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17391B - Polyester fiber woven or knitted fabric - Google Patents

Polyester fiber woven or knitted fabric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17391B
TWI317391B TW092137073A TW92137073A TWI317391B TW I317391 B TWI317391 B TW I317391B TW 092137073 A TW092137073 A TW 092137073A TW 92137073 A TW92137073 A TW 92137073A TW I317391 B TWI317391 B TW I3173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ster
catalyst
titanium
reaction
general formul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37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16313A (en
Inventor
Tsuyoshi Soeda
Shuuji Minato
Norimitsu Kamiyama
Original Assignee
Teijin Fibe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028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21126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028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21126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612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27006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648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27009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jin Fibers Ltd filed Critical Teijin Fibers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416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16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17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173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5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01F6/6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from poly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C08G63/82Prepar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3/85Germanium, tin, lead,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C08G63/82Prepar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3/87Non-metals or inter-compound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13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13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 Y10T428/2915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including textile, cloth or fabri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Dental Preparations (AREA)

Description

1317391 玖、發明說明: r發明戶斤屬之技術領域3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聚酯纖維編織物。詳而言之,本 5 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以具有良好色調與優異成型性之聚酯樹 脂所製造之聚酯纖維編織物。 t先前技術3 發明背景 聚酯樹脂,特別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乙撐萘亞 10 甲基酯、聚對苯二甲酸三甲酯及對苯二甲酸四曱酯,由於 其機械、物理、化學性能優異,可廣泛地利用於纖維、薄 膜、其他成形物;特別在編織物的用途上,已知具有優異 機械強度、尺寸定性及财熱性、耐光性。 如此之纖維用聚合體,例如,聚對苯二曱酸乙二酯, 15 通常,先製造對苯二甲酸之乙二醇酯及/或其低聚合體,接 著,藉在聚縮合催化劑的存在下,並且在減壓加熱之條件 下,使其反應到預定聚合度來製造。又,其他聚酯亦可依 上述同樣方法製造。 此時,聚縮合催化劑的種類將大大地左右所得之聚酯 20 的品質是已知的,且作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之聚縮合催 化劑最為廣泛使用的是錄化合物。 然而,在使用録化合物的情形下,進行長時間連續地 熔紡聚酯,在抽絲頭周圍會附著並堆積異物(以下,僅稱為 抽絲頭異物),且會發生熔融聚合體流動變形現象(彎曲), 6 1317391 如此,會造成在紡絲、延伸等後製程中發生起絨、斷絲或 纖維物斑點等問題。特別是(必須最大限度地活用纖維物性) 在單絲纖維中希望可解決上述缺點。 為避免此問題,已知的方法是使用如四丁氧基鈦之鈦 5 化合物,但如此所得之聚醋的熱穩定性差,且於溶融時之 劣變激烈,因而難以獲得機械強度高的纖維。又,所得到 之聚酯本身為黃色,故會有使最終所得之纖維色調無法令 人滿意的問題。 解決如此問題之方法包括:使用鈦化合物與偏苯三酸 10 反應所得之反應生成物作為聚酯製造用催化劑(例如,參照 曰本專利文獻1),及使用鈦化合物與亞磷酸酯反應所得之 生成物作為聚酯製造用催化劑(例如,參照日本專利文獻2) 等。確實地,藉由該等方法可一定程度地提昇聚酯的熔融 熱穩定性,但其改善效果並不充分,且必須改善所得聚酯 15 樹脂之色調。此外尚有使用鈦化合物與構化合物之錯合物 作為聚酯製造用催化劑的方法(例如,參照日本專利文獻 3),然而,使用該方法,雖可一定程度地提升熔融熱穩定 性,但其效果並不充分,且必須改善所得聚酯之色調。 [曰本專利文獻1] 20 特公昭59-46258號 [曰本專利文獻] 特開昭58-38722號 [曰本專利文獻] 特開平7-138354號 7 1317391 【發明内容3 發明概要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具有良好色調(高的[值及 低的b值),且由高品質聚酯纖維所製造之聚酯纖維編織物。 5 本發明之聚酯纖維編織物,係由含有以聚酯聚合體為 主成分之t知纖維絲線所構成之編織物,又,前述聚醋聚 合體係使芳香族二羧酸醋於催化劑存在下進行聚縮合而製 得者,且,前述催化劑係包含選自下述混合物(1)及反應生 成物(2)中之至少1種,並且,前述催化劑混合物(1)為下述 10成分(A)及(B)之混合物: (A)鈦化合物成分’係選自(a)及(b)所構成之群組中之 至少1種所構成者;其中 (a)下述一般式(I)所示之烷氧化鈦,
R'O
CI) 15上述式(i)中,R1、R2、R3及r4係各自獨立地表示選自於具 有1〜20個礙原子之烧基及苯基中的一種,m表示1〜4之整 數’且m為2、3或4之整數時’ 2個、3個或4個之以及尺3各自 可互為相同或不同’ (b)前述〆般式⑴之烧氧化鈦與下述一般式(Π)所示之 芳香族多價竣酸或其無水化合物之反應生成物, 8 20 1317391
上述式(Π)中,n表示2〜4之整數·,且 (啊化合物成分,係由以下述—般式(瓜)所示之至少工 種之磷化合物所構成者, 5
R R ο ο V ΡΠΗΟ I XI c-·'·--------'0I ο 5 R 10 15 在上述式(m)中,RS、R6及R7各自獨立表示選自於具有卜4 個碳原子之烧基,\為示選自偶_基及_CH(Y)_基(但,炫 示苯基)中之1種; 又’前述餘_混合物⑴係以滿足下述關係式⑴及 (ii)之摻合量使用者: l^Mp/MTi^15 (i) lO^Mp+Mxi^lOO (ii) 其中,MTi為前述鈦化合物成分(A)中所含欽- ^ 數相對於前述芳香族二Μ醋之莫耳數的比(%),%為填化 合物成分(B)中所含磷元素之毫莫耳數相對於 P 二羧酸酯之莫耳數的比(%); 又,前述催化劑用反應生成物(2)為 之反應生成物: (C)鈦化合物成分,係由選自(c)及(d)所構成 至少1種所構成者; 前述芳香族 下述成分(C)及(D) <群組中之 20 1317391 (C)烧氧化鈥,係以下述一般式(w)表 R8 〇 OR9 I T j — I 〇 Rio
