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13295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13295B
TWI313295B TW095112441A TW95112441A TWI313295B TW I313295 B TWI313295 B TW I313295B TW 095112441 A TW095112441 A TW 095112441A TW 95112441 A TW95112441 A TW 95112441A TW I313295 B TWI313295 B TW I31329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ke oven
exhaust gas
amount
drying
bin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12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43161A (en
Inventor
Udai Kaneko
Atsushi Fujikawa
Kazushi Kishigami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teel Corporati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teel Corporatio filed Critical Nippon Steel Corporatio
Publication of TW200643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43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13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1329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43/00Preventing or removing incrustations
    • C10B43/14Preventing incrust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05Treatment of dryer exhaust gases
    • F26B25/007Dust filtering; Exhaust dust fil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45/00Other detai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57/00Other carbonising or coking processes; Features of 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es in general
    • C10B57/08Non-mechanical pretreatment of the charge, e.g. desulfurization
    • C10B57/10Dry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05Treatment of dryer exhaust g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3/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F26B3/02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vection, i.e. heat being conveyed from a heat sourc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a gas or vapour, e.g. air
    • F26B3/06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vection, i.e. heat being conveyed from a heat sourc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a gas or vapour, e.g. air the gas or vapour flowing through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 F26B3/08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vection, i.e. heat being conveyed from a heat sourc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a gas or vapour, e.g. air the gas or vapour flowing through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so as to loosen them, e.g. to form a fluidised b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Coke Industry (AREA)

