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3744B -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herbal plants - Google Patents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herbal pla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3744B
TWI323744B TW91138157A TW91138157A TWI323744B TW I323744 B TWI323744 B TW I323744B TW 91138157 A TW91138157 A TW 91138157A TW 91138157 A TW91138157 A TW 91138157A TW I323744 B TWI323744 B TW I3237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dna
scutellaria
identification
ge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1138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11066A (en
Inventor
Shu-Jiau Chiou
Wen Ching Lee
Cheng-Yu Lee
Cheng Hrng Yen
Chuan I Li
Lain Tze Lee
Original Assignee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 Tech Res Inst filed Critical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to TW91138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23744B/zh
Publication of TW200411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11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3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3744B/zh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Description

1323744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鑑定比對植物藥材基因之方 法’尤指一種適用於以葉綠體DNA序列鑑定比對特定 品種植物藥材之方法。 【先前技術】 中藥材的基源鑑定一直以來源、性狀、顯微鏡檢及 理化方法來檢測’此.在礦物藥或動物入藥有相當的可信 度,但對於一些特殊部位如組織或器官、或經過加工已 失去原本性狀的藥材則無從判別。台灣市售中藥材多由 大陸進口’正品不易取得’很多中藥材外觀相近、同名 異物或同物異名,造成誤用、混用的情形报常見,加上 某些高貴藥材被冒用的現象嚴重,造成藥效低下無法掌 控的問題’因此急需開發更有效的鑑定技術來鑑定基源 以保證中藥材的品質。 隨著分子生物技術的進展,利用植物染色體DNA多 型性(polymorphism)的特性,以PCR技術放大生物遺傳 物質及自動序列分析的技術,可快速且準確地在DNA層 次找出特異的序列供作種源鑑定用。因此,應用pCR及 自動序列分析的技術,將可作為種源鑑定的DNA序列建 構成資料庫’可供業界掌控藥材品質的依據。未來隨著 植物物種專利(Plant Breeding Right,PBR )的推行,以 分子鑑定來保護種源專利權將更形重要。 目前台灣中藥材的市場經學者專家實地調查結 果’發現多種藥材有誤用、混用及冒用的情形。以黃耆 為例,40件黃耆商品中紅耆占37件,而白皮耆僅有3件, 1323744 育耆、紅耆為同科不同屬之兩種藥材,不論在外觀、成 分、=理活性、臨床療效等方面有很大的差距。因此, 開發常見易混用中藥材分子鑑定技術以掌控中藥材的 基源實刻不容緩! 市面上黃芩除了一般黃芩外,尚有滇黃芩、粘毛黃 芩及連翹葉黃芩等易混用的藥材。利用分子鑑定技術, 選取葉綠體上的DNA片段進行序列分析比對,可將市售 的黃芩歸類為五種型式的序列資料庫。未來藉由序列資 料庫的比對,可快速精準地區分出各種黃芩,提供中藥 界判斷正品的依據,確實掌握產品品質。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植物藥材之鑑定 比對方法,俾能以萃取並比對葉綠體DNA序列之方式鑑 定待測樣本之品種。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植物藥材之鑑 定比對方法,俾能提高鑑定準確度,降低背景干擾。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植物藥材之鑑 定比對方法,俾能節省鑑定比對時間,並簡化鑑定步驟。