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87348B - Multi substra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 Google Patents

Multi substra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87348B
TW587348B TW092100169A TW92100169A TW587348B TW 587348 B TW587348 B TW 587348B TW 092100169 A TW092100169 A TW 092100169A TW 92100169 A TW92100169 A TW 92100169A TW 587348 B TW587348 B TW 58734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tent application
item
substrate
substrates
laye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00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304237A (en
Inventor
Ewald Karl Michael Guenther
Charles Wee Ming Lee
Original Assignee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filed Critical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Publication of TW200304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304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873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8734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90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51Thickne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2Stacked devices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each emitting at different wavelength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587348 玖、發明說明 (發明說明應敘明: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先前技術、內容、實施方式及圖式簡單說明) (一)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有機發光二極體(OLE D)裝置。特別是, 本發明是有關於多彩色和全彩色〇 L E D裝置。 (二) 先前技術 第1圖顯示出一傳統的單色(m ο η 〇 c h 1· 〇 m e )〇L E D裝置1 0 0 。該0 L E D裝置包括有一或更多的有機功能層1 0 4 (其係在 一導電陰極1 〇 2和一陽極層1 0 6之間)的一功能堆。 該功能堆係形成在一透明基板1 0 8上。該等導電層可被 印上圖案(patterned),以在該基板上形成一或更多的細胞 (cells)或畫素。 在操作中,透過各陰極和陽極,以把各電荷載子(charge carriers)射出,以在各功能層中結合。各電荷載子之結合 會使該功能層發射出可見的放射。 0 L E D裝置的各基本優點爲低的驅動電壓、低的功率消 耗、大的視角、高對比(c 〇 n t r a s t)、快速反應、強壯設計 (r u g g e d d e s i g η )、以及用於低製造成本之潛力。爲了要完 全地利用〇 L E D裝置的此等優點。和用於彩色平面顯示器 之潛在的可應用性,則可產生多彩色和全彩色版本。 在業界中有數種能製造出彩色顯示器之方法:一寬頻 (b r 〇 a d b a n d )(即白色)發射器(e m i 11 e r )和彩色濾光片(c ο 1 〇 r filter)、一短波長(即藍色)發射器和用於綠色和紅色發射 器的下轉換器(d 〇 w η - c ο n v e 1· t e r )、各有機材料(其係在該相 587348 同的基板上發射出不同的色彩)、以及用於光譜過濾 (s p e c t r a 1 f i 11 e r i n g )的微孔結構、染料材料的罩幕擴散 (m a s k e d d i f f u s i ο η )或染料的選擇性雷射漂白(b 1 e a c h i n g )。 所有的此種方法皆承受的缺點有:材料之不可獲得性、 功率無效率、顯像失真、昂貴以及無效率之製造、降低性 能以及其它理由。例如,在業界中幾乎沒有任何有效率的 而且穩定的寬頻發射器。使用多彩色轉換材料(c ο 1 〇 r C ο η V e r s i ο n m a t e r i a 1 s )會導致影像失真和較不亮麗之顯示 @ 器。在一單一基板的表面(其係具有不同的發光有機材料) 上產生各畫素會導致裝置性能之損失和空間解析度之損失 。噴墨印刷(I n k - j e t p r i n t i n g )是一種方法,但是它需要一 連串的加工製程,其會導致低的解析度和低的產量。 另一種方法要把具有不同的發射異性結構(emitting h e t e r 〇 s 11· u c t u r e )裝置之各層堆疊在一單一基板上。使用一 垂直式堆疊結構的多彩色OLED裝置之習知實例在美國專 利申請案2 0 0 1 0 0 0 0 0 0 5,F 〇 r 1· e s t等等則已有揭露。該主要 φ 的缺點是用於該堆疊結構之各材料必須實質地透明,具有 低的光吸收,由於來自每個裝置中的光束(b e a m 〇 f 1 i g h t) 會完全地相互重疊之故,因此,在該裝置構造上有多的限 。如同上述所說明的,業界一直希望提供一種改進之製造 過程,其係設計於多彩色和全彩色OLED裝置之有效率的 生產。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有關於〇 L E D裝置。特別是,本發明是有關包 587348 括有多基板的彩色〇 L E D裝置。 根據本發明,包含有各主動構件的多基板是相互堆疊在 一起,每個基板的各主動構件會發射出具有一給定之波長 之光或彩色,不同的基板的各主動構件皆被安置在一非堆 疊的圖案(η ο η - 〇 v e r 1 a p p i n g p a 11 e r η )中,以允許非堆疊光路 徑能從不同基板的主動構件中發光。 