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27708B -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27708B
TW527708B TW090130406A TW90130406A TW527708B TW 527708 B TW527708 B TW 527708B TW 090130406 A TW090130406 A TW 090130406A TW 90130406 A TW90130406 A TW 90130406A TW 527708 B TW527708 B TW 52770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emiconductor device
semiconductor
aforementioned
waf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30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hisa Matsuki
Yoshitaka Aiba
Mitsutaka Sato
Tadahiro Okamoto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riority to TW090130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52770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277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2770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93Batch processes
    • H01L24/95Batch processes at chip-level, i.e. with connecting carried out on a plurality of singulated devices, i.e. on diced chips
    • H01L24/97Batch processes at chip-level, i.e. with connecting carried out on a plurality of singulated devices, i.e. on diced chips the devices being connected to a common substrate, e.g. interposer, said common substrate being separable into individual assemblies after connec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6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61Disposition
    • H01L2224/16151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 H01L2224/16221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 H01L2224/16225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non-metallic, e.g. insulating substrate with or without metall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8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 [HDI]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23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2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05Shape
    • H01L2224/4809Loop shape
    • H01L2224/48091Arch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527708 A7 發明説明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更詳 而口之’即有關於一種具有多數半導體晶片之半導體裝置 及其製造方法。 新世代之、行動電話或包含行動PC之行動資訊終端 、 ^ t畺且薄化之提升為其關鍵。因此,為提高今 後可預見其高成長之行動資訊終端機之技術競爭力,開發 可更小型、輕量且薄化之高密度安裝技術乃極為重要。 目刖存有之高密度安裝技術有倒裝片安裝、多晶片模 組或積層基板等多種。進而,由於有欲於封裝體上加入多 數機能之需求’而進行半導體晶片業已積層化之構造之晶 片尺寸構裝(CSP)之技術開發,再進而,開發不使用中 介層基板之晶圓位準CSP。 晶圓位準CSP係包含有如第1圖所示之構造。 第1圖中,第}半導體裝置晶片101上係形成有佈線 102,且該佈線1〇2上係藉由焊球1〇3裝設有第2半導體裝置 晶片104。而該第2半導體裝置晶片1〇4則較前述第i半導體 I置晶片101小。 又鈾述第1半導體裝置晶片i i上之佈線i 〇2中,於第 2半導體裝置晶片104之周邊領域係連接有銷狀之端子(通 路)1〇5。更且,於第〗半導體裝置晶片1〇1上面形成有用以 封裝第2半導體裝置晶片ι〇4之密封樹脂1〇6,且厚度達可使 端子105之上端露出之程度。該端子1〇5之上端則連接有焊 球 107。 但,第1圖所示之端子105係藉由電鑛法形成於佈線i 〇2
請* 先 閲 讀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訂 -4- 527708 五、發明説明(2 上’因此需耗費時間於端子1〇5之形成上,並使csp形成之 生產率變差。 又,端子105之形成領域僅限於第2半導體裝置晶片1〇4 之周邊,因此端子105之數無法增加。 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半導體裝置,該半導體 衣置係於多數+導體晶片之積層構造上擴展外部端子之形 成領域,並可輕易形成外部端子者。 上述課題係可藉由包含有下列機構之半導體裝置而解 决,即·第1半導體晶片,係於一 ^真有第1端子者;第2 半導體晶片,係較前述第丨半導體晶片大,並與前述第1半 =體晶片重疊絲-面具有第2端子者;絕緣膜,係形成於 刖述第2半導體晶片上而包覆前述第i半導體晶片者,·多數 通孔,係形成於前述絕緣膜上者;通路,係於前述通孔内 周面及底面呈膜狀形成’且與前述W端子及前述第2端子 中至少-方呈電性連接並具有導電性者;第⑽線圖案,係 形成於前述絕緣膜之上而卜I . 、、 联您上面上者,及,外部端子,係形成於 如述苐1佈線圖案上者。 依據本發明,呈㈣有大小不同之第!及第2半導體晶 片之構造之半導體裝置中,係於第2半導體晶片上形成一用 以包覆第1半導體晶片之絕緣膜,並於絕緣膜上形成通孔, 且於通孔中形成膜狀之通路,而於絕緣膜上形成佈線圖案。 因此,在不完全填滿通孔之狀態下形成有膜狀之通 路,則可於短時間内形成通路,且可藉由相同導電膜構成 佈線圖案與通路,而可縮減膜之形成程序。 527708 A7
上方*认廿/ 、 田芏第1半導體晶片之 邱媸A 貝1 了抑制絕緣膜上多數之外 口知子所致之日日片狹小化,並可增加外部端子之數。 通孔内因以絕緣膜包覆通路而可防止通路之腐飯。 又’除與外部端子連接之部分外, 卜猎由其餘之絕緣膜覆蓋 絶緣膜上之第1佈線圖案,則可防 々此弟1佈線圖案之遷移短 路或腐蝕。 然而,無論將第1半導體晶片形成有第i端子之電路 面,相對於第2半導體晶片形成有第2端子之電路面以面朝 上、面朝下之狀態配置,皆可以相回 ^ M相冋技術做成積層晶圓位 準封裝體,且,無論面朝上、面朝下皆可自由運用,因而 可使具有各種機能之半導體裝置相互重疊,實為有用。 又,由於P及第2半導體晶片之上方具有第i佈線圖 案,因此可將外部端子形成於自由之位置,並可與多銷構 造相對應。 進而,藉由使如上述具有佈線圖案與通孔之絕緣膜呈 多層化,或將上述構造重疊,則可使半導體晶片做多片載 置。 以下為圖示之簡單說明。 第1圖所示者係習知構造之半導體裝置之截面圖。 第2 ( a )〜((〇圖係本發明之第i實施型態相關之半 導體裝置之製造程序(其丨)。 第3 ( a )〜(c )圖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相關之半 導體裝置之製造程序(其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S) A4規格(210父297公爱) 527708 A7 ______-__B7 五、發明説明(4 ) 第4 ( a )、( b )圖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相關之半 導體裝置之製造程序(其3 )。 第5 ( a )、( b )圖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相關之半 導體裝置之製造程序(其4)。 