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0315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0315B
TWI300315B TW091122315A TW91122315A TWI300315B TW I300315 B TWI300315 B TW I300315B TW 091122315 A TW091122315 A TW 091122315A TW 91122315 A TW91122315 A TW 91122315A TW I300315 B TWI300315 B TW I30031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plate
waveguide
bump
electromagnetic field
suppl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22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Ishii Nobuo
Shinohara Kibatsu
Yasaka Yasuyoshi
Original Assignee
Tokyo Electron Ltd
Yasaka Yasuyosh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2978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9932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30041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8153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yo Electron Ltd, Yasaka Yasuyoshi filed Critical Tokyo Electron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0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031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009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plasma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 of objects, e.g. plasma sources
    • H01J37/32192Microwave generated dischar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009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plasma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 of objects, e.g. plasma sources
    • H01J37/32192Microwave generated discharge
    • H01J37/32266Means for controlling power transmitted to the plasm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2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with invariable factor of cou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Drying Of Semiconductors (AREA)

Description

1300315 Ο) ί久、發明說明 〃、 (發明說明應敘明: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先前技術、内容、實施方式及圖式簡單說明) 發明背景 本發明係與電磁場供給裝置有關,詳細而$ ’係與具 備如下特徵之電磁場供給裝置有關:該電磁場供給裝置 係把在導波路進行傳導之電磁場經由切槽供應給其對象 者。 此外,本發明亦與電漿處理裝置有關’詳細而$ ’係 與具備如下特徵之電漿處理裝置有關:該電漿處理裝置 係使用電磁場來生成電漿,且將半導體、LCD(液晶顯示 器’ liquid crystal desplay)等被處理體進彳亍處理者。 在進行製造半導體裝置或平面顯示器時’經常使用電 漿處理裝置,其用途係在於:氧化膜的形成、半導體層 之結晶成長、蝕刻或灰化的處理等方面。在前述各種電 漿處理裝置中包括一種微波電漿處理裝置,其係從放射 線狀切槽天線(Radial Line Slot Antena ’以下簡稱RLSA) 向處理容器内供給微波,利用其電磁場之作用把處理容 器内之氣體進行電離及解離,來生成電漿。由於該微波 電漿處理裝置可生成低壓、高密度之電漿,故可進行效 率良好的電槳處理。 圖2 0係先前型式之微波電漿處理裝置的結構例之圖。 該圖所示之微波電漿處理裝置包含:處理容器1,其係用 於容納相當於被處理體之基板4並對該基板4實施電漿處 理者,·及電磁場供給裝置210,其係向該處理容器1内供 給微波MW’利用其電磁場之作用在處理容器1内生成電 1300315 ⑵ 聲明說明續頁 漿p者。 處理容器1係上部設有開口之有底圓筒狀。基台板3係 介以絕緣板2而固定於該處理容器1之底面中央部上。在 該基台板3之上面配置著基板4。在處理容器1之底面周緣 部上设有真2排氣用之排氣口 5。處理容器1之侧壁上設 有用來把氣體引入處理容器1内之氣體引入用喷嘴6。譬 如,在將該電漿處理裝置作為餘刻裝置使用時,可利用 噴嘴6把Ar等之電漿氣體及cf4等蝕刻氣體引入。 處理容器1之上部開口係以介電體板7進行密封,其目 的在於使在處理容器1内生成之電漿p不會外洩。在該介 電體板7上配設有如後所述之電磁場供給裝置210之RLSA 212。該RLSA 212係因介電體板7而與處理容器1隔離, 受到保護而不與在處理容器1内生成之電漿接觸。介電體 板7及RLSA 2 12之外周係受防護材8所包覆,採取此結構 的目的在使微波M W不至於外洩·,而防護材8係於處理容 器1之側壁上呈環狀配置者。 電磁場供給裝置210包含:高頻電源211,其係用於產 生微波MW者;RLSA 212;及同軸導波管213,其係用於 連接高頻電源211和RLSA 2 12之間者。 RLSA 212包含:二個圓形導體板222、223;其係用於 形成放射導波路221且呈相互平行狀;及導體環224,其 係用於連接且防護該二個圓形導體板222、223之外周部 者。導體板222之中心部上設有開口 225,該開口 225係用 於把微波MW從同軸導波管213向放射導波路221内引入 1300315 ⑶ 發明說明績頁 者;而導體板222係相當於放射導波路221之上面者。