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77200B - Radio equipment with transmitting directivity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Radio equipment with transmitting directivity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77200B
TW577200B TW090132010A TW90132010A TW577200B TW 577200 B TW577200 B TW 577200B TW 090132010 A TW090132010 A TW 090132010A TW 90132010 A TW90132010 A TW 90132010A TW 577200 B TW577200 B TW 5772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aforementioned
signal
terminal devices
ve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32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sashi Iwami
Yoshiharu Doi
Tadayoshi Itou
Toshinori Iinuma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77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7720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6Weighted combining using weights depending on external parameters, e.g.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predetermined weights or beam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48Joint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Description

577200 A7 ‘ _____ B7 參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1 ) [發明之詳細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具有送訊指向性之無線電裝置及其控制 方法,特別是有關適性陣列無線基地站之中所使用之無線 電裝置及其控制方法。[習知技術] 近年來,使用陣列天線(array antenna)之適性陣列無線 基地站而作為行動電話等之移動通訊系統之無線基地站, 已趨於實用化。有關如此之適性陣列無線基地站之動作原 理,例如下述之文獻中曾有記載說明。 B. Widrow,et al.: “Adaptive Antenna Systems,” Proc. IEEE, vol.55? No.12, pp.2143-2159 (Dec.1967). S. P. Applebaum · “Adaptive Arrays’’,IEEE Trans. Antennas & Propag,vol. Ap-24,Νο·5,pp.585-598 (Sept.1976). O. L. Frost,III ·· “Adaptive Least Squares Optimization Subjection to Linear Equality Constraints,” SEL-70-055, Technical Report. No.6796-2,Information System Lab, Stanford Univ. (Aug. 1970). B. Widrow and S· D. Stearns : “Adaptive Signal Processing,’’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1985). R. A. Monzigo and T.W. Miller · "Introduction to Adaptive Arrays,’’ John Wiley & Sons,New York (1980)· J. E. Hudson: “Adaptive Array Principles,” Peter Peregrinus Ltd·,London (1981). --------------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1 313288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577200 A7 __ B7 五、發明說明(2 ) R· T. Comton,Jr. : "Adaptive Antennas-Concepts and Performance/9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1988). E· Nicolau and D. Zaharia : “Adaptive Arrays,,’ Elsevier, Amsterdam (1989). 魏特羅等著「適應性天線系統」電器電子工程師協會 程序第55冊第12號第2143至2159頁(196 7年12月) 亞柏包曼著「適應性陣列」電器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刊 天線與傳播第AP-24冊第5號第585至598頁(1976年 9月) 佛洛斯特泄,「最佳化之適應性之最小方形屬於線性 等式限制」SEL-70-055科技報導第6796_2號,資訊系統 研究室,史丹福大學(1970年8月) 魏特羅與史迪恩合著「適應性訊號處理」普林提司_ 冢’英袼爾克立夫出版(1985年) 豕可哥及米勒合著「適應性陣列入門」紐約約翰威利 與孫氏出版哈德遜著「適應性陣列原理」倫敦彼得潘格股 份有限公司出版〇981年) ^康通一世著「適應性天線—概念與實施」普林提司-豪, 英格爾克立夫出版尼古拉及沙哈里人 ^ ^ Μ σσ耆1適應性陣列」 乂竭》、芙,阿姆斯特丹(1989年) ^7圖為概略性的表示如此之適性陣列無線基地站 地站^原理之模式圖。第17圖之中]個適性陣列無線基 之陣列天?備由η支天線#1’#2,#3, ....··,_成 本紙—-—— ____ 表不其電波可及 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313288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 ^//200 ^//20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B7 五、發明說明( 之範圍。另-方面’則以第2之斜線領域7而表示其鄰接 的其他之無線基地站6之電波可及之範圍。 、領域3内,係在使用者A之終端機之行動電話機4與 陣列無線基地站i之間,進行電波訊號之送收訊動作 (則頭符號5)。另一方面,領域7内,則係在其他使用者B 之終端機之行動電話機8與無線基地站6之間,進行電波 訊號之送收訊動作(箭頭符號9)。 此處,當使用者A之行動電話機4之電波訊號之頻率 偶爾與使用者B之行動電話機8之電波訊號之頻率相等 時則依據使用者B之位置,而來自使用者B之行動電話 機8之電波訊號係在領域3内形成不必要之干擾訊號,且 混入於使用者A之行動電話機4與適性陣列無線基地站j 之間之電波訊號中。 如此,則對於混合來自使用者A及使用者b雙方之電 波訊號而進行收訊動作之適性陣列無線基地站丨,若不施 行任何之處理,則會接收到來自使用者A及使用者b雙方 之混合訊號,且阻礙原本應通話之使用者A之通話。 適性陣列無線基地站1,係進行如下列之構成及處理 動作’以除去已收訊之訊號中來自使用者B之訊號。 (適性陣列天線之構成) 第18圖為表示適性陣列100之構成之區塊(M〇ck) 圖。表不於第18圖之例子中,係設有n個輸入埠(p〇rt)2〇-1 至2〇_n,俾由包含有複數之使用者訊號之輸入訊號中,抽 出所希望之使用者之訊號。 巧張尺度ΊϋΤΛ家標準(cns)ai規格⑵0 x 297公餐) 313288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 4 / /ζυυ —— Β7 五、發明說明(4 輸入至各輪入埠2(Μ (switch)電路w至 1至2〇4之訊號,係介由開關 乘算器121 n而供應於加權向量控制部11病 至 12〇 加權向量控制部 1, 係使用輸入訊號與對應於預先儲 與加算之訊號之測試訊號 _ ^ 而计舁加權向量Wli至Wni。此處, 添加的文字i孫矣-^ _ 係表不使用於與第i個使用者之間的送收訊 之加權向量。 乘算器12-1至12 n _ 12·η,係分別將來自各輸入埠20-1至 哭之輸从入訊號乘以加權向量Wli至Wni,並供應至加算 萨Hit算器13係計算乘算器12-1至12-n相加之輸出訊 號並作為收訊訊號k⑴而予以輸出,且該收訊訊號Srx⑴ 亦供應至加權向量控制部1 i。 另卜適眭陣列1 〇〇係包含有接收來自適性陣列無線 基地站1之輸出訊號sRx⑴’並分別乘以藉由加權向量控 制部11而提供之加權向量Wli至Wni,且予以輸出之乘 算器15-U 15_n。乘算器15-1至15_n之輸出,係分別供 應至開關電路叫至10·η。料,開關電路10-1至10_n 係於對訊號進行收訊之際,供應來自輸入埠204至2〇_n 所提供之訊號至訊號收訊部1R,且於進行訊號之送訊之 際,係供應來自訊號送訊部1T之訊號至輸出入埠2〇_1至 20-η ° (適性陣列之動作原理)
I 其次’簡單地說明^示於第18圖之訊號收訊部1R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7^ x 297公爱) 313288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滇寫衣—吣 ------^--------- 577200 A7 B7 β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2) (3) , (4) 五、發明說明(5 動作原理。 以下,為了簡單說明,令天線元件數i 4丄 双馬4支,同時將 收訊之使用者數PS# 2人表示之。此時,料Α 对來自各天線 之收訊部1R所供應之訊號’係利用如以下夕叙m 〈致学式而表 示之。 [數學式1] RX1(t)=h11Srx1(t)+h12Srx2(t)+n1(t) RX2(t)=h21Srx1(t)+h22Srx2(t)+n2(t) RX3(t)=h3iSrx1(t)+h32Srx2(t)+n3(t) RX4(t)=h4iSrx1(t) + h42Srx2(t)+n4(t) 此處,訊號1^^(1)係表示第』個(』=1'2'3'4)天線之收訊 訊號,而訊號Srxi係表示第i個(i = l'2)使用者所送訊之訊 號。 另外,係數hji係表示收訊於第j個天線之來自第i 個使用者之訊號之複數係數,且nj(t)係表示包含於第j個 收訊訊號中之雜訊。 當以向量形式標示上式(1)至(4)時,則如以下所示。 [數學式2] X(t)=H1Srx1(t) + H2Srx2(t)+N(t) (5) X(t)=[RX! (t)9RX2(t)?... 5RXn(t)]T (6)
