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77388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77388B
TWI377388B TW097142246A TW97142246A TWI377388B TW I377388 B TWI377388 B TW I377388B TW 097142246 A TW097142246 A TW 097142246A TW 97142246 A TW97142246 A TW 97142246A TW I377388 B TWI377388 B TW I37738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ng element
comparator
reference value
aforementioned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2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47033A (en
Inventor
Takayuki Nakanishi
Yoshiharu Nakajima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Display Wes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Display West Inc filed Critical Japan Display West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47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47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7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738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1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by comparison with reference light or electric value provisionally void
    • G01J1/2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by comparison with reference light or electric value provisionally void intensity of the measured or reference value being varied to equalise their effects at the detectors, e.g. by varying incidence angle
    • G01J1/28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by comparison with reference light or electric value provisionally void intensity of the measured or reference value being varied to equalise their effects at the detectors, e.g. by varying incidence angle using variation of intensity or distance of source
    • G01J1/3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by comparison with reference light or electric value provisionally void intensity of the measured or reference value being varied to equalise their effects at the detectors, e.g. by varying incidence angle using variation of intensity or distance of source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1/32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by comparison with reference light or electric value provisionally void intensity of the measured or reference value being varied to equalise their effects at the detectors, e.g. by varying incidence angle using variation of intensity or distance of source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adapted for automatic variation of the measured or reference valu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42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1/44Electric circuits
    • G01J1/46Electric circuits using a capacit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G02F1/13318Circuits comprising a photodetect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1Illuminating devices for spatial active dimm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26Illuminating devices providing two modes of illumination, e.g. day-nigh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37Switching ON and OFF the backlight within one fram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8Details of timing specific for flat panels, other than clock recover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4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41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93Calibration of display system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G09G2360/14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being ambient ligh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G09G2360/145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originating from the display scree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137738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顯示特定影像之顯示裝置及控制該顯示裝 置之顯示控制方法,以及用於顯示裝置之電子機器。 