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34341B -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ic motor - Google Patents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ic mo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34341B
TWI234341B TW093101939A TW93101939A TWI234341B TW I234341 B TWI234341 B TW I234341B TW 093101939 A TW093101939 A TW 093101939A TW 93101939 A TW93101939 A TW 93101939A TW I234341 B TWI234341 B TW I2343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speed
aforementioned
motor
ga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01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22500A (en
Inventor
Hidetoshi Ikeda
Tomohiro Miyazaki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34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34341B/zh
Publication of TW200522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250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1/00Automatic controllers
    • G05B11/01Automatic controllers electric
    • G05B11/06Automatic controllers electric in which the output signal represents a continuous function of the deviation from the desired value, i.e. continuous controlle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1/00Automatic controllers
    • G05B11/01Automatic controllers electric
    • G05B11/36Automatic controllers electric with provision for obtaining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e.g. 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
    • G05B11/42Automatic controllers electric with provision for obtaining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e.g. 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 for obtaining a characteristic which is both proportional and time-dependent, e.g. P. I., P. I. 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9/00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electric motors, appropriate for both AC and DC motors
    • H02P29/10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electric motors, appropriate for both AC and DC motors for preventing overspeed or under spe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6/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motors or other dynamo-electric motors using electronic commutation dependent on the rotor position; Electronic commutators therefor
    • H02P6/14Electronic commutators
    • H02P6/1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position
    • H02P6/1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position without separate position detecting elements
    • H02P6/18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position without separate position detecting elements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depending on the spe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6/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motors or other dynamo-electric motors using electronic commutation dependent on the rotor position; Electronic commutators therefor
