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62114B - O-shaped blade - Google Patents

O-shaped blad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62114B
TWI262114B TW92124320A TW92124320A TWI262114B TW I262114 B TWI262114 B TW I262114B TW 92124320 A TW92124320 A TW 92124320A TW 92124320 A TW92124320 A TW 92124320A TW I262114 B TWI262114 B TW I2621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edge
cutting
blade
edge
inclin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2124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06274A (en
Inventor
Mikiya Toshio
Takashi Chiba
Noboru Saitou
Kuniaki Shibuya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Kohki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2595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2790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Kohki Co filed Critical Nitto Kohki Co
Publication of TW200406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6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62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62114B/zh

Links

Landscapes

  • Drilling Tools (AREA)

Description

1262114 玖、發明說明: 一、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透過將工作物切削成環狀之方式’形成 貫穿之圓孔之環狀刀具,特別是有關於可提高因切削所產 生之切削屑之排出效率的同時具有優良耐久性之環狀刀 具° 二、 【先前技術】 在以往,作爲對工作物形成通孔用之環狀刀具中,存在 有特開平9 - 2 0 1 7 1 0號公報所提出之環狀刀具等。參照圖面 說明前述公報中所記載之環狀刀具之構成,第9圖係環狀 刀具之側視圖、第1 〇圖係環狀刀具之仰視圖,第1 1 (a)、 (b)、(c)圖分別係第1切削刀刃與第2切削刀刃之前視圖以 及將第1切削刀刃與第2切削刀刃重疊之前視圖。形成爲 筒狀之刀具本體12之前端(底部)處,如第9圖、第10圖所 示般,對於刀具本體1 2之圓周方向依所定間隔交互地安裝 固定複數個第1切削刀刃1 3與第2切削刀刃1 5。在正面觀 察下第1切削刀刃與第2切削刀刃下,形成如第1 1(a)、(b) 圖所示般之形狀,第2切削刀刃1 5上其寬度方向兩端部 15a、15b之刀鋒之高度係如第1 1(c)圖所示般設定爲較第1 切削刀刃13上其寬度方向兩端部13a、13b之刀鋒之高度 微小之數値,此外,更將第2切削刀刃1 5上其寬度方向中 央部15c之刀鋒高度,設定爲較第1切削刀刃13上其寬度 方向中央部13c之刀鋒高度爲大之數値。然後,設置於第2 切削刀刃1 5前端之刀鋒1 6之寬度方向中央部處,形成直 線狀延伸之平坦部1 7。在環狀刀具1 1中,透過形成前述之 1262114 刀鋒形狀,能夠容易將第1切削刀刃1 3與第2切削刀刃1 5 在切削工作物W時所產生之切削屑排出溝槽外部的同時, 亦能夠將在第1切削刀刃切削工作物W時所產生之切削屑 分割爲二,更能夠令設置於切削刀刃上之刀鋒不易破損。 