【先前技術】 以在’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之調光控制用之光感測器係使 用如下者。亦即,使用單晶矽TFT之液晶顯示裝置之情況 下’如圖2 1所示,於感測器輸出連接定電流電路,將電流 轉換為電壓而檢測光電流。 而且,於低溫多晶矽(以下稱「LTPS」),由於可於基板 上形成電路’因此如圖22或圖23所示,亦可實現於感測器 輸出連接有比較器之電路結構,由於亦可縮小電路面積, 因此可對像素周邊配置。 然而,於使用LTPS之顯示裝置適用光感測器之情況時, 具有如下問題。 問題點(a)·..光感測器(電晶體)之漏洩量(暗電流)大於單 結晶句7。 問題點(b).··光感測器之光漏洩量(亮電流)小。 問題點(c)···於同一液晶顯示裝置(面板)内,光感測器或 比較器等元件之性能偏差(個體差)大。 問題點(d)·..光感測器之暗電流有溫度變化。 若未解決以上要因,則難以於使用LTPS之液晶顯示裝置 製作精度良好之光感測器。 【發明内容】 133412-1010530.doc 1377388 ::明係為了解決該類問題而完成 =I裝:其包含:一件,其係檢= 構,其係選擇二’其係檢測遮光時之暗電流;選擇機 選擇第一檢測元件與第二檢測元件之任一方;比 ΐ述第述選擇機構選擇前述第—檢測元件時進行 測元:之輸出與第一特定基準值之比較,於前 〜彳選擇刖述第二檢測元件時進行前述第二檢测元 件之輸出與第二特定基準值之比較;基準值切換機構,立 係於則述選擇機構選擇前述第一檢測元件時,提供第一特 定基準值至前述比較器,於前述選擇機構選擇前述第二檢 測兀件時’提供第二特定基準值至前述比較器;控制機 構,其係將由選擇機構選擇第一檢測元件之情況下之藉由 比較器所得之第-比較結果與由選擇機構選擇第二檢測元 件之情況下之藉由比較器所得之第二比較結果之差進行運 算,依據該運算結果來控制給予顯示區域之光量;其中前 述第—特定基準值及前述第二特定基準值係被選擇以抑制 由第一檢測元件及第二檢測元件之間性能上之偏差所造成 之該運算結果之誤差。於該類本發明中,由於以丨個比較 器來進行檢測外光光量之第一檢測元件之輸出與第一特定 基準值之比較、及檢測遮光時之暗電流之第二檢測元件之 輸出與第二特定基準值之比較’因此可消除由比較器之性 能偏差所造成之影響。 於本發明,由於藉由1個比較器獲得2個比較結果,因此 可藉由選擇機構選擇第一檢測元件或第二檢測元件,並藉 133412-1010530.doc 1377388 由時間分割來獲得2個比較結果。 而且’藉由切換以比較器比較第一檢測元件之輸出之情 况下之第一特定基準值與以比較器比较第二檢測元件之輸 出之情況下之第二特定基準值,可抑制由兩檢測元件之性 能偏差所造成之運算結果之誤差。 而且,於藉由選擇機構選擇第一檢測元件之情況下與藉 由選擇機構選擇第二檢測元件之情況下,進行共通地連接 於兩檢測機構之附加電容之切換,藉比可調整檢測外光光 量之情況與檢測暗電流時之兩檢測元件之檢測時間。 於此,作為檢測元件,係可輸出與受光量相應之電流之 元件,可舉出二極體結構者或電晶體結構者。 而且’本發明為一種顯示控制方法,其係包含檢測外 光光量之第一檢測元件及檢測遮光時之暗電流之第二檢 測元件之顯示裝置之顯示控制方法;其中包含以下步 驟.藉由第一檢測元件檢測與周邊光量相應之電流,並 運用比較器藉由與第一特定基準值之比較來算出受光時 之第一比較結果;藉由前述第二檢測元件檢測遮光時之 暗電流,並運用比較器藉由與第二特定基準值之比較來 算出遮光時之第二比較結果;於前述第一檢測元件耦合 至前述比較器之情況下提供前述第一特定基準值至前述 比較器,於前述第二檢測元件耦合至前述比較器之情況 下提供前述第二特定基準值至前述比較器;將受光時之 第一比較結果與遮光時之第二比較結果之差進行運算, 依據該運算結果來控制給予顯示區域之光量;及選擇前 133412-1010530.doc 述第一特定基準值及前述第二特定基準值以抑制由第一 檢測元件及第二檢測元件之間性能偏差所造成之運算結 果之誤差。 於》亥類本發明中,在以丨個比較器來進行檢測外光光量 之第檢測元件之輸出與第一特定基準值之比較、及檢測 遮光時之暗電流之第二檢測元件之輸出與第二特定基準值 之比較時’由於將採第—檢測元件之比較與採第二檢測元 件之比較切換進行,因此可消除由比較器之性能偏差所造 成之影響。 向且’本發明為一種電子機 丹你於殼體設有 袭置^中顯示裝置包含:第一檢測元件,其係檢測外 光之光里,第二檢測元件,其係檢測遮光時之暗電流; 選擇機構,其係選擇第-檢測元件㈣二檢測元件之任 方,比較器,其係於前述第一檢測元件被前述選擇機 構㈣擇時進行由選擇機構所選擇之第—檢測元件與第 :特定基準值之比較’於前述第二檢測元件被前述選擇 構所選擇時進行由前述選擇機構所選擇之前述第二檢 ::件與第二特定基準值之比較;基準值切換機構,其 =前述選擇機構選擇前述第一檢測元件之情況下,提 前準值至前述比較器’由前述選擇機構選擇 :第一檢測元件之情況下,提供第二特定基準值至前 ^較控制機構,其係運算藉由選擇機構選擇第〆 檢测兀件之情況下之藉由比較器之第— 第二檢測元件之情況下之藉由比較器之第’:果與選 <第二比較結果厶 1334I2-I0lQ530.doc 1377388 差’按照該運算結果來控制給予顯示區域之光量;其中 刖述第一特定基準值及前述第二特定基準值被選擇以抑 制由第一檢測元件及第二檢測元件之間性能偏差所造成 之運具結果之誤差。 於該類本發明中,由於以丨個比較器來進行檢測外光光 量之第一檢測元件之輸出與第一特定基準值之比較、及檢 測遮光時之暗電流之第二檢測元件之輸出與第二特定基準 值之比較,因此可消除由比較器之性能偏差所造成之影 響’可精度良好地控制給予顯示區域之光量。 【實施方式】 以下’根據圖來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 <顯示裝置之概要> 圖1係關於本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之概略結構圖。亦 即,本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之顯示器面板10具備:顯示區 (感測器區)U、進行顯示用Η(水平)方向之掃描之選擇開關 12、掃描顯示用V(垂直)方向之ν驅動器13、顯示器驅動器 14、感測器驅動器15及複數光感測器P s。 顯示區(感測器區)11係調變來自未圖示之背光之光,並 射出顯示光》複數光感測器PS係配置於顯示區丨丨之周邊, 其藉由感測器驅動器15驅動。顯示器驅動器14及感測器驅 動器15被予以積體電路化,於基板上作為晶片零件=實 裝。 選擇開關12係根據從顯示器驅動器14所供給之顯示驅動 用之顯示信號及控制區塊,與V驅動器13一同將顯示區η 133412-1010530.doc -10- 1377388 内之各像素之液晶元件予以線依次驅動。 於顯示區"之周邊,配置有複數光感測器 ⑽由二極體結構或電晶體結構所構成,例如與^ 不區11之驅動元件形成於同一基板上。 ” “ 顯不器面板ίο係藉由纜線連接 器介面、CPU介面)及背光控制器 號或影像信號來驅動。
;圖1所示之例中,對應於顯示區1 i之角落部設有4個光 感測器PS ’右至少設有2個光感測ϋ即可,丨個為檢測外光 之光量之第一光感測器,另丨個為檢測遮光時之暗電流之 第二光感測器。於本實施型態,控制部(背光控制器)係根 據藉由該等光感測器所獲得之檢測結果,來控制背光之光 量。
