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24937B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24937B
TWI224937B TW091108232A TW91108232A TWI224937B TW I224937 B TWI224937 B TW I224937B TW 091108232 A TW091108232 A TW 091108232A TW 91108232 A TW91108232 A TW 91108232A TW I224937 B TWI224937 B TW I2249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layer
electrode layer
electrode
electroluminesce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08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aulus Cornelis Duineveld
Ivo Godfried Jozef Camps
Coen Theodorus Hube Liedenbaum
Eliav Itzhak Haskal
Deurzen Maria Henrica Wilh Van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24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2493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7Passive-matrix OLED displays
    • H10K59/173Passive-matrix 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banks or shadow mask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dielectric or reflectiv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10K71/13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Electrodes Of Semiconductors (AREA)

Description

1 五、發明説明( 發明範疇 本發明相關於一種場致發光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發明背景 通¥, %致發光裝置為一具有場致發光(EL)材料的裝 置,當電流通過該材料時材料會發射光線,電流係以電極 万式供應。如果在電極或電極層間沈積的EL材料或任 能材料(若有)屬於有機或聚合體本質,該裝置各別稱 機或聚合體場致發光裝置。在本發明的說明中,名詞有 括聚合物。 一極體型式的EL·裝置,發光二極體優先選擇在—方向 過電流’且通常包括電洞注入電極(亦稱為陽極)盘電;,主 入電極(亦稱陰極)間的場致發光材料。一旦施加適“尺 ,即分別由陽極及陰極注人電洞及電子。在場致發 内由發光的重新合併而產生光線,使用不同有機場致 材料,可有不同的發射光線。 ^ 可使用場致發光裝置作為光源,特別是那些有機型 積的發光應用’如顯示器的背光。(有機)場 致1光I置包括複數個場致發光元件(以下稱像素)適 顯示目的,如作為單色或多色顯示器,靜態影像顯示哭,二 段顯π裝置,或被動或主動型式的矩陣顯示器。 : 別是)?是合場致發光裝置可作成撓性,或作成的形狀 顯示應用不以硬式及/或平面顯示器實現。 口 吴國專利第5,70 1,055號中揭示—種具有複數個發射 的場致發光顯示裝置’纟面板包括一第一電極層,其上: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 1224937 A7 B7 五、發明説明(2 成有機功此層,並在功能層上形成一第二電極層。該面板 尚包括由基板射出的電絕緣壁壘,壁憂在與基板平行的方 向射出懸垂區段。藉由為用在沈積第二電極層的金屬氣體 助溶劑提供陰影區,壁壘用以提供一定圖案第二電極層。 習用場致發光顯示裝置的缺點為,使用真空沈積方式執 行有機功能層的沈積。真空基沈積方法需要昂貴設備,相 對地費時,並不特別適用於大量製造如顯示器等大型的表 面裝置。相關於這些觀念,看來使用濕沈積方法,如旋轉 塗佈及噴墨印刷將簡化製程,增加生產率,且改良製程經 濟。 發明總結 本發明的目的特別是要提供一適於可靠製造的場致發光 裝置,其使用簡單及經濟方法用以大量製造大型表面裝置 ,該方法包括使用濕沈積方法提供一功能層或多功能層, 並由習用懸垂區段方式提供一定圖案電極層。 更特別地,其目的是提供一 E L (場致發光)裝置,適於 使用一方法製造,其中使用濕沈積方法不會對以懸垂區段 方式的電極層定圖案製程良率有不利影響(至少影響不大) 。在多彩E L裝置情形中,色彩分離術必須令人滿^,此外 ,具有獨立可定址像素的E L裝置情形中,此類 、、 、、 七不間的漏 失電流及雜訊將是小的,甚至特別為包括一濕沈積#艾 輸層的多像素裝置例子中。 見荷傳 及其他的 一種包括以下配備的場致發光裝置可達成這收 目的:
______-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1224937 A7 __________ B7 五、發明説明( 一第一及第二電極層, 至少一功能層在第一及第二電極層間沈積以形成至少一場 致發光面積,及 ,孚堆圖衣包括至少一懸垂區段,及與該懸垂區段有距 離處直立—伴隨正斜區段,其在該懸垂區段與該場致發光 面間沈和,且沿其一側或多侧延伸。 本發明係根據洞察到浮雕圖案的懸垂區段及支撐縣垂區 :的表面一起形成-毛細管通道,其在吸收及傳輸流體非 吊有放更特別地,該通道能吸收及傳輸用於功能層(如 場致發光層)濕沈積的流體。 、吸收從其可得到功能材料的流體,使通道中功能材料的 -、而減 > 懸垂區段所產生將電極層定圖案所需的陰影 區六及’、功效。結果,定圖案電極層形成中電極間的短路 易發生,因此減少EL裝置製造過程的良率。對可得到 私荷傳輸材料的流體而了,流體的吸收可在第一電極層( 應該為獨立可定址)的電極間建立一電連接,因而導致^ 大漏失電流及/或雜音。 沿毛細管通道傳輸流體可導致在不想要的地方沈積功能 材=丄例如,就多色£1裝置而言,場致發光材料可從其發 射一第一色彩的流體從安排以發射該第一色彩的地區傳輸 至用以發射第二顏色光的地區,將導致不想要的顏色混:
触2過程亦稱為顏色混雜。另一可能性為重覆沈積傳輸流 體造成在應該發射光線的多地區内發射光線。 I 無論如何’應避免由毛細管通道吸收,或至少傳輸,或 ________ -7- 本紙張尺度適用標準(CNS) M規格(2iGx29T々i) _ ------- A7
