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77304B - A/D converter, battery pack, electronics device and method of voltage measurement - Google Patents

A/D converter, battery pack, electronics device and method of voltage measurem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77304B
TWI277304B TW093140515A TW93140515A TWI277304B TW I277304 B TWI277304 B TW I277304B TW 093140515 A TW093140515 A TW 093140515A TW 93140515 A TW93140515 A TW 93140515A TW I277304 B TWI277304 B TW I2773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voltage
value
digital value
conver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40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14681A (en
Inventor
Kazuyoshi Arimura
Atsushi Hayakawa
Hidekiyo Ogawa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614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14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77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7730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9/18Radiation
    • A61L9/20Ultraviolet radiation
    • A61L9/205Ultraviolet radiation using a photocatalyst or photosensitis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00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Digital/analogue conversion
    • H03M1/12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H03M1/18Automatic control for modifying the range of signals the converter can handle, e.g. gain ranging
    • H03M1/186Automatic control for modifying the range of signals the converter can handle, e.g. gain ranging in feedforward mode, i.e. by determining the range to be selected directly from the input sign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346Controlling the pro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54Nitrogen compounds
    • B01D53/56Nitrogen ox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86Catalytic processes
    • B01D53/8621Removing nitrogen compounds
    • B01D53/8625Nitrogen oxides
    • B01D53/8628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fic cataly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86Catalytic processes
    • B01D53/88Handling or mounting cataly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5/0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9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1/00Generating plasma; Handling plasma
    • H05H1/24Generating plasm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5/00Catalysts
    • B01D2255/80Type of catalytic reaction
    • B01D2255/802Photocataly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Amplifiers (AREA)
  • Tests Of Electric Status Of Batteries (AREA)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Description

127730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技彳椅領域】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種類比至數位轉換器(後文稱「a/d轉 5換器」)、-種電池組、-種電子裝置以及—種電壓測量方 法’特別本發明係'關於使用A/D轉換器來測量—串聯内嵌於 -電流路徑之電阻器元件兩之轉差,其係針對測量 電流。 t ^tr Ji 10 發明背景 當可攜式電子裝置(筆記型個人電腦、電子筆記等)係透 過交流配接器等藉商用電源供應操作時,操_間電源供 應不會中斷。但當可攜式電子農置係藉電池操作時,若電 池剩餘電量用盡,電源供應於操作期間中斷,則可能喪失 15正在處理中的資料。因此,可攜式電子裝置通常安裝^來 管理電池剩餘電量之電池剩餘電量管理系統。 為了管理(預測)電池剩餘電量,需要測量由電池流出之 電流(放電電流)或流入電池之電流(充電電流)之電流值。业 型電流測量方法係測量串聯内嵌於電流路徑之電阻器元ς 2〇兩端間之電壓差,以及使用測量結果與該電阻器元件之電 阻器值來測定該電流路徑之電流值。電池剩餘電量管理系 統採用A/D轉換器來測量電阻器元件兩端間之電麼差,以及 使用微控制器來基於得自該Α_換器之數位值(A/D轉換 結果)測定該電流路徑之電流值,俾便測量該電流路徑之電 1277304 流值。 此外’根據曰本專利申請公開案第平6_9〇914號,揭示 一項技術,一差分放大器設置於A/D轉換電路之前置階段, 來消除一將接受A/D轉換之輸入信號含括之直流雜訊,因此 5 、’二由施加輸入化號至該差分放大器之非反相輸入終端,以 及施加偏壓電壓至該差分放大器之反相輸入終端,則避免 A/D轉換電路之溢流。 可攜式電子裝置之耗電量隨電子裝置之操作狀態而有 顯著改變。例如當該電子裝置處於待機態時,其電流耗用 10量小至如同外掛電路之漏電流(約χ毫安培),此種耗電量為 極小。但當該電子裝置以最大負載操作時,其電流耗用量 可能約為10安培。因此此種情況下,電流測量電路必須可 1/則由1毫女培至1〇安培之電流,表示需要1〇〇〇〇倍之動態 範圍(可量測範圍)。因需要14位元來以數位值表示由丨毫安 15培至1〇安培之電流,故電流測量電路需要14位元A/D轉換 器。 A/D轉換器係基於輸入電壓與參考電壓之比來將輸入 電壓轉成數位值。因此,M位元鳩轉_之數位值D〇可 使用輸入電壓Vi及參考電壓Vr,藉如下表示式(1)表示。 20 Do = (Vi/Vr) χ 16384 ... (1) 14位兀A/D轉換器之最低解析度係以Vr/16384表示。