Description

1313295 九、發明說明: I:發明戶斤屬之技術領域3 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利用流動層乾燥機乾燥裝入煉焦 5 爐之煤炭等濕潤原料的濕潤原料之乾燥裝置及乾燥方法。 L ^tr Ίι 背景技術 生產焦煤時,會在裝入煉焦爐之前先乾燥裝入煤炭, 以提升焦煤品質及提高煉焦爐之生產性能。煉焦爐用煤炭 10 所含水分在乾燥前通常為9~13%左右,但是該煤炭可用煤 炭乾燥機處理至水分含量為5~6%。此外,已知一般來說煤 炭含水量越低,從煤炭分離出的粉煤量越多。 使用流動層乾燥機來乾燥煤炭的方法係已知的,且在 專利文獻1中揭示了以煉焦爐之煙_排出氣體作為熱源與 15 流動性氣體並導入流動層乾燥機中,以乾燥煤炭之方法。 裝入該流動層乾燥機之煤炭粉大多由與流動層連通的排出 滑槽排出,並被搬送到煉焦爐。又,乾燥煤炭粉會產生粉 煤,且該粉煤會從流動層上方的排氣出口和排出氣體一起 排出,再藉由設置於排氣管線的集塵機回收。 20 此處作為流動層乾燥機之熱源與流動性氣體所使用的 煉焦爐之排出氣體的溫度,會根據煉焦爐的作業負載狀 況、燃料性質、燃燒控制狀況等變化。舉例而言,當煉焦 爐的生產暫時減少時,會出現有比乾燥機設計時的溫度條 件更大幅提高之高溫排出氣體流入乾燥機的情形。如此一 1313295 來,因為煤炭中的水分會比當初設計時更為乾燥,所以從 煤炭中產生的粉煤量會增大,由集塵機回收的粉煤量亦會 增大。又,當煉焦爐燃料的放熱量暫時減低時,會出現有 比乾燥機設計時的溫度條件更大幅降低之低溫排出氣體流 5 入乾燥機的情形。如此一來,從煤炭中產生之粉煤量會減 少,由集塵機回收的粉煤量亦會減少。如上所述,利用煉 焦爐之排出氣體作為流動層乾燥機的熱源與流動性氣體 時,氣體溫度可能會變動。因此,隨著流動層乾燥機内濕 潤原料之乾燥程度的變動,從煤炭中產生之粉煤量也會變 10 動,且利用集塵機所回收、排出之粉煤量亦會變動。 另外,煉焦爐通常在每個多室焦爐内設有2個燃燒氣體 系統,以在當其中一個系統的使用時間到達預定時間時切 換到另一個系統。系統的切換頻率通常為15分鐘〜30分鐘一 次。在燃燒氣體系統進行切換時,如第4圖所示,逐漸減少 15 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統(系統A)之燃燒氣體流量,且當流量變 為零後逐漸增大接下來使用的系統(系統B)之燃燒氣體流 量。因此,當燃燒氣體系統進行切換時,煉焦爐的排出氣 體量會先減少,後變為零,然後再度增大。隨著燃燒氣體 系統的切換過程所產生之氣體流量變動的時間一般是 20 0.5~3 分鐘。 如上所述,利用煉焦爐之排出氣體作為流動層乾燥機 的熱源與流動性氣體的情況下,當煉焦爐的燃燒氣體系統 進行切換時,煉焦爐的排出氣體量會降低。於是,在前述 專利文獻1的技術中,當煉焦爐排出氣體之供給停止或減少 6 1313295 - 鋪著將從流動層乾燥機排出之氣體循環後作為流動 f乾燥,之流動性氣體再度利用,來維持流動層的流動狀 “山仁疋’由流動層乾燥機排出的氣體,因為係用來乾燥 煤厌卷後的讀,當然該氣體溫度會遠低於煉焦爐排出氣 5體的溫度,所以當煉焦爐的燃燒氣體系統進行切換時,如 • 第4圖所示般’流人流動層乾燥機之流動層⑽氣體溫度會 • 純。結果會導致濕潤原料的乾_度降低,而且藉乾燥 φ 過程所產生亚由集塵機回收的粉煤量亦會減少。針對於 此〆雖然有考慮到可另外裝設熱空氣發生爐等,藉著在燃 1〇燒氣體系統進行切換時使該熱空氣發生爐產生燃燒,來補 充不足部分的熱量,使回收之粉煤量維持固定,但是如前 述煉焦爐燃燒氣體系統的切換通常為15分鐘〜30分鐘— 人而且由於隨著該切換所發生之氣體流量變動時間為 0.5〜3为鐘左右的短時間,所以每次都開動熱空氣發生爐以 15補充乾燥濕潤原料所必須之熱量的作法是不切實際的。 φ 另方面’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添加重油於集塵好之粉 煤中進行粒化之方法,以防止從用以乾燥裝入煉焦爐之煤 ' 炭的流動乾燥機之集塵機中排出的粉煤所造成的粉塵飛 • 散,並使炭附著在煉焦爐爐壁上。但是,在該專利中,並 20未考慮類似煉焦爐排出氣體般的熱空氣之氣體流量或氣體 溫度的變動’且如以下實施形態所說明一般,該重油的添 加量係相對約95t/hr的粉煤量固定為約250kg/hr的重油。 【專利文獻1】特開2001-55582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公昭49-28241號公報 7 1313295 【發明内容】 發明揭示 本發明欲解決的課題係在即使與前述流動層乾燥機排 出氣體一同排出並回收的粉煤量隨著作為熱源與流動性氣 5 體供給至流動層乾燥機的高溫氣體,即煉焦爐排出氣體的 供給停止、減少或增加,或是該氣體溫度變化而增減時, 也可藉著將粉煤和混合、粒化粉煤所必需的黏結劑進行定 比率混合,來確實防止粉塵飛散,並使碳附著在煉焦爐爐 [- 〇 10 本發明係一種濕潤原料之乾燥裝置,包含有:用以乾 燥濕潤原料之流動層乾燥機;用以將煉焦爐產生之排出氣 體導入流動層乾燥機内之氣體供給管線(導氣管和鼓風 機);及用以回收與流動層乾燥機排出氣體一同排出的粉煤 之集塵機,其特徵在於:該乾燥裝置具有黏結劑添加裝置, 15 且該添加裝置具有可自動或手動調整黏結劑添加量之機 構,使前述黏結劑添加量相對於前述粉煤為固定比率,且 前述粉煤係因隨著所供給之煉焦爐排出氣體溫度或流量變 動而變動之濕潤原料的乾燥程度,使集塵機回收量亦產生 變動者。 