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30892B - Low resistance thin film organic solar cell electrodes - Google Patents

Low resistance thin film organic solar cell electrod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30892B
TWI330892B TW095130117A TW95130117A TWI330892B TW I330892 B TWI330892 B TW I330892B TW 095130117 A TW095130117 A TW 095130117A TW 95130117 A TW95130117 A TW 95130117A TW I330892 B TWI330892 B TW I3308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material
organic
quot
conductive
heterojun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30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35385A (en
Inventor
Stephen R Forrest
Jiangeng Xue
Original Assignee
Univ Princet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Princeton filed Critical Univ Princeton
Publication of TW200735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35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30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3089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0/0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K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30/81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0/0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K30/2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comprising organic-organic junctions, e.g. donor-acceptor junc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radiation-sensitive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30/00
    • H10K39/10Organic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Arrays of single organic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1330892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一般而言係關於製造有機光敏光電裝置。更明確 而言,其係關於一種構造具有一低電阻透明電極之一有機 光敏光電裝置之方法。 【先前技術】 光電裝置依賴於多個材料之該等光學及電子特性來電子 地產生或偵測電磁輻射或從周圍電磁輻射產生電。 光敏光電裝置將電磁輻射轉換成一電性信號或電。太陽 能電池,亦稱為光伏打("PV")裝置,係專用於產生電功率 的一光敏光電裝置類型。光導體電池係結合信號偵測電路 使用的一光敏光電裝置類型,該信號偵測電路監視裝置之 電阻以偵測由於吸收光所引起的變化。光偵測器,其可接 收一施加偏電壓,係結合電流偵測電路使用的一光敏光電 裝置類型,該電流偵測電路測量光偵測器曝露於電磁輻射 時所產生的電流。 依據是否存在下面定義的整流接面,及依據是否採用一 外部施加電壓(亦稱為偏壓或偏電壓)來操作裝置,可區別 該等三種類光敏光電裝置。光導體電池不具有整流接面, 且通常採用一偏壓來操作。一Pv裝置具有至少一整流接 面,且並不採用偏壓來操作。一光偵測器具有至少一整流 接面’且通常但並非始終採用一偏壓來操作。 本文所使用的術語"整流"特另4表示A面具有不對稱傳導 特徵,即介面在-方向上較佳地支援電子電荷傳輸。術語 113588.doc 1330892 "半導體"表示當藉由熱或電磁激發感應電荷載子時可導電 之材料。術語"光導”一般係關於其中吸收電磁輻射能量並 因此轉換為電荷載子之激發能量,使得該等載子可在一材 料中傳導(即傳輸)電荷之程序。術語”光導材料"係指利用 其吸收電磁輕射特性來產生電荷載子之半導體材料。