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48080B - Magnetic recording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agnetic recording element - Google Patents

Magnetic recording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agnetic recording elem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48080B
TWI248080B TW093107770A TW93107770A TWI248080B TW I248080 B TWI248080 B TW I248080B TW 093107770 A TW093107770 A TW 093107770A TW 93107770 A TW93107770 A TW 93107770A TW I248080 B TWI248080 B TW I24808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element
magnetic recording
strip
mask
magnetiz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07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25137A (en
Inventor
Shinroku Maejima
Shuichi Ueno
Takashi Takenaga
Takeharu Kuroiwa
Original Assignee
Renesas 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esas 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Renesas Tech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425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25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48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4808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05Guide rails or tracks for a linear bearing, i.e. adapted for movement of a carriage or bearing body there alo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04Fixing of a carriage or rail, e.g. rigid mounting to a support structure or a movable 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8Arrangements for covering or protecting the ways
    • F16C29/084Arrangements for covering or protecting the ways fixed to the carriage or bearing body movable along the guide rail or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 G11C11/16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50/00Galvanomagnetic devices
    • H10N50/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61/00Magnetic memory devices, e.g. magnetoresistive RAM [MRAM] devices
    • H10B61/20Magnetic memory devices, e.g. magnetoresistive RAM [MRAM] devices comprising components having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e.g. transistors
    • H10B61/22Magnetic memory devices, e.g. magnetoresistive RAM [MRAM] devices comprising components having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e.g. transistors of th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FET] 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2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 Y10T29/49021Magnetic recording reproducing transducer [e.g., tape head, core, etc.]
    • Y10T29/49032Fabricating head structure or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9/49036Fabricating head structure or component thereof including measuring or testing
    • Y10T29/49041Fabricating head structure or component thereof including measuring or testing with significant slider/housing shaping or tre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2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 Y10T29/49021Magnetic recording reproducing transducer [e.g., tape head, core, etc.]
    • Y10T29/49032Fabricating head structure or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9/49048Machining magnetic material [e.g., grinding, etching, polis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ram Or Spin Memory Techniques (AREA)
  • Hall/Mr Elements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Description

1248080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磁性記憶技術,可以適用在利用巨大磁阻 效應或隧道磁阻效應記憶資料之磁性記憶裝置。 【先前技術】 利用強磁性隧道接合之隧道磁阻(T M R : T u η n e 1 i n g M a g n e t ο - R e s i s t i v e )效應之非揮發性磁性記憶半導體裝置 (MRAM: 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之研究正持續進 行中。TMR元件係具有由強磁性層/絕緣層/強磁性層構 成之3層膜,利用外部磁場使二個強磁性層之磁化互相平 行或反平行,使膜面垂直方向之隧道電流之大小相異。 在M R A Μ中,為了高集積化,當實施記憶單元之微細化 之情況時,依靠磁性層之膜面方向之大小,利用反磁場使 反轉磁場增大。因此在寫入時需要有大磁場,消耗電力亦 增大。在專利文獻1提案有使強磁性層之形狀最佳化,可 以容易進行磁化反轉之技術。 (專利文獻1 ) 日本專利特開2 0 0 2 - 2 8 0 6 3 7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TMR元件和與其連接之導電體之位置校準用餘裕處會有 妨礙記憶單元之微細化之問題。另外,為因應記憶單元之 微細化,在寫入時需要有大磁場,而波及未被選擇之單元 之周邊造成莫大的磁場之影響,且造成錯誤記錄之問題。 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本發明有鑑於上述問題,其第1目的係減小TMR元 與其連接之導電體之位置校準用餘裕處。