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14198B - V-bel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nd straddle-type vehicle - Google Patents

V-bel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nd straddle-type vehic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14198B
TWI314198B TW095129425A TW95129425A TWI314198B TW I314198 B TWI314198 B TW I314198B TW 095129425 A TW095129425 A TW 095129425A TW 95129425 A TW95129425 A TW 95129425A TW I314198 B TWI314198 B TW I3141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eave
main
wheel
belt
groo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29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22661A (en
Inventor
Shigehiro Mochizuki
Kazuhiko Izumi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722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22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14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1419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9/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9/0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9/04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 F16H9/1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 F16H9/16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using two pulleys, both built-up out of adjustable conical parts
    • F16H9/18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using two pulleys, both built-up out of adjustable conical parts only one flange of each pulley being adjust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04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a sing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 F16H63/06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a sing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having an indefinite number of positions
    • F16H63/06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a sing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having an indefinite number of positions electric or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80/00Motor vehicles
    • Y10S180/908Motor vehicles with short wheelb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Description

131419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種詩將引擎之驅動力傳輸至驅動輪之 三角皮帶式無段變速機(CVT)及一種在座椅下面安置^該 三角皮帶式CVT之跨坐型車輛。 【先前技#f】 如今’對稱作”全地形車(ATV)”之跨坐型車 益增加。 此外,已提出多種Ατν,其中,在車體骨架之前後側之 左右側上提供四個輪子,每個輪子均具有低壓寬輪胎或Α 類似物,車體骨架之上部自前輪侧至後輪側按順序且備轉 =動燃料箱及跨坐型座椅;且用於將引擎之驅動= 輸至驅動輪的三角皮帶古 專利文们)。 帶式CVT女置於座椅下面(例如參看 上述之三角皮帶式CVT句; 槽輪,敬於主槽輪軸上之主 有可移動槽輪丰部卫^玄主槽輪具 :角卜 卩及^槽輪半部以形成用於收納皮帶之 :用:_:置於副槽輪轴上之副槽輪,自該副槽輪轴輸 出用於15動輪之驅動力, 及固定槽輪半❹相槽輪具有可㈣槽輪半部 角皮帶,其收納皮帶之三角槽;-環形三 兩個槽輪之間槽輪之各自三角槽中以傳輸 在軸向方。:、疋轉驅動力;及一槽輪驅動機構,其用於 及副槽輪之各自my移動槽輪半部以藉由主槽輪 X的所得之變化而控制變速比。 113564.doc 1314198 動機構1為所謂的離心型,其利用 、離。力在軸向方向上移動可移動槽 坡式道料V ’當車輛所行駛的道路自平坦道路變為 坡式道路時,無論騎車者咅 均不會相墟… 離心型槽輪驅動機構 3不會根據道路狀況變化 (βρ # ^ Λ 應地執行槽寬度控制操作 (Ρ變速麵作),直至引擎速度
