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58330B - Self-cleaning lower contact - Google Patents

Self-cleaning lower contac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58330B
TWI358330B TW094126935A TW94126935A TWI358330B TW I358330 B TWI358330 B TW I358330B TW 094126935 A TW094126935 A TW 094126935A TW 94126935 A TW94126935 A TW 94126935A TW I358330 B TWI358330 B TW I35833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mponent
tip
electrical
leng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26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05969A (en
Inventor
Douglas J Garcia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o Scient Ind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o Scient Ind Inc filed Critical Electro Scient Ind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605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059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58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5833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6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B07C5/34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according to electric or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6Measuring leads; 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05Apparatus for holding or moving single pro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6Measuring leads; 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11Probe needles; Cantilever beams; "Bump" contacts; Replaceable probe pi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00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i.e. testing of parts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to modify the parts as such;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Description

5330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測5式電氣電路部件之電氣部件操縱器, 且尤其是指一種用於電氣部件操縱器之自我清潔式下接 點。 【先前技街】 電氣部件操縱器係接收電氣電路部件(例如:陶瓷電容 器)’遞交電氣電路部件給一電子測試器以供測試,且根據 測試的結果而分類該等電氣電路部件。一個範例的電氣部 件操縱器係描述於Garcia等人之美國專利第5 842 579號 (‘579 專利),其讓渡給 Electr〇 Scienufic ⑴α
Inc.,司,即:本專利申請案之受讓人。‘579專利之電氣 :件操縱器的設計與操作優點係包括:⑴不需部件之手動 定位以供測試及不需手動分類;⑺相較於先前技術的電氣 部件知縱器,能夠於每個單位時間操縱較大數量的部件. ^3)能夠取得—隨機方位堆積的部件及將其適當定位’ 個部件至一測試器;及⑸能夠分類已 零件至複數個容納或分類箱内。 的 第1㈣如於‘579專利所制—種電氣部件
之圖。於電氣部件操 ^ L 座成環形測試板5之部件 或更多個同心環3係以一順時針方向旋 一轉盤輪轂6。隨著測$柘ς @ & Α 轉而繞於 板5轉動,部件座4係通過-穿恭 …。、五個接點模組12 (二者係顯 裝: 點頭11、與一排屮隹总1圖)之一接 、出集管—ld) 13之下方。於裝裁 1358330 區域ία ’電氣電路部件或待測元件(DUT) 14 (第3圖)係倒 至同心環3 ’致使尚未定位的DUT 14為隨機翻倒而直到其 位在於測試扳座4中。DUT14係接著旋轉於接點頭n之下 方且各個DUT 14係電氣接觸及進行參數測試。一旦dut 為,經測試’排出集管箱13係藉著自選擇致動、㈣對準 的氣動閥之鼓入的空氣自定位座而排出耐"。排出的膽 Η係較佳為透過排出管15a而導引至分類箱i5b〇
第2與3圖係更為詳細顯示‘579專利之先前技術的接 點頭1卜明確而言’第2圖係顯示接點頭n,於其上安裝 有接點模組12(未完全補充完整);及,第3圖係沿著第2 圖之線3-3所取得的部分截面圖,其與位於—測試板$中 之一 DUT 14的部分橫截面圖並列。參照第2與3圖,接點 模組12係包括複數個上接點16與下接點18 (各顯示於第 3圖於純DUT 14至測試板5。上接點16係彈性平 坦金屬之懸臂式的葉片,其具有以—淺的角度而突出遠離 測试板5之傾斜的伸長尖端。上接點16係當其碰到定位的 DUT 14就稍微彎曲以提供一朝下接觸的力量,其主要為由 葉片之厚度及/或端部寬度所決定。伸長的尖端係防止定位 的DUT 14免於當測試板5前進而隨著葉片通過⑽了 η之 後緣而突錢開其定位處(造成—種“使小圓盤跳進杯子 等的兒童遊戲(tiddlywink),’效應之結果)。上接點 尖端係可塗覆一金屬合金,以使得接觸電阻為最小。之 下接點18係典型為圓柱之形式的靜止接點。如於第4 圖所顯示,-個範例之先前技術的下接點18係一伸長的圓 7 1358330 一有上與下平坦表面、—中央的導電核心' u、盥一 電氣絕緣的外套筒24。