導 體板223上设有多個切槽226’其係用於把傳導於放射導 波路221内之微波MW向處理容器1内供給者;而導體板 223係相當於放射導波路221之底面者。 同軸導波管213包含呈同軸狀配設之外導體213A及内 導體213B;外導體213A係與RLSA 212之導體板222的開 口 225周圍連接,而内導體213B係通過前述開口 225而與 RLSA 2 1 2之導體板223之中心連接。 在前述構造中,在高頻電源2 1 1上產生的微波M W係經 由同軸導波管213而被引入放射導波路221中。然後,微 波M W在放射導波路221内進行放射狀傳導,並從切槽226 介以介電體板7被供應到處理容器1内。在處理容器1内, 由於微波MW之電磁場使得由噴嘴6所引入的電漿氣體產 生電離,或依狀況而定發生解離而生成電漿ρ,進行對 基板4的處理。 圖2 1係先前型式之微波電漿處理裝置的其他結構例之 圖。圖22係圖2 1之部份結構(圓筒導波管及放射導波路的 連接部)之擴大剖面圖。 圖21所不之電漿處理裝置包含:處理容器1〇1,其係 用於容納相當於被處理體之基板1〇4並對該基板1〇4實施 電聚處理者;及電磁場供給裝置31〇,其係向該處理容器 101内供給微波MW,利用其電磁場之作用在處理容器1〇 i 内生成電漿P者。 處理容器101係上部設有開口之有底圓筒狀。基台板 1300315 ⑷ 舞明說a月績頁 103係介以絕緣板1〇2而固定於該處理容器101之底面中央 部上。在該基台板103之上面配置著基板104。在處理容 器101之底面周緣部上設有真空排氣用之排氣口 105。處 理容器101之側壁上設有用來把氣體引入處理容器101内 之氣體引入用喷嘴106。譬如,在將該電漿處理裝置作為 蝕刻裝置使用時,可利用噴嘴106把Ar等之電漿氣體及 CF4等蝕刻氣體引入。 處理容器101之上部開口係以介電體板107進行密封, 其目的在於使在處理容器101内生成之電漿P不會外淺。 在該介電體板1 07上配設有如後所述之電磁場供給裝置 3 10之111^八312。該111^八312係因介電體板1〇7而與處理 容器101隔離,受到保護而不與在處理容器生成之 電漿P接觸。介電體板107及RLSA 3 12之外周係受防護材 1 0 8所包覆,採取此結構的目的在使微波μ W不至於外滅 ;而防護材1 0 8係於處理容器1 〇 1之侧壁上呈環狀配置者。 電磁場供給裝置3 1 0包含:高頻電源3 1 1,其係用於產 生微波MW者;RLSA 312 ;及圓筒導波管313,其係用於 連接高頻電源311和RLSA 312之間者。 RLS A 312包含:二個圓形導體板322、323;其係用於 形成放射導波路321且呈對向配置狀;及導體環3 24,其 係用於連接且防護該二個圓形導體板322、323之外周部 者。導體板322之中心部上設有與圓筒導波管313連接之 開口 325,微波MW係從該開口 325被引入放射導波路321 内;而導體板322係相當於放射導波路321之上面者。導 1300315 ⑸ 發明說明續頁 _ - ' — 體板323上設有多個切槽326,其係用於把傳導於放射導 波路321内之微波MW向處理容器ιοί内供給者;而導體 板323係相當於放射導波路321之底面者。 在導體板323上之中心部設有以鋁所形成之凸塊327。 凸塊327係朝導體板322之開口 325凸出之呈略圓錐形之構 件。該凸塊3 2 7具有如下功能:減缓從圓筒導波管3 1 3向 放射導波路3 2 1的阻抗變化,以及降低在圓筒導波管3 ! 3 與放射導波路321的連接部上之微波MW的反射。在如下 的條件下,為了獲得-15dB程度的反射率(==反射電力/輸 入電力),譬如,可把凸塊327之底面之直徑Lb設定為φ70 mm,並把高度Hb設定為50 mm ;而前述條件係指,圓筒 導波管313的直徑Lg = (j>90mm、放射導波路321的高度D=15 mm、使用頻率 f=2.45 GHz。 又,在導體板322之開口 325的周圍設有多個以陶瓷;形 成的支柱328。支柱328之兩端與導體板322、323以螺絲 進行固定,其可防止凸塊327及導體板323因自身重量而 使導體板323彎曲。 然而,使用於先前型式之電磁場供給裝置210上之同 軸導波管213,因傳輸電力容易轉換為熱,傳輸耗損大, 故其電磁場之供給效率低。因此,在使用該電磁場供給 裝置210的先前型式之電漿處理裝置方面具有電漿p之生 成效率低的問題。 此外’當在同轴導波管213中投入大電力使内導體213B 過熱時,内導體213B的熱量會造成111^八212之導體板223 1300315 ⑹ 發明說明續頁
與内導體2 1 3 B間的接觸部份變形,進而造成内導體2丨3 B 與導體板223間產生空隙,而引起異常放電。為了防止前 述現象,有必要在細内導體2丨3 B内設置冷卻機構,但卻 會使機構變得複雜,提高成本。因此,在先前型式之電 漿處理裝置方面,具有難以用低成本達成穩定動作的問 題。 入川… ,w,”一〜m策罝^丄υ上之凸 塊3 27,因其質量大,故對導體板323造成大的重量負荷 ,而該導體板323係相當於放射導波路321之底面者。嬖 如,在組裝RLSA 3 12時,如發生碰撞等衝擊的情形,則 會造成用於支撐導體板323之支柱328頻繁破損的問題。 為了抑制支柱328的破損,則加大與強化支柱328即可 ^而,即使以L來形成支柱328,但如體積太大,則 ,、對攻射導波路321内之電磁場的影響就無法勿 發明概述 見。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前述問題而研菸, 電磁場之供給效率。 …、目的在於提昇 =外,本發明之其他目的為,在不、對導波 ~產生大影響的狀沉下,抑制支柱的破損。内〈包磁 為了達成前述目的,本發明之電磁場供 導波路,圓筒導波管及凸塊。該導波路包*〜置匕。. ,而第一導體板包含多個切槽;及第二導二罘一導體板 第-導體板呈對向配置者。#圓筒導杈’其係與 板之開口連接者。冑凸塊係設置於第二二:與第二導體 子峻板上,朝第 -12- 1300315 ⑺ 發明說明續頁 二導體板之開口呈凸出狀,且係至少有一部 所形成者。 在該電磁場供給裝置上,凸塊之其他部分 形成。朝向開口的凸塊之先端亦可做成圓滑 圓筒導波管與導波路的連接部上亦可設置由 向前述導波路變寬的錐形部;而該導波路係 體板者。又,亦可設置支柱,該支柱在配設 板之開口周圍的同時,與第一導體板及第二 接固定,且係由介電體所形成者。 此外,本發明之電磁場供給裝置包含:導 導波管及錐形部。該導波路包含第一導體板 體板包含多個切槽;及第二導體板,其係與 呈對向配置者。該圓筒導波管係與第二導體 接者。該錐形部係配置於圓筒導波管與前述 接部上,且係由圓筒導波管向前述導波路變: 在該電磁場供給裝置上亦可包含凸塊。該 二導體板之開口呈凸出狀,而第二導體板之 於第一導體板上者。該凸塊亦可由金屬所形 開口的凸塊之先端亦可做成圓滑狀。又,亦 ,該支柱在配設於第二導體板之開口周圍的 一導體板及第二導體板連接,且係由介電體; 此外,本發明之電磁場供給裝置包含:導 導波管及凸塊。該導波路包含第一導體板, 板包含多個切槽;及第二導體板,其係與第 份由介電體 亦可由金屬 狀。此外, 圓筒導波管 包含兩個導 於第二導體 導體板呈連 波路,圓筒 ,而第一導 第一導體板 板之開口連 導波路的連 t 〇 凸塊係朝第 開口係設置 成;其朝向 可設置支柱 同時,與第 千形成者。 波路,圓筒 而第一導體 一導體板呈 -13- 1300315 ⑻ 發明說明續頁 對向配置者。該圓筒導波管係與第二導體 者。該凸塊係設置於第一導體板上,朝第 口呈凸出狀;且該凸塊包含:凸塊本體, 所形成者;及金屬膜,其係包覆該凸塊本I 在該電磁場供給裝置方面,在圓筒導波 路間的連接部上亦可設置由圓筒導波管向 寬的錐形部。又,朝向開口的凸塊之先端 狀。此外,亦可設置支柱’該支柱在配設 之開口周圍的同時,與第一導體板及第二 且係由介電體所%成者。 再者,為了達成前述目的,本發明之電 含:處理容器,其係用於容納被處理體者 給裝置,其係向該處理容器内供給電磁場 供給裝置方面係使用前述電磁場供給裝置 圖式之簡單說明 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型態之結構圖。 圖2係圖1中從II —ΙΓ線方向所見之導體 而該導體板係相當於放射導波路之底面者 圖3係顯示凸塊之理想側面形狀的概念圖 圖4係圓偏波轉換器之結構例之圖。 圖5係微波之傳導狀態概念圖,係位於 放射導波路之連接部者。