又丁、上由於自道路之負载掸 口而降低。亦即,槽輪驅動機 曰 7仰1稱具有延遲回應的問題。 為了解決延遲回應的問題,已提出另一類型的用於速克 :(SCOOter_type)機車中之三角皮帶式CVT,該類三角皮 ’ CVT包括.—電動馬達;—用於控制電動馬達之控制 裝置;-槽輪驅動機構,其用於將電動馬達之驅動力傳輸 至主槽輪之可移動槽輪半部從而調整主槽輪及副槽輪之各 自槽寬度;及-旋轉速度感測器,其用於㈣主槽輪或副 槽輪之旋轉以將所價測之旋轉通知給控制裝置從而使得控
之前類型的槽輪驅 根據引擎速度而產生 輪半部。 制4置可根據引擎運作狀況而執行控制(例如參看專利 件2) 〇 一般而言,速克達型機車具備由引擎及附著至引擎之曲 柄軸箱之一側的三角皮帶式CVT而組成的整合式動力單 兀。在此速克達型機車中,動力單元可用可擺動的方式自 車體骨架懸垂下來以充當擺臂而可擺動地支撐後輪。 [專利文件 l]JP-A-2004-156657 [專利文件 2]JP-B-2852994 【發明内容】 113564.doc 1314198 [本發明有待解決之問題] 對於用於ATV中之三角皮帶式CVT而言,需要電力控制 主槽輪及副槽輪之各自槽寬度以改良變速過程中之回應。 然而,因為ATV在結構上明顯不同於速克達型機車,所 以用於速克達型機車之三角皮帶式CVT中之電動馬達及旋 轉速度感測器之安裝方法無法按原樣用於ΑΤν中。 ‘ 亦即’必須使引擎及三角皮帶式CVT在ATV中為緊湊 • 的’其中用於騎車者之腳踏應安置於曲柄軸箱及三角皮帶 式CVT之外側上。因此,不易確保電動馬達及旋轉速度感 測器之安裝空間,甚至在車體外側上情況亦係如此。此係 因為旋轉速度感測器較大程度地突出至車體之外側並因此 阻止騎車者將其腳放入適當的位置中,從而破壞可用性。 在其中旋轉速度感測器繞主槽輪或副槽輪之外周邊定位 的情況下,變速箱便會增大尺寸且因此便無法使三角皮帶 式CVT為緊湊的。 魯 另外,在其中旋轉速度感測器安裝於熱量產生部件(諸 如引擎之汽缸體)附近的情況下,旋轉速度感測器之使用 壽命及感測器之量測準確度可能會降低且因此而無法達成 最初效能。 本發明鑒於解決上述問題而產生,且因此目標在於提供 一種緊湊且耐用三角皮帶式CVT及跨坐型車輛從而達成高 度回應於車輛行駛狀況之變速操作。 [解決問題之方法] 本I月之上述目標藉由提供一種三角皮帶式CVT而達 113564.doc •10- 1314198 欣,该三角皮帶式CVT包括·· —安置於一主;If齡^ 冑輪軸上之主槽輪, 輸入至該主槽輪轴之— W擎之驅動力 半部及一固定槽輪半部以’:該主槽輪具有-可移動槽輪 槽,· 形成-用於收納-皮帶之三角 —安置於-副槽輪轴上之副槽輪,其 出用於一驅動輪之雕私 目6亥副槽輪軸輸 勒掏之鈪動力,且該副槽 半部及一固定槽輪半部 /、—可移動槽輪 1 乂 Φ成一用於此α 槽; 一皮帶之三角 -個三角皮帶,其收納於該主槽 自三角槽中以傳輸該等兩個槽輪之門'^槽輪之該等各 -電動馬達; 槽輪之間的旋轉驅動力; 一用於控制該電動馬達之控制裝置;及 -槽輪驅動機構,其用於將該電動馬達之 ,槽輪之該可移動槽輪半部以調整該 = 之各自槽寬度, 久邊田』槽輸 其中一待偵測之部件安置於該主槽 僧輪軸相對於該主槽輪 之另一側上,該待偵測之部件為一 疋得迷度感測器所用以 偵測該主槽輪軸之一旋轉速度。 在具有上述結構之三角皮帶式CVT中,較佳的是用於藉 由該電動馬達調整該主槽輪及該副槽輪之該#各自槽寬度 的該槽輪驅動機構位於該主槽輪之該可移動槽輪半部之2 外側上,該主槽輪之該可移動槽輪半部相對於該主槽輪之 5亥固疋槽輪半部位於5亥主槽輪轴之另一侧上,且 113564.doc 1314198 其中”线轉速度感測n相對於該槽輪驅動機構位於該主 槽輪軸之另一側上。 另外’在具有上述結構之三角皮帶式CVT中,較佳的是 該待制之部件具有一小於該槽輪驅動機構中之_往㈣ 輪之外徑的外徑。 另外’在具有上述結構之三角皮帶式,較佳的是 該旋轉速度感測器係繞該待伯測之部件之外周邊定位。 另外,在具有上述結構之三角皮帶式CVT中,較佳的是 該待福測之部件相對於一用於支撲該主槽輪轴之另一側的 滾子軸承更接近於該主槽輪軸 另编,且具有一大於該 滾子軸承之外徑的外徑。 另外I具有上述結構之三角皮帶式中,較佳的 該旋轉速度感測器係附著 緊固至一變速箱以用於支撐 該主槽輪軸之另一端側的支撐構件。 此外,在具有上述結構之三角皮帶式CVT中,較佳的是 槽輪驅動機構之一部分盥 佳的疋 撐構件。 U動馬叙至少—者係附著至支 又,本發明之上诚 達成,該三角皮帶提供—種三角皮帶式咖而 一安置於一主槽輪軸上 輸入至該主槽輪軸…料#中-引擎之驅動力 -固定槽輪半部㈣+ ^㈣輪+部及 /成―用於收納一皮帶之三角槽; --置於-副槽輪袖上之副槽輪 -端輸出用於-驅_ /、中自U槽輪軸之 輪之驅動力,且該副槽輪具有一可移 113564.doc 1314198 動槽輪半部及一 a 二& Q疋槽輪半部以形成一用於收納 —内糟;
一個三角皮I 自二 ’八收納於該主槽輪及該副槽輪之該等各 槽中以傳輪該等兩個槽輪之間的旋轉驅動力; 一電動馬達; 4制δ玄電動馬達之控制裝置;及 兮主動機構’其用於將該電動馬達之驅動力傳輪至 二=該可移動槽輪半部以調整該主槽輪及 又各自槽寬度, 八Λ彳貞測之°卩件彳线該副槽輪Ιά相對於該副槽輪 另一側上,該待偵測之部 曰輪之 測該副槽輪轴之—旋轉速度。 L所用以價 本發明之上述目標可藉 跨坐型車輛具有安置在^供種跨丄型車輛達成,該 皮^無段變速機,及—安置在該三角皮帶式無段變j 之δ亥主槽輪軸之另一側上之腳踏, …、 、 其中㈣轉速度感測11位於—包括該主槽輪轴之水平平 面上方。 丁 Τ [本發明之效果] 在如上文所述而建構的三角皮帶式CVT中, 槽輪軸及副槽輪之旋轉速度之旋轉速度感測器係主 槽輪軸相對於主槽輪而言的另一側上的一部分上,;主 擎之驅動力輸人至主槽輪軸之—側。以此方式^其中引 感測器可遠離引擎之可能較熱的汽 %轉速度 且亦無需確保主 113564.doc -13- 1314198 因此’可能獲得達成高度回應於引擎運作狀況之變速操 作的緊湊且耐用三角皮帶式CVT。 在如上文所述而建構的跨坐型車輛中,本發明之三角皮帶 式CVT係位於座椅下面,而旋轉速度感測器位於包括主槽輪 軸之水平平面上方。以此方式,㈣安裝旋轉速度感測器而 朝向車體之橫向側的突出物便處於置放於腳踏上之腳尖的上 方且因此不會阻止騎車者將其腳放入適當的位置中。 因此,可能提供旋轉速度感測器,而不會犧牲壓緊位於 f椅下面之三角皮帶式CVT的可能性且不會阻礙騎車者在 ;體:兩侧上將其聊放入適當的位置中,進而達成具有高 度回應於車輛行歇狀況之變逮操作之跨坐 【實施方式】 下文將參看隨附圖式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 無段變速機(CVT)及跨坐型車輛之較佳實施例Γ 二圖:明併入根據本發明之第-實施例之三角皮帶 =rr:車輛。