20 又,本發明之特徵在於:在前述乾燥裝置中設有黏結 劑添加量控制裝置,且該控制裝置係用以檢測煉焦爐排出 氣體供給量的變動,或排出氣體溫度的變動,並對應其檢 測信號來調整黏結劑添加量者。 另外,本發明之特徵在於:在前述乾燥裝置中設有黏 8 1313295 結劑添加量控制裝置,且該控制裝置具有可檢測隨著煉焦 爐生產量的變動而變動之排出氣體溫度、流量,並可對應 其變動量自動或手動調整對集塵好之粉煤的黏結劑添加量 的機構。 5 此外,本發明之特徵在於:在前述乾燥裝置中設有黏 結劑添加量控制裝置,且該控制裝置具有可檢測隨著煉焦 爐燃料之放熱量變動而變動之排出氣體的溫度、流量,並 可對應其變動量自動或手動調整對集塵好之粉煤的黏結劑 添加量的機構。 10 再者,本發明之特徵在於:在前述乾燥裝置中設有黏 結劑添加量控制裝置,且該控制裝置設有可檢測煉焦爐排出 氣體停止或減少供給,並可對應其檢測信號自動或手動調整 對集塵好之粉煤的黏結劑添加量的機構。 又,本發明之利用前述乾燥裝置的濕潤原料之乾燥方 15 法,其特徵在於:利用具有可自動或手動調整黏結劑添加 量之機構的黏結劑添加裝置來調整黏結劑相對粉煤的添加 量,使前述黏結劑添加量相對於前述粉煤為固定比率,且 前述粉煤係因隨著所供給之煉焦爐排出氣體溫度或流量變 動而變動之濕潤原料的乾燥程度,使集塵機回收量亦產生 20 變動者。 另外,本發明之特徵在於:在利用前述乾燥裝置的濕 潤原料之乾燥方法中,檢測隨著煉焦爐生產量的變動而變 動之排出氣體溫度、流量,並對應其變動量調整對集塵好 之粉煤的黏結劑添加量。 9 1313295 此外,本發明之特徵在於:在利用前述乾燥裝置的濕 潤原料之乾燥方法中,檢測隨著煉焦爐燃料之放熱量變動 而變動之排出氣體的溫度、流量,並對應其變動量調整對 集塵好之粉煤的黏結劑添加量。 5 再者,本發明之特徵在於:在利用前述乾燥裝置的濕 潤原料之乾燥方法中,檢測煉焦爐產生之高溫氣體停止或減 少供給,並對應其檢測信號調整對集塵好之粉煤的黏結劑 添加量。 在本發明中,可藉由煉焦爐傳來的信號檢測供給至流 10 動層乾燥機之煉焦爐排出氣體的供給停止、減少或增加, 或是排出氣體溫度變動的情形。 又,在本發明中,當煉焦爐排出氣體的供給停止或減 少時,可將從流動層乾燥機排出的氣體循環後作為流動層 乾燥機之流動性氣體再度使用。此外,可利用煉焦爐燃燒 15 系統切換的預知信號或開始信號來檢測煉焦爐排出氣體的 供給停止或減少的情形。 根據本發明,即使與前述流動層乾燥機排出氣體一同排 出並回收的粉煤量隨著作為熱源與流動性氣體供給至流動 層乾燥機之煉焦爐排出氣體的供給停止、減少或增加,或 20 是煉焦爐排出氣體的溫度變動而增減時,因為可檢測或預 測前述煉焦爐排出氣體的供給停止、減少或增加,或是煉 焦爐排出氣體的溫度變化,並預估由集塵機回收之粉煤量 的增減後再調整黏結劑的添加量,所以粉煤與黏結劑的混 合比率可經常維持在最適當的比率。因此,藉著在粉煤中 10 1313295 添加足量的黏結劑可防止粉塵飛散和碳附著在煉焦爐爐壁 上,同時也可以解決因黏結劑過多而導致搬運路線污染和 黏結劑的浪費等問題。 圖式簡單說明 5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乾燥裝置之一種實施例的概略構 成圖。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乾燥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概略構 成圖。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中煉焦爐之燃燒排出氣體系統切 10 換狀況的圖。 第4圖係顯示先前技術中煉焦爐之燃燒排出氣體系統 切換狀況的圖。 【實施方式3 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15 以下,依據將本發明使用於乾燥煉焦爐用煤炭粉(以下 簡稱為「煤炭粉」)的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乾燥裝置之一種實施例的概略構 成圖。在圖中,在煉焦爐1產生的煉焦爐燃燒排出氣體係通 過煙道2後從煉焦爐煙1¾ 3散放至空氣中。通過煙道2之煙道 20 排出氣體(煉焦爐排出氣體)4的溫度約為150〜250°C左右。煉 焦爐排出氣體4流經由煉焦爐之煙道2分支出的氣體供應管 線5,再藉由鼓風機6升壓後,從流動層乾燥機8下部提供作 為熱源與流動性氣體7。 從流動層乾燥機8排出之排出氣體9,通過排出氣體管 11 1313295 線10經過集塵機11、鼓風機12,再從煙®13散放至空氣中。 此外,從排出氣體管線10分支出氣體循環管線14,藉 著該循環管線前端與氣體供給管線5連接,可使流動層乾燥 機8之排出氣體9循環後再度作為流動層乾燥機8之流動性 5 氣體使用。 濕潤原料,即煤炭粉,利用裝入滑槽15裝入流動層乾 燥機8内,再藉由從流動層乾燥機8下部導入的前述之熱源 與流動性氣體7所產生的上升氣流形成流動層16。