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76424B - Articles form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oogle Patents

Articles form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76424B
TWI376424B TW93137636A TW93137636A TWI376424B TW I376424 B TWI376424 B TW I376424B TW 93137636 A TW93137636 A TW 93137636A TW 93137636 A TW93137636 A TW 93137636A TW I376424 B TWI376424 B TW I37642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cvd
sic
tube
de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3137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30424A (en
Inventor
David Thomas Forrest
Mark Wallace Schauer
Original Assignee
Morgan Advanced Ceram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rgan Advanced Ceramics Inc filed Critical Morgan Advanced Ceramic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530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30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6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642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22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 other than metallic material
    • C23C16/30Deposition of compounds, mixtures or solid solutions, e.g. borides, carbides, nitrides
    • C23C16/32Carbides
    • C23C16/325Silicon carb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01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on temporary substrates, e.g. substrates subsequently removed by etch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22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 other than metallic material
    • C23C16/30Deposition of compounds, mixtures or solid solutions, e.g. borides, carbides, nitrides
    • C23C16/32Carbi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1Circular sheet or circular blan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1Circular sheet or circular blank
    • Y10T428/218Aperture conta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942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components having sam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in differing degre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551Of polyamidoester [polyurethane, polyisocyanate, polycarbamate, etc.]
    • Y10T428/31616Next to polyester [e.g., alky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551Of polyamidoester [polyurethane, polyisocyanate, polycarbamate, etc.]
    • Y10T428/31627Next to aldehyde or ketone condensation product
    • Y10T428/3163Next to acetal of polymerized unsaturated alcohol [e.g., formal butyral,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551Of polyamidoester [polyurethane, polyisocyanate, polycarbamate, etc.]
    • Y10T428/31645Next to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786Of polyester [e.g., alkyd,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786Of polyester [e.g., alkyd, etc.]
    • Y10T428/31797Next to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Description

137642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藉由化學氣相沈積形成之物品及形成該等 物品之方法。 【先前技術】 吾人已廣泛使用化學氣相沈積(CVD)技術在各種產品上 提供各種材料之薄膜及塗層。一般該方法包含使經蒸發或 乳態之化學刖躺物在基材周圍反應得到沈積在基材上之材 料例如碳化矽(SiC)。繼續沈積反應直至沈積物達到所希望 之厚度。 可使用CVD技術在預先存在之物品表面上形成相對薄之 塗層,在此情況下’物品表面形成基材。但是,同樣可調 試CVD技術生產由沈積材料形成之物品。在此情況下,其 上發生沈積之基材係向物品提供初始形狀之形態或模芯。 在已發生充分沈積後所移除之物品具有一對應於形態或模 芯之互補表面。本文稱該等物品為"自立"物品。 一種藉由CVD形成自立SiC物品之方法包含向一沈積腔 室内饋入碳化矽前軀物氣體或氣相,在此加熱其等至其等 反應產生碳化矽之溫度❶前軀物氣體或氣相在基材或裝載 於或放置於腔室内之其它結構之表面處反應。碳化矽作為 外设或沈積物在基材上堆積。不同物品可要求不同厚度, 厚度範圍可自低於100微米至超過一或二英吋厚。可藉由控 制沈積時間及/或其它方法變數來控制厚度。當達到所希望 之沈積厚度時,接著將模芯或基材自沈積腔室移除並自此 98123-1001226.doc • 6 - 1376424 分離經沈積之碳化矽。 在一種用於形成SiC物品之方法中,經由—注射器向爐内 引入甲基三氣石夕焼(CH3SiCl3或MTS)、氫氣(h2)及氮氣(Ar) 氣體。MTS在環境或室溫下為液體,且可藉由饋入載氣經 MTS液體或藉由在液體上方增加氣相向反應容器内輸送充 足之氣相。藉由真空泵將爐中未反應之氣體抽出、過濾且 在排入大氣之前在氣體洗滌器中淨化。 一些行業要求形成薄的碳化矽環或物品。目前經由化學 氣相沈積方法生產單片陶瓷部件之技術包含在CVD爐中生 產大的陶瓷材料之薄片。在一扁平的或盒形基材上沈積 以形成相對大的扁平薄片,由其等扁平薄片加工最終之陶 瓷部件。加工方法包含自大的薄片上切割出粗略形狀打 磨切片至接近所希望之厚度以生產近似最終形態但在每一 面上具有過剩材料厚度之坯料,接著加工坯料至最終形態 之尺寸。 