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83999B - Speaker system, and speaker cluster system - Google Patents

Speaker system, and speaker cluster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83999B
TWI283999B TW094111431A TW94111431A TWI283999B TW I283999 B TWI283999 B TW I283999B TW 094111431 A TW094111431 A TW 094111431A TW 94111431 A TW94111431 A TW 94111431A TW I283999 B TWI283999 B TW I28399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eaker
speaker system
plate portion
unit
system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11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03651A (en
Inventor
Ken Iwayama
Original Assignee
To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a Corp filed Critical Toa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603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03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83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8399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6Spatial arrangements of separate transducers responsive to two or mor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7/00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40Details of 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by combining a number of identical transducers covered by H04R1/4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4012D or 3D arrays of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Description

1283999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案發明係關於可在較廣之頻率範圍内獲得恒定指向 ::或可在較低頻中獲得恒定指向性的揚聲器系統及揚聲 裔糸統組。 【先前技術】 =,為了在如機場大廳等相t寬廣的^(音響空間) 如“日,有時會使用設計成能於某頻率範圍内獲得固定 =性的揚聲器系、統。此種揚聲器系統之典型例,為使用 使用^向性·之揚聲器系、统,係以和箱型揚聲器系 居二揚聲器單元於箱内所構成)組合來使用者 镅:φ 乂此種揚聲器系統,能在以定向性喇叭所提供之 頻▼中進行較穩定的指向 率^㈣得固定的指向Γ P,可於較寬廣之頻 器單元之箱型揚聲,糸統與具有低音揚聲 ’大多係以金屬零件等來連結。以此 會=因成之組合體,其尺寸會變得較大且整體形狀 …複雜。因此,難以進行音響空間内之設置施工。 又,亦期待-種較定向性制口八更 之頻㈣圍内獲得恒定指向性的揚聲器系統。在更寬廣 高音:聲:二亦有使用一種於箱内安裝有低音揚聲器及 °、相型揚聲器系統。此高音揚聲器係具有喇叭 J283999 器=的向音揚聲器。由於此種揚聲器系統係將低音揚聲 較為:曰揚聲态女裝於箱内,因此音響空間内之設置施工 内:、 由於低音揚聲器及高音揚聲器被收納於箱 因此1此可提供較佳外型。然而,由於高音揚聲器較小型, +一〜、、、法在如疋向性味1 "八般較廣之頻率範圍内穩定地進行 但疋指向性控制。 ί日:^專利文獻1 :佐伯多門,「新版揚聲器及音箱百科j —減文堂新光社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5月28日,ρ 36 3 7 【發明内容】 案^月之目的’係提供雖係小型但卻能獲 大頻率範圍之^指向性的揚聲„統及揚聲㈣統組盖廣 第二t亡述問題’本案發明之揚聲器系統具備音箱、 “ 早兀、以及複數個第2揚聲器單元;該音箱且 :作為障板之前板部與後板部:沿與該: 产父二二方向的長度,係較沿該前板部之該第2方向= :聲器單元,係擴大低於既定頻率之頻帶的 曰…第#聲器單元’係擴大高於該 的聲音;於該前板部安裝有該第u 元鱼帶 第2揚簦51 爾卓态早兀與该複數個 早凡;該複數個第2揚聲器單元係沿該第 =排設置丄該複數個第2揚聲器單元之振動板係在前後 方向位於該刚板部附近。 根據上述揚聲器系統,由於高頻帶用之第 元係沿該第1方而计妯外恶 m , 车為早 方向並排§又置,因此形成有沿前面板之波面 -1283999 方向相鄰配置複數台此種揚聲器 高頻之頻率範圍内形成平滑波 (同相位面)。當於該第1 系統時’即能在從低頻到 面,而獲得恒定指向性。 又’為解決前述問題,本案發明之揚聲器系統具備複 數個揚聲器系統,各哕遴缸加1日* 抑时 谷4複數個揚聲器系統為上述之各揚聲 器單元;該複數個揚聲写、糸 爾车為糸統係並排設置成一列;該並排 設置方向係與各揚聲5|系 卑為糸統之該第1方向一致;該複數個 揚聲器系統之該前板部俏
J傲砟係沿曲線加以並排設置。 根據上述揚聲器系統組,係形成有近似複數個揚聲器 ί統之前板部整體所構成之形狀的平滑波面。藉此,可涵 盍廣大頻率範圍,獲得恒定指向性。 構成為能沿該第1方向,口/ ^ 内將兩揚耷器糸統連結成該揚聲器 系統之該前板部的贫筮 方向知部與另一揚聲器系統之前 板部的該第1方向端邱姑 y=t 卩彼此接近。當以此方式構成時,即 使在沿該第1方向鄰4 士 冑接配置複數台㈣器系統時,亦能減 夕口來自相鄰之二台据獻獎么 口輪苯益糸統的音波彼此干擾而造成指 向性圖案上的峰值、谷值。 取才曰 播 ^於上述揚聲器系統中,亦可構成為’該連結機 有前侧連結部’該前側連結部具有樞軸支部,該枢轴 部係具有延伸於與前後方向及該第1方向正交之第2方 =的中心轴;該樞轴支部,係位於該前板部之該第1方向 =附近。進-步於前述揚聲器系統中,其方式較佳為, Μ連結機構係能以該樞軸支部為中心,在既定角度範圍内 /1283999 變更與該另-揚聲器系統所失角H —步於前述揚聲器 系統中,該樞軸支部中心軸與該前板部前面之間於前後方 向的距離最好係在20讓以下。進-步於前述揚聲器系統 中,該樞軸支部中心軸最好係位於該前板部前面之前方位 置。 1 β 士 於上述揚聲器系統組中,亦可構成為,各該複數 揚聲益系統係具有上述樞軸支部的揚聲器系統。當以此方 式構成時,即能在既定角度範圍内自由設定相鄰之二台揚 聲器系統的連結角度。藉此,即能在既定角度範圍内^由 設定藉由連結複數個揚聲器系統所構成之揚聲器系統組的 指向角。