Hi = [hli9h2i?... ?hni]T>(i=l 52) (7) N(t) = [n1(t),n2(t),".,nn(t)]T (8) 而式(6)至(8)之中,[…]T係表示[......]之轉換。 此處,X(t)係表示輸入訊號向量,Hi係表示第i個使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 31328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6 577200 A7 __B7 五、發明說明(6 ) 用者之收訊訊號係數向量,N⑴係表示雜訊向量。
適性陣列天線係如第18圖所示,以來自各個天線之 輸入訊號乘以加權係數而合成之訊號作為收訊訊號^⑴ 並予以輸出。又,此處之天線數量11係4支。 RX 而且,在如上述準備之情形下,例如,抽出Η個使 用者所送訊之訊號srXl(t)時的適性陣列之動作,則係形成 如以下所示。 , 適性陣列100之輸出訊號yl⑴,係藉由輸入訊號向量 X⑴與加權向量%之向量相乘,並可利用如以下之數學式 而表示之。 [數學式3] yi(,x ⑴ W/ "(9) W1 = [w11?w215w315w4i]t ...(1〇) 亦即,加權向Ϊ 乘以第j個輸入訊號RXj⑴之加權 係數〇1,2,3,4)為要素之向量。 此處,對示於如式(9)之yl(t),而帶入由式(5)所表現 之輸入訊號向量x(t),則如以下所示。 [數學式4] 此處,理想的適性陣列100動作時,亦藉由記載於上 述之參考文獻中眾所周知之方法,且加權向量wi係藉由 :權向量控制部u而逐次控制,以滿足下列之連立方程 [數學式5] 。張尺度 1¾用中國國冢7票準(cns)A4 29y^y 313288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線· 577200 __B7 五、發明說明(7
HlWiT==1 …(12) H2WiT=0 ..(13) 當完全地控制加權向量W1而滿足式(1 [數學式6] yl(t) = Srx1(t)+N1(t) • ••(14) NA)=r^)Wll+ n2⑴& ⑴ %1+ ^⑴〜 亦即,輸出訊號yi(t),係取得兩個使用者之中之第^ 個使用者所送訊之訊號SrXi(t)。 另一方面,第18圖之中,對適性陣列1〇〇之輪入訊 號sTX⑴係供應至適性陣列100中之訊號部ιτ,並供應至 乘算器15-1,15_2,15-3,··.,15·η之一方輸入。在此類 乘算器之另一方輸入,係分別依據加權向量控制部u複製 如上述說明之依據收訊訊號所算出之加權向量Wh,, w3i,…,wni而施加於其上。 藉由此類乘算器而予以加權之輸入訊號,係介由對應 之開關10-1 ’ 10-2,10-3,.··,ι〇-η而傳送至對應之天線 #1,#2,#3,…,#n,並送訊至第17圖所示之領域3内。 此處,使用者A,B之識別係如以下之說明而進行。 亦即,行動電話機之電訊波信號係取得訊框(flame)構成而 予以傳達。行動電話機之電波訊號,其大小係由依棣無線 基地站而來之基地訊號系列所形成之前置放大器 (Preamplifier)及依據無線基地站而來之既知訊號系列所形 313288 tr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577200 A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8 ) 成之資料(data)(聲音等)而構成 前置放大器之訊號系列’係包含有用以辨別該使用者 是否為依據無線基地站而應該通話之所希望之使用者的資 訊訊號列。適性陣列無線基地站i之加權向量控制部u, 係將對應於由記憶體14所取出之使用者八之測試訊號與 已收訊之訊號系列進行對比,並進行加權向量之控制(加權 係數之決定),俾抽出可能包含有對應於㈣者A的訊號 系列之訊號。 第19圖為將使用者a與適性陣列無線基地站丨之間 的電波訊號之收送訊動作予以圖像(image)化之圖。 亦即.,使用與收訊時相同之陣列天線2而送訊之訊 號,係形成與收訊訊號同樣地以使用者A作為指標(⑽⑷ 而實施加權,故送訊之電波訊號係藉由使用者A之行動電 話機4而進行收訊,俾能具有對使用者A之指向性。 如第17圖所示,對表示來自適性陣列無線基地站ι 之電波所及之範圍之領域3,且如第19圖所示,適當地控 制適性陣列天線而.輸出電波訊號時,係如第丨9圖之領域 3a所不,來自適性陣列無線基地站!係形成輸出具有如使 用者A之行動電話機4作為指標的指向性之電波訊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如以上之說明,則適性陣列無線基地站1以特定之使 用者而作為扣標,且能進行具有對該指標之指向性的電波 訊號之送收訊,故可實現如以下所說明之路徑(path)分割 夕重連接移動通訊方式(path Divisi〇n Multiple Aeeess : i氏張尺度顧中規格⑵q χ 29 8 313288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丨線- 577200 A7 __ Β7 五、發明說明(9 PDMA) 〇 亦即,如攜帶型電話機之移動通訊系統之中,為了有 效方丨用頻率而有各種傳送通道(channei)之分配方法,而上 述之PDMA係其中之一種。 第20圖為頻率分割多重連接(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FDMA),時分割多重連接(Tiine Division
Multiple ·_ TDMA)以及PDMA之各種通訊系統之通道配置 圖。 參考第20圖簡單地說明FDMA,TDMA及pDMA。第 20圖(a)係表示FDMA之通道分配方式之示意圖,以相異 之頻率fl至f4之電波而進行使用者j至4之類比(讓㈣ 訊號之頻率分割並予以傳送。各使用者i至4之訊號,係 藉由使用頻率濾波器(filter)而予以分離。 表示於第20圖(1^之TDMA之中,其各使用者之數位 (digital)化訊號係利用不同之頻率fl至f4之電波,且於每 個一定之時間(時槽(time sl〇t))進行時分割動作並予以傳 送。各使用者之訊號,係依據頻率遽波器和來自基地站與 各使用者移動終端裝置間之同步時間而分離。 另一方面,表示於第20圖(C)2PDMA方式中,係進 行相同頻率之-個時間插槽之空間分割,並傳送複數的使 用者之資料者。該PDMA係各使用者之訊號為藉由利用頻 率慮波器及基地站及各使用者移動終端裝置間之時間同 步,及適性陣列等之相互干擾除去I置而予以分離。 #即Μ…腿,時’除了如第19圖所示,進 本紙張尺㈣用中關家標準(CNS)A4 &格⑽χ 297公餐「 9 訂 線 313288 57720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时關家標準(cns)A4祕⑽χ 297 10 A7 B7 五、發明說明(K)) 行對應於不同之無線基地站之兩個使用者之間之分離動 作,俾不相互干擾其往來之電波訊號之外,亦必須除去在 同一個適性陣列無線基地站1所擔當之領域内,在同一頻 率及同一時槽之不同的使用者之間送收訊電波訊號之相互 干擾現象。 如第19圖所示之例,係藉由使用適性陣列天線之指 向性,而使來自相鄰之基地站之間進行電波訊號的送收訊 之使用者Β之終端機的電波訊號,即可除去對在適性陣列 無線基地站1之間進行電波訊號往來之使用者Α之電波訊 说之干擾現象。 但,因為使用者A之急速移動等因素而使得所希望之 使用者A與適性陣列無線基地站丨之間之無線傳送路線之 狀態產生變化,且亦有電波訊號強度產生變化之情形(衰 減)。 藉由如PDMA方式之空間多重通訊動作,係當如此之 衰減程度變大時,則難以在適性陣列無線基地站丨中對所 希望之使用者A之指向性進行控制,且來自使用者A之指 向性進行控制,且來自使用者A之指向性亦形成偏離之狀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如上述之問題點而創作者,其目的 在於提供藉由PDMA方式而進行電波訊號的送收訊之系統 中,可防止因衰減情形而使得對所希望之終端機的指向性 之偏離現象之具有送訊指向性的無線電裝置及送訊指向性 之控制方法。 "^1 : ------ 313288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577200 A7 ---------:-___ ^ 五、發明說明(11 ) — — — — — — — I—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發明之其他目的,係提供藉由PDMA方式而進行電 波訊號的送收訊之系統之中,藉由依據衰減情形而控制送 訊指向性之外,且併用依據收訊電力而控制送訊指向性, 而能對所希望之終端機更確實地控制其指向性之具有送訊 指向性之無線電裝置及送訊指向性之控制方法。 [解決問題之手段] 丨線· 根據本發明,在複數之終端裝置之間具有用以進行路 徑分割多重連接之送訊指向性之無線電裝置,係具備自收 訊電波訊號分離特定終端裝置之收訊訊號之收訊手段,且 收訊手段係包含有以對應於各終端裝置之收訊加權向量乘 以收訊電波訊號而抽出收訊訊號之複數收訊訊號分離手 段;及用以測定各終端裝置之衰減速度之衰減速度測定手 段,且另具備用以產生具有對特定之終端裝置之指向性的 送訊訊號之送訊手段,送訊手段係包含有因應於來自各終 端裝置之衰減速度測定手段之衰減速度,而以加權於收訊 加權向1之送訊加權向量乘以送訊訊號,而產生具有指向 性之送訊訊號之複數送訊訊號產生手段。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理想上’複數之終端裝置係μ個(M :自然數),且複 數之終端裝置之中之第i個(i :自然數)終端裝置之衰減速 度為Xi時’則送訊手段係以收訊加權向量乘以比例於% 之係數,而產生相對於第i個終端裝置之送訊加權向量。 複數之終端裝置係Μ個(M ··自然數),且複數之終端 裝置之中之第i個(i:自然數)終端裝置之衰減速度為Xi 時則送訊手段’係以收訊加權向量乘以比例於僅在xi