    • H02P6/34Modelling or simulation for control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234341 坎、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電動機之控制裝置。 [先前技術] 第6圖為概念性表示現行一般使用之電動機速度控制 裝置之構造圖。圖中’丨為電動機,2為經由電動機所驅動 的負載,3為連接電動機丨與負載2之軸。負載2為以電 1機1驅動之機械之活動部份作為—個慣性負載並將其模 型化者,軸3為將電動機1發生的轉矩傳達至機械之機構 全!化者。4為女裝於電動機丨,可檢測出電動機1位置之 ::碼态’ 5為將由編碼器4所檢測出的電動機位置予以微 :而s十算電動機速度的速度檢測裝置。6為比較器,比較 =未圖不之上位控制器所發出之速度指令信號與速度檢測 :輸出之電動機速度,而輸出兩者的差也就是速度誤 “ 7為速度控制裝置,輸人比較器6的輸出也就是速度 =並輸出電動機驅動指令也就是電流指令。8為電流控 制裝置’以速度控制裝置7輸出之電流指令為基準,藉由 控制電動機電流使電動機產生轉矩,而旋轉電動機。 $度控制裝置7由比例控制器9、積分控制器1〇、以 ^力二器U所構成。比例控制器9會將輸入的速度誤差乘 ==益KP後輸出’積分控制器1Q將速度誤差的積分 值乘上積分增益KI後輸出。 的輸出與積分控制器i。的輪出异;二二比例_ .σ 』出並將其作為電流指令輸 。卜15為機械系,由電動機卜負載2與軸3構成。 3]5392 5 1234341 先别的速度控制系統構造係如上述,為使速度指令信 唬與電動機速度的差也就是速度誤差變小,使其產生將電 動機1加速或減速的轉矩,藉此電動機會旋轉電動機^ 負載。2,使電動機速度可追隨上位控制器所發出的速度指 令信號。在機械系中發生干擾轉矩(—nee叫叫作 用時,經由此干擾轉矩電動機速度會產生變化,但是此速 度變化會被編碼器4與速度檢測裝 度控制裝置7而產生修正速度變化之電流指令。^ = 吏在干擾轉矩產生作,速度變化也會受到速度控制迴 路(:peed controlhng 1〇〇p)抑制,並控制電動機使之追隨速 度信號指令。 ' 统時之/為❹現行之速度控㈣置來構成速度控制系 度Γ放迴路(speed °pen lo°p)頻率特性圖。所謂速 ^帛率特性,係指從速度控制裝置7的輸入至由 =度檢測裝置5所測出電動機速度為止的頻率特性,第7 圖上圖為增益特性,下阁炎,/ 弟7 電動之I 特性。圖中的虛線為連接 性較高情況下的頻率特性的剛性“的情況’亦即機械剛 性較低故_難較低,以I;/、㈣顯㈣軸3的剛 料的頻率特性。 圖上圖虛線所二^剛性較高)時的增益特性如第7 置:或控制裝置之取樣週期:電::: 延遲增大’即使在低頻率下,因速心置: 315392 6 1234341 分控制Is 1 ο,故相位延遲也會增大。 — 面機械剛性較低(軸3的剛性較低)時,機械系 會產生機械共振,其增益特性如第7圖上圖實線所示,會 產生所謂的共振的高蜂與稱作反共振的底谷部份。因為: 共振與反共振間增益為向左下滑走勢,故低頻率下的增益 曰J於#由3之剛性較高時(虛線)的情形。當電動機1慣性矩 :二。f 與負冑2慣性矩之和的機械系整體的慣 於電動機慣性们Μ愈多,則共振與反共振的距離 退…反共振頻率變低,故低頻率的增益也會變更小。 因之度的速度控制,必須抑制形成速度誤差原 變化。縮小干擾轉矩發生作用時的速度 4說’干擾轉矩擁有低頻率的信號成分, 了細小干擾轉矩所產生的速度 ”、 详兴。β 疋厌艾化,必須增大低頻率下的 日皿-疋’因為在剛性較低之機械 頻率下增益會縮小,故干擾轉矩所產生 低 大,而難以進行高精度的控制。㈣m會增 的增示之現行速度控制裝置下欲增加低頻率時 辦χΚΙ 日大速度控制裝置7的比例增益kp或積分 二但是,仍有其極限’以致結果仍無法進行高二 的控制。以下說明其门精度 增益特性(實心… 在第7圖中,低剛性情況下的 ("線)係以低於反共振頻率之頻率、將盥捭x 的線交又之頻率做為第一交又頻率以二將: 率之頻率盥拎兴n 以冋於共振頻 C2…:又之頻率做為第二交又頻率ω …制系統不產生振動或振盈而進行安定的動作, 315392 7 1234341 在第一交叉頻率〇 Cl或篦_六。此古 速度開放迴路頻率特性—^、“C2方面必須縮小 KP變大時,因第-目位延遲。但是’當將比例增益 第二交又料Γ—頻率_會移動至高頻率侧,故 又又’y員率ω C2中的相位遲 轉為振動或產生振盈。另夕增大,而導致控制系統 gi丨ra盔Λ V 另卜,虽將積分增益ΚΙ增大時, 則因為積分控制器1〇所 大,因此第-交又頻率r 相位延遲也會增 ’員率ω C1下的相位延遲隨祕 樣會導致控制系統轉為 9 同 為振動或開始振盪。如上所述,在現 订的速度控制梦署Τ 丄Λ < 杜現 τ ^ ^ 由於比例增益ΚΡ或積分增益幻到 一去增大,故無法增大低頻率的增益,其 、、Ό果k成要進行高精度控制變得相當困難。 以具備機械共振 機械糸為對象的伺服控制技術在曰 本國特開200-322105號公報中p古% 口口 度控制裝置構造如第8圖所-:使用此技術之速 _ 圖所不。與第6圖相同的部分係才曼 不相同的符號。在第8圖中,12 '、不 的遽波器,係具有機械^反幻t入度控制迴路 、有機械糸之反共振、共振特性之相反特性 的特性。該遽波器12的特性係經調整為公式⑴所 不之特性。 G(s)-6; i2(s + 2r 2ω28+ω22)/{ω22(8+2Γ ιω ι8+ω j2)} _ (1) 在此,ω2、Γ1、Γ2分別為各個參數,^為 接近反共振頻率的數值,ω2&接近共振頻率的數值。另 外’(1、Γ2則對應反共振、共振的高峰設定為較小的數 值。根據此技術,可經由濾、波器12抑制機械系共振高峰的 增益’因此可較以往更加提升增益,並實現高精度的控制。 315392 8 1234341 & 峰更古^ 彳1之主要對象係抑制較第7圖所示共振高 f炅呵頻率的不安定丘 搌回 中所示之安定的共振言二’如將此技術套用在第7圖 題進行說明。 & ^ 、’會發生問題,以下便針對該問 第9圖表示將此技術套 率特性的嬙0 ★ 在擁有弟7圖實線所示之頻 千㈣的機械糸時的濾波器 上述-般會被調整為擁㈣機:/1率特性。 反的牲# /、機械系之反共振、共振特性相 夂的特性,因此其增益特性合 — ^ ^ ^ ㈢形成·猎由機械系的反共振 建到阿峰,而藉由機械系 m 韓矩盤L 、 妁^、振洛至底谷。接著考量干擾 子使用此種攄波器進行於 / ^ 工制之機械糸產生作用的情 $。共振頻率為機械系容易 外a a 進仃振動的頻率,如干擾轉矩 么生作用則機械系會有以 、* ώ w 只手振勤之情形。此振動被 速度檢測裝置5測出,反饋5、击命裉 ^m 饋至速度控制裝置7,速度控制 裝置7會產成並輸出用以停止 此動作的電流指令。