另外,其第 的係提供抑制被選擇之記憶單元之T M R元件之寫入磁 及使未被選擇之記憶單元 TMR元件之寫入磁場變大的 術。 (解決問題之手段) 本發明之磁性記錄元件係具有磁性層,其在磁化困 方向上施加之磁場大於臨限值之情況時,呈現S型之 分布,在小於上述臨限值之情況時,呈現C型之磁化分 本發明之磁性記錄元件之製造方法係磁性記錄元件 該磁性記錄元件連接之第1導電體之製造方法。另外 備有使用同一光罩以光刻技術對上述磁性記錄元件和 第1導電體進行整形之整形步驟為其特徵。 【實施方式】 (實施形態1 ) 圖1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磁性記憶裝 造的電路圖。多個位元線Β Ν,B N + I被配置在圖中之縱方 多個字線W Μ,W Μ Μ被配置在圖中之橫方向。沿著字線 置導線R Μ和數位線D Μ,沿著字線W Μ + 1 S己置導線R Μ + 1和 線 D Μ + I。 記憶早元C Μ Ν係設置在位元線Β Μ、字線W Μ、導線R Μ 位線D Μ之交叉位置附近。記憶單元C Μ ( N + Η係設置在位 Β…η、字線W Μ、導線R Μ及數位線D Μ之交叉位置附近 憶單元C ( Μ + I ) ( Ν + 1 ),C ( Μ + I ) Ν亦以同樣之方式配置。記憶-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件和 2 S 場, 技 難軸 磁化 布。 和與 ,具 上述 置構 向, W Μ配 數位 和數 元線 。I己 Ψ·元 7 1248080 C Μ N,C Μ ( N + I ),C ( Μ + I ) ( N + I ),C ( Μ + 1 ) N均具有存取電晶體4和作為 磁性記憶元件之TMR元件1。位元線和字線,導線和數位 線可以設置更多個,因應該等數量可以將記憶單元設置成 矩陣狀。 以記憶單元CMN為例說明其構造時,TMR元件1之一端係 連接到位元線Bn,另外一端則連接到存取電晶體4之汲 極。存取電晶體4之源極和閘極分別連接到導線Rm和字線 Wm ° 在T M R元件1附近處延伸有數位線D M和位元線B n,利用 在數位線Dm流動之電流和/或在位元線Bn流動之電流所 產生之磁場,設定TMR元件1内之指定之強磁性層之磁化 方向。亦即,利用在數位線Dm中流動之電流,來對記憶單 元C Μ N,C Μ Μ + 1 )之任一個T M R元件1施加外部磁場。另外, 利用在位元線Β Ν中流動之電流,來對記憶單元C Μ Ν,C ί Μ + I ) Ν 之任一個TMR元件1施加外部磁場。另外,經由電流在數 位線Dm和位元線Bn之雙方處流動,來選擇記憶單元CmN, 用來進行對其所具有之TMR元件1之寫入。為使電流在位 元線B N流動,對字線W Μ,W M + i給予指定之電位,使存取電 晶體4成為OFF狀態。 另外,經由對字線W Μ施加其他之指定電位,在記憶單元 C Μ Ν,C Μ ( Β "之任一個,使該等所具有之存取電晶體4呈0 Ν 狀態。利用此種構成,記憶單元C〇之TMR元件1不只是 位元線B n,亦使導線R M導通、記憶單元C M…I )之T M R元件 1不只是位元線Β (Ν η ),亦使導線R (Μ + η導通。因此經由對 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位元線Bn施加指定之電位可以選擇記憶單元C〇,透過其 所具有之T M R元件1使電流在導線R μ流動。 圖2是用來表示一個記憶單元之概略構造之斜視圖。圖 中之X、Υ、Ζ方向互相正交,其座標系採用右手系。在Υ 方向使數位線3,導線4 0 2,和字線4 0 3延伸。在X方向使 位元線2,條帶5延伸。在正之Ζ方向(在圖中之Ζ方向之 箭頭所朝向之方向:以下為說明之方便稱為「上方」),以 條帶5,T M R元件1,和位元線2之順序接觸和層積。另外 在負之Ζ方向(正之Ζ方向之相反方向:以下為說明之方便 稱為「下方」),條帶5,數位線3,和字線4 0 3互相隔離 的配置。 存取電晶體4係具有字線4 0 3作為閘電極(以下稱為「閘 極4 0 3」),和導線4 0 2作為源極(以下稱為「源極4 0 2」), 另外更具有汲極4 01。汲極4 0 1係依Ζ方向延伸,經由栓 塞6成為與條帶5連接。栓塞6和條帶5均為導電體。TMR 元件1之上方之面(以下稱為「上面」)相當於上述之「一 端」,下方之面(以下稱為「下面」)相當於上述之「另外一 端」)。 金屬層7亦被設置成依Υ方向延伸。此係在圖中未顯示 之位置處與源極4 0 2連接,經由與源極電阻並聯連接,可 以提高源極4 0 2之作為導線之功能。在低源極電阻之情 況,不需要設置金屬層7。 如上述般構造中,經由使正之X方向(在圖中為X方向箭 頭之方向)之電流在位元線2流動,用來對T M R元件1施加 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正之Y方向(在圖中為Y方向箭頭之方向)之外部磁場。另 外經由使正之Υ方向之電流在數位線3流動,用來對TMR 元件1施加正之X方向之外部磁場。 圖3是用來表示TMR元件1之構造之剖面圖。為具有從 上面側起依序層積導電層1 0 4,記錄層1 0 1,隧道絕緣層 103,固著層102,和導電層105之構造。導電層104、105 採用例如T a膜。記錄層1 0 1所採用之構造例如從上面側起 依序層積N i F e膜和C 〇 F e膜。隧道絕緣膜1 0 3採用例如A 1 0 膜。固著層1 0 2所具有之構造例如從上面側起依序層積 CoFe膜,Ru膜,CoFe膜,IrMn膜,和NiFe膜。例如固著 層102用來固定在正之Y方向之磁化。 本發明之第1目的以具體之實例所示的話,可以減小TMR 元件1和條帶5之間之X方向和/或Y方向之餘裕處,和 /或減小T M R元件1和位元線2之間之Y方向之餘裕處。 本發明之第2目的以具體之實例所示的話,在寫入動作 時沒有電流在數位線3流動(亦即未被選擇)之記憶單元 中,可以防止因電流在位元線2流動所導致之錯誤的進行 寫入到TMR元件。此種錯誤之寫入係亦會發生在位元線2 沒有電流流動,數位線3有電流流動之記憶單元。例如以 圖1而言,在數位線Dm和位元線Bn有電流流動,在數位 線D M +!和位元線B N +!沒有電流流動之情況時,會有對記憶 單元C ( M + I ) N或記憶單元C Μ ( Μ 1 )進行錯誤之寫入之事。 圖4是用來表示本實施形態之記憶單元之概略構造的剖 面圖。該圖(a),( b )係分別表示沿著負之Υ方向(在圖中為 10 3】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 ] 07770 1248080 γ方向箭頭之方向之相反方向)和正之χ方向看到之剖面 圖。在以後之圖面中,在分成(a ),( b )之情況時,觀看該 剖面之方向分別為負之Y方向和正之X方向。但是在圖4 以後之圖中所示之實例是未設有金屬層7之情況。 在半導體基板801之上方之面設置有元件隔離氧化膜 8 0 2,和被該元件隔離氧化膜8 0 2包圍之存取電晶體4。汲 極4 0 1,源極4 0 2,和閘極4 0 3均使其上方之面被矽化物化。 在半導體基板8 0 1之上方設置元件隔離氧化膜8 0 2和埋 入有存取電晶體4之層間氧化膜8 0 3。在層間氧化膜8 0 3 上進一步依序設置層間氮化膜8 1 6、層間氧化膜8 1 7、層間 氮化膜8 0 4、層間氧化膜8 0 5,8 0 6、層間氮化膜8 0 7、層間 氧化膜8 0 8,8 0 9、和層間氮化膜8 1 0。 分別設置貫穿層間氧化膜8 0 3、層間氮化膜8 1 6、和層間 氧化膜8 1 7之栓塞6 0 1、貫穿層間氮化膜8 0 4、和層間氧化 膜8 0 5,8 0 6之栓塞6 0 2及貫穿層間氮化膜8 0 7、和層間氧 化膜808, 809之栓塞603。栓塞601 ,602, 603構成栓塞6。 栓塞6 0 1,6 0 2,6 0 3均為以障壁金屬作為底層之金屬層構 成。此種構造之栓塞6可採用所謂之蝕刻步驟之習知方法 形成。 數位線3係被設置成貫穿層間氧化膜8 0 9,在形成栓塞 6 0 3之步驟之一部份中一併形成。 在層間氮化膜8 1 0上,選擇性的設置從栓塞6之上方延 伸到數位線3之上方之條帶5。但是層間氮化膜8 1 0係具 有用來使栓塞6 0 3之上方之面露出之開口,透過該開口使 1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條帶5和栓塞6 0 3互相連接。 在數位線3之上方,在條帶5上設置TMR元件1。在本 實施形態中,在負之X方向(圖中之X方向箭頭之方向之相 反方向)側,使條帶5和T M R元件1之側面對齊,因此X 方向之兩者之位置校準之餘裕處大致為零。 層間氮化膜8 1 0,條帶5,和TMR元件1從上方被層間氮 化膜8 1 1和層間氧化膜8 1 2,8 1 3覆蓋。但是層間氮化膜 8 1 1和層間氧化膜8 1 2係具有用來使T M R元件1之上面露 出之開口。 在層間氧化膜8 1 2上設置層間氧化膜8 1 3,位元線2被 設置成貫穿層間氧化膜8 1 3。位元線2係透過層間氮化膜 8 1 1和層間氧化膜8 1 2之開口與T M R元件1之上面連接。 位元線2係由以障壁金屬作為底層之金屬層構成,可以採 用所謂之蝕刻步驟之習知方法形成。 在層間氧化膜8 1 3和位元線2上依序設置層積之層間氮 化膜 8 1 4,8 1 5。 圖5至圖8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磁性記憶 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但是,關於層間氮化 膜8 0 7之下方之構造,因為其製造方法是眾所皆知而加以 省略。 