又,圖中,0爲挾持角,P1、P2爲頂點,14爲刀鋒,18 爲切削屑排出溝,1 9爲傾斜導引面。 三、【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但是,在前述環狀刀具1 1中,設置於第2切削刀刃1 5 前端之刀鋒16之形狀,係如第11(b)圖所示般,寬度方向 中央部處設置有直線狀延伸之平坦部1 7之形狀,所以存在 有無法將在第1切削刀刃所產生之切削屑分割爲二之問 題。又,刀鋒由於在切削溝槽時之摩擦力大,存在有因摩 擦力而導致刀鋒破損之場合。 因此,本發明者爲了解決前述問題透過對設置於環狀刀 具上之刀鋒形狀上下工夫,提出能夠將切削屑加以切削分 割成2段以上之之環狀刀具(特開2002- 1 03 1 25)。 此環狀刀具係如第12(a)、(b)、(c)圖所示般,其特徵乃 是具有圓筒狀本體之環狀刀具底部之圓周方向上依所定間 隔交互地配置第1切削刀刃41、第2切削刀刃45,第1切 削刀刃之刀鋒44係由配置於較切削刀刃之寬度方向中央 部更爲外圍端之頂點P 1向寬度方向兩端之上方端形成之 傾斜面44a、44b,第2切削刀刃45之刀鋒46係由配置於 較第1切削刀刃之頂點更爲外圍端之頂點P2向寬度方向兩 端之上方端形成之傾斜面46a、46b、46c。此外,由前述頂 1262114 點向內圍端傾斜之傾斜面4 6 b、4 6 c上,係透過段差部4 7 非連續性地形成,在正面觀察下第2切削刀刃45之刀鋒之 傾斜面46b、46c上所形成之段差部47下,第1切削刀刃 41與第2切削刀刃45之刀鋒,係與第1切削刀刃41之刀 鋒內圍端之傾斜面44b交錯般地加以設置,透過此構成能 夠提高因切削所產生之切削屑之排出效率。 但是,此公報中所記載之環狀刀具,在正面觀察下,形 成於第1、第2切削刀刃上之外圍端之傾斜面44a、46a並 非重疊般地形成(參照圖12(c)),在受切削物開啓貫穿孔之 場合時,通孔之外圍端係僅由第2切削刀刃45之外圍端之 傾斜面46a加以切削,第1切削刀刃41之外圍端傾斜面44a 則呈空動狀態。在如此之環狀刀具上,受切削物之材料若 是具有一般程度之硬度之材料的話,並無問題,但是例如 在新幹線用之軌道等般,材料經過鍛燒之高硬度材料之場 合時,在前述第1、第2切削刀刃之外圍端傾斜面44a、46a 由正面觀察下乃並非重疊之環狀刀具上,切削外圍之第2 切削刀刃4 5之外圍端傾斜面4 6 a會有相當大之負荷,第2 切削刀刃4 5之外圍端傾斜面4 6 a的磨損會進行,存在有在 環狀刀具之耐久性之問題。又存在有受切削物硬度高而產 生第2切削刀刃4 5之外圍端傾斜面其角4 8之破損(尖端) 等問題。特別是,在環狀刀具中之切削通孔最外圍部之刀 鋒上,由刀鋒之轉速大而承受極大之負荷,此外僅透過第 2切削刀刃4 5之外圍端傾斜面4 6 a對外圍部進行切削之切 削效率亦不佳,又因爲切削度不良會在切削時產生刀鋒黏 滯之現象,產生環狀刀具無法順利地旋轉之事態。 1262114 因此,在本發明中,係提供將外圍端之傾斜面由第1、 第2切削刀刃之頂點,在正面觀察下,形成互相重疊之傾 斜面,在開啓通孔之際,以第1、第2切削刀刃重疊之傾 斜面(也就是個別之外圍端傾斜面)切削通孔之外圍端般’ 近以減輕施加於切削外圍之第2切削刀刃之外圍端傾斜面 上之大量負荷,可提高切削效率的同時亦提高耐久性之環 狀刀具,以解決前述問題點爲目的。又以透過外刃切削阻 力 > 內刃切削阻力之方式,減少環狀刀具之搖晃’提高對 工作物開孔之尺寸準確度爲目的。 三、【發明內容】 爲了達成前述目的,本發明所採取之技術解決方法係一 種環狀刀具,其特徵爲在具有圓筒狀本體之環狀刀具底部 之圓周方向上依所定間隔交互地配置第1切削刀刃、第2 切削刀刃;第1切削刀刃之刀鋒係由配置於較切削刀刃之 寬度方向中央部更爲外圍端之頂點向寬度方向兩端上方端 形成之傾斜面;第2切削刀刃之刀鋒係由配置於較第1切 削刀刃之頂點更爲外圍端之頂點向寬度方向兩端之上方端 形成之傾斜面;在由第2切削刀刃之頂點向內圍端傾斜之 傾斜面上,透過段差部非連續性地形成有複數個傾斜面; 在正面觀察下第2切削刀刃之刀鋒之傾斜面上所形成之段 差部下,第1切削刀刃與第2切削刀刃之刀鋒,係與第1 切削刀刃之刀鋒內圍端之傾斜面交錯般地加以設置;在正 面觀察下第1切削刀刃之刀鋒之外圍端之傾斜面下’由頂 點向外圍端傾斜之傾斜面係成爲重疊之切斜面。 