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40586B - Method for connection-oriented release and associated link cut report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Method for connection-oriented release and associated link cut reporting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40586B
TWI240586B TW91116396A TW91116396A TWI240586B TW I240586 B TWI240586 B TW I240586B TW 91116396 A TW91116396 A TW 91116396A TW 91116396 A TW91116396 A TW 91116396A TW I240586 B TWI240586 B TW I24058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communication
disconnection
established
re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1116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mitsu Sumino
Hideharu Suzuki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40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4058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9Providing operational support to end devices by off-loading in the network or by emulation, e.g. when they are unavail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4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s or networks with limited capabilit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 port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3In-band adaptation of TCP data exchange; In-band control proced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8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nk layer protocols, e.g.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 [SONET] or point-to-point protocol [PP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2Release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6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transport layer [OSI layer 4]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9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OSI layer 7]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6Transport layer protocols, e.g. TCP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over wirel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Description

1240586 A7 B7 五、發明説明(1 )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 本發明係有關於控制連接型之通訊之技術。 〔先前之技術〕 TCP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在網際網路 上,廣泛地被使用來作爲傳送資料用之標準協定。使用 TCP之資料傳送方式係,首先,於某一通訊裝置與對方通 訊裝置之間,被設定連接(connection)之後,經由此連 接,資料被依序傳送,於通訊結束之時,此連結被解除。 藉由以TCP爲代表之協定所實現之這樣的通訊型態,被 稱爲連接(connection)型通訊。 此連接型通訊中,於通訊裝置間,爲了設定連接,必 需於通訊裝置與對方通訊裝置之間,確立被連接所利用之 連結(link)。以 OSI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作 爲參考模型爲例,爲了確立傳送層(第4層)之TCP連 接,必須要確立下位之資料連結層(data link)(第2層 )之連結。因此,當被是用於此連接之連結被什麼原因所 切斷時,介由連接之資料通訊會變成不能通訊。 於此狀態下,實際上連結即使不能使用,被分配給該 連接之網路資源,依然處於被分配佔用之狀態。即,爲了 維持連結所利用之網路內之資源,例如,進行無線區間或 無線頻率或通訊裝置及對方通訊裝置之特定處理之埠之號 碼,成爲被分配給該連接之狀態。所以,爲了解除此無用 之分配,就必須要解除連接。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f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j •t. -、|叮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钍印製 -4- 1240586 A7 B7 五、發明説明(2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因此,介由設置計時器,從送出信號起,經過一定的 時間,如果沒有從對方裝置來的回應時,解除連接的這樣 的方法係,從以前就被使用著的。但是,此種方法,例如 ,於計時器開始計時之後,連接成爲不能使用之狀態時, 由於到計時結束爲止,不會進行連接解除,所以,會浪費 到網路之資源解除爲止的這一段時間。 又,從以前開始使用的其他之方法,有定期地傳送 Probe信號這樣的測試信號之方法。此種方法係,從通訊 裝置對對方之通訊裝置,傳送Probe信號,如果對方之通 訊裝置沒有回應,則判斷爲通訊被切斷,於是解除連接。 經濟部智慈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但是,爲了達到儘早偵測出通訊切斷此一目的,而將 Probe信號之送出間隔縮短,則會造成增加網路之流量之 問題。另一方面,爲了抑制流量的增加,使Probe信號之 傳送出去的間隔變長,則從實際通訊被切斷起,到檢測出 該切斷爲止,會很花時間。即,如果想要僅可能地在不使 流量增加之情況下檢測出通訊之切斷,則會成爲已經是不 能通訊之狀態,但是網路資源之分配沒有被解除之期間, 成爲長時間處於無用之狀態,造成網路上之有限之資源之 使用浪費。 〔內容〕 本發明之目的係,以可以一邊抑制網路之流量的增加 ,一邊解除網路資源之分配之浪費之方式,來控制連接型 之通訊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nr, ΐ\ι · ;♦ / 1240586 A7 ______B7 五、發明説明(3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爲了解決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解除方法 係被使用於’介由通訊裝置與中繼裝置之間所確立之第i 連接’及中繼裝置與對方通訊裝置之間所確立之第2連接 所進行之上述通訊裝置及對方通訊裝置間之連接型通訊者 ;其特徵爲:具備有,爲了確立利用於介由上述第1連接 之通訊之連結之路徑上之中繼節點,檢測出上述連結之切 斷之過程;及上述中繼節點,於上述檢測過程,檢測出上 述連結之切斷時,將該連結之切斷,通知上述中繼裝置之 過程;及上述中繼裝置於接收到上述通知時,至少解除上 述第1連接之過程。 