本文 所用的"頂部"表示離基板最遠,而”底部"表示離基板最 近可能存在中間層,除非指定第一層與第二層"實體接 觸"。 ‘在一有機半導體材料上入射一合適能量之電池韓射 時,可吸收一光子以產生一激發分子狀態。在有機光導材 料中,一般咸信所產生的分子狀態為一"激子",即在一限 制狀態下作為一準粒子傳輸的電子電洞對。一激子可在成 雙再結合("淬火")之前具有顯著的壽命,該再結合係指原 始電子與電洞相互再結合(與來自其他對之電洞或電子再 結合相反)。為產生一光電流,形成激子之電子電洞一般 在一整流接面處分離。 在光敏裝置之情況下,整流接面係稱為一光伏打異質接 面。有機光伏打異質接面之類型包括在一施體材料與一受 體材料之一介面處所形成的一施體受體異質接面、及在一 光導材料與一金屬之介面處所形成的一肖特基阻障異質接 面。 圖1係說明一範例性施體受體異質接面之一能階圖。在 有機材料之背景T,術語"施體"及·,受體"係指兩種接觸但 不同的有機材料之最高伯用分子軌域(”HOMO")與最低未 113588.doc 1330892 佔用分子軌域(,,LUM0")能階之相對位置。若與另一材料 接觸的一材料之LUM0能階較低,則該材料為受體。否則 其為施體。在缺少一外部偏壓之情況下,在一施體受體接 面處的電子能量上有利於移動至受體材料内。 如本文所使用的’在第—能階接近於真空能階1〇之情況 下,一第一 HOMO或LUMO能階"大於”或"高於"一第二 HOMO或LUMO能階。_更高的H〇M〇能階對應於相對於 -真空階具有-更小絕對能量之—電離電位(,,ιρ,·)。類似 地,一更高的LUMO能階對應於相對於真空階具有一更小 絕對能量之-電子親和力("ΕΑ")β在真空階在頂部的傳統 能階圖上’-材料之LUMO能階高於相同材料的η〇μ〇能 階。 在吸收施體152中的一光子6或受體154產生一激子^之 後,激子8在整流介面處分離。施體152傳輸電洞(開環)而 受體154傳輸電子(暗環 有機半導體中的-明顯特性為載子遷移率。遷移率測量 -電荷載子回應-電場穿過—傳導材料之容易^在有機 光敏裝置之背景下,由於—較高電子遷移率而優先藉由電 子進行傳導之-材料可稱為—電子傳輸材料。由於一較高 電洞遷移率而優先藉由電洞進行傳導之—材料可稱為一電 洞傳輸材料。可將由於裝置中的遷移率及/或位置而優先 藉由電子進行傳導的-層稱為一電子傳輪層("etl")。可 將由於裝置中的遷移率及/或位置而優先藉由電润進行傳 導的-層稱為-電洞傳輸層("HTL")。較佳的係但非必 113588.doc 1330892 然,一受體材料係一 傳輸材料。 電子傳輸材料而一施體材料係一電洞 如何基於載子遷移率及相對HOM〇&LUM〇階將兩種有
受體在此項技術中為眾人所熟知,本文不再提及。 本文所使用的術語"有機"包括可用來製造有機光電裝置 料。"小分子"係指非聚合物的 可能實際上相當大。在某些狀 的聚合材料及小分子有機材料。 任一有機材料,且"小分子"可能 況下小分子可包括重複單元。例如,將一長鏈烷基用作一 取代物不會將一分子排除出"小分子"級別之外。小分子還 可併入聚合物,例如作為聚合物主鏈上的一懸掛基或作為 主鏈的一部分。小分子還可用作樹枝狀高分子的核心半 族,該樹枝狀高分子由一系列建立在核心半族上的化學殼 體組成。樹枝狀高分子之核心半族可以係一螢光或磷光小 分子發射體。一樹枝狀高分子可以係一,,小分子,% 一般而 言’一小分子具有分子間分子量相同的一已定義化學式, 而一聚合物具有分子間分子量可能變化的一已定義化學 式°本文所使用的"有機"包括烴基及雜原子取代的烴基配 位體之金屬複合物。 關於有機光敏裝置之最新技術的額外背景解釋及說明, 包括其一般構造、特性、材料及特徵,頒給F〇rrest等人的 美國專利案第6,657,378號、頒給Forrest等人的美國專利案 第6,580,027號、及頒給Bulovic等人的美國專利案第 6,3 52,777號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 113588.doc -9- 1330892 【發明内容】 揭示-種降低綠裝置之_聯電阻之方法及結構。 二方法包括:提供—電極,其包含在-透明基板上配置 的一第一導電材料;在該第一導電材料上沈積並圖宰化一 光罩,使得該光罩中的開口具有傾斜側,其接近該基板而 變狹窄;直接在曝露於該光軍之該等開口内的該第一導電 材料上沈積一第二導電材料,至少部分地填充該等開口; 剝離該光罩,留下藉由在該鮮之該料4的該等沈積 物所形成之該第二導電材料之凹人結構;在剝離該光罩之 後,在該等凹入結構之間内的該第一導電材料上沈積一第 -有機材料;及在料凹人結構之_的㈣—有機材料 上沈積-第三導電材料’該等凹人結構之邊緣對齊沈積 物’使得該第三導電材料不直接接觸該第一導電材料,且 不直接接觸該第二導電材料。 該第一導電材料可具有與該第—導電材料類似的一導電 率,或可能更具傳導性。 該透明電極之第一導電材料可以係一金屬或一金屬取代 物。此類金屬取代物包括氧化物及聚合物及其他。一範例 性傳導性氧化物係一退化半導體氧化物。 該第二導電材料可以係一金屬或金屬取代物。 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電互連在該等凹入結構之間沈積的 該第二導電材料。可另外藉由作為一佈線步驟之部分形成 互連/通孔,或藉由構造該等凹入結構使該第三導電材料 在沈積時形成-單-連續層,來完.成此點。 113588.doc 上述步驟可用爽诸 采建立一施體受體異質接面或一肖特基阻 障異質接面。