此雷、户 扎令中當然包含有共振頻率的 千扪彳。唬成分。但是,如第9圖 所^慮波器12的增益因共振頻率而變小故在通過遽波器 12時共振頻率的信號成分會從電流指令中被除去。亦即, 藉由遽波器12,可自電流指令中除去用以停止振動之信號 成分。因此,會發生即使機械系因共振頻率產生振動,速 度控制系統也無法停止其振動之問題。 如上所述,在控制低剛性、且機械系之慣性矩】較電動 機慣性矩JM為大之機械系日夺’由於現行一般所使用之速度 控制裝置不易增大低頻率下的增益,且干擾轉矩所造成的: 度變化也會增大,因此有難以進行高精度控制的問題。 315392 9 1234341 ^ W m 2000-322105 術,雖可I你#安 心故中所揭示之技 雖了在低頻率下增大增益但卻蛊 此無法適用於低頻率且擁有機械 τ止機械振動,因 [發明内容】 有機U的機械系。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問題而 電動機控制裝置,可安定且高精度地"二為提供-種 第c振頻率之機械系的機械負載助電動機。 弟1項赉明之電動機控制裝置,係一猶 信號,驅動連接於且$ ’、 可依速度指令 系的機械頻率與反共振頻率之機械 動機之檢測速度的電動機控制裝:備r述電 诚# 4t人& 裝置具備有··依前 、又曰々#號與前述電動機檢測速度 前述電動機速度追隨前述速度 ^輸出可使 指令信號的声> & # 4唬的則述電動機驅動 而插入:==以及與前述速度控制裝置串聯 率領域 ^又工制迴路之渡波器’該遽波器具備高頻 m Φ ^ q馮半領域與低頻率領域之 =的中間頻率領域,除低頻率領域增 遲之相 ’還具有使前述中間頻率領域相位延 輸入乘上比例增K KP而、:/』述速度控制裝置具有:將 、, 冑出的比例控制部;或將輸入乘 上比例增盈ΚΡ之值盥將私 ^ ^ ^ /、將輪入之積分值乘上積分增益KI之 的積分控制部,而前㈣波器,係設定成可 相Γ闕共㈣率與前収絲料之間產生延遲。 項發明之電動機控制裝置,係-種可依速度指令 315392 10 1234341 信號’驅動連料具傷擁有共 ㈣機械負載的電動機,且在速度控制二:率之機械 ==度的電動機控制裝置,該裝置具備 达k度4日々化號與前述電動 述雷動播、b , “動機檢測速度的差信號輸出使前 ==τ前述速度指令信號的前述電動機驅動指 於前述速度控制迴路之滤波器,該遽波器且::丰而 =、低頻率領域以及位於高頻率領域與低頻率領域= 領域間=領域、,除低頻率領域增益KLA於前述高頻率 相^增""KH以外,擁有使前述中間頻率領域相位延遲 之相位延遲特性,盆Φ ^ 拗、, /、中則述速度控制裳置擁有將輸入乘上 輸出的比例控制部,或是將輸入乘上比例 二以之值與將輸入之積分值乘上積分增益…值加算 在將〜 κρ而别述滤波器,係設定為:相位可 慣性=ΓΓ增益κρ々與料增益KL的積除以前述機械系 〆 亦即第一父又頻率ω C 1,與將前述比例增 =與前述增益ΚΗ的積除以前述電動機慣性矩说的 、亦即第2交又頻率ω C2之間產生延遲。 第3項發明之電動機控制裝置,係一種可依速度指令 動連接於具備擁有共振頻率與反共振頻率之機械 I的機械負載的電動機’而速度控制迴路中具有前述電動 :之檢測速度的電動機控制裝置,該農置具備有:依前述 ^度指令信號與前述電動機檢測速度的差信號輸出使前述 動機速度追隨前述速度指令信號的前述電動機驅動指令 315392 11 1234341 信號料度控制裝置;以及與前述速度控制裝置串聯而插 入於前述速度控制迴路之滤波器,此濾波器在低於第一滤 ^頻率ωη的頻率領域形成大致一定的增益kl,而在 南於第2濾波器頻率wF2的頻率領域中具有較前述增益 KL小:大致一定的增益KH’且在前述第一攄波器頻“ F1與W述第二濾波器頻率ωΡ2之間會產生相位延遲之相 位延遲特性,其中,前述速度控制裝置具有:將輸入乘上 比例增益ΚΡ並輸出的比例控制運算;或將輸入乘上比例 增益ΚΡ之值與將輪人之積分值乘上積分增益ΚΙ之值加算 並輸出的比例積分控制運算,而前述濾波器,係將前述比 例增益κρ與前述增益KL之積除以前述機械系慣性矩j 的值、亦即父又頻率ω C1,與前述第一濾波器頻率ο Η 的比設定成大致一定。 第4項發明的電動機控制裝置,係一種根據速度指令 信號將連接於電動機之機械負載所組成之擁有共振頻率與 反共振頻率的機械系藉由速度控制迴路驅動控制前述電動 機的檢測速度之電動機控制裝置,該裝置具備有:與該濾 波益速度控制裝置串聯插入於前述速度控制迴路之濾波 器,該濾波器在低於第一濾波器頻率ω F1的頻率領域形成 大致一定的增益KL’在高於第2滤波器頻率ωρ2的頻率 領域下形成較前述增益KL小的大致一定的增益κη,而在 前述低頻率領域與前述高頻率領域之間的中間頻率領域中 具有相位延遲特性;以及設定前述滤波器特性與前述速度 控制裝置參數之參數設定裝置,纟中:_述速度控制裝^ 315392 12 1234341 具有將輪入乘上比例增益κρ之 積分辦兴Κ 值,、將輸入之積分值乘上 、日皿ΚΙ之值加算而輸出 #將· i、+、1積分控制部,前述濾波器 係將·刖34比例增益κρ與前 ^ If ^ Τ ^ ㈢風KL之積除以前述機械 系丨貝性矩J的值、亦即交叉頻 Μ ^ ω F1 hh 、 1,與前述第一濾、波器 頻羊ωΡΙ的比設定成大致 以前述比例増益ΚΡ的數值、亦Λ述積分增益ΚΙ除 ^ Ο π ΛΛ 亦17夸點頻率ω PI與前述交 又頻率〇Cl的比設定成大致一定。 第5項發明之電動機控 、击奋伙连丨壯姐— 置係具備有濾波器與設定 速度控制裝置參數之參數 ^ ^ , 衣罝其中:參數設定裝置 係政疋為·在機械系慣性矩了除 ΛΑ ^ ^ L ^ ’、電動機慣性矩JM的值 的^性比變大時,第二濾波器 ⑽的比也會變大。 員羊_對弟-渡波器頻率 第6項發明之電動機控制裝置, ^ ^ ^ ^ 置具備有:濾波器與設 疋速度控制竑置筝數之參數設 置係輸入增益KL與增益KL之比的置’其中’參數設定裝 曰皿之比的增益 — 器頻率0F2與第一濾波器頻 / 一匕波 、、,、 干 Η之比的頻率比,並依 照增盈比或頻率比設定濾波器之特性。 第7項發明之電動機控制裝 η 種可依速度指令 信號,驅動連接於具備擁有共振頻率與反共振頻率之機械 系的機械負載的電動機,且速度控制迴路中具有前述電動 機之檢測速度的^動機控制裝置,該裝置具備有··依前述 速度指令信號與_動機檢測速度的差信號輸出使前述 電動機速度追隨前述速度指令信號的前述電動機驅動指令 信號的速度控制裝置’·與前述速度控制裝置串聯括入於前 315392 13 1234341 =控制迴路之遽波器,該滤波器具備由高頻率領域、 =率領域以及位於高頻率領域與低頻率領域之間的中間 辦兴 „ KL大於前述高頻率領域之 曰皿 ㉜具有使前述中間頻率領域相位延遲之相位 延遲特性;取得前述機械系頻率特性之頻率特性取得裝 置,以及設定前述濾波器特性之參數設定裝置二 述參數設定裝置,孫抓宁士拍# 1 ’、 則 係⑸疋成根據丽述頻率特性取得妒 =之前述機械系頻率特性,使前㈣波器的相位得以在 機械系的反共振頻率與共振頻率間延遲。 