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57508B - Resin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diffusion plate, opt - Google Patents
Resin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diffusion plate, opt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357508B TWI357508B TW097134649A TW97134649A TWI357508B TW I357508 B TWI357508 B TW I357508B TW 097134649 A TW097134649 A TW 097134649A TW 97134649 A TW97134649 A TW 97134649A TW I357508 B TWI357508 B TW I35750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n
- styrene
- light
- branched
- group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groups C08F251/00 - C08F289/00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L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4—Production of other optical el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B29D11/00009- B29D11/0073
- B29D11/00798—Producing diffus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end grou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00—Globes; Bowls; Cover glasses
- F21V3/04—Globes; Bowls; Cover glass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135750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光擴散板用樹脂組成物、及由成形該 樹脂組成物而成的光擴散板及其製法,其中,該光擴散板 用樹脂組成物係含有具分枝構造之苯乙烯系樹脂與光擴散 劑’具優越之加工性’所得的光擴散板之光擴散性、低吸 水性、穿透率不均皆爲良好。 【先前技術】 近年來,一直尋求穿透型顯示器領域之高亮度化、薄型 化及高的亮度均勻度,有人提案一種正下方型背光,其係 組合複數個光源、在背面設置有反射板與成爲發光面之擴 散板。該裝置係光束之利用效率高、高亮度化容易,另一 方面,由於在光源正上方,亮度將變高,具有發光面亮度 均勻度變差之問題點。尤其,若隨著背光裝置之薄型化, 擴散板與光源之距離變近時,此問題將變得更爲顯著。 習知,得到兼具穿透性與擴散性之上述背光裝置中所使 用之一種光擴散板的方法,已探討於甲基丙烯酸樹脂、甲 基丙烯酸苯乙烯樹脂、苯乙烯樹脂等之透明基材樹脂中摻 合折射率不同於此樹脂之光擴散劑的方法(例如,參照專 利文獻1〜3 )。 朝向大型化液晶顯示器之情形,正下方型背光方式已成 爲主流’由於因使用環境而造成光擴散板之彎曲將變大, 亮度不均將顯現,針對使用基材,正尋求更低吸濕性。另 外,針對亮度不均,由於也大幅影響擴散板之穿透率不均, 使厚度不均或光擴散劑之不均得以消除,使用基材具優越 Γ357508 之加工性或分散均勻性也將變得重要。 如此方式,於光擴散板中,除了要求光擴散性之外,也 要求所用之樹脂組成物的優越加工性、少的穿透率不均、 低吸濕性,尙未能得到同時符合此等特性。 專利文獻1 :特開平2- 1 9405 8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〇5-132983號公報 專利文獻3 :特開2006- 1 3 3 5 6 7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 有鑑於上述實情,本發明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在於提供 一種光擴散板用樹脂組成物、及由成形該樹脂組成物而成 的光擴散板及其製法。 解決問顆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人等爲了解決上述之技術問題,不斷鑽硏的結 果,發現下列事實而完成本發明:將光擴散劑摻合於具有 分枝構造之特定苯乙烯系樹脂中的樹脂組成物,或由將此 樹脂組成物予以加工而成的光擴散板,具優越之光擴散 性、低吸水性、加工性、低穿透率不均。 亦即,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光擴散板用樹脂組成物、使用 該樹脂組成物所得的光擴散板及其製法,該光擴散板用樹 脂組成物係含有苯乙烯系樹脂(A )與光擴散劑(B ),其 特徵係:該苯乙烯系樹脂(A)係含有具複數個分枝,並且 使其尖端部具有複數個聚合性雙鍵之多分枝狀巨單體(al) 與苯乙烯系單體(a2)予以共聚合之樹脂。 [發明之效果] Γ357508 本發明之光擴散板用樹脂組成物具優越之加工性,所得 的光擴散板係光擴散性、低吸水性、低穿透率不均,尤其 作爲使用於朝向大型化液晶顯示器的正下方型背光方式之 光擴散板爲有用的。另外,本發明之光擴散板用樹脂組成 物的高加工性與作爲組成物的均質性,例如藉由在表面實 施微細加工,提高光擴散效果之情形等,基於能夠採用可 同時進行擴散板之成形與表面加工之射出成形法之觀點, 也爲省能量且高生產性,其爲有用性高之物。 【實施方面】 [發明之實施形態]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 〔苯乙烯系樹脂(A )〕 本發明所用之苯乙烯系樹脂(A)必須含有具複數個分 枝,並且藉由使其尖端部具有複數個聚合性雙鍵之多分枝 狀巨單體(al)與苯乙烯系單體(a2)予以共聚合所得的 多分枝狀樹脂。還有,本發明所用之苯乙烯系樹脂(A)係 具有使多分枝狀巨單體(al)與苯乙烯系單體(a2)予以 共聚合所得的多分枝構造之樹脂,且於共聚合時,也可以 含有同時所生成的苯乙烯系單體之均聚物(線形樹脂)。 再者,也可以將預先所製造之線形樹脂混合於使多分枝狀 巨單體(al)與苯乙烯系單體(a2)予以共聚合的樹脂中 而使用。 針對該苯乙烯系樹脂(A)之流動性,基於模具再現性' 成形循環之縮短化、與所得的光擴散板之外觀、強度具優 越均衡之觀點,MFR較佳爲2.0以上、7.0以下之樹脂。 Γ357508 C GPC-MALS ] 若藉由GPC-MALS ( MALS :多角度光散射檢測器)以 ' 測定本發明所用之苯乙烯系樹脂(A )的分子量時,例如, •可得到顯示於第2圖之層析圖。於第2圖中,低分子量側 之波峰爲P 1,高分子量側之波峰爲P 2。推測於波峰爲P 1 中含有線形樹脂與低分枝度樹脂。而且,推測於波峰P2中 主要含有多分枝狀之高分枝度樹脂。還有,波峰P2之區域 係藉由從波峰P2之最高點垂直下降至基線(於第2圖中, # 幾乎平行於體積軸所畫出的點線)之垂線、基線、與從該 最局點起左側之分子量曲線所包圍之區域(1);與藉由以 該垂線作爲對稱軸而向右側折疊時所形成的分子量曲線 (於第2圖中,於垂線右側,以點線所示之假想分子量曲 線)、垂線與基線所包圍之區域(2 )而形成的區域。而且, 波峰P1之區域係由分子量曲線與基線所包圍之區域減去 該區域(1)與區域(2)而成的波峰P1之區域的部分》 〔苯乙烯系樹脂(A)之分子量〕 φ 於本發明所用之苯乙烯系樹脂(A )係於強度與加工性 均衡下,從GPC-MALS所求出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爲 15萬〜55萬,更佳爲25萬〜50萬。於重量平均分子量爲 1 5萬以下之情形,將有強度降低之傾向;5 5萬以上之情 形,將有加工性降低之傾向。 〔苯乙烯系樹脂(A)的兩對數圖之斜率〕 另外’針對苯乙烯系樹脂(A),基於藉優越之均衡強 度與成形加工性使表現之觀點,將從GPC-MALS所求出的 該樹脂之分子量作爲橫軸、將慣性半徑作爲縱軸之兩對數 Γ357508 圖中之分子量25萬〜1,〇〇〇萬區域上的斜率最好爲〇35〜 0.45。右斜率較0.45爲大時,成爲更接近於線形樹脂之物 性;相反的,若較0 · 3 5爲小時,根據分枝度增加所伴隨之 分子量將增大,流動性將降低,對成形加工性帶來影響。 〔波峰P1區域中之樹脂與波峰P2區域中之樹脂的摻合比〕 基於具優越之強度與成形加工性均衡之觀點,苯乙烯系 樹脂(A)中之波峰P1區域中之樹脂與波峰P2區域中之 樹脂的質量比:(波峰P2區域中之樹脂/波峰P1區域中之 樹脂)較佳爲30/70〜70/30,更佳爲40/60〜60/40。此比 率係根據多分枝狀巨單體(al)與苯乙烯系單體(a2)之 使用比例的調整、鏈轉移劑的種類及其用量,可以容易控 制。 