〜 當在大的扁平基材(例如板)上沈積CVD材料時,材料顯 示垂直於扁平基材之平面的晶體生長方向。i非必須均勻 沈積該材料以形成厚度或微結構均勻之薄片以使得在一 些區域可存在較厚部份而在其它區域存在較薄部份而非完 全均勻之厚度。因為經沈積之薄片一般具有非均勻之厚度 廟所以視自薄片何處切割而定,粗略形狀之形態之環 的厚度可明顯變化。另外,在粗略形狀之形態之個_ = 可存在明顯的厚度變化。 此外,由於一般形成SiC環之SiC薄片之大尺寸,因此不 98l23-l〇〇i226.do. 同微、’、。構可存在於薄片之不同區域。舉例而言當由 材料之薄片生產—環時,貫穿沈積薄片厚度之材料特性方 面之差異可導致材料内能引起加工環内輕微軸向弓 曲之增加張力或應力。 一 貫穿大板之不同微結構之另—表現為貫穿最終加工部件 (例如環)之表層外觀之變化。當以其它真空沈積或氣相沈積 塗層尤其是CVD沈積塗層(例如石夕)塗覆完成之部件時,表層 外觀上之該等變化可進一步加以擴大。 另外由於厚度之變化,因此必須增加CVD方法時間以 使低沈積速率區域達至所希望部件之最小厚度要求。接著 較南沈積速率區域導致由薄片上切割之切片要求更多加工 時間以便打磨至所需厚度。 此外,因為在薄片及待切割之切片之幾何結構方面存在 有限之可撓性,所以存在由切片之設計模式引起的材料浪 費。同樣在切片模式方面存在由切片間及切片内切割或打 磨以生產坯料之剩餘材料,例如環之邊緣及中心此導致 大量廢料。舉例而言,一般浪費是在每環周圍及每環間(形 成環之内徑)所切割掉之材料,很像自一卷甜餅麵團上壓製 出甜餅後剩餘之未使用的甜餅麵團。 在CVD方法中,偶爾亦存在大的、經CVD生產之陶瓷材 料之板或薄片之破裂的問題,此會顯著降低產量。裂紋及 來自薄片之廢料及由坯料打磨之材料之組合顯著降低平均 原材料與產品之轉化比。 一種已用以製造碳化矽環之替代方法包含將圓盤形模芯 98123-1001226.doc 1376424 基材經由各自中心以彼此間隔且平行之關係安裝在-桿之 凹槽内。垂直於桿之轴定向圓盤形模芯基材之平坦表面。 在加工過程_,當向室内注射氣體時旋轉該桿以使得在 模芯基材上藉由沈積形成環形陶瓷部件。 一種製造碳化矽環之不同但相關之方法為在沈積腔室内 懸沣具有類似於SiC環所希望之外徑及内徑之單個、扁平的 石墨環模芯。向室内饋入於氫氣及氬氣中之MTS氣體混合 物且在模芯上沈積碳化矽以形成環。一旦自石墨環模芯上 移除環,則可加工其等内及外徑至所希望之尺寸。 一個關於自該等替代方法形成碳化矽環之問題為在整個 形成方法中要求模芯旋轉以防止在不希望之區域堆積。在 許多情形中,肖反應室内注射氣體,以使得氣體不集中在 任何特定之模过或相關表面上,而是允許在反應器之所有 表面上不均勻沈積。在反應氣流中旋轉或懸浮基材係用以 防止或限制此不均勻沈積。 特定形狀之模芯亦難以製造。在包含具有放置於凹槽中 之圓盤形模芯之桿之實施例中,凹槽必須特殊加工以用於 接收及支撐圓盤形模芯基材。在石墨環之實施例中,每一 環之支撐軸必定具有便於其等懸浮或放置於腔室内的突起 或接頭,且材料通常沈積於突起或接頭内或周圍。 另外,在每一上述先前技術之方法中,所得環具有相對 於環或完成物品之軸向定向之晶體生長而非相對於環或物 品之徑向定向。換句話說,在每一前述先前技術之方法中, 微結構含有其縱向垂直於完成部件之平面定向之晶粒。另 98I23-1001226.doc -9- 1376424 外,吾人已知當藉由化學氣相沈積來沈積材料時,晶粒尺 寸隨著遠離基材之生長進行而增加。在使用之特定沈積條 件下’當具有較低能量結晶定向之晶粒比具有非較佳定向 之晶粒生長快時,發生晶粒結構自小晶粒向大晶粒發展。 此晶粒結構之發展一般產生貫穿材料厚度之微結構梯度, 其反過來導致沈積材料内應力之梯度,從而當其自基材釋 放時導致沈積材料彎曲或"弓形"。此材料微結構及應力之 梯度使加工方法變得複雜,甚至在完成加工後仍保留在材 料中,此通常導致在完成部件中有一些弓形或波紋。此弓 形或波紋係不希望的,尤其在要求精確公差及極其一致平 坦之部件中,例如用於接觸半導體晶圓之環。部件愈大, 問題會變得愈明顯。 不考慮該等困難及製造碳化矽物品之相關費用,碳化矽 具有使其成為在半導體、光學、電子及化學加工領域之多 種應用中特別適宜之材料的獨特特性組合。吾人公認藉由 CVD加工生產之碳化矽物品顯示優良的化學、機械、熱、 物理及光學特性。 些半導體加工裝置(例如快速熱加工腔室)在高溫加工 過程中要求使用薄的、SiC邊之環以支撐Si晶圓。為避免在 晶圓之光學高溫測定法之溫度量測中導致不規則變化,該 等環對光不透明(儘管相對薄)是很重要的。通常,以一層 50-100 μιη厚之CVD Sr塗覆CVD Sic環以提供具有足夠不透 明性的環。因此為降低或消除對si塗層之需要,在此項技 術中需要一具有比標準薄片形態CVD SiC所可能具有之光 98123-1001226.doc •10· 1376424 予咎度更接近單晶以之CVE> SiC邊環材料。 本發明者已找到一改良用於生產物品的Cvd加工 特疋s之用於平面物品例如環及盤,更特定言之用 於碳化梦%形物品。所得物品具有相對於物品之形狀的獨 :微結構定向。本發明亦可用於製造具有其它形狀之物 品。該等物品可用於夾具中支撐用於加工之矽及其它晶 圓用於在半導體爐中支撐晶圓之基座環及用作晶圓邊環。 【發明内容】 本發明提供—種藉由化學氣相沈積形成具有平面方向及 法線方向之結構中該結構具有大於法線方向尺寸之平 面方向尺寸且具有實質上定向於平面方向之晶粒。 、本方面進—步提供使用化學氣相沈積製造環之改良方 法特叱&之,本方面提供一種藉由以下步驟製造該等結 構之方法: Π 甸藉由化學氣相沈積在一表面上形成材料; b)藉由沿著以使將形成一或多種具有大於法線方向尺寸 面方向尺寸且具有實質上定向於平面方向之晶粒之結 構的方向切片來分割該材料。 在某些實施例中,使用管(可為圓柱形)作為基材且將沈 積於及接著自圓柱形管内或外表面上移除之所得材料切片 或切割成所希望之環之尺寸及形狀^所得環在平面方向上 具有-直徑且在法線方向上具有—高度。與先前技術環中 所見之垂直或轴向之生長定向相反,,吉晶晶粒定向於平面 方向,且在某些實施例中徑向定向於平面方向。換言之, 98123-l〇〇i226.doc 1376424 如本發明材料中之晶體生長之主要方向為所得物品之平 面;在環、箍或圓盤形物品之情況下,晶體生長之主要方 向及晶粒定向為徑向方向。 本發明同樣係關於藉由以下步驟藉由化學氣相沈積形成 圓盤形環之方法: (a) 在一沈積區域提供一圓形橫截面管; (b) 向管内導入前驅物氣體; ⑷刖驅物氣體進行化學反應以在管内部形成管形狀之固 體沈積物; (d) 移除固體沈積物;及 (e) 將固體沈積物分割成實質上扁平之環。 或者,按照類似於上述彼等步驟在安置於沈積區域内之 模〜外表面上形成固體沈積物。形成外部沈積物於其上之 模芯同樣可為H使得㈣沈積物在模芯之内及外表 面上形成,藉此形成兩組不同尺寸之環。 在此方面’本發明針對—種藉由化學氣相沈積製造扁平 環之方法,包括: ⑷在沈積區域提供-具有實質上圓形橫截面之模芯; (b)導入前驅物氣體於模芯之外表面上; ⑷前驅物氣體進行化學反應以在模芯外部形成近似模芯 形狀之固體沈積物; (d)移除固體沈積物;及 ⑷在移除之前或之後將固體沈積物分割成實質上扁平之 98123-1001226.doc •12- 1376424 本發明之優點包含增加空間利用度、降低製造環之單位 成本、降低製造過程中之浪費及能夠根據切割高度(意即不 改變沈積時間)生產不同直徑、橫截面寬度及厚度之環。 以下使用碳化矽作為便利及商業重要之實例更為詳細地 描述本發明。但是應如本發明者所認識,使用任何可由CVD 此積之材料藉由實施本發明之方法可製造根據本發明之物 品。例示性、非限制性實例包含氧化物、氮化物及碳化物 陶瓷材料,其包含(但不限於)氮化鋁、氧化鋁、氧氮化鋁、 二氧化矽、氮化矽、氧氮化矽、氮化硼、碳化硼及其它材 料例如硫化鋅、硒化辞、矽、金剛石、金剛石樣碳及任何 其它可使用CVD技術製備之材料。 除允許生產扁平的、尺寸穩定之環外,本發明允許生產 具有改良不透明性之經摻雜的Sic環,從而導致降低的或最 少量的漏光。該等環特別適宜於在Si晶圓(及支揮環)經受高 溫加工(例如快速熱加工)之半導體裝置中作為支撐邊環使 用’且適宜於在其它經受高溫之裝置中使用。 在此方面,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碳化矽材料,其包括: (a) 經CVD沈積之碳化矽;及 (b) 約100 ppm至約5000 ppm分散於經cVD沈積之碳化矽 中之氮, 其中碳化石夕材料具有大於經CVD沈積之碳化矽的不透明 性。 上述方法生產含有其等生長方向定向於材料平面且彼此 貫質上平行之晶粒之破化石夕材料。另外,晶粒較佳顯示相 98123-1001226.doc -13- ^/6424 對於晶粒生❹之實質上無規則之旋轉定向。對於具有立 方晶體結構之材料(例如Sic),當量測部件之平面時此導致 無規則X光繞射圖案。對於藉由本發明沈積之非立方晶體結 構之材料。人咸仏至少—些晶粒亦相對於晶粒生長轴無 規則定向。結果得到扁平的、尺寸穩定、表面外觀均勻及 適宜於以石夕層塗覆(若必要)之材料。 在此方面,可涊為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括經沈積之 碳化矽材料之平面結構,該碳化矽材料進一步包括具有其 等生長軸實質上彼此平行且具有相對於晶粒生長軸實質上 無規則之旋轉疋向的SiC晶粒。或者本發明係關於經CVD沈 積之碳化矽材料,該碳化矽材料包括如藉由χ光繞射所量測 具有220比111之峰比率在約〇 3〇與約125之間最佳在約 〇·33與約〇.60之間的FCC碳矽石(M〇issanite)3c.化矽。 【實施方式】