首先,依序層積層間氮化膜8 0 7和層間氧化膜8 0 8,8 0 9。 然後在層間氮化膜8 0 7和層間氧化膜8 0 8間形成為用來形 成栓塞6 0 3之下方部份之開口 。然後在層間氧化膜8 0 9處 形成為用來形成栓塞6 0 3之上方部份和數位線3之開口。 1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例如經由採用蝕刻步驟,可以形成與層間氧化膜8 0 9之上 面之間沒有高低差之栓塞6 0 3和數位線3 (圖5 )。 其次形成層間氮化膜8 1 0使其覆蓋在層間氧化膜8 0 9, 栓塞6 0 3,和數位線3。然後在層間氮化膜8 1 0處形成用來 使栓塞603露出之開口(圖6)。 其次在層間氮化膜8 1 0上選擇性的形成從栓塞6 0 3之上 方延伸到數位線3之上方之條帶5。例如一旦金屬膜全面 形成,經由採用條帶5用之指定之光罩(以下稱為「條帶光 罩」),施加光刻技術可以用來形成條帶5。透過層間氮化 膜8 1 0之開口使條帶5和栓塞6 0 3互相連接(圖7 )。 在數位線3之上方,在條帶5上設置TMR元件1。例如 如圖3所示,一旦全面形成層積構造,經由採用TMR元件 1用之指定之光罩(以下稱為「T M R光罩」),施加光刻技術 可以用來形成TMR元件1(圖8)。 圖9係表示在圖8所示之段階之T M R元件1和條帶5之 形狀和位置關係之平面圖,為從上方朝向下方看(沿著負之 Ζ方向看)之圖。在此段階,T M R元件1之側面在X方向和 Υ方向均與條帶5之側面不一致。 在平面視點上,使用為負之X方向側之TMR元件1和條 帶5之側面對齊之光罩(以下稱為「X方向界面光罩」), 以光刻技術對T M R元件1和條帶5進行蝕刻。圖1 0係用來 表示X方向界面光罩S 1 1和使用該光罩蝕刻後之T M R元件 1與條帶5之形狀和位置關係之平面圖。X方向界面光罩 S1 1係具有直線狀之界面,該界面與Υ方向平行,而且被 1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配置成在平面視點上TMR元件1和條帶5均為交叉。另外 在較該界面之正之X方向側,覆蓋有T M R元件1和條帶5。 以正型光阻蝕刻劑覆蓋在圖9所示形狀之TMR元件1和 條帶5,經由X方向界面光罩S1 1進行曝光和顯像,可以 將光阻蝕刻劑整形成與X方向界面光罩S 1 1大致相同之形 狀。因此,以該整形後之光阻蝕刻劑作為蝕刻光罩,對T M R 元件1和條帶5進行蝕刻,可以將TMR元件1和條帶5整 形成為圖1 0所示之形狀。 圖11至圖18係用來表示施加使用X方向界面光罩S11 光刻技術後之磁性記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 圖。圖1 1係經由使用X方向界面光罩S1 1之光刻技術對 TMR元件1和條帶5進行整形,除去光阻蝕刻劑後之剖面 圖。在負之X方向側,TMR元件1和條帶5之側面對齊。 其次形成覆蓋有層間氮化膜81 0,TMR元件1,和條帶5 之層間氮化膜8 1 1 (圖1 2 )。然後形成層間氧化膜8 1 2,施 加 CMP(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處理,使層間氧化 膜8 1 2平坦化。然後在平坦化後之層間氧化膜8 1 2上進一 步形成層間氧化膜8 1 3和層間氮化膜8 1 4 (圖1 3 )。 選擇性的除去層間氮化膜8 1 4進行開口 ,以其作為光 罩,進行蝕刻以除去層間氧化膜8 1 2,8 1 3。依此在T M R元 件1之上方,形成貫穿層間氧化膜8 1 2,8 1 3和層間氮化膜 8 1 4之開口 9 0 1 (圖1 4 )。然後蝕刻層間氮化膜8 1 1,再選擇 性的除去層間氧化膜8 1 3和層間氮化膜8 1 4使開口 9 0 1擴 大。依此用以形成為形成位元線2之開口 9 0 4使貫穿層間 1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氧化膜8 1 3和層間氮化膜81 4。另外,在層間氧化膜8 1 2 處殘留反映開口 9 0 1之尺寸之開口 9 0 3 (圖1 5 )。 然後,除去具有作為層間氧化膜8 1 2,8 1 3之蝕刻光罩之 功能之層間氮化膜8 1 4 (圖1 6 ),採用蝕刻步驟形成位元線 2 (圖1 7 )。然後,再度形成層間氮化膜8 1 4,在層間氮化膜 8 1 4上形成層間氮化膜8 1 5 (圖1 8 )。依此於位元線2上形 成鈍化膜。 另外,在形成TMR元件1之後,最好使形成層間氮化膜 8 1 1,8 1 4,8 1 5和層間氧化膜8 1 2,8 1 3之成膜溫度較低。 依照上述方式之本實施形態時,對於TMR元件1和條帶 5,經由施加使用同一個X方向界面光罩S 1 1之光刻技術, 可以用來在負之X方向側,使T M R元件1和條帶5之位置 校準之餘裕處形成大致為零。 特別是在TMR光罩為長方形之情況時,將其長邊和短邊 配置成分別與Υ方向和X方向平行,經由使用T M R光罩之 光刻技術所獲得之TMR元件1之形狀,係在Υ方向以平面 視點看端部時,成近於半圓(參照圖9 )。對於此種T M R元 件1,將X方向界面光罩S11之直線狀之界面,以上述方 式配置,施加光刻技術,可以用來將TMR元件1整形成為 對平行於X方向之軸成為線對稱,對Υ方向成為非對稱之 形狀。亦即在TMR元件1,在Υ方向磁化以進行記錄之情 況時,適於達成本發明之第2目的。此種形狀之優點另外 以實施形態7說明,但是在本實施形態中有可以很容易形 成其他形狀之TMR元件1為其優點。 1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一般而言,元件之尺寸越小時,對該元件整形用之光罩 要求之精確度就越高。因此使用一個之光罩,要將元件整 形成為對平行於一方向(上述之實例中是X方向)之軸成為 線對稱,對另一方向(上述之實例中是Y方向)成為非對稱 之形狀時會有困難。在本實施形態中具有使用TMR光罩和 X方向界面光罩S1 1雙方,分別採用光刻技術,不僅可使 負之X方向之位置校準用之餘裕處減小,亦可容易地形成 上述形狀之TMR元件1的優點。 另外,在上述之說明中所說明之情況是採用關於使用以 X方向界面光罩S 1 1之光刻技術之以正型光阻蝕刻劑的情 況,但是亦可以採用負型光阻蝕刻劑。在此種情況使X方 向界面光罩S 1 1之直線狀之界面平行於Y方向,以配置成 在平面視點上成為為與TMR元件1和條帶5之任一個交 叉。但是在較該界面之負之X方向側覆蓋有TMR元件1和 條帶5。 另外,在使用TMR光罩之光刻技術和使用X方向界面光 罩S 1 1之光刻技術之中,不一定要進行T M R元件1和條帶 5之蝕刻。在以使用條帶光罩之光刻技術形成條帶5之後, 於TMR元件1上形成整形前之層積構造。然後經由以光阻 蝕刻劑覆蓋該層積構造,使用T M R光罩對同一光阻蝕刻劑 進行曝光,再使用X方向界面光罩S11進行曝光、顯像, 可以將光阻蝕刻劑整形成為幾乎與TMR光罩和X方向界面 光罩S 1 1之重複部份大致相同之形狀。 以該整形後之光阻蝕刻劑作為蝕刻光罩,對T M R元件1 1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和條帶5進行蝕刻,可以將TMR元件1和條帶5整形成為 如圖1 0〜圖1 8所示之形狀。在此種情況,可以使光阻I虫刻 劑之形成或顯像,蝕刻之步驟簡化。 (實施形態2 ) 圖1 9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磁性記憶裝置之 製造方法之平面圖。在將TMR元件1和條帶5整形成為如 圖1 0所示之形狀後,更進一步的進行整形。 於平面視點上,使用為使負之Y方向側之TMR元件1和 條帶5之側面對齊之光罩(以下稱為「負之Y方向界面光罩」) 之光刻技術對TMR元件1和條帶5更進一步的進行蝕刻。 圖1 9係用來表示負之Y方向界面光罩S 1 2和使用其蝕刻後 之TMR元件1和條帶5之形狀和位置關係之平面圖。負之 Y方向界面光罩S12具有直線狀之界面,該界面平行於X 方向,使配置成在平面視點上,成為與TMR元件1和條帶 5之任一個交叉。另外在該界面之正之Y方向側覆蓋有TMR 元件1和條帶5。 圖20係用來表示使用X方向界面光罩S11和負之Y方向 界面光罩S 1 2,施加光刻技術之情況之磁性記憶裝置之構 造的剖面圖。如圖2 0 ( a )所示,不只在負之X方向側使T M R 元件1和條帶5之側面對齊,而且如圖2 0 (b)所示,在負 之Y方向側亦使T M R元件1和條帶5之側面對齊。 依照上述方式之本實施形態時,對於TMR元件1和條帶 5,施加以使用X方向界面光罩S11和負之Υ方向界面光罩 S1 2之光刻技術,在負之X方向側和負之Υ方向側可以使 1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T M R元件1和條帶5之位置校準之餘裕處形成大致為零。 在以上之說明中,使用負之Y方向界面光罩S 1 2之光刻 技術採用正型光阻蝕刻劑之情況,但是亦可以採用負型光 阻蝕刻劑。在此種情況負之Y方向界面光罩S 1 2之直線狀 之界面為與X方向平行,而且被配置成為與TMR元件1和 條帶5之任一個在平面視點上為交叉。但是在該界面之負 之Y方向側覆蓋有TMR元件1和條帶5。 另外,不需要進行與X方向界面光罩S11和負之Y方向 界面光罩S 1 2之各個對應之蝕刻。對於圖9所示形狀之T M R 元件1和條帶5以正型光阻蝕刻劑覆蓋,對同一光阻蝕刻 劑使用X方向界面光罩S1 1進行曝光,然後依使用負之Υ 方向界面光罩S 1 2進行曝光,顯像而將光阻蝕刻劑整形成 為具有與X方向界面光罩S11和負之Υ方向界面光罩S12 之重複部份大致相同之形狀。 