在其它的實施例中,不具有各主動構件的基板可被設置 在兩基板(其係具有各主動構件)之間。此等主動構件皆分 佈在每個基板的表面之一上或兩個表面上。在本發明的一 實施例中,各基板的表面皆被刺穿和交錯排列(s t a g g e r e d ) 以把發光水準帶至一類似的高。在一實施例中,各基板皆 藉由各間隔粒子(spacer particles)而分離開,以避免該堆 疊之各基板與各主動構件接觸。 本發明可克服固有的問題,像效率之損失、影像失真、 材料之不可獲得、昂貴的以及無效率之製造和與其它技術 有關的性能之降低。 (四)實施方式 第1圖顯示出一傳統單色〇 L E D裝置而且如前所描述的 。此用於該單色裝置的基本製造製程是使用在本發明中, 以形成一多彩色〇 L E D裝置,如下列所述。 第2圖顯示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薄的撓性 0 L E D裝置2 0 0。該0 L E D裝置包括有多基板,其上有各主 動構件形成於該裝置區域中。在上基板2 0 2上的主動構件 皆包括有一或更多被夾在而導體層2 1 0和2 1 4之間的有機 587348 層2 Ο 6。類似地,在下基板2 Ο 4上的各0 L E D主動構件皆 包括有一或更多形成在兩導體層2 1 2和2 1 6之間的有機層 2 0 8。在一實施例中,該等導體層皆分別以第一和第二方向 以帶子狀(strips)來形成。典型地,該第一和第二方向係相 互垂直。各〇 L E D畫素皆形成在該基板的裝置區域中。 在一實施例中,各基板2 0 2和2 0 4皆包括有一透明材料 ,例如塑膠或玻璃。能適當地支撐各〇 L E D細胞的其它材 料也可用來形成各基板。在一實施例中,各基板皆包括有 一撓性材料,例如一用於形成一撓性裝置之塑膠膜。各種 不同商業上可利用的塑膠膜可用來做爲該基板。例如,此 等膜包含有透明的聚對酞酸乙二酯(P E T )、聚對酞酸丁二酯 (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聚碳酸酯(PC)、聚醯亞 胺(P I)、聚碾i ( P S Ο )、以及聚對伸萘基醚® ( P E S )。其它材 料例如聚乙烯(P E )、聚丙烯(P P )、聚氯乙烯(P V C )、聚苯乙 烯(P S )、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Ρ Μ Μ A )也可使用來形成此 基板。 典型地,此等薄基板之厚度係小於約〇 . 5 m m,較佳約0 . 0 1 〜0.2mm。使用薄或超薄的各基板有利地把由以不同高度 的發光所造成的視差(parallax)降低或減至最小。在一此情 況下,此等薄基板可能機械地不穩定,造成各加工問題。 可使用一暫時的支撐層(未顯示),以在製造製程期間中使 該基板穩定。例如,該暫時的支撐層可設置在該基板的背 面上。在一實施例中,該暫時的支撐層皆包括有一被塗覆 有一用於固定至該基板之黏著物的一聚合物薄片。在加工 587348 製程之後,因爲該裝置封裝可用來使該裝置機械地穩定, 所以可移除此暫時層。 在一實施例中,此等導體層2 1 4和2 1 6皆包括有一透明 導體材料,例如銦錫氧化物(I T 0 )。其它型式的透明導體層 ,如包含有鋅氧化物和銦鋅氧化物皆可使用。可選擇地, 祇有兩導體層其中之一是透明的。此透明的導體層是靠近 於該視表面(v i e w i n g s u r f a c e )而被設置,其允許來自該主 動構件中之光可被看見。比如說,此透明層是靠近該基板 而被設置,透過該基板,可看見光。可選擇地,此上電極 是該透明電極。各種不同的技術,例如化學氧相沈積(C V D ) 、物理氣相沈積(P V D )、以及電漿增強C V D ( P E C V D )皆可使 用,以形成該導體層。此導體層應該爲薄的,以降低光吸 收(〇 p t i c a 1 a b s 〇 r p t i ο η )和對後續的膜之形成(同時能滿足電 氣需求)的負面影響。此導體層典型地大約0 . 0 2〜1微米厚。 此等導體層2 1 4和2 1 6皆如所需的形成圖案,以選擇地 把該層之各部份移除。各已圖案化導體層可做爲用於各 0 L E D細胞的第一電極在一實施例中,各導體層皆形成圖 案,以形成帶子狀來做爲例如一畫素化OLED裝置之陽極 。傳統的技術,例如微影成像和蝕刻也可用來對該導體層 形成圖案。也可使用利用一壓印機(st amp)的圖案化技術。 此等技術皆揭述在國際專利申請中,其名稱爲「元件層之 機械地形成圖案(M e c h a n i c a 1 P a 11 e 1· n i 11 g 〇 f a D e v i c e L a y e r)」 (PCT 申言靑案號 PCT/SG 99/00074 , Attorney docket number 9 9 E 8 0 6 2 ),在此倂入本文中來參考。 -10- 587348 各主動構件2 Ο 6和2 Ο 8皆包括有一或更多形成在此等基 板上的有機功能層。該等功能層皆從各有機化合物(其係以 它們的能力而被選定,以發射出不同的彩色)而製造出來。 此等有機化合物包括有,例如共軛聚合物(polymer)或低分 子材料,比如該A 1 q 3。在一實施例中,此等有機化合物皆 包括有甲氧基-乙基己氧基-PPV(MEH-PPV)其可發射出橘 色光。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有機化合物包含有發紅光的 (經氰基取代之PPV(CN-PPV)或發藍光的9,9 -甲基取代之 聚蒔(P P P )聚對伸苯基聚合物。可也使用其它型式的功能層 。可藉由傳統的技術,例如溼式製程,比如說旋轉塗佈或 真空昇華(其係用於A 1 q 3有機層)。該等有機層的厚度大約 爲 2 〜2 0 0 n m 〇 導體層2 1 0和2 1 2皆沈積在各基板上,並覆蓋住形成在 其上的其它各層。此等導體層包括有,例如一金屬材料, 例如鈣、鎂、鋇、銀或其混合物或合金。其它導體材料, 特別是可使用那些會包括有一低工作功能(low work function),以形成該第二導體層。此導體層應爲薄的,以 降低光吸收和對後續的膜之形成(同時能滿足電氣需求)的 負面影響。此導體層大約〇 . 〇 2至1微米厚。 在一實施例中,對該導體層2 1 0和2 1 2形成圖案,以形 成可用於畫素〇 L E D裝置的各陰極之電極帶子狀(s t r i p s )。 也可使用具有其它圖案的各電極。可選擇地,此等導體層 可選擇地沈積,以形成各陰極帶子狀和接合腳位連接(b ο n d p a d c ο η n e c t i ο n s )。例如可利用各罩幕層來完成此導體層之 587348 選擇性沈積。此等陰極帶子狀皆典型地與該等陽極帶子狀 成垂直。該上和下電極帶子狀的交叉點會形成在每一基板 上的有機L E D畫素。 此基板和各陽極層是足夠地透明以利用多基板用途。然 而,該陰極材料是典型地不透明,而且也需要一適合的圖 案,以允許所發出的光通過各基板。