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95171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95171B
TWI295171B TW94128068A TW94128068A TWI295171B TW I295171 B TWI295171 B TW I295171B TW 94128068 A TW94128068 A TW 94128068A TW 94128068 A TW94128068 A TW 94128068A TW I295171 B TWI295171 B TW I29517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heat
thin layer
heat insulating
insula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4128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24106A (en
Inventor
Kiyoshi Miyazawa
Naohito Takeuchi
Hiromi Teraoka
Takeshi Hanajiri
Original Assignee
Uni 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 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 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624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24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95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9517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 A61F7/03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thermophore, i.e. self-heating, e.g. using a chemical rea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 A61F7/03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thermophore, i.e. self-heating, e.g. using a chemical reaction
    • A61F7/03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thermophore, i.e. self-heating, e.g. using a chemical reaction using oxygen from the air, e.g. pocket-stoves
    • A61F7/034Flamele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2007/0001Body part
    • A61F2007/0002Head or parts thereof
    • A61F2007/0003Fa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2007/0059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with an open fluid circuit
    • A61F2007/006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with an open fluid circuit of gas
    • A61F2007/0062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with an open fluid circuit of gas the gas being steam or water vapour

Description

129517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加溫體’其穿戴在身體的臉部或其他部 位,適用於將肌膚以適宜的溫度加溫者。 【先前技術】 穿戴在身體上使身體暖和的加溫艚之中,有的裝備有當 供給氧時發熱的發熱體。另外專利文獻1和專利文獻2揭示 了身體穿戴用加溫體,其中上述發熱體發出的水蒸氣能供 給於肌膚。 專利文獻1記載的加溫體具有發熱體,其包含金屬粉、 水分和鹽類等。上述發熱體被裝在能透過氧氣和水蒸氣的 透濕性外袋的内部,在面向肌膚的一側,上述透濕性外袋 和上述發熱體之間夾有織布、不織布、紙、多孔性膜、帶 有穿孔的發泡塑膠等形成的溫度調節材料。
上述加溫體從密封袋中取出時,氧氣通過透濕性外袋和 溫度調節材料到達發熱體,發熱體由於上述金屬粉產生氧 化反應而發熱,發熱體内的水分蒸發成爲水蒸氣,透過上 述溫度調節材料和透濕性外袋供給於皮膚〗 另外,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加溫體,大致呈正方形的2個 發熱體的表面重疊著包含紙和不織布的溫度調整材料,這 些再裝在透濕性不織布的外袋内。用時將該加溫體的2: 發熱體部分向著眼睛穿戴在臉部上。 [專利文獻1]特開平11-342147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平2〇〇2-78728號公報 104047.doc 1295171 上述專利文獻1之加溫體,在水蒸氣產生的一面,發熱 體和透濕性外袋之間夾有上述透濕性溫度調節材料;而上 述水蒸氣產生的相反面,上述發熱體表面只是覆蓋著透濕 於生外袋,或者發熱體和透濕性外袋之間只夾著透濕性内 袋。 因此在水蒸氣產生一側的相反側之面,不僅具有通過熱 傳導使熱量容易散失之構造,而且在上述相反狀面水蒸 氣通過透濕性外袋也容易轉移到外部。這樣,發熱體產生 的熱量很容易散失到外部,而且氧氣從上述相反側之面提 供給發熱體,從而促進發熱體的氧化,使發熱體難以持久 維持發熱時間。 、另外專利文獻1中亦揭*,在上述相反侧,發熱體和透 錢外袋之間夾有非透驗薄層從而防止相反狀面之水 蒸氣透過。㈣使在這種形態下,由於上述非透濕性薄層 呈膜狀’並不能防止熱自相反側之面通過傳導而散失,發 熱體難以持久維持發熱時間。 而且,當將水蒸氣產生面與例如臉部接觸,而用手把持 上述相反側時,由於水蒸氣產生側和相反側的表面均被加 熱’手會感覺到熱,而難以持續用手把持加溫體。 本發明旨在解決上述_直以來存在的問題,其目的為提 4種將側保持在適度的溫度,另一側則使熱量難以散 失,從而使發熱體可長時間維持發熱之加溫體。 【發明内容】 本發明係提供一 種加溫體,其係具有一 側表面存在之第 104047.doc 1295171 表蓴a #另側表面存在之第2表面薄層,以及上述兩 表面薄層之間存在之氧氣供給時發熱之發熱體,至少上述 第1表面薄層為通氣性者,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丨表面薄層和 上述發熱體之間設有通氣性之第1隔熱層,上述第2表面薄 層和上述發熱體之間設有非通氣性或者比上述第1隔熱層 通氣度低之第2隔熱層。 本發明之加溫體,在第!表面薄層側與第2表面薄層側兩 面加熱體均覆蓋有隔熱層°而且發熱體的熱量大多傳遞至 第1表面薄層側。因此第】表面薄層側能使肌膚加溫至適度 的皿度3外,熱量難以從第2表面薄層側散失,而且由 於從第2表面薄層提供給發熱體的氧氣报少,《而能使發 熱體長時間維持咼溫狀態。另外由於第2表面薄層側溫度 可較低,當將第1表面薄層側貼在肌膚上時,容易用手把 持第2表面薄層側。 生水蒸氣者,上述第 例如,本發明中上述發熱體係能產 1隔熱層為透濕性。 w發明係能從第1表面薄層侧放出水蒸 膚,給肌膚加溫之同時,亦可給肌膚加濕 本發明上述第2表面薄層為非福名α 寻瑨马非通乳性且非透濕性者較 佳0 從第2表面薄層側 進而延長發熱時
一側溫度為50°C 這樣的構成能使水蒸氣不會或者彳艮難 散失,從而使發熱體能維持發熱熱量, 間。 本發明之上述第1隔熱層與第2隔熱層 104047.doc 1295171 以上時,另一側溫度能低1 o°c以上。 本&明中例如上述第2隔熱層為多孔質樹脂a,上述第1 隔…、層為夕孔質樹脂膜,而且具有多個貫通孔。 本I月之加溫體,能將第丨表面薄層側設定至適度的加 …、1度,並使第2表面薄層側比第丨表面薄層側保持溫度 低。另外第1隔熱層和第2隔熱層白勺隔熱作用能使發熱體長 時間維持在較高溫度,而且藉由減少從第2表面薄層提供 ^熱體的氧氣量’使得發熱體能夠長時間維持發熱。另 外,用手把持第2表面薄層側變得比較容易。 【實施方式】 圖1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加溫體,其顯示第丨表面薄層朝 向正面的正面圖;圖2為沿圖i所示加溫體之^七線之部分 J面圖,圖3和圖4為以實施形態分類之上述加溫體構造之 分解剖面圖;圖5為將圖2之一部分擴大後之擴大部分剖面 圖;圖6和圖7為上述加溫體穿戴於臉部時之使用例説明 圖〇 圖1所不之加溫體丨中,圖丨面向正面之一側和圖2面向圖 示上方之一側為肌膚側表面2,與之相反之一側為非肌膚 側表面3。