下接點18係延伸通過孔⑽,^形 .成於-真空板32中且設置於相鄰的真空通道%之間,俾 .,下接點18對準於其對應的上接點16與其對應的部件座 13 :定位„於真空板32之下方的一底座件36係包括-朝上 大扣” ύδ,其為由鄰近的圓柱扇形段40所形成,該等扇 •k 40係合納_列之圓柱18。一鬆脫式的夹持機構仏係 隹動且扣住下接點18之外套筒24於其關聯的扇形段⑼之 •壁部38 ’以維持其方位垂直於測試板5。因此,對於各列 之下接點18,具有一夾持機構與一扣住壁部。對應的複數 個彈簧偏動式的插銷接點44 (例如:“彈酱單高繞式 (P〇_g〇)”插銷)係延伸通過底座件36之底部的複數個槽(未 顯不),以作成電氣接觸於下接點18之中央核心22。有一 固底座払用於各列之下接點,。最好藉由支持座“之彈簧 偏動端來縱向安裝插銷接點44,四個係用於各個支持座, ,匹配列之下接點18。各個支持座4 6係固定於一個不同 籲的底座槽。插銷接點44係透過接線48而耗接至測試器電 子裝置。 接點頭11係包括五個接點模組12。此實施例係包括 2〇個上接點16,五個上接點16用於部件座4之各個環3。 20個下接點18之各者係定位於測試板5之相對側上且對準 於個上接點16之其中之一不同者,如為於第3圖用 於對之上與下接點所示。因此,接點頭丨丨係包括一完整 之接點模組12,其中,20個DUT 14之端點係可為同時接 8 1358330 觸,因而同時輕接全部20個至測試板5。 接點振紐〗2之Ί β办丁 之上接點16與下接點】8係 :::之::期間受_。範例的污 材二 的碎4(debris),諸如自先前測試的元件之 ::積物」及’於接點表面之自然形成氧化物。此外, m係典型存在於_之中或之上,諸如:破 ^ 介質、或難溶载體之碎片。此碎@1瘦常 試系統且隨後置放成接觸τ接點18β上接點、:: =〗之㈣係產生接觸電阻變化,其為各個DUT;4 :Μ謂應加之事項。上接點16與下接點18之 糸造成丢棄可接受的_ 14,而造成 孔”牛%縱盗2之支援間隔平均時間_,mean ⑽aSSlSts)下降。當靜止的下接點Μ係用於 乳部❹縱H 2’約為5.89%之DUT 14係錯誤吾棄棄。 所以’上接點1 6與下接點ί只夕田# Φ 需以利於準確的= =的清潔係為所 』里π属上接點16與下接點18之 最為普遍的先前技術方法係需要停止電氣部件操縱器2之 刼作以及機械式清潔上接點16與下接點18'然而,停止電 氣部件操縱器2係不利於咔姦六,η丄#上 機器生產量。J於生產力’且由於減小随而降低 另一種移除污染盘磁届夕土以 /、呼屑之先刖技術方法係需要運用阻 塞感測器或阻塞清除機構。實施此等額外的裝置係增加電 氣部件操縱器2之製造與修理成本、以及機械複雜度。 因此,需要-種裝置,其能夠實施清潔電氣部件操縱 9 1358330 器的接點之有效且有效率的方法。 【發明内容j 本發明係一種裝置,苴會 Η ^ -I,^ ^ ^ 八實知於電虱部件操縱器操作期 4 /月潔該電軋部件操縱器一 ^ , Μ , ^ ^ 下接點之有效且便利的方 法藉以降低生產損失且提高關胪私 权问關心於該電氣部件操縱器之 Μ I DA ° 一種較佳的電氣部件择 1 1卞铞縱态係包括一接點頭,其且右 夕組之關聯的上接點與 *門斜皇ν 興下接點。各組之上接點與下接點係 ^對準’以便電氣接觸單-個待測元件⑽τ)之端點。各 個_係定位於—測試板中,測試板係、輸送_往返 部件操縱器之至少一個钏y p a 個劂5式區域。該測試板係具有分別鄰 近於上與下接點之上盥下矣 ηπτ /、下表面。上接點係隨著測試板輸送 Τ而施加一朝下的力量於該測試板之上表面,且隨著黯
,'、里過測試過程而施加一朝下的力詈於niIT 别卜的刀量於DUT之一個端點。下 接點係包括一殼體與一可伸展 』1甲辰的接點兀*件。該殼體係較佳 電孔絕緣材料所作成,而該可伸展的接點元件係可 動於該殼體之内及自兮 /Ν α及自该喊體朝外移動且具有終止於一接點 =端之一末端部分。一偏動機構係施加一力量至接點尖 以便隨著DUT經過該測試過程而驅使該接點尖端靠於 UT, 一個端點且隨著测試板輸送黯而驅使該接點尖端靠 於測4板的下表面。驅使該接點尖端靠於該測試板的下表 面有助於維持謝於—測量位置且助於於部件操縱器操作 :間移除接點尖端所得到的污染材料。-種滚輪(roller) 型式的上接點係免除了於測試板的上表面進行摩擦,以保 1358330 φ 持該上接點免於污染材料。 下文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係參照圖式,藉由較佳實 施例詳細說明將可清楚地明瞭本發明之另外的層面與優 【實施方式】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較佳實施例所構成的一種自我清潔 式下接點1〇〇係可用以實行小型電氣電路部件或待測二牛 (DUT) 14之電氣測量於一高速測量系統,諸如:由美國俄 勒岡州(Oregon)波特蘭市(p〇rtland)之仏士〇 Wentific Industries公司所製造之—種型式多功 能測試器°第5A、5B、5C# 6圖係顯示下接點1〇〇以及其 與一上接.點102之操作關係的概括結構。下接點_係空 間對準於—對應的上接點⑽。黯14係位於測試板5中, :定位於下接點100與上接點1〇2之間。下接點1〇〇係由 -電氣絕緣的圓柱形殼冑1〇4所形成,殼體1〇4係具有一 實質為平面的上端表面106與一實質為平面的下端表面 -可伸展的接點元件UQ係可移動於殼體叫之一内 碣112内且自上表^ i06而朝外。内部開口 η2係較 佳為具有概括矩形的橫截面之位於中央的一槽,其沿著殼 之整個長度延伸。接點元件u。係具有終止於一接 -穴端116之末端部分114’接點尖端116係隨著DUT j 4 红經過—測試過程而接觸腿14之一端點118。於殼體104 之内’界定長度方向槽112之内壁係提供用於末端部分ιΐ4 表面/σ著支承表面,末端部分114係移動以支撐 1358330 該接點元件110沿著殼體104之一縱向軸120的直線運動。 舉例而S ,包括载有彈簧的插銷(“彈簧單高蹺式 (pogo),插銷)44之一偏動機構13〇係施加一力量至定位 為更遠離DUT 14的端點118之接點元件UQ的末端。偏動 機構130係驅使接點尖端116隨著DUT u經過測試過程而 靠於DDT Η之端m且隨著測試板5輸送_ u往返 於不问對應成對之上接 .-…P·…,八A攸3
之一下表面130上接點1〇2係由一彈性平坦金屬懸臂 所構成,其-端係、固定至一支撐模組(未顯示)且相對端為 終止於接觸DUT 14之一端點138的一彈簧偏動式滾輪接點 140。上接點U)2係於美國專利第6,⑽,m號所述之一種 滚輪型式’該件美國專利係讓渡至此專射請案之受讓人。 當測試板5係前進以使DUT 14實際接觸於下接點⑽ 之接點…16’測試板5之下表φ 134係滑動於接點尖端 116之至少-部分’將其壓下而使得其等高於殼體叫之上 10 6朝上的力里係於測試期間保持接點尖端11 6實際 接觸於測試板5之下表面134與贿14之端點118。當測 式為完成,測試板5之位置係前進(以遞交下一個DUT 14 :下接點⑽與上接點102以供測試)且朝上的力量係致使 點尖端U6摩擦於測試板5之下表自134。因此,污染物 2化物係自接點尖端116而擦離,使得其於電氣部件操 =2之操㈣間自我清潔’藉以免除該電氣部件操縱器 之向成本與耗時的停機以清潔下接點】〇〇之需要。 隨著測試板5輸送DUT,接點尖端116係移除了接點尖 12 1358330 端材料之磨損,其造成接點元件u 點元件110之末114 漸進式的縮短。接 且接點尖端二為—扁平刀片之形狀, 自動化衝壓" 種光化學或高導電性的材料之 :化衝堡(stamplng)而形成,冑導 體的銀幣合金(重量百分比90%之銀、 .硬 或普通的軟鋼。接爲元件u。與接舜尖:二之銅) 相同的材料所作成,但可藉著於不同材料之末端:与由
