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1544B - Electronic test device - Google Patents

Electronic test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1544B
TWI301544B TW094114926A TW94114926A TWI301544B TW I301544 B TWI301544 B TW I301544B TW 094114926 A TW094114926 A TW 094114926A TW 94114926 A TW94114926 A TW 94114926A TW I301544 B TWI301544 B TW I3015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contact
test device
bump
rec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14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06444A (en
Inventor
Gunther Bohm
Original Assignee
Feinmetall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inmetall Gmbh filed Critical Feinmetall Gmbh
Publication of TW200606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06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1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154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6Measuring leads; 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Measuring probes
    • G01R1/073Multiple probes
    • G01R1/07307Multiple probes with individual probe elements, e.g. needles, cantilever beams or bump contacts, fixed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e.g. bed of nails fixture or probe car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6Measuring leads; 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Measuring probes
    • G01R1/073Multiple probes
    • G01R1/07307Multiple probes with individual probe elements, e.g. needles, cantilever beams or bump contacts, fixed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e.g. bed of nails fixture or probe card
    • G01R1/07357Multiple probes with individual probe elements, e.g. needles, cantilever beams or bump contacts, fixed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e.g. bed of nails fixture or probe card with flexible bodies, e.g. buckling bea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44Modifications of instruments f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Description

1301544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相關於一種電測試裝置,特別是,用於測試 晶圓,該等晶圓具有一接觸頭以及一電連接裝置,該接觸 頭係關聯於一測試物件並具有針狀接觸元件而形成一接觸 接腳設置,而該電接觸裝置具有接觸面,而此接觸面係與 背向於該測試物件之接觸元件相接觸。 【先前技術】 習知之電測試裝置一般係作爲與一測試物件電接觸以 測試其功能。該電測試裝置產生與該測試物件之電連接, 一方面,其與該測試物件電連接,另一方面,建立有效之 電接觸點,該電接觸點連接至提供電信號至測試物件(經 由該測試裝置)之測試系統,而基於功能性測試目的而執 行阻抗量測以及電流與電壓量測等。因爲該電測試物件一 ® 般係由極小之電子構件(例如,晶圓)所構成,該接觸頭 之針狀接觸元件係爲非常的小。爲了可與上述測試裝置接 觸,該測試頭之接觸元件係與執行轉換爲較大接觸空間之 連接裝置接觸性的接觸,依此,而可使連接至該系統之電 連接纜線(cable )相接觸。因爲在測試時會有不同之室溫 且該測試最好係在不同之測試物件溫度下執行以可在特定 溫度範圍內而測試其操作,在已知之電測試裝置中,會有 因爲在熱引起之長度改變而造成在接觸元件以及該連接設 備之關聯接觸面之間之接觸不能始終無誤差狀況(由於位 -4- (2) 1301544 置誤差)之風險。在位置上之位移係由於所使用材料之熱 擴展之不同係數所造成,而因爲設計之理由而必須使用特 定材料使得藉由對於接觸頭以及連接裝置選擇相同材質而 解決上述問題。熱零件之不同加熱程度亦造成位置之移 動0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會有上述問題發 生之類型之測試裝置。