於外部之介面(例如顯示 ’藉由來自該等之控制信 圖2係關於本貫施型態之其他顯示裝置之概略結構圖。 圖2所示之顯示裝置即顯示器面板1〇係除了先前所說明之 圖1所示之顯示益面板10及光感測器p S之配置不同以外均 相同。亦即’於圖2所示之顯示器面板1〇,光感測器”配 置於顯示區11内’藉由配置於顯示區11内之光感測器”來 檢測外光之光量。 於圖2所示之例中’設有顯示區11内之4個光感測器ps, 但至少設有2個光感測器即可》其中,1個光感測器PS配置 於顯示區11内,其他1個光感測器PS設於顯示區11或顯示 區11之周邊。 於此,配置於顯示區11内之光感測器PS係成為檢測外光 133412-10l0530.doc 1377388 之光量之第一光感測器,設於顯示區u内或顯示區u周邊 之其他光感測器P S係成為檢測遮光時之暗電流之第二光减 測器。於本實施型態’控制部(背光控制器)係根據藉由二 等光感測器所獲得之檢測結果,來控制背光之光量。 接著,說明關於上述顯示裝置之2個光感測器之具體適 用例。 <第一實施型態:用以消除比較器特性之個體差之影響之 結構> 本貫施型態係於顯示區附近或顯示區内形成於同—基板 上之光感測器,且運算檢測外光之光量之第一光感測器及 檢測遮光時之暗電流之第二光感測器之輸出之結構中,切 換第一光感測器與第二光感測器,使用同一比較器 (comparator)預先保持檢測結果,以差分運算電路求出該 等之差分之電路結構。 於此,於圖23所示之以往例中係自動地去除暗電流,但 於利用圖22之方法之情況下’必須於輸出側去除暗電流。 為了去除暗電流,配置2個光感測器,並以彩色濾光器⑷ 予以遮光,以使光不會照到單側之感測器。由於經遮光之 感測器之輸出僅為暗電流部分’因此運算與照到光之感測 器之輸出之差分’藉此可僅算出亮電流。 然而’以LTPS實現以往構造之情況時,$有比較器個體 差大’在輸出出現差距之問題。 因此’於本實施型態,如圖3所示’於調光側' 遮光側 分別之光感測器PS1,PS2之輸出附上切換開關_,請2, 133412-1010530.doc -12- 1377388 使用相同之比較器102並以時間分割讀出,可去除比較器 102之誤差,進一步亦可獲得電路面積埘減之效果。 <藉由關於第一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之顯示控制方法> 如上述,於關於本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設有檢測外光之 光量之第一光感測器PS1、及檢測遮光時之暗電流之第二 光感測器P S 2,以1個比較器i 0 2進行該等之檢測結果與特 定基準值之比較而構成。因此’切換第一光感測器psi與 第一光感測器PS2 ’並且以時間分割使比較器1 〇2動作。 首先,關閉(OFF)第一光感測器pS丨之切換開關SW1,開 啟(ON)第二光感測器PS2之切換開關SW2。於該狀態下, 將第二光感測器PS2之重設予以開啟/關閉i次,開始檢 測。由於在第二光感測器PS2設有黑色之彩色遽光器,因 此成為遮光時之暗電流之計測。檢測結果係送至比較器 102之一輸入。而且’於比較器102之另一輸入,輸入有選 擇第二光感測器PS2時所用之特定基準值。 然後,計數從檢測開始至第二光感測器PS2之檢測值超 過特定基準值為止之時間(例如步驟數),並記憶於差分運 算電路104之記憶體。 接著,關閉第二光感測器PS2之切換開關s W2,開啟第 一光感測器PS1之切換開關SW1。於該狀態下,將第一光 感測器P S1之重設予以開啟/關閉1次,開始檢測。第一光 感測Is P S 1可接受周邊之光’計測免光時之電流。檢測結 果係送至比較器102之一輸入。而且,於比較器102之另一 輸入’輸入有選擇第一光感測器PS 1時所用之特定基準 133412-1010530.doc •13· 1377388 值。 然後,計數從檢測開始至第一光感測器PS 1之檢測值超 過特定基準值為止之時間(例如步驟數),並記憶於差分運 算電路104之記憶體。 接著’讀出記憶於差分運算電路104之記憶體之採第一 光感測器PS 1之檢測結果及採第二光感測器PS2之檢測結 果,藉由差分運算電路104 ’進行從採第一光感測器PS1之 檢測結果減去採第二光感測器PS2之檢測結果之運算。藉 此,可獲得從亮光時之檢測結果減去暗電流部分後之結 果。然後,根據該運算結果’藉由背光控制器控制照射於 顯示區11(參考圖1)之背光之光量。例如周邊之光量越多, 越增加背光之光量’相反地,外光之光量越少,越減少背 光之光量。 如此’由於藉由1個比較器102比較關於2個光感測器 P S 1, P S 2之檢測結果’並利用該值運算’因此可不受到由 比較器102之特性偏差所造成之影響,進行正確之光量檢 測。 <第二實施型態:用以消除光感測器之特性之個體差之影 響之結構> / 圖4係說明關於第二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之主要部之電 路圖。該顯示裝置係於具備檢測外光之光量之第一光感測 器psi、檢測遮光時之暗電流之第二光感測器ps2、切換第 一光感測器PS1與第二光感測器PS2之切換開關s们, SW2、及比較器102之點,肖第一實施型態(參考圖叫目 133412-1010530.doc 14 同,但在連接於第—光感測器PS1及第二光感測器PS2所共 通之輸出線之附加電容(:為可變之點、比較器1〇2之基準值 為可變之點相異。 本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之附加電容C係於選擇第一光感 測器PS1之情況與選擇第二光感測器pS2之情況可切換。而 且本實鈿型態之顯示裝置之比較器102之基準值亦於選 擇第一光感測器P S 1之情況與選擇第二光感測器p s 2之情況 可切換。 於此,藉由第一光感測器PS1與藉由第二光感測器pS2進 行光量之檢測之情況時,若元件之特性在第一光感測器 PS 1與第二光感測器PS2有個體差,則成為其輸出之精度降 低之原因。 因此,於本實施型態,作為調整光感測器PS1,PS2之元 件個體差之機構’採取可進行如上述之柄加電容c之可變 及比較器102之基準值之可變之結構。 於該類結構,關於顯示裝置而言,進行初始校準,將該 值回授,藉此可吸收光感測器PS 1,PS2之元件之個體偏 差。例如於初始校準(例如製品出貨時之校準),調整附加 電容C或基準值,以使以第一光感測器PS1檢測暗電流時之 檢測結果與以第二光感測器PS2檢測暗電流時之檢測結果 一致0 具體而言,進行附加電容C之調整之情況時,首先將比 較器102之基準值設為一定值refl,並且以第一光感測器 PS1檢測設為一定之附加電容C(於此稱C1)之情況時之暗電 133412-1010530.doc -15· 1377388 流’藉由比較器l〇2求出比較結果。 接著’利用與先前相同之比較器1 02之基準值ref 1,以第 二光感測器PS2檢測暗電流,藉由比較器1〇2求出比較結 果。此時,將附加電容C予以可變,決定與先前檢測之採 第一光感測器PS1之比較結果一致之附加電容c(於此稱 C2) 〇
而且’進行基準值之調整之情況時,首先將附加電容C 固定於C1 ’並且將比較器102之基準值設定為一定值 refl。然後’以第一光感測器ps丨檢測暗電流,藉由比較 器102求出比較結果。接著,於與先前相同之附加電容 ci,以第二光感測器PS2檢測暗電流,藉由比較器lQ2求出 比較結果。此時,將比較器102之基準值予以可變,決定 與先前檢測之採第一光感測器PS1i比較結果一致之基準 值(於此稱ref2)。 然後,預先記憶對應於第一光感測器PS〗之附加電容c j 或基準值refl、及對應於第二光感測器pS2之附加電容 或基準值ref2,於實際之光量計測時適用。 <藉由關於第二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之顯示控制方法> 如上述,於關於本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設有檢測外光之 光量之第一光感測器PS1、及檢測遮光時之暗電流之第二 光感測器P S 2,以1個比較器i 〇 2進行該等之檢測結果與特 定基準值之比較而構成》因此,#由切換開關_,助 切換第-光感測器PS1與第二光感測器pS2,並且以時間分 割使比較器102動作。而且,以事先記憶有對應於第一光 133412-10I0530.doc -16· 1377388 感測器PS 1之附加電容c 1或基準值ref 1、及對應於第二光 感測器PS2之附加電容C2或基準值ref2為前提,切換該等 來進行測定。 首先,關閉(OFF)第一光感測器PS 1之切換開關SW1,開 啟(ON)第二光感測器PS2之切換開關S W2。而且,設定事 先記憶之對應於第二光感測器PS2之附加電容C2或基準值 ref2,於該狀態下,將第二光感測器PS2之重設予以開啟/ 關閉1次’開始檢測。由於在第二光感測器PS2設有黑色之 彩色濾光器’因此成為遮光時之暗電流之計測。檢測結果 係送至比較器102之一輸入。而且,於比較器1〇2之另一輸 入,輸入有選擇第二光感測器PS2時所用之特定基準值 ref2。 然後,計數從檢測開始至第二光感測器之檢測值超過特 定基準值ref2為止之時間(例如步驟數),並記憶於差分運 算電路104之記憶體。 接著,關閉第二光感測器PS2之切換開關SW2,開啟第 一光感測器PS1之切換開關SW1。