〔多分枝狀巨單體(a 1 )〕 基於可容易得到具優越之上述各種特性的苯乙烯系樹 脂(A)之觀點,尤其基於將多分枝狀樹脂之重量平均分子 量控制於1 ,〇〇〇萬以下之觀點,具有本發明所使用之複數 個分枝,並且於其尖端部具有複數個聚合性雙鍵之多分枝 狀巨單體(al)係具有複數個分枝,並且於其尖端部具有 複數個聚合性雙鍵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較佳爲1,000 〜15,000,進一步更佳爲3,000〜8,000之巨單體。 該分枝構造並無特別之限制,較佳爲電子吸引基與根據 鍵結於該電子吸引基之鍵結端以外之所有3個鍵結端皆鍵 結於碳原子之4級碳原子所分枝之物,及根據具有醚鍵、 酯鍵或醯胺鍵之重複構造單位而形成分枝構造之物。 該多分枝狀樹脂爲根據上述4級碳而形成分枝構造之物 Γ357508 之情形,每1 g之多分枝狀樹脂,該電子吸引基 2.5xl0_ 4mmol 〜5.0x10 —之範圍,進一 # ' xl0_ 4mmol 〜5.0x10 — 2mmol 之範圍。 - 於該多分枝狀巨單體(al)之尖端部,每1 有2個以上聚合性雙鍵,尤以直接鍵結於芳香 佳。每lg之該巨單體,該聚合性雙鍵之含量费 5.5mmol之範圍,更佳爲0.5〜3.5mmol之範圍£ 爲少之情形,高分子量之多分枝狀樹脂將變得 φ 超過5.5mmol之情形,多分枝狀樹脂之分子量 大之傾向。 〔多分枝狀巨單體(al-i)〕 由於本發明所用之多分枝狀樹脂的分枝構 使用之多分枝狀巨單體(al)中所含之分枝構 狀巨單體(a 1 )較佳之一可列舉:一種多分 (al-i),係於1分子中具有電子吸引基、鍵 吸引基之鍵結端以外之所有三個鍵結端皆已鍵 φ 之4級碳原子所分枝的分枝構造、與直接鍵結 雙鍵。此多分枝狀巨單體(al-i)係從AB2型 之高分枝度巨單體。 如此之分枝構造係根據電子吸引基所鍵結 基的親核取代反應而可以容易得到。例如,該 可列舉:一CN、一 N〇2、一 CONH2、一 CON( R)2 -P ( = 0) (OR) 2等。鍵結此等電子吸引ί 直接鍵結於芳香環或羰基之情形,亞甲基之茬 高。 含量較佳爲 •更佳爲5.0 分子必須具 環之雙鍵較 芒佳爲0.1〜 較 0.1 m m ο 1 難以得到; 將有過度增 造係來自所 造,多分枝 枝狀巨單體 結於該電子 結於碳原子 於芳香環的 單體所衍生 之活性亞甲 電子吸引基 、一S02CH3、 ;之亞甲基已 性將變得更 -10- Γ357508 例如,該多分枝狀巨單體(al-i)較佳爲具有下列通式 (1)所示之重複單位之物: • 通式(1)
ζ-Υ2-δ 〔式中,Υι 爲 _CN、一 Ν〇2、— CONH2、— CON(R) 2、 —S02CH3或一P(=0)(0R)2(於此,R爲烷基或芳基), γ2爲伸芳基之情形,z爲—(ch2) no-、—(ch2ch2o) η —或一(CH2CH2CH2〇) η— ; Y2 爲—0-CO —或 _NH-CO —之情形,Z 爲—(CH2)n —、—( CH2)nAr—、—( CH2) n0 - Ar -、—( CH2CH20 ) n — Ar —或—(C H 2 C H 2 C H 2 0 ) n —Ar -(於此,Ar爲伸芳基)。另外,n爲1〜12之整數。〕 該通式(1)中之Y2適宜爲下列所示之伸芳基。於該通 式(1)所示之構造單位中,Υι較佳爲—CN、Y2較佳爲伸 苯基。Υ2爲伸苯基之情形,Ζ之鍵結位置可以爲鄰位、間 位或對位中任一種,並未予以特別限制,較佳爲對位。另 外,基於對苯乙烯單體的溶解性爲良好之觀點,該通式中 之η較佳爲2〜10。
具有該分枝構造之多分枝狀巨單體(al-i)係於鹼性化 -11- 1357508 合物之存在下,能夠藉由具有下列(ο與(2)之反應而 得到: ' (1)使1分子中具有活性亞甲基與活性亞甲基之親核 _ 取代反應中之脫離基的AB2型單體予以親核取代反應,而 得到多分枝狀之自我縮合型聚縮合物(得到先驅物之反 應):及 (2)使殘存於該聚縮合物中之未反應的活性亞甲基或 亞甲基,與1分子中具有直接鍵結於芳香環之雙鍵與活性 φ 亞甲基之親核取代反應中的脫離基之化合物予以親核取代 反應。 於此,所謂活性亞甲基之親核取代反應中的脫離基係指 鍵結於任一種飽和碳原子之鹵素、_〇s( = 0) 2R(R係 表示烷基或芳基)等,具體而言,可列舉:溴、氯、甲基 擴醯氧基、甲苯磺醯氧基等。驗性化合物,例如,可列舉: 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之強鹼爲適合的,反應時,作成水 溶液使用。 φ 1分子中具有活性亞甲基與活性亞甲基之親核取代反應 中之脫離基的AB2型單體,例如,可列舉:溴乙氧基-苯基 乙腈、氯甲基苄氧基-苯基乙腈等之鹵化烷氧基·苯基乙腈 類;甲苯磺醯氧基-(乙氧基)-苯基乙腈、甲苯磺醯氧基-二(乙氧基)-苯基乙腈等之具有甲苯磺醯氧基之苯基乙腈 類。 作爲1分子中具有直接鍵結於芳香環之雙鍵與活性亞甲 基之親核取代反應中的脫離基之代表性化合物,例如,可 列舉:氯甲基苯乙烯、溴甲基苯乙烯等。 -12- 1357508 上述(1)係合成作爲先驅物之聚縮名 係將直接鍵結於芳香環之雙鍵導入先驅; " 與(2)能夠逐次進行各自的反應,也能 同時進行。多分枝狀巨單體(al-i)之: 變作爲原料使用之A B 2型單體與鹼性化 以控制。 〔多分枝狀巨單體(al-ii)〕 於本發明中,能夠使用之多分枝狀巨 φ 舉:藉由重複具有酯鍵、醚鍵或醯胺鍵 的分枝構造’與於分枝末端1分子中具 雙鍵之多分枝狀巨單體(al-ii)。 重複具有酯鍵之構造單位而形成分4 巨單體(al-ii_l),較佳之實施形態可 異丙烯基等之聚合性雙鍵導入鄰接於形 基之碳原子爲4級碳原子的多分枝狀聚 合性雙鍵導入多分枝狀聚酯聚醇,能夠 Φ 成反應而加以進行。還有,上述多分枝
Perstorp 公司製之「Boltorn H20、H30、 該多分枝狀聚酯聚醇係可以預先藉 而於取代基導入其羥基之一部分,另外 也可以藉氧化反應或其他反應而予以改 狀聚酯聚醇,其羥基之一部分也可以予 該多分枝狀巨單體(al-ii-Ι),例如 於羧基的碳原子爲4級碳原子’並且具 單羧酸,與具有1個以上羥基之化合物 ί物的反應,(2 ) 吻中的反應。(1 ) 夠於同一反應系中 分子量能夠藉由改 合物的摻合比而加 單體(a 1 ),可列 之構造單位所形成 有2個以上聚合性 皮構造之多分枝狀 列舉:將乙烯基或 成分子鏈之酯鍵羰 酯聚醇。針對將聚 藉由酯化反應或加 狀聚酯聚醇係市售 H40」。 由醚鍵或其他鍵結 ,其羥基之一部分 性。另外,多分枝 以酯化。 ,可列舉:使鄰接 有2個以上羥基之 予以反應而作成多 -13- 1357508 分枝狀聚合物,接著,使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等之不飽和 酸、含有異氰酸酯基之丙烯酸系化合物等,與該聚合物末 端基之羥基予以反應而得到之物。還有,針對重複具有酯 - 鍵之構造單位而形成分枝構造之多分枝狀聚合物,已揭示 於依據 Tamalia 等所著的「八11§6〜.0116111.1111.£4,£11£1· 1.29」p.138〜177 (1990) ° 該具有1個以上羥基之化合物藉由a)脂肪族二醇、脂 環式二醇或芳香族二醇、b)三醇、c)四醇、d)山梨糖醇 φ 及甘露糖醇等之糖醇、e)脫水九庚糖醇或二季戊四醇、f) α-甲基葡糖苷等之α-烷基葡糖苷、g)乙醇、己醇等之一官 能性醇、h)重量平均分子量至多爲8,000之烷氧化物或其 衍生物,與由上述a)〜g)中任一種所選出之一種以上化 合物中之羥基予以反應所生成的含羥基之聚合物等。 該a)脂肪族二醇、脂環式二醇或芳香族二醇,例如, 可列舉:1,2 -乙二醇' 1,3 -丙二醇、1,4 -丁二醇、1,5 -戊二 醇、1,6 -己二醇、聚四氫呋喃、二羥甲基丙烷、新戊基丙 φ 烷、2-丙基-2-乙基-1,3-丙二醇、1,2-丙二醇、1,3-丁二醇、 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 聚丙二醇;環己烷二甲醇、1,3-二哼烷-5,5-二甲醇;1,4-二甲苯二甲醇、1-苯基-1,2-乙二醇等。該b)三醇,例如, 可列舉:三羥甲基丙烷、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丁烷、 丙三醇、1,2,5-己三醇、1,3,5-三羥基苯等。該c)四醇可 列舉:季戊四醇、二(三羥甲基)丙烷、二丙三醇、二(三 羥甲基)乙烷等。 鄰接於該羧基的碳原子爲4級碳原子,並且具有2個以 -14- 1357508 上羥基之單羧酸,例如,可列舉:二羥甲基丙酸、α,α-二 (羥甲基)丁酸、α,α,α-三(羥甲基)醋酸、α,α-二(羥甲 '基)戊酸、α,α·二(羥甲基)丙酸等。藉由使用該單羧酸, -酯分解反應將受到抑制,能夠形成多分枝狀聚酯聚醇》 另外,於製造該多分枝狀聚酯聚醇之際,較佳爲使用觸 媒,例如,該觸媒可列舉:氧化二烷錫、鹵化二烷錫、二 烷錫雙羧酸酯、或氧化苯丁錫等之有機錫化合物;四丁基 鈦酸酯等之鈦酸酯;路易士酸、對甲苯磺酸等之有機磺酸 • 等。 重複具有醚鍵之構造單位而形成分枝構造的多分枝狀 巨單體(al-ii-2 ),例如,可列舉:藉由使具有1個以上 羥基之環狀醚化合物與具有1個以上羥基之化合物予以反 應而作成多分枝狀聚合物,接著,使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 等之不飽和酸、含有異氰酸酯基之丙烯酸系化合物、4-氯 甲基苯乙烯等之鹵化甲基苯乙烯與該聚合物之末端基的羥 基予以反應所得的。