又,本發明亦是一種環狀刀具,其特徵爲在具有圓筒狀 1262114 本體之環狀刀具底部之圓周方向上依所定間隔交互地配置 第1切削刀刃、第2切削刀刃;第1切削刀刃之刀鋒係由 配置於較切削刀刃之寬度方向中央部更爲外圍端之頂點向 寬度方向兩端上方端形成之傾斜面,至少在挾持前述頂點 之內側之傾斜面上,形成有因段差部非連續性地形成之複 數個傾斜面;第2切削刀刃之刀鋒係由配置於較第1切削 刀刃之頂點更爲外側之頂點向寬度方向兩端之上方端形成 之傾斜面,至少在挾持前述頂點之內側之傾斜面上,形成 有因段差部非連續性地形成之複數個傾斜面;在分別正視 形成於第1切削刀刃之刀鋒與第2切削刀刃之刀鋒之段差 部下,第1切削刀刃與第2切削刀刃之刀鋒彼此,係與形 成於另一側之切削刀刃之刀鋒之傾斜面交錯般地加以設 置;在正面觀察下第1切削刀刃之刀鋒之外圍端之傾斜面 下,由頂點向外圍端傾斜之傾斜面係成爲重疊之切斜面。 又,本發明所述之環狀刀具,其特徵乃是形成於較第1 切削刀刃、第2切削刀刃之頂點更爲內側之傾斜面,係互 相略成平行地加以形成。 又,本發明所述之環狀刀具,其特徵乃是在第1切削刀 刃作爲外刃、第2切削刀刃作爲內刃時,外刃所產生之工 作物切削阻力以及內刃所產生之工作物切削阻力係滿足外 刃所產生之工作物切削阻力〉內刃所產生之工作物切削阻 力之條件。 又,本發明所述之環狀刀具,其特徵乃是在第1切削刀 刃作爲外刃、第2切削刀刃作爲內刃,並且外刃與內刃之 刀鋒形狀(退刀槽角、前角)相同之場合時,外刃所產生之 -10- 1262114 ^ 工作物切削阻力以及內刃所產生之工作物切削阻力係滿足 外刃所產生之工作物切削阻力 >(外刃所產生之工作物切 削阻力+內刃所產生之工作物切削阻力)/2之條件。 四、【實施方式】 以下將根據第1圖〜第4(b)圖說明將本發明具體化之第1實 施型態,第1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所述之環狀刀具之側 視第2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所述之環狀刀具之仰視圖, 第3 (a)圖係第1切削刀刃之前視圖、第3(b)圖係第2切削 刀刃之前視圖、第3(c)圖係在令第1切削刀刃與第2切削 刀刃重疊狀態下之前視圖,第4(a)圖係第2切削刀刃所產 生之工作物之切削狀態之示意圖,第4(b)圖係第切削刀刃 所產生之工作物之切削狀態之示意圖。又,在以下之說明 中,所謂的環狀刀具之下方係指環狀刀具雕風之頂點端。 如第1圖所示般,環狀刀具1之刀具本體2係形成爲圓 筒狀,環狀刀具1係透過單觸式接頭或者是螺絲等之固定 機構安裝於無圖示之攜帶式穿孔機或是工作機械’向箭頭 A方向旋轉。如第1圖、第2圖所示般,在刀具本體2之 下端面上,由超硬化尖端所構成之複數個第1切削刀刃3 與第2切削刀刃5,交互地依所定之間隔在刀具本體2之圓 周方向加以熔接。又,在刀具本體2之外圍面處’如第1 圖所示般在有朝向箭頭A方向向下傾斜之切削屑排出溝 8,依所定之間隔在刀具本體2之圓周方向加以形成’各切 削屑排出溝8之下端部,係分別位於各切削刀刃3、5之間 地受到配置。 如第3 (a)圖所示般,第1切削刀刃3之前端處’設置有 -11 - 1262114 向刀鋒之寬度方向加以配置之第1刀鋒4’此外’第1刀鋒 由正面觀察下(刀具之旋轉方向之切線方向)略成V字形 般,形成在挾持頂點P 1之寬度方向上朝向上方之第1傾斜 面4a、第2傾斜面4b。又,第1刀鋒4之頂點係形成於位 在較刀鋒4之寬度方向中央更靠刀具本體2之外圍端處(參 照第2圖)。 在第2切削刀刃5之前端處,設置有如第3(a)圖所示般 向刀鋒之寬度方向加以配置之第2刀鋒6,第2刀鋒6係朝 向工作物W端突出地加以形成。第2刀鋒6在位於較刀鋒 6之寬度方向中央更靠刀具本體2之外圍端處(參照圖2)配 置有頂點P2,由該頂點P2起外圍端則形成與第1切削刀 刃3之第1傾斜面4a相重疊般之第1傾斜面6a,又,由該 頂點P2起內圍端則形成與第1切削刀刃3之第2傾斜面4b 略成平行且因段差部7而成爲不連續之第2傾斜面6b、第 3傾斜面6c。然後,如第3(b)圖所示般,第2傾斜面6b與 第3傾斜面6c中,在全體上第2傾斜面6b係形成於位在 較第3傾斜面6c更下方。 