0+-R (IV) 上述式(IV)中,R8、R9、Ri〇及Ru各自獨 碳原子之烧基,p表示1〜3之整數, 立表示戽有1〜20個 且P為2或3時 個之R9及R1❶各自可互為相同或不同; 個或3 (d)前述一般式(IV)之烷氧化鈦與前述—般式 一 之芳香族多價羧酸或其無水物的反應生成物;J(II)所不 示之至少1 (D)磷化合物成分,係由下述—般式(v)所 種之磷化合物構成者, (R12〇)„ (ΟΗ'ι (V) 10 ο 上述式(V)中,R12各自獨立表示具有個碳原子之烷基 或具有6〜20個碳原子之芳香基,q表示^或2之整數。 較佳地,在本發明之聚g旨纖維編織物中,於前述催化 劑用混合物(1)之成分(A)及前述催化劑用反應生成物(2)之 15成分(C)之各成分中,烷氧化鈦(a)及烷氧化鈦(c)與一般式 (Π)之芳香族多價羧酸或其無水物之反應莫耳比分別在2 : 1~2 : 5之範圍内。 較佳地’在本發明之聚酯纖維编織物中,於前述催化 劑用反應生成物中’相對於成分(D)之成分(C)之反應量,換 20算成成分(D)中所含磷原子之莫耳量之成分(〇中所含鈦原 子之莫耳量的比(P/Ti)在1 : 1〜3 : 1之範圍内。 10 1317391 較佳地I本發明之聚酿纖纖編織物中,其中前述反 應生成物(2)用—般式(v)之魏合物係選自單烧基構酸 酉旨。 較佳地I本發明之聚酿纖維編織物中,前述二炫基 5芳香族二紐醋係藉由芳香族二羧酸之二烧基醋與院撐乙 二醇之酯交換反應而製得者。 較佳地’在本發明之聚醋纖維編織物中,前述芳香族 -叛^選自對笨一甲酸、1>2_秦揮二缓酸、鄰苯二甲酸、間 苯一甲fee、—苯基二_及二苯氧基乙炫二賴,·又,其 10中前述烷撐乙二醇係選自於乙二醇、丁二醇、三甲撐二醇、 丙一醇、新戊基二醇、己二醇及十二甲基二醇。 又,較佳地,在本發明之聚酯纖維編織物中,前述聚 s曰聚合體具有以L*a%b:1:色彩表色系⑽z 8729)為基準之 77〜85之L*值與2〜5之b*值。 15 【實方包方式】 實施本發明之最佳型態 本發明之聚酿纖維編織物,係使用含有聚酯纖維為主 成分之聚酯纖維而形成者。 别述♦龍聚合體係芳香族二羧酸酯於催化劑存在下, 進灯聚縮合來製造。又,前述聚縮合用催化劑包含選自下 述欽化5物成分(A)與磷化合物(B)的混合物(1)及下述鈦化 。物(C)與璘化合物(D)的反應生成物⑵中之至少丄種。 ^縮合催化劑用混合物(1)之鈦化合物成分(A)係選自 ()及(b)所構成之群組中之至少丄種所構成之鈦化合物成 11 1317391 分,且(a)係以下述一般式⑴所示之烧氧化鈦,
上述式(I)中,R1、R2、R3及r4係各自獨立地表示選自於1種 具有1〜20個碳原子之院基及苯基中的一種,m表示1〜4之整 5 數,且m為2、3或4之整數時,2個、3個或4個之R2及R3各自 可互為相同或不同, (b)係前述一般式(I)之烷氧化鈦與下述一般式(Π)所示 芳香族多價羧酸或其無水化合物之反應生成物,
10 上述式(Π)中,η表示2〜4之整數。 又,聚縮合催化劑用混合物(1)之磷化合物(Β)係由以下 述一般式(皿)所示之至少1種磷化合物所構成者, /OR 6
上述式(m)中,R5、R6及R7各自獨立表示具有1〜4個碳 15原子之烷基,X為選自-CH2-基及-CH(Y)-基(但,γ表示苯基) 中之1種。 又’前述聚縮合催化劑用反應生成物(2)之鈦化合物成 12 1317391 刀(C)係由選自(c)及(d)所構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所形成者。 (c)係以下述一般式(IV)所示之烷氧化鈦,
上述式(IV)中,R8、R9、R10及R11各自獨立表示具有個 5碳原子之燒基,P表示1〜3之整數,且p為2或3時,2個或3 個之R9及R10各自可互為相同或不同]。 (d)係前述一般式(IV)之烧氧化鈦與前述一般式(jj )所 示之芳香族多價羧酸或其無水物的反應生成物。 又’前述聚縮合催化劑用反應生成物(2)之磷化合物成 10分(D)係由下述一般式(V)所示之至少1種之磷化合物所構 成者, (R12〇)„ -P- (〇h)3., (v) ο 上述式(V)中,R12各自獨立表示具有丨~20個碳原子之烷基 或具有6〜20個碳原子之芳香基,q表示1或2之整數。 15 聚縮合催化劑在使用前述鈦化合物成分(A)與前述填 化合物成分(B)之混合物(1)、或前述鈦化合物成分(〇與前 述磷化合物成分(D)之反應生成物(2)時,作為前述鈦化合物 (A)或(C)所使用之以一般式(I )表示之烷氧化鈦及 以一般式(Π)表示之芳香族多價羧酸或其無水化合物之反 20 應生成物(b)或(d),因相對於聚酯聚合體之可溶性高或親和 性高’故由混合物(1)或反應生成物(2)所形成之催化劑,相 13 1317391 對於前述聚酯聚合體,亦具有實用上充分高的可溶性或親 和性,因此在藉由聚縮合所得到之聚酯聚合體中,即使殘 留催化劑用混合物(1)或(2),在熔融紡絲時,亦不會在紡絲 抽絲頭周圍產生異物堆積現象,故可以高紡紗效率製造品 5質良好聚S旨單絲纖維。 作為使用於本發明使用之聚縮合催化劑用鈦化合物成 分(A)之一般式(1)之烷氧化鈦(a),較佳者可使用四異丙氧 基鈦、四丙氧基鈦、四_n_丁氧基鈦、四乙氧基鈦、四苯氧 基鈦、辛烧基三鈦酸酯及己院基二鈦酸醋等。 10 作為使用於本發明使用之聚縮合催化劑用鈦化合物成 分(C)之一般式(IV)之烧氧化鈦(c),較佳者可使用四丁氧基 鈦、四異丙氧基鈦、四丙氧基鈦、乙氧基鈦等之烷氧化鈦、 辛烧基二鈦酸酯、己烷基二鈦酸酯等之烷基鈦酸酯。特別 是以與磷化合物成分的反應性觀點來看,以使用四丁氧基 15 鈦為佳。 又’與烧氧化鈦⑻或(C)反應之一般式(JJ)之芳香族多 價羧酸及其無水物,以選自鄰笨二甲酸、偏苯三酸、連苯 三酸、均苯四甲酸及其無水物為佳。特別是,使用偏苯三 酸無水物所传到之反應生成物(b),顯示相對於聚g旨聚合體 20 之高親和性,且可有效地防止前述異物堆積。 上述烧氧化鈦(a)或(c)與一般式(π )之芳香族多價幾酸 或其無水化合物之反應時,較佳方式係,例如,將芳香族 羧酸或其無水物溶解於溶劑,滴下烷氧化鈦(a)或(c)於該混 合液’並以0~200C的溫度至少加熱3〇分鐘。又,前述溶劑 1317391 可因應需要’由乙醇、乙二醇、 苯及二甲苯等選擇。 三甲撐二醇、四甲撐二醇、 在此,在烷氧化鈦(a)或(c)與一般式(π)之芳香族羧酸 或其f水物的反應莫耳比,並無特別限定,但燒氧化欽比 5例過兩,則會發生所得到之聚酯色調惡化,且軟化點降低, 相反地,烷氧化鈦比例過低,則會發生聚縮合反應難以進 行。因此,烷氧化鈦(a)或(c)與一般式(11)之芳香族多價羧 酸或其無水物的反應莫耳比在(2 : ·· 5)範圍内為佳。 以§亥反應所得到之反應生成物(b)或(d)可直接使用,或 10者,亦可藉由丙酮、甲醇及/或乙基醋酸等之再結晶、精製 後使用。 在本發明中,使用於聚縮合催化劑用混合物(1)之填化 合物成分(B)之一般式(羾)之磷化合物(磷酸酯化合物)係填 酸衍生物之酯類,且較佳者為選自於例如:甲氧羰基磷酸、 15 乙氧羰基磷酸、丙氧羰基磷酸、丁氧羰基磷酸、甲氧羰基 甲苯磷酸、乙氧羰基曱苯磷酸、丙氧羰基甲笨磷酸及丁氧 羰基甲苯磷酸等之磷酸衍生物之二甲基酯類、二乙基酯 類、二丙基酯類及二丁基酯類等。 由一般式(ΙΠ)之磷化合物(磷酸醋化合物)形成之磷化 2〇合物成分(B),使用於芳香族二羧酸醋的聚縮合反應時,相 較於通常作為反應穩定劑所使用之磷化合物’由於與鈦化 合物成分(A)的反應較緩和’因而在聚縮合反應程序間之鈦 化合物成分(A)的催化劑活性的持續時間長’結果’可減少 鈦化合物成分(A)的聚縮合反應系統之相對於芳香族二羧 15 1317391 酸酯量的使用量。又,即使在含有由一般式(瓜)之填化合物 所形成之磷化合物成分(B)之聚縮合反應系統添加大量的 穩定劑,也無法降低所得到之聚酯聚合體的熱穩定性,且 會造成其色調不良。 5 在本發明中,使用混合物(1)作為聚縮合催化劑時,該 混合物(1)係使用以滿足下述關係式⑴及⑴)之摻合量使用 者: l^Mp/MTi^15 (i) ΙΟ^Μρ+Μτί^ΙΟΟ (ii) 10其中,MTi為前述鈦化合物成分(A)中所含鈦元素之毫莫耳 數相對於前述芳香族二羧酸酯之莫耳數的比(%),而厘^係前 述構化合物成分(B)中所含嶙元素之毫莫耳數相對於前述 芳香族二羧酸酯之莫耳數的比(%)。
