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94034B - Method of detecting human body in a vehicle - Google Patents

Method of detecting human body in a vehic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94034B
TW594034B TW091119150A TW91119150A TW594034B TW 594034 B TW594034 B TW 594034B TW 091119150 A TW091119150 A TW 091119150A TW 91119150 A TW91119150 A TW 91119150A TW 594034 B TW594034 B TW 59403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human body
temperature
sensor
wa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19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ouichirou Tsuchihashi
Yasushi Shinojima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T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Ten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Ten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94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9403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07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using microwaves or terahertz 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12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35Details of waveform analysis
    • A61B5/7239Details of waveform analysis using differentiation including higher order derivatives

Description

(i)594034
(發明說明應敘明··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先前技術、内容、實施方式及圖式簡單說明) 發明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與一種檢測人體存在之方法有關,尤與檢測車輛 内人體存在之方法有關。 先前技術 經¥發生炎夏下放在車輛内小孩,因車内高溫致熱死之 事故。為防止類此慘痛事故之發生,想出檢測車輛内是否 有人存在,車内高溫時發出任何警報之系統。 圖1係檢測有人侵入車内等,有人存在之感知器之例子。 圖中1係感知器,2係物體,在此為侵入者等之人體。感知 器1中振盧器11例如發出2·45 GHz之輸出,此輸出從發射天 線12照射人體2。從人體2之反射波以接收天線13接收,於 頻率變換器14複合發射波與反射波,形成拍頻信號。 上述感知器在車内有移動物體時,將此檢測為侵入者。 移動物體 < 檢測利用多普勒效應,從發射天線12向物體2 照射例如2.45 GHz之電波,照射之電波經人體2反射,以接 收天線13接收。而人體運動時,反射波之頻率因多普勒效 應’移位若干。例如發射頻率為fo時,反射頻率為f〇+ Δ。 在此,移位量△由下式導出。 發射頻率·發射頻率=(2v/c)fo ".(1) v ·人體2對感知器之相對速度 c :光速 式了知 △值與發射波f〇之頻率比較極小。例如發 射頻率為2.45 GHz時,厶約為數1〇 Hz。故由於直接量測移 (2) 飄__ ^ 1 Δ困難’故取發射波與接收波之拍頻,輸出與移位量 Δ —欵之頻率之信號。 但欲檢測車内靜眠之小孩存在時,可期待之動態僅賴呼 吸動作之輕微胸部動態。由呼吸之胸部運動,幼兒之振幅 、·力為2 mm,頻率約0.2 Hz-0.5 Hz。若頻率為〇·5 Hz時,胸部 運動速度不過2 mm/秒。此種微小低速之動作,利用多普 勒效應困難。例如發射頻率為2.45 GHz時,以2 mm/秒之動 作產生之多普勒頻率(移位量△)依上式為0.03 Hz。即欲得1 週期波形需1/0.03秒。但因呼吸運動約為0.5 Hz,故在此之 前運動方向逆轉。故此種領域不發生多普勒效應(第1課 題)。 又先前發射波使用微波,惟微波雖導電體可反射,惟非 導電體具有穿透之特性。因人體為導電體而反射微波’故 具有不受衣服等影響而可觀測胸部運動之優點。但因如圖 2所示,穿透非導電體之車窗玻璃’故具有易受外部變化 影響之缺難。