當 參考電壓Vr為5.0伏特時,最小解析度為3〇〇微伏特,而當 Vr為3·0伏特時則為183微伏特。如此,就技術方面而言, 14位兀A/D轉換器之製作上有困難。但相對容易製造ι〇位元 1277304 A/D轉換器’原因在於當參考電㈣為3·〇伏特時,1〇位元 =轉換器之最低解析度為29·3毫伏特。但10位元A/D轉換 器之動態範圍(可轉換範圍)只有約觸〇倍。 、 5 10 15 饭汉技術上可製作14位元A/D轉換器,當丄毫安培電流 4電流路㈣’介於電阻器元件兩端間產生微伏特電 壓差所需電阻器元件之電阻器值為3⑻毫歐姆。當ι〇安培電 流流經電流路徑時,介於3⑻毫歐姆電阻器元件兩端間產生 之電壓差為3·0伏特,此時之功率耗損高達如瓦。因此,串 聯内嵌於電流路徑之電阻㈣件之電阻器值需夠小。考慮 可容許之功率耗損,實際上可使用之電阻』元件之電阻器 2極限為3毫歐姆至5統姆。#1毫安培電流流經電流路徑 時’介於3毫歐姆至5毫歐狀電阻ϋ元件兩綱產生之電 [差為3彳Λ伏特至5微伏特;而當安培電流流經電流路徑 時,該電壓差為30微伏特至5〇微伏特。由於讓如此微小電 壓變成A/D轉換器之輸人電壓並不實際,—放大器設置於該 A/D轉換器之前置階段,該放大器絲放大電阻Hit件兩端 間之電壓差且輸出該電壓差至A/D轉換器。 通常為了相對容易製作A / D轉換器,較佳係形成為具有 取低解析度約為3毫伏特。當丨毫安培電流流經電流路徑 時,介於3毫歐姆電阻器元件兩端間產生之電壓差為3微伏 特,如此放大器之放大因數需為約1〇〇〇倍。但當1〇安培電 流流經電流路徑時,介於3毫歐姆電阻器元件兩端間產生之 電壓差為30微伏特,因而放大器之輸出電壓高達3〇〇伏特。 如此,需增加A/D轉換器之輸出位元數(藉a/d轉換所得數位 20 1277304 值之位元數)來增加A/D轉換器之動態範圍,但當位元數增 加時,相當難以實現準確的最低解析度及增加A/D轉換器動 態範圍二者。 - '根據曰本專利申請公開案第平6-90914號,由防止直流 5雜吼造成A/D轉換電路之溢流觀點,可視為動態範圍加大, 但藉A/D轉換所得數位值之位元數並未增加,因此,結果未 .能實現動態範圍的增加。 I[考务明内 發明概要 10 15 本發明之目的係以簡單電路實卿確的最低解析幻 動態範圍之加大’而未增加A/D轉換f路之輸出位元數。 根據本發明之-種模型,—種A/D轉換器之放大電路艺 大第-外部輸人電壓與,對應第二外部輸人電壓之電壓^ 之電麼差,以及輸出該放大後之電遷差。該a/d轉換器之— A/D轉換電路經由將放大電路之輸出電壓與—參考電壓μ 較而將該放大電路之輸出電屡轉換成為數位值,且輸出 之。該A/D轉換器之電路係根據該放大電路之輸出電 塵,而選擇第二外部輸人電麼或經由將—偏廢加至該第二 外部輸入電制得之M,以防止錢大電路之輸出電墨 洛至A/D轉換電路之A/D可轉換軸之外,以及輸出該電麼 =制㈣二外部輸人電。其中縣儲存偏塵 之^值之該鳩轉換器之第—儲存電路,於對應該第二外 稽入電叙電壓為經由將驗_加_二外部輸入· 麼所得之電Μ,輸出該射之測量值料數純 20 1277304 元數係大於得自射/D轉換電路之數錄之位元數。例如 =/D轉換器安裝於—電子裝置上,該電子裝置包括一電流测 置電路來基於得自該A/D轉換器之數位值而測定一電流路 毡之電机值,或该電子裝置之一電池組包括該電流測量電 5路,俾測量串聯内疲於一電流路徑之一電阻器元件兩端間 之電壓差。 根據此種A/D轉換器,設置偏壓電路,防止鳩轉換電 路之輸入電取放大電路之輸出電壓)於A/D轉換期間落至 該=/D轉換電路之A/D可轉換範圍之外,即使電阻器兩端間 之電壓差有顯著起伏波動亦如此,換言之,當電流路徑之 ^流值有顯著起伏波動時亦如此。此外,電流測量電路將 得自該A/D轉換電路之數純與得自f—儲存電路之數位 值加總,藉此藉偏壓電路校正電壓偏移量,獲得一數位值 貝示該電阻器元件兩端間之電壓差。如此,得自a/d轉換 盗之數位值之視在位讀增加,而未增加a/d轉換電路之輸 出位元數,故可實現最低解析度之準確度及動雜圍之增 根據本發明之模型之較佳範例,一種a/d轉換哭之第二 儲存電路’其巾預先儲存該參考電壓之測量值,、i第二: 存電路輸出該儲存之測量值呈-數位值。例如於-種A/D 轉換器之製造方法,參考電壓係於預定溫度測定,量測值 儲:於該第,儲存電路。電流測量電路可獲得參考電壓之 測量值’其係對應A/D轉換期間之參考電壓之電壓值。因 此’電流測量電路經由使用得自第二儲存電路之數位值, 20 1277304 5 10 15 校正該得自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因此可獲得準確顯 放大甩路輪出電壓之數位值,而與該參考電壓之準確声益 關結果,電流測量電路經由使用得自第二儲存電路之 位,杈正Q亥知自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以及隨後加上P 自儲存電路之數位值,藉此獲得準確顯*電阻器: 兩端間之電屢差之數位值(電流路徑之電流值)。 放大::本:明之松型之一較佳實施例,偏壓電路根據該 放大毛路之輸出電壓,而由複數個偏壓電壓中選出节 總至第二外部輸入電壓之該偏壓電壓。第一儲存電 儲存硬數個偏壓電壓之測量值,選擇藉該偏壓電路選 偏壓電壓之測量值,且輸出該測量值為數位值由 複數個偏壓電壓,可進—步加大A/D轉換器之動態範由^、 C發明之模型之—較佳實施例,轉換器之測量 " B路產生一供測量溫度用之測量電壓, 壓係回應於规轉換器附近之周圍溫度而起伏波動。 轉換器之選擇電路選定且輸出_量電壓,以及隨後輪 該放大電路之輸出電壓作為A/D轉換電路之輸人電麼。^ =器之保留電路保留由該鳩轉換電路輸出之數位值,該 輸=之數位值係與由選擇電路選擇之測量電勒關。第一 储存電路預先於趟轉換_近之每_溫度, 個偏堡電麼之測量值’選擇對應於由保留電路所保留之數 :值::量值’由藉辑路所選定之職電屡測量值 幹=由該保留電路所保留之數位值之測量值,以 及輸出该測罝值呈一數位值。如此,得自第二錯存電路之 20 1277304 數位值顯示對應該A/D轉換器附近之現行周圍溫度之偏壓 電壓之測量值。因此,即使偏壓電壓根據A/D轉換器附近之 周圍溫度起伏波動而起伏波動時,電流測量電路可隨時獲 得準確顯示電阻器元件兩端間之電壓差之數位值(電流路 5 徑之電流值)。 ' 根據本發明模型之一較佳實施例,一第二儲存電路其 中預先儲存於A/D轉換器附近每個周圍溫度之參考電壓之 測里值,该第二儲存電路選擇對應於由該保留電路保留之 數位值之畺值,且輸出該測量值為一數位值。如此,得自 '該第二儲存電路之數位值顯示對應該A/D轉換器附近之現 行溫度之參考電壓測量值。因此,即使參考電壓隨趟 轉=附近周圍溫度而起伏波動時,電流測量電路可隨時 獲仟準確顯不A/D轉換電路之輸人電壓(放大電路之輸 壓)之數位值。 ^ 20
«本發明之模型之—較佳實施例,其中預先儲名 :昼之標準值之該A/D轉換器之第三儲存電路,該第三 包路輸出讀存之標準值為—數位值。該鳩轉換器 父正電路根據得自第二儲存電路及第三儲存電路:輿 準值較佳得自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為—基於參考電壓之 加總3=;;=輪_純°錄獅之加法電 /又兒路之數位值及得自該第一儲存電路之 位值,及輪出加洎紝果田& 儲存電路之可免i㈣❹得自第 測旦带 值,校正得自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之f 、里%路之操作需求,以及加總校正後之數位值與得自 11 1277304 一儲存電路之數位值。因此,环鸽仆丨、 可間化以微控制器等組成之 電流測量電路之控制程式。 根據本發明之模型之較佳範例,A/D轉換器之加法電路 加總得自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與得自第1存電路之數 位值,以及輸出加法結果。藉此可免除電流測量電路加總 得自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與得自第—儲存電路之數位值 5 之品東士〇 it匕可簡化以微控制器等組成之電流測量電路
之控制程式。 圖式簡單說明 本發明之本質、原理及應用結合附圖研讀,由後文詳 細說明將賴自明,附11中類似之元件標示以相同參考編 號,附圖者: 第1圖為方塊圖,顯示本發明之第一具體例; 第2圖為方塊圖,顯示第1圖所示A/D轉換器; 第3圖為方塊圖,顯示第2圖所示A/D轉換電路之範例; 第4圖為方塊圖,顯示第2圖所示A/D轉換電路之另一範