至少再沈積流體。 為了避免或至少阻礙沿毛細管通道吸收及傳輸流體,及 /或可能已在不想要的地區有任何流體被吸收及/或經由通 道傳輸、再沈積,浮雕圖案應包括在與懸垂區段相隔一段 距離(處伴隨設立一正斜區段。伴隨正斜區段沿一發光地 區的一側或多側及其所伴隨的懸垂區段間延伸。 伴隨正斜區段具有阻止流體的能力。明顯地,為了不也 基板支撐將其本身形成一毛細管,此區段為正斜,至少在 其側邊可阻止流體。通常,可達到懸垂區段的流體為用以 沈積功能層作為部分發光地區的流體,伴隨正斜區段面對 發光地區且背對懸垂區段的側邊是正斜的。 結果,不顧一伴隨正斜區段的存在,任何流體可到達毛 細管通道並傳輸到別的位置,在該處直立的伴隨正斜區段 可用以避免或阻礙所傳輸的流體釋入或再引入不想要的地 區。為此目的,伴隨正斜區段面對毛細管的該側^為正斜 ,但非必要。為易於製造,較好具有正斜的兩側。 ,藉由使用伴隨正斜區段,兩個先前不相容,但卻個別相 當吸引人的方法可結合使用,藉此可以—特別簡單且且成 本效率的方法製造EL裝置。該二方法之—首先為使用浮雕 圖案的懸垂區段以圖案沈積第二電極層,第二種方法為使 用如噴墨印刷的濕沈積方法沈積該(多)功能層。 一正斜區段意指未具陰影區域的區段,及可包括一具垂 直側壁的區段。一懸垂區段意指產生陰影區域的區段,、其 在條件下可包括一具垂直側壁的區段。惟為了區別懸垂區 _______ -8- 本紙張尺度適财酬家標準格_ X 297讀) 1224937 A7
發明説明 &與伴隨正斜區段的目的,如其一區段具有垂直側壁,另 一區段貝ij無 。 、,隨正斜區段直立於與懸垂區段相隔若干距離之處,以 避兄製造中傳送基板期間發生流體接觸懸垂區段的情事。 為了將有效發光地區的損失減至最小,將使此距離保持最 小。孩距離不可小到使伴隨區段的底部延伸至懸垂區段的 陰影區域。基本上由用來提供浮雕圖案區段的定圖案方法 決定最小距離,合適距離應為〇1微米(μπι)至5〇微米,或 〇·5微米至2Q微米,或L0至丨〇微米。此特定形狀,正斜區 段的寬及高適合用來阻止流體,且使流體轉換成一橫過場 致發光地區厚度一致的功能層,正斜區段沿場致發光地區 的一側延伸。相關於一區段為達到一功能層厚度一致所需 的同度’形狀及寬度的細節,可參考申請號為Ep〇〇/117〇6 的非事先公布國際申請案。 在專利號EP 0 938 248 A2中,揭示一場致發光裝置,包 括一浮雕圖案,其包括一懸垂區段及伴隨懸垂區段的一區 段。惟此伴隨懸垂區段的區段,其本身即為一懸垂區段, 且非正斜。兩區段皆有相同目的,即將一電極層定圖案, 其目的完全異於本發明正斜區段的目的,並不建議使用濕 沈積以沈積功能層。 此場致發光裝置包括至少一功能層,此類功能層的例子 為場致發光,電荷傳輸及電荷注入層。為了充分闡明本發 明的好處,最好使用濕沈積方法以供應至少一功能層。 此功能層,或至少其一功能層(如果多於一層)為一場致 _冬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24937 五、發明説明( 發先層。EL層最好以„上有機、場致發光材料 發:内文中’所使用咖材料形式並不重要,可使用此藝 中盈用任何EL材料,惟其最好可由使用濕沈積方法沈積一 致::的有機EL材料包括屬低或高分子量的有機 光學或场致發光、勞光及轉光化合物。合適的低分子量化 合物為此藝中所熟知,且包括三_8銘如林錯合物及香古素 。此類化合物可使用真空沈積方法施加,或者可將低=予 量化合物&入聚合物矩陣中,或化性結合至聚合物,例如 耩由包含在直鏈中或作為側鏈’ I乙埽咔咄即為一例。 較好的高分子量材料包括具有一實質上結合主幹(直鍵) 的EL聚合物,如聚σ塞吩、聚氧化甲烯、聚嘍吩乙埽基乙埽 ,或最好為聚磷氧化甲烯乙婦基乙缔。特別好為(發藍光) 聚(烷基)苐及發紅、黃或綠光的聚磷氧化甲埽乙婦基乙缔 ,及取代聚磷氧化甲烯乙烯基乙埽為2_或2,5-者,尤其是 那些在2 -及/或2,5位置具有可溶性改良的側群,如, 最好是C4-C10,烷基或烷氧基群,較好的側群為甲基、甲 氧基、3,7二甲基辛氧基及2甲基丙氧基。更特別好的為包 括一 2 -芳香烴_ 1,4-氧化甲烯乙浠基乙烯重複單元的聚合物 ,芳香烴群可選擇性由上述烷基及/或烷氧基群的型態所 取代,特別是甲基、甲氧基、3,7_二f基辛氧基,或仍較 好是2甲基丙氧基。有機材料可包括至少一此類化合物, 此類E L聚合物可適合由濕沈積技術施加。本發明内文中,有機的一詞包括聚合物的,反之,聚合 物及由其衍生之接辭包括均一聚合物、共聚物、三聚物及 裝 訂 t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24937 A7 B7 五、發明説明(7 ) 較高同系物,以及低聚合物。 可選擇地,有機E L材料包括更多物質,本質上為有機或 無機,其可在分子比例上均質地分佈,或以粒子分佈形式 呈現。特別地,可提出改良電子及/或電洞的電荷注入及/ 或電荷傳輸能力的化合物、用以改良及/或修改發射光的 強度或色彩的化合物、安定劑等等。 有機EL層最好具有50奈米至200奈米的平均厚度,特 別是60奈米至150奈米,或最好為70奈米至1〇〇奈米。 EL裝置可/選擇包括更多的(最好是有機的)功能層在電極 間沈積。包括超過一功能層的E L裝置例子為陽極/HTL層 / E L層/陰極、陽極/ E L層/ETL層/陰極,或陽極/HTL層 / E L層/ETL層/陰極的薄片。 適用於電洞注入及/或電洞傳輸層(HTl)的材料包括芳香 族二元胺’特別是二胺或較高同系物,聚乙婦咔咄,喹那 克利冬(quinacridone),吡咯紫質,苯二甲藍素,聚苯胺及 聚-3,4-乙晞雙氧噻吩。 適用於電子注入及/或電子傳輸層的材料為含氧二吡咯 基化合物及鋁喳啉化合物。 噙使用ITO作為極,£;乙裝置最好包括一5〇至3〇〇奈米 厚度層’材料為聚-3,4-乙缔雙氧噻吩的電洞注入/傳輸層, 或一厚度5 0至2 00奈米的聚基胺層。 、$ E L裝置包括-基板,最好基板為相關所發射光線 ,透明的,合適的基板材料包括可撓性或非撓性透明合成 «脂’石英’陶磁及玻璃。基板為浮雕圖案提供支撐表面。 本紙張尺歧家料(CNS) A4規格(2$ -11 -297^*7
裝 訂
