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2830B - High tensile refractory steel having excellent weldability and excellent sectility for gas cutting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same - Google Patents

High tensile refractory steel having excellent weldability and excellent sectility for gas cutting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2830B
TWI322830B TW095107217A TW95107217A TWI322830B TW I322830 B TWI322830 B TW I322830B TW 095107217 A TW095107217 A TW 095107217A TW 95107217 A TW95107217 A TW 95107217A TW I322830 B TWI322830 B TW I32283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temperature
less
strength
fi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07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41152A (en
Inventor
Yoshiyuki Watanabe
Ryuuji Uemori
Kiyoshi Ishibashi
Kenichi Yoshii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te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teel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Steel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641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41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2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283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tungsten, tantalum, molybdenum, vanadium, or niob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18Hardening; Quenching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tempe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8/00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 C21D8/02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during manufacturing of plates or strips
    • C21D8/0221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during manufacturing of plates or stri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orking steps
    • C21D8/0226Hot roll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01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4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mangane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2211/00Microstructure comprising significant phases
    • C21D2211/005Ferri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8/00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 C21D8/02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during manufacturing of plates or stri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eel (AREA)

Description

1322830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3 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熔接性及氣體切斷性優異之高張 5 力耐火鋼及其製造方法。 本案根據2005年3月4日於日本提出申請之特願 2005-060601號主張優先權,在此援用其内容。 C先前技術3 背景技術 10 以確保火災時等之高溫強度為目的之建築構造物耐火 鋼,目前已有熱軋鋼片或鑄片所得之耐火鋼(例如,特開平 2-77523號公報)。 該耐火鋼以所謂的400MPa級或490MPa級鋼為主,也包 含數例降伏強度440MPa(45kgf/mm2)以上的所謂590MPa級 15 鋼0 另一方面,以590MPa級鋼為對象的耐火鋼,已提出有 含有0.7%以上之Mo者(例如,特開2002-12939號公報)。
C發明内容:J 發明揭示 2〇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例如日本工業規格JIS G 3136「建築構造用軋延鋼 材」、國土交通大臣認定品「建築構造用高性能590N/mm2 鋼材(SA440B、C)」中,規定建築用鋼的板厚至100mm。然 而習知以400MPa級鋼或490MPa級鋼為主的对火鋼中, 5 59〇MPa級躺板厚只不侧mm,絲法對應於大於該板 厚的較厚鋼板。 特別地,近年來需求增多的降伏強度440MPa以上、即 所謂5%MPa級鋼以上的鋼材,-般多經過精煉處理,施行 熱乾後會形成以強度低的多邊形肥粒鐵或擬多邊形肥粒鐵 為主體的金屬組織。因此,即使以熱軋製作lGGmm左右厚 度的鋼板,也無法穩定地確保工業性的強度。 另方面,由於以590MPa級鋼為對象的耐火鋼之鋼成 刀中含有0.7%以上的M〇,故氣體切斷性不佳,材料成本也 較尚。又,該耐火鋼雖有限制熔接裂痕敏感性組成(Pcm), 但Mo會顯著提高鋼的淬火性,從㈣性的觀點來看,M〇 含有量還是以少量為佳。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問題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 炫接性及氣體輯性優異之高張力耐火鋼及其製造方法, 其係可大量且經濟性地供應熔接性及氣體切斷性皆優異, 同時即使暴露於火災時等之高溫環境中也具有充分高溫強 度之降伏強度440MPa以上的高張力鋼者。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人對於上述問題專心研發,結果發現以下各 點,而完成本發明。藉由抑制M〇的含有量並複合添加Nb, 可安定確保降伏強度44〇MPa以上之高張力鋼的高溫強 度。藉由抑制鋼中之Mo含有量,可使熔接性或氣體切斷性 的惡化程度保留在最小限度。同時,限定以C、Si、Μη為 首的各合金元素量及PcM,更藉由限定鋼的顯微組織及其製 1322830 造條件’可同時得到優異的高溫強度與熔接性、氣體切斷 性等之複合特性。上述本發明之要旨如下。 (1) 一種熔接性及氣體切斷性優異之高張力耐火鋼, 以質量%計,含有:C : 0_04%〜0.14%; Si: 0.50%以下; 5 Mn : 〇.5〇〜2.00% ; P : 0.020%以下;S : 0_〇1〇〇/〇以下;Nb : 〇.〇1 〜0.05% ; Mo : 0.30%以上、小於0.70% ; A1 : 0.060% 以下;及N : 0.0010〜0.0060%, 且係以:
PcM=C+Si/30+Mn/20+Cu/20+Ni/60+Cr/20+Mo/15+V/10 10 +5B表示之熔接裂痕敏感性組成Pcm為〇 25%以下, 而剩餘部分由鐵及無法避免之雜質所構成者, 又’最後軋延之鋼板板厚方向1/4厚位置處之多邊形肥 粒鐵或擬多邊形肥粒鐵的面積分率為10%以下。 (2) 如(1)之熔接性及氣體切斷性優異之高張力耐火鋼, 15 以質量%計,更含有:Ni: 0.05〜1.0%; Cu: 0.05〜1.0%, 且Ni含有量為Cu含有量的1/2以上, 又’含有選自於由Cr : 0.05〜1·0% ; V : 0.01〜0.06% ; B : 0.0002〜0.0030% ; Ti : 0.005〜0.025% ; Mg : 0,0002〜 0.0050%所構成之群的1種或2種以上。 2〇 (3)如(1)或(2)之熔接性及氣體切斷性優異之高張力耐火 鋼’以質量%計,更含有:Ca : 0.0005〜0.0040% ; REM : 0.0005 〜0.0100% 之 1 種或 2種。 (4)如(1)、(2)或(3)之熔接性及氣體切斷性優異之高張力耐 火鋼,其中前述鋼之降伏強度為440MPa以上。 7 (5) —種熔接性及氣體切斷性優異之高張力耐火鋼之製造 方去,係將具有(1)至(4)中任1項之鋼組成的鋼片或鑄片加 熱至1100〜1300<t,接著,以800〜95CTC的溫度進行軋延 後,以較軋延結束時之溫度低150°c的溫度或75〇。(:兩者中 車乂鬲溫度以上的溫度直接淬火,然後,再以Ac丨以下的溫度 進行回火處理。 (6) —種熔接性及氣體切斷性優異之高張力耐火鋼之製造 方法,係將具有(1)至(4)中任1項之鋼組成的鋼片或鑄片熱 軋後放冷,接著,再加熱至9〇〇〜950。