圖2中車内R有人體2存在時’感知器1將此檢 測,惟亦透過窗玻璃G檢測車外之人體P之動態。一方面, 因車内欲檢測之動態為極小之呼吸運動,故需提高感知器 之靈敏度,惟附帶亦易檢測車外之動態(第2課題)。 故本發明之目的在提供一種車輛内之人體檢測方法,其 係可檢測如小孩睡眠時之極小呼吸運動者° 發明之揭系 為解決上述課題,依本發明之方法,其係求:發射波, 其係發自感知器者;與反射波,其係該發射波從呼吸運動 (3) 之人體反射者;之複合波,由該複合波之包格檢測車輛内 人體之存在。而發射波之頻率為4.7 GHz。 又人體存在以一定時間繼續檢測時,判斷為車輛内有人 體存在。 又車輛内溫度達對人體有危險之溫度時,使上述感知器 作用。 又设置監視車輛内溫度斜度之裝置,以該裝置預測車輛 内溫度達危險溫度時,預先使上述感知器作用。 又車輛内溫度變化緩和時,以任意時序一定時間使上述 感知器作用。 又車輛内溫度達危險溫度,且檢測出人體存在時,發出 警報。又危險溫度係指有害人體之高溫或低溫。 又人體存在未以一定時間繼續檢測時,停止上述感知器 之作用。 又車輛内確實有人存在之狀態下,使上述感知器作用, 而檢測有人體存在時,判斷為感知器正常,未檢測人體存 在時,判斷為異常。 依本發明’求:發射波,其係發自感知器者;與反射波, 其係該發射波從呼吸運動之人體反射者;之複合波,由該 複合波之包格檢測車輛内人體之存在。尤因使發射波之頻 率為4·7 GHz以上,故可檢測呼吸運動之微小胸部運動,並 可檢測靜眠中之小孩之存在。 又因s車輛内溫度達危害人體之溫度時,或預測將達危 險溫度時使感知器作用,故可減少檢測車外人體動作之
594034 事。又因溫度變化緩和時,以任意一定時間使感知器作用, 故可節約能源。 發明之詳細說明 圖3係使用依本發明之方法所用介質諧振器之感知器3之 構造示意圖。圖3中,De係介質諧振器,Tr係集電極藉電 阻R1連接於電源,發射極接地之電晶體。Tr之基極藉電阻 R2連接於電源,並藉微分器之電容器C連接於放太器4。而 從介質諧振器De發射之電波藉收發天線3 1照射物體,藉收 發天線3 1接收反射波。將介質譜振器發射之發射波波形與 由物體反射之反射波波形之複合波信號,施加於電晶體Tr 之基極。而複合波信號之基極電位經電容器C微分,輸出 於放大器4放大。經放大之輸出藉低通濾波器5輸入微電 腦。7係溫度感知器,因應溫度變化調整微電腦6。 圖4係用本發明之微波檢測微小動態方法之原理圖。圖4 中xQ係t==0之物體位置,從收發天線3 1向以速度ν接近之物 體2發射發射波Asin( ω Gt)時,反射波即為Bsin{ ω 0(t-2x/c)}。 在此,x為物體2之位置,c為光速。若x==xQ-vt,則反射波即 為
Bsin[6i) 〇{t-2(x〇/c-vt/c)}]
Bsin{ ω 〇( l + 2v/c)t- ω 〇(2x〇/c)}…(2) 多普勒效應係於(2)式第1項ω Q(l + 2v/c)t,十分長之期間v 為一定時具有。但如呼吸動作之微小動作,因物體頻繁進 行向正負方向改變方向之往復運動,故可將v本身考慮為 時間t之函數。但可考慮如下。即因v十分小,故以為v==〇靜 594034 (5) 止者。 圖5係來自感知器1之照射波與來自物體2之反射波之相 位關係圖。從靜止物體之反射波之相位差係如圖5所示, 依靠物體與感知器之距離L。圖5中,照射波之波形為(a)、 相位差0時之反射波波形為(b)相位差9〇。時之波形為(c)。反 射波與接收波之相位差如何,係由感知器1與人體2之距離 決定。 圖6A〜6C係對照射波(a)之反射波及複合波圖。圖6A係反 射波(b)之相位差β為〇時之複合波(Sab)。圖紐係反射波(c) 之相位差0為90。時之複合波(Sac)。圖6C係反射波(d)之相 位差0為180。時之複合波(Sad)。 由圖6A〜6C之複合波形可知,發射波之照射波與接收波 之複合波之波形,若物體大小及表面材質不變,則由物體 與感知器之距離而變化。故物體運動時複合波(s)變化如 圖7所示。將此複合波(s)之包格(E)微分,取出包格之變化 分’即可得因應與物體相對速度之信號。 但在車内靜止人之對象之動作,為因呼吸之胸部或腹部 之往復運動,週期為0·2-0·3 Hz,振幅不過1-2 mm。由此產 生之動態波形如圖8。 圖8係圖3所示構造中,將2.45 GHz之微波照射物體之物 體檢測感知器,檢測呼吸動作時之波形。又因2.45 GHz之 波長為12 cm,惟反射波之行程為往復’故有效波長可認 為一半之6 cm。 圖8中,波形(W)為照射之微波,波形Ο)係振幅2 mm、 -10- (6)
594034 頻率〇·5 Hz〈呼吸運動形成之信號波形。輸出之波形(幻之 仏號〜率並非(1)式所得依多普勒效應者,而為輸出物體 之往復運氣士 本身。由於如此加上微分電路即可取出相當於 呼及之微小k號。但有依振幅2 mm之呼吸運動在微波波形 之何處進行,以致感知器之輸出迥然迴異之問題。 圖9係感知器之輸出因應進行振幅2 之往復運動之物 體與感知器之距離如何變化之圖。由圖可知,每隔3 cm存 在幾乎供法獲得輸出信號之點。此乃表示感知器產生之微 波電磁場之山與谷部分輸出之信號小。 圖10係物體在感知器發射之2_45 GHz微波作出之電磁場 波形,及此電磁場劇急變化之位置,與電磁場不甚變化之 位置(或山之位置),往復動作時感知器形成之信號波形 圖。 如圖10所示,由微波(w)之電磁場劇急變化之位置(A)之 微小往復運動產生之信號波形(wl)之振幅雖大,惟由電磁 場不甚.菱化之位置(B)之微小往復運動產生之信號波形(w2) 之振幅小,檢測呼吸運動困難。 故發明人認為提高發射波之微波頻率,則無論於微波波 形之任何位置進行往復運動,由微小運動產生之信號波形 之振幅並不相當小。 圖11A、11B係微波頻率2·45 GHz時,及更高之頻率例如5 GHz時,由微小運動形成之信號波形。圖UA係微波頻率為 2.45 GHz時之微波(Wa),由電磁場不甚變化之位置(B)之微 小運動產生之彳§號波形之振幅係如波形(Wa)所示變小。一 (7) 594034