此發明之電測試裝置之目的係藉由以下而達成:藉由 定中心(centering )裝置,其藉由滑行導引器而對於熱擴 展時只允許輻射狀移動,以使接觸頭以及連接設備相互中 心對準。本發明之電測試裝置(其亦稱爲垂直測試卡)因 此在接觸頭以及連接設備之間具有該定中心裝置,而此定 中心裝置可在熱偏移時之長度變化只發生在上述構件之個 別中心開始且係該長度變化由於對應形狀之滑行導引器而 每個出現在輻射方向。該接觸頭以及連接設備之中心係相 互的直徑對立設置;特別是,其設置在上述構件之相同 中-高軸。因此,在本發明中,由於熱偏移以及由於不同 材質而在發生在長度改變(藉由上述與輻射滑行導引器連 接之定中心裝置)將不會增大至此高値,接觸元件之末端 面不會碰觸該連接設備之關聯接觸面,而確保其接觸。假 如不是本發明者,上述定中心將無法被確保,而會造成在 端側接觸元件之間的碰觸接觸點變成中心(以無誤差方 -5- (3) 1301544 式)(在連接設備之個別關聯接觸面上),但是(當在整 個接觸接腳設置之對角縱向延伸而觀察之)在相互直角設 置之接觸元件考慮相對於關聯接觸面之位置,其係爲因爲 長度改變而係爲已經分離,使得該位置誤差只允許一端緣 電接觸,或完全無接觸,因爲其末端面不再碰觸該關聯接 觸面,但是相鄰之(即,使得由該連接設備之絕緣材質所 支撐)。 根據本發明,係使該定中心裝置設置在接腳設置之外 側。該設計允許接觸接腳設置之區域係無定中心機構,使 得連接設備以及接觸頭之個別中心之周圍區域爲可用而用 爲容納接腳形狀之接觸元件,而因此可得到多元化以將之 應用於不同之測試物件。 本發明之優點在於,假如定中心具有至少三個滑行導· 引器,其經建構使得其相互具有角度差距。此三個滑行導 引器最好相互有120度的角度差距,或者該三個滑行導引 器的第一個與第二個滑行導引器之差距爲90度,而第二 個滑行導引器與第三個滑行導引器之差距爲90度,而使 得第三個滑行導引器與第一個滑行導引器之角度差距爲 180度。此清楚地在接觸平面(X-Y平面)上指示該定中 心,而不會在測試裝置之中心有位置差距。特別是對於四 個滑行導引器被使用時,係相互之間的差距角度爲9〇 度。 本發明可對於每個由在接觸頭或是連接設備上之凸塊 以及容納該凸塊之接觸頭且/或連接設備上之凹下所形成 -6- (4) 1301544 之該些滑行導引器而提供輻射移動而不會在周邊方向上移 動。每個滑行導引器因此允許只有在輻射方向而在凹下處 的凸塊有位移(即,開始自該測試裝置之中心),而每個 情形係輻射而向外。上述圓周方向(即,無移動之方向) 係橫向於輻射方向(平行於該測試平面),使得免除介於 該接觸頭與該連接設備之間之旋轉差距。在測試時,面對 該測試物件之接腳形狀接觸元件的一端部使得該測試物件 • 垂直於該測試平面(即,在軸向上),以與該測試物件接 觸。在此方向上,接觸元件與該測試頭亦向前移動至另一 個以建立此二構件之間的電接觸。 特別是,提供側面接腳形式之凸塊。該接腳之橫切側 面係爲圓型或是最好非爲圓型,但是脫離於該圓型形狀以 確保輻射導引器與凹下壁的互動。 特別是,該凹下係爲孔之形狀,最好係爲長形洞。 本發明係提供該凸塊爲通過連接設備且延伸至作用在 ® 該連接設備之支撐設備。此時,係提供該凸塊被固定至該 支撐設備。此係使用凸塊的一末端區而實施。該凸塊之另 一末端區最好係固定於該接觸頭。爲了使包含支撐設備與 接觸頭之設置爲分離或是可軸向分離以將該連接分開’該 接觸接腳特別是爲分離形式,且因此具有一分離結合於該 連接設備之區域中。此設計可使凸塊之兩個部分相互地 對準而在圓周方向不會移動(係藉由輻射滑行導引器而形 成而可在輻射方向有位置偏移(係相對於該測試裝置之中 心)),其係由於不同之熱係數,而不會產生問題,在此 (5) 1301544 之下而保持該電測試裝置之完全功能。此介於該凸塊之兩 個部分之間之分離結合部係特別設置在平行於該測試平面 之平面上。本發明係提供該凸塊或是側面接腳爲具有兩個 平行、平面導引面於其外表面處,其直徑地相互對向設置 而每個係平行於該測試裝置之輻射方向。”輻射方向”係 表示(如前所述)平行於測試平面之輻射方向(開始自該 測試裝置之中心)。 ® 本發明之優點在於,假如凸塊係被支撐而不會在支撐 設備的固定凹下的所有側邊移動。假如該凸塊係例如爲上 述側面接腳,該側面接腳係被支撐以在支撐設備上以其一 個末端區而設置於固定凹下內以達到固定之目的。其自由 末端突出於該對應構件以承受另一構件或是多數個其他構 件,(其具有允許輻射移位凹下或是允許輻射位移的凹 下,以達成形成輻射滑行導引器之目的)。 特別是,該凹下具有多個平行凹下壁,該平行凹下壁 ® 之間係收納導引機構(特別是側面接腳或是凸塊之導引 面)而使不移動或是實質不移動。當凹下係爲溝槽或是 孔,該溝槽被設置平行溝槽壁,以形成個別之輻射滑行導 引器。爲了根據該中心而提供該輻射位移之可能性,該凹 下、溝槽或是孔係爲長形洞。 特別是,該凹下壁、溝槽壁或是孔壁係爲每個形成使 得其平行於該測試裝置之輻射方向。此同理於個別關聯凸 塊或是側面接腳之平行、平面導引面。 該連接設備最好係爲印刷電路板之形式。