接著,第1切削刀刃3與第2切削刀刃5係如第3(c) 圖所示般,在使第1切削刀刃3與第2切削刀刃5重疊由 正面觀察時,第1切削刀刃3中寬度方向之外圍端之第1 傾斜面4a與第2切削刀刃5中寬度方向之外圍端之第1傾 斜面6a在正面觀察下係以互相重疊般加以形成,又,第3 傾斜面6c係呈現突出於較第1切削刀刃3之第2傾斜面4b 更爲下方之狀態,又,第2切削刀刃5之頂點P2乃是爲於 較第1切削刀刃3之頂點P1更爲上方,第1切削刀刃3之 -12- 1262114 第2傾斜面4 b係位於較第2切削刀刃5中寬度方向之外圍 端之第3傾斜面6c更爲上方且較第2傾斜下方,而變成其 頂點P 1成爲最下端般之突出狀態。因此,形成於第2切削 刀刃5之刀鋒6之段差部7係與形成於第1切削刀刃3之 刀鋒4之第2切斜面4b交叉般地加以形成。 又,第1、第2切削刀刃3、5之兩側面上,爲了防止 刀刃之黏滯現象,將切削刀刃3、5之兩側面形成爲向上方 前進縮窄之錐形狀,在切削時切削刀刃3、5會成爲防止對 工作物之黏滯現象之形狀。又,切削刀刃3、5之兩側面並 未限定爲錐形面與習知例同樣地成平行形狀亦無差別。 接著,說明依前述構成之環狀刀具1之作用。在工作物 W形成貫穿孔上,係令安裝於攜帶式穿孔機又或者是工作 機械上之環狀刀具以其週線爲中心項箭頭A方向旋轉的同 時,第1、第2切削刀刃3、5會接近工作物W般令環狀刀 具1向其軸線方向依所定之移動量進行移動。然後,各切 削刀刃3、5中之第1、第2刀鋒4、6與工作物W接觸時, 工作物W會由各刀鋒4、6加以切削,工作物W中在各切 削刀刃3、5之旋轉軌道上形成有如第4(a)、(b)圖所示之溝 槽10。 如第4(a)圖所示般,溝槽10底面之外圍端’係由形成 於第1切削刀刃4之第1傾斜面4a,以及第2切削刀刃5 之第1傾斜面6a加以切削,又,溝槽1 〇底面之內圍端, 係成爲對應於第2刀鋒6之內爲側端部之形狀。也就是說’ 第1切削刀刃3係將溝槽1 0底面之寬度方向之中央部與外 圍端端部,如圖4(a)之斜線所示般加以切削而產生切削屑 1262114 22。又,第2切削刀刃5係將溝槽10之兩端部如圖4(b)之 斜線所示般加以切削而產生切削屑2 1 a、2 1 b。透過前述第 1、第2切削刀刃3、5將溝槽1 0之底面加以切削之方式’ 溝槽1 0底面之外圍端端部係由第1、第2切削刀刃3、5 之第1傾斜面4a、6a加以切削,更將其底面寬度方向兩端 部與中央部加分割爲3地加以切削。因此,溝槽1 0之外圔 端端部係成爲隨時受到第1、第2切削刀刃3、5切削,能 夠較習知之環狀刀具減少第1、第2切削刀刃3、5之磨耗、 破損等。又,由溝槽1 0之底面所切削出之切削屑2 1 a、2 1 b、 22係由圖1所示之切削屑排出溝8加以引導而排出溝槽1 〇 外部。之後,持續環狀刀具1所產生之溝槽之形成,在環 狀刀具1貫穿工作物W時,在工作物W形成貫穿孔。 接著,針對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加以說明。第2實施 形態係將切削屑較第1實施形態切割更係之示例,在此例 中,係可將切削屑分割爲四之示例。第2實施形態係具備 具有如第5(a)、(b)圖所示形狀之第1切削刀刃31、第2切 削刀刃3 2,複數個第1切削刀刃3 1、第2切削刀刃3 2交 互地配置焊接於刀具之底面圓周上。第1切削刀刃3 1之刀 鋒40上,頂點P1配置於較刀鋒4之寬度方向中央部更爲 外圍端,由此頂點P 1起之內圍端係形成有與第1實施形態 所述之第2切削刀刃5相同般因段差部3 3成爲不連續之第 3傾斜面31 c,第2切斜面31 b,由刀鋒4 0之頂點P1起之 外圍端,係形成連續之第1傾斜面3 1 a。 又,第2切削刀刃3 2之刀鋒60亦與前述第1切削刀刃 3 1同樣地頂點P2配置於較第1切削刀刃3 1之頂點P 1更爲 -14- 1262114 外圍端,由此頂點P 2起之內圍端係形成有因段差部3 4成 爲不連續之第3傾斜面32c,第2切斜面32b,由刀鋒60 之頂點P 1起之外圍端,係形成連續之第1傾斜面3 2 a。接 著,第1切削刀刃31、第2切削刀刃32之外圍端之第1 傾斜面3 1 a、3 2 a由正面觀察下形成爲互相重疊之傾斜面, 又,形成於前述第1切削刀刃3 1、第2切削刀刃3 2之段差 部33、34之位置’由正面觀察下,係設置於第5(c)圖所示 般之未重疊之位置,並且段差部33與第2傾斜面32c會分 別與段差部3 4與第2傾斜面3 1 b交叉。藉由前述之構成, 會成爲溝槽1 〇之外圍端端部隨時由第2切削刀刃之第1傾 斜面3 1 a與第2傾斜面3 2 a加以切削,又,切削屑受切削 呈寬度較細之四份而排出。也就是說,溝槽之底面中第 1切削刀鋒31會在溝槽1〇底面之寬度方向上將圖(c)所示 之36、37、38加以切削,第2切削刀刃32會在溝槽10底 面之寬度方向上將第5(c)圖斜線所示之35、36加以切削, 而產生切削屑。 