例; 第5圖為方塊圖,顯示第2圖所示控制電路之範例; 第6圖為方塊圖,顯示本發明之第二具體例; 第7圖為方塊圖,顯示本發明之第三具體例; 第8圖為方塊圖,顯示本發明之第四具體例; 第9圖為方塊圖’顯示本發明之第五具體例; 第10圖為方塊圖,顯示本發明之第六具體例;以及 第11圖為方塊圖,顯示本發明之第七具體例。 12 1277304 【實施冷式】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後文將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之較佳具體例。第1圖顯示 本發明之第一具體例。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筆記型個人電 5腦)ED包括一主要部分10、一交流配接器20、及一電池組 30。主要部分1〇包括一充電器丨2、一直流-直流轉換器14、 一A/D轉換器16、一微控制器18、一電阻器RS、以及二極體 D1及D2。二極體m為逆流防止電路,二極體D1可防止電 池組30供應之電力供給至交流配接器20端。二極體D2為逆 10流防止電路’可防止交流配接器20供應之電力供給至電池 組30端。 / 充電器12遵照來自微控制器18之指令,使用交流配接
器20供應之電力而充電電池組3〇。直流:直流轉換器14使用 交流配接器20或電池組3〇供應之電力而產生内部電路如中 15央處理單兀(圖中未顯示)所需電壓,且輸出之。電阻器RS 為電流感測電阻器,電阻器以測量由電池組3〇流至直流_直 流轉換器14之電流、或由充電器12流至電池組扣之電流。 A/D轉換器16係用於測定電阻器以兩端間之電壓差。微控制 器18(電流測量電路)為基於得自A/D轉換器16之數位值,預 20 測電池組30之電池剩餘電量之電路。 、 交流配接器20為外掛電源供應器,其經由將商用電^ 供應轉換成為直流電壓而供電給主要邮八^
丄 赘冲分10。電池組30J §電力非由交流配接器20供應時,供认+丄 1、巧電力給主要部分1 之電源供應器。電池組30係經由含括益 设數個電池(例如鋰二 13 1277304 次電池)、保護電路及切換電路(例如FET)用來防止過充及 過度放電所組成。 第2圖顯示第1圖所示之A/D轉換器16。第3圖及第4圖各 自顯示第2圖所示A/D轉換電路102之一範例。第5圖顯示第2 5圖所示控制電路108之範例。A/D轉換器16例如係組成為一 半導體積體電路晶片,且包括一放大器1〇〇(放大電路)、a/d 轉換電路102、偏壓電路1〇4、電壓比較器1〇6、控制電路 1〇8、R〇M 110(第一儲存電路^R〇M 112(第二儲存電路)。 放大器100接收電阻器RS之一端側(圖示頂側)之電壓 1〇 Vl(第一外部輸入電壓)於非反相終端(正端子),以及接收偏 壓電路104(選擇器l〇4a)之輸出電壓VbK反相輸入終端(負 *而子)。放大恭100放大介於電阻器Rs一端側之電壓VI與偏 壓電路104之輸出電壓Vb間之電壓差,且輸出至A/D轉換電 路102及電壓比較器1〇6。 A/D轉換電路1〇2遵照得自控制電路1〇8之指令,來將輸 入電壓Vi(放大器1〇〇之輸出電壓)經由與參考電壓%比較, 而轉成10位元數位值Do,且輸出數位值〜至微控制器18(第 1圖)。A/D轉換電路102例如係經由採用如第3圖所示之眾所 周知之並列轉換系統(快速轉換系統)組成。Λ/D轉換電路 20 102可經由採用如第4圖所示之眾所周知之循序轉換系統或 其它轉換系統組成。 卜偏壓電路1〇4係由電壓產生電路及選擇器馳組成,電 θ、產生龟路之數目為n,用來個別產生電壓,其 〇自為於包阻g§Rs之另一端側(附圖之底側)之電壓第 14 1277304 二外部輸入電壓)加上彼此不同之偏壓電壓組成個別電壓 Vbl至Vbn。選擇|§l〇4a可回應於由控制電路1〇8輸出之計 數值#唬CNT來選擇電壓V2及電壓VM至Vbn之任一者,藉 輸出電壓至放大器100作為輸出電壓Vb。 5 電壓比較器106可比較A/D轉換電路1〇2之輸入電壓
Vi(放大器1〇〇之輸出電壓)與參考電壓%,當A/D轉換電路 102之輸入電壓Vi係高於參考電壓力時,造成輸出信號〇VF 由其低準變遷至高位準。制,電壓比較器1〇6之輸出信號 OVF之高位準,表示A/D轉換電路1〇2之輸入電壓%係超出 10 A/D可轉換範圍之外。電壓比較器106之輸出信號〇VF於 A/D轉換電路1〇2之A/D轉換操作期間不會改成高位準,容 後詳述。 控制電路108例如包括一轉換控制電路1〇%及、一計數 器108b,如第5圖所示。轉換控制電路1〇%回應於來自微控 15制器18(第1圖)輸出之轉換請求信號REQ之激活,而指令 A/D轉換電路1〇2開始轉換。此外,轉換控制電路1〇%回應 於電壓比較器106之輸出信號OVF由低位準變遷至高位準 (上升緣)而指令計數器108b向上計數。 遵照得自轉換控制電路l〇8a之指令,計數器1〇8b向上 20計數,且輪出顯示其計數器值之計數器值信號CNT給ROM 110及偏壓電路104。此外,計數器1〇此例如回應於轉換請 求信號REQ之激活而被初始化。須注意當計數器值信號 CNT顯示其初值時,偏壓電路104之選擇器l〇4a輸出零壓V2 作為輸出電壓Vb;以及每次計數器值信號cnt顱示之數值 15 1277304 遞心1柃可成功地選擇由電壓^至饱中之一者,且輸 出作為輸出電壓Vb 〇 ROM 110為非依電性記憶體例如溶絲及腿,其 中η個14位元數位值分別係對應偏壓電路辦之η個偏壓電 5壓,個Μ位το數位值係對應電壓Μ(全部位元皆為「〇」), 此等數位值預先儲存。例如儲存於r〇m⑽之各個數位值 顯示對應偏壓電_量值乘㈣A||刚之放大因數所得 值ROM 110選擇數位值,且輸出該數,位值給微控制器 18(第1圖)’.亥數位值係對應由控制電路⑽之計數器丨鳴 10輸出之计數讀信號CNT,換言之,對應於由偏壓電路1〇4 之選擇器104a選定之電壓VM至Vbn中之任一者之數位 值,且輸出之。 ROM 112類似ROM 11〇,rOM 112為非依電性記憶 體,例如熔絲及EEPROM。其預先儲存顯示參考電壓%值 15之10位元數位值,且輸出儲存的數位值至微控制器18(第1_ 圖)。須注意雖然圖中並未顯示,但A/D轉換器16例如包括 監視鍊來分別監視參考電壓Vr、電壓vbl至Vbn及放大器 100之輸出電壓Vi,以及包括寫入鍵及寫入電路供將資料寫 入ROMs 110及112。於預定溫度獲得之參考電壓Vr測量值 20 及電壓Vbl至Vbn測量值(對應於偏壓電壓測量值)係於A/D 轉換器16製造過程中,於探針檢測期間,透過監視鍵獲得。 各個偏壓電壓測量值乘以放大器1〇〇放大因數之值寫入 ROM 110,參考電壓Vr*測量值透過寫入鍵及寫入電路寫入 ROM 112。放大器100之放大因數係基於放大器1〇〇之輸出 16 1277304 電歷1 Vl之測量值測定,該放大器100之輸出電壓Vi係透過監 視鍵得知。 現在將說明A/D轉換器16及微控制器18之操作(電壓測 量方法)。當微控制器18激活轉換請求信號rEq時,控制電 5路108之計數器1〇8b被初始化,因此偏壓電路1〇4之選擇器 104a選擇於電阻器Rs之另一端側之電壓V2,且輸出至放大 器1〇〇。此時,當電壓比較器106之輸出信號〇VFm低位準 日守’控制電路108之轉換控制電路1〇8a指示a/d轉換電路1〇2 開始轉換。 10 同時,當電壓比較器106之輸出信號〇VF係於高位準 時,轉換控制電路l08a指示計數器1〇813向上計數。當計數 器l〇8b向上計數時,選擇器1〇乜選擇電壓VM,電壓為 於电阻^§Rs另一端側之電壓¥2加上偏壓電壓,且輸出電壓 Vbl給放大器1〇〇。於重複此種操作至電壓比較器ι〇6之輸出 I5信號OVF由高位準變遷為低位準後,轉換控制電路黯指 示A/D轉換電路舰開始轉換。如此,錄轉換電路1〇2開始 A/D轉換,以及當A/D轉換結束時,報告結果給轉換控制電 路l〇8a’且輸出數位值0〇(八/1:)轉換結果)至微控制器。轉 換控制電路1〇8a當接收到來自A/D轉換電路1〇2之轉換結束 20報告時,轉換控制電路l〇8a激活轉換結束信號END。 回應於轉換結束信號END之激活,微控制器18經由使 用得自ROM 112之數位值(參考電壓%測量值),校正得自 A/D轉換電路1〇2之數位值〇〇_轉換結果)。例如當參考 電壓Vr之標準值為5·〇伏特,A/D轉換電路1〇2之輸入電㈣ 17 1277304 之黾壓值為1.25伏特,以及A/D轉換期間之參考電壓%之電 壓值為4.9伏特時,得自A/D轉換電路1〇2之數位值]〇〇為 261。此外,由ROM 112輸出之數位值(參考電壓vr測量值) 為1003,顯示4·9伏特。因此,微控制器18基於標準值(1〇24) 5與參考電壓Vr測量值(1⑻3)間之比,校正得自A/D轉換電路 102之數位值d〇(261),藉此獲得可準確顯示輸入電壓 Vi(1.25伏特)之數位值(256)。 隨後,微控制器18加總校正後之數位值與得自r〇m 110之數位值(亦即由偏壓電路104選定之偏壓電壓之測量 10值乘以放大姦1〇〇之放大因數之值),藉此測定電阻器以兩 端間之電壓差。微控制器18基於電壓差實測值及電阻器Rs 之電阻讀,求出流經電阻器Rs之電流值,且將該電流值 積分來預測電池組30之電池剩餘電量。 如此’根據第一具體例’提供偏壓電路1〇4來防止A/D 15轉換電路102之輸入電壓VK放大器100之輸出電壓)於A/D 轉換期間落至A/D可轉換範圍以外,即使於電阻器Rs兩端間 之電壓差有顯著起伏波動時亦如此。此外,微控制器18可 獲知茶考電壓Vr之測量值,該測量值係對應於A/D轉換期間 之參考電壓Vr之電壓值。因此,微控制器18經由使用得自 20 ROM 112之數位值’校正得自A/D轉換電路1()2之數位值, 故獲得準確顯示放大器則輸出電壓之數位值,而與參考電 壓Vr之準確度無關。 此外,微控制器18將校正後之數位值加上得