11 313288 577200 A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7___五、發明說明(12 ) 達到預定衰減速度FG以上時之(Xi- F0)之係數,而產生相 對於第i個終端裝置之送訊加權向量則更為理想。 複數之終端裝置係Μ個(M :自然數),且複數之終端 裝置之中之第i個(i :自然數)終端裝置之前述衰減速度作 成Xi時,則送訊手段,係以收訊加權向量乘以因應於衰減 速度之預定各範圍内,且因應於來自由預先設定之複數的 係數所構成之表格(table)之Xi所決定之係數,而產生對第 i個終端裝置之送訊加權向量則為更理想。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局面,在複數之終端裝置之間具有 用以進行路徑分割多重連接之送訊指向性之無線電裝置之 控制方法,係具備自收訊電波訊號分離特定終端裝置之收 訊訊號之收訊手段,而收訊手段係包含有以對應於各終端 裝置之收訊加權向量乘算收訊電波訊號,而抽出收訊訊號 之複數的收訊訊號分離手段;及用以測定各終端裝置之收 訊電波強度之收訊強度測定手段;及用以測定各終端褒置 之衰減速度之衰減速度測定手段,且另具備用以產生具有 對特定之終端裝置之指向性之送訊訊號之送訊手段,而送 訊手段係包含有在各終端裝置以因應於來自收訊強度測定 手段之收成電波強度’以及來自衰減速度測定手段之衰減 速度,而將加權於收訊加權向量之送訊加權向量乘以送訊 訊號,而產生具有指向性之送訊訊號之複數的送訊訊號產 生手段。 理想上複數之終端裝置係Μ個(M :自然數),且複數 之、終端裝置之中之第i個(i ··自然數)終端裝置之衰減速度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關家鮮(CNS)A4規格⑵Q χ撕^--------- 12 313288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3 577200 A7 ---- B7_______ 五、發明說明(13 ) ~ ~' 為Xl時,送訊手段係以收訊加權向量乘以比例於Xi之係 數,而產生相對於第i個終端裝置之送訊加權向量。 複數之終端裝置係]^個(]^ :自然數),且複數之終端 裝置之中之第i個(i :自然數)終端裝置之衰減速度為χί 時,則送訊手段,係以收訊加權向量乘以比例於僅於Xi 達到既定衰減速度F。以上時之(xi_FG)之係數,而產生相對 於第1個終端裝置之送訊加權向量則為更理想。 複數之終端裝置係Μ個(M :自然數),且複數之終端 裝置之中之第1個(i :自然數)終端裝置之衰減速度為Xi 時’則送訊手段,係以收訊加權向量乘以因應於衰減速度 之預定各範圍内,且因應於來自由預先設定之複數的係數 所構成之表格之Xi所決定之係數,而產生相對於第i個終 端裝置之送訊加權向量則為更理想。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局面,則在和複數之終端裝置之間 具有用以進行路徑分割多重連接之送訊指向性之無線電裝 置之控制方法,係包含有於即時(real time)導出對應於各終 端裝置之收訊加權向量,並分離來自終端裝置之收訊訊號 之步驟;及測定各終端裝置之衰減速度之步驟;及因應於 各終端裝置所測定之衰減速度而導出加權於收訊加權向量 之送訊加權向量之步驟;以及利用送訊加權向量乘以送訊 訊號而產生具有指向性之送訊訊號之步驟。 對收訊向量之加權處理,係複數之終端裝置為Μ個 (Μ :自然數),且複數之終端裝置中之第i個(i :自然數) 終端裝置之前述衰減速度為Xi時,以收訊加權向量乘以比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313288 ^--------^-----1----線 f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577200 A7 五、發明說明(Μ ) 例於Xi之係數,而產生相對 權 對於第1個終端裝置之送訊加 向Έ為佳。 ί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W事項再填寫本頁) .對收訊向量之加權處理,係複數之終端裝置為撾個 (M:自然數),且複數之終端裝置中之第“固“:自 終端裝置之前述衰減速度為力時,时訊加權向量乘'以 例於僅於Xi達到預定衰減速度F〇以上時之(χί_ F。)之係 數,而產生相對於第】個終端裝置之前述送訊加權向量 更佳。 對收訊向量之加權處理,係複數之終端裝置為“個 (M:自然數),且複數之終端裝置之第Hr(i:自然數)終端 裝置之刖述衰減速度為Xi時,則以收訊加權向量乘以因應 於衰減速度之預定各範圍内,且因應於來自由預先設定之 複數的係數所構成之表格之Xi所決定之係數,而產生相對 於第i個終端裝置之送訊加權向量為更佳。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局面,則具有用以進行連接之送訊 才曰向性之無線電裝置之控制方法,係包含有於即時導出對 應於各終端裝置之收訊加權向量,並分離來自終端裝置之 收訊訊號之步驟;及根據以收訊之電波訊號予以分離之收 訊訊號而測定各終端裝置之收訊電波強度之步驟;及測定 各終端裝置之衰減速度之步驟;及因應於各終端裝置所測 疋之收祝電波強度與衰減速度而導出加權於收訊加權向量 之送訊加權向量之步驟;以及利用送訊加權向量乘以送訊 訊號而產生具有指向性之送訊訊號之步驟。 理想上對收訊向量之加權處理,係複數之終端裝置為 私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313288 5?72〇〇 A7 B7 β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狄印製 五、發明說明() Μ個(Μ:自然數),且複數之終端裝置中之第μ…自# 數)終端裝置之前述衰減速度為&時,以收訊加權向量乘 以比例於Xi之係、數,而產生相對於第i個終端裝置之送訊 加權向量。 對收訊向量之加權處理’係以複數之終端裝置為以個 (M:自然數),且複數之終端裝置中之第土個。:自然數) 終端裝置之前述衰減速度為XlBf,則以收訊加權向量乘以 比例於僅於Xi達到預定衰減速度Fq以上時之(xi_F。)之係 數,而產生相董ί於帛1個終端|置之前述送訊加權向量則 更為理想。 對收訊向量之加權處理,係複數之終端裝置為“個 (Μ:自然數),且複數之終端裝置中之第丨個(1:自然數) 終端裝置之前述衰減速度為Xi時,則以收訊加權向量乘以 因應於衰減速度之預定各範圍内,且因應於來自由預先設 疋之複數的係數所構成之表袼之Xi所決定之係數,而產生 相對於第1個終端裝置之前述送訊加權向量則更為理想。 因此’根據可控制本發明之送訊指向性之無線電裝置 及送訊指向性之控制方法,則在進行因衰減現象而指向性 偏離之終端機與電波訊號之收送訊時,係可藉由因應於該 使用者之衰減速度之大小而增加來自基地站之送訊電力, 而回復送訊指向性之控制功能。 另外,根據習知之收訊電力之測定值並搭配送訊電力 之控制。據此,可實現更正確之送訊指向性之控制功能。 [發明之實施形態] --------------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15 313288 577200 A7 五、發明說明(16 第J實施形態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第1圖係表示PDMA用基地站之收送訊系統1〇〇〇之 構成之概略區塊圖。 表示於第1圖之構成中,係設有4支天線#1至#4,俾 識別使用者PS1與PS2。 於收訊動作中,天線之輸出係供應至RF電路1〇1〇, 而RF電路1〇10中,藉由收訊放大器(aniplifier)所放大之 局部震盪訊號而作頻率變換之後,以濾波器除去不必要之 頻率成分,並經A/D變換之後作為數位訊號供應至數位訊 號處理機(digital signal processor)1020。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數位訊號處理機1020’係設有通道分配基準計算機 1030、及通道分配裝置1040、以及適性陣列2〇〇〇。通道分 配基準計算器1〇30,係預先計算兩個使用者是否可能因適 性陣列而分離。通道分配裝置1040則因應於該計算結果, 而供應包含有選擇頻率與時間之使用者資訊之通道分配資 訊至適性陣列2000。而適性陣列2000則根據通道分配資 訊而對來自4支天線#1至#4之訊號,進行於即時之加權演 算,而僅分離特定之使用者之訊號。 (使用適性陣列之指向性而以同等電力送訊之構成) 第2圖係表示第1圖所表示之適性陣列2〇〇〇的第1 構成之概略區塊圖。 亦即’表示於第2圖之適性陣列中,係對應著使用者 為2人之情形,而將表示於第11圖之習知適性陣列之構成 簡單地作成雙系統設置之構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⑵G χ 297公餐) 16 313288 577200 A7 ΰ/ 五、發明說明(Π ) "亥if形之下’由兩個使用者psi肖ps2使用同一頻率 及時槽(Tlme-Sl〇t)而進行空間多重通訊時,4支陣列天線之 收訊訊號Rxi(t),得侬卜戒夕叙 、;你侬上述之數學式(1)至(4)而表示之。 而收訊動作時,該適性陣列無線基地站係如作過之說 明’使用適性陣列技術而分離空間多重之收訊訊號。 此時,為了抽出來自使用者PS1之送訊訊號Srxi(t), 而將利用基地站之收訊電路所計算出來之加權向量
WrXl,與用以來自使用者PS2之送訊訊號^⑴之加權向 量Wrx2,分別表示如下。
Wrx1 = [w11?w21?w31?w41]T (16)
Wrx2-[w125w225w32?w42]T .....(17) 訂 此處,概係表示用以抽出來自第^固終端機之訊號 的加權向量之第i個重疊係數成分。 線 於送訊時,係形成天線之指向性,俾分別將送往使用 者PS1之送訊訊號StXi⑴傳至使用者PS1,且將送往使用 者PS2之送訊訊號SrX2⑴傳至使用者ps2,故例如將下列 數學式所表示之收訊時之加權向量予以規格化而作為送訊 時之加權向量。 [數學式7]
WtXl=WrXl/(M | WrXl | ) ....(18)
Wtx2 = Wrx2/(M I Wrx2 | ) ….(19) 此處,式(18)及(19)中,Μ係表示空間多重連接使用 者數,而上述之例為Μ=2。 加權向量wtXl係僅用以傳送訊號StXl⑴至使用者 本紙張尺度綱巾關家標準(CNS)A4規格⑵Gx 297公餐) U 313288 577200 A7 五、發明說明(IS ) 之加權向量,而對於往使用者PS2之方向,則控制為趨向 指向性之零(nuI1)點之狀態。因此,加權向量WtXl係對天 線#1至#4形成往使用者psi之方向為放射電波,而往使 用者PS2之方向為不放射電波之指向性。 又,加權向量Wth係同樣地,僅用以傳送訊號StX2⑴ 至使用者PS2之加權向量。因此而形成往使用者psi係僅 傳送訊號StXl⑴,且往使用者pS2為僅傳送訊號%⑴之 天線指向性之狀態.。 此情形下,各加權向量之大小係進行規袼化成, 故运訊電力係對各使用者全部形成同等電力之狀態,且來 自基地站之全送訊電力係規格化成為1。 第3圖係表示第2圖所示之適性陣列之構成中,在路 徑分割之狀態下,對同一基地站内之使用者psi及ps2兩 人之電波訊號往來狀態之示意圖。亦即,於第3圖所示之 狀態中,相較於基地站丨與第丨使用者psi之距離,則基 地站與第2使用者PS2之距離為比較近之情形。 如此之情形,亦如上述,係利用與傳送至使用者psi 之送訊電力相同之送訊電力而對使用者pS2放射電波。 如上述,對使用者PS1之天線指向性,係零點為控制 成相當於對使用者PS2之方向。但,由於如前述之衰減因 素,故或有難以控制如此之使用者psi之指向性之情形。 (因應於使用者而控制送訊電力之適性陣列天線之構成) 第4圖係說明藉由因應衰減速度之大小,以表示衰減 程度’而控制送訊電力之方法,並得以控制成為指標之使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χ 297公)------ 313288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8 19 5772〇〇 _______ B7