X ’由於樞軸支部位於前板部端部附近,因此無 論相鄰之二台揚聲器系統的連結角度被設定成何種角度, 二台揚聲器系統之第i揚聲器單元或帛2揚聲器單元皆不 會相距過遠。因此能獲得平滑波面。 進一步於上述揚聲器系統中,該連結機構亦可構成為 於該第i方向之一端側、另一端側或兩端側具有該前側連 結部。 ^進一步於前述揚聲器系統中,該連結機構亦可構成為 ;乂第方向之4側、另一端側或兩端側具有該前側連 結部。 進-步於前述揚聲器系統中,亦可構成為,該連結機 構,具有沿與前後方向及該帛i方向正交之第2方向延伸 的假想樞軸;該假想樞軸’係位於該前板部之該第1方向 端部附近;該連結機構係能以該假想樞軸為中心、,在既定 1283999 角度範圍内變更與該另一揚聲器系統所夾角度。進一步於 前述揚聲器系統中,該假想樞軸與該前板部前面間於前後 方向的距離最好係在20腿以下。進一步於前述揚聲系 統中,該假想樞軸最好係位於該前板部前面之前方位置Y 進步於刚述揚聲器系統中,該連結機構最好係於該第丄 方向之一端側、另一_或兩端側具有該假想樞軸。 進一步於上述揚聲器系統中,亦可構成為,該連結機 構具有後側連結部;該後側連結部具有補強構件; 構件係金屬製;該補強構件沿該第」方向之長度,係 後板部沿該第1方向之長度大致 ’〜、“ 又八双相寻,於該後板部附近, 該補強構件係以其該第1方向兩端位於該後板部之該第i ^兩端附近的方式安裝於該音箱。當以此方式構成時, 日:能,相鄰配置複數台揚聲以統以構成揚聲器系統組 才透過金屬製補強構件來連結相鄰之二台揚聲器系統。 °此,音帛即能藉由此補強構件加以補強。 又,於上述揚聲器系統組中,該曲峻亦iπ 士 邊曲綠亦可構成為圓弧。 匕,即可形成圓弧狀之平滑波面。 進-步於上述揚聲Μ統中,該複數 疋中相鄰之二個第2揚聲 街卓益早 成 11早彼此的中心間距離亦可構 力乂為白在60刪以下。又, 椹 上述輪聲器系統組中,其亦可
構成為,藉由並排設詈钤说# / J J 聲琴單w δ項數個揚聲器系統來形成第2揚 ^早^弟2揚聲器單元列令相鄰之二個第2揚聲 诸0士 ^ 白在6〇 fflin以下。當以此方式構 成日t,即能減少因來自相鄰 A # 之一 口 %聲器單元的音波彼此 .1283999 干擾而造成指向性圖案上的峰值、谷值。 元二統中,該複數個第2揚聲器單 成為皆大致:;第又2:=:彼此的 — 述知聲器糸統組中,亦可構成為, 猎由並排設置該複數個揚聲器系統來形成第單 列;該第2揚聲器單元列中相鄰之二個第2揚聲器單2 此的中心間距離皆大致相等。 進〆步於上述揚聲器系統中 笛凡γ穿了構成為,該複數個 η中相鄰之二㈣2揚聲器單元彼此的間 (皆权:#㈣單元之口徑短。當以此方式構成時, 即能數個第2揚聲器單元之音波彼此干擾的影 響,而釦減J指向性圖案上之峰值、谷值。 進二於上述揚聲器系統中’亦可構成為,於該複數 個第2揚聲器單元中至少—個第2揚聲器單元 复= :器。當::方式構成時,來自複數個第2揚聲器單元5
音波波面即會變得較平滑。 W >進述揚聲器系統中,亦可構成為,於該複數 Μ。 彳㈣q㈣單元前方設有等 進〆步於上述揚聲器系統中, 以上之第2揚聲器單元。 了構成為,具備三個 第二::上:揚聲器系統中,亦可構成為,該複數個 Γ二Γ圓狐並排設置。當以此方式構成時, —口揚振動面即呈圓弧狀。藉此,當相鄰配置 -1283999 ::::::器系統來構成揚聲器系統組時,即會形成沿某 中心角盘::動:大圓弧形振動面,而能在根據該圓弧之 一半後決定的角度範圍内獲得恒定指向性。 ^於上述揚聲㈣統中,該音箱最好是具有於該 罘i方向之一側板部與另一側 板部所失角度在15度以上。 側板部與另-側 步於上述揚聲器系統組中,亦可構成為,藉由並 第=複數個揚聲器系統來形成第1揚聲器單元列;該 二=單元列中相鄰之2個第1揚聲器單元彼此的中 心間距離皆在1 40 imn u nr , 因來自、 當以此方式構成時,即能減少 性圖案上的峰值、^值。之日波彼此干擾而造成指向 進一步於上述揚聲器系統組中,亦可構 排設置該複數個揚聲器系統來形成第丨揚聲器單元列4 第門單元列中相鄰之,1揚聲器單: 〜間距離皆大致相等。 τ 進-步於上述揚聲器系統組中,亦可構成為, ==統係申請專利範圍…之揚聲器系統:該 連::構具有i個以上之金屬製連結構件;由該—個以上 之連、、、。構件來形成橋接機構,以將配 數個揚聲器系統中-端之揚聲器系統到配置於另::: 聲器系統之間橋接成不間斷。進一 中’亦可構成為,該橋接機構係分別連結複=== 所形成;該複數個連結構件係各連結相鄰之二個揚= /1283999 即忐以該橋接機構牢固地連結複 統。當以此方式構成時 數個揚聲器系統。 根據本案發明,Αp p、 …/月此獲仔可涵蓋更廣之頻率範圍的固定 ^向性。又,可於既定角度範圍内任意設定指向角。 【實施方式】 之一實施形 以下’ -邊參照圖式’一邊說明本案發明 態的揚聲器系統及揚聲器系統組。 圖係揚聲器系統10之圖 弟 斤 叫木1舉其前視圖, 弟1⑻圖係其俯視圖,第1(c)圖係其側視圖。於第i圖記 載有此揚聲器系統10之概略尺寸。 揚聲器系統10, 低音揚聲器單元3〇、 器單元31,32, 33。 具備音箱20、作為第1揚聲器單元之 以及作為第2揚聲器單元之高音揚聲 音相20,具有作為障板之前板部2丨、後板部、左 側板部23與右側板部24、頂板部25、以及底板部%。將 此等板部作為外壁來構成音箱20。 後板部22之寬度較前板部21狹窄。左側板部23與右 側板部24介於前板部21與後板部22之間。從第1〇))圖 即可理解,左側板部23與右側板部24呈大致平板狀。左 右二側板部23, 24係配置成向前方敞開。從第1(b)圖即可 理解,音箱20之俯視形狀呈大致梯形。 於前板部21安裝有低音揚聲器單元30與三台高音揚 聲器單元31,32, 33。從第1(a)圖即可理解,低音揚聲器單 元30之中心與高音揚聲器單元31,32, 33之中心間在上下 12 /1283999 -方向的距離為mm。此距離最好係在120醜以下。 ^抑—二台高音揚聲器單元31,32, 33,係安裝於低音揚聲器 單- 上方。於音箱2〇前板部21中、較高音揚聲器單 元31,32, 33更上方之位置形成有開口部27。此開口部27 係低音反射開口。 於音箱20内部組裝有分網路。其交換頻率約為 25〇〇ΗΖ。低音揚聲器單元30係擴大從120Hz到2500112頻 率範圍的聲音。高音揚聲器單元31,32, 33則係擴大從 馨25〇OHz到20kHz頻率範圍的聲音。 第2圖係第丨圖之線箭頭所視截面圖。藉由第 2圖,能更加理解三台高音揚聲器單元31,32, 之構造。 ,三台高音揚聲器單元31,32, 33皆具有相同構造。三台高 •音揚聲器單元31,32, 33之口徑尺寸約為34 mm。 三台高音揚聲器單元31,32, 33係沿前板部21之左右 方向並排設置。此外,本實施例之「左右方向」係與「前 後方向」正交的第!方向’「寬度方向」係與「左右方向^ 馨一致的方向。 三台高音揚聲器單元31,32, 33,係以大致相等間隔配 置。 高音揚聲器單元31與高音揚聲器單元32之間隔及高 音揚聲器單元32與高音揚聲器單元33之間隔均約為:: 此間隔(約6刪)係在高音揚聲器單元31,32, 33之口徑(約 34刪)以下的長度,且亦係在高音揚聲器單元31,32, 之 口徑(約34 mm)2分之1以下的長度。 13 ^283999 如此,縮短相鄰之二台高音揚聲器單元間隔之原因, 係為使來自三台高音揚聲器單元31,32,33之音波波面更 接近直線波面。欲形成直線波面之原因係為減少指向性圖 案上的峰值、谷值(因來自一台揚聲器系统1〇所具有之三 台高音揚聲器單元31,32, 33的音波干擾而產生),進一步 亦減)因音波(來自相鄰使用之複數揚聲器系統的高音 揚聲器單元)之干擾所造成之指向性圖案上的峰值、谷值。 高音揚聲器單元31之中心軸31a與高音揚聲器單元32 之中心軸32a間的距離,以及高音揚聲器單元32之中心轴 32a與间e揚聲器單元33之中心轴33a間的距離均約為 画1亦即,揚聲器系統1〇中,相鄰之二高音揚聲器單元 的中心間距離皆為40瓜m。