方面,圖11B係微波頻康s nJL 、羊5 GHz時之波形(w 同不甚變化之位置(^之,1、1 & 兹野相 小運動產生之 係如波形(wb)所示變大。 裉^ 即使 吸動作 之識別 小信號 最大輸 範圍時 發射頻 由使用 一方 態,需 發射波之彳政波頻率並不* 、嫩丨a哚 不目两问,惟原理上可檢測呼 <微小#號。但實際上有立、 啕木曰义影響,與微小信號 困難。使用通常之裝備每 就 ㈣時’能以噪音識別檢測之最 振幅約為全範圍振幅之 1〇/〇。於圖10之位置(A)可 出’,位置(B)為最小輸I於位置⑷所得信號為全 ’位置(B)所得最小信號之振幅成為全範圍之10%之 率,係物體往復運動之4 軔《振幅為2 mm時,為4.7 GHz。 上述方法,本發明解決第1課題。 面,如圖2之說明,五,. 兄為了不檢測車外之人及車輛動 使用不穿透車窗玻璃之頻率之微波。 圖12係微波頻率與窗玻璃之穿透率之關係曲線圖。如曲 線圖所示,窗玻璃之穿透率為4·7 GHz附近,而衰減量加大。 故若用4·7 GHz以上微波時檢測車外之人及車輛動態之可能 性減少。由於用上述方法,本發明解決第2課題。 其次’就依上述本發明之車輛内人體檢測方法之實施例 說明如下。 (實施例1) 車輛内有人體存在時,由其呼吸運動從感知器發出之微 波之反射波將產生起伏。如前述,用高頻率微波時對車外 動態雖不受影響,惟車外有大動態時,將其檢測之可能性 存在。但車外動態例如有步行者通過時,為單一之檢測。 •12- 594034
(8) 一方面,車輛内有人存在時,呼吸運動繼續而被檢測。故 長時間,例如數分鐘微波之反射波繼續產生起伏時,可判 斷為車輛内有人體存在。一方面,非如此時可視為車外之 動態。 圖13係依上述想法之本發明方法實施例之流程圖。圖丄3 中,接通感知器時,等待一定時間,例如2秒鐘(S1),其間 判斷感知器是否檢測呼吸(S2)。若是則在檢測呼吸間遞增 計數(S3),判斷是否經過一定時間,例如3分鐘(S5)。若是 則判斷其間計數是否為一定值以上(S6)。而若是則判斷為 有人體(S7) 0又於S6判斷計數非一定值以上時(N〇),即判 斷為人體不存在(S8)。又於S5判斷未經過一定時間時(N〇), 即回S1。 一方面,於S2判斷感知器未檢測呼吸時(N〇),遞減計數 (S4),判斷是否經過一定時間,例如3分鐘(S5)。若是則判 斷其間計數是否為一定值以上(S6)。以下,同前述者。 又上述流程圖所含控制,係由圖3之微電腦6執行。 (實施例2) 車輛内有人存在處於危險狀態,主要為車輛内溫度上界 達向溫時,或成為低溫時。故非經常監視車輛内是否有人, 而在車輛内溫度上昇達高溫時,或即將高溫時,使感知器 作用,檢測車輛内是否有人存在,較為有效。又由於如此 不經常檢測,可減少檢測車外動態之可能性、 圖14係依上述想法之本發明方法之圖。圖“中,橫軸為 時間’縱軸為車輛内溫度。、經常監视車輛内溫度,車辆内 €2! -13- 594034 (9) 達高溫時,使感知器作用。如圖14所示,車輛内溫度達點 線所示危險溫度Td時,或接近危險溫度時,於一定時間内 使感知器作用,其結果檢測車輛内有人體存在時,使其發 出警報(Ar)。由此,可以僅在必要時使感知器作用,告知 危險。 於上述說明,僅示達高溫時,惟成為低溫時亦同。以下 實施例亦同。 (實施例3) 實施例2係達危險溫度時才使感知器作用,檢測車輛内 是否有人體存在。但實施例2係使感知器作用至檢測車輛 内是否有人體存在,需數分鐘,而有傷害車輛内人體之虞。 為避免此種情形,實施例3係設監視車輛内溫度斜度之裝 置,由該裝置預測車輛内溫度上昇(或下降)達危險溫度 時,預先使感知器作用者。 圖15係依上述想法之本發明方法之圖。圖15中,橫軸為 時間,縱軸為車輛内溫度。經常監視車輛内溫度,當溫度 斜度達一定值以上時,預測車輛内將達高溫使感知器作 用。例如圖15所示,在時間△ t之間,車輛内溫度僅上昇△ T時,於△ T/ △ t達一定值以上時,預測車輛内將達高溫而 在達危險溫度前使感知器作用一定時間(ts)。而檢測車輛 内有人體存在,且溫度達點線所示危險溫度(Td)時,使其 發出警報(A〇。由此,可以僅在必要時使感知器作用,告 知危險。 (實施例4) -14- 594034 (ίο) 貫施例2及3係依一定條件設定感知器之作用開始時期 但即使溫度變化緩和檢測人體非緊急時,並不知在何時、、设 度將急速上昇。雖然如此,經常使感知器作用將使效率不 佳,又亦有車輛周邊有人徘徊導至感知器誤測之可能性。 故依本發明之方法,設監視溫度斜度之裝置,車輛内溫度 變化緩和時,以任意時序使上述感知器作用一定時間,在 檢測車輛内有人體存在後,手輛内溫度達危險溫度時,使 其發出警報。
圖16係依上述想法之本發明方法之圖。圖丨6中,如(1)、 (2)、(3)所示,以任意時序使上述感知器作用一定時間。 而在檢測車輛内有人體存在後,車輛内溫度達危險溫度 時’使其發出警報。例如在(1)與(2)時未檢測人體,而在(3) 時仏測後達危險溫度T d時,使其發出警報。又雖在(2)時檢 測人體,惟在(3)時未檢測時,即使達危險溫度亦使其不 發出警報。 圖17係上述實施例2、3、4之流程圖。首先判斷是否滿