在第2圖中所示的實 施例中,在第一基板上的各陰極帶子狀皆位在一非堆疊區 域(其係具有在第二基板上的各陰極帶子狀),以允許用於 光(其係從此重疊的基板中所發射出)的一淸楚之光路徑。 可選擇地,也可使用各透明的陰極。 爲了舉例之目的,在第2圖中顯示出具有兩基板層的兩 彩色OLED裝置。在各上基板上的各主動構件會從在各下 基板上的各主動構件中發射出各種不同波長或彩色的光。 在第3圖中所示的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有N個個別基 板垂直地堆疊在一起,以形成一 N色彩顯示器400,其中 N是一實數數字1,2,3…N。比如說,可利用三原始色彩 紅色(R)、綠色(G)、以及藍色(B )來形成一全彩色顯示器。 在一實施例中,在不同的各層上陰極帶子狀皆被定位在各 非堆疊區域中,以給予所發射出的光一淸楚的光路徑。 由有機材料所展示的光吸收之總量是依由該材料所發出 的光之波長而定。典型地,所發出的光之波長越短,則光 之吸收在此更短的波長範圍中更高。參考第3圖,此等基 板皆堆疊在一起,使得材料(其係發射出具有最短波長)是 最接近該視表面(v i e w i η g s u r f a c e )。比如說彩色1、2、以 -1 2- 587348 及3可分別地爲藍、綠、以及紅。 可選擇地,可對此等有機層選擇性形成圖案,以給予所 有彩色(其係從各上層中發射出)一淸楚的光路徑。在第4 圖中所示的一實施例中,對在此下基板4 0 2上的各有機功 能層4 0 1形成圖案,以給予彩色2之光(其係從在上基板 4 0 6上的各有機層4 0 4中發射出)一未受限擋的光路徑。對 此等有機層形成圖案之各方法包含有雷射切削和選擇性沈 積。 第5圖顯示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各間隔粒子5 1 6皆 隨意地沈積在此上基板5 0 2和下基板5 0 4之間,以避免此 重疊的上基板與在該下基板5 0 4上的各0 L E D細胞接觸。 在一實施例中,各間隔粒子皆包括有一球形外形,也可使 用具有其它幾何外形,例如方形、稜形、金字塔形、或其 它規則或不規則之外形。此等間隔粒子的平均直徑是足以 維持在上和下基板之間的凹處(cavity)所要之高度,比如說 大約2至5 0微米。此等間隔粒子的尺寸大小和外形分佈應 足夠地窄,以在各上基板和〇 L E D細胞之間確保出適當之 分離,而且也會使由不同的光發射準位所造成的視差效應 (parallax effect)減至最小。使用各間隔粒子以使各主動 〇L E D細胞與其它表面分離已描述在國際專利申請案中, 其名稱爲「有機L E D元件之封裝(E n c a p s 111 a t i ο η 〇 f 0 r g a n i c LED D e v i c e s ) ( P C T 申請號碼 PCT/SG 9 9 / 0 0 1 4 3,Attorney Dodcet No. 9 9 E 2 8 0 9 S G )」其係倂入於本文中來參考。 第6圖中顯示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其中各基板表面 587348 皆被穿透(P u n c t u ι· e d )而且交錯(s t a g g e r e d )以把發射準位 6 Ο 2和6 Ο 4帶至相類似之高度,來將由不同的發射準位所 造成的視差之問題減至最小或避免。在一實施例中,此等 基板皆包括塑膠材料(例如聚合物薄片(f〇 i 1 )),其係容易地 受到雕刻(e m b 〇 s s e d )和穿透。可藉由各種不同的傳統技術 ,包含有基板加工、雕刻技術、以及具有不同厚度的各基 板層之選擇性沈積來完成各基板的交錯表面。 可選擇地,不同的發射有機材料可分佈在此基板的兩表 面上,如第1圖所示。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可藉由在此基 板7 0 4的下表面上之各裝置層的逆結構,來形成此雙面基 板Ο L E D裝置7 0 0,其中此不透明的導體陰極層7 0 6是在 形成該等主動有機功能層7 0 8和陽極層7 1 0之前形成。在 此基板的上表面上,先沈積此導體陽極層 7 1 2,隨後再形 成各有機功能層7 1 4和此導體陰極層7 1 6。在此基板的此 兩面上之光發射在色彩、效率、以及幾何形狀上有所不同。 本發明之前所描述的實施例具有許多優點。比如說,因 爲◦ L E D裝置(其係具有多基板或多表面)之製造是與標準 單一基板單色0 L E D裝置非常類似,所以可使用習知的最 適化製程(其係用於標準的OLED裝置之製造)。可藉由電 氣信號以個別地控制每個色彩的發射強度。不同的主動材 料(其係顯示出不同的性質,例如效率、穩定性、以及價格) 可相結合於一單一 〇 L E D裝置中,以利用由每個主動構件 所提供的特定優點。從多基板或基板的表面中的光發射在 -14- 587348 色彩、效率、以及幾何形狀上有所不同。 每個彩色畫素之性能與此簡單單色顯示器裝置所完成的 數値比較起來爲較優越的。此外,可避免各問題(例如很難 去結合和很難對在一單一基板上的不同之有機材料形成圖 案),其係因而有低成本和更佳的製造效率,以及更高的產 量。 雖然已隨著各種不同的實施例來顯示和描述出本發明, 但是對熟悉該項技術之人士可在不偏離本發明之精神和領 域下做出各種修改和改變。因此,並不是以上述的描述, 而是以所附加的申請專利範圍(其係具有它們相等之領域) 來決定本發明之領域。 (五)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顯示出一傳統單色的OLED裝置; 第2圖顯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兩基板OLED裝置; 第3 至 6 圖 顯 示 出 根 據 本 發 明不 同 實 施 例 的 各種不同之 複 數基 板 〇 LED 裝 置 〇 第7 圖 顯 示 出 根 據 本 發 明 另 一實 施 例 的 兩 面 (double- si ded)〇LED 裝 :置 〇 主 要部 分 之 代 表 符 號 說 明 10 0 OLED 彳 裝 置 10 2 陰 極 層 10 4 功 能 層 10 6 陽 極 層 10 8 基 板 -15- 587348 2 0 0 OLED裝置 2 0 2 上 基 板 204 下 基 板 2 0 6 有 機 層 3 2 0 8 主 動 構 件 2 10 導 體 層 2 1 2 導 體 層 2 14 導 體 層 2 16 導 體 層 4 0 0 顯 示 器 4 0 1 功 能 層 402 下 基 板 404 有 機 層 4 0 6 上 基 板 5 02 上 基 板 5 04 下 基 板 5 0 8 細 胞 5 16 間 隔 彳/丄 子 6 0 6 基 板 6 0 8 基 板 7 0 0 裝 置 7 04 基 板 7 0 6 陰 極 層 7 0 8 功 能 層
587348 7 10 陽極層 7 1 2 陽極層 7 14 功能層 7 16 陰極層

Claims (1)