自ROM 110之數位值’藉此校正因偏壓電路1〇4之電壓偏移量,且 18 1277304 獲得數位值,該數位值顯示電阻器以兩端間之電壓差。如 ’ 此,得自A/D轉換器16之數位值之視在位元數增加,而未增 加A/D轉換電路1〇2之輸出位元數,故可實現最低解析度準 確度及動態範圍加大二者。 5 . 第6圖顯示本發明之第二具體例。於第二具體例之說 明,使用相同編號及符號來表示第一具體例說明之相同元 件,而刪除其細節說明。例如A/D轉換器26類似第一具體例 之A/D轉換器16(第2圖),組合成為一半導體積體電路晶 片’其安裝於筆記型個人電腦之主要部分上。 · 10 A/D轉換器26係由第一具體例之a/D轉換器16去除 ROM 112而加上加法器200所組成。加法器2〇〇可回應於由 控制電路108輸出之轉換終端信號END之激活,加總4由 A/D轉換電路1.02輸出之10位元數位值D〇與由11〇輸 出之14位元數位值,以及將相加結果呈一個14位元<數位值、 15輸出至德^控制器第1圖)。當參考電壓yr之電壓、值穩定於 標準值時,由A/D轉換電路102輸出之數位值Do準確顯示 A/D轉換電路1〇2之輸入電壓vi(放大器1〇〇之輸出電壓)。因 鲁 此,即使未設置ROM 112來輸出參考電壓Vr之測量值之數 位值’微控制器18仍然可隨時獲得準確顯示a/D轉換電路 2〇 1〇2之輸入電壓Vi之數位值。 · 如前文說明,根據第二具體例也可獲得與第一具體例 效果之相同效果。此外,因加法器2〇〇係設置於a/d轉換器 26内側,故可免除微控制器18之操作需求,微控制器18係 將得自A/D轉換電路1〇2之數位值加至得自R〇m 11〇之數位 19 1277304 值。因此可促成微控制器18之控制程式的簡化。 第7圖顯示本發明之第三具體例。說明第三具體例時, 以相同編號及符號來表示於第一具體例解釋之元件之相同 元件,而將刪除其細節說明。例如A/D轉換器36類似第一具 5體例之A/D轉換器16(第2圖)係組合成為一半導體積體電路 晶片,且安裝於筆記型個人電腦之主要部分上。A/D轉換器 36係經由對第一具體例之A/D轉換器J6增加一 R〇M 3〇〇(第 三儲存電路)、一算術電路3〇2(—校正電路)及一加法器 304(加法電路)組成。 10 ROM 300類似ROMs 110及 112,ROM 300為非依電性 記憶體,例如熔絲及EEPROM,ROM 300預先儲存顯示參 考電壓Vi:標準值之一 1〇位元數位值,且輸出該儲存之數位 值至异術電路302。例如於A/D轉換器36之製造過程的探針 檢測期間,參考電壓Vr標準值寫入R〇M 300,同時連同將 15資料寫入ROM 110及將資料寫入R〇M 112。 基於得自ROM 112之數位值及得自R〇M 300之數位 值,算術電路302參照參考電壓Vr之標準值,校正得自a/d 轉換電路102之數位值成為一數位值,及輸出之。經校正之 數位值Do,可使用測量值X1及參考電壓Vr之標準值父2,而 20以如下表示式(2)表示,如此經由使用乘法電路及除法電路 容易組成算術電路302。
Do,= (X2/Xl)xDo ··· (2) 加法器304加總得自算術電路302之數位值及得自 300之數位值,輸出加法結果呈14位元數位值至微控制界。 1277304 如前文說明’根據第三具體例也可獲得如同第一具體 例之相同效果。此外,因ROM 300、算術電路3〇2及加法器 304係設置於A/D轉換器36内部,故經由使用得自R〇M ιΐ2 之數位值,可免除微控制器18操作來校正得自A/D轉換電路 5 1〇2之數位值之需求,以及免除將校正後之數位值與得自 ROM 110之數位值加總之操作之需求。因此,可促成微控 制器18之控制程式簡化。 第8圖顯示本發明之第四具體例。於解說第四具體例, 相同編號及相同符號用來指示於第一具體例說明之相同元 10件,而刪除其細節說明。例如A/D轉換器46類似第一具體例 之A/D轉換斋16(弟2圖),組成為一半導體積體電路晶片, 且女裝於筆§己型個人電腦之主要部分上。A/D轉換器46包括 一放大器100、一A/D轉換電路1〇2、一偏壓電路1〇4、一電 壓比較器106、一選擇器400(選擇電路)、一控制電路4〇2、 15 一電阻器404(保留電路)、一ROM 406(第一儲存電路、)、一 ROM 408(第二儲存電路)、一外掛高準確度電阻器r、及一 外掛熱敏電阻Th(測量電壓產生電路)。 南準確度電阻器R及熱敏電阻Th係串聯連結於參考電 壓Vr供應線與地線間。介於高準確度電阻器R與熱敏電阻Th 20間之連結節點之電壓輸出至選擇器,作為測量電壓Vm。高 準確度電阻器R係與溫度獨立無關。換言之,高準確度電阻 為R之電阻器值實質為恆定,而與A/D轉換器46之周圍溫度 热關。熱敏電阻Th為溫度相依性。換言之,熱敏電阻几之 電阻器值係回應於A/D轉換器46之周圍溫度而改變。因此, 21 1277304 測量電壓Vm_MtaTh之溫度雜起讀動,換言 之,係回應於A/D轉換器46之周圍溫度而起伏波動。此種測 量電壓Vm可以如下表示式(3)表示。
Vm= {Th/(R+Th)} x Vr ... (3) 5 選擇器400遵照得自控制電路402之指令,來選擇測量 電壓Vm或放大㈣〇之輸出電壓Va,以及輸出該選定之電 壓作為鳩轉換電路102之輸入電壓Vi。控制電路搬回應於 由微控制器18輸出之轉換請求信號REQ之激活,來指示選 擇器400選擇該測量電壓¥〇,以及隨後指示選擇器4〇〇來選 ίο定放大器1〇〇之輸出電壓Va。此外,控制電路4〇2連同對選 擇器400之選擇指令,控制電路4〇2指示A/D轉換電路1〇2開 始A/D轉換。控制電路4〇2之其餘操作係與第—具體例之控 制電路108之操作相同。 每次A/D轉換電路102進行測量電壓VmiA/D轉換 15時,電阻器404取得由A/D轉換電路102輸出之數位值D〇。 伴隨測量電壓Vm之A/D轉換之數位值〇0(電阻器4〇4之電阻 為值)可以如下表示式(4)表示。因高準確度電阻器R之電阻 器值可視為恆定,故伴隨測量電壓¥111之A/D轉換之數位值 Do只與熱敏電阻Th之電阻器值相關,換言之只與a/d轉換 20為46之周圍溫度相關。因此,伴隨測量電壓之a/d轉換 之數位值Do可用作為顯示A/D轉換器46之周圍溫度之溫度 資訊。 D〇 = {Th/(R+Th)} χ 1024 ... (4) ROM 406為非依電性記憶體,例如熔絲及EEpR〇M, 22 1277304 於ROM 406預先儲存例如A/D轉換器46之每一周圍溫度、^ 個14位元數位值其分別係對應於η個偏壓電路1〇4及偏壓電 壓、以及一對應電壓V2之14位元數位值(全部位元皆為 「0」)。例如儲存R〇M 406之各個數位值顯示對應偏壓電 5壓之測量值乘以放大器1〇〇之放大因數之值。ROM 406由對 應控制電路402輸出之計數器值信號CNT顯示之值之數位 值,換言之對應由偏壓電壓1〇4之選擇器1〇如選定之各個電 壓Vbl至Vbn之數位值中,選定對應電阻器4〇4之電阻器值 所示溫度之數位值,且輸出該數位值至微控制器18。 10 R〇M 408為類似R〇M 406為非依電性記憶體,例如熔 絲及EEPROM,於R〇M 408預先儲存1〇位元數位值,其顯 示於A/D轉換器46之每一周圍溫度之參考電壓Vr之測量 值。ROM 408選擇對應由電阻器4〇4之電阻器值所示溫度之 數位值,且輸出該數位值給微控制器18。須注意(雖然附圖 15未顯示)A/D轉換器46類似第一具體例之A/D轉換器16,包括 例如監視鍵其係用來監視參考電壓Vr、電壓VM至Vbn、及 放大器100之輸出電壓Va;以及包括寫入鍵及寫入電路其係 供將資料寫入ROMs 406及408。於溫度改變之條件下,於 A/D轉換器46製造過程之探針檢測期間,透過監視鍵獲得參 20考電壓Vr測量值及電壓Vbl至Vbn測量值(對應偏壓電壓測 量值)。對應周圍溫度之各個偏壓電壓測量值乘以放大器 100放大因數所得值,被寫入ROM406,而對應周圍溫度之 參考電^Vr測量值透過寫入鍵而被寫入ROM 408。放大器 1 〇 0之放大因數係基於放大器! 〇 〇之輸出電壓Va之測量值測 23 1277304 疋’該測量值係經由監視鍵獲得。 如前文說明,根據第四具體例也可獲得第一具體例之 同放果。此外’因得自r〇Ms 406及408之二數位值皆顯 八…i應A/D轉換為46之現行周圍溫度值,故微控制器w可隨 5日守獲得準確顯示電阻器Rs兩端間之電壓差之數位值,即使 當茶考電壓Vr及偏壓電壓根據A/D轉換器46之周圍溫度起 伏波動而起伏波動時亦如此。 第9圖顯示本發明之第五具體例。