五、發明說明(D :者的送訊指向性,並根據本發明第!實施形態的無線電 置之適性陣列20〇〇之構成之概略區塊圖。 ^適性陣列2000係包含有接收來自4支天線#1至#4之 收訊訊號而用以分離來自各使用者之收訊訊號之收訊電路 21⑽;及具有指向性而對各使用者進行對各使用者之送訊 訊號StXj(t)作成可送訊狀態之加權處理,並輸出其結果之 送訊電路2400;及4支天線#1至#4;以及設於收訊電路 =00與送訊轉2400之間,且於送訊時及收訊時,用以 分別切換天線#1至#4與收訊電路21〇〇或送訊電路 之連接線路之開關電路2〇1〇·1至2〇1〇_4。 但,第4圖之中係為作簡單說明’而將天線之數量作 為4支,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而比較一般性的可適 用於η支(η ··自然數)之情形。 、另外,為了簡單說明,以下係對在基地站之間進行電 波之送收訊之使用者數為2人之情形予以說明。 收訊電路2100係包含有接收來自開關電路2〇1〇_丨至 2010-4之輸出之第!收訊加權向量控制部211〇;及分別因 應於來自收訊加權向量控制部211〇所輸出之加權向量 WrXl ’且對來自其所對應之開關電路2〇ι〇·!至2010-4之 輸出’並將乘算加權係數之結果予以輪出之乘算 2〇2〇-至2020-4;及接收來自乘算器2〇2(M至2〇2〇·4之輸出並 將其加算結果作為來自第!使用者PS1之收訊訊號srxi(t 而輸出之加算器2140。 —帛1收訊加權向量控制部2110係使用對應於央白切換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W規格(210 X 297公爱) 313288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577200 A7 B7 五、發明說明(2〇 ) 電路2110-1至2110-4之收訊訊號與來自預先儲存於記憶 體2130之使用者PS1之訊號之從動訊號(traiHng, 或來自加算器2140之輸出,而計算出加權向量W11至 W41。且對應於來自第2使用者ps2之收訊訊號,而設有 與對應於第1使用者PS1同樣之構成之第2收訊加權向量 控制部2210,乘算器22204至222〇_4,記憶體223〇,以 及加算器2240。 收訊電路210G係設有與對應於第1使用者psi相同 樣,俾用以進行分離來自第2使用者PS2之收訊訊號 Srx2(t) 〇 收訊電路2100係另外包含有接收來自切換電路 2010-1至2010-4之輸出而分別用以測定各使用者之衰減 速度之衰減速度測定電路2300。 送訊電路2400,係包含有接收對第i使用者psl而輸 出之送訊訊號Stxjt),並根據對應於來自第丨收訊加權向 量控制部2110之第!使用者PS1的收訊加權向量之值, 與對應於來自衰減速度測定電路23〇〇之第1使用者pS1 之衰減速度資訊,而算出送訊加權向量之第丨送訊加權向 量控制部2410;及分別接收來自第i送訊加權向量控制部 2410所輸出之送訊加權向量WtXi,而對送訊訊號stxi(t) 係乘算各加權係數且予以輸出之乘算器242〇]至242〇· 4。亦即,由乘算器2420-1至242(Μ係分別輸出訊號
Stx“t)wu、Stx“t)w21、StXi(t)w31& StXi⑴w“。 送訊電路2400,係另外包含有與相對於第i使用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⑵G χ 297公爱)-------- 313288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20 577200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五、發明說明(21 ) PS1同樣’而用以產生對第2使用者pS2的送訊訊號之第 2送訊加權向量控制部252〇,及乘算器252(M至252〇_4。 第2送訊加權向量控制部1〇,係供應對應於來自衰 減速度測定電路2300之第2使用者pS2之衰減速度資訊 RSP2、及來自第2收訊加權向量控制部221〇之收訊加權 向罝之資訊,且第2送訊加權向量控制部251〇係根據該資 料而輸出送訊加權向量Wtx2。 衰減速度測定電路23 00,係推定表示各使用者衰減的 程度之衰減速度。例如求得包含於時間上先後進行之收訊 訊號的基準訊號之相同值而推定衰減速度之方法,以作為 衰減速度之推定方法,係曾被提案並揭露在例如特開平 7-162360號公報。但,該發明之衰減速度之推定方法係不 限定於該如此之方法,而亦可利用使用應答向量相關值等 各種方法。 其次,第5圖係表示使用Dspi〇2〇(第i圖)而以軟體 (software)性地實施表示於第4圖之功能區塊圖以本發明 之實施形態1之適性陣列2000的送訊指向性之第i控制方 法時之處理流程圖。 ^ ▲該第1控制方法,係藉由以比例於各使用者所測定之 衰減速度之係數乘以其所對應之送訊加權向量,而對衰減 速度大之終端機增大其送訊電力者。 ' 第五圖中’當於步驟S1開始計算送訊加權向量時, 首先’衰減速度測定電路2300係於測定空間多重使用者數 Μ之值的同時’並分別測定各使用者之衰減速 本&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TST210 297公| )' 313288 ^--------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1 577200 消 22 A7 五、發明說明(22 ) S2) 〇 其次,於步驟S3,對用以識別多重連接使用者之參數 (parameter)i之值進行初始化成為1。 一 於步驟S4,算出對應之使用者送訊加權向量 W’tXi,且暫時儲存於記憶體,並以與測定之衰減速度 成一定比例之係數乘以送訊加權向量w,tXi。據此,由1 應於衰減速度而加權之送訊加權向量wtXi再乘以送π言 號’達成因應於衰減速度之送訊電力之調整。 其次,於步驟S5 ,判斷參數i之值是否超過多重連 使用者數Μ。參數i之值若未超過使用者數M之時,係、 步驟S6僅對參數!之值遞加(increment)1,且處理之順^ 係回複至步驟S4,在參數i之值超過使用者數M為止之 前,重複實施步驟S4之處理動作。 於步驟S5,當參數i之值超過使用者數M之時,則卢 理程序進入至步驟S7。 义 於步驟S7’係基於法律上之規定而控制各使用者之 訊加權向量WtXi(i = 1,2, ..···.,M),俾使傳送至各使用者之送 訊電力不至於超過規定值。更㈣而纟,以各使用者之送 訊加權向量之絕對質之平方和之平方根作為ptx,且以送、 訊電力之最大值為Pmax’藉由pmax/pti以各使用者之 送訊加權向量WtXi,而限制送訊加權向量之最大值。 接著於步驟S8結束送訊加權向量之計算。 其次’第6圖係表示使用晴1〇2〇(第】圖),而軟體 性地實施表示於第4圖> t:·/» At ία m I_— 圖之力此區塊圖之本發明的第1實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關冢標準(cns)A4規; 313288 --------Til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77200 瓣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五、發明說明(23 形態之適性陣列2000之送訊指向性的第2 理流程圖。 沄時之處 該第2控制方法,係藉由僅對於各使用者所測 減速度Xl當中,超過預定衰減速度F。之終端機,以比^ 於(Xi- fg)之係數乘以其所對應之送訊加權向量,且對除此 以外之終端機作成送訊加權向量不加權之狀態,而對衰減 速度大之終端機增大其送訊電力。 表示於第6圖之流程圖,係僅有下列之點不同於第5 圖所示之流程圖,而對於共通之處理流程則不重覆說明。 亦即,第6圖係設有步驟S9及步驟sl〇之處理而取代第$ 圖之步驟S4之處理。 於步驟S9,係判斷多重連接之各使用者所測定之衰減 速度Χι,是否超過預定之衰減速度匕。而且,僅對判定為 超過預疋之衰減速度fg之使用者,實施步驟sl〇之處理。 於步驟S10,算出所對應之使用者丨之送訊加權向量 W’tXi,並暫時儲存於記憶體,且因應於以測定之衰減速度 X!,並以比例於(Xi-FG)之係數乘算送訊加權向量w,tx〆 據此,而僅對衰減速度超過預定之大小之終端機,且由因 應於衰減速度而加權之送訊加權向量WtXi再乘以送訊訊 號,而達成因應於衰減速度之送訊電力之調整。 其次’第7圖係表示使用DSP1020(第1圖),而軟體· 性地實施表示於第4圖之功能區塊圖之本發明之第丨實施 形態之適性陣列2000之送訊指向性之第3控制方法時之處 理之流程圖 Μ氏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G X 297公爱) 313288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77200 A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24 ) 該第3控制方法,係由因應於衰減速度之各預定範圍 而預先設定之複數的係數所構成之表格,以因應於各使用 者所測定之衰減速度Xi而決定之係數,乘算其對應之送訊 加權向量,而對衰減速度較大之終端機增大其送訊電力。 表不於第7圖之流程圖,係僅有下列之點不同於第5 圖所不之流程圖,而對於共通之處理程序則不重複說明。 亦即,第6圖係設有步驟su之處理而取代第5圖之步驟 S4之處理。 於步驟S11,算出所應對之使用者丨之送訊加權向量 w tXi ’並暫時儲存於記憶體。而且因應於以測定之衰減速 度Xi’且經由表示於例如第8圖之預先設定之表格而決定 其對應之提高功率(power-up)係數,並乘算送訊加權向量 WtXi。據此,而由因應於衰減速度而加權之送訊加權向量 ^^^^再乘以送訊訊號,而達成因應於衰減速度以調整送訊 電力之目的。 第9圖係衰減模式性的說明根據如此之第1實施形態 之送訊指向性控制方法而獲得功效之圖。於第9圖,所希 望之終端機PS1,係由於其快速移動等衰減因素而偏離當 初之對PS1的送訊電波之指向性範圍(以實線(X)所表示之 範圍)’並增加與干擾終端機之終端機pS2之送訊電波之指 向性範圍(以實線(γ)所表示之範圍)之差距(實線兩側之箭 頭符號)’而有擴展虛線(z)所表示之指向性範圍(虛線兩側 之箭頭符號)之必要。 _因此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係藉由因應於表示衰 K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〇 X 297公爱)—-— 24 313288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丨線· -n*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5 B7 五、發明說明(25 ) 減程度之衰減速度而使對應之所希望終端機之送訊電力 法律規定之範圍内)提高功率,而得以回復已偏離之所 希望終端機之指向·性。 ^第1〇圖係用以說明藉由除了因應於表示衰減程度之 衰減速度大小之外,並因應於收訊電力之大小而控制送訊 電力之方法,而得以控制對成為指標之使用者之送訊指向 之根據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無線電裝置之適性陣列 2000的構成之概略區塊圖。 一表不於第10圖之適性陣列係除了以下之點之外,而 二/、表示於第4圖之適性陣列相同。亦即,設有與衰減速 度測疋電路23 00成並列,並接收來自切換電路至 2010-4之輸出,且測定收訊中電波訊號的收訊電力值之收 訊電力測疋電路2600。第1送訊加權向量控制部241〇,係 接收對第1使用者PS1輸出之送訊訊號StXi(t),並依據對 來自第1收訊加權向量控制部211〇之第1使用者psi之 收Λ加權向量之值,及對來自衰減速度測定電路U⑽之第 1使用者P S 1之衰減速度資訊,以及來自收訊電力測定電 路2600之收訊電力資訊,而算出送訊加權向量。 在第2送訊加權向量控制部251〇,係供應對來自衰減 速度測定電路2300之第2使用者PS2之衰減速度測定, 及來自收訊電力測定電路26〇〇之收訊電力資訊,以及來自 第2收訊加權向量控制部221〇之收訊加權向量之資訊,汗 第2送訊加權向量控制部251〇則根據此資料而予以輸出$ rfL加權向量 参紙張尺度適財國國g準(CNS)A4規格⑵Q χ视公爱) 313288
--------------裝· I ftt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亊項再填寫本頁) .. -丨線-
五、 發明說明(26 又,僅測定收訊電力並控制送訊電力(送訊指向性)之 報。已為眾所周知’且揭露於例如特帛2000-106539之公 動作 '而說明表示於第10圖之收訊電力測定電路2600戈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首先,天線元件數為4 1,且同時進行通訊之使用^ :人之匱形,而經由各天線且自收訊電路輸出之訊 唬,則以上述之式(1)至(4)表示。 此時,以向量表示之該式⑴至(4)所表示之天線收訊言 號之式子時,則如以下之式(5)至(8)。 [數學式8] X(t)=H1Srx1(t)+ H2Srx2(t)+N(t) X⑴:叫⑴,Rx2⑴,…,RXn⑴]τ Hi = [hii5h2i?...?hni]T?(i=l?2) N(t) = [ni(t),n2(t),··.,nn(t)]T ^ 此處,當良好地作動適性陣列時,因分離及抽出來h 各使用者之訊號,故上述訊號SrXi(t)(i = 1,2)形成為既知之 值。 首先,可利用既知訊號之訊號Srxjt),並進行以下之 說明而導出收訊訊號向量Hi = [hn,h21,h31,h41;^ 亦即’當收訊訊號與形成既知之使用者訊號,例如來 自第1使用者之訊號SrXi⑴相乘,而計算其總(ensenible) 平均(時間平均)時,則形成如下述之式子。 .····(5)••…(6) .....(7) .....(8)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26 313288 577200 為〇,係因為 …··(21) ……(22) ……(23) 訊號SrxKt)與訊號 式(23)之值成為〇,係因為 A7 五、發明說明(27 ) [數學式9] E剛.叫⑴卜Hi.E[SrXl⑴.叫⑴]+ H2.E[Srx2⑴. Srxi(t)] + E[N(t) · SrXl(t)] • ·. l z (j) 式(20)中’ E[......]係表示時間平均。若取得該平均之 時間為相當長之情形時’則該平均值係形成如下述之式 〇 [數學式10] E[SrXl(t) · SrXl(t)] H[Srx2(t) · SrXl(t)]-〇 E[N(t) · SrXl(t)] = 〇 此處,式(22)之值成 Srx2(t)相互之間並無關係。又 訊號Srx!(t)與雜訊訊號N(t)之間並無相關 因此,式(20)之總平均,其結果係如以下所示,等衣 收訊訊號係數向量。 [數學式11] E[X(t) · Srx1(t)]=H1 ·····(24) 依照如上之步驟,即能測定來自第1個使用者ps〗^ 訊的訊號之收訊訊號係數向量H1。 同樣地進行輸入訊號向量X⑴與訊號SrX2⑴之總平_ 操作,即能測定來自第2個使用者PS2送訊之訊號之收詔 訊號係數向量。 其次,第11圖係表示使用DSP 1020(第1圖),而軟 體性地實施表示於第1〇圖之功能區塊圖的本發明之第2 313288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7720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五、發明說明(28 ) 實施形態的適性陣列2000之送訊指向性之控制方法時之 處理流程圖。 該控制方法,係以因應於各使用者所測定之衰減速度 之係數乘舁對應之送訊加權向量的同時,並作成平行之 2態’且以因應於各使㈣所敎之收訊電力之係數,乘 算對應之送訊加權向量,據此而進行因應於衰減速度之大 小及收訊電力之大小而調整終端機送訊電力之動作。 在第11圖,於步驟S21開始計算送訊加權向量,首 先,衰減速度測定電路2300及收訊電力測定電路26〇〇, 係於測定,間多重使用者數M之值的同時,並分別測定該 使用者之衰減速度Xi及收訊電力pi(步驟s22)。 其次’於步驟S23,對用以識別多重連接使用者之參 數1之值進行初始化而成為1。 於步驟24,因應後述之收訊電力而達到調整送訊電力 之目的。 其-人’於步驟S25,判斷參數丨之值是否超過多重連 、。使用者數Μ。參數!之值若未超過使用者數μ之 於步驟S26中泉數〗·夕佶椹、庚t^ /數1之值僅遞加1,且處理之順序係回復 乂驟824,在參數丨之值達於使用者數m為止,
施步驟S24之處理動作。 里複T 理程=Γ25,當參數1之值超過使用者數从時,則處 理程序係進入至步驟S27。 於步驟S27,對用以識別多重連接使用 夕 值進行初始化而成為卜 之參數!之 咖準χ 297 公爱 313288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28 五、發明說明(29 ) 力之::驟::::前述之衰減速度而達到調整送訊電 制方、土,够 控制方法(第5圖之步驟S4)、第2 #
方法(第6圖之步驟89;5ς〗π綠 J 步驟SU)之令之i S10、第3控制方法(第7圖之 明。 何—個方法。此處不再重複該詳細之說 其次’歸驟S29,駭參I之值^ 結使用者數Μ。參數i之值甚去相、Α α 5連 步驟S30參數=僅者數MBf,係於 步驟S34 “ 處理之程序係回復至 4,在參數i之值達於超過使用者數馗為止,重 實施步驟S28之處理動作。 巧 重複 於步驟S29’參數i之值若超過使用 處理之程序係進入至步驟S31。 M時 且係 、、步驟SM係與第5圖至第7圖之步驟8?相同,丑 據法律上之規定而控制各使用者之送訊加權向量wtx (二1二.,.,’俾使得送至各使用者之送訊電力不超過規定 繼之,於步驟S8,結束送訊加權向量之計算。 λ第12圖係表示有關第10圖及第η圖而說明之實施形 態2之送訊指向性控制’尤指,將導出來自各使用者孓收 訊電力Pi之步驟抽出之流程圖,且係對應於第η圖之步 驟S21及S22之處理動作。 首先,當開始進行收訊電力測定(步驟8100)時,則收 訊電力測定電路2600係先行確認空間多重使用者數Μ之 本紙張尺度家標準(CNS)A4規格⑽χ 297公釐) 57720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0 A7 五、發明說明(3〇 ) 值(步驟S102)。 繼之,收訊電力測定電路2600係對用以識別空間多 重連接使用者之參數i之值進行初始化而成為丨(步驟 S104) 〇 其次,進行初始化而使表示收訊時刻之參數t之值成 為1(步驟S106)。 繼而進行初始化,使對應於第丨個使用者所對應之收 訊訊號係數向量之第K個天線之值hki成為〇 (步驟S 107) ,且進行初始化使用以識別天線之參數k之值成為〗(步驟 S108)。 其次’收訊電力測定電路2600,係當收訊訊號係數向 里之要素之hki之值為比時刻t更前面階段之值hki時,加 上時刻t之第κ支天線所收訊之收訊訊號RXk(t)和第i個 使用者信號Srxi⑴之積之值,而予以更新(步驟su〇)。 繼而進行判斷參數K之間,天線元件數時否為N以上 (步驟S112),只有天線元件數之處理尚未完成時,則參數 κ之值為僅遞加丨(步驟S114),並重複步驟311〇之處理。 另一方面,參數K之值若等於天線元件數之值時,則 繼續進行判斷表示時刻之參數t之值是否為平均時間τ以 上(步驟116),若參數t之值未達平均時間τ時,則參數士 之值僅遞加1,且處理之程序回復至步驟s1〇8。 此處,平㈣Ρβ1 τ係表示例如通訊系統所決定之訊號 系列之長度,若為例如PHS系統時,則為符號 (symbol)。 本·^尺度適用中關家標^各⑵0 x 297公爱)------- 313288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線. 577200
五、發明說明(μ ) 方面’參數t若為平均時間τ以上時(步驟s 116), 係再度進行初始化,使參數κ之間再為〗,進而,進行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化使對第i個使用者之收訊訊號電力值之值成為〇(步 驟 S120) 〇 其次,自步驟S108至S116之間所演算之收訊訊號係 數向量之要素hki之值,取代為由累積值hH之值除以平 句時間T所得之平均處理值,另外,收訊訊號電力值Pi 則更新為收訊訊號電力值pi加上收訊訊號向量之要素值 hki之平方之值(步驟S122)。 繼而判定參數K之值,其天線元件數是否為^^以上(步 驟S124),若參數κ之值未達天線元件數^時,則參數κ 之值為僅遞加i(步驟S216),且處理之程序 S122。 另—方面,若判斷參數K之值為天線元件數1^以上压 (步驟SU4)’則將收訊訊號電力值pi之值除以天線元件类 ^所得之值,作為新的收訊電力pi而儲存於記憶體(步驟 12 8 ) 〇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繼而判斷參數;之值’是否為㈣多重使用者數心 ’且參數!之值未達使用者數時(步驟Μ%),則參 1之值為僅遞加】(步驟S132)’而其處理之 步驟S106。 另方面,參數1之值若為使用者數M以上時(步驟 J3〇),則結束處理之動作(步驟s〗34)。 —理’則依據對各使均者之收訊訊 时關緖準--β唬 31 313288 A7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線 577200 A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3 313288 577200 A7