此時,特別 -8- (6) 1301544 是一多層印刷電路板,其具有導電軌而設置在該板之不同 平面。該導電軌將其一端導接至上述接觸面,其與測試頭 之接觸元件電性互動,而其另一側導接至連接於該測試系 統之連接(例如,經由纜線連接)。 所使用之接觸元件係特別是接觸接腳,例如爲彈性接 觸接腳或是(當爲非常小的如晶圓測試)彎曲接線。該接 觸元件係接合在接觸頭使得其被縱向設置。 • 此外,其優點爲假如該凸塊(特別是該側面接腳)具 有端側槽(其成爲在該接觸頭且/或支撐設備之開口)且 假如一調適元件(特別是調適條)被推入至該槽且該開口 係用爲軸向固定該凸塊。結果,該凸塊係被軸向固定,但 是會由於在槽且/或開口中之調適元件之摩擦接合而在90 度之方向上位移,即,可執行一輻射位移以允許上述熱擴 展。該開口自該凹下、該槽以及該開口(被定位在輻射方 向)而橫向導接。 【實施方式】 圖1係展示電測試裝置1之切面圖,其可被連接至一 測試系統(未顯示),以藉由一電纜線連接(未顯示)而 與一測試物件2接觸,而使該測試物件受到電測試。該測 試物件2 (係爲晶圓3之形式)係爲在一支撐載體4之 上,其最好係爲一塊狀(chunk )並被冷卻或加熱。其使 得該測試物件在電測試時受到不同的溫度,例如在-5 0 °C 至+ 2 0 0 °C的範圍,以測試在此溫度範圍下可否在無誤差的 (7) 1301544 操作。 爲了與晶圓3上之對應連接點相接觸,而提供一垂直 測試卡5而形成該測試裝置。 該測試裝置1具有一接觸頭6以及一連接設備7。該 連接設備7係由一支撐裝置8而支撐。該接觸頭6係具有 一大量的接觸元件9,其係經接合使得其水平設置而其一 端區係關聯於該測試物件2,且其另一端區係關聯於該連 接設備7。該連接設備7係爲多層印刷電路板1 0之形式, 其具有多個導體軌11,該導體軌11在其一端具有多個接 觸面1 2,其關聯於該接觸頭6,該些接觸面1 2係關聯於 該個別之接觸元件9,並在其放射部外側具有多個電連接 面1 3,而使該連接面1 3經由上述纜線連接(未顯示)而 連接至該測試系統(未顯示)。經由此配置使得該連接設 備7形成一轉換設備,即,在極小的接觸面〗2 (直徑爲例 如50至3 00微米)之間的極窄空間經由該導體軌1丨而轉 換爲在該些連接面1 3之間的較大空間。該些連接面1 3亦 爲每個具有相同之大小以產生該纜線連接。 在測試物件2之測試時,該測試裝置1 (由該支撐設 備8而支撐)在軸方向(箭頭1 4 )而往該測試物件2而移 動使得該接觸元件9在一邊碰到該晶圓3,而在另一邊碰 到該接觸面1 2。因爲該接觸元件9係爲彎曲接線】5 (即,其設計爲在彎折時而在軸方向稍微彈性),因此可 以無誤差而接觸。 該接觸頭6具有二個平行陶瓷板1 6以及1 7,其設置 -10- (8) 1301544 爲相互隔一空間且設置一支架孔(bearing hole) 18以容 納該彎曲接線1 5。該二陶瓷板1 6與1 7之平行相隔分離位 置係藉由一間隔(spacer ) 19而實施。 在設置堅固、固定之連接於接觸頭6與該連接設備7 之間時,本發明係提供一定中心裝置20於上述構件之 間,其係藉由四個滑行導引器(sliding guide ) 22而形 成’其以90度之間隔角度而在圓周方向(雙箭頭21 )而 #相互間隔(如圖2所示)。此外,圖2係展示該晶圓3係 圓板之形式。其具有積體電路(未顯示)。爲了電測試該 電路,該接觸頭6 (其在平面而視爲正方形)經由使其彎 曲接線1 5數次在不同位置處依次降下至該晶圓,而在每 次可測試該晶圓3之對應區域。該在圖2下方之滑行導引 器22係爲放大圖。其具有一側面接腳24形式之凸塊23, 其自該接觸頭6而在軸方向(相反於圖1之箭頭14)突 出。該側面接腳24在其外表面25上具有兩個平行之平面 ^ 導引面26,其相互相反而設置。此外,該側面接腳24將 其自由端延伸至一凹下27 (其係形成在該連接設備27 上),例如在該印刷電路板1 〇上。該凹下2 7最好係在印 刷電路板1 0中之孔28中。其具有長孔狀,例如,表示一 長孔29。該凹下27具有二凹下壁30,其相互平行並相互 間隔,使得其可容納該側面接腳24之導引面26而實質不 需動作。該常孔29之縱向延伸係設計爲較側向接腳24之 對應長形大小爲大,而使得所示雙箭頭31之方向上相對 移動可發生於該接觸頭6與該連接裝置7 (例如,印刷電 -11 - (9) 1301544 路板10)之間(如圖2之放大圖所示)。因爲其藉由在凹 下壁30之導引面之導引而避免,因此於其上之相對運動 橫移成爲不可能。 圖2清楚展示四個滑行導引器22被設置使得其在二 個影像放射部3 2與3 3上設置爲9 0度而交錯,該放射部 3 2與3 3在中心點3 4而相互交錯,而該中心點3 4形成測 試裝置1之中心3 5且亦爲被測試之測試物件2之區域。 ®該形成接觸接腳設置3 6之彎曲接線1 5係設置在該中心周 圍。該四個滑行導引器22被設置爲在接觸接腳設置36之 放射狀外側,該長孔2 9之縱向延伸被定位使得其在該放 射狀32與33中而中心設置。該個別側面接腳24之導引 面26係設計爲對應於該長孔29之長孔對準。 由此可知,當由於熱負載所產生之材質延伸或是材質 收縮,該構件(接觸頭6以及連接設備7 )係藉由該定中 心裝置20而固定於該中心35之區域而相互設置,而相對 ® 運動只發生在輻射狀32與33之方向中。此確保上述在長 度之改變(由於使用爲該元件之材質之熱延伸係數之不 同)不會造成間距路徑(offset path ),其間距路徑係爲 大使得關聯於該印刷電路板1 〇之彎曲接線1 5之端部不會 碰到該接觸面1 2。藉由該定中心裝置20之中心化避免此 大的間距路徑,因爲在長度之改變係發生在中心點且因此 對稱於中心而設置,且係因此只有一半大小(當自輻射方 向而觀之)之間距(本案相較於習知),習知係當外側彎 曲接線1 5與相關接觸面1 2中心接觸,使得直徑相反或同 -12- (10) 1301544 向之外側彎曲接腳1 5造成誤差接觸(由於長度累積延伸 或是收縮)。 