此中心間距離最好係設計在6〇 mm以下。 如則所述,之所以縮短相鄰二台高音揚聲器單元的中 。間距離,亦係為了使來自三台高音揚聲器單元3 1 32 之音波波面更接近直線波面。 , 三台高音揚聲器單元31,32, 33中配置於最左邊者係 高音揚聲器單& 33。高音揚聲器單元33左端係位於前板 部21左端附近。三台高音揚聲器單元31,32, 33中配置於 最右邊者係高音揚聲器單元31。高音揚聲器單元Η右端 係:::板部21右端附近。高音揚聲器單元32,則係位 於同曰揚聲器單元31與高音揚聲器單元33間的大致中央 涵蓋前板部2丄 之大致全寬來配置複數高音揚聲器單元 1283999 31,32,33的原因,係為使來 之音波波面更接近直線波面, 鄰使用之複數揚聲器系統1〇 造成之指向性圖案上的峰值、 自高音揚聲器單元31,32, 33 特別是為減少因音波(來自相 的高音揚聲器單元)之干擾所 谷值。 高音揚聲器單元31,32 32夕丄 ^ , ,33 之振動板 31b,32b,33b 係 在前後方向位於前板部21附近。 於各南音揚聲器單元31 μ μ _ ,32, 33、振動板 31b,32b,33b 前方設有等化器31c,32c 33c。鉱士 姑
,he精由此等化器31c,32c,33c 來變化從振動板31b,32b 33b恭Μ 立丄 一 〇, '^讣發射之音波路徑,而形成以 一點鏈線3 7所示之波面。亦g 踫 收®亦即,藉由等化器31c,32c,33c 之作用,使來自高音揚聲5|簟开u h 曰爾卑态早兀31,32, 33的音波波面更 接近直線波面。 第3圖,係將第i圖所示之4台揚聲器系統⑺加以組 合所構成之揚聲器系統、板4〇的外觀圖。此揚聲器系統組 40 ’係藉由連結4台揚聲器系統1G所構成。4台揚聲器系 統1〇’係沿左右方向並排設置成一列,該等之前板部21 整體係沿圓弧排列。由於當以此方式連結複數台揚聲器系 統10時,外觀上亦有一體感,因此受大多數收聽者所喜 欠又由於可作為一體之揚聲器系統組40來處理,因 此曰響空間之設置施工亦較容易。以下係顯示各揚聲器系 統1 〇彼此之連結方法。 第4圖係顯示揚聲器系統1 〇及連結機構之外觀的圖。 連結機構具有前側連結部及後側連結部。複數個揚聲器系 、、先1 〇係以構成前側連結部之前側連結金屬零件51來加以 15 1283999 連結。又,亦藉由構成後側連結部、作為補強構件之後側 連結補強金屬零件5 2、金屬零件5 3來加以連結。金屬裳 件53,係用來連結二片後側連結補強金屬零件52之構件。 前侧連結金屬零件5 1、後側連結補強金屬零件52及 金屬零件53皆為板狀且為鐵製。此外,亦可不係鐵製而 係另一材質製。不過,由於後側連結補強金屬零件係 被要求具有強度’因此最好係銅製、黃銅製、銘製等金屬 製。 ' 鲁 於箣側連結金屬零件5 1形成有二個安袭孔5 1 a以及1 個軸孔51b。於揚聲器系統10頂板部25形成有用來固定 兩側連結金屬零件5 1的4個母螺絲孔5 8。 • 於後側連結補強金屬零件52形成有4個安裝孔52a。 ,於揚聲器系、统10後部,係形成有用來固定後側連結補強 金屬零件52之4個母螺絲孔59。 於金屬零件53形成有4個孔53a。 要連結:台揚聲器系統⑺,首μ以前側連結金屬零 連結二台揚聲器系統1G前部’其次再以後側連結補 強金屬零件52及金屬零件53連結二台揚聲器系統1〇後 第5圖係階段性顯示以前側連結一二 揚聲器系統前部之步驟的圖。首先,……連… J p 百无,如第5(a)圖所示,以 艘全61將前側連結金屬零件51固定於揚聲器系統1〇。使 =61通過前側連結金屬零件51之安裝孔仏,並螺合 於铋聲器系統10的母螺絲孔58。 -1283999 、 其次,如第5(b)圖所示,藉由螺栓62與螺帽(未圖示), , 將安裝於二台揚聲器系統10之前侧連結金屬零件5丨加以 連結。在使螺栓62與螺帽彼此螺合、且兩者未強力鎖緊 之狀態下,即能在既定角度範圍内自由調整二台揚聲器系 統10之連結角度。 前側連結金屬零件51,係朝向安裝有此金屬零件的揚 聲器系統10前板部21側方突出。使螺栓62通過形成於 此大出邛刀(犬出部)5lc(參照第5(a)圖)之軸孔5ib(參照第 _ 5(b)圖),並將此螺栓62與螺帽螺合。螺检62係沿上下方 向延伸。如A,於前側連結金屬零件51之突出部5ic形成 有位於別板部21端部附近的樞軸支部。由於螺栓62係沿 上下方向延伸,因此樞軸支部之中心轴亦能沿上下方向延 •二。此外,本實施例之「上下方向」係與「前後方向」及 「左右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 設置此種樞軸支部之原因,係為了能在既定角度範圍 内自由設定相鄰之二台揚聲器系統1〇的連結角度。當以 此方式構成時,即能在既定角度範圍内任意設定揚聲器系 、、先組40(參照第3圖)之張開角度。藉此,能在既定角度範 圍内任意設定揚聲器系統組4〇之指向角。 又,由於此樞軸支部係設於突出部51c(朝向安裝有低 音揚聲器單元30或高音揚聲器單元31,% 33之前板部21 :部突出)中前板部21左右方向的端部附近,因此無論二 聲器系、,先1 〇之連結角度設定成何種角度,二台揚聲 器系統1G之前板部21端部皆會彼此接近。藉此,二台揚 17 1283999 聲益系統10之低音揚聲器單元3〇或高音揚聲器單元3丨,32, 33彼此不會相距過遠。當二台揚聲器系統1〇之低音揚聲 器單元30或高音揚聲器單元31,32, 33相距過遠時,即無 法獲得平滑波面,且會在指向性圖案上產生峰值、谷值。 第6圖係以前側連結金屬零件5丨等連結二台揚聲器系 統之狀態的示意圖。圖中左側之揚聲器系統丨〇中,配置 於最右側之高音揚聲器單元31右端,係位於前板部21右 端附近。圖中右側之揚聲器系統10中,配置於最左側之 鲁高音揚聲器單元33左端,係位於前板部21左端附近。構 成樞軸支部之螺栓62係位於二前板部21之端部附近。 由於係此種連結狀態,因此無論二台揚聲器系統1〇之 * 連結角度設定成何種角度,皆能獲得平滑波面。 • 此外,雖未圖示,二台揚聲器系統10之底板部26前 部亦藉由與上述相同的方法連結。 第7圖係顯示以後側連結部連結二台揚聲器單元1 〇後 部之方法的圖。 _ 第7(a)圖顯示於其上方放置有後側連結補強金屬零件 52之二台揚聲器系統1 〇。將後側連結補強金屬零件放 置於揚聲器單兀10上,且使其安裝孔52a對應於揚聲器單 元10之母螺絲孔59。從第7(a)圖亦可理解,後側連結補 強金屬零件52係配置於後板部22附近。且後側連結補強 金屬零件52之寬度尺寸’大致等於揚聲器單元1〇後板部 22之寬度尺寸。又,後側連結補強金屬零件52之左右方 向兩端係位於後板部22的左右方向兩端附近。
18 1283999 第7⑻圖係、顯示以金屬零件53與螺栓64連結二揚聲 器系統ίο後部之狀態的圖。金屬零件53,係配置成重疊 在二片後側連結補強金屬零件52上。使螺栓Μ通過金屬 ¥件53之孔53a與後側連結補強金屬零件52之安裝孔 仏’並螺合於揚聲以統後部之母螺絲孔59,鎖固於 該處。 如此’以各種金屬零件連妹_ 丁疋、口 一台揚聲系統10之前部 與後部後,再將第6圖所示之虫f 士入dg 0 ^ U π不您螺栓62強力鎖固於螺帽(未 圖示)。 二台揚聲器單元10之連έ士 g1 w丄w 逆、、、〇角度,係可精由變更第7(b) 圖所示之金屬零件53嘗t 見又(左右方向尺寸)來進行種種變 •更0 於第7(a),⑻圖顯示後侧連結補強金屬零件52。此後 側連結補強金屬零# 52,制來賦予強度於所連結之複數 :揚聲器系統10。亦即,當連結不僅二台而是連結更多之 揚聲器系統時,即會施加較大力量於揚聲器系統10後部。 例如有時亦有從某音響空間之天花板懸掛揚聲器系統組4〇 的清形。此時則需要從天花板將鋼絲固定於金屬零件Η。 如此’即會對揚聲器系統10之音箱2〇後部施加較大力量。 後側連結補強金屬零件52,即用來使此時施加之力量不會 直接作用於音箱20者。 此外,此後側連結補強金屬零件52雖亦可配置於音箱 2〇外側,但亦可預先配置於音箱20内側。又,亦可:: 側連結補強金屬零件之安裝孔形成為母螺絲孔。 19
