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9327A - 扩散板、扩散板制造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扩散板、扩散板制造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59327A
CN105759327A CN201610257195.7A CN201610257195A CN105759327A CN 105759327 A CN105759327 A CN 105759327A CN 201610257195 A CN201610257195 A CN 201610257195A CN 105759327 A CN105759327 A CN 105759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user plat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luminous intensity
base material
ye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571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冲
胡盛森
李尚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Overseas Electronics Hui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Overseas Electronics Hui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Overseas Electronics Huizhou Ltd filed Critical TCL Overseas Electronics Hui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571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593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59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93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2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having 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扩散板、扩散板制造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中,扩散板包括一基材,所述基材的内部或至少一面上设有配光粒子,所述配光粒子为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本发明通过在现有基材的内部或至少一面上形成有配光粒子,所述配光粒子为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利用黄色或蓝色配光粒子使LED的发射光经扩散板中的配光粒子反射,形成偏于配光粒子颜色的光,改变初始光的颜色,从而改变背光的颜色,即色度,达到让无法使用的偏色区LED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扩散板后得以重新利用,提高LED的利用率。另一方面,由于各屏厂商的色度标准稍有不同,可通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扩散板改变色度从而实现快速配屏。

Description

扩散板、扩散板制造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扩散板、扩散板制造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设备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如手机,显示器,电视等。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给液晶显示设备提供稳定均匀的面光源。而随着LED在行业的普及,无论直下发光方式或侧入发光方式的背光模组,LED已成为绝对的主流光源。
为保证显示设备的画面色彩表现力及感观一致性,液晶显示设备会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参数:色度,但受LED芯片波长及荧光粉无法绝对配比均匀的影响,LED每次产出时色度均会有一定的跨度,这个跨度超过了显示设备可接受的范围,所以会将LED色度分区,挑选部分合适色区使用,这样会导致色区较偏的LED无法使用,因此LED利用率只有70-90%,其余的LED由于色区无法达到目标值而导致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散板,旨在提高LED用于背光模组中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扩散板,包括一基材,所述基材的内部或至少一面上设有配光粒子,所述配光粒子为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
优选地,所述配光粒子与所述基材成型,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基材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配光粒子的含量为所述基材的1%-2%重量。
优选地,所述基材的入光面和/或出光面设置有一包含有配光粒子的配光涂层。
优选地,所述配光粒子的含量为所述配光涂层的1%-2%重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扩散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基材原料中,加入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
将上述加入有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的基材原料进行熔融搅拌操作;
压出成型,形成内部含有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的扩散板。
优选地,所述热熔的时间为10-20分钟,搅拌的时间为30-50分钟。
本发明还提供另外一种扩散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基材;
在所述基材的至少一面上涂覆含有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的涂料;
对涂覆在基材表面的涂料进行固化处理,形成扩散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置于背板中的至少一光源、以及位于光源上方的扩散板,所述扩散板包括一基材,所述基材的内部或至少一面上设有配光粒子,所述配光粒子为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置于背板上的光源、以及位于光源上方的扩散板,所述扩散板包括一基材,所述基材的内部或至少一面上设有配光粒子,所述配光粒子为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
本发明通过在现有基材的内部或至少一面上形成有配光粒子,所述配光粒子为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利用黄色或蓝色配光粒子使LED的发射光经扩散板中的配光粒子反射,形成偏于配光粒子颜色的光,改变初始光的颜色,从而改变背光的颜色,即色度,达到让无法使用的偏色区LED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扩散板后得以重新利用,提高LED的利用率。另一方面,由于各屏厂商的色度标准稍有不同,可通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扩散板改变色度从而实现快速配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扩散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扩散板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扩散板 11 基板
12 配光粒子 13 配光涂层
14 光学膜片 21 背板