(:進行淬火,然後, 再以Aq以下的溫度進行回火處理。 發明之效果 在本發明之熔接性及氣體切斷性優異之高張力耐火鋼 中’以PcM=C+Si/30+Mn/20+Cu/20+Ni/60+Cr/20+Mo/ 15+V/I0+5B表示之熔接裂痕敏感性組成Pcm為〇 25%以 下,而剩餘部分由鐵及無法避免之雜質所構成,又,最後 軋延之鋼板板厚方向1/4厚位置處之多邊形肥粒鐵或擬多 邊形肥粒鐵的面積分率為1〇%以下。根據上述高張力耐火 鋼,可大量且經濟性地供應熔接性及氣體切斷性皆優異, 同時即使暴露於火災時等之高溫環境中也具有充分高溫強 度之降伏強度440MPa以上的高張力鋼。 本發明之高張力财火鋼不僅可作為建築構造物,還可 作為土木、海洋構造物、船舶、各種貯藏容器、厚板銑床 等工業用設備等之一般性熔接構造用鋼,適用於廣泛用 途。本發明之高張力耐火鋼由於即使暴露於火災時等之高 溫嚴苛環境中也依然具有充分高溫強度,故可更加提昇熔 接構造物的安全性。 根據本發明之熔接性及氣體切斷性優異之高張力耐火 鋼之製造方法’由於係將具有本發明之鋼組成的鋼片或鑄 片加熱至1100〜13〇(TC,接著,以800〜95(TC的溫度進行 乳延後’以較軋延結束時之溫度低15〇。(:的溫度或75(rCs 者中較高溫度以上的溫度直接淬火,然後,再以Ac〗以下的 溫度進行回火處理,可大量且經濟性地供應熔接性及氣體 切斷性皆優異,同時即使暴露於火災時等之高溫環境中也 具有充分高溫強度之降伏強度440MPa以上的高張力鋼。 根據本發明之炼接性及氣體切斷性優異之高張力耐火 鋼之製造方法’由於係將具有本發明之鋼片或鑄片熱軋後 放冷,接著,再加熱至900〜950°C進行淬火,然後,再以 Ac,以下的溫度進行回火處理,故可大量且經濟性地供應熔 接性及氣體切斷性皆優異,同時即使暴露於火災時等之高 溫裱境中也具有充分高溫強度之降伏強度440MPa以上的 高張力鋼。 【資雜•方式】 實施發明之最佳型態 °兒明關於本發明之熔接性及氣體切斷性優異之高張力 时火鋼及其製造方法之-實施形態。 έ實把开/態係詳細說明發明旨趣以使之更容易被理 解,如無特別指定,非限定本發明者。 本發明之高張力耐火鋼, 1322830 以質量%計,含有:C : 0.04%〜0.14% ; Si : 0.50%以 下;Μη : 〇.5〇〜2.00% ; P : 0.020%以下;S : 0.010%以下; Nb: 〇.〇1 〜0 〇5%; Μ〇: 〇.3〇〇/0以上、小於0.70%; Α1: 0.060% 以下;及N : 0.0010〜0.0060%, 5 且係以:
PcM=C+Si/30+Mn/20+Cu/20+Ni/60+Cr/20+Mo/15+V/10 +5B表示之熔接裂痕敏感性組成PCM為0.25。/。以下, 而剩餘部分由鐵及無法避免之雜質所構成者, 又,最後軋延之鋼板板厚方向1/4厚位置處之多邊形肥 10粒鐵或擬多邊形肥粒鐵的面積分率為10%以下。 在此說明高張力耐火鋼之組成限定如上述的理由。 c與鋼材特性之關係最為顯著。下限值〇〇4%係可確保 強度、或可不使熔接部等熱影響部過度軟化之最小量。然 而’右C的含有量過多,則淬火性會提昇過高,而對鋼材固 15有的強度,性平衡、雜性等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將c 含有量的上限設為0.〗4〇/〇。 由於Si會影響到鋼的潔淨性、溶接性、炼接部物性, 故規定其上限值極為重^在此將Si含有量設定躲5〇%以 下。S!對於鋼的去氧也可產生效果。然而,Ti或^等也可充 20分使鋼去氧’故特別於強烈要求溶接性、溶接部拿刃性時, 不一定非得添加Si不可。 Μη係在確保強度、物性上不可或缺的元素,其下限為 〇.观。“’若Μη的含有量過多,_僅會使鋼的泮火 性上升而使炫接性、熔接熱影響部動性變差,還會助長連 10 1322830 續鑄造板鋼的中心偏析,故將上限設為2.〇0%。 P於本發明鋼中為雜質,由於若降低p的含有量,會減 少熔接熱影響部的晶粒間界破壞,故含有量越少越好。在 此,為了不使母材、熔接熱影響部的低溫韌性變差,將上 5 限設為0.020%。 S跟P—樣,在本發明鋼中為雜質,為了確保鋼材的低 溫韌性’含量越少越好。在此,為了不使母材、熔接熱影 響部的低溫韌性變差,設上限為0.010%。
Nb在極力抑制Mo量的本發明中為極為重要的元素。首 10 先’ Nb的一般效果可使沃斯田鐵的再結晶溫度上升,並為 發揮控制熱軋之軋延效果時的必要元素。為了展現上述效 果,鋼中最少必須含有0.01%的Nb。
Nb還可使軋延前之再加熱時的加熱沃斯田鐵細粒化, 此外更可以析出硬化而具有提昇強度的效果,藉由與M〇的 15 複合添加也可提升高溫強度。但,當Nb含量過剩時,會導 致熔接部的韌性變差。因此,為了不讓熔接部的韌性變差, 將Nb含量上限設為0.05%。
