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2522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2522B
TWI302522B TW95109177A TW95109177A TWI302522B TW I302522 B TWI302522 B TW I302522B TW 95109177 A TW95109177 A TW 95109177A TW 95109177 A TW95109177 A TW 95109177A TW I302522 B TWI302522 B TW I30252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icro
membrane device
tank
charco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5109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12008A (en
Inventor
Kazuyuki Yamasaki
Kazuyuki Sakata
Kazumi Chuhjoh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Kk filed Critical Sharp Kk
Publication of TW200712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12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2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252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5/00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5/08Prevention of membrane fouling or of concentration polar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0Packings; Fillings; Gr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2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using circulation p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1/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operations and control
    • B01D2311/04Specific process operations in the feed stream; Feed pretrea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1/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cleaning, regeneration, sterilization or to the prevention of fouling
    • B01D2321/18Use of gases
    • B01D2321/185A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5/00Details relating to properties of membranes
    • B01D2325/28Degradation or stability over tim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coal, charred products, or inorganic mixtures containing th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 C02F1/3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with ai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5/00Use of specific compounds during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5/10Photocatalys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36Particular type of activated sludge installations
    • C02F3/1268Membrane bioreactor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Description

1302522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含有:使用膜來進行水處理的膜裝置、 與對於被導入到這個膜裝置的水進行前段處理的前段處理 裝置之水處理裝置以及水處理方法。 【先前技術】 # 在水處理的處理裝置、處理方法中,一般的前段處理 裝置、前段處理方法,以往係有幾種前段處理裝置、前段 處理方法。例如:排水處理系統中的生物處理裝置的前段 處理裝置,係有:沈澱、過濾、pH調整、臭氧氧化以及 吸附等的各種處理裝置。 上述前段處理裝置之目的,係在於減輕對於下一個過 程的排水處理裝置的生物性、化學性或物理性的負荷,而 可謀求縮小該排水處理裝置的規模、降低營運成本、提昇 # 來自排水處理裝置的處理水的水質等。 然而,以往的前段處理的做法中,並未曾有:藉由更 加提高被處理水中的溶氧濃度,以使得較高的溶氧濃度能 夠長時間地持續維持到下一個處理過程,以提高微生物的 活性來進行處理的機能。此外,以往的前段處理的做法中 ,也未曾有:藉由更加提高被處理水中的溶氧濃度,來提 高微生物的機能,以更加地提高後段的膜裝置的處理效率 之機能。 又,以往的前段處理的做法中,雖然是存在著:利用