第6 ( a )圖所不者係構成本發明第1實施型態相關之半 導體裝置之半導體晶圓之截面圖。 第6 ( b )圖所不者係構成本發明第1實施型態相關之半 導體裝置之半導體裝置晶片之截面圖。 第7圖所示者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相關之半導體裝 置之截面圖。 第8圖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相關之具有多層佈線構 造之半導體裝置之截面圖。 第9 ( a ) 、( b )圖係本發明之第2實施型態相關之半 導體裝置之製造程序截面圖(其丨)。 第10圖所示者係本發明之第2實施型態相關之半導體 裝置之截面圖。 第11 ( a )〜(c )圖係本發明之第3實施型態相關之半 導體裝置之製造程序截面圖(其1)。 第12(a)、(b)圖係本發明之第3實施型態相關之半 導體裝置之製造程序截面圖(其2)。 第13 ( a)、( b)圖係本發明之第3實施型態相關之半 導體裝置之製造程序截面圖(其3)。 第14圖所示者係本發明之第3實施型態相關之半導體 裝置之截面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本頁) 太 訂— 527708 A7 ________B7 _ 五、發明説明(5 ) 第15圖所示者係本發明之第4實施型態相關之第1半導 體裝置之截面圖。 第16圖所示者係本發明之第4實施型態相關之第2半導 體裝置之截面圖。 以下乃依據圖示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 (第1實施型態) 第2圖〜第5圖所示者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相關之 夕曰曰片封裝體(MCP(multi chip package))之形成程序截 面圖。 首先,如第2 (a)圖所示,於多數之裝置領域a中各 具備形成有第1半導體電路(不圖示)之半導體晶圓i。該 半導體晶圓1係如第6 ( a)圖之部分擴大圖所示,於其上面 具有保護絕緣膜2,且該保護絕緣膜2上形成有開口 2a,而 該開口2a係可使與半導體裝置之内部佈線(不圖示)呈電 I*生連接之第1端子(導電性襯墊)3露出者。前述第1端子3 係以銘、銅等形成者。 另,前述半導體晶圓1,舉例言之如矽晶圓,將於稍後 之程序中依各第丨半導體電路切斷而分割成裝置領域A單 位。 繼之,如第2 ( b )圖所示,於保護絕緣膜2與第1端子3 上形成有鈦與鎳之二層構造之金屬膜,且厚度達0·5μηι左 右,進而,將該金屬膜以微影成像法形成圖案而形成第^ 再佈線圖案心該第〗再佈線圖案4係一由第丨端子3上引出至 保護絕緣膜2上之導電圖案。 本紙張尺度適财關) Μ規格⑵_7公釐)---- 五、發明説明(ό ) 其後,如第6 ( b )圖所示,準 路(不圖示)之第1半導體裝置晶片5。M 半導體電 片5係-較半導體晶圓1之裝置領域A小者,例:置晶 其上面則具有保護絕緣膜 1矽晶片, 騰0忒保護絕緣膜6上形成右„ ^ a,而該開口 6a係可使與第i半 汗 ㈣㈣2端子7露=;:==^ 上則形成有由第2端子7上引出之第2再佈線圖案8。巴緣膜6 面如第2(0圖所示’將第1半導體裝置晶片5之下 t猎由晶片接合劑(接著劑)9搭接於半導體 導體裝置領域A之中央。 千 ◎其次’如第3 (a)圖所示,於半導體晶,上面上形成 如環氧、聚醯亞胺等之樹脂絕緣層1〇,且較第i半導體晶片 5高1〇〜2〇叫左右。藉此,第1半導體晶片5乃為樹脂絕緣 層1〇所覆蓋。 前述樹脂絕緣層10係可藉由在半導體晶圓丨上行旋轉 塗敷、印刷、層壓法等而形成者。舉例言之,於採用層壓 法時須充分調整樹脂絕緣層之膜厚等,並需設法不讓第i 半導體裝置晶片5上與其周圍有氣泡進入。 又,於難以藉由樹脂絕緣層1〇之材料特性使樹脂絕緣 層10之表面平坦化時,則宜於將樹脂絕緣層1〇形成於半導 體晶圓1上後,以利用背研技術之機械性研磨、化學機械研 磨(CMP )或拋光專使樹脂絕緣層1 〇之上面平坦化。舉例 言之,於半導體晶圓1上形成由環氧樹脂或聚醯亞胺構成之 樹脂絕緣層10 ’且厚度為120〜150 μιη後,將樹脂絕緣層1 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297公釐) -9- 527708 、發明説明(7 ) 之上面以機械性研磨法或化學機械研磨法使之平坦化。 其-人,如第3 ( b )圖所示,樹脂絕緣層1〇中,於第j 再佈線圖案4與第2再佈線圖案8上形成有直徑為8〇〜 ΙΟΟμιη之通路孔(貫通孔)i〇a。 於選擇感光性樹脂材料作為樹脂絕緣層1〇時,在非感 光光之環境下進行半導體晶圓丨上樹脂絕緣層ι〇之形成 後,利用通路孔形成用之曝光光罩使樹脂絕緣層1〇曝光, 再藉由以碳酸納(NaC〇3)等無機驗液進行顯影而使通路 孔10a易於形成。 