又’本發明提供具備有實行上述連接解除方法之手段 的中繼裝置,及使該方法於中繼裝置中實行之程式,及使 電腦可以讀取之記錄媒體。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更者,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解除方法係被使用於,通 訊裝置與被收容於移動通訊網之通訊終端之間連接被確立 之連接型通訊;其特徵爲:具備有,上述通訊裝置係從, 於上述移動通訊網上中繼介由上述連接之通訊之交換機, 接受通知經由上述連接之通訊所用之該交換機與上述通訊 終端之間被確立之無線連結的切斷之信號之過程,·及於上 述接收信號之過程,接收到上述信號時,上述通訊裝置解 除與上述通訊終端之連接之過程。 再加上,本發明提供一種通訊裝置係進行,與移動通 訊網所收容之通訊終端之間,確立連接之連接型之通訊者 ;其特徵爲:具備有,於上述移動通訊網上中繼介由上述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X 297公釐) 1240586 A7 B7 五、發明説明(4 ) 連接之通訊之交換機,接收通知爲了利用於介由上述連接 之通訊於該交換機與上述通訊終端之間所確立之連結之切 斷之信號之手段;及藉由上述接收手段,接收上述信號時 ’解除與上述通訊終端之連接之手段。更者,本發明提供 一種程式及可以使電腦讀取之記憶媒體,此程式係使通訊 裝置實行連接解除方法。 又,本發明提供一種連結切斷通知方法係被使用於, 通訊裝置與被收容於移動通訊網之通訊終端之間連接被確 立之連接型之通訊上;其特徵爲:具備有,爲了利用於介 由上述連接之通訊,將交換機與上述通訊終端之間被確立 之連結之切斷,以上述交換機檢測出之過程;及於上述檢 測過程中,當連結之切斷被檢測出時,上述交換機將通知 該連結的切斷之信號,傳送到上述通訊裝置之過程。 更者,本發明提供一種交換機,係上述移動通訊網之 交換機,此交換機係中繼通訊裝置與移動通訊網所收容之 通訊終端之間,連接被確立之連結型之通訊;其特徵爲: 具備有,檢測出連結的切斷之手段,此連結係,爲了利用 於介由上述連接之通訊,於該交換機與上述通訊終端之間 被確立之連結者;及藉由上述檢測手段,連結之切斷被檢 測出時,將通知該連結之切斷之信號,傳送到上述通訊裝 置之手段。也提供一種,使交換機實行上述連結切斷方法 之處理所用之程式,及電腦可以讀取之記錄媒體。 又,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解除方法係被使用於,通訊 裝置間連結被確立之連接型通訊;其特徵爲:具備有,中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 、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40586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繼介由上述連接之通訊之中繼裝置,爲了利用於上述連接 型通訊上,檢測與一方之通訊裝置之間所確立之連結,或 與另一方之通訊裝置之間所確立之連結之切斷之過程;及 上述中繼裝置係,於上述檢測過程中,當檢測出其中一方 之連接之切斷時,將該連接之切斷,通知與上述中繼裝置 之連結沒有被切斷之通訊裝置之過程;及於上述通知過程 中,當被通知連結的切斷時,上述通訊裝置,解除與另一 方之通訊裝置之連結之過程。 依據本發明,以可以抑制網路之流量的增加,同時, 可以防止網路資源之分配浪費之方式,來控制連接型之通 〔實施方式〕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如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方法,此方法係於連接型 通訊上,當因爲一時之聚集或障礙等之原因而造成通訊裝 置間之連結被切斷時,檢測出該連結被切斷一事,進行連 接手段解除。以下,參照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優點及 實施之型態。 < A •第1實施型態> 圖1係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通訊系統之構成 圖。作爲通訊裝置之移動機1 0可以經由交換機20、及閘 道伺服器30,與對方之通訊裝置之伺服器40進行連接型 之通訊。交換機20具備有:控制與移動機! 〇或閘道伺服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Ta4規格(210X297公楚) 1240586 A7 B7 五、發明説明(6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器3 0之通訊之通訊部22,及進行通訊部22等之控制之 控制部2 4。又,聞道伺服器3 〇具備有:控制與交換機2 0 或伺服器40之通訊之通訊部3 2,及進行通訊部3 2等之 控制之控制部3 4。又,移動機1 0是被收容於移動封包通 訊網之移動通訊終端。又,交換機20係於移動封包通訊 網中,對移動機10與閘道伺服器30之通訊進行中繼之中 繼節點(η 〇 d e ),閘道伺服器3 0爲一中繼裝置,此中繼 裝置係仲介與屬於伺服器4 0等不同之網路之裝置之通訊 〇 經濟部智慈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說 圖2是爲了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連接型通訊 之圖。如圖所示,移動機10與閘道伺服器30,係藉由使 用連接型通訊協定,確立彼此之間之傳送層之終了 •對· 終了(end to end)之連接。又,使用 IP (Internet Protocol )作爲下位之網路層之協定。又,於圖2中,L2 、:L1係分別表示資料連結(link)層(第2層)、物理層 (第1層)所使用之協定。交換機20係藉由使用此L1及 L2,於移動基10與閘道伺服器30之間,確立連結,對於 上位之傳送層之連接型之通訊予以中繼。 又,在該圖中,於移動機1 0與交換機2 0之間,存在 有省略圖示之基地局,在該基地局與交換機20之間,經 由有線連結(有線線路),進行通訊。又,於基地局與移 動機10之間,介由無線連結(無線線路),進行通訊。 甚至,如該圖所示,閘道伺服器30除了具備有連接 型通訊協定外,接收切斷通知信號所用之切斷通知用協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9- 1240586 A7 B7 五、發明説明(7 ) 。同樣地,交換機20及省略圖示之基地局,也使用此切 斷通知用協定,進行切斷通知信號之傳送接收。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圖2所示之構成中,在移動機1 0與伺服器40之間, 進行連接型之通訊時,有時會突然產生無線連結被切斷之 情況。這是因爲例如,移動機1 〇移動到範圍外(包含屬 於服務範圍內之地下等之電波無法到達之區域者),或移 動機之電池沒電等原因所產生者。又,也會有於移動機 1 0與基地局之間之無線區間之一時之聚集或障礙,成爲 原因之情況者。像這樣之情況時,檢測出切斷之基地局, 使用切斷通知用協定,對於交換機20,傳送切斷通知信 號,交換機20係藉此檢測出無線連結被切斷。又,移動 機1 0也成爲可以檢測出無線連結被切斷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圖3表示無線連結被切斷時之交換機20之動作的流 程圖。在移動機10與伺服器40之間,進行連接型之通訊 時,如果未圖示之基地局與移動機1 0間之無線連結被切 斷,則首先,基地局檢測出無線連結的切斷。然後,基地 局將通知無線連結的切斷之切斷通知信號,藉由切斷通知 用協定,傳送到交換機20 (圖2之切斷通知信號A )。 交換機20之控制部24,係藉由接收從基地局來的切 斷通知信號,檢測出無線連結被切斷一事。具體地說’當 交換機20從基地局接收到切斷通知信號時(步驟S110 : Y),判斷爲無線連結被切斷。然後,交換機20檢測出 無線連結切斷了時,藉由切斷通知用協定’將切斷通知信 號傳送到閘道伺服器30 (步驟S120、圖2之切斷通知信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0 - 124058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8 ) 號B)。 