五、發明説明(8 ) 雖然本發明在其廣泛意義上可應用於具一單一場效發光 裝置地區的E L裝置,但本發明對包括複數個光發射地區的 %效發光裝置特別有利。伴隨區段具有避免將功能層材料 沈積在錯誤光發射地區及/或不會發生光發射地區的功用。 為頭不的目的,將分開的光發射地區稱為E L元件或像素 ,且通常為獨立可定址的。各EL元件具有一可發射光的地 區。光發射地區為EL層的部分,一光發地區由一第一電極 、一第二電極及一有機EL層的重疊地區所形成。El裝置 可為被動或主動型態的分段或矩陣顯示裝置。 第一電極層可為電子注入,而第二電極層為電洞注入。 或者,第一電極層為電洞注入,而第二電極層為電子注入。 一電子注入電極適合由一具低工作功能的金屬(合金)製 成,如鏡(Yb)、鈣(Ca)、鎂:銀鋰:鋁(Mg: AgLi : ai)、 鋇(Ba)之類,或不同層的薄片,如鋇/鋁或鋇/銀電極等。 ,一電洞注入電極適合由一具高工作功能的金屬(合金)製 成,如金、鉑、銀等。最好使用更透明的電洞注入電極材 料,如一氧化銦錫(IT〇)。如聚苯胺(pANi)及聚_〕,扣乙缔 雙氧嘧吩(PEDOT)類的導電聚合物亦是合適的透明電洞注 入電極材料。一PANI層最好具有5〇至2〇〇奈米厚度,及^ PEDOT廣具有100至3〇〇奈米的厚度。如果使用ιτ =作為電 洞注入電極,第一電極最好為電洞注入電極。 私 懸垂區段具有藉由提供一陰影區將第二電極層定圖案的 功旎,其中由氣體真空沈積方式沈積第二電極層時,不合 在陰影區沈積電極材料。最好使用懸垂區段沈積電子注i 1224937 A7 B7 五、發明説明(9 兒極,並可以此方式沈積上述的低工作功能材料。 根據本發明的一特殊EL裝置實例係一裝置,並中在 w區段及伴隨正斜區段間提供—絕緣層,該絕緣層使第 一電極層與第二電極層絕緣。 &由於已在與反斜區段相隔—段距離處直立—伴隨正斜區 段:使得反斜區段與伴隨正斜區段間的間隔通常缺少任何 功能層材料’而使第一電極層暴露。若是如此,當第二電 極層以真s沈積万式沈積時’就在未覆蓋或懸垂區段陰影 區^的所有地區沈積,將其直接沈積在第—電極層之上 在韬跨弟-及第二電極層施加電壓時即導致短路。藉由 在反斜區段與伴隨正斜區段間提供_電絕緣層,即可‘ ::將:常’只在反斜區段與伴隨正斜區段間提供此層, Q此將為-定圖案層。4了保持伴隨正斜區段的效 =的厚度=應少料隨正斜區段的高度。很容易符合此 '市 列如,楮由將伴隨正斜區段置於絕緣層上方的 絕緣層的選擇及提供方法並不重要,任何習用的^材 :及提供方法皆可使用。此層可屬於無機的,如陶磁材料 其他氧化材料(如二氧切,一溶凝 =料’如聚亞胺等聚合材料。絕緣層最好由習用光: 万便的話(但非必要),電絕緣層由相同材料 為浮雕圖案的部分。如絕緣層由浮雕圖案材成二及/或 製:二而其厚度將小㈣隨正斜區段的高I,正3阻二) ’將㈤要另外的微影步驟以沈積此絕緣層。 /下 _____- ___- 13 - 本紙張尺度鮮丨T關家標準(CNS) 裝 訂
1224937 A7 B7 五、發明説明(1〇 ) 或者,可將一伴隨區段及支撐該區段的一絕緣層整合以 形成洋雕圖案的一整合區段。此整合區段便於使用一單一 微影步驟形成,例如使用適當的灰階光罩,或使用不同光 罩的二重曝光。 根據本發明另一場致發光裝置特殊實例,其特徵為浮雕 圖案包括至少一分隔區段,沿著場致發光地區的一側或多 側延伸’此側或多側不同於沿著伴隨正斜區段延伸的一側 或多侧。 藉由使用分隔浮雕圖案區段達到對流體沈積更多的控制 ’由此流體得到至少一功能層。 可能除了形成E L裝置顯示地區周邊部分的場致發光地區 的側邊以外’最好一場致發光所有的側邊皆具有浮雕圖案 的區& ’以避免將由其得到功能層的流體散佈到不想要的 地區,並為了在場致發光地區内,藉由相對將沈積的流體 適當選取側面及高度,而得到一同質層厚度。伴隨正斜區 段及/或此外加區段用以界定一封閉區,一窪處,其中將 以與場致發光地區相容的形式沈積此流體。依E l裝置型式 及沈積流體的方法,區段可形成一封閉圓柱窪處的外緣, 當然圓柱-詞通常包括矩形、六角形φ,或此室處可以在 至少一側開放以形成一通道或一溝槽。 在-較佳實例中’分隔區段並未延伸至伴隨區段或任何 朝向懸垂區段方向的區段之外。 如果形成功能層的流體相對浮雕圖案材料的可濕性不好 此-結合例子為水性1>_了及習用光阻劑,Μ為了避免
裝 玎
線 -14-
1224937 A7 ____— B7 五、發明説明(11 ) 流體溢至伴隨區段與反斜區段間的間隔,伴隨及/或分 區段的形狀或佈區並不重要。 刀° 惟,如果流體相對浮雕圖案區段的可濕性是好的,例々 ,如果浮雕圖案由習用防染劑製&,及使用包括有機溶齊; 的流體(如在二甲苯或苯甲醚中溶解聚氧化甲烯乙缔基乙 烯聚合物)來沈積功能層,佈局就較重要。特別在由伴隨 及分隔區段形成的窪處轉角處,即分隔及伴隨區段交會處 ,有流體溢出的風險,溢出的流體隨即可由懸垂區段吸收 。藉由將分膈區段配置成不延伸至伴隨區段之外,更能減 少流體溢出的風險。 根據本發明另-EL裝置較佳實例中,任何由一分隔區段 與伴隨區段又會所形成的彎處(亦稱窪處轉角),或任何在 此區段内的彎處皆為圓的。使用圓形彎處,流體較難爬上 一浮雕圖案區段。 或者(或另外地),可在浮雕圖案表面附加一防濕處理以 增加流體與表面的接觸角度,而減少流體溢出的風險。防 濕處理及所使用的作用劑皆為此藝所熟知,並包括電漿處 理,環形放電,表面活化劑等等。在光阻浮雕圖案的情形 中,防濕處理可包括將光阻表面暴露至氟碳氫化合物。或 者(或另加地),可藉由添加表面活化劑及類似物而修正流 體,以減少可濕性。此藝中熟知此類方法。 EL裝置一較佳實例,其中沿著幾乎與場致發光地區的一 側或多側平伃的一方向或多方向再細分分隔區段,分隔區 段沿著這些方向延伸至至少一互相分開的子區段。 ,1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聲y 1224937 A7 _____ B7 五、發明説明(12 ) 如果一分隔區段具有在其兩側停止或釘住流體的功能, 即通常在多像素裝置中的情形,在其任一側沈積的流體層 會有不注意而併入,以致形成一單一流體層的風險,特別 是流體將分隔區段充分弄濕的情形。由於由流體層所得的 功能層厚度及厚度的一致性,緊要地依賴流體如何在分隔 區段上配置,流體不注意的併入將不利地影響相關功能層 的厚度及厚度一致性。此外,在多色裝置的情形中,不注 意併入將導致混色。減少併入風險的一方式為不同時在分 隔區段兩側印刷,但如此做則會增加流體轉換成功能層步 驟的數目。此外,在緊鄰像素地區仍有流體溢出的風險, 而導致該緊鄰像素地區有非一致層厚度及混色。根據該較 佳實例’藉由將分隔區段細分,不注意併入的風險會大大 減少’而容許在緊鄰窪處同時印刷。此外,任何溢出的液 體將在子區段的停止地區停住。減少併入風險自然可使一 已知分隔區段調節更多流體。由於流體沈積的總量為得到 一功此層厚度一致的重要參數,而加寬可印刷的流體範圍。 細分本身即是一發明,無需在懸垂區段之前使用一伴隨 區段。有關該細分分隔區段更詳細細節可參考一歐洲專利 申請案,由申請人同時提出申請,申請人參考號NL〇1〇237, 名稱”Electroluminescent deVlce and meth〇d 〇f manufactudng thereof (場致發光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一場致發光裝置較佳實例,其中第一電極層包括至少一 匯流排電極及至少一像素電極,至少一匯流排電極由浮雕 圖案一區4又或^區#又掩叙’以將至少一匯流排電極與第二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A7