該實施形態之加溫體⑽將上述肌膚側表面㉔ 向身體肌膚穿戴者。 該加溫體1如圖6和圖7所示,能覆蓋住臉部面積近一 半。沿中心線0-0方向的長度至少能覆蓋住眼睛下方至 口,係80 mm以上,1〇〇 mm以上則更佳,其最大值例如係 180 mm以下,另外與中心、線〇-〇垂直方向的幅寬為能同時 104047.doc !295171 覆蓋住兩頰的寬度,係15〇 mm以上,200 mm以上則更 佳,其最大值例如為320 mm以下。 如圖1所示該加溫體i通過上下方向延伸之中心線〇_〇呈 左右對稱形狀。如圖6和圖7所示,加溫體1之上緣6為穿戴 於臉部時朝上的邊緣。與上述上緣6相對側之下緣7為加溫 體1穿戴於臉部時朝下的邊緣。
如圖1所示,上述加溫體1中,面向肌膚側表面2時中心 線〇_〇之右側形成有右内側加熱部位11 ;中心線〇-〇的左 側形成有左内側加熱部位12。在上述右内側加熱部位丨i的 更右側形成有右外側加熱部位13。在上述左内側加熱部位 12的更左側形成有左外侧加熱部位14。 右内側加熱部分U為分割線21所包圍之領域。上述分割 線21包含有與上述中心線〇-〇平行之内側直線部分、相 對於中心線〇-〇傾斜之外側直線部分21b、以及向上凸出呈 弧線形之上線部分2 1 c和向下凸出呈弧線形之下線部分 21d。左内側加熱部分12為分割線22所包圍之領域。該分 割線22也包含有與上述中心線〇_〇平行之内側直線部分 22a、相對於中心線〇_〇傾斜之外側直線部分、以及上 線部分22c和下線部分22d。 右外側加熱部分13為分割線23所包圍之領域。上述分割 、 3有”上述外側直線部分21 b平行之直線部分23a、 以及除此之外之曲線部分23b。同樣,左外側加熱部分Μ 為分割線24所包圍之領域。上述分割線%包含有與上述外 側直線部分22b平行之直線部分%、以及除此之外之曲線 104047.doc 1295171 部分24b。 右内側加熱部分丨丨與左内 ,熱口P刀14,左右對稱位於 中〜線0-0兩側,並呈左 v 10, ^ t 対%形狀。另外,右外侧加埶 部分13與左外側加熱部分14, …、 也及右對%位於中心線〇_〇 兩側’並呈左右對稱形狀。
加溫體1中’除上述右内側加熱部分u、左内側加熱部 分12、右外側加熱部分13和左外側加熱部分14之外之區 域’係不含發熱體,不具備發熱和水蒸氣產生功能之薄壁 層15。該薄壁層15除加熱體之外,各構成材料係一起加壓 溶接而成。另外,上述右内側加熱部Μ、左内側加熱部 分12、右外側加熱部分13以及左外侧加熱部分14,均被上 述薄壁層15包圍。 如圖1所示,上述内側直線部分2 i a與上述内側直線部分 22a之間、延中心線〇-〇延伸的部分,係由上述薄壁層15形 成之中央變形部分16。另外,上述外側直線部分21b與上 述直線部分23a之間的部分,係由上述薄壁層丨5形成之右 側變形部分17。同樣地’上述外側直線部分22b與上述直 線部分24a之間的部分,係由上述薄壁層丨5形成之左側變 形部分1 8。 如圖1所示,上述中央變形部分16形成有通氣部分27。 該實施形態中,從肌膚側表面2到非肌膚側表面3貫通除去 形成中央變形部分1 6的薄壁層1 5,則形成上述通氣部分 27。通氣部分27係可為一定開口面積之貫通穴,或係一貫 通裂缝。 104047.doc -11 - 1295171 如圖2和圖3所不,在上述右内側加熱部分u、左 熱部分12、右外側加熱部分13以及左外側加熱部分口 部設有發熱體31。該發熱體31含有鐵、㉝、辞等容易&内 之金屬粉和水、以及使金屬粉氧化的鹽類。上述:類:, 化鋼、氯化鉀、氯化妈、氯化鎮等。進而,為促進金屬: 氧化’也可含有活性碳、破黑、石墨等含碳材料。而且: 了能長時間保持水分,也可含有經石1_、_膠、爲 氧化矽等保濕劑。 ^、一 供給上述發熱體3 1氧氣時, 能使溫度上升到80°C或者8〇°C 3 1内的水分蒸發產生水蒸氣。 金屬粉氧化所產生的氧化熱 以上。該氧化熱能使發熱體 在上述各構成要素均含有的狀態下用滾軋機加壓成薄層 狀後可使用於上述發熱體31。另外發熱體31爲了維持薄^ 狀可含有樹脂材料、黏著劑和纖維等。 曰 使用薄層狀之發熱體31時如圖3所示,發熱體31之表面 不必為防止金屬粉脫落而設填料層,可將發熱體η表面第 1隔熱層32和第!表面薄層4重疊構成。這樣的構成,避免 :填料層妨礙水蒸氣通過’水蒸氣能通過第i隔熱層32和 第1表面薄層4供給於肌膚。 圖2和圖3所示之實施形態中,第1表面薄層4與發熱體31 之門夾著第1隔熱層32;第2表面薄層5與發熱體31之間夾 著第2隔熱層33。 第1表面薄層4、第2表面薄層5、第!隔熱層32以及第2隔 熱層33具有與加溫體丨之全體形狀和面積相同之形狀和面 104047.doc -12- 1295171 積。而且,在上述右内侧加熱部分u、左内側加熱部分 12、右外側加熱部分13以及左外侧加熱部分14以外之區 域,第1表面薄層4、第2表面薄層5、第!隔熱層32以及第2 隔熱層33緊密貼合,形成薄壁層15。