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鑑定黃芩混用 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先提供一第一樣本植物藥材 之第一葉綠體片段DNA序列;再提供一第二樣本植物藥 材丨接著抽取該第二樣本植物藥材之葉綠體Dn A片段; 然後以心合§§連鎖反應(p〇lymerase chain reaction)倍 增該所抽取之第二樣本葉綠體DNA片段,其中該第二樣 本葉綠體DNA片段内含至少一無義介子(n〇n_c〇ding spacer);接著針對該第二樣本葉綠體片段dnA進行定序 1323744 (sequencing ),獲得一第二樣本葉綠體片段DNa序列; 以及比對該第一樣本葉綠體片段DN A與第二樣本葉綠 體片段DNA之序列,以確認該二者之無義介子序列是否 一致。 本發明之詳細說明 葉綠體普遍存在於植物的各器官組織中,包括根、 莖、葉' tb、種子,並且每一個植物細胞中會有百個以 上的葉綠體’因此葉綠體DNA之複本(copy)數量相較於 體染色DNA(genome DNA)多出許多,因此對於乾燥後的 植物性藥材植株而言是相當良好的DNA取樣來源。 本發明所比對之D N A序列係針對於各品種之葉綠 體DNA序列中之無義介子(non_c〇ding spacer)之差異, 例如一段DNA序列的刪除(deletion)或核甘酸的不同。選 擇無義介子作為差異比對的原因在於,有義的基因片段 經過轉錄 '轉譯之後的產物(例如RN A或蛋白質)在生 物功能上具有重要意義’在遺傳複製時若出現大幅差異 則該物種存活的機率會降低,因此有義基因片段之物種 邊異性並不會太高;反之,無義介子其生物功能並不顯 著即使在遺傳複製時出現大幅變異,該物種仍可繼續 活存,因此在不同物種之間的變異性較之基因序列的變 異性來得大。本發明即著眼於此,藉由比對無義介子而 能清楚地分辨出植物藥材品種間的差異。 本發明之方法除了取植株之葉綠體DNA以增加實 驗之準確性之外,所使用之萃取條件亦能夠大幅減低背 景訊號,得到較純之DN A萃取物。 1323744 請先參見圖1,此係一般植物葉綠體中之DNA結構 圖。在本發明之倍增葉綠體DNA之步驟中,經過多組引 子篩選後,證明psbA基因至trnH基因之間的無義介子倍 增對黃芩最具鑑定上的意義。 接著請參見圖2,此係本發明之鑑定方法與習知之 鑑定方法之比較。如圖中所示,習知之鑑定方法包括軟 化、固定、脫水、染劑、滲臘、包埋、切片、以及顯微 鏡檢查等步驟,一般而言將會進行約十個工作天;而以 本發明之方法進行物種鑑定,可將鑑定程序縮短至六個 工作天以内,在時間就是金錢的時代,本發明之重要性 不言而喻。 接著請參見表1,此係本發明之鑑定方法之鑑定結 果與習知鑑定方法之鑑定結果之比較。習知的鑑定方法 係以外觀形態分類或以顯微鏡鑑定細胞内含物的特徵 判定品系,然而細胞或是植株的外表有可能非常類似, 唯有DNA序列才是一個物種獨一無二的身分證明。因此 從圖中可見,鏡檢之鑑定結果與本發明以DNA鑑定結果 有所出入,證明本發明之方法更為準確。 表1 黃芩藥材鑑定結果 黃芩種類與待測樣本編號 一般型態與 鏡檢結果 一般黃芩 ST15 ST16 STR 滇黃芩 ST14 粘毛黃芩 ST11 ST12 ST13 連翹葉黃芩 ST17 ST18 ST19 分子鑑定結 果 一般黃芩 ST2 ST16 STR 滇黃芩 ST14 ST13 ST15 粘毛黃芩 ST11 連翹葉黃芩 ST12 ST13 ST19 1323744 另外,本發明亦提供一種建立一植物性藥材品種之 葉綠體DNA資料庫之方法,包括:先提供數個植物藥材 之樣本;再針對每一植物藥材之樣本抽取其總DNA ;接 著針對所抽取得之每一植物藥材之葉綠體DNA,以聚合 酶連鎖反應倍增所獲得之葉綠體DNA特定的無義介子 之片段,然後針對倍增後所獲得之每一植物藥材之葉綠 體DNA之片段進行定序,獲得每一植物藥材之葉綠體 DNA片段之序列;以及比對所獲得之每一植物藥材之葉 綠體DNA片段之序列,並將其差異序列建構成一比對資 料庫。 建立比對資料庫之用意在於,同一品系植物性藥材 可能為同科不同屬、或同屬不同種,造成其雖然外觀近 似然而藥效有所差距,而一旦建立藥材之DNA資料庫之 後,當取得一待鑑定藥材之後,即可以此待鑑定藥材之 DNA序列與資料庫中之序列比對,若已有其資料,則可 快速得知其確切基源。 【實施方式】 本發明之方法中所使用之無義介子可為葉綠體DNA 圖譜中任意之無義介子,應用於黃芩屬植物較佳為位於 psb A基因與trnH基因之間之無義介子;本發明之方法所 適用之植物藥材並無限制;本發明之方法中較佳係以如 下之引子對: 5’-TGATCCACTTGGCTACATCCGCC-3’ 5,-GCTAACCTTGGTATGGAAGT-3’ 1323744 而針對黃芩所抽取到之葉綠體DNA片段中介於 psbA基因與trnH基因之間之無義介子進行聚合酶連鎖 反應。 為能讓貴審查委員能更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内容,特 舉一較佳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 本實施例中所使用的黃芩藥材由各處收集而來。 (1) 藥材經過清洗,刮去外皮以減少微生物污染, 而後切細片,以液態氮凍脆後研磨成粉; (2) DNA抽取方法主要採用CTAB、PVPP及不同鹽濃 度處理,經過沉澱、離心、Chloroform萃取及酒精沉殿 而得; (3) 設計複製葉綠體的psbA及trnH 間 non-coding spacer的引子對如下: 5'-TGATCCACTTGGCTACATCCGCC-3· 5'-GCTAACCTTGGTATGGAAGT-3' 以Tm = 60°C進行聚合酶鏈反應; (4) 複製出的DNA片段經自動序列分析儀(ABI 3 1 00 )分析出序列後以DNAMAN®軟體進行序列相似度 比對: (5) 將黃答樣本依序列間差異的規律性予區分為5 組’如表二所示,並將其差異序列建構成比對資料庫。 其中該步驟(2)之萃取步驟如下: (2-1)萃取緩衝液: 100mM Tris. HC1 20mM EDTA 1 M NaCl 1323744 1% CTAB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1% PVPP (polyvinyl po 1 ypyrro 1 idοne ,在使用前 加入) (2-2)3-100mg樣本 +0.5ml萃取緩衝液; (2-3)在70°C反應30分鐘; (2-4)以 chloroform:IAA = 24:l萃取,以 l〇〇〇〇g離心 5分 鐘, (2-5)取上清液,加入二倍體積之沈澱緩衝液: 50mM Tris. HC1 10mM EDTA 40mM NaCl 1% CTAB 倒轉2分鐘; (2-6) 以13000g離心15分鐘; (2-7)以350//1的1.21^仏(:1將步驟(2-6)之沈澱物溶解; (2-8)以RNase A在37°C反應30分鐘; (2-9)以 chloroform:IAA = 24:l萃取,以 l〇〇〇〇g 離〜亏分 hiL · ^s., (2-10)加入0.6倍體積之isopropan〇l,在-20°C靜置15分
AjL · , (2-11)在4°C下以1 3000g離心20分鐘; (2-12)以lml 70%之EtOH清洗沈澱物;以及 (2-13)將沈澱物溶解在TE缓衝液中(海20mg的起始物 使用10-25 y 1的緩衝液); 12 1323744
表2 黃答trnH-psbA序列比對結果 黃等trnH-P region比對結果(共407bp) 47 Del A(128) DelB(lO) DelC(24) 282 332 ST2 A Y c G STR A Y c G ST16 A Y c G ST3 T Y c G ST14 T Y c G ST15 Τ Y c G ST12 A Y Y A G ST13 A Y Y A G ST19 A Y Y A G ST11 A C G ST17 A Y Y Y A A 比較一般形態及鏡檢與分子鑑定的差異結果如下: 一般形態及鏡檢結果:一般黃芩 (ST15,ST16,STR );滇黃芩(ST14 );粘毛黃芩 (ST11,ST12,ST13);連翹葉黃芩(ST17,ST18,ST19)。 分子鑑定結果:一般黃芩(ST2,ST16,STR);滇黃 答(ST14,ST13,ST15);枯毛黃答(ST11);連翹葉黃 答(ST12,ST1:3,ST19),也由此可推論藥材混用之嚴重。 上述實施例僅係為了方便說明而舉例而已’本發明 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 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植物葉綠體DNA結構圖。 圖2係本發明與習用鑑定方法之流程圖比較。 13

Claims (1)

1323744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鑑定黃茶屬(*Scwie//arz·, 方法,主要包括: 植物藥材之 (1 )自未知植物藥材抽取葉綠體DNA片段; (2)以下述序列作為引子對: 5,-TGATCCACTTGGCTACATCCGCC-3’ 5,-GCTAACCTTGGTATGGAAGT-3,; 複製葉綠體DNA片段中介於psbA基因與trnH基因間之 無義介子(non-coding spacer)的DNA片段,並進行序列 分析; (3 )比對(2 )所獲得未知樣本的序列與已知黃芩屬 植物藥材之葉綠體DNA片段中介於psbA基因與trnH基 因間之無義介子DNA序列,以鑑定植物藥材的種類, 其中該黃答屬(•ScwreZ/orias/?/?.)植物藥材包括一般黃 芩、滇黃芩、粘毛黃芩或連翹葉黃芩。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步驟 (2)係利用聚合酶連鎖反應(PCR)進行複製放大。
TW91138157A 2002-12-31 2002-12-31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herbal plants TWI323744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1138157A TWI323744B (en) 2002-12-31 2002-12-31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herbal plant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1138157A TWI323744B (en) 2002-12-31 2002-12-31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herbal plan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1066A TW200411066A (en) 2004-07-01