具有適合的磨損特性之材料而形成:: 116係具有約為3.8毫米(0.15英时)之一可:二點h 具有-傾斜的前緣144,以便確 的/木度且 疋雉保田測忒板5使DUT 1 4前 下接點100與上接點1〇2之間的測量位置時, =點118為未抓住接點线W。諸如金、銀、或錢之-電性覆層係可施加至接點尖端116,以增大其 之對於抗氧化能力。 门 欲防止該朝上的力量使_ Η自測試板5排出,大於 朝上,力量之一朝下的力量係可為同時施加於下接點100 籲上或藉由測試板5靠於下接點1〇。。舉例而言,朝下的力量 係可由真空板32、一板保持滾輪146、或是其二者而施力” 甚者,接點尖端116係較佳為較寬於測試板5之座位4,俾 使施加於下接點100之朝上的力量係不會朝上排出14 及離開其座位4。 第6圖係顯示下接點1 〇〇之殼體1 〇4為延伸通過於真 二板3 2内之孔,俾使殼體1 〇 4係定位鄰近於測試板5之 下表面134。一較佳的真空板32係一盤狀的圓環之形式, 13 ^括同心相鄰於座環3(第13A圖)之真空通道。真空通道 部八第5A目)係連接i 一個冑分真空壓力源(未顯示)且連通 刀真空壓力至各環3之座位4,其係藉由連結通道通過於 :4之測試板5的厚度尺寸。由真空板32所建立的部分 ^二壓力係將其固定為鄰近於測試板5之下表面134與DUT 此疋祖诉逭风接點尖端i 1 6為於一測試週期同時接觸 / U與測試板5之下表® 134。部分真空壓力係透過真 :通道34而抽出由於接點尖端116之磨損所產生的接點尖 端物質粉塵(dust)。粉塵殘餘量係累積於測試板5之下表 面丨34,其被週期式清潔以移除粉塵。 〜部件小型&之最近的技術進步係、已經造成具有長度盘 ^ 度尺寸為約 0.016x0.008x〇 〇〇8(〇4〇2 “公制(metric),,、 部件)與 0.024x0.01 2x0.1 2 (0201 “ 公制,,部件)的 _ 14 =形成。.因為其小尺寸’此等DUT係無法容忍大的間隙、 突出部分、或中斷於在測試過程期間沿著輸送黯之表面 幾何結構或通道。若其受到間隙、突出部分、或中斷,謝 Η係將容易損壞,因為其端點(電極)末端係經常為以軟錫 電鍍而塗覆。因此’於電氣部件操縱$ 2之一較佳實施例 中DlIT 14係通過僅為-極小的間隙。舉例而言於—較 佳實施例中,接點尖端116係較測試板5中之裝置容納座* 為寬。此幾何結構係亦防止接點尖端116之邊緣免於干擾 於測試板5中之裝置容納座4其中一者之一側壁。 ▲電氣絕緣的殼體104係較佳為由陶究或塑膠為基礎之 抗磨損的材料所構成。塑膠材料係包括聚碳酸酉旨 14 058330 (polycarbonate)或聚苯撐硫醚(pps, polypheny1ene sulfide) ’而陶曼材料係包括過渡韌化的氧化錯 (transition-toughened zirconia)陶瓷或氧化鋁 (alumina)。殼體104係較佳設計成容易於週期機器維護期 間而移除,以利於更換真空板32。電氣絕緣的殼體1〇4係 較佳為對準相對於部件座4之同心環3,俾使上表面i〇6追 縱DUT 14之前進路徑。藉著使用一對準工具,使電氣絕緣 的殼體104納入對準特徵,或是藉著其組合,可逹成該對 _ 準工作。 下接點1 00之種種的實施例係為多部件組件之形式, 其係說明於後及以關聯於其說明之圖式來表示。 第7A圖係顯不具有模製或鑄造電氣絕緣材料之單件式 結,的-殼體m之下接點⑽。第76與8圖係顯示設置 於單件式結構的殼體104之槽112中的雙側式接點元件ιι〇 之不同實施例,式接點元件11〇係有利,因為設置二
個接點尖# 116係延長其使用壽命。雙側式接點元件ιι〇 2有二個末端部分114 ’各者係終止於—接點尖端116。 圖之實施例中,末端部分114係藉由—正弦波的彈 部=本體科⑽而連接於相對的側邊,彈性接點本體 -〇係未接觸界定槽112之内部殼體壁部。彈性接點 本體部分1 5 0係針對於彈性而山击主 " 端部分U4盘接點尖Γ 銅所作成。末 佴Μ '、 鈿16亦可為此等材料所作成,以提 供年件式彈性接點元件11〇。末端部分表自 4 ^ 偏動檣槿】q η ό|ί_ — 係回應於由 〇所施加的力量而沿著界定槽112之内部殼體 15 1358330 壁部的支承表面154移動。於第7B圖之實施例,彈性的本 體部分150係提供偏動力量之彈性,且因此構成偏動機構 13 0之一部分。於第8圖之實施例末端部分1丨4係構成概 括為矩形橫截面之一整體接點本體部分156的相對遠端, 其末端表面152係沿著接點元件u〇之長度延伸且藉以連 頌接觸支承表面1 54。接點元件U 0係具有界定為沿著縱向 軸120的接點尖端116之間所測量的距離之一長度,且殼 體104係具有界定為於上表面1〇6與下表面1〇8之間的距 離之一長度。接點元件丨丨〇之長度(其隨著時間磨損而漸進 縮短)係大於殼體104之一長度,以致使鄰近DUT 14之接 點尖端116能夠接觸其電極,且致使偏動機構13〇能夠接 合鄰近插銷接點44之接點尖端116。 第9A與9B圖係顯示單件式結構之殼體1〇4,其中,一 接觸το件110具有諸如於第8圖所示者之概括矩形橫截 面,但是具有沿著接觸元件丨丨〇之長度延伸的一槽丨7(^殼 體104係具有一孔172 ’透過孔172,一螺絲174或其他適 合的緊固件(fastener)係通過以固定接觸元件11〇於定 位,且其適合地定位以限制接觸元件丨丨〇之行進長度為槽 長度。 第10A、10B、與10C圖係顯示電氣絕緣材料作成的多 件式結構之殼體104,其由概括為圓柱段176與178之形式 的二個本體部件所構成。圓柱段】76與丨78係具有互補的 配接表面,其裝配在一起以形成槽丨丨2。於—個實施例中, 圓柱段Π6與Π8係、具有軸向對準的縫隙,螺絲m係通 Ϊ358330 過該等縫隙以組裝殼體104且保持槽式的接點元件ιι〇於 定位,如同於第9A與9B圖所顯示者之用於單件式結構的 殼體104之相同方式。於另一個實施例中,圓柱段與 178係黏著在一起。於此等實施例之二者,界定槽112之圓 枉段Π6與178的相對内壁係作用為支承表面154,接點元 件i i 0係沿著支承表面154而滑動。
