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16710B -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16710B
TWI316710B TW094135486A TW94135486A TWI316710B TW I316710 B TWI316710 B TW I316710B TW 094135486 A TW094135486 A TW 094135486A TW 94135486 A TW94135486 A TW 94135486A TW I316710 B TWI316710 B TW I3167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recording
information storage
storage medium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35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31013A (en
Inventor
Wook-Yeon Hwang
Kyung-Geun Lee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631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31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16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1671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16Tes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6Circuits,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laser 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 G11B7/1267Power calibr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2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middle zone or outer guard area of a multilayer dis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75Calibration data, e.g. specific training patterns for adjusting equalizer settings or other recording or playback paramet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Indexing, Searching, Synchronizing, And The Amount Of Synchronization Travel Of Record Carriers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Description

1316710 18315pif.doc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資訊儲存媒體以及記錄/再生裝 置與方法’其中當資訊儲存媒體結束(finalize)時記錄/再生 裝置與方法可以彈性地操作資訊儲存媒體的中間區域。 【先前技術】
在以無接觸式記錄與/或再生資訊的光學拾訊裝置中 光學碟片廣泛地作為資訊記錄媒體。光學碟月可根據資訊 記錄容量分為光碟(compact disk,CD)與多功能數為碟片 (digital versatile disk,DVD)。可記錄、抹除與再生資料 的光學碟片包括650 MB的CD-R與CD-RW以及4.7GB 的DVD+R/RW、DVD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〇m access memory,RAM)與DVD-R/RW等,且專用再生的光學碟 片包括650 MB的CD以及4.7GB的DVD-ROM等。再者, 具有超過UGB記錄容量的下一代高密度(high den卿, HD)DVD或藍光碟>;(blue_mydisk,BD)已正在研發當 中〇 圖1A是繪示範例可複寫光碟的結構圖。圖1B是繪开 用於資料再生的範例光碟的結構圖。如圖1A所示,可潜 寫光碟100A包括引入區域110、引出區域no與使用者I 料區域⑽,其中引入區域11〇—般配置在光碟驅㈣ 圍引出區域120 —般配置在光碟l〇〇A的外 啦 用者資料區域130配置在引人區域與引出區域咖 間並且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相同地,如ΐβ所示用方 1316710 18315pif.doc 資料再生光碟100B也包括引入區域11〇、引出區域12〇 與使用者資料區域130 ’其中引入區域11〇 一般配置在光 碟100A的内圍、引出區域120 —般配置在光碟i〇〇a的外 圍區域且使用者資料區域130配置在引入區域ιι〇與引出 區域120之間並且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如圖ia與、ΐβ所 示,光碟100A與光碟100B的引入區域11〇與引出區域 12〇幾乎是相同的。然而,如圖u所示,光碟i〇〇a的引 人區域11〇包括用於最佳功率控制(〇ptimump〇識喊 OPC)的最佳功率測試區域。而在如圖所示用於資料 再生的光碟100B中不需要最佳功率測試區域。 最佳功率控制(optimum powerc〇ntr〇1,〇pc)是用來 判斷設定祕每-柄與記錄與域再线纽合的最佳 記錄雷射功率。具體來說,此〇pc是關於在記錄與/再生 裝置在可複寫光碟上記錄使用者資料之前在最佳功率測試 區域中使用各種記錄功率記錄使用者資料來判斷用於在光 碟(例如 CD-R、CR-R/RW、DVD-R/RW、HD-DVD )上 _ 記錄資料的最佳記錄功率。 在如圖1A所示的可複寫光碟1〇〇A中,固定大小的最 佳功率測試區域是配置在固定位置。因此,此光碟上無法 再配置額外最佳功率測試區域或增力口此最佳功率測試區域 的大小。由於具有多層記錄層的光碟的記錄特性是依據首 ,记錄資料的記錄層而定,所以用於〇pC的最佳功率測試 區域應該考量光碟的記錄特性而配置。特別是,當最佳功 率測试區域配置在光碟的外圍區域中時,必須考量外圍區 1316710 183I5pif.doc 域的記錄特性。 由於具有多層記錄層的光碟的外圍區域的記錄特性車* 差於單層記錄層光碟的外園區域的記錄特性,因此必項^ 量此項特性。