圖1為併入動力單元之跨坐型車輛 CVT裝配国.H施例之三角皮帶式 " 擎。圖2為圖工所示跨 圖3為安震於圖W示之跨坐型車輛中之面 帶式CVT之蓋子移除情況下的右 力早疋在三角皮 A截取之截面@ 圖4為沿圖3之線A_ 戬面圖。圖5為圖】所示之三角 的右視圖。在本說明書中,,,左 ^VT之蓋子 及右係指自騎車者之角 113564.doc 1314198 度而言的左及右。 圖1及圖2中所示之全地形車(ATV)1g 一跨坐型車輛,其 具有供操作者(騎車者)跨坐之座椅3,座椅3一般位於車體 骨架2之上部的中心,且動力單元4位於座椅3下面。動力 單元4為由引擎20及附著至引擎20之曲柄軸箱21之一側上 的用於將引擎20之驅動力傳輸至驅動輪之三角皮帶式cvt • 30組成的整合單元(參看圖3及圖4)。 • 下文將按順序描述ATV 1之結構及組成動力單元4之引擎 20與三角皮帶式CVT 30的結構。 在ATV 1中,處於座椅3前面的車體骨架2之上部自座椅3 側按順序具備燃料箱6及轉向把手5。 各具有低壓寬輪胎8a之左前輪8及右前輪8經由前輪懸掛 裝置7而安置於車體骨架2之前部,而各具有低壓寬輪胎 10a之左後輪10及右後輪1〇則經由後輪懸掛裝置(未圖示)而 安置於骨架2之後部。 • 車體骨架2亦具備用於覆蓋個別前輪8之上侧的左右前擋 板1 1、用於覆蓋個別後輪10之上側的左右後擋板12及提供 於擋板11、12之上側上用以連接左右擋板的托架13、14。 車體骨架2在座椅3之下方左右側上具備腳踏板〗5以作為用 於支撐騎車者之腳之腳踏。保險槓16提供於骨架2之前端。 如圖1及圖3所示,車體骨架2為雙吊架型,其中一對左 右側骨架I7、I7藉由在車輛寬度方向上延伸之許多十字管 1 8而相接合,該對左右側骨架丨7、丨7由鋼管製成且一般以 橫向較長之矩形形成。 113564.doc 1314198 圖3及圖4所不,動力單元4包括水冷四行程單缸引擎 及在曲柄轴方向上栓接於引擎⑼之右側的 CVT 30 〇 ^ ^ 如圖3所不,引擎20安裝於車體骨架2上,而其汽缸之軸 線:上向前傾斜且曲柄軸22(參看圖4)在車輛寬度方向上水 平疋向。汽缸體23之上配合表面連接至汽缸頭24,且汽缸 體23之下配合表面連接至容納曲柄軸22之曲柄軸箱η。 發電機(未圖示)安裝於曲柄軸22之左端上,而離心式離 合器機構25安裝於其右端上(如圖4所示)。 離心式離合器機構25包括與曲柄軸22用花鍵進行耦接從 而隨其一起旋轉之内鼓26、經安置以圍繞内鼓26之外周邊 之外鼓27及插入該對鼓26、27之轂(b〇ss)i間的單向離合 器28。 隨著曲柄軸22之旋轉速度增加,内鼓26之錘(weight)26a 便藉由離心力而按壓外鼓27以使得外鼓27旋轉。 單向離合器28反過來用於將動力自後輪傳輸至曲柄軸22 從而提供引擎制動。 如圖4所示’三角皮帶式CVT 30包括:一安置於主槽輪 轴31上之主槽輪32 ’其中引擎20之駆動力經由離心式離合 器機構25自曲柄軸22輸入至主槽輪軸3 1之一侧,且主槽輪 32具有可移動槽輪半部32a及固定槽輪半部32b以形成用於 收納皮帶之三角槽32c ; —安置於副槽輪軸33(參看圖2)上 之副槽輪3 4,自副槽輪軸3 3之一側輸出用於驅動輪之驅動 力,且副槽輪34具有可移動槽輪半部34a及固定槽輪半部 113564.doc •16- 1314198 34b以形成用於收納皮帶之三角槽34c ;三角皮帶乃,其收 、·’内於主槽輪32及副槽輪34之各自三角槽32e、34e中以傳輸 兩個槽輪之間的旋轉驅動力,·電動馬達% ;—控制裳置 (未圖不)’其用於根據車輛行駛狀況(運作狀況)控制電動 馬達38,一槽輪驅動機構39,其用於經由減速機構5丨將電 動馬達38之驅動力傳輪至主槽㈣之可移動槽輪半部❿ 從而控制主槽輪32及副槽輪34之各自槽寬度;及一旋轉速 度感測器74 ’其用於谓測主槽輪轴31之旋轉以將所摘測之 旋轉通知給控制裝置。 主槽‘軸3 1與曲柄軸22共軸’且由離^式離合II機構25 及支撐構件71旋轉支撐從而使得主槽輪軸31之一側處於曲 柄軸22之右端上。主槽輪軸31朝向曲柄軸22之一端(左端) 與通過處於離合器蓋29之一端之中心之開口且圍繞曲柄軸 22之右端的裙部3。整合形成。裙部3U鉚接至或以其他方 式緊固至離心式離合器機構2 5之外鼓2 7。 主槽輪軸3 1之另一端(右端)經由滾子軸承72旋轉地支撐 於緊固至曲柄軸箱21之支撑構件71之中心上。 如圖3所示,壓鑄鋁支撐構件71包括:用於經由滾子軸 承72支擇主槽輪轴3 1之右端的軸承固持部件7丨&、在自軸 承固持部件71 a之四個方向上延伸之四個支腳7 } b ;用於將 支腳71b與特定輻條(radius)相耦接之環形耦接部件71c ;形 成於環形耦接部件71c上之馬達附著部件71d ;及感測器附 著部件71e。支腳71b之末端栓接至曲柄轴箱21。 當曲柄軸22之旋轉速度達到特定速度或更高速度時,如 H3564.doc 17 1314198 上文所述而支撐的主槽輪軸3丨便藉由離心式離合器機構25 而連接至曲柄軸22以隨其一起旋轉。 離合益蓋29之基礎末端緊固至曲柄軸箱2丨。圍繞離合器 蓋29末端之中心上之開口的離合器蓋29之一部分具備用於 旋轉地支撐主槽輪軸3丨之軸承4丨及用於在開口與裙部3 j a 之外周邊之間進行密封的密封構件42。離合器蓋29圍繞空 間43,空間43以液密方式容納離心式離合器機構乃從而防 止用於離心式離合器機構25之油料洩露至三角皮帶式cvt 3〇之皮帶室44中。 在此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主槽輪32之可移動槽輪半 部32a相對於主槽輪32之固定槽輪半部奶而言位於主槽輪 軸之另一側上。 又,如圖4所不,副槽輪34之外周邊位於主槽輪32之外 周邊之鄰近處。此可為了緊湊性而在車輛之縱向方向上有 效地縮小二角皮帶式CVT 30之尺寸。 在此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槽輪驅動機構39相對於主 槽輪32之可移動槽輪半部32a而言位於主槽輪轴η之另一 側上。 ΤΓ & ’Ό,具化鍵 配於或以其他方式安裝於主槽輪軸31之外周邊上以使得 對於此處而不發生旋轉;滑動器48,其安裝於導管46之 周邊上以使得其僅可進行軸向移動且可移動槽輪半部 緊固至滑動器48;旋轉滑動構件47,其可經由軸 接於滑動器48之外周邊以使得相對於此不轴向移動且妇 113564.doc 1314198 ^輪49緊固至旋轉滑動構件47 ;輸送導管,I =滑動構件47上之滚珠螺旋部件從而根據:復= 疋方向及旋轉量而在主槽輪軸31之轴向方向上移動旋 轉滑動構件47;及減速機構51,其用於減小電動馬達批 紅轉速度並將減小之旋轉輸人至往復齒輪Μ。