電極層電絕緣。 的圖案的區段掩蔽匯流排電極,則不需要分開 ::執=及第二電極層絕緣,因為浮雕圖案的區 極,由_ @ τ万便使用-分隔區段掩蔽-匯流排電 由万;可同時提供此區段與伴隨正斜區段,可避 二:絕緣層的額外步驟。匯流排電極與像素電極可以相同 才科製成'好處是可同時提供像素與匯流排電極。或者, :不同材料製造匯流排及像素電極,則可以有利於其特殊 =而選擇各電極材料。例如,可以高度導電金屬(如銅) 成匯泥排電極,而使匯流排電極成為窄的,因此將有用 發射地區的損失減至最小,即改良填滿因數。 ,知此藝者將了解上述任何特殊實例皆可與任何其他特 殊貫例併用,以得到更改良的E l裝置。 本發明在其更廣泛意義上,可應用於任何型式的裝置 ’如單色或多色顯示裝置、靜態影像顯示器、分段顯示裝 置’或被動或主動型式矩陣顯示器。 依顯示器的特殊型式,第一及/或第二電極層可包括至 少一共用電極,一共用電極係作為第二電極層,而非一 el 元件。 通常’在一(多色)分段顯示裝置中,至少第一或第二電 極層包括共用電極。 在主動型式的矩陣顯示器中,以主動切換元件(如薄膜 電晶體(TFT))的方式驅動EL元件。通常,_主動矩陣裝 置包括一獨立可定址的單一共用第二(第一)電極及(第二)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24937 A7 ______B7 五、發明説明(14 ) 第一電極。 在一特殊貫例中’本發明相關於一場致發光裝置,其中 場致發光裝置為一被動型式的矩陣顯示裝置,包括列電極 作為第一電極層’共用電極作為第二電極層,在列與行電 極父叉處形成獨三可定址的場致發光地區,及其中浮雕圖 案包括懸垂區段’以條形式沿行電極與伴·隨正斜支幹區段 並在兩者之間延伸’伴隨正斜支幹區段設置於相隔懸垂區 段一段距離處。 被動矩陣裝置的特殊實例中,使用懸垂區段將第二電極 層的行電極定圖案,行電極以條形式提供。結果,懸垂區 段橫跨整個顯示地區延伸,及毛細管可有效地經由大距離 吸收並傳輸流體,提供伴隨區段特別有利於此實例。 由於根據本發明的E L裝置只需數伏特的電壓以提供適用 顯示目的的冗度,及/或消耗少量的電力,此e L裝置特別 適用於電池操作及/或可攜(特別是手持的)電子設備,如膝 上型電腦、掌上型電腦、個人組織器、行動電話(可選擇 具有網際網路存取或其他需呈現(視訊)影像服務)。e乙裝 置允許以視訊等級顯示網際網路資料及影像資料。 另一方面,本發明因此相關於一電池操作及/或手持電 子裝置,如具有根據本發明E乙顯示裝置的行動電話。 另一方面,本發明相關一種製造E L裝置的方法,本方法 包括使用一濕沈積方法沈積至少一功能層的步驟。 懸垂區段的出現使根據本發明的方法能包括由懸垂區段 合併使用濕沈積方法提供一(或多)功能層的方式,將第二 -18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梦)
裝 訂
1224937 A7 B7 五、發明説明(15 ) 電極層定圖案的步驟。如上述,藉由提供前述具有伴隨區 段型式的裝置,可達成該方法步驟。 在一典型實例中,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包括提供下列項目 的步驟: -一基板(可選擇); -一第一電極層; ,一浮雕圖案,包括至少一懸垂區段,用以將第二電極 層定圖案,及一伴隨正斜區段直立於與該懸垂區段相 隔一段距_ .離處,且沿該懸垂區段延伸; -至少一功能層,利用濕沈積方法,其中可得到一功能 層的泥體至少在一地區中沈積,其中形成一場致發光 地區,及轉換藉此沈積的流體成功能層,在某些階段 所沈積的流體由伴隨區段所停止,及 -一第二電極層,以浮雕圖案的懸垂區段方式定圖案。 如前述,已說明合適的第一及第二電極層,功能層及浮 雕圖案的例子。 製造E L裝置所需的各方法步驟,均為習用並為熟諳此藝 者所熟知。例如浮雕圖案可方便地使用微影術製造,如有 需要,亦可藉由連續地執行多種微影步驟。熟諳此藝者尚 將明白如何製造前述根據本發明的不同E L裝置實例。 濕沈積技術的使用關係到沈積一流體,該流體包括功能 材料或其先驅材料(可選擇或不可選擇),及將流體轉換成 功能層材料。本發明内文中,可知流體意指任何可變形的 塊狀’能在壓力下流動,及包括懸膠液、溶液、散、糊狀 -— ___ _ 19 - 本紙張尺歧in t _ $_CNS) Α^^_χ挪公石
發明説明 物、墨、漆、乳劑、溶膠等等。 將泥體層沈積後,它即轉換成功能層。如在惰性氣體中 所需,轉換可關係到流體層暴露於增加或減少的溫度,增 加或減少的壓力,及/或放射線。轉換最好在一升高的2 度執行。 如功能層材料如此出現在流體層中,則可充分將溶劑及 /或其他揮發性成分蒸發。如果流體層含有功能材料的一 先驅材料,則轉換亦關係到一化學反應。可利用熟諳化學 技藝者所習知的豐富化學反應,以導出合適的前驅材料: 較好的前驅材料包括在轉換期間即被消除的渣滓群。 流體層可包括更多物質,如會調變其變阻特性(如黏度 、(黏)彈性、接觸角度及/或可濕性)的物質。也可加上加 濕作用劑、防濕作用劑、平衡作用劑、表面活化劑、加厚 作用劑、稀釋劑等。 予 合適的濕沈積方法包括轉動塗佈、網狀塗佈、醫生刀 (doctor blade)、噴霧塗佈、滾筒塗佈、地毯塗佈、浸泡塗 佈、塗裝或電鍍。選擇性濕沈積技術包括一些印刷方法, 如噴墨印刷、網版印刷、平版印刷、合金版印刷、微影術 及填塞印刷(tampon printing)。 根據本發明一較佳方法中,使用噴墨印刷作為濕沈積方 本文中所提噴墨印刷一詞,包括使用由墨點所組成的噴 出或一連續噴出(亦稱配送)的噴墨印刷術。為了增加單位 時間内的總輸出量及/或相關對正的準確性,較好使用多 _— _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_家標準(^7$格(2lQ χ 297公楚) 1224937 五、發明説明(17 ) 噴嘴噴墨印刷頭。 -噴墨印刷的較佳方法中’以定頻執行噴墨印刷,並相 對基板以定速移動嘴墨印㈣,而使一串墨點等距沈積在 基板上,在跨越浮雕圖案-區段時並未中斷印刷。墨點間 隔在沈積墨點後馬上溶入而形成流體未中斷的線。此較佳 万法的好處是只須在—方向取得對正準確性1右角的方 向對移動噴墨頭的方向。A喑愛碎μ 士 & + 万门在貧墨頭的万向中,本發明為自 我對正。此外,在 '線上連續印刷將喷墨頭開始及停止的數 目減至最小―,藉此增加生產率時間及印刷過程的可靠度。 另一噴墨印刷的較佳方法包括依需要發射墨點,特^當 跨越浮雕圖案的區段時即中斷噴墨印刷,&實例缺點是; 在兩方向對正,但優點是可印刷更複雜的圖案,在多色裝 置(如全彩裝置)中特別有用。 附圖簡單說明 附圖中: ° 據本發明以透視圖示意說明一場致發光(EL)裝置 的第一實例; 圖2以剖面圖示意說明圖1所示場致發光(EL 的製造 階段; 圖3根據本發明以正視圖示意說明一場致發光置 的第二實例; 圖4不意說明沿著圖3中線I -1看去的剖面圖; 圖根據本發明以剖面圖示意說明一場致發光)裝置 的第三實例; -21 - 1224937 A7 B7 五、發明説明(22 ) ' ' ---- 點的配运’墨點只在同一場致發光地區2 i周圍由伴隨區段 1 5界疋的窪處沈積。這樣的優點是不會在懸垂區段丨3及 伴隨區段〖5間沈積任何流體,及有效壓制毛細管通道η 勺放iC其缺點疋噴墨頭必須在兩獨立方向準確對正,即 噴出移動的方向及其垂直方向。在移動方向中,必須各別 在每一窪處沈積相等,整數的點數。 噴墨印刷的第二實例中,在經過浮雕圖案Ί 7區段時不會 中斷墨點的配送,墨點印刷得夠緊密,俾使墨點併溶以; 成流體的連_續線,在經過區段丨3及丨5時不中斷,至少併 落後馬上經過。藉此,只須向右朝喷墨頭移動的方向要求 對正"^確性。惟,經過浮雕圖案時不中斷,會造成流體可 能會在懸垂及伴隨區段間的地區各別沈積。 任何情況中,沈積含PED0T的流體的某個時間點,所沈 積的JfL體2 5會由伴隨區段1 5所止住。流體停留在區段1 5 時即轉化成PEDOT層,因而可得到一同質,厚度一致的 PEDOT層。 場致發光層包括分開的區段9 R,9 G。製造9 R係根據上 述PEDOT的噴墨方法之一較佳實例。特別地,一噴嘴以定 頻釋出150 pi流體(含溶劑及場致發光層材料,由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 Ltd·所供應的發射紅光氟基聚合物)墨 點的喷出,以定速向右朝形成懸垂區段1 3的長條方向移動 。選取流體相關於所要沈積基板的可濕性,俾使流體不會 散佈到層9 G將要沈積的地區。要壓制此類散佈,可藉由微 接觸印刷方式以供應防濕長條。 -26- 本紙張尺度適财關家標準(CNS) A4规格_ X 297公梦) 1224937 A7 ___ B7 五、發明説明(26 ) 適合使用兩個疊置的半透明光罩,各具有互不相同的圖案 ,或使用一適當灰階光罩。隨後提供懸垂區段1 3,藉此完 成浮雕圖案1 7 b。 參照至圖6及7,第四實例,E L裝置8 1,相較E L裝置 4 1只作稍微修改,其中分隔區段丨5 c並未延伸至伴隨區段 1 5以外,而停在伴隨區段i 5。藉由具有一浮雕圖案丨7 c, 其未包括一區段在一端橋接基座區段15a,另一端橋接伴 隨區段1 5及分隔區段丨5 b,與E L裝置4 1相較,流體甚至 更難流到懸垂區段1 3的毛細管通道2 3。 參照至圖8,9及1 0,第五實例,E L裝置1 〇 1,類似E L 裝置4 1,但第一電極層有所不同。參照圖8 (第二電極層 未示)’第一電極層1 〇 5具有匯流排電極5 a及像素電極5 b 。參照至圖1 〇,匯流排電極5 a由浮雕圖案i 7 a的分隔區段 1 5 b所掩蔽,藉此以電絕緣第一電極層丨〇 5與第二電極層 1 1。參照至圖9,在反斜區段1 3與伴隨正斜區段丨5間的區 域使用匯流排電極5 a,而排除提供電絕緣層的需要。 參照至圖1 1,其中只說明浮雕圖案的佈局,及圖i 2,第 六實例’ EL裝置1 2 1具有分隔區段丨25,其細分成互相分 開的子區段125a及125b。子區段125a及125b與伴隨區段! 5 共同形成一法處’其可沈積流體,由此流體可得到一功能 層,如層7及層9。 -3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八4規格(:21〇 X 297公釐)

Claims (1)

1224937 第09U08232號專利申請案 g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93年7月)g ^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場致發光裝置,包括·· 一弟一及'一弟一電極層, 一或更多功能層在第一與第二電極層間沈積,以形成 至少一場致發光地區,及 一浮雕圖案,包括至少一懸垂區段及一與該懸垂區段 以距離隔開之直立伴隨正斜區段,其在該懸垂區段與 該場致發光地區間沈積,並沿其一侧或多側延伸。 2 .如_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場致發光裝置,其中在反斜及 伴隨正斜區段間提供一絕緣層,其中絕緣層將第一電 極層與第二電極層電絕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場致發光裝置,其中浮雕 圖术包括至少一分割區段,沿著場致發光地區之一側 或多側延伸,其不同於伴隨正斜區段所沿著延伸之一 側或多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場致發光裝置,其中分割區段 沿著場致發光地區而延伸,再沿著實質上與場致發光 地區平行之一方向或數方向,再將分割區段分割,使 其延伸至少一彼此分開之子區段。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場致發光裝置,其中第— 電極層包括一或更多匯流排電極及一或更多像素電極 ,由浮雕圖案之一區段或多個區段掩蓋該匯流排電接 或該等電極,俾使該匯流排電極或該等電極與第二電 極層電絕緣。 6.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場致發光裝置,其中場致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24937 ft η \ί 28 Α8 Β8
一被動型式矩陣顯示裝置, 發光裝置為一 包括列電極作 幹區段間並順沿延伸