該實施形態如圖5所 示薄壁層丨5處形成多個凸起部分35,該凸起部分35主要 由上述各構成要素由於加熱加壓而溶接形成。如圖 示’凸起部分3 5由細小的十字形圖樣形成。 第1表面薄層4與第1隔熱層32為具通氣性且透濕性。另 一方面,第2表面薄層5與第2隔熱層33為非通氣性且非透 濕性。 本説明書所說之通氣性,是指能使包含氧氣之空氣通過 之性質;而非通氣性是指不能使上述空氣通過之性質。透 濕性是指能使水蒸氣通過之性質;而非透濕性是指不能使 水蒸氣通過之性質。另外通氣度可以一定時間内空氣通過 里之大小評估;透濕度可以一定時間内水蒸氣(水)通過量 之大小評估。 另外’本説明書之隔熱層是指該層第2表面之温度比第1 表面之溫度低。本説明書第1表面溫度為5〇r以上時,第2 表面溫度比第1表面溫度低1(TC以上者作為隔熱層。另外 第1隔熱層32和第2隔熱層33之間夾著之發熱體3丨發熱時, 於肌膚側表面2之第1隔熱層3 2的表面溫度比發熱體3丨表面 溫度低lOt以上,於非肌膚側表面3之第2隔熱層33的表面 溫度比發熱體3 1表面溫度低20°C以上。 如圖3所示第丨表面薄層4係多毛薄層。該多毛薄層係通 104047.doc -13 - 1295171 氣性透濕性之基材薄層4 1的外面4 1 a,即自面向穿戴者肌 膚的表面設有多條凸出的短纖維42。該多毛薄層以使用植 毛薄層較佳。 上述植毛薄層,由多數短纖維42以黏著劑黏著固定在基 材薄層41的外面41a上而形成。黏著短纖維42所採用之植 毛方法有靜電植毛法。該靜電植毛法將短纖維42表面塗上 石夕酸蘇打等導電性物質,或者將上述導電物質混入短纖維 _ 42中進行導電處理。並且使上述基材薄層41和短纖維42帶 有相互間具有電位差之電荷,即給基材薄層41和短纖維42 之間施予電壓,從而使帶電之短纖維42幾乎垂直的附著在 基材薄層41的外面41a上,並使用上述黏著劑使之黏著固 定在上述外面41a上。 基材薄層41係一種不織布,其由聚乙烯(pE)、聚丙烯 (PP)、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尼龍(Ny)等合成樹脂中 至少一種而形成之纖維、或者嫘縈纖維、天然纖維(例如 • 紙漿)等而形成。例如採用紡粘(spunbond)法、壓紋(point bond)法、水刺法、熱風(thr〇ugh air)法等而形成。 上述短纖維42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對苯二甲 酸乙二S旨(PET)、尼龍(Ny)等合成樹脂中至少一種而形成 之、截維、或者嫘縈纖維等。短纖維42為纖度〇11〜33 的、,、田纖維較佳,其凸出於基材薄層4丨外面4丨&之短纖維Μ 之長度為0.3 mm以上、5 mm以下較佳,更佳者為〇·5 mm 以上、2 mm以下。另外,基材薄層41外面41a的每i。㈤2短 纖維42的數量為100至1萬根,但並不侷限於該範圍。 104047.doc -14- 1295171 上述第1隔熱層32和第2隔熱層33,均由多孔質樹脂薄層 形成。第1隔熱層32由内部散佈著獨立氣泡之發泡樹脂薄 層’例如發泡倍率為1〇〜50倍的發泡聚乙烯樹脂薄層或發 泡聚胺甲酸醋樹脂薄層,而形成。第1隔熱層32中形成有 能使加熱後的空氣和水蒸氣通過之多個貫通孔34。該貫通 孔34 ’面後第1表面薄層4之外面32a的孔徑〇1比發熱體31 側内面32b的孔徑D2大。 上述第1隔熱層32之厚度,如前所述,能使另一側溫度 比發熱體3 1加熱之空氣溫度以及發熱體3丨產生之水蒸氣溫 度至少低10°C以上,更佳為低2(rc以上。上述厚度例如為 1〜5 mm。另外,上述内面32b上之貫通孔34之孔徑^為 〇·1〜2 mm之範圍内,on mm則較佳;上述内面上之 貫通孔34之開孔面積率為5〜3〇0/〇。 上述第2表面薄層5係,於以氣流(aiMaid)法、纺枯法、 壓紋(pointbond)法等形成之不織布5a的内面層係以聚乙烯 樹脂等形成之非通氣性、非透濕性之樹脂薄層_疊而構 成。 上述第2隔熱層33為不具有開孔之發泡聚乙烯樹脂薄層 或發泡胺甲酸乙|旨樹脂薄層,内部散佈著獨立的氣泡。; 2隔熱層33之厚度為〇 5〜4 mm,較佳為〇 5〜2 _。 圖4為其他實施形態之加溫體以之層構造。 該加溫體丨八中’設於上述右内侧加熱部分丨丨、左内侧加 熱部分12、右外側加熱部分13以及左外側加熱部们4中之 發熱體31A,並不是成型為薄層狀,而僅為相互獨立之全 104047.doc 15 1295171 屬粉之集合。該實施形態中,至少在上述右内側加熱部分 11左内侧加熱部分12、右外側加熱部分13以及左外側加 熱部分14中設有一對夾著加溫體3 i a之填料層45、。該 真料層45、46不能使金屬粉通過,而能使氧和水蒸氣通 過’由不織布、織布或者通氣性紙或通氣性樹脂膜等形 成。 上述加溫體1使用前密封在不通過氧氣之非通氣性樹脂膜 所形成的密封袋中。 