為形成-施體受體異質接面,該方法可進一 步,括在該第一有機材料上沈積一第二有機材料,該第— 及第一有機材料形成-平面、塊狀、或混雜施體受體異質 接面或者’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一起沈積該第一有機材 料與-第二有機材料,該等第一及第二有機材料形成一混 合、塊狀、或混雜施體受體異質接面。 為形成一肖特基阻障異質接面,該第一導電材料可以係 金屬’該it明電極與該第—有機材料形成—肖特基阻障異 質接面。或者,該第三導電材料可以係金屬,該第三導電 材料與该第-有機材料形成—肖特基阻障異質接面。可用 於該透明電極的-結構之_範例係與該透明基板實體接觸 的一薄板。 【實施方式】 一有機光敏裝置包含至少一光作用區域,其中吸收光以 形成一激子,該激子隨後可分離成一電子與一電洞。圖2 顯示一有機光敏光電裝置100之一範例,其中光作用區域 150包含一施體受體異質接面。"光作用區域"係吸收電磁 辕射以產生激子之一光敏裝置之一部分,該等激子可分離 以便產生一電流。裝置100在一基板11〇上包含一陽極 120、一陰極平滑層122 ' —施體152、一受體154、一激子 阻隔層("EBL”)156、及一陰極170。 頒給Forrest等人的美國專利案第6,451,415號中說明 EBL156之多個範例’其針對其與EBL有關之揭示内容而以 113588.doc -11 - 1330892 引用方式併入本文。還可在Peumans等人的”超薄有機雙異 質接面光伏打二極體中高光學強度下的有效率光子收集" (應用物理期刊76,第2650至2652頁(2000))找到EBL之額 外背景解釋。EBL藉由防止激子從施體及/或受體材料遷出 而減小淬火。 本文中術語"電極"及"接觸"可互換地用來表示提供一媒 體之一層,該媒體用於將光產生電流遞送至一外部電路或 向裝置提供一偏壓電流或電壓。如圖2所示,陽極12〇及陰 極170係範例。電極可由金屬或"金屬取代物來組成。本 文中術語"金屬”用於不僅涵蓋由一純元素金屬組成的材 料,還涵蓋金屬合金’其係由二或多種純元素金屬組成的 材料。術語"金屬取代物”係指非正常定義内的一金屬,但 具有金屬狀特性(例如導電率)之一材料,例如摻雜的寬能 隙半導體、退化半導體、傳導氧化物、及傳導聚合物。電 極可包含一單一層或多個層(一"複合”電極),可以係透 明、半透明、或不透明。電極及電極材料之範例包括頒給 Bulcmc等人的美國專利案第6,352 777號頒給 等人的美國專利案第6,42〇,〇31號所揭示的該等電極及電極 材料’各項美國專利案針對該些個別特徵之揭示内容以引 用方式併入本文。如本文所使用的,在一材料透射至少5〇 %的相關波長下的周圍電磁輻射之情況下,稱其為"透 明"。 基板110可以係提供所需結構特性的任一適當基板。該 基板可以係柔性或剛性、平面或非平面。該基板可以係透 113588.doc -12- 1330892 明、半透明或不透明。剛性勉政R a + 社々从 輯塑膠及玻璃係首選剛性基板材 料之純例。柔性塑膠及金屬箔俜 y, 项/白保首選柔性基板材料之範 例。 可在陽極層120與施體層ι52 之間疋位一陽極平滑層 122。在頒給Forrest等人的美國直4l丨由处 们關專利案第M57,378號中說 明陽極平滑層,其針對此特徵右 竹伋有關之其揭示内·容以引用方 式併入本文。. 在圖2中,光作用區域15〇包含施體材料152與受體材料 154。用於該光作用區域的有機材料可包括有機金屬化合 物’包括環金屬化有機金屬化合物。本文所使用的術語 "有機金屬"如習知此項㈣者所廣泛理解的並如(例 如)Gary L. Miessler與 D〇nald A 如、―心取叫 999) 所著的"無機化學"(第二版)之第13章中所給出的。 可使用真线積、旋塗、有機汽相沈積、喷墨印刷及此 項技術中所習知的其他方法,來製造有機層。 各種施體受體異質接面類型之範例如圖…所示。圖3 顯示形成-平面異質接面之一施體受體雙層。圖4顯示包 括一混合異質接面153之-混雜異質接面,該混合異質接 面⑸包含施體與受體材料之—混合物。圖5顯示—理想化 的’’塊狀"異質接面。在理想光電流之情況下,一塊狀異質 接面在施體材料252與受體材料254之間具有一單一連續介 面,但在實際裝置中-般存在多個介面。混合及塊狀異質 接面由於具有複數個材料域而可具有多個施體受體介面。 可電分離相反類型材料所包圍的多個域(例如受體材料所 113588.doc 1330892 包圍的一施體材料域)’使得該些域不貢獻光電流。可藉 由滲漏路徑(連續光電流路徑)來連接其他域,使得該些其 他域可貢獻光電流。一混合異質接面與一塊狀異質接面之 間的差別在於施體材料與受體材料之間的相位分離之程 度。在一混合異質接面中’存在極小或不存在任何相位分 離(該等域極小,例如小於數奈米),而在一塊狀異質接面 中’存在明顯的相位分離(例如,形成數奈米至i 〇〇 nm大 小之域)。 例如可藉由使用真空沈積或汽相沈積共同沈積該等施體 及受體材料來形成小分子混合異質接面。例如可藉由受控 生長、具有後沈積退火的共同沈積、或溶液處理來形成小 . 分子塊狀異質接面。例如可藉由溶液處理施體及受體材料 -之聚合物混合物來形成聚合物混合或塊狀異質接面。 若一光作用區域包括一混合層(153)或塊狀層(252、254) 及該等施體層(152)及受體層(154)之一者或二者,則稱該 φ 光作用區域包括一"混雜"異質接面。圖4中的層配置係一 範例。關於混雜異質接面之額外解釋,在2〇〇4年8月4曰申 請的Jiangeng xue等人的標題為"採用混雜混合平面異質接 面之高效率有機光伏打電池”之美國申請案第1〇/9i〇,37i號 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 般而。