Μ--------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咅心事項再填寫本頁) 丨線®! 34 313288 57720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五、發明說明(35 ) 為最佳之通道而作為通訊通道。其次,在終端機PS方面 則測定基地站CS所指定之通道之D/U,當D/U為預定值 以上時,則使用所指定之通話通道而開始進行通訊作業。 因進行如此之載波辨認作業時,亦檢測收訊電力測定 電硌,故示於第10圖之收訊電力測定電路2600,亦可作 成如此之情形所使用之電路共用之構成。 在第2實施形態之可控制送訊指向性之無線電裝置 中’亦可使用如下列之方法而求得送訊加權向量。首先, 進行包含於收訊訊號之使用者Psi之收訊訊號係數Hi之測 定。繼之,藉由第1實施形態之式(29)而求得來自經測定 之收訊訊號係數向量Hi之各訊號電力Pi。 其次’利用下列式子而計算對應於各使用者之送訊加 權向量WtXi。 [數學式16]
Wtx =(ΎΡ 1/2-4- ··· + P i1/24- P 丄 1 十 卜1 十·^ 1 + ··· +PM1/2) W%/ (I Wrxj I (M— 1) (P!1/2+ P21/2+ ··· + PM1/2) …(31) 此處,加權向量WtXi係形成放射電波至所希望之使用 者PSi之方向,但不放射電波至非所希望之使用者py之 方向之指向性。 第1 5圖係表示依照如此之順序而求得送訊加權向量 之處理流程之流程圖,且係對應於第u圖之步驟s21至 S26之處理動作。 表示於第15圖之流程圖係步驟S306之送訊加權向量 之計算式(31)’但除了取代表示於第13圖之流程圖之步: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313288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5 >77200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36 B7 五、發明說明(36 ) S206中之送訊加權向量之計算式(3〇)之構成之外,其基本 糸/、有與第1 3圖之流程圖相同之處理流程,因此,不重 覆其說明。 該表示於第· 15圖之方法,其送訊加權向量亦因應於 收訊終端機之基地站丨之距離,換言之,係因應於收訊電 力之大小而控制之一種構成,故終端機靠近於基地站時, 則送訊電係被壓抑並減少對其他單元不必要之干擾,且增 大對遠端終端機之送訊電力,故可明確達成增大最大到達 距離之功效。 第2實施形態之可控制送訊指向之無線電裝置中,亦 了利用如下列之方法而求得送訊加權向量。首先,進行包 含於收訊訊號之使用者pSi之收訊訊號係數向量出之測 疋繼之利用式(29)而求得來自經測定之收訊訊號係數向 量Hi之各訊號電力Pi。 該無線電裝置中,係預先規定各終端機之送訊電力之 最大值Pmax。而且對應於各使用者psi(i=1,2,......,M)之送 訊加權向量WtXi,係依照下列之式子而計算。 [數學式17] i) Pi值為Pmax以上時
Wtxi=(PmaxWrxi)/(p.M | WrXi | ) ......(32) ii) Pi值為未達於時
Wtxi = (PmaxWrxi)/( M | WrXi | ) ......(33) 如以上作成導出送訊加權向量之構成時,則對靠近於 I基地站之終端機,係經常被壓抑送訊電力,故可減少對其 ^氏張尺度適射聞豕標準(CNS)A4規$_21() χ 297公爱· 313288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7720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7 A7 五、發明說明(37 ) 他單元多餘的干擾。 第16圖係用以說明如以上說明之導出送訊加權向量 的處理流程之流程圖’且係對應於第圖之步驟S21至 S26之處理動作。 參考第16圖,首先當開始計算送訊加權向量時(步驟 S400) ’則空間多重使用者數M與其收訊電力pi之測定結 果’係經由收訊電力測定電路2 6 0 0而供應至送訊加權向量 控制部2410。 繼而於送訊加權向量控制部24 1 0中,對用以識別使 用者之參數i之值進行初始化使成為丨(步驟S4〇4)。 其次,進行判斷收訊電力Pi是否為預定之最大值pmax 以上(步驟S406)。 收汛電力Pi若為最大電力Pmax以上時(步驟S4〇6), 則送訊加權向量控制部2410係因應於式(32)而計算送訊加 權向量,並儲存於記憶體(步驟S408)。 另方面’收訊電力Pi若未達最大電力Pmax時,則 送訊加權向量控制部2410,係因應於式(33)而計算送訊加 權向量,並儲存於記憶體(步驟S4 1〇)。 繼而進行判定參數i之值是否為使用者數M以上(步 驟S412)右參數丨之值為未達使用者數%之時,則參數i 之值僅遞加1(步驟S414),且處理之程序回復至步驟 S406 〇 另方面,參數1之值若為使用者數M以上時(步驟 S412) ’則結束送訊加權向量之計算(步驟s416)。 本紙張尺度適时關家^^冗4規格⑽X 297公爱)__ 313288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五、發明說明(38 五、發明說明(38 如以上之處理 進行。 係亦於送訊加權量控制部251〇之中 該第 1 6 圖 、4> ^ 、 法,其送訊加權向量,係因應於 ”收訊終端機之基地站 心此離,換&之,係因應於收訊售 力之大小而控制之一接战· a ^ 種構成,故終端機若接近於基地站 時,則送訊電力被㈣,且減少對其他單以必要的干擾, 並明確達成增大傳送至遠端終端機之送訊電力至最大到達 遠距離之功效。 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係除了根據第】實施形離之 中所說明之根據測定衰減速度而進行送訊加權向量之加權 之外’因根據測定收訊電力而進行送訊加權向量之加權處 m ’對因為衰減現象而指向性、離之終端機使用者, 亦能以更準確之送訊電力而送出電波,且能控制送訊指向 性〇 〆本發明所開示之實施形態其全部内容係均為例示,但 不受限於此。本發明之範圍並非上述所說明,而是根據申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請專利範圍所揭示,並包含有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意義及 範圍内之所有變更事項在内。 [發明之功效] 如以上之說明,根據有關本發明之可控制送訊指向性 之無線電裝置及送訊指向性控制方法,則進行因衰減現象 而指向性偏離之終端機與電波訊號之送收訊作業時,係藉 由因應於該使用者之衰減速度之大小令來自基地站之送訊 電力增大而得以回復送訊指向性之控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313288 3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77200 五、發明說明(39 ) 另外,根據習知收訊電力之測定值並藉由與送訊電力 控制進行組合,則可實現更準確之送訊指向性之控制。 [圖示之簡單說明] 第1圖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無線電裝置的構成之 概略區塊圖。 第2圖表示第1圖之適性陣列2000的i個構成例之概 略區塊圖。 第3圖表示第2圖所示之適性陣列之構成時的送收訊 電波訊號之指向性及到達距離之圖。 第4圖表示本發明之第丨實施形態之適性陣列的構成 之概略區塊圖。 第5圖表不藉由本發明之第丨實施形態之適性陣列 2000之送訊指向性之第1控制方法之流程圖。 第6圖表示藉由本發明之第丨實施形態之適性陣列 2000的送訊指向性之第2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第7圖表示藉由本發明之第i實施形態之適性陣列 2000的送訊指向性之第3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第8圖表不使用第7圖之控制方法規定衰減速度與提 高功率係數關係的表格之圖。 第9圖表示進行第5圖至第7圖所示之處理作業時的 送訊電波之指向性及到達距離之概略區塊圖。 、 第10圖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適性陣列的構' 之概略區塊圖。 第11圖表示藉由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適性陣 ^張尺度_中is _標準297公爱 ,] 313288
11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丨線. 39 577200 A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4〇 ) 2000的送訊指向性之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第12圖說明收訊電力測定電路2600的動作之流程 圖。 第13圖說明送訊加權向量控制部24 10及251〇 之流程圖。 第14圖表示進行第13圖所示之處理時之送訊電波的 指向性及到達距離之概略區塊圖。 第15圖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送訊加權向量控 制部的動作之流程圖。 第16圖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送訊加權向量控 制部的其他動作之流程圖。 第17圖概念性地表示適性陣列無線基地站之基本動 作之模式圖。 第18圖表示習知之適性陣列無線電裝置的構成之概 略區塊圖。 第19圖將適性陣列無線基地站與使用者之間的電波 訊號之往來予以圖像化之模式圖。 第20圖表示基地站與移動終端裝置之間的資料送收 訊之概念圖。 [元件符號說明] 的動作 f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7 適性陣列無線基地站1R 訊號收訊部 訊號送訊部 2 陣列天線 斜線領域 3a 領域 行動電話機 5 ^ 9 箭頭符號 40 4