又,由溝槽第10所切下之切削屑,會如透過第1圖所 不之切削屑排出溝8加以引導而排出溝槽1 〇外部。之後, 持續^狀刀具1所產生之溝槽之形成,在環狀刀具1貫穿 工作物W時,在工作物W形成貫穿孔。又,在第5(a)、(b)、 (c)圖所示之實施形態中,將由頂點p丨、p 2起外圍端之刀鋒 以一個傾斜面3 1 a、3 2 a加以形成,但是在此傾斜面亦能夠 形成如同頂點P丨、P2起之內圍端具有段差部之傾斜面。 又’段差部之數量亦可能爲2個以上。 接者,說明本發明所述之第3實施形態,第3實施形態 -15- 1262114 - 係爲提高所貫穿之孔之準確度之示例。 前述第1、第2實施形態之環狀刀具1之切削刀刃,係 如第6圖所示般第1切削刀刃(外刃)3之刀鋒3 a會形成於 外圍端邊緣3 b與內圍端邊緣3 c之間,又,第2切削刀刃(內 刃)5之刀鋒5a會形成於外圍端邊緣5b與內圍端邊緣5c之 間。然後,第1切削刀刃3與第2切削刀刃5之外圍端邊 緣3 b、5 b係以通過以馬達之輸出軸中心0爲中心之圓周上 地加以配置,內圍端邊緣3c、5c係以通過以對於輸出軸中 心◦而偏心之中心軸(〇 ’)爲中心之圓周上地加以配置。 因此,藉由環狀刀具1對工作物W進行開孔之場合時, 透過環狀刀具之進刀由第1切削刀刃3與第2切削刀刃5 在工作物W上切削環狀溝,而最後完成開孔,此時,工作 物W切削狀況係如圖7所示般,透過第1切削刀刃(外刃)3 之刀鋒3a與第2切削刀刃(內刃)5之刀鋒5a將溝槽(孔)外 圍端之共通切削範圍S 3加以切削,又,透過第1切削刀刃 (外刃)3中間部之刀鋒3a將溝槽中間部之切削範圍S 1加以 持續切削,更透過第2切削刀刃(外刃)5之刀鋒5a將溝槽 中間部之切削範圍S 2加以持續切削而形成貫穿孔。此時, 環狀刀具1之第1切削刀刃3內側之刀鋒3a之邊緣3c與 第2切削刀刃5內側之刀鋒5a之邊緣5c係以對於輸出軸 中心0而偏心地加以配置。另一方面,由於在進行切削時 係以將以輸出軸中心◦爲中心之周圍加以旋轉,其結果, 在與殘留於由邊緣5 c以及邊緣3 c在工作物W上所形成之 貫穿孔內側之工作物W除去部分的外圍之間會產生間隙, 能夠避免除去部分會咬住環狀刀具1之內徑部而無法取下 -16- 1262114 • 之事態。 但是,透過前述之對於環狀刀具1之旋轉中心加以偏心 設置之第1、第2切削刀刃3、5之內圍端之刀鋒3 a、5 a, 將溝槽之內測加以切削之場合,會產生以下之問題。 具體的說,係如第7圖所示般,利用環狀刀具1切削工 作物W之場合中,除了透過兩刀鋒3 a、5 a共通切削工作物 W之切削範圍S 3之外,其切削範圍係如圖示般並不相同。 也就是說,以第1切削刀刃(外刃)3之刀鋒3 a切削工作物 W之切削範圍S1與以第2切削刀刃(內刃)5之刀鋒5a切削 工作物W之切削範圍S 2會如第7圖所示般切削範圍並不 相同。 因此,切削時施加於外刃3之切削阻力係由(共通切削 範圍S 3 +外刃切削範圍S 1)加以決定,又,切削時施加於內 刃5之切削阻力係由(共通切削範圍S3 +內刃切削範圍S2) 加以決定。例如,以內刃5切削工作物W時之切削阻力比 以外刃3切削工作物W時之切削阻力爲大之場合時’環狀 刀具1係由內刃5決定旋轉狀態,外刃3之刀鋒3a會搖晃 (偏心)地旋轉。又,以內刃5切削工作物W時之切削阻力 比以外刃3切削工作物W時之切削阻力微小之場合時’環 狀刀具1係由外刃3決定旋轉狀態,環狀刀具之內圍端之 刀鋒3a、5a會搖晃(偏心)地旋轉。 此結果,例如、在(共通切削範圍S3 +外刃切削範圍S1) > (共通切削範圍S3 +外刃切削範圍S2)之場合時’外刃3 所產生之切削時之切削阻力會增大,通孔之尺寸準確度係 由外刃3所決定,尺寸準確度會變好。 -17- 1262114 但是,(共通切削範圍S3+外刃切削範圍S1) < (共通切 削範圍S3 +外刃切削範圍S2)之場合時’內刃5所產生之切 削時之切削阻力會增大’此結果’環狀刀具1會受到內刃 切削範圍S 2之影響,由於以偏心後之中心軸0 ’爲中心進 行旋轉,所以,外圍端之刀鋒3 a、5 a會產生搖晃(偏心)’ 通孔之尺寸準確度會變差。 也就是說’在外刃3與內刃5之內圍端之刀鋒3a、5a 以輸出軸中心〇爲中心進行旋轉之場合時,能夠縮小工作 物W之除去部分(切削屑)的外圍尺寸,對工作物W進行穿 孔之通孔尺寸可準確度良好地受到加工’在外刃3與內刃 5之內圍端之刀鋒3 a、5 a以偏心後中心軸〇’爲中心進行旋 轉之場合時,會對工作物W進行穿孔之通孔尺寸產生較大 影響,通孔尺寸之準確度會明顯地降低。 