使用時打開密封袋將加溫體取出,上述右内側加熱部分 1左内侧加熱部分12、右外側加熱部分13以及左外側加 熱部分14中言免置的發熱體31接觸到氧氣,金屬粉產生氧化 反應’由減熱而發熱。而且,由於該發熱使發熱體⑽ 包含之水分蒸發而產生水蒸氣。 氧氣通過第1表面薄層4及第1隔熱層32之貫通孔34從肌 膚側表面2提供給發熱體31 ;而第2表面薄層5和帛2隔熱層 33由於為非通氣性,所以從非肌膚侧表面3幾乎不提供氧 氣給發熱體31。 么由於非透濕性的第2隔熱層33和第2表面薄層5的樹脂膜讣 月b P且止舍熱體3 i加熱的空氣和發熱體3 }放出的水蒸氣通 過’所以它們不會從非肌膚側表面3流失,能透過第!隔埶 層32和第1表面薄層4僅集中供給肌膚側表面2。 這樣,由於發熱體31發出的熱的傳導被第2隔熱層32和第 隔…、層33所阻斷’加熱的空氣和水蒸氣通過第^隔熱層π 中的貝通孔34僅供給於肌膚側表面2,因而發熱體3 ^發出 104047.doc -16- 1295171 的熱能夠儲存在各加敎部分1〗1 …口丨刀11、12、13、14内,緩慢從肌 膚側表面2排出。因此,能夠長時間維持從各加熱部分 11 12、13、14中向肌膚侧表面2發出熱量。另外,外部 的氧氣不能從非肌膚侧表面3提供給發熱體31,氧氣主要 從肌膚侧表面2供給。因此向各加熱部分η、12、Η、Μ k供的氧氣不會一時過剩,你而且此日日,丄 代%仗而長時間維持發熱體3 1的發 熱0 如圖6和圖7所穿戴上述加溫以,使肌膚側表面2能 接觸到人體的肌膚。雖然由於金屬粉的氧化熱,發熱㈣ 之表面溫度能達到m:左右或者8代以上,但覆蓋於發熱 體31之上的第i隔熱層32内部為多個獨立氣泡形成之發泡 樹脂薄層,發熱體31產生的熱不會直接提供給人體肌膚, 所以能防止肌膚溫度異常升高。 另外,雖然被發熱體31加熱的空氣以及從發熱體31產生 的水蒸氣之溫度在8(TC左右或者肋^以上,該空氣和水蒸 φ 氣因通過第1隔熱層32之貫通孔34,進而通過第1表面薄層 4的基材薄層41而被冷卻,所以,在基材薄層41外面4ia的 溫度在6 0 °C或者6 0 °C以下。 如圖3所示,在第i隔熱層32中所形成之貫通孔34,發熱 體3 1相對側的内面32b的孔控D2小,而面向肌膚側的外面 32a的孔徑D1大,D1/D2在例如1.2〜5的範圍内。被發熱體 3 1加熱的空氣及從發熱體3 1產生的水蒸氣因爲是從小孔徑 D1的開孔端向貫通孔34流動,熱和水蒸氣分散供給到各貫 通孔34中’所以到達第1隔熱層32的外面32a的過程中容易 104047.doc 17 1295171 被冷卻。另外,由於在第1隔熱層32的外面32a,貫通孔34 的孔徑D1增大’所以熱和水蒸氣能被供給到第1表面薄声* 之任何地方。 位於加熱體1肌膚側表面2的第1表面薄層4,係由從基材 薄層41外面41 a凸出很多根短纖維42的多毛薄層。因爲第i 表面薄層4是通過很多根短纖維42與肌膚接觸,所以對肌 膚的接觸感很柔軟。
^ 另外,由於上述短纖維42的存在,在基材薄層41外面4U 與肌膚間形成了很短距離的空間。因此,通過基材薄層41 的被加熱的空氣及水蒸氣的溫度即使例如是在5(rc或者5〇 t以上,由於被加熱的空氣及水蒸氣是通過上述的空間供 給肌膚的,故能抑制對肌膚的刺激,防止肌膚感覺到高 溫。另外,被供給至基材薄層41與肌膚間的水蒸氣,通過 上述的空間,容易向周圍擴散,所以水蒸氣被供給到肌膚 表面的任何地方,能夠提高對肌膚的加濕效果。 • 特別是,由於第1表面薄層4是由靜電植毛法形成的,其 很多根的短纖維42幾乎與基材薄層41外面41a垂直的姿勢 凸出,故第1表面薄層4與肌膚接觸時,通過上述的短纖維 42 ’基材薄層41與肌膚間的空隙容易保持。 圖6為顯示加溫體1穿戴在人體臉部的狀態的正面圖,圖7 為其側面圖。 加/里體1,在右内側加熱部11和左内側加熱部丨2之間的中 央夂形部1 6處容易彎曲,而且右内側加熱部丨丨和右外側加 熱部14之間的右側變形部17及左内側加熱部12和左外側加 104047.doc -18- 1295171 熱部14之間的左側變形部18處亦容易弯曲。 立因此,右内側加熱部丨丨、左内側加熱部12、右外側加熱 部13及左外側加熱部14,它們相互間沒有約束,能各自獨 立地與臉部的肌膚接觸,故各加熱部u、12、13、Μ容易 與表面凹凸的臉部肌膚緊密接觸。 另外,在中央變形部16,開口有上下細長延伸的通氣部 27。該通氣部27其位於至少在鼻腔的高度處,進一步以位 於口的前方為佳。因此’容易呼吸,防止戴用者感到 呼吸困難。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説明第2表面薄層5和第2隔 熱層33爲非通氣性、非透濕性的物質,但第2表面薄層5和 第2隔熱層33稍有通氣性及透濕性也是可行的。但是,在 這種情況下,應使用第2表面薄層5的通氣度及透濕度比第 1表面薄層4的低、第2隔熱層33的通氣度及透濕度比第工隔 熱層32的低的物質。 