-5- (2) 1302522 吹氣機的一般的曝氣方法,但是 :直徑爲50微米以下且較1微 徑爲1微米以下的奈米氣泡之兩 理的機能。此外,在於利用上述 理的情況下,就具有:可以讓水 到下一個過程爲止的機能。 以往曾經在日本特開 2004 -Φ 米氣泡的利用方法以及裝置。這 及裝置係揭示出:活用奈米氣泡 加表面積、增大表面活性、產生 静電分極所產生的界面活性作用 更具體地說,藉由讓這些特性相 成分的吸附機能、物體表面的高 藉此可將各種物體高機能且低環 夠進行汚濁水的淨化。 Φ 然而,上述日本特開20 04 - 出: (1) 將上述含微奈米氣泡I 或合成炭,且具有攪拌裝置的水 入到膜裝置來進行處理的做法。 (2) 在微奈米氣泡產生槽: 泡的水,並上述含微奈米氣泡的 合成炭,且具有水槽内攪拌裝置 氣泡來提高繁殖在上述木炭或合 卻未曾有:利用同時含有 米更大的微米氣泡、與直 者的微奈米氣泡來進行處 微奈米氣泡來進行前段處 中的溶氧長時間持續維持 -1 2 1 9 6 2號公報揭示出奈 種奈米氣泡的利用方法以 所具有的可減少浮力、增 局部的高壓部位、因達成 以及殺菌作用等的特性。 互具有關連,而產生污垢 速洗淨機能、殺菌機能, 境負荷地予以洗淨,而能 -12196 2號公報並未揭不 均水,導入到充塡了木炭 槽內來進行處理,然後導 义新產生上述含微奈米氣 7]C將導入到充塡了木炭或 的炭水槽內,利用微奈米 成炭上的微生物的活性之 -6 · (3) 1302522 後,進行處理,以減輕膜裝置的有機物負荷等的做法。 此外,日本特開2003 — 334548號公報係揭示出奈米 氣泡的產生方法。這種奈米氣泡的產生方法係由:在液體 中,(a )將液體的一部分予以分解氣化的過程;(b ) 對於液體中施加超音波的過程;或(c )將液體的一部分 予以分解氣化的過程以及施加超音波的過程;所構成的。 然而,上述日本特開2003 — 334548號公報並未揭示 _出: (3) 將上述含微奈米氣泡的水,導入到被充塡了木 炭或合成炭,且.具有攪拌裝置的水槽內來進行處理,然後 又導入到膜裝置來進行處理的做法。 (4) 在微奈米氣泡產生槽又新產生上述含微奈米氣 泡的水’並上述含微奈米氣泡的水將導入到充填了木炭或 合成炭,且具有水槽内攪拌裝置的炭水槽內,利用微奈米 氣泡來提高繁殖在上述木炭或合成炭上的微生物的活性之 ® 後,進行處理,以減輕膜裝置的有機物負荷等的做法。 如上所述,以往的膜裝置的前段處理裝置,雖然係有 利用各種處理方式的裝置存在,但是尙未有一種低成本、 維修容易、且只要活用可節省能源的簡單的裝置就可大幅 地防止膜裝置的堵塞現象,進而可提高膜裝置的能力之前 段處理裝置之存在。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7· (4) 1302522 因此’本發明的課題係在於提供:可提高繁殖在木炭 或合成炭上的微生物的活性來進行處理,而能夠減輕對於 後過程的膜裝置的有機物負荷等之水處理裝置以及水處理 方法。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爲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水處理裝置的特徵爲: _具備有: 對於被導入的水使用膜進行處理的膜裝置;和 對於被導入到上述膜裝置的水進行前段處理的前段處 理裝置; 上述前段處理裝置係包含z 被充塡了聚偏二氯乙烯充塡物,並且被從外部導入水 的原水槽;和 具有用以產生包含微米氣泡和奈米氣泡之兩種氣泡的 Φ 微奈米氣泡之微奈米氣泡產生機,可令被從上述原水槽導 入的水中含有上述微奈米氣泡的微奈米氣泡產生槽;和 用以將上述微奈米氣泡產生槽内的水的一部份送回到 上述原水槽的水回送裝置;和 具有攪拌裝置,並且被充塡了木炭或合成炭’用以處 理從上述微奈米氣泡產生槽導入的水之炭水槽。 依據上述結構,可將微奈米氣泡產生槽内的水的一部 份,利用水回送裝置送回到原水槽。因此’繁殖在被充塡 到原水槽內的聚偏二氯乙烯充塡物上的微生物’可藉由微 -8- (5) 1302522 奈米氣泡而被活性化。此外,從上述微奈米氣泡產生槽將 水導入到炭水槽。因此,被充塡在上述炭水槽內的木炭或 合成炭上的微生物也被活性化。其結果,利用上述活性化 後的微生物,被處理水中的有機物可有效地被分解處理, 而可防止在於後段的膜裝置內的膜的堵塞。 亦即,依據本發明,可削減上述膜裝置中的膜的更換 次數,而可謀求降低營運减本。 # 又,一種實施形態的水處理裝置,係具備有: 存放了被添加入上述微奈米氣泡產生槽內的微奈米氣 .泡產生助劑的微奈米氣泡產生助劑槽。 依據這種實施形態,被存放在微奈米氣泡產生助劑槽 內的微奈米氣泡產生助劑,將會被添加到上述微奈米氣泡 產生槽。因此,可令上述微奈米氣泡產生槽內,有效果且 有效率地產生上述微奈米氣泡。 又,一種實施形態的水處理裝置, • 上述微奈米氣泡產生助劑係酒精類或鹽類。 依據這種實施形態,係使用酒精類或鹽類作爲上述微 奈米氣泡產生助劑,因此可很便宜地取得上述微奈米氣泡 產生助劑。此外,藉由將酒精類或鹽類添加到被處理水, 可提高上述微奈米氣泡的產生率達到100%的程度。而且 ,上述酒精類、鹽類可在上述炭水槽很簡單地被分解,並 且可在後段的膜裝置很容易地除去,所以對於上述膜裝置 不會造成不良影響。 又,一種實施形態的水處理裝置, -9 - (6) 1302522 係在上述前段處理裝置中的上述炭水槽的後段,具備 有:活性碳吸附裝置。 依據這種實施形態,因爲是在被充塡了木炭或合成炭 的炭水槽的後段,具備有活性碳吸附裝置,因此,在上述 前段處理裝置中,可進行利用木炭類的2段處理。因此, 被處理水中的有機物可確實地處理,而可更確實地防止上 述膜裝置的膜的堵塞。尤其是在木炭或合成炭以及活性碳 • 上,會有因上述微奈米氣泡而增加了微生物活性的微生物 大量繁殖,木炭類(木炭、合成炭、活性碳)所作用的有 機物吸附處理與上述微生物所執行的吸附有機物的分解作 用將會互相連動,而可更加地增加有機物分解能力。 又,一種實施形態的水處理裝置, 被設置在上述炭水槽的後段的上述膜裝置係包含:限 外過濾膜裝置、精密過濾膜裝置以及逆滲透膜裝置之中的 任何一種。 • 依據這種實施形態,被導入到限外過濾膜裝置、精密 過濾膜裝置以及逆滲透膜裝置等的水中的有機物,係可被 有效地分解處理。因此,可以防止上述限外過濾膜裝置、 精密過濾膜裝置以及逆滲透膜裝置等之中的膜的堵塞。此 外,上述微奈米氣泡係具有:持續地滯留在水中的特性。 因此,可利用滯留在處理水中的上述微奈米氣泡來提高對 於上述各種膜裝置的膜之洗淨作用,可更進一步有效地防 止上述膜的堵塞。 又,一種實施形態的水處理裝置, -10- (7) 1302522 被設置在上述活性碳吸附裝置的後段的上述膜裝置係 包含:限外過濾膜裝置、精密過濾膜裝置以及逆滲透膜裝 置之中的任何一種。 依據這種實施形態,被導入到限外過濾膜裝置、精密 過濾膜裝置以及逆滲透膜裝置等的水中的有機物,係可利 用木炭類所執行的2段處理而被有效地分解處理。因此, 可以防止上述限外過濾膜裝置、精密過濾膜裝置以及逆滲 • 透膜裝置等之中的膜的堵塞。此外,上述微奈米氣泡係具 有:持續地滯留在水中的特性。因此,可利用滯留在處理 水中的上述微奈米氣泡來提高對於上述各種膜裝置的膜之 洗淨作用,可更進一步有效地防止上述膜的堵塞。 又,一種實施形態的水處理裝置, 係構成:超純水製造裝置或排水再利用裝置的一部份 〇 依據這種實施形態,在超純水製造裝置或排水再利用 • 裝置中,被使用於超純水的製造或排水的再利用的水,係 可利用上述前段處理裝置以及上述膜裝置將有機物有效地 分解處理。因此,可獲得水質良好的超純水或水質良好的 再利用水。 又’本發明的水處理方法,其特徵爲: 將含有微米氣泡與奈米氣泡的兩種氣泡的含微奈米氣 泡的水,導入到具有攪拌裝置並且被充塡了木炭或合成炭 的水槽內進行處理; 將上述水槽所處理過的水導入到膜裝置內,利用上述 -11- (8) 1302522 膜裝置進行使用膜的處理。 依據上述方法,在被充塡了木炭或合成炭的水槽内, 繁殖在上述木炭或合成炭上的微生物係被微奈米氣泡所活 性化。因此,利用上述活性化的微生物,使得被處理水中 的有機物有效地被分解處理,而可防止在後段的膜裝置內 的膜的堵塞。 