解釋第五具體例時, 相同、扁號及付號係用來表示與第一、第二及第四具體例說 10明日寺使用之相同元件,而將刪除其細節說明。a/d轉換器允 例如類似第一具體例之A/D轉換器16(第2圖),係組成為一 半V體積體電路晶片,且係安裝於筆記型個人電腦之主要 部分上。A/D轉換器56係由第四具體例之A/D轉換器恥(第8 圖)去除ROM 408,以及增加第二具體例之加法器2〇〇(第6 15圖)組成。如前文說明,根據第五具體例,也可獲得第一、 第二及第四具體例之相同效果。 第10圖頒不本發明之第六具體例。解釋第六具體例 時,相同編號及符號係用來表示與第―、第三及第:具體 例說明時使用之相同元件’而將刪除其細節說明。鳩轉換 20益66例如類似第一具體例之A/D轉換器16(第2圖),係組成 為-半導體積體電路晶片,且係安裂於筆記型個人電腦之 主要部分上。A/D轉換器66係經由將第三具體例^⑽ 300、算術電路3〇2及加法器3〇4(第7圖)加至第四具體例之 A/D轉換器46(第8圖)組成。如前文說明,根據第六具體例 24 1277304 也可獲得如同第一、第三及第四具體例之相同效果。 第11圖顯示本發明之第七具體例。解釋第七具體例 ^相门、扁號及付號係用來表示與第一具體例說明時使用 之相同元件,而將刪除其細節說明。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 5筆記型個人電腦)EDa係經由含括一主要部分1〇a、一AC配 接器20及一電池組3〇a組成。主要部分1〇a係由第一具體例 之主要部分10(第1圖)中去除電阻器Rs及A/D轉換器16組 成。電池組30a係由將電阻器RS及a/D轉換器16加至第一具 體例之電池組30組成。如前文說明,根據第七具體例也可 10獲得第一具體例之相同效果。 經由含括第一具體例之A/D轉換器16所組成之電池組 30a之範例係根據第七具體例說明。但本發明非僅限於此種 具體例。例如電池組30a可經由含括第二具體例至第六具體 例之A/D轉換器26、36、46、56及66中之任一者替代A/D轉 15 換器16而組成。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為方塊圖,顯示本發明之第一具體例; 第2圖為方塊圖,顯示第1圖所示a/d轉換器; 笫3圖為方塊圖’顯示第2圖所示A/D轉換電路之範例; 20 第4圖為方塊圖,顯示第2圖所示A/D轉換電路之另一範 例; 弟5圖為方塊圖,顯示第2圖所示控制電路之範例; 笫6圖為方塊圖,顯示本發明之第二具體例; 第7圖為方塊圖,顯示本發明之第三具體例; 25 1277304 第8圖為方塊圖,顯示本發明之第四具體例; 第9圖為方塊圖,顯示本發明之第五具體例; 第10圖為方塊圖,顯示本發明之第六具體例;以及 第11圖為方塊圖,顯示本發明之第七具體例。 5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10a.··主要部分 110、112...ROM 12...充電器 200...加法器 14...直流-直流轉換器 300...ROM 16、26、36、46、56、66···類 302…算術電路 比至數位轉換器,A/D轉換器 304...加法器 18...微控制器 400...選擇器 20…交流配接器 402...控制電路 30、30a···電池組 404...電阻器 100...放大器 406、408...ROM 102... A/D轉換電路 D...二極體 104...偏壓電路 ED...可攜式電子裝置 104a...選擇器 R...高準確度電阻器 106...電壓比較器 Rs...電阻器 108...控制電路 Th…熱敏電阻 108a...轉換控制電路 Vi...輸出電壓 108b···計數器 Vr...參考電壓
26

Claims (1)

1277304 10 15 20 卜、申請專利範圍·· 種A/D轉換器,包含·· 二放大電路,其係放大介於第_外部輸人電遷與_ 對應第二外部輸人電壓之電_之電壓差1輪出心 放大之電壓; ^ -A/D轉換電路,其係經由將該放大電路之 壓與一參考電麼作比較而將該放大電路之輸出電壓^ 換成-數位值,以及輸出結果所得之數位值; —-偏壓電路,其係根據該放大電路之輸出電麼,堂 擇第二外部輸入電壓,或選擇經由將一偏壓電壓加至: 二外部輸人Μ所得之電壓,來防止該放大電路之 電壓落至該A/D轉換電路之A/D可轉換範圍之外,: 輸出該選定之電壓作為對應該第二外部輸 壓;以及 一第一儲存電路,其預先儲存該偏壓電壓之測旦 值:以及當該對應第二外部輸人電壓之電壓為該經由= 偏壓電壓加至第二外部輸人電壓所得之電壓時,輪 儲存之測量值作為—數位值,其位域敍於得自該〆 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之位元數 X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A/D轉換器, 進一步包含: 曰-第二财電路’其_絲存轉考電壓之 S值,以及輸出該儲存之測量值作為_數位值。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A/D轉換器,進—步包含: -第三儲存電路’其係預先儲存該參考電廢之—標 27 1277304 5 10 15 20 準值,以及輸出該儲存之標準值作為一數位值; -校正電路,其係根騎自該第二儲存電路及第三 儲存电路之數位值,校正得自該A/D轉換電路之數位仓 成為數位值,纟縣於該參考冑叙 出該經校正後之數位值;以及 及輕 -加法電路’其加總得自該校正電路之數位值愈得 自該第—儲存電路之數位值以及輸出加總結果。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A/D轉換器,進—步包含·· :加法電路’其加總得自該Α/β轉換電路之數位值 5 ^ —儲存電路讀位值,以及輸出加總結果。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A/D轉換器,其中: 该偏壓電路係根據該放大電路之輸出電塵,而由複 數個偏壓電壓中選出欲 ' 壓電麼;以及 μ弟-外口 m入電壓之偏 第儲存甩路預先儲存複數個偏壓電壓之測量 量備選出已經由該偏M路選定之該偏之對應測 6 ,以及輪出該選定值作為數位值。 •如申料利範圍第5項之A/D轉換器,進—步包含: 回雇私測里$堡產生電路,其係產生—測量電星供測定 〜=A/D轉換器之周圍溫度而起伏波動之溫度; 摩,、延擇電路,其選擇該測量電麼及輸出該測量電 換^及隨後輸出該放大電路之輪出電塵作為該鳩轉 、笔路之輸入電壓;以及 —保留電路’其保留由該A/D轉換電路輸出之關聯
28 错讀選擇電路選擇之測量電叙數位值,其中 〜該第一儲存電路預先儲存於該A/D轉換器周圍之每 2圍溫度之複數個偏壓電壓之測量值,由該偏壓電路 〉定之偏壓電壓測量值中,選出對應由該保留電路所保 ^數位值之測量值,以及輸出該選定值作為-數位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A/D轉換器,進一步包含: -第二儲存電路,其預絲存於該燒轉換器周圍 l〇 15
兮周圍溫度之參考電壓測量值,選出對應於由該保 電路保留之數位值之測量值,以及輸出該選定值作為 〜數位值。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A/D轉換器,進一步包含: 一第三儲存電路,其預先儲存該參考電壓之一標準 值’以及輸出該儲存之標準值作為_數位值,· + 正電路,其根據得自第二儲存電路及第三儲存 弘路之數位值校正得自該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成為一