Mo為確保鋼的高溫強度上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本發明 中為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20 為了使鋼即使在暴露於火災等時之高溫環境中也可擁 有充分的高溫強度,必須含有〇 3〇%以上的Mo。另一方面, 若Mo含有量過多,則會使熔接性或氣體切斷性變差,故限 定其上限為小於0.70%。 A1雖為去氧元素’但僅以&或丁丨使鋼去氧也已十分足 11 1322830 夠,故在本發明鋼中,不限定其下限。但,由於A1含量太 多,不僅會損害鋼的潔淨性、使母材的勃性變差,還會使 熔接熱影響部的韌性變差,故設上限為0.060%。 N為鋼中含有的無法避免的雜質,但與上述Nb結合後 5 形成碳氮化物,可提高鋼的強度。又,添加後述之Ti時, 會形成TiN,提高鋼的強度。可得到上述效果之N含量最少 需要0.0010%。 另一方面,由於N含量的增加有損熔接熱影響部韌性、 熔接性,故設定其上限為0.0060%。 10 本發明之高張力耐火鋼,除了上述組成外, 以質量%計,更含有:Ni:0.05〜1.0%;Cu:0.05~1.0%, 且Ni含有量為Cu含有量的1/2以上, 又,更以含有選自於由Cr : 0.05〜1.0% ; V : 0.01〜 0.06% ; B : 0.0002〜0.0030% ; Ti : 0.005〜0.025% ; Mg : 15 0.0002〜0.0050%所構成之群的1種或2種以上為佳。 於上述基本組成更添加該等元素之主要目的在於無損 本發明鋼之優異特徵,而可更提昇強度、韌性等特性。且 在此限制其添加量。 若不過度添加Ni,可不對熔接性、熔接熱影響部帶來 20 不良影響且提昇母材的強度、韌性。為了發揮該等效果, 至少必須含有0.05%以上。另一方面,若過度添加Ni,不僅 會提高鋼的價格,對溶接性也不佳。因此,將上限設為 1.0%。 另外,添加Cu時,為防止熱軋時產生Cu裂痕,Ni含量 12 1322830 設定為上述含量範圍内的同時,也必須為Cu含量的1/2以 上。
Cu可展現出與Ni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但除了會使 熔接性變差,過度添加還會產生熱軋時的Cu裂痕而難以製 5 造。因此,Cu含量以1.0%為上限。另一方面,為了得到實 質上的效果,必須含有最小量以上的含量。在此,設下限 為 0.05%。
Cr可同時提昇母材的強度與韌性。但,若Cr含量過多, 則會使母材、熔接部的韌性及熔接性變差,故設上限為 10 1.0%。另一方面,為了得到實質上的效果,必須含有最小 量以上的含量。在此,設下限為0.05%。 上述Ni、Cu、Cr不僅可提升母材的強度、韌性,還可 提升财氣候性。於上述目的中,以在無損炼接性的範圍内 添加為佳。 15 V具有與Nb大致相同的作用,但較Nb的效果小。V也 會對淬火性產生影響,並可提升高溫強度。 為了展現與Nb同樣的效果,鋼中最少必須含有0.01% 的V。另一方面,鋼中過度含有V時,會使炫接部的拿刃性變 差。在此,為了不使熔接部的韌性變差,將上限設定為 20 0.06%。 B藉由向沃斯田鐵晶粒間界偏析而抑制肥粒鐵的生 成,可提升鋼的淬火性及強度。為了展現其效果,最少必 須含有0.0002%。但,若含量過多,則不僅會使提昇淬火性 效果飽和,還可能形成有害韌性的B析出物。因此,設上限 13 1322830 為 0.003%。 此外,在作為容器用鋼等須留意應力腐蝕裂痕之情況 下,減低母材及熔接熱影響部的硬度通常變得極為重要》 例如,為了防止硫化物應力腐餘裂痕(SSC : sulfide stress 5 corrosion cracking),必須為 HRC S 22(HV S 248)的硬度。此 時,不宜添加會增大淬火性的B。 於要求母材及熔接部高韌性的情況下,宜添加Ti。其 理由為:於A1含量較少時,例如A1含量為0.003%以下之情 況,Ti會與Ο結合而形成以Ti203為主成份的析出物,成為
10 粒内變態肥粒鐵生成核以提昇熔接部韌性。又,藉由Ti與N 結合形成板鋼中的細微析出物TiN,可抑制加熱時的沃斯田 鐵粒粗大化’有效地使軋延組織細粒化。又,存在於鋼板 中之細微T i N可於熔接時使熔接熱影響部組織細粒化。 為了得到以上效果,最少需要〇 005%的Th然而, 15過剩的丁丨會形成TiC,使低溫勒性或炫接性變差,故將丁丨含 量設為0.025%。
Mg可抑制熔接熱影響部的沃斯田鐵粒成長,並使之 細粒化。結果,可達到使熔接部強韌化的效果。為了展現 上述效果,Mg必須含有0.0002%以上。另一方面,當含量 20過多時,與含量增加相較之下,效果的上升率會變小,無 益於降低成本。因此,設上限為〇.〇〇5〇%。 本發明之高張力耐火鋼,除了上述組成外, 以質量%計’可更含有·· Ca : 0.0005〜0.0040% ; REM(Rare Earth Metal :稀土金屬):〇 〇〇〇5〜o owoo/aj 14 1322830 種或2種。 可使用Ce、La、Nd等稀土金屬之1種以上作為rem。 Ca及REM除了可控制MnS的形態、提昇母材的低溫韌 性外,還具有在濕潤硫化氫環境下降低HIC(hydr〇gen 5 induced cracking :氫脆裂)、SSC、SOHIC(stress oriented HIC :應力定向氫脆裂)等氫脆化裂痕敏感性的效果。為了 表現出該等效果,最少必須含有0.0005%。 然而,由於若含量過多,反而會使鋼的潔淨度變差、 提高母材韌性或濕潤硫化氫環境下的氫脆化裂痕(HIC、 10 SSC、SOHIC)敏感性,故Ca的含量上限為0.0040%、REM 3里的上限為0·0100%。由於Ca與REM可呈現大致相同的 效果,故可於上述範圍中添加其中1種,也可在上述範圍内 混合添加Ca與REM。 在本發明之高張力耐火鋼中,以Mo量小於0.70%來確 15保降伏強度44〇MPa以上,且為了確保600〇c時的降伏強度 為常溫時的2/3以上,即294MPa以上,必須同時限定鋼成分 及顯微組織。 