由前述說明,熟悉本項技術人士係將理解的是:單件 式或多件式結構之殼體1()4可包括—槽式或—無槽式的接 點元件no、具有單側式或雙側式接點尖端116的接點元件 110、或由用於槽丨12的内襯材料所提供之一内部支承表面 或是殼體104本身之槽界定的内部表面。 W第9A與9B圖及第10A' 10B、與1〇c圖係顯示分別以 單件式結構與多件式結構之殼體1〇4的上表面1〇6形成之 一斜面(chamfer) 18ι當測試板5於測試測量完成時移動 DUT 14離開下接點10,斜面18〇係針對dut η提供正斜 率的一滑動斜坡’〇。此舉係確保的是:隨著而14、移動 遠離γ接點m’m 14係將不會抓住槽112之—邊緣。 第UA 11β、與11C圖係顯示用於四端點凱氏(Kelvin) 連接測里之下接點1。〇的—個實施例。下接點剛之凱氏 接點實施例係包括二個下終端接點元# 11〇,與11〇2,其藉 由-電氣絕緣n 190而分開於殼體1〇4之内。終端接點元 η 〇。、1】〇2係相對於縱向軸】別以某角度而傾斜於殼體 ^ ㈣接點尖端與】】心為收徵於殼 04之上表面舒對單件式結構之殼體m,絕緣器 17 ^^8330 190係设體104之内部的整體部分,其中,終端接點元件 1與11 係沿著形成於殼體104之某角度傾斜的槽移 動對於多件式結構之殼體1 04,絕緣器1 90係可為當殼體 1 0 4 ^0 雄' ni · 、技呀之疋位於終端接點元件11 01與11 〇2之間的一單 獨的内部間隔部件或殼體本體部件之一者的整體部分。偏 動機構ί30係包含單獨之載有彈簧的插銷(彈簧單高蹺式插 銷)接點44ι與44z,其施加力量靠於鄰近於般體1 〇4的下表 面108之终端接點元件11〇1與11〇2的個別端,以驅使接點 穴端116丨與π h靠於DUT 14之端點118的不同區域〇 第12圖係顯示單件式的共用殼體i〇4m,其為矩形之形 式且具有圓滑的邊緣與四個槽丨丨2,該等槽丨丨2係分開以容 納多個單獨的接點元件11 〇。接點元件110係可為單側式或 雙侧式。槽11 2之内部結構係類似於第7A、7B、與8圖所 示之殼體104之内部結構。 第13A圖係顯示一種真空板32m,該真空板32m係經修 正以順應共用殼體1 〇4m。真空板32m係藉著移除分開諸孔 30之材料而形成’以形成尺寸可容納殼體104m之一伸長的 槽30m。第13B圖係顯示一底座件36m,該底座件36m係經 修正以失持共用殼體l〇4m於朝上突出壁部38與可鬆脫夾 持機構42之間。底座件36m係藉著移除底座件36之扇形 段40而形成,以形成一平滑表面凹部4〇m,當共用殼體1〇4m 被夾持時,共殼體用104m係可牢固地裝配至平滑表面凹部 40m之内。 第14A與14B圖係顯示一種光學式接點磨損感測器 1358330 200,其係偵測何時接點尖端}丨6磨損且因此接點元件】u 需要更換或疋若為雙側式且有一未使用的側邊為可利用時 而以殼體1 04之移動方向掉換。接點磨損感測器咖係包 括一光線發射器202與一光線偵測器204,其定位於突出自 殼體1 04的下表面i 08之接點元件i丨〇的任一側且配置以 提供一個直接視線的光線傳播路徑^如於第14A圖所示, 每當接點尖端11 6保留有充分的電極材料,接點元件!工〇 係中斷於光線發射器202與光線偵測器204之間的光線傳 _播路徑。如於第14B圖所示,每當接點尖端116係被移除 一些電極材料而縮短接點元件丨丨〇之長度為一預定量,自 光線發射器202之光線傳播係到達光線偵測器2〇4,以產生 指示接點尖端116之過量磨損的一訊號。 根據本發明所設計的一種接點頭係受測試於一種型號 3300B多功能測試器中。測試條件係如後:DUT為一個1〇〇 微微法(pF)電容器,測試器頻率為設定至1百萬赫兹 (MHz),用於去污染因數(df)之上限設定於〇· 〇〇〇7,且該 鲁DUT貫際DF為設定於約〇. 〇〇〇2與約〇 〇〇 〇3之間。測試之 結果係如後:1 1 3,257個DUT受測試,其僅有〇 51%為錯誤 廢棄。相較於先前技術的接點頭之約為5· 89%的錯誤廢棄 率,錯誤廢棄係顯著地減小。這種錯誤廢棄之減小係造成 生產力與機器產量之必然的增大。 熟悉本項技術人士清楚可知:於未偏離本發明原則前 提下,可對前述實施例之細節進行許多變化。舉例而言, 本發明之接點頭的較佳實施例係包括複數個下接點以供同 ^^330 :測試超過—個DUT,但是亦可包括單一個下接點。因此, 發明之範疇係應僅由申請專利範圍所決定。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表示先前技術的電氣部件操縱器。 第2圖係表示先前技術的接點頭組件,盆卜史壯 點模组並未補充完整。 山裝之接 第3圖係沿著第2圖之線3_3所取得的部分截面圖, *與位於—剛試板中之一待測元件⑽τ)的部分 並列。 ν 一第4圖係表示第丨圖之先前技術的電氣部件操縱器之 剛試板。 第5A圖係測試板與真空板之等角部分視圖,部分係拆 除而:示-DUT為定位於上接點與下接點之間以經過一測 成測量;第5B圖係放大的部分側視圖,以橫截面部分顯示 定位於,以經過第㈣所繪的測試測量之下接點;第% 圖係放大的部分等角視圖,謝為定位於上接點與下接點之 間,以經過第5Λ圖所繪的測試測量。 *第6圖係部分側視圖,以橫戴面部分顯示測試板與真 二板及下接點的部件之阳署 笼 忏之配置其係當該下接點與一滾輪式 上接點係維持一 DUT定位於一測試板座。 第7A圖隸據本發明卜個較佳實施例所構成之一種 雙側式 '彈性下接點之等角視圖;第铺沿著第7A圖 之線7B-7B所取得的截面圖。 第8圖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個較佳實施例所構成之一種 20 1358330 雙側式、無彈性下接點之等角視圖。 第9A與9B圖係分別為一種槽式可伸展的接點元件之 實線模型與虛線内部細節顯示之等角視圖,該接點元件係 插入於單件式結構之一下接點殼體中。 第m、1QB、與⑽圖係分別0件式結構之一下接 點殼體之分解、組合與放大頂部的等角視圖。 第ΠΑ、11B、與11C圖係分別A田认 „ 了刀别為用於四端點凱氏(Kelvin、 連接測量之一下接點的_個音 ^ 實施例之實線模型、放大頂部
與部分切除的等角視圖。 第12圖係用於多個接點 圖0 ㈣儿件之一共用殼體的等角視 第UA與13B圖係部分等角 2, m^古如 月硯圖,其係部分切除以分 別顯不一真空板與一底座件, 刀 廢邛,H -上件係具有一朝上突出的 壁#其修正以容納第12圖之共用殼體。 第14A與14B圖係類似 角視圖,言亥下接點“第8圖之-下接點的部分等 之間,其中-接點元件係分 …貝感測器部件 過量磨損所造成之縮短的長度:、“稱的操作長度與由於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 電氣部件操縱器 3 同心環 4 部件座 測試板 轉盤輪轂 21 1358330 裝載區域 接點頭 接點模組 引出集管箱 待測元件 排出管 分類箱 上接點 下接點 核心 外套筒 孔 伸長的槽 32m 真空板 真空通道 36m 底座件 壁部 扇形段 平滑表面凹部 夾持機構 4 41、4 4 2插銷接 支持座 接線 下接點 1358330 102上接點 104、104m 殼體 106上端表面 108下端表面 110 ' 110. ' 11〇2 接點元件 t "t \ 1_ wt »1 C3 · I 丄乙 m ^ 114末端部分 116 ' 116i' 1162 接點尖端 II 8端點 120縱向軸 130偏動機構 132末端 134下表面 136懸臂 1 3 8端點 140滾輪接點 144前緣 14 6板保持滾輪 150彈性接點本體部分 152末端部分表面 154支承表面 156整體接點本體部分 170槽 172孔 23 1358330 «
174螺絲 176、178圓柱段 18 0斜面 190電氣絕緣器 200接點磨損感測器 λ . · ’· r. · ·»«» Z U Z 尤琛赞婀态 204光線偵測器 24