如上所述,根據第!項發明,滤波器係設定為:可使 相位在機械系的共振頻率與反共振頻率間會產生延遲所 以可保持控制系統的安定性並能增大低頻率時的增益。藉 ^可使干擾轉矩所造成的速度變化變小,並具有實現高^ 度控制的效果。 根據第2項發明,係設定為:可使相位在比例增益以 :增盃KL之積除以機械系慣性矩j所得之值、亦即第一 交又頻率wci ’以及比例增益κρ與前述增益κη之積除 以前述電動機慣性矩JM所得之值、亦即第二交又頻率^ C2之間產生延遲。藉此第一交又頻率以及第二交又 頻率ω C2之間的相位延遲的增加量會變小,而得以保持栌 制系統的安定性並增大低頻率時的增益。藉此可減少干^ 轉矩所造成的速度變化,並具有實現高精度控制的效果^ 根據第3項發明,濾波器係將比例增益κρ與增益 之積除以機械系慣性矩j之值、亦即交又頻率ω ci與第一 315392 14 1234341 :波器頻率_的比設定成大致一定,因此具有可減少第 —交叉頻率0C1下之相位延遲的增加量、 性,以及控制系統不會產生振動或振盪的效果、。、
根據第4項發明,濾波器係將比例增益κρ與增益KL 之積除以機械系慣性矩J之值、亦即交又頻率〇ci盥第一 據波器頻率_的比歧成大致同時將積分增益幻 除以比例增益KP的值、亦即零點頻率ωρι與交叉頻率ω
Cl的比也設定成大致一定,因此在第一交叉頻率〇ci發 生的相位延遲不會過大,而具有得以確保控制系統的安定 性之效果。 根據第5項發明,參數設定裝置,係在機械系慣性矩 除以電動機慣性矩JM的值也就是慣性比增大時,設定成 第二濾波器頻率ω F2對第一濾波器頻率ω F1的比也會增 大’因此第二交又頻率ω C2下的相位延遲增加量會減少, 不日損及女疋性’同時亦具有不會使控制系統產生振動 或振蓋的效果。 根據第6項發明,係由參數設定裝置輸入增益KL與 立曰益ΚΗ之比、亦即增益比,或第二濾波器頻率ω F2與第 濾波杰頻率ω F丨之比、亦即頻率比,並根據增益比或頻 率來η又疋/慮波裔特性,因此即使在機械系存在有複數之 機械共振的情況,也具有第一交叉頻率ω C1以及第二交又 所發生的相位延遲也不會變得過大,而得以保 持安定性並增大低頻率的增益之效果。 根據第7項發明,參數設定裝置,係依照頻率特性取 15 315392 1234341 羞置所取侍的機械系頻率特性,μ 6 機械系之反妓据葙盎彳 °又疋濾波器的相位可在 ,, 、、'員率與共振頻率間產生延遲,因此嗆油口口 的相位延遲會μ Α撼 口此濾波态 又频…械系的相位前進而被取消。故第-交 人頸率oCl以及筮—丄 ώ又示乂 大,弟—父又頻率0C2下的相位延遲 八 而具有即佶杯 >、上. %丨曰文 [實施方式]入錢器也不會影響安定性的效果。 差一1實施例 “扩二第1圖所不之控制裝置構造方塊圖說明本發明之 一貫施例。第][圖中, +知乃之 相同符於,…同或是相當部位係使用 相门付遽,並適度省略其說明 2為經由雷叙撒以 1馮冤勳機, 之舳。&、幾 動的負載,3為連接電動機1與負載2 。、載2為將電動機1所驅動之機械的活動部份作為 棘:負載並使其模型化者,轴3為將電動機 =傳達至機械之機搆的模型化者。4為安裝於電動機卜 ㈣出電動機1位置之位置檢測裝置的編碼器,5為_ 分將編碼器4所檢測出的電動機位置計算為電動機曰! 、又的速度檢测裝置。6為比較器’用以比較從未圖示之 控制°°所發出之速度指令信號與代表速度檢測裝置5 輸出^動機1檢測速度(檢測速度信號),並輸出兩者的 差也就是速度誤差(速度偏差信號)。7為速度控制裝置,輸 ,比較輸出的速度誤差,並輸出電動機!驅動指令信 说之電机才曰令。8為電流控制裝置,以速度控制褒置7輸 出之電流指令為基準透過控制電動機電流使電動機1產生 轉矩,以旋轉電動機。 315392 16 1234341 以及==广/7係由比例控制器9;積分控制器!。; #, μ〜 構成。關控制119會將輸人的速度誤差 乘上比例增盃ΚΡ並輪出,積分控制哭ι〇 積分值乘上積分撣兴u ^山 ,、將速度决差的 哭9的幹出輸出。力0算器11加算比例控制 -的輸出與積分控制器1〇的輪出 輸出。另外,15為具有共振頻率與反 由雪翻她、! ·么I 卞”久/、搌頻率的機械系, 串聯插人〇 與軸3構成。13為與速度控制裝置7 =二速度迴路’並以速度控制裝置7的輸出為輸入, 二f運算而輸出電流指令之相位延遲遽波器,14為 ㈣裝置的參數也就是積 度控制裝置”相位延遲二速二迴路,^ 邊慮波的1 3 ,電流控制裝置8 ;電 1,編碼器4 ;以及速度檢測裝置5所形成的迴路。 相位延遲濾、波器13,如第2圖所示,為具有相位延遲 ㈣^慮波器。亦即’在第一據波器頻率㈣以下(低頻 ^貝域)之頻率下具有大致一定的增益灯,而在第二渡波 頻率ω F2以上(兩頻率領域)之頻率下具有小於增益以 古大致疋的增盈ΚΗ,在第—遽波器頻率^ fi與第二滤 :二頻率W2之間增益會產生連續性變化。在第2圖中係 并苜:為KH 1 〇db。另外’其相位特性為,在第一渡波器 、^ ω F1與第二濾波器頻率ω F2之間相位會產生延遲, =第濾波器頻率ω F1以下的頻率以及第二濾波器頻率 ω F2 Μ上的頻率下相位延遲會形成大致為零或很小值。具 有此種頻率特性的濾、波器,舉例來說,可藉由具有公式⑺ 17 315392 1234341 之傳遞函數Gf(s)的濾波器來實現。
Gf(s) = (s+W 2)/(δ+ω })......(2) 其中(λ)ι—6l)F1 ’。 但是,ω 1 < ω 2。 決定相位延遲濾波器13特性的第一濾波器頻率ω Fl 與第二濾波器頻率ω F2,可藉由參數設定裝置丨4進行以 下设疋。首先,可以下纟己公式計算第一交叉頻率oCi與第 二交叉頻率ω C2。 ω Cl=Kp · KL/J......(3) ω C2 = Kp · KH/JM......(4) 在此,KP :速度控制裝置7的比例增益。 KL :相位延遲濾波器13在低頻率下的增益。 KH ·相位延遲濾波器1 3在高頻率下的增益。 J ·機械系1 5的慣性矩。 JM :電動機1的慣性矩。 由公式(3)與公式(4)可導出以下的結果。在反共振頻率 以下的低頻率時,可使機械系15的傳遞函數近似i/js。另 外,在低頻率時相位延遲濾波器13的增益會轉變為KL, 因此在速度控制裝置7的比例增益為κρ的考慮下,在低 頻率時的速度開放迴路傳遞函數變成近似κρ· KL"”但 二速度控制竑置7的積分增益KI較小故可忽視其影響。 :傳遞函數之增盈$ odb的頻率為,且該頻率係 形成第一交又頻率wC1,故可得公式(3)。 同樣的,在高於共振頻率的高頻率時可使機械系15 315392 18 1234341 的傳遞函數接近1 /JMs,在高頻率時相位延遲濾波器丨3的 增並會變為KH,故在高頻率下的速度開放迴路傳遞函數 會變成近似KP · KH/JMs。 該傳遞函數之增益變為〇db的頻率為Kp · kh/jm,而 該頻率變因變為第二交叉頻率〇C2故可獲得公式(4)。