平面異質接面具有較好的載子傳導,但較差 的激子分離,一混合層具有較差的載子傳導、較好的激子 分離,而-塊狀異質接面具有較好的載子傳導、較好的激 子刀離’但可此在材料"死胡同"之末端經歷電荷積累,從 113588.doc -14· l33〇892 而降低了效率《除非另有申明,平面、混合、塊狀及混雜 異質接面遍及本文所揭示之具體實施例可互換地用作施體 受體異質接面。 圖6顯不一有機光敏光電裝置3〇〇之一範例,其中光作用 區域350係一肖特基阻障異質接面。裝置3 〇〇包含一透明接 觸3 20、一光作用區域35〇’其包含一有機光導材料358、 及一肖特基接觸370。肖特基接觸37〇 一般形成為一金屬 層。若光導層358係一 ETL·,則可使用一高功函數金屬, 例如金,而若該光導層係一 ΗΊχ,則可使用一低功函數金 屬,例如鋁、鎂、或銦。在一肖特基阻障電池中,與該肖 特基阻障相關聯的一内建電場將一激子中的電子與電洞拉 開。一般而言,此電場輔助的激子分離與施體受體介面處 的分離效率不一樣。 所示的該等裝置係連接至一元件〖9〇。若該裝置係一光 伏打裝置,則元件1 9 0係消耗或儲存功率的一電阻負載。 若該裝置係一光偵測器,則元件19〇係一電流偵測電路, 其測量該光偵測器曝露於光時所產生的電流,且其可向該 裝置施加一偏壓(如例如2005年5月26曰頒給F〇rrest等人的 美國公開專利申請案2005-0110007 A1所述)。若從該裝置 排除該整流接面(例如將一單一光導材料用作光作用區 域)’則所產生的結構可用作一光導體電池,在此情況 下,元件190係一信號偵測電路,用以監視由於吸收光所 引起的橫跨該裝置的電阻變化》除非另有申明,該些配置 及修改之各配置及修改均可用於本文所揭示的該等圖式及 113588.doc 1330892 具體實施例之各圖式及具體實施例中的該等裝置。 一有機光敏光電裝置還可包含透明電荷傳送層、電極、 或電荷再結合區域…電荷傳送層可以係'有機或無機,且 可以或不可以係光導活化的。一電荷傳送層類似於一電 極,但不具有裝置外面的一電性連接,並僅將電荷載子從 一光電裝置之一子區段遞送至相鄰子區段。一電荷再結合 區域類似於一電荷傳送層,但允許在一光電裝置之相鄰子 區段之間再結合電子及電洞。如(例如)頒給F〇rrest等人的 美國專利案第6,657,378號、在2004年8月u日申請的以以 等人之標題為"有機光敏裝置"之美國專利申請案 10/915,410、及在2004年3日申請的卩…“以等人之標題 為”堆疊有機光敏裝置"之美國專利申請案1〇/979,145中所 述’其各針對再結合區域材料及結構之其揭示内容以引用 方式併入本文,一電荷再結合區域可包括半透明金屬或金 屬取代物再結合中心,其包含奈米團簇、奈米微粒、及/ 或奈米棒。一電荷再結合區域可以或可以不包括其中嵌入 該再結合中心的一透明矩陣層。一電荷傳送層、電極、或 電荷再結合區域可用作該光電裝置之子區段之一陰極及/ 或一陽極。一電極或電荷傳送層可用作一肖特基接觸。 圖7及8顯示級聯裝置之範例’其包括此類透明電荷傳送 層、電極、及電荷再結合區域。在圖7之裝置400中,與一 中間傳導區域460串聯地電性堆疊光作用區域150及150,》 如所示’無外部電性連接,中間傳導區域460可以係一電 荷再結合區域或可以係一電荷傳送層。作為一再結合區 113588.doc -16- 1330892 域,區域460包含具有或不具有一透明矩陣層的再結合土.. 〜461。右不存在任何矩陣層,則形成該區域的材料配置 可以橫跨區域460不連續。圖8中的裝置5〇〇顯示平行電性 堆疊的光作用區域150及15〇,,頂部電池處於一反向組態 (即,陰極在下)。在圖7及8之各圖中,可取決於應用而採 用相同個別材料、或不同材料來形成光作用區域15〇及15〇, 與阻隔層156及156’。同樣,光作用區域15〇及15〇,可以係 相同類型的異質接面(即平面、混合、塊狀、混雜),或可 以係不同類型。 在上述該等裝置之各裝置中,可省略多個層,例如激子 阻隔層。可添加其他層,例如反射層或額外光作用區域。 可改變或反向該次序。如(例如)頒給F〇rrest等人的美國專 利案第6,333,458號及頒給peutnans等人的美國專利案第 6,440,769號中所述,其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可採用一 集中器或截獲組態來增加效率。如(例如)在2004年6月1曰 申請的Peumans等人之標題為"非週期性介電多層堆疊„之 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0/857,747號所述,其以引用方式併入 本文’可使用塗層將光學能量聚焦在一裝置之所需區域 内。在該等級聯裝置中’可在電池之間形成透明絕緣層, 經由電極來提供該等電池之間的電性連接。而且在該等級 聯裝置中’該等光作用區域之一或多個光作用區域可以係 一肖特基阻障異質接面’而非一施體受體異質接面。可使 用明確說明之配置外的配置》 當代小分子及聚合物光敏電池之普遍設計利用一透明非 113S88.doc -17- 1330892 疇。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說明一施體受體異質接面之一能階圖。 圖2顯示包括一施體受體異質接面的一有機光敏裝 圖3顯示形成一平面異質接面之一施體受體雙層:置。 圖4顯示在一施體層與一受體層之間包括一混八 面的一混雜異質接面。 ° 質接