若藉由如此之曝光、顯影而形成通路孔l〇a,通路孔i〇a 乃形成呈上部展開之錐狀’因此後述通路孔iGa内之各種處 理則易於進行。此時,由於通路孔10a下之第丄端子3係以第 1再佈線圖案4覆蓋,則可防止第i端子3受到無機鹼液之腐 姓。 反之,於選擇非感光性材料作為樹脂絕緣層1〇之構成 材料時,宜藉由以雷射等高能照射樹脂絕緣層1〇之預定位 置而形成通路孔1〇&。於藉由雷射形成通路孔i〇a時由於 通路孔H)a下係以硬質金屬之第i再佈線圖案4覆蓋第】端子 3或保護絕緣膜2’因此由紹、銅等較為軟f之導電材料構 成之第1端子3或其周邊之保護絕緣膜2並無受雷射去除或 劣化之虞。 另,通路孔10a亦可以鑽孔法形成。 其次’如第3⑴®所示’以稀釋溶劑使樹脂絕緣層 ίο之表面活化’其後並於樹脂絕緣層10之上面與通路孔i〇a -10- 五、發明説明( 二周面及底面上形成金屬膜u,例如以無電解鍍敷形成 相/且厚度為〇.5〜L〇_。如此程度之厚度之金屬膜11, 相^第1圖所示之以钱形成外部端子1()5時,則可於極 ,時間内形成。此時,金相⑽通路孔1()_係連接於第 再佈線圖案4上。此外,金屬膜亦可呈多層構造。 、另,欲使金屬膜11形成達3〜5μηι左右之厚度時,一旦 :":電解鍍敷法形成薄膜後,亦可採用以電解鍍敷法形成 旱膜之方法。又,丽述樹脂絕緣層1〇係以環氧樹脂或聚醯 亞胺構成時,樹脂絕緣層1G之上面與通路孔⑽内面上則易 於以無電解鍍敷法生成金屬膜n。 其後,如第4 ( a )圖所示,將金屬膜丨丨以微影成像法 形成圖案,而留下通路孔1〇a内之金屬膜u作為通路11&, 且可將樹脂絕緣層1〇上面之金屬膜u之圖案作為第3再佈 線圖案lib。藉此,絕緣樹脂層1〇上多數之第3再佈線圖案 Ub則藉由通路丨la及第2再佈線圖案8與第丨半導體裝置晶 片5之端子7呈電性連接,且,藉由通路Ua及第丨再佈線圖 案4與半導體晶圓1之端子3呈電性連接。又,第1半導體裝 置晶片5之端子7係藉由通路lla與第3再佈線圖案Ub而與 半導體晶圓1之端子3呈電性連接。另,通路丨丨a係雖與第3 再佈線圖案11 b相連,但亦有不相連之部分。 其次’如第4 ( b )圖所示,藉由將非感光性之環氧樹 脂以刮板或印刷法埋入樹脂絕緣層1 〇之開口部1 〇a内,而形 成埋置絕緣層12。藉此,開口部1 〇a内之通路1丨&則可以埋 置絕緣層12覆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五、發明説明(9 ) 、,遑之,如第5 ( a )圖所示,將由感光性環氧樹脂或感 光丨生酚醛清漆樹脂等構成之具有絕緣性之樹脂覆蓋膜U, 形成於第3再佈線圖案llb及埋置絕緣層12上。該樹脂覆蓋 二係於非感光光之環境中利用刮板或印刷法塗布於樹脂 、、、巴緣層10上。且該樹脂覆蓋膜13係用以防止第3再佈線圖案 lib之腐蝕,並防止第3再佈線圖案nb之遷移短路。 進而,藉由曝光、顯影使前述樹脂覆蓋膜13形成圖案, 而形成可使第3再佈線圖案llb之接觸部露出之開口 13&。 士其後,如第5 (b)圖所示,令焊塊等外部端子14透過 树月曰覆蓋膜13之開口 13a而與第3再佈線圖案llb相連接。此 時,外部端子14係形成於樹脂覆蓋膜13之開口 13a中,因此 可防止其發生偏位,或易於使之定位。此時,若進行曝光、 顯影,使開口 13a形成呈上部展開之錐形,則第3再佈線圖 案llb上之球狀外部端子14之定位與連接可輕易完成。 其後,如第5 ( b )圖所示分割半導體晶圓丨之半導體電 路領域A間之邊界而將半導體晶圓分割成多數之第2半導 體裝置晶片la,則形成多數如第7圖所示iMcp型半導體裝 置。此時,第2半導體裝置晶片la之側面係呈未以樹脂絕緣 層1〇包覆之露出狀態。 另,亦可於分割半導體晶圓1前,藉由機械研磨法或化 學機械研磨法磨削其下面。 依據如上之半導體裝置,則第2半導體裝置晶片u之上 面所形成之樹脂絕緣層10中,於第i半導體晶片5之周圍形 成通路孔10a,且利用該通路孔1〇a之内周面及底面上所形 五、發明説明(10 ) 成之V電膜作為通路i丨a,並於樹脂絕緣層丨0之上面利用該 導電膜作為再佈線圖案1 lb。 因此’欲形成於通路孔1〇a内之通路118之形成,即取 決於金屬膜11形成之程序,因此相較於習知將通路孔完全 埋入之構造,則可於短時間内形成。 又,用以構成通路11a之金屬膜丨!中樹脂絕緣層1〇上面 上所幵/成之σ卩刀,係經圖案形成後而作為再佈線圖案11 b 使用。因此,第i半導體裝置晶片5上方亦可形成外部端子 14,且外部端子14之數可較習知增加,且,可使外部端子 14之晶片狹小化情形緩和。 進而,通路11a與再佈線圖案llb兩者皆由相同之金屬 膜11形成,因此相較於個別形成,乃可改善其生產率。 另,上述例中,係於半導體晶圓1上接著第1半導體装 置晶片5,其後,於形成樹脂絕緣層1〇、通路、第3再佈 線圖案iib、保護覆蓋膜13、外部端子14後分割該半導體晶 圓1。