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24136B - Glucose dehydrogenase - Google Patents

Glucose dehydrogenas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24136B
TWI224136B TW089108206A TW89108206A TWI224136B TW I224136 B TWI224136 B TW I224136B TW 089108206 A TW089108206 A TW 089108206A TW 89108206 A TW89108206 A TW 89108206A TW I224136 B TWI224136 B TW I22413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lucose
soluble
water
glucose dehydrogenase
modifi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9108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oji Sode
Original Assignee
Koji Sod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11242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031258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0091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19788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oji Sode filed Critical Koji Sode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241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2413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0004Oxidoreductases (1.)
    • C12N9/0006Oxidoreductases (1.) acting on CH-OH groups as donors (1.1)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nzymes And Modification Thereof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Description

1224136 Α7 ____ Β7 五、發明說明(1) 技術範圍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發明係關於以吡咯并喹啉醌(p Q Q )作爲輔酶的 葡萄糖脫氫酵素(GDH)之製造以及對蔔萄糖定量之使 用。 技術背景 · 血中之葡萄糖濃度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標識物。又使 用於微生物發酵生產時,欲工藝過程的監測進行葡萄糖濃 度之定量。於過去,葡萄糖係採用葡萄糖氧化酵素( GOD)或葡萄糖一 6 —磷酸脫氫酵素(G6PDH)的 酵素法來定量。但欲採用GOD方法係隨著葡萄糖氧化反 應發生之過氧化氫來定量時必須預先添加觸媒酵素或過氧 化酵素於分析系中。雖G 6 P DH採用基於分光光學的方 法來定量葡萄糖,但在反應系中必須添加輔酶N A D ( p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因此,本發明係提供對葡萄糖具有改良的熱安定性之 改變型水溶性P Q Q G D Η爲目的。本發明另一目的爲提 供一種欲增加血液中葡萄糖濃度測定的感度,對於葡萄糖 有著較高選擇性之改變型水溶性P Q Q G D Η。 發明的揭示 發明人發現一種作爲可代替至今使用於葡萄糖酵素定 量方法之新酵素,其對葡萄糖具有較高親和性之 P Q Q G D Η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24136 A7 B7 五、發明說明(2) P Q Q G D Η係以吡咯并喹啉醌(p Q Q )作爲輔酶 的葡萄糖脫氫酵素,可催化葡萄糖經氧化可生成葡萄酸內 酯之反應。 已知P Q Q G D Η有膜結合性酵素與水溶性酵素。膜 結合性P Q Q G D Η係一種分子量約8 7 k D a之單元體 胜肽蛋白質,在多種克蘭氏陰性菌可廣泛被發現。例如可 參考 AM. Cleton-Jansen et al·,J. Bacteriol. (1 990) 1 72, 630 8-63 1 5。另一方面,水溶性P Q Q G D H即在乙酸鈣不 動桿菌(Acinetobactercalcoaceticus)的幾個株裏確認其 存在,(Biosci· Biotech. Biochem. ( 1 995),59 (8),1 548-1 55 5 ),而其構造基因已被純系化並確明其胺基酸序列( Mol. Gen. Genet. ( 1 989),217:430-436 )。乙酸鈣不動桿菌 由來之水溶性P Q Q G D Η係含分子量約5 0 k D a之同 形二聚物與其他P Q Q酵素在蛋白質一元構造上之同系性 幾乎無存在。 最近,由本酵素的X線結晶構造解析結果,除活性中 心外明確了該酵素之高元構造。(〗.“〇1.6丨〇1.,289,3 1 9-333 ( 1 999),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apo form of the soluble quinoprotein glucose dehydrogenase from 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reveals a novel internal conserved sequence repeat; A. Oubrie et al., The EMB0 Journal, 1 8( 1 9) 5 1 87-5 1 94 ( 1 999),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soluble quinoprotein glucose dehydrogenase, A. Oubrie et al., PNAS, 96(2 1 ), 1 1 787- 1 179 1 (1999), Active-site structure of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I I-----is---^« — — — — — 1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2413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Α7 Β7 五、發明說明(3) the soluble quinoprotein glucose dehydrogenase complexed with methylhydrazine: A covalent cofactor-inhibitor complex, A. Oubrie et al.)