因此以該整形後之光阻蝕刻劑作為蝕刻光罩,經由對 丁 M R元件1和條帶5進行蝕刻,可以將T M R元件1和條帶5 整形成為如圖1 9,圖2 0所示之形狀。在此種情況,可以 使光阻蝕刻劑之形成或顯像,蝕刻之步驟簡化。 另外,如實施形態1所說明之方式,對於同一光阻蝕刻 劑,簡化各別使用T M R光罩,X方向界面光罩S 1 1,和負之 Υ方向界面光罩S 1 2,進行曝光,光阻蝕刻劑之形成或顯 像,蝕刻之步驟。 (實施形態3 ) 圖2 1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磁性記憶裝置之 18 3】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製造方法的平面圖。在將TMR元件1和條帶5整形成 1 9所示之形狀後,更進一步的進行整形。 於平面視點上,使用為使於正之Y方向側之TMR元 和條帶5之側面對齊之光罩(以下稱為「正之Y方向界 罩」)之光刻技術對TMR元件1和條帶5更進一步的進 刻。圖2 1係用來表示使用正之Y方向界面光罩S1 3和 其蝕刻後之TMR元件1和條帶5之形狀和位置關係的 圖。正之Y方向界面光罩S13具有直線狀之界面,該 與X方向平行,而且被配置成為與TMR元件1和條帶 任一個在平面視點上為交叉。另外在較該界面之負之 向側,覆蓋有TMR元件1和條帶5。 圖2 2係用來表示施加使用X方向界面光罩S 1 1,負 方向界面光罩S12,和正之Y方向界面光罩S13之光 術時之磁性裝置之構造的剖面圖。不只如圖2 2 ( a )所 在負之X方向側使TMR元件1和條帶5之側面對齊, 圖2 2 ( b )所示,在負之Y方向側和正之Y方向側亦使 元件1和條帶5之側面對齊。 依照上述方式之本實施形態時,對於TMR元件1和 5,施加使用X方向界面光罩S11,負之Y方向界面光 S 1 2,和正之Y方向界面光罩S 1 3之光刻技術,可以在 X方向側,負之Y方向側,和正之Y方向側,使T M R元 和條帶5之位置校準餘裕處形成大致為零。 在上述說明中,使用正之Υ方向界面光罩S13之光 術中採用正型光阻蝕刻劑之情況,但是亦可以採用負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為圖 件1 面光 行I虫 使用 平面 界面 5之 Υ方 之Υ 刻技 示, 亦如 TMR 條帶 罩 負之 件1 刻技 型光 19 1248080 阻餘刻劑。在此種情況,正之Y方向界面光 狀之界面與X方向平行,而且被配置成TMR 5之任一個在平面視點上為交叉。但是在該 方向側覆蓋有TMR元件1和條帶5。 另外,不需要進行與X方向界面光罩S11 界面光罩S12,和正之Υ方向界面光罩S13 蝕刻。對於圖9所示之形狀之TMR元件1和 光阻I虫刻劑覆蓋,對同一光阻姓刻劑使用X S1 1進行曝光,然後使用負之Υ方向界面光 光,再使用正之Υ方向界面光罩S13進行曝 光阻蝕刻劑整形成為具有與X方向界面光罩 方向界面光罩S12,和正之Υ方向界面光罩 份大致相同之形狀。 因此以該整形後之光蝕刻作為蝕刻光罩, 和條帶5進行蝕刻,可以將TMR元件1和條 2 1,圖2 2所示之形狀。在此種情況,可以簡 劑之形成或顯像,蝕刻之步驟。 另外,如實施形態1所說明之方式,對於 光罩,X方向界面光罩S11,負之Υ方向界S 正之Υ方向界面光罩S1 3之同一光阻触刻劑 可簡化光阻姓刻劑之形成或顯像,姓刻之步 (實施形態4 ) 圖2 3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4之磁 製造方法的平面圖。在將TMR元件1和條帶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罩S 1 3之直線 元件1和條帶 界面之正之Υ ,負之Υ方向 之各別對應之 條帶5以正型 方向界面光罩 罩S 1 2進行曝 光使顯像以將 S1 1,負之Υ S 1 3之重複部 對TMR元件1 帶5整形如圖 化使光阻姓刻 分別使用TMR 〖光罩S 1 2,和 進行曝光,亦 驟。 性記憶裝置之 5整形成為圖 20 1248080 9所示之形狀後,更進一步的進行整形。 圖2 3係用來表示負之Y方向界面光罩S 1 2和使用其 蝕刻後之TMR元件1和條帶5之形狀和位置關係的平 圖。負之Y方向界面光罩S12具有直線狀之界面,該 與X方向平行,而且被配置成與TMR元件1和條帶5 一個在平面視點上為交叉。另外在較該界面之正之Y 側覆蓋有T M R元件1和條帶5。 圖24係用來表示施加使用負之Υ方向界面光罩S12 刻技術之情況時之磁性記憶裝置之構造的剖面圖。 2 4 ( b )所示,在負之Υ方向側使T M R元件1和條帶5之 對齊。 依照上述方式之本實施形態時,對於TMR元件1和 5使用同一個之負Υ方向界面光罩S 1 2,施加光刻技術 以在負之Υ方向側使TMR元件1和條帶5之位置校準 裕處形成大致為零。 另外,在以上之說明中所說明之情況是使用負之Υ 界面光罩S 1 2之光刻技術為採用正型光阻蝕刻劑之情 但是亦可以採用負型光阻蝕刻劑。 另外,在使用T M R光罩之光刻技術和使用負之Υ方 面光罩S 1 2之光刻技術之中,不一定要進行T M R元件 條帶5之蝕刻。在經由使用條帶光罩之光刻技術形成 5之後,於TMR元件1上形成整形前之層積構造。然 由對該層積構造以光阻蝕刻劑覆蓋,對同一光阻蝕刻 用TMR光罩進行曝光,再使用負之Υ方向界面光罩S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進行 面 界面 之任 方向 之光 如圖 側面 條帶 ,可 之餘 方向 況, 向界 1和 條帶 後經 劑使 2進 21 1248080 行曝光、顯像以將光阻蝕刻劑整形成為具有與TMR 負之Y方向界面光罩S 1 2之重複部份大致相同之形 因此,該整形後之光阻蝕刻劑作為蝕刻光罩,對 件1和條帶5進行蝕刻,可以將T M R元件1和條帶 成為如圖 2 3、圖2 4所示之形狀。在此種情況,可 光阻蝕刻劑之形成或顯像,蝕刻之步驟。 (實施形態5 ) 圖2 5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5之磁性記憶 製造方法的平面圖。在將TMR元件1和條帶5整形 2 3所示之形狀後,更進一步的進行整形。 圖25係用來表示正之Υ方向界面光罩S13和使用 後之TMR元件1和條帶5之形狀和位置關係的平面 之Υ方向界面光罩S13具有直線狀之界面,該界面 向平行,而且被配置成TMR元件1和條帶5之任一 面視點上為交叉。另外,在該界面之負之Υ方向側 TMR元件1和條帶5。 圖26係用來表示施加使用X方向界面光罩S11, 方向界面光罩S12,和正之Υ方向界面光罩S13之 術之情況時之磁性記憶裝置之構造的剖面圖。如圖 所示,不只在負之Υ方向,在正之Υ方向側TMR元 條帶5之側面也有對齊。 依照上述方式之本實施形態時,對於TMR元件1 5,經由施加使用負之Υ方向界面光罩S 1 2和正之Υ 面光罩S1 3之光刻技術,可以在負之Υ方向側和正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光罩和 狀。 TMR元 5整形 以簡化 裝置之 成如圖 其蝕刻 圖。正 與X方 個在平 覆蓋有 負之Υ 光刻技 26(b) 件1和 和條帶 方向界 之Υ方 22 1248080 向側使TMR元件1和條帶5之位置校準之餘裕處形成大致 為零。 在上述之說明中,使用正之Y方向界面光罩S13之光刻 技術為採用正型光阻蝕刻劑之情況,但是亦可以採用負型 光阻蝕刻劑。 另外,對於負之Y方向界面光罩S12和正之Y方向界面 光罩S 1 3之各別對應不一定要進行蝕刻。亦可以經由以正 型光阻蝕刻劑覆蓋圖9所示形狀之TMR元件1和條帶5, 對於同一光阻蝕刻劑使用負之Y方向界面光罩S 1 2進行曝 光,然後使用正之Y方向界面光罩S1 3進行曝光、顯像以 將光阻触刻劑整形成為具有與負之Y方向界面光罩S 1 2和 正之Y方向界面光罩S13之重複部份大致相同之形狀。 因此,經由使用該整形後之光阻蝕刻劑作為蝕刻光罩, 對TMR元件1和條帶5進行蝕刻,可以將TMR元件1和條 帶5整形成為如圖2 5、圖2 6所示之形狀。在此種情況可 以簡化光阻蝕刻劑之形成或顯像、蝕刻之步驟。 另外,如實施形態1所說明之方式,可以簡化對分別使 用TMR光罩,負之Y方向界面光罩S12,和正之Y方向界 面光罩S 1 3以同一光阻#刻劑進行曝光,光阻Ί虫刻劑之形 成或顯像、钮刻之步驟。 (實施形態6 ) 在採用負之Y方向界面光罩S12和正之Y方向界面光罩 S 1 3之至少任一方時,對於位元線2可以使T M R元件1之 位置校準之餘裕處大致成為零。在位元線2之形成時,不 2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採用蝕刻步驟,而是採用指定之光罩以光刻技術進行蝕刻。 圖2 7至圖3 0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6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在獲得圖1 2所示之 構造之後,全面形成層間氧化膜8 1 2,進行C Μ P處理使其 上方之面平坦化(圖2 7 )。然後選擇性的除去層間氮化膜 8 1 1和層間氧化膜8 1 2,形成使T M R元件1之上面露出之開 口 9 0 5 (圖2 8 )。然後一旦全面形成位元線2 (圖2 9 )。此時, 位元線2係充填開口 9 0 5,形成與T M R元件1之上面連接。 然後,在位元線2上形成層間氮化膜8 1 4 a (圖3 0 )。 