SiC薄片材料之最大市場為半導體市場,其使用高硬度與 重畺之比率、化學及物理相容性及純度之Cvd SiC製造夾 具以支撐矽及其它用於加工之晶圓。許多該等夾具成型為 環’ 一般厚度低於0.2"且直徑多達約14"。調試内徑以固定 半導體晶圓。 儘管根據下述技術製造之物品主要為環形,但吾人認為 依用以形成物品之基材之尺寸及形狀而定,其等可具有任 何所希望之形狀。但是,基於易於討論,以下所述係指扁 平的、環形物品及使用圓柱形管為基材形成環形物品之方 法0 98123-1〇〇]226.doc -14· 1376424 碳化矽(SiC)之化學氣相沈積(CVD)方法一般基於在減 壓、電阻加熱石墨爐中之熱誘導反應。本發明之某些實施 例使用以下方程式及以下基本參數:
Si(CH3)Cl3(g) -> SiC(s) + 3HCl(g) 沈積溫度:1300-1400°C 沈積壓力:約200托 催化劑:H2 取代使用用於沈積材料之扁平側面或四側面盒以形成一 符合盒侧面尺寸之薄片’本發明提供至少一圓形橫截面之 管,該管内部尺寸適於所希望之環之外徑尺寸。(但若希望 為三角形、長方形、擴圓形、八邊形或任何其它形狀之物 品’則亦可能使用具有相應橫截面之管,儘管該等基材最 好是具有圓形角及邊,而非尖銳棱角,以提供更均勻的分 佈且降低内應力。) 在本發明方法中使用之裝置為經設計以在圓柱形或管狀 模芯之内部沈積陶瓷材料之化學氣相沈積(CVD)腔室。圖1 為一 CVD系統之示意圖,其包含:爐腔室1〇、與爐腔室1〇 以流體連通之氣體分配系統12、與該氣體分配系統丨2以流 體連通之抽汲系統14、電源16及流出物處理系統1 8 β氣體 自一或多個盒基材19中抽入及抽出。 在此實施例中’如圖2及3所示,本發明使用圓形或圓環 形橫截面之圓柱形管20作為基材。儘管圓柱形管2〇可以任 何其它角度安裝’但其一般以垂直方向安裝於腔室1〇内。 在使用中,反應性氣體自腔室1〇頂部之注射器(如圖1之 98123-1001226.doc 15 1376424 30處示意性所示)處導入(儘管其可改由底部或額外地自底 部進入)且進入圓柱形管2〇中。氣體藉由與抽汲系統14及流 出物處理系統18相連之腔室1〇底部之排氣口(儘管其可在 頂部)(如32處示意性所示)移除。 在此實施例中,圖2中之圓柱形管20較佳為以非旋轉方式 附著在腔室10内之石墨管。可附著圓柱形管2〇以使允許或 導致其等旋轉,但不要求且一般不使用旋轉。 石墨圓柱形管20具有一實質上圓形橫截面,以使得以對 應圓形橫截面之形狀形成沈積在試管内部之材料。圓柱形 管20之圓環形半徑允許均勻分佈及氣體流動。可將釋放塗 層或其它物質用於石墨管之内表面以便移除經cvd沈積之 SiC物質。 在圖2及3中顯示了形成用於沈積方法之基材的圓柱形管 20。管20可為-單―、標準長度管或其可為如圖⑽示之一 連串管段24。若管為石墨的,則其-般用於SiC CVD方法, -標準長度管會很重且難以操作。因&,一種選擇為提供 可與接合夹具連接之實際為一連串管(例如四或五個管狀 段)的管°因為將切片或另外分段所得形成之沈積物,所以 管段間之接合不需要無縫。實際上,接合夾具可為—在管 段之間提供凹痕之裝詈,i亡# +枝t 八充S沈積抑製劑以使得管段可 很容易地彼此分離。儘管可使用任何長度之管或段,但在 某些實施例中,管段24係高約12英吁且係約3至6段彼此連 接’從而產生高約懈約嶋时之圓柱形碳切沈積物。 管2〇可具有完全相同之橫截面尺寸或可改變橫截面。舉 98123-1001226.doc ^376424 例而言,若沈積趨向於圓柱體某些區域比其它區域大,則 可改變橫截面之幾何結構以適應該等沈積變數。若希望不 同形狀之圓盤,則亦可逐漸減小圓柱體。或者可使圓柱體 成臺階或階梯狀以在段間提供清晰之分割。 在加工過程中’為製造CVD沈積材料(例如陶瓷材料)之 管狀單石(monolith),向圓柱形管20之内徑中饋入前驅物氣 體。在說明性實施例中’在腔室上部經由注射器3〇饋入氣 體且在腔室底部之歧管或排氣口 3 2排出氣體。每一個圓柱 形管20具有專用的、獨立注射器或所安置之前驅物氣體饋 入系統’以使得氣體在圓柱體一端26進入且經由另一端28 排出》此允許僅主要沈積在管20之内徑22之相關表面上, 而不在其它表面上,諸如圓柱形管20之外部。氣體以沿著 官軸之路徑行進。藉由允許氣體條件之更好控制,此提供 —更有效之沈積方法。儘管可加工較厚區域至合適之厚 度,但僅可產生自管頂部至底部之厚度梯度的厚度不對稱。 在某些特定實施例中’氣體饋入過程為一線性、對稱之 化學氣相沈積系統,反應氣體在接近於直徑之中心處進入 腔室内,以使得氣體沿著管20之内表面22實質上均勻地沈 積。於内表面上沈積反應產物至一設定厚度。如圖6及7所 示,SiC以實質上徑向方向在管内表面上堆積。 不在特定位置沈積之 此方法比反應產物在整個腔室内而 。與先前技術之許多方法相比, ’但為了以-致方式得到所希望 先前技術之方法更加有效 儘管必要時可旋轉圓柱體 之均勻沈積,圓柱體亦不需要旋轉。 98123-1001226.doc -17· 1376424 儘管藉由改變氣體流速及沈積時間可得到約〇丨英吋至2 英吋以上之寬範圍材料厚度,但沈積厚度一般為約1英吋。 通常經由排氣口 32而將來自多個管之氣體自腔室内排出 一旦已在管狀模芯之内部沈積碳化矽,則藉由任何嘀— 之技術自模芯上移除沈積物,該任何技術包含(但不限於 打磨或放電加工。 ; 可經圓環形橫截面切割所得SiC管2〇2得到一環或箱 204,如圖4所示。可藉由使用陶瓷加工技術完成切割,= 含(但不限於)金剛石切片、超音波切割或雷射切割。在使= 經導電沈積之材料之情況下,可使用放電加工以自管狀段 將環切片。 & 藉由改變橫截面寬度及沈積厚度以得所希望之内徑可生 產不同直徑之環。藉由改變切割高度可調節環之總高度。 環或箍202之外徑將對應於圓柱形管2〇之内徑且環或箍 之内徑將取決於經由管饋入並允許沈積之氣體量。沈積物 愈厚,可生產之環之内徑愈小。接著可加工、平滑化或另 外成型環之直徑以提供所希望之尺寸。 在一替代實施例中,可藉由在圓柱形模芯之外部沈積材 料,再藉由CVD可形成⑽管。在此情況下,可將釋放塗層 或其它物質塗覆至管狀石墨模芯之外表面以便移除經c v D 沈積之SiC材料。當沈積物達到所希望之厚度時可移除模 芯且可如本文所描敘將所得環形Sic圓柱體分段。吾人咸信 使用此替代方法將得到與沈積在管内部所得相同或相似之 應力分佈特性,意即應力分佈模式將為徑向對稱,其導致 98123-1001226.doc -18- 1^/6424 自此材料上切割之環中之提高的尺寸穩定性。 圖8中顯不一可用以形成環之替代實施例。在此實施例 中在圓柱形管803内安置—棒8〇2,導致由箭頭8〇4代表之 材料在皆之内表面及棒之外表面上沈積。可使用此組態生 產不同大小之管狀CVD材料沈積物,因而生產兩個不同大 小之% : —個對應於圓柱體内徑之環,另一個對應於棒外 徑之環。 另一替代實施例係關於藉由在安置於反應器内之管之内 及外表面上沈積CVD SiC,再藉由得到兩個不同大小且接 著切割成不同直徑之環形環的管來形成不同大小之環。該 等實施例特別適合製備^宜於在半導體爐中及在希望及/ 或必需不同大小環之其它應用中作為晶圓支撐之環。該等 用於生產環之技術之另一好處係在於其等導致來自相同沈 積方法及含有相同材料之配套環組。當使用於貴重半導體 加工裝置中之新型材料合格時,此係合乎需要的,因為僅 一種藉由單一方法生產之材料為合格。 因環周圍較低的面内或面外之應力所致,自本發明之圓 柱形沈積物所切片之環比使用先前技術製造之環易於加 工。通常在藉由CVD沈積材料時,在可影響材料性質之方 法參數中存在細微但無意之變數且晶體生長結構可變化, 從而在材料内產生固有應力。在自一具有以垂直於薄片平 面之方向之主要晶體生長的薄片材料上切割下之環内,該 等應力可導致弓形或弯曲β相反,藉由使用如本發明之圓 柱形管模芯或支撐物所提供之對稱性在環周圍給予實質上 98123-1001226.doc -19- 1376424 對稱之應力梯度’以使得任何顯示於環之一個側面上之固 有應力由環之相對側面上的相似應力平衡(意即在環平面 内無淨應力)。換句話說’固有應力係以一相似方式向内或 向外定向,從而以實質上對稱方式影響環或圓盤》 對於在一平表面上沈積之SiC’由生產環之方式所致,較 低表面44上之應力梯度將不同於上表面46上之應力梯度。 此應力梯度之差異可導致材料彎曲或弓形,防止製造扁平 環。 相反,如圖6及7所示,對於在圓柱形管内沈積之Si(:,名 外表面48與内表面50之間顯示了應力梯度之差異,以使得 任何應力梯度對稱"擠壓"環。因此,由貫穿特定切片之沈 積參數-致性所致,自所得圓柱形沈積物上切割之環在其 周圍具有實質上均勾之特性。(但是,沿著圓柱體自不同位 = : = 片之特性將因圓柱體特定長度方向之不同沈 積參數而可能略微不同。) 等=積管Γ為一連串段加以提供,則可藉由拆卸該 仍不會導致大量浪費材料 狀坪 結構而貫穿材料之整個直徑。此=常將因材料之微晶 加工之環之部份。 此為將在切割或切片過程中 在先前技術沈積方法中 模芯上形成),晶體結構之方平薄片形成或在-環形 圖5所示。實例為 向為環高度40之方向,如 形成於-連串安b ^或者形成於-扁平石墨薄片上、 衣形模芯上或者形成於懸 98123-1001226.doc •20· 1376424 浮於腔室内之石墨環上。 但是,如本發明之環顯示晶體結構在環長度42或環直徑 之方向上的生長方向,如圖6及7所示。換句話說晶體生 長形成於圓柱形管20之内部且以實質上徑向方式向内延 伸。當自管移除所形成之所得圓柱形沈積物時,其將具有 -長轴及-圓肖。晶體晶粒之生長係在徑向圓周周圍且垂 直於長轴。-旦將圓柱形沈積物切片或切割成單個環,則