數位值,其係基於該參考電壓之標準值,以及輸出該校 正後之數位值;以及 加法私路,其係加總得自該校正電路之數位值與 传自6亥第-儲存電路之數位值,以及輸出該加總結果。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A/D轉換器,進一步包含: μ-加法電路’其將得自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與得 自弟-儲存電路之數位值相加,以及輸出該加法結果。 10· —電池組,包含: 29 1277304 一 A/D轉換器,其係設置來測量於串聯内嵌於一電 流路徑之一電阻器元件兩端產生之第一外部輸入電^ 與第二外部輸入電壓間之電壓差,其中 該A/D轉換器包括 一放大電路,其係放大介於第一外部輸入電壓與〜 對應第二外部輸入電壓之電壓間之電壓差,且輸出該經 放大之電壓; 一A/D轉換電路,其係經由將該放大電路之輸出電 壓與-參考電壓作比較而將該放大電路之輪出電壓轉 鲁 換成一數位值,以及輸出結果所得之數位值; τ 〃-偏壓電路,其係根據該放大電路之輸出電壓,選 擇第二外部輸入電壓’或選擇經由將一偏壓電壓加至第 二外部輸入電壓所得之電壓’來防止該放大電路之輸出 電麼落至該趟轉換電路之A/D可轉換範圍之外,以及 輪出該選定之電壓作為對應該第二外部輸入電壓之電 壓;以及 一第-儲存電路,其預先儲存該偏壓電壓之測* · 值’以及當該職第二外部輪人電壓之電壓為祕由將 =電麼加至第二外部輸入電壓所得之電壓時,輸出該 存之測量值作為一數位值,其位元數係大於得自該 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之位元數。 , 申料利範圍第H)項之電池組,其中該鳩轉換器包 第-儲存電路’其係預絲存該參考電壓之—測量 值以及輸出該儲存之測量值作為一數位值。 30 1277304 12.=申請專物第11項之電池組,其中論轉換器包 5 10 15 20 -第三儲存電路,其_先儲存該參考電壓之 丰值二及輪出該儲存之標準值作為-數位值; 儲$路其係根據得自該第二儲存電路及第三 成ir數位值,校正得自該简轉換電路之數位值 出甘/值’其係基於該參考電叙標準值,以及輸 出该經校正後之數位值;以及 自%力tr’其加總得自該校正電路之數位值與得 自儲存電路之數位值,以及輸出加總結果。 二項之電池組,其中該a/d轉換器包 得自二B路’其加總得自該A/D㈣電路之數位值與 U:=:峨路之數位值,以 -月專牙JI巳圍第10項之電池組,苴中 該偏壓電路係根據該放大電路讀出電壓,而由複 =壓㈣選出欲加至該第二外部輸入 壓電壓;以及 該第-儲存電路預先儲存複數個偏遷電壓之測量 ί ’選出已經㈣制電路敎之該偏壓«之對應測 里值’以及輪出該選定值作為數位值。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電池組,其巾 該A/D轉換器包括: 一測量電麼產生電路,其係產生一測量電顧測定 回應於该A/D轉換器之周圍溫度而起伏波動之溫度; 31 //304 壓^擇电路’其選擇該測量電麼及輸出該測量電 換電電路之輸_作為㈣轉 路,其保留由該趟轉換電路輸出之關聯 错切=路選擇之測量電壓之數位值,其中 10
-用^儲存電路預先儲存於該a/d轉換關圍之每 選相溫叙複數個驗電叙測量值,由該碰電路 留::偏壓電壓測量值中,選出對應由該保留電路所保 值。丈位值之测量值,以及輸出該選定值作為一數位 16.=請專利_15項之電池組,其中該鳩轉換器包 々弟—儲存電路’其預先儲存於該趟轉換ϋ周圍之 周圍溫度之參考電壓測量值,選出對應於由該保留 15 料路保留之數位值之測量值,以及輸出該選定值作為- 數位值。
申明專利乾11第16項之電池組,其中該A/D轉換器包 括: 一第三儲存電路,其預先儲存該參考電壓之一標準 值,以及輸出該儲存之標準值作為—數位值; # &正%路,其根據得自第二儲存電路及第三儲存 電路之數位值校正得自該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成為一 數位值,其絲於够考電叙標準值,以及輸出該校 正後之數位值;以及 力法包路,其係加總得自該校正電路之數位值與 32 1277304 5 得自該第-儲存電路之數位值,以及輸出該加總結果。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電池組,其中該A/D轉換器包 括加法私路,其將得自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與得自 第儲存包路之數位值相加,以及輸出該加法結果。 19·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 10 七A/D轉換裔,其係設置來測量於串聯内嵌於一電 ’^:之$阻!^兀件兩端產生之第—外部輸入電壓 與第二外部輸入電壓間之電壓差;以及 一電流測量電路,其係基於得自該A/D轉換器之數 位值測疋該電流路徑之電流值,其中 該A/D轉換器包括
:放大電路’其係放大介於第—外部輸人電壓與 對應第二外部輸人電壓之電壓間之電壓差,且輸出該 放大之電壓; ^ 經 15 20 ν -A/D轉換電路,其餘由將該放大電路之輸出電 壓與一參考電麗作比較而將該放大電路之輪出電壓^ 換成一數位值,以及輸出結果所得之數位值; 偏£电路,其係根據該放大電路之輸出電壓,選 擇第二外部輸入電壓,或選擇經由將一偏壓電壓加二 =外部輸人電I所得之Μ,來防止該放大電路之輪^ 電壓落至該A/D轉換電路之A/D可轉換範圍之外,以J 輪出該狀之電屢作為對應該第二外部輸人電壓^
第一儲存電路,其預先儲存該偏壓電壓之測量 33 1277304 10 15 20 值,以及當該職H部輪人電壓之 … 偏壓電壓加至第二外部輸入電壓所:u亥經由將 儲存之測量值作為_數位值時’輸出該 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之位元數。 W竹U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電 包括一篦-裝置,其中該A/D轉換器 -弟—儲存電路,其係預先儲存該 該:以⑽出該儲存之測量值作為—數位值。」 1.=请專利竭2〇項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轉換器 -第三儲存電路’其係預先儲存該參考電壓之一標 準值,以及輸出該儲存之標準值作為一數位值. 二交T,其係根據得自該第二儲存電路及第三 子^之數純’校正得自該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 成為一數位值,其係基於該夂 出該經校正後之數位值;以及电…準值,以及輸 一加=,其加總得_正電狀數位值與得 儲存%路之數位值,以及輸出加總結果。 專利,19項之電子裝置,其中該"D轉換器 * $路’其加總得自該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 與得自該第一儲在杂々 2. , ^ 存电路之數位值,以及輸出加總結果。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電子裝置,其中 该偏慶電路係根據該放大電路之輸 數個偏壓電壓中選出心…l 而由複 塵電塵,·以及“奴W二外部輸人電厂堅之偏
34 1277304 10 15 20 該第一儲存電路預先儲存複數個偏壓電壓之測量 值,選出已經由該偏壓電路選定之該偏壓電壓之對應測 里值,以及輸出該選定值作為數位值。 2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電子裝置,其中該A/D轉換哭 包括: 一測量電壓產生魏,其似生—測量電壓供測定 回應於=A/D轉換器之周圍溫度而起伏波動之溫度; β述擇屯⑬#适擇該測量電壓及輸出該測量電 2 ’以及隨後輸出該放大電路之輸出電壓作為該A 換電路之輸入電壓;以及 路,其保留由_換電路輸出之關聯 電路選擇之測量電《之數位值,其中 _ °亥第儲存電路預先儲存於該A/D轉換H周圍之每j圍4之她個偏壓電叙測量值,由該偏壓電路 電壓'1量值中,選出對應由該保留電路所保 值。 之測1值,以及輸出該選定值作為一數位 5·如申睛專利範圍第24項之恭 包括一笛一一 裝置,其中該趟轉換器 之々_ /子甩路’其預先儲存於該A/D轉換器周圍 母周圍溫度之參考電承、、9||曰^t 冤二/則®值,選出對應於由該保 遠甩路保留之數位值之測 一數位值。 、里值,以及輸出該選定值作為 2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 包括· 、电子衣置,其中該A/D轉換器
35 1277304 -第三儲存電路’其縣儲存該參考電壓之一標準 值,以及輸出該儲存之標準值作為—數位值; 恭—校正電路,其根據得自第二儲存電路及第三儲存 %路之數位值校正得自該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成為一 5數位值,其係基於該參考電壓之標準值,以及輸出該校 正後之數位值;以及 —加法電路,其係加總得自該校正電路之數位值愈 得自該第-儲存電路之數位值,以及輸出該加總結果。、
2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规轉換器 1〇 包括—加法電路,其將得自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盘得 自第-儲存電路之數位值相加,以及輸出該加法結果。 28·—種電子裝置,包含: -電池組,係包括— A/D轉換器,其係設置來測量 2串聯内嵌於-電流路徑之—電阻以件兩端產生之 15 第—外部輸人f壓與第二外部輸人電壓間之電壓差;以 及 ’