在該流動 層16内乾燥煤炭粉,且將煤炭粉調整至預定溫度及含水率 10 後,大部分經由排出滑槽17排出,而從排出滑槽17排出之 煤炭粉則經由圖未示之搬運路線搬運至煉焦爐。另一方 面,在流動層16中會產生因乾燥煤炭粉產生之粉煤,而該 粉煤從流動層乾燥機8的上部與氣體一起排出,並藉由設置 在排出氣體管線10的集塵機11回收。 15 利用黏結劑添加裝置18對回收之粉煤添加重油等黏結 劑,且經混合粒化機19混合、粒化後藉由圖未示之搬運路 線搬運至煉焦爐。由黏結劑添加裝置18添加的黏結劑量可 利用黏結劑添加控制裝置20調整,當然,黏結劑添加裝置 20亦可内建於黏結劑添加裝置18内。此外,當以手動方式 20 調整黏結劑添加裝置18時,不需要黏結劑添加控制裝置2 0。 在前述煉焦爐之煙道2内裝設排出氣體流量計21,且在 氣體供給管5内裝設流量計23及第1控制閥24,並且在排出 氣體管線10、氣體循環管線14内分別裝設第2控制閥25、第 3控制閥26。此外,亦可不使用排出氣體流量計21,而利用 12 1313295 煉焦爐的燃燒計算推定排出氣體流量。另外,可藉由控制 閥控制裝置27〜29來分別調節第1〜第3控制閥24〜26之開度 或流量。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隨著煉焦爐排出氣體溫度或流量 5 的變化來調整黏結劑添裝置18,使集塵機11回收之粉煤與 黏結劑的混合比率經常是最適比例。這一點將參照第1圖具 體說明如下。 在正常狀態下,因為從集塵機11排出的粉煤量係固定 的,所以黏結劑添加量亦固定,不需要調整黏結劑添加裝 10 置18之機構。本發明之發明人努力討論研究粉煤與黏結劑 之最適混合比率後,結果了解到該最適比率範圍係黏結劑 相對於粉煤1為0.1~15%。 另一方面,由於煉焦爐中生產量的急速變化、煉焦爐 燃料之放熱量的變動等原因造成導入流動層乾燥機8之煉 15 焦爐排出氣體4的流量或溫度變化時,根據前述原因,由集 塵機11回收之粉煤量亦會變化。雖然如前述般在回收之粉 煤中添加混合、粒化粉煤所必需的黏結劑,但是當煉焦爐 排出氣體特性發生變化時若仍添加與正常運轉時同量的黏 結劑,則會變成黏結劑過多或黏結劑不足。針對於此,在 20 本發明中,藉著掌握隨著該煉焦爐排出氣體流量或溫度變 化而變化且由集塵機11回收的粉煤量,並對應前述煉焦爐 排出氣體之流量或溫度變化,手動或自動調整黏結劑添加 裝置18,便可使集塵機11排出之粉煤量與黏結劑的混合比 率保持固定。如此一來,可防止黏結劑過多造成搬運路線 13 1313295 污染等問題,及黏結劑不足造成搬運路線内粉煤飛揚或碳 附著在煉焦爐内等情形。 前述黏結劑添加裝置18的調整方法,雖然可在檢測或 預測煉焦爐排出氣體之特性變化後以手動方式進行,但是 5 亦可利用圖中所示黏結劑添加控制裝置20檢測從煉焦爐傳 來之表示煉焦爐排出氣體特性變化的信號(表示煉焦爐生 產量增減的信號、表示煉焦爐燃料放熱量增減的信號等), 自動地進行黏結劑添加量之調整。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乾燥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概略構 10 成圖。該圖中,在煉焦爐1内產生之煉焦爐燃燒排出氣體通 過煙道2而由煉焦爐煙囱3釋放至空氣中,且通過煙道2之煉 焦爐排出氣體4的溫度大約為150〜25(TC。煉焦爐排出氣體4 流經從煉焦爐之煙道2分支出的氣體供給管線5,再藉鼓風 機6升壓後,從流動層乾燥機8下部提供作為熱源與流動性 15 氣體7。 從流動層乾燥機8排出之排出氣體9利用排出氣體管線 10經過集塵機11、鼓風機12,再從煙®13釋放至空氣中。 此外,藉由從排出氣體管線10分支出氣體循環管線 14,並連接該循環管線前端與氣體供給管線5,可將流動層 20 乾燥機8之排出氣體9循環後再度作為流動層乾燥機8之流 動性氣體使用。 濕潤原料,即煤炭粉,利用裝入滑槽15裝入流動層乾 燥機8内,再藉由從流動層乾燥機8下部導入之前述熱源與 流動性氣體7所產生的上升氣流形成流動層16。在該流動層 14 1313295 16内乾燥煤炭粉,且將煤炭粉調整至預定溫度及含水率 後,大部分經由排出滑槽17排出,而從排出滑槽17排出之 煤炭粉則經由圖未示之搬運路線搬運至煉焦爐。另一方 面,在流動層16中會產生因乾燥煤炭粉產生之粉煤,而該 5 粉煤從流動層乾燥機8的上部與氣體一起排出,並藉由設置 在排出氣體管線10的集塵機11回收。 利用黏結劑添加裝置18對回收之粉煤添加重油等黏結 劑,且經混合粒化機19混合、粒化後藉由圖未示之搬運路 線搬運至煉焦爐。由黏結劑添加裝置18添加的黏結劑量可 10 利用黏結劑添加控制裝置20調整,當然,黏結劑添加裝置 20亦可内建於黏結劑添加裝置18内。 在前述煉焦爐之煙道2内裝設排出氣體流量計21,且在 氣體供給管5内裝設流量計23及第1控制閥24,並且在排出 氣體管線10、氣體循環管線14内分別裝設第2控制閥25、第 15 3控制閥26。此外,亦可不使用排出氣體流量計21,而利用 煉焦爐的燃燒計算推定排出氣體流量。另外,可藉由控制 閥控制裝置27〜29來分別調節第1〜第3控制閥24〜26之開度 或流量。此外,可設置氣體循環系統控制裝置30,藉由對 第1~第3控制閥24~26的各控制裝置27〜29給予控制指令來 20 控制循環氣體流量。 煉焦爐1係如前面背景技術部分的說明般,通常在每個 多室焦爐内設有2個燃燒氣體系統,且在當其中一個系統的 使用時間到達預定時間時切換到另一個系統。系統的切換 頻率通常為15分鐘~30分鐘一次。 