輪送導引部 件5 〇栓接至用於覆蓋旋轉滑動構件4 7之—端的外部構件 54,而外部構件54栓接至支撐構件71。 槽輪驅動機構39根據經由減速機構51自電動馬達Μ輸入至 往復齒輪49之旋轉而控制可移動槽輪半部%之軸向移動。 在此實施例之動力單元4中,當在槽輪軸方向上觀察時 電動馬達38與槽輪㈣機構39之減速㈣機構川目比更接 近於主槽輪轴31,且電動馬達38在車輛寬度方向上自外側 緊固至支#構件71之馬達附著部件71d。亦即,電動馬達 38之驅動力可經由旋轉地支撑於支擇軸53上之減速齒輪機 構51傳輸至往復齒輪49,其中支禮轴53與電動馬達μ之馬 達軸38a相比離得更遠。 以此方式,經由減速齒輪機構5丨之支撐軸53自電動馬達 38至往復錢49之動力傳輸㈣可㈣至主槽輪軸31側, 從而將電動馬達38置放於更接近於主槽輪軸31之處。 因此,可改良由於較重的電動馬達38而引起的動力單元 4之不平衡重量。 副槽輪34之可移動槽輪半部343通常由彈簧構件在減小 槽寬度之方向上進行推動從而使得基於推動力與纏燒三角 皮帶35之張力之間的平衡來控制槽寬度。 U3564.doc 19 1314198 因此’當主槽輪32之槽寬度由槽輪驅動機構39之操作來 控制且因此圍繞主槽輪32之三角皮帶35之纏繞直徑發生變 化時’二角皮帶35之張力且因此副槽輪34之槽寬度便針對 特定變速比而相應地發生變化。 如圖3及圖4所示’在主槽輪軸31相對於主槽輪32之另一 側上的一部分具備量測板73作為待偵測之部件而為旋轉速 度感測器74所用以偵測主槽輪軸3丨之旋轉速度。 如圖3所不,量測板73由盤73a及按規則間隔而形成於盤 73a之外周邊上的用於量測之突出物73b組成,且在外徑上 小於驅動機構39之往復齒輪49。 在此實施例中,量測板73相對於用於旋轉地支撐主槽輪 軸3 1之另一側的滾子軸承72而言位於主槽輪軸3丨之另一側 上,或位於主槽輪軸31之軸向末端上。量測板73在外徑上 大於滚子軸承72。亦即,量測板73在外徑上大於滾子軸承 72而小於往復齒輪49。 量測板73與主槽輪軸31同心且由螺帽緊固至主槽輪軸^ 之軸向末端。 在此貫施例中,用於基於量測板73之旋轉而偵測主槽輪 軸31之旋轉的旋轉速度感測器74位於主槽輪軸31相對於槽 輪驅動機構39而言之另一側上且繞位於量測板乃之外周邊 定位。 旋轉速度感測器74經由在徑向向外方向上距量測板乃合 適距離之附著部件71e而附著至支撐構件71,並基於用於 量測之突出物73b之通過而量測主槽輪軸31之旋轉以將所 * J3564.doc -20· 1314198 量測之旋轉速度通知給用於控制電動馬達3 8之運作之控制 裝置。 工 如圖3所示,旋轉速度感測器74在包括主槽輪軸之水 平平面上方附著至支撐構件71。 在三角皮帶式CVT 30之組成部件中,除電動馬達38之外 的部件均容納於連接至曲柄軸箱21之一側之變速箱52中。 由樹脂製成之變速箱52由在曲柄軸方向上連接至曲柄軸箱 21在右側之配合表面的下部箱52a及以可移除的方式附著 至下部箱52a之上部箱52b組成,且該變速箱52界定曲柄軸 箱21旁邊之皮帶室44。 如圖5所示,作為三角皮帶式CVT3〇之蓋子的上部箱52b 形成有凹座52c以確保用於腳之空間從而使得突出上部箱 52b將不會妨礙腳。另外,上部箱52b形成有馬達附著孔 52d以允許電動馬達38之外殼在由密封構件6〇密封時穿過 其(參看圖4)。此外,上部箱52b根據上文所述的旋轉速度 感測器74之位置而形成有隆起部分52e以覆蓋旋轉速度感 測器74之外部。 腳踏板15位於車輛寬度方向上的三角皮帶式CVT 3〇之外 側上(如圖2所示)且位於主槽輪軸31及副槽輪軸33下面。 在此實施例之ATV 1中,如圖2所示,動力單元4之副槽 輪軸3 3之輸出經由合適齒輪系傳輸至中間軸7 6及輸出軸 77,且隨後經由錐齒輪機構78自輸出軸77傳輸至安置於車 輛之縱向方向上之動力傳輸軸79。 動力隨後經由前/後萬向接頭62自動力傳輸軸79傳輸至 113564.doc -21 - 1314198 前輪驅動軸63及後輪驅動軸64,並經由前輪驅動轴63及後 輪驅動軸64而分別傳輸至左右前輪8及左右後輪丨〇。 在此貫施例中’如圖1所示,引擎2〇之排氣管8〇安置於 三角皮帶式CVT 30上方且電動馬達38安置於三角皮帶式 CVT 30前面。 此配置可阻止電動馬達38妨礙騎車者之腳及排氣管8〇。 如上所述’在ATV 1之三角皮帶式CVT 30中,用於控制 主槽輪32及副槽輪34之各自槽寬度之電動馬達38係位於腳 踏15之前端附近之上方,從而提供一間隙,腳尖可藉由此 間隙而在腳踏與電動馬達38之間容易地進出。 因此,電動馬達38不會阻止騎車者將其腳放入適當的位 置中。另外’電動馬達38遠離產生大量熱量的引擎2〇之汽 缸體23並位於自引擎20之熱量不太可能造成影響的車體之 外側上,且因此不會由於自引擎20之熱量而出現惡化。 在上述實施例之三角皮帶式CVT 30中,量測板73作為待 偵測之部件以用於偵測電力控制主槽輪32及副槽輪34之各 自槽寬度所必要的旋轉速度,其位於主槽輪軸3 1相對於主 槽輪32之另一側上的一部分上’其中引擎20之驅動力輸入 至主槽輪軸3 1之一側。另外’用於基於量測板73之旋轉而 偵測主槽輪軸3 1之旋轉的旋轉速度感測器74位於量測板73 之外周邊周圍。 以此方式,旋轉速度感測器74可遠離於可能較熱的引擎 20之汽缸體23。亦無需確保主槽輪32之外周邊周圍的旋轉 速度感測器74之安裝空間。 113564.doc -22· 1314198 因 作狀 此,可能獲取達成 況)之速度變化操
阿度回應於車輛行駛狀況(引擎運 作的緊凑且耐用三角皮帶式CVT ’適合於達成緊湊性之 面’而旋轉速度感測器 上方。以此方式,由於 之橫向側的突出物便處 因此不會阻止騎車者將
在上述貫施例所揭示之A丁V 1中 三角皮帶式CVT 30係位於座椅3下 74位於包括主槽輪軸31之水平平面 安裝旋轉速度感測器74而朝向車體 於置放於腳踏板15上之腳尖上方且 其腳放入適當的位置中。 因此’可能提供旋轉速度感測器74,其對於電力控制三 角皮帶式CVT30中之槽輪32、34之各自槽寬度而言係必要 的而不會犧牲麼緊位於座椅3下面的三角皮帶式3〇 之可能性且不會阻礙騎車者在車體之兩側上將其腳放入適 备的位置中’進而達成具有高度回應於車輛行駛狀況之變 速操作的ATV 1。 、在上述實施例之三角皮帶式CVT3〇中,用於藉由電動馬 達38而控制主槽輪32及副槽輪34之各自槽寬度之槽輪驅動 機構39位於主槽輪32之可移動槽輪半部32a之外側(另一側) 上,而主槽輪32之可移動槽輪半部32a相對於主槽輪32之 固定槽輪半部32b而言位於主槽輪軸3丨之另一側上,且旋 轉速度感測器74相對於槽輪驅動機構39而言位於主槽輪軸 3 1之另一側上。 以此方式’將旋轉速度感測器74安裝於主槽輪軸3丨之另 末端上(其中不存在具有較大外徑之部件)可有利於確保 113564.doc •23- 1314198 旋轉速度感測器74之安裝空間並防止由於安裝旋轉速度感 測器74而增大裝置之尺寸6 在上述實施例之三角皮帶式CVT 30中,作為待偵測之部 件而為旋轉速度感測器74所用之量測板73在外徑上小於槽 輪驅動機構39中之往復齒輪49。此外,旋轉速度感測器74 繞量測板73之外周邊定位。