相同地,除了最佳功率測試區域之外,^用 於其他使用目的的區域是配置在光碟的外圍區域時,^必 須考量外圍區域的記錄特性。 、… 對於包括兩個記錄層Π與L2的光碟來說,記錄層 L2的記雜性會依據資料是否已記錄在接近拾訊單元二 記錄層L1中而不同。在循序資料記錄的案例中,她 是先記錄在記錄層Ll中。當測試資料記錄在用於〇pc = 包括在記騎L2的最佳功率測試區域巾時,則由 貧料會首先記錄在記錄層L1中所以預記錄區域庳 : 置在記錄層L1中。 …了貝无配 然而,此預記錄區域的配置會增加資料記錄與/或再生 裝置的生產成本。因此,預記錄區域與用於〇pc的铲 率測試區域的配置需選擇地決定。在此案例中,光^ 在預先定義位置裡的OPC區域與可以由 =而 使用的OPC區域。 J以由驅動糸統選擇地 就時間來說,為了有效地在具有兩個記 域中記錄資料’則在光碟的中間區域的】 ί曰不同於早層魏層綱中相同位置。在此宰例中,♦ 要具有兩個圮錄層L1與L2的光碟的各種德= 而 外圍區域中配W於〇PC崎佳功。來在先碟的 由於當駆動系統的拾訊器在兩個或更多層記錄層之中 18315pif.d〇c 1316710 會使財間區域’所以小區域應 二度來達到預期跳動績效 na lze)具有上述結構的光碟而穩固地決定好曰二 、’則中間區域可能會不足夠用於資料記錄。s 在,騎包括彡層記騎的資關相體有需要來 f圮錄層之中移動以致於當結束a 地延伸,其中此多層== 延伸勺iT、/再生裝置使用的中間區域。同時需要具有能夠 在延或/個記錄層資訊儲存媒體的中間區域並且 生袭^,域巾記錄預先定式記錄與/或再 【發明内容】 再生於提供—餘贿存媒體以及記錄/ 時^裝置與方法,其_以當資訊儲存媒體結束(finalize) 資料^性地操倾訊儲存媒體的中間區域以達到有效的 ,據=發_目的就是提供—種資訊儲存職,其包 錄^ ^間輯’其係是由記錄/私裝㈣細來在記 當資訊储存媒體結束師修少 用則寺定目的的專用區域是配置在至少一中間區域之 ^貝_存媒束(finalize)時至少—中間區域可延 1申至專用區域的至少一部份。 專用區域包括測試區域,其係用以測試資訊儲存媒體 1316710 18315pif.doc 的資料記錄/再生特性。具有引出屬性的資料是記錄在炱少 一中間區域中。 至少一中間區域是變動地配置在記錄使用者資料的使 用者資料區域之後’且無記錄使用者資料的未記錄區城仍 是未記錄’以致於當資訊儲存媒體結束(finalize)時至少一 中間區域可延伸至未記錄區域的至少一部份。
至少一中間區域包括第一中間區域與第二中間區域, 第一中間區域是變動地配置在記錄使用者資料的使用者資 料區域之後而第二中間區域是固定地配置在資訊儲存媒體 的外圍中的預先定義位置裡,其中當資訊儲存媒體結束 (finalize)時第—中間區域可延伸至無記錄使用者資料的未 記錄區域的至少一部份。 至少一中間區域是變動地配置在記錄使用者資料的 用者資料區域之後,且用於特定目的的專用區域是配置在 至少-中間區域之後’以及當資訊儲存媒體結束(_ 時第一中間區域可延伸至專用區域的至少一部份。 根據本發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記錄/再生穿置| 係用於在資訊儲存雜上記錄資料或從資訊财媒由-取資料,記錄/再生裝置包括:寫入/讀取單元,其夂% 在資訊儲存媒體上記錄資料或從資訊儲存媒體中、 料;以及控制單元,其係用以控制寫入/讀取單元來貝 儲存媒體上記錄資料或從資訊儲存媒體中讀取在資2 資訊儲存媒體結束(finalize)時,延伸至少—貝 且當 中此至少一中間區域是形成在資訊儲存‘體中=由: 1316710 18315pif.doc 取單讀絲在資_存㈣^少_記錄層之 根據本發明的又-目的是提供 體上 從資訊儲存媒體中再生資料的=貝=:當資 =j體結束(finalize)時延伸至少—中間區域,其中此 a區域疋形成在資訊儲存媒體中龙且是由記錄7 叙,用來在資訊儲存媒體的至少—層之中移 m二· 2’再生震置用以在資訊健存媒體上記錄資料或從 貧λ儲存媒體中讀取資料。 【實施方式】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 顯易隱’下文特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 細說明如下。 一圖2Α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繪示光碟的結構圖。圖2Α 所f的光碟是包括兩個記錄層的雙層光碟(也就是,第一 與第二記錄層L1與L2)。在圖2A所示的碟片结構中’中 間區域與專用區域是固定在光碟的外圍區域的預先定義位 置中資料可以以逆光道路徑(opposite track path,OTP) ,來5己錄在雙層光碟上。例如,在第一記錄層L1上資料 可以從第「記錄層u的内圍記錄至外目,且在第二記錄 層L2上是從第二記錄層l2的外圍記錄至内圍。 清參照圖2,第一記錄層li包括第一資料區域1與第 外圍區域。第—外圍區域包括第一中間區域2、第一未 使用區域3、第—緩衝區域4與第一專用區域5,其係依序 Ι316κ。。 的:圍配置至光碟的外圍。同樣地’第二記錄層L2 一 一資料區域6與第二圍區域。第二外圍區域包括第 門區域7、第一專用區域8、第二緩衝區域9與第二未 使用區域1G,其係依序從光碟的㈣配置至光碟的外圍。 $ =圮錄層L1的第一資料區域1與第二記錄層L2的 第二資料區域6表示記錄使用者資料的區域。在第一中間 區域2與第二中間區域7中,分別記錄指示第_與第二資
料區,1與6的資料的預先定義樣式。資料記錄與/或再生 裝f項取與解碼資料的預先定義樣式並識別記錄資料的預 ,疋義樣式的區域為第一與第二中間區域2與7,而不是 第一與第二資料區域1肖6。-般來說,資料的預先定義 樣式具有引入屬性。 疋我 第一與第二專用區域5與8是由資料記錄與/或再生 詈用於胜仝口 t 将疋目的。例如,第一與第二專用區域5與8可用 乍為用於最4功率控制(〇pUmum p〇vver control,OPC )的 ’則试區=然而’第-與第二專用區域5與8也可以用於 除了 區域以外的目的。例如’關於在驅動系統記錄使 用者貝料之前執行的資料記錄的資訊可以記錄在第一與第 :專用,域5與8中。此外,關於藉由那個資料記錄與/ ^再生農置記錄的資料的資訊也可以分別地記錄在第—與 弟一5己錄層L1與L2的第一與第二專用區域5與8中。 如其^所示’第一與第二未使用區域3與10表示完全 、,使用的,域。包括多層記錄層的光碟的記錄特性會依據 首先5己錄貪料的記錄層而定。特別是,光碟的外圍相較於 12 1316710 18315pif.doc 光碟的内圍具有較差的記錄特性。因此,在第二記錄層中 的區域(其係對應第一記錄層的第一專用區域5)會設計 成第二未使用區域10以致於無資料會記錄在第二位使用 區域10中。同樣地,在第一記錄層中的區域(其係對應第 二記錄層的第二專用區域8)會設計成第一未使用區域3 以致於無資料會記錄在第一位使用區域3中。 倘若第一與第二專用區域5與8被使用成測試區域且 資料是記錄在第二記錄層L2時,則雷射光束會通過第一 記錄層L1且入射在第二記錄層L2上。之後,用於第二記 錄層L2的記錄條件除了考量測試記錄結果之外還會考量 第二記錄層L2的屬性參數。 