。根據這些論文報告,水溶性 PQQGDH係由6個W-motif構成的冷一螺旋體蛋白質所 組成。 · 本發明者,以開發原來之水溶性? Q Q G D Η加予改 良,增加對其葡萄糖之親和性,使其能應用於臨床檢查或 食品分析等之改變型P q q G D Η,而經進行詳細硏究結 果,對於水溶性P Q Q G D Η之特定區域,導入胺基酸之 突變,成功地獲得對葡萄糖親和性叫較高之酵素。 亦即,對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改變型葡萄糖脫氫酵素, 其特徵爲以吡咯并喹啉醌爲輔酶之水溶性葡萄糖脫氫酵素 而言,天然的水溶性葡萄糖脫氫酵素之1或1以上的胺基 酸殘基由其他的胺基酸殘基所取代,且與前述天然水溶性 葡萄糖脫氫酵素作比較,可提升對葡萄糖的親和性。本發 明的改變型P Q Q G D Η對葡萄糖的K m値比天然型的 P Q Q G D Η的K m値低,較佳爲不滿2 0 m Μ,更佳爲 不滿1 0 m Μ。 又,較佳的情況爲,雖本發明的改變型葡萄糖脫氫酵 素對葡萄糖的親和性增加,但對其他糖的親和性則無變化 或降低,因此與前述天然的水溶性葡萄糖脫氫酵素比較對 葡萄糖的具有較高選擇性。特別與對葡萄糖的反應性作比 較,對乳糖或麥芽糖的反應性比野生型低。對葡萄糖的反 應性爲1 0 0 %而言,對乳糖或麥芽糖的活性爲6 0 %以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 — — — — — · 11---- I 訂· —--1111 m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24136 Α7 _ Β7 五、發明說明(4) 下爲佳,較佳爲5 0 %以下,更佳爲4 0 %以下。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對於本發明的其中一式樣,對本發明的p Q Q葡萄糖 脫氫酵素而言,相當於來自乙酸鈣不動桿菌水溶性 P QQGDH的第2 6 8號至第2 8 9號殘基或第4 4 8 號殘基至第4 6 8號殘之區域中,1或1以上的胺基酸殘 基由相異於其他胺基酸殘基,即天然存在的p Q Q葡萄糖 脫氫酵素中所對應的胺基酸殘基之胺基酸殘基所取代。且, 對於本發明說明書,胺基酸的位置以甲硫胺酸編號爲1。 關於使用本發明說明書的胺基酸殘基或區域時,所謂 「相當於」的用語,即表示對雖構造上類似但非相同之2 以上的蛋白質而言,具有相等價之胺基酸殘基或區域的機 能。例如來自乙酸鈣不動桿菌以外的生物之水溶性 P Q Q G D Η中,與來自乙酸鈣不動桿菌之水溶性 PQQGDH的第2 2 6號殘基至第2 8 9號殘基區域’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其存在者高胺基酸序列類似性之區域,且由蛋白質的二元 構造可知對該區域對蛋白質而言可合理考慮爲具有相同的 功能時,該區域稱爲「與來自乙酸鈣不動桿菌的水溶性 PQQGDH之第2 6 8號殘基至第2 8 9號殘基區域相 當」。且,該區域的第1 0號胺基酸殘基可稱爲「與來自 乙酸鈣不動桿菌的水溶性P Q Q G D Η之第2 7 7號殘基 相當」。 較佳爲本發明的改變型P Q Q G D Η中,序列號碼1 所表示的胺基酸序列第2 7 7號之榖胺酸殘基、第2 7 8 號的異亮胺酸殘基、第4 6 2號天冬胺酸殘基、第4 5 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24136 A7 B7 五、發明説明(5) 號的天冬胺酸殘基、第4 5 5號的離胺酸殘基、第4 5 6 號的天冬胺酸殘基、第4 5 7號的天冬胺酸殘基或第 4 4 8號的天冬胺酸殘基相當之胺基酸殘基之1或1以上 分別由其他胺基酸殘基取代。 更佳情況爲,本發明的改變型P Q Q G D Η中,序列 號碼1所表示的胺基酸序列第2 7 7號穀胺酸殘基由選自 於丙胺酸、天冬醯酸、離胺酸、天冬胺酸、組胺酸、榖胺 醯胺、脯胺酸以及甘胺酸所成群之胺基酸殘基所取代,但 第2 7 8號異亮胺酸殘基由苯基丙胺酸殘基所取代。 又以其他觀點而言,本發明之改變型PQQGDH之 序列包含:
Xaa8 Thr Ala Gly Xaal Val Gin Xaa2 Xaa3 Xaa4 Gly Ser Val Thr Xaa5 Thr Leu Glu Asn Pro Gly (式中,Xaal ,Xaa2,Xaa3,Xaa4, X a a 5以及X a a 8爲任意的天然胺基酸殘基,但, Xaal 爲 Asn,Xaa2 爲 Lys,Xaa3 爲 Asp,Xaa4 爲 Asp,且 Xaa5 爲 Asn 時, Xaa8不爲Asp)。 又以其他觀點而言,本發明之改變型P Q Q G D H序 列包含: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8 - 1224136 A7 __B7 ___ 五、發明說明(6 )
Ser Glu Gin Gly Pro Asn Ser Asp Asp Xaa6 Xaa7 Asn Leu lie Val Lys Gly Gly Asn Tyr Gly Trp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式中,X a a 6以及X a a 7爲任意的天然胺基酸殘基 ,但,Xaa6爲Glu時Xaa7不爲lie〕。 本發明又提供,編碼上述改變型葡萄糖脫氫酵素的基 因,含該基因之載體及含該基因的轉形體,以及含本發明 之改變型葡萄糖脫氫酵素之葡萄糖分析組套及葡萄糖檢測 計。 本發明之改良型P Q Q G DH之酵素蛋白質顯示對葡 萄糖具有較高親和性,且因對葡萄糖具有高氧化活性,故 可應用於葡萄糖之高感度且高選擇性的測定。 實施發明之最良形態 改變型PQQGDH之構造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發明者,於編碼水溶性P Q Q G D Η的基因之編碼 區域中,以errer plon PCR法隨機導入突變,以構築導入胺 基酸殘基之突變的水溶性P Q Q G D Η之基因庫。然後將 這些轉形於大腸菌中,進行對葡萄糖的P Q Q G D Η活性 之篩選,對於2 0 m Μ的葡萄糖之活性與對於1 〇 〇 m Μ 的葡萄糖之活性相等,獲得多數可表現對低濃度的葡萄糖 而言比野生型酵素其反應性提升之P Q Q G D Η的純系。 就這些純系之一個進行基因序列之解析結果,得知第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24136 Α7 _ Β7 五、發明說明(7) 2 7 7編號之G 1 u由G 1 y取代。且,將此殘基由種種 別的胺基酸殘基取代結果,無論由何種殘基所取代亦可獲 得較野生型水溶型P Q Q G D Η對葡萄糖親和性較高之優 良突變酵素。 再有關第2 2 7號殘基旁邊之其他殘基於部位特異性 上導入突變於,測定對葡萄糖的親和性。第2 6 8殘基至 第2 8 9殘基的區域中,做成第2 2 7號的I 1 e由 P h e取代的改變型酵素,以及第2 7 9號的A s η由 H i s取代的改變型酵素,測定其活性的結果,這些改變 型酵素具有對葡萄糖較高的親和性。 且’由上述多數的純系中,選出雖對2 0 m Μ濃度的 葡萄糖之活性與野生型P Q Q G D Η相當,但對2 0 m Μ 的乳糖之活性較野生型P Q Q G D Η低而表現 PQQGDH之純系。 就這些純系之一個進行基因序列之解析結果,得知第 4 5 2編號之A s η由A s p取代。