在此結構下,如圖4所示,可在處於主槽輪軸3丨之軸向 末端之量測板73與電動馬達38之間確保旋轉速度感測器74 之女裝空間,進而達成緊湊三角皮帶式CVT3〇。 在上述實施例之三角皮帶式CVT 30中,量測板73與用於 支撐主槽輪軸31之另一側的滾子軸承72相比更接近於主槽 輪軸31之另一端,且在外徑上大於滾子軸承72。 以此方式,量測板73覆蓋滚子軸承72之軸向末端且因此 可阻止外來物質進入滾子軸承72從而長時間地保持滾子轴 承7 2之效能。 在上述實施例之三角皮帶式CVT3〇中,旋轉速度感測器 74係附著至緊固至曲柄軸箱21之支撐構㈣之感測器附著 部件〜。因為支撐構件71經堅固地製造以支#主槽輪轴 —斤乂使用支樓構件71允許旋轉速度感測器^之緊固附 w^ 3 0中 > 传柯秘動機 之一部分與電動馬達係 ^ 叉撐構件71。以此方式,將 堅固支撐構件71用作附著去加瓦产 加沾降 謂者支木可在不利用額外專用附著支 木的情況下達成個別部件之緊固附著。 Π 3564.doc
•24- 1314198 在曲柄軸22及主槽輪轴31係經由離合器機構而連接的情 況下(如此實施例所描述的)’將旋轉速度感測器%附著至 主槽輪㈣之另-側允料们貞測主槽輪㈣之旋轉速 度因此’除上述效果之外,準確偵測主槽輪轴31之旋轉 速度允許準確掌握三角皮帶式CVT 30之實際變速比,從而 根據諸如行駛速度、加速器開口等行驶狀況而產生最適合 的變速比。 φ 至圖8說明一動力單元’其中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 例之三角皮帶式CVT裝配至一引擎。圖6為併入有根據本 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三角皮帶式CVT之動力單元的右視 圖。圖7為沿圖6之線C-C截取之截面圖。圖8為圖6所示之 二角皮帶式CVT在其蓋子附著情況下的右視圖。對根據第 二實施例之動力單元204的與根據上述之第一實施例之動 力單元4的組成部件相似或相同的組成部件給出相同的參 考數字以省略其詳細說明。 • 如圖6及圖7所示,第二實施例之動力單元204為由引擎 20及附著至引擎2〇之曲柄軸箱21之一側上的用於將引擎 之驅動力傳輸至驅動輪之三角皮帶式CVT u〇而組成的整 合式單元。 第二實施例之動力單元204類似於第一實施例之動力單 元4,相同之處在於槽輪驅動機構39繞主槽輪軸31定位且 電動馬達38位於槽輪驅動機構39之外側上,但不同之處在 於當在槽輪軸方向上觀察時用於將驅動力傳輸至槽輪驅動 機構39之電動馬達38處於主槽輪軸31上方。 113564.doc -25· 1314198 如圖6所不,第二貫施例之動力單元2〇4中之支撐構件 271包括用於經由滾子軸承72而支撐主槽輪軸31之右端的 軸承固持部件271a、在自軸承固持部件271a之四個方向上 延伸之四個支腳271b、用於將支腳271b與特定輻條相轉接 之環形耦接部件271c、形成於環形耦接部件271〇上之馬達 附著部件27 Id及感測器附著部件271e。 電動馬達3 8自車輛寬度方向上之外側緊固至馬達附著部 件27ld,馬達附著部件271d形成於支撐構件271之上側 上二角皮帶式CVT 13〇除電動馬達38之外的組成部件均 谷納於連接至曲柄軸箱21之一側的變速箱252中。因此, 電動馬達38之驅動力可經由旋轉地支撐於支撐軸2幻上之 減速齒輪機構251傳輸至往復齒輪49。 旋轉速度感測器74緊固至支撐構件271之感測器附著部 件27le,感測器附著部件271e已移至包括主槽輪軸η之水 平平面上方的副槽輪34侧處。 另外,如圖7所示,第二實施例之動力單元2〇4又具備用 於偵測副槽輪軸3 3之旋轉速度的旋轉速度感測器8 4及作為 待偵測之部件而為旋轉速度感測器84所用的量測板83。 量測板8 3位於相對於副槽輪3 4之另一侧上的副槽輪軸3 3 之一部分上,自副槽輪軸33之一側輸出用於驅動輪之驅動 力。 如圖6所示,量測板83由盤83a及按規則間隔形成於盤 83&之外周邊上的用於量測之突出物83b組成。盤83a與副 槽輪軸33同心且由螺栓85緊固至副槽輪軸33相對於副槽輪 113564.doc -26- 1314198 34之另—側上的一端(意即,右端)。 方疋轉速度感測器84緊固至變速箱252之上部箱252b從而 位於里測板83之外周邊周圍且位於包括副槽輪軸33之水平 表面上方。旋轉速度感測器84基於量測板83之用於量測之 犬出物83b之通過而量測副槽輪軸33之旋轉以將所量測之 旋轉速度通知給用於控制電動馬達38之運作之控制裝置。 由樹脂製成之變速箱252由連接至曲柄軸方向上之右側 上之曲柄軸箱21之配合表面的下部箱252&及以可移除的方 式附著至下部箱252a之上部箱252b組成。 如圖8所示,作為三角皮帶式CVT 130之蓋子的上部箱 252b形成有凹座252c以確保用於腳之空間從而使得突出上 部箱252b將不會妨礙腳。另外,上部箱25沘形成有馬達附 著孔252d以允許電動馬達38之外殼在由密封構件6〇密封時 穿過其(參看圖7)。此外,上部箱252b根據上文所述的旋轉 速度感測器84之位置而形成有隆起部分252e以覆蓋旋轉速 度感測器84之外部。 因為第二實施例之三角皮帶SCVT 13〇另外具備用於福 測副槽輪軸33之旋轉的旋轉速度感測器84,所以可能基於 自旋轉速度感測器84之資訊及自用於偵測主槽輪軸3丨之旋 轉的旋轉速度感測器74之資訊而準確地掌握三角皮帶式 CVT 130之實際變速比,從而根據諸如行駛速度、加速器 開口等行駛狀況而得到最佳變速比。 本發明可應用於除諸如上述實施例所揭示之全地形車 (ATV)之外的跨坐型車輛。舉例而言,根據本發明之跨坐 113564.doc -27· !314198 里車車兩包括機車、摩托車、小型摩托車、童車、高爾夫球 推車及具有供騎車者跨坐之座椅的其他多種車輛。 、根據本發明之旋轉速度感測器及為旋轉速度感測器所用 2待偵測之部件之結構並不限於上述實施例所揭示之彼等 。構,而是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對其 作出多種變更。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併入動力單元之跨坐型車輛之右視圖,其中根據 本土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三角皮帶式CVT裝配至引擎。 圖2為圖1所示之跨坐型車輛之平面圖。 圖3為女裝於圖丨所示之跨坐型車輛中之動力單元在三角 皮帶式CVT之蓋子移除情況下的右視圖。 圖4為沿圖3之線A-A截取之截面圖。 圖5為圖1所示之三角皮帶式CVT之蓋子的右視圖。 圖6為併入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三角皮帶式cVT 之動力單元的右視圖。 圖7為沿圖6之線C-C截取之截面圖。 圖8為圖6所示之三角皮帶式CVT在其蓋子附著情況下的 右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ATV(跨坐型車輛) 2 車體骨架 3 座椅 4 動力單元 H3564.doc -28- 1314198 11 前擋板 15 腳踏板(腳踏) 20 引擎 22 曲柄軸 25 離心式離合器機構