又,一種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法, # 上述膜裝置係:限外過濾膜裝置、精密過濾膜裝置以 及逆滲透膜裝置之中的任何一種。 依據這種實施形態,被導入到限外過濾膜裝置、精密 過濾膜裝置以及逆滲透膜裝置等的水中的有機物,係有效 地被分解處理。因此,可以防止上述限外過濾膜裝置、精 密過濾膜裝置以及逆滲透膜裝置等中的膜的堵塞。此外, 上述微奈米氣泡係具有可持續地滯留在水中的特性。因此 ,利用滯留在處理水中的上述微奈米氣泡,可提高對於上 • 述各種膜裝置的膜的洗淨作用,可更有效地防止上述膜的 堵塞。 又,一種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法, 被充塡到上述水槽的木炭係:備長炭, 對於被上述膜裝置處理後的水,利用光觸媒槽來進行 處理。 依據這種實施形態,繁殖在被充塡在上述水槽內的備 長炭上的微生物以及被設置在上述膜裝置的後段的光觸媒 槽,都具有對於有機物的處理機能。因此,可將處理水中 -12- (9) 1302522 的有機物濃度,儘量地減輕。 又,一種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法, 上述水係採用:排水、再利用水以及被執行各種處理 之前的用水之中的任何一種。 依據這種實施形態,作爲處理對象的水係採用:排水 、再利用水以及被執行各種處理之前的用水之中的任何一 種。因此,對於所有的水,均可實施處理。 又,一種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法, 被充塡在上述水槽內的木炭係備長炭, 將上述膜裝置所處理過的水,又利用紫外線照射槽或 紫外線照射裝置來進行處理。 依據這種實施形態,繁殖在被充塡在上述水槽內的備 長炭上的微生物以及配置在上述膜裝置的後段的紫外線照 射糟或紫外線照射裝置,都具有有機物的處理機能。因此 ,可將處理水中的有機物濃度,儘量地減輕。 又,一種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法, 係構成:超純水的製造方法或排水再利用方法的一部 份。 依據這種實施形態,使用於超純水的製造或排水的再 利用的水,係利用上述水槽以及上述膜裝置來將有機物有 效地分解處理。因此,可獲得水質良好的超純水或水質良 好的再利用水。 [發明之效果] •13- 1302522 do) 由以上的說明可知,本發明的水處理裝置,係將微奈 米氣泡產生槽内的水,導入到被充塡了木炭或合成炭的炭 水槽內,並且將上述微奈米氣泡產生槽内的水的一部份利 用水回送裝置送回到原水槽,所以繁殖於被充塡在上述炭 水槽內的木炭或合成炭上的微生物,係被微奈米氣泡活性 化。此外,繁殖於被充塡在上述原水槽內的聚偏二氯乙烯 充塡物上的微生物也被活性化。因此,利用上述活性化的 # 微生物可將被處理水中的有機物有效地分解處理,可防止 在後段的膜裝置中的膜的堵塞。 亦即,依據本發明,可削減上述膜裝置中的膜的更換 次數,而可謀求降低營運成本。 又,本發明的水處理方法,係在被充塡了木炭或合成 炭的水槽内,利用微奈米氣泡將繁殖於上述木炭或合成炭 上的微生物加以活性化,所以被處理水中的有機物可被上 述活性化的微生物有效地分解處理,可以防止在後段的膜 •裝置中的膜的堵塞。 【實施方式】 [發明之最佳實施形態] 茲依據圖示的實施形態,更詳細說明本發明如下。 (第1實施形態) 第1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水處理裝置的槪略結構。 第1圖中,1係液體的原水槽,設置有用來汲取液體的泵 -14- (11) 1302522 浦2。此處,本實施形態中的上述液體是廣義的「水23」 。當然上述「水2 3」係包含:「用水」以及「排水」° 上述原水槽1的内部’被充塡了聚偏二氯乙烯充塡物 3。被導入到原水槽1內的水2 3使被泵浦2導入到微奈米 氣泡產生槽6,且利用調整閥4來調整其吐出流量。 上述微奈米氣泡產生槽6的内部係設置了微奈米氣泡 產生機7,利用這個微奈米氣泡產生機7來產生微奈米氣 φ 泡,而在微奈米氣泡產生槽6的内部’產生微奈米氣泡流 18 ° 上述微奈米氣泡產生槽6的外部’設置了循環泵浦8 ,將微奈米氣泡產生槽6内的水朝往微奈米氣泡產生機7 壓送。其結果,微奈米氣泡產生機7係一邊吸入從與微奈 米氣泡產生機7相連接的空氣吸入管1 〇所供給的空氣’ 一邊產生微奈米氣泡。又,在空氣吸入管1〇中,係裝設 了調整閥9來調整最適當的空氣量,以便於容易產生最佳 ®的微奈米氣泡。 又,上述微奈米氣泡產生槽6內,係利用定量泵浦20 來定量的添加來自微奈米氣泡產生助劑槽19的微奈米氣 泡產生助劑。此處的微奈米氣泡產生助劑,具體而言,因 爲考量到對於後段的膜裝置2 1之影響,所以只添加入微 量的酒精類、食鹽等的鹽類。而且微奈米氣泡產生槽6内 的一部份的水,則是藉由打開調整閥5而被送回到原水槽 1 ° 充塡在上述原水槽1內的聚偏二氯乙烯充塡物3上, -15- (12) 1302522 將會隨著時間的經過’而會有微生物繁殖於該處。這種情 況下,因爲從微奈米氣泡產生槽6將含有微奈米氣泡的水 送回到原水槽1,可讓具有更多的活性的微生物繁殖在聚 偏二氯乙烯充塡物3上,可利用具有活性的大量的微生物 來實施水的前段處理。 藉由上述的方式,上述微奈米氣泡產生槽6所產生的 含微奈米氣泡的水2 3,接下來,將會被導入到炭水槽1 1 # 。這個炭水槽1 1的内部,係有大量的木炭1 5被充塡在金 屬網22内。並且在炭水槽1 1内部的下部位置設置了散氣 管1 2,從散氣管1 2吐出來自吹氣機1 3的空氣,以使得含 有微奈米氣泡的水23與木炭1 5能夠利用水流而高效率地 接觸,而在水槽内進行曝氣操作。是以,藉由在炭水槽11 内進行曝氣,而產生水流14,因而可使得含有微奈米氣泡 的水23與木炭15高效率地接觸。 上述木炭1 5雖然係有各式各樣的種類,此處係採用 •:即使進行曝氣操作也不會破損,且具有適當的硬度,較 「1」更大的比重的備長炭。此外,木炭15的比重係1以 上的話,木炭1 5在金屬網22内可以維持在沈降的狀態, 所以很適合。天然素材的木炭1 5,因爲有許多空細孔,所 以微生物會繁殖在這些細孔内。此外,在木炭1 5的表面 上亦有微生物繁殖。並且利用上述微生物來對於含有微奈 米氣泡的水23中的有機物進行分解處理。這種情況下, 可藉由水23中有微奈米氣泡的存在,而增加木炭15的表 面和上述細孔內所繁殖的微生物的活性,因此可更進一歩 -16- (13) 1302522 地增加對於水23中的有機物的分解處理能力 又,上述木炭1 5也具有吸附有機物的 於所吸附到的有機物,可藉由繁殖在上述細 來進行分解處理,所以木炭1 5係可反覆執 與加以分解的操作,在外觀上看不出木炭1 的惡化。然後,有機物已經分解處理後的水 2 3被導入到水坑1 6。水坑1 6内的被處理水 馨又利用泵浦1 7導入到膜裝置2 1。 上述膜裝置21的具體例係有:(1)精 、(2 )限外過濾膜裝置或(3 )逆滲透膜裝 的之不同,而從上述(1)〜(3)的裝置選 爲膜裝置21來採用。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形態,係將上述微 槽6所產生的含微奈米氣泡的水23,導入到 了木炭15且配置了由吹氣機13以及散氣管 ® 上述攪拌裝置的炭水槽1 1内,進行處理, 膜裝置21來進行處理。因此,微奈米氣泡 炭1 5上的微生物增加活性,可格外地使其 機物的分解處理能力。其結果,可以防止上 裝置、限外過濾膜裝置或逆滲透膜裝置等的 的上述有機物所導致的堵塞現象。 