圖5顯示一塊狀異質接面。 圖6顯示包括一肖特基阻障異質接面的一 置 有機光敏裝 圖7顯示串聯的級聯光敏電池。 圖8顯示平行的級聯光敏電池。 圖9八至卯顯示一種用於形成具有低電阻接觸之一 光伏打裝置之方法。
圖10A及10B顯示可用於圖9B之步驟之一光罩其簡化 一共用陽極及陰極之產生。圖1〇A係該結構之一斷面,而 圖10B係一俯視圖,直線Α·Α,在該等圖示之間提供一參考 框架。 > 圖11Α及11Β顯示使用圖10Α及1〇Β所示之光罩所產生的 導體圖案。圖11Α係該結構之-斷面,而圖UB係—俯視 圖’直線Β-Β,在該等圖示之間提供一參考框架。 該等圖示不必按比例纟會製。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6 光子 113588.doc -22- 1330892 8 激子 10 真空能階 100 有機光敏光電裝置 110 基板 120 陽極/陽極層 120' 陽極 122 陰極平滑層 150 光作用區域 150' 光作用區域 152 施體/施體材料/施體層 152' 施體 154 受體/受體材料/受體層 154' 受體 153 混合異質接面/混合層 156 激子阻隔層("EBL") 156' 阻隔層 170 陰極 190 元件 252 施體材料/塊狀層/施體層 254 受體材料/塊狀層/受體層 300 有機光敏光電裝置 320 透明接觸 350 光作用區域 370 肖特基接觸 113588.doc -23 1330892 358 有機光導材料/光導層 400 裝置 460 中間傳導區域 461 再結合中心/奈米微粒 500 裝置 920 第一導電材料 924 第二導電材料/凹入結構 924' 第二導體
930 光罩層 932 凹入開口 950 有機層/有機材料 950' 有機層 970 第三導電材料 970' 第三導體 975 間隙
113588.doc •24·

Claims (1)

  1. 1330892 第095130117號專利申請案 ,·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99年4月)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用於製造一有機感光光電裝置之方法,其包含: 提供一透明膜,其包含在一透明基板上配置的一第一 導電材料; 在該第一導電材料上沈積並圖案化一光罩 罩中的開口具有傾斜側,其接近該基板而變狹窄; 直接在曝露於該光罩之該等開口内的該第一導電材料 上沈積一第二導電材料,至少部分地填充該等開口; 一剝離該光罩,留下該第二導電材料之凹入結構,其係 藉由在該光罩之該等開口中的該沈積物而形成; 在該剝離之後,在該等凹入結構之間内的該第一導電 材料上沈積一第—有機材科;以及 一:該等凹入結構之間内沈積的該第一有機材料上沈積 材料,該等凹人結構之邊緣對齊沈積物,使 料f 電材料不會直接接觸該等第一及第二導電材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 更具傳導性。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 一聚合物。 δ亥第二導電材料比該第一導電材料 其中忒第一導電材料係一氧化物或 4. 如請求項3之方法 物0 其中该氧化物係一退化半導體氧化 5.6. 如請求項3之方法 如請求項 之方法 其中該第二導電材料係—金屬。 其中該透明膜之帛―導電材料係__ 11358B-990407.doc 聲賴 金屬之一透明塗層。 如請求们之方法,其 8.如請求们之方法…“導電材科係-金屬。 構之間沈積的W 含電互連在該等凹入超 "積的該第三導電材料。 9·如請求項丨之方法,苴 沈積1二有機材二步第包含及在:第-有機材料上 平面、塊狀广亥寻第一及第二有機材料形成-如請求項I之::雜:、體受體異質接面。 材料鬼—第-右,、進一步包含一起沈積該.第一有機 一混合、塊狀十 4第及第二有機材料形成 塊狀、或混雜施體受體異質接面。 11·如請求項丨之方 明膜及該第-有機一導電材料係金屬,該透 12·如請求丄方法:形成一肖特基阻障異質心 三導•材斜月 -中該第二導電材料係金屬,該第 面。电,該弟—有機材料形成—肖特基阻障異質接 13.:請求項i之方法’其中該透明膜係 接觸的一薄板。 β丞板貫姐 113588-990407.doc
TW095130117A 2005-08-17 2006-08-16 Low resistance thin film organic solar cell electrodes TWI330892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205,122 US7314773B2 (en) 2005-08-17 2005-08-17 Low resistance thin film organic solar cell electrod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35385A TW200735385A (en) 2007-09-16
TWI330892B true TWI330892B (en) 2010-09-21

Family

ID=38322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30117A TWI330892B (en) 2005-08-17 2006-08-16 Low resistance thin film organic solar cell electrodes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7314773B2 (zh)