為弟一電極層,行電極 極交叉處形成可獨立定为 浮雕圖案包括懸垂區段以條狀在行電極 以距離隔開並沿著延伸而設立。 7· —種電池供電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如申請專 範圍第1或2項之場致發光裝置。 8· —種手持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如中請專利範圍 第1或2項之場致發光裝置。 9 . 一種製造場致發光裝置之方法,該方法包括: 提供一第一及一第二電極層; 使用一濕沈積方法,沈積一或多功能層於該第一及一 第二電極層之間,以形成至少一場致發光區;及 提供一浮雕圖案,包括至少一懸垂區段及一與該懸垂 區段以距離隔開之直立伴隨正斜區段,其在該懸垂區 段與該場致發光地區間沈積’並沿一側或多側延伸。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中使用噴墨列印作為 濕沈積方法。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搮準(CNS) A4規格(210>c297公釐)
TW091108232A 2001-04-26 2002-04-22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TWI22493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1201525 2001-04-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24937B true TWI224937B (en) 2004-12-01

Family

ID=8180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08232A TWI224937B (en) 2001-04-26 2002-04-22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6891327B2 (zh)
EP (1) EP1386358A1 (zh)
JP (1) JP2004531859A (zh)
KR (1) KR20030095955A (zh)
CN (1) CN1465100A (zh)
TW (1) TWI224937B (zh)
WO (1) WO20020892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55614A4 (en) * 1996-05-15 2001-12-19 Seiko Epson Corp THIN FILM COMPONENT HAVING A COATING LAYER, LIQUID CRYSTAL PANEL,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THIN FILM COMPONENT
US20020075422A1 (en) * 1996-09-19 2002-06-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atrix type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E69735023T2 (de) * 1996-09-19 2006-08-17 Seiko Epson Corp.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Matrixanzeigevorrichtung
JP3899566B2 (ja) * 1996-11-25 2007-03-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4071554A (ja) * 2002-07-25 2004-03-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有機el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307381B2 (en) * 2002-07-31 2007-12-11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GB0302202D0 (en) * 2003-01-30 2003-03-05 Suisse Electronique Microtech Light emitting and/or detecting devices
JP2007514271A (ja) * 2003-05-19 2007-05-31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
US7498737B2 (en) * 2003-08-27 2009-03-03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 an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
US7132796B2 (en) * 2003-12-30 2006-11-07 Lg.Philips Lcd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366701B (en) * 2004-01-26 2012-06-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and television
CN100565307C (zh) * 2004-02-13 2009-12-02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液晶电视系统,和el电视系统
KR101746412B1 (ko) 2004-06-04 2017-06-14 더 보오드 오브 트러스티스 오브 더 유니버시티 오브 일리노이즈 인쇄가능한 반도체소자들의 제조 및 조립방법과 장치
US20060012582A1 (en) * 2004-07-15 2006-01-19 De Lega Xavier C Transparent film measurements
US6992326B1 (en) 2004-08-03 2006-01-31 Dupont Displays,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same