一電流測量電路,其係基於得自該A/D轉換器之數 位值測定該電流路徑之電流值,其中 4 A/D轉換器包括 2〇 ―放大電路,其係放大介於第-外部輸人電壓與_ 對應第二外部輸入電壓之電壓間之電壓差,且輪出該麫 放大之電壓; 、二 一A/D轉換電路,其係經由將該放大電路之輸出電 壓與-參考電壓作比較而將該放大電路之輪出電壓轉 36 1277304 換成一數位值,以及輸出結果所得之數位值; 偏壓笔路,其係根據該放大電路之輸出電壓,選 擇第二外部輸入電壓,或選擇經由將一偏壓電壓加至第 一外邛輸入電壓所得之電壓,來防止該放大電路之輸出 電壓落至該A/D轉換電路之A/D可轉換範圍之外,以及 輸出該選定之電壓作為對應該第二外部輸入電壓之電 壓;以及 10 15 20 ^ 穴π兀贿仔該偏壓電壓之測, 值以及“亥對應第二外部輸入電壓之電壓為該經由; 偏壓电麼加至第二外部輸入電摩所得之電壓時,輸出^ 儲存之測量值作為-數位值,其位讀係大於得W 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之位元數。 ,:請_圍第28項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鳩轉心 弟二儲存電路,其係預先儲存該參考電遷之-淨 讀,以及輸出該儲存之測量值作為—數位值。, 3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之 包括·· 电于衣置,其中該A/D轉換器 準值其係預先儲存該參考電叙一標 值以及輪出該储存之標準值作為-數位值; -校正電路’其係根 儲存電路之數位值,校正彳θ 6自健存電路及第三 成為-數位值,复似自該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 *該經校正後之數:::;考電*之標準值’以及輸
加法電路,其加總得自 该校正電路之數位值與得 37 A277304 3ι ’秦儲存電路之數位值,以及輸出加總結果。 勹申明專利範圍第28項之電子裝置,其中該a/d轉換器 ^括加法電路,其加總得自該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 、杆自孩第一儲存電路之數位值,以及輸出加總結果。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電子裝置,其中 邊偏壓電路係根據該放大電路之輸出電壓,而由複 欠個偏S %壓中選出欲加至該第二外部輸入電壓之偏 壓電壓;以及 10 15 20
該第儲存電路預先儲存複數個偏壓電壓之測, =’選出已經由該偏壓電路選定之該偏壓電Μ之對應泪, 量值,以及輸出該選定值作為數位值。 3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 步嗖您冤子裝置,其中該A/D轉換器 包括: 一測量電壓產生電路,其係產生—測量電壓供測定 回應於該A/D轉之周圍溫度而起伏波動之温度; β選擇電路,其選擇朗量Μ及輸出該測量電
麼’以及隨後輪出該放大電路之輸出電壓作為該a/d轉 換電路之輸入電壓;以及 “保3電路’其保留由該a/d轉換電路輸出之關聯 藉該選擇電路選擇之測量電摩之數位值,其中 該第-儲存電路預先儲存於該鳩轉換器周圍之每 一周圍溫度之複數個麵電壓之測量值,由該碰電路 選定之偏㈣_量值中,選㈣應由該保留電路所保 留之數位值之測量值,以及輪出該選定值作為一數位 38 1277304 值。 3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 —铉-子衣置,其中該A/D轉換器 之每電路其預先儲存於該A/D轉換器周圍 留考電壓測量值,選出對應於由該保 一數位值。 值从及輸出該選定值作為 其中該A/D轉換器 3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電子裝置 包括: —第三儲存電路,其預先儲存該參考電壓之一標準 值’以及輸出該儲存之標準值作為—數位值; * &正電路,其根據得自第二儲存電路及第三儲存 數位值彳x正付自該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成為- U立值’其係基於該參考電壓之標準值,以及輸出該校 正後之數位值;以及 %路其係加總得自該校正電路之數位值與 付自儲存電路之數位值,以及輸出該加總結果。 申月專利範圍第33項之電子裝置,其中該A/D轉換器 卜力法兔路,其將得自A/D轉換電路之數位值與得 自第一儲存電路讀倾相加,収輸出該加法結果。 20 37·-種電壓測量方法,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文大甩壓差,該電壓差為介於串聯内嵌於一電流 路位之t阻器元件一端所產生之一第一外部輸入電 壓、與對應於該電_元件之另—端所產生之一第二外 部輸入電壓之電壓間之電壓差; 39 1277304 進行該放大電壓之A/D轉換; 根據該放大後之電壓,選擇該第二外部輸入電壓、 或經由將一偏壓電壓加至該第二外部輸入電壓所得之 電壓,作為對應該第二外部輸入電壓之電壓,以防該放 5 大後之電壓落至A/D可轉換範圍以外; 當對應該第二外部輸入電壓之電壓為經由將該偏 壓電壓加至該第二外部輸入電壓所得之電壓時,輸出預 先儲存之該偏壓電壓之測量值作為一數位值,其位元數 係大於藉該A/D轉換所得數位值之位元數;以及 10 基於經由A/D轉換所得數位值及顯示該偏壓電壓測 量值之數位值,測定介於該電阻器兩端間之電壓差。 40
TW093140515A 2004-10-20 2004-12-24 A/D converter, battery pack, electronics device and method of voltage measurement TWI27730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05954A JP4641173B2 (ja) 2004-10-20 2004-10-20 A/d変換器、電池パック、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圧測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14681A TW200614681A (en) 2006-05-01
TWI277304B true TWI277304B (en) 2007-03-21

Family

ID=35998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40515A TWI277304B (en) 2004-10-20 2004-12-24 A/D converter, battery pack, electronics device and method of voltage measurement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012558B1 (zh)
JP (1) JP4641173B2 (zh)
KR (1) KR100689003B1 (zh)
TW (1) TWI27730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3405A (zh) * 2012-07-17 2014-01-2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功耗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16158B1 (en) 2007-03-12 2012-11-20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Configuration of programmable device using a DMA controller
EP2843431B1 (en) * 2012-04-27 2022-07-13 Hitachi Astemo, Ltd. Battery monitoring device and battery system monitor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7919A (ja) * 1981-07-06 1983-01-17 Yamato Scale Co Ltd A/d変換器
JPS62200824A (ja) * 1986-02-28 1987-09-04 Yamatake Honeywell Co Ltd A/d変換回路
JPH0690914A (ja) * 1992-05-11 1994-04-05 Nec Corp 心電図解析装置
JP3362996B2 (ja) * 1995-05-30 2003-01-07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磁気軸受装置