EP (1) EP1920480B1 (zh)
JP (1) JP5461836B2 (zh)
KR (1) KR101332490B1 (zh)
CN (1) CN101390229B (zh)
AR (1) AR055122A1 (zh)
DE (1) DE602006007594D1 (zh)
HK (1) HK1116925A1 (zh)
TW (1) TWI330892B (zh)
WO (1) WO200800502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5011415D1 (de) * 2005-06-16 2009-01-15 Asulab Sa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ein transparentes Element mit transparenten Elektroden und entsprechendes Element
US7314773B2 (en) * 2005-08-17 2008-01-01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Low resistance thin film organic solar cell electrodes
US20090229667A1 (en) * 2008-03-14 2009-09-17 Solarmer Energy, Inc. Translucent solar cell
KR100953448B1 (ko) 2008-04-02 2010-04-20 한국기계연구원 반도체 나노소재를 이용한 광전 변환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0041022A (ja) * 2008-07-08 2010-02-1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光電変換素子
US20100018581A1 (en) * 2008-07-24 2010-01-28 Solarmer Energy, Inc. Large area solar cell
US8367798B2 (en) * 2008-09-29 2013-02-05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ctive materials for photoelectric devices and devices that use the materials
FR2939239B1 (fr) 2008-12-03 2010-12-31 Ecole Polytech Module photovoltaique comprenant une electrode transparente conductrice d'epaisseur variable et procedes de fabrication d'un tel module
US20100279458A1 (en) * 2009-04-29 2010-11-04 Du Pont Apollo Ltd. Process for making partially transparent photovoltaic modules
US20100276071A1 (en) * 2009-04-29 2010-11-04 Solarmer Energy, Inc. Tandem solar cell
US20100276731A1 (en) * 2009-05-04 2010-11-04 Brookhaven Science Associates, Llc. Inorganic Nanocrystal Bulk Heterojunctions
KR101570535B1 (ko) * 2009-05-12 2015-11-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KR101068646B1 (ko) 2009-05-20 2011-09-28 한국기계연구원 쇼트키 접합 태양 전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20100294352A1 (en) * 2009-05-20 2010-11-25 Uma Srinivasan Metal patterning for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structures based on alloy formation
KR101028971B1 (ko) * 2009-05-26 2011-04-19 한국과학기술원 집적형 박막 태양전지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8440496B2 (en) * 2009-07-08 2013-05-14 Solarmer Energy, Inc. Solar cell with conductive material embedded substrate