圖3 1係用來表示為層間氮化膜8 1 4 a進行圖案製作用之 Y方向界面光罩S20之形狀的平面圖。在該平面圖中一起 表示T M R元件1和條帶5。Y方向界面光罩S 2 0係具有平行 延伸之直線狀之二個界面,圖中未顯示之層間氮化膜8 1 4 a 露出在該二個界面之間。Y方向界面光罩S20被配置成使 該二個界面均平行於X方向,與T M R元件1和條帶5交叉。 因此經由以正型光阻蝕刻劑覆蓋層間氮化膜8 1 4 a,使用Υ 方向界面光罩S 2 0進行曝光、顯像以將光阻蝕刻劑整形成 為具有與γ方向界面光罩S 2 0大致相同之形狀。以該整形 後之光阻蝕刻劑作為蝕刻光罩,對層間氮化膜8 1 4 a進行蝕 刻以整形。 圖32至36用來表示施加使用Y方向界面光罩S20之光 刻技術後之磁性記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3 2表示對層間氮化膜8 1 4 a整形,除去光阻蝕刻劑後之 構造。其次,以被整形後之層間氮化膜8 1 4 a作為光罩,對 2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位元線2,T M R元件1,和條帶5進行蝕刻,用來將位元線 2,T M R元件1,和條帶5整形成為與層間氮化膜8 1 4 a相同 之形狀(圖3 3 )。T M R元件1不只是條帶5,對位元線2亦 可自行整合的形成,可以使Υ方向之位置校準用之餘裕處 形成大致為零。 在層間氮化膜8 1 0,8 1 4 a上,以及在位元線2,T M R元件 1,條帶5,層間氧化膜81 2,和層間氮化膜81 1、 8 1 4 a之側面,形成層間氮化膜8 1 4 b (圖3 4 )。然後在層間 氮化膜8 1 4 b上形成層間氧化膜8 1 3,以層間氮化膜8 1 4 b 作為阻擔膜(s t 〇 p p e r ),利用C Μ P處理使層間氧化膜8 1 3 和層間氮化膜8 1 4 b之高低差消失(圖3 5 )。然後在層間氧 化膜8 1 3和層間氮化膜8 1 4 b之上形成層間氮化膜8 1 5 (圖 3 6 )。依照此種方式,在位元線2上形鈍化膜。 依照上述方式之本實施形態時,不只是TMR元件1和條 帶5,對於位元線2亦經由施加使用同一個Y方向界面光 罩S 2 0之光刻技術以使Y方向之T M R元件1、條帶5,和位 元線2之位置校準之餘裕處形成大致為零。 另外,在上述之說明中,所說明之情況是使用Υ方向界 面光罩S 2 0之光刻技術為採用正型光阻蝕刻劑之情況,但 是亦可採用負型光阻蝕刻劑。在此種情況,所採用之光罩 覆蓋在與X方向平行之二個直線之間,配置成使TMR元件 1和條帶5之任一個在平面視點上為交叉。 另外,如實施形態4所說明之方式,亦可以經由使用負 之Υ方向界面光罩S 1 2之光刻技術對層間氮化膜8 1 4 a進行 2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整形。然後,經由以被整形後之層間氮化膜8 1 4 罩,對位元線2,T M R元件1,和條帶5進行#刻 整合而形成之位元線2,T M R元件1,和條帶5, 之Υ方向之位置校準用之餘裕處形成大致為零。 構成,TMR元件1和條帶5在平面視點上被整形 所示之形狀。另外,如上述之方式,在整形位元 元件1,和條帶5之情況時,形成有層間氮化膜 態之剖面構造以圖3 7表示。 另外,亦可以如實施形態2所說明之方式,經 方向界面光罩S11和負之Υ方向界面光罩S12之 對層間氮化膜8 1 4 a進行整形。然後經由以被整形 氮化膜8 1 4 a作為光罩,對位元線2,T M R元件1, 進行蝕刻,使自行整合而形成之位元線2,TMR天 條帶5,可以使負之X方向之位置校準用之餘裕處 方向之位置校準用之餘裕處形成大致為零。利用 成,TMR元件1和條帶5在平面視點上被整形成士 示之形狀。另外,如上述之方式,在整形位元線 元件1,和條帶5之情況時,形成有層間氮化膜 態之剖面構造以圖3 8表示。 另外,亦可以如實施形態3所說明之方式,經 方向界面光罩S11,負之Υ方向界面光罩S12,辛 方向界面光罩S 1 3之光刻技術對層間氮化膜8 1 4 ί 形。然後以整形後之層間氮化膜8 1 4 a作為光罩, 元線2,TMR元件1,和條帶5進行蝕刻,使自行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a作為光 ,使自行 可以使負 利用此種 成如圖23 線 2 , TMR 8 1 5之狀 由使用X 光刻技術 後之層間 和條帶5 ,件1,和 和負之Y 此種構 σ圖1 9所 2,TMR 8 1 5之狀 由使用X σ正之γ i進行整 經由對位 整合而形 26 1248080 成之位元線2,TMR元件1,和條帶5,可以使Y方向之位 置校準用之餘裕處和負之X方向之位置校準用之餘裕處形 成大致為零。利用此種構成,TMR元件1和條帶5在平面 視點上被整形成如圖2 1所示之形狀。另外,如上述之方 式,在整形位元線2,TMR元件1,和條帶5之情況時,形 成有層間氮化膜8 1 5之狀態之剖面構造以圖3 9表示。 (實施形態7 ) 在本實施形態中提供可以避免發生干擾單元之技術。參 照圖1,所考慮之情況是在寫入動作時使電流在數位線Dm 和位元線B N流動’在位元線B Μ + 1沒有電流流動。位元線B N 產生之磁場亦到達記憶單元C Μ ( N + Η,所以當在數位線D Μ流 動之電流或在位元線Bn流動之電流變大時,在記憶單元 C Μ ( n i)有可能進行錯誤之寫入。 圖4 0是用來說明此種干擾單元之發生之圖形,對於對 TMR元件1依負之X方向施加之磁場Hx,和依負之Y方向 施加之磁場H y,以記錄層1 0 1之二種星形曲線L 1,L 2表 示。在T M R元件1為以Y方向之磁化進行記錄,所以T M R 元件1之磁化容易軸和磁化困難軸分別被設定在X方向和 Υ方向。用以表示施加在T M R元件之磁場Η X,H y之點 (Η x,H y ),較星形曲線接近原點0之情況時,不影響記錄層 1 0 1之磁化方向。相反的,較星形曲線遠離原點之情況時, 會影響記錄層1 0 1之磁化方向,例如T M R元件1之記錄層 1 0 1即使在正之Υ方向被磁化時,使其反轉,在負之Υ方 向亦被磁化。 2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在圖2所示之數位線3 (在圖1中為數位線D M),使電流 在正之Y方向流動,用來對其正上方之TMR元件1(對圖1 而言為記憶單元C Μ N,C Μ ί N + 1 )之T M R元件1 ),以正之X方向 施加磁場Η X。另外在位元線2 (在圖1中為位元線Β Ν ),使 電流在正之X方向流動,用來對其正下方之TMR元件1(對 圖1而言為記憶單元C Μ ν之T M R元件1 ),以正之Υ方向施 加磁場H y。記錄層1 0 1呈現星形曲線L 1,假如施加在有電 流流動之位元線2之正下方之TMR元件1之磁場Hy為值 H y 2,施加在不是有電流流動之位元線2之正下方之T M R元 件1之磁場H y為值H y!時,將有電流流動之數位線3之正 上方之TMR元件1之磁場Hx之值設定在Hx!,可以避免干 擾單元之發生。 但是當採用使記憶單元之動作餘裕處變寬之情況時,在 有電流流動之數位線3之正上方之TMR元件1之磁場Hx 之值最好設定成較大。但是假如將磁場Hx之值設定成為 Η X 2 (> Η X i )時,即使磁場H y之值為H y !,亦會產生寫入動作, 對於不是有電流流動之位元線2之正下方之TMR元件1亦 會進行寫入。為避免此種干擾單元之發生,最好使記錄層 1 0 1在採用作為磁場Η X之值之附近,呈現比星形曲線L 1 陡峭傾斜之星形曲線L2。以星形曲線L2來看時,在被施 加有磁場Η X 2之狀態,被施加磁場H y 1之記錄層1 0 1其磁 化方向不變,因為被施加磁場H y 2之記錄層1 0 1其磁化方 向不變。 依照此種方式,在磁化困難軸方向之施加磁場Hx於較低 2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之區域,要使星形曲線之斜率增大時,可以使磁性層之形 狀成為其磁化困難軸方向之尺寸小於磁化容易軸方向之尺 寸。圖4 1之圖形表示作為磁性層之N i F e之膜厚和磁化困 難軸方向之尺寸為固定,變化磁化容易軸方向之尺寸時之 星形曲線的圖形。橫軸之磁場Hx,和縱軸之磁場Hy分別 採用任意之單位。在此處以磁化困難軸方向之尺寸除磁化 容易軸方向之尺寸所獲得值用來表示縱橫比K。縱橫比K 越大表示星形曲線之傾斜越陡峭,由元件之微細化之觀點 而言是不希望有。 但是,如實施形態1中之使用圖1 0所介紹之方式,對於 平行於X方向(磁化困難軸方向)之軸具有線對稱,在對Y 方向(磁化容易軸方向)為非對稱之形狀之情況時,即使縱 橫比變小,亦可以使星形曲線之斜率顯著的變為陡峭。 圖4 2係用來表示實施形態7之T M R元件之記錄層1 0 1 之形狀之實例的平面圖,成為從上方朝向下方看到(沿著負 之Ζ方向看到)之視圖。使用磁化困難軸方向之幅度D X和 磁化容易軸方向之幅度Dy,以方便用來定義縱橫比Κ成為 D y / D X。在該記錄層1 0 1中,矩形之正之X方向側和正之Y 方向側之角,及正之X方向側和負之Y方向側之角,成為 半徑r之圓弧,具有D字型之形狀。但是半徑r在以下之 說明中以磁化困難軸方向之幅度Dx規格化來加以表示。 圖4 3之圖形是對在圖4 1所示之矩形之磁性層之星形曲 線,追加記載具有圖4 2所示之D字型之形狀之磁性層之星 形曲線L 3。此處所示之實例是K = 1 . 2,r = 0 . 4之情況,N i F e 2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之膜厚和磁化困難軸方向之尺寸,與呈現圖4 1所示之星形 曲線之矩形之磁性層相同。 