另外,該多分枝狀聚合物之製法係基 φ 於Williamson之醚合成法,進行具有1個以上羥基之化合 物與含有 2個以上羥基與鹵素原子、一 0S020CH3或一 0S02CH3之化合物反應之方法也爲有用的。 具有1個以上羥基之化合物,能夠使用該所列舉之物, 具有1個以上羥基之環狀醚化合物,例如,可列舉:3 -乙 基- 3-(羥甲基)環氧丁烷、2,3-環氧基-1_丙醇、2,3-環氧 基-1-丁醇、3,4-環氧基-1-丁醇等。於Williamson醚合成法 所使用之具有1個以上羥基之化合物也可以爲上述之化合 物,較佳爲具有2個以上鍵結於芳香環之羥基的化合物。 -15- 1357508 該化合物,例如,可列舉:1,3,5-三羥基苯' 1,4-二甲苯二 甲醇、1-苯基-1,2 -乙二醇等。另外’含有2個以上羥基與 鹵素原子、一 OS02OCH3或一〇S02CH3之化合物,例如, 可列舉:5 -(溴甲基)-1,3 -二羥基苯、2 -乙基-2 -(溴甲基) -1,3-丙二醇、2-甲基-2-(溴甲基)-1,3-丙二醇、2-(溴甲 基)-2-(羥甲基)-1,3-丙二醇等。還有,於製造上述多分 枝狀聚合物之際,較佳爲使用一般之觸媒,上述觸媒,例 如,可列舉:BF3 二乙基醚、FS03H、C1S03H、HC104 等。 另外,重複具有醯胺鍵之構造單位而形成分枝構造之多 分枝狀巨單體(al-ii-3),例如,可列舉:分子中透過氮 原子而於重複構造中具有醯胺鍵έ物,Dentoritech公司製 之Generation 2.0( PAM AM樹枝狀聚合物)爲代表性之物。 〔多分枝狀巨單體(al)與苯乙烯系單體(a2)之聚合方 法〕 藉由使該多分枝狀巨單體(al)與苯乙烯系單體(a2) 予以共聚合,可以得到多分枝狀樹脂與根據聚合條件同時 所生成之線形樹脂及低分枝樹脂之混合物的樹脂混合物。 此時’相對於苯乙稀系單體(a2),較佳爲以50ppm〜1% 之比例使用上述之多分枝狀巨單體(al),進一步更佳爲 使用lOOppm〜3,000ppm之比例,多分枝狀樹脂之生成爲 容易的’凝膠化之抑制爲簡便的同時,也能夠有效得到於 本發明所用之苯乙烯系樹脂(A)。 於聚合反應中能夠應用各種聚合方法。聚合方式並無特 別之限定’較佳爲塊狀聚合、懸浮聚合或溶液聚合。其中, 基於生產效率之觀點,尤以連續塊狀聚合特別理想,例如, -16- 1357508 藉由進行組裝有內部已固定一個以上攪拌反應器與無可動 部分之複數個混合元件的管狀反應器之連續塊狀聚合,能 夠得到具優越之樹脂。雖然不使用聚合起始劑也能夠予以 - 熱聚合,較佳爲使用各種自由基聚合起始劑。 爲了使聚合反應中之反應物的黏性降低,也可以將有機 溶劑添加於反應系中,該有機溶劑,例如,可列舉:甲苯、 乙基苯、二甲苯、乙腈、苯、氯苯、二氯苯、苯甲醚、氰 基苯、二甲基甲醯胺、Ν,Ν-二甲基乙醢胺、甲基乙基酮等。 φ 尤其欲增加多分枝狀巨單體(al)的添加量之情形下,基 於抑制凝膠化之觀點較佳爲使用有機溶劑。藉此,能夠使 先前所示之多分枝狀巨單體(al)之添加量得以大幅度增 量,凝膠化將變得難以發生。 該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並無特別之限制,例如,可列舉: 1,1-雙(過氧化第三丁基)環己烷、2,2-雙(過氧化第三丁 基)丁烷、2,2-雙(4,4-二過氧化第三丁基環己基)丙烷等 之過氧化縮酮類;氫過氧化枯烯、第三丁基氫過氧化物等 φ 之氫過氧化類;二第三丁基過氧化物、二枯烯過氧化物、 二第三己基過氧化物等之二烷基過氧化物類;過氧化苯甲 醯、過氧化二桂皮醯等之過氧化二醯類;過氧化第三丁基 苯甲酸酯、過氧化二第三丁基間苯二甲酸酯、過氧化第三 丁基異丙基單碳酸酯等之過氧化酯類;N,N’-偶氮二異丁 腈、N,N’-偶氮二(環己烷-卜腈)、N,N’-偶氮二(2-甲基 丁腈)、:^,:^’-偶氮(2,4-二甲基戊腈)、^1,:^’-偶氮〔2-(羥甲基)丙腈〕等,也能夠組合此等之一種或二種以上 而使用。 -17- 1357508 再者,爲了不使所得的樹脂混合物之分子量變得過大’ 也可以添加鏈轉移劑。鏈轉移劑可以使用具有一個鏈轉移 基之單官能鏈轉移劑,也能夠使用具有複數個鏈轉移基之 多官能鏈轉移劑。單官能鏈轉移劑可列舉:烷硫醇類、锍 基乙酸酯類等。多官能鏈轉移劑可列舉:利用锍基乙酸或 3 -锍基丙酸以酯化乙二醇、新戊二醇、三羥甲基丙烷、季 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 '山梨糖醇等多元醇中 之羥基之物等。 於本發明能夠使用之苯乙烯系單體(a2)係苯乙烯及其 衍生物,例如,可列舉: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 乙烯、三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二乙基苯乙烯、三乙 基苯乙烯、丙基苯乙烯、丁基苯乙烯、己基苯乙烯、庚基 苯乙烯、辛基苯乙烯等之烷基苯乙烯:氟苯乙烯、氯苯乙 烯、溴苯乙烯、二溴苯乙烯、碘苯乙烯等之鹵化苯乙烯, 進一步可列舉:硝基苯乙烯、乙醯基苯乙烯、甲氧基苯乙 烯等,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倂用二種以上。基於具更優 越之泛用性之觀點,此等單體之中較佳爲使用苯乙烯。另 外,可以與該苯乙烯系單體(a2)倂用,於不損害本發明 申請案效果之範圍內,也可以與丙烯酸系單體或乙烯系單 體等之其他聚合性單體倂用,較佳爲全部單體中之90質量 %以上使用該苯乙烯系單體(a2),進一步更佳爲95質量 %以上使用該苯乙烯系單體(a2)。 〔光擴散劑(B )〕 本發明所用之光擴散劑(B),只要爲一般所用之物的 話,並非予以特別限定之物,能夠使用該苯乙烯系樹脂(A ) •18- 1357508 與折射率不同的無機系或有機系之透明微粒。無機系之光 擴散劑,例如,可列舉:碳酸鈣 '硫酸鋇、氧化鈦、氫氧 '化鋁、二氧化矽、玻璃、雲母、氧化鋅等,此等光擴散劑 •可以爲利用脂肪酸、或矽氧耦合劑等予以表面處理之物。 另外,有機系之光擴散劑,例如,可列舉:苯乙烯-丙烯酸 系微粒或丙烯酸系微粒、矽氧烷系微粒等。所謂丙烯酸系 微粒係指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丁酯等之丙烯 酸系單體50質量%以上所構成之物。矽氧烷系微粒一般也 φ 稱爲矽氧烷樹脂、矽氧烷橡膠等,常溫下能夠適合使用固 體狀之物。另外,必要時,光擴散劑(B )也能夠混合二種 以上後而使用。用於本發明之光擴散劑(B),進一步更佳 爲具優越耐光性之二氧化矽系微粒、丙烯酸系微粒,尤以 具優越耐光性之二氧化矽系微粒特別適合使用。 針對光擴散劑(B)與苯乙烯系樹脂(A)之折射率差, 基於光擴散性、穿透性及亮度均衡之觀點,其絕對値較佳 爲〇.〇5以上、0.20以下。另外,光擴散劑(B)之形狀較 φ 佳爲球形,基於光擴散性或色調之觀點,其平均粒徑較佳 爲1〜ΙΟμιη之範圍。平均粒徑低於Ιμπι之情形,具有隱蔽 性不足,或變色而略帶黃色之可能性。另一方面,若超過 1 0 μιη時,將有光擴散性不充分之情形。 針對光擴散劑(Β )之摻合量,係根據所用之光擴散劑 (Β)的種類或粒徑、折射率而要調節之項目,基於容易採 取光擴散效果與亮度均衡之觀點,相對於光擴散板用樹脂 組成物中之樹脂成分100質量份,該摻合量較佳爲使用0.1 〜10質量份之範圍,進一步更佳爲0.3〜5質量份。 -19- 1357508 本發明之光擴散板用樹脂組成物係含有該苯乙烯系樹 脂(A )與光擴散劑(B ),並無刻意之任何限制,能夠倂 用各種添加劑等。 •〔紫外線吸收劑〕 由於本發明之光擴散板係根據構成背光之冷陰極管的 亮燈而樹脂容易被劣化,也可以添加各種一般之紫外線吸 收劑、受阻胺系光安定劑。紫外線吸收劑可列舉:苯并三 唑系、二苯甲酮系、丙二酸酯系等,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 φ 倂用複數種。此等紫外線吸收劑與受阻胺系光安定劑之合 計添加量通常爲〇. 〇 1質量份以上、1質量份以下,較佳爲 0.05質量份以上、0.6質量份以下。 〔抗氧化劑〕 本發明之光擴散板也可以爲了防止著色而添加各種抗 氧化劑。抗氧化劑可以爲酚系、磷系、硫系等之中任一種, 基於著色防止效果爲高的觀點,磷系、或是磷系與酚系之 倂用爲適合的。 φ 〔抗靜電劑〕 若長時間使用本發明之光擴散板時,因爲將有塵埃附著 而導致亮度降低,也能夠賦與抗靜電劑。作爲用以賦與抗 靜電能力之抗靜電劑,能夠使用甘油脂肪酸酯、烷基二乙 醇胺等之非離子系;烷基磺酸鹽、烷基苯磺酸鹽等之陰離 子系:四烷基銨鹽等之陽離子系;咪唑啉等之兩性離子系 等低分子量型式的抗靜電劑。另外,添加方法並無特別之 限制,可以熔融混攪於樹脂組成物中,也可以作成水溶液 等而塗布於板表面。 -20- 1357508 〔其他之添加劑〕 於不妨礙本發明效果之範圍內,必要時 其他添加劑適度摻合於本發明之光擴散板 類並未予以特別限定,例如將伸乙基雙硬 滑劑、高級脂肪酸或其酯衍生物、高級脂 脫模劑、流動石蠟或聚酯系可塑劑等之可 烯系樹脂中之一般各種添加劑,能夠予以 二種以上後而使用。另外,以使用於背光 色度調整爲目的,也可以添加顏料、染料或 〔光擴散板之製法〕 針對苯乙烯系樹脂(A )與光擴散劑( 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等其他添加劑之摻 散之觀點,於板上之加工前,例如預先利 預先加以熔融混攪而製作複合物。此時, 向雙軸擠出機料斗之投入前,利用滾筒、 等預混合後而倒入擠出機,另一途徑,也瓦 從圓筒中途予以添加。