US8372945B2 (en) 2009-07-24 2013-02-12 Solarmer Energy, Inc. Conjugated polymers with carbonyl substituted thieno[3,4-B]thiophene units for polymer solar cell active layer materials
KR101094300B1 (ko) * 2009-10-12 2011-12-19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조명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399889B2 (en) 2009-11-09 2013-03-19 Solarmer Energy, Inc.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organic solar cell stack
WO2014200312A1 (ko) 2013-06-14 2014-12-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유기태양전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SG11201605513TA (en) * 2014-01-31 2016-08-30 Champ Great Int L Corp Tandem organic photovoltaic devices that include a metallic nanostructure recombination lay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97141B2 (ja) * 1992-12-25 2000-01-1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
US5701055A (en) 1994-03-13 1997-12-23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813217B2 (ja) * 1995-03-13 2006-08-2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US5703436A (en) 1994-12-13 1997-12-30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Transparent contacts for organic devices
US5773931A (en) 1996-09-06 1998-06-30 Motorola, Inc.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6016033A (en) 1997-07-11 2000-01-18 Fed Corporation Electrode structure for high resolutio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6420031B1 (en) 1997-11-03 2002-07-16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Highly transparent non-metallic cathodes
JP3663876B2 (ja) * 1998-01-08 2005-06-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352777B1 (en) 1998-08-19 2002-03-05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Organic photosensitive optoelectronic devices with transparent electrodes
US6451415B1 (en) 1998-08-19 2002-09-17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Organic photosensitive optoelectronic device with an exciton blocking layer
US6333458B1 (en) 1999-11-26 2001-12-25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Highly efficient multiple reflection photosensitive optoelectronic device with optical concentrator
US6440769B2 (en) 1999-11-26 2002-08-27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Photovoltaic device with optical concentra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6191433B1 (en) * 2000-03-17 2001-02-20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OLE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atterning cathodes of the device