但,亦可將半導體晶圓丨分割成多數之第2半導體裝置 晶片la後,於第2半導體裝置晶片u上接著第1半導體晶片 5,並於其後形成樹脂絕緣層1〇、通路lu、第3再佈線圖案 llb、保護覆蓋膜13、外部端子14,藉此則可形成構造與第 7圖所示者相同之半導體裝置。此時,第2半導體裝置晶片 1 a之側面係以樹脂膜1 〇覆蓋。 此外,亦可如第8圖所示,將包含有樹脂絕緣層1〇、通 路11a與再佈線圖案llb之佈線構造層形成2層以上之多層 構造,此時,最上方之樹脂絕緣層1〇上係形成有保護 五、發明説明(11 ) 膜13與外部端子14。此時,上下之再佈線圖案Ub係與高速 k號處理相對應而配置呈相互交叉之狀態。如此之多層佈 線構造,於以下所示之實施型態中亦可採用。 (第2實施型態) 、第1實施型態係於形成通路Ua與再佈線圖案nb後,於 、路孔1 Ga内1成埋置絕緣層丨2 ;其後並於樹脂絕緣層1 〇 上形成樹脂覆蓋膜13。但,埋置絕緣層12與樹脂覆蓋膜Η 亦可同時形成。 牛例。之如第9 ( a )圖所示,將感光性之樹脂膜丨5, 例如環氧樹脂,同時塗布於通路孔1〇a内與樹脂絕緣層⑺ 上後’使樹脂膜1 5曝光、顯影而形成可使第3再佈線圖案丨ib 之接觸部露出之開口 15a。 其後,如第9(b)圖所示,令外部端子14透過樹脂膜 15之開口 15a而接合於再佈線圖案lib。 藉此,可將通路孔l〇a内之環氧樹脂作為埋置絕緣層使 用,將树脂絕緣層10上之環氧樹脂作為樹脂覆蓋膜使用, 而同時形成埋置絕緣層與樹脂覆蓋膜,且使絕緣膜形成程 序較第1實施型態縮減。 其後,藉由切斷半導體電路領域A間之邊界,而形成 第10圖所示之半導體裝置。此時,第2半導體裝置晶片 之側面係呈未以樹脂絕緣層1 〇覆蓋之露出狀態。 (第3實施型態) 不於第1實施型態所示之半導體晶圓1上形成第1再佈 線圖案3時,係採用如下之程序。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〇«)人4規格(210><297公釐) 527708 A7 發明説明 首先,如第11(a) 、(b)圖所示,於半導體晶圓1 上之保護絕緣膜2之開口 2a内之端子上,以無電解鍍敷法形 成由鎳磷(NiP )、鎳、金等選擇性構成之披覆導電層丨6, 且厚度為3〜5 μιη。 其後,如第11 ( c )圖所示,以與第!實施型態相同之 方法於半導體晶圓1上裝設第1半導體裝置晶片5。該第1半 導體裝置晶片5,係使用其上面之保護絕緣膜6之第2端子7 上形成有NiP之披覆導電膜17之構造,而非形成有再佈線 圖案者。 繼之,如第12 ( a )圖所示,將樹脂絕緣層10形成於半 導體晶圓1上以包覆第1半導體裝置晶片5。對於該樹脂絕緣 層10之形成與其平坦化,則採用與第1實施型態相同之方 法。 進而,如第12 (b)圖所示,於樹脂絕緣層10中第1半 導體裝置晶片5上’與半導體晶圓1各端子3、7上之披覆導 電層16、17上形成通路孔10a。 前述通路孔10a採用之方法係與第1實施型態所示者相 同。即,於以感光性材料構成樹脂絕緣層1〇時係藉由感光 及顯影而形成’或’以非感光性材料構成時則藉由雷射照 射而形成。此時,於通路孔10a之下方由銅或鋁形成之端子 3、7係各藉由被覆導電層16、17保護,而不直接暴露於顯 影液或雷射下,則可防止其因顯影或雷射而劣化。此外, 通路孔10a亦可藉由鑽孔而形成。 其後,如第13 ( a )圖所示,經由與第1實施型態相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 先 閲 讀 背一 面 之 意 事
-15- 527708 五、發明説明(l3 之私序,分別於通路孔1()_形成通路Ua,及於樹脂絕緣 層10上形成再佈線圖案Ub。進而,如第13⑴圖所干, 形成埋置絕緣膜12、覆蓋絕緣膜13、外部端子14。此外, 前述埋置絕緣膜12、覆蓋絕緣膜13亦可以同於第2實_態 所示之樹脂膜15同時形成。 /、後右於各裝置領域A將半導體晶圓丨分割成多數之 第2半導體裝置晶片la,則可形成如第"圖所示之半導俨裝 置。此時,第2半導體裝置晶片以之側面係呈未以樹脂、二 層10包覆之露出狀態。 依據以上程序,則可藉由披覆導電層16、17防止為於 樹脂絕緣層1〇上形成通路孔1〇a所使用之無機驗供於端子 3、7,或,可藉由披覆導電層16、17防止為形成通路孔心 所使用之雷射照射於端子3、7上,並可防止端子3、7產生 劣化。 另’雖亦可於第1半導體晶片5與半導體晶圓1任一方上 幵>/成再佈線圖案’但未以再佈線圖案覆蓋之端子3、7上 以披覆導電層16、17包覆。 (第4實施型態) 第6(b)圖所示之第1半導體裝置晶片5,亦可藉由" 線或焊球與半導體晶圓1之端子3相連接,而不透過樹脂絕 緣層10上面之再佈線圖案llb。 舉例吕之,亦可採用如第丨5圖所示,不於第i半導體 置曰曰片5之端子7上形成再佈線圖案而形成鎳磷之披覆導 層17,並藉由引線接合法將該披覆導電膜17與半導體晶