又,在上述微奈米氣泡產生槽6內,添 米氣泡產生助劑的微量的酒精類、鹽類。因 於從空氣吸入管1 0所供給的空氣量之上述 能力。並且對 孔內的微生物 行吸附有機物 5的吸附能力 (被處理水) 23,接下來, 密過濾膜裝置 置。可配合目 擇出一種,作 奈米氣泡產生 在水槽内充塡 1 2所組成的 然後再導入到 可令繁殖在木 増加水中的有 述精密過濾膜 膜裝置21中 加入作爲微奈 此,可將相對 微奈米氣泡的 -17- (14) 1302522 產生率提昇到100%的程度。而且,上述酒精類、鹽類係 可在炭水槽1 1內很簡單地就被分解,並且可在後段的膜 裝置21很容易被除去,所以對於膜裝置21不會產生不良 影響。 (第2實施形態) 第2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水處理裝置的槪略結構。 • 相對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被供給到原水槽1的液體 係廣義的「水23」,本實施形態則是限定在工業用水24 。又,相對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的膜裝置2 1,本實施形 態係採用:限外過濾膜裝置25。此外,在限外過濾膜裝置 25之後段,又依序設置了光觸媒槽26和超純水製造裝置 21。 上述以外的構成方式均與上述第一種實施形態的構成 方式相同,因此均標注與第一種實施形態相同的元件符號 •,並且省略其詳細的説明。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係將被供給到原水槽1的液 體限定爲工業用水24。因此,本實施形態,係對於工業用 水24進行前段處理用的水處理裝置。此外,第1實施形 態中的膜裝置21,係採用··限外過濾膜裝置25,在限外 過濾膜裝置25的後段,又依序地配置了光觸媒槽26和超 純水製造裝置27。因此,來自於有機物已經被分解處理的 炭水槽1 1的被處理水24,係依序地被導入:限外過濾膜 裝置25-光觸媒槽26—超純水製造裝置27。 -18- (15) 1302522 亦即,依據本實施形態,係使用微奈米氣泡技術來實 施對於上述工業用水24的前段處理’以謀求提高水質, 依序地將被處理水24導入到限外過濾膜裝置25、光觸媒 槽26以及超純水製造裝置27。 藉此,可利用上述微奈米氣泡所具有的可長期持續地 維持在被處理水2 4中的特徵、以及可持續地維持對於膜 的洗淨力的特徵,所以被上述微奈米氣泡實施過前段處理 # 後的被處理水24,不僅能夠防止:限外過濾膜裝置25以 及超純水製造裝置27内的膜的堵塞現象,也可使得限外 過濾膜裝置25以及超純水製造裝置27提昇其處理能力。 (第3實施形態) 第3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水處理裝置的槪略結構。 相對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被供給到原水槽1的液體 係廣義的「水23」,本實施形態係限定爲排水28。又’ ® 相對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膜裝置2 1,本實施形態係採用 ••精密過濾膜裝置29。此外,在精密過濾膜裝置29的後 段係依序地配置著:光觸媒槽26和超純水製造裝置27。 上述以外的構成方式均與上述第一種實施形態的構成 方式相同,因此均標注與第一種實施形態相同的元件符號 ,並且省略其詳細的説明。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係將被供給到原水槽1的液 體限定爲排水28。因此,本實施形態係:排水28的再利 用裝置的前段處理用的水處理裝置。此外,第1實施形態 -19· (16) 1302522 的膜裝置2 1係採用:精密過濾膜裝置29,在精密過濾 裝置29的後段,依序地配置著光觸媒槽26和超純水製 裝置27。因此,來自於有機物已經被分解處理的炭水 1 1的被處理水2 8,係依序地被導入:精密過濾膜裝置 —光觸媒槽26—超純水製造裝置27。 亦即,依據本實施形態,係使用微奈米氣泡技術來 施上述排水28的再利用裝置的前段處理,以謀求提高 • 質,依序地將被處理水28導入到精密過濾膜裝置29、 觸媒槽26以及超純水製造裝置27。 藉此,可利用上述微奈米氣泡所具有的可長期持續 維持在被處理水28中的特徵、以及可持續地維持對於 的洗淨力的特徵,所以被上述微奈米氣泡實施過前段處 後的被處理水28,不僅能夠防止:精密過濾膜裝置29 及超純水製造裝置27内的膜的堵塞現象,也可使得精 過濾膜裝置29以及超純水製造裝置27提昇其處理能力 • (第4實施形態) 第4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水處理裝置的槪略結構 相對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被供給到原水槽1的液 係廣義的「水23」,本實施形態係限定爲排水低濃度有 排水30。又,相對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膜裝置2 1, 實施形態係採用:逆滲透膜裝置3 1。此外,在逆滲透膜 置3 1的後段係配置著:超純水製造裝置27。 上述以外的構成方式均與上述第一種實施形態的構 膜 造 槽 29 實 水 光 地 膜 理 以 密 體 機 本 裝 成 -20- (17) 1302522 方式相同,因此均標注與第一種實施形態相同的元件符號 ,並且省略其詳細的説明。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係將被供給到原水槽1的液 體限定爲:低濃度有機排水30。因此,本實施形態,係低 濃度有機排水30的再利用裝置的前段處理用的水處理裝 置。此外,相對於第1實施形態的膜裝置2 1,本實施形態 係採用:逆滲透膜裝置3 1,在逆滲透膜裝置3 1的後段, • 又配置了超純水製造裝置27。因此,來自有機物已經被分 解處理過的炭水槽1 1的被處理水30係依序地被導入逆滲 透膜裝.置31—超純水製造裝置27。 亦即,依據本實施形態,係使用微奈米氣泡技術來實 施上述低濃度有機排水30的再利用裝置的前段處理,將 被處理水3 0依序地導入到逆滲透膜裝置3 1以及超純水製 造裝置27。 藉此,可利用上述微奈米氣泡所具有的可長期持續地 • 維持在被處理水30中的特徵、以及可持續地維持對於膜 的洗淨力的特徵,所以被上述微奈米氣泡實施過前段處理 後的被處理水30,不僅能夠防止:逆滲透膜裝置31以及 超純水製造裝置2 7内的膜的堵塞現象’也可使得逆滲透 膜裝置3 1以及超純水製造裝置27提昇其處理能力。 (第5實施形態) 第5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水處理裝置的槪略結構。 相對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被供給到原水槽1的液體 -21 - (18) •1302522 係廣義的「水23」,本實施形態係限定爲中性排水32。 又,將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的膜裝置2 1所處理後的被處 理水3 2,當作冷卻水塔3 3的補給水,予以再度利用。 