以最後軋延之鋼板板厚方向1/4厚位置處之多邊形肥 粒鐵或擬多邊形肥粒鐵的面積分率為10%以下,作為本發 20明高張力耐火鋼的顯微組織。 在抑制Mo含量小於0.70%之本發明鋼成分中,多邊形 肥粒鐵或擬多邊形肥粒鐵的面積分率若超過1〇%,則特別 對於超過4〇mm的厚鋼板而言,難以確保安定的常溫強度及 兩溫強度。 15 在本發明中,顯微組織係指鋼板之最終壓沿方向的板 厚截面方向1/4厚位置者。 即使限定了鋼的各成分,成分系統全體若不適當,依 然無法得到優異的特性。 在此’表示為:PCM=C+Si/30+Mn/20+Cu/20+Ni/60+Cr /20+Mo/l 5+V/l 0+5B之熔接裂痕敏感性組成PCM為0.25%以 下。 熔接裂痕敏感性組成PCM係表示炫接性的指標,越低越 良好。對於本發明鋼’炫接裂痕敏感性組成pCM值若在〇 25〇/0 以下’可確保優異的高溫強度同時確保優異熔接性。 接著’說明本發明之高張力耐火鋼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高張力耐火鋼係由以下第一、第二之任一種 製造方法所製作而成。 第一製造方法係將具有本發明之鋼組成的鋼片或鑄片 加熱至1100〜130(TC,接著,以800〜95(TC的溫度進行軋 延後,以較軋延結束時之溫度低l_50eC的溫度或75CTC兩者 較向;度以上的溫度直接淬火’然後,再以Ac丨以下的溫 度進行回火處理。 第二製造方法係將具有本發明之鋼組成的鋼片或鑄片 熱軋後放冷,接著,再加熱至900〜950°c進行淬火,然後, 再以Ac丨以下的溫度進行回火處理。 首先,說明第一製造方法。 將具有本發明之鋼組成的鋼片或鑄片加熱至11〇〇〜 13〇〇°C。 在此,將軋延前的加熱溫度限定為1100〜1300°c的理 由係由於可不讓加熱時的沃斯田鐵粒變得過大,而且還可 達到軋延組織的細微化。130(TC係可不使加熱時的沃斯田 織極端粗大化的上限溫度,若加熱溫度超過該上限溫度, 5 則沃斯田鐵粒會粗大混粒化,軋延沃斯田鐵粒也會相對地 杈大化,結果,不僅相變態後之金屬組織會相對地變粗大, 由相·粒沃斯田鐵的相變態顯微組織也容易變成變韌體,使 鋼的韌性明顯變差。另一方面,考慮到可表現出熱軋時的 控制軋延效果或析出硬化之Nb熔體化,將加熱溫度的下限 10設定為liotrc。 將如上所述加熱後之鋼片或鑄片以800〜95(TC的溫度 進行軋延。 在此,將軋延溫度限定於800〜950°C的理由係:若以 超過950。(:的溫度進行軋延,即使複合添加Mo與Nb,軋延 5 沃斯田鐵也無法充分細粒化,然後,即使進行直接淬火_回 火處理’也難以穩定地確保低溫韌性;另一方面,若低於 8〇〇 c,則會依板厚至直接淬火為止析出肥粒鐵,而難以確 保顯微組織,或是於軋延中析出Nb,而無法有效提昇高溫 強度。 〇 軋延結束後,以較該軋延結束時的溫度低150°C的溫度 (軋延結束溫度-150。〇或75(TC中較高溫以上的溫度進行直 接淬火。 在此’將直接泮火溫度限定如上的理由首先係為了進 行顯微組織的控制以媒保顯微組織。為了達到該目的,必 17 頊至少為75〇t以上。但,即使在75(TC以上,若從軋延結 束溫度降下超a150〇c的溫度,會提高產生軋延後的回復、 再結晶或是析出Nb的可能性,也可能引起韌性變差或高溫 時的強度變差。 5 因此,直接淬火的開始溫度限定為軋延結束溫度_150 C或750°C中較高溫度以上的溫度。 直接淬火後,以Ac丨以下的溫度進行回火處理。 具有本發明之鋼組成的鋼片或鑄片中,大致上7〇〇〇c以 下為ACl以下,實際的處理溫度可因應強度等目的來設定。 10 若考慮到工業生產時熱處理爐的生產性或控制性,回 火處理的溫度以450〜65〇。(:為佳。 另外,上述軋延溫度等皆為可觀察的鋼板表面溫度。 依照上述,可製造出本發明之高張力耐火鋼。 接著,說明第二製造方法。 15 將具有本發明之鋼組成的鋼片或鑄片熱軋後放冷。 在此,對於熱軋、放冷的各條件無特別限制。其理由 係由於:鋼片或鑄片的金屬組織及材質係由其後之再加熱 淬火-回火處理來決定的。 接著,將熱軋、放冷後之鋼片或鑄片再加熱至9〇〇〜95〇 20 C進行淬火。 該再加熱、淬火溫度在冶金的定義上,必須加熱至
Ah(加熱時肥粒鐵完全變態成沃斯田鐵的溫度)以上的溫 度。 具有本發明之鋼組成的銅片或禱片中,若以9〇〇〇c以上 18 1322830 的溫度作為Ac3以上的溫度即相當足夠。 另一方面,若存加熱、淬火的溫度太高,則組織會變 粗大而使低溫韌性變差。因此,再加熱、淬火的上限溫度 為 950〇C。 5 接著,將再加熱、淬火後的鋼片或鑄片進行回火處理 至Ac!以下的溫度。 該回火處理的條件等皆與上述第一製造方法完全相 同。 依據上述,可製造出本發明的高張力耐火鋼。 10 本發明之高張力财火鋼不僅可作為建築構造物,還可 作為土木、海洋構造物、船舶、各種貯藏容器等,作為一 般性溶接構造用鋼,可適用於廣泛用途。 實施例 接著,以實施例1〜15及比較例16〜22說明本發明之炫 !5 接性及氣體切斷性優異的高張力耐火鋼。 首先’用轉爐熔製如第1表所示之各種組成的鋼板,接 著,以第2表所示之條件進行各種製程,製作出如第2表所 示板厚(50〜100mm)的鋼板。 然後’對於實施例1〜15及比較例16〜22各鋼板,進行 2〇 如第2表所示之母材組織、機械性質、熔接熱影響部韌性、 及氣體切斷面粗糙度等評價。 在此’測定降伏強度 '拉伸強度、於600°C時之降伏強 度,由降伏強度及拉伸強度求出降伏比(降伏強度/拉伸強度 (%)),作為機械性質之評價。 