V 1283999 弟7(c)圖係顯示透過金屬跫 允如丨夕α η 屬零件53將預先配置於音箱20 内侧之後側連結補強 ^ 屬7件54彼此連結之狀態的圖。 a圖係第3圖所不之揚聲器系統組4〇的前視圖。此 圖記載有揚聲器系統組4〇之尺寸。 :―圖係第3圖所不之揚聲器系統組4〇的俯視圖。此 圖了記載有揚聲器系I组4〇之尺寸。於並排配置之複數 個㈣器系統1G中兩端的揚聲器系、統ίο,係僅於左右方 向一端設有前側連結金屬零件51。於其他之揚聲器系統ι〇 則在左右方向二端設有前側連結金屬零件51。 從此圖即可理解,複數個揚聲器系統10係沿圓弧並排 設置成放射狀。可將此圓弧之中心點40a位置視為揚聲器 系、’先、、且40之假想音源位置。亦即,揚聲器系統組,係 能在既定角度範圍内,從位於中心點4〇a之假想音源提供 大致固定音壓。 第1 〇圖,係第8圖、第9圖所示之揚聲器系統組40 的α卩刀;^截面圖,第10(a)圖係顯示包含高音揚聲器單元31, 32,33之橫截面圖,第i〇(b)圖係顯示包含低音揚聲器單元 3 〇之橫截面圖。 於苐10(a)圖係顯示有由十二個南音揚聲器單元31 32, 3 3形成之高音揚聲器單元列。此高音揚聲器單元列中相鄰 之二咼音揚聲器單元的中心間距離皆約為40画1。此中心 間距離最好係設計成60 mm以下。 20 1283999 此高音揚聲器單元列中,由於複數個高音揚聲器單元 3 1,32, 33係緊貼並排設置,因此能減少指向性圖案上之峰 值、谷值(因來自複數高音揚聲器單元31,32, 33之音波彼 此的干擾而造成)。 於第10(b)圖係顯示有由4個低音揚聲器單元3〇形成 之低音揚聲器單元列。此低音揚聲器單元列中相鄰之二低 音揚聲器單元的中心間距離皆約為135腿。此中心間距離 最好係設計成140 mm以下。 • Λ低音揚聲器單元列中,由於複數個低音揚聲器單元 30係緊貼並排設置,因此能減少指向性圖案上之峰值、谷 值(因來自複數低音揚聲器單元3〇之音波彼此的干擾而造 申請人’使用與第8圖、第9圖所示之揚聲器系統组 相同尺寸且相同構造的揚聲器系統組,來測定水平面内 之才曰向角頻率特性。指向角係指音壓位準較基準軸音壓位 準小6db之二個方向的張開角度。 第"圖係顯示此測定結果的圖。一般而言,欲、 型揚聲器裝置來獲得低頻之狹窄指向角是困難的。此處, :以60度之指向角為基準,著眼於能將度之指向角維 :至程度多低的頻率。第11圖所示之指向角頻率特性中, 此將60度之指向角維持至800Hz以下。 另一方面 之定向性π刺< 頻率特性。 申,人係將驅動單元安裝於申請人所保有 以測定該定向性喇Π八之水平面内的指向角
21 1283999 第12圖係該定向叫八7〇之圖,帛_係其前視 圖,第12(b)圖係其俯視圖1 12⑷圖係其侧視圖。第η 圖係記載有定向性喇队70之尺寸。 第13圖係顯示關於帛12圖之定向性t八7〇之測_ 果的圖。第13圖所示之指向角頻率特性中,僅能將約60 度之指向角維持至1.6kHz。 從第8圖,第9圖,第 12圖即可理解,揚聲器系統組 40之高度、橫寬及深度尺寸係與第12圖之定向性骸7〇 1大致相同。不過,由於定向性制口八7〇係安裝驅動單元來 加以使用,因此使用了定向柯糾 门险刺叭70之揚聲器裝置的深 度尺寸’不會過度大於第12圖所記載之深度尺寸。 另方面k第11圖與第13圖之比較即可理解,揚 聲器系統組40係較定向性…〇能將6〇 持在更低頻率以下。 用难 =述即可理解’相較揚聲Μ馳Μ與習知以恒定 广向性為目的之揚聲器裝置,雖其高度、橫寬及指向角皆 同,但揚聲器系統組40係能於各段設計成較小深 厪尺寸,且更小型。 又’定向性喇叭70係盔法嚴猸 立 …、忐早獨於非常低之頻率中將聲 :得穿置整=向師八7〇大多與低音揚聲器系統併用。 且有低、立f 型。相對於此,由於揚聲器系統組4〇 二有低日揚聲器單A 3G,因此可於非常低之頻率 ^藉此則無須併用其他低音揚聲器系統。於此責義聲 亦可謂相較於使用了定向性…〇的揚聲器裝置義揚中聲 22 -1283999 為糸統組40於各段更為小型。 進一步從第11圖亦可理解,當使用揚聲器系統組40 時,即使在低音揚聲器所適用之低頻帶巾,亦可充分控制 “向It比車乂第11圖與第13圖即可清楚得知,揚聲器系 統組40在低頻之指向性控制方面相當有效。 於別述中,係說明了能藉由將金屬零件53(參照第8 圖)艾更成不同尺寸之金屬零件,來將二台揚聲器系統 彼此之連結角度作種種變更。 …第14圖係藉由以寬度較大之金屬零件來連結4台 揚耳器系、、先10所構成之揚聲器系統組72的俯視圖。此揚 耳…系、、先、、且72之揚聲器系统i〇的構造或尺寸,係與第^ 圖所示之揚聲器系統10相同。點72a係表示此揚聲器系統 組72之假想音源位置。 申請人,係使用與第14圖所示之揚聲器系統組72相 同尺寸且相同構造的揚聲器系統組,來測^水平面内之指 向角頻率特性。
第15圖係顯示此敎結果的圖。此處係以35度之指 向角為基準,著眼於能冑35度之指向角維持至程度多低 的頻率°第15圖所示之指向角頻率特性中,係能將35度 之指向角維持至l4Hz的頻率。 〜當考量到第14圖之揚聲器系統組72 A致與第12圖 疋向性心70同—尺寸,且第12圖之定向性料Μ中 0度之才曰向角僅能維持至j 6kHz的頻帛,即能理解, 乂據第14圖之揚聲器系統組72,即使於低頻中仍能獲 23 1283999 狹窄指向角。 :16圖係準備二組與第14圖之揚聲器系 =置、並藉由使此等左右鄰接來加以連結所構成之= 益系統組74的俯視圖。此揚聲器系統組74,具有第8圖= 9圖之揚聲器系統組4〇的約二倍寬度尺 :: …置之點74a為中心的張開角,係與第8 9 圖之揚聲器系統組4〇大致相同。 角頻第8圖,第9圖之揚聲器系統組40的指向 將約60度之指向角維持至_Hz,即能期 ®之揚聲器系統組74的指向角頻率特性中能將 、、、、60度之指向角維持至400Hz以下。 盘第I17同圖,係藉由使第8圖,第9圖之揚聲器系統組4〇 4 14圖的揚聲器系統組72左右鄰接並加以連結 之揚聲器系統組76的俯視圖。此揚聲器系統組% 期待將約90度的指向角維持至lkHz左右。 糸此 第18圖係揚聲器系統組78之俯視圖。 •:二係具有與第9圖所示之揚聲器系統組4。相同的^ 係以構: 。此前 40中 構成揚聲器系統組78之複數揚聲器系統1〇, 成別側連結部之前側連結金屬零件51來加以連社 側連結金屬零彳51,係與在第9圖之揚聲器系統組 所使用的前側連結金屬零件5 1相同。 亦以構 。連結 構成揚聲器系統組78之複數揚聲器系統1〇, 成前側連結部之前側連結金屬零件57來加以連結 24 1283999 金屬零件57係鐵製。 板部25之母螺絲孔(未圖示)螺合, 孔)。 各連結金屬零件57係連結相鄰之二個揚㈣㈣H)。 相鄰之連結金屬零件57係有-部分彼此重疊。以螺检討 貫通此重疊部分。將此螺栓64與形成於揚聲器系統1〇頂 並鎖固於此處(母螺絲 *藉由三片連結金屬零件57,而能將配置於最左端之揚 聲器系統10到配置於最右端之揚聲器系統1〇間不間斷地 橋接。如此,藉由連結三片連結金屬零件57來構成橋接 機構。 承上所述,以三片連結金屬零件57將4台揚聲器系統 10牢固地連結成一體。 準備四台第1圖之揚聲器系統1〇,並使其側面彼此接 近後,即獲得約60度之恒定指向性。然而,卻無法藉由 組合四台第1圖之揚聲器系統10來獲得大於此角度=恒 定指向性。此點參照第9圖即可理解。亦即,由於相鄰之 _揚聲器系統10的後部彼此接近,因此無法將四台揚聲器 糸統10配置成展開大於該角度。 不過,若縮短揚聲器系統10之後板部22寬度,即能 構成展開角度更大之揚聲器系統組。例如,藉由組合後板 部22覓度較窄之揚聲器系統,而能將能獲得約12〇声之 恒定指向性的揚聲器系統組加以構成。