313288 57720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 B7 五、發明說明(41 ) 6 無線基地站 10-1 至 10 -η 、 2〇1〇_ι 至 2010-4 開關電路 11 加權向量控制部 12-1 至 12-n、15-1 至 i5_n、212(M 至 2120-4、2220-1 至 22204 2420-1 至 2420-4、2520-1 至 2520-4 乘算器 13 、 2140 加算器 14 > 2130 、 * 2230 記憶體 20-1 至 20-n 輸入槔,輸出入埠 100、2000適性陣列 1000 無線電裝置 1010 RF電路 1020 數位訊號處理機 1030 通道分配基準計算器 1040 通道分配裝置 2100 收訊電路 2110 、 2210 收訊加權向量控制部2300 衰減速度測定電路 2400 送訊電路 2410 〜2510 、 2520 送訊加權向量控制部 2600 收訊電力測定電路 fl 至 f4 頻率 H(i) 第i個使用者之收訊訊號係數向量 η⑴ 雜訊向量 nj(t) 第j個收訊訊號中之雜訊 PS 使用者數 Srx⑴ 收訊訊號 STX⑴ 輸入訊號 Wli 至 Wni 加權向量 X(t) 輸入訊號向量 yi(t) 輪出訊號 #1 至 #4 天線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 II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1 313288

Claims (1)

  1. 577200
    1· -種具有送訊指向性之無線電裝置,係用以和複數之软 端裝置之間進行路徑分割多重連接,其具備有:、 自收訊電波訊號分離特定前述終端裝置之收訊訊 號的收訊手段, 前述收訊手段係包含有·· —藉由對應於前述各終端裝置之收訊加權向量乘以 刖述收λ電波訊號,據此而抽出前述收訊訊號的複數之 收訊訊號分離手段;及 用以檢定各前述終端裝置之衰減速度之衰減速 測定手段, 更/、備有用以產生具有對前述特定終端裝置之指 向性的送訊訊號之送訊手段, 且前述送訊手段係包含有: —f各前述終端裝置上,因應於來自前述衰減速度測 定手段之衰減速度,而將加權於前述收訊加權向量之送 訊加權向量乘以送訊訊號,據此而產生具有前述指向性 之送訊訊號之複數的送訊訊號產生手段。 如申明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有送訊指向性之無線電裝 置,其中, 、 前述複數之終端裝置係Μ個(M:自然數),且前述 複數的終端裝置之中之第i個(i:自然數)終端裝置之前 述衰減速度為Xi時, 前述送訊手段係, 前述收訊加權向量乘以比例於Xi之係數,而產生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313288
    «L----------·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ί——ίι^ΜΨ.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社 印 製 4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申請專利範圍 相對於前述第i個終 3·如申請專利蘇円笛 訊加權向量。 咕号刊範圍第1頂 置,其中, ,、有送訊扣向性之無線電裝 前述複數之終端裝置係M 複數的終端裝置之中之第述 述衰減速度為力時, 數)終端裝置之前 前述送訊手段係, 前述收訊加權向量乘以比例於僅於幻為預定之衰 減速度F。以上時(幻 個炊踹㈣ _ ㈣數’ *產生相料前述第i ~端裝置之前述送訊加權向量。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置, 項之,、有送日向性之無線電裝 前述複數之終端裝置Μ個(M:自然數),且前述複 的終端裝置之中之第1㈣:自然數)終端裝置之前述 衰減速度為Xi時, 前述送訊手段係 前述收訊加權向量乘以因應於來自由因應於各衰 減速度之預定範圍而預先設定之複述的係數所構成2 表格之Xi所決定之係數,而產生相對於前述第i個終 端裝置之前述送訊加權向量。 5_ —種具有送訊指向性之無線電裝置,係用以和複數之終 端裝置之間進行路徑分割多重連接,其具備有· 、 自收訊電波訊號分離特定前述終端裝置 一 彳文訊訊 號之收訊手段^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313288 I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77200 _ g8s _ 六、申請專利範圍 刖述收訊手段係包含有: 藉由對應於各前述裝端裝置之收訊加權向量乘以 刖述收汛電波訊號,據此而抽出前述收訊訊號之複數的 收訊訊號分離手段;及 用以測定各前述終端裝置之收訊電波強度之收訊 強度測定手段;及 用以測定各前述終端裝置的衰減速度之衰減速度 測定手段, 更具傷用以產生具有前述特定終端裝置之指向性 的送訊訊號之送訊手段, 且前述送訊手段包含有: 在各則述終端裝置’因應於來自前述強度測定手段 之收訊電波強度及來自前述衰減速度測定手段之衰減 速度,而將加權於前述收訊加權向量之送訊加權向量乘 以送訊訊號,據此而產生具有前述指向性之送訊訊號之 複數的送訊訊號產生手段。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具有送訊指向性之無線電裝 置,其中, 前述複數之終端裝置Μ個(M:自然數),且前述複 數的終端裝置之中之第丨個(1:自然數)終端裝置之前述 衰減速度為Xi時, 前述送訊手段係, 前述收訊加權向量乘以比例於Xi之係數,而產生 相對於前述第i個終端裝置之前述送訊加權向量。 本中關家標準(cn^_)A4規格(2ig χ 297公髮) ·~—---- 44 313288 裝--------訂---r---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77200 A8B8C8D8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9. 45 六、申請專利範圍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具有送訊指向性之無線電裝 置,其中, 前述複數之終端裝置Μ個(M:自然數),且前述複 數的終端裝置之中之第i個(i:自然數)終端裝置之前述 衰滅速度為Xi時, 前述送訊手段係, 前述收訊加權向量乘以比例於僅於Xi為預定之衰 減速度fg以上時的(Xi-F())之係數,而產生相對於前述 第i個終端裝置之前述送訊加權向量。 8·如申咕專利範圍第5項之具有送訊指向性之無線電裝 置,其中, 前述複數之終端裝置M個(ΜΓ自然數),且前述複 數的^端裝置之中之第1個(丨:自然數)終端裝置之前述 衰減速度為Xi時, 前述送訊手段係, 前述收訊加權向量乘以因應於來自由因應於各衰 減速度之預定範圍而預先設定之複數的係數所構成的 表格之X1所決定之係數,而產生相對應於前述第i個 終端裝置之前述送訊加權向量。 -種具有送訊指向性之無線電裝置之控制方法,係用以 和複數的終端裝置之間進行路徑分割多重連接,其包含 有: Θ於即時導出對應於各前述終端裝置之收訊加權向 量,並分離來自前述終端裝置之收訊訊號之步驟; 本紙張尺度關家標準 313288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J "200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制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測定各前述終端裝置之衰減速度之步驟; 於各前1 终端裝置,因應於前述㈣定之衰減速 :驟二及加權於前述收訊加權向量之送訊加權向量2 以前述送訊加權向量乘算送訊訊號, 向性之送訊訊號之步驟。 座生/、有才曰 从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具有送訊指向 置之控制方法,盆中,對俞、+、W外人 …綠笔裝 ▲ 中冑别述收訊向量之加權處理,係 奴則述複數之終端裝置Μ個(M:自然數),且前述複 置之中之第1個(1:自然數)終端裝置之前述 衣減速度為Xi時, 前述收訊加權向量乘以比例於Xi之係數,而產生 相對於前述帛⑽終端裝置之前述送訊加權向量。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具有送訊指向性之無線電裝 置之控制方法’其中’對前述收訊向量之加權處理,係 前述複數之終端裝置Μ個(M:自然數),且前述複 數的終端裝置之令之第^(1:自然數)終端裝置之前述 衰減速度為Xi時, 前述收訊加權向量乘以比例於僅於Xi為預定之衰 減速度匕以上時的(Xi_Fq)之係數,而產生相對於前述 第i個終端裝置之前述送訊加權向量。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具有送訊指向性之無線電裝 置之控制方法’其中’對前述收訊向量之加權處理,係 _前述複數之終端裝置Μ個(M:自然數),且前述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do X 297公爱 46 313288
    ----------·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丨丨 577200 A8 B8 C8
    請 先 閱 讀 背 填 寫裝 本衣 頁I | I I I I I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772〇〇
    48 313288
TW090132010A 2000-12-25 2001-12-24 Radio equipment with transmitting directivity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W57720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93034 2000-12-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77200B true TW577200B (en) 2004-02-21

Family

ID=18858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32010A TW577200B (en) 2000-12-25 2001-12-24 Radio equipment with transmitting directivity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233811B2 (zh)
EP (1) EP1351412A4 (zh)
JP (1) JP3976680B2 (zh)