即使是在使用稍有通氣性及透濕性的2隔熱層33時,如果 發熱體3i發熱時,能發揮非肌膚側表面3的溫度比肌膚側 表面2的溫度低1〇艺以上的隔熱效果,就與上述實施形態 一樣,從發熱體31提供給肌膚側表面2的熱能長時間保持 在高溫的狀態。 另外,第1隔熱層32和第2隔熱層33不只限於多孔性的樹 脂薄層,由數層不織布層疊而成的物質亦可。也就是說, 只要是由該層能發揮1〇t:以上的隔熱效果,無論什麼物質 都可以使用。但是,由於第2隔熱層33的非通氣性或通氣 104047.doc -19- 1295171 度要低,例如可以用數枚不織布和樹脂膜層疊而構成。 還有’上述實施形態的加溫體1,雖説明是適合穿戴在身 體臉部的形狀,但本發明的加溫體亦可為穿戴在身體臉部 以外的部分者。 另外,本發明的加溫體,第i隔熱層32為通氣性、非透濕 性的物吳,能向肌膚側表面2傳達熱,水蒸氣不透過也是 可行的。 [實施例] (1)實施例 第1表面薄層4,其基材薄層41是由低熔點聚丙烯纖維構 成的、密度為23 g/m2的壓紋不織布,短纖維42為132 dtex、長度為〇·9 mm的尼龍纖維。該短纖維42使用的是以 靜電植毛法在上述基材薄層41上黏著而成者。構成第2表 面薄層5的不織布5a,使用的是由紙漿纖維形成的密度為 45 g/m紙纖不織布,非通氣性的樹脂膜%,使用密度為 19 g/m2聚乙烯樹脂膜。 第1隔熱層32使用的是發泡倍率為3〇倍的發泡聚乙稀薄 層,厚度為3 mm、内面32b上的貫通孔34的開孔率為15% 者。第2隔熱層33使用的是發泡倍率為3〇倍的發泡聚乙烯 薄層’厚度為1 mm、沒有貫通孔者。
Is熱體3 1為含有鐵粉、活性碳、虫至石、木粉的薄層狀基 體。該薄層狀基體,厚度為1.2 mm、總質量為42 g、石旁數 2800 g/m2。在該薄層基體中,使用含有該薄層基體質量的 20%的鹽水的物質作爲發熱體31。 104047.doc -20- 1295171 在挾有上述發熱體3 1的狀態下,將各薄層重疊,利用壓 紋加工將各薄層間進行熱接合,形成薄壁層1 5。 (2) 比較例 上述實施例中僅除去第2隔熱層33.,作爲比較例。 (3) 測定方法 (表面溫度之測定) 使用測溫法(thermography)測定肌膚側表面2之溫度。該 測定使用熱像解析裝置(型號jTG-6300)進行。從向發熱體 3 1供給空氣而發熱開始’測定2〇分鐘肌膚側表面2之溫 度。 (水蒸氣量之測定) 在恆溫恆濕的室内設置電子天平,在電子天平的測定部 位放上聚苯乙烯發泡板。將實施例和比較例從密封袋中取 出,氧氣開始提供給發熱體後立刻將實施例或比較例放置 在聚苯乙烯發泡板上。此時實施例和比較例的肌膚側表面 朝著聚苯乙烯發泡板方向放置。 放置後立即讀取電子天平之初期測定質量(ρι)。與此同 時用馬錶開始計時,5分鐘後讀取電子天平之測定質量 (P2),同樣10分鐘後讀取測定質量(p3),15分鐘後讀取測 定質量(P4),20分鐘後讀取電子天平之測定質量(p5)。 卩142係〇〜5分鐘之水蒸氣產生量(§),1)2_1>3係5〜1〇分鐘 之水洛氣產生ϊ,P3-P4係1〇〜15分鐘之水蒸氣產生量, ?4-P5係15〜20分鐘之水蒸氣產生量,ρΐ-ρ5係川分鐘之水 洛氣總產生量。 104047.doc 21 1295171 (4)測定結果 圖8係製成8例上述實施例所得的肌膚側表面2溫度之測 定結果。橫軸為從供給發熱體3丨空氣開始後經過之時間 (秒),縱軸為肌膚側表面2之溫度。 圖9係製成6例上述比較例,與實施例同樣測定所得之溫 度特性曲線圖。 以下表1係4例實施例和3例比較例之放出至肌膚側表面2 之水蒸氣(水)之測定結果。按照上述方法,該表係顯示從 開始供給發熱體31空氣至5分鐘後的水蒸氣放出量,5分鐘 至10分鐘的水蒸氣放出量,10分鐘至15分鐘的水蒸氣放出 量’ 15分鐘至20分鐘的水蒸氣放出量,以及至2〇分鐘所放 出的水蒸氣之總和。 表1 實施例 實施例 實施例 實施例 比較例 —比較例 15 比較例 Π λ 0-5分產生量(g) 1.9 0.7 1.4 1.5 2 5-10分產生量(g) 1.2 1.3 2 1.6 2.1 1 〇 2.4 1 Π 10-15分產生量(g) 1.3 1.2 1.2 1.7 0.5 上·7 1 1.7 Λ勹 15-25分產生量(g) 0.5 1 0.1 0.1 0 〇 1 U.2 Λ 1 20分鐘總產生量(g) 4.9 4.2 4.7 4.9 4.6 4.7 ϋ·1 4.4 從圖8和圖9之結果可以看出,實施例之加溫體相對於比 較例之加溫體,向肌膚側表面2持續放出熱的時間較長。 溫度升到50°C以上開始到降到50°C以下爲止之發熱持續時 間,實施例和比較例比較,最大相差520秒,最小亦有7〇 秒之差。 另外從表1之結果可以看出,實施例之加溫體1〇分鐘至 1 5分鐘的水蒸氣放出量比比較例多。 104047.doc -22- 1295171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本發明實施方式之加、;w 加,皿體從肌膚側表面所視之正 面圖。 圖2係圖1之π-π線之剖面圖。 