且,將此殘基由蘇胺 酸、離胺酸、異亮胺酸、組胺酸或天冬胺酸殘基所取代結 果’無論由何種殘基所取代亦可獲得較野生型水溶型 P Q Q G D Η對葡萄糖親和性較高之優良突變酵素。且, 對第4 5 2號的殘基旁邊之其他胺基酸殘基同樣導入突變 。構築第4 5 5號的離胺酸由異亮胺酸、第4 5 6號天冬 胺酸殘基由天冬醯胺殘基、第4 5 7號的天冬胺酸殘基由 天冬醯胺殘基、第4 6 2號的天冬醯胺殘基由天冬胺酸殘 基、第4 4 8號的天冬胺酸殘基由天冬醯胺殘基分別被取 · I I I I I I I ^ — — — — — — —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Ί υ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制衣 1224136 A7 ___B7___ 五、發明說明(8 ) 代之突變酵素。其結果,如表4所示,得知任一種突變酵 素對葡萄糖的選擇性提高。 本發明較佳爲對P Q Q葡萄糖脫氫酵素而言,對相當 於來自乙酸鈣不動桿菌的水溶性P Q Q G D Η之第4 4 8 殘基至第4 6 8殘基區域,1或1以上的胺基酸殘基由其 他胺基酸殘基所取代。較佳爲本發明的改變型 P Q Q G D Η中,相當於序列號碼1所表示的胺基酸序列 的第4 6 2號之天冬醯胺殘基、第4 5 2號的天冬醯胺殘 基、第4 5 5號的離胺酸殘基、第4 5 6號的天冬胺酸殘 基、第4 5 7號的天冬胺酸殘基以及第4 4 8號的天冬胺 酸殘基之胺基酸殘基,1或1以上由其他胺基酸殘基所取 代。 又以其他觀點而言,本發明的改變型P QQGDH爲 包含序列=
Xaa8 Thr Ala Gly Xaal Val Gin Xaa2 Xaa3 Xaa4 Gly Ser Val Thr Xaa5 Thr Leu Glu Asn Pro Gly (式中,Xaal ,Xaa2,Xaa3,Xaa4, X a a 5以及X a a 8爲任意的天然胺基酸殘基,但, Xaal 爲 Asn,Xaa2 爲 Lys ,Xaa3 爲 Asp,Xaa4 爲 Asp,且 Xaa5 爲 Asn 時, Xaa8不爲Asp)。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χ 297公t ) --------^ 111111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24136 Α7 __ Β7 五、發明説明(9)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發明的其他較佳改變型P Q Q G D Η中,對序列號 碼1所表示的胺基酸序列之第2 6 8殘基至第2 8 9殘基 的區域,1或1以上的胺基酸殘基由其他胺基酸殘基所取 代。且,本發明特佳的改變型P Q Q G D Η中,序列號碼 1所表示的胺基酸序列之第2 2 7號榖胺酸殘基由選自於 丙胺酸、天冬醯胺、離胺酸、天冬胺酸、組胺酸、穀胺醯 胺、脯胺酸以及甘胺酸所成群的胺基酸殘基所取代,又, 第2 7 8號異亮胺酸殘基由苯基丙胺酸所取代。 又以其他觀點而言,本發明的改變型PQQGDH爲 包含序列:
Ser Glu Gin Gly Pro Asn Ser Asp Asp Xaa6 Xaa7 Asn Leu lie Val Lys Gly Gly Asn Tyr Gly Trp 〔式中,Xa a 6以及Xa a 7爲任意的天然胺基酸殘基 ’但 ’Xaa6 爲 Glu 時 Xaa?不爲 I 1 e〕。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對於本發明的改變型葡萄糖脫氫酵素,不僅具有葡萄 糖脫氫酵素活性,且其他胺基酸殘基可欠缺或被取代,又 可附加其他胺基酸殘基。 且對於斯業者,即使對於來自其他係菌的水溶性 P Q Q G D Η而言,亦可經由本發明所記載的方法取代胺 基酸殘基,得到對葡萄糖親和性提高之改變型葡萄糖脫氫 酵素。特別與蛋白質的二次元構造作比較時,可容易辨識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2- 1224136 A7
五、發明說明(榨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與來自乙酸鈣不動桿菌的水溶性P Q Q G D Η之第2 7 7 號之榖胺酸殘基以及第2 7 8號的異亮胺酸殘基、第 4 6 2號的天冬醯胺殘基、第4 5 2號的天冬醯胺殘基、 第4 5 5號的離胺酸殘基、第4 5 6號的天冬胺酸殘基、 弟4 5 7號天冬胺酸殘基以及第4 4 8號的天冬胺酸殘基 相當之胺基酸殘基。因此本發明中,進行如此取代,故可 得到改良對基質的親和性之葡萄糖脫氫酵素。這些改變型 葡萄糖脫氫酵素皆爲本發明的範圍內。 改變型PQQGDH之製造方法 編碼來自乙酸鈣不動桿菌之天然水溶性P Q q G D Η 的基因序列定爲序列編號2。 編碼本發明之改變型P Q Q G D Η的基因,可經由編 碼天然之水溶性P Q Q G D Η基因,由編碼特定胺基酸殘 基之鹼基序列所取代而構築。如此種種部位特異性鹼基序 列之取代方法對於該技術領域上爲已知。例如,Sambrook,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第 2 版、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9 8 9,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New York 所記載。 如此所得的突變基因插入基因表現用載體(例如質體 ),將此轉形至適當的宿主(例如大腸菌)。爲使表現外 來的蛋白質之大部分載體•宿主系對於該技術分野而言爲 已知,作爲宿主例如有細菌、酵母、培養細菌等之種種可 使用。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24136 A7 五、發明說明(11) 導入隨機突變時’對於作爲目標之區域以errer pl〇n PCR法隨機導入突變,以構築其目的區域中導入突變之突 變水溶性P Q Q G D Η基因庫。將其轉形於大腸菌中,就 p Q Q G D H之對葡萄糖的親和性作各純系的篩選。水溶 性P Q Q G D Η於大腸菌內表現時,欲使分泌於周質空間 ,可直接使用菌體容易地進行酵素活性的檢測。此基因庫 ,於2 OmM葡萄糖存在下添加作爲色素的pms -D C I P,P Q Q G D Η的活性以目視法判定,選擇顯示 活性與對葡萄糖1 0 0 m Μ活性相等純系,解析基因序列 確認其突變。 且,欲獲得對於葡萄糖的選擇性提高之改變型 PQQGDH,此基因庫加入作爲色素的PMS-D C I Ρ做爲色素,以目視測定p q q g D Η活性,選擇 雖對2 0 m濃度葡萄糖其活性與野生型p q q g D Η相等 ’但對2 0 m Μ乳糖其活性比野生型p q q g D Η低可表 現P Q Q G D Η的純系,經基因序列解析確認其突變。 如上述所得之,培養表現改變型P Q Q G D Η之轉形 體,由培養液經離心分離等將菌體回收後,菌體以粉碎機 破碎,或以滲透刺激將周質酵素釋出於培養液中。將其進 行超離心分離,可得到含P Q Q G D Η之水溶性部分。或 採用適當的宿主載體系,亦能將表現之PQQGDH分泌 於培養液中。所得之水溶性部分,再由離子交換色層分離 法,親和力色層分離法,Η P L C等方法加以純化,即可 調製本發明之改變型PQQGDH。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4- 1224136 B7__ 五、發明說明(榨 酵素活性之測定方)1 本發明之PQQGDH,係以PQQ做爲輔酶,具有 將葡萄糖氧化生成葡萄糖內酯之反應進行催化作用者。 