而且,設定事先記憶之 對應於第一光感測器PS1之附加電容C1或基準值refl,於 該狀態下’將第一光感測器PS1之重設予以開啟/關閉} 次,開始檢測。第一光感測器PS丨可接受周邊之光,計測 免光時之電流。檢測結果係送至比較器1 〇2之一輸入。而 且,於比較器102之另一輸入,輸入有選擇第—光感測器 PS 1時所用之特定基準值refi。 然後’計數從檢測開始至第一光感測器PS1之檢測值超 133412-l010530.doc -17· 1377388 過特定基準值refl為止之時間(例如步驟數)’並記憶於差 分運算電路104之記憶體。 接著,讀出記憶於差分運算電路1 04之記憶體之採第一 光感測器PS 1之檢測結果及採第二光感測器PS2之檢測結 果’藉由差分運算電路1〇4(參考圖3),進行從採第一光感 測器PS 1之檢測結果減去採第二光感測器PS2之檢測結果之 運算°藉此’可獲得從亮光時之檢測結果減去暗電流部分 後之結果。然後’根據該運算結果,藉由背光控制器控制 照射於顯示區11(參考圖1)之背光之光量。例如外光之光量 越多’越增加背光之光量,相反地,外光之光量越少,越 減少背光之光量。 如此’關於2個光感測器ps 1,PS2而言,由於設定各個 附加電容Cl,C2或基準值refl, ref2並進行檢測,藉由!個 比較器1 02比較其檢測結果,因此於2個光感測器ps ^, PS2 ’不受到由特性偏差及比較器1〇2之特性偏差所造成之 影響,可進行正確之光量檢測。 此外,作為抑制2個光感測器psi,PS2之特性偏差之結 構除了上述附加電容C或基準值之切換以外,可考慮如 以下結構。 … 〇)内建一種電路,其係具備將2個光感測器(或其中之任 Γ方)之元件尺寸予以可變之功能,可藉由外部來控制該 專光感測11之元件尺寸。圖5係、表示可變更第二光感測器 之:件尺寸之結構之電路圖。預先並聯設置複數第二光感 測益PS2 ’可藉由開關來選擇設置該等之幾個。該選擇係 I334I2-1010530.doc 1377388 事先於初始校準求出’於使用第二光感測器!>82檢測光量 (暗電流)時適用。選擇之元件尺寸亦可設定為事先記錄於 非揮發性記憶體之值。而且,設置熔線來取代開關,配合 選擇之元件尺寸而燒斷熔線亦可。 (2) 與顯示區形成於同一基板上之光感測器,且可配合 光感測器之元件特性來變化光感測器之元件之電源電壓之 結構。 (3) 内建一種電路,其係具備於2個光感測器(或其中任一 方)之重設時,將給予光感測器之電壓予以可變之功能, 可藉由外部來控制給予光感測器之電壓。然後,事先於初 始校準求出重設時所給予之電壓,於使用光感測器檢測光 量(暗電流)時適用。 <第二實施型態:避免由溫度或外光照度所造成之解析能 力降低之結構> 本實施型態係使用圖4、圖5所示結構之顯示裝置,來避 免由溫度或外光照度所造成之光感測器之解析能力降低之 手法® _ 於LTPS,如圖6所示,暗電流(電晶體漏洩)之特性具有 激烈之溫度特性。因此,於圖4或圖5所示之顯示裝置之妗 構中,將流於光感測器之元件之電流在電容充電,並經Z 比較器而作為時間輸出之感測器電路之情況時,若於言旧 側暗電流增大’則於電容充電之電荷增加,輪 短’具有檢測解析能力降低之問題。 因此,於本實施型態,利用圖4、圖5 1 <顯不裝置所 133412-I0I0530.doc 19 1377388 用之可從外部選擇電容之附加電容c,來避免由溫度或外 光照度所造成之光感測器之解析能力降低。 一亦即,如於高溫時或高照度時,電荷立即積存於附加電 容:而解析能力降低之狀況下’以來自外部之控制使附加 電容c增加,延長電荷在附加電容(:充電之時間,提高光 感測器之解析能力。而且,相反地,於電流少之低溫:低 照度時’縮小附加電容C,㈣電荷在附加電容c充電之 時間,縮短測定時間。 該類附加電容C之切換控制係於先前所說明之藉由第二 光感測HPS2進行暗電流之檢測及藉由第—光感測器psi進 行周邊光量之檢測前之初始化期間進行。作為初始化期間 可舉出例如於顯示區11(參考圖丨)顯示圖像時之垂直遮沒 間。 藉由關於第二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所進行顯示控制方法〉 接著,藉由本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具體地說明顯示控制 方法。如前述,LTPS之暗電流具有激烈之溫度特性。因 此於圖4所不之顯7Γ:裝置’分開使用遮光測定側之光感 測器(第二光感測器PS2)與亮㈣定側之錢測&第—光 感測器psd來測定,運算其輪出之差分以駭亮電流之情 況時’為了確保解析能力,若使附加電容^變即可,但 由於溫度變化大,因此必須增大附加電容C之設定幅度厂 難以選擇最佳電容。 因此,於本實施型態係藉由如下方法來進行最佳 容c之選擇,以實現顯示控制。 133412-I010530.doc -20· 1377388 首先,以與校準時相同之設定來測定遮光測定側之第二 光感測器PS2,比較其值,藉此可測定暗電流之變化。總 言之,由於校準時係於一定之溫度環境下進行暗電流之檢 測,因此藉由採第二光感測器PS2之暗電流之檢測值與校 準時之檢測值之比較,可將其換算為溫度變化。 圖7係說明以此為前提之本實施型態之顯示控制方法之 流程之圖。首先,作為初始化,進行第二光感測器之選 擇、校準時之比較器基準值及附加電容之選擇。其後,藉 由第二光感測器測定遮光時之電流(第一計測步驟)^ 接著,作為初始化,從第二光感測器之選擇、校準時之 比較器基準值之選擇、於第一步驟之藉由第二光感測器所 獲得之測定結果與校準時之測定結果之比率,推測暗電流 量,選擇最佳電容,其後再度以第二光感測器測定遮光時 之電流(第二計測步驟)。 接著,作為初始化,進行第一光感測器之選擇、校準時 之比較器基準值之選擇、上述最佳電容之選擇,其後藉由 第一光感測器測定周邊光量(第三計測步驟)。然後,從上 述測定結果,藉由以下運算式算出照度。
Lout=L〇xSLxSbk/(Sbk-SL)/Sc 於此,
Lout :輪出照度[ιχ]
Sbk·校準時之藉由第二光感測器所獲得之依據遮光時 之暗電流之比較器輸出值[時間(例如步驟)] SL •板準時之藉由第一光感測器所獲得之依據照到一定 133412-1010530.doc -21 · 1377388 照度LO[lx]時之電流之比較器輸出值[時間(例如步驟)] 而且,上述式之Sc係如下。
Sc=StxSRTbk/(Stbk-St)
St .於實際側定中照光時之依據第一光感测器之電流值 之比較器輸出值[時間(例如步驟
Stbk :於實際側定中遮光時之依據第二光感測器之電流 值之比較器輸出值[時間(例如步驟)] SRTbk :於設定為與校準時相同附加電容之狀態下進行 實際測,之情況下之遮光時之依據第二光感測器:電流值 之比較器輸出值[時間(例如步驟)] —然後’將上述第-計測步驟〜第三計測步驟作^循環, 藉由上述運算式連續地進行照度算出。藉&,可避免由溫 度或外光照度所造成之解析能力降低,求出正確照度/風 於本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利用藉由上述實施型態所求 出之照度’藉由背光控制器來控制照射於顯示區^工(參考 圖”之背光之光量。例如求出之照度越亮,調整越增多背 光之光量,相反地,+ t 出之”、、度越暗,調整越減少背光之 依據本實施型態之B3许筲山n北u , _ “、、X算出及身光之光量控制亦可與在 顯示區11顯示圖像之抹, 時序獨立地進行,但為了不對圖 示造成不良影響,及為τ骷_回A 豕4 次為了顯不圖像之内容或顯示驅動 不對感測器造成影塑,、2 ^ " 以及從系統結構之容易性之顴%办 看,關於一定之處理官斯人θ A 不 且配5圖像顯示之時序來進行。 133412-1010530.doc -22. 1377388 圖8 A及圖8B係表示對顯示區之圖像顯示及在光感測器 之檢測之時序之圖。對顯示區之圖像顯示係以垂直遮沒期 間及顯示期間作為1像場(field)而重複進行。於圖8所示之 例設有4個光感測器’各光感測器係重複執行上述所說明 之第一計測步驟〜第三計測步驟。第一計測步驟〜第三計測 步驟之1循環係以圖中虛線框來表示。此時,於圖像顯示 之垂直遮沒期間進行各步驟之初始化。藉此,可不造成對 圖像顯示之影響,以及顯示圖像之内容或顯示驅動本身可 不對感測器造成不良影響。 而且,於各光感測器,檢測期間(有效)之長度係依光量 而不同。此係由於依受光光量,於比較器輸出值出現差 異。 圖9係說明初始化期間之動作時序之圖。如先前所說 明’各光感測器係於圖像顯示之垂直遮沒期間内進行各計 測步驟之初姶化。亦即,作為初始化係差分運算電路之記 憶體之重設及各種資料之輸入。輸入之資料係選擇第一光 感測器及第二光感測器中之任一者之資訊、選擇之比較器 基準值之資訊及選擇之附加電容之資訊。 然後’利用藉由各光感測器所檢測之值來算出顯示區之 外光之光量(照度)’圖1所示之背光控制器係根據該光量 (照度)來控制背光之光量。 <電子機器> 關於本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係如圖1〇所示,包含爲平型 之模組形狀者。例如於絕緣性之基板2〇〇上,設置將液晶 133412-10l0530.doc -23- 1377388 兀件、薄膜電晶體、薄臈電容、受光元件等所組 (ΓΓ矩=成㈣狀之像㈣列部,㈣起料素陣=