此切斷通知信號包含有,例如將使用被切斷之無線連 結之移動機10予以特別指定出之移動機ID。又,一時之 聚集或障礙等之原因所造成之系統不能使用,移動機10 與基地局間所有的無線頻道被切斷等之情況時,切斷通知 信號包含有將該基地局予以特別指定出之基地局ID。 又,移動機10本身也具有檢測出無線連結的切斷之 機能,藉由該機能,當檢測出與基地局之無線連結被切斷 時,立刻解除與伺服器40之TCP連接,使通訊終止。 圖4表示閘道伺服器30之動作之流程圖。閘道伺服 器30之控制部34,係當從交換機20接收到切斷通知信 號時(步驟S210、圖2之切斷通知信號B),依據該切斷 通知信號所包含之移動機ID或基地局ID,判別與具有該 移動機ID之移動機10、或具有該基地局ID之基地局所 收容之單數或複數之移動機10之間是否被設定有TCP連 接(步驟S220 )。然後,當閘道伺服器30判定,與被特 別指定出之移動機10之間確定有TCP連接時(步驟S220 ••YES),進行解除該TCP連接之處理(步驟S230 )。 藉由此處理,閘道伺服器30與移動機10之TCP連接’ 立刻被解除。 如以上所說明者,依據本實施型態,閘道伺服器30 在對移動機1 0與伺服器40之連接型之通訊進行中繼時’ 如果接收到切斷通知用協定之切斷通知信號時,可以&刻 解除閘道伺服器30與移動機10之間之TCP連接。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1 - 1240586 經濟部智慈財產局8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如此則當機動機1 0與基地局間之無線連結被切斷時 ,由於可以立即解除閘道伺服器30與移動機1 〇間之TCP 連接,所以,可以將分配給該連接之移動封包通訊網之網 路資源,開放給其他之連接。又,與爲了檢測出連結的切 斷定期地送出Probe信號之情況相比較,可以抑制移動封 包通訊網之無用之通訊量的增加。 又,於本實施型態中,係以移動機1 0經由交換機20 及閘道伺服器30,進行與伺服器40之通訊之情況爲例子 所作之說明,但是,例如,本發明也同樣可以應用於,使 移動機10不經由閘道伺服器30,只經由交換機20,進行 與伺服器40之通訊之情況上(即,交換機20與伺服器 40進行直接通訊之情況)。這種情況時,伺服器40當從 交換機20接收到無線連結被切斷這樣的內容之切斷通知 信號時,判別是否存在與具有切斷通知信號所包含之移動 機ID之移動機10之TCP連接,如果存在時,只要解除 該連接即可。 又,交換機20及閘道伺服器30,係依據儲存於自己 的記憶體等之程式,實行以上說明之處理。又,也可以將 實行這樣的處理之程式,寫入記錄媒體(例如CD - ROM 、磁碟片),利用此記錄媒體,將上述程式提供給交換機 2 0或聞道伺服器3 0。 < B ·第2實施型態> 圖5是以例子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型態之通訊系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 1240586 A7 B7 五、發明説明(10 ) 1 00之構成之方塊圖。如該所示,通訊系統丨00係具有: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具有行動電話機110及基地局120及關門交換局130及閘 道伺服器140之移動封包通訊網200,及網際網路150, 及內容伺服器160。 移動封包通訊網200,係對於被收容於該移動封包通 訊網200之行動電話機110,提供封包通訊服務之通訊網 ,係以 IMT — 2000 (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200)作爲標準者。又,通訊系統100 於移動封包通訊網200上加入未圖示之移動電話網。此移 動電話網對於行動電話機1 10提供一般之移動電話之通話 服務。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行動電話機110係,與基地局120進行無線通訊,該 基地局120係在移動封包通訊網200之通訊服務區域內所 設置之許多的基地局1 20之中,覆蓋機子本身11 0在該範 圍內之無線細胞(cell )之基地局120者,該行動電話機 1 10爲接受封包通訊服務或通話服務之移動機。該行動電 話機110係,具有Web網路瀏覽器,具有與內容伺服器 160 進行 HTTP (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通訊之機 閘道伺服器140是移動封包通訊網200之關門交換局 1 30與網際網路1 50之間所設之代理型閘道伺服器。此閘 道伺服器140係具有,例如將移動封包通訊網200用之通 訊協定與網際網路1 50用之通訊協定等,通訊協定不同之 資料予以交換,中繼資料之傳送接收之機能。此閘道伺月g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3- 1240586 A7 ___B7_ 五、發明説明(11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器140係,當行動電話機110與內容伺服器160之間,進 行HTTP通訊時,與行動電話機110之間,確立TCP連接 A,同時,與內容伺服器160之間,確立TCP連接B,中 繼上述HTTP通訊。藉由此HTTP通訊,行動電話機110 可以進行Web瀏覽或電子郵件之傳送接收等。 內容伺服器160係,具有與行動電話機110進行 HTTP通訊之機能,記憶著提供行動電話機11 0之圖像資 料或樂曲資料、應用程式等之種種之內容。 其次,移動封包通訊網200係,與行動電話機110之 封包通訊相關連,支援呼叫控制用之信號控制協定,及使 用者資料傳送用之使用者資料協定。以下,本說明書中, 將呼叫控制用之信號控制協定記載爲C - Plane協定( Control-Plane Protocol),將使用者傳送用之使用者資料 協定記載爲 U— Plane ( User-Plane Protocol)。 經濟部智慈財產局S(工消f合作社印製 圖6表示移動封包通訊網200所支援之C - Plane之 協定構成之圖。C - Plane協定係爲了傳送接收控制呼叫 之連接或解除、收到訊號等之控制信號所用之通訊協定。 又,該圖所示之協定之階層構造,係對應0SI參照模型, 在圖示之例子中,NWMP ( Net 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爲對應應用層,展示層及對話層之協定,UDP ( User D a t a g r a m P r o t o c ο 1 )爲對應傳送層之協定,IP爲對應網路 層之協定,L2爲對應資料連結層之協定,L 1爲對應物理 層之協定。 進行封包連結之連接、解除、切斷通知等之控制信號 ^氏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4- 1240586 A7 B7 五、發明説明(12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或進行閘道伺服器140與行動電話機110間之TCP連接 A之連接、解除等之控制信號,係依據C - Plane協定之 N W P,於移動封包通訊網200內之各通訊設備(基地局 120、關門交換局130、閘道伺服器140等)之間’被傳 送或接收。又,上述封包連結係包含有,例如行動電話機 110與基地局1 20之間之無線連結,或從基地局1 20到閘 道伺服器140之有線連結。 例如,於行動電話機11 0與內容伺服器1 60之間,在 正進行HTTP通訊之時刻,產生了行動電話機110移動到 區域外或電池沒電等情況時,無線連結會被切斷,或由於 移動封包通訊網200內所產生之一時聚集或障礙等,使無 線連結或有線連結被切斷時,基地局1 20、關門交換局 130或省略圖示之加入者交換局等之封包連結之中繼節點 之中,從檢測出封包連結的切斷之中繼節點起,通知封包 連接的切斷之控制信號,藉由NWMP被傳送到閘道伺服 器 140。 經濟部智慈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另一方面,U - Plane協定係,進行HTTP要求或 HTTP回應之訊息之傳送接收,進行被內容伺服器16〇所 公開之 HTML ( 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內容之閱覽 或電子郵件之傳送接收等之通訊協定。圖7表示本實施型 態之通訊系統100之U - Plane協定構成,該圖所示之協 定之階層構造,也與圖6相同地對應OSI參照模型。 