  1. 587348 拾、申請專利範匱 1 . 一種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其包括 - 多數基板,其係垂直地固定於一堆疊結構中; -每個基板皆具有各主動構件,其可透過該堆疊結構朝 向一視表面而發射出一給定波長之光; -各不同基板的該等主動構件,其係以一非堆疊圖形予 以設置,以允許用於該光(其係從該等不同基板的各 主動構件中射出)的各非堆疊光路徑。 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基板材料包括有 少於0 . 5 m m之厚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基板材料包括有 玻璃或塑膠。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複數基板皆以 一次序而被固定住,藉此具有此最短波長的光是最靠近 該視表面而射出。 5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4項之裝置,其中該等主動構件皆分 φ 佈在每個基板的表面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裝置,其中每個基板的表面是 穿透而且交替,以把各不同的基板的主動構件的發射水 準帶至類似的高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主動構件皆分 佈在每個基板的表面上。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裝置,其中該等主動構件皆包 括有一或更多有機層,其係被夾在第一和第二導體層之 -1 8- 587348 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裝置,其中在該等複數基板上 的該等有機層皆包括有一非堆疊圖案。 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裝置,其中該等有機層的圖案 包括有各帶子狀。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裝置,其中每個第一和第二導 體層的厚度是〇 . 〇 2至1微米。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體層包括 | 有一不透明材料。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體層包 括有一金屬材料。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裝置,其中在該等複數基板 上的該等第一導體層皆包括有一非堆疊圖案。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裝置,其中該等第一導體層 的圖案包括有各帶子狀。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裝置,其中在該等複數基板 φ 上的各有機層包括有一非堆疊的圖案。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裝置,其中該等有機層的圖 案包括有各帶子狀。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主動構件皆分 佈在每個基板的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上。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裝置,其中該等主動構件包 括有一或更多的有機層,其係夾在第一和第二導體層之 間。 -19- 587348 2 Ο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9項之裝置,其中在該等複數基板 上的該等有機層包括有一非堆疊的圖案。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9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體層包 括有一不透明材料。 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裝置,其中在該等複數基板 上的該等第一導體層包括有一非堆疊的圖案。 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之裝置,其中在該等複數基板 上的該等有機層包括有一非堆疊的圖案。
    -20-
TW092100169A 2002-01-15 2003-01-06 Multi substra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TW58734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051,867 US6936856B2 (en) 2002-01-15 2002-01-15 Multi substra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4237A TW200304237A (en) 2003-09-16
TW587348B true TW587348B (en) 2004-05-11

Family

ID=21973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00169A TW587348B (en) 2002-01-15 2003-01-06 Multi substra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936856B2 (zh)
EP (1) EP1466371B1 (zh)
JP (1) JP4383884B2 (zh)
DE (1) DE60336886D1 (zh)
TW (1) TW587348B (zh)
WO (1) WO200306102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3521A (zh) * 2012-12-27 2014-07-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层显示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2825B2 (ja) * 2003-01-28 2007-09-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DE10339941A1 (de) * 2003-08-29 2005-03-24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Kältegerät mit OLED-Display