圖3展示該個別側面接腳24藉由調適條(fitting strip) 37而在該凹下區27軸向支撐在該間隔器19中。當 然,其他類型之固定亦可’以允許在輻射方向而熱擴散並 使可軸向固定。此外,圖3係展示在側面接腳形式上相較 於圖2之組構的不同。此包含側面接腳24分爲兩部分的 #設計,即,其包含第一接腳部分39,其係固定於接觸頭 6,以及一第二部分40,其係固定於該支撐設備8處。一 設置在連接設備7之區的分離接合部41係如圖3而形成 在兩個接腳部分39與40之間。該兩個接腳部分39與40 之側面係對應於圖2之放大區之側面。此亦可應用於印刷 電路板10之凹下區27以及在接觸頭6之凹下區27。該兩 個凹下區27係爲孔28以及長形洞之形式。該加長洞之方 向係如圖3箭頭52所示而爲輻射方向。該接腳部分39係 ^與一槽48而爲橫向,而導引在接觸頭6之橫向開口 50。 一調適條3 7係壓入至該槽4 8以及該開口 5 0中。該開口 50係導引自接觸頭6中之加長洞29而具有一輻射方向 (箭頭52)。由此可清楚看出,個別構件可與其他構件輕 易分離並不會在軸向上產生任何問題,以及雖然如參考圖 2所述發生中心化(一方面由於在接觸頭6與印刷電路板 之間的長度在溫度相關下而改變以及接腳分離、差異,另 一方面,支持設備8以及印刷電路板1 〇正在執行)的問 題。由於由該調適條所導引之接腳部分3 9,該接腳部分可 -13- (11) 1301544 在接觸頭9之加長洞29內以及在印刷電路板1 0之 29之內而輻射狀移動。該接腳部分40係爲固定, 被押下,在支撐設備8中,藉由一固定押下部51 在所有側處而偏動。將不會有在平行於該測試平面 於支撐設備8之移動。但是由於在印刷電路板1 0 長孔29,而會有在支撐設備8以及印刷電路板1 〇 輻射方向上之相對偏移。此外,該二接腳部分3 9夢 ®在輻射方向而相互移動。 圖4係展示另一實施例,其與之前圖1之實施 同僅在於該印刷電路板1 〇具有一中心開口 42,其 動區塊43 (casting 43)被導入使得電連接接線44 (cast),其藉由末端面45而形成與彎曲接線15 面1 2,而其另一末端通往至位在印刷電路1 0之一 導體軌到連接部分46,該印刷電路板1 0係在該接 之遠端而在支撐設備8中之凹洞47中。該連接至 ® 到連接部分46之電連接接線44最佳地係藉由焊接 接。圖4之實施例當然具有本發明之定中心裝置 而,其未顯示於圖4中。 垂直測試卡5之本發明的四槽定中心機構係將 6與連接設備7 (連接頭或是連接器)相互中心對 該中心3 5的區域而相互幾乎固定。該連接器一般 刷電路板之形式,其係由支撐設備8而支撐,以避 等。此支撐設備8亦稱爲加強板(stiffener)而最 金屬製成。假如係藉由接觸頭6之接觸元件9而與 加長洞 特別是 而不會 處相對 處之加 之間在 ! 40會 例之不 中一滾 被滾動 之接觸 側邊的 觸頭6 導體軌 或是熔 20,然 接觸頭 準且在 係爲印 免歪斜 好係以 印刷電 -14- (12) 1301544 路板1 0直接接觸,則其設計爲直接附接設計(圖1 )。假 如係經由中介接線而接觸(即,經由如圖4之連接接線 44 ),則係稱爲接線連接頭(接線連接器)。在連接器之 接觸面係爲非常小。其一般係爲介於5 0微米至3 00微米 之直徑。 測試物件2之測試可在室溫以及非常高或是低的溫度 下實施。在晶圓時,該晶圓一般係加熱至2 0 0 °C且之後冷 #卻至-5 0 °C,以測試在溫度範圍內之操作。由於非常高或 是非常低之晶圓溫度,該測試裝置1之元件對應地被加熱 或是被冷卻。因爲,如前述,被使用材質之熱擴散係數係 爲不同,且此些材料在測試時亦達到不同之溫度,因此導 致相互之間個別元件之位置誤差,即,加強板、印刷電路 板、陶瓷板1 6、1 7以及隔離器1 9、晶圓3且/或載體4之 位置偏移。爲了最小化由於溫度不同所造成之位置誤差以 及避免與連接器之接觸元件以及與該晶圓之接觸元件的之 ♦不夠正確的碰觸以及以避免不穩定之接觸,上述元件根據 本發明係藉由定中心裝置20而相互定中心,即,非固定 的相互連接(固定連接將導致機械壓力且可能損害該構 件)。 本發明在當印刷電路板1 0之擴展時而確保印刷電路 板之中心位置(即,中心3 5 )不被取代而係藉由四個側面 接腳24而固定,該擴展係均勻發生,而在對應於放射狀 32與34之所有四個方向而開始該中心35。此亦適用於其 他構件,像是接觸頭6或是支撐設備8,只要其係包括在 -15- (13) 1301544 該中心化裝置2 0中(根據圖3之建構)。 本發明係允許在個別構件之不同溫度擴展之下相互之 間元件的相對位移,但是此位移被減少至不可避免的水 準,而維持該中心位置。 特別是,該凸塊23 (即,側面接腳24 )可藉由十字 螺絲而固定至個別構件。該側面接腳24特別是可具有端 側槽4 8,其橫跨於其縱向軸並藉此而使在隔離器1 9之對 ®應開口被對準。該開口 50由該凹下27處而側面導引至其 被出入側面接腳24之密端區域處。如圖2與圖3所示, 調適條47被推入至該等槽48與關聯開口 50並將關聯於 該隔離器的對準接腳(側面接腳34)之垂直位置固定而不 妨礙輻射擴展移動。圖2之箭頭3 1之方向係對應於圖3 之箭頭52。 使用至少三個(例如四個)之對準接腳,較佳實施例 可想相爲平均相互分佈的四個對準接腳。該對準接腳可爲 ^圓型、側邊平坦、橫切面爲直角等,接合於加強板上之該 等構件(導引板(陶瓷板1 6、1 7 )、隔離器以及印刷電路 板)而不會有任何互相鎖住之水平連接。該構件(導引 板、隔離器以及印刷電路板)可具有上述加長孔以可中心 固定時而得要所要之輻射移動。 圖5展示測試裝置1之進一步實施例,其基本上對應 於圖3。因此,只有與圖3不同處才在此說明。圖3之實 施例對應應用於圖5之實施例。不同在於側面接腳24係 爲整合接腳,即,其不具有分離接合部41。