如該圖所示,從行動電話機11 0到內容伺服器1 6〇之 間,使用HTTP作爲控制Web存取(access )及電子郵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 -15- 1240586 A7 __B7_ 五、發明説明(13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之傳送接收等之U— Plane協定,閘道伺服器140作爲 HTTP代理來作動。於移動封包通訊網200內所使用之傳 送層之協定(W - TCP : TCP Rrofile overW-CDMA)係, 考量包含無線區間之移動封包通訊網200內之傳送延遲時 間,以可以有效活用傳送帶之方式,對TCP之實裝參數 予以調諧者。另一方面,閘道伺服器1 40與內容伺服器 160之間,使用標準之TCP。因此,閘道伺服器140於中 繼HTTP時,進行與W — TCP與TCP之互相變換。 其次,參照圖8說明,於行動電話機110與內容伺服 器160之間,進行介由TCP連接之HTTP通訊時之通訊系 統100各部分之基本動作。又,於該圖所示之程序圖中, 只記載著使用U- Plane協定來進行傳送接收之信號。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Μ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首先,於行動電話機110中,由於使用者,使Web 瀏覽器被啓動,從行動電話機110傳送爲了確定與對方裝 置之間之TCP連接所用之TCP連接開放訊息(以下,稱 爲TCP連接開放)時(步驟S301)、行動電話機11〇、 閘道伺服器140、內容伺服器160及TCP連接A、B各中 繼節點之間,進行爲了使TCP連接A、B開放所必須要之 信號之傳送接收(步驟S302 )。 藉此,於行動電話機110與閘道伺服器140之間, TCP連接被確立,又閘道伺服器140與內容伺服器160之 間,TCP連接B被確立。 又,實際上,於TCP連接開放之傳送接收之前,例 如,行動電話機110與閘道伺服器140之間之移動封包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 ~ ^ -16- 124〇586 A7 B7 五、發明説明(14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訊網200內之各通訊設備,依據C— Plane協定之NWMP ’傳送接收關於封包連結之連接之控制信號,確立從行動 電話機1 10到閘道伺服器140之間之封包連結。接著,介 由此封包連結,於行動電話機110與閘道伺服器140之間 ’ TCP連接開放等TCP之控制信號被傳送接收,TCP連接 A被確立。又,於閘道伺服器1 40與內容伺服器1 60之間 ’也於確立封包連結後,介由此封包連結,傳送接收TCP 之控制信號,確立TCP連接B。 其次’對於內容伺服器160所提供之首頁,予以連線 之行動電話機1 1 0,例如,由使用者進行關於選單之選擇 或內容之下載等之操作輸入,包含操作輸入之指示內容之 HTTP要求訊息(以下稱爲HTTP要求),經由TCP連接 A ’從行動電話機11〇傳送到閘道伺服器丨4〇 (步驟S303 )。又’此HTTP要求係,從閘道伺服器140經由TCP連 接B,被傳送到內容伺服器M0 (步驟S304 )。 經濟部智慈財4局§(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當內容伺服器160接收從行動電話機110來的HTTP 要求時,從記憶體讀出對應被包含於該HTTP要求中之指 示之內容(例如,被指定之選單之畫面資料或被指定之內 容等),作爲HTTP回應訊息(以下稱爲HTTP回應), 傳送到行動電話機1 10 (步驟S305 )。此HTTP回應係, 經由TCP連接B被傳送到閘道伺服器140,從閘道伺服器 140經由TCP連接A被傳送到行動電話機110 (步驟S306 )〇 像這樣,行動電話機110可以藉由HTTP通訊,從內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μ規格(2丨〇><297公釐) -17- 1240586 A7 B7 五、發明説明(15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容伺服器1 6 0下載所希望之內容。然後,在此之後,於行 動電話機11 0上,藉由操作輸入,指示HTTP通訊之終了 ’ TCP連接關閉訊息(以下稱爲TCP連接關閉)被傳送 到閘道伺服器140時,行動電話機11〇、閘道伺服器140 及內容伺服器160,進行解除TCP連結A及TCP連接B 之處理(步驟S307 ),結束HTTP通訊。 其次,於行動電話機110與內容伺服器160之間所進 行之HTTP通訊之途中,從行動電話機11〇到閘道伺服器 140之封包連結(無線連結或有線連結)被切斷時之通訊 系統100之各部分之動作,請參閱圖9來作說明。又,於 該圖中,使用U- Plane協定被傳送接收之信號,係以實 線記載,使用C - Plane協定被傳送接收之信號以虛線記 載。又,於該圖中,與圖8相同之步驟,賦予相同之步驟 號碼,對於說明予以簡略化。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首先,藉由步驟S301及S302所示之處理,確立從行 動電話機110到閘道伺服器140之間之TCP連結A,又, 確立從閘道伺服器140到內容伺服器160之間之TCP連接 B。其次,HTTP要求經由TCP連接A,從行動電話機110 被傳送到閘道伺服器140 (步驟S303 )。又,此HTTP要 求係,經由TCP連接B,從閘道伺服器140被傳送到內容 伺服器160 (步驟S304 )。 像這樣,HTTP要求從行動電話機110被傳送後,於 行動電話機110接收對於該HTTP要求之HTTP回應之前 之期間內,即,於HTTP通訊之途中,行動電話機110移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8 1240586 A7 _____B7__ 五、發明説明(16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動到區域外,或行動電話機110之電池沒電時,或於移動 封包通訊網200內之無線區間或有線區間產生一時聚集或 障礙時,從行動電話機110到閘道伺服器140爲止之封包 連結會被切斷。 例如,當行動電話機1 1 0與基地局1 20之間之無線連 結被切斷時,通知無線連結之切斷之切斷通知,基地局 120,經由關門交換局130,被傳送到閘道伺服器140。又 切斷通知信號係,使用C- Plane協定NWMP被傳送之控 制信號。又,於移動封包通訊網200內,產生一時聚集或 障礙時,也是同樣地,從檢測出一時聚集或障礙之中繼節 點(例如,從基地局1 20或關門交換局1 30、省略圖示之 加入者交換局等),對於閘道伺服器140,藉由NWMP傳 送連接通知信號。 經濟部智慈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又,與第1實施型態相同地,連接通知信號係包含, 例如,特別指定使用過被切斷之封包連結之行動電話機 110之移動機ID。又,因爲一時聚集或障礙等原因使系統 不能使用,基地局1 20的所有的無線頻道被切斷時,或從 基地局120到關門交換局130之有線連結被切斷時,將基 地局1 20予以特別指定之基地局ID或將加入者予以特別 指定之交換局ID等,被包含於切斷通知信號中。 當閘道伺服器140接收到此切斷通知信號時(步驟 S401),首先,閘道伺服器140判別,具有該切斷通知信 號中所包含之移動機ID之行動電話機11 0,是否已確立 TCP連接A、B。切斷通知信號所包含之資訊,爲基地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YlOX297公釐) ' — -19- 1240586 A7 B7 五、發明説明(17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D或交換機ID時,判別具有基地局ID之基地局、或具 有交換機ID之交換機所收容之基地局之所屬之行動電話 機110,是否已確立TCP連接A、B。然後,閘道伺服器 140判斷爲已確立TCP連接A、B時,該連接A、B進行 以下之處理。 首先,閘道伺服器140進行解放與行動電話機110之 TCP連接A之處理。又,行動電話機1 10具有,檢測出封 包連結之切斷之機能,藉由該機能,當檢測出封包連結被 切斷時,立即解除與閘道伺服器140之TCP連接A。 又,閘道伺服器140係藉由NWMP,將切斷通知應答 信號傳送到,傳送切斷通知信號之中繼節點(步驟S402 )。又,閘道伺服器140將TCP連接關閉傳送到內容伺 服器160,將TCP連接B之解除通知內容伺服器160。