“)2G1之方核設接著劑,黏貼玻璃等之對向A 板:2:作為顯示模組。於該透明之對向基板,亦可因: 必要來設置彩色據光器、保護膜、遮光膜 : 組,作為用以從外部輪出入對 顯不杈 接· h 出對於像素陣列部之信號等之連 接器203,亦可設置例如Fpc(可撓性印刷電路)。 以上所說明之關於本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可適 Π〜圖15所示之各種電子機器,即例如數位相機、筆纪型 個人電腦、行動電話等攜帶終端裝置、視訊攝影機等 :於電子機器之影像信號或於電子機器内產生之影像: ⑽“像而顯不之所有領域之電子機 :置。於以下,說明關於適用本實施型態之電子機器之— 圖=表示適用本實施型態之電視之立體圖。關於本適 =之:視包含前面板120或瀘'光器玻璃13〇等所構成之影 像顯不晝面部1 1 Q 兹士 乂去 、 …卩U〇,藉由使用關於本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 作為5亥影像顯示畫面部u 〇而製作。 _表示適用本實施型態之數位相機之立體 係從表側面所見之立體圖’ (B)係從背面所見之立體圖。 關於本適用例之數位相機包含閃光用之發光部⑴ :ιΐ2、選單開關113、快門按紐ιΐ4等,藉由使用關於本 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作為該顯示部112而製作。 圖13係表示適用本實施型態之筆記型個人電腦之立體 133412-1010530.doc •24- 圖。關於本適用例之筆記型個人電腦係於主體⑵勺人 :文字等時所操作之鍵盤122、顯示圖像之顯示部心: 精由使用關於本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作為該顯而 劁你。 I 而 =係表示適用本實施型態之視訊攝影機之立體圖 於本適用例之視铒攝影機包含主體部131、朝向前
面有被照體攝影用$籍_ @〗π m . 貝'J m⑼ 、攝影時之開始/停止開關 顯不部134等,藉由使用關於本實施型態之顯 作為該顯示部134而製作。 、 圖15係表㈣用本實施型態之攜帶終端裝置之例如行動 電活機之圖,(A)為打開狀態下之正面圖,⑻為其側面 圖(C)為閉合狀態下之正面圖,(D)為左側面圓,⑻為右 側面圖,(F)為上面圖,⑹為下面圖。關於本適用例:行 動電話機包含上侧殼體141、下側殼體142、連結部(於此 為合葉部)143、顯示器144、副顯示器145、閃光燈丨46、 相機147等’ #由使用關於本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作為該 顯示器144或副顯示器145而製作。 <顯示攝像裝置> 關於本實拖型態之顯示裝置可適用於如以下之顯示攝像 裝置。而且’該顯示攝像裝置可適用於先前所說明之各種 電子機器。於圖16表示顯示攝像裝置之全體結構。該顯示 攝像裝置具備I/O顯tf器面板2〇〇〇、背光15〇〇、顯示驅動 電路1200、受光驅動電路13〇〇、圖像處理部14〇〇及應用程 式執行部1 100。 133412·丨(H0530.doc -25- ^//388 I/O顯示器面板2000係由複數像素遍及整面配置為矩陣 狀之液晶面板(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顯示器)) 所組成,具有一面進行線依次動作,一面顯示根據顯示資 料之特疋圖形或文字等圖像之功能(顯示功能),並且如後 述具有將接觸或靠近該1/0顯示器面板2000之物體予以攝 像之功能(攝像功能)。而且,背光丨5〇〇係配置有例如複數 發光二極體而成之1/0顯示器面板2000之光源,如後述, 於同步於I/O顯示器面板2000之動作時序之特定時序高 速地進行開啟•關閉動作。 顯示驅動電路1200係為了於1/〇顯示器面板2〇〇〇顯示根 據顯示資料之圖像(進行顯示動作)而進行該1/〇顯示器面板 2000之驅動(進行線依次動作之驅動)之電路。 受光驅動電路1300係為了於I/O顯示器面板2000獲得受 光資料(將物體予以攝像)而進行該1/〇顯示器面板2〇〇〇之驅 動(進行線依次動作之驅動)之電路。此外,於各像素之受 光資料係以例如圖框單位儲存於圖框記憶體13〇〇a,並作 為攝像圖像往圖像處理部1400輸出。 圖像處理部1400係根據從受光驅動電路1300所輸出之攝 像圖像進行特定圖像處理(運算處理),檢測並取得關於接 觸或靠近I/O顯示器面板2〇〇〇之物體之資訊(位置座標資 料 '關於物體之形狀或大小之資料等)。此外,關於該檢 測處理之詳細係於後面敛述。 應用程式執行部11〇〇係根據藉由圖像處理部14〇〇所獲得 之檢測結果,執行因應特定應用軟體之處理,可舉出例如 133412-1010530.doc -26 · 1377388 使檢測到之物體之位置座標包含於顯示資料,並使其顯示 於I/O顯示器面板2_上等。此外,於該應用程式執行: 1100所產生之顯示資料係對顯示驅動電路⑼供給。 接著,參考圖17來說明關於1/0顯示器面板2〇〇〇之詳細 結構例。該I/O顯示器面板2〇〇〇含有顯示區(感測器 區)。21〇〇、顯示用Η驅動器22〇〇、顯示用v驅動器23〇〇、感 測器續出用Η驅動器2500及感測器用ν驅動器24〇〇。 顯示區(感測器區)21〇〇係調變來自背光15〇〇之光,射出 顯示光,並且將接觸或靠近該區之物體予以攝像之區域, 作為發光元件(顯示元件)之液晶元件及後述之受光元件(攝 像元件)分別配置為矩陣狀。 顯不用Η驅動器2200係根據從顯示驅動電路丨2〇〇所供給 之顯示驅動用之顯示信號及控制區塊,與顯示用ν驅動器 2300—同將顯示區2100内之各像素之液晶元件予以線依次 驅動。 感測器讀出用Η驅動器2500係與感測器用ν驅動器24〇〇 一同將感測器區21()〇内之各像素之受光元件予以線依次驅 動’取得受光信號。 接著’參考圖18來說明關於顯示區21〇〇之各像素之詳細 結構例。該圖18所示之像素3100係由作為顯示元件之液晶 元件及受光元件所構成。 具體而言,於顯示元件側,在延伸於水平方向之閘極電 極31〇〇h與延伸於垂直方向之汲極電極31〇〇丨之交點,配置 由薄膜電晶體(TFT ; Thin Film Transistor)等所組成之切換 1334I2-1010530.doc •27· 1377388 元件3100a,於該切換元件31〇〇a與對向電極間配置有包含 液晶之像素電極31〇〇b〇然後,根據經由閘極電極31〇〇11所 供給之驅動信號,切換元件3丨0(^進行開啟•關閉動作, 於開啟狀態時,根據經由汲極電極3丨〇〇丨所供給之顯示信 號,於像素電極3 1 O〇b施加像素電壓,設定顯示狀態。 另一方面,於鄰接於顯示元件之受光元件側,配置例如 由光二極體等所組成之受光用之感測器3丨〇〇c,供給電源 電壓VDD。而且,於該受光感測器31 〇〇c,連接重設開關 3100d及電容器310〇e,一面藉由重設開關31〇〇d重設一 面於電谷器3100e儲存對應於受光量之電荷。然後於讀 出開關3100g開啟之時序,儲存之電荷係經由緩衝放大器 3100f而供給至信號輸出用電極31〇〇j,並往外部輸出。而 且,重设開關3 1 00d之開啟•關閉動作係受到由重設電極 3 100k所供給之信號控制,讀出開關31〇〇g之開啟•關閉動 作係丈到由讀出控制電極3 1 〇〇k所供給之信號控制。 接著’參考圖19來說明關於顯示區21〇〇内之各像素及感 測器讀出用Η驅動器2500之連接關係。於該顯示區21〇〇, 排列配置有紅色(R)用之像素31〇〇、綠色(G)用之像素32〇〇 及藍色(B)用之像素3300。 儲存於連接在各像素之受光感測器31〇〇c, 32〇〇c,33〇〇c 之電容器之電荷係分別於緩衝放大器31〇〇f,32〇〇f,33〇〇f 放大,於讀出開關3100g, 3200g,3300g開啟之時序,經由 信號輸出用電極對感測器讀出用Η驅動器25〇〇供給。此 外’於各k號輸出用電極分別連接有定電流源41〇〇a, 133412-1010530.doc •28- 1377388 4100b,4100c ’於感測器讀出用η驅動器2500感度良好地檢 測對應於受光量之信號。 