30 三角皮帶式CVT 31 主槽輪軸 32 主槽輪 32a 可移動槽輪半部 32b 固定槽輪半部 33 副槽輪軸 34 副槽輪 34a 可移動槽輪半部 34b 固定槽輪半部 35 三角皮帶
38 電動馬達 39 槽輪驅動機構 49 往復齒輪 52 變速箱 52b 蓋子(上部箱) 7 1 支樓構件 72 軸承 73 量測板(待偵測之部件) 74 旋轉速度感測器 113564.doc -29-

Claims (1)

1314198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三角皮帶式無段變速機,其包含: 一安置於一主槽輪軸上之主槽輪,其中— 力輸入至该主払輪軸之一側,且該主槽輪具有一 η 槽輪半部及一固定槽輪半部以形成一用於 可移動 三角槽; ‘皮帶之 一安置於一副槽輪軸上之副槽輪,其中自該3彳 輸出用於一驅動輪之驅動力,且該副槽輪具有/二。曰輪軸 槽輪半部及一固定槽輪半部以形成一用於 了移動 三角槽; 、、内-皮帶之 一個三角皮帶,其收納於該主槽輪及該副槽輪土 ★ 各自三角槽中以傳輸該等兩個槽輪之間的旋“之該等 一電動馬達; 動力; 用於控制该電動馬達之控制裝置;及 -槽輪驅動機構,其用於將該電動馬達之驅 至該主槽輪之該可移動槽輪半部以調整: 槽輪之各自槽寬度, 僧輪及该副 待债測之部件安置於該主槽輪轴相對於 ::二側上’該待谓測之部件為-旋轉速度感測器所 二、測邊主槽輪軸之一旋轉速度者。 士 2求項1之三角皮帶式無段變速機, 該等各自動馬達調整該主槽輪及該副槽輪之 移動槽輪半部之外側上,該主槽輪之該可移動槽輪半部 113564.doc 1314198 主槽輪軸之另 相對於該主槽輪之該固定槽輪半部位於該 —側上,且 其中該旋轉速度感測器相 主槽輪軸之另一側上。 對於該槽輪驅動機構位於該 ’其中該待價測之 一往復齒輪之外徑 如請求項2之三角皮帶式無段變速機 部件具有一小於該槽輪驅動機構中之 的外捏。
4. 5. 如請求項3之三角皮帶式無段變速機,其中 感測器係圍繞該待偵測之部件之外周邊定位 該旋轉速度 如請求項4之三角皮帶式無段變速機, 部件相對於一用於支撐該主槽輪軸之另 更接近於該主槽輪軸之另一端,且具有 承之外徑的外徑。 其中該待偵測之 一側的滾子軸承 一大於該滾子軸 ’其中該旋轉速度 用於支撐該主槽輪
6.如請求項1之三角皮帶式無段變速機 感測器係附著至一固定於一變速箱而 軸之另~端側的支撐構件上。 如請求項6之三角皮帶式無段繆 撤m '純變錢,其巾該槽輪驅 機構之一部分與該電動馬達 構件。 ^之H係附著至該支 〇. 裡二月皮帶式無段變速 一安置於一主槽輪軸上之主 .^λ Ε 僧輪,其中一引擎之顯 雨至5亥主槽輪軸,且該主槽輪且古 π 摺輪具有一可移動槽輕 部及一固定槽輪半部 小风用於收納一皮帶之三 槽, U3564.doc 1314198 一女置於—副槽輪細卩a 一 上之副槽輪,I 之-端輸出用於—驅動輪之驅動力-自該副槽輪輛 可移動槽輪半部及—固定槽輪半部 ^i稽輪具有— 皮帶之三角槽; 形成~~用於收納一 一個三角皮帶,其收納於 各自三角槽中以僂耠輪及該副槽輪之$楚 曰T以傳輸5亥等兩個槽輪 粞之邊等 一電動馬達; 4的知轉騸動力; 一用於控制該電動馬達之控制裝置.及 -槽輪驅動機構’其用於將該 至該主槽輪之該可移動 .·、、達之驅動力傳輸 副槽輪之各自槽寬Γ半部,以調整該主槽輪及該 之二:Γ貞測之部件位於該副槽輪軸相對於該副槽輪 、/ ,該待偵測之部件為一旋轉速度感測器所用 以偵測該副槽輪軸之一旋轉速度者。 9. -種跨坐型車輛’其具有安置在—座椅下面之如請求項 1至8中任—項之三角皮帶式無段變速機,及一安置在該 '式無段變速機之該主槽輪轴之另一側上之腳 踏, 其中該旋轉速度感測器位於一包括該主槽輪軸之水平 平面上方。 113564.doc
TW095129425A 2005-09-05 2006-08-10 V-bel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nd straddle-type vehicle TWI31419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56703A JP2007071254A (ja) 2005-09-05 2005-09-05 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及び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22661A TW200722661A (en) 2007-06-16
TWI314198B true TWI314198B (en) 2009-09-01

Family

ID=37624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29425A TWI314198B (en) 2005-09-05 2006-08-10 V-bel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nd straddle-type vehicl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771299B2 (zh)
EP (1) EP1760366B1 (zh)
JP (1) JP2007071254A (zh)
AT (1) ATE448429T1 (zh)
DE (1) DE602006010285D1 (zh)
TW (1) TWI3141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38875A1 (en) * 2005-05-12 2009-02-12 Arctic Cat, Inc. Off-road engine configuration with noise reduction system