上述以外的構成方式均與上述第一種實施形態的構成 方式相同,因此均標注與第一種實施形態相同的元件符號 ,並且省略其詳細的説明。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係將被供給到原水槽1的液 # 體,限定爲中性排水32。因此,本實施形態係:中性排水 32的再利用裝置的前段處理用的水處理裝置。此外,在第 .1實施形態中的膜裝置21的後段,又配置冷卻水塔33。 因此,來自有機物已經被分解處理後的炭水槽1 1的被處 理水32,係從膜裝置21被導入到冷卻水塔33。 亦即,依據本實施形態,係使用微奈米氣泡技術來實 施上述中性排水3 2的再利用裝置的前段處理,以謀求提 高水質,將被處理水3 2依序地導入到膜裝置2 1以及冷卻 Φ水塔3 3。 藉此,可利用上述微奈米氣泡所具有的可長期持續地 維持在被處理水3 2中的特徵、以及可持續地維持對於膜 的洗淨力的特徵,所以被上述微奈米氣泡實施過前段處理 後的被處理水3 2,不僅能夠防止:膜裝置21内的膜的堵 塞現象,亦可使膜裝置2 1提高處理能力。此外’在被上 述微奈米氣泡實施過前段處理後的被處理水32中’微奈 米氣泡可以長期地維持。因此,冷卻水塔3 3内的被處理 水32的水質可以維持在穩定的狀態。 -22- (19) 1302522 (第6實施形態) 第6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水處理裝置的槪略結構。 相對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被供給到原水槽1的液體 係廣義的「水23」,本實施形態係限定爲自來水34。又 ,在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的水坑16的後段,又配置了活 性碳吸附裝置35,將在活性碳吸附裝置35受到活性碳吸 鲁附處理後的被處理水34,先暫時導入到水坑36。然後, 將水坑3 6内的被處理水3 4利用泵浦3 7再導入到膜裝置 2卜 上述以外的構成方式均與上述第一種實施形態的構成 方式相同,因此均標注與第一種實施形態相同的元件符號 ,並且省略其詳細的説明。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中,係將被供給到原水槽1的 液體限定爲:自來水34。因此,本實施形態,係對於自來 • 水3 4的前段處理用的水處理裝置。此外,在第1實施形 態中的水坑1 6與膜裝置2 1之間,又配置了活性碳吸附裝 置3 5以及水坑3 6。因此,來自有機物已經被分解處理後 的炭水槽1 1的被處理水3 4係依序地被導入活性碳吸附裝 置35—膜裝置21。 上述自來水3 4係水質較好的水。但是,在嚴格要求 水質的情況下,係如上所述般地,藉由在炭水槽1 1的後 段設置活性碳吸附裝置35,而可提高被處理水34的水質 的等級。 -23- (20) 1302522 亦即,依據本實施形態,使用微奈米氣泡技術和木炭 和活性碳來實施對於上述自來水3 4的前段處理,可更爲 謀求水質的提昇。 如此一來,在被上述微奈米氣泡實施過前段處理之後 的被處理水34中,上述微奈米氣泡係可長期持續地維持 ,因此,特別是繁殖在活性碳吸附裝置3 5内的活性碳上 的微生物可更爲活性化。因此,被吸附在活性碳吸附裝置 • 3 5内的活性碳上的有機物,可被活性化的微生物所分解, 而變成好像是上述活性碳被再生後的狀態。因此,可將活 性碳吸附裝置3 5内的活性碳視爲:不必實施再生處理的 生物活性碳。 又,對於膜之微奈米氣泡的洗淨力會持續維持,因此 被上述微奈米氣泡實施過前段處理後的被處理水34,不僅 可防止膜裝置2 1内的膜的堵塞現象,亦可提高膜裝置2 1 的處理能力。 (第7實施形態) 第7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水處理裝置的槪略結構。 相對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被供給到原水槽1的液體 係廣義的「水23」,本實施形態係限定爲排水3 8。又, 與上述第6實施形態的情況同樣地配置了活性碳吸附裝置 3 5,將在活性碳吸附裝置3 5進行了活性碳吸附處理後的 被處理水34利用泵浦37導入到膜裝置21。 上述以外的構成方式均與上述第一種實施形態的構成 -24- (21) 1302522 方式相同,因此均標注與第一種實施形態相同的元件符號 ,並且省略其詳細的説明。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係將被供給到原水槽1的液 體限定爲排水3 8。因此,本實施形態係對於排水3 8的前 段處理用的水處理裝置。此外,與第6實施形態的情況同 樣地,在水坑1 6與膜裝置21之間’配置了活性碳吸附裝 置3 5以及水坑3 6。因此,來自有機物已經被分解處理後 # 的炭水槽1 1的被處理水3 8,係依序地被導入到活性碳吸 附裝置35—膜裝置21。 上述排水38與自來水34比較的話,水質比較不良。 因此,有必要對於排水3 8確實地進行前段處理。因此, 如上所述,在炭水槽1 1的後段設置活性碳吸附裝置35並 且利用木炭1 5以及活性碳,可更爲確實地進行前段處理 〇 亦即,依據本實施形態,可使用微奈米氣泡技術和木 ® 炭和活性碳來實施對於上述排水3 8的前段處理,可謀求 水質的更提昇。 如此一來,在被上述微奈米氣泡實施過前段處理之後 的被處理水3 8中,上述微奈米氣泡係可長期持續地維持 ’因此,特別是繁殖在活性碳吸附裝置3 5内的活性碳上 的微生物可更爲活性化。因此,被吸附在活性碳吸附裝置 3 5内的活性碳上的有機物,可被活性化的微生物所分解, 而變成好像是上述活性碳被再生後的狀態。因此,可將活 性碳吸附裝置3 5内的活性碳視爲:不必實施再生處理的 -25- (22) 1302522 生物活性碳。 又,對於膜之微奈米氣泡的洗淨力會持續維持’ 被上述微奈米氣泡實施過前段處理後的被處理水3 8, 可防止膜裝置21内的膜的堵塞現象,亦可提高膜裝 的處理能力。 (第8實施形態) Φ 第8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水處理裝置的槪略結 相對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被供給到原水槽1任 係廣義的『水23」,本實施形態係限定爲工業用水 又,在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的膜裝置21之後,又有 配置了紫外線照射槽40和超純水製造裝置27。 上述以外的構成方式均與上述第一種實施形態序 方式相同,因此均標注與第一種實施形態相同的元伯 ’並且省略其詳細的説明。 ®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係將被供給到原水槽1纪 限定爲工業用水39。因此,本實施形態係對於工_ 39的前段處理用的水處理裝置。此外,在第1實施死 的膜裝置2 1之後,又依序配置了紫外線照射槽40禾[ 水製造裝置27。因此,來自有機物已經被分解處理爸 水槽11的被處理水39,係依序被導入膜裝置21 — 照射槽4〇—超純水製造裝置27。 亦即,依據本實施形態,係使用微奈米氣泡技 施對於上述工業用水39的前段處理,以謀求提高 因此 不僅 置21 構。 