此外,該支撐 -16- (14) 1301544 設備8係被固定連接(特別是被扭緊(screw))至連接 設備7(未顯示在圖5)。該側面接腳24被固定而不會在 所有側邊移動,而固定在連接設備7之固定凹下部5 1,因 此不會延伸至支撐設備8。其他特徵係對應於圖3者。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展示經由電測試裝置之結構切面圖; ® 圖2係展示圖1之測試裝置之平面圖而省去本發明不 相關的部分; 圖3係展示圖1與圖2之設置的滑行導引器之區域之 切面圖; 圖4係展示進一步實施例之電測試裝置;以及 圖5係展示另一實施例之滑行導引器之區域的切面 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測試裝置 I 〇 :印刷電路板 II :導體軌 1 2 :接觸面 1 3 :連接面 1 6 :陶瓷板 1 7 :陶瓷板 1 8 :支架孔 -17- (15) (15)1301544 1 9 :隔離器 2 :測試物件 2 0 :定中心裝置 22 :滑行導引器 23 :凸塊 24 :側面接腳 2 5 :外表面 26 :導引面 27 :凹下區 28 :孔 2 9 :長孔 30 :凹下壁 3 4 :中心點 3 5 :中心 3 6 :接觸接腳設置 3 7 :調適條 3 9 :接腳部分 4 :支撐載體 40 :接腳部分 4 1 :分離接合部 42 :中心開口 4 3 :滚動區塊 4 4 :電連接接線 4 5 :末端面 -18- 1301544 連接部分 凹洞 槽 垂直測試卡 開口 固定押下部 接觸頭 連接設備 支撐設備 接觸元件

Claims (1)

  1. (1) 1301544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電測試裝置,特別適用爲測試晶圓,具有一接 g胃’其係關聯於該測試物件並具有接腳形狀之接觸元件 m形成一接觸接腳設置,並具有一電連接設備,其具有與 g胃觸元件之末端相接觸之接觸面,該接觸元件係反向於 _ '測試物件,其特徵在於一定中心裝置(2 0 )係藉由滑行 _ ^器(22 )而只允許熱擴展下之輻射移動,藉此以使該 #接觸頭(6 )以及連接設備(7 )相互中心對準。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測試裝置,其中該定中心 _ S ( 20 )係建構在該接腳設置之外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測試裝置,其中該定中心 裝置(20 )具有至少三個滑行導引器(22 ),特別是四個 該滑行導引器,使得其相互之間具有角度間距。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測試裝置,其中每個滑行 導引器(22 )係由以下形成:一凸塊,形成在該接觸頭 ^ (6)或是該連接設備(7)上;以及一凹下(27),在該 連接設備(7 )且/或該接觸頭中,用以收納該凸塊,而可 輻射狀移動而不會在圓周方向上移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測試裝置,其中該凸塊 (23)係外側面接腳(24)。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測試裝置,其中凹下 (27 )係爲一孔(28 )。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測試裝置,其中凹下 (27)係爲一長形孔(29)。 -20- (2) 1301544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測試裝置,其中該凸塊 (23 )通過該連接設備(7 )並延伸至一支撐設備(8 ), 該支撐設備係作用在該連接設備(7 )。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測試裝置,其中該凸塊 (23)係被支撐而不會在該支撐設備(8)中之固定凹下 (27 )的所有側而移動。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測試裝置,其中該凸塊 #( 23)係固定於該支撐設備(8)中。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測試裝置,其中該凸塊 (23 )係爲固定至該接觸頭(6 )。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測試裝置,其中該凸塊 (23)被分離且具有一分離接合部(41)在該連接設備 (7 )之區域。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測試裝置,其中該分離 接合部(4 1 )設置在平行於該測試平面之平面上。 ®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測試裝置,其中該凸塊 (23)或是側面接腳(24)在其外表面(25)上具有導引 機構,該外表面特別是二平行的平面導引面(26),其直 徑對向且皆平行於該測試裝置(1 )之輻射方向。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測試裝置,其中該凹下 (27 )具有平行凹下壁。 1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測試裝置,其中該凹下 (27 )係爲具有平行溝槽壁之溝槽或是具有平行孔壁之 孔。 -21 - (3) 1301544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測試裝置,其 (2 7 )、該溝槽或是該孔係爲長形孔之形狀。 1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測試裝置,其 (27 )壁、溝槽壁或是孔壁之每個係平行於該 (1 )之輻射方向。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測試裝置,其 設備(7 )係爲印刷電路板(1 〇 )。 ^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測試裝置,其 元件(9 )係爲彎曲接線(1 5 ),其係經接合使 向設置。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測試裝置,其 (23 ),特別是該縱向接腳(24 ),具有一 (48 ) ’其在該接觸頭(6 )且/或該支撐設備 爲一開口( 50 ),且一調適元件,特別是一調適 被塞入至該槽(48 )以及該開口( 50 )用以軸向 ® 塊(23 )。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測試裝置,其 (5〇 )係橫向於該凹下(27 )。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測試裝置, (48)以及該開口( 50)係定位於該輻射方向中 中該凹下 中該凹下 測試裝置 中該連接 中該接觸 得其可·縱 中該凸塊 端緣側槽 (8 )中成 條(3 7 ) 固定該凸 中該開口 其中該槽 -22-
TW094114926A 2004-05-14 2005-05-09 Electronic test device TWI30154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4023987A DE102004023987B4 (de) 2004-05-14 2004-05-14 Elektrische Prüfein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6444A TW200606444A (en) 2006-02-16
TWI301544B true TWI301544B (en) 2008-10-01

Family

ID=34935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14926A TWI301544B (en) 2004-05-14 2005-05-09 Electronic test devic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164280B2 (zh)
EP (1) EP1596204B1 (zh)
JP (1) JP4855711B2 (zh)
CN (1) CN100451660C (zh)
DE (1) DE102004023987B4 (zh)
TW (1) TWI3015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54734A1 (de) * 2005-12-05 2007-06-06 Feinmetall Gmbh Elektrische Prüfvorrichtung für die Prüfung eines elektrischen Prüflings sowie entsprechendes Verfahren
DE102006054735A1 (de) * 2005-12-05 2007-06-06 Feinmetall Gmbh Elektrische Kontakteinrichtung und elektrische Prüfvorrichtung für die Prüfung eines elektrischen Prüflings
DE202007016398U1 (de) 2006-11-27 2008-02-21 Feinmetall Gmbh Kontaktiervorrichtung zum Kontaktieren eines zu prüfenden elektrischen Prüflings
DE102007057815A1 (de) * 2006-12-19 2008-06-26 Feinmetall Gmbh Kontaktiervorrichtung für eine Berührungskontaktierung eines elektrischen Prüflings sowie entsprechendes Verfahren
DE102008004792A1 (de) * 2007-02-08 2008-08-14 Feinmetall Gmbh Elektrische Prüfeinrichtung zur Prüfung von elektrischen Prüflingen
EP1956376A1 (de) * 2007-02-08 2008-08-13 Feinmetall GmbH Elektrische Prüfeinrichtung zur Prüfung von elektrischen Prüflingen
DE102008004800A1 (de) * 2007-02-08 2008-08-14 Feinmetall Gmbh Elektrische Prüfeinrichtung zur Prüfung von elektrischen Prüflingen