第一與第二緩衝區域4與9是以考量光碟的偏心率與 幅照光束的大小來形成。換句話說,當雷射光束經由資料 記錄與/或再生裝置的物鏡聚焦在第二記錄層L2中的位置 上時,則在第一記錄層L1中對應雷射光束半徑的區域會 受到雷射光束的影響。第一與第二緩衝區域4與9的大小 可根據入射至其他欲記錄資料的記錄層的雷射光束的影 響、光束的大小與光碟的偏心率來預先定義。 為了在如圖2A所示測試區域的碟片結構中使用第一 與第二專用區域5與8來記錄資料,在資料分別記錄在第 一與第二記錄層L1與L2的第一與第二資料區域1與6中 之前在第一與第二專用區域5與8中會實施OPC測試。之 後,資料會依序從第一記錄層L1的内圍至外圍的方向來 記錄。在完成在弟記錄層L1的弟· 一貧料區域1的貢料 13 i3i67a,d〇c 記錄之後,資料會依序從第二記錄層L2的内圍至外圍的 方向來記錄。當完成在第二記錄層L2中的資料記錄時, 則會執行碟片結束化(finalization)。也就是,具有引出 屬性(例如00h)的資料會分別地記錄在第一與第二記錄 層L1與L2的第一與第二中間區域2與7中。 倘若用於第一與第二記錄層的第一與第二中間區域2 與7的預先定義空間不夠大時,則第一與第二中間區域2 與7會如圖2B所示般延伸。 • 圖2B是繪示當完成圖2A的光碟時延伸的第一記錄層 的第一中間區域的示意圖(所謂完成圖2A的光碟是指在第 一與第二記錄層上資料記錄結束後於第一與第二中間區域 2與7中記錄具有引出屬性的資料)。請參照圖2B,第一中 間區域2可藉由轉換第一未使用區域3與第一緩衝區域4 來延伸至已使用的第一專用區域5。換句話說,具有引出 屬性的資料可一直記錄到第一專用區域5。在圖2B中,延 伸的第一中間區域2是由斜線來表示。因此藉由轉換第一 φ 未使用區域3與第一緩衝區域4將圖2B中的第一中間區 域2被延伸至第一專用區域5。然而,第一中間區域2也 可延伸至第一記錄層L1的第一未使用區域3與第一專用 區域5之間的位置。 圖2C是繪示當光碟具有圖2B所示的結構時延伸的第 二記錄層L2的第二中間區域7的示意圖。請參照圖2C, 藉由轉換第二專用區域8與第二緩衝區域9將第二中間區 域7延伸至第二未使用區域10。 14 1316¾¾ 圖3A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繪示光碟的結構圖。 圖3A所示的光碟是包括兩個記錄層的雙層光碟(也就是, 第一與第二記錄層L1與L2 )。然而,在圖3A所示光碟的 結構中,中間區域的位置是彈性的;只有專用區域是分別 固定在第一與第二記錄層L1與L2上的預先定義位置。 此外,當在具有第一與第二記錄層L1與L2的光碟上 記錄資料時,倘若欲記錄使用者資料的容量小於光碟的整 個可記錄容量時,則資料記錄與/或再生裝置會判斷在每一 • 第一與第二記錄層L1與L2中資料區域的大小並彈性地配 置中間區域。 由於在每一第一與第二記錄層L1與L2中資料區域的 開始位置是預先定義的,所以一旦決定欲記錄使用者資料 的容置時也就決定了貢料區域的結束位置。決定的貢料區 域大小應該會小於資料區域的原始大小;因此,在每一第 一與第二記錄層L1與L2的外圍區域大小應該會增加。 請參照圖3A,第一記錄層L1包括資料區域與第一外 ^ 圍區域。資料區域包括實際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一使用者 資料區域11、第一中間區域12與第一未記錄區域13,其 係依序從光碟的内圍至外圍配置。第一外圍區域包括第一 未使用區域14、第一緩衝區域15與第一專用區域16。 同樣地,第二記錄層L2包括資料區域與第二外圍區 域。資料區域包括實際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二使用者資料 區域17、第二中間區域18與第二未記錄區域19,其係依 序從光碟的内圍至外圍配置。第二外圍區域包括第二未使 15 1316710 18315pif.doc 用區域20、第二緩衝區域21與第二專用區域22。 圖3B是繪示當完成圖3A的光碟時延伸的第一記錄層 L1的第一中間區域12的示意圖。請參照圖3B,第一記錄 層L1的第一中間區域12延伸至第一未記錄區域13的部 分 124。 圖3C是繪示當光碟具有圖3B所示的結構時延伸的第 二記錄層L2的第二中間區域18的示意圖。請參照圖3C, 第二記錄層L2的第二中間區域18延伸至第二未記錄區域 • 19的部分18-1。 請參照圖3A,倘若在第一記錄層L1的第一使用者資 料區域11中記錄資料至點’’A”時,則會在點’’A”之後形成 第一中間區域12。請參照圖3B,資料是記錄在第一中間 區域12中。倘若第一中間區域12不夠大時,則資料會侵 入第一未記錄區域13並記錄於此。請參照圖3C,在完成 在第一記錄層L1的第一中間區域12中的資料記錄之後, 資料會記錄在第二記錄層L2的第二中間區域18。倘若第 ^ 二記錄層L2的第二中間區域18不夠大時,則資料會侵入 第二未記錄區域19並記錄於此。 圖4A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繪示光碟的結構圖。 此光碟是包括兩個記錄層的雙層光碟(也就是,第一與第 二記錄層L1與L2)。然而,在圖4A所示光碟的結構中, 中間區域是固定在預先定義的位置裡,或彈性地配置在光 碟的外圍區域中,而專用區域是固定在光碟的外圍區域中 的預先定義位置裡。 16 1316710 18315pif.doc 請參照圖4A,第一記錄層L1包括資料區域與第一外 圍區域。資料區域包括實際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一使用者 資料區域31、第一中間區域32與第一未記錄區域33,其 係依序從光碟的内圍至外圍來配置。第一外圍區域包括固 定第二中間區域34、第一未使用區域35、第一緩衝區域 36與第一專用區域37。 第二記錄層L2包括資料區域與第二外圍區域。資料 區域包括實際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二使用者資料區域 • 38、第三中間區域39與第二未記錄區域40,其係依序從 光碟的内圍至外圍配置。第二外圍區域包括固定第四中間 區域41、第二專用區域42、第二緩衝區域43與第二未使 用區域44。 圖4B是繪示當完成圖4A的光碟時延伸的第一記錄層 L1的第一中間區域32的示意圖。請參照圖4B,第一記錄 層L1的第一中間區域32延伸至第一未記錄區域33的部 分32-卜 φ 圖4C是繪示當光碟具有圖4B所示的結構時延伸的第 二記錄層L2的第三中間區域39的示意圖。請參照圖4B, 第二記錄層L2的第三中間區域39延伸至第二未記錄區域 40的部分39-1。 請參照圖4A,倘若在第一記錄層L1的第一使用者資 料區域31中記錄資料至點”B”時,則會在點”B”之後形成 第一中間區域32。請參照圖4B,資料是記錄在第一中間 區域32中。倘若第一中間區域32不夠大時,則資料會侵 17 i3i67afd〇c 入第一未記錄區域33並記錄於此。請參照圖4C,在完成 在第一記錄層L1的第一中間區域32與部分32-1中的資料 記錄之後,資料會記錄在第二記錄層L2的第三中間區域 39。