酵素活性之測定,係由於P Q Q G D Η氧化同時被還 原的P QQ之量,以氧化還原色素之呈色反應來定量。呈 色試藥可用如PMS (吩嗪甲基硫酸鹽)一 DC I Ρ (2 ,6 -二氯化酚靛酚)、鐵氰化鉀、二茂鐵等。 對於葡萄糖的親和性 本發明的改變型P Q Q G D Η對葡萄糖的親和性較野 生型的親和性大幅度地高。即,改變型P Q Q G D Η的對 葡萄糖之Km値大大低於野生型P QQGDH對葡萄糖之 Km値。於改變型PQQGDH中G 1 u277Ly s對 葡萄糖之K m値有8 · 8 m Μ,又,由最大活性亦未遜色 於野生型酵素可知,對於低濃度的葡萄糖而言反應性有提 高。 因此,使用本改變型酵素做成的分析組套或酵素分析 儀其關於葡萄糖測定之感度很高,具有可測出低濃度的葡 萄糖之優點。 潠擇忡的評估方法 本發明的P Q Q G D Η對葡萄糖之選擇性’作爲基質 ,可使用2 一脫氧一 D -葡萄糖、甘露糖、阿洛糖、3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5- 1224136 A7 _— B7 五、發明說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一甲基- D -葡萄糖、半乳糖、木糖、乳糖及麥芽糖等 各種糖,如上述測定酵素活性,可藉著調查對於葡萄糖作 爲基質時的活性之相對活性而進行評估。 葡萄糖分析細套 本發明又含符合本發明之改變型p Q Q G D Η之葡萄 糖分析組套爲特徵。本發明之葡萄糖分析組套,含有至少 分析一次之充分量的符合本發明之改良型p Q Q G D Η。 典型而Η,組套加上本發明之改變型PqqGDH,含有 分析所必須之緩衝液,介體、校正圖形的作製所需的含有 葡萄糖標準溶液,以及使用方法說明。符合本發明之改變 型P Q Q G D Η有種種形態,例如可提供作爲被凍結乾燥 的試藥,或作爲適當保存溶液中之溶液,較佳爲提供本發 明的改變型P Q Q G D Η經同化(h ο 1 〇化)的型態, 亦可以脫輔基酶蛋白的型態提供,使用時再進行同化。 葡萄糖檢測計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制衣 本發明又以使用符合本發明的改變型p Q q G D Η之 葡匍糖測爲特徵。作鳥電極使用碳黑電極、金電極、白 金電極等。此電極上固定化本發明之酵素。作爲固定化方 法,有採用交聯試藥方法,封入高分子格子型的方法,透 析膜包覆方法,光交聯性聚合物、導電性聚合物、氧化還 原聚合物等’或由二茂鐵或異衍生物所代表的電子介體一 齊固定在聚合物中,或吸著固定在電極上亦可,或使用這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24136 Α7 Β7 五、發明說明(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些物之組合亦可。本發明之改變性P Q Q G D Η雖宜在同 化形態固定化在電極上,但以脫輔基酶蛋白之形態固定化 ,P Q Q做爲別的層提供或溶液中提供。典型的方法是, 使用戊二醛將本發明之改變型P Q Q G D Η固定化在碳黑 電極上後,用含有胺基之試藥處理,將戊二醛阻蓋。 葡萄糖濃度之測定,可依下述方法來進行。先在恆溫 箱加入緩衝液,然後添加P Q Q及C a C 1 2,及介體維持 一定溫度。做爲介體可使用鐵氰化鈉,吩嗉甲基硫酸鹽等 。作爲活性電極使用固定化本發明之改變型P Q Q G D Η 的電極,對極(例如白金電極)及參考電極(例如A g / A g C 1電極)。首先外加一定電壓於碳電極,待電流穩 定後,添加含葡萄糖試料測定增加之電流。依從由標準濃 度之葡萄糖溶液所作製的修正曲線,能計算試料中之葡萄 糖濃度。 本案說明書而言,明確地引用的所有專利以及參考文 獻之內容。又,以本案發明所具有的優先權主張爲基礎之 申請案,日本專利出願平成1 1 — 1 0 1 1 4 3號及 2〇0 0 — 9 1 5 2號說明書內記載之內容,皆記載於本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說明書中。 以下以實施例爲基準進而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 不受這些實施例所限定。 實施例1 突變P Q Q G D Η基因庫之構築及篩選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24136 A7 __ _B7___ 五、發明說明(15) 質體PGB2係由載體pTr c99A ( faruasia社製 )之多重純系化部位,插入編碼來自乙酸鈣不動桿菌之 PQQGDH的構造基因者(圖1)。以此質體爲模型, 依errer pl〇n PCR法於種種區域中,隨機導入突變。P C R 反應如表1所示組成之溶液中,先進行9 4 °C 3分間,·其 次,在94 °C、3分鐘,50 °C、2分鐘及72 t、2分 鐘的3 0次循環,最後,以7 2 °C 1 0分間之條件進行。 〔表1〕
Ta qDNA 聚合酵素(5U/// 1 ) 模型D N A 正向引子A B F
逆向引子A B R 1 0 X T a q聚合酵素緩衝液 1 Μ /3 —氫硫基乙醇 0 . 5 // 1 1 . 0 // 1 4 . 0 // 1 4 . 0 // 1 1 0 . 0 β 1 . 0 // 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〇 M MM s MmMmm Mmomo o D5 τ—12 i—_ τ—_
c n M p T G d p T A d p T c d p T T d
〇 2 H IX IX τ ^^Ίχ lx 、--1Ti^ . . ο ο ο ο · · τ—I 1 1 2 2 2 2 5 o o o ΊΜ -16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24136 Α7 Β7 五、發明說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將所得突變水溶性p Q Q G D Η之基因庫轉形至大腸 菌’所形成的各菌落移植於微量滴定皿。將菌落複印至另 一個培養皿中,其中一片加上濃度爲1 〇 m Μ的葡萄糖以 及PMS — DC I Ρ,另一片則加上濃度爲1 〇 〇mM的 葡萄糖以及PMS-DC I P,雙方的PQQGDH活性 以目視法測定。得到多數顯示2片培養皿相同 P Q Q G D Η活性的純系。 任選其中一片,進行基因序列解析結果,得知第 2 7 7號的榖胺酸突變成甘胺酸。 竇施例2 將實施例1所得的各菌落移植於微量滴定皿。將菌落 複印至另一個培養皿中,其中一片加上濃度爲2 OmM的 葡萄糖以及PMS - DC I P,另一片則加上濃度爲2 0 mM的乳糖以及PMS — DC I P,雙方的PQQGDH 活性以目視法測定。得到多數顯示與葡萄糖所示活性比較 ,對乳糖活性有大幅降低之純系。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制衣 任選其中一片,進行基因序列解析結果,得知第 4 5 2號的天冬醯胺突變成天冬胺酸。 實施例3 改變型酵素P Q Q GDH基因之構築 以序列編號2所示來自乙酸鈣不動桿菌的 P Q Q G D Η構造基因爲準,依常法採用部位特異性突變 -iy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24136 A7 _____B7 五、發明說明(17) 法,將編碼第2 7 7編號穀胺酸殘基,或第2 7 8編號異 亮胺酸殘基之鹼基序列,以編碼所定的胺基酸殘基之鹼基 序列所取代。