丨液體 39 〇 :序地 I構成 =符號 f液體 用水 ,態中 I超純 :的炭 外線 來實 質, -26- (23) 1302522 將被處理水39依序導入到膜裝置2 1、紫外線照射槽40以 及超純水製造裝置27。 藉此,可利用上述微奈米氣泡所具有的可長期持續地 維持在被處理水3 9中的特徵、以及可持續地維持對於膜 的洗淨力的特徵,所以被上述微奈米氣泡實施過前段處理 後的被處理水39,不僅能夠防止:膜裝置21以及超純水 製造裝置27内的膜的堵塞現象,也可使得膜裝置2 1以及 • 超純水製造裝置27提昇其處理能力。 (實驗例) 以下將說明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的實驗例。亦即,依 據第1圖來製作實驗裝置。該實驗裝置中的原水槽1的容 量係300公升;微奈米氣泡產生槽6的容量係50公升; 炭水槽11的容量係500公升。工業用水當作水23來導入 到原水槽1,膜裝置2 1的膜係使用限外過濾膜。此外,微 # 奈米氣泡產生助劑槽19中,係被導入溶解了作爲微奈米 氣泡產生助劑的食鹽溶液,而將該食鹽溶液添加到微奈米 氣泡產生槽6。 上述實驗裝置約經過2天的運轉之後,進行測定膜裝 置2 1的限外過濾膜的處理能力。將其結果與傳統的限外 過濾膜的性能進行比較,可發現穿透量改善了 20%。 此外,上述各實施形態中,係以備長炭當作木炭1 5 充塡到上述炭水槽Π內。但是,因爲最近的備長炭的產 量不足,所以即使充塡了具有相同的合成炭也無妨。 -27- (24) 1302522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的水處理裝置的結構圖。 第2圖係顯示與第〗圖不同的水處理裝置的結構圖。 第3圖係顯示與第!圖以及第2圖不同的水處理裝置 的結構圖。 第4圖係顯示與第1圖〜第3圖不同的水處理裝置的 _結構圖。 第5圖係顯示與第1圖〜第4圖不同的水處理裝置的 結構圖。 第6圖係顯示與第1圖〜第5圖不同的水處理裝置的 結構圖。 第7圖係顯示與第1圖〜第6圖不同的水處理裝置的 結構圖。 第8圖係顯示與第1圖〜第7圖不同的水處理裝置的 結構圖。 [i要元件之符號說明】 1 ·_原水槽 2、17、37 :泵浦 3 :聚偏二氯乙烯充塡物 4、5、9 :調整閥 6:微奈米氣泡產生槽 7:微奈米氣泡產生機 -28 - (25) (25)1302522 8 :循環泵浦 1 〇 :空氣吸入管 1 1 :炭水槽 12 :散氣管 1 3 :吹氣機 1 5 :木炭 1 6、3 6 :水坑 19:微奈米氣泡產生助劑槽 20 :定量泵浦 21 :膜裝置 22 :金屬網 23 :水 25 :限外過濾膜裝置 26 :光觸媒槽 27 :超純水製造裝置 29 :精密過濾膜裝置 3 1 :逆滲透膜裝置 3 3 :冷卻水塔 35 :活性碳吸附裝置 40 :紫外線照射槽 -29-

Claims (1)

1302522 ⑴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水處理裝置,其特徵爲: 具備有: 對於被導入的水,使用膜來進行處理的膜裝置(2 1 ) ;和 對於被導入到上述膜裝置(2 1 )的水進行前段處理的 前段處理裝置, # 上述前段處理裝置係包含: 被充塡入聚偏二氯乙烯充塡物(3),並從外部導入 水的原水槽(1 )、 具有用以產生含有微米氣泡和奈米氣泡的兩種氣泡的 微奈米氣泡之微奈米氣泡產生機(7),可令被從上述原 水槽(1)導入的水中含有上述微奈米氣泡的微奈米氣泡 產生槽(6)、 用以將上述微奈米氣泡產生槽(6)内的水的一部份 •,送回到上述原水槽(1 )的水回送裝置(5 )、 具有攪拌裝置(12,13),且被充塡了木炭(15)或 合成炭,對於從上述微奈米氣泡產生槽(6)導入的水進 行處理的炭水槽(1 1 )。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水處理裝置,其中’係 具備有:存放了被添加到上述微奈米氣泡產生槽(6)的 微奈米氣泡產生助劑的微奈米氣泡產生助劑槽(19) °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水處理裝置,其中,上 述微奈米氣泡產生助劑係:酒精類或鹽類。 -30- (2) 130252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水處理裝置,其中,在 上述前段處理裝置中的上述炭水槽(11 )的後段,具備有 活性碳吸附裝置(35)。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水處理裝置,其中,上 述膜裝置(21 )係含有:限外過濾膜裝置(25 )、精密過 濾膜裝置(29 )以及逆滲透膜裝置(3 1 )之中的任何一種 〇 #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水處理裝置,其中,上 述膜裝置(2 1 )係含有:限外過濾膜裝置(25 )、精密過 濾膜裝置(29)以及逆滲透膜裝置(31) 之中的任何一 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水處理裝置,其係構成 :超純水製造裝置或排水再利用裝置的一部份。 8. —種水處理方法,其特徵爲: 將含有微米氣泡和奈米氣泡的兩種氣泡的含微奈米氣 • 泡的水,導入到具有攪拌裝置(12,13),且被充塡了木 炭(15)或合成炭的水槽(11)內進行處理, 將上述水槽(1 1 )所處理後的水導入到膜裝置(21 ) ,以上述膜裝置(2 1 )使用膜來進行處理。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水處理方法,其中,上 述膜裝置(2 1 )係:限外過濾膜裝置(25 )、精密過濾膜 裝置(29)以及逆滲透膜裝置(31)之中的任何一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水處理方法,其中,被 充塡到上述水槽(11)內的木炭(15)是備長炭,將上述 •31 · (3) 1302522 膜裝置(2 1 )所處理過的水,又利用光觸媒槽(26 )進行 處理。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水處理方法,其中,上 述的水係採用:排水、再利用水以及執行各種處理之前的 用水之中的任何一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水處理方法,其中,被 充塡到上述水槽(11)內的木炭(15)是備長炭,將上述 • 膜裝置(2 1 )所處理過的水,又利用紫外線照射槽(40 ) 或紫外線照射裝置進行處理。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水處理方法,該方法係 構成超純水的製造方法或排水的再利用方法之一部份。
-32-
TW095109177A 2005-09-14 2006-03-17 Water disposa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water disposal TW20071200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66631A JP4029100B2 (ja) 2005-09-14 2005-09-14 水処理装置および水処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12008A TW200712008A (en) 2007-04-01