足感知器作用條件(S1)。感知器作用係指例如點火斷開, 全部車門為關閉狀態等。其次預測車内溫度之上昇速度 (S2) 〇 預測結果,似將達危險溫度時,或已達危險溫度時(實 施例2),使感知器作用檢測車輛内是否有人體存在(S3)。 而判斷檢測結果是否檢測到人體存在(S丨0),若是則使其發 出警報(S 11)。 一方面,預測結果若判斷例如數十分鐘以内似將達危險 •15- 594034
(ii) 溫度時(實施例3),預測至達危險溫度之時間,此時間加 上檢測人體所需時間(5或丨〇分鐘),判斷在達危險溫度前是 否需以感知器檢測人體之時間,若是則預先使感知器作用 檢測是否有人體存在(S5)e其次判斷是否達危險溫度(S6), 若是則判斷是否檢測到人體(S10)。若是則使其發出警報 (S11) 〇 又若預測到達危險溫度之可能性少,或即使達危險溫度 惟需較長時間時(實施例4),使其產生隨機數(S7)。而判斷 是否經過依隨機數之規定時間(S8)。若否則再度做相同之 判斷,若是則使感知器作用檢測是否有人體存在(S9)。其 次判斷是否達危險溫度(S6),若是則判斷是否檢測到人體 (S10)。而若是則使其發出警報(S11)。 (實施例5) 通常’不易想像長時間,例如24小時車内有人。故若經 過如此長時間後,可說無需檢測是否有人體。故此種情形 時停止感知器之作用,切斷系統,減低車輛之暗電流。 圖18係依上述想法之本發明方法之流程圖。首先判斷是 否滿足感知器作用條件(S1)。感知器作用係指例如點火關 閉王部車門為關閉狀態等。首先判斷是否滿足感知器作 用條件(S1)。感知器作用係指例如點火關閉,若是則系統 作用(S2)。若否則判斷是否再度滿足作用條件。系統作用 時判斷是否經過-定時間,例如24小時(S3)。若是則系統 終止。一方面,若否則再度回至S3 ^ (實施例6) 594034
(12) 上述實施例係有關感知器如何檢測人體,何時發出警報 之方法。 本實施例係判斷感知器是否正常作用者。例如車輛以時 速5 km以上行駛時,判斷車内確實含駕駛者之人存在。此 時若感知器未檢測人體存在時,可判斷感知器之作用異 圖19係依上述想法之本發明方法之流程圖。首先判斷是 否滿足自行診斷條件(S1)。自行診斷條件在此例如車速為5 km以上。若是則使感知器作用(S2)。其次判斷是否有人體 存在(S3)。若是則判斷感知器之作用正常(S4)。一方面, 若否則因雖人體存在但未檢測人體存在,故判斷異常(S5)。 圖式之簡要說明 圖1係檢測有人存在之感知器圖。 圖2係說明感知器已檢測車外動態可能性圖。 圖3係使用依本發明之方法所用介質諧振器之感知器構 造示意圖。 圖4係用本發明之微波檢測微小動態方法之原理圖。 圖5係來自感知器之照射波與來自物體之反射波之相位 關係圖。 圖6A〜6C係對照射波之反射波及複合波圖。 圖7係物體運動時複合波之包格圖。 圖8係將2.45 GHz之微波照射物體之物體檢測感知器,檢 測呼吸動作時之波形。 圖9係感知器之輸出因應物體與感知器之距離如何變化 594034
(13) 之圖。 圖10係物體在微波電磁場劇急變化之位置,與不甚變化 之位置,往復動作時感知器形成之信號波形圖。 圖11A、11B係微波頻率2.45 GHz時,及更高時由微小運 動形成之信號波形圖。 圖12係微波頻率與窗玻璃之穿透率之關係圖。 圖13係用本發明實施例之流程圖。 圖14係依本發明方法之圖。 圖15係依本發明方法之圖。 圖16係依本發明方法之圖。 圖17係用本發明實施例之流程圖。 圖1 8係用本發明實施例之流程圖。 圖19係用本發明實施例之流程圖。 圖式代表符號說明 卜3 感知器 2 物體、人體 4 放大器 5 低通濾波器 6 微電腦 7 溫度感知為 11 振盪器 12 發射天線 13 接收天線 14 頻率變換器 594034 (14) 31 收發天線 De 介質諧振器 Tr 電晶體 R 電阻 C 電容器^ Ar 警報
-19 -

Claims (1)

  1. 594034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檢測車輛内人體存在之方法,其係求取複合波, 該複合波之包格檢測車輛内人體之存在者,該複合波 為以下波之合成:發射波,其係發自感知器者;與反 波,其係該發射波從呼吸運動之人體反射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檢測車輛内人體存在之方法 其中在上述發射波之頻率係4.7 GHz以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檢測車輛内人體存在之方法 其中一定時間繼續檢測出人體存在時,判斷車輛内有 體存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檢測車輛内人體存在之方法 其中車輛内溫度達危害人體之溫度時,使上述感知器 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檢測車輛内人體存在之方法 其中設置監視車輛内溫度斜度之裝置,以該裝置預測 輛内溫度達危險溫度時,預先使上述感知器作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檢測車輛内人體存在之方法 其中設置監視車輛内溫度斜度之裝置,車輛内溫度變 緩和時,以任意時序一定時間使上述感知器作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至6項中任一項之檢測車輛内人體 在之方法,其中車輛内溫度達危險溫度,且檢測出人 存在時,發出警報。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檢測車輛内人體存在之方法 其中上述危險溫度係有害人體之高溫或低溫。 由 係 射 5 人 作 J 車 J 化 存 體