22 LED 23 反射片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扩散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扩散板10,包括一基材11,所述基材11的内部设有配光粒子12,所述配光粒子12为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
具体的,所述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为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所形成的配光粒子12的直径在0.5~2μm之间,不溶于水。在安装有本发明扩散板10的背光模组中,如图2所示,光源为LED22,设置于扩散板10的下方,其发射出的光线进入到扩散板10中,照射到扩散板10中的配光粒子12上,经扩散板10中的配光粒子12反射,形成偏于配光粒子12颜色的光线,改变初始光线的颜色,从而改变背光的颜色,即色度,通过使用本实施例的扩散板10可将无法使用的偏色区LED重新利用,弥补了因LED产出时色区跨度大造成LED利用率低的状况。另一方面,由于各屏厂商的色度标准稍有不同,可通过使用本实施例的扩散板10改变色度从而实现快速配屏。
其中,所述配光粒子12与所述基材11热熔成型,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基材11的内部。
所述基材11压出成型前通过热熔搅拌方式,在PS、PMMA、PP或PC等基材原料中加入配光粒子12,使配光粒子12均匀分布在基材11的内部形成一体成型结构,以使LED22发出的光线经过该基材11后得到均匀的改变。
进一步的,所述配光粒子12的含量为所述基材11的1%-2%重量。
根据对色度的不同增损需求,加入不同比例的配色粒子,改变显示光谱,最终满足显示设备色度一致性。在LED的初始光色度的X、Y值偏高时,加入蓝色分散染料充当配光粒子;在LED的初始光色度的X、Y值偏低时,则加入黄色分散染料充当配光粒子。
在实际使用中,若设定CIE1931色坐标目标值X0.28±0.015,Y0.29±0.015,使用传统扩散板X、Y实测值若小于目标值下限,即X<0.265,Y<0.275,则在扩散板中用加入1%的黄色分散染料的配光粒子用于提升X、Y色坐标,当X、Y实测值大于目标值,即X>0.295,Y>0.305时,则加入1%的蓝色分散染料的配光粒子,用于降低X、Y色坐标以满足目标值。其中,配光粒子的比例每增加0.1%,则改变透过光线的色度0.0015-0.002,加入比例越大,X、Y色坐标提升或降低越大,直至达到目标值。
所述基材11的出光面(即上表面)还设置有光学膜片14,所述光学膜片14为扩散膜片,以进一步提高照射光线的均匀度,当然,所述光学膜片14也并不限于扩散膜片,还可以是防静电膜片、增亮膜片或者其他光学膜片,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所选择的光学膜片。
实施例二
图3是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扩散板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扩散板10,包括一基材11,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基材11的入光面和/或出光面设置有一包含有配光粒子12的配光涂层13,所述配光粒子12为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
其中,所述配光涂层13为在透明涂料中加入重量为1%-2%的配光粒子12,热熔搅拌均匀后涂覆在所处基材11的上和/或下表面形成的,所述基材11为PS、PMMA、PP或PC等透明板材。根据LED的初始光的色标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来选择配光粒子12在透明涂料中的比重,配光粒子12的比例每增加0.1%,则改变透过光线的色度0.0015-0.002,加入比例越大,X,Y色坐标提升或降低越大,直至达到目标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实施例一所述扩散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基材原料中,加入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
将上述加入有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的基材原料进行熔融搅拌操作;
压出成型,形成内部含有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的扩散板。
其中,所述基材原料由PS、PMMA、PP或PC等透光材料加入扩散粒子组成,在基材原料中根据LED的初始光的色标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值加入1%-2%比重的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经过热熔时间10-20分钟、搅拌时间30-50分钟后,压出成型,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在成型后的扩散板中均匀分布,形成用于改变LED初始光颜色的配光粒子,通过采用本方法制成的扩散板可将无法使用的偏色区LED重新利用,弥补了因LED产出时色区跨度大造成LED利用率低的状况。另一方面,由于各屏厂商的色度标准稍有不同,可通过使用本方法制造的扩散板来改变色度从而实现快速配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实施例二所述扩散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基材;
在所述基材的至少一面上涂覆含有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的涂料;
对涂覆在基材表面的涂料进行固化处理,形成扩散板。
其中,所述基材为PS、PMMA、PP或PC等透光板材,在透光涂料中根据LED的初始光的色标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值加入1%-2%比重的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形成配光涂料,将配光涂料涂覆在基材的表面上,经过固化处理后形成表面具有配光涂层的扩散板。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在成型后扩散板的涂层中均匀分布,形成用于改变LED初始光颜色的配光粒子,通过采用本方法制成的扩散板可将无法使用的偏色区LED重新利用,弥补了因LED产出时色区跨度大造成LED利用率低的状况。另一方面,由于各屏厂商的色度标准稍有不同,可通过使用本方法制造的扩散板来改变色度从而实现快速配屏。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21、设置于背板21中的至少一光源(本实施例中的光源为LED22)、以及位于光源上方的扩散板10,其中,所述背板21的边缘向上凸起形成用于固定扩散板10的支撑部,所述背板21与扩散板10之间还设置有反射片23,LED22设置于反射片23与扩散板10之间,LED22发出的光线直接或经过反射片23反射后进入扩散板10,照射到扩散板10中的配光粒子上,经扩散板10中的配光粒子12反射,形成偏于配光粒子12颜色的光线,改变初始光线的颜色,从而改变背光的颜色,即色度,该扩散板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发明的背光模组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背光模组,由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背光模组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为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扩散板,包括一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内部或至少一面上设有配光粒子,所述配光粒子为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
2.如权利要求1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粒子与所述基材热熔成型,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基材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2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粒子的含量为所述基材的1%-2%重量。