圖6係用於說明放射導波路上之微波分佈 圖7A〜圖7C係顯示凸塊之變型例之剖面B 板之開口連接 二導體板之開 其係由介電體 豊之表面者。 管與前述導波 前述導波路變 亦可做成圓滑 於第二導體板 導體板連接, 漿處理裝置包 ;及電磁場供 者。而電磁場 板的平面圖, 圓筒導波管與 之圖。 -14- 1300315 _— 如 發明說明績頁 圖8 A〜圖8 C係顯示凸塊之變型例之剖面圖。 圖9係顯示凸塊之變型例之平面圖。 圖1 0係本發明第二實施型態之主要結構之剖面圖。 圖1 1係本發明第三實施型態之結構圖。 圖1 2係圓偏波轉換器之結構例之圖。 圖1 3係放射線狀切槽天線之擴大剖面圖。 圖14係圖13中從XIV —XIV’線方向所見之導體板的平 面圖,而該導體板係相當於放射導波路之底面者。 圖1 5係凸塊之理想側面形狀之概念圖。 圖1 6係微波之傳導狀態概念圖,係位於圓筒導波管與 放射導波路之連接部者。 圖1 7 #用於說明放射導波路上之微波分佈之圖。 圖1 8係本發明第四實施型態之主要結構之剖面圖。 圖1 9係本發明第五實施型態之主要結構之剖面圖。 圖2 0係先前型式之電漿處理裝置的結構例之圖。 圖2 1係先前型式之微波電漿處理裝置的其他結構例之 圖。 圖22係圓筒導波管及放射導波路的連接部之擴大剖面 圖。 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參考圖式,針對本發明之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第1實施例 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型態之結構圖。在該圖中,如 與圖20相同或相當的部份則賦予相同的元件符號,但其 -15- 1300315 (10) 發明說明續頁 ^明則依照情況有所省略。 圖1所示之電漿處理裝置包含:處理容器1,其係用於 容納相當於被處理體之半導體或LCD等基板4並對該基板 4實施電漿處理者;及電磁場供給裝置10,其係向該處理 谷备1内供給微波MW,利用其電磁場之作用在處理容器 1内生成電漿p者。 電磁場供給裝置1 〇包含:高頻電源11,其係用於產生 頻率2.4 5 GHz之微波MW者;放射線狀切槽天線12 (Radial Line Slot Antena,以下簡稱RLSA);及圓筒導波管13, 其係用於連接高頻電源丨丨和rLSA 12之間者。而圓筒導 波管13之傳輸頻率為2·45 GHz、傳輸模式為TEu。 RLSA 12包含:二個圓形導體板22、23 ;其係用於形 成放射導波路2 1且呈對向配置者;及導體環24 ’其係用 於連接且防護該二個導體板22、23之外周部者。 導體環2 4之内面位置係與處理容器1之側壁内面之徑 方向位置處於概略相同位置。又,防護材8之内面位置與 處理容器1之側壁内面之徑方向位置之間的盖之長度,係 與在如下空間之微波MW的波長(Xg,概略相同;而該空間 係指,·在導體板2 3之底面、處理容器1之侧璧上面及防護 材8之内面之間所形成者。再者,如為前述以外之尺寸的 情形亦可。 導體板22之中心部上設有與圓筒導波管14連接之開口 25 ’該開口 25係用於把微波MW向放射導波路21内引入 者;而導體板22係相當於放射導波路21之上面者。導體 -16· 1300315 (11) 發明讀:明歲頁 板23上設有多個切槽26,其係用於把傳導於放射導波路21 内之微波MW向處理容器1内供給者;而導體板Μ係相當 於放射導波路2丨之底面者。 圖2係顯示導體板23上之切槽配置例之平面圖。如該 圖所示,在導體板23上,可把沿導體板23之圓周方向延 伸之切槽2 6進行同心圓狀配置。又,把切槽2 6配置於旋 渦線上亦可。把導體板23之半徑方向之切槽間隔設定為 為放射導波路21中之管内波長)程度,形成放射形 天線亦可。或設定為(Xg/3〜(Xg/40程度,形成環形天線 亦可。此外,配置多對呈八字狀之切槽26,使之放射圓 偏波的方式亦可。 此外,在放射導波路21内亦可配置比介電率大於1之 介電體。如此一來’因管内波長(λ g變短,故可增多配置 於導體板23之半徑方向的切槽26,提昇微波MW之供給 效率。 如圖1所示’在導體板23上之中心部設有以介電體所 形成之凸塊27。凸塊27係朝導體板22之開口 25凸出之呈 略圓錐形之構件。凸塊27以由比介電率1〇以上之介電體 所形成者為隹,但如比前述者為小者亦無妨。該凸塊27 具有如下功能·減緩從圓筒導波管1 3向放射導波路2 1的 阻抗變化,以及降低在圓筒導波管1 3與放射導波路2 1的 連接部上之微波M w的反射。根據模擬測試的結果顯示 :譬如,在略圓錐形之凸塊27係以比介電率εΓ == 20之介 電體所形成,其底面之直徑設定為Φ70 mm、高度設定為 1300315 (12) 聲明說明績頁, 48 mm的情形,則其反射率(反射電力/入射電力)得到約2〇 dB以下的良好數值。 圖3係顯不凸塊2 7之理想側面形狀的概念圖。如該圖 所π,把凸塊27之先端做成略球面之圓滑狀,如此可抑 制私%集中於凸塊27之先端而導致異常放電的現象。又 ,減小凸塊2 7底襟部份對稜線之導體板2 3的傾斜度,如 此可帶來如下效果:減小在凸塊2 7與導體板2 3之間交界 處之阻抗的變化,以及減低在該處之微波Mw的反射。 如圖1所示,在導體板2 2之開口 2 5的周圍設有多個以 介電體形成的支柱28。支柱28之兩端與導體板22、23進 行固定’其可防止因凸塊27之重量而導致導體板23彎曲。 此外’圓筒導波管1 3中設有:圓偏波轉換器14,其係 位於高頻電源1 1側;及整合器i 5,其係位於RLS Α丨2側。 圓偏波轉換器1 4的功能為··把在圓筒導波管丨3傳導之 TE i i模式的微波μ W轉換為圓偏波。在此,圓偏波係指具 有如下特徵之電磁波:其電場向量在與其進行方向之軸 的垂直面上,每一週期旋轉一圈之旋轉電場。 圖4係圓偏波轉換器丨4之結構例之圖,其係顯示與圓 筒導波管13之軸垂直之剖面。該圖所示之圓偏波轉換器14 可包含一對之兩個圓柱狀突起14八、14B,而該圓柱狀突 起14A、14B係位於圓筒導波管丨3之内壁面,且呈相互對 向狀者·’又,該圓偏波轉換器14亦可包含設置於圓筒導 波管13之軸方向上之多對前述圓拄狀突起。兩個圓拄狀 突起14A、14B係配置於,與ΤΕη模式之微波MW電場E主 -18- 1300315 (13) 發明說明績頁 · . :.--... 方向呈45。之方向。再者,如使用其他結構之圓偏波轉換 器亦可。 整合器1 5係用於整合圓筒導波管1 3之供給侧(即高頻電 源11側)與負荷側(即RLSA 12側)之間的阻抗者。整合器15 可具有如下結構:譬如,在圓筒導波管13之軸方向設置 多個電抗元件,進而在圓筒導波管13之圓周方向以90。之 角度間隔設置四組。