15 1313295 在燃燒氣體系統進行切換時,如第4圖所示,逐漸減少 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統(系統A)之燃燒氣體流量,且當流量變 為零後逐漸增大接下來使用的系統(系統B)之燃燒氣體流 量。因此,當燃燒氣體系統進行切換時,煉焦爐的排出氣 5 體量會先減少,然後再度增大。燃燒氣體系統之切換必要 的時間一般是0.5〜3分鐘。 在本實施例中,當煉焦爐排出氣體的供給停止或減少 時,將流動層乾燥機8排出之排出氣體經過氣體循環管線14 循環後,作為流動層乾燥機8之流動性氣體再度使用。這一 10 點將參照第2圖及第3圖具體說明如下。 配置在氣體循環管線14之第3控制閥26在正常運轉時 為全關或微開狀態。即,在正常運轉時煉焦爐排氣溫度過 高的情況下,可有效地將前述排氣與低溫循環氣體稍微混 合,降低排出氣體溫度,又,亦可利用循環氣體來調整所 15 供給之煤炭粉含水量變動時的乾燥能力。 在煉焦爐燃燒氣體系統開始切換時,打開全關乃至微 開狀態之第3控制閥26到一定開度。結果,循環氣體31藉著 鼓風機6及鼓風機12的開動流至氣體循環管線14後,產生再 循環流。在確保循環氣體31之流量為一定量的時點,使第1 20 控制閥24之開度漸漸變小。結果,之前供給至流動層乾燥 機8的煉焦爐排出氣體4漸漸減少,相反地,流向煉焦爐煙 囪3之氣體流量會增大。因為燃燒排出氣體量(煙道排出氣 體量)會按照煉焦爐1的作業程度或煉焦爐1的燃燒狀態而 變動,所以不固定第1控制閥24之開關動作速度,而必須依 16 1313295 照煉焦爐1之實際作業狀況來個別決定。 第1〜第3控制閥24〜26的控制係依照氣體循環系統控制 裝置30發出的指令,透過各個控制閥控制裝置27~29來進 行。當然,氣體循環系統控制裝置30和一部份或全部的各 5 控制閥控制裝置27〜29可統合於單一控制機器中。又,各控 制控制裝置亦可内建於各控制閥内。 變更在煉焦爐燃燒氣體系統進行切換時朝流動層乾燥 機8之供給氣體之控制作業的開始方法,可使用在接收到從 煉焦爐1傳來之燃燒氣體系統切換的開始信號後再開始的 10 方法,及根據煙道2之排出氣體流量計21的流量變化來開始 等方法。 又,如第3圖所示,可在燃燒氣體系統開始切換之一定 時間前接收由煉焦爐1傳來的預知信號,亦可根據該預知信 號開始對朝流動層乾燥機8供給之供給氣體進行變更控 15 制。舉例來說,在排出氣體流量變為零的一分鐘前接收到 預知信號,遂開始經過氣體循環管線14的氣體再循環作 業。因此,可避免氣體再循環來不及時朝流動層乾燥機8的 供給氣體量(熱源與流動性氣體量)不足的情形。 在煉焦爐燃燒氣體系統進行切換時所使用的循環氣體 20 31,因為係在流動層乾燥機8中用以乾燥煤炭粉後之氣體, 當然該氣體的溫度會遠低於煉焦爐排出氣體4。因此,當煉 焦爐燃燒氣體系統進行切換時,如第3圖所示,流入流動層 乾燥機之流動層内的氣體溫度會降低。結果,濕潤原料乾 燥度降低,藉著乾燥產生並利用集塵機回收的粉煤量亦減 17 1313295 ο 雖然如前述般在回收之粉煤中添加混合、粒化粉煤所 必需之黏結劑,但是在煉焦爐燃燒氣體系統進行切換時粉 煤量減少的狀況下,若添加與正常運轉時同量之黏結劑則 5 會變成黏結劑過多。針對於此,在本發明中檢測煉焦爐燃 燒氣體系統之切換,並在預估粉煤量減少後,減少黏結劑 添加量(參考第3圖最下段)。如第3圖所示,可藉由在燃燒氣 體系統開始切換前一定時間内接收煉焦爐傳來的預知信號 來檢測燃燒氣體系統的切換。黏結劑添加裝置20接收該預 10 知信號後,便預測在t秒内粉煤量會減少,再利用黏結劑添 加裝置18減少黏結劑添加量使粉煤與黏結劑的比率和正常 運轉時相同。如此一來,煤粉與黏結劑可經常定比率地混 合,且不會發生因黏結劑過多造成搬運路線的污染等問題。 此外,亦可利用接收煉焦爐1傳來之燃燒氣體系統切換 15 的開始信號來檢測燃燒氣體系統的切換。此時,與利用預 知信號之檢測相比,開始調整黏結劑添加量之前的時間變 短,所以實際作業上可充分對應。 產業上利用之可能性 本發明不僅可適用於乾燥裝入煉焦爐之煤炭粉,亦可 20 適用於乾燥水碎渣及石灰石等其他的濕潤原料。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乾燥裝置之一種實施例的概略構 成圖。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乾燥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概略構 18 1313295 成圖。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中煉焦爐之燃燒排出氣體系統切 換狀況的圖。 第4圖係顯示先前技術中煉焦爐之燃燒排出氣體系統 5 切換狀況的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煉焦爐 16...流動層 2…煙道 17…排出滑槽 3...煉焦爐煙囪 18...黏結劑添加裝置 4...煉焦爐排出氣體 19…混合粒化機 5...氣體供應管線 20...黏結劑添加控制裝置 6…言機 21...排出氣體流量計 7…熱源與流動性氣體 23...流量計 8…流動層乾燥機 24...第1控制閥 9…排出氣體 25...第2控制閥 10...排出氣體管線 26...第3控制閥 11...集塵機 27...控制閥控制裝置 12…言·幾 28...控制閥控制裝置 13...煙囪 29...控制閥控制裝置 14...氣體循環管線 30...氣體循換系統控制裝置 15...裝入滑槽 31...循環氣體 19