接著,詳細說明關於顯示攝像裝置之動作。 首先’說明關於該顯示攝像裝置之基本動作,亦即圖像 之顯示動作及物體之攝像動作。 於該顯示攝像裝置,根據從應用程式執行部11〇〇所供給 之顯示資料,於顯示驅動電路12〇〇產生顯示用之驅動信 號’藉由該驅動信號,對於1/〇顯示器面板2〇〇〇進行線依 次顯示驅動,顯示圖像。而且,此時,背光15〇〇亦由顯示 驅動電路1200驅動,與1/0顯示器面板2〇〇〇進行同步之點 燈•熄燈動作。 於此,參考圖20來說明關於背光15〇〇之開啟•關閉狀態 與I/O顯示器面板2〇〇〇之顯示狀態之關係。 首先,例如以1/60秒之圖框週期進行圖像顯示之情況 時,於各圖框期間之前半期間(1/12〇秒間),背光15〇〇熄燈 (成為關閉狀態),不進行顯示。另一方面,於各圖框期間 之後半期間,背光1500點燈(成為開啟狀態),於各像素供 給顯示信號,顯示該圖框期間之圖像。 如此,各圖框期間之前半期間係從1/〇顯示器面板2〇〇〇 未射出顯不光之無光期另—方面,各圖框期間之後半 期間成為從I/O顯示器面板2000射出顯示光之有光期間。 於此,有接觸或靠近I/O顯示器面板2000之物體(例如指 尖等)之情況時,藉由受光驅動電路1300所進行之線依次 丈光驅動,於該I/O顯示器面板2〇〇〇之各像素之受光元 I33412-I0l0530.doc -29- 1377388 件,該物體被予以攝像,來自久 來自各文光疋件之受光信號對受 光驅動電路1300供給β於At森 队 於又光驅動電路1300,儲存i圖框 伤之像素之受光信號,並作為 马攝像圖像彺圖像處理 400 輸出。 然後’於圖像處理部1400,根據該攝像圖像進行以下所 說明之特定圖像處理(運算處理),檢測關於接觸或靠近"◦ 顯示器面板2000之物體之資訊 、 且度斤不貝枓、關於物體 之形狀或大小之資料等)。 ^ 若根據本發明會具有如下效果。 _ J 1 於使用LTPS之显苞 示裝置適用光感測器之情况下, ··- 抑帝〗由各元件之性能偏 差所造成之檢測誤差之影響,準確地 土曰 金…予顯不區域之 九置。 【圖式簡單說明】 圖工係關於本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之概略結構圖。 圖2係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其他顯示裝置之概略結構圖。 圖3係說明關於第一實施型態之顯 路圖。 <芏要部之電 圖4係說明關於第二實施型態之顯 路圖。 裝置之主要部之電 圖5係表示可變更第二光感測器 路圖。 疋件尺寸之結構之f 圖6係表示暗電流之溫度特性之圖。 圖7係說明關於第三實施型態之顯 圖。 匕剌方法之流程之 133412-1010530.doc •30· 圖8A係表示對顯示區之圖像顯示及在光感測器之檢測之 時序之圖。 圖8B係接續於圖8A來表示對顯示區之圖像顯示及在光 感測器之檢測之時序之圖。 圖9係說明初始化期間之動作時序之圖。 圖1〇係表示扁平型之模組形狀之例之模式圖。 圖11係表示適用本實施型態之電視之立體圖。 圖12(A)、(B)係表示適用本實施型態之數位相機之立體 圖〇 圖13係表示適用本實施型態之筆記型個人電腦之立體 圖。 圖14係表示適用本實施型態之視訊攝影機之立體圖。 圖15(A)〜(G)係表示適用本實施型態之攜帶終端裝置之 例如行動電話機之圖。 圖16係表示關於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型態之顯示攝像裝置 之結構之區塊圖。 圖17係表示圖丨所示之1/〇顯示器面板之結構例之區塊 圖。 圖18係表示各像素之結構例之電路圖。 圖19係用以說明各像素與感測器讀出用η驅動器之連接 關係之電路圖。 圖20係用以說明關於背光之開啟•關閉狀態與顯示狀態 之關係之時序圖。 圖2 1係說明以往例之圖(其一)。 133412-I010530.doc -31- 1377388 圖22係說明以往例之圖(其二)。 圖23係說明以往例之圖(其三)。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顯示器面板 11, 2100 顯示區 12 .選擇開關 13 V驅動器 14 顯示器驅動器 15 感測器驅動器 102 比較器 104 差分運算電路 110 影像顯示晝面部 111 發光部 112, 123, 顯示部 134, 144 113 選單開關 114 快門按鈕 120 前面板 121 主體 122 鍵盤 130 濾光器玻璃 131 主體部 132 .鏡頭 133 開始/停止開關 133412-1010530.doc -32- 1377388
141 上側殼體 142 下側殼體 143 連結部 145 副顯示器 146 閃光燈 147 相機 200 基板 201 像素陣列部 202 對向基板 203 連接器 1100 應用程式執行部 1200 顯示驅動電路 1300 受光驅動電路 1300A 圖框記憶體 1400 圖像處理部 1500 背光 2000 I/O顯示器面板 2200 顯示用Η驅動器 2300 顯示用V驅動器 2400 感測器用V驅動器 2500 感測器讀出用Η驅動器 3100 紅色(R)用之像素 3100a 切換元件 3100b 像素電極 133412-1010530.doc -33- 1377388
3100c, 3200c, 3300c 3100d 3100e 3100f, 3200f, 3300f 3100g, 3200g, 3300g 3100h 3 lOOi 3100j 3100k 3200 3300 4100a, 4100b, 4100c C PS PS1 PS2 SW1, SW2 VDD 受光感測器 重設開關 電容器 緩衝放大器 讀出開關 閘極電極 汲極電極 信號輸出用電極 重設電極、讀出控制電極 綠色(G)用之像素 藍色(B)用之像素 定電流源 附加電容 光感測器 第一光感測器 第二光感測器 切換開關 電源電壓 133412-1010530.doc -34-

Claims (1)

1377388 、申請專利範圍: 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徵為包含: 第一檢測元件,其係檢測外光之光量; 第檢利元件’其係檢測遮光時之暗電流; 選擇機構,其係jp趕#,+,贫 于遊擇别述第一檢測元件與前述 挪元件之任一方;
八你於則述選擇機構選擇前述第一檢測元件 時進行前述第—檢測元件之輸出與第-特定基準值之比 較於則述選擇機構選擇前述第二檢測元件時進行前述 第二檢測元件之輸出與第二特定基準值之比較; 土準值切換機構,其係於前述選擇機構選擇前述第一 J元件時’提供第—特定基準值至前述比較器,於前 述選擇機構選擇前述第二檢測元件時,提供第二特定基 準值至前述比較器;
二檢 _控制機構’其係將由前述選擇機構選擇前述第-檢測 =件之晴況下之由前述比較器所得之第一比較結果與由 削述選擇機構選擇前述第二檢測^件之情況下之由前述 ^車乂益所4之第二比較結果之差進行運算,依據該運算 ’、’》果來控制給予前述顯示區域之光量;其中 刖述第一特定基準值及前述第二特定基準值係被選擇 以抑制自第一檢測元件及第二檢測元件之間性能上之偏 差所造成之該運算結果之誤差。 2.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 第 檢測元件及前述第二檢測元件被配置為檢測前 133412-1010530.doc U773S8 述校準程序中,前述第-特定基準值及第 -特疋基準值係制擇;且前述基準值被調 選擇機構選擇前述第一檢測元件刖过 獲得之前述第-比較結果與前述選擇=:= =件之情況下前述比較器所獲得之前述第二比較: 3. 5.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顯示裝置,其中進—牛 包含^電容切換機構,錢針對共通_接於前述 第一檢測兀件之附加電容, M ^ ^ ^ 進仃於由别述選擇機 St 測元件之情況下之第-附加電容與由 擇機構選擇前述第二檢測元件之情況下之第二附 加電谷之切換。 如請求項3之顯示裝置,其中 於第一檢測元件及前沭 这第一檢測几件被配置為檢測前 这暗電流之初始校準程序中,前述第-附加電容及第二 附加電容係被選擇;且# , ,述電谷值被調整直至前述選擇 =選擇前述第-檢測元件之情況下前述比較器所獲得 一 ^ 、’。果〃則述選擇機構選擇前述第二檢測 :件之情況下前述比較器所獲得之前述第二比較結果一 致。 