倘若第二記錄層L2的第二中間區域39不夠大時,則 資料會侵入資料區域的第二未記錄區域40並記錄於此。 圖3A的碟片結構與圖4A的碟片結構不同的地方在於 繪示於圖3A中第一與第二記錄層L1與L2的第一與第二 中間區域12與18是彈性的,而圖4A中第一與第二記錄 • 層L1與L2的第二與第四中間區域34與41是初始固定在 預先定義位置裡並且第一與第三中間區域32與39更排列 在資料區域中資料記錄結束的位置裡。 圖5A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繪示光碟的結構圖。 類似圖3A-3C與圖4A-4C,此光碟也是包括兩個記錄層的 雙層光碟(也就是,第一與第二記錄層L1與L2)。然而, 在圖5A所示光碟的結構中,中間區域與專用區域是固定 在預先定義位置裡,或彈性地配置在光碟的外圍區域中。 φ 請參照圖5A,第一記錄層L1包括資料區域與第一外 圍區域。資料區域包括實際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一使用者 資料區域51、第一中間區域52、第一未使用區域53、第 一緩衝區域54、第一專用區域55與第一未記錄區域56, 其係依序從光碟的内圍至外圍來配置。第一外圍區域包括 固定第二中間區域57、第二未使用區域58、第二緩衝區域 59與第二專用區域60。 第二記錄層L2包括資料區域與第二外圍區域。資料 1316710 18315pif.doc 區域包括實際記錄使用者資料的第二使用者資料區域 61、第三中間區域62、第三專用區域63、第三緩衝區域 64、第三未使用區域65與第二未記錄區域66,其係依序 從光碟的内圍至外圍來配置。第二外圍區域包括第四中間 區域67、第四專用區域68、第四緩衝區域69與第四未使 用區域70。 圖5B是繪示當完成圖5A的光碟時延伸的第一記錄層 L1的第一中間區域52的示意圖。請參照圖5B,第一中間 • 區域52可藉由轉換第一未使用區域53與第一緩衝區域54 來延伸至已使用的第一專用區域55。換句話說,具有引出 屬性的資料可一直記錄到第一專用區域55。在圖5B中, 第一中間區域52可藉由轉換第一未使用區域53與第一緩 衝區域54延伸至第一專用區域55。然而,第一中間區域 52也可延伸至第一未使用區域53與第一專用區域55之間 的某個位置。 圖5C是繪示當光碟具有圖5B所示的結構時延伸的第 φ 二記錄層L2的第三中間區域62的示意圖。請參照圖5C, 第三中間區域62可藉由轉換第三未使用區域63與第三緩 衝區域64延伸至已使用的第三專用區域65。 從圖5A中可以看到第一與第二記錄層L1與L2的第 一與第三中間區域52與62以及第一與第二專用區域55 與63是彈性的。最初,第一與第二記錄層L1與L2的第 二與第四中間區域57與67以及第二與第四專用區域60 與68是固定在光碟的外圍中的預先定義位置裡。然而,第 19 1316710 18315pif,d〇c 以記錄層L1與U的第一與第三中間區域52與62 弟-與第二專用區域55與63是根據記錄資料的量而 的次換句錢’當驅動系統知道欲記錄在光碟上 的:枓1時’則第一與第三中間區域52與62或第 二=區域55與63會延伸且形成在點”c 錄的地方(如圖5A所示)。 貝才十。己 試區ί ΪΪ記錄於f料區域之前,倘若專用區域用作為測 二二貝料會在ί用區域中測試記錄。如圖5A所示, 使用者貧料區域51中資料記錄至點” C”時 弟一中間區域52會形成在點”c”之後。 、 請參照圖5B,資料是記錄在第—中間區域52
若第-中間區域52不夠大時,㈣料會侵J ::己錄層u的第一中間區域52中的資料記錄之後,資= 曰5己錄在第二記錄層L2的第三中間區域62。倘乂 =「?三中間區域62不夠大時,則資料會侵入= 未使用區域65並記錄於此。 一 圖6根據是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使用光碟勘的 錄與/再线置的概要方塊圖。請參照圖6 魚 或再生裝置包括寫入/讀取單元8〇與控制單元9〇4。^與/ 便Γ,記錄/再生裝置200也可參考成驅動系統,以 以疋内建(置於主機内部)或外接(置於與主機(未—7 連接的分離盒子)。此外,光碟動可以是以圖认曰 3A-3C、圖4A-4C與圖5A_5C所示方法實彳= 1316710 18315pif.doc 碟’例如 CD-R、CD-R/RW、DVD-R/RW、HD-DVD。
包括拾訊器的寫入/讀取單元80會在光碟loo (其係 為根據本發明的光學資訊儲存媒體)上記錄資料,且從光 碟1 〇〇中讀取所記錄的資料以用於資料再生。控制單元90 會控制寫入/讀取單元8〇以致於寫入/讀取單元8〇可根據 預先疋義槽案糸統在光碟上記錄資料,並且處理藉由 寫入/讀取單元80讀取的資料來獲取有效資料。特別是, 當結束(finalize)包括專用區域(其係用於在光碟的外圍區 域記錄資料)的光碟1〇〇時,倘若中間區域不夠時,則控 制單元90會延伸此中間區域。 如圖6所示,控制單元90包括系統控制器91、主機 介面(interface,I/F) 92、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 Ρ_δδ〇Γ,DSP) 93、射頻放大器(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 RF AMP) 94與伺服95。對於資料記錄來說,主機放% 會從主機(未繪示)接收寫人指令並且傳送寫人指令至系 統控制斋91。系統控制器91會控制DSp %與祠服% 執行從主機I/F%巾接收的寫人指令。Dsp %會從主機仍 92中接收欲記錄的資料、加人額外f料(例如用於錯誤修 資料以及錯誤_修正·編碼(咖 correction,ECC)-解碼此加入結果。之後,Μρ93會產生 ECC區塊(其係為錯誤修正區塊)並且使用預先 法調變此ECC區塊。 RF AMP 94會轉換從Dsp %輸出的資料為r 包括拾訊㈣寫人/讀取單元8Q會在光碟⑽上記錄從幻 1316710 ^ S315pif.doc 且rm:^i送的RF訊號。饲服95會接收祠服控制指令並 且伽控^寫入/讀取單元8〇的拾訊器。 時,當在光碟⑽的資料區域的資料記錄完成 示在次料^!!器91會完成光碟削。在此,中間區域指 間料記錄的完成且資料是記錄在形成的中 動Γ二⑽於拾訊11可以在兩個或多個記錄層之中移 。倘右預先定義大小的中間區域不 ====域並控制以啦單元⑽在延仲= 八在,生作業中,主機I/F 92會從主機中接收讀取指 it控制器91會執行再生所需的初始化。寫入/讀 會發射雷射光束至光碟100、接收從光碟反 射的运射絲並且輸出辟喊。RF AMP 94會轉換從寫 ^讀取單元80接收的光學訊號為RF訊號並且輸出使用 RF訊號獲得的調變資料至DSP 93。同樣地,rf AMp 94 會提供使用RF訊號獲得的伺服訊號至伺服%。 DSP 93會解調變此調變資料'執行在此解調變資料上 的ECC錯誤修正並且輸出ECC錯誤修正之後所 料。伺服95會從RF AMP 94中接收伺服訊號^從系统 控制器91接收伺服控制所需指令並且飼服控制寫入/讀取 單元80的拾訊器。如圖6所示的資料記錄與/或再 可以是單-裝置或者是各別的記錄裝置(即記 ^ 取裝置(即播放器)。 