在磁場Η X大於8 0 (任意單位)程度之值之情況時,星形 曲線L 3大約與縱橫比Κ為1 . 0之矩形之星形曲線重疊。但 是在磁場Η X為8 0 (任意單位)附近時,星形曲線L 3呈現陡 峭之傾斜,當磁場Η X小於8 0 (任意單位)時,星形曲線L 3 採用遠大於縱橫比Κ為2. 0之矩形之星形曲線之磁場H y 之值。 因此對於具有呈現星形曲線L 3之記錄層1 0 1之T M R元件 1,使圖4 0之磁場Η X !,Η X 2分別小於8 0 (任意單位),大於 8 0 (任意單位)時,可以避免干擾單元之發生。另外,當與 矩形之情況比較時,不容易妨礙微細化。 此種陡峭之星形曲線之傾斜,以磁場Ηχ之值為臨限值 (在圖4 3之實例中為8 0 (任意單位))之情況為邊界,因為 磁性層之磁化狀態不同所致。亦即,在磁化困難軸方向施 加小於該臨限值磁場之情況時,產生所謂之C型之磁化分 布,但是在磁化困難軸方向施加大於該臨限值之磁場之情 況時,產生所謂之S型之磁化分布。 圖4 4是表示磁化分布之模式圖,該圖之(a )、( b )分別表 示有C型和S型之磁化分布。在此處所示之實例均為H y = 0 之情況。在磁場Η x小於臨限值之情況,如圖4 4 ( a )所示, 沿著磁化容易軸方向(在此處是全體朝向負之Y方向)被磁 化,X方向之成分變小。在C型之磁化分布中,因為使磁 化反轉所需要之磁場H y變大,所以獲得上述方式之具有陡 3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山肖之斜率之星形曲線。 圖45之圖形表示對於具有圖42所示之D字型形狀之磁 性層,描繪出之各種縱橫比K,和半徑r之星形曲線。經 由使半徑r變大,可以使星形曲線之斜率陡峭,磁場Hx 之臨限值變大。另夕卜,經由使縱橫比K變小,可以使星形 曲線之斜率陡峭。從元件之微細化之觀點而言是所希望之 特性。 圖4 6至圖4 8係本實施形態之磁性體之形狀,分類成為 對平行於X方向(磁化困難軸方向)之軸成為線對稱,和對 Y方向(磁化容易軸方向)成為非對稱之形狀的平面圖。圖 4 6所示之情況是負之X方向側之端只由與Y方向平行之直 線構成。另外,圖4 7表示負之X方向側(在圖中為虛線之 左側)只由曲線部份構成之情況,及由直線部份和曲線部份 構成之情況。另外圖4 8表示負之X方向側只由多個直線部 份構成之情況,及由多個直線部份和曲線部份構成之情況。 另外在圖4 6至圖4 8之任一圖中,分別分類為正之X方 向側沒有直線部份/直線部份平行X方向之情況/直線部份 平行於Y方向之情況/包含平行於X方向之直線部份和平行 於Y方向之直線部份之情況。 圖4 7所示之形狀,當與圖4 6所示之形狀比較時,因為 在負之X方向側角部成為圓弧,所以磁化之反轉容易為其 優點。另外,圖4 8所示之形狀,當與圖4 6或圖4 7所示之 形狀比較時,可以使面積擴大,加強耐熱擾亂性為其優點。 圖4 8所示之構造採用多光罩,可以以與實施形態1至 3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實施形態6同樣之方式形成。以正型光阻蝕刻劑覆蓋圖9 所示形狀之TMR元件1和條帶5,經由使用具有以被包夾 在正之X方向和負之Y方向間之方向延伸之直線作為界面 之光罩S 4 1,進行曝光、顯像以將光阻蝕刻劑整形成為與 光罩S 4 1大致相同之形狀。因此以該整形後之光阻蝕刻劑 作為蝕刻光罩,對TMR元件1和條帶5進行蝕刻,可以將 T M R元件1和條帶5整形成為圖4 9所示之形狀。 另外,以正型光阻蝕刻劑覆蓋在TMR元件1和條帶5, 經由使用具有以被包夾在正之X方向和正之Υ方向間之方 向延伸之直線作為界面之光罩S 4 2,進行曝光、顯像以將 光阻蝕刻劑整形成為與光罩S 4 2大致相同之形狀。因此以 該整形後之光阻蝕刻劑作為蝕刻光罩,對TMR元件1和條 帶5進行蝕刻,可以將T M R元件1和條帶5整形成為圖5 0 所示之形狀。利用光罩S 4 1,S 4 2可以獲得圖4 8所示之形狀 之負之X方向側之形狀。 (發明之效果) 依照本發明之磁性記錄元件時,在依磁化困難軸方向施 加小於臨限值之磁場之情況時,假如不對磁性層之磁化容 易軸施加大的磁場,就不能使磁性層之磁化分布反轉。另 外一方面,在依磁化困難軸方向施加大於臨限值之磁場之 情況時,即使對磁性層之磁化容易軸施加小磁場亦可以使 磁性層之磁化分布反轉。因此在使用具有該磁性層之磁性 記錄元件之記憶單元中,可以避免干擾單元之發生。 依照本發明之磁性記錄元件之製造方法時,可以使磁性 3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記錄元件和導電體之位置校準之餘裕處形成大致為零。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磁性記憶裝置之 構造的電路圖。 圖2係用來表示一個記憶單元之概略構造的斜視圖。 圖3係用來表示T M R元件1之構造的剖面圖。 圖4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記憶單 元之概略構造的剖面圖。 圖5 ( a )、( G)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6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7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8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9係用來表示TMR元件1和條帶5之形狀和位置關係 的平面圖。 圖1 0係用來表示T M R元件1和條帶5之形狀和位置關係 的平面圖。 圖1 1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1 2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3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圖1 3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1 4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1 5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1 6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1 7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1 8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1 9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磁性記憶裝置之 製造方法的平面圖。 圖2 0 ( a )、( b )係用來表示磁性記憶裝置之構造的剖面 圖。 圖2 1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磁性記憶裝置之 製造方法的平面圖。 圖2 2 ( a )、( b )係用來表示磁性記憶裝置之構造的剖面 圖。 圖2 3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4之磁性記憶裝置之 製造方法的平面圖。 圖2 4 ( a )、( b )係用來表示磁性記憶裝置之構造的剖面 圖〇 3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丨07770 1248080 圖2 5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磁性記憶裝置之 製造方法的平面圖。 圖2 6 ( a )、( b )係用來表示磁性記憶裝置之構造的剖面 圖。 圖2 7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6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2 8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6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2 9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6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3 0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6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31係用來表示Y方向界面光罩S20之形狀的平面圖。 