就電抗元件而言,其可採用短管或 分又導波管等;該短管係包含由圓筒導波管1 3之内壁面 朝半徑方向凸出之導管或介電體者;而該分叉導波管係 一端朝圓筒導波管1 3内開口 ,並且他端已經實施電子功 能之短路處理者。 接著,針對圖1所示之電漿處理裝置的動作進行說明 。圖5係微波MW之傳導狀態概念圖,而該微波MW係位 於圓筒導波管13與放射導波路21之連接部者。 高頻電源11所產生的微波MW係因圓偏波轉換器14而 被轉換為圓偏波,然後朝向放射導波路2 1進行傳導;而 圓偏波轉換器14係設置於圓筒導波管13上者。因微SMW 係以TE〖丨模式在圓筒導波管1 3進行傳導,故微波包 場E之方向是與圓筒導波管13之軸呈垂直之「水平方向 」。但當微波MW到達圓筒導波管1 3與放射導波路2 1之連 接部時,如圖5所示,由於凸塊27的緣故,使得微波MW 之電場E之方向逐漸朝導體板22、23轉變為垂直之「垂 直方向」。接著,被引入放射導波路21之微波MW則以TE 模式朝半徑方向進行傳導。 -19- 1300315 (14) 發明說明烫頁 在放射導波路2 1内傳導的微波M W,係從多個切槽2 6 介以介電體板7被供應到處理容器1内;該多個切槽2 6係 在導體板23上形成者,而導體板23係相當於放射導波路21 之下面者。在處理容器1内,由於微波MW之電磁場,使 得由噴嘴6所引入的電漿氣體產生電離,或依狀況而定發 生解離而生成電漿Ρ,進行對基板4的處理。 接著,針對由圖1所示之電漿處理裝置所獲得的效果 進行說明。
电概場供給裝置10—般係使用特性阻抗大的圓筒導 管I3。依照JIS規格,2·45 GHz用之同軸導波管213之 性阻抗為5 〇 Ω,但相對的,相同頻率用之圓筒導波管 之特性阻抗則高達500〜600 Ω。如此一來,當投 & 2力時,圓筒導波管U所產生之壁面電流要比 管213者小。由於壁面電流越小則傳輸耗損越小,因 用壁面電流較小的圓筒導波管】3可以降低傳:此 傳輸耗損係因傳輸電力轉換為熱所導致者。 貝,
設置含有介電體之凸塊27可帶來如下效果. 筒導波管13向放射導波路21之阻抗的變化,以:緩從 圓筒導波管13與放射導波路21之連接部上之電力的減低 ♦如前所述,經由降低傳輸耗損與電力的2射的及射 :礤場供給裝置10在電磁場方面的供給效率。如可提 電磁場供給裝置1()來構成電衆處理裝置,目q使用 昇電漿P之生成效率。 电〜步 再者,由於用於電磁場供給裝置1〇之圓筒 疚管】1 -20- 1300315 ⑹ 發明說明續頁 不包含内導體213B,故不會產生因内導體過熱所引起的 異常放電現象;而内導體21 3B係包含於同軸導波管213 中者。此外,電磁場供給裝置1 0雖包含凸塊2 7,但由於 圓筒導波管1 3之發熱量比同軸導波管2 1 3者小,故即使對 圓筒導波管13投入大電力,也不易產生因凸塊27過熱而 導致異常放電的現象;而該凸塊27之過熱係因來自圓筒 導波管13之熱所引起者。如此一來,並不需要設置用來 防止異常放電的複雜冷卻構件。因此,以低成本就可使 電磁場供給裝置1 0及電漿處理裝置實現穩定的動作。 再者,如圖6所示,因微波MW係以TEU模式在圓筒導 波管1 3進行傳導,故放射導波路2 1内之電場強度分佈係 呈現:電場強度強的部份F係強烈偏向圓筒導波管1 3内 之電場E之方向。但在圓筒導波管13進行傳導之微波MW 為圓偏波,微波MW之電場E係以圓筒導波管13之軸為中 心進行旋轉,故放射導波路2 1内之電場強度強的部份F 亦同樣進行旋轉。因此,放射導波路21内之電場強度分 佈係依時間平均值而均一化,如此一來處理容器1内之電 場強度分佈也依時間平均值而均一化,因此可使用處理 容器1内之電磁場所生成之電漿P在基板4面内進行均一 的處理。 接著,針對凸塊27之變形例進行說明。圖7A〜圖7C、 圖8A〜圖8C及圖9係顯示凸塊之變形例之圖。 圖1所示之凸塊27係僅以介電體所形成者,相對的, 圖7A所示之凸塊30係包含如下二層結構者:下層31,其 -21 - 1300315 (16) 發明說明績頁 係以鋁或銅等金屬形成者;及上層3 2,其係以介電體形 成者。 在接合上層3 2及下層3 1之際,如圖7B所示,可利用螺 栓33把上層32及下層31進行固定。螺栓33係以用介電體 所形成者為佳。又,如圖7C所示,在上層32之下面形成 金屬薄膜34,並把上層32及下層31實施熱壓;而上層32 係用介電體所形成者。在該情形時亦可使用銲錫。金屬 薄膜3 4係以熱傳導性佳之材料所形成,因此在上層3 2所 產生的熱可經由下層31疏散往導體板23,故可防止凸塊30 的過熱。 此外,亦可如圖8A所示之凸塊40般,下層41可用介電 體來形成,上層42可用金屬來形成。 此外,亦可如圖8 B所示之凸塊5 0般,包含如下交互配 置之多層結構:層51、53,其係以金屬形成者;及層52 、54,其係以介電體形成者。 此外,亦可如圖8 C所示之凸塊6 0般,包含如下結構: 凸塊本體6 1,其係以介電體形成者;及包覆部份,其係 把該凸塊本體61之一部份或全體以金屬薄膜62進行包覆 者。 此外,亦可如圖9所示之凸塊70般,包含如下分割狀 結構:以金屬形成部分71、73、75、77,及以介電體形 成部分72、74、76、78 ;而其分割係以包含凸塊70之軸 的面為基準者。 如前所述,凸塊並非限定於僅以介電體所形成者,部 -22- 1300315 (17) 發明說明續頁 份以金屬所形成者亦可。如採用部份以金屬所形成者, 則在介電體方面,就可以採用比介電率低之低價格者。 如此則可降低凸塊之製造成本。 第2實施例 圖1 0係本發明第二實施型態之主要結構之剖面圖。在 該圖中,如與圖1及圖7 A〜圖7 C相同或相當的部份則賦予 相同的元件符號,但其說明則依照情況有所省略。 圖1 0所示之電磁場供給裝置包含錐形部8 1 ;錐形部8 1 係位於圓筒導波管13與放射導波路21之連接部,且由圓 筒導波管13向導體板22A變寬者。又,在導體板23上之 中心部設有凸塊30,其包含如下二層結構:下層31,其 係以金屬形成者;及上層3 2,其係以介電體形成者。 如同該電磁場供給裝置般,在設置凸塊3 0的同時,在 圓筒導波管13與放射導波路21之連接部之處設置錐形部 8 1 ;如此可發揮如下效果:減緩從圓筒導波管1 3向放射 導波路2 1之阻抗的變化,以及減低在兩者之連接部上之 電力的反射。 接著說明與該電磁場供.給裝置之反射率的模擬測試結 果。在該模擬測試方面,圓筒導波管13的直徑Lg為φ90 mm ,放射導波路21之直徑La及高度D分別為φ480 mm、15 mm 。此外,錐形部8 1之底面的半徑和圓筒導波管1 3的半徑 (Lg/2)之差Wt為5 mm;而錐形部81的高度Ht為5 mm。又 ,凸塊30之底面的的直徑Lb、高度Hb分別為φ70 mm、50 mm ;凸塊3 0之下層3 1係以銘來形成,而上層3 2係以 1300315 〇8) 發明說明績頁 • W-.-+ 丁 i〇3(欽酸鋇:2·45 GHz時之比介電率εΓ = 13〜15、 tanS==:l0'4)來形成。在該結構下,從高頻電源11投入頻率 2 ·45 GHz之微波MW時,其反射率僅-30〜-25 dB,此為極 小又數值。因此,該電磁場供給裝置可謂具有很高之供 ^欢率。如將該電磁場供給裝置使用於電漿處理裝置上 ’則可在電漿之生成上發揮高效率。 以上係以使用頻率2.45 GHz之微波MW的例子進行說 m , ' 但適用於本發明之頻率並不限定於頻率2.45 GHz ; β ’如使用1 GHz〜數十GHz之微波MW的情形,亦可獲 f同樣的效果。再者,如使用包含比微波更低頻帶之高 頻波時,亦可獲得同樣的效果。 又’微波MW之傳輸模式亦可使用ΤΜ(Η模式。 