4.如权利要求1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入光面和/或出光面设置有一包含有配光粒子的配光涂层。
5.如权利要求4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粒子的含量为所述配光涂层的1%-2%重量。
6.一种扩散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基材原料中,加入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
将上述加入有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的基材原料进行熔融搅拌操作;
压出成型,形成内部含有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的扩散板。
7.如权利要求6的扩散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的时间为10-20分钟,搅拌的时间为30-50分钟。
8.一种扩散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基材;
在所述基材的至少一面上涂覆含有黄色或蓝色分散染料的涂料;
对涂覆在基材表面的涂料进行固化处理,形成扩散板。
9.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设置于背板上的光源、以及位于光源上方的扩散板,所述扩散板为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扩散板。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1610257195.7A 2016-04-21 2016-04-21 扩散板、扩散板制造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57593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7195.7A CN105759327A (zh) 2016-04-21 2016-04-21 扩散板、扩散板制造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7195.7A CN105759327A (zh) 2016-04-21 2016-04-21 扩散板、扩散板制造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9327A true CN105759327A (zh) 2016-07-13

Family

ID=56325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57195.7A Pending CN105759327A (zh) 2016-04-21 2016-04-21 扩散板、扩散板制造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5932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1789A (zh) * 2016-08-02 2017-01-0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片及其制备方法、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2013Y (zh) * 2002-05-14 2003-05-21 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扩散板
US20060158900A1 (en) * 2004-12-17 2006-07-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ffusing plate with improved brightness, and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1526687A (zh) * 2008-03-07 2009-09-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件
CN101802655A (zh) * 2007-09-11 2010-08-11 Dic株式会社 光扩散板用树脂组合物、光扩散板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2013Y (zh) * 2002-05-14 2003-05-21 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扩散板
US20060158900A1 (en) * 2004-12-17 2006-07-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ffusing plate with improved brightness, and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1802655A (zh) * 2007-09-11 2010-08-11 Dic株式会社 光扩散板用树脂组合物、光扩散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26687A (zh) * 2008-03-07 2009-09-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1789A (zh) * 2016-08-02 2017-01-0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片及其制备方法、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30072B1 (ko) 조명 장치 및 조명 장치를 이용하는 lcd 디바이스
CN103818131B (zh) 一种在反射片上印刷油墨网点的方法
CN103732975B (zh) 照明装置和使用该照明装置的液晶显示器
CN108387957A (zh) 一种高遮盖高辉度的量子点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03678A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JP2006344409A (ja)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CN208156223U (zh) 一种高色域均匀性的功能扩散板
CN104375226A (zh) 一种扩散式增亮反射膜及背光装置
CN101936489A (zh) 背光模块及其光学组件
CN102565921A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444044A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器件、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CN105938273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JP2007329007A (ja) 点光源バックライ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4460109A (zh) 显示装置
CN203658711U (zh) 一种可消除灯影的直下式led背光模组及液晶产品
CN101630093A (zh) 光学膜片及使用该光学膜片的背光模块
CN102043186A (zh) 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59327A (zh) 扩散板、扩散板制造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504669A (zh) 混合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05182455A (zh) 扩散板的生产方法
US10488707B2 (en) Diffusion ele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559668A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3728775A (zh) 用于直下式led背光源的灯影消除方法及液晶产品
WO2021063055A1 (zh) 光扩散部件、背光组件及交互智能平板
CN201820004U (zh) 导光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