Claims (1)

131329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濕潤原料之乾燥裝置,包含有:用以乾燥濕潤原料 之流動層乾燥機;用以將煉焦爐產生之排出氣體導入前 述流動層乾燥機内之導氣管和鼓風機;及用以回收與前 5 述流動層乾燥機排出氣體一同排出的粉煤之集塵機,且 該乾燥裝置可利用煉焦爐排出氣體作為前述流動層乾 燥機之熱源與流動性氣體,其特徵在於: 該乾燥裝置具有黏結劑添加裝置,且該黏結劑添加 裝置設有一機構,而該機構係可對應隨著煉焦爐排出氣 10 體之溫度或流量變化而變動的粉煤量來調整,使黏結劑 添加量對粉煤量成為固定比率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濕潤原料之乾燥裝置,更設有 黏結劑添加量控制裝置,該控制裝置係用以檢測從前述 煉焦爐產生之排出氣體的供給量變動或排出氣體的溫 15 度變動,並對應其檢測信號來調整前述黏結劑添加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濕潤原料之乾燥裝置,更設有 黏結劑添加量控制裝置,該控制裝置係用以檢測前述煉 焦爐生產量的增減,並對應隨著前述增減而變動之排出 20 氣體溫度及流量的變化來調整前述黏結劑添加量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濕潤原料之乾燥裝置,更設有 黏結劑添加量控制裝置,該控制裝置係用以檢測煉焦爐 燃料之放熱量的增減,並對應隨著前述增減而變動之排 出氣體溫度及流量的變化來調整前述黏結劑添加量者。 20
10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的濕潤原 黏結劑添加量控制#署,访4 城置’更6又有 排出5 ",以空制裝置係用以檢測煉焦爐 出軋體停止或減少供給, 前述黏結劑添加量者。冑應則錢測信號來調整 6·: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的濕潤原料之乾燥裝置,更設 礼體循環纽’係用以將從前述流動層乾燥機排出 乳體再度循環後供給至前述流動層乾燥機内者;及 氣體循«統控姆置,係可進行控制,而在從煉 :爐排出之氣體停止或減少供給時,使由前述流動層乾 :、機排出之氣體循環後作為前述流動層乾燥機之流動 性氣體再度使用者。 •如: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濕潤原料之乾燥裝置係利用 由則述煉焦爐傳送來的信號來檢測前述煉焦爐產生之 排出氣體的供給量減少或增加,或者排出氣體溫度的變 動。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濕潤原料之乾燥裝置,係利用 由蝻述煉焦爐傳送來的信號來檢測前述煉焦爐產生之 排出氣體的供給量減少或增加,或是排出氣體溫度的變 動。 如申请專利範圍第4項的濕潤原料之乾燥裝置,係利用 由刮述煉焦爐傳送來的信號來檢測前述煉焦爐產生之 排出氣體的供給直:減少或增加,或是排出氣體溫度的變 動者。 21 1313295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的濕潤原料之乾燥裝置,係利用 前述煉焦爐之燃燒系統切換的預知信號或開始信號來 檢測前述煉焦爐排出氣體之供給停止或減少者。 11. 一種濕潤原料之乾燥方法,係利用濕潤原料之乾燥裝置 5 進行者,且該濕潤原料之乾燥裝置包含有:用以乾燥濕 潤原料之流動層乾燥機;用以將煉焦爐產生之排出氣體 導入前述流動層乾燥機内之導氣管和鼓風機;及,用以 回收與前述流動層乾燥機排出氣體一同排出的粉煤之 集塵機者,且該乾燥裝置可利用煉焦爐排出氣體作為前 10 述流動層乾燥機之熱源與流動性氣體,並具有黏結劑添 加裝置,且該黏結劑添加裝置設有一機構,而該機構係 可對應隨著煉焦爐排出氣體之溫度或流量變化而變動 的粉煤量來調整,使黏結劑添加量對粉煤量成為固定比 率者,又,該濕潤原料之乾燥方法包含: 15 檢測煉焦爐產生之排出氣體供給量的變動,或排出 氣體溫度的變動,並對應其檢測信號來調整前述黏結劑 添加量。 12. —種濕潤原料之乾燥方法,係利用濕潤原料之乾燥裝置 進行者,且該濕潤原料之乾燥裝置包含有:用以乾燥濕 20 潤原料之流動層乾燥機;用以將煉焦爐產生之排出氣體 導入前述流動層乾燥機内之導氣管和鼓風機;及,用以 回收與前述流動層乾燥機排出氣體一同排出的粉煤之 集塵機者,且該乾燥裝置可利用煉焦爐排出氣體作為前 述流動層乾燥機之熱源與流動性氣體,並具有黏結劑添 22 1313295 加裝置,且該黏結劑添加裝置設有一機構,而該機構係 可對應隨著煉焦爐排出氣體之溫度或流量變化而變動 的粉煤量來調整,使黏結劑添加量對粉煤量成為固定比 率者,又,該濕潤原料之乾燥方法包含: 5 檢測前述煉焦爐生產量的增減,並對應隨著前述增 減而變動之排出氣體溫度及流量的變化來調整前述黏 結劑添加量者。 13. —種濕潤原料之乾燥方法,係利用濕潤原料之乾燥裝置 進行者,且該濕潤原料之乾燥裝置包含有:用以乾燥濕 10 潤原料之流動層乾燥機;用以將煉焦爐產生之排出氣體 導入前述流動層乾燥機内之導氣管和鼓風機;及,用以 回收與前述流動層乾燥機排出氣體一同排出的粉煤之 集塵機者,且該乾燥裝置可利用煉焦爐排出氣體作為前 述流動層乾燥機之熱源與流動性氣體,並具有黏結劑添 15 加裝置,且該黏結劑添加裝置設有一機構,而該機構係 可對應隨著煉焦爐排出氣體之溫度或流量變化而變動 的粉煤量來調整,使黏結劑添加量對粉煤量成為固定比 率者,又,該濕潤原料之乾燥方法包含: 檢測煉焦爐燃料之放熱量的增減,並對應隨著前述 20 增減而變動之排出氣體溫度及流量的變化來調整前述 黏結劑添加量者。