此外,以上係以RLSA12、12Α為切槽天線之一例進行 說明’但並非僅限於此;使用其他切槽天線亦可。 第3實施例 圖11係本發明第三實施型態之結構圖。在該圖中,如 與圖2 1相同或相當的部份則賦予相同的元件符號,但其 說明則依照情況有所省略。 圖11所示之微波電漿處理裝置包含··處理容器1〇1, 其係用於容納半導體或LCD等之基板(被處理體)1 04並對 該基板104實施電漿處理者;及電磁場供給裝置11〇,其 係向該處理容器1 0 1内供給微波M W,利用其電磁場之作 用在處理容器101内生成電漿Ρ者。 電磁場供給裝置1 1 0包含:高頻電源丨1 1,其係用於產 -24 - 1300315 (19) 爹明說叼續頁 生頻率2.45 GHz之微波MW者;放射線狀切槽天線U2 (Radial Line Slot Antena,以下簡稱 RLSA);及圓筒導波 管1 1 3,其係用於連接高頻電源n丨和rL s a 1 1 2之間者。 而圓筒導波管113之傳輸頻率為2.45 GHz、傳輸模式為 TEn。 此外,圓筒導波管11 3中設有:圓偏波轉換器i丨4,其 係位於高頻電源1 1 1側;及整合器〗丨5,其係位於RL s A n 2 侧。 圓偏波轉換器114的功能為:把在圓筒導波管113傳導 之TEU模式的微波MW轉換為圓偏波。在此,圓偏波係指 具有如下特徵之電磁波:其電場向量在與其進行方向之 軸的垂直面上,每一週期旋轉一圈之旋轉電場。 圖1 2係圓偏波轉換器11 4之結構例之圖,其係顯示與 圓筒導波管113之軸垂直之剖面。該圖所示之圓偏波轉換 器114可包含一對之兩個圓柱狀突起ii4A、114B,而該 圓柱狀突起114A、114B係位於圓筒導波管113之内壁面 ,且呈相互對向狀者;又,該圓偏波轉換器114亦可包含 設置於圓筒導波管113之軸方向上之多對前述圓柱狀突起 。兩個圓柱狀突起1 14A、1 14B係配置於,與TEn模式之 微波MW電場E主方向呈45。之方向。再者,如使用其他 結構之圓偏波轉換器亦可。 整合器1 1 5係用於整合圓筒導波管11 3之供給側(即高頻 電源111側)與負荷側(即RLSA 11 2側)之間的阻抗者。整合 器115可具有如下結構:譬如,在圓筒導波管113之軸方 -25- 1300315 (20) 爹巧說明乘頁 向設置多個電抗元件作為一組 圓周方向以90。之角度間隔設置四組。就電抗元件而言, 其可採用短管或分叉導波管等;該短管係包含由圓筒導 波管113之内壁面朝半徑方向凸出之導管或介電體者;而 該分叉導波管係一端朝圓筒導波管113内開口,並且他端 已經實施電子功能之短路處理者。 圖13係圖11所示RLSA112之擴大剖面圖。RLSAU2包 含:二個圓形導體板122、123 ;其係用於形成放射導波 路121且呈對向配置狀;及導體環124,其係用於連接且 防護該二個圓形導體板122、123之外周部者。導體板122 與導體環m係一體开…而導體板122係相當於:射導 波路121又上面者;導體板123係以螺栓130與導體環固定 ’而導體板123係相當於放射導波路m之底面者。 導體板122之中心部上机古阿 之同圍古 形之開口 125,該開口 125 之周圍有圓筒導波管113之 , ^ , 凸緣113F,蔹凸緣113F係以 累栓(未在圖中顯示)進行· 射導波路⑴之上…在二構而中導體板:22係相當於放 ,,^ 、口構中’圓筒導、味;^ 1 1 3和 放射導波路1 2 1形成連接, 波& 波MW則從開口 125被引人放筒導波管1 13内傳導之微 導體板123上設有多個切槽…皮路121内。 .射導波路121内之微波馗臂向,其係用於把傳導於放 而導體板123係相當於放射導故埋容器101内進行供給; 圖14係顯示導體板123上之士路121之底面者。 該圖所示,在導體板123上,^7槽配置例之平面圖。如 可把沿導體板123之圓周方 -26 - 1300315 (21) 發明說明續頁 向延伸之切槽1 2 6進行同心圓狀配置。又,把切槽1 2 6配 j 置於旋渦線上亦可。把導體板123之半徑方向之切槽間隔 設定為(Xg((Xg為放射導波路ι21中之管内波長)程度,形 成放射形天線亦可。或設定為(Xg/3〜Xg/40)程度,形成 環形天線亦可。此外,配置多對呈八字狀之切槽丨2 6,使 之放射圓偏波的方式亦可。 此外,在放射導波路121内亦可配置比介電率大於1之 介電體。如此一來,因管内波長(λ g變短,故可增多配置 於導體板123之半徑方向的切槽126,提昇微波MW之供 給效率。 如圖1 3所示,在圓筒導波管1 1 3與放射導波路1 2 1間的 連接部上設置有由圓筒導波管1 1 3向放射導波路1 2 1變寬 的錐形部1 2 9。錐形部1 2 9之剖面形狀可為直線狀,亦可 為圓弧狀。 此外,在導體板123上之中心部設有凸塊127。凸塊127 係朝導體板122之開口 125凸出之呈略圓錐形之構件;其 可使用鋁或銅等金屬來形成。 圖1 5係凸塊1 2 7之理想側面形狀之概念圖。如該圖所 示,把凸塊127之先端做成略球面之圓滑狀,如此可抑制 電場集中於凸塊127之先端而導致異常放電的現象。又, 減小凸塊127底襟部份對稜線之導體板123的傾斜度,如 此可帶來如下效果··減小在凸媿1 2 7與導體板1 2 3之間交 界處之阻抗的變化,以及減低在該處之微波MW的反射。 經由呈略圓錐形之凸塊127及前述錐形部129的作用, -27- 1300315 (22) 筆明說明續頁 可發揮如下功效:減緩從圓筒導波管1 i 3向放射導波路1 2 J 的阻抗變化,以及降低在圓筒導波管113與放射導波路121 的連接部上之微波M W的反射。 如圖13所示,在導體板122之開口 125的周圍配設有多 個支柱128。整體之支柱128係呈圓柱狀,外部上面設有 螺絲部,下面則設有螺絲孔。該支柱1 2 8係插入如下之矩 形之貫穿孔中;讓支柱128之下面與導體板123接觸的情 況下,從導體板1 2 3之下方以螺栓! 3丨插入該螺絲孔,使 支柱128固定於導體板123上;而前述矩形之貫穿孔係設 置於導體板122之開口 125的周圍以及圓筒導波管113之凸 緣113F上者。此外,把螺帽132套入凸出於凸緣113?上 之螺絲部中,則使支柱丨2 8固定於導體板1 22上。如前述 奴’把支柱128之兩端固定於導體板122、123上,可使導 體板123之中心附近受到支柱128的支撐,如此則可防止 凸塊127及導體板123因自身的重量而導致導體板123彎曲 。此外’以陶瓷等介電體來形成支柱1 2 8及螺栓1 3 1,因 此抑制了對放射導波路1 2 1内之電磁場的影響。 接著,針對圖11〜圖15所示之電漿處理裝置的動作進 行說明。圖1 6係微波M W之傳導狀態概念圖,而該微波μ W 係位於圓筒導波管113與放射導波路121之連接部者。 咼頻電源111所產生的微波M W係以τ Ε丨i模式在圓筒導 波管113進行傳導,並因圓偏波轉換器n4而被轉換為圓 偏波’然後到達圓筒導波管1 1 3與放射導波路1 2 1之連接 部。如圖1 6所示,位於連接部之微波MW,在包含圓筒 -28- 13〇〇3i5 (2°) 奪明說明續頁 轴的面内被凸塊127分割為左右兩部份;而 1§| 彳曼,士々产 因 同等波管11 3内且為水平方向之電場E的的方向,則 。凸堍127與錐形部129而逐漸傾斜,最後變為垂直方向 # 口㈤述方式,被引入放射導波路121之微波MW會以τΕ 模式朝半徑方向進行傳導。 在放射導波路121内傳導的微波MW,係從多個切槽126 々以介電體板1〇7被供應到處理容器1〇1内;該多個切槽 126係在導體板123上形成者,而導體板123係相當於放射 導波路121之底面者。