晶粒定向於完成物品之平面。&肖使用傳統方法生產之環 内所見之晶體生長正好相反D 參考圖12、13、14、15及16可更清楚地見到此情況,其 說明藉由本發明方法與藉由習知先前技術方法製備之cvd SiC所加工之邊環内所觀測之微結構差異。藉由顯示什麼是 邊環及怎樣使用,圖12提供全文。圖12為如圖丨丨所示之快 速熱加工系統之一些元件的橫截面圖,其中矽晶圓52固定 於水平女裝在垂直支撐圓柱體56—端的頂部之邊環54之外 徑處。邊環54可包括可視情況以矽58塗覆之CVD Sic環。 如圖12所示可對邊環54加工一凹槽以固定晶圓。依設計標 準之細節而定,環54可併入其它幾何零件(未顯示)。 圖13為垂直於環平面觀測時先前技術CVD Sic環之微結 構的俯視光學顯微照片。此環係藉由實例丨之先前技術方法 生產之CVD SiC薄片所製備。蝕刻樣本以展現Sic材料内之 晶粒結構。SiC晶粒之定向在環平面内係無規則的。 圖14a及14b為對應於圖12之水平平面部份,自以石夕 在兩側塗覆之先前技術CVD SiC邊環之金相橫截面上得到 98123-1001226.doc -21- 1376424 之放大倍率50的光學顯微照片。未钱刻樣本,但以偏振光 獲得影像以突出CVD SiC材料内晶粒之結構。該cVD SiC 材料係藉由實例1之方法所生產。箭頭指示平行於環平面之 方向’其自環之外徑指向環内徑。SiC晶粒長軸之垂直定向 清晰可見’此清楚地顯示SiC晶粒生長之方向垂直於環平 面。 圖15為垂直於環平面觀測時本發明之cvd SiC環之微結 構的俯視光學顯微照片。該環係自藉由本發明實例2之方法 製備之CVD SiC管切片而得。银刻樣本以展現Sic材料内之 晶粒結構。箭頭指示平行於環平面之方向,其自環之外徑 指向環内徑。此顯微照片清楚地顯示SiC晶粒平行於環平面 定向。亦據觀測’該等晶粒沿著環之半徑定向。此晶粒結 構與圖13所示之先前技術CVD SiC環之微結構形成鮮明對 照。 圖16a、16b、16c及16d為對應於圖12之水平平面部份, 自以CVD矽在兩側塗覆之本發明CVE) Sic邊環之金相橫截 面上得到之放大倍率50的光學顯微照片。未蝕刻圖16&、16b 及16c之樣本,但以偏振光獲得影像以突出CVD Sic材料内 晶粒之結構。圖16d之樣本係以氫氟酸與硝酸之稀混合物蝕 刻以展現CVD Si塗層之微結構。該CVD Sic材料係由實例2 之方法所生產。箭頭指示平行於環平面之方向,其自環之 外徑扣向環内徑。請注忍SiC晶粒長軸之水平定向,其清楚 地顯示SiC晶粒生長之方向平行於環平面。此晶粒結構與圖 14所示之先前技術SiC環之微結構形成鮮明對照。圖i6d清 98123-1001226.doc •22· 1^76424 楚地顯示CVD石夕塗層内之晶粒生長之方向垂直於環平面且 亦垂直於SiC晶粒之方向。 對於各種自實例2得到之環之樣品,得到晶粒尺寸及晶粒 縱橫比之量測。僅量測尺寸大於1〇叫之晶粒。該等晶粒顯 不範圍約2至約10,更-般為約3至約6之縱橫比。圖15之顯 ㈣片顯示晶粒高度定向於環之平面,但另外無規則定 向。換句話說,晶粒排成行以使得其等長轴實質上平行於 環平面。但是,晶粒本身顯示相對於晶粒生長方向之實質 ^無規則之旋轉定向。不希望受任何理論束缚,吾人咸信 晶粒生長軸之徑向、平面定向及相對於晶粒生長軸晶粒之 實質上無規則定向之此組合提供上述對稱應力分佈之好 處’且亦避免在環之表面輪廓内之波動。 在本發明方法之-個實施例中,於其上切片而得該等環 之自立碳化矽管係自碳化矽前驅物氣體(例如曱基三氯矽 院(^MTS)及氫氣之混合物)與可選擇之惰性氣體(例如氣氣 或氦氣)及可選擇之摻雜氣體的混合物於加熱至溫度一般 在130(TC與刪。c之間之腔室内沈積。維持沈積壓力於約 100托至300托。維持氫氣與“以之相對分壓流量比在約5至 10範圍内。 經由單一注射器或一批對稱安置於頂部或底部之注射器 向一管狀模芯内輸送反應氣體。在該等條件下,在管狀模 芯内部以每分鐘約1至3 μιη之沈積速率沈積碳化矽,且繼續 進行沈積方法直至獲得所希望之siC材料之厚度^ —般沈積 週期在50與300小時之間變化。 98123-1001226.doc •23- 1376424 當完成沈積時,自反應腔室移除模芯及沈積物且在首先 或不首先自沈積材料上分離模芯之情況下,自管上切片碳 化石夕%。接著使用金剛石打磨法加工環之外部及内部尺寸 及厚度至規格。 本發明之產品之獨特特徵(意即低面内殘留應力、極好扁 平度、高度控制之可加工性)允許製造很薄(意即低於〇 5英 吋)之箍形環及具有或不具有大量"斷層(dr〇p_〇ff)”之較複 雜之環。 亦可調試本發明之方法以提供極其不透明之晶圓支撐 環。如圖π所示,晶圓支撐環在一自上部加熱晶圓至相對 高但高度可控之溫度之快速熱加工反應器中支撐Si晶圓。 為有效控制溫度,精確高溫測定法之量測很重要。藉由安 置於水冷式外殼62中之燈管中之鹵化鎢燈6〇自上部照亮Si B曰圓。光穿過石英窗64且投在Si晶圓上。因為標準cVD Sic 環具有與Si晶圓不同之光學特性,所以經由受圓柱形支柱 56支撐之邊環54,藉由漏光可破壞由光學探頭66及反射板 68自晶圓下部進行之高溫測定法之觀測。因此,存在生產 具有類似於Si晶圓之不透明性之支撐環之願望。此可藉由 以相對厚(75·100微米)之“層塗覆Sic環達成。 但是,增加環之不透明性之另一方法係以一適宜之摻雜 劑摻雜CVD SiC。一種該摻雜劑為介於約1〇〇至約5〇〇〇 ppm 範園内之量之氮。在沈積環之過程中向氣體混合物中簡單 加入氮氣,如上所述》此方法以一約1〇 〇〇〇至1〇 〇〇〇 〇〇〇倍 之因子增加環之不透明性,生產在光學透射性質上與“相 98123-I00i226.doc -24- 丄:576424 田接L之SlC材料且降低漏光,藉此降低以Si層塗覆之要 求。另一種適宜之摻雜劑為硼。 實例 使用本發明之方法,生產且表徵用於“晶圓加工之直徑 2〇〇 mm及300 mm之Sic邊環。由顯示一般電阻率約1〇〇至 1 〇’〇〇〇 ohm-cm之非導電性的經cVD沈積之Sic材料及由具 有電阻率低於0.01 〇hm_em2導電性Sic製造環。 在以下實例中,使用根據ASTM c_1161i4點彎曲測試得 到於沈積SiC材料上之撓曲強度量測(亦稱為斷裂模數 (MOR)測„式)。自沈積圓柱體所切片之環切割測試樣品 (棒)。MOR棒狀樣品具有以下尺寸:長度45 mm、寬度4 土 0.13 mm、厚度3 ± 0.13 mm、以角度45。± 5。之邊倒角〇.12 ± 0.03 mm。藉由以600砂粒打磨輪打磨製造倒角,同時以320 砂粒輪完成MOR棒之大的平坦側面。圖9中顯示自Sic環坯 料9b切割之MOR棒9a之近似佈置圖。自環之平面得到乂^尺 棒之44 mmx4 mm側面。 以Jandel公司之手動4點探頭(由間隔1 mm之線性排列之4 點組成)進行電阻率之量測。假設一無限之材料厚度計算電 阻率。自每一樣品環之四個量測位置之各處得到三個數據 組。 實例1 -比較性 如下製造8丨(:環》由四個經均衡壓縮、具有類似於密質 CVD SiC之熱膨脹的細顆粒石墨板形成尺寸約15英时χ15 英吋χ50英吋之石墨盒並裝配且安裝於CVD反應器中。 98123-1001226,doc •25· 1376424 藉由位於盒子總成之頂部之注射器,以氫氣& 8之 比率及壓力200托引入沈積氣體氫氣及MTS。在約1350°C下 進行sic之化學氣相沈積。總沈積時間約200小時,Sic材料 之一般沈積速率為每小時0.002英吋。 沈積之後,打開反應腔室,移除薄片SiC沈積物。將每_ 薄片SiC沈積物切割成具有厚度約0.2英b寸之環述料。接著 打磨該等切片至最終環規格。 由此技術沈積之SiC材料具有以下一般數值:密度3 21 g.cm·3、維氏(Vicker)硬度 > 2700 kg.mm-2、熱導率 25〇