在 芩數設定裝置1 4中,設定第一濾波器頻率ω F丨與第二濾 波器頻率ω F2以使在公式(3)以及公式(4)所供給的第一交 叉頻率0C1與第二交又頻率yC2之間令相位延遲濾波器 1 3的相位產生延遲。 第3圖為比較將該種相位延遲濾波器丨3插入與不插入 速度迴路時之速度開放迴路頻率特性圖。在第3圖中,實 線為將相位延遲濾波器丨3插入速度迴路時的頻率特性,而 虛線為不插入時的頻率特性。相位延遲濾波器丨3具有可在 低頻率下增大增益的特性,所以可看出藉由將相位延遲濾 波器1 3插入速度迴路,可使低頻率下的增益增大的情形。 如上所述,在低頻率時增大增益可減少干擾轉矩所造成的 速度變化,因此可藉由插入相位延遲濾波器丨3來實現高精 度的控制。 另外,為了使控制系統能安定動作,如上所述位於第 一父叉頻率ω C1與第二交叉頻率ω C2之相位延遲必須很 小。相位延遲濾波器13如上所述,係設定第一濾波器頻率 0F1與第二濾波器頻率⑴!^以使在第一交叉頻率wCi與 第二交叉頻率ω C2的相位延遲變小,因此在第一交叉頻率 ω C1與第二交叉頻率ω C2之相位延遲增加量會變小,而 315392 19 1234341 不會衫響控制系統的安定性。也就是說,只要在參數設定 裳置14如上述一般設定相位延遲濾波器η的第一濾波器 頻率ω F1與第二濾波器頻率ω F2,便不會影響控制系統的 女疋性’同時可增大低頻率下的增益,並實現高精度的控 制。 此外’第3圖的第一交叉頻率〇(^1與第二交叉頻率ω 的正確值雖然必須經過實際測量速度開放迴路頻率特 性才能決定,但也可經由上述公式(3)以及公式(4)來計算近 似結果。 接著,針對參數設定裝置14的具體處理内容進行說 月首先,设定第一濾波器頻率ω F1,以使第一濾波器頻 bFl與第一交又頻率ω(:1白勺比形成大致一定。舉例來 說,將第-渡波器頻率ωΡ1設定成第一交叉頻率_的i 至2倍左右。士°第2圖所示,在低於第-濾波器頻率ωΡ1 的頻率時相位延遲濾波器13的相位延遲會變小,因此經由 如此設定第-交叉頻率心下的相位延遲的增加量也工合 ::盈不僅不會影響到安定性,控制系統也不會產生振動 JM的值:Γ 5之慣性力矩J除以電動機1慣性 F2以使第”二性比變大的話則設定第二遽波器頻“ 趙大。:頻率_對第-據波器頻率_的 牛例來汍,將第二濾波器頻率ω 芈方椒伽贫、占丄 Ζ 口又疋為慣性比 千方U -慮波器頻率wF1的積。或亦 頻率設定為第- 、一濾波 弟—又又頻率的1/2至i倍左右。 315392 20 I23434l ^由該種設定 该種設定,第二濾波器頻率ω F2會變為同程度或/K於
欠小’因此經由該種設定在第二交叉頻率ω C2下的相位延 遲增加量也會變小,而不僅不會影響安定性,且控制系統 也不會產生振動或振盪。 此外’以參數設定裝置14設定積分增益ΚΙ,使速度 控制裝置7中的積分增益KI除以比例增益κρ的值、亦即 零點頻率ω PI與第一交叉頻率ω C 1的比會形成大致一 疋。舉例來說,如欲使零點頻率ω ΡΙ成為第一交叉頻率〇 c 1的1 /2 ’則可設定為κι=κρ · ω c丨/2。起因於積分控制 器1 〇的第一交叉頻率ω c丨的相位延遲的大小,係大致由 零點頻率ω ΡΙ與第一交叉頻率ω c i的比例來決定,所以 只要先將零點頻率ω PI與第一交叉頻率ω C1的比例設定 在適當值,則第一交叉頻率ω C1下的相位延遲便不會變得 過大,可確保控制系統的安定性。也就是說,只要設定積 分增益K〗,以使零點頻率ωΡΙ與第一交叉頻率ω(:ι的比 變成適當i,便可在控制系統的安定性受到保障的範圍内 增大積分增益KI,並增加對低頻率干擾的抑制效果。 第2實施例
315392 21 1234341 與第1圖中之參數設定裝置作用大致相同,但係由外部輪 入一個調整參數α。 該調整參數α,會指定相位延遲濾、波器13之低頻率下 的增盈KL與高頻率下的增盈ΚΗ比。在參數設定裝置1 6 中,使用調整參數α設定KL= α · ΚΗ,透過上述公式 進行第一交又頻率ω C 1的計算。再來,如上述決定第一渡 波器頻率ω F 1,以使第一交叉頻率ω C丨與第一濾波器頻率 ω F1的比形成大致一定。第二濾波器頻率ω F2係設定成 KL= α · KH。 調整參數α的賦予方法,首先設定α =1。然後,啟動 機械系一邊觀察其應答特性一邊慢慢地將α增大。是否得 到理想的應答,或是機械開始振動時停止增大調整來數 «,到獲得理想應答時將α固定在當時的數值,開始振動 時則將^稍微減少後固定其數值。經由該種步驟來賦予調 整參數α,可確保控制系統的安定性並增大低頻率下的增 盃,而增加抑制干擾的效果。以下說明其理由。 首先,當增大調整參數《3時,經由KL=a ·ΚΗ相位 延遲濾波器在低頻率下的增益KL會增大,所以可增大在 低頻率下對干擾的抑制效果。料,此時因為第—二又頻 率〇ci與第ϋ器頻率_ @比大致形成_冑,故>、 亡述第-交又頻率⑽中相位延遲不會過大,而得以麵 安定性並增大低頻率下的增益。 另外’苐二濾波器頻率 F2作;% 4 肩千ω ^係°又疋成相位延遲濾波哭 1 3在低頻率下的增益KL盥名古相、t π从以 口口 L興在间頻率下的增益KH的關係 315392 22 1234341 為KL= α · KH。從第2圖之濾波器特性可知,如欲增大低 頻率下的增益KL對高頻率下的增益KH的比之" \ α ’必須 增大第二濾波器頻率ω F 2對第一濾波器頻率ω F丨的比 當α增大時,因KL=a · KH故KL增大,隨之根據公式(3) 第一交叉頻率〇ci會增大,且第一交叉頻率ωει與第 據波器頻率㈣的比會形成大致一定,故第1波器頻率 ω F 1也會增大,因此第二濾波器頻率ω F2亦隨之增大 當第一濾波器頻率ω F1與第二濾波器頻率ω F2增^時 相位延遲/慮波^§ 1 3的相位產生延遲的頻率範圍合白古, 率方向移動,故第二交又頻率wC2中的相位延遲會增 如上所述,當將調整參數a由丨慢慢增大時,相對於 此,第二交叉頻率ω C2中的相位延遲也會慢慢增大。作、 是,當第二交又頻率〇(:2中的相位延遲變得過大時, 系便會開始振動’因此只要觀察機械系的應答便可得知二 反應。 因此,如將α設定為小於機械系 即使在第二交又頻率開始振動之數值’則 此便可〜 位延遲也不會變得過大。如 便了叹疋相位延遲濾波器 C1 Μ第一 々符性,使第一交又頻率ω 〆、弟一父又頻率ω C2兩者的相 而得以保持控制系統的安定性。 $曰變得過大, 裝置:1,圖:=:1Γ之速度控制裝置中的參數設定 用。作是二械糸具有―組共振、反共振時即能有效作 用 疋,因機械而在較高的頻率中4合目t , 反共振特性,在,㈣H 肩羊中也會具有別的共振、 ㈣㈣’ 自計算來求得正碟的 315392 23 1234341 第二交叉頻率ω C2。此時,與其藉計算來自動地設定第二 濾波1§頻率ω F2的數值,不如使用調整參數^,邊觀察機 械的應答邊進行設定,結果反而能夠獲得良好的特性。 此外,在上述中,調整參數α係指定相位延遲濾波器 13在低頻率下的增益KL與在高頻率下的增益ΚΗ的比、 亦即增Μ,但調整參數㈣可指定第三濾波器頻率㈣ 與第-滤波器頻率ω F1之比、亦即頻率比。