另外,也可以預先 度高的母料,成形時利用苯乙烯系樹脂 整成任意之光擴散劑濃度而予以加工。 本發明之光擴散板係藉由根據澆鑄擠 出成形等以進行如此方式製得的光擴散板 2次加工而能夠製作,針對加工方法,後 的,表面精細加工爲容易的,肋材或鉤等 能的,基於良率爲良好之觀點,較佳爲射 〔射出成形方法〕 ,能夠將任意之 中。添加劑之種 脂基醯脂等之潤 肪酸金屬鹽等之 添加於習知苯乙 單獨使用或組合 時之亮度提高或 5螢光增白劑等。 B ),甚至與紫 合,基於均勻分 用雙軸擠出機等 混攪原料係於朝 Henschel混合機 『以使用進料器, 製作光擴散劑濃 ~ )加以稀釋,調 ί、擠出成形、射 用樹脂組成物之 段加工爲不必要 之一體成形爲可 出成形。 -21 - 1357508 該射出成形方法,雖然並未予以任何限制,使熔融後之 樹脂組成物予以均勻流動,基於均衡佳而能夠形成之觀 點’較佳爲使用具有多點之針孔型澆口、側澆口等之模具。 —另外’爲了得到尺寸精確度良好且不會因氣體所造成之模 糊成形品’較佳爲於熔融的樹脂組成物之射出時,能夠使 模具空洞得以減壓之方式來設置有抽真空孔之模具。苒 者’由於端材並未發生’生產時之損失爲少的,較佳爲具 有熱襯之模具。使用熱襯之情形,使成爲亮度不均原因之 • 湊口痕跡不予以發生之方式,流入熔融的樹脂組成物之模 具空洞結束後,也適合使用封鎖澆口之針閥。 〔光學圖案形成法〕 於本發明所得的光擴散板中,爲了使光擴散性或亮度等 之光學特性得以提高’必要時,至少於光擴散板之單面, 能夠賦與凹凸形狀,亦即光學圖案。對於圖案形成之方法 並無特別之限制’例如,除了於光擴散板成形後,能夠藉 後段加工而形成之外,也能夠與光擴散板之成形同時形 φ 成。例如’形成方法可列舉:因成形的光擴散板之切削加 工或壓縮所造成之圖案轉印、於將塗布的光硬化樹脂圖案 轉印至光擴散板上之狀態下加以硬化之方法;使用刻上圖 案之不同形狀模頭或輥之擠出成形的同時予以形成,進一 步將刻有稜鏡圖案之壓模裝配於模具內,於射出成形時同 時加以形成等之方法,由於具優越之模具壽命或良率、轉 印性,較佳爲藉壓模方式之射出成形。 〔光學圖案形狀〕 該光學圖案之形狀並無任何限制,例如,可列舉:皴紋 -22- 1357508 形狀;複數個剖面多角形狀線形材稜鏡相互排列成約略平 行之形狀(剖面鋸齒狀):複數個剖面爲圓或橢圓之線形 稜鏡相互排列成約略平行之形狀(半圓錐體形或扁豆狀透 鏡);相對於該稜鏡,交叉於此稜鏡之方式來刻入如v字 形刻痕的形狀(例如,四角錐等之多角錐狀之突起等)。 另外,此等之稜鏡也可以組合形狀、角度、間距等不同的 二種以上之設計。 〔光擴散板之厚度〕 光擴散板之厚度並非予以特別限定之物,較佳爲〇 . 5 mm 以上、4.0mm以下。厚度低於0.5mm之情形,具有爲了抑 制因形成許多支柱等本身重量所造成之皺紋的對策將成爲 必要;另外,若厚度超過4.0mm時,具有成形容易變得困 難,也因背光重量而增加所造成之影響。 [實施例]. 以下,利用實施例以更具體說明本發明。基本上,本發 明並不應該受此等實施例之範圍所限定。以下,只要無特 別申明,「部」、「%」係質量基準。 針對使用之測定方法加以說明。 〔多分枝狀巨單體之GPC測定條件〕 利用高速液體層析儀 (Tosoh 股份公司製 HLC-8220GPC)、RI 檢測器、TSK 凝膠 G 6 0 0 0 Η x 1 + G 5 0 0 0 Η χ 1+G4000H χ 1+G3 000Η χ 1+TSK guard 管柱 Hxl、溶齊[J THF、流速1.0ml/分鐘、溫度40 °C之條件,以進行多分枝 狀巨單體之GPC測定。 〔GPC-MALS 測定〕 -23- 1357508 利用 Shodex HPLC、檢測器 Wyatt Technology DAWN EOS、ShodexRI-101、管柱 ShodexKF-806Lx2、溶劑 THF、 流量1.0ml/分鐘之條件下進行苯乙烯系樹脂之GPC-MALS • 測定。另外,GPC-MALS測定之解析係依照Wyatt公司之 解析軟體ASTRA進行,針對苯乙烯系樹脂(A)而求出重 量平均分子量之外,求得以從GPC-MALS所求出的該樹脂 混合物之分子量作爲橫軸、以慣性半徑作爲縱軸的兩對數 圖中之分子量25萬〜1000萬區域內的斜率(僅於該分子 φ 量範圍所得的直線形部分之測定値爲基礎,利用該軟體所 自動計算的近似直線之斜率)。 〔NMR測定法〕 根據核磁共振分光法(W-NMR、JEOL製 JNM-LA300 型)而求出多分枝狀巨單體之聚合性雙鍵的量,以試料每 單位質量之莫耳數表示。 〔熔融流動速率測定法〕 依照JIS K7210進行測定。還有,測定條件係溫度200 | °C、載重 49N。 〔圖案轉印性〕 藉由將頂角90°、50μιη間距之V字型稜鏡加工成壓模。 將此壓模裝配於模具內、射出成形,將稜鏡圖案轉印至成 形品表面。將此時之「成形品之稜鏡高度/壓模之棱鏡高度」 設爲圖案轉印率,將低於60%設爲X;將60%以上、低於 80%設爲△、將80%以上設爲〇。 〔外觀及加工性〕 射出成形厚度2 mm之32寸光擴散板之際,並無因成形 -24- 1357508 條件調整後澆口痕跡、鬚毛、殘留應力所造成之彎曲等之 情形設爲〇’發生之情形設爲X。 〔穿透率不均〕 於32寸光擴散板’畫出平行於長邊之3條線(離兩長 邊之距離l〇cm的位置與中央部合計3條)、平行於短邊之 5條線(離兩短邊之距離5cm、20cm的位置與中央部合計 5條)’於此等之15個交點,使用日本電色工業股份公司 製濁度3十NDH2000以測定總光線穿透率,由其最大値、最 小値、平均値’根據下式以算出穿透率不均: 穿透率不均(%)=〔(最大値-最小値)/平均値〕xl00 〔吸水率〕 依照:FIS K7209進行測定。將光擴散板裁斷成50 X 5 0mm ’於5 0 °C乾燥後,24小時浸漬於蒸餾水中,從浸漬 前後之重量增加,根據下式以算出吸水率: 吸水率(%)=〔(吸水後之重量-乾燥後之重量)/乾 燥後之重量〕X100 (參考例1 )多分枝狀巨單體(Mm-Ι )之合成 於具備攪拌裝置、滴定漏斗、溫度計、氮導入裝置及氣 體導入管之l〇〇〇ml梨型燒瓶中,於氮氣環境中,將4_溴二 (環氧乙烷)苯基乙腈35g溶解於800ml二甲亞颯(DMSO) 中。利用水浴而將內溫設爲30 °C之後,花費3分鐘滴入44ml 之5 0 %氫氧化鈉水溶液。保持3 0 °C之原狀態下攪拌2小 時,得到多分枝狀巨單體之先驅物。進一步藉由將50.0g 之4 -氯甲基苯乙烯滴入該反應物中,攪拌2小時而得到多 分枝狀巨單體之溶液。 -25- 1357508 過濾所得的溶液以去除固形成分,將此濾液倒入 225ml之5mol/L鹽酸水溶液的甲醇5L中,使多分枝 單體予以沈澱。抽氣過濾沈澱之多分枝狀巨單體,依 水' 甲醇之順序重複洗淨3次。於24小時減壓下乾燥 的多分枝狀巨單體,得到20g之多分枝狀巨單體(Mm-此多分枝狀巨單體(Mm-1)係由作爲本文中(a卜1) 示之AB2型單體所衍生之高分枝狀巨單體。 藉由GPC以測定所得的多分枝狀巨單體(Mm-1) 果,重量平均分子量(Mw)係6,000。另外,從h- 之測定結果’確認了直接鍵結於芳香環之雙鍵導入 2.70mmol/g 。 (參考例2)多分枝狀巨單體(Mm-2 )之合成 <多分枝狀聚醚聚醇之合成> 於具備攪拌機、溫度計、滴定漏斗及冷凝器之2L 中,於室溫中,添加乙氧基化季戊四醇(5莫耳環氧 加成季戊四醇)50.5g' BF3二乙基醚溶液(50%) Η 熱至1 1 〇 °C。於其中’一面慢慢控制因反應所造成之营 並一面以2 5分鐘慢慢加入3 -乙基-3 -(羥甲基)環氧 4 5 〇 g。散熱控制後,進一步於1 2 0 °C攪拌反應混合物 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所得的多分枝狀聚醚聚醇之 平均分子量爲3,000,羥基價爲530。 <具有甲基丙烯醯基及乙醯基之多分枝狀巨單體之合 於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及冷凝器之Dean-Stark傾析 具備氣體導入管之反應器中,添加上述之 <多分枝狀 聚醇之合成 > 所得的多分枝狀聚醚聚醇50g、甲基丙 含有 狀巨 蒸餾 所得 1 ) « 所揭 之結 NMR 量爲 燒瓶 乙烷 ,加 :熱, 丁烷 3小 里 成> 管及 聚醚 烯酸 -26- 1357508 13.8g、甲苯150g及氫醌〇_〇6g、對甲苯磺酸lg,以3ml/ 分鐘之速度’將含有7%氧之氮注入混合溶液中的同時, 於常壓下攪拌、加熱。使向傾析管之餾出液量成爲每1小 -時30g之方式來調節加熱量,脫水量到達2.9g爲止持續加 熱。反應結束後,暫時冷卻,添加醋酸酐3 6 g、胺基磺酸 5.7g’於60 °C攪拌10小時。其後,爲了去除殘留的醋酸及 氫醌,利用5 %氫氧化鈉水溶液5 0 g洗淨4次,進一步利 用1%硫酸水溶液50g洗淨1次,再利用水50g洗淨2次。 φ 將對甲氧基酚〇.〇2g加入所得的有機層中,減壓下,導入7 %氧的同時,餾出溶劑,得到具有異丙烯基與乙醯基之多 分枝狀巨單體(Mm-2)60g。所得的多分枝狀巨單體(Mm-2) 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爲3,900,雙鍵導入量爲1.50mm〇l/g, 異丙烯基與乙醯基導入率分別爲30%與62%。此處所得的 多分枝狀巨單體(Mm-2)係重複具有作爲本文中(al-ii-2) 所揭示之醚鍵的構造單位而形成分枝構造之多分枝狀巨單 體。 