因此,第3實施形態係具有爲了防止前述穿孔時通孔尺 寸之準確度會降低,能夠消除外刃3與內刃5之內圍端之 刀鋒3a、5a之搖晃(偏心)提高通孔之尺寸準確度般,外刃 3與內刃5之切削時之切削阻力會如以下所述般形成刀鋒 3a、5a之特徵。 第8圖係第3實施形態所述之環狀刀具之第1、第2切 削刀刃3、5所產生之工作物W之切削狀態之前正視圖’ 外刃3與內刃5之刀鋒3a、5a之形狀(退刀槽角、前角)在 相同之下,而成爲(共通切削範圍S3 +外刃切削範圍Sl)> (共通切削範圍S3 +外刃切削範圍S2)般地決定刀鋒3a、5a 形狀之示例,由此,環狀刀具1之旋轉狀況,係因爲外刃3 之切削時之切削阻力會變得較內刃5之切削時之切削阻力 -18 - 1262114 • 爲大,所以通孔之尺寸準確度會變好。又,外刃3與內刃 5之刀鋒3a、5a之形狀(退刀槽角、前角)在不同之場合下, 不會形成前述之切削範圍而是全體,由外刃3與內刃5之 切削阻力的大小決定環狀刀具1之旋轉狀況。 如以上所述般,在第3實施形態中透過外刃與內刃進行 切削之際其外刃與內刃之切削阻力必須要滿足外刃切削阻 力 > 內刃切削阻力之關係,藉由將外刃與內刃滿足前述條 件般加以形成之方式,能夠提高通孔之尺寸準確度。 又,在外刃3與內刃5之刀鋒之形狀(退刀槽角、前角) 在相同之場合下,由於外刃切削範圍s 1〉(外刃切削範圍 S1 +內刃切削範圍S2)/2,外刃切削阻力 > 內刃切削阻力之 關係獲得成立。 在以上所述之實施形態中,溝槽之外圍端端部係隨時受 到第1切削刀刃與第2切削刀刃加以切削,所以能夠防止 在切削時切削阻力最大之第1、第2切削刀刃之外圍部之 磨耗、破損。又,第1切削刀刃與第2切削刀刃之刀鋒處 形成有因段差部而不連續之傾斜面’藉由該不連續部在正 面觀察下配置於互相不重疊之位置之方式’能夠將切削屑 加以細部分割化。又,藉由增加段差數、或是形成挾持頂 點之傾斜面分別具由段差部而不連續之傾斜面之方式’能 夠更進一步作切削屑之細部分割化。又’由於刀鋒處設置 有經由段差部而形成不連續之傾斜面’對於刀鋒之加工係 相當容易。 以上所述,雖然是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加以說明’但 前述各實施形態僅是示例,只要是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以 -19- 1262114
及主要特徵,本發明可以其他各種形態irtt**傭〜無限 定於此。 【發明之效果】
如以上詳細說明般在本發明中可達到,較第1切削刀 刃與第2切削刀刃之頂點p 1、P2更爲外圍端之切斜面在 正面觀察下爲重疊之傾斜面,所以能夠防止在切削時第1、 第2切削刀刃之外圍部之磨耗、破損。又,由第1切削刀 刃與第2切削刀刃所構成至少一方之切削刀刃之刀鋒處形 成因段差部而不連續之傾斜面,藉由該段差部在正面觀察 下與形成於第1切削刀刃之刀鋒處之傾斜面交叉般加以設 置之方式,能夠將切削屑作細部分割。又,由於刀鋒處設 置有經由段差部而形成不連續之傾斜面,對於刀鋒之加工 係相當容易,由於由刀鋒所切除之帶狀切削屑會位於離開 寬度方向之位置,所以能夠防止切削屑彼此糾纏,因此, 可容易地將切削工作物時所產生之切削屑排出到溝槽外 部。又,藉由外刃切削阻力 > 內刃切削阻力,能夠提高對 工作物開孔之尺寸準確度,等之優良效果。
五、【圖式之簡單說明】 第1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所述之環狀刀具之側視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所述之環狀刀具之仰視圖。 第3 (a)圖係第1切削刀刃之正視圖、第3(b)圖係第2切 削刀刃之正視圖、第3 (c)圖係在令第1切削刀刃與第2切 削刀刃重疊狀態下之正視圖。 第4 (a)圖係第2切削刀刃所產生之工作物之切削狀態之 示意圖,第4(b)圖係第1切削刀刃所產生之工作物之切削狀 -20- 1262114 ' 態之示意圖。 第5 U)圖係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環狀刀具中,第1切削 刀刃之正視圖、第5(b)圖係第2切削刀刃之正視圖、第5(c) 圖係第1切削刀刃與第2切削刀刃所產生之工作物之切削 狀態之之正視圖。 