Wrr^K-1、電阻率在100-10,000 ohm_em之間及撓曲強度在45 至 70 ksi (310 至 480 MPa)範圍内。 實例2 如下製造處理300 mm用於半導體加工之Si晶圓之Sic邊 環。自一經均衡壓縮、具有與密質CVD Sic相類似之熱膨 脹的細顆粒級石墨生產標稱内徑為34〇 mm之石墨管。在 CVD反應器内裝配各具有約13英吋之切段的四個管狀切 段。在每一切段之間安置可選擇的抑制沈積之隔離物以便 沈積之後移除每一管狀切段。 經由對稱安置於管狀模芯總成頂部之單一注射器以每分 鐘9.1公升之流速引入前驅物氣體“^^。亦經由注射器以每 分鐘76公升之流速輸送氫氣。氫氣& MTSi比率為8扣 反應器壓力為200托且沈積溫度為135〇t:。總沈積時間為 174小時’ SiC材料之平均沈積速率為每小時〇⑽$英对。 沈積之後,打開反應腔室,移除管狀模芯、肖離物及管 98123-1001226.doc •26- 1376424 狀sic沈積物^接著使用金剛石磨切輪將每一管狀sic沈積 物切片成具有厚度約G.2封之環切片。接著打磨該等切片 至最終邊環之規格。 由此技術沈積之Sic材料具有密度3.21 g.cm.3、維氏硬度 > 2700 kg.mm-2且熱導率在24〇與27〇评以土·,之間且電阻 率在390與450 〇hm-Cm之間。該等量測係在與類似條件下已 沈積之板形態SiC材料而非扁平石墨薄片上得到之以以^探 頭電阻率量測之相同範圍内。 依自管狀沈積物之何處切片該等環而定,由此方法得到 之環之撓曲強度在40與65 ksi (275至45〇 Mpa)之間變化。圖 1〇代表自顯示62 ksi撓曲強度之環上得到之_樣品之明 視野光學顯微照片。圖1〇0)之較低部份為環切片之外徑, 其為鄰接於m3基材之沈積物部份部份顯 示自基材之點13.2 mm處(意即SiC沈積物厚13 2mm)獲取之 沈積材料部份。隨著基材距離增加,Sic沈積物内晶粒尺寸 之增加清晰可見,正如圖6所示之晶粒之定向。 具有平行於環平面之SiC晶粒生長定向之本發明環與自 具有垂直於環平面之晶粒生長定向之Sic材料製造之環具 有同等撓曲強度,此點是令人驚異的。此優良結果是未預 料到的,因為在本發明材料之撓曲強度測試中,加材料以 平行於晶粒生長方向之方向彎曲(意即使用木材之類比該 材料"沿著晶粒方向"彎曲。所以,本發明克服了與製造陶 兗環相關聯之先前技術之不足,同時維持突出的材料強度。 98123-l0Qi226.doc -27- 根據貝例1之方法製造處理2〇〇 mm用於半導體加工之以 θ曰圓之SlC邊環,除以下條件:石墨管具有240 mm之標稱 内役’每一管狀石墨切段具有長度約9英时且1氣比MTS之 l量比為7.4。平均沈積速率為每小時〇 〇〇5〗英时。所得到 之環之撓曲強度在57與68 ksi (39〇至465 Mpa)之間變化再 次顯示了突出的材料強度。 實例4 如實例2之方法製造處理200 mm用於半導體加工之以晶 圓之SiC邊環’除以下條件:每—管狀石墨切段具有長度約 8.5英吋且氫氣&MTS之流量比為8 4及加入氮氣摻雜氣體 以生產導電性sic沈積物。平均沈積速率為每小時〇 〇〇65英 寸所得到之環之電阻率在0.004 ohm-cm至0.007 〇hm-cm 範圍内變化。為進行對比,在類似條件下已沈積於扁平石 墨薄片上之以板形態沈積之§iC材料一般顯示電阻率在 0.002 〇hm-cm至0.008 〇hm_cm之間。所以,自實例4之沈 積物得到之電阻率量測與在類似條件下沈積之板形態 材料得到之量測相類似。 已用CVD石夕塗層塗覆來自先前實例之代表性環以降低對 光之不透明性且提供一在晶圓加工過程中用於接觸3丨晶圓 之高純度Si表面。一般使用三氯矽烷作為矽之來源外加氫 氣作為稀釋劑及反應催化劑氣體及在大氣壓或接近大氣壓 下及在約間之CVD溫度下進行此沈積。可 使用包含(但不限於)蒸發、濺鍍、離子電鍍法、離子束沈積 及電漿沈積之其它真空沈積及氣相沈積法在本發明之產品 98123-1001226.doc -28- 1376424 上沈積塗層》由於本發明材料微結構之定向及均勻性質, 塗覆於本發明產品之塗層對比於應用於先前技術CVD產品 之塗層具有改良之表層外觀,例如本發明之經CVD Si塗覆 之SiC環未顯示表層外觀上之變化,如以下進一步所解釋。 評估由標準"薄片"Sic材料(使用類似於實例丨之條件)及 本發明之方法(實例2)製造之siC環的微結構,及該等材料之 微結構對沈積Si塗層之結構及外觀的影響。由光學顯微術 及X光繞射(XRD)表徵材料。以入射於環樣品之大的平坦表 面上之X光束執行X光繞射量測。 以100至200放大倍率藉由平視光學顯微術檢測來執行以 塗層結構之量測。使用在45 KV及40 mA下運行之銅輻射, 在配備有平行束流光學器件之phiHps x,Pert MpD繞射儀上 執行XRD結構分析。在25度至90度之角度範圍進行測試捕 獲所有來自於SiC及Si之主要繞射峰。 對於每一樣品之XRD分析,首先掃描si頂層得到8丨層之 結構。接著,藉由將樣品浸入溶於硝酸的5%氫氟酸溶液中 1.5小時完全移除Si塗層。接著,得到下面SiC環基材之第二 掃描圖。以此方法得到來自部件相同位置之si塗層及Sic基 材之XRD數據。 基於Si塗層之製造方法及表層外觀,選擇一些用於分析 之Si塗覆之CVD SiC環。表1給出樣品及分析結果,其中自 藉由本發明實例2之方法製造之環得到樣品環8〇C2 〇i,藉 由類似於貫例1之方法自薄片形態CVD SiC製造樣品 45CN113及67CN463。樣品80C2-0l之任何區域之表層外觀 98123-1001226.doc •29- 1376424 無變化,所以樣品80C2-01 -4代表整個環之特徵。但是,樣 品45CN113-1及45CN113-2為兩種自具有不同表層外觀之 相同環之不同區域處切割的樣品。自顯示均勻外觀之環區 域獲取樣品45CN113-2,自顯示非均勻外觀之環區域獲取樣 品 45CN113-1。同樣,樣品 67CN463-4 及 67CN463-5為兩種 自具有不同表層外觀之相同環之區域切割的樣品。在此情 況下,樣品67CN463-4呈現輕微不均勻,而樣品67CN463-5 為很不均勻。以下討論說明了矽塗層之表層外觀均勻性與 自該等樣品下層SiC材料之X光繞射量測得到之220/111峰 比率之間的關係。 表1 樣品號 方法 SiC 200/111 SiC 220/111 SiC 311/111 矽塗層外觀 PDF 基本數據 0.20 0.35 0.25 N/A 80C201-4 實例2 0.17 0.39 0.23 反射光中呈均勻 灰色外觀 45CN113-2 與實例1 類似 0.10 0.82 0.27 反射光中呈均勻 灰色外觀 45CN113-1 與實例1 類似 0 17.6 0.4 反射光中呈強烈 變化之外觀 67CN463-4 與實例1 類似 0.84 1.26 0.25 反射光中呈輕微 變化之外觀 67CN463-5 ^與實例1 類似 0.2 27.2 0.4 反射光中呈強烈 變化之外觀 對於表1樣品上之所有Si塗層,XRD結構大體相同。與粉 末繞射圖之基本數據相比,所有塗層為矽之立方晶相。每 一圖譜顯示極強220較佳之定向,儘管一些其它石夕峰在含量 低於1 %時幾乎不可見。 98123-1001226.doc -30- 1376424 表1亦給出來自同樣樣品之XRD結構之結果。與粉末繞射 圖之基本數據相比,所有樣品之sic結構為面心立方晶相碳 矽石-3C Sic結構。根據粉末繞射圖之基本數據,约1:3之 SiC220比SiClll之比率顯示出無規則定向之碳矽石_3c結 構之SiC材料。已發現本發明之樣品8〇C2〇14具有完全無規 則之XRD結構,實際上與粉末繞射基本數據圖一致而其 它樣品顯示微量較佳或明顯較佳之22〇定向。具有少量22〇 疋向組份之樣品45CN-113-2基本無規則,而樣品45CN113-1 之結構為強烈220定向。具有明顯無規則組份之樣品 67CN463-4顯示較佳220定向,而樣品67CN463-5之結構為 極強烈220定向。 藉由X光繞射量測得到之SiC材料之220/111峰比率與si 塗層之表層外觀之間存在明顯關係。對於樣品8〇(:2_〇1_4, 低220/111比率係環内一致’其導致高度均勻之&塗層外 觀。相反’自環45CN133及67CN463之先前技術樣品得到之 較高及可變之220/11 1峰比率導致Si塗層之非均勻外觀。 矽塗覆表面之觀測顯示SiC材料内之較佳220XRD結構導 致CVD Si塗層中較大晶粒之生長。儘管不能理解其原因, 但可能是歸因於220Si與220SiC之間緊密的晶格匹配。在 SiC環不同位置之220定向程度之變化導致經沈積CVD Si塗 層之晶體尺寸之變化,從而導致在反射光中呈非均勻外 觀。藉由本發明之方法製造之SiC環顯示導致高度均勻外觀 之CVD Si塗層的無規則定向結構。 發明者亦咸信,具有本發明SiC環之改良表層外觀可歸因 98123-1001226.doc •31· 1376424 於與環材料令之S】C晶粒對比’ Si塗層t晶粒之幾乎垂直之 f向。此與以SiC環材料之晶粒結構相同方向定向Si塗層之 晶粒結構之先前技術方法形成鮮明對比。 吾人亦已發現本發明之Sic環具有與先前技術CVD sic 環相比之改良的光學不透明性.吾人咸信此改良之不透明 性亦係關於對比於先前技術CVD Sic環材料之較佳220定 向’環平面中晶體結構之無規則定向。 除以上概述之優良材料性質外,關於加工本發明之材料 已發現額夕卜未預料到之好處。&提供具有較好應力分佈及 較平坦輪廓之材料外,本發明之方法亦藉由允許在一個 CVD爐中有多個圓柱形沈積腔室,以至少—個圓柱形管替 代至少一個習知正方形橫截面盒之位置或扁平模芯顯著了 增加生產能力。