η 需 引 裝 電 圓 本紙張尺度翻中國國家標準(⑽)纟4規^7^297公% -16- 五、發明説明(Μ ) (第2半導體裝置晶#la)上之再佈線圖案4以金(具導電 性)線21相連接之構造。此時,第^導體裝置晶片$上並 不於樹脂絕緣層10上形成通路孔1〇a。 此外,亦可如第16圖所示,於第}半導體裝置晶片5之 端子7上連接焊塊(外部端子)22,並將該焊塊22連接於半 導體晶圓1 (第2半導體裝置晶片la)上之再佈線圖案4上。 此時第1半導體裝置晶片5上亦不於樹脂絕緣層1〇内形成通 路孔10a。 第15圖、第16圖所示之樹脂絕緣層1〇中第丨半導體裝置 晶片5上方雖不形成通路孔1〇a,但該樹脂絕緣層丨〇上則形 成有再佈線圖案lib,且其上與外部端子14相接合。 因此,樹脂絕緣層10上之外部端子14之形成領域較習 知者廣,而外部端子14之數可較習知增加,且,可使外部 端子14之晶片狹小化緩和。 依據如上所述之本發明,呈層壓有大小不同之第丨及第 2半導體晶片之構造之半導體裝置中,係於第2半導體晶片 上形成一用以包覆第i半導體晶片之絕緣膜,並於絕緣^上 形成通孔,且於通孔中形成膜狀之通路,而於絕緣膜上形 成佈線圖案,則通路可於短時間内形成,且可以相同之導 電膜構成佈線圖案與通路,因此可縮減膜之形成程序。 又,將絕緣膜上之佈線圖案引出至第丨半導體晶片上並 於其上形成有外部端子,因此可抑制絕緣膜上多數之外部 端子所致之晶片狹小化,且可增加外部端子之數。 進而,藉由將通孔内之通路以絕緣臈包覆而可防止通 527708
路之腐蝕,且,除與外部端子連接之部分外,藉由其餘之 絕緣膜覆蓋絕緣膜上之第i佈線圖案’則可防止約佈線圖 案之遷移短路及腐蝕。 【元件標號對照表】 1··.半導體晶圓 12···埋置絕緣層 la…第2半導體裝置晶片 13…樹脂覆蓋膜 2···保護絕緣膜 13 a...開口 2a·.·開口 14…外部端子 3…弟1端子 15…樹脂膜 4…弟1再佈線圖案 15 a · · ·開口 5···第1半導體裝置晶片 16…披覆導電層 6···保護絕緣膜 17…披覆導電膜 6a·.·開口 21…金線 7…弟2端子 22…焊塊 8···第2再佈線 101…第1半導體裝置晶片 9…小晶片黏合劑 102··.佈線 10…樹脂絕緣層 103···焊球 10a···通路孔 104…第2半導體裝置晶片 11…金屬膜 105···端子 1 la···通路 106…密封樹脂 lib···第3再佈線圖案 107···焊球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18-

Claims (1)

  1. 527708 、申請專利範圍 L 一種半導體裝置,係包含有: 第1半導體晶片,係於-面具有第1端子者; —第2半導體晶片,係較前述第i半導體晶片大,並與 月’J述第1半導體晶片重疊且於一面具有第2端子者; 絕緣膜,係形成於前述第2半導體晶片上而包覆前述 第1半導體晶片者; 多數通孔,係形成於前述絕緣膜上者;‘ j路’係於則述通孔之内周面及底面呈膜狀形成, 且與前數第1端子及前述第2端子中至少一方呈電性連接 亚具有導電性者; 第1佈線圖案,係形成於前述絕緣膜之上面上者;及 外部端子,係形成於前述第丨佈線圖案上者。 2·如”專利範圍㈣之半導體裝置,其係將前述第㈣ 子與則述第2端子朝向同一方向而使前述第ι半導體晶 片载置於前述第2半導體晶片上。 3·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第i半導體 :月之前述第1端子係藉由導電性線圈而與前述第2半 導體晶片之前述第2端子相連接。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第 t導體晶片之前述第1端子,_由前述第1#線圖案 及珂述通路而與前述第2半導體晶片之前述第2端子做 電性連接。 5·=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第丨半導體 曰曰片係藉由接著劑而載置於前述第2半導體晶片上。 A4規格(210X297公釐)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⑽) -19- 6·=申請專利範圍第旧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第}半導體 日日片^該第2半導體晶片,係令具有前述第i端子之面與 具有前述第2端子之面相互對向而重疊者。 7.: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第2半導體 晶片上係形成有一與前述第2端子呈電 _案:並進而使該第3佈線圖案藉由導電材料與前^ 弟1半V體晶片之前述第1端子相連接。 8. ^申請專利範圍第旧之半導體裝置,其中於該第】端子 與该第2端子中至少一方上形成有第2佈線圖案,且前述 通路係开> 成於該第2佈線圖案上。 