    594034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檢測車輛内人體存在之方法, 其中人體存在未以一定時間繼續檢測時,停止上述感知 _ 器之作用。 ^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檢測車輛内人體存在之方法’ 其中車輛内確實有人存在之狀態下,使上述感知器作 用,而檢測有人體存在時,判斷為感知器正常,未檢測 人體存在時,判斷為異常。
TW091119150A 2001-08-24 2002-08-23 Method of detecting human body in a vehicle TW59403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54528A JP2003066157A (ja) 2001-08-24 2001-08-24 車両内人体検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94034B true TW594034B (en) 2004-06-21

Family

ID=19082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19150A TW594034B (en) 2001-08-24 2002-08-23 Method of detecting human body in a vehicle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036390B2 (zh)
EP (1) EP1420270B1 (zh)
JP (1) JP2003066157A (zh)
KR (1) KR20030045816A (zh)
CN (1) CN1325939C (zh)
DE (1) DE60236169D1 (zh)
TW (1) TW594034B (zh)
WO (1) WO20030192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43309B2 (ja) * 2002-07-29 2008-02-06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車両内人体検知方法
DE10259522A1 (de) 2002-12-19 2004-07-01 Robert Bosch Gmbh Radargestützte Sensierung von Lage und/oder Bewegung des Körpers oder im Körper von Lebewesen
JP4489539B2 (ja) * 2004-09-03 2010-06-23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レーダ装置
JP4557646B2 (ja) * 2004-09-08 2010-10-06 新明和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立体駐車場の場内監視システム
US7348880B2 (en) * 2005-07-18 2008-03-2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Occupant detection and temperature forewarn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JP2007071658A (ja) * 2005-09-06 2007-03-22 Ishikawajima Shibaura Mach Co Ltd 動体検知システム
US7492306B2 (en) 2006-03-24 2009-02-17 Tdk Corporation Boundary crossing object detection system
CN102114760B (zh) * 2006-08-09 2012-11-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车载用离子发生系统
DE102008039558B4 (de) * 2008-08-25 2018-12-2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JP5201531B2 (ja) * 2008-09-18 2013-06-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室内事故防止装置
US9566927B2 (en) * 2012-12-17 2017-02-14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heat emitting objects