另外,藉由使用本發明之方法達成其它時 間及成本節約。 首先,當對比於自板形態CVDSi材料製造環時,本發明 之產品的製造時間明顯變少。一般製造過程(意即自沈積物 上切割或切片,接著打磨成最終尺寸)減少約350/(^ 另外,因為當自管狀沈積物切片時,環為扁平的,所以 可在對本發明之產品之第一試圖上達成至〇 〇〇2英吋之指 定裱平面度的打磨。相反,板形態之沈積Sic材料具有必須 加工以獲得最終扁平部件之特徵性弓形。板形態之Sic要求 多次交替側面打磨之方法,首先在平面度規格之外打磨成 具有千分之幾英吋。 吾人亦吃驚地已發現,本發明之方法生產出非常均勻之 98123-1001226.doc -32- ^/0424 材料且在打磨過程中當對比於板形態材料時提供一致結 果。貫穿裱之尺寸板形態之SiC材料在厚度及均勻性方面通 常不一致且要求重大的機器操作者判斷及調整以在所希望 2產。《規格内生產最終部件。另外,吾人咸信板形態材 料之非均勻加工可誘發非想要之應力。由於軸向方向上之 均勻微結構及由於本發明之晶粒定向因此打磨至最終組 態之材料更為一致。 儘管以上给出之特定實例係基於CVD碳化矽材料,但可 預期藉由CVD沈積之其它以下材料可得類似結果,該等材 料L Hi (但不限於)其它氧化物、氮化物及碳化物陶瓷材料, I如氧化鋁、氮化鋁、氧氮化鋁、二氧化矽、氮化矽、氧 氮化矽、氮化硼、碳化硼,及其它材料,例如硫化鋅、硒 化鋅、矽及金剛石。 【圖式簡單說明】 圖為適且於在貫施本發明中使用之CVD裝置之示意圖。 圖2為與圖1之〇:¥〇裝置一起使用之圓形橫截面管之透視 圖。 圖3為顯示氣體注射流經管之分段石墨管之側面透視示 意圖。 圖4為當將圖2及3之管切片時於其内部藉由沈積形成之 材料材料之示意圖。 圖5為顯示藉由先前技術之方法所形成之環之晶體生長 的示意圖。 圖6顯示藉由本發明之方法所形成之環之晶體生長。 98123.100i226.d〇c • 33· 1376424 圖7為顯示藉由本發明方法所 吓仏成之扁平環之晶體生長 之頂視圖。 圖8為顯示適宜於在實施本發明中 一 只个赞月干使用之替代CVD裝置 之不意圖。 圖9為顯示用以製備MOR測試棒之批環趣料之示意圖。 圖l〇a及⑽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製造之材料經蝕 刻之樣本之光學明視野顯微照片。 圖11為使用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製備之環之半導體晶 圓的快速熱加工裝置之示意圖。 圖12為說明圖丨1之快速熱加工裝置之邊環之橫截面圖。 圖13為垂直於環之平面觀測,先前技術cvd ye環之微 結構之顯微照片。 圖14a&i4b顯示可比之顯微照片,其顯示由標準先前技 術薄片形態CVD SiC所製造之先前技術Si塗覆之cvD siC 之邊環的微結構。 圖15為垂直於環之平面觀測’本發明之cvd siC環之微 結構之顯微照片。 圖16a、16b、16c及16d顯示可比之顯微照片,其顯示由 本發明之方法所得到之Si塗覆的CVD SiC邊環之微結構。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爐腔室 12 氣體分配系統 14 抽汲系統 16 電源 98123-1001226.doc •34· 1376424 18 流出物處理系統 19 盒基材 20 圓柱形管 22 内徑 24 一連串管段 26 圓柱體一端 28 圓柱體另一端 30 注射器 32 排氣口 52 衫7晶圓 54 邊環 54 邊環 56 支撐圓柱體 56 支撐圓柱體 58 矽 60 鹵化鎢燈 62 水冷式外殼 64 石英窗 66 光學探頭 68 反射板 98123-1001226.doc -35-

Claims (1)

  1. 峋424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藉由化學氣相沈積形成之具有一平面方向及一法線 方向之平面物體結構,其中該結構具有—大於該法線方 向尺寸之該平面方向尺寸及具有實質上定向於該平面方 -向之晶粒。 •如請求項!之結構,#中該結構為一具有一圓周之扁平 環’且其中該等晶粒以—實f上徑向之方向定向於該環 之該圓周周圍。 如明求項1之結構,其中該結構包括碳化矽。 *如請求項1至3中任-項之結構,其中該結構.為—包括一 内徑及-外徑之環,且其中該内徑與該外徑之間的距離 為約1英11寸。 如請求項4之結構,其中該内徑之直徑在約⑽随至_ mm之間。 6 7 =求蚁結構,其具有—小敎2英奴軸向厚度及一 不大於14英吋之直徑。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瑙夕社拔 斗丄 曲外表面之扁平環。構’其中該結構為—具有弯 鬥:=1至3中任一項之結構,其中該結構為具有-圓 2扁平環,在該環之該圓周周圍具有實質上對稱之應 9.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夕处^ 、女接 項之、,、α構,其中該結構包括經CVD 沈積之碳化矽,兮砝外rA a 積之碳彳卜❖ 〇 匕括以充以提供大於經CVD沈 t石夕10,〇〇〇倍之不透 个边月性之1懸洋於其中的乳濁 98123-10〇l226.doc 化摻雜劑。 10. 如明求項9之結構,其中該摻雜劑為1〇〇 ppm至約5〇〇〇 ppm之量的氮。 11. 如响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結構,其令該結構包括經cVD 沈積之碳化矽材料,該碳化矽材料包括如又光繞射所量測 具有在約0.30至約1.25之間之220平面與hi平面之峰比 率的FCC碳矽石-3C碳化矽。 12. 如請求項11之結構,其中該峰比率範圍在約〇33與至約 0.60之間。 13.如請求項134-項之結構,其中該結構包括經cvd 沈積之碳切材料,該碳切材料包括具有其實質上彼 此平订之生長轴及具有相對於該等晶粒之該等晶粒生長 軸實質上無規則旋轉定向之晶粒。 14. 如請求項⑴中任一項之結構纟中該結構包括碳化 矽’且進一#包括沈積於其至少一表面上之石夕層。 15. -種製備平面物品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藉由化學氣相沈積在一表面上形成材料; b) 藉由沿著將形成_戎客彻 取次夕個具有大於該法線方向尺寸之 平面方向尺寸且具右螯哲L , 有實質上疋向於該平面方向之晶粒 之結構的方向切片分割該材料。 16.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 、T该專結構包括扁平環,該方法 包括: ⑷在-沈積區域提供1形橫截面之管; (b)向該管内導入前埏物氣體; 98123-1001226.doc 1376424 (c) 使該前驅物氣體進行化學反應以在該管之内部形成一 呈該管形狀之固體沈積物; (d) 從該管之内部移除該固體沈積物;及 (e) 在移除之前或之後將該固體沈積物分割成實質上扁平 之環。 17·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將前驅物氣體導入至 該管之外表面上’使此前驅物氣體進行化學反應以在該 管之外部形成一固體沈積物,從該管之外部移除此固體 .沈積物’且在移除之前或之後將此固體沈積物分割成實 質上扁平之環。 工匕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該等結構包括扁平環,該方法 包括: (a) 在一沈積區域提供一具有實質上圓形橫截面之模芯; (b) 導入前驅物氣體於該模芯之外表面上; (c) 使該前驅物氣體進行化學反應以在該模芯之外部形成 一近似該模芯形狀之固體沈積物; (d) 從該模芯之外部移除該固體沈積物;及 (e) 在移除之前或之後將該固體沈積物分割成實質上扁平 之環。 19. 如請求項15至1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前驅物氣體包 括甲基三氯矽烷。 20. 如請求、16至1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管包括—石墨 管。 21. 如請求項15至1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沈積物包括碳 98123-1001226.doc 化石夕。 22.如請求項16至18中任一項 x ^ j 項方法,其中該管係以複數個 切段方式提供。 2 3.如請求項16_至18中任一項之古 A ^ 項之方法’其中該分割包括將該 沈積物切片成具有小於約〇.2英呀之輪向厚度及一不大於 約14英吋之直徑的扁平環。 24.如請求項16至18中任一頂古 、 丁仕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f)將該 等貫質上扁平之環加工至所希望之尺寸 25·如請求項16至18中任一瑁之古玉 仕項之方法,其中該環具有一平面 方向及法線方向,該平面方向之尺寸大於該法線尺寸 之尺寸且其中藉由化學氣相沈積所沈積之該環之晶辑 實f上%.