《 7 A靖 如前所述’本發明提供用於多層資訊儲存媒體(也就 22 I316713〇pifdoc ==:=術,當具有用於獲取在其外圍區 成時,㈣光錄功率)請⑽域的光碟完 地贿保較佳資;==時’中間區域可以彈性 在不脫離本2已以車父佳實施例揭露如上’必須瞭解的是 飾。例如,;、要範圍内,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 4A_4C 與圖 5A_5C ;圖从_2C、圖 3A!、圖 存媒體例如藍光磾片I '申’也可以使用其他貧訊儲 AOD)以月入Ϊ 先光學碟片(advanced 〇Ptical disk, 中置。此外,在光碟的標示區域 -光道路徑=::=== 或多層資訊儲存媒體上,也就ρθ h,二)方域在雙層 錄的方向與在第二記錄層=疋,f第一記錄層L!上記 =統控制器可實作成具有㈣晶片般^殊:可 發此本發明不限於所揭露的實施例,本 【心=;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1A是繪示範例可複寫光碟的結構圖。 =3 ,繪示用於資料再生的範例光碟的結構圖。 圖A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緣示光碟的結構圖。 23 13167说 15pif.doc 圖2C是繪示當光碟具有圖2B所示的結構時延伸的第 二記錄層的第二中間區域的示意圖。 圖3A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繪示光碟的結構圖。 圖3B是繪當完成圖3A的光碟時延伸的第一記錄層 的第一中間區域的示意圖。 圖3C是繪示當光碟具有圖3B所示的結構時延伸的第 一5己錄層的第二中間區域的示意圖。 圖4A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繪示光碟的結構圖。 ® 圖4B是繪示當完成圖4A的光碟時延伸的第一記錄層 的第一中間區域的示意圖。 圖4C是緣示當光碟具有圖4B所示的結構時延伸的第 二記錄層的第三中間區域的示意圖。 圖5A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繪示光碟的結構圖。 圖5B是繪示當完成圖5A的光碟時延伸的第一記錄層 的第一中間區域的示意圖。 圖5C是繪示當光碟具有圖5B所示的結構時延伸的第 φ 二記錄層的第三中間區域的示意圖。 圖6根據是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使用光碟的範例記錄與 /再生裝置的概要方塊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苐一資料區域 2:第一中間區域 3:第一未使用區域 4:第一緩衝區域 24 I316713Qpifd〇c 5 :第一專用區域 6:第二資料區域 7:第二中間區域 8:第二專用區域 9:第二緩衝區域 10 :第二未使用區域 11 :第一使用者資料區域 12 :第一中間區域 • 13:第一未記錄區域 14 :第一未使用區域 15 :第一緩衝區域 16 :第一專用區域 17 :第二使用者資料區域 18 :第二中間區域 19 :第二未記錄區域 20 :第二未使用區域 ^ 21 :第二緩衝區域 22 :第二專用區域 31 :第一使用者資料區域 32 ··第一中間區域 33 :第一未記錄區域 34 :第二中間區域 35 :第一未使用區域 36 :第一緩衝區域 25 1316710 18315pif.doc 37 :第一專用區域 38 :第二使用者資料區域 39 :第三中間區域 40 :第二未記錄區域 41 :第四中間區域 42 :第二專用區域 43 ··第二緩衝區域 44 :第二未使用區域 • 51:第一使用者資料區域 52 :第一中間區域 53 :第一未使用區域 54 :第一緩衝區域 55 ··第一專用區域 56 ··第一未記錄區域 57 :第二中間區域 58 :第二未使用區域 擊 59 :第二緩衝區域 60 :第二專用區域 61 :第二使用者資料區域 62 :第三中間區域 63 :第三專用區域 64 :第三緩衝區域 65 :第三未使用區域 66 :第二未記錄區域 26 1316710 18315pif.doc 67 :第四中間區域 68 :第四專用區域 69 :第四緩衝區域 70 :第四未使用區域 80 :寫入/讀取單元 90:控制單元 91 :系統控制器91 92 :主機介面(interface, I/F ) Φ 93 :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 94 :射頻放大器(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 RF AMP ) 95 :伺服 100 :光碟 100A :光碟 100B :光碟 110 :引入區域 120 :引出區域 雌 130:使用者資料區域 27

Claims (1)

1316710 爲第94135486神文專議®_1»;Ε:φ: 修正日期:97年12月18日 'Λ '」 申請專利範圍 $年产月f日修正本 1.一種資訊儲存媒體,其包括. 少-= 包t使用者資料區域、至 來在該記錄狀中移 料或從該資訊儲存媒“讀取貝訊儲存_上記錄資 其,資訊儲存媒體結束(fina 域會延伸至該未使用區域、該緩衝區域與該測^^間& 具有引出^性的資料是記錄在該至少一中間區域中。其 3.如申睛專纖㈣〗項所述之資 是變動地配置在記錄-者資Li 該至^^^巧體,其中 域,該第一中間區域是變動地配置在記錄該“二: 該使用者資料區域之後而該第二中間區域是 該資訊儲存媒體的外圍的一預先定義位置裡。配置在 5.-種記錄/再生裝置,其係用於在一資訊館存 料雜㈣_存賴㈣取㈣,觀錄/再生裝 . '· . ,. . ,寫入/讀取單元,其係用以在該資訊儲存嫖卜· 資料或從·_存频巾齡賴,其憎資訊健^媒; 28 1316710 料ί ^每一記錄層包括甩於記錄使用者資 考貝枓區域、至少一中間區域、一 一緩μ 未使用£域、 訊儲存’其係用以控制該寫入/讀取單元來在該資 存媒體中讀取資料 中間區域,該至少-的至少二記錄層μ移^取早70制來錢資訊儲存媒體 ,缺tfl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記錄/再生裝置,其中 更包括控制該寫入/讀取單元在至=延S 曰1區成中錢與讀取具有引人屬性的資料。 7+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記錄/再 儲存媒體的外圍中的-預先=位置: ^第-中間區域之外,該控制單元還變動地配置一第一 中間區域在該使用者f料區域中記錄#料的該點之後。 8.-種在資雜存舰上記錄或從資 生資料的方法,其包括: 當該資訊儲存媒體結束(finalize)時,延伸至少一中門 區域至,訊儲存媒體的一未使用區域、一緩衝區域與二 測試區械’其巾該資訊儲存媒體包括多層記錄層,每一記 錄層包括祕記錄使用者資料的—使用者f料區域、至^ -中間區域、該未使用區域、該緩衝區域與該測試區域, 其中該至少-巾間區域是由該寫人/讀取單元使用來在該 資訊儲存媒體的至少兩個記錄層之中移動。 