部位特異性突變法使用質體p G B 2,如圖 2所示的方法進行。於突變所使用的合成寡核苷酸目標引 子的序列如表2所示。由表2中例如「E 2 7 7 A」,係 表示第2 7 7號的穀胺酸由丙胺酸所取代。 〔表2〕 於載體引子pKF18k (寶酒造(株))中插入含 有編碼來自乙酸鈣不動桿菌之P Q Q G D Η的一部份基因 之Κρη I— Hind 瓜斷片。將此作爲模型。混合 此模型50fm〇l與寶酒造(株)等Mutan (登錄 商標)-Express Km套組附屬之選擇引子5 p m ο 1 ,磷酸化 目標引子50pmo 1與全體(20//1)之1/10量 的同套組的連接緩衝液,以1 0 0 t、3分間之熱處理將 質體變性,使其成單股。選擇引子係爲了修復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如- ---------^----I---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224136 緩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i、發明說明(1δ) Ρ Κ F 1 8 k之卡那黴素耐性基因上的雙股琥珀突變之物 質。將它放置在冰上5分鐘,引子被連接。然後添加3 从1之同套組的伸縮緩衝液,1 // 1的T 4 D N A連接酶 ’ 1// 1的T4 DNA聚合酶及5// 1滅菌水,合成互 補股。 · 將它轉形於D N A之錯誤修復能欠缺株的E. con BMH7 1 — 1 8mu t S,進行一晚振盪培養以增幅質 體。 其次,由此萃取出的質體轉形於E.coli MV1 1 84,由該菌落萃取的質體。然後就這些質體進 行序列,確認做爲目標的突變已導入。將此片段由編碼質 體PGB2上野生型PQQGDH的基因,其Kpm I -Hind HI片段所替換,構築改變型PQQGDH之 基因。 同樣地合成序列: 5,-C ATC TTT TTG GAC ATG TCC GGC AGT AT-3’ 的寡核苷酸目標引子,第4 5 2號的天冬醯胺由組胺酸所 取代。部位特異性突變使用質體P G B 2,如圖2所示方 法進行。且,構築具有Asp448Asn,Asn452Asp,
Asn452His , Asn452Lys , Asn452Thr , Asn452Ile , Lys455Ile,Asp456Asn,Asp457Asn,Asn462Asp,的各突 變之改變型P QQGDH之基因。 裝--------訂-丨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21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24136 ___B7 __ 五、發明説明(19) 實施例4 改變型酵素之製作 將編碼野生型或改變型P Q Q G D Η之基因,插入 E.coli用表現載體的p T r c 9 9 A farumasia社)之多 重純系化細胞,將構築的質體轉形於E.coli D Η 5 α株 。然後將其以4 5 02之L 一培養基(含有氨苄青黴素 5 〇 // g/m£,氯黴素 3 0 // g/m£),採用 sakaguti 燒瓶 以3 7 °C振盪培養一夜,移植於含1 m M C a C 1 2, δ 0 0 μ Μ P Q Q 7 1之L培地。培養開始後約3小 時,添加異丙基硫代半乳糖苷使其最終濃度爲〇 · 3 m Μ ,然後1 . 5小時培養。其次,將此培養液以離心分離( 500〇xg,10分鐘,4°C)回收菌體,然後把此菌 體以0 . 8 5 % N a C 1溶液洗滌二次。收集的菌體用 攪碎機加予破碎,用離心分離(1 0 0 0 〇 X g ’ 1 5分 ,4 °C )除去未破碎之菌體。其上淸用超離心分離( 160500xg(40000r.p.m.) ,9〇分 鐘,4 0 °C ),獲得水溶性部分。以它做爲初步純化酵素 樣品,用於以下的實施例。 再就此獲得的水溶性部分用1 0 m Μ磷酸緩衝液P Η 7 · 0進行一晚上透析。透析樣品以1 〇 πί Μ磷酸緩衝液 ρΗ7 · 0平衡化的陽離子交換色層分離用塡充柱TSKgel CM-T0Y0PEARL 6 5 0M (東s 〇株式會社)吸著。然 後以1 0 m Μ磷酸緩衝液p Η 7 · 0,0 · 7 5 0 洗滌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Χ297公釐) -2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I224136 A7 s__B7__ 五、發明説明(20) 此塡充柱後,使用含0〜0·2M NaC1之pH 7 · 0,1 0 m Μ磷酸緩衝液,將酵素溶出。流速以5 2 / ni i η進行。其次,回收具有G D Η活性之部分,用 1 〇 m Μ M〇PS — Na〇H緩衝液(pH7·〇)透 析一夜。如此所獲得電泳上均一的改變型P Q Q G D Η蛋 白質。把此做爲純化酵素養品,使用於下述實施例中。 直_1拒例5 酵素活性之測定 酵素活性之測定在1 0 m Μ Μ〇P S — N a〇Η緩 衝液(ρ Η 7 · 0 )中,用P M S (吩嗪甲基硫酸鹽)一 DCIP(2,6 —二氯化酚靛酚),DCIP 之 600 n m的吸光度變化使用分光光度計追跡。以其吸光度之減 少速度作爲酵素之反應速度。此時,以1分鐘,1 A m 〇 1之D C I P被還原的酵素活性做爲一個單位。又 DC I P之PH7 · 0之莫耳吸光係數定爲1 6 · 3 m Μ — 1。 實施例6 對初步純化酵素樣品葡萄糖的親和性之評價 將實施例4所得的野生型及各改變型P Q Q G D Η之 粗精製酵素樣品,分別於1 # Μ P Q Q,1 m Μ C a C 1 2存在下同化一小時以上後,將此以1 8 7 // 1分 裝,添加3 // 1的活性試藥(6 m M D C I P 4 8 // 1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2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24136 A7 B7 五、發明説明(22) 現今所報告之野生型P Q Q G D Η對葡萄糖的κ m値 約2 5 m Μ。相對此,此次於所構築的第2 7 7號穀胺酸 殘基導入突變之酵素,以及第2 7 8號的異亮胺酸以苯基 丙胺酸取代之酵素中,任一種對葡萄糖的K m値皆未滿 1 0 m Μ。由此結果得知本發明的P Q Q G D Η係爲對葡 萄糖具有較高的親和性之酵素。 實施例7 純化酵素標品對葡萄糖親和性之評價 使用由實施例4所得之野生型酵素及 G 1 u 2 7 7 L y s改變型酵素之純化酵素樣品,與實施 例6分別於1//MPQQ,ImM CaC 12存在下進行 一小時以上同化。將此分別注入1 8 7 // 1 ,加上3 # 1 的活性試藥(6 m M D C I P 4 8 // 1 ,6 Ο〇 m Μ P M S 8//1 , lOOmM 磷酸緩衝液 pH 7.0 16//1)以及各濃度的D -葡萄糖溶液1〇 // 1 ,如實施例5所示方法於室溫下測定酵素活性。由基 質濃度對酵素活性的點圖中求得K m以及V m a X。對 G1 u277Lys的葡萄糖其Km値約爲8 · 8mM, V m a X値爲3 6 6 8 U /m g。現今所報告的野生型 PQQGDH對葡萄糖的Km値約爲2 5mM,Vma X 値則依測定條件下有2 5 Ο 0至7 Ο Ο 0 U /m g。