Mp/MTi比係在1以上15以下,且以2以上1〇以下為佳。 15 ^Μρ/Μτί比小於1,則所得之聚酯聚合體色調會呈黃色, 又’若超過15 ’朗構成之聚縮合催化劑之聚縮合反應性 不完全’因而很難得到預定之聚㈣合體。在本發明所使 用之Mp/MTi比範圍,較習知Ti_p系催化劑窄,藉由設定在 前述範圍’可得到較習知Ti_P系催化劑優異之效果。 20 又’(Μτί+ΜΡ)和值係在10以上100以下,且以20以上70 以下為佳。若(MTi+Mp)和值不足1〇,則所得到之聚醋聚合 體的纖維形成性不完全,在炫融紡絲程序中之生產效率也 變得不理想,且所得到之纖維性能亦不理想。又,若(Μ#%) 和值超過100,則在進行所得到之聚醋聚合體炼融纺絲時, 16 1317391 會在紡絲抽絲頭周圍堆積少量異物。一般而言,ΜΤί值以 2〜15%為佳,且以3〜10%為較佳。 在本發明中,使用前述反應生成物(2)作為聚縮合催化 劑時,使用於罐化合物成分(D)之一般式(V)之鱗化合物, 5 可舉例說明’單烧基填酸醋類例如:單-η-丁基構酸自旨、單 己基磷酸酯、單十二烷基磷酸酯、單月桂基磷酸酯及單油 精磷酸酯等;單芳基磷酸酯類例如:單苯基碟酸醋、單爷 基碌酸酯、單(4-乙基苯基)填酸酯、單聯笨基磷酸自旨、單萘 基填酸醋、單慧基構酸醋等,二貌基碟酸醋類例如:二乙 10基碟酸酯、二丙基填酸酯、二丁基碟酸酯、二月桂基填酸 Θ旨及一油精構酸醋等,以及二^基碟酸醋類例如:二苯基 磷酸酯等。其中,以使用在上述式(V)中9為丨時之單烷基磷 酸酯或單芳基磷酸酯為佳。 使用於本發明之磷化合物成分(D)亦可為混合2種以上 15 一般式(V)之填化合物的混合物,理想的組合可舉例如:單 炫基磷酸酯與二院基填酸酯的混合物、單苯基礙酸酯與二 苯基磷酸酯的混合物。特別地,混合物中,單烷基磷酸酯 以混合物總和質量為基準在5〇%以上,特別是以佔有90%以 上的組成為佳。 20 上述鈦化合物成分(C)與上述磷化合物成分(D)的反應 生成物的調配方法例如,可藉由混合兩成分(c)及(D),並於 乙二醇中加熱來製造。即,加熱含有鈦化合物成分(c)及磷 化合物成分(D)之乙二醇溶液,則乙二醇溶液會呈白色混 濁,並析出兩成分(〇、(D)的反應生成物作為析出物。也可 17 1317391 收集該析出物作為聚龜聚合體製造用催化劑使用。 在催化劑用反應生成物(2)製造巾,作為可制之乙二 醇係使用與構成利用所得到之催化劑製造之聚酿聚合叙 乙二醇成分相同者為佳。較佳地,例如,聚酉旨聚合體為聚 5對苯二甲酸乙二酿時使用乙二醇,聚醋聚合體為聚對苯二 甲酸三甲醋時使用1,3-兩二醇,聚酯聚合體為聚對苯二甲酸 四甲酯時使用四甲撐二醇。 又,本發明之聚縮合催化劑用反應生成物(2)可同時混 合鈦化合物成分(C)與磷化合物成分(D)與乙二醇3者,且藉 10由加熱之方法製造。然而,由於加熱會使鈦化合物成分(Q 與磷化合物成分(D)反應,而在乙二醇中析出無法溶解的反 應生成物,因而以可均一地進行反應直到析出者為佳。為 了可得到效率佳的反應析出物,較佳的方法為預先調整鈦 化合物成分(C)與磷化合物成分之各自的乙二醇溶液,接 15著’藉由混合該等溶液、加熱之方法製造。 又’成分(C)與(D)的反應溫度,係以50°c〜20(TC進行 反應為佳,反應時間以1分鐘~4分鐘為佳。由於當反應溫度 過低則反應不完全,而需要較多的反應時間,故無法得到 均一反應且效率高之反應析出物。 20 在乙二醇中進行加熱反應之鈦化合物成分(C)與磷化 合物成分(D)的摻合比例係,以鈦原子為基準’其磷原子的 莫耳比在1.0〜3.〇的範圍内為佳’且以1.5〜2·5的範圍内更 佳。在上述範圍内時,由於磷化合物成分(D)與鈦化合物成 分(C)幾乎完全反應,沒有反應不完全的反應物存在,因而 18 1317391 即使直接使用該反應生成物,所得到之聚酯聚合體的色調 亦佳,又,由於過剩的未反應之磷化合物(v)幾乎不存在, 故可成為不阻礙聚酯聚合反應性且生產性高者。 使用於本發明之聚縮合催化劑用反應生成物(2),以含 5 有由下述一般式(IV)表示之化合物為佳。 (但’式(IV)中的R13及R14各自獨立表示選自1種來自表示前 述鈦化合物成分(C)用烷氧化鈦之一般式(IV)中之R8、R9、 10 R1G、R11及表示前述磷化合物成分(D)用磷化合物之一般式 (V)之R12,且具有1〜1〇個碳原子之烷基,或者,來自前述 磷化合物(V)之R12,且具有6~12個碳原子之芳基。) 以式(VI)表示之鈦化合物與磷化合物(冚)或(V)的反應 生成物,具有高的催化劑活性,且使用其所得到之聚酯聚 15合體,具有良好色調(低b值),且乙醛、殘留金屬及環狀三 聚合物的含有量,具有在實用上充分低,且在實用上充分 之聚合體性能。又,式(VI)表示之反應生成物,以在聚縮合 催化劑中含有50質量%以上為佳,且以含有7〇質量%以上為 較佳。 20 在上述反應生成物(2)存在下,進行芳香族二羧酸酯聚 縮合反應時,不需從包含如上述崎之析岐應生成物(2) 之乙二醇溶液分離析出反應生成物(2)與乙二醇,而可直接 19 1317391 作為聚醋聚合體製造用催化劑使用。又,亦可從包含析出 反應生成物(2)之乙二醇溶液,藉由離心沉降處理或過濾方 法分離析出物後,藉由再結晶劑例如,丙酮、甲醇及/或水 等進行該析出反應生成物(2)再結晶精製後,使用該精製物 5作為聚縮合催化劑。又,前述聚縮合催化劑用反應生成物 (2)的化學構造可藉由固體NMR及XMA之金屬定量分析確 認。 在本發明使用之聚酯聚合體係芳香族二羧酸酯,在含 有上述鈦化合物成分(A)與磷化合物(磷酸酯化合物之 10混合物(1)及/或鈦化合物成分(C)與磷化合物成分(D)之反應 生成物(2)之催化劑存在下,進行聚縮合而獲得。在本發明 中,芳香族一缓酸醋係以由芳香族二叛酸與脂肪族乙二醇 成分所形成之二酯為佳。 其中,^香族一羧酸成分係以對苯二甲酸為主成分為 15佳。較具體地,對苯二曱酸係以芳香族二羧酸成份的含量 為基準,且以佔有70莫耳%以上為佳。因此,除了對苯二 甲酸之外理想的芳香族二竣酸,可舉例如:對苯二甲酸、 間苯二甲酸、萘撐二羧酸、二苯基二羧酸及二苯氧基乙烷 二羧酸等。 % !0 又,脂肪族乙二醇成分,係以由烷撐乙二醇所形成者 為佳,可使用例如:乙二醇、三甲撐二醇、丙二醇、四甲 撐二醇、新戊基二醇、己基甲撐二醇、十二甲基二醇,且 特別以乙二醇為佳。 在本發明中,聚酯聚合體係含有由對苯二甲酸與乙_ 20 1317391 醇所形成之對苯二曱酸乙二酯作為主要的重覆單位之聚酯 聚合體者為佳。其中,前述對苯二甲酸乙二酯重覆單位係 以聚酯中的全部重覆單位量為基準,且以佔有70莫耳%以 上為佳。 5 又,在本發明所使用之聚酯聚合體,亦可以構成聚酯 成分進行共聚合反應之共聚合聚酯作為酸成分或二元醇成 分。 共聚合羧酸成分除了使用上述芳香族二羧酸以外,亦 可使用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癸烷二羧酸等之脂肪族 10 二羧酸、環己烷二羧酸等脂環式二羧酸等之二官能性羧酸 成分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作為原料。又,共聚合二元醇除 了使用上述脂肪族二元醇以外,亦可使用環己烷二甲醇等 脂環式乙二醇、聯苯酚、氫醌、2,2-聯(4-/3-羥基乙氧苯基) 丙烷類等芳香族二元醇等作為原料。 15 此外,可使用均苯三酸、三羥曱基乙烷、三羥甲基丙 烷、三羥甲基甲烷、季戊四醇等多官能性化合物進行共聚 合反應所得到之共聚合聚酯聚合體作為共聚合成分。 上述聚酯聚合體及共聚合聚酯聚合體,可單獨使用其 中一種,亦可併用兩種以上。 20 在本發明中,聚酯聚合物,最好使用由如上述之芳香 族二羧酸與脂肪族乙二醇所形成之芳香族二羧酸酯的聚縮 合生成物。該芳香族二羧酸酯可藉由芳香族二羧酸與脂肪 族乙二醇的二酯化反應來製造,或亦可藉由芳香族二羧酸 的二烷基酯與脂肪族乙二醇的酯化交換反應來製造。但, 21 1317391 相較於以芳香族二羧酸作為原料且進行酯化反應之方法, 以方香族一叛酸之二烧基醋作為原料,且利用經由g旨交換 反應之方法具有在聚縮合反應中添加作為磷穩定劑之化合 物之飛散少的優點。 5 此外,最好在酯交換反應開始前,添加鈦化合物成分 (A)或(C)的一部及/或全部數量,並使用前述鈦化合物作為 酯交換反應與聚縮合反應之兩個的反應用催化劑,藉此可 降低最終的聚酯中鈦化合物含有量。例如,為聚對苯二曱 酸乙二酯時,更具體而言,在包含選自上述一般式(〗)所示 10 之烷氧化鈦(a),及上述一般式(I )所示之烷氧化鈦與上述 一般式(Π )所示之芳香族多價羧酸或其無水物進行反應之 生成物(b)所構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之鈦化合物成分(a)的存 在下,進行以對苯二甲酸為主之芳香族二羧酸的二烷基酯 與乙二醇的酯交換反應。在含有藉由該酯交換反應所得到 15 之芳香族二羧酸與乙二醇的二酯之反應混合物中,再添加 上述一般式(Π)所示之磷化合物(磷酸酯化合物)成分(B),或 添加鈦化合物成分(C)與上述磷化合物成分(D)之反應生成 物,並於其等存在下進行聚縮合反應。 又,進行前述酯交換反應時,通常在常壓下實施,但 20 若在0.05~020Mpa的加壓條件下進行,會更促進鈦化合物成 分(A)的催化劑作用之反應,且由於不會發生大量的二乙二 醇副產物,因而所得到之聚酯聚合體的熱穩定性等特性更 為良好。此外,酯交換反應溫度以160~260°C為佳。 又,在本發明中,芳香族二羧酸為對苯二甲酸時,使 22 1317391 用對苯二曱酸及對苯二甲酸二甲酯作為起始原料。在此情 形下,可使用藉由聚烷撐對笨二甲酸酯進行解聚合反應所 得到之回收對苯二曱酸甲酯或將對苯二甲酸加水分解而得 到之回收對苯二甲酸。在此,以資財效活用的觀點來看, 5特別是使用業已回收之PET瓶、纖維製品、聚酯薄膜製品等 之再生聚酯為佳。 聚縮合反應可在第-槽進行,亦可在複數射依序地 進仃。如此,以該聚縮合程序所得之聚酯,通常會以熔融 狀態呈線狀押出,待其冷卻後,成形(切斷)成粒狀(小塊狀)。 ίο 在上述聚縮合程序所得到之聚酯聚合體係可依所需進 行固相聚縮合。 S亥固相聚縮合程序至少由丨步驟形成,且在溫度 190~23(TC,壓力IkPa〜200kPa的條件下,在氮氣、氬氣、 碳酸氣體等惰性氣體的環境下進行。 15 在經如此之固相聚縮合程序所製造之粒狀聚酯亦可因 應所需與水、水蒸氣、含有水蒸氣之惰性氣體、含有水蒸 氣之空氣等接觸,並進行水處理,藉此使含於片屑中的催 化劑失去活性。 包含如上述酯化程序與聚縮合程序之聚酯的製造程 20序,可以批式、半連續式、連續式之任一種進行。 使用於本發明之聚酯聚合體以選自於聚對苯二曱酸乙 二酯、聚對笨二曱酸三曱酯及對笨二甲酸四曱酯為佳。 使用於本發明之聚酯聚合體以具有uL*a5(:bs!:色彩表色 系(JIS Z 8729)為基準之77~85之L*值與2~5之b*值為佳。 23 1317391 如此得到之本發明所使用之聚酯聚合體的固有霉&声以 在0.40~0.80的範圍内為佳,且以0.45~0.75較佳,特別是在 0.50〜0.70的範圍内更佳。若固有黏度小於〇·4〇,則所得到 之聚酯纖維強度不足。又,固有黏度超過〇.8〇,則必彡貝尚 5 度地提高原料聚合體的固有黏度,且不經濟。 