然 後,在此之後,閘道伺服器140與內容伺服器160,進行 解除TCP連接B之處理(步驟S403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8工消骨合作社印製 如以上所述,依據本實施型態,閘道伺服器1 40中繼 行動電話機110與內容伺服器160之HTTP通訊時,於其 途中,接收到通知移動封包通訊網200內之封包連結之切 斷之切斷通知信號時,立即解除與行動電話機110之TCP 連接A。 所以,閘道伺服器1 4 0可以對應切斷通知信號之接收 ,立即解除TCP連接A。因此,可以解除移動封包通訊網 200之網路資源之浪費分配。又,與爲了檢測出連接是否 使用可能’定期地送出Probe信號之情況相比,可以減低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Α Γ *7 -20- 1240586 A7 B7 五、發明説明(18 ) 移動封包通訊網200之流量。 又,依據本實施型態,閘道伺服器140對應切斷通知 信號之接收,解除與行動電話機110之TCP連接A,同時 ,解除與內容伺服器160之TCP連接B。又,解除TCP 連接B時,閘道伺服器1 40將連接之解除通知內容伺服器 160。所以閘道伺服器140與內容伺服器160之間之網際 網路150,也可以獲得與移動封包通訊網200相同之效果 〇 又,閘道伺服器140係依據被記憶於本身伺服器140 內之記憶體之程式,實行以上所說明之處理,但是,也可 以將實行這樣的處理之程式,事先記憶於網際網路等之網 路內之任意之裝置,閘道伺服器1 40可以藉由與該裝置之 連接,取得程式。甚至也可以,例如,使用光記錄媒體或 磁性記錄媒體、半導體記憶體等之記錄媒體,將上述程式 提供給閘道伺服器1 40。同樣地,基地局1 20或關門交換 局1 30等,檢測出封包連結之切斷,然後將切斷通知信號 傳送到閘道伺服器140之處理,係依據本身之記憶體所記 億之程式來實行,但是,也可以將實行這樣的處理所用之 程式,事先記憶於移動封包通訊網內之任意之裝置,基地 局120或關門交換局130等藉由連接此裝置取得程式。或 ,也可以使用記憶媒體提供上述程式。 < C ·變形例> 以上,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型態作了說明,但是,本發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裝·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1 - 1240586 A7 B7 五、發明説明(19 ) 明只要不脫離該主要之特徵之思想,可以用各式各樣之型 態來實施。上述之各實施例,不過是本發明之一種樣態, 本發明之範圍係如申請專利範圍所示者。又,屬於申請專 利範圍之均等範圍之變更,都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又 ,作爲一變形例,可以考量以下這樣者。 變形例1 上述第1與第2實施型態中,係說明使用TCP作爲 連接型協定之情況,但是,連接型之通訊型定並不限於 TCP。例如’也可以用 SPS (Sequenced Packet eXchange) 或χ 25等。又,連接型之通訊不限於HTTP通訊,例如 ,也可以是 FTP ( File Transfer Protocol) 、SMTP (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POP ( Post Office Protocol )等之通訊。 變形例2 上述第2之實施型態中,係說明以行動電話機1 1 〇作 爲通訊終端之情況。但是,通訊終端並不只限於行動電話 機110,例如,具有無線通訊機能,可以經由移動封包通 訊網200進行連接型之通訊之PDA (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或攜帶型電腦、桌上型個人電腦等皆可。更者 ,將閘道伺服器140設置於移動封包通訊網200之外之構 成也是可以的。又,內容伺服器1 60經由專用線直接連接 於閘道伺服器140之構成也是可以的。 ·ιχ—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M規格(_ _22_ 1240586 A7 B7 五、發明説明(20 ) 變形例3 於上述第2實施型態中,係以IMT — 2000爲標準之 移動封包通訊網200爲例子所作之說明,但是,移動封包 通訊網200並不只限於以IMT — 2000爲標準者。而且,也 不只限定於移動封包通訊網,只要是對於所屬之通訊終端 ’可以支援連接型之通訊之通訊網皆可以。 變形例4 甚至,本發明可以應用於圖1 〇所示之通訊系統5 0 0 上。於該圖所示之通訊系統500中,通訊裝置600A與通 訊裝置600B係,可以經由中繼裝置700,進行連接型之 通訊。 中繼裝置700係,確立與通訊裝置600A之間之連接 A,確立與通訊裝置600B之間之連接B,中繼通訊裝置 6〇〇A與通訊裝置600B之間所進行之連接型之通訊。又, 中繼裝置700係具有檢測機能,此機能係檢測出與通訊裝 置600A之間之連結A被切斷一事,及與通訊裝置600B 之間之連結B被切斷一事。 而此中繼裝置700係,在中繼通訊裝置600A與通訊 裝置600B之間所進行之連接型之通訊之途中,當檢測出 連結A與連結B之中任何一方被切斷時,進行以下之處 理。又,處次,舉出中繼裝置700檢測出連結A之切斷 之情況之例子,以下說明其動作。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r裝
、1T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3- 1240586 A7 ____ B7 五、發明説明(21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首先,中繼裝置700係,當檢測出連結A之切斷時 ,立即解除與通訊裝置600A之連接A。又,通訊裝置 600A、600B係具由檢測出連結之切斷之機能,通訊裝置 600A係當檢測出連結A之切斷時,立即解除連接A。又 ,中繼裝置700係,當解除連接A之後,將通知連結A 之切斷(或連接B之解除)之信號,傳送到與該中繼裝 置700之連結沒有被切斷之通訊裝置600B。此後,中繼 裝置700及通訊裝置600B’解除連接B。 如上所述,中繼裝置700可以是具有,檢測出連結之 切斷之機能,及通知連結之切斷(或連接之解除)之機會g 之構成者。 〔圖示簡單說明〕 圖1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通訊系統之構成之 方塊圖。 圖2是說明該實施型態之連接解除方法之圖。 圖3是以例子表示該實施型態之交換機之動作之流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S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 圖4是以例子表示該實施型態之閘道伺服器之動作之 流程圖。 圖5是以例子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型態之通訊系統 之構成之方塊圖。 圖6是以例子表示該實施型態之C - Plane協定構成 之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一 -24- 1240586 A7 B7 五、發明説明(22 ) 圖7是以例子表示該實施型態之U - Plane協定構成 之圖。 圖8是以例子表示關於該時施型態中,行動電話機與 內容伺服器之間進行HTTP通訊時之通訊系統各部之基本 動作之程序圖。 圖9是以例子表示關於該實施型態中,於HTTP通訊 之途中,移動封包通訊網之封包連結被切斷時之通訊系統 各部之動作之程序圖。 圖10是以例子表示本發明之變形例4之通訊系統之 構成之方塊圖。 〔符號之簡單說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慈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0 移動機 20 交換機 22 通訊部 30 閘道伺服器 32 通訊部 34 控制部 40 伺服器 100 通訊系統 110 行動電話機 120 基地局 130 關門交換局 140 閘道伺服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5- 1240586 A7 B7 五、發明説明(23 ) 150 網際網路 160 內容伺服器 200 移動封包通訊網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Μ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Α4規格(210Χ297公釐)