由此 結果可知,G 1 u277Ly s改變型PQQGDH對葡 萄糖的親和性大幅度地提高,且,與野生型P Q Q G D Η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25- 1224136 A7 _B7 五、發明説明(23) 相比其係具有相當高的活性之酵素。 實施例8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基質特異性的評價 對於各改變型酵素的粗製酵素樣品而言對於基質特異 性作調查。實施例4所得之野生型以及各改變型 P Q Q G D Η之粗製酵素樣品分別於1 μ μ P Q q,i m M C a C 1 2存在下同化一小時以上,然後將其分注各 1 8 7 m£,添加3 // 1之活性試藥〔含有6 m Μ DCIP、600mM PMS、l〇mM磷酸緩衝液 P Η 7 · Ο )以及基質,作爲基質,分別最終濃度欲成爲 20mM,添加400mM的葡萄糖、乳糖以及1 的麥芽糖,於室溫下恆溫培養3 0分鐘,與實施例5進行 相同的酵素活性測定。其値以葡萄糖作基質時的活性爲 1 0 0,計算這些之相對活性。如表4所示,顯示任一本 發明的改變型酵素與野生型酵素比較,對葡萄糖具有較高 選擇性。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榡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1224136
100% 100% 野生型 Asp448Asn Asn452Asp Asn452His Asn452Lys Asn45 2Thr Asn452Ile Ly s45 5Ile Asp456Asn Asp457Asn Asn462Asp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61% 48% 56% 39% 55% 42% 36% 49% 59% 43% 5 2% 61% 36% 50% 39% 42% 30% 28% 37% 41% 3 2% 4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I I I I I I I 訂-------I I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實施例9 葡萄糖的測定 使用改變型p Q Q G D H進行葡萄糖的測定。 G 1 u277Ly s改變型酵素以及As n45 2Th r 改變型酵素分別於1 // Μ P Q Q及1 m M C a C 1 2之 存在下E溫培養1小時以上進行同化,各種濃度得葡萄糖 以及5//MPQQ、1 〇mM Ca C 12之存在下測定其 酵素活性,方法則依據實施例5所記載的酵素活性測定法 ’以DC I P的6 〇 〇 nm之吸光度變化 斤爲指標。如圖 私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規格⑽X 297公釐_丁 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24136 A7 B7 五、發明說明(约 3所示,使用Asn452Thr改變型PQQGDH, 可定量0 · 1至2〇mM範圍的葡萄糖。又,對 G 1 u 2 7 7 L y s改變型P Q Q G D Η亦得到相同的結 果。 复复例1〇 酵素檢測計之製作及評價 將5U之G 1 uSYTLy s改變型酵素以及 A s n 4 5 2Th r改變型酵素分別添加碳基質2 Omg ,加予凍結乾燥。然後將之充分混合後’塡充於已經塡充 碳基質約4 0 m g的碳基電極表面上’在濾紙上硏磨。然 後將此電極在含1 %戊二醛之1 〇 m Μ Μ〇P S緩衝液 (PH7 · 0)中,於室溫處理20分鐘後,再在含2〇 m Μ離胺酸之1 0 πί Μ Μ〇P S緩衝液(ρ Η 7 · 〇 ) 中,於室溫處理2 0分鐘後將戊二醛遮蔽。然後將此電極 在1 0 m Μ Μ Ρ〇S緩衝液(ρ Η 7 · 0 )中,於室溫 下平衡化一小時以上,電極保持於4 °C。 採用製作之酵素檢測計進行葡萄糖濃度之測定。使用 固定本發明的改變型P Q Q G D Η之酵素檢測計,進行 0 . 1 m Μ至5 m Μ的範圍之葡萄糖測定。 產業上的利用性 由改變型P Q Q G D Η對葡萄糖具有高親和性的事可 知,使用本酵素做成的檢測套組或酵素檢測計與使用過去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此' 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i 1224136 A7 五、發明說明(29 天然的P Q Q G D Η的狀況作比較,其可測出較低濃度的 葡萄糖測定,可望有著提高大幅感度之優點。 圖面之簡單說明 〔圖1〕圖1係表示本發明所用之質體PGB2之構 造。 〔圖2〕圖2係表示編碼本發明之改變型酵素的突然 突變基因之作成方法。 〔圖3〕圖3係表示使用本發明之改變型 PQQGDH葡萄糖分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1111111«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29-

Claims (1)

1224136
A8 … B8 C8 D8 々、申請專利範圍 1 第89 108206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93年7月29日修正 1 . 一種改變型葡萄糖脫氫酵素,其特徵爲以吡咯并 喹啉醌作爲輔酶的水溶性葡萄糖脫氫酵素中,來自乙酸鈣 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的水溶性 P Q Q G DH之第2 7 7號的穀胺酸殘基由選自天冬醯酸、天冬胺 酸、丙胺酸、甘胺酸、榖胺醯胺、纈胺酸、組胺酸及離胺酸 所成群的胺基酸殘基取代者。 2 . —種改變型葡萄糖脫氫酵素,其特徵爲以吡咯并 喹啉醌作爲輔酶的水溶性葡萄糖脫氫酵素中,來自乙酸鈣 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的水溶性 P Q Q G DH之第2 7 8號的異亮胺酸殘基由苯基丙胺酸取代者。 3 · —種改變型葡萄糖脫氫酵素,其特徵爲以吡咯并 _啉醌作爲輔酶的水溶性葡萄糖脫氫酵素中,來自乙酸鈣 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的水溶性 P Q Q G D Η之第2 7 9號天冬醯胺殘基由組胺酸取代者。 4 · 一種改變型葡萄糖脫氫酵素,其特徵爲以吡咯并 _啉醌作爲輔酶的水溶性葡萄糖脫氫酵素中,來自乙酸鈣 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的水溶性 P Q Q G ϋ Η之第4 4 8號天冬胺酸殘基由天冬醯胺取代者。 5 · —種改變型葡萄糖脫氫酵素,其特徵爲以吡咯并 口奎啉醌作爲輔酶的水溶性葡萄糖脫氫酵素中,來自乙酸鈣 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的水溶性 P Q Q G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24136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2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DH之第4 5 2號天冬醯胺殘基由選自天冬胺酸' 異亮胺 酸、榖胺醯胺、色胺酸Λ蘇胺酸 組胺酸及離胺酸所成群 胺基酸殘基取代者。 