以本發明所使用之聚酯聚合體,可因應所需添加少量 添加劑,例如,氧化防止劑、紫外線吸收劑、難燃劑、螢 光增白劑、消光劑、整色劑,或亦可包含消泡劑、靜電防 止劑、抗菌劑、光穩定劑、熱穩定劑、遮光劑,特別是以 10添加二氧化鈦作為消光劑、作為穩定劑之氧化防止劑為佳。 上述二氧化鈦係以具有001〜2以瓜之平均粒徑者為 佳,且在聚酯聚合體中,以含有〇〇1~1〇質量%的含有量者 為佳。 又,來自包含於聚酯聚合體中的前述催化劑之鈦含有 15 ϊ並未包含來自添加作為消光劑之二氧化鈦之鍊。 在聚醋聚合體中包含二氧化鈥作為消光劑時,為了由 Ζ定用聚S旨聚合體試料僅去除消光劑二氧化鈥,將該聚醋 ’合體^解於六I異丙醇,並龍溶液進行離心分離處 20 理’由前述溶液藉由傾斜法使二氧化鈇分離沉降,分離上 =清液並回收收集,且從回收部分中蒸發、去除溶劑, 以調配試樣。 」述乳化防止㈣以使用受阻苯紛系氧化防止劑為 佳。氣化防止劑添加量 θ _5〜05質量%。、係質篁%以下為佳,更佳則為 、 右該添加量超過1質量%,其效果會飽和, 24 1317391 f會成魏融纺絲時發生殘㈣原因。又,亦可併用受阻 苯紛系氧化防止劑與硫_二次氧化防止劑。 前述氧化防止劑聚醋的添加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 在從酿交換反應開始至聚縮合反應結束為止間的任意步驟 5 中添加。 在本發明中,由聚酯聚合體製造纖維之方法並無特別 限制’可利用習知的聚自旨熔融紡絲法。例如,以270〜3〇〇 °C的範圍内、熔融前述聚酷聚合體、進行紡絲,此時的纺絲 速度以400〜5000m/分為佳。當紡絲速度在前述範圍内則所 ⑺得到之纖維強度充分,並可穩定地進行捲繞。又,延伸亦 可在捲繞未延伸聚酯纖維後或不捲繞地連續地進行。更, 本發明之聚酯纖維,也可進行鹼減量處理以改良質地。 製造聚酯纖維時所使用之紡絲抽絲頭形狀並無特別限 制,可為圓形及其他形狀(三角形、其他多角形、扁平形等) 15之任一者,又,亦可為實心及空心等任一者。 使用於本發明之前述聚酯纖維的纖維型態,並無特別 限定,可為長纖維或短纖維。又,使用於本發明之聚酯纖 維可加撚也可不加撫。更,使用於本發明之聚酯纖維亦可 為業經施加假樵捲縮加工、塔斯論加工、或利用空氣噴射 20 流之交織加工者。 本發明所使用之聚酯纖維絲線的合計纖度、單纖維纖 度及本發明編織物之以下述式子表示之覆蓋係數(CF)可依 用途適當地設定。 CF=(DWp/l.l)1/2xMWP+(DWf/l.l)1/2xMWf 25 1317391 但’ DWp為經紗之合計纖度(dtex),MWp為經紗之梭 織密度(根/2.54cm) ’ DWf為緯紗之合計纖度(dtex),MWf 為緯紗之梭織密度(根/2.54cm)。 例如’將本發明之聚酯纖維編織物用於绅士、女士衣 5料用途、運動衣料、或制服衣料時,使用之聚酯纖維絲線 之合計纖度宜設定為33〜330dtex,單纖維纖度宜設定為 0.4~10.0dtex ’且聚酯纖維編織物的CF宜設定為 1000~3500。又,使用於室内裝飾用途時,以合計纖度 22~1100dtex、單絲纖度〇‘4〜22dtex、CF1000〜4500為佳。 1〇 在本發明之聚纖維編織物中,前述聚酯纖維相對於編 織物全部質量,係以50質量%以上為佳,較佳者為60質量 %,特佳者為100%。在本發明之聚酯編織物中,除了包含 聚酉曰纖維以外的纖維’通常並無格外限制,只要適合於編 織物製造之纖維即可,可使m種以上之例如:棉、麻等所 5代表之植物系纖維;羊毛、安哥拉纖維、薄毛呢、馬海呢、 轮絨毛、羊,轮呢等獸毛纖維;絹、羽毛、羽根等動物系纖 維,人造纖維、醋酸人造絲等再生纖維及半合成纖維;耐 麗芳香族聚醯胺纖維、維尼論、聚偏氯乙稀纖維、聚氣 化乙婦、聚對笨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三甲酯、聚 一曱酸丁醋、聚丙酸醋、聚乳酸、聚丙酿骑、聚乙稀、 聚丙醯、聚胺基甲酸乙醋、聚苯撑硫化物、聚醯亞胺、丙 酿酸酷、乙撑乙稀醇、聚醚醋共聚合體等之合成纖維等。 本發明之聚酯編織物,並無限制編織組織,編織物可 使用平組織、斜紋組織、緞紋組織等習知織物組織。 26 Ϊ317391 5 又’本發明之聚酯纖維編織物,可使用前述聚酯纖維 以-般方法紡織方法進行纺織。χ,亦可進行貌基減量加 工或-般染色加。此外,亦可進行一般吸水加工、撥水 工起毛加工’更適於進行賦予紫外線遮蔽或抗靜電劑、 難燃劑、抗菌劑、除臭劑、防蟲劑、積光劑、重現反射劑、 負離子產生劑等機能之各種加工。 10 在本發明之聚酿纖維編織物中,並無特別限制編織密 X但為得到具有良好質地之針織物,經圈密度以秦⑽ 支/2.54cm為佳,更佳者為5〇〜7〇支/2 “cm,且,緯圈密度 以30〜70支/2.54cm為佳,更佳者為4〇~65支/2 •54cm。 在本發明之聚酿纖維編織物中,編織組織並無特別限 定可使用經針織、圓形針織等針織組織,可使用例如, 龐地羅馬組織、米蘭諾羅紋、集圈羅紋編、裏鹿斑綢、單 15 20 面凹凸織布及雙面凹凸織布等圓形針織組織,半卡地甘羅 紋組織、緞紋、背面主上 牛卡地甘羅紋組織、經絨編鏈組織、 雪克斯金薄花料之單經編纖維,及雙面«斜紋細呢、 雙面經編織物等之雙重經編組織。 本發明之聚酯纖維紙 .^ L 维編織物,可使用前述聚酯纖維並以 一般紡織方法紡織。 ..^ L , ,也可進行烷基減量加工或一般染 Γ:=: 一般可進行吸水加工、撥水加工、起毛加 更適於進行職予势 ,、卜線遮蔽或抗靜電劑、難燃劑、抗 痛劑、除臭劑、防蟲劑 4 ^ ^ 積先劑、重現反射劑、負離子產 生劑4機能之各種加工。 實施例 27 1317391 接著以下述實施例具體說明本發明,但該等實施例不 會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在下述實施例1~14及比較例1〜8中,聚酯聚合體的固有 黏度、色調、金屬含有量及熔融紡絲程序中,附著於纺絲 5抽絲頭周圍之異物量(異物層高度),係依下述方法測定。 (1)固有黏度: 聚酯聚合體的固有黏度,係將聚酯聚合體05g溶解於 35°C50ml鄰氯酚,且利用奥氏黏度計,在35¾所測定之嗲 溶液黏度值而求得。 10 (2)色調(色彩L*值及色彩b*值): 在真空下’以290 C、10分鐘内熔融聚醋試料,並將該 熔融物置於鋁板上,在成形為厚度3.〇±l.〇mm板狀後,放入 冰水中急速冷卻,將前述所得到之平板於16(TC進行丨小時 的乾燥結晶化處理,並將前述所得到之平板置於色差計調 15整用之白色標準乾燥板上,且依L*a*b*色彩表色系(Jis Z 8729)為基準,使用Min〇ita公司製獵型色差計測定試樣平板表 面的L*a*b*值。L*值表示亮度,且其值愈大亮度愈高,b*值愈 大表示黃色色調愈深。 (3)金屬含有量: 20 催化劑中的鈦原子濃度及磷原子濃度,在為催化劑溶 液的情形下’可直接填充至液體槽,且聚酯聚合體令包含 催化劑時,在銘板上加熱熔融試驗用聚酯聚合體試樣後, 再供給至壓縮機,形成具有平面之成型體,並分別將試樣 以螢光X線測定裝置(理學電機工業股份公司製3270型),定 28 1317391 量分析其中金屬含量。 (4) 二乙二醇(DEG)量: 使用含水聯胺分解試驗用聚酯聚合體,以氣相色層分 析法(日立股份公司製作所製「263-70」)進行其分解生成 5 物,測定二乙二醇含有量(質量%)。 (5) 附著於紡絲抽絲頭之異物層高度 由聚酯聚合體形成片狀,並以29(TC熔融前述片狀物, 並從孔徑〇.15mm0l2個孔數的抽絲頭吐出,且以紡絲速 度:600m/分進行熔融紡絲2天,再測定附著於抽絲頭之異 10物層高度’其附著異物層愈高,愈容易在業已吐出聚酯熔 化的細絲狀流動發生彎曲現象,因而降低該聚酯成形性。 即,附著於紡絲抽絲頭之附著異物層高度,係為該聚酯聚 合體成形性的指標。 (6) 纖維強度及延伸度: 15 依JIS L-l〇13之方法為基準測定。 實施例1 20 在對苯一甲酸二甲醋100質量份與乙二醇70質量份之 混合物中,混合四-η-丁基鈦酸醋〇 _質量份,並於可加壓 加熱不錄鋼製反應容ϋ中處理該混合物,再將反應容器内 加壓至0.〇7MPa,且將測定溫度從⑽^升至2敗,以進行 ^述此口物的5日交換反應,再於該反應混合物添加份 二乙基麟酸酯,終止醋交換反應。 接著,將反應混合物移至聚合容器,升溫至2赃,並 在低於26.67Pa的高Μ下,進料縮合反應 。製造固有黏 29 1317391 %的聚酯聚合體(不 度:0.60、二乙樓乙二醇含有量:I』質量 含消光劑)。 依-般方法將所得到之聚龜聚合體片狀化並乾燥。接 著’將業已乾燥之小塊以-般方法進行稼融纺絲程序,製 5作紗線數:獅祕細絲之未延伸細絲線,並將前述細絲 線進行延伸倍率4.0倍的延伸鞋皮 T柱序’以得到紗線數: 線品質。 使用針距28、38英卩寸的圓形針蚪她 对織機,將前述多細絲延 10伸絲線製作成經圈密度52支/2_54cm、蝰 緯圈密度60支/2.54cm 的平滑組織之未加工針織物,又,經列斷後的結果是纺織 程序之操作性良好,且可長期穩定地維持前述程序。於該 未加工針織物,以13(TC高壓染色機進行染色加工後,添加 靜電防止劑於濕狀態之針織物,並叫5。⑽熱定形處理, U製作經圈密度48支/2_54cm、緯圈密度55支/2 54咖的平滑組 織未加工針織物。該聚酯纖維針織物的破裂強度為 590kPA,且洗滌尺寸變化率為經向〇 3%、緯向〇 5%,並且 該聚酯針織物十分適用於内部衣料用途。 參考例1 20 盤苯三酸之合成方法: 相對於無水偏本二酸添加1 /2莫耳比例之四丁基欽至 無水偏苯三酸之乙二醇溶液(濃度:0.2質量%),且在大氣 中、常壓下維持80°C,使該混合液反應60分鐘,接著,冷 卻至常溫,再將所得到之反應液混合至10倍份量的丙酮, 30 1317391 再結晶業已生成的催化劑。藉由以濾紙過濾析出物來分離 收集,並以10(TC乾燥2小時’即可得到預定之四丁基鈦_無 水偏笨二酸反應生成物,即,偏苯三酸鈦。 例 2 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聚酯纖維。但’催化劑用鈦化合 物係使用依上述參考例1的方法合成之偏苯三酸鈦0.016 份。並於第1表顯示試驗結果。 