Claims (1)

  1. 十、申請專利範圍: h 一種錢部件制 空間對準以於一測試逬鉬# ^ ^ '、係 # 一… 4過程期間電氣接觸由-測試板所遞交 # ^ n ·>] ^ F ^ 糸輸迗該電氣部件往返於一部件 操縱窃測试&域,該測試 —哲一主 钗係具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Μ π — π面係經定位為鄰 ^ π <〜第—接點,該改良係包含: 弟一接點,包括_軏脚 Λ 又體與可自該殼體朝外移動之一可 伸展的接點元件,嗜i α θ , 丨山 ° 展的接點元件係包括終止於一接 點尖鈿之一末端部分;及 一偏動機構,施加—力番 篁至β亥接點尖端,隨著經過該 測試過程而驅使該接SJfc,丨、_ 土 接點穴知罪於該電氣部件,隨著輸 電氣部件而驅使該接軟土袖土 ^ a 便这接點尖端靠於該測試板的第-表面,驅 使該接點尖端靠於笛^ 、 表面係助於移除該接點尖端於部件 操縱器操作期間所得到的污染物質。 申明專利範園第1項之電氣部件操縱器,其中, =可!展的接點元件係具有-長度,且該接點尖端係經過 穴端物質之移除’其隨著該測試板係輸送該電氣部件 而造成該可伸展的接點元件之漸進的縮短。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電氣部件操縱器,其中, 該末端部分與接點尖端係分別構成—第_末端部分盘第— = 止於H點尖端之—第二末端 刀 與第二末端部分係定位於該可伸展的接點元件 =相對末端,因而提供—種雙側式之可伸展的接點元件, 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25 1358330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該接點尖端係具有-傾斜邊緣,装;\部件操縱器,其中, 氣部件而提供用於該電氣部件的板輸送該電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 古介厂 、免乳部件操縱器,更自合. 真二力與彈力遞送裝4,其操作於該測試板之第; 一表面的不同者,以驅使該板 ,、第 弟表面Λ於該殼體。 6. 如申请專利範圍第1 i + $疋屯軋部件操縱器,JL Φ 該喊體係具有該可伸展的接 J鞍點7C件移動於其中之一 部,該開放内部係包括形成支i ,,L , ± 成支承表面之内壁,該末端部分 、 夕勒以支撐该可伸展的接點元件之古 線運動。 i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筮1 TS ^ ^ 寺』鞄固弟▲項之電氣部件操縱器,立 該殼體係具有一開放内部盥— 末铷表面,該可伸展的接% 元件係移動於該開放内部I -斜面係形成至該末端表面 之内而相鄰該開放内部之—側的-邊緣,該斜面係提供一 斜坡’-電氣元件係可沿著該斜坡而滑動遠離且未抓住兮 開放内部之該侧的邊緣。 βΛ 8. 如申料利範圍第i項之電氣部件操縱器盆中, 該殼體係形成為單件的整體物品,具有該可伸展的接點元 件移動於其中之一内部開〇。 9·如申请專利範圍第8項之電氣部件操縱器苴中, 該可伸展的接點元件係包括一槽,其具有一槽長度^著 該可伸展的接點元件之長度而延伸,錢體係具有二長 度’且該殼體係具有一縫隙’其橫向於該縫隙而延伸;更 26 1358330 固件’通過該槽與該縫隙’以針對於該可伸展 的接點兀件提供由該槽長度所界定的-個行進極限。 ▲ ίο.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電氣部件操縱器…, 邊殼體係以多重件形成而組裝為 ’、 肚叨口0,具有該可伸展 的接點元件為移動於其中之一内部開口。 η·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之電氣部件操縱器,直中: 、./玄殼體之多重件係包括第—與第二構成零件,具有互 補形狀之配接表面以形成該内部開口; 該殼體係具有一長度;及 4可伸展的接點元件係概括為矩形的橫截面且具有一 X度,其為大於該殼體之長度。 哕第12虚如第申-1專利範圍第11項之電氣部件操縱器,其令, 4弟-與第—構成零件係概括為,段之形狀。 ,:3.如申明專利範圍第11項之電氣部件操縱器,直中, :可伸展的接點元件係包括一槽,其具 二: 垓可伸展的接點元件 長度且Μ者 灾柹長度而延伸’且該第—與第二構成 _ ± ^ 弟與第二軸向對準縫隙;更包含.洛 该殼體被組裝時,一腎阳姓/ 2 尺匕3 .田 二綠隙内、έ 緊口件係通過該槽及進入該第一與第 縫隙内’以針對於兮 — ^ ^ ^ ' 展的接點元件提供由該槽長度 所界定的一個行進極限。 ^曰長度 1 4 ·如申清專利蔚图笛 該第-與第二構成頁之電氣部件操縱器,其中, 攻零件係概括為圓柱段之形狀。 1 5 ·如申清專利餘圖楚 該殼體係具有多個=1項” 内七開口’多個可伸展的接點元件之不 27 V年士月>3日修正替換頁 同者為移動於該内部開口之内1—’ 一抉貝如 巾月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氣部件操縱器,其中: 該可伸展的接點开# -4r Λ* irt ,ν 摄士、咕 ••兀件、末鈿ορ刀、與接點尖端係分別 構2一第一可伸展的接點元件、一第一末端 —接點尖端·, & 弟一接點更包含—第二5伸展的接點元件, —可伸展的接點元件為電 八弟 係包括終止於一第1 可伸展的接點元件 、第一接點尖端之一第二末端部分;及 別的構更包含第一與第二施力裝置,以驅使該個 一與第二接點尖端靠於該電氣部件。 申°月專利範圍帛1項之電氣部件操縱器,直中, =接:係包括具有第一與第二末端部分之一伸長的接點 、·-第一末端部分係終止於一滾輪式接點。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電氣部件操縱器,盆中, =接點引線之第-末端部分係固m裝裝置,且該滾 而驅傕兮、奋“ 制作用’以隨著經過該測試過程 部件而Γί 靠於該電氣料,且隨著輸送該電氣 驅使忒滾輪式接點靠於該測試板的第二表面。 且實―9 “種接點組件,構成以運用於-電氣部件操縱器, :多個電氣部件之電氣測量,該等電氣 -部件支持座,其係具有一表面且相對一接:2 向::動而成功地將該等電氣部件置放為接觸該接 接點尖端電氣測量且以在沒有電氣部件接觸於該 h時賦予該部件支持座之表面靠著該接點尖端的滑 28 1358330 動接觸,該接點組件係包含: 一殼體,且古 c A /、有一長度與沿著該殼體的長度所形成之一 内槽°玄内槽係由形成支承表面之内壁所界定; 接點元件,其尺寸為配合於該内槽且為沿著該支承 表面以長度方向而滑動於該殼體内,該接點元件係包括相 2的末端,其者料止於—由導電性接點尖端材料 所形成的接點尖端;及 該導電性接點尖端材料展現磨損特性,使得在該部件 持座向W移動而成功地置放料電氣部件 ::::應該接點尖端靠著該部件支持座之表= ::::::::材:在:行該電氣測量期間經 以骑由缸 成該接點7"件之有目的地漸進式縮短, 將一更新的導電性接點尖端呈現至該等電氣部件。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接點組件,其令 點尖端係具有一傾斜邊緣, x 動斜坡。 $纟針對於該電氣部件提供一滑 扎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接點組件,其中, 點疋件之另一個末端係終止於一 A 形成的接點尖端,該導電性接點==端材料所 使得在該部件支持座向前移動而成==磨損特性, 以實行該電氣測量時,來響應該接 :專電就部件 座之表面的滑動接觸,該導電性接點/靠考該部件支持 氣測量期間受到移除、且藉此造成兮=材料在實行該電 漸進一將,的…二== 29 1358330 氣部件。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點元件係具有一長度且包括 之長度延伸的一槽長度,當 時’該槽長度係針對於該接 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19項之接點組件,其中,該接 —槽’其具有沿著該接點元件 該接點元件係置放於該殼體内 點元件界定一個行進極限。 19項之接點組件,其中,該殼 〜、有末端表面’—斜面係形成至該末端表面内而相 鄰該内部槽之一邊緣’該斜面係提供一斜坡,—電氣元件 係可沿著該斜坡而滑動遠離且未抓住於該内部槽之邊緣。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接點組件,其中,該殼 體係形成為單件的整體物品。 25. 如申諳專利範圍第19項之接點組件,其中,該殼 係包括互補的形狀之第一與第二構成零件,當其組裴為 整體物品時,形成該内部槽。
    一 2B.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接點組件,其中,該第 與第二構成零件係概括為圓柱段之形狀。 2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9項之接點組件,其中,該接 點-A V π件係構成一組多重接點元件中一支件,該殼體係包含 、、且夕重内槽’其係沿著該殼體之長度所形成且由形成支 面之内牆所定義,且該内槽係構成該組多重内槽中一 支件 ▲ ’該多重内槽之尺寸係用以容納不同的接點元件。 電 28·—種雙側式接點元件,用於將一接點組件置放於一 氣部件操縱器中且實行多個電氣部件之電氣測量,該等 氣°卩件係安裝於一部件支持座’其係具有一表面且相對 1358330 ::點元件之一接點尖端向前移動而成功地將該等電氣部 ^置放為接觸該接點尖端,以實行該電氣測量且以在沒有 «氣部件接觸於該接點出 垵點尖端時賦予該部件支持座之表面靠 者該接點尖端的滑動接觸,該雙側式接點元件係包含: -本體’其包括第一與第二相對的 -個別的第-與第二接為尖端,第一與 二二止 括矩形的橫截面,且第—m二…。h為概 4, M ^ /、第一接點尖私之各者為展現磨 相特性之導電性接點尖端 枓所形成,使得在該部件支持 座向别移動而成功地置放該等 拄十伽 矛电轧〇P件以實行該電氣測量 時,來響應該接點尖端靠著 里 觸,該導電性接點尖端材料在 動接 除更=造成該接點元件之有目的地漸進式縮短,= 新的導f性接點尖端呈現至該等電氣部件。 2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以項之雙側式 该第一與第二接點尖端之 仟其中, 一電氣部件滑動斜坡。 再挺供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8項之雙側式接點元件^ + ^ . , 槽,其具有沿著該本體之4 度而延伸的一槽長度,該 餿之長 ^ E ”元件被置放於一殼體内技 該槽長度係針對該接點元件 夺, 1千界疋一個行進極限。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 ^ 2項之雙側式接點元件,里中, 體部分。 〜第二末端部分之間的—彈性本 3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項之雙側式接點元件,其中, 31 1358330 該第一與第二末端部分係構成概括為矩形橫截面的一整體 本體部分之相對的遠端。 Η—、圖式: 如次頁
    32 136
    1358330 Applicant: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Title: SELF-CLEANING LOWER CONTACT Attorney Docket No. 50002/115:1 PCT 5/10 Stoel Rives LLP 900 SW Fifth Ave. Suite 2600 Portland, OR 97204 (503) 224-3380
    第5B圖 1358330 >
    1358330 % Applicant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TiUe: SELF-CLEANING LOWER CONTACT Attorney Docket No. 50002/115:1 PCT 7/10 Sloel Rives LLP 900 SW Fifth Ave. Suite 2600 Portland. OR 972W (503) 224-3380
    1358330 Applicant: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Title: SELF-CLEANING LOWER CONTACT Attorney Docket No. 50002/115:1 PCT 8/10 Stoel Rives LLP 900 SW Fifth Ave. Suite 2600 Portland, OR 97204 (503) 224-3360 190
    120 180 104
    110
    一 130 104
    第11B圖 第11A圖
    104 第11C圖
    130 1358330 醃 ____-. ____. ; 脾?月3日修(更)正替換頁
TW094126935A 2004-08-09 2005-08-09 Self-cleaning lower contact TWI35833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916,063 US7402994B2 (en) 2004-08-09 2004-08-09 Self-cleaning lower contac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5969A TW200605969A (en) 2006-02-16
TWI358330B true TWI358330B (en) 2012-02-21

Family

ID=35756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26935A TWI358330B (en) 2004-08-09 2005-08-09 Self-cleaning lower contact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7402994B2 (zh)