因為增益比與 頻率比的關係、係由相位延遲遽波器13的傳遞函數來決” 定,故不論指定增益比或是料比均可獲得相同的效果。 第3實施例 4 目 塊圖。與第!圖相同的部分係標示以相同的符號。在第5 ^17為取得機械系頻率特性的頻率特性取得裝置,】丨 特性取得Ml 設定裝置,係根據頻率 " 所取付的機械系頻率特性來設定相# 5£ 遲濾波器的特性。 又疋相位延 ::據頻率特性取得褒置17取得機械系的頻率特 、、為人所知的方法有數種。可使用 1,也可利用鶊她从扭 的別里為來测 ㈣摘性轉矩驅動電動機 當時的速度靡、欠。s 用手解析求出 、、 卜,於已知機械的剛性、句供曰 性力矩等時,亦 J陡或質量、慣 、 了利用该荨貧料製作數學式槿彳、、 ”求侍之。其結果,舉例來說〜乂進仃 =頻率特性。參數設定裝置18,係二:圖中實線 機械系頻率特性,設定相位延遲遽波器、13::= 315392 24 1234341 使相位延遲濾波器i 3的相位得以在機械系的反共振頻率 與共振頻率之間延遲。因此,相位延遲濾波器的第一濾波 器頻率ω F1係設定在反共振頻率附近,而第二濾波器頻率 ω F2則設定在共振頻率附近。 具有機械共振的機械系頻率特性,如第7圖中實線所 不,係具有相位在反共振頻率與共振頻率之間超前的特
性。因此,只要如上述一般,設定成相位延遲濾波器U 的相位得以在反共振頻率與共振頻率之間產生延遲,相位 延遲濾波器的相位延遲便會被機械系的相位超前所抵銷。 因此,第一交叉頻率wC1、以及第二交叉頻率下的 相位延遲不會增大,即使插入相位延遲濾波器13也不合 響其安定性。 胃…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發明係適用於:以電動機進行驅動之機 械系的慣性矩大於電動機本身之慣性矩的控制系統。 [圖示簡單說明] 第1圖所示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控制裝置構造的方 塊圖。 第2圖所示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相位延遲濾波器之 頻率特性圖。 第3圖所不為一實施例所形成之速度開放迴路頻率特 性圖。 、、 第4圖所示為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之控制褒置構造的方 塊圖。 315392 25 1234341 塊® 第5圖所示為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之控制裝置構造的方 ΐ7::示為以往速度控制裝置構造之方塊圖 頻率特性圖 第7圖所示為使用以往速度控制裝置時速度開放迴路 。所示為以擁有機械 速度控制裝置構造的方塊圖。 ^圖所不為使用以往技術之濾 (元件符號說明) 只午将f生圖 1 電動機 2 3 轴 4 5 速度檢測裝置 6 7 速度控制裝置 8 9 比例控制器 10 11 加算器 13 14、 16 > 18 參數設定裝 置 15 機械系 17 負載 編碼器 比較器 電流控制裝置 積分控制器 相位延遲濾波器 頻率特性取得裝置 315392 26

Claims (1)

1234341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電動機之控制裝置,係可依速度指令信號,驅動連 接於具備擁有共振頻率與反共振頻率之機械系的機械 負載的電動機,且速度控制迴路中具有前述電動機之檢 測速度的電動機控制裝置,該裝置係具備有: 依前述速度指令信冑與前述電動機&測速度的差 信號輸出可使前述電動機速度追隨前述速度指令斤號 的前述電動機驅動指令信號的速度控制裳置;以^ & 與前述速度控制裝置串聯插入於前述速度控制迴 路之遽波器’該濾、波器具備,高頻率領域、低頻率領域 以及位於高頻率領域與低頻率領域之間的中間頻率領 域’除低頻率領域增益KL大於前述高頻率領域之增益 之外€具有使則述中間頻率領域相位延遲之相位 延遲特性,其中: 2. 前述速度控制裝置具有:將輸入乘上比例增益κρ 並輸出的比例控制部;或將輪入乘上比例增益κρ之值 ”將輸入之積分值乘上積分增益κι之值加算而輸出的 積分控制部’而前料波器,係設定成可使相位在前述 共振頻率與前述反共振頻率之間產生延遲。 -種電動機之控制裝置,係可依速度指令信號,驅動連 ,於具備擁有共振頻率與反共振頻率之機械系的機械 、載的電動機,且速度控制迴路中具有前述電動機之檢 測速度的電動機控制裝置,係具備有: 依則述速度指令信號與冑述電動機才余測速度的差 315392 27 1234341 信號輸出可使前述雷無 、, 機逮度追隨前述速度指令作I卢 的珂述電動機驅動指令 號 仏號的速度控制裝置;以及 與w述速度控吿丨|姑里 路HP # +凌置串聯插入於前述速度控制迴 以3 π A 一#方 σσ /、備,鬲頻率領域、低頻率領域 以及位於咼頻率領域盥 /、低頻率領域之間的中間頻率領 域,除了低頻率領域增兴 ^ L 皿KL大於丽述高頻率領域之增 ϋ KH外,具有你益、+、| 中間頻率領域相位延遲之相位延 遲特性,其中 前述速度控制裝置,且 /、有將輸入乘上比例增益KP 而輸出的比例控制部;. A將輸入乘上比例增益KP之值 與將輸入之積分值乘上藉八 ^ v 水上積刀增盃ΚΙ之值加算而輸出的 積分控制部,而 月)述濾波器係被设定為··相位可在將前述比例增 益ΚΡ與前述增益KL的積除以前述機械系慣性矩】的 值、亦即第-交又頻率WC1,與將前述比例增益κρ^ 前述增益ΚΗ的積除以前述電動機慣性矩m的值、亦 即第2交又頻率ω C2之間產生延遲。 -種電動機之控制裝置,係一種可依速度指令信號,驅 動連接於具備擁有共振頻率與反共振頻率之機械系的 機械負載的電動機’且速度控制迴路中具有前述電動機 之檢測速度的電動機控制裝置,該裝置係具備有·· 依岫述速度指令信號與前述電動機檢測速度的差 信號輸出使前述電動機速度追隨前述速度指令信號的 前述電動機驅動指令信號的速度控制裝置;以及 315392 28 1234341 與前述速度控制裝置串聯插入於前述速度控制迴 路之慮波益’該濾波器具備’在低於第—渡波器頻率〇 F1的頻率領域形成大致—定的增益KL,而在高於第2 滤波器頻率心的頻率領域中具有較前述增益紅小 ::致:定的增益KH,且在前述第一濾波器頻率㈣ ”則迷第二遽波器頻率WF2之間會產生相位延 位延遲特性,其中: 祁 :述速度控制裝置具有:將輸入乘上比例增益Μ 值:二的比例控制運算;或將輸入乘上比例增益ΚΡ之 值與將輸入之積分值乘上積分增益 的比例積分护制運曾.