種’4不控制方法,其係、包含檢測外光光量之第一檢測 疋件及檢測遮光時之暗電流之第二檢測it件之顯示裝置 之顯示方法;該顯示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藉由別述第-檢測凡件檢測與周邊光量相應之電流, 133412-1010530.doc 1377388 並運用比校器以#由與第-特定基準值之比較來算出受 光時之第一比較結果; 藉由前述第二檢測元件檢測遮光時之暗電流,並運用 比較器以藉由與第二特定基準值之比較來算出遮光時之 第一比較結果; 於前述第一檢測元件耦合至前述比較器之情況下提供 前述第-待定基準值至前述比較器’於前述第二檢測元 件耗合至前述比Μ器之情況下提供前述第二特定基準值 至前述比較器; 將刖述受光時所得之第一比較結果與前述遮光時所得 之第二比較結果之差進行運算,依據該運算結果來控制 給予前述顯示區域之光量;及 選擇前述第-特定基準值及前述第二特定基準值以抑 制由第一檢測元件及第二檢測元件之間性能上之偏差所 造成之運算結果之誤差。 6.如請求項5之顯示控制方法,進一歩包含以下步驟: ▲進行第-檢測元件及前述第二檢測元件被配置為檢測 前述暗電流之初始校準程序以選擇前述第一特定基準值 及前述第二特定基準值;前述基準值被調整直至前述第一 ㈣元件Μ至前述比較器之情況下前述比較器所獲得 之前述第-比較結果與前述第二檢測元件福合至前述比 較器之情況下前述比較器所獲得之前述第二比較結果— 致。 。 7.如凊求項5或請求項6之顯示控制方法,其中 1334I2-1010530.doc 1377388 六,·對共通地連接於前述第_、第二檢測元件 谷進行於以前述第一檢 、加電 附加電容與以測電流之情況之第一 附加電容之切換。 電-之清况之第二 8. 9. 10. 如請求項7之顯示控制方法,進-歩包含以下步驟· 進行前述第一檢測元件及前述第二 . 檢測前述忤Φu 饱刿7°件破配置為 攻a電&之初始校準步驟以選擇前述第— 容及前述第二附加雷交.^附加電 H ^ 電今,則述電谷值被調整直至前述第 ⑺,件鶴合至前述比較器之情況下前述比較器所择 付之别述第一比較結果與前述第二偵測元件-1-(- a» ^ σ 至月丨j 述 。之情況下前述比較器所獲得之前述 一致。 干又',、〇呆 如β月求項7之顯示控制方法,其中 一依據前述顯示區域之周圍溫度來設定前述附加電容。 -:電子機器’其係於殼體設有顯示裝置;其特徵為: 前述顯示裝置包含: 第一檢測元件’其係檢測外光之光量; 第二檢測元件,其係檢測遮光時之暗電流; 迖擇機構,其係選擇前述第一檢測元件與前述第二 檢測元件之任一方; 比較器’其係於前述選擇機構選擇前述第一檢測元 件時進行前述第一檢測元件之輸出與第一特定基準值之 比較,於前述選擇機構選擇前述第二檢測元件時進行由 前述第二檢測元件之輸出與第二特定基準值之比較; 133412-1010530.doc 1377388 其係於前述選擇機構選擇前述第 一特定基準值至前述比較器,於 第二檢測元件時,提供第二特定
基準值切換機構, 一檢測元件時,提供第 前述選擇機構選擇前述 基準值至前述比較器; 控制機構,其係將由前述選擇機構選擇前述第一檢測 元件之情沉下之由前述比較器所得之第―比較結果與由 前述選擇機構選擇前述第二檢測元件之情況下之藉由前 述比較器所得之第二比較結果之差進行運算,依據該運 异結果來控制給予前述顯示區域之光量;其中 前述第一特定基準值及前述第二特定基準值係被選擇 以抑制由第一檢測元件及第二檢測元件之間性能上之偏 差所造成之該運算結果之誤差。 133412-1010530.doc 1377388 七、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3 )圖。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102 比較器 104 差分運算電路 PS1 第一光感測器 PS2 第二光感測器 SW1, SW2 切換開關 VDD 電源電壓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無)
I33412-I010530.doc
TW097142246A 2007-11-02 2008-10-31 Display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0947033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86443 2007-11-02
JP2008220699A JP5660755B2 (ja) 2007-11-02 2008-08-29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7033A TW200947033A (en) 2009-11-16
TWI377388B true TWI377388B (zh) 2012-11-21

Family

ID=40590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2246A TW200947033A (en) 2007-11-02 2008-10-31 Display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330747B2 (zh)
EP (1) EP2141688B1 (zh)
JP (1) JP5660755B2 (zh)
KR (1) KR101577078B1 (zh)
CN (1) CN101675466B (zh)
TW (1) TW200947033A (zh)
WO (1) WO200905756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8527B (zh) * 2013-05-09 2015-11-1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影像顯示方法以及影像顯示裝置
TWI735399B (zh) * 2020-12-24 2021-08-01 神煜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消除暗電流的光感測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44177B2 (ja) * 2007-08-31 2013-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5634005B2 (ja) * 2007-11-02 2014-12-0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KR100958028B1 (ko) * 2008-02-13 2010-05-17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광센서 및 그를 이용한 평판표시장치
TWI441146B (zh) * 2009-10-16 2014-06-1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面板驅動電路、顯示面板、與其驅動方法
JP5510998B2 (ja) 2009-11-13 2014-06-0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センサ装置、センサ素子の駆動方法、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866089B2 (ja) * 2009-11-20 2016-02-17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電子機器
TWI507934B (zh) * 2009-11-20 2015-11-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顯示裝置
CN102713999B (zh) 2010-01-20 2016-01-20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电子设备和电子系统
KR101754382B1 (ko) * 2010-03-11 2017-07-05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반도체 장치
US20130057527A1 (en) * 2010-05-20 2013-03-07 Kohei Tanaka Display device