TWI323744B true TWI323744B (en) 2010-04-21

Family

ID=45074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1138157A TWI323744B (en) 2002-12-31 2002-12-31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herbal plant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237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1190B (zh) * 2011-03-02 2014-11-21 Univ China Medical Centrifugal Purification Extraction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Decoc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1190B (zh) * 2011-03-02 2014-11-21 Univ China Medical Centrifugal Purification Extraction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Deco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1066A (en) 2004-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ouglas et al. DNA damage caused by common cytological fixatives
Sun et al. The potential power of Bar-HRM technology in herbal medicine identification
US11421263B2 (en) Detection of targeted sequence regions
JP2018201501A (ja) 生薬鑑別用プライマー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生薬鑑別方法
CN106636342A (zh) 基于川芎转录组序列开发的est‑ssr标记引物组、其获取方法及应用
US20240052396A1 (en) Selective protection of nucleic acids
CN108265123B (zh) 一种鉴别滇重楼正品及不同基因型的试剂盒、鉴别方法
CN104611424B (zh) 快速鉴别三叶青及其多种伪混品的pcr‑rflp方法
TWI323744B (en)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herbal plants
CN109486983A (zh) 土沉香、云南沉香、马来沉香的snp分子标记及应用
CN109371110B (zh) 一种杨树细菌性溃疡病菌的lamp检测试剂盒
CN107630014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直缘乌头dna条形码及直缘乌头的鉴定方法
CN107937567B (zh) 一组鉴定僵蚕的特异性引物及其鉴定方法
US20210155972A1 (en) Targeted rare allele crispr enrichment
CN110885898B (zh) 鉴别皱果苋与2种常见混淆品的分子特异性标记引物及方法
US20210040537A1 (en) Selective enrichment
CN109385487B (zh) 贵细中草药西洋参的重组酶介导扩增恒温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CN108588258B (zh) 罂粟dna条形码测序及分子鉴定方法
KR100673071B1 (ko) 파이로시퀀싱법을 이용한 녹용의 종간 유전자 감별 키트
CN102660636A (zh) 一种聋病易感基因12S rRNA 1555A>G荧光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236071C (zh) 高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鉴别中药材乌梢蛇真伪的方法
CN105002166A (zh) 褐斑大蠊分子标准样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51913B (zh) 绿苋,凹头苋与反枝苋相互鉴别的分子特异性标记引物及方法
KR102284051B1 (ko) 백미꽃 속 식물의 종 구별용 조성물
CN112680542B (zh) 一种兰科植物通用型ssr分子标记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