χ 值刀#而輸出 KPn 係將前述比例增益 /Λ增益KL之積除以前述機械系慣性矩:的值、 頻率_,與前述第一滤波器頻率 5又疋成大致一定0 一種電動機之控制步罟 ^ "係一種根據速度指令信號將連 共振頻率的機械系藉二二有共振頻率與反 動擁+ ^ 由速度控制迴路驅動控制前述電 :::速度之電動機控制裝置,係具備有: 迴路的同η度控制裝置串聯插入於前述速度控制 形成==:“器:—^ F2的頻率領域下形成較:::於弟2濾波器頻率ω 的増益ΚΗ,並在前+^切為小的大致一定 間的中間頻率領域中率領域與前述高頻率領域之 一,、有相位延遲特性的濾波器;以及 315392 29 1234341 參數特性與前述速度控制裝置參數之 前:速度控制裝置具有將輪入乘上比例增益以之 值,、將輸入之積分值乘上積 的積分控制部,…刀增…值加算並輸出 前述滤波器係將:前述比例增益κρ與前述增益kl 之積除機械系慣性们的值、亦即交叉頻細 /、月)込帛/慮波益頻率ω F i❺比設定成大致一 定,並將前述積分增益KI除以前述比例增益κρ的數 值、亦即零點頻率數ωΡΙ與前述交又頻率⑽的比設 定成大致一定。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或第4項之電動機之控制裝置, 係/、備有·别述濾波裔與設定前述速度控制裝置參數之 參數設定裝置,其中 / 前述參數設定裝置係設定為··在前述機械系慣性矩 J除以前述電動機慣性矩JM的值的慣性比變大時,前 述第一濾波裔頻率ω F2對前述第一濾波器頻率ω F i的 比也會變大。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或第4項之電動機之控制裝置, 係具備有:前述濾波器與設定前述速度控制裳置參數之 參數設定襄置,其中 前述參數設定裝置,係輸入前述増益尺1^與前述增 益KL之比的增益比,或前述第二濾波器頻率〇 F2與前 述第一滤波器頻率之比的頻率比,並依照前述增 315392 30 1234341 益比或前述頻率比設定前述濾波器之特性。 7.-種電動機之控制裝置,係—種可依速度指令信號,驅 動連接於具備擁有共振頻率與反共振頻率之機械系的 機械負載的電動機’且速度控制迴路中具有前述電動機 之檢測速度的電動機控制裝置,係具備有·· 依前述速度指令信號與前述電動機檢測速度的差 ㈣輸出使前述電動機速度追隨前述速度指令信號的 則述電動機驅動指令信號的速度控制裝置; 與前述速度控制裝置串聯插入於前述速度控制迴 同寺由n頻率領域、低頻率領域以及位於高頻率 域與低頻率領域之Μ & + g 、 一 θ 、中間頻率領域所構成,除低頻率 L大於則述尚頻率領域之增益!〇!外,還呈 有使前述中間步苜查4 , /、 波器; 7 貝域相位延遲之相位延遲特性的濾 取仔則述機械系頻率特性之頻率特性取得装置·以 f定前述錢器特性之參數設定裝置,其中: 得裝置:取ί ^二裝置’係設定成根據前述頻率特性取 " 传之前述機械系頻率特性,使前述、;t、&哭& 機械系的反共振頻率與共振頻率間延遲。 315392 31
TW093101939A 2003-12-25 2004-01-29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ic motor TWI23434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3/016760 WO2005064781A1 (ja) 2003-12-25 2003-12-25 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34341B true TWI234341B (en) 2005-06-11
TW200522500A TW200522500A (en) 2005-07-01

Family

ID=34717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01939A TWI234341B (en) 2003-12-25 2004-01-29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ic motor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183738B2 (zh)
JP (1) JP4367411B2 (zh)
CN (1) CN100388614C (zh)
DE (1) DE10394087T5 (zh)
TW (1) TWI234341B (zh)
WO (1) WO20050647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77330A1 (en) * 2004-01-23 2005-08-11 Yuhong Hua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character marking performance
EP1616774A3 (en) * 2004-07-15 2007-08-08 NSK Lt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EP2019978B1 (en) * 2006-05-19 2011-12-21 Siemens Industry, Inc. Automating tuning of a closed loop controller
US9024566B2 (en) 2010-11-05 2015-05-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tor control device
US9231500B2 (en) * 2013-01-30 2016-01-05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Sensorless motor braking system
JP6177705B2 (ja) * 2014-02-21 2017-08-0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機械装置の制御装置及び摩擦補償用のゲイン決定方法
CN106796416B (zh) * 2014-10-09 2019-11-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JP6846213B2 (ja) * 2017-01-20 2021-03-24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6717872B2 (ja) * 2018-03-27 2020-07-0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
TWI747126B (zh) * 2020-01-03 2021-11-21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電動滑板之管理系統