TWI302522B true TWI302522B (zh) 2008-11-01

Family

ID=37864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09177A TW200712008A (en) 2005-09-14 2006-03-17 Water disposa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water disposal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14677B2 (zh)
JP (1) JP4029100B2 (zh)
CN (1) CN101263089B (zh)
TW (1) TW200712008A (zh)
WO (1) WO20070321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5444B2 (ja) 2005-09-28 2010-06-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排水処理方法および排水処理装置
JP4490904B2 (ja) * 2005-11-22 2010-06-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水処理装置
JP4619971B2 (ja) * 2006-03-27 2011-0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排水処理方法および排水処理装置
JP3974929B1 (ja) 2006-06-07 2007-09-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排水処理方法および排水処理装置
JP3974928B1 (ja) * 2006-06-07 2007-09-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排水処理方法および排水処理装置
JP4948120B2 (ja) * 2006-10-27 2012-06-06 株式会社サムテック 被処理水処理装置
JP4851400B2 (ja) * 2007-07-25 2012-01-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ナノバブル含有磁気活水を用いた処理装置および処理方法、並びにナノバブル含有磁気活水製造装置
WO2009023578A1 (en) * 2007-08-10 2009-02-19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And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Intimate coupling of photocatalysis and biodegradation in a photocatalytic circulating-bed biofilm reactor
JP2009060987A (ja) * 2007-09-04 2009-03-26 Sharp Corp 入浴装置
JP2009165992A (ja) * 2008-01-18 2009-07-30 Sharp Corp 排ガス処理装置
JP4879925B2 (ja) * 2008-02-25 2012-02-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水処理装置および水処理方法
JP5037479B2 (ja) * 2008-11-18 2012-09-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浄化処理装置及び浄化処理方法
JP4870174B2 (ja) * 2009-01-19 2012-02-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水処理装置および水処理方法
US8491789B2 (en) * 2009-07-31 2013-07-23 Brian E. Butters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for the reduction of THM and HAA formation
JP5782229B2 (ja) * 2010-03-31 2015-09-24 株式会社神鋼環境ソリューション 排水処理方法
CN102716899B (zh) * 2012-07-02 2014-07-23 西藏国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艺
JP6251596B2 (ja) * 2014-02-27 2017-12-20 オルガノ株式会社 水処理装置および水処理方法
CN104030519B (zh) * 2014-05-16 2016-04-20 江苏美罗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生产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JP6007282B2 (ja) * 2015-04-20 2016-10-12 株式会社神鋼環境ソリューション 排水処理方法及び排水処理装置
US11939245B2 (en) 2017-10-13 2024-03-26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nanobubbles
CN109775838A (zh) * 2019-02-19 2019-05-21 南乙环境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去除生化出水中cod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工艺
US11904366B2 (en) 2019-03-08 2024-02-20 En Solució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a concentration of microbubbles and nanobubbles of a solution for treatment of a product
CN110981039A (zh) * 2019-11-14 2020-04-10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铝碳-臭氧微纳米气泡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9347A (en) * 1978-02-28 1979-12-18 Omnipure, Inc. System for electrocatalytic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streams