向於蹿平、面方囟。:v 广 .- * 2*6 i如請求項I6至中佐一頂夕士 〇 γ任項之方法,其中該環具有一圓 周,且其中該等晶粒係以實質上徑向之方向定向於該環 之該圓周周圍。 〜,. .::·. 27.如請求項16至1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數個管係安置於 一 CVD爐内。 28. 如請求項16至1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將一矽 塗層塗覆於該環之至少一表面上。 29. 如請求項2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塗覆該矽塗層之前 加工該環。 30.如請求項28之方法,其中係使用化學氣相沈積來塗覆該 梦塗層。 98123-1001226.doc 1376424 七、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11 )圖。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54 邊環 56 垂直支撐圓柱體 60 鹵化鎢燈 62 水冷式外殼 64 石英窗 66 光學探頭 68 反射板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無) 98123-1001226.doc
TW93137636A 2003-12-05 2004-12-06 Articles form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TWI37642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729,262 US20050123713A1 (en) 2003-12-05 2003-12-05 Articles form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0424A TW200530424A (en) 2005-09-16
TWI376424B true TWI376424B (en) 2012-11-11

Family

ID=34633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3137636A TWI376424B (en) 2003-12-05 2004-12-06 Articles form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050123713A1 (zh)
EP (1) EP1702088B1 (zh)
JP (1) JP5026794B2 (zh)
KR (1) KR101273209B1 (zh)
TW (1) TWI376424B (zh)
WO (1) WO20050568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23713A1 (en) 2003-12-05 2005-06-09 Forrest David T. Articles form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US8114505B2 (en) * 2003-12-05 2012-02-14 Morgan Advanced Ceramics, Inc. Free-standing silicon carbide articles form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JP4619984B2 (ja) * 2005-04-25 2011-01-26 株式会社テラセミコン 半導体の製造装置及び半導体基板のローディング及び/又はアンローディング方法。
JP4690868B2 (ja) * 2005-11-25 2011-06-01 株式会社東芝 回転陽極x線管
JP4741430B2 (ja) * 2006-06-30 2011-08-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成膜装置および成膜方法
US8105649B1 (en) * 2007-08-09 2012-01-31 Imaging Systems Technology Fabrication of silicon carbide shell
RU2576406C2 (ru) * 2009-12-28 2016-03-10 Тойо Тансо Ко., Лтд. Покрытый карбидом тантала углеродный материал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DE102010063887B4 (de) * 2010-12-22 2012-07-19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pyrolysetauglichen Bauteils eines Gargeräts sowie pyrolysetaugliches Bauteil für ein Gargerät
KR101281551B1 (ko) * 2011-12-15 2013-07-03 주식회사 티씨케이 건식식각장치의 포커스링 제조방법
KR101327381B1 (ko) * 2012-05-10 2013-11-11 주식회사 티씨케이 실리콘 카바이드 구조물 제조용 지그
JP5896297B2 (ja) 2012-08-01 2016-03-30 東海カーボン株式会社 CVD−SiC成形体およびCVD−SiC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6937753B2 (ja) * 2015-12-07 2021-09-22 アプライド マテリアル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Applied Materials,Incorporated 融合されたカバーリング
KR101671671B1 (ko) * 2016-05-25 2016-11-01 주식회사 티씨케이 반도체 제조용 부품의 재생방법과 그 재생장치 및 재생부품
KR101866869B1 (ko) * 2016-08-18 2018-06-14 주식회사 티씨케이 SiC 소재 및 SiC 복합 소재
KR20230097206A (ko) * 2017-03-29 2023-06-30 팔리두스, 인크. SiC 용적측정 형태 및 보올을 형성하는 방법
KR20180132545A (ko) * 2017-06-02 2018-12-12 (주) 디에스테크노 식각 특성이 향상된 화학기상증착 실리콘 카바이드 벌크
US11859309B2 (en) 2018-06-01 2024-01-02 Ds Techno Co., Ltd. Chemical-vapor-deposition silicon carbide bulk having improved etching characteristic
KR102096787B1 (ko) 2019-06-11 2020-04-03 주식회사 바이테크 다층 구조의 다결정 탄화규소 성형체의 제조방법
KR102188258B1 (ko) 2020-04-27 2020-12-09 주식회사 바이테크 일체형 다층 구조의 다결정 탄화규소 성형체 제조방법과 다결정 탄화규소 성형체 및 플라즈마 공정장비용 샤워헤드
KR102475198B1 (ko) * 2020-11-17 2022-12-09 주식회사 와이컴 고저항 탄화규소 부품 형성방법 및 고저항 탄화규소 부품
CN115595552B (zh) * 2022-12-16 2023-04-11 新美光(苏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等离子蚀刻设备的碳化硅环及碳化硅环的成型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2561A (en) * 1979-01-25 1986-04-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making a silicon carbide substrate
US5110579A (en) 1989-09-14 1992-05-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ransparent diamond films and method for making