KR970008907A (ko) * 1995-07-25 1997-02-24 가네꼬 히사시 A/d 변환기에서 최적 다이나믹 레인지를 유지하기 위한 a/d 변환기의 기준 레벨 조정 회로 및 방법
EP0866562A1 (fr) * 1997-03-18 1998-09-2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spositif de conversion analogique/numérique muni d'un agencement de calibration de gain.
US6442213B1 (en) * 1997-04-22 2002-08-27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Digital isolation system with hybrid circuit in ADC calibration loop
US6002355A (en) * 1997-06-26 1999-12-14 Cirrus Logic, Inc. Synchronously pumped substrate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 system and methods
JPH11344545A (ja) * 1998-06-03 1999-12-14 Fuji Film Celltec Kk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の電流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US6400220B1 (en) * 2000-11-20 2002-06-04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Autotracking feedback circuit and high speed A/D converter using same
US6614373B1 (en) * 2000-11-29 2003-09-02 Raytheon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sampling a signal using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JP4719972B2 (ja) * 2000-12-11 2011-07-06 富士電機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充放電電流測定装置
US6667707B2 (en) * 2002-05-02 2003-12-23 Analog Devices, Inc.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with the ability to asynchronously sample signals without bias or reference voltage power consumption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3405A (zh) * 2012-07-17 2014-01-2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功耗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US9189055B2 (en) 2012-07-17 2015-11-17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power consumption management,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CN103543405B (zh) * 2012-07-17 2016-03-30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功耗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035553A (ko) 2006-04-26
TW200614681A (en) 2006-05-01
JP4641173B2 (ja) 2011-03-02
KR100689003B1 (ko) 2007-03-08
US7012558B1 (en) 2006-03-14
JP2006121324A (ja) 200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1989B2 (en) Battery fuel gauge circuit
JP4668957B2 (ja) 充電制御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US10705147B2 (en) Remaining capacity detection circuit of rechargeable battery,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utomobile, and detecting method for state of charge
JP4210794B2 (ja) 電池の容量検出方法、電池パック及び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JP6219687B2 (ja) 半導体装置、電池パック及び携帯端末
US8949056B2 (en)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JP4997358B2 (ja) 満充電容量補正回路、充電システム、電池パック、及び満充電容量補正方法
KR20140041936A (ko) 배터리 충전 표시 방법, 배터리 충전 모니터링 장치, 충전가능 배터리, 및 제조 물품
US20050218976A1 (en) Differential voltage amplifier circuit
TWI528043B (zh) 電池之電量狀態及健康狀態的估測電路
JP2001281307A (ja) 電池の容量検出方法
JP4719972B2 (ja) 充放電電流測定装置
KR20200107614A (ko) 배터리 장치의 충전 상태를 결정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상기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JP3925507B2 (ja) 二次電池の充電方法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JP6298616B2 (ja) 半導体装置、電池パック及び携帯端末
TWI277304B (en) A/D converter, battery pack, electronics device and method of voltage measurement
JP2001204141A (ja) 組電池のセル電圧検出装置及び検出方法
JP2005315730A (ja) 二次電池の残容量率算出方法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JP3329892B2 (ja) 充電式電気機器
JP3543579B2 (ja) 二次電池の充放電電流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US10320039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battery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monitoring battery
JPH07260839A (ja) バッテリ残量検出用電流検出装置
TWI707151B (zh) 用於計算一電池系統的一路徑電阻之方法與設備
KR100755538B1 (ko) 배터리 잔여용량 측정장치 및 이를 탑재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JP7446728B2 (ja) 半導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