此時,即非如第2 圖所示般沿直線來配置揚聲器系統之高音陽聲器單元,而 係以沿凸圓弧配置較佳。其原因在於,最好係藉由4 A拉 25 1283999 聲器系統之組合來形成中心角約120度的圓弧狀波面,因 此’—台揚聲器系統所放射之音波波面,最好係中心角約 0度之圓弧狀波面。此外,此處所稱之「凸圓弧」的突出 方向係往揚聲器系統前方之方向。 第19圖係顯示揚聲器系統u中三台高音揚聲器單元 ,3 2,3 3之配置狀態的截面圖,係可與第2圖相對照之 圖參知第19圖’三台高音揚聲器單元31,32,33係沿凸 圓弧加以配置。藉此,從揚聲器系統u所放射之音波波 面亦呈圓弧狀。圖中二點鏈線38係顯示該波面。 一第2〇圖係揚聲器系統1〇之俯視圖,係與第1(b)圖相 =之圖。此處,左側板部23相當於揚聲器系統1〇之音箱 第1方向的一側板部,右側板部24相當於揚聲器系統1〇 之音箱第1方向的另一側板部。 揚聲器系統10之左側板部23與右侧板部24所夾角度 (α )約15度。如此,將所夾角度(α )設為約15度,係最適 合用在以複數揚聲器系% 1G構成揚聲器系統組。此外, 該所夾角度(α)雖不必係約為15度,但最好設在15度以 於此橫截面圖 第21圖係揚聲器系統1〇之橫截面圖 重疊顯示前側連結金屬零件5 i。 從此圖即可理解,構成樞軸支部之螺栓62中心軸與前 板部21間於前後方向的距離約為14刪。 雖如前述般,樞軸支部之中心軸最好係位於前板部21 P付近C樞軸支邛之中心軸與前板部2 i冑面間的距離若 26 1283999 2 〇 Π11Π 以 目丨I 7 舌 乂土 前板,21 ‘則更佳。又,雖樞軸支部之中心軸可位於 前方剛面的前方或後方,但最好係如第21圖般位於 圖印=:圖顯示了揚聲器系統組40之俯视圖。從此俯視 = 揚聲器系統組4〇,係藉由以連結機構連結複 :為糸統10所構成。藉由f 9圖之連結機構的連結 〆、疋相鄰之揚聲器系統10間的角度。 I此外’亦能使用可在既定角度範圍内變更相鄰之揚聲 為糸統間之角度的連結機構。 变第22圖,係以第1連結金屬零件101與第2連結金屬 ^件102連結之二台揚聲器系統1〇的俯視圖。以第1連 結金屬零件101與第2連結金屬零件1〇2構成連結機構。 ,第1連結金屬零件HH,係與第9圖之前側連結金屬 零件51相同的構成。螺栓62具有樞軸支部之功能。第2 連結金屬零件1〇2係一形成有圓弧狀狹縫1〇2a的板狀構 件。此圓弧之中心與螺栓62的中心軸一致。使螺栓Μ通 過狹縫102a並與形成於揚聲器系統1〇之頂板部乃的母螺 絲孔螺合。藉此’即能以㈣62為中心,在既定角度範 圍内變更二台揚聲器系統1〇間之角度。 第22(a)圖係顯示二螺栓65位於狹縫1〇2&兩端之情 形。此時,二台揚聲器系統丨〇間之角度最大。 第22(b)圖係顯不螺栓65位於狹縫1〇2a中央附近之情 形。此時,二台揚聲器系統丨〇間之角度最小。 若使用此種連結機構,即可在既定角度範圍内容易地 27 1283999 變更揚聲器系統組之展開角度。 再者,亦旎使用能以假想樞軸為中心,在既定角度範 圍内k更相鄰之揚聲器系統間之角度的連結機構。 第23圖,係以此種連結機構連結之二台揚聲器系統1〇 的俯視圖。 第23(a)圖所示之連結機構,係以第3連結金屬零件 與第4連結金屬零件1〇4構成。 第4連結金屬零件1〇4係與第22圖之第2連結金屬零 •件102相同構成。第3連結金屬零件1〇3雖略短於第*連 結金屬零件1 〇4,但大致仍係以同樣方式構成。 於第3連結金屬零件103形成有圓弧狀狹縫1〇3&。使 螺栓65通過狹縫i〇3a並與形成於揚聲器系統1〇頂板部 的母螺絲孔螺合。於第4連結金屬零件丨〇4亦形成有圓弧 狀狹縫104a。使螺栓65通過狹縫i〇4a並與形成於揚聲器 系統10頂板部25的母螺絲孔螺合。藉此,即能假設假想 柩軸P於二台揚聲器系統1〇間之前板部附近。亦即,若 修稍微鬆開螺栓65,並在狹縫i〇3a,l〇4a内滑動螺栓65來 變更二台揚聲器系統10間之角度,二台揚聲器系統1〇間 之角度即會如以假想樞轴P為中心般變更。先前已敘述狹 縫103a及狹縫1 〇4a係圓弧狀,而此等圓弧之中心係與假 想樞轴P —致。 揚聲器系統1〇不但可呈第23(a)圖之實線所示狀態, 亦可呈以一點鏈線所示狀態。如此,即能以假想樞軸P為 中心’在既定角度範圍内變更相鄰之二台揚聲器系統i 〇 28 Ϊ283999 間的角度。 第23(b)所示之連結機構係以第5連結金屬零件ι〇5 成。 # 第5連結金屬零件1〇5,係將第23(a)圖之第3連結金 屬零件103與第4連結金屬零件1〇4 一體化的構造。亦即 於岫後形成有圓弧狀之狹縫1〇3a,1〇4a。使用此種連結機 構4,亦能假設假想樞軸p於二台揚聲器系統丨〇間之前 板部附近。且能以假想樞軸p為中心在既定角度範圍内變 更相鄰之二台揚聲器系統1 〇間的角度。 於i it中已參照第21圖說明了搞轴支部之中心車由與 則板部21前面間於前後方向的距離最好係在2〇咖以下。 又’亦说明了以樞軸支部之中心軸最好係位於前板部2工 前面的前方。 同樣地,在使用如第23(a),(b)圖之連結機構時,假想 樞軸P與刚板部21前面間於前後方向的距離亦最好係在 mm以下。又,假想樞軸p最好係位於前板部21前面之前 當然’亦可將第23(a),(b)圖所示之假想樞軸P假定為 僅位於揚聲器系統1 〇左右方向之右端侧,亦可假定為僅 位於左端側,或假定為位於兩端側。 於前述中,已說明了第9圖之揚聲器系統組40可規定 假想音源的位置。藉由此點,當將揚聲器系統組40緊貼 於曰響空間壁面來加以安裝時,即能避免鏡像音源之問 題。對此說明如下。 29 1283999 第24圖係顯示將箱型揚聲 聲Μ統83(藉由將低音揚聲 :二:揚聲器單元82安裝於箱80所構成)緊貼 σ以女裝之狀態的圖。從高音揚聲器單元82到 收I者Α之音波路徑為複數。其中一路徑係完全不會反射、 :向音揚聲器單元82直接到達收聽者A之音波路徑(第! 立旬^另-個則係在壁面%反射後才到達收聽者A之 曰波路徑(第2路徑)86。由於揚聲器系統83緊貼壁面%, 因此即使來自高音揚聲器…2之音波在壁面%反射亦 不會大幅衰減。沿f 2路徑86傳送之音波係如從鏡像音 、原87放射之曰波般產生作用。因第i路徑85長度與第2 路徑86長度之差而產生音波干擾。如此,在收聽者a位 置之振幅頻率特性中即會產生較大的峰值、谷值。此情形 會降低來自揚聲器系統83之聲音的清晰度。 第25圖係顯示將組合體9〇(將定向性喇叭88與内裝 有低音揚聲器之箱89組合所構成)緊貼於壁面w來加以安 裝之狀態的圖。此時,亦形成有鏡像音源91,且從定向性 奶八8 8到收聽者a之音波路徑亦為複數。由於從定向性 喇队88直接到達收聽者a之音波與在壁面w反射後到達 收聽者A之音波互相干擾,因此會降低聲音之清晰度。 第26圖係顯示將第9圖之揚聲器系統組4〇緊貼於壁 面W來加以安裝之狀態的圖。此時,鏡像音源之位置與實 際音源之位置為一致。其係於揚聲器系統組4〇中,複數 揚聲器系統在配置於其上之圓弧中心點形成有假想音源, 並將此假想音源視為實際音源之故,且如第26圖所示, 30 1283999 知聲器系統組40之假想音源係位於壁面w上的點4〇 因此,來自揚聲器系統組40之聲音的清晰度不會因音波 在壁面W反射而降低。 夕從上述說明中,熟習此技藝人士可清楚得知本發明之 多數改良或其他實施形態。因此,上述說明,應僅為解釋 其例示,或以教示熟習此技藝人士實施本發明之最佳態樣 為目的來提供。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之狀態下,可在實質 上變更其構造及/或功能的詳細。 • i業上可利用性 根據本案之發明’係可藉由小型系統來獲得涵蓋更廣 頻率之範圍的恒定指向性。因此,於電氣音響的技術領域 ’ 中’特別是於揚聲器系統之技術領域中係有益的。 -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揚聲器系統之圖,第1(a)圖係其前視圖,第 1(b)圖係其俯視圖,第1(c)圖係其側視圖。 