JP5306192B2 (ja) * 2007-05-31 2013-10-02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プローブカードの固定装置
DE102007027380A1 (de) * 2007-06-11 2008-12-18 Micronas Gmbh Nadelkartenanordnung
JP2009133722A (ja) * 2007-11-30 2009-06-18 Tokyo Electron Ltd プローブ装置
DE102008034918B4 (de) * 2008-07-26 2012-09-27 Feinmetall Gmbh Elektrische Prüfeinrichtung für die Prüfung eines elektrischen Prüflings sowie elektrisches Prüfverfahren
JP2012182378A (ja) * 2011-03-02 2012-09-20 Tokyo Electron Ltd プローブカードの位置決め機構及び検査装置
CN105572437B (zh) * 2014-10-16 2018-07-20 鸿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组件测试装置及其应用的测试设备
CN105182097A (zh) * 2015-06-15 2015-12-23 黄染之 一种用于晶片检测的电气检测设备
DE102017209254A1 (de) * 2017-05-31 2018-12-06 Feinmetall Gmbh Kontaktkopf für eine elektrische Prüfeinrichtung, Prüfein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6801A (en) 1972-12-26 1974-04-23 Ibm Probe contactor having buckling beam probes
US3911361A (en) * 1974-06-28 1975-10-07 Ibm Coaxial array space transformer
DE4101920A1 (de) * 1991-01-23 1992-07-30 Ehlermann Eckhard Pruefvorrichtung fuer integrierte schaltkreise
JP3066784B2 (ja) * 1992-12-14 2000-07-17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プローブカー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0135244B1 (en) * 1994-07-12 1998-04-25 Hyundai Electronics Ind Probe card
US6483328B1 (en) * 1995-11-09 2002-11-19 Formfactor, Inc. Probe card for probing wafers with raised contact elements
US5949244A (en) * 1996-01-03 1999-09-07 Miley; David M. Low tolerance probe card and probe ring systems
US6064215A (en) * 1998-04-08 2000-05-16 Probe Technology, Inc. High temperature probe card for testing integrated circuits
JP2000292443A (ja) * 1999-04-08 2000-10-20 Sony Corp プローブカード作製方法
US6259263B1 (en) * 1999-06-11 2001-07-10 Micron Technology, Inc. Compliant contactor for testing semiconductors
JP2001056346A (ja) * 1999-08-19 2001-02-27 Fujitsu Ltd プローブカード及び複数の半導体装置が形成されたウエハの試験方法
DE19952943C2 (de) * 1999-11-03 2003-07-0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Nadelkarten-Justageeinrichtung zur Planarisierung von Nadelsätzen einer Nadelkarte
US6441629B1 (en) * 2000-05-31 2002-08-27 Advantest Corp Probe contact system having planarity adjustment mechanism
JP4527267B2 (ja) * 2000-11-13 2010-08-18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タの製造方法
KR100871579B1 (ko) * 2001-01-31 2008-12-02 웬트워쓰 라보라토리즈, 인크. 니켈 합금 프로브 카드 프레임 층
JP2002267687A (ja) * 2001-03-12 2002-09-18 Advantest Corp プローブカード及び試験装置