KR100565639B1 (ko) * 2003-12-02 2006-03-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기 el 소자
US20060006792A1 (en) * 2004-07-09 2006-01-12 Eastman Kodak Company Flat panel light emitting devices with two sided
US8017955B2 (en) * 2004-11-19 2011-09-1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omposite LED modules
US20060108915A1 (en) * 2004-11-23 2006-05-25 Eastman Kodak Company Tiled OLED display
US20060119263A1 (en) * 2004-12-07 2006-06-08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Double-sid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2006252775A (ja) * 2005-03-07 2006-09-21 Ricoh Co Ltd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0623731B1 (ko) * 2005-03-16 2006-09-1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7667383B2 (en) * 2006-02-15 2010-02-23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Light source comprising a common substrate, a first led device and a second led device
JP2007335462A (ja) * 2006-06-12 2007-12-27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半導体複合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049685B2 (en) * 2006-11-09 2011-11-01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Passive matrix thin-film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US20080137008A1 (en) * 2006-12-06 2008-06-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lor tunable oled illumination displa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ed display illumination
DE102007009351A1 (de) * 2007-02-23 2008-08-28 Noctron Holding S.A. Leuchtmittel
KR100822217B1 (ko) * 2007-04-10 2008-04-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유기발광 소자
DE102007041896A1 (de) * 2007-09-04 2009-03-05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Halbleiterbauelemen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Halbleiterbauelements
DE102007062040B8 (de) 2007-12-21 2021-11-18 Osram Oled Gmbh Strahlungsemittierende Vorrichtung
JP4544316B2 (ja) * 2008-03-10 2010-09-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及び光源実装方法
US8390363B2 (en) * 2008-11-25 2013-03-05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ircuit, trim and layout f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of metal resistors in semi-conductor chips
CN101908531A (zh) * 2009-06-05 2010-12-08 清华大学 一种多层电致发光装置
KR20110054464A (ko) * 2009-11-17 2011-05-25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TWI446578B (zh) * 2010-09-23 2014-07-21 Epistar Corp 發光元件及其製法
CN102569345B (zh) * 2011-12-30 2016-04-20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彩色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
US9226347B2 (en) * 2012-06-25 2015-12-29 Apple Inc. Displays with vias
CN105527770B (zh) * 2016-02-03 2019-03-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6206991B (zh) * 2016-08-31 2018-09-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oled显示装置
JP2018049981A (ja) * 2016-09-23 2018-03-29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364973A (zh) * 2017-01-26 2018-08-03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单元及包括该像素单元的oled显示屏