φ (參考例3)多分枝狀巨單體(Mm-3 )之合成 <具有甲基丙烯醯基及乙醯基之多分枝狀巨單體之合成> 於具備含有7%氧之氮導入管、溫度計、冷凝器之 Dean-Stark傾析管及具備攪拌機之反應容器中,添加 「BoltornH20」10g、氧化二丁錫l_25g、具有異丙烯基之 甲基丙烯酸甲酯l〇〇g及氫醌〇.〇5g’以3ml /分鐘之速度, 將含有7%氧之氮注入混合溶液中的同時,攪拌下加熱。 使向傾析管之餾出液量成爲每1小時15〜2〇g之方式來調 節加熱量,每1小時取出傾析管內之飽出物’添加相當於 -27- 1*357508 此餾出液量之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同時,予以反應4小時。 反應結束後,減壓下餾去甲基丙烯酸甲酯,爲了終止所殘 留的羥基而添加醋酸酐l〇g、胺基磺酸2g,於室溫下攪拌 10小時。藉過濾以去除胺基磺酸,於減壓下餾出醋酸酐與 醋酸之後,將殘留物溶解於醋酸乙酯70g中,爲了去除氫 醌,利用5 %氫氧化鈉水溶液20g洗淨4次,進一步利用7 %硫酸水溶液20g洗淨2次,再利用水20g洗淨2次。將 對甲氧基酚〇.〇〇45g加入所得的有機層中,減壓下,導入7 %氧的同時,餾出溶劑,得到具有異丙烯基與乙醯基之多 分枝狀巨單體(Mm-3)llg。所得的多分枝狀巨單體(Μιη·3 ) 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爲3,000,數目平均分子量爲2,100,雙 鍵導入量爲2.00mmol/g,異丙烯基與乙醯基導入率分別爲 55%與36%。此處所得的多分枝狀巨單體(Mm-3 )係重複 具有作爲本文中(al-ii-Ι )所揭示之醚鍵的構造單位而形 成分枝構造之多分枝狀巨單體。 (參考例4)多分枝狀巨單體(Mm-4 )之合成 <具有甲基丙烯醯基及乙醯基之多分枝狀巨單體之合成> 於具備含有 7%氧之氮導入管、溫度計、冷凝器之 Dean-Stark傾析管及具備攪拌機之反應容器中,添加 「BoltornH30」l〇g、氧化二丁錫1.75g、具有異丙烯基之 甲基丙烯酸甲酯150g及氫醌0.075g,以3ml/分鐘之速度, 將含有7%氧之氮注入混合溶液中的同時,攪拌下加熱。 使向傾析管之餾出液量成爲每1小時15〜20g之方式來調 節加熱量’每1小時取出傾析管內之餾出物,添加相當於 此餾出液量之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同時,予以反應8小時》 -28- 1357508 反應結束後,減壓下餾去甲基丙烯酸甲酯,爲了終止所殘 留的羥基而添加醋酸酐15g、胺基磺酸3g,於室溫下攪拌 10小時。藉過濾以去除胺基磺酸,於減壓下餾出醋酸酐與 醋酸之後,將殘留物溶解於醋酸乙酯l〇〇g中,爲了去除氫 醌,利用5 %氫氧化鈉水溶液20g洗淨4次,進一步利用7 %硫酸水溶液20g洗淨2次,再利用水20g洗淨2次。將 對甲氧基酚〇.〇7g加入所得的有機層中,減壓下,導入7 %氧的同時,餾出溶劑,得到具有異丙烯基與乙醯基之多 分枝狀巨單體(Mm-4)llg。所得的多分枝狀巨單體(Mm-4 ) 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爲5,200,數目平均分子量爲3,600,雙 鍵導入量爲3.00mmol/g’異丙烯基與乙醯基導入率分別爲 53%與41%。此處所得的多分枝狀巨單體(Mm-4)係重複 具有作爲本文中(al-ii-Ι )所揭示之醚鍵的構造單位而形 成分枝構造之多分枝狀巨單體。 (參考例5)多分枝狀巨單體(Mm-5)之合成 <具有甲基丙烯醯基及乙醯基之多分枝狀巨單體之合成> 於具備含有 7%氧之氮導入管、溫度計、冷凝器之 Dean-Stark傾析管及具備攪拌機之反應容器中,添加 「Boltorn H40」10g、氧化—丁錫2.5g、具有異丙稀基之 甲基丙烯酸甲酯200g與氫醌0_lg’以3ml/分鐘之速度’ 將含有7%氧之氮注入混合溶液中的同時,攪拌下加熱。 使向傾析管之餾出液量成爲每1小時15〜2〇g之方式來調 節加熱量,每1小時取出傾析管內之餾出物’添加相當於 此餾出液量之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同時’予以反應10小時。 反應結束後’減壓下餾去甲基丙嫌酸甲酯’爲了終止所殘 -29- 1357508 留的羥基而添加醋酸酐20g、胺基磺酸4g,於室溫下攪拌 10小時。藉過濾以去除胺基磺酸,於減壓下餾出醋酸酐與 醋酸之後,將殘留物溶解於醋酸乙酯中’爲了去除氫 醌,利用5 %氫氧化鈉水溶液2 0 g洗淨4次,進一步利用7 %硫酸水溶液20g洗淨2次,再利用水20g洗淨2次。將 對甲氧基酚〇.〇〇45g加入所得的有機層中,減壓下’導入7 %氧的同時,餾出溶劑,得到具有異丙烯基與乙醯基之多 分枝狀巨單體(Mm-5)llg。所得的多分枝狀巨單體(Mm-5) 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爲7,900,數目平均分子量爲4,200,雙 鍵導入量爲2.9〇mmol/g,異丙烯基與乙醯基導入率分別爲 49%與48%。此處所得的多分枝狀巨單體(Mm-5)係重複 具有作爲本文中(al-ii-Ι )所揭示之醚鍵的構造單位而形 成分枝構造之多分枝狀巨單體。 實施例1 調製由苯乙烯單體90份,相對於苯乙烯單體5 0 Oppm之 參考例1所得的多分枝狀巨單體(Mm-Ι )、及由甲苯10 份而成的混合溶液,相對於苯乙烯單體,更添加3 00ppm 之作爲有機過氧化物的過氧化第三丁基苯甲酸酯,使用第 1圖所示之裝置,依照下列條件予以連續式塊狀聚合: 混合溶液之供應量:9L/hr、 攪拌式反應器(2 )之反應溫度:1 32 °C、 循環聚合線(I )之反應溫度:1 3 8 °C、 非循環聚合線(II)之反應溫度:140〜160 °C、 回流比:R = F1/F2 = 6。 但是,F 1係顯示回流循環聚合線內之混合溶液的流量、 -30- 1357508 F 2係顯示流向非循環聚合線之混合溶液的流量。 利用熱交換器以將經由聚合所得的混合溶液加熱直到 220°C,於50mmHg之減壓下,去除揮發性成分後,予以九 - 粒化而得到苯乙烯系樹脂(A- 1 )。 於所得的苯乙烯系樹脂(A-1) 100份中,添加〇_7份之 作爲光擴散劑(B)之矽氧烷系微粒的日本信越化學工業股 份公司製KMP-701(B-1) ’使用滾筒予以預混合,得到光 擴散板用樹脂組成物。更利用3 Ommq)雙軸擠出機以混攪此 φ 混合物而得到複合九粒。於7 0 °C ’ 3小時預備乾燥所得的 複合物,利用450噸射出成形機以實施厚度2mm之32吋 擴散板的成形。 實施例2 除了使用多分枝狀巨單體(Mm-2)以取代實施例1中 之多分枝狀巨單體(Mm- 1 )以外,進行相同於實施例1之 .方式而得到苯乙烯系樹脂(A - 2 )。將0 · 7份之光擴散劑(B - 1 ) 添加於所得的苯乙烯系樹脂(A-2) 100份中,使用滾筒以 φ 預備混合。進行相同於實施例1之方式以熔融混攪此混合 物,供應於射出成形之材料而得到3 2寸擴散板。 實施例3 除了使用多分枝狀巨單體(Mm-3)以取代實施例1中 之多分枝狀巨單體(Mm-Ι)以外,進行相同於實施例丨之 方式而得到苯乙烯系樹脂(A- 3 )。將0 · 7份之光擴散劑(B - 1 ) 添加於所得的苯乙烯系樹脂(A-3) 100份中,使用滾筒以 預備混合。進行相同於實施例1之方式以熔融混攪此混合 物,供應於射出成形之材料而得到3 2寸擴散板。 •31- 1357508 將所得的苯乙烯系樹脂(A-3)之GPC-MALS的層析圖 顯示於第2圖。橫軸爲從測定開始時之流出的溶劑量(保 留時間),縱軸爲波峰強度,溶劑量越少的成分波峰具有 ~ 越高的分子量。圖中之實線係經由測定所得的波峰。針對 高分子量部分(P2)與低分子量部分(P1)之質量比,從 高分子量部分之最高波峰下降至橫軸之垂線,求出高分子 量部分之線對稱及高分子量部分之面積和而從整體減去此 等部分之剩餘部分的面積比率。其他之實施例及比較例也 φ 利用同樣之方法以求出(P2)與(P1)之比(P2) / (P1) 而揭不於表1及表2中。 將所得的苯乙烯系樹脂(A-3)之從GPC-MALS所求出 的分子量與慣性半徑之兩對數圖顯示於第3圖。 實施例4 調製由苯乙烯單體90份,相對於苯乙烯單體爲I800ppm 之參考例3所得的多分枝狀巨單體(Mm-3 )、及甲苯10 份而成的混合溶液,相對於苯乙烯單體,更添加3 OOppm φ 之作爲有機過氧化物的過氧化第三丁基苯甲酸酯,使用第 1圖所示之裝置,依照下列條件予以連續式塊狀聚合: 混合溶液之供應量:9L/hr、 攪拌式反應器(2)之反應溫度:132 °C、 循環聚合線(I )之反應溫度:1 3 8 °C、 非循環聚合線(II)之反應溫度:150〜170 °C、 回流比:R = F1/F2 = 6。 但是,F 1係顯示回流循環聚合線內之混合溶液的流量、 F 2係顯示流向非循環聚合線之混合溶液的流量。 -32- 1357508 利用熱交換器以將聚合所得的混合溶液加熱直到220 °C ’於50 mmHg之減壓下’去除揮發性成分後而得到苯乙 烯系樹脂(A-4 )。 於所得的苯乙烯系樹脂(A-4) 1〇〇份中,添加〇.7份之 光擴散劑(B-1),使用滾筒予以預混合。進行相同於實施 例1之方式以熔融混攪此混合物,供應於射出成形之材料 而得到3 2寸擴散板。 實施例5 進行相同於實施例4之方式而得到的苯乙烯系樹脂 (A-4 ) 100份中’添加1 .7份之作爲光擴散劑之丙烯酸系 微粒的日本觸媒股份公司製EposterMA1002(B-2),使用 滾筒以預備混合。進行相同於實施例1之方式以熔融混攪 此混合物,供應於射出成形之材料而得到3 2寸擴散板。 