圖3 2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6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3 3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6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3 4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6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3 5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6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3 6 ( a )、( b )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6之磁性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順序剖面圖。 圖3 7 ( a )、( b )係用來表示磁性記憶裝置之構造的剖面 3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圖。 圖3 8 ( a )、( b )係用來表示磁性記憶裝置之構造的剖面 圖。 圖3 9 ( a )、( b )係用來表示磁性記憶裝置之構造的剖面 圖。 圖4 0係用來說明干擾單元之發生的圖。 圖4 1係用來表示矩形之磁性層之星形曲線的圖。 圖4 2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7之磁性層之星形曲 線的圖。 圖4 3係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7之T M R元件之記錄 層1 0 1之形狀之實例的平面圖。 圖4 4 ( a )、( b )係用來表示C型和S型之磁化分布的模式 圖。 圖4 5係描繪本發明之實施形態7之磁性層之星形曲線的 圖。 圖4 6係用來表示分類本發明之實施形態7之磁性層之形 狀之實例的平面圖。 圖4 7係用來表示分類本發明之實施形態7之磁性層之形 狀之實例的平面圖。 圖4 8係用來表示分類本發明之實施形態7之磁性層之形 狀之實例的平面圖。 圖4 9係用來表示T M R元件1和條帶5之形狀和位置關係 的平面圖。 圖5 0係用來表示T M R元件1和條帶5之形狀和位置關係 3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1248080 的平面圖。 (元件符號說明) 1 TMR元件 2 位 元 線 3 數 位 線 4 存 取 電 晶 體 5 條 帶 6 栓 塞 6, 601, 6 0 2, 603 栓 塞 7 金 屬 層 10 1 1己 錄 層 1 02 固 著 層 1 03 隧 道 絕 緣 層 1 0 4, 1 0 5 導 電 層 40 1 汲 極 402 導 線 (源極) 403 字 線 (閘極) 80 1 半 導 體 基 板 802 元 件 隔 離 氧 化膜 803 層 間 氧 化 膜 804 層 間 氮 化 膜 805, 806 層 間 氧 化 膜 807 層 間 氮 化 膜 808, 809 層 間 氧 化 膜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〇
37 1248080 8 10 層間氮化膜 8 11 層間氮化膜 8 1 2,8 1 3層間氧化膜 8 1 4,8 1 5層間氮化膜 8 16 層間氮化膜 8 17 層間氧化膜 901,903, 904, 905 開口 814a, 814b 層間氮化膜
Bn, B n + 1 位元線
Dm, D μ + I D χ , D y Hx, Hy K LI, L2, L3
R M , R M + I S41, S42 W M , W Μ + I 數位線 幅度 磁場 縱橫比 星形曲線 導線 光罩 字線
Μ Ν
Cm (Ν + I ) c (M 4 I ) ( N + 1 記憶單元 半徑 SI 1 S 1 2 SI 3 S20 X方向界面光罩 負之Y方向界面光罩 正之Υ方向界面光罩 Υ方向界面光罩 3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Claims (1)

  1. 94· 8. 26 替换貝 修(¾正替換頁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磁性記錄元件,其特徵係具有磁性層,在依照磁 化困難軸方向施加之磁場大於臨限值之情況時,呈現S型 之磁化分布,在小於上述臨限值之情況時,呈現C型之磁 化分布。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磁性記錄元件,其中上述磁 性層之形狀係對與磁化困難軸方向平行之軸成為對稱,對 磁化容易軸方向成為非對稱。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磁性記錄元件,其中上述磁 性層之形狀是角部成為圓弧形。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磁性記錄元件,其中上 述磁性層之形狀係在上述磁化困難軸方向之一側中包含有 多個直線。 5 . —種磁性記錄元件之製造方法,係用來製造磁性記錄 元件,和連接到上述磁性記錄元件之第1導電體者,其特 徵在於具備:
    整形步驟,其依使用同一光罩之光刻技術對上述磁性記 錄元件和上述第1導電體進行整形者,該同一光罩具有該 二者以平面觀之均呈交叉的境界。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磁性記錄元件之製造方法, 其中 上述第1導電體係沿著第1方向延伸; 上述磁性記錄元件係具有其磁化困難軸方向與上述第 1 方向平行,其磁化容易軸方向平行於與上述第1方向正交 之第2方向之磁性層;和 上述磁性層係以使用有 39 326\總檔\93\93107770\93107770(替換)-1 1248080 具有與上述第1方向平行之邊和與上述第2方向平行之 邊的長方形之第1光罩,及 被使用在上述整形步驟,具有與第2方向平行之界面的 第2光罩之光刻技術整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磁性記錄元件之製造方法, 其中 上述第1導電體係沿著第1方向延伸; 上述磁性記錄元件係具有其磁化困難軸方向與上述第 1 方向平行,其磁化容易軸方向平行於與上述第1方向正交 之第2方向之磁性層;和 上述磁性層係以使用有 具有與上述第1方向平行之邊和與上述第2方向平行之 邊的長方形之第1光罩及 被使用在上述整形步驟,具有與第1方向平行之界面的 第2光罩之光刻技術整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磁性記錄元件之製造方法, 其中 亦製造在與上述第1導電體之相反側,連接到上述磁性 記錄元件的第2導電體及 上述第2導電體係在上述整形步驟使用與磁性記錄元件 和上述第1導電體相同之光罩之光刻技術整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之磁性記錄元件之製造方 法,其中對於同一光阻蝕刻劑分別使用上述第1光罩和第 2光罩進行曝光。 4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6/93107770
TW093107770A 2003-03-27 2004-03-23 Magnetic recording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agnetic recording element TWI24808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88260A JP2004296859A (ja) 2003-03-27 2003-03-27 磁気記録素子及び磁気記録素子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25137A TW200425137A (en) 2004-11-16
TWI248080B true TWI248080B (en) 2006-01-21

Family

ID=33402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07770A TWI248080B (en) 2003-03-27 2004-03-23 Magnetic recording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agnetic recording element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040246777A1 (zh)
JP (1) JP2004296859A (zh)
KR (1) KR100710113B1 (zh)
CN (2) CN1866361A (zh)
TW (1) TWI2480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17739A (ja) * 2004-04-28 2005-11-10 Toshiba Corp 磁気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355884B2 (en) * 2004-10-08 2008-04-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