第2圖係第1圖之Π — π線箭頭所視截面圖。 ® 弟3圖係揚聲器系統組之外觀圖。 第4圖係顯示揚聲器系統與連結機構外觀之圖。 第5圖係階段性顯示以前側連結金屬零件連結二台揚 每器糸統前部之步驟的圖。 第6圖係以前側連結金屬零件等連結二台揚聲器系統 之狀態的示意圖。 第7圖係顯示以後側連結部連結二台揚聲器單元後部 之方法的圖。 31 .1283999 第8圖係揚聲器系統組之前視圖β . 第9圖係揚聲器系統組之俯視圖。 第1〇圖係揚聲器系統組之部分橫截面圖,第10⑷圖 ㈣示包含高音揚㈣單元之橫截面圖’帛_)圖係顯 示包含低音揚聲器單元的橫截面圖。 第11圖係顯示指向角頻率特性之測定結果的圖。 第12圖係定向性制°八之圖,帛12⑷圖係其前視圖, 第i2(b)圖係其俯視圖’第⑷圖係其側視圖。 • 第13圖係顯示指向角頻率特性之測定結果的圖。 第14圖係揚聲器系統組之俯視圖。 第15圖係顯示指向角頻率特性之敎結果的圖。 • 第16圖係揚聲器系統組之俯視圖。 - 第1 7圖係揚聲器系統組之俯視圖。 第1 8圖係揚聲器系統組之俯視圖。 第19圖係顯示揚聲器系統中三台高音揚聲器單元之配 置狀態的截面圖。 Φ 第20圖係揚聲器系統10之俯視圖。 第21圖係顯示重疊前側連結金屬零件之揚聲器系統1〇 的橫截面圖。 第22圖係被第1連結金屬零件與第2連結金屬零件所 連結之二台揚聲器系統的俯視圖。 第23圖係以連結機構所連結之二台揚聲器系統的俯視 圖,該連結機構係能變更以假想樞軸為中心在既定角度範 圍内相鄰之揚聲器系統間的角度。 32 •1283999 器糸統緊貼於壁面來加以安裝之狀 第24圖係顯示揚聲 態的圖。 苐25圖你顧-〜, A 4人 ’、”肩不疋向性喇叭與内裝有低音揚聲器之箱體 的組合體緊貼於壁 ^ 土面來加以安裝之狀態的圖。 弟26圖係顯示揚聲器系統組 於壁面來加以安裝之 狀態的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揚聲器系統 20 音箱 21 前板部 22 後板部 23 左側板部 24 右侧板部 25 頂板部 26 底板部 27 開口部 30 低音揚聲器單元 31,32, 33 高音揚聲器單元 31a,32a,33a 中心軸 31b, 32b, 33b 振動板 31c,32c,33c 等化器 37, 38 a 二點鏈線 40 揚聲器糸統組 40a 中心點 33 1283999 51 前側連結金屬零件 51a, 53a 安裝孔 51b 軸孑L 51c 突出部 52 後側連結金屬零件 53 金屬零件 53a 54 後側連結補強金屬零件 φ 55 寬度較大之金屬零件 57 前側連結金屬零件 58, 59 母螺絲孔 % 61,62,64,65 螺栓 • 70, 88 定向性味! 72, 74, 76, 78 揚聲器系統組 72a,74a 點 80, 89 箱 ⑩ 81 低音揚聲器單元 82 高音揚聲器單元 83 箱型揚聲器系統 85 第1路徑 86 第2路徑 87, 91 鏡像音源 90 組合體 101 第1連結金屬零件 34 102 /1283999
102a,103a,104a 103 104
105 A
P
W 第2連結金屬零件 狹縫 第3連結金屬零件 第4連結金屬零件 第5連結金屬零件 收聽者 假想樞軸 壁面 角度 35

Claims (1)

1283999 、申請專利範圍: 種揚聲器系統,其特徵在於: 具備音箱、第1揚罄 2揚聲器 單元; • 罘1杨是态早凡、以及複數個第 該音箱具有作為障板之前板部與後板部; 该後板部之沿與前後方向正交之第1 該前板部之&兮笛q ^ 方向的長度,較 1 <化a亥第1方向的長度短; 音; 該第1揚聲器單元,係擴大低於既定頻率 之頻帶的聲 聲音; 4第2揚聲器單元’係擴大高於該既定頻率 之頻帶的 揚咬板邛女裝有該第1揚聲器單元與該複數個第2 揚聲斋早元; 該複數個第2揚聲器單元係沿該第!方向並排設置; 2複數個第2揚聲單儿之振動板,係在前後方向位 於該前板部附近。 • 2.如申請專利範圍帛1項之揚聲器系統,其具備連結 機構,該連結機構能沿該第1方向,將兩揚聲器系統連結 成該揚聲器系統之該前板部於該第丨方向端部、與另一揚 聲器系統之前板部於該第丨方向端部彼此接近。 3.如申請專利範圍帛2項之揚聲器系統,其中,該連 結機構具有前側連結部; 該前側連結部具有樞軸支部,此樞軸支部具有延伸於 與妯後方向及該第1方向正交之第2方向的中心轴; 36 1283999 該樞軸支部,係位於該前板部之該第丨方向端部附近。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揚聲器系統,其中° 連 結機構能以該樞軸支部為中心、,在既定角度範圍内變工: 該另一揚聲器系統所夾角度。 〃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之揚聲器系統,其中, 忒樞輛支部中心軸與該前板部前面之間於前後方向的距離 在20 mm以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揚聲器系統,其中,該樞 軸支部中心軸位於該前板部前面之前方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帛3 < 4項之揚聲器系統,其中, 該連結機構於該第1方向之—端側、另—端側或兩端側具 有該前側連結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 4項之揚聲器系統,其中, 該連結機構於該第2方向之—端側、另—端側或兩端側具 有該前側連結部。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揚聲器系統,其中,該連 結機構,具有沿與前後方向及㈣1方向正交之第2方向 延伸的假想樞軸; 假〜樞軸,係位於該前板部之該第1方向端部附近; 該連結機構係以該假想樞軸為中心、,在既定角度範圍 内變更與該另一揚聲器系統所夾角度。 〇·如申哨專利範圍帛9項之揚聲器系統,其中,該假 想樞軸與該前板部前面之間於前後方向的距離纟20麵以 下0
37 1283999 U.如申請專利範圍帛w項之揚聲器系統,其中,該 假想框軸位於該前板部前面之前方位置。 x 12. 如申料㈣圍第9至u射任—項之揚聲器系 統,其中,該連結機構於該帛!方向之一端側、另一端側 或兩端側具有該假想樞軸。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4項、第9至η項中任_ 項之揚聲器系統’其中,該連結機構具有後側連結部; 該後側連結部具有補強構件; 該補強構件係金屬製; 方向之長度,與該後板部沿該第 該補強構件沿該第 1方向之長度大致相等 於該後板部附近, 位於該後板部之該第 箱0 該補強構件係以其該第1方向兩端 1方向兩端附近的方式安裝於該音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至4項、第9至"項中任— 項之揚聲器系統’其中’該複數個第2揚聲器單元中 之二個第2揚聲器單元彼此的中心間距離皆在的職以下。 15.如申請專利範圍帛i至4項、第9至^項中任_ 項之揚聲器系統’其中,該複數個第2揚聲器單元= 之二個第2揚聲器單元彼此的中心間距離皆為大致相等-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揚聲器系統 二 複數個第2揚聲器單元中相鄰之二個第2揚聲器單: 的間隔,皆較該第2揚聲器單元之口徑短。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至4項、 土 i i J負中任一 38 1283999