JP4689070B2 (ja) * 2001-04-12 2011-05-25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素子試験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半導体素子試験方法
US7071714B2 (en) * 2001-11-02 2006-07-04 Formfactor,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ensating for thermally induced motion of probe cards
US6972578B2 (en) * 2001-11-02 2005-12-06 Formfactor,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ensating thermally induced motion of probe cards
US6759842B2 (en) * 2002-04-17 2004-07-06 Eagle Test Systems, Inc. Interface adapter for automatic test systems
JP2004205487A (ja) * 2002-11-01 2004-07-22 Tokyo Electron Ltd プローブカードの固定機構
US6822466B1 (en) * 2003-08-20 2004-11-23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Alignment/retention device for connector-less prob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328053A (ja) 2005-11-24
EP1596204A1 (de) 2005-11-16
US7164280B2 (en) 2007-01-16
DE102004023987B4 (de) 2008-06-19
US20050253608A1 (en) 2005-11-17
EP1596204B1 (de) 2017-06-14
DE102004023987A1 (de) 2005-12-08
TW200606444A (en) 2006-02-16
CN100451660C (zh) 2009-01-14
JP4855711B2 (ja) 2012-01-18
CN1696708A (zh) 2005-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1544B (en) Electronic test device
JP5118035B2 (ja) 垂直型プローブカード及び空冷式プローブヘッドシステム
TW200925612A (en) Apparatus for testing devices
TWI499472B (zh) 裝置部件上之元件的熱中央式對準技術
US9588139B2 (en) Probe card assembly for testing electronic devices
JP4745060B2 (ja) プローブカード
JP5466018B2 (ja) デバイステストに使用する補強アセンブリ
KR101662937B1 (ko) 공간변형기능을 가진 검사접촉장치
KR20140114288A (ko) 프로브 카드용 가이드판
EP0975985A1 (en) Prob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switchable multi-dut testing of integrated circuit wafers
US11255878B2 (en) Electrical conta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ing apparatus
WO2005114228A1 (ja) 積層基板及びプローブカード
TWI502204B (zh) 電連接裝置
CN101855559A (zh) 与测试器件一起使用的加固器组件
KR20160084014A (ko) 검사접촉장치
WO2013182317A1 (en) Probe card for an apparatus for testing electronic devices
TWI362497B (en) Contacting device for touch contacting an electrical test specimen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JP2015010980A (ja) プローブ装置
US20180348257A1 (en) Contact head for an electrical testing device, testing device
KR20090045347A (ko) 도전성 접촉자 유닛
KR100813578B1 (ko) 프로브 카드용 서포트바
US20160291055A1 (en) Probe card and test apparatus
TW200848761A (en) Electrical testing device for testing electrical test samples
TW202323827A (zh) 探針卡
TW202340731A (zh) 模組化垂直式探針卡的探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