JP7052508B2 (ja) * 2018-04-09 2022-04-1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書き込み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02956B2 (ja) * 2018-06-04 2022-07-2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露光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70139B2 (ja) * 2018-06-21 2022-05-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書込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TWI692865B (zh) * 2018-11-21 2020-05-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N110018573A (zh) * 2019-05-07 2019-07-1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组合式显示面板
WO2021120114A1 (zh) * 2019-12-19 2021-06-24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显示背板、显示设备、以及拼接显示设备
CN111415964A (zh) * 2020-04-17 2020-07-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屏以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56018A (ja) * 1994-08-11 1996-02-27 Rohm Co Ltd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FR2726126A1 (fr) * 1994-10-24 1996-04-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dispositifs a diodes electroluminescentes a lumiere visible
US5703436A (en) 1994-12-13 1997-12-30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Transparent contacts for organic devices
US6548956B2 (en) 1994-12-13 2003-04-15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Transparent contacts for organic devices
US5583350A (en) * 1995-11-02 1996-12-10 Motorola Full color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ssembly
US6048630A (en) * 1996-07-02 2000-04-11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Red-emitt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OLED's)
US6117529A (en) * 1996-12-18 2000-09-12 Gunther Leis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s and displays
US5965907A (en) * 1997-09-29 1999-10-12 Motorola, Inc. Full col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backlight devic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lications
US6316786B1 (en) 1998-08-29 2001-11-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s
US6211538B1 (en) * 1998-11-10 2001-04-03 Kore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including a blue light emitting thick-film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 and a red light emitting thin-film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
WO2000029779A1 (en) 1998-11-17 2000-05-25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ocess for generating luminescence emissions from polymer solutions, gels, and liquid polymers in a compact cell configuration, and device employing same
DE69939877D1 (de) 1999-07-09 2008-12-18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Mechanische strukturierung einer bauelementschicht
US6949880B1 (en) 1999-12-17 2005-09-27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Encapsulation for organic LED device
US6730937B2 (en) * 2000-12-26 2004-05-0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High resolution and brightness full-color LED display manufactured using CMP technique