Claims (1)

1ΨΨ: ^ 7.2 Α8 Β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i 第9 1 1 1 6396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民國93年7月21日修正 1、 一種連接解除方法,係被使用於,介由通訊裝置 與中繼裝置之間所確立之第1連接,及中繼裝置與對方通 訊裝置之間所確立之第2連接所進行之上述通訊裝置及對 方通訊裝置間之連接型通訊者;其特徵爲··具備有, 爲了確立利用於介由上述第1連接之通訊之連結之路 徑上之中繼節點,檢測出上述連結之切斷之過程;及 上述中繼節點,於上述檢測過程,檢測出上述連結之 切斷時,將該連結之切斷,通知上述中繼裝置之過程;及 上述中繼裝置於接收到上述通知時,至少解除上述第 1連接之過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解除方法,其中上 述解除過程中,上述中繼裝置解除上述第2連接時,上述 中繼裝置,將上述第2連結之解放,通知上述對方通訊裝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解除方法,其中上 述通訊裝置係被收容於移動通訊網之終端,上述中繼節點 係上述移動通訊網之基地局或交換機。 4、 一種連接解除方法,係被使用於,通訊裝置與被 收容於移動通訊網之通訊終端之間連接被確立之連接型通 訊;其特徵爲:具備有,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2 上述通訊裝置係從,於上述移動通訊網上中繼介由上 述連接之通訊之交換機,接受通知經由上述連接之通訊所 用之該交換機與上述通訊終端之間被確立之無線連結的切 斷之信號之過程;及 於上述接收信號之過程,接收到上述信號時,上述通 訊裝置解除與上述通訊終端之連接之過程。 5、 一種連接解除方法,係被使用於,通訊裝置間連 結被確立之連接型通訊;其特徵爲:具備有, 中繼介由上述連接之通訊之中繼裝置,爲了利用於上 述連接型通訊上,檢測與一方之通訊裝置之間所確立之連 結,或與另一方之通訊裝置之間所確立之連結之切斷之過 程;及 上述中繼裝置係,於上述檢測過程中,當檢測出其中 一方之連接之切斷時,將該連接之切斷,通知與上述中繼 裝置之連結沒有被切斷之通訊裝置之過程;及 於上述通知過程中,當被通知連結的切斷時,上述通 訊裝置,解除與另一方之通訊裝置之連結之過程。 6、 一種連結切斷通知方法,係被使用於,通訊裝置 與被收容於移動通訊網之通訊終端之間連接被確立之連接 型之通訊上;其特徵爲:具備有, 爲了利用於介由上述連接之通訊,將交換機與上述通 訊終端之間被確立之連結之切斷,以上述交換機檢測出之 過程;及 於上述檢測過程中,當連結之切斷被檢測出時,上述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I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 A8 _且|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3 交換機將通知該連結的切斷之信號,傳送到上述通訊裝置 之過程。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連結切斷通知方法,其 中上述交換機與上述通訊終端之間存在有,爲了利用於介 由上述連接之通訊,在與上述無線通訊終端之間,確立無 線連結之基地局; 於上述檢測過程,當從上述基地局,接收到通知上述 無線連結之切斷之信號時,判斷上述交換機與上述通訊終 端之間被確立之連結被切斷。 8、 一種中繼裝置,係具有,經由通訊裝置與中繼裝 置間所確立之第1連接,及中繼裝置與對方通訊裝置之間 所確立之第2連接所進行之上述通訊裝置及對方通訊裝置 間之連結型通訊予以中繼之手段;及 從爲了利用於經由上述第1連接之通訊所被確立之連 結之路徑上之中繼節點,接收通知上述連結之切斷之信號 之手段;及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藉由上述接收手段,接收上述信號時,至少解除上述 第1連接之手段。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中繼裝置,其中藉由上 述解除手段,進行解除上述第2連接時,將通知上述第2 連結之解除之信號,傳送到上述通訊裝置之手段。 丨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中繼裝置,其中該中繼 裝置爲閘道伺服器。 i i、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中繼裝置,其中上述通 ^氏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3 - A8 B8 C8 D8 1驗_警, 年月 六、申請專利範圍 4 訊裝置係被收容於移動通訊網之終端,上述中繼節點爲上 述移動通訊網之基地局或交換機。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 2、一種通訊裝置,係進行,與移動通訊網所收容之 通訊終端之間,確立連接之連接型之通訊者;其特徵爲: 具備有, 於上述移動通訊網上中繼介由上述連接之通訊之交換 機,接收通知爲了利用於介由上述連接之通訊於該父換機 與上述通訊終端之間所確立之連結之切斷之信號之手段; 及 藉由上述接收手段,接收上述信號時,解除與上述通 訊終端之連接之手段。 1 3、一種交換機,於通訊裝置,和收容於移動通訊網 之通訊終端之間、中繼連線被確立之連結型之通訊之前述 移動通訊網之交換機;其特徵爲:具備有’ 檢測出連結的切斷之手段,此連結係,爲了利用於介 由上述連接之通訊,於該交換機與上述通訊終端之間被確 立之連結者;及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藉由上述檢測手段,連結之切斷被檢測出時,將通知 該連結之切斷之信號,傳送到上述通訊裝置之手段。 i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交換機,其中於該交 換機與上述通訊終端機之間,存在有基地局,此基地局係 爲了利用於介由上述連接之通訊,於與上述通訊終端之間 ,確立無線連結者; 上述檢測手段係,當從上述基地局接收通知上述無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_§__ 、申請專利乾圍 5 連結之切斷之信號時,判斷上述連結被切斷。 1 5、一種記錄媒體,係記錄有使中繼裝置實行處理之 程式之可以用電腦讀取之記憶媒體;此中繼裝置係中繼, 介由通訊裝置與中繼裝置之間所確立之第1連結,及中繼 裝置與對方通訊裝置之間所確立之第2連接所進行之上述 通訊裝置及對方通訊裝置間之連接型通訊; 所實行之處理爲: 從中繼節點接收通知上述連結的切斷之信號之處理, 而該中繼節點係,爲了利用於介由上述第1連接之通訊, 所被確立之連結之路徑上之中繼節點;及 藉由上述接收處理,接收到上述信號時,至少解除上 述第1連接之處理。 1 6、一種記錄媒體,係記錄有使通訊裝置實行處理之 程式之可以用電腦讀取之記憶媒體;此通訊裝置係進行, 與被收容於移動通訊網之通訊終端之間所確立之連接之連 接型之通訊; 所實行之處理爲: 從交換機接收信號之處理,此交換機係於上述移動通 訊網,中繼介由上述連接之通訊,而此信號係通知,爲了 利用於介由上述連接之通訊,於該交換機與上述通訊終端 之間所被確立之連結之切斷之信號;及 藉由上述接收處理,接收上述信號時,解除與上述通 訊終端之連接之處理。 1 7、一種記錄媒體,於通訊裝置,和收容於移動通訊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6 網之通訊終端之間、中繼連線被確立之連結型之通訊之前 述移動通訊網之父換機’記錄爲執行: 爲了利用於介由上述連接之通訊,檢測出於該交換機 與上述通訊終端機之間被確立之連結之處理;及 藉由上述檢測手段,檢測出連結之切斷時’將通知該 連結之切斷之信號’傳送到上述通訊裝置之處理之程式者 I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6 -
TW91116396A 2001-07-24 2002-07-23 Method for connection-oriented release and associated link cut reporting method TWI24058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23426 2001-07-24