JP (1) JP5393029B2 (zh)
KR (1) KR101176776B1 (zh)
CN (1) CN101023528B (zh)
DE (1) DE112005001928T5 (zh)
GB (1) GB2431057B (zh)
SG (1) SG155199A1 (zh)
TW (1) TWI358330B (zh)
WO (1) WO200602057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05471B2 (en) * 2004-11-22 2011-03-15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Vacuum ring designs for electrical contacting improvement
US7819235B2 (en) * 2007-01-29 2010-10-26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Venturi vacuum generator on an electric component handler
KR101451499B1 (ko) * 2013-02-07 2014-10-1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전자부품 검사장치
CN103399176B (zh) * 2013-07-23 2015-07-01 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加速度传感器的测试系统
WO2015186645A1 (ja) * 2014-06-04 2015-12-10 株式会社 村田製作所 搬送装置
DE202014105151U1 (de) * 2014-10-28 2016-01-29 Ptr Messtechnik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Federkontaktvorrichtung
JP6459882B2 (ja) * 2015-10-06 2019-01-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通電装置
JP7107589B2 (ja) 2020-08-28 2022-07-27 株式会社ヒューモラボラトリー チップ電子部品検査用のローラ電極接触子を備えた装置
TWI805218B (zh) * 2022-02-10 2023-06-11 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零件測試裝置及其測試板構造、測試板製造方法
TWI800405B (zh) * 2022-06-14 2023-04-21 國巨股份有限公司 測試探針與測試探針固定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0727A (en) * 1962-03-30 1967-09-12 Emedio M Bracalente Ablation probe
US3915850A (en) * 1973-11-14 1975-10-28 Gti Corp Component handler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utilizing same
JPS6242377Y2 (zh) * 1980-12-27 1987-10-30
US4574236A (en) * 1983-10-27 1986-03-04 At&T Technologies, Inc. High frequency test fixture
DE3604717A1 (de) * 1986-02-14 1987-08-27 Nixdorf Computer Ag Kontaktstiftanordnung
EP0256541A3 (de) * 1986-08-19 1990-03-14 Feinmetall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À¤nkter Haftung Kontaktiervorrichtung
US5034749A (en) * 1988-10-06 1991-07-23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Sliding contact test apparatus
EP0418454A3 (en) 1989-09-21 1992-11-04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Sliding contact test apparatus
US5172473A (en) * 1990-05-07 1992-12-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cone electrical contact
US5118299A (en) * 1990-05-07 1992-06-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e electrical contact
US5936421A (en) * 1994-10-11 1999-08-10 Virginia Panel Corporation Coaxial double-headed spring contact probe assembly and coaxial surface contact for engagement therewith
US5842579A (en) * 1995-11-16 1998-12-01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Electrical circuit component handler
DE19718637A1 (de) * 1997-05-02 1998-11-05 Atg Test Systems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Prüfen von Leiterplatten
US5764072A (en) * 1996-12-20 1998-06-09 Probe Technology Dual contact probe assembly for testing integrated circuits
US6118289A (en) * 1997-03-10 2000-09-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leaning method and cleaning device and cleaning tool for board electrical-test probes, and board electrical-test device and method