使用針距28、38英吋的圓形針織機,將前述多細絲延 伸4線製作成經圈密度μ支mm、緯圈密度⑻支 10平滑組織之未加工針織物,又,經判斷後的結果是纺織程 序之操作性良好,且可長期穩定。 以13(TC高壓染色機將該未加工針織物進行染色加工 後,於濕狀態下添加靜電防止劑,並以165<t的熱定形處 理’製作經圈密度48支/2.54cm'緯圈密度55支/2.54cm的平 /月、、且織之未加針織物。該針織物的破裂強度為柳心, 且洗蘇尺寸變化率為經向〇3%、緯向〇 5%,並且該聚醋纖 維針織物十分適用於内部衣料用途。 复施例3~7 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聚輯維。但催化_鈦化合物 2〇及磷化合物,係使用於第鴻顯示之添加量。並於第丄表顯 示其試驗結果。 將前述聚S旨纖維供給至針距28、38英奴圓形針織 機’製作經圈密度52支/2.54cm、緯圈密度6〇支/2 54弧平滑 之組織之未加工針織物,又,經判斷後的結果是纺織程序 31 1317391 之操作性良好,且可長期穩定。 以130°C高壓染色機將未加工針織物進行染色加工 後,於濕狀態下添加靜電防止劑,並以165〇c的熱定形處 理’製作、經圈密度48支/2 54cm,緯圈密度55支/2 54咖的平 滑組織未加針織物。如此得到之鮮喊維針織物的破 裂強度為590kPA ’且洗務尺寸變化率為經向〇3%、緯向 0.5%,並且十分適用於内部衣料用途。 比較例1〜3 在比較例1〜3中分別與實施例同樣地製造聚酯纖維。但 1〇在第1表顯示作為催化劑用鈦化合物及磷化合物係使用顯 不第1表之添加量。並於第丨表顯示其試驗結果。 使用前述聚酯纖維,與實施例丨同樣地進行紡織、染色 加工時,會在紡織時發生絲線斷線,或染色加工時發生磨 損瑕疵等,且係成品缺點多,在外觀及品質上無法令人滿 15意者。 ' 比較例4 在可加壓反應的不銹鋼製容器中,加入0.064質量份之 醋酸鈣-水合物至1〇〇質量份之對笨二曱酸二甲酯與7〇質量 份之乙二醇混合液中,且將反應容器加壓至〇 〇7Mpa,且將 2〇溫度從140X:升高至24(TC,並在進行前述混合物的黯交換 反應後,添加56重量%濃度的磷酸水溶液〇 〇4質量份至該反 應混合物,終止1旨交換反應。 接著,將反應混合物移至聚縮合容器,並於前述聚縮 合容器添加顯示於第1表之三氧化二銻的量,且至升溫至 32 1317391 290°C,並在低於26.67Pa的高真空下,進行聚縮合反應, 以得到聚酯聚合體。將業已得到之聚酯聚合體與實施例1同 樣地纖維化,且製作聚酯纖維針織物。其試驗結果顯示於 第1表。 5 對前述聚酯纖維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之紡織及染色加 工時,在紡織時發生斷線,且染色加工時發生磨損瑕疵等, 且成品缺點多,在外觀及品質上無法令人滿意。
33 1317391 PEW:C»IL雞if^-無踝卜6鄱 TMP : 淼踝鼯 TBH· s-n_H^^^ TMT :齑舛W踝弈 ΤΕΡΑ : 無踝龆 |比較例41 |比較例3| |比較例2| 1比較例i| 1實施例7| I實施例6| 1實施例5| I實施例4| I實施例3| 實施例2 ύ- ! TMT | TMT j 1 TMT 1 |醋酸鈦I [TMT I | TMT I 1 TMT | | TMT 1 TMT 1 1 TBT J m 绦 C? 觸媒成分 to v£) υ> KJ\ Ui -j u> LA (mmol%) 含有量 1 ΤΕΡΑ ] 1 ΤΕΡΑ 1 [tepa| |tepa| 1 TMP 1 ΤΕΡΑ [tepa| m m |ΤΕΡΑ| |tepa| 種類 森 1 o o VO o o U) o o o (mmol%) _1 含有量 IT 1 1 1 1 1 1 I 1 1 (mmol%) i (Sb203) Sb含有量 晒 U) N"* 00 Os Cs -4 Os Os ON Ό 2 1 Ό »—· § KJ% u> u> 00 u> U) KJ\ (mmol%) 1 _______1 •β | 0,620 I | 0.600 j 丨 0.600 1 [0.520 I | 0.600 I | 0,600 I | 0.600 I 1 0.600 j | 0.620 I | 0.620 J I 0.620 | 黏度 涵 聚酯聚合體 00 b b -•j 00 b 00 U) b b b g b g b b tx b -j v〇 b L*值' OJ b K) b U) b o b Ιλ 产 b U) Ui to U) u> b l〇 bo b ^ % w '〇 bs w u> bs U) ON u> U) Os UJ bo U) bo U) --j 1 (cN/dtex) j ..i 锻 製絲特性 N> op N> K3 N) K) N) NJ ON to LA to K) 00 K> K> 9 延伸度 u> hJ u> (e m) 異物高度 抽絲頭 34 1317391 實施例8 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聚酯聚合物聚合體,並使用該聚 3旨聚合體製造聚多細絲線。 直接使用未撚之經緯絲線100%,將上述聚酯多細絲紡 5織成經線密度:97支/2.54cm、緯線密度:83支/2.54cm的平 紋織物。較不會產生在紡織準備程序之整經機中之絨毛, 且很少會在織製程序中因絨毛而使經線斷線及因緯線去除 性不良而使梭織機停止,並且紡織生產性優異。 將所得到之平紋織物與實施例丨同樣地進行染色程 1〇序、靜電防止劑處理及熱定形處理。得到之完成染色、熱 處理之平紋織物具有經線密度1〇9支/2 54cm、緯線密度94 支/2.54cm ’且其撕斷強度係經向:丨4N、緯向:丨1N,洗 蘇尺寸變化率為經向L3%、緯向〇 8%。 實施例9 15 與實施例2同樣地製造聚酯聚合體,並使用該聚酯聚合 體製造聚醋多細絲。 接著’直接使用未撚、之經緯絲線1〇〇%,將上述聚酯多 細絲紡織成經線密度:97支/2.54cm、緯線密度:83支/2.54cm 的平紋織物。較不會產生在紡織準備程序之整經機中之絨 2〇毛,且很少會在織製程序中因絨毛而使經線斷線及緯線釋 放性不良所造成梭織機停止,且生產性優異。 t施侧1〇~14 在實施例1〇~14中分別與實施例3〜7同樣地製造聚酯聚 合體,並利用該聚酯聚合體製造聚酯多細絲。 35 1317391 直接使用未撚之經緯絲線100%,將上述聚酯多細絲紡 織成經線密度:97支/2.54cm、緯線密度:83支/2.54cm的平 紋織物。較T會產生在纺織準備程序之整經機中之絨毛, 且很少會在織製程序中因絨毛而使經線斷線及緯線釋放性 不良所造成梭織機停止,並且生產性優異。 比較例5~7 在比較例5〜7中,分別與比較例同樣地製造聚酯聚 合體,並製造聚酯多細絲。 使用上述聚酯多細絲,且與實施例8同樣地紡織平紋織 〇物,並進行染色加工。在紡織準備程序中大多會產生絨毛, 且大多會在織製程序中因絨毛而使經線斷線及因緯線釋放 性不良而使梭織機停止,並且生產性不足。 比較例8 與比較例4同樣地製造聚酯聚合體,並使用該聚酯聚合 15體製造聚酯多細絲。 由前述聚酯多細絲,且與實施例8同樣地對紡織所得之 後織物進行染色加工。在紡織準備程序中大多會產生織 毛,且大多會提高在織製程序中因絨毛而使經線斷線及緯 線釋放性不良而使梭織機停止,並且生產性不足。 2〇 在下述實施例I5〜22及比較例9~12中,係以下述試驗方 法測定聚酯聚合體纖維之特性。 (1)固有黏度: 聚酯聚合體之固有黏度,係將聚酯聚合體〇.6g溶解於 35°C50ml鄰氯酚,且利用奥氏黏度計,在35。(:所測定之該 36 1317391 溶液黏度值而求得。 (2) 色調(色彩L*值及色彩b*值): 以160°Cx90分乾燥機中進行粒狀聚合體試樣的熱處 理,且於結晶化後,以Color-machine公司製CM-7500型 5 Color-machine,測定L*a*b* 色彩表色系(JIS Z 8729)之L*值 及b*值。 (3) 金屬含有濃度分析: 反應析出催化劑的鈦、磷原子濃度,將業已乾燥之試 樣安裝於搜查電子顯微鏡(SEM,日立計測機器 service S570 10 型),並以連接於前述電子顯微鏡之能源分散型X線微分析 器(XMA,堀場EMAX-7000),進行定量分析。 聚酯中的催化劑金屬濃度,係於鋁板上加熱溶融粒狀 試樣後,再以麼縮機,製成具有平面之成型體,並以勞光X 線測定裝置(理學電機工業3270E型),進行定量分析。 15 (4)纖維強度及延伸度: 以JISL1013之方法為基準測定。 (5)附著於紡絲抽絲頭之異物層高度 由聚酯聚合體形成片狀,並以290°C熔融前述片狀物, 並從孔徑0· 15mm </) 12個孔數的抽絲頭吐出,且以紡絲速 2〇 度:600m/分進行熔融紡絲2天,再測定附著於抽絲頭之異 物層南度’其附著異物層愈南’愈容易在業已吐出聚g旨溶 化的細絲狀流動發生彎曲現象,因而降低該聚醋成形性。 即’附著於紡絲抽絲頭之附著異物層高度,係為該聚酯聚 合體成形性的指標。 37 1317391 t施例15 莖ifc合物之調西?,: 於具有混合内容物攪拌裝置之2L三口燒瓶中,加入 919g乙二醇與1〇g醋酸混合攪拌,並於該前述混合物中,緩 5緩地添加四丁氧化鈦71g,調配成鈦化合物之己二醇溶液 (透明)。之後將該溶液記載為「TB溶液」。該TB溶液中鈦原 子濃度為1.02質量%。 匕合物之調配: 加熱前述内容物’並加入乙二醇650g至具有混合内容 10物攪拌裝置之2L三口燒瓶中,並一邊攪拌直到加熱至 c。當到達上述溫度時’添加甘油一月桂基磷酸酯34 %至 鈾述乙二醇,加熱混合攪拌並溶解,以調配透明溶液。之 後,將該溶液記載為「!^溶液」。 ϋ化劑之調配: 15 緩緩地添加預先準備之ΤΒ溶液310g至一邊攪拌温度 維持在loot之上述P1溶液(約650g)中,並全部加入,將該 反應混合物維持於loot 一邊攪拌丨小時,終止前述鈦化合 物與前述磷化物之反應。此時’相對於丨莫耳鈦原子而磷原 子為2.0莫耳的比例地調整TB溶液與?1溶液之摻合量比。