實施例6 進行相同於實施例4之方式而得到的苯乙烯系樹脂 (A-4) 100份中,添加0.7份之光擴散劑(B-1) 、0.1份 之作爲紫外線吸收劑1之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製 Tinuvin P、0.03份之作爲抗氧化劑 1之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製Irganox 1076 ' 0.07份之作爲抗氧化劑2 之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公司製 Irgafos 168,使用滾筒 以預備混合。進行相同於實施例1之方式以熔融混攪此混 合物,供應於射出成形之材料而得到3 2寸擴散板。 實施例7 進行相同於實施例 4之方式而得到的苯乙烯系樹脂 (A-4 ) 100份中,添加0.45份之光擴散劑(B-1 ) 、0_1 -33- L357508 份之紫外線吸收劑1、〇.03份之抗氧化劑1、〇·〇7份之作 抗氧化劑2,使用滾筒以預備混合。藉由進行相同於實 例1之方式以熔融混攪此混合物’使用裝配壓模(V字 9 0。、5 Ομιη間距)之模具以射出成形,得到厚度2mm之 寸棱鏡擴散板。 實施例8 進行相同於實施例4之方式而得到的苯乙烯系樹 (A-4) 100份中,添加0.2份之光擴散劑(B-1) 、0.1 之紫外線吸收劑1、〇 _ 〇 3份之抗氧化劑1、0,0 7份之作爲 氧化劑2,使用滾筒以預備混合。藉由進行相同於實施例 之方式以熔融混攪此混合物,使用裝配壓模(V字、90 < 5 Ομπι間距)之模具以射出成形,得到厚度2mm之32寸 鏡擴散板。 實施例9 除了使用參考例4所得的多分枝狀巨單體(Mm-4) 取代實施例4中之多分枝狀巨單體(Mm-3 ),將相對於 乙烯單體之添加量設爲l,000ppm以外,進行相同於實施 4之方式而得到苯乙烯系樹脂(A- 5 )。將0.7份之光擴 劑(B -1 )添加於所得的苯乙烯系樹脂(a - 5 ) 1 0 0份中 使用滾筒以預備混合。進行相同於實施例1之方式以熔 混攪此混合物,供應於射出成形之材料而得到厚度2mm 3 2寸擴散板。 實施例1 0 除了使用參考例4所得的多分枝狀巨單體(Mm-4 ) 取代實施例4中之多分枝狀巨單體(Mm-3 )以外,進行 爲 施 、 32 脂 份 抗 棱 以 苯 例 散 j 融 之 以 相 -34- 1357508 同於實施例4之方式而得到苯乙烯系樹脂(a - 6 )。將〇 . 7 份之光擴散劑(B - 1 )添加於所得的苯乙烯系樹脂(a _ 6 ) 1 〇 〇份中,並添加0 · 1份之紫外線吸收劑i、〇 · 〇 3份之抗氧 化劑1、0.0 7份之抗氧化劑2,使用滾筒以預備混合。進行 相同於實施例1之方式以熔融混攪此混合物,供應於射出 成形之材料而得到厚度2mm之3 2寸擴散.板。 實施例1 1 除了使用參考例5所得的多分枝狀巨單體(M m - 5 )以 Φ 取代實施例4中之多分枝狀巨單體(Mm-3)以外,進行相 同於實施例4之方式而得到苯乙烯系樹脂(a-7 )。將0.7 份之光擴散劑(B- 1 )添加於所得的苯乙烯系樹脂(Α·7 ) 1 〇 〇份中’並添加0 · 1份之紫外線吸收劑1、〇 · 〇 3份之抗氧 化劑1、0.0 7份之抗氧化劑2,使用滾筒以預備混合。進行 相同於實施例1之方式以熔融混攪此混合物,供應於射出 成形之材料而得到厚度2mm之32寸擴散板。 比較例1 Φ 除了調製由苯乙烯單體94份、及甲苯6份而成的混合 溶液,相對於苯乙烯單體,更添加3 00ppm之作爲有機過氧 化物的過氧化第三丁基苯甲酸酯以外,進行相同於實施例 4之方式而得到苯乙烯系樹脂(a,-1)。將〇.7份之光擴散 劑(B - 1 )添加於所得的苯乙烯系樹脂(a,- 1 ) 1 〇 〇份中, 使用滾筒以預備混合。進行相同於實施例1之方式以熔融 混攪此混合物,供應於射出成形之材料而得到3 2寸擴散 板0 比較例2 -35- 1357508 調製由苯乙烯單體94份、及甲苯6份而成的混合溶液, 相對於苯乙烯單體,更添加200ppm之2,2 -雙(過氧化-4,4-二丁基己基)丙烷,使用第1圖所示之裝置,依照下列條 件予以連續式塊狀聚合: 混合溶液之供應量:9L/hr、 攪拌式反應器(2)之反應溫度:115°C、 循環聚合線(I )之反應溫度:1 2 5 °C、 非循環聚合線(II)之反應溫度:130〜160°C、 回流比:R = F1/F2 = 6。 但是,F 1係顯示回流循環聚合線內之混合溶液的流量、 F2係顯示流向非循環聚合線之混合溶液的流量。 利用熱交換器以將聚合所得的混合溶液加< 熱直到220 °C,於50mmHg之減壓下,去除揮發性成分後,予以九粒 化而得到苯乙烯系樹脂(A,- 2)。 於所得的苯乙烯系樹脂(A’-2 ) 100份中,添加〇.7份 之光擴散劑(B - 1 ),並添加〇 . 1份之紫外線吸收劑1、0 · 0 3 份之抗氧化劑1、0.0 7份之抗氧化劑2,使用滾筒予以預混 合。更利用3 0mm(p雙軸擠出機以混攪此混合物而得到丸 粒。於70°C,3小時預備乾燥所得的複合物,利用45 0噸 射出成形機以實施厚度2mm之32吋擴散板的成形。 比較例3 調製由苯乙烯單體7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8份、甲苯 8份而成的混合溶液,相對於苯乙烯與甲基丙烯酸甲酯之 合計量,更添加50PPm之作爲過氧化物的2,2-雙(過氧化 -4,4-二丁基己基)丙烷,使用第1圖所示之裝置,依照下 -36- L357508 列條件予以連續式塊狀聚合: 混合溶液之供應量:9L/hr、 攪拌式反應器(2)之反應溫度:115°C、 循環聚合線(I)之反應溫度:120 °C、 非循環聚合線(II)之反應溫度:125〜150 °C、 回流比:R=F1/F2=6 。 但是,F 1係顯示回流循環聚合線內之混合溶液的流量、 F 2係顯示流向非循環聚合線之混合溶液的流量。 利用熱交換器以將聚合所得的混合溶液加熱直到220 t,於50mmHg之減壓下,去除揮發性成分後,予以九粒 化而得到苯乙烯系樹脂(A’ -3 )。 於所得的苯乙烯系樹脂(A ’ - 3 ) 1 0 0份中,添加0 · 7份 之光擴散劑(B - 1 ),使用滾筒予以預混合。進行相同於實 施例1之方式以熔融混攪此混合物,供應於射出成形之材 料而得到3 2寸擴散板。 比較例4 進行相同於比較例 2之方式而得到的苯乙烯系樹脂 (A’-2) 100份中,添力卩0_45份之光擴散劑(B-1) > 〇.ι 份之紫外線吸收劑1、〇 . 〇 3份之抗氧化劑1、〇 · 〇 7份之抗氧 化劑2,使用滾筒以預備混合。藉由進行相同於實施例1 之方式以熔融混攪此混合物,使用裝配壓模(V字、90。、 50μιη間距)之模具以射出成形,得到厚度2mm之32寸棱 鏡擴散板。 比較例5 進行相同於比較例3之方式而得到的苯乙烯系樹脂 -37- L357508 (A’-3) 100份中,添加0.2份之光擴散劑(B-l) ' 0.1 份之紫外線吸收劑1、0.03份之抗氧化劑1、0.07份之作爲 抗氧化劑2,使用滾筒以預備混合。藉由進行相同於實施 例1之方式以熔融混攪此混合物,使用裝配壓模(V字、 90°、5 Ομπι間距)之模具以射出成形,得到厚度2mm之32 寸棱鏡擴散板。 針對實施例1〜1 1及比較例1〜5,將評估結果彙整於表 1〜3 〇
-38- 1357508
【表1】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實施例5 實施例6 苯乙烯系樹脂 A-1 Α-2 A-3 A-4 A-4 A-4 巨單體麵 Mm-1 Mm-2 Mm-3 Mm-3 Mm-3 Mm-3 巨單體Mw (xlO4) 6,000 3,900 3,000 3,000 3,000 3,000 巨單體雙鍵含量(mmol/g) 2.70 1.50 2.00 2.00 2.00 2.00 巨單體添加量(ppm) 500 500 500 1,800 1,800 1,800 A 苯乙烯系樹脂之Mw (xlO4) 48 42 32 42 42 42 (Ρ2/Ρ1) 55/45 45/55 42/58 50/50 50/50 50/50 慣性半徑與分子量之相關圖的斜率 0.36 0.39 0.40 0.35 0.35 0.35 折射率 1.59 1.59 1.59 1.59 1.59 1.59 MFR (g/10min) 2.0 2.2 2.8 4.0 4.0 4.0 種類 Β·1 B-l B-l B-l B-2 B-l 粒徑(μτη) 3.5 3.5 3.5 3.5 2.5 3.5 B 折射率 1.43 1.43 1.43 1.43 1.51 1.43 添加量(wt%) 0.7 0.7 0.7 0.7 1.7 0.7 添 紫外線吸收劑1 0.1 加 抗氧化劑1 0.03 劑 抗氧化劑2 _ 0.07 外觀及加工性 Ο 〇 〇 〇 〇 0 平均穿透率(%) 67.11 63.38 62.38 65.50 67.42 63.33 擴 最大穿透率(%) 67.40 63.62 62.62 65.78 67.74 63.59 散 最小穿透率(%) 66.87 63.09 62.05 65.25 67.20 63.01 板 穿透率不均(%) 0.8 0.8 0.9 0.8 0.8 0.9 吸水率(%) 0.06 0.06 0.05 0.05 0.05 0.06 Λ -39- 1357508 【表2】