US6614175B2 (en) * 2001-01-26 2003-09-02 Xerox Corporatio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US6639249B2 (en) * 2001-08-06 2003-10-28 Motorola, Inc.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on for a solid-state lighting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3521A (zh) * 2012-12-27 2014-07-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层显示设备
CN103903521B (zh) * 2012-12-27 2017-05-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层显示设备
US9870759B2 (en) 2012-12-27 2018-01-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 layer display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3061027A1 (en) 2003-07-24
EP1466371A1 (en) 2004-10-13
US6936856B2 (en) 2005-08-30
US20030132446A1 (en) 2003-07-17
TW200304237A (en) 2003-09-16
JP2005515600A (ja) 2005-05-26
JP4383884B2 (ja) 2009-12-16
DE60336886D1 (de) 2011-06-09
EP1466371B1 (en) 201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87348B (en) Multi substra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KR102481056B1 (ko) 반도체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JP6570707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照明パネ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照明装置
TWI301038B (en) Electrolumenscent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US9196869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ght-emitting device with nano-imprinting wiring
JP5042608B2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を利用した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30020399A1 (en) Micro-lens arrays for display intensity enhancement
KR102454083B1 (ko) 마이크로-led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557898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陣列
TW201037830A (en) Substrate board for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ubstrate board
JP2004303529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封止部材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04281086A (ja) フレキシブルフルカラー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53852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陣列的製備方法
JP2007026684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素子
JP2007533091A (ja) 基板に機能材料をパターン形成する方法
TW201530743A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陣列
CN111816684A (zh) 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TWI545829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陣列的製備方法
JPWO2016072246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WO2009157077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5410996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5835709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5943405B2 (ja) 有機el照明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230433A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050071955A (ko)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를 적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니트와, 이의 제조 방법과, 이의 구동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