藉 20由其反應所獲得之生成物,由於不溶於乙二醇,因此,反 應液呈白色液濁狀’且反應生成物係以微細的析出物存 在。之後,該溶液記載為「ΤΡ1_2·0催化劑」。 為了分析所得到之反應析出物,將取自於反應溶液令 的試樣以網目5"過濾器過濾,將該析出反應物形成固體, 38 1317391 並收集後,水洗乾燥。將所得到之析出反應物以XMA分析 法進行元素分析,結果,鈦:12.〇質量%、磷:16.4質量% , 且’成為相對於1莫耳鈦原子磷原子為2.1莫耳比例之溶 液°接著,進行該反應析出物的固體NMR分析後,得到以 5 下結果。依C-13 CP/MAS(頻率75.5Hz)測定法,可確認在來 自四丁氧基鈦的丁氧基之化學位移14ppm、20ppm及36ppm 之波峰消失。又,以P-31 DD/MAS(頻率121·5Ηζ)測定法, 確認在甘油一月桂基磷酸酯中原本不存在之新的化學位移 波峰-22ppm。該等測定結果,以本實施例所得之反應析出 10 物’係表示鈦化合物與磷化合物進行反應所形成之新的化 合物。 又,先將225份之寡聚物(乙二醇之對苯二甲酸二酯之 寡聚合物)滯留於反應器内,並在攪拌、氮氣環境下,維持 255°C常壓之條件下,混合179份之高純度對苯二甲酸與95 15 份乙二醇,且以一定速度,供給業已調配完成之漿體至前 述反應器,藉由該反應發生之水及乙二醇餾出反應系外, 並進行4小時之酯化反應,而終止該反應。此時之酯化率係 98%,所生成之寡聚物聚合度約5~7。 將以上述酯化反應所得之225份寡聚物,移至聚縮合反 20 應槽,且在該反應槽作為聚縮合催化劑,加入上述3.34份 「TP1-2.0催化劑」。將連續反應系内的反應溫度’分段地 從255。(:上升28(TC,又,將反應壓力分段地從大氣壓力減 壓至60Pa,一邊將因反應而產生之水及乙二酵去除至反應 系外,同時進行聚縮合反應。 39 1317391 藉由監控配備於反應器之攪拌翼的負荷,以確認聚縮 合反應的進行度,並在到達預定聚合度時,終止反應程序。 接著,從反應器的吐出口連續地押出條狀,冷卻、裁切, 將粒徑調製成約3mm之粒狀顆粒。於第2表顯示所得之聚對 5 苯二甲酸乙酯的品質。 乾燥該聚酿聚合體小塊,並對其進行溶融纺絲程序, 以製作紗線數:333dtex/36細絲之未延伸細絲線,並對前述 細絲線進行延伸倍率4.〇倍的延伸程序,以得到紗線數: 83.25dteX/36細絲之延伸細絲線。且於第2表顯示該多細絲 1〇 線品質。 使用針距28、38英吋的圓形針織機,將前述多細絲延 伸絲線製作成經圈密度52支/2 54cm、緯圈密度6〇支/2 54cm 的平滑組織之未加工針織物,又,經判斷後的結果是紡織 程序之操作性良好, 15 將該未加工針織物以130°C高壓染色機進行染色加工 後’於未加工針織物呈濕狀態時添加靜電防止劑,並以165 C的熱定形處理’製作經圈密度48支/2.54cm、緯圈密度55 支/2.54cm的平滑纟且織之染色、熱定形針織物。該聚酯纖維 針織物的破裂強度為590kPA,且洗滌尺寸變化率為經向 2〇 0.3%、緯向0.5% ’並且十分適用於内部衣料用途。 實施例16 與實施例15同樣地進行製造聚酯纖維針織物。但,使 用單丁基填酸顆取代催化劑用甘油一月桂基填酸醋。並依 下述變更其添加量及催化劑製造條件。 40 1317391 在537g乙二醇中,加熱溶解28.3g單丁基鱗酸酯(之後, 將該溶液記載為「P2溶液」。),並於其中混合TB溶液435g 調配反應生成物。此時,相對於1莫耳鈦原子而磷原子為2.0 莫耳的比例地調整TB溶液與P2溶液之摻合量比。 5 之後將該反應生成物記載為「TP2-2.0催化劑」。催化 劑調配反應的加熱溫度70°C,反應時間1小時。 為了分析所得到之反應析出物,將取自於反應溶液中 的試樣以網目5以過濾器過濾,將該析出反應物形成固體, 並收集後’水洗乾燥。並與實施例15同樣地進行業已得到 10 之析出反應物的元素分析,結果,鈦:17.0質量%、磷: 21.2質量% ,且,成為相對於1莫耳鈦原子而磷原子為1.9 莫耳比例之溶液。利用該催化劑,且與實施例15同樣地進 行聚酯細絲線製造。其試驗結果顯示於第2表。 使用針距28、38英吋的圓形針織機,將前述多細絲延 15 伸絲線製作成經圈密度52支/2.54cm、緯圈密度60支/2.54cm 平滑組織之未加工針織物,又,經判斷後的結果是紡織程 序之操作性良好,且可長期穩定。 於該未加工針織物,以130°C高壓染色機進行染色加工 後,於未加工針織物呈濕狀態時添加靜電防止劑,並以165 20 °C的熱定形處理,製作經圈密度48支/2.54cm、緯圈密度55 支/2_54cm的平滑組織之染色、熱定形針織物。該聚酿纖維 針織物的破裂強度為590kPA,且洗滌尺寸變化率為經向 0-3%、緯向0.5%,並且十分適用於内部衣料用途。 實施例17 41 1317391 與實施例15同樣地進行製造聚酯纖維針織物。但,在 調配催化劑中’係依下述變更TP1溶液調配量及TB溶液添 加量。 在594g乙二醇中,加熱溶解31.3g甘油一月桂基磷酸酯 (之後,將該溶液記載為「P3溶液」。),並於該P3溶液中混 合375gTB溶液使之反應,以調配反應生成物。此時,相對 於1莫耳鈦原子而磷原子為2.0莫耳的比例地調整TB溶液與 p3溶液之摻合量比。以下,將所得到之反應生成物記載為 「 TP3-1.5催化劑」。並利用本催化劑,且與實施例15同樣 地進行聚醋細絲線製造。其試驗結果顯示於第2表。 使用針距28、38英吋的圓形針織機,將前述多細絲延 伸絲線製作成經圈密度52支/2.54cm、緯圈密度60支/2.54cm 平滑組織之未加工針織物,又’經判斷後的結果是紡織程 序之操作性良好,且可長期穩定。 於該未加工針織物,以13〇°C高壓染色機進行染色加工 後,於未加工針織物呈濕狀態時添加靜電防止劑,並以165 C的熱定形處理,製作經圈密度48支/2.54cm、緯圈密度55 支/2.54cm的平滑組織之染色、熱定形針織物。該聚酯纖維 針織物的破裂強度為59〇kpA,且洗滌尺寸變化率為經向 20 0.3%、緯向〇 5%,並且十分適用於内部衣料用途。 實施例18 與實施例16同樣地進行製造聚醋纖維針織物。但,依 下述變更TP2溶液調配量及TB溶液添加量。 在627呂乙二醇中’加熱溶解33 〇g單丁基麟酸醋(之後, 42 1317391 將》亥洛液D己载為「P4溶液」。),並於其中混合435gTB溶液 使之反應卩調配反應生成物。此時,TB溶液與柯溶液之 摻口里_正為相對於#耳鈦原子而填原子為莫耳之 比例。以下,將該反應生成物記載為「ΤΡ4-3.0催化劑」。 5並利用本催化劑,且與實施例15同樣地進行聚醋細絲線製 造。其試驗結果顯示於第2表。 使用針距28、38英对的圓形針織機,將前述多細絲延 伸絲線製作成經圈密度52支/2.54咖、緯圈密度6〇支/2 54咖 平滑組織之未加工針織物,又,經判斷後的結果是纺織程 10序之操作性良好,且可長期穩定。 於該未加工針織物,以13叱騎染色機進行染色加工 後’於未加工針織物呈濕狀態時添加靜電防均,並以⑹ °C的熱定形處理,製作經圈密度48支/2 54em、緯圈密度^ 支/2.54cm的平滑組織之染色、熱定形針織物。言亥聚醋^維 15針織物的破裂強度為59〇kPA,且洗滌尺寸變化率為經向 0.3%、緯向0.5%,並且十分適用於内部衣料用途。 比較例9 與實施例15同樣地製造聚酯多細絲線。钽,將聚縮合 催化劑變更成三氧化二錄1.3質量%濃度之乙二醇溶液: 2〇且,其投入量為4.83質量份,再投入三甲基麟酸騎μ質量% 乙二醇溶液0.121質量份,作為穩定劑。其試驗結果顯示於 第2表。又,使用該聚❹細絲線’且與實施例如樣地進 行紡織、染色加工時,在紡織時發生斷線,及染色加工時 發生磨損瑕疵等,且成品缺點多,在外觀及品質上無法令 43 1317391 人滿意。 比較例1 〇 與實施例15同樣地製造聚醋多細絲線。但,聚縮合催 化劑僅使用在實施例15所調配2TB溶液,且其投入量為 5 1.03質量份。此時之聚縮合反應時間物分鐘,且其試驗 結果顯示於第2表。使用前述聚醋多細絲線,且與實施例^ 同樣地進行編織、染色加工時,纺織時之斷線及染色加工 時之磨損瑕疫等之缺點多,在外觀及品質上無法令人滿意。 比較例11 u 10 與實施例15同樣地製造聚醋多細絲線。但,聚縮合催 化劑並不使TB溶液與?1溶液反應,而在製造聚醋聚合^時 之聚縮合反應系内,分別加入1·〇3質量份TB溶液與質 量份P1溶液。其試驗結果顯示於第2表。使用前述聚醋多細 絲線,且與實施例15同樣地進行紡織、染色加工時,紡織 15時之斷線及染色加工時之磨損瑕疵等之缺點多,在外觀及 品質上無法令人滿意。 比較例12 與實施例16同樣地製造聚酯多細絲線。但,聚縮合催 化劑’並不使TB溶液與P2溶液反應,而在製造聚酯聚合體 20時之聚縮合反應系内,分別加入1.03質量份TB溶液與23〇 質量份P2溶液。其試驗結果顯示於第2表。使用前述聚醋多 細絲線,且與實施例15同樣地進行紡織、染色加工時,纺 織時之斷線及染色加工時之磨損瑕疵等之缺點多,在外觀 及品質上無法令人滿意。 44 25 1317391 丨比較例12 | 丨比較例11 1 丨比較例ίο | 比較例9 丨實施例18 1 |實施例17 1 丨實施例16 1 |實施例15 i ITB+P2 溶液 | TB+P1溶液I ΤΒ溶液 1 SbzCb 1 TP4-3.0 1 I TP3-1.5 I TP2-2.0 1 TP1-2.0 ] 觸媒種類 觸媒 52/56 1 52/56 I 52/2 250(Sb) 152/260 32/28 48/60 52/64 觸媒含有量 Ti(ppm)/P(ppm) 1 1 ο 1—- ί-Λ Si o 4m兹 1Φ g 0.64 0.64 | 0.64 0.64 0.64 0.64 0.64 0.64 固有黏度 聚酯聚合體 1 81/7.9 81/7.6 81/8.0 75/2.5 81/2.4 81/3.0 [ 81/2.2 | 81/2.0 色彩L*修值 U) U U> 00 U> bo OJ U) U) bo 拉伸強度 (cN/dtex 聚酯纖維 N) 〇\ K) U) K> to to Lh 延伸度(%) 1 J 00 Ό U) -0 抽絲頭異物 兩度 (/m) 45 1317391 實施例19 與實施例15同樣地製造聚醋聚合體,接著,製造聚醋 多細絲線。 