接台上的作业。
优选为,上述印刷装置的所述第二操作部针对所述输送部而具有使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进行输送的功能、使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进行输送的功能、和对被施加于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张紧力进行调节的功能。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拼接台上顺畅地实施将记录介质连接在一起的作业等。
优选为,上述印刷装置的所述第二操作部能够通过按钮操作或者触摸面板操作而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操作。
根据该结构,能够很容易地对输送部进行操作。
优选为,上述印刷装置的所述输送部具有朝向所述印刷部而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放卷的放卷部,所述拼接台被设置在所述放卷部与所述印刷部之间的所述输送路径上。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放卷部的附近顺畅地实施将记录介质连接在一起的作业等。
优选为,上述印刷装置的所述输送部具有对从所述印刷部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收卷的收卷部,所述拼接台被设置在所述印刷部与所述收卷部之间的所述输送路径上。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收卷部的附近顺畅地实施将记录介质连接在一起的作业等。
符号说明
1…印刷装置;2…放卷部;3…处理部;3U…处理单元;4…收卷部;10…筐体;10a…平坦面;10b…平坦面;20…放卷轴;21…从动辊;30…旋转滚筒;31…前驱动辊;31n…夹持辊;32…后驱动辊;32n…夹持辊;33…从动辊;34…从动辊;35…单元支承部件;36a~36e…印刷头;37a、37b、38…UV照射器;40…收卷轴;41…从动辊;90…输送部;200…控制部;230…中空部;231…外周部件;231a…外周面;232…旋转轴;250…主操作部;251…面板;252…键盘;301…第一拼接台;302…表面;310…槽;350…放卷侧操作部;351…轨道;360a~360c…按钮;401…第二拼接台;402…表面;410…槽;450…收卷侧操作部;460a~460c…按钮。

Claims (5)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部,其在对记录介质施加张紧力的同时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输送;
印刷部,其在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上印刷图像;
拼接台,其被设置在通过所述输送部而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上,并且能够载置所述记录介质;
第一操作部,其能够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操作;
第二操作部,其能够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操作,
所述第二操作部被配置于所述拼接台的附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操作部针对所述输送部而具有使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进行输送的功能、使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进行输送的功能、和对被施加于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张紧力进行调节的功能。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操作部能够通过按钮操作或者触摸面板操作而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操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部具有朝向所述印刷部而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放卷的放卷部,
所述拼接台被设置在所述放卷部与所述印刷部之间的所述输送路径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部具有对从所述印刷部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收卷的收卷部,
所述拼接台被设置在所述印刷部与所述收卷部之间的所述输送路径上。
CN202020163476.8U 2019-02-15 2020-02-12 印刷装置 Active CN21199469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5245 2019-02-15
JP2019025245A JP2020131488A (ja) 2019-02-15 2019-02-15 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94698U true CN211994698U (zh) 2020-11-24

Family

ID=72261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63476.8U Active CN211994698U (zh) 2019-02-15 2020-02-12 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131488A (zh)
CN (1) CN211994698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27878B2 (ja) * 2020-08-03 2022-08-30 株式会社大一商会 遊技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31488A (ja) 2020-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76152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8827398B2 (en) Image recording device, image recording method
CN108621602B (zh) 印刷方法
JP6107284B2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
JP6019705B2 (ja) 描画装置、エラー処理方法
CN211994698U (zh) 印刷装置
JP6210285B2 (ja) 記録媒体検出装置、画像記録装置
CN111660685B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CN111792425B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US8851620B1 (en) Image formation device and transport control method for recording medium
US903348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ension of recording medium
JP20171967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記録媒体の搬送制御方法
CN107310281B (zh) 印刷装置、标记检测器的位置调节方法
JP6648590B2 (ja) 印刷装置、テンション制御方法
JP6613985B2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
JP626872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記録媒体のテンション制御方法
JP2016159601A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
JP2015054745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8012607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5117108A (ja) ニップ状態検出方法、印刷装置
CN116890545A (zh)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20049781A (ja) ウェブ印刷装置
JP2015168543A (ja) 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16145091A (ja) 印刷装置、ウェブ搬送装置
JP2016168702A (ja) 印刷装置、印刷媒体搬送用の回転軸の駆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