KR101693384B1 (ko) * 2010-08-30 2017-0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의 목표 광량값 설정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244006B (zh) * 2014-07-31 2018-02-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的背光调节方法及其显示设备
CN104407373B (zh) * 2014-10-29 2017-01-18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辐射探测电路
US9741290B1 (en) * 2016-06-30 2017-08-22 Secugen Corporation Multi-mode display
CN107478329B (zh) * 2017-08-31 2019-09-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测光模块、测光电路和电子设备
TWI664400B (zh) * 2018-10-17 2019-07-01 茂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環境光感測器
CN112484850B (zh) * 2019-09-11 2024-03-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光强检测模块、屏幕部件和移动终端
US11430407B2 (en) 2019-09-25 2022-08-30 Vishay Semiconductor Gmbh Under display sensor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3793574A (zh) * 2021-08-18 2021-12-14 南京巨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CN113820010B (zh) * 2021-10-29 2023-05-23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一种照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3A (en) * 1845-04-16 Cochrane
US6918674B2 (en) 2002-05-03 2005-07-19 Donnelly Corporation Vehicle rearview mirror system
KR101032946B1 (ko) * 2004-04-01 2011-05-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JP2005345286A (ja) * 2004-06-03 2005-12-15 Seiko Epson Corp 光センサ、光センサ出力処理方法、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608329B2 (ja) 2005-02-02 2011-01-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光検出器
US7898619B2 (en) * 2005-04-28 2011-03-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07065004A (ja) 2005-08-29 2007-03-15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照度検出方法、輝度制御方法、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814028B2 (ja) 2005-12-01 2011-11-09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JP5008017B2 (ja) * 2006-02-10 2012-08-22 ソニー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4215086B2 (ja) * 2006-09-27 2009-01-28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8059085B2 (en) * 2006-10-20 2011-1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luminance of backlight assembly, circuit for controlling luminance of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8527B (zh) * 2013-05-09 2015-11-1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影像顯示方法以及影像顯示裝置
TWI735399B (zh) * 2020-12-24 2021-08-01 神煜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消除暗電流的光感測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5466B (zh) 2012-12-05
EP2141688B1 (en) 2014-12-03
US8330747B2 (en) 2012-12-11
EP2141688A1 (en) 2010-01-06
TW200947033A (en) 2009-11-16
KR101577078B1 (ko) 2015-12-11
EP2141688A4 (en) 2011-04-06
JP5660755B2 (ja) 2015-01-28
WO2009057561A1 (ja) 2009-05-07
US20100141623A1 (en) 2010-06-10
CN101675466A (zh) 2010-03-17
KR20100075417A (ko) 2010-07-02
JP2009134258A (ja) 2009-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77388B (zh)
JP5196963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TWI441125B (zh) Display devices and electronic machines
US8212793B2 (en) Liquid crystal device, image sens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397876B (zh) 顯示裝置及電子機器
JP200800329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470647B1 (ko)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제어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JP2006243927A (ja) 表示装置
JP2008064828A (ja)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9122919A (ja) 表示装置
JP2009217486A (ja) 表示装置
JP5697725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KR100663105B1 (ko) 휴대정보장치의 조명제어기기
JP2011081390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