19 1322830 對於母材組織,於鋼板最後軋延方向之板厚截面方向 1/4厚的位置以倍率500倍的顯微鏡觀察10視野,算出多邊 形肥粒鐵(αρ)的面積分率(%)、或擬多邊形肥粒鐵的面 積分率(%)。 對於降伏強度及拉伸強度’從對於軋延方向呈直角方 向的板厚中心部採取日本工業規格jIS Z 2201「金屬材料拉 伸試驗片」所規定的4號圓棒拉伸試驗片,然後根據日本工 業規格JISZ 2241「金屬材料拉伸試驗方法」測定,並作評 價。 10 對於母材韌性,從對於軋延方向呈直角方向的板厚中 心部採取日本工業規格jISZ22〇2「金屬材料衝擊試驗片」 所規定的2mm V切口衝擊試驗片,然後根據日本工業規格 JISZ 2242「金屬材料衝擊試驗方法」測定衝擊試驗片的斷 面轉移溫度(vTrsfC)),並作評價。 15 對於熔接熱影響部韌性,使用從1/4板厚處採取日本工 業規格JISZ 2202「金屬材料拉伸試驗片」所規定的衝擊試 驗片,給予相當於入熱量6〇kJ/mn^^弧熔接(板厚5〇mm)的 熱循環,測定該試驗片〇°c時之吸收能(vEq),並作評價。 對於氣體切斷面粗糙度,於鋼板表面測定日本工業規 20格JISB 0601「製品之幾何特性(Gps)_表面性狀:輪摩曲線 方式-用語、定義及表面性狀參數」所規定之表面粗糙度最 大向度(Ry) ’該最大高度以下者評價為「〇, 大於50μπι者評價為「X」。 各特性的目標值為降伏強度44〇MPa以上、斷面轉移溫 20 1322830 度(vTrs)-40°C以下、600°C時之降伏強度294MPa以上、0°C 時之吸收能(vE〇)在100J以上。 第1表顯示鋼之組成,第2表顯示鋼板的製程及諸特性。 21 1322830 採 1 > i〇 m ο s cs o S o c> s o 8 <N O 〇 2 <* CO 〇 ·»— o ur> s· o 3 Μ to ««> O in m <r* o s u m S e» z o' s mm a m o (0 CO 1 s o Si 5 〇 ¢0 «Ν 8 〇 o o m X m «Ρ* o o cfi ^-- s d P 噹 i Cl 5 o 3 § O § *r> Q o Ο § 5 〇 o' s g ο ο QD so 1 o > 03 s ci 访 1 o 3 <» 6 *or o s o 11» 5 〇> Q Ol 5 m <3 MB d ο s o m 2 o 笤 o 1A C5 «# tr> 2 ο Ο* 1 Z, CM 3 o in 1 c> m i o i 03 i ci 1 ci CD 1 0D 1 li) § rs in § 〇 m I Cr z s. o 1 o 00 1 C5i s d cn § o «ΜΜ i o i O cd § 〇 g d s I S δ ri 孑 i ti m B <Ti 8 〇* I s d 贫 s o o 穿 s m 1 in 每 ο s G? o s 〇» o 8 o 贷 o s p o P c» o g o a 幻 s s p a CO «£» C> m Ci o «〇 o m tn d m 婀 o 这 o m yr 〇 & o o* o 'ΟΜΜ* «Ε» s 8 c» 9» o 3 s 0 g o s i i 窆 § 〇 3 o S o 1 g O δ s o O o i 3 O i n o 3 〇 1 I r> g 司 ai CM § o O κη «ft r> 〇 〇 s 只 a o P o g s ci i <> I 1. o g o § a i tS §. ο 8 d 雩 8. 〇 Λ 爸 Ο ID s d 1 o 1/9 8 O 8 〇 tn 写 O to I m g o S 〇· O CL a* s o tM o 〇 o Ψ"" o o r· g 3 c* o «Μ mm o o CM 5 〇 ο ο 04 W^ o o mm o o «Μ S «Μ s IM 1 Ο ο ci s o 〇« mm o «Μ» o ΰί o o 〇 cn s of o ci e Έ «〇 c» ¥»► o C4 5 S m·" *>· s »— 零 in <*» s ·*♦ 铎 »·» S o s O is ο M o »· «> 〇» i ▼ ·->· 00 * a*» s w» <1 «3 (〇 o Wi 2 ca o o «-Ι o 5; o o m o % G> o «ο ο «Μ» s s c» «Π o u ο «» 英 ci S a Ci 3 in «Π oi o Ο § 甘 o ci 罟 m § § 〇D o o s § S ci I s a I s a s 〇‘ Ν ο , o oj s o 5 〇 w> § mi s ci g o «Μ» C4 n ¥> ua <XJ m 2 ·«· «» C4 *-» Γ5 , to φ 卜 QD da 〇 •MB cv s § m M m 13 IS 毛期 SW —«s £ί« ·ίτ·-·^ 22 1322830 t 蠢和 efi <r?a> 钥腌拥釀 1^¾ ipi ϋΰ15斑 i} 祭 i*象 装 尨迸 I pdb {6ur cllf
p) I va^tt pi lisAa货 si ? 坡整
{p} MJ 惠 黯 §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2l
»T s5 a s se § su 1°0 ut i* sf s· --
OS >ce £ s_ £'i
B sl 51
B m -** sl sl a
ZT i a K. f
SI 15_ s$
SI «? ? 早 ίτ ? ?