29 1316710 錄二圍中第再資媒雜上記 該至少=中再生資枓的方去,更包括在延伸的 ^間£域中記錄具有引出屬性的資料。 10.如切專職圍第8項職之在資_ 配儲存媒體中再生㈣的方法,更包括變動地 - St = V —中間區域在該使用者資料區域中記錄資料的 *點之後。 錄赤产·Γ月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在資訊儲存媒體上記 錄或從貝訊儲存媒體中再生資料的方法,更包括 在該資訊儲存舰的外圍巾的—預先定義位置裡的一第二 域之外變動地配置—第-中間區域在該使用者資i 區或中記錄資料的該點之後。 12.一種資訊儲存媒體,其包括: 多層記錄層,每一記錄層包括一使用者資料區域、至 少-中間區域以及至少一測試區域,其中該使用者資料區 域用於記錄使用者資料的,該至少一中間區域用於記錄 • 一記錄/再生裝置使用的參考資料來在該記錄層ϋ 動,而該至少一測試區域用於功率控制; 、其中當資訊儲存媒體結束(finalize)時該至少一中 域可延伸至該至少一測試區域來記錄該參考資料。曰品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資訊儲存媒體,立 中每一記錄層的該中間區域是彈性地配置在該資訊儲^/、 體的外圍,同時該測試區域是固定在該資訊儲存媒體 圍。 、'卜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資訊儲存媒體, 夫Γ 1316710 中每-記錄層的該中間區域與該測試區域 固定在該資訊儲存媒體的外圍。 雜地配置或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資訊儲存媒體复 中在該資訊儲存媒體的外圍中該至少一中間區域是變ς 者資料的該使用者資料區域與無記錄該使 ΐί3「未記錄區域之後,以及其中當該資訊儲_ 一:時該至少-中間區域可延伸至該未記錄區 16·如申請專·12項料 中該至少一中間區域包括—第—部份與 二部份彈性地配置在記錄該使用者資料的該 圍之Sit部分固定地配置在該資訊儲存媒體的外 π 胃該資_存舰結束(flnalize)時該第-中 伸至無記錄該使用者資料的該未記錄區域的該 17.—種記錄裝置,其包括: :己錄使用者貝料的一使用者資料區域資‘ 二=:辦考資料用於在該記錄層 功率控制的至少-測試區域;以及 夕期'、 -控制n,其制以控制該寫人器來在該資訊 二己錄貧料或從該資訊儲存媒财讀 ^ ::==ize)時’延伸至少,區心= 似e域並控制該寫入器在至少_延伸的中間區域中 31 1316710 記錄參考資料。 18·如申,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記錄裝置,其中該 引出屬性。 1。9_如中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記錄裝置,其中該 二'!器變動地配置該至少-中間區域在—使用者資料區域 =錄資獅i之後、留下未記朗該使用者資料區域 分s东】下刀以及當該資訊儲存媒體結束(fmaiize)時延伸 以至少一中間區域至該未記錄區域的至少一部份。 2〇.如申明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記錄裝置,直中除 該資訊儲存媒體的外圍中的—預歧義位置裡的 在之外該控制器變動地配置-第-中間區域 使用者貝料區域中記錄資料的該點之後、 ΐΐίΙιΙΓ域的該剩下部分以及當該資訊儲存媒體 、「束(hze)時延伸該第一中間區域至該未記 少一部份。 匕取日^王 32
TW094135486A 2004-10-23 2005-10-12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TWI31671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85132A KR100667766B1 (ko) 2004-10-23 2004-10-23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기록/재생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31013A TW200631013A (en) 2006-09-01
TWI316710B true TWI316710B (en) 2009-11-01

Family

ID=36206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35486A TWI316710B (en) 2004-10-23 2005-10-12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3) US7974175B2 (zh)
EP (1) EP1803119B1 (zh)
JP (3) JP4864002B2 (zh)
KR (1) KR100667766B1 (zh)
CN (3) CN101044558B (zh)
AT (1) ATE462181T1 (zh)
BR (1) BRPI0517014A (zh)
CA (1) CA2584623C (zh)
DE (1) DE602005020171D1 (zh)
HK (1) HK1108213A1 (zh)
MY (1) MY142151A (zh)
RU (1) RU2359344C2 (zh)
SG (2) SG179460A1 (zh)
TW (1) TWI316710B (zh)
WO (1) WO20060807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7041A (zh) * 2000-09-13 2007-03-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学信息记录方法
KR101044938B1 (ko) 2004-07-10 2011-06-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기록층을 구비한 정보 저장 매체 및 기록/재생 장치
KR100667766B1 (ko) 2004-10-23 2007-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기록/재생 방법
JP4254688B2 (ja) * 2004-10-29 2009-04-15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そのデータ記録装置
KR101502622B1 (ko) * 2007-12-27 2015-03-13 메이플 비젼 테크놀로지스 인크. 광정보 처리를 위한 데이터 처리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59162B1 (ko) * 1999-01-23 2004-1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 기록 매체 및 광 기록매체의 포맷팅 방법