項之揚聲器系統,其中 少一個第2揚聲器單元 18·如申請專利範圍 該複數個第2揚聲器單 設有等化器。 ,於該複數個第2揚聲器單 前方設有等化器。 第17項之揚聲器系統,其 元中大致所有第2揚聲器單 元中至 中,於 元前方 1至4項、第9至Π項中任一 三個以上之第2揚聲器單元。 ❿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項之揚聲器系統,其具備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項之揚聲器系統,其中, 圓弧並排設置。 1至4項、第9至11項中任一 該複數個第2揚聲器單元係沿凸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9至11項中任-項之揚 聲器系統,其中’該音箱具有於該第1方向之—侧板部與 另一側板部,該一側板部與另一側板部所夾角度為15度 以上。 22·—種揚聲器系統組,其特徵在於: 具備複數個揚聲器系統; 各該複數個揚聲器系統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至21項中 任一項之揚聲器系統; 該複數個揚聲器系統係並排設置成一列; 違並排設置方向係與各揚聲器系統之該第1方向一 致; 該複數個揚聲器系統之該前板部係沿曲線並排設置。 2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揚聲器系統組,其中, 各該複數個揚聲器系統係申請專利範圍第3至12項中任
39
TW094111431A 2004-05-31 2005-04-12 Speaker system, and speaker cluster system TWI28399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62095 2004-05-31
JP2004202079A JP4273048B2 (ja) 2004-05-31 2004-07-08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及びスピーカクラスター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3651A TW200603651A (en) 2006-01-16
TWI283999B true TWI283999B (en) 2007-07-11

Family

ID=35451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11431A TWI283999B (en) 2004-05-31 2005-04-12 Speaker system, and speaker cluster system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165334B2 (zh)
EP (1) EP1773093B1 (zh)
JP (1) JP4273048B2 (zh)
CA (1) CA2568189C (zh)
TW (1) TWI283999B (zh)
WO (1) WO20051174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18964A (en) * 2006-07-13 2008-04-16 Pss Belgium Nv A loudspeaker system having at least two loudspeaker devices and a unit for processing an audio content signal
JP5034437B2 (ja) * 2006-10-19 2012-09-26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スピーカ装置
CN102047566B (zh) 2008-05-15 2016-09-07 詹姆哈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组合电子音乐乐器的输入的系统和设备
WO2011009066A2 (en) * 2009-07-16 2011-01-20 Charles Edward Moomey Speaker system and amplifier
JP5682244B2 (ja) * 2010-11-09 2015-03-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ーシステム
ES2612658T3 (es) * 2011-08-16 2017-05-18 Meyer Sound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Sistema de suspensión de altavoces con conexiones de enlace que se extienden hacia arriba
WO2014199429A1 (ja) * 2013-06-10 2014-12-18 Toa株式会社 アレイスピーカ装置
CN104378717B (zh) * 2014-10-30 2016-09-2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音扬声器及一种实现全指向高音声场的方法
NL2014636B1 (en) * 2015-04-14 2016-12-20 Alcons Audio Bv A loudspeaker array suspension.
US9716929B1 (en) 2016-01-05 2017-07-25 Bose Corporation Relative positioning of speakers
US10334337B2 (en) 2016-02-18 2019-06-25 Bose Corporation Speaker
US9794662B1 (en) 2016-03-29 2017-10-17 Bose Corporation Connection apparatus
WO2018216195A1 (ja) * 2017-05-26 2018-11-29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ー装置
CN110915230B (zh) * 2017-09-21 2021-05-28 普瑞声纳音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恒定方向性双向楔形扬声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14393A (en) * 1938-09-10 1940-09-10 Ingraham E Co Acoustical equalizer
JPS51113424A (en) 1975-03-28 1976-10-06 Hitachi Ltd Wright pen signal transmission device
JPS59177292A (ja) 1983-03-24 1984-10-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スカレ−タ装置
US4862508A (en) * 1987-06-10 1989-08-29 U.S. Sound, Inc. Method for large-scale multiple source sound reinforcement
US4805730A (en) * 1988-01-11 1989-02-21 Peavey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Loudspeaker enclosure