在處理容器1〇1内,由於微波Mw 之電磁場’使得由噴嘴106所引入的電漿氣體產生電離, 或依狀況而定發生解離而生成電漿P,進行對基板1〇4的 處理。 如圖17所示,因微波MW係以TEU模式在圓筒導波管U3 進行傳導,故放射導波路1 2 1内之電場分佈係呈現··電場 強度強的部份F係強烈偏向圓筒導波管11 3内之電場E之 方向。但在圓筒導波管U3進行傳導之微波MW為圓偏波 ,微波M W之電場E係以圓筒導波管11 3之軸為中心進行 旋轉’故政射導波路121内之電場強度強的部份F亦同樣 進行旋轉。国此,放射導波路121内之電場強度分佈係依 時間平均值而均勻化’如此一來處理容器1 0 1内之電場強 度分佈也#時間平均值而均勻化,因此可使用處理容器 1〇1内之電滋場所生成之電漿P在基板104面内進行均一 的處理。 接著,針對圖1 3之電磁場供給裝置11 0說明模擬測試 -29· 1300315 (24) 發明說明續頁 的結果。在該模擬測試方面,圓筒導波管1 1 3的直徑L g 為φ90 mm,放射導波路121之直徑La及高度D分別為φ480 mm、15 mm。此外,錐形部129之底面的半徑和圓筒導 波管1 13的半徑(Lg/2)之差Wt為5 mm;而錐形部181的高 度Ht為5 mm。又,凸塊127係以鋁來形成,其底面的直 徑Lb、高度Hb分別為φ85 mm、30 mm。在該結構中,對 圓筒導波管1 13投入頻率2·4 5 GHz之微波MW,實施模擬 測試的結果;在圓筒導波管1 1 3與放射導波路1 2 1之連接 部上獲得的反射率(反射電力/輸入電力)為-15 dB。 從前述模擬測試之結果可知··以Lb = (()70 mm、Hb = 50 mm 之先前型式的凸塊3 2 7所獲得的反射率,如改採如下結構 亦可獲得:在圖13所示電磁場供給裝置no上設置錐形部 129,且使用體積比先前型式小之8 5 mm ' Hb = 3 0 mm 的凸塊1 2 7。把凸塊1 2 7體積變小後,其質量變小,故可 減輕其對導體板123施加的負荷。因此,當RLSA1 12受到 衝擊時,可降低用於支撐導體板123之支柱128的破損頻 度。 在該電磁場供給裝置11〇上,可以在不加大支柱128的 同時,並降低支柱!28的破損頻度。因此對放射導波路121 内之電磁場所產生的影響很小。 此外’在僅變換凸塊127之底面之直徑Lb的情況下, 實施同樣的模擬測試,其結果顯示:在直徑Lb為φ 90 mm 以上的情形時,獲得的反射率為-20 dB以下。從該結果 可知·如5又置Wt = Ht = 5 mm之錐形部129,及使用Lbg -30- 1300315 (25) 發明說明續頁 φ90 mm、Hb = 30 mm之凸塊127,貝1J在圓筒導波管113與 放射導波路1 2 1之連接部上可維持極小的反射。 第4實施例 圖1 8係本發明第四實施型態之主要結構之剖面圖。在 該圖中,如與圖1 1、圖13相同或相當的部份則賦予相同 的元件符號,但其說明則依照情況有所省略。 圖11、圖13所示之電磁場供給裝置110中包含了凸塊 127及錐形部129;但在圖18所示之電磁場供給裝置中並 未設置凸塊127。然而,即使只有錐形部129A ;依然可 減緩從圓筒導波管1 1 3向放射導波路1 2 1的阻抗變化,因 此,如調整圓筒導波管113之直徑Lg與放射導波路121之 高度D的比率,則可獲得和圖1 1、圖1 3所示之電磁場供 給裝置11 〇相同程度的反射率。 如圖18所示,把凸塊127從導體板123上刪除,則可更 減輕施加於導體板123上的負荷。因此,當RLSA 11 2A受 到衝擊時,可更降低用於支撐導體板123之支柱128的破 損頻度。 第5實施例 圖1 9係本發明第五實施型態之主要結構之剖面圖。在 該圖中,如與圖1 1、圖1 3相同或相當的部份則賦予相同 的元件符號,但其說明則依照情況有所省略。 圖19所示之電磁場供給裝置包含凸塊140;而凸塊140 包含:凸塊本體141 ;及金屬薄膜142,其係包覆該凸塊 本體141之表面者。 -31 - 1300315 (26) 發明說明續頁 凸塊本體141係由介電體所形成,而該介電體之密度 小於先前型式凸塊所用之鋁的密度;具體而言,其係以 比20°C時2.69X103 kg/m3更小密度的塑膠等所形成。再 者’凸塊本體1 4 1亦可用比鋁密度更小之多孔質等來形成 。凸塊本體141之尺寸亦可和先前型式之金屬製凸塊327 之尺寸大約相同。 在金屬薄膜142方面,譬如可使用鋁、銅、銀等來形 成,而其厚度可以是0.1 mm左右。又,金屬薄膜142並 無必要包覆到凸塊1 4 0之底面,亦即與導體板1 2 3之對向 面。 如前所述,以密度小之材料來形成凸塊本體1 4 1,則 可使整體凸塊140具有較小質量,其對導體板123所施加 的負荷也較小;因此,當RLSA 1 12B受到衝擊時,可降 低用於支撐導體板123之支柱128的破損頻度。 此外,以金屬薄膜142包覆凸塊本體141,可獲得和凸 塊整體以金屬形成時相同的特性。 在如圖19所示之電磁場供給裝置方面,由於可在不必 &粗支柱1 2 8的同時,減少支柱丨2 8的破損頻度,故對放 射導波路U1内之電磁場的影響很小。 在如圖19所示之電磁場供給裝置方面,在圓筒導 波g 113與放射導波路121之連接部上並未設置錐形部, 但亦可和圖13般設置錐形部129。如此一來,可縮小凸塊 140的體積’而使其質 、 貝置憂侍更小。因此,其對導體板1 23 所施加的自荷也更,』、 _ _ /、 ’可更加降低支柱1 28的破損頻度。 1300315 (27) 發明鹗明績頁 即使以中空的金屬來形成凸塊,因其質量小,故對導 體板I23所施加的負荷也小,進而可降低用於支撐導體板 I23之支柱128的破損頻度。 以上係以使用頻率2.45 GHz之微波MW的例子進行视 明’但適用於本發明之頻率並不限定於2.45 GHz ;譬如 ,如使用1GHz〜數十GHz之微波MW的情形,亦可獲得同 樣的效果。再者,如使用包含比微波更低頻帶之高頻波 時’亦可獲得同樣的效果。 此外’圓筒導波管丨13之傳導模式亦可用TM()1模式。 又,以上係以RLSA 112、112A、112B為切槽天線之 例進行說明,但並非僅限於此;使用其他切槽天線亦可。 產業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發明之電漿處理裝置可應用於蝕刻裝置、CVD裝置 及灰化裝置等方面。 -33-

Claims (1)

  1. 1300315 第091122315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93年3月)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電磁場供給裝置,其特徵在於包含: 導波路,其包含:第一導體板,而第一導體板包含 多個切槽;及第二導體板,其係與第一導體板呈對向 配置者; 圓筒導波管,其係與前述第二導體板之開口連接者 ;及 凸塊,其係設置於前述第一導體板上,朝前述第二 導體板之開口呈凸出狀,且係至少有一部份由介電體 所形成者;且 構成前述凸塊之其他部份係由金屬所形成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磁場供給裝置,其中 前述凸塊之朝向前述開口之先端係呈圓滑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磁場供給裝置,其中進一步 包含 錐形部,其係設置於前述圓筒導波管與前述導波路 的連接部上;且該錐形部係由前述圓筒導波管朝前述 導波路呈現變寬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磁場供給裝置,其中進一步 包含 支柱,其係設置於前述第二導體板之開口的周圍, 該支柱係與前述第一導體板及第二導體板呈連接固定 ,且係由介電體所形成者。 1300315 申請牟利範圍續頁: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磁場供給裝置,其中 前述凸塊包含:凸塊本體,其係由介電體所形成者 :及金屬膜,其係包覆該凸塊本體之表面者。 6. —種電漿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包含: 處理容器,其係用於容納被處理體者;及 電磁場供給裝置,其係向該處理容器内供給電磁場 者;