JP5072012B2 (ja) 2005-11-14 2012-11-14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9164390A (ja) 2008-01-08 2009-07-23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磁気記録装置
US8455267B2 (en) 2009-05-14 2013-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device and fabrication
EP2546836A1 (en) * 2011-07-12 2013-01-16 Crocus Technology S.A. 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cell with improved dispersion of the switching field
CN110081078B (zh) * 2019-04-28 2024-04-19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减重机构与悬吊机构间的连接装置
US11069743B1 (en) * 2020-06-09 2021-07-20 Globalfoundries Singapore Pte. Ltd. Non-volatile memory elements with a multi-level cell configu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7695A (en) * 1997-02-05 1998-05-26 Motorola, Inc. Mram with aligned magnetic vectors
DE10026353A1 (de) * 2000-05-27 2001-11-29 Mannesmann Vdo Ag Abgeschirmte, elektronische Schaltung
US6682943B2 (en) * 2001-04-27 2004-01-27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forming minimally spaced MRAM structures
JP4731041B2 (ja) * 2001-05-16 2011-07-20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薄膜磁性体記憶装置
JP4462790B2 (ja) * 2001-09-04 2010-05-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磁気メモリ
US6798691B1 (en) * 2002-03-07 2004-09-28 Silicon Magnetic Systems Asymmetric dot shape for increasing select-unselect margin in MRAM devices
JP3808799B2 (ja) 2002-05-15 2006-08-16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メモリ
US6577529B1 (en) * 2002-09-03 2003-06-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ulti-bit magnetic memory device
US6947313B2 (en) * 2003-08-27 2005-09-2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upling conductors in magnetic memory
US6798690B1 (en) * 2004-01-10 2004-09-2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agnetic switching with expanded hard-axis magnetization volume at magnetoresistive bit en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296859A (ja) 2004-10-21
US20040246777A1 (en) 2004-12-09
CN1542748A (zh) 2004-11-03
CN1866361A (zh) 2006-11-22
KR20040084817A (ko) 2004-10-06
KR100710113B1 (ko) 2007-04-23
TW200425137A (en) 2004-11-16
US20080168649A1 (en) 2008-07-17
CN1267899C (zh) 2006-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71435B (en) Magnetic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569442B (en) Magnetic memory device having magnetic shield lay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541643B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operating based on tunnel magnetroresistance effect
JP5150531B2 (ja) 磁気抵抗素子、磁気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メモリ、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4583997B2 (ja) 磁気メモリセルア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319664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450468B1 (ko) 기억 셀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2004214600A (ja) マグネチックラムの形成方法
EP2372766A1 (en) Magnetic memory element and magnetic memory device
TW201004006A (en) Method of forming a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structure
KR20100096191A (ko) 자성 터널 접합 구조물을 형성하는 방법
US20230309416A1 (en) In-plane spin orbit torque magnetoresistive stack/structure and methods therefor
TWI222762B (en) Production method of magnetic memory device
TWI228327B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agnetic memory device, and magnetic memory device
JP5686626B2 (ja) 磁気メモ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248080B (en) Magnetic recording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agnetic recording element
US11749328B2 (en) Magnetoresistive memor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2319663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539439A (zh) 磁性記憶體、磁性記憶體裝置、及磁性記憶體之動作方法
JP2003133529A (ja) 情報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304213A (en) Magnetic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0937416A (en) Magnetic memory device
JP3875627B2 (ja) 磁気記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24445A (ja) 磁性記憶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970821B2 (ja) 磁気メモ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