6 . —種改變型葡萄糖脫氫酵素,其特徵爲以吡咯并 喹啉醌作爲輔酶的水溶液葡萄糖脫氫酵素中’來自乙酸鈣 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的水溶性 P Q Q G DH之第4 5 3號的纈胺酸殘基由苯基丙胺酸取代者。 7 . —種改變型葡萄糖脫氫酵素,其特徵爲以吡咯并 喹啉醌作爲輔酶的水溶液葡萄糖脫氫酵素中,對來自乙酸 15 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的水溶性 P Q Q G D Η之第4 5 4號之榖胺醯胺殘基由脯胺酸或離胺酸取 代者。 8 . —種改變型葡萄糖脫氫酵素,其特徵爲以吡咯并 喹啉醌作爲輔酶的水溶性葡萄糖脫氫酵素中,來自乙酸鈣 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的水溶性 P Q Q G D Η之第4 5 5號的離胺酸由異亮胺酸取代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9 . 一種改變型葡萄糖脫氫酵素,其特徵爲以吡咯并 喹啉醌作爲輔酶的水溶性葡萄糖脫氫酵素中,來自乙酸鈣 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的水溶性 P Q Q G DH之第4 5 6號的天冬胺酸由天冬醯胺取代者。 1 0 _ —種改變型葡萄糖脫氫酵素,其特徵爲以吡咯 并喹啉醌作爲輔酶的水溶性葡萄糖脫氫酵素中,來自乙酸 錦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的水溶性 P Q Q GDH之第4 5 7號的天冬胺酸由天冬醯胺取代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 1224136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3 1 1 . 一種改變型葡萄糖脫氫酵素,其特徵爲以吡略 幷喹啉醌作爲輔酶的水溶性葡萄糖脫氫酵素中,來自乙酸 興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的水溶性 PQQ GDH之第4 6 2號的天冬醯胺殘基由選自天冬胺酸、酪 胺酸、組胺酸及離胺酸所成群的胺基酸殘基取代者。 1 2 . —種基因,其特徵爲編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至11項中任一項之改變型葡萄糖脫氫酵素者。 1 3 _ —種葡萄糖檢測套組,其特徵爲含有如申請專 利範圍第1至1 1項中任一項的改變型葡萄糖脫氫酵素。 1 4 · 一種葡萄糖檢測計,其特徵爲將如申請專利範 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的改變型葡萄糖脫氫酵素裝置於 表面的電極所成者。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3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TW089108206A 1999-04-30 2000-04-29 Glucose dehydrogenase TWI22413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124285A JP2000312588A (ja) 1999-04-30 1999-04-30 グルコース脱水素酵素
JP2000009137A JP2001197888A (ja) 2000-01-18 2000-01-18 基質特異性に優れたグルコース脱水素酵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24136B true TWI224136B (en) 2004-11-21

Family

ID=26460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9108206A TWI224136B (en) 1999-04-30 2000-04-29 Glucose dehydrogenase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7049114B1 (zh)
EP (1) EP1176202B1 (zh)
KR (1) KR20020010624A (zh)
CN (1) CN100410379C (zh)
CA (1) CA2372741A1 (zh)
DE (1) DE60029775T2 (zh)
IL (1) IL146137A0 (zh)
TW (1) TWI224136B (zh)
WO (1) WO20000667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24136B (en) * 1999-04-30 2004-11-21 Koji Sode Glucose dehydrogenase
AU1596602A (en) 2000-10-27 2002-05-06 Peter Kratzsch Variants of soluble pyrroloquinoline quinone-dependent glucose dehydrogenase
KR20040004555A (ko) * 2001-03-13 2004-01-13 고지 소데 글루코오스 탈수소효소
PT2330407E (pt) 2001-09-14 2013-07-09 Arkray Inc Método, ferramenta e dispositivo para medir a concentração
JP2003093071A (ja) * 2001-09-26 2003-04-02 Koji Hayade グルコース脱水素酵素
US7476525B2 (en) 2002-05-27 2009-01-13 Toyo Boseki Kabushiki Kaisha Modified pyrroloquinoline quinone (PQQ) dependent glucose dehydrogenase with superior substrate specificity and stability
DE60323650D1 (de) 2002-07-04 2008-10-30 Ultizyme Int Ltd Glucosedehydrogenase
DE60331477D1 (de) 2002-12-24 2010-04-08 Ikeda Food Res Co Ltd Coenzymbindende glukosedehydrogenase
DE10320259A1 (de) * 2003-05-07 2004-11-25 Bayer Technology Services Gmbh Neuartige Glukose Dehydrogenase und ihre Herstellung
EP1666586B1 (en) * 2003-09-08 2009-10-21 Toyo Boseki Kabushiki Kaisha Pyrroloquinoline quinone (pqq)-dependent glucose dehydrogenase modification having excellent substrate specificity