DE102013201836A1 (de) * 2013-02-05 2014-08-07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nwesenheitserkennung von Objekten in einer Fahrgastzelle eines Fahrzeugs
CA2902180C (en) * 2013-02-26 2023-08-15 Natrix Separations Inc. Mixed-mode chromatography membranes
CN105452898B (zh) * 2013-08-14 2018-02-13 Iee国际电子工程股份公司 车辆乘用的雷达感测
WO2015140333A1 (en) 2014-03-21 2015-09-24 I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 Engineering S.A. Method and system for unattended child detection
US9481295B2 (en) 2014-03-22 2016-11-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mergency vehicle maneuver communications
US10297130B2 (en) * 2015-10-25 2019-05-21 Igor Friedman System for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a child within a vehicle by sending a signal to a mobile device after a predetermined amount of time
CN105253085A (zh) * 2015-11-14 2016-01-20 大连理工大学 车内滞留乘员状态识别及险态控制系统
JP2017181225A (ja) * 2016-03-30 2017-10-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乗員検知装置
EP3255464B1 (de) * 2016-06-09 2021-04-07 VEGA Grieshaber KG Empfängerschaltung für eine mikrowellenschranke
WO2018035540A1 (en) * 2016-08-19 2018-02-22 Seth Campbell Vehicle occupant detection system
US11918330B2 (en) 2017-03-08 2024-03-05 Praesidium, Inc. Home occupant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system
US10989806B2 (en) 2017-03-08 2021-04-27 Praesidium, Inc. Home occupant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system
WO2019075381A2 (en) * 2017-10-13 2019-04-18 J. Brasch Co., Llc ASSISTANCE TECHNOLOGY TO OPERATE CARE HOMES AND OTHER HEALTH CARE FACILITIES
US10424182B1 (en) 2018-03-02 2019-09-24 Ancer, LLC Child in vehicle detector
US11230293B2 (en) 2018-06-11 2022-01-25 I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 Engineering S.A. Method for robust vehicle occupancy detection with vital sign monitoring
WO2020042444A1 (zh) * 2018-08-31 2020-03-05 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人体存在探测器及其人体存在探测方法
CN113169444B (zh) 2018-12-06 2023-11-21 Iee国际电子工程股份公司 用于内部汽车雷达感测应用的雷达装置
LU101622B1 (en) * 2020-01-28 2021-07-30 Iee Sa Method of Operating a Radar Sensor System for Vital Sign Detection with Elimination of Signals Excited by Interfering Movements
FR3117966B1 (fr) * 2020-12-17 2023-06-02 Faurecia Interieur Ind Système de détection d’intrusion pour un véhicule et véhicule et procédé associés