JP4438172B2 (ja) * 2000-03-30 2010-03-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データ記録方法
US6804797B2 (en) * 2000-04-08 2004-10-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verifying defect management area information of disc and test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TWI236667B (en) 2000-06-29 2005-07-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read-only storage area and writeable storage area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JP4215405B2 (ja) 2001-01-22 2009-01-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
JP2002245625A (ja) * 2001-02-19 2002-08-30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媒体並びに記録プログラム
US6801494B2 (en) 2001-10-31 2004-10-0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ultiple sections for dual-layer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US7123556B2 (en) 2002-01-22 2006-10-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ulti-layere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with spare defect management areas
CN101281769B (zh) 2002-01-22 2013-11-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层信息记录媒介,信息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EP1575035B1 (en) * 2002-12-20 2010-03-10 Mitsubishi Kagaku Media Co.,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recording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er
US7499383B2 (en) * 2003-02-21 2009-03-03 Lg Electronics Inc. Write-once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pare area thereof
EP1609149A1 (en) 2003-03-24 2005-12-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for recording a lead-out on an optical disc
JP3710790B2 (ja) 2003-03-24 2005-10-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100739681B1 (ko) * 2003-03-24 2007-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한번 기록 정보 저장 매체에 있어서 오버라이트 방법
JP2004310972A (ja) 2003-03-25 2004-11-04 Ricoh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04295940A (ja) 2003-03-25 2004-10-21 Ricoh Co Ltd 試し書き処理制御方法、光記録媒体、光情報記録装置、光情報記録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3584033B1 (ja) 2003-03-25 2004-11-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3967691B2 (ja) * 2003-03-31 2007-08-29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記憶媒体と情報再生装置と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4633346B2 (ja) * 2003-05-12 2011-02-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CN1551198B (zh) * 2003-05-20 2010-09-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及信息记录装置
US7327650B2 (en) * 2003-06-28 2008-02-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layer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having optimal power control areas, and an apparatus to record and/or read with respect to the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JP2005025821A (ja) * 2003-06-30 2005-01-27 Sony Corp 記録媒体、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
RS50885B (sr) * 2003-07-01 2010-08-3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ostupci i uređaji koji su namenjeni za snimanje informacija na dvoslojnim optičkim diskovima za snimanje