US6580027B2 (en) 2001-06-11 2003-06-17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Solar cells using fullerenes
US6657378B2 (en) 2001-09-06 2003-12-02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Organic photovoltaic devices
US6838231B2 (en) 2001-10-15 2005-01-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roduction process of silver halide photographic emulsion and silver halide photographic light-sensitive material
JP4244560B2 (ja) 2002-04-02 2009-03-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スイッチング等に有用な新規化合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623446B1 (ko) * 2002-04-12 2006-09-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발광표시소자
JP4643926B2 (ja) 2003-05-07 2011-03-02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 交互積層構造を有する高分子薄膜を用いた光電素子、及び太陽電池
US6846606B1 (en) 2003-11-21 2005-01-25 Eastman Kodak Company Phosphor screen and imaging assembly with poly(lactic acid) support
US6972431B2 (en) 2003-11-26 2005-12-06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Multilayer organic photodetectors with improved performance
US7314773B2 (en) * 2005-08-17 2008-01-01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Low resistance thin film organic solar cell electrod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R055122A1 (es) 2007-08-08
WO2008005027A3 (en) 2008-05-29
US7314773B2 (en) 2008-01-01
EP1920480A2 (en) 2008-05-14
JP2009505422A (ja) 2009-02-05
EP1920480B1 (en) 2009-07-01
JP5461836B2 (ja) 2014-04-02
KR20080044295A (ko) 2008-05-20
CN101390229A (zh) 2009-03-18
KR101332490B1 (ko) 2013-11-26
US20080131993A1 (en) 2008-06-05
WO2008005027A2 (en) 2008-01-10
CN101390229B (zh) 2010-08-25
TW200735385A (en) 2007-09-16
HK1116925A1 (en) 2009-01-02
DE602006007594D1 (de) 2009-08-13
US20070178619A1 (en) 2007-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0892B (en) Low resistance thin film organic solar cell electrodes
KR101489338B1 (ko) 유기 하이브리드 평면-나노결정성 벌크 헤테로접합
JP5313680B2 (ja) 増感超薄層を用いた有機光電池
TWI479709B (zh) 用於設計高效率有機光生伏打電池之結構及標準
JP5947799B2 (ja) 光起電デバイスにおける感光層のエピタキシャル成長制御用材料
US8013240B2 (en) Organic photovoltaic cells utilizing ultrathin sensitizing layer
TWI402981B (zh) 具有互逆載體激子阻擋層之有機雙異質結構光伏打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