JP7300782B1 (ja) 2022-11-07 2023-06-30 株式会社ユピテル システム等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8672B2 (en) * 1992-05-05 2004-08-17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Audio reception control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a vehicle
US4914422A (en) * 1989-09-14 1990-04-03 Daniel Rosenfield Temperature and motion sensor
CN1056751A (zh) * 1990-05-18 1991-12-04 邵蔚大 人体接近传感的方法及电路
US5329949A (en) * 1992-03-17 1994-07-19 Lane Moncourtois Home wash system with radio-controlled infrared motion sensor activator
JPH07509793A (ja) * 1992-05-11 1995-10-26 サーブ スカニア コンビテック アクティボラグ 検出及び情報転送を行う装置
US5510765A (en) * 1993-01-07 1996-04-23 Ford Motor Company Motor vehicle security sensor system
EP0720443A1 (en) 1993-02-25 1996-07-10 Advanced Monitors Holdings Limited Ultrasonic monitor
DE4335773C2 (de) * 1993-10-20 2000-07-27 Mader Elektronik Und Telekommu Bewegungsmelder
DE9400950U1 (de) 1994-01-20 1995-08-24 Selectronic Vertriebs Gmbh Vorrichtung zur Erfassung lebender Körper sowie deren Verwendung
JPH08113106A (ja) 1994-10-19 1996-05-07 Hitachi Ltd エアバッグシステム
GB2300776A (en) * 1995-05-10 1996-11-13 Plessey Semiconductors Ltd Car alarm
JPH0946205A (ja) * 1995-05-25 1997-02-14 Omron Corp 物体検知装置及び人体センサ
KR0151302B1 (ko) * 1995-07-13 1998-12-15 구자홍 위치판별 적외선센서와 이를 이용한 센싱방법
JP3527362B2 (ja) * 1995-12-21 2004-05-17 新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駐車場内人体検知装置
DE19549313A1 (de) 1995-12-29 1997-07-03 Richard Prof Dr Schimko Anordnung zur Detektion von Lebewesen
DE69707941T2 (de) * 1996-02-29 2002-06-27 Denso Corp Eindringungserkennungs-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e
JPH09254633A (ja) 1996-03-26 1997-09-30 Omron Corp 車内での熱害防止装置
GB2322029A (en) * 1997-02-04 1998-08-12 Plessey Semiconductors Ltd Microwave vehicle alarm
US6252240B1 (en) * 1997-04-25 2001-06-26 Edward J. Gillis Vehicle occupant discrimin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6028509A (en) * 1998-03-18 2000-02-22 Rice; David Voice activated vehicle alarm system
US6220627B1 (en) * 1998-04-20 2001-04-24 Automotive Systems Lab Occupant detection system
US6639512B1 (en) * 1998-07-15 2003-10-28 Kyu-Woong Lee Environmental warning system
JP2001160192A (ja) * 1999-12-03 2001-06-12 Hitachi Ltd 車の異常事態通報システム