KR101186718B1 (ko) * 2004-04-23 2012-09-27 아크레이 가부시키가이샤 변이 글루코오스 탈수소효소
NZ551870A (en) 2004-07-20 2009-02-28 Hoffmann La Roche Genetically engineered pyrroloquinoline quinone dependent glucose dehydrogenase comprising an amino acid insertion
ATE511538T1 (de) 2004-10-15 2011-06-15 Hoffmann La Roche Thermostabile mutanten pyrrolochinolin-chinon- abhängiger glucose-dehydrogenase
EP2365074A1 (en) 2005-03-25 2011-09-14 Ikeda Food Research Co. Ltd. Coenzyme-linked glucose dehydrogenase and polynucleotide encoding the same
DE602006011858D1 (de) * 2005-06-20 2010-03-11 Arkray Inc Mutante glucose-dehydrogenase
PL2010649T3 (pl) 2006-04-13 2017-08-31 F. Hoffmann-La Roche Ag Ulepszone mutanty rozpuszczalnej dehydrogenazy glukozowej zależnej od chinonu pirolochinoliny
WO2008001903A1 (en) 2006-06-29 2008-01-03 Ikeda Food Research Co., Ltd. Fad-conjugated glucose dehydrogenase gene
US7912057B2 (en) * 2007-01-12 2011-03-22 Wi-Lan Inc. Convergence sublayer for use in a wireless broadcasting system
JP5303461B2 (ja) * 2007-06-21 2013-10-02 有限会社アルティザイム・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グルコース脱水素酵素
FR2948680B1 (fr) * 2009-07-28 2013-10-04 Centre Nat Rech Scient Nouveaux mutants de la pqq s-gdh
US9148380B2 (en) * 2009-11-23 2015-09-2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equence numbering mechanism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WO2013052651A2 (en) * 2011-10-04 2013-04-11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Receiver-bas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controlling tcp sender behavior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with large buffer sizes
CN105331591B (zh) 2015-10-29 2020-02-28 英科隆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PQQ-sGDH突变体、聚核苷酸及葡萄糖检测装置
CA3137734A1 (en) * 2019-05-01 2020-11-05 Codexis, Inc. Engineered glucose dehydrogenases and methods for the reductive amination of ketone and amine compoun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3786A (ja) * 1997-03-03 1998-09-14 Koji Hayade 改変型グルコース脱水素酵素
JP2000350588A (ja) * 1999-04-08 2000-12-19 Koji Hayade グルコース脱水素酵素
TWI224136B (en) * 1999-04-30 2004-11-21 Koji Sode Glucose dehydrogenase
DE60323650D1 (de) * 2002-07-04 2008-10-30 Ultizyme Int Ltd Glucosedehydrogenas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176202A4 (en) 2002-10-30
IL146137A0 (en) 2002-07-25
DE60029775D1 (de) 2006-09-14
EP1176202B1 (en) 2006-08-02
EP1176202A1 (en) 2002-01-30
CN100410379C (zh) 2008-08-13
US20060019328A1 (en) 2006-01-26
WO2000066744A1 (fr) 2000-11-09
CN1353759A (zh) 2002-06-12
KR20020010624A (ko) 2002-02-04
CA2372741A1 (en) 2000-11-09
US7049114B1 (en) 2006-05-23
DE60029775T2 (de) 2007-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24136B (en) Glucose dehydrogenase
TW585917B (en) Glucose dehydrogenase
US6103509A (en) Modified glucose dehydrogenase
JP5873796B2 (ja) グルコース脱水素酵素
EP2447358B1 (en) Mutant glucose dehydrogenase
TW201307562A (zh) 改性之葡萄糖脫氫酶
US20050067278A1 (en) Oxygen electrode
JP2001346587A (ja) 基質特異性に優れたグルコース脱水素酵素
US7244581B2 (en) Glucose dehydrogenase
KR102159807B1 (ko) 디히드로게나아제 활성이 향상된 아마도리아제
JP2001197888A (ja) 基質特異性に優れたグルコース脱水素酵素
US20070134750A2 (en) Glucose dehydrogenase
KR101766522B1 (ko) 포도당 탈수소 효소
CN101173255A (zh) 葡萄糖脱氢酶
JP7339723B2 (ja) 変異型シトクロムタンパク質およびその利用
JP2003093071A (ja) グルコース脱水素酵素
JP2005270082A (ja) グルコース脱水素酵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