US4997678A (en) * 1989-10-23 1991-03-05 Cvd Incorporat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process to replicate the finish and figure of preshaped structures
US5098631A (en) * 1990-09-13 1992-03-24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Method of preparing near-net shape silicon nitride articles and the articles so prepared
US5374412A (en) * 1992-07-31 1994-12-20 Cvd, Inc. Highly polishable, highly thermally conductive silicon carbide
TW337513B (en) * 1992-11-23 1998-08-01 Cvd In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roduced silicon carbide having improved properties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thereof
US5831367A (en) * 1997-02-13 1998-11-03 Emerson Electric Co. Line-start reluctance motor with grain-oriented rotor laminations
US6200388B1 (en) * 1998-02-11 2001-03-13 Applied Materials, Inc. Substrate support for a thermal processing chamber
US6042758A (en) * 1998-05-05 2000-03-28 Cvd, Inc. Precision replication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US6228297B1 (en) * 1998-05-05 2001-05-08 Rohm And Haas Company Method for producing free-standing silicon carbide articles
US6231923B1 (en) * 1998-08-17 2001-05-15 Tevtech Ll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near net shape monolithic ceramic parts
US6464912B1 (en) * 1999-01-06 2002-10-15 Cvd,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producing near-net shape free standing articles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JP2001019552A (ja) * 1999-07-09 2001-01-23 Bridgestone Corp 炭化ケイ素焼結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48112B2 (ja) * 1999-11-26 2005-05-18 東芝セラミックス株式会社 CVD−SiC自立膜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939821B2 (en) * 2000-02-24 2005-09-06 Shipley Company, L.L.C. Low resistivity silicon carbide
US7018947B2 (en) * 2000-02-24 2006-03-28 Shipley Company, L.L.C. Low resistivity silicon carbide
US8202621B2 (en) * 2001-09-22 2012-06-19 Rohm And Haas Company Opaque low resistivity silicon carbide
US20050123713A1 (en) 2003-12-05 2005-06-09 Forrest David T. Articles form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US20050127130A1 (en) * 2003-12-11 2005-06-16 Jan Toczycki Frame tool and faste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02088A1 (en) 2006-09-20
KR20070026342A (ko) 2007-03-08
US20070042153A1 (en) 2007-02-22
EP1702088B1 (en) 2018-10-03
JP2007513257A (ja) 2007-05-24
KR101273209B1 (ko) 2013-06-12
TW200530424A (en) 2005-09-16
JP5026794B2 (ja) 2012-09-19
WO2005056873A1 (en) 2005-06-23
US7829183B2 (en) 2010-11-09
US20050123713A1 (en) 2005-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76424B (en) Articles form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JP7423574B2 (ja) 高双晶化配向多結晶ダイヤモンド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212120B1 (ko) Cvd다이아몬드 공작편의 제조방법
TWI719164B (zh) 使用得自聚合物之高純度碳化矽之氣相沉積設備與技術
TWI410538B (zh) 建基於以快速生長速率製造之單晶cvd鑽石的新穎鑽石的用途/應用
JPH0477711B2 (zh)
WO2018151294A1 (ja) 炭化ケイ素部材および半導体製造装置用部材
US5736226A (en) Waf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 wafer
US8114505B2 (en) Free-standing silicon carbide articles form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Mallik et al. Large area deposition of 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atings by microwave plasma CVD
Hu et al. MPCVD diamond-SiC composite stacks for enhanced thermal performance: a concise review
KR102258334B1 (ko) 기상화학증착법을 이용한 입자형 다이아몬드 단결정 제조 방법
JPH11106298A (ja) SiCダミーウエハ
JP2003268547A (ja) 円柱状SiC成形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224005A (ja) ダイヤモンド被覆工具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96807B2 (ja) 摺動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35627B2 (ja) 反射鏡部材の製造方法
EP0492160A1 (en) Symmetric CVD diamond articles and method of their preparation
CN113423863A (zh) 多晶合成金刚石材料
Shen et al. Reducing the surface scattering of diamond optical thin fi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