EP0521655B1 (en) * 1991-06-25 1998-01-07 Yugen Kaisha Taguchi Seisakusho A loudspeaker cluster
US5758852A (en) 1994-05-17 1998-06-02 Martin; Andrew Terry Modular loudspeaker enclosure suspension rigging system
US5714723A (en) * 1996-09-13 1998-02-03 Kang; Shih-Chang Speaker assembly having a coupling mechanism
US5819959A (en) * 1997-01-17 1998-10-13 Martin; Andrew T. Modular pivotal suspension rigging apparatus
US6801631B1 (en) * 1999-10-22 2004-10-05 Donald J. North Speaker system with multiple transducers positioned in a plane for optimum acoustic radiation pattern
DE20006335U1 (de) * 2000-04-07 2000-08-31 D & B Audiotechnik Ag Verbindungseinheit zum winkeleinstellbaren Verbinden mindestens zweier Lautsprecherboxen und entsprechend verbundene Lautsprecherboxen
GB0014634D0 (en) * 2000-06-16 2000-08-09 Funktion One Research Loudspeaker
DE10039740C1 (de) * 2000-08-16 2001-12-06 D & B Audiotechnik Ag Lautsprecherboxenanordnung
US7418104B2 (en) * 2002-08-06 2008-08-26 Spinale Robert G Speaker system
US20060239470A1 (en) * 2004-10-25 2006-10-26 Barry Ferrell Support assemblies with rotation adjustment and associated meth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73093B1 (en) 2016-05-25
WO2005117484A1 (ja) 2005-12-08
US20080192964A1 (en) 2008-08-14
JP2006020257A (ja) 2006-01-19
CA2568189A1 (en) 2005-12-08
JP4273048B2 (ja) 2009-06-03
EP1773093A4 (en) 2007-12-19
CA2568189C (en) 2016-11-22
US8165334B2 (en) 2012-04-24
TW200603651A (en) 2006-01-16
EP1773093A1 (en) 2007-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3999B (en) Speaker system, and speaker cluster system
US10595128B2 (en) Passive and active virtual height filter systems for upward firing drivers
AU2003208210B2 (en) Loudspeaker with shaped sound field
US6257365B1 (en) Cone reflector/coupler speaker system and method
US6343134B1 (en) Loudspeaker and horn with an additional transducer
JP2005197896A (ja) スピーカアレイ用のオーディオ信号供給装置
KR101631275B1 (ko) 스탠드-벽걸이 전환이 가능한 사운드 플레이트를 채용한 전자 기기
CN109218923A (zh) 用于多扬声器设备的立体声和滤波器控制
US7676054B2 (en) Contoured passive radiator and loudspeaker incorporating same
US20180317034A1 (en) Head 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 Equalization and Transducer Aiming of Stereo Dimensional Array (SDA) Loudspeakers
US6038326A (en) Loudspeaker and horn with an additional transducer
JP2023065649A (ja) 制御された指向性を伴うコンパクトスピーカーシステム
KR102166407B1 (ko) 라우드 스피커
TW200818964A (en) A loudspeaker system having at least two loudspeaker devices and a unit for processing an audio content signal
JP4897785B2 (ja) 複合スピーカデバイス
JP2010504655A5 (zh)
US20060251271A1 (en) Ceiling Mounted Loudspeaker System
JP2004221742A (ja) 圧電スピーカと、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システムと、この圧電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US20050178611A1 (en) Low frequency loudspecker enclosure with configurable directivity
JP2009147951A (ja)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及びスピーカクラスターシステム
US20050286730A1 (en) Loudspeaker system providing improved sound presence and frequency response in mid and high frequency ranges
JP4701614B2 (ja) アレイスピーカ用のキャビネット及びアレイ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WO2014021178A1 (ja) 音場支援装置および音場支援システム
US20080085022A1 (en) Surround Speaker Cabinets
RU2662052C2 (ru) Полный акустический рупор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