CN (1) CN1236566C (zh)
TW (1) TW577200B (zh)
WO (1) WO20020527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54627A1 (fr) * 2000-12-27 2002-07-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Appareil radio, programme et procede de detection de permutation
WO2007001052A1 (ja) * 2005-06-29 2007-01-04 Kyocera Corporation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WO2016141975A1 (en) 2015-03-10 2016-09-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ncertainty dependent beamforming configuration control
JP7231828B2 (ja) * 2019-04-26 2023-03-0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干渉波演算方法、干渉波演算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5378A (en) * 1991-12-12 1996-05-07 Arraycomm, Inc. 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H0787011A (ja) * 1993-09-14 1995-03-31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装置及びスイッチ
US6006110A (en) * 1995-02-22 1999-12-21 Cisco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ing time-varying vector channel equalization for adaptive spatial equalization
JPH08274687A (ja) 1995-03-31 1996-10-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Cdma無線伝送装置およびcdma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JPH09200115A (ja) 1996-01-23 1997-07-31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基地局のアンテナ指向性制御方法および可変指向性アンテナ
US5960039A (en) * 1996-04-10 1999-09-2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igh data rate transmission in narrowband mobile radio channels
JPH1065610A (ja) 1996-08-22 1998-03-06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移動無線通信装置
JP3432697B2 (ja) * 1997-04-02 2003-08-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適応受信ダイバーシチ装置及び適応送信ダイバーシチ装置
US5819168A (en) * 1997-05-01 1998-10-06 At&T Corp Adap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unequal weighting of interface and noise
JPH1132030A (ja) 1997-07-14 1999-02-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Pdma通信方法
JP3167682B2 (ja) * 1998-09-28 2001-05-2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送信指向性を有する無線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0209140A (ja) * 1999-01-14 2000-07-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ジタル無線受信装置、デジタル無線送信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無線送受信方法
JP2000307489A (ja) * 1999-04-23 2000-11-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受信装置及び受信タイミング検出方法
JP2002051375A (ja) 2000-05-26 2002-02-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基地局装置及びパケット送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053581A1 (en) 2004-03-18
US7233811B2 (en) 2007-06-19
JP3976680B2 (ja) 2007-09-19
CN1426637A (zh) 2003-06-25
JPWO2002052751A1 (ja) 2004-04-30
CN1236566C (zh) 2006-01-11
EP1351412A1 (en) 2003-10-08
EP1351412A4 (en) 2008-06-18
WO2002052751A1 (fr) 200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eng et al. Communications and signals design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Laughlin et al. Optimum single antenna full duplex using hybrid junctions
Fei et al. Optimal single-port matching impedance for capacity maximization in compact MIMO arrays
CN108352880B (zh) 用于利用耦合天线进行波束成形的方法和装置
Zhao et al. Interference alignment and game-theoretic power allocation in MIMO heterogeneous sensor networks communications
CN104160630A (zh) 用于天线选择的无线设备及方法
CN107925456B (zh) 用于具有互耦的天线阵列的等能量码本的方法和设备
JP4097129B2 (ja) 無線伝送装置および無線装置
EP2652885A1 (en) Beamforming method, apparatus for polarized antenna array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ystem thereof
Wei et al. Tri-polarized holographic MIMO surfaces for near-field communications: Channel modeling and precoding design
US116525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qual energy codebooks for coupled antennas with transmission lines
JP5049587B2 (ja) 干渉成分に関連する情報を報告する方法、装置、及び信号、信号の転送を制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TW577200B (en) Radio equipment with transmitting directivity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oivunen et al. Dynamic multi-link indoor MIMO measurements at 5.3 GHz
Dumphart Magneto-inductive communication and localization: Fundamental limits with arbitrary node arrangements
CN108242943A (zh) 通信中用于预编码的方法和设备
Goguri et al. Maximizing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using distributed beamforming
She et al. Measurements of massive MIMO channel in real environment with 8-antenna handset
Alnahhas IRS-Assisted Rayleigh Fading MISO Systems: beamforming and asymptotic Analysis
CN116032416A (zh)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JP5037305B2 (ja) 無線伝送装置
WO2023282840A1 (en) Robust port selection
WO2023282839A1 (en) Port selection with low complexity
CN117996437A (zh) 移动终端
Hynes Evaluation of methods for estimating the 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closely spaced diversity antenna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