直接使用未撚之經緯絲線1〇〇%,將上述聚酯多細絲紡 5織成經線密度:97支/2.54cm、緯線密度:83支/2.54(^的平 紋織物。該平紋織物較不會產生在紡織準備程序之整經機 中之絨毛,且很少會在織製程序中因絨毛而使經線斷線及 因緯線釋放性不良而使梭織機停止,並且生產性優異。 將所得到之前述梭織物與實施例丨同樣地進行染色程 1〇序、靜電防止劑處理及熱定形處理。所得到之梭織物具有 經線密度109支/2_54cm、緯線密度94支/2 54cm,且其撕斷 強度係經向:1.4N、緯向:UN,洗條尺寸變化率為經向 1.3%、緯向〇·8%。 實施例20 15 與實施例16同樣地製造聚醋聚合體,接著,製造聚醋 多細絲線。 直接使絲撚之經緯絲線则%,將上述聚_多細絲(α) 纺織成經線密度:97根/2.54cm、緯線密度·_ 83支/2 54cm的 平紋織物。該平紋織物較不會產生在紡織準備程序之整經 2〇機中之絨毛,很少會在織製程序中因賊毛而使經線斷= 緯線釋放性不良而使梭織機停止,並且生產性優異。 實施例21 ' 與實施例17同樣地製造聚醋聚合體,接著,製造聚醋 多細絲線。 46 1317391 直接使用未撚之經緯絲線100% ’將上述聚酯多細絲紡 織成經線密度:97支/2.54cm、緯線密度:83支/2.54cm的平 紋織物。該平紋織物較不會產生在紡織準備程序之整經機 中之絨毛,很少會在織製程序中因絨毛而使經線斷線及緯 5 線釋放性不良而使梭織機停止,並且生產性優異。 實施例22 與實施例18同樣地製造聚酯聚合體,接著,製造聚酯 多細絲線。 直接使用未撚之經緯絲線100%,將上述聚酯多細絲紡 10織成經線密度.97支/2.5如111、緯線密度:83支/2.54(:111的平 紋織物。該平紋織物較不會產生在紡織準備程序之整經機 中之絨毛,很少會在織製程序中因絨毛而使經線斷線及緯 線釋放性不良而使梭織機停止,並且生產性優異。 比較例13 15 與比較例9同樣地製造聚酯聚合體,接著製造聚酯多細 絲線。 使用前述聚酯纖維,且與實施例19同樣地進行紡織及 染色加工時,在紡織準備程序之整經機中大多會產生絨 毛,且大多會在織製程序中因絨毛而使經線斷線及緯線釋 20放性不良而使梭織機停止,並且生產性不足。 fch鲛例14 與比較例10同樣地製造聚酯聚合體,並使用該聚酿聚 合體製造聚酯多細絲線。 使用前述聚酯多細絲線,且與實施例19同樣地進行織 47 1317391 製及染色加工。在纺織準備程序之整經機中大多會產生絨 毛,且大多會在織製程序中因絨毛而使經線斷線及緯線釋 放性不良而使梭織機停止,並且生產性不足。 比較例15 5 與比較例11同樣地製造聚酯聚合體,並使用該聚酯聚 合體製造聚酯多細絲線。 使用前述聚酯多細絲線,且與實施例19同樣地進行紡 織及染色加工。在紡織準備程序之整經機中大多會產生絨 毛,且大多會在織製程序中因絨毛而使經線斷線及緯線釋 10 放性不良而使梭織機停止,並且生產性不足。 比較例16 比較例16係與比較例12同樣地製造聚酯聚合體,並使 用該聚酯聚合體製造聚酯多細絲線。 使用前述聚酯多細絲線,且與實施例19同樣地進行紡 15 織及染色加工。在紡織準備程序之整經機中大多會產生絨 毛,且大多會在織製程序中因絨毛而使經線斷線及緯線釋 放性不良而使梭織機停止,並且生產性不足。 【圖式簡單說明】 (無) 20 【圖式之主要元件代表符號表】 (無) 48

Claims (1)

1317391⑽誦鱗刪請__換本修正日期:97年9月 拾、申請專利範圍: 種聚對苯一甲酸乙二s旨纖維編織物,係由含有聚射苯 二甲酸乙二醋纖維之絲線所構成者; 5 %述聚對苯1酸乙二s旨係使乙二醇之對苯二甲 酸驗催化劑存在下進行聚縮合而製得者,且 月述催化劑包含選自下述混合物⑴及反應生成物 (2)中之至少1種,並且 前述催化劑混合物(1)為下述成分(Α)&(Β)之混合 物: 10 (Α)鈦化&物成分,係由選自⑻及(b)所構成之群組 中之至少1種所構成者;其中 (a)下述一般式(I)所示之烷氧化鈦, OR2 - π) I OR3 上述式(I)中,R^R^R3及R4係各自獨立地表示選自 15 於具有1~20個碳原子之烷基及苯基中的一種,m表示 1〜4之整數’且m為2、3或4之整數時,2個、3個或 4個之R2及R3各自可互為相同或不同; (b)前述一般式(I)之烧乳化欽與下述一般式(U )所 示芳香族多價羧酸或其無水化合物之反應生成物, 49 1317391
上述式αι)中,n表示2〜4之整數; (B)碟化合物成分,係由以下述一般式(m)所示之至 少1種磷化合物所構成者, R
X— /OR ^-OR (III) 在上述式(m)中,Rs、R6及R7各自獨立表示具有1〜4 個碳原子之烷基,X為選自-CH2-基及-CH(Y)-基(但,Y 表示苯基)中之1種; 10 又,前述催化劑用混合物(1)係以滿足下述關係式⑴ 及(H)之摻合量使用者: l^Mp/MTi^15 (i) ΙΟ^Μρ+Μτί^ΙΟΟ (ϋ) 15 其中,MTi為前述鈦化合物成分(A)中所含鈦元素之毫莫 耳數相對於前述芳香族二羧酸酯之莫耳數的比(%),mp 為磷化合物成分(B)中所含磷元素之毫莫耳數相對於前 述芳香族二叛酸酯之莫耳數的比(%) ’ 又,前述催化劑用反應生成物為下述成分及 (D)之反應生成物: (c)鈦化合物成分,係由遠自⑷及(d)所構成之群組 中之至少1種所構成者; 50 20 (C)烧氧化鈦’係以下述—般式表示,
1317391 在上述式(iv)中,r8、r9、R10及R11各自獨立表示具有 1~20個碳原子之烧基,p表示K3之整數,且p為2或 3時,2個或3個之⑴及Rl〇各自可互為相同或不同; (d)泊述一般式(rv)之烷氧化鈦與前述一般式所 示芳香族多價麟或其無水物的反應生成物; (D)磷化合物成分’係由下述一般式所示之至少 1種之磷化合物構成者, (Rl2〇)- (〇H)s.q (V) 〇 上述式(V)中,R12各自獨立表示具有^20個碳原子之 烷基或具有6〜20個碳原子之芳香基,q表示i或2之 整數, 此外,前述編織物為針織物時,該針織物的經圈密 度為40~80經圈數/2.54«:111,其緯圈密度為30~70緯圈 數/2.54cm,且,前述編織物為梭織物時,該梭織物依 下式定義之覆蓋係數(CF)為1〇〇〇〜3〇〇〇 ; CF = (DWp71.1) 1/2xMWp 4- (DW{/1.1) 1/2xMWf 但,上式中之DWp表示該梭織物之經紗之合計纖 度,單位為dtex ; MWP為經紗之梭織密度,單位為經 紗數/2.54cm ; DWf為緯紗之合計纖度,單位為出 51 1317391 且MWf為緯紗之梭織密度,單位為緯紗數η价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輯維編織物,其中於前述 催化劑用混合物⑴之成分⑷及前述催化劑用反應生成 物(2)之成分(C)之各成分中,院氧化欽(a)及烧氧化欽⑷ 5 與一般式⑻之芳香族多健酸或其無水物之反應莫界 比分別在2: 1〜2 : 5之範圍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酯纖維編織物,其中於前述 催化劑用反應生成物中,相對於成分(D)之成分(c)之反 應篁,換算成成分(D)中所含碌原子之莫耳量之成分(〇 10 中所含鈦原子之莫耳量的比(P/Ti)係在!:丨〜3 : i之範 圍内。 4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酯纖維編織物,其中前述反 應生成物(2)用一般式(V)之碟化合物係選自單烧基麟 酸酯者。 15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酯纖維編織物,其中前述二 烷基芳香族二羧酸酯係藉由芳香族二羧酸之二烧基醋 與烷撐乙二醇之酯交換反應而製得者。 6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酯纖維編織物,其中前述聚 酯聚合體具有以L*a*b*色彩表色系(Jis z 8729)為基準 20 之77~85之L*值與2~5之b*值。 52
TW092137073A 2003-01-09 2003-12-26 Polyester fiber woven or knitted fabric TWI31739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02878A JP2004211268A (ja) 2003-01-09 2003-01-09 ポリエステル織物
JP2003002879A JP2004211269A (ja) 2003-01-09 2003-01-09 ポリエステル編物
JP2003061286A JP2004270068A (ja) 2003-03-07 2003-03-07 ポリエステル編物
JP2003064811A JP2004270097A (ja) 2003-03-11 2003-03-11 ポリエステル織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6313A TW200416313A (en) 2004-09-01
TWI317391B true TWI317391B (en) 2009-11-21

Family

ID=32719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37073A TWI317391B (en) 2003-01-09 2003-12-26 Polyester fiber woven or knitted fabric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196158B2 (zh)
EP (1) EP1584712B1 (zh)