JP2002097318A JP2003110622A (ja) 2001-07-24 2002-03-29 コネクション解放方法、リンク切断通知方法、中継装置、通信装置、交換機、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40586B true TWI240586B (en) 2005-09-21

Family

ID=26619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1116396A TWI240586B (en) 2001-07-24 2002-07-23 Method for connection-oriented release and associated link cut report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030218996A1 (zh)
EP (1) EP1411677A4 (zh)
JP (1) JP2003110622A (zh)
CN (1) CN1465166A (zh)
AU (1) AU2002323926B2 (zh)
CA (1) CA2422785C (zh)
TW (1) TWI240586B (zh)
WO (1) WO20030109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16334B2 (en) * 2001-08-17 2006-03-21 Ixi Mobile ( Israel) Ltd. Device,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fast recovery of IP address change
EP1404139B1 (en) * 2002-09-30 2010-11-24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60159121A1 (en) * 2003-02-26 2006-07-20 Masayuki Sakata Protocol conversion device and method
ATE402554T1 (de) * 2003-05-07 2008-08-15 Research In Motion Lt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reduzierung unzustellbaren push-ip-verkehrs in einem drahtlosen netzwerk
US7460865B2 (en) 2003-06-18 2008-12-02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Self-configur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or use with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JP4938965B2 (ja) * 2004-02-24 2012-05-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無線lan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の通信方法
US20050267965A1 (en) * 2004-05-13 2005-12-01 Ixi Mobile (R&D) Ltd. Mobile router graceful shutdown system and method
CN1297127C (zh) * 2004-06-28 2007-0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aal2信令协议的节点间连接释放的处理方法
US8160574B1 (en) 2005-06-17 2012-04-17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Wireless architecture utilizing geo-referencing
CN101141515B (zh) * 2006-09-07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业务中消除话路迂回的方法
CN101453449A (zh) * 2007-12-04 2009-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计费传输协议的连接中断处理方法和装置
JP5294324B2 (ja) * 2009-06-22 2013-09-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WO2011093499A1 (ja) * 2010-02-01 2011-08-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データ中継装置及びデータ中継方法
JP5449050B2 (ja) * 2010-06-18 2014-03-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120023234A1 (en) * 2010-07-21 2012-01-2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US9100385B1 (en) * 2010-10-01 2015-08-04 Google Inc. Management and synchronization of electronic media content information
EP2649858B1 (en) * 2010-12-07 2018-09-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enabling traffic acceleration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JP5784511B2 (ja) * 2012-01-10 2015-09-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管理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コネクション管理方法
KR20130097358A (ko) * 2012-02-24 2013-09-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이렉트 푸시 이메일 서비스 제공 방법과 그를 위한 이메일 클라이언트 및 이메일 서버
CN103458499A (zh) * 2012-05-29 2013-12-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脱网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3458533A (zh) * 2012-05-30 2013-12-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ue脱网方法及装置
CN104041108A (zh) 2012-10-30 2014-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切换方法、装置、设备、接入节点及系统
KR102090493B1 (ko) * 2013-01-22 2020-03-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http 프로토콜의 전송 지연과 http 서버의 프로세싱 부하를 줄이는 장치 및 방법
US9641455B2 (en) * 2013-07-18 2017-05-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chanism for terminating relay operations in a distributed switch with cascaded configuration