TW377482B (en) * 1997-04-08 1999-12-21 Tokyo Electron Ltd Cleaner with protuberances for inspection,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inspection method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US6040705A (en) * 1997-08-20 2000-03-21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Rolling electrical contactor
JP3557887B2 (ja) * 1998-01-14 2004-08-25 日立ハイテク電子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Icデバイスのコンタクト装置
JP2000338156A (ja) * 1999-05-31 2000-12-08 Nitto Kogyo Co Ltd チップの測定端子
JP2003014779A (ja) * 2001-07-02 2003-01-15 Nhk Spring Co Ltd 導電性接触子
US6714028B2 (en) * 2001-11-14 2004-03-30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Roller contact with conductive brushes
US6710611B2 (en) * 2002-04-19 2004-03-23 Ceramic Component Technologies, Inc. Test plate for ceramic surface mount devices and other electronic components
TWI223084B (en) * 2002-04-25 2004-11-0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Electronic component characteristic measuring device
US6677772B1 (en) * 2002-08-21 2004-01-13 Micron Technology, Inc. Contactor with isolated spring tip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3528B (zh) 2010-12-29
TW200605969A (en) 2006-02-16
GB2431057A8 (zh) 2008-08-20
CN101023528A (zh) 2007-08-22
KR101176776B1 (ko) 2012-08-23
JP2008509423A (ja) 2008-03-27
US7592823B2 (en) 2009-09-22
SG155199A1 (en) 2009-09-30
DE112005001928T5 (de) 2007-07-12
US20060028224A1 (en) 2006-02-09
WO2006020578A3 (en) 2006-08-24
GB2431057B (en) 2009-04-08
US7402994B2 (en) 2008-07-22
US20080252315A1 (en) 2008-10-16
GB0702152D0 (en) 2007-03-14
GB2431057A (en) 2007-04-11
KR20070048721A (ko) 2007-05-09
JP5393029B2 (ja) 2014-01-22
WO2006020578A2 (en) 2006-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58330B (en) Self-cleaning lower contact
JP4917544B2 (ja) 電気的接触を改善するための真空リング構造
KR20070029764A (ko) 도전성 볼의 탑재방법 및 장치
CN105738746B (zh) 芯片电子部件检查分选装置
TWI646339B (zh) 具備有三個以上電極的晶片電子零件之檢查分類裝置
TWI649569B (zh) Method for checking the continuity of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of wafers
JP2018187634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EP0970382A1 (en) Resilient connector having a tubular spring
JP6312200B2 (ja) チップキャパシタ検査選別装置
JP2004253193A (ja) 除電装置
TWI797708B (zh) 晶片電子零件檢查用之具備滾子電極接觸件的裝置
CN109622423B (zh) 芯片电子部件的检查分选方法
TW201610447A (zh) 晶片電子零件之特性檢查與分類用的裝置
TW200404622A (en) Probe device cleaner and method
JP2003149267A (ja) 半導体素子の電気、電子特性測定用端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931994B1 (ko) 통전 장치
JP2004077238A (ja) 電子部品の特性測定装置
CN113751369B (zh) 芯片电子零件检查分选装置用的芯片电子零件输送圆盘
WO201819343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leaning of ionizing electrodes
JP2004003999A (ja) 電子部品の特性測定装置
JP2007163159A (ja) プローブ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及びプローブ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EP1429210A3 (en) Cleaning apparatus with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leaner brush
JP2006093865A (ja) 圧電ブランク片選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