US7438153B2 (en) * 2005-05-12 2008-10-21 Artic Cat Inc. All-terrain vehicle engine configuration
US8494728B2 (en) * 2007-09-03 2013-07-23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nd vehicl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JP2009068586A (ja) * 2007-09-12 2009-04-02 Aisin Ai Co Ltd 変速機における回転軸内への潤滑油供給装置
JP5027038B2 (ja) * 2008-03-31 2012-09-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前後進切替機構
JP2010151237A (ja) * 2008-12-25 2010-07-08 Kawasaki Heavy Ind Ltd 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US8256563B2 (en) * 2009-10-23 2012-09-0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All terrain vehicle
CA2725516C (en) * 2009-12-23 2018-07-10 Hubert Roberge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with axially movable torque transmitting mechanism
WO2011108107A1 (ja) * 2010-03-04 2011-09-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EP2698563A4 (en) * 2011-04-15 2015-04-08 Bando Chemical Ind JIG
US8911312B2 (en) 2011-10-06 2014-12-16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Belt 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8834307B2 (en) * 2011-10-06 2014-09-16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Belt 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9103428B2 (en) * 2013-03-15 2015-08-11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ructure for coupling V-belt 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with engine
EP2837850A1 (en) * 2013-07-05 2015-02-18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Belt 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device
US10648554B2 (en) 2014-09-02 2020-05-12 Polaris Industries In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6401076B2 (ja) * 2015-02-23 2018-10-03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ハウジング構造および操舵装置
JP6512967B2 (ja) * 2015-07-02 2019-05-15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
JP6384504B2 (ja) * 2016-03-10 2018-09-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
US9863523B2 (en) * 2016-03-21 2018-01-09 Textron Innovations In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10697532B2 (en) * 2016-12-22 2020-06-30 Polaris Industries Inc. Housing for a transmission
CA3094207C (en) 2018-03-19 2023-03-07 Ronald ZURBRUEGG Electronic cvt with friction clutch
CA3183788A1 (en) 2018-03-19 2019-09-26 Polaris Industries In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31043A (en) * 1984-05-03 1986-12-2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Hydraulic control apparatus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2697828B2 (ja) 1987-08-28 1998-01-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車輌用自動変速装置
US5052980A (en) * 1989-02-13 1991-10-0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Hydraulic control apparatus for vehicle power transmitting system having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2852994B2 (ja) 1993-02-24 1999-02-03 愛知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