US4956093A (en) * 1986-08-22 1990-09-11 Massoud Pirbazari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JPS63115497U (zh) * 1987-01-19 1988-07-25
JPH0435793A (ja) * 1990-05-31 1992-02-06 Toshiba Corp 廃水処理装置
JP3335500B2 (ja) * 1994-08-03 2002-10-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排水処理装置および排水処理方法
US6312605B1 (en) * 1995-05-05 2001-11-06 William B. Kerfoot Gas-gas-water treatment for groundwater and soil remediation
JP3454015B2 (ja) * 1996-04-09 2003-10-06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流動床式生物処理装置
JP3963497B2 (ja) * 1996-05-07 2007-08-22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有機性排水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JP3350353B2 (ja) 1996-05-28 2002-11-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排水処理方法および排水処理装置
JP3370576B2 (ja) * 1997-10-09 2003-01-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超純水製造装置
JP3653392B2 (ja) * 1998-06-30 2005-05-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排水処理方法および排水処理装置
TW500698B (en) 1999-11-19 2002-09-01 Kuraray Co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aste water treatment
JP4667583B2 (ja) * 1999-11-19 2011-04-13 株式会社クラレ 排水の処理装置および排水処理方法
JP2002143885A (ja) * 2000-11-14 2002-05-21 Hirobumi Onari 微細気泡
JP4016099B2 (ja) 2002-05-20 2007-12-05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ナノ気泡の生成方法
JP2004121962A (ja) 2002-10-01 2004-04-22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ナノバブルの利用方法及び装置
KR100419888B1 (ko) * 2003-09-24 2004-02-27 엘지건설 주식회사 하향류식 슬러지층 여과를 이용한 고농도 활성슬러지 공법및 그 장치
JP4318518B2 (ja) * 2003-09-26 2009-08-26 三機工業株式会社 浄水処理方法および浄水処理システム
JP4305905B2 (ja) * 2003-10-28 2009-07-29 オルガノ株式会社 排水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505560B2 (ja) * 2003-12-15 2010-07-21 宮崎県 単分散気泡の生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75723A (ja) 2007-03-29
WO2007032104A1 (ja) 2007-03-22
CN101263089B (zh) 2011-07-13
CN101263089A (zh) 2008-09-10
US20090266763A1 (en) 2009-10-29
US7914677B2 (en) 2011-03-29
JP4029100B2 (ja) 2008-01-09
TW200712008A (en) 2007-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2522B (zh)
TWI317349B (zh)
TWI312339B (zh)
JP4443493B2 (ja) 水処理方法および水処理システム
TWI308905B (en) Wastewater treatment device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
KR101095576B1 (ko) 가축분뇨를 함유하는 폐수의 처리 장치, 이의 처리방법 및 액비 생산 방법
JP6750930B6 (ja) 汚排水浄化システム
JP2007090206A (ja) 排水処理方法および排水処理装置
JP2014097472A (ja) 有機性廃水の処理方法及び処理装置
JP3323040B2 (ja) 超純水製造装置
WO2007034582A1 (ja) 水処理装置
JP2006181393A (ja) ノンスラッジ高速排水処理システム
JP4648140B2 (ja) 水処理方法、マイクロナノバブル微生物活性ユニットおよび水処理装置
JP2007083108A (ja) 液体処理方法および液体処理装置
CN205556336U (zh)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一体化装置
JP3474476B2 (ja) 下水処理方法
CN203256097U (zh) 一种臭氧微米气泡-高密度生物膜过滤装置
CN105174606B (zh) 一种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装置
CN209957611U (zh) 一种生物不可降解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
JP5172252B2 (ja) ナノバブル含有磁気活水を用いた処理装置および処理方法
TWI829361B (zh) 廚餘水處理系統及方法
CN216005563U (zh) 一种多重泥膜耦合膜生物反应器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JP3858282B2 (ja) 浸漬型膜分離装置
WO2023199664A1 (ja) 有機性廃水の処理装置の洗浄方法
JP2011020050A (ja) 廃水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