IT H·
?T an 袋
Is
I
ZR 洽c c- fs sc °3 -0 ac un =c 3Λ
TW
I is 3
¥R
IT s s s s £ s s 1- s s s *t s tl s s s s 3 s
OS i
JLS -"is l5 ss i ss »8 s 29 ms 3 -6 cs i s 1 ws i 1- _s i § 寒 s ss 0
Is ICf
W § 7Γ ΤΓ a s s - s s ss s 02 si s 03
C5S 9$
St
OS
Sr i- so 5 $ 1 1 i si 0s
Sr
iDQ 8- om i g2 1D3 10 1 §
OS 08s ¢5 3$ s二 i oot 1
OS osn
B as
OS ss
OS 3*· ef § § 08l s f § 8r 100 1 03
OKI is § 10 雲 orn 10
JLO s( 1
OS ss 雲 so ϊ 2 δ 香 sir § om 50
DC s - - s
St
I § 02 se 1 §
OS su 8r
ICC
Ka as § i i i° i° 11^51^^^^^^, 8^¾¾ * Ms - K< Ho §.^sw- ^OQ wi~^Ji3^~I~MJ—:—I s二 ose 二 B? «ρ η- «〇 〇 一‘, <mm- mm <ς>4 Μ8ί¥ 4^^* cm r> tH «« *- -3 ^**·· 23 1322830 根據該等評價結果,實施例1〜15皆顯示出良好特性。 相對於此,脫離本發明範圍之比較例16〜22與實施例1 〜15相比,強度、韌性等基本特性或高溫強度、熔接熱影 響部動性、氣體切斷性等較差。 5 特別地,比較例18由於相對於Cu的含量Ni的含量較 低,於熱軋時會產生裂痕,而難以製造。 又,比較例20由於不僅C含量高且PCM也較高,根據室 溫下的傾斜y形熔接斷裂試驗,會產生根部斷裂。 產業上利用之可能性 10 本發明由於藉由抑制Mo含量且複合添加Nb,可穩定地 確保降伏強度440MPa以上之高張力鋼的高溫強度,並藉由 抑制Mo含量以使熔接性或氣體切斷性的惡化保持在最小 限度,同時限定C、Si、Μη為首的各合金元素量及Pcm,此 外更限定鋼的顯微組織及其製造條件,可得到同時具有優 15異高溫強度與熔接性、氣體切斷性等複合特性的炫接性及 氣體切斷性優異之高張力耐火鋼,故可廣泛地適用於建築 構造物、土木、海洋構造物、船舶、各種貯藏容器等、一 般性熔接構造用鋼,其產業上的利用價值極高。 【圖式簡單說明3 20 無。 【主要元件符號説明】 M. 4 24

Claims (1)

1322830 第95107217聰惠利由請家 由請專利範圍替梅本 2009.11.30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熔接性及氣體切斷性優異之高張力耐火鋼, 以質量%計,含有:c : 0.04%〜0_14% ; Si : 0.50% 以下;Μη : 0.50〜2.00% ; P : 0.020%以下;S : 0.010% 5 以下;Nb: 0.01 〜0.05%; Mo: 0.52%以上、小於0.70% ; A1 : 0.060%以下;及N : 0.001〇〜0.0060%, 且係以: PcM=C+Si/30+Mn/20+Cu/20+Ni/60+Cr/20+Mo/15+ V/10+5B表示之熔接裂痕敏感性組成PCM為0.25%以下, 1〇 而剩餘部分由鐵及無法避免之雜質所構成者, 又,最後軋延之鋼板板厚方向之1/4厚仅置處之多 邊形肥粒鐵或擬多邊形肥粒鐵的面積分率為1〇%以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熔接性及氣體切斷性優異之高 張力耐火鋼, 15 以質量%計,更含有:Ni : 0.05〜0.50% ; Cu : 〇仍 〜0.34%, 且Ni含有量為Cu含有量的1/2以上, 又’含有選自於由Cr: 〇·〇5〜1.0% ; v : 〇〇1〜 0·06°/〇 ; B : 0.0002〜0.0030% ; Ti: 0.005〜0.025% ; Mg . 20 0 0002〜0·0050%所構成之群的1種或2種以上。 3·如申請專利第1或2項之㈣性及氣體切斷性優異 之高張力耐火鋼,以質量%計,更含有:Ca : 〇㈨仍〜 0.0040% ; REM : 0.0005〜〇 〇1〇〇%之任!種或2種。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⑷項之炫接性及氣體切斷性優異 25 1322830 之高張力耐火鋼,其中前述鋼之降伏強度為440MPa以 上。 5. —種熔接性及氣體切斷性優異之高張力耐火鋼之製造 方法’係將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至第4項中任1項 之鋼組成的鋼片或鑄片加熱至11〇〇〜13〇〇°c,接著,以 800〜95〇t:的溫度進行軋延後,以較該軋延結束時之溫 度低150°c的溫度或75(rc任一者中較高溫度以上的⑺ 度直接淬火’然後,再以Aci以下的溫度進行回火處理。 6. —種溶接性及氣體切斷性優異之高張力耐火鋼之製造 方法’係將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住1項 之鋼組成的鋼片或鑄片熱軋後放冷,接著,再加熱至9〇〇 〜950°C進行淬火,然後,再以ACi以下的溫度進行回火 處理。 26
TW095107217A 2005-03-04 2006-03-03 High tensile refractory steel having excellent weldability and excellent sectility for gas cutting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same TWI32283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60601A JP4718866B2 (ja) 2005-03-04 2005-03-04 溶接性およびガス切断性に優れた高張力耐火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41152A TW200641152A (en) 2006-12-01
TWI322830B true TWI322830B (en) 2010-04-01

Family

ID=36941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07217A TWI322830B (en) 2005-03-04 2006-03-03 High tensile refractory steel having excellent weldability and excellent sectility for gas cutting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sam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25839A1 (zh)
JP (1) JP4718866B2 (zh)
KR (1) KR100920536B1 (zh)
CN (1) CN100529139C (zh)
TW (1) TWI322830B (zh)
WO (1) WO20060932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20075886L (fi) 2007-12-07 2009-06-08 Rautaruukki Oyj Menetelmä teräksen koostumuksen valitsemiseksi, teräs ja sen käyttö
KR100928788B1 (ko) * 2007-12-28 2009-11-25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용접성이 우수한 고강도 박강판과 그 제조방법
US20110002808A1 (en) * 2008-10-27 2011-01-06 Masaki Mizoguchi Fire-resistant steel material superior in weld heat affected zone reheat embrittlement resistance and low temperature toughness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of same
KR101322067B1 (ko) * 2009-12-28 2013-10-25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용접 후 열처리 저항성이 우수한 고강도 강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147001B (zh) * 2013-02-22 2016-02-10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耐火的船体结构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JP6277679B2 (ja) * 2013-11-05 2018-02-14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耐ガス切断割れ性および大入熱溶接部靭性が優れた高張力鋼板