US7999458B2 (en) * 2004-08-26 2011-08-16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electro luminescence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KR20060026776A (ko) * 2004-09-21 2006-03-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2006107884A (ja) * 2004-10-04 2006-04-20 Fuji Electric Holdings Co Ltd 有機elパネル
US7166860B2 (en) * 2004-12-30 2007-01-2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Electronic device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same
US7645177B2 (en) 2005-05-07 2010-01-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 with inkjet-printed electrode regions
KR100721951B1 (ko) * 2005-11-16 2007-05-2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물 트랩구조를 구비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의제조방법
KR100690929B1 (ko) * 2006-05-03 2007-03-09 한국기계연구원 건식필름레지스트를 이용하여 원하는 패턴두께 또는 높은종횡비를 가지는 고해상도패턴 형성 방법
WO2009079004A1 (en) * 2007-12-18 2009-06-25 Lumimove, Inc., Dba Crosslink Flexible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and systems
US20090252933A1 (en) * 2008-04-04 2009-10-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for digitally printing electroluminescent lamps
KR101596906B1 (ko) * 2009-02-27 2016-03-07 신닛테츠 수미킨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JP5569023B2 (ja) * 2010-02-16 2014-08-1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564192B2 (en) 2011-05-11 2013-10-22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OLED lighting panels
US8432095B2 (en) * 2011-05-11 2013-04-30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metal bus lines for OLED lighting panels
KR101810048B1 (ko) * 2011-09-22 2017-12-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6076683B2 (ja) * 2012-10-17 2017-02-0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
EP2827371B1 (en) * 2013-06-28 2018-08-22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2241441B1 (ko) * 2013-06-28 2021-04-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9287522B2 (en) * 2013-07-30 2016-03-15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Local seal for encapsulation of electro-optical element on a flexible substrate
US9385342B2 (en) 2013-07-30 2016-07-05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Local seal for encapsulation of electro-optical element on a flexible substrate
US9494792B2 (en) 2013-07-30 2016-11-15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Local seal for encapsulation of electro-optical element on a flexible substrate
JP6059647B2 (ja) 2013-12-06 2017-01-11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206710A (ja) * 2017-06-09 2018-12-27 株式会社Joled 有機el表示パネル及び有機el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9148531B (zh) * 2018-08-20 2021-01-26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EP3832744B1 (en) * 2019-12-02 2022-09-07 Plastic Logic HK Limite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tructures on substrates using wet deposition