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的濕潤原料之乾燥方法,係利用 由前述煉焦爐傳送來的信號來檢測前述煉焦爐產生之 排出氣體的供給量減少或增加,或者排出氣體溫度的變 23 叫295 動。 •如2請專利範圍第丨2項的濕潤原料之乾燥方法,係利用 由則述煉焦爐傳送來的信號來檢測前述煉焦爐產生之 排出氣體的供給量減少或增加,或者排出氣體溫度的變 動。 如:請專利顧第13項的濕潤原料之乾燥方法,係利用 由前述煉《傳送㈣信絲制前 排出氣體的供給量減少或增加,或者排錢體溫度的變 ιυ 15 20 17. —種濕潤補之絲方法,係關補之乾燥裝置 、=者,輯關㈣之乾縣置包含有:用以乾燥濃 7枓之錢層乾心將煉焦爐產生之排出氣體 導入前述流動層乾燥機内之導氣管和鼓風機;及,用以 Ζ收與前述流動層乾燥機排出氣體—同排出的粉煤之 集塵機者,且該乾燥裝置可利用煉焦爐排出氣體作為前 =動層錢機之_ •祕《,並具有黏結劑添 Γ錄結騎域置設有—機構,且該機構係 通者煉焦爐排出氣體之溫度或流量變化而變動 的粉煤量來調整’使黏結劑添加量對粉煤量成為固定比 率者,又,該濕潤原料之乾燥方法包含: 檢測煉焦爐排出氣體停止或減少供給,並對應前述 檢測信號來難前述黏結劑添加量者。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的滿潤原料之乾燥方法,係在從 前述煉焦爐排出之氣體停止或減少供給時,將由前述流 24 1313295 動層乾燥機排出之氣體循環後作為前述流動層乾燥機 之流動性氣體再度使用者。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的濕潤原料之乾燥方法,係在從 前述煉焦爐排出之氣體停止或減少供給時,將由前述流 5 動層乾燥機排出之氣體循環後作為前述流動層乾燥機 之流動性氣體再度使用者。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的濕潤原料之乾燥方法,係在從 前述煉焦爐排出之氣體停止或減少供給時,將由前述流 動層乾燥機排出之氣體循環後作為前述流動層乾燥機 10 之流動性氣體再度使用者。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的濕潤原料之乾燥方法,係在從 前述煉焦爐排出之氣體停止或減少供給時,將由前述流 動層乾燥機排出之氣體循環後作為前述流動層乾燥機 之流動性氣體再度使用者。 15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的濕潤原料之乾燥方法,係利用 煉焦爐之燃燒系統切換的預知信號或開始信號檢測煉 焦爐排出氣體之供給停止或減少者。 25
TW095112441A 2005-04-08 2006-04-07 Wet raw material drier and method of drying TW20064316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12596A JP4787528B2 (ja) 2005-04-08 2005-04-08 湿潤原料の乾燥装置及び乾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43161A TW200643161A (en) 2006-12-16
TWI313295B true TWI313295B (zh) 2009-08-11

Family

ID=37086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12441A TW200643161A (en) 2005-04-08 2006-04-07 Wet raw material drier and method of drying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JP (1) JP4787528B2 (zh)
KR (1) KR100972707B1 (zh)
CN (1) CN101155898B (zh)
BR (1) BRPI0608619A2 (zh)
RU (1) RU2373256C2 (zh)
TW (1) TW200643161A (zh)
UA (1) UA83979C2 (zh)
WO (1) WO20061096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16832B1 (ko) * 2010-06-30 2012-02-29 한국전력공사 석탄 건조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석탄 고품위화 시스템
JP5683380B2 (ja) * 2011-05-20 2015-03-1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流動層乾燥装置
CN102730252B (zh) * 2012-06-11 2014-07-30 张家港市新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聚苯硫醚的干燥包装装置