CN100440333C (zh) 2004-01-20 2008-12-03 日本先锋公司 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KR101044938B1 (ko) * 2004-07-10 2011-06-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기록층을 구비한 정보 저장 매체 및 기록/재생 장치
TWI316706B (en) 2004-10-07 2009-11-01 Pioneer Corp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recording control
KR100667766B1 (ko) 2004-10-23 2007-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기록/재생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462181T1 (de) 2010-04-15
JP4739456B2 (ja) 2011-08-03
JP4864148B2 (ja) 2012-02-01
US8199630B2 (en) 2012-06-12
US20100142342A1 (en) 2010-06-10
CN101872623A (zh) 2010-10-27
US20100142343A1 (en) 2010-06-10
HK1108213A1 (en) 2008-05-02
CN101044558B (zh) 2011-05-11
CA2584623C (en) 2013-01-15
JP2008518376A (ja) 2008-05-29
CN101800055B (zh) 2013-02-13
BRPI0517014A (pt) 2008-09-30
EP1803119A4 (en) 2009-01-21
JP2010153028A (ja) 2010-07-08
SG148209A1 (en) 2008-12-31
US8208355B2 (en) 2012-06-26
KR100667766B1 (ko) 2007-01-11
RU2359344C2 (ru) 2009-06-20
EP1803119B1 (en) 2010-03-24
CN101872623B (zh) 2012-07-04
SG179460A1 (en) 2012-04-27
TW200631013A (en) 2006-09-01
WO2006080746A1 (en) 2006-08-03
MY142151A (en) 2010-09-30
JP4864002B2 (ja) 2012-01-25
EP1803119A1 (en) 2007-07-04
DE602005020171D1 (de) 2010-05-06
RU2007115052A (ru) 2008-10-27
JP2010118145A (ja) 2010-05-27
CN101044558A (zh) 2007-09-26
KR20060036023A (ko) 2006-04-27
CN101800055A (zh) 2010-08-11
US20060087958A1 (en) 2006-04-27
US7974175B2 (en) 2011-07-05
CA2584623A1 (en) 200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38396B (en) Method of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data with respect to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cross reference to related application
TW200425104A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program and memory medium for information recording
TWI316710B (en)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US20060077882A1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US8218417B2 (en)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RU2314579C2 (ru) Оптический записывающий носитель данных, способ записи/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данных на/с оптического записывающего носителя данных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писи/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данных на/с оптического записывающего носителя данных
JP5084963B2 (ja) 情報記録媒体及び再生装置
TWI301614B (en)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of configuring control information thereof,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and apparatus thereof
JP2011198444A (ja)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KR101044951B1 (ko) 복수의 기록층을 구비한 정보 저장 매체의 기록/재생 방법
KR101058046B1 (ko) 복수의 기록층을 구비한 정보 저장 매체 및 기록/재생 장치
US20050083806A1 (en)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data on and/or reading data from the same
KR20070044980A (ko) Opc 를 효율적으로 수행하기 위한 정보 저장 매체,기록/재생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