實施例7 實施例8 實施例9 實施例ίο 實施例11 苯乙烯系樹脂 A-4 A-4 A-5 A-6 Α-7 巨單體觀 Mm»3 Mm-3 Mm-4 Mm-4 Mm-5 巨單體Mw (χΙΟ4) 3,000 3,000 5,200 5,200 7,900 巨單體雙鍵含量(mmol/g) 2.00 2.00 3.00 3.00 2.90 巨單體添加量(ppm) 1,800 1,800 1,000 1,800 1,800 A 苯乙烯系樹脂之Mw (χΙΟ4) 42 42 36 52 50 (Ρ2/Ρ1) 50/50 50/50 52/48 55/45 55/45 慣性半徑與分子量之相關圖的斜率 0.35 0.35 0.36 0.35 0.35 折射率 1.59 1.59 1.59 1.59 1.59 MFR (g/10min) 4.0 4.0 3.5 3.0 3.0 種類 B-1 B-1 B-1 B-1 B-1 粒徑(μπι) 3.5 3.5 3.5 3.5 3.5 B 折射率 1.43 1.43 1.43 1.43 1.43 添加量(wt%) 0.45 0.2 0.7 0.7 0.7 添 紫外線吸收劑1 0.1 0.1 — 0.1 0.1 加 抗氧化劑1 0.03 0.03 — 0.03 0.03 劑 抗氧化劑2 0.07 0.07 — 0.07 0.07 圖案轉印性 〇 〇 — — — 外觀及加工性 〇 〇 〇 Ο 〇 擴 平均穿透率(%) 74.42 84.61 64.11 62.95 63.94 散 最大穿透率(%) 74.71 84.87 64.42 63.26 64.26 板 最小穿透率(%) 74.18 84.22 63.88 62.69 63.69 穿透率不均(%) 0.7 0.8 0.8 0.9 0.9 吸水率(%) 0.06 0.06 0.05 0.06 0.06 -40- 1357508 【表3】
比較例1 比較例2 比較例3 比較例4 比較例5 苯乙烯系樹脂 A’-l A’-2 A,-3 A’-2 Α’-3 巨單體_ 巨單體Mw (xlO4) 巨單體雙鍵含量(mmol/g) 巨單體添加量(卯m) A 苯乙烯系樹脂之Mw (xlO4) 25 24 32 24 32 (Ρ2/Ρ1) 0/100 0/100 0/100 0/100 0/100 慣性半徑與分子量之相關圖的斜率 0.52 0.50 0.50 0.50 0.50 折射率 1.59 1.59 1.57 1.59 1.57 MFR (g/10min) 3.0 2.0 1.4 2.0 1.4 種類 B-1 B-1 B-1 B-1 Β-1 粒徑(μιτ〇 3.5 3.5 3.5 3.5 3.5 B 折射率 1.43 1.43 1.43 1.43 1.43 添加量(wt%) 0.7 0.7. 0.7 0.45 0.2 添 紫外線吸收劑1 0.1 0.1 0.1 加 抗氧化劑1 0.03 0.03 0.03 劑 抗氧化劑2 0.07 0.07 0.07 圖案轉印性 Δ X 外觀及加工性 〇 〇 X Ο X 擴 平均穿透率(%) 63.43 65.82 63.77 76.56 86.53 散 最大穿透率(%) 63.85 66.32 64.00 76.09 87.20 板 最小穿透率(%) 62.91 65.33 63.12 75.12 86.02 穿透率不均(%) 1.5 1.5 1.4 1.3 1.4 吸水率(%) 1 0.05 0.11 0.06 0.06 0,06 41 - 1357508 由表1、2,本發明之光擴散板用樹脂組成物與由其而成 的光擴散板,除了光擴散性之外,也明確具有優越之加工 性、低吸水性、少的穿透率不均。 [產業上利用之可能性] 本發明之光擴散板用樹脂組成物具優越之加工性,所得 的光擴散板係光擴散性、低吸水性、低穿透率不均,尤其 能夠作爲朝向大型化之液晶顯示器中的正下方型背光方式 之光擴散板利用。另外,本發明之光擴散板用樹脂組成物 φ 之高加工性與作爲組成物之均質性係藉由例如對其表面實 施微細加工,提高光擴散性效果之情形等,能夠採用可同 時進行擴散板之成形與表面加工之射出成形法。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組裝具有靜態混合元件之管狀反應器的連 續聚合線之一例的步驟圖。 第2圖係於實施例3所得的苯乙烯系樹脂(A_3 )之 GPC-MALS的層析圖。 Φ 第3圖係由GPC-MALS所求出的苯乙烯系樹脂(A-3 ) 之分子量與慣性半徑的兩對數圖。還有,將分子量25萬〜 1,〇〇〇萬之區域、其範圍內之〇·35與0.45斜率的直線合倂 顯示於第3圖上。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柱塞栗 2 攪拌式反應器 3、7 齒輪栗 4〜6、8〜1〇 具有靜態混合元件之管狀反應器 -42 -
Claims (1)
1357508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光擴散板用樹脂組成物,其係含有苯乙烯系樹脂(A) 與光擴散劑(B)的光擴散板用樹脂組成物,其特徵係: 該苯乙烯系樹脂(A)係含有具複數個分枝,並且使其 尖端部具有複數個聚合性雙鍵之多分枝狀巨單體(al) 與苯乙烯系單體(a2)予以共聚合之樹脂。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擴散板用樹脂組成物,其中 該苯乙烯系樹脂(A)係 (1 )利用 GPC-MALS法所求出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爲 1 5萬〜55萬; (2 )將利用GPC-MALS法所求出的分子量作爲橫軸、 將慣性半徑作爲縱軸的兩對數圖形中,於分子量25萬〜 1,〇〇〇萬之區域的斜率爲0.35〜0.45 〇 3 . —種光擴散板,其特徵係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 之樹脂組成物所構成。 4 . 一種光擴散板之製法,其特徵係射出成形如申請專利範 圍第1或2項之樹脂組成物。 -43-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235298 | 2007-09-1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921152A TW200921152A (en) | 2009-05-16 |
TWI357508B true TWI357508B (en) | 2012-02-01 |
Family
ID=40451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7134649A TWI357508B (en) | 2007-09-11 | 2008-09-10 | Resin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diffusion plate, opt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345035B2 (zh) |
KR (1) | KR101045558B1 (zh) |
CN (1) | CN101802655B (zh) |
TW (1) | TWI357508B (zh) |
WO (1) | WO200903486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94381B2 (ja) * | 2011-06-17 | 2016-03-30 | 旭化成イー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 樹脂組成物、当該樹脂組成物を用いた光学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101372295B1 (ko) * | 2013-07-11 | 2014-03-11 | 세원정공 주식회사 | 광확산 폴리스티렌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단일층 구조의 광확산판 |
CN104371208B (zh) * | 2014-12-05 | 2017-04-19 | 成都领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高透高遮蔽性扩散板母料和制备方法及扩散板的制备方法 |
CN105759327A (zh) * | 2016-04-21 | 2016-07-13 | Tcl海外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 扩散板、扩散板制造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07353564A (zh) * | 2017-06-28 | 2017-11-17 | 常州大智光电有限公司 | Ps防眩光扩散板及其制备工艺 |
CN108803126B (zh) | 2018-06-29 | 2021-01-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CN109268775A (zh) * | 2018-11-13 | 2019-01-25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用于车灯的光学零件、车灯及汽车 |