WO2023195293A1 (ja) * 2022-04-07 2023-10-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装置のサーボ調整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モータ駆動装置のサーボ調整装置
DE102023004076A1 (de) 2023-10-11 2023-12-14 Mercedes-Benz Group AG Verfahren zur Geräuschunterdrückung von Motorgeräuschen eines zumindest teilweise elektrisch betriebenen Fahrzeug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131208T2 (de) * 1990-02-14 1999-09-02 Nikon Corp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en Ultraschallwellenmotor
JP2000322105A (ja) * 1999-05-07 2000-11-24 Toshiba Mach Co Ltd サーボ制御装置およびサーボ制御装置の安定化調整方法
JP2001333588A (ja) * 2000-05-23 2001-11-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回転制御装置
JP3856215B2 (ja) * 2002-03-19 2006-12-13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速度制御装置
US6936990B2 (en) * 2002-03-29 2005-08-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motor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6844693B2 (en) * 2002-03-29 2005-01-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osition control apparatus for mo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183738B2 (en) 2007-02-27
CN1692548A (zh) 2005-11-02
TW200522500A (en) 2005-07-01
WO2005064781A1 (ja) 2005-07-14
JP4367411B2 (ja) 2009-11-18
US20050200327A1 (en) 2005-09-15
DE10394087T5 (de) 2005-12-22
JPWO2005064781A1 (ja) 2007-07-26
CN100388614C (zh) 2008-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34341B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ic motor
CN109347391B (zh) 一种考虑系统噪声的朗道自适应转动惯量辨识方法
JP2019039882A5 (zh)
CN103825519B (zh) 削减控制系统反馈量中周期性扰动的系统及方法
JPWO2014167852A1 (ja) モータ駆動装置
CN108459631A (zh) 一种声共振混合控制系统
CN102163952A (zh) 马达控制装置
CN103607149A (zh) 一种超声电机舵伺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3751606B2 (ja) 回転子イナーシャの推定方法
CN106877774B (zh) 输入饱和条件下超声波电机伺服自适应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937198A (zh) 一种振动状态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9083672A (ja) インバータ並びにモータの駆動制御方法
JP5127767B2 (ja) 駆動制御装置
WO2022002147A1 (zh) 动液面自动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659241B (zh) 伺服电动机控制装置及方法、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TW201031107A (e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motor speed
TW201113660A (en) Pump system can dynamically increase its current capability and method thereof
CN104685325B (zh) 用于操作共振测量系统的方法及其相关共振测量系统
CN108347208B (zh) 感应电动机的控制装置
JP2014135851A (ja) 共振周波数探索装置、共振周波数探索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660947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3669459A1 (en) Thermally locked oven 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or
JP2013045311A (ja) 振動発生装置
CN103219914B (zh) 一种基于Lyapunov的超声波电机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
TW200811627A (en) Motor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parameter adjust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