圖3係上述加溫體構成要素之分解剖面圖。 圖4係其他實施方式之加溫體構成要素之分解剖面圖。 圖5係圖2之局部擴大剖面圖。 • 圖6係上述加溫體穿戴在臉部狀態時之正面圖。 圖7係上述加溫體穿戴在臉部狀態時之側面圖。 圖8係實施例肌膚側表面溫度之持續時間之曲線圖。 圖9係比較例肌膚側表面溫度之持續時間之曲線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加溫體 2 肌膚側表面 3 非肌膚側表面 4 第1表面薄層 5 第2表面薄層 11 右内側加熱部位 12 左内側加熱部位 13 右外側加熱部位 14 左外側加熱部位 15 薄壁層 16 中央變形部位 17 右側變形部位 104047.doc -23- 1295171 18 左側變形部位 21 、 22 、 23 、 24 分割線 27 通氣部位 31 發熱體 32 第1隔熱層 33 第2隔熱層 34 貫通孔 35 凸起部分 41 基材薄層 42 短纖維 0 中心線 參 104047.doc -24-

Claims (1)

  1. !295171 十、申請專利範圍: 加溫體,其係具有存在於-侧表面之第1表面薄層 夺而t於另一側表面之第2表面薄層,以及夾在上述兩 ^ θ之間之氧氣供給時會發熱之發熱體,至少上述 表面薄層為通氣性者,其特徵在於·· 臨ί迷第1表面薄層和上述發熱體之間設有通氣性之第1 :…、層’上述第2表面薄層和上述發熱體之間設有非通 2❹或者比上述第1隔熱層通氣度低之第2隔熱層。 •如請求項1之加溫體,JL φ μ、+、政Μ Α 餸八中上述發熱體能產生水蒸氣, 迷弟1隔熱層為透濕性。 3·如請求項2之加溫體,其中 、Τ上述弟2表面薄層為非通氣性 且非透濕性。 4·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力、西鰣甘士, 立 貝之加,皿體,其中上述第1隔埶層 和第2隔熱層係一方之表 …、 心衣面,皿度在50 C以上時,另一方 之表面溫度低l〇°C以上者。 5. 如凊求項1至3中任一頊夕士 、田遍 ^ T 員之加溫體,其中上述第2隔熱層 係多孔質樹脂膜。 、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力、田興 甘士 t 兵灸加μ體,其中上述第〗隔埶声 係多孔質樹脂膜,並且具有多個貫通孔。 ’、 104047.doc
TW094128068A 2004-09-07 2005-08-17 Warming article TW20062410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59798 2004-09-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24106A TW200624106A (en) 2006-07-16
TWI295171B true TWI295171B (zh) 2008-04-01

Family

ID=36036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28068A TW200624106A (en) 2004-09-07 2005-08-17 Warming articl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740143B2 (zh)
TW (1) TW200624106A (zh)
WO (1) WO20060281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86565C (en) 2010-01-19 2017-04-25 Verinata Health, Inc. Partition defined detection methods
US10388403B2 (en) 2010-01-19 2019-08-20 Verinata Health, Inc. Analyzing copy number variation in the detection of cancer
ES2534758T3 (es) 2010-01-19 2015-04-28 Verinata Health, Inc. Métodos de secuenciación en diagnósticos prenatales
US20120100548A1 (en) 2010-10-26 2012-04-26 Verinata Health,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py number variations
US9323888B2 (en) 2010-01-19 2016-04-26 Verinata Health, Inc. Detecting and classifying copy number variation