TW202132822A (zh) * | 2019-12-24 | 2021-09-01 | 日商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 光擴散板以及直下式面光源單元 |
CN113278240A (zh) * | 2021-05-25 | 2021-08-20 |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一种车用高耐热高韧性光扩散pmma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12544B2 (ja) * | 1989-01-21 | 1996-07-03 | 株式会社クラレ | 光拡散性合成樹脂 |
DE60335344D1 (de) * | 2002-01-31 | 2011-01-27 | Dainippon Ink & Chemicals | Styrolharzzusammensetzung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
JP4610881B2 (ja) * | 2003-10-31 | 2011-01-12 |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
JP2006133567A (ja) * | 2004-11-08 | 2006-05-25 | Denki Kagaku Kogyo Kk | 光拡散板 |
KR20060096284A (ko) * | 2005-03-02 | 2006-09-11 | 신닛테츠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 광 확산판 |
JP2006299191A (ja) * | 2005-04-25 | 2006-11-02 |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 アクリル系樹脂粒子含有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
JP2007031660A (ja) | 2005-07-29 | 2007-02-08 |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 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スチレン系樹脂シート及び成形体 |
JP2007153959A (ja) | 2005-12-01 | 2007-06-21 | Nippon Steel Chem Co Ltd | 光拡散板用樹脂組成物及び光拡散板 |
JP2007206663A (ja) | 2006-01-06 | 2007-08-16 |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 耐熱性光拡散板 |
JP2007219456A (ja) * | 2006-01-20 | 2007-08-30 |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 耐熱性光拡散板 |
-
2008
- 2008-09-01 KR KR1020097025093A patent/KR10104555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8-09-01 JP JP2008557374A patent/JP4345035B2/ja active Active
- 2008-09-01 WO PCT/JP2008/065632 patent/WO200903486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9-01 CN CN2008801063725A patent/CN101802655B/zh active Active
- 2008-09-10 TW TW097134649A patent/TWI357508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345035B2 (ja) | 2009-10-14 |
JPWO2009034861A1 (ja) | 2010-12-24 |
KR101045558B1 (ko) | 2011-07-01 |
TW200921152A (en) | 2009-05-16 |
KR20100019471A (ko) | 2010-02-18 |
WO2009034861A1 (ja) | 2009-03-19 |
CN101802655B (zh) | 2012-01-04 |
CN101802655A (zh) | 2010-08-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57508B (en) | Resin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diffusion plate, opt | |
TWI448508B (zh) | A polycarbonate light-diffusing resin composition and a light diffusion plate | |
JP6202805B2 (ja) | メタクリル系樹脂を含むフィルム | |
TWI490645B (zh) |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樹脂漆、感光性樹脂膜以及感光性樹脂硬化物 | |
JP6496339B2 (ja) | 光学用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成形品および導光板 | |
TWI585142B (zh) | A styrene resin composition for optics, a molded article, and a light guide plate | |
TW201106031A (en) | Optical fib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 |
TW201105723A (en) | Curable composition and cured product thereof | |
CN102597102B (zh) | 聚合性组合物及丙烯酸树脂膜 | |
CN102257021A (zh) | 光学用成型体以及使用了该光学用成型体的导光板和光漫射体 | |
JP6014668B2 (ja) | (メタ)アクリル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 |
JP5844262B2 (ja) | 重合体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 |
TWI609907B (zh) | 光擴散性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 | |
WO2014002505A1 (ja) | メタクリル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その成形品および製造方法 | |
CN101489785A (zh)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和成型体 | |
US10040937B2 (en) |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optical molded product comprising the same | |
WO2013161267A1 (ja) | メタクリル樹脂組成物 | |
JPWO2017135066A1 (ja) | 光拡散剤、光拡散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 |
JPWO2008010553A1 (ja) | 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 |
JP6326530B2 (ja) | メタクリル系樹脂を含むフィルム | |
JP2006124608A (ja) | 押出しシート用メタクリル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押出しシート製造法 | |
JP5485095B2 (ja) | メタクリル系重合体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 |
TW201505825A (zh) | 積層體 | |
JPH1129630A (ja) | ポリエーテルエステル重縮合体 | |
TW201125919A (en) | High refractivity photo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ree from halogen substitu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