第6圖係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環狀刀具之仰視圖。 第7圖係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環狀刀具之第1、第2切 削刀刃所產生之工作物之切削狀態之之正視圖。 第8圖係第3實施形態所述之環狀刀具之第1、第2切 削刀刃所產生之工作物之切削狀態之之正視圖。 第9圖係習知之環狀刀具之側視圖。 第1 0圖係習知之環狀刀具之仰視圖。 第11(a)圖係環狀刀具之第1切削刀刃之正視圖、第11(b) 圖係第2切削刀刃之正視圖、第1 1 (c)圖係在令第1切削刀 刃與第2切削刀刃重疊狀態下之正視圖。 第12(a)圖係其他習知之環狀刀具其第1切削刀刃之正 視圖、第12(b)圖係第2切削刀刃之正視圖、第12(c)圖係 在令第1切削刀刃與第2切削刀刃重疊狀態下之正視圖。 【符號說明】 1…環狀刀具 2…刀具本體 3…第1切削刀刃 3a,5a···刀鋒 3b,5b···外圍端之邊緣 3c,5c···內圍端之邊緣 -21- 1262114 • 4…第1刀鋒 4a, 6a…第1傾斜面 4b,6b···第2傾斜面 PI、P2···頂點 5…第2切削刀刃 6…第2刀鋒 6…第3傾斜面 7…段差部 8…切削屑排出溝 S1…外刃切肖!J範圍 S2···內刃切削範圍 S3···共通切削範圍
-22-

Claims (1)

  1. ,7126^114 .第9 2 1 2 4 3 2 0號「環狀刀具」專利案 (2006年2月27日修正)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環狀刀具,其特徵爲:在具有圓筒狀本體之環狀刀 具底部之圓周方向上依所定間隔交互地配置第1切削刀 刃、第2切削刀刃;前述第1切削刀刃之刀鋒係由配置 於較切削刀刃之寬度方向中央部更爲外圍端之頂點向寬 度方向兩端上方端形成之傾斜面;前述第2切削刀刃之 刀鋒係由配置於較前述第1切削刀刃之頂點更爲外圍端 之頂點向寬度方向兩端之上方端形成之傾斜面;在由前 述第2切削刀刃之頂點向內圍端傾斜之傾斜面上,透過 段差部非連續性地形成有複數個傾斜面;前述第1切削 刀刃與前述第2切削刀刃之刀鋒在正面觀察下,前述第2 切削刀刃之刀鋒之傾斜面上所形成之段差部,係與該第1 切削刀刃之刀鋒內圍端之傾斜面交錯般地加以設置;在 正面觀察下,由前述頂點向外圍端傾斜之傾斜面係成爲 與前述第1切削刀刃之外圍端之傾斜面以同一傾斜角互 相重疊之傾斜面。 2 . —種環狀刀具,其特徵爲:在具有圓筒狀本體之環狀刀 具底部之圓周方向上依所定間隔交互地配置第1切削刀 刃、第2切削刀刃;前述第1切削刀刃之刀鋒係由配置 於較切削刀刃之寬度方向中央部更爲外圍端之頂點向寬 度方向兩端上方端形成之傾斜面,至少在挾持前述頂點 之內側之傾斜面上,形成有因段差部非連續性地形成之 複數個傾斜面;前述第2切削刀刃之刀鋒係由配置於較 1262114
    前述第1切削刀刃之頂點更爲外側之頂點向寬度方向兩 端之上方端形成之傾斜面,至少在挾持前述頂點之內側 之傾斜面上,形成有因段差部非連續性地形成之複數個 傾斜面;前述第1切削刀刃與前述第2切削刀刃之刀鋒 彼此在正面觀察下,各別形成於前述第1切削刀刃之刀 鋒與第2切削刀刃之刀鋒之段差部係與形成於另一側之 切削刀刃之刀鋒之傾斜面交錯般地加以設置;在正面觀 察下,由前述頂點向外圍端傾斜之傾斜面係成爲與前述 第1切削刀刃之外圍端之傾斜面以同一傾斜角度互相重 疊之傾斜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環狀刀具,其中形成 於較前述第1切削刀刃、第2切削刀刃之頂點更爲內側 之傾斜面,係互相略成平行地加以形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環狀刀具,其中在前述第1切 削刀刃作爲外刃、前述第2切削刀刃作爲內刃時,外刃