CN103663592A (zh) * 2012-09-13 2014-03-26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高含盐无机废水流化处理工艺及系统
JP5410633B1 (ja) * 2013-06-13 2014-02-05 新日鉄住金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乾燥装置及び当該乾燥装置を用いる乾燥方法
CA3053506A1 (en) * 2017-02-20 2018-08-23 Nous, Llc Fluidized bed system
CN110436464B (zh) * 2019-06-14 2023-06-16 阳城县绿色科技研发中心 焦炭法二硫化碳生产半自动化烤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0690A (ja) * 1982-01-13 1983-07-18 Nippon Steel Chem Co Ltd コ−クスの製造法
CN1020860C (zh) * 1989-06-20 1993-05-26 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粉料快速流态化干燥热解制粒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236A (zh) * 1994-07-17 1995-06-28 邯郸市煤炭经济技术开发公司 型煤(型焦)及其生产方法
JP3825587B2 (ja) * 1999-08-18 2006-09-27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石炭の乾燥方法及び乾燥装置
JP2006232938A (ja) * 2005-02-23 2006-09-07 Nippon Steel Corp 湿潤原料の乾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373256C2 (ru) 2009-11-20
RU2007141399A (ru) 2009-05-20
JP2006291010A (ja) 2006-10-26
KR100972707B1 (ko) 2010-07-27
CN101155898B (zh) 2011-03-23
TW200643161A (en) 2006-12-16
UA83979C2 (ru) 2008-08-26
JP4787528B2 (ja) 2011-10-05
BRPI0608619A2 (pt) 2010-01-19
CN101155898A (zh) 2008-04-02
KR20070120578A (ko) 2007-12-24
WO2006109629A1 (ja) 2006-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13295B (zh)
TW419574B (en) Operating method of flow-level incinerator and the incinerator
CN111886207B (zh) 用于预热玻璃熔融炉批料的系统
JP2003507153A (ja) フライアッシュからのアンモニヤの除去
JP2006232891A (ja) 湿潤原料の乾燥方法及び装置
JP6958158B2 (ja) 排ガス処理装置及び排ガス処理方法
CN201760229U (zh) 一种烧结烟气脱硫装置
US6372016B1 (en) Method for drying compacts
WO2006090615A1 (ja) 湿潤原料の乾燥装置
JP2006063179A (ja) 炭化装置
JPH0626629A (ja) 汚泥溶融システム
JP2001263634A (ja) 循環流動焼却炉の運転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流動媒体分離粒径調整装置
JP2721423B2 (ja) 廃棄物溶融炉
JP2017009163A (ja) 粉粒体の加熱処理装置及び廃石膏の加熱処理方法
WO2006090648A1 (ja) 流動層乾燥機及び流動層乾燥機による湿潤原料の乾燥方法
JP2001263625A (ja) 熱分解ガス加熱方法及び装置
JP3913236B2 (ja) 循環流動炉、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JP3750027B2 (ja) 灰の減容処理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309019B2 (ja) ごみ焼却灰の溶融設備
JPS5981414A (ja) 流動層の層高制御装置
JPH10259387A (ja) 石炭ガス化炉の診断方法および運転方法
JP6315585B2 (ja) 粉粒体の加熱処理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JP2989161B2 (ja) 焼却灰の資源化方法
JP3700063B2 (ja) 廃棄物の焼却装置
JPS61250090A (ja) コ−クス炉ガスの熱回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