    而該電磁場供給裝置係包含: 導波路,其包含:第一導體板,而第一導體板包含 多個切槽;及第二導體板,其係與第一導體板呈對向 配置者; 圓筒導波管,其係與前述第二導體板之開口連接者 :及
    凸塊,其係設置於前述第一導體板上,朝前述第二 導體板之開口呈凸出狀,且係至少有一部份由介電體 所形成者;且 前述凸塊之其他部份係由金屬所形成者。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前述凸塊之朝向前述開口之先端係呈圓滑狀。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進一步包 含 錐形部,其係設置於前述圓筒導波管與前述導波路 的連接部上,且係由前述圓筒導波管朝前述導波路呈 現變寬狀。 -2- 1300315 申請專初範圍(續頁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進一步包 含 支柱,其係設置於前述第二導體板之開口的周圍, 該支柱係與前述第一導體板及第二導體板呈連接固定 ,且係由介電體所形成者。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前述凸塊包含:凸塊本體,其係由介電體所形成者 :及金屬膜,其係包覆該凸塊本體之表面者。
    -3-
TW091122315A 2001-09-27 2002-09-27 TWI3003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97801A JP4499323B2 (ja) 2001-09-27 2001-09-27 電磁界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2001300416A JP4481538B2 (ja) 2001-09-28 2001-09-28 電磁界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00315B true TWI300315B (zh) 2008-08-21

Family

ID=26623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22315A TWI300315B (zh) 2001-09-27 2002-09-27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244693A1 (zh)
KR (1) KR100626192B1 (zh)
CN (1) CN100573827C (zh)
TW (1) TWI300315B (zh)
WO (1) WO200303023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8062B (zh) * 2008-11-14 2014-02-21 Semes Co Ltd 電漿天線以及含該天線的電漿處理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96950B1 (ko) * 2004-03-19 2011-12-20 샤프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플라즈마 처리장치 및 플라즈마 처리방법
JP4852997B2 (ja) * 2005-11-25 2012-01-11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波導入装置及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DE112008001130T5 (de) * 2007-06-11 2010-04-29 Tokyo Electron Ltd. Plasmabearbeitungsvorrichtung, Energieversorgungsvor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der Plasmabearbeitungsvorrichtung
JP5376816B2 (ja) * 2008-03-14 2013-12-25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波導入機構、マイクロ波プラズマ源およびマイクロ波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KR101124789B1 (ko) * 2008-03-26 2012-03-23 가부시끼가이샤교산세이사꾸쇼 진공장치용 이상 방전 억제장치
JP2010050046A (ja) * 2008-08-25 2010-03-04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KR101029557B1 (ko) * 2008-11-05 2011-04-15 주식회사 아토 플라즈마 발생 장치 및 플라즈마 처리 장치
DE102009044496B4 (de) * 2009-11-11 2023-11-02 Muegge Gmbh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von Plasma mittels Mikrowellen
KR101037683B1 (ko) * 2010-11-30 2011-05-27 한정수 하수도 악취 누출 방지 장치
JP2015018687A (ja) * 2013-07-10 2015-01-29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波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スロットアンテナ及び半導体装置
JP2015018686A (ja) * 2013-07-10 2015-01-29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波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スロットアンテナ及び半導体装置
JP5850581B2 (ja) * 2013-11-29 2016-02-03 株式会社京三製作所 プラズマ未着火状態判別装置およびプラズマ未着火判別方法