    所產生之工作物切削阻力以及內刃所產生之工作物切削 阻力係滿足以下條件:外刃所產生之工作物切削阻力> 內刃所產生之工作物切削阻力。 1262114 柒、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3C )圖。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代表符號簡單說明: 3…第1切削刀刃 4a···第1傾斜面 4 b…第2傾斜面 PI、P2···頂點 5…第2切肖!1刀刃 6a···第1傾斜面 6 b…第2傾斜面 6c···第3傾斜面 7…段差部 捌、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TW92124320A 2002-09-05 2003-09-03 O-shaped blade TWI26211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59530A JP3727909B2 (ja) 2002-06-20 2002-09-05 環状カッ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6274A TW200406274A (en) 2004-05-01
TWI262114B true TWI262114B (en) 2006-09-21

Family

ID=34179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2124320A TWI262114B (en) 2002-09-05 2003-09-03 O-shaped blad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264635C (zh)
TW (1) TWI2621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44206A1 (ja) * 2008-10-15 2010-04-22 株式会社ミヤナガ コアドリル
WO2020003680A1 (ja) * 2018-06-28 2020-01-02 株式会社アライドマテリアル リーマ
CN113811410A (zh) * 2019-05-15 2021-12-17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镗刀架及车削刀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8465A (zh) 2004-04-14
TW200406274A (en) 2004-05-01
CN1264635C (zh) 2006-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34909B2 (ja) ドリルインサート
JP2004223642A (ja) スクエアエンドミル
JP2008068345A (ja) ラフィングエンドミルおよびラフィングエンドミル用インサート
JPH0117804B2 (zh)
CN102161108A (zh) 用于去屑金属加工的车削刀片、刀具部件、方法以及机床
KR20110003311A (ko) 플런지 가공용 커터의 공구 본체, 플런지 가공용 커터, 및 플런지 가공 방법
CN102554351B (zh) 旋转工具
JP3392467B2 (ja) ハニカムコアの切削工具
JP5741138B2 (ja) フランジ一体型波付管の製造方法、フランジ一体型波付管、および前記製造方法に用いられる波付管用の切断装置
JP2007216384A (ja) 深孔切削用ドリルを用いた深孔切削方法
TWI262114B (en) O-shaped blade
JP2005224898A (ja) 3枚刃ボールエンドミル
JP2010201565A (ja) エンドミル
KR101419112B1 (ko) 코어 비트용 절삭팁
JP2006159210A (ja) パイプの孔開け用パンチ及び孔開け方法
JP3727909B2 (ja) 環状カッタ
JP4142892B2 (ja) 刃先交換式回転工具
JP2008055600A (ja) スローアウェイインサートおよびそれを装着した転削工具
JP2008044040A (ja) 回転切削工具
JP3092359U (ja) ダイヤモンドブレード
JP3723438B2 (ja) 環状カッタ
JP4870498B2 (ja) 回転切削工具
JP3066996U (ja) 穿孔工具
JP2008229764A (ja) 回転工具及び加工方法
JP4671837B2 (ja) 回転鋸の切り屑排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