US5514047A (en) * 1993-03-08 1996-05-07 Ford Motor Company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3061180B2 (ja) * 1998-09-08 2000-07-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変速機
JP3267596B2 (ja) * 2000-05-19 2002-03-18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
US6694836B2 (en) * 2001-01-24 2004-02-24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All-terrain vehicle
JP2002227947A (ja) 2001-01-29 2002-08-14 Nsk Ltd 無段変速機用プーリ幅調整装置
JP4139779B2 (ja) * 2002-04-08 2008-08-2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
KR100541912B1 (ko) * 2002-09-05 2006-01-10 쟈트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V 벨트식 무단 변속기
JP2004156657A (ja) 2002-11-05 2004-06-03 Yamah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駆動ベルト冷却構造
US7350439B2 (en) * 2004-04-27 2008-04-0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case cover with radial inflow chann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771299B2 (en) 2010-08-10
ATE448429T1 (de) 2009-11-15
TW200722661A (en) 2007-06-16
DE602006010285D1 (de) 2009-12-24
EP1760366B1 (en) 2009-11-11
EP1760366A3 (en) 2007-04-04
JP2007071254A (ja) 2007-03-22
EP1760366A2 (en) 2007-03-07
US20070054765A1 (en) 200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14198B (en) V-bel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nd straddle-type vehicle
TWI360612B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and power unit
TWI309281B (en) V-bel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nd straddle-type vehicle
US20230286340A1 (en) All terrain vehicle
TWI267600B (en) Transmission controller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system
US8146932B2 (en) Suspension for an all terrain vehicle
WO2006003904A1 (ja) 小型車両用の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及び鞍乗型車両
AU2014319735A1 (en) Vehicle power unit
US8215439B2 (en) Dry clutch, and motorcycl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JP2006097757A (ja) 無段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JP3793395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車輪速検出装置
JP6120334B2 (ja) 車両用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US9908584B2 (en) Motorcycle
JP2008024163A (ja) センサカバー構造
JP5513274B2 (ja) 小型車両における車速検出構造
JPH05213262A (ja) 鞍乗型車両における動力伝達装置の構成部品配設構造
JP4865616B2 (ja)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7420778B2 (ja) 車両
JPH03176289A (ja) 自動二輪車の動力伝達装置
JP4590350B2 (ja) 小型車両
US20220266947A1 (en) Drive device, and vehicle
JP2009203999A (ja) 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5687136B2 (ja) 小型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JP2002213605A (ja) 車輌のエンジン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JPH0218276B2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