JP2016076808A (ja) * 2014-10-06 2016-05-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及びセッション開放制御方法
US10397029B2 (en) 2015-07-08 2019-08-27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 Relay apparatus
WO2017026808A1 (en) * 2015-08-11 2017-02-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isconnecting a d2d link conn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9756088B2 (en) * 2015-09-08 2017-09-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MS over soft AP admiss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CN105262688B (zh) * 2015-11-25 2018-10-26 成都广达新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oc网络中基于http中继技术的报文传送方法
CN105915412A (zh) * 2016-06-28 2016-08-31 合肥润东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网关信息处理方法
CN106789279B (zh) * 2016-12-26 2020-08-14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的控制方法、远程控制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9288B2 (ja) * 1997-09-22 2007-07-25 株式会社東芝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無線端末装置
JP3112006B2 (ja) * 1998-07-10 2000-11-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データ転送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3204235B2 (ja) * 1998-12-28 2001-09-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切断時間を考慮した無線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方法
GB9913092D0 (en) * 1999-06-04 1999-08-04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A network el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11677A1 (en) 2004-04-21
CA2422785A1 (en) 2003-03-13
CN1465166A (zh) 2003-12-31
AU2002323926B2 (en) 2004-04-29
JP2003110622A (ja) 2003-04-11
US20030218996A1 (en) 2003-11-27
EP1411677A4 (en) 2010-01-20
WO2003010933A1 (fr) 2003-02-06
CA2422785C (en) 2007-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40586B (en) Method for connection-oriented release and associated link cut reporting method
JP3582720B2 (ja) 通信制御方式、通信方法、サーバ装置、端末装置、中継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3617930B2 (ja) 無線携帯端末装置、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通信処理制御方法
US2002008079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relaying calls with a tone provision function in the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0466761B1 (ko) 메일 시스템, 서버 및 메일 송수신장치
FI114001B (fi) Tiedonsiirto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KR20080026590A (ko) 방화벽 뒤에 위치하고 있는 동적 ip 주소를 지니는 장치상의 웹 서버에 액세스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JPWO2003084156A1 (ja) コネクション型通信における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関連する中継装置、課金管理装置
JPWO2011016131A1 (ja) 基地局装置、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通信データ処理方法
JP2003046673A (ja) 通信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状況表示方法
JP2002141952A (ja) 仮想ネットワーク及び仮想ネットワーク接続方式
JP3923724B2 (ja)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端末ならびに情報提供方法
JP2004242259A (ja) 移動通信における異常切断原因解析システム,方法,異常切断呼調査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115795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この通信システムに用いるサーバ、エージェント制御方法、エージェント制御プログラム
JP3999135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データ送信方法、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KR20130140719A (ko) 정보의 전송
US2010018903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erver apparatus
JP2014057259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通信方法
CN112218305B (zh) 一种配置更新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JP3957537B2 (ja)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サーバ
US20050136993A1 (en) Method of saving power, radio terminal equipment arrangement, cellular core unit, and peripheral unit
JP3692946B2 (ja) 情報到着通知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情報到着通知方法
JP3741925B2 (ja) 課金装置、メッセージサービスシステム、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課金方法
JP2001320765A (ja) ショートメッセージ試験システム及び試験方法
JP3864649B2 (ja) 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