KR101585730B1 (ko) 2013-12-24 2016-01-14 주식회사 포스코 고온 항복강도 및 저온 충격인성이 우수한 후강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8085589A (zh) * 2017-11-22 2018-05-29 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120mm~150mm厚超低温韧性耐火耐候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10218938A (zh) * 2019-06-13 2019-09-10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高热输入抗震耐火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1172464B (zh) * 2020-02-28 2021-05-28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690MPa级建筑结构用耐火耐候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11788951B2 (en) 2021-03-19 2023-10-17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Testing method to evaluate cold forming effects on carbon steel susceptibility to hydrogen induced cracking (HIC)
US11656169B2 (en) * 2021-03-19 2023-05-23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Development of control samples to enhance the accuracy of HIC test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7648B2 (ja) * 1991-03-22 1995-04-26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靭性の優れた建築用耐火鋼板の製造法
JP3126181B2 (ja) * 1991-10-21 2001-01-22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耐火性の優れた海洋構造物用鋼の製造法
JP3202310B2 (ja) * 1992-04-02 2001-08-27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大入熱溶接熱影響部靱性の優れた建築用耐火鋼板の製造法
JP2000192142A (ja) * 1998-12-25 2000-07-11 Nkk Corp 低降伏比耐火鋼材の製造方法
JP4054139B2 (ja) * 1999-06-30 2008-02-27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耐火性と溶接熱影響部靭性に優れた鋼材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639508B2 (ja) * 2001-03-30 2011-02-23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耐火特性に優れた低降伏比鋼の製造方法
JP4038166B2 (ja) * 2003-04-11 2008-01-23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耐震性と溶接性に優れた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79744B2 (ja) * 2009-05-26 2012-11-21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蒸気圧計測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241552A (ja) 2006-09-14
WO2006093282A1 (ja) 2006-09-08
KR100920536B1 (ko) 2009-10-08
JP4718866B2 (ja) 2011-07-06
KR20070091368A (ko) 2007-09-10
CN101111621A (zh) 2008-01-23
CN100529139C (zh) 2009-08-19
TW200641152A (en) 2006-12-01
US20090025839A1 (en) 2009-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2830B (en) High tensile refractory steel having excellent weldability and excellent sectility for gas cutting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same
CN111676425B (zh) 一种极限低温下韧性优疲劳性强的桥梁钢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336065A (ja) 低降伏比高張力鋼および低降伏比高張力鋼の製造方法
JP5073396B2 (ja) 高温強度と低温靭性に優れる溶接構造用鋼の製造方法
JP4833611B2 (ja) 溶接性及びガス切断性に優れた溶接構造用490MPa級厚手高張力耐火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152248A (ja) 低温靱性の優れた高張力鋼板および鋼管の製造方法
KR20100105821A (ko) 고온 강도와 저온 인성이 우수한 용접 구조용 강 및 그 제조 방법
EP3561129A1 (en) Sour-resistant heavy-walled steel plate having excellent low-temperature toughness and post-heat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2005320561A (ja) スポット溶接性及び材質安定性に優れた高強度溶融亜鉛めっき鋼板
KR20160127808A (ko) 고장력 강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4344073B2 (ja) 高温強度に優れた高張力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19861A (ja) 高温強度と低温靭性に優れる溶接構造用高張力鋼の製造方法
JP2000256777A (ja) 強度および低温靱性に優れた高張力鋼板
JP5098317B2 (ja) 高温強度と低温靭性に優れる溶接構造用鋼の製造方法
JP5098207B2 (ja) 高温強度と低温靭性に優れる溶接構造用高張力鋼の製造方法
JP2002003985A (ja) 高温強度に優れた高張力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29134A (ja) 低温靱性に優れた高強度鋼板の製造方法
JP3579307B2 (ja) 溶接性及び歪時効後の靭性に優れた60キロ級直接焼入れ焼戻し鋼
JP2001342538A (ja) 溶接性と低温靭性に優れた低降伏比高張力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012939A (ja) 高温強度に優れた高張力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82701B2 (ja) 低温靭性に優れた溶接構造用鋼の製造方法
JP2007277680A (ja) 高温強度と低温靭性に優れる溶接構造用鋼の製造方法
JP2004043961A (ja) 高温強度に優れた490MPa級高張力鋼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339549A (ja) 溶接性、ガス切断性に優れた構造用490MPa級高張力耐火鋼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2743765B2 (ja) 圧力容器用Cr−Mo鋼板及びその製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