KR (1) KR101077811B1 (zh)
AT (1) ATE501287T1 (zh)
AU (1) AU2003296095A1 (zh)
CA (1) CA2513056A1 (zh)
DE (1) DE60336345D1 (zh)
MX (1) MXPA05007248A (zh)
TW (1) TWI317391B (zh)
WO (1) WO20040634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57373A1 (en) * 2003-01-07 2006-03-16 Teijin Fibers Limited Polyester fiber structures
KR20050092414A (ko) * 2003-01-16 2005-09-21 데이진 화이바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에스테르 이수축 혼섬사
JP4064273B2 (ja) * 2003-03-20 2008-03-19 帝人ファイバー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TWI402293B (zh) 2006-04-06 2013-07-21 Teijin Fibers Ltd Production method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CN101511236A (zh) 2006-09-20 2009-08-19 帝人纤维株式会社 嗜好性饮料萃取用过滤器及嗜好性饮料萃取用袋
EP2599901B1 (en) 2010-07-29 2015-09-09 Asahi Kasei Fibers Corporation Abrasion-resistant polyester fiber and woven/knitted product
KR101191515B1 (ko) * 2010-09-02 2012-10-15 호남석유화학 주식회사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제조용 촉매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호모폴리에스테르 또는 코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및 성형 용기
CN102677298A (zh) * 2012-05-29 2012-09-19 蔡紫林 纺织布
CN102677286A (zh) * 2012-05-29 2012-09-19 蔡紫林 色织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08790C2 (de) * 1977-03-01 1982-02-25 Akzo Gmbh, 5600 Wuppertal Lineare Homo- oder Copolyester,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 Polyester und ihre Verwendung
JPS5443295A (en) * 1977-09-13 1979-04-05 Teijin Ltd Production of polyester
JPS5445397A (en) 1977-09-19 1979-04-10 Teijin Ltd Preparation of polyester
EP1016741B1 (en) * 1997-09-03 2005-01-26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Polyester fiber and fabrics made by using the same
US6284370B1 (en) * 1997-11-26 2001-09-04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Polyester fiber with excellent processability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0319370A (ja) * 1999-05-13 2000-11-21 Teijin Ltd 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TW548291B (en) * 1999-06-24 2003-08-21 Teijin Ltd Catalyst for producing a polyest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polyester by using same
JP4282205B2 (ja) * 2000-03-30 2009-06-17 帝人ファイバー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ES2222880T3 (es) * 2000-05-17 2005-02-16 Sk Chemicals Co., Ltd. Metodo para preparar una resina de poliester copolimerizada con 1,4-ciclohexanodimetanol.
JP2003160656A (ja) 2001-11-28 2003-06-03 Teijin Ltd 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及び繊維
JP3888884B2 (ja) 2001-11-28 2007-03-07 帝人ファイバー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3883898B2 (ja) * 2002-04-01 2007-02-21 帝人ファイバー株式会社 高白度ポリエステル繊維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501287T1 (de) 2011-03-15
DE60336345D1 (en) 2011-04-21
WO2004063435A1 (ja) 2004-07-29
AU2003296095A1 (en) 2004-08-10
EP1584712A1 (en) 2005-10-12
MXPA05007248A (es) 2005-09-08
EP1584712B1 (en) 2011-03-09
KR101077811B1 (ko) 2011-10-28
KR20050090449A (ko) 2005-09-13
US7196158B2 (en) 2007-03-27
TW200416313A (en) 2004-09-01
US20060051576A1 (en) 2006-03-09
CA2513056A1 (en) 2004-07-29
EP1584712A4 (en) 2006-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4270097A (ja) ポリエステル織物
US20090022989A1 (en) Polyester different-contraction commingled yarn
JP2004211268A (ja) ポリエステル織物
TWI317391B (en) Polyester fiber woven or knitted fabric
JP4064273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TW201319342A (zh) 芯鞘複合纖維及其製造方法
JP2007056419A (ja) ポリエステル中空繊維および布帛
TWI314960B (zh)
JP2002242043A (ja) 高強度ポリエステル繊維製織物
RU2301854C2 (ru) Вязаный либо тканый материал из волокна из сложного полиэфира
JP2002227033A (ja) ポリエステル極細繊維
JP2002220764A (ja) ポリエステル織編物
RU2303091C2 (ru) Смешанная пряжа с элементарными нитями с различными степенями усадки из сложных полиэфиров
JP2002227054A (ja) ポリエステル織編物
JP2004218159A (ja) ポリエステル異収縮混繊糸
JP2002220732A (ja) 共重合ポリエステル繊維
JP2002249953A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を用いた機能性布帛
JP2004218157A (ja) ポリエステル斑糸
JP2019183330A (ja) ポリエステル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および布帛
JP2003128771A (ja) 難燃性ポリエステル及びそれからなる繊維
JP2005179828A (ja) ポリエステル原着繊維
JP2004211269A (ja) ポリエステル編物
JP2004270099A (ja) ポリエステル高強度繊維
JP2004270068A (ja) ポリエステル編物
JP2004244770A (ja) ポリエステル延伸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