CN111146255B (zh) * 2019-12-13 2022-08-16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4023888A (zh) * 2021-11-02 2022-02-08 刘长升 一种基于喷墨印刷技术的光电组件一体化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1055A (en) * 1994-03-13 1997-12-23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899566B2 (ja) * 1996-11-25 2007-03-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005344A (en) * 1998-02-18 1999-12-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image display panel with multiple barriers
JP3641963B2 (ja) * 1999-02-15 2005-04-27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有機el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WO2001039272A1 (en) * 1999-11-29 2001-05-3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891327B2 (en) 2005-05-10
KR20030095955A (ko) 2003-12-24
US20050122040A1 (en) 2005-06-09
US20020163300A1 (en) 2002-11-07
JP2004531859A (ja) 2004-10-14
CN1465100A (zh) 2003-12-31
US7011561B2 (en) 2006-03-14
EP1386358A1 (en) 2004-02-04
WO2002089210A1 (en) 2002-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24937B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TW548856B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US6416885B1 (e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TW533748B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US771847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JP2006140151A (ja) 両面発光型有機電界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95512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90020644A (ko) 유기 el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2500453A (ja) 極薄多基板調色oledデバイス
CN1893108B (zh) 平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07095608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0421931A (en) Co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
KR20160054720A (ko)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CN1868073B (zh) 电致发光显示面板
KR20030090185A (ko) 고분자 유기전기발광 디스플레이 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US20020164415A1 (e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JP2010282903A (ja)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8229947A (ja) 高精細パターン形成用凸版および板状感光性樹脂積層体ならびに電子回路パターンならびに有機el素子の形成方法ならびに有機el素子ならびに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Lee et al. Increased stripe density of slot-coated PEDOT: PSS using a meniscus guide with linearly tapered μ-tips for OLEDs
JP2008200925A (ja) 凸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による電子デバイス並びに有機el素子
JP2007296439A (ja)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および有機el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07095520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38708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7088127A (ja) 有機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有機半導体装置用基板
KR20050050568A (ko) 유기 el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