US9260745B2 (en) 2010-01-19 2016-02-16 Verinata Health, Inc. Detecting and classifying copy number variation
CA2786564A1 (en) 2010-01-19 2011-07-28 Verinata Health, Inc. Identification of polymorphic sequences in mixtures of genomic dna by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WO2011090556A1 (en) 2010-01-19 2011-07-28 Verinata Health, Inc.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fraction of fetal nucleic acid in maternal samples
SI3078752T1 (sl) 2011-04-12 2018-12-31 Verinata Health, Inc Razreševanje frakcij genoma z uporabo števila polimorfizmov
US9411937B2 (en) 2011-04-15 2016-08-09 Verinata Health, Inc. Detecting and classifying copy number variation
JP6783073B2 (ja) * 2016-05-30 2020-11-11 エステー株式会社 人体用発熱体、および、発熱によって固化した発熱組成物が人体に違和感を与えることを防止す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72211U (zh) * 1987-10-31 1989-05-15
JP2762110B2 (ja) * 1989-04-18 1998-06-04 日本パイオニクス株式会社 発熱保温体
JP3629956B2 (ja) * 1998-06-25 2005-03-16 花王株式会社 目用水蒸気発生体
JP2001238906A (ja) * 1999-12-24 2001-09-04 Lion Corp 発熱体組成物、発熱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565151B2 (ja) * 2000-09-06 2004-09-15 花王株式会社 水蒸気発生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6028153A1 (ja) 2008-05-08
TW200624106A (en) 2006-07-16
WO2006028153A1 (ja) 2006-03-16
JP4740143B2 (ja) 2011-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95171B (zh)
US6409746B1 (en) Eye pillow
US20180140116A1 (en) Cooling Pillow
JP2004358110A (ja) 顔面装着用の加湿体
TWI713546B (zh) 發熱器具及其製造方法
CN111836603B (zh) 温热器具
JP2011136060A (ja) マスク用鼻部温熱具
TW201804969A (zh) 蒸氣溫熱器具及其使用方法
JP3521856B2 (ja) 冷却・温熱目枕
JP2006314585A (ja) 水蒸気発生体
JP2017170114A (ja) 温熱具
TWI296924B (zh)
JP2001170096A (ja) 目 枕
TWI292711B (zh)
TWI281391B (en) Warmer
KR20130115812A (ko) 화장품용 화산토 발열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발열패치
TWI280871B (en) Warmer
KR20180035568A (ko) 공기 유동층을 갖는 기능성 이불
TWI281390B (en) Warmer
TWI289056B (en) Humidifier
WO2019172105A1 (ja) 温熱具
KR102665906B1 (ko) 온열구
JP3119899U (ja) 健康シート及び寝具
KR100744837B1 (ko) 용융소금을 이용한 소금베개
CN117396579A (zh) 温热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