FR3049393B1 (fr) * 2016-03-24 2020-05-08 Centre National D'etudes Spatiales C N E S Procede d'alimentation d'un guide d'onde radial et dispositif a guide d'onde radi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4716A (en) * 1988-01-20 1991-06-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etching, ashing and film-formation
US5173641A (en) * 1990-09-14 1992-12-22 Tokyo Electron Limited Plasma generating apparatus
JP3224105B2 (ja) * 1992-03-13 2001-10-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プラズマプロセス装置
JPH11260594A (ja) * 1998-03-12 1999-09-24 Hitachi Ltd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2000299198A (ja) * 1999-02-10 2000-10-24 Tokyo Electron Ltd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TW492040B (en) * 2000-02-14 2002-06-21 Tokyo Electron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two circuit components which have different impedances
US6910440B2 (en) * 2000-03-30 2005-06-28 Tokyo Electron Ltd. Apparatus for plasma processin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8062B (zh) * 2008-11-14 2014-02-21 Semes Co Ltd 電漿天線以及含該天線的電漿處理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244693A1 (en) 2004-12-09
CN1550035A (zh) 2004-11-24
WO2003030236A1 (fr) 2003-04-10
KR100626192B1 (ko) 2006-09-21
CN100573827C (zh) 2009-12-23
KR20040047850A (ko) 2004-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0315B (zh)
US7243610B2 (en) Plasma device and plasma generating method
KR101157143B1 (ko) 마이크로파 플라즈마 처리 장치의 천판, 플라즈마 처리 장치 및 플라즈마 처리 방법
JP4014300B2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US6325018B1 (en) Flat antenna having openings provided with conductive materials accommodated therein and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the flat antenna
KR100507717B1 (ko) 플라즈마 처리 장치
JP3828539B2 (ja) マイクロ波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プラズマ処理方法及びマイクロ波放射部材
Guo et al. Wideband and high-gain Fabry–Pérot cavity antenna with switched beams for millimeter-wave applications
JP6356415B2 (ja) マイクロ波プラズマ源およ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4183934B2 (ja) マイクロ波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マイクロ波プラズマ処理方法及びマイクロ波給電装置
US9281176B2 (en) Microwave plasma lamp with rotating field
JP6624833B2 (ja) マイクロ波プラズマ源およ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2003188152A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ラズマ生成方法
Zhao et al. Wideband wide beamwidth full-wavelength sectorial dipole antenna under dual-mode resonance
Magarotto et al. Plasma-based reflecting and transmitting surfaces
JP4499323B2 (ja) 電磁界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KR100682096B1 (ko) 플라즈마 처리장치 및 플라즈마 생성방법
JPH1168446A (ja) 半波長ダイポールアンテナ、水平偏波用アンテナおよびアレイアンテナ
Yin et al. Planar vertically polarized unidirectional dielectric radiator Fabry–Perot antenna fed by embedded thin slotted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TWI707059B (zh) 聚焦式微波電漿反應器
JP4481538B2 (ja) 電磁界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4486068B2 (ja) プラズマ生成方法
JP2005243650A (ja) スロットアレイアンテナおよ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US20050000445A1 (en) Plasma processing device and plasma processing method
JP2018006257A (ja) マイクロ波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