AU2002239340A1 (en) * 2000-11-16 2002-06-24 Lori L. Burgner Vehicle compartment occupancy detection system
US20030038722A1 (en) * 2001-08-22 2003-02-27 Trw Inc. In-vehicle human presence detection and aid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066157A (ja) 2003-03-05
CN1325939C (zh) 2007-07-11
EP1420270A4 (en) 2004-11-03
DE60236169D1 (de) 2010-06-10
CN1468379A (zh) 2004-01-14
US7036390B2 (en) 2006-05-02
EP1420270A1 (en) 2004-05-19
US20040020314A1 (en) 2004-02-05
EP1420270B1 (en) 2010-04-28
WO2003019236A1 (fr) 2003-03-06
KR20030045816A (ko) 2003-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94034B (en) Method of detecting human body in a vehicle
CN110045370B (zh)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人体感知方法及其系统
CA2199121C (en) Range-gated field disturbance sensor with range-sensitivity compensation
Santra et al. Short-range millimetric-wave radar system for occupancy sensing application
Yavari et al. Is there anybody in there?: Intelligent radar occupancy sensors
JP3471803B2 (ja) 超広帯域レーダの運動センサ
WO2009083017A1 (en) Movement detector for detecting the movement of a breathing activity
US8004451B2 (en) Adaptive microwave security sensor
RU2311658C9 (ru) Сенсор для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движущихся объектов при помощи сверхширокополосного зондирующего сигнала (варианты)
KR102389526B1 (ko) 차내 생명 감지 시스템 및 그 감지 방법
Lazaro et al. Seat-occupancy detection system and breathing rate monitoring based on a low-cost mm-wave radar at 60 ghz
CN108344993A (zh) 用于空间的准确监视的装置和方法
US9205808B2 (en) Intrusion detection device
KR102289031B1 (ko) 레이더를 이용하여 바이탈 신호를 감지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2006255141A (ja) センサー装置
JP2000298776A (ja) 侵入検出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387472B2 (ja) 人体検知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ベッド
RU2287841C1 (ru) Доплеровский радиоволновой извещатель для охранной тревожной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US3673590A (en) Device to detect motion
JP2019168364A (ja) 移動体検知システム、移動体検知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車両
JP2001231716A (ja) 可動体検知装置、及びトイレ装置
US20230343201A1 (en) Method for scanning for presence inside a locked vehicle, associated device and scanning system
KR102126580B1 (ko) 자동차 승객 감지용 마이크로웨이브 센서 모듈
JPH02208584A (ja) 自動ドアーの起動スイッチ装置
JP2575867B2 (ja) 自動ドアーの起動スイッ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