9·如:請專利範圍第旧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第】端子、 ^第2端子中方係藉由包覆導電層而與前述 相連接。 1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旧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通路與該 弟1佈線圖案係相連接者。 u·如申請專利範圍第旧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通孔 内,該通路係藉由絕緣膜而埋入。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旧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第i佈線圖 二,^與前述外部端子連接之部分外皆以包覆絕緣膜覆 盖於前述絕緣膜上。 I3·如申請專·圍第W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通孔 内’該通路之上與前述第1佈線中除與前述外部端子連 接之^分以外之領域上,係以相同之絕緣膜包覆。 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旧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第2半導體 本紙張尺度翻而) 527708 申請專利範園 晶片之侧面係呈露出之狀態。 15. 一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係包含有下列程序,即: 將具有第1端子之第1半導體晶片裝設於較糾半導 體晶片大且具有第2端子之半導體基板上; 、 於刖述半導體基板上形成用以包覆前述第工半導體 晶片之絕緣膜; _ 於前述絕緣膜上形成通孔; 於刖述通孔内與前述絕緣膜上形成導電膜; 將$述v電膜形成圖案而作為通路留在前述通孔 内,並於前述絕緣膜上形成佈線;及 於鈾述第1佈線上連接外部端子。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 該第1端子與該第2端子中至少一方上形成金屬圖案,並 於该金屬圖案上形成前述通孔。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 該金屬圖案係佈線圖案。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 該通孔之形成係以雷射照射法、微影成像法、鑽孔法中 之任一種形成者。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 該導電膜係一藉電鍍法形成之金屬膜。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 該絕緣膜係環氧樹脂或聚醯亞胺樹脂。 -21- 訂 本紙張尺度翻中_家鮮(_ A4規格⑵⑽撕公楚)
TW090130406A 2001-12-07 2001-12-07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527708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0130406A TW527708B (en) 2001-12-07 2001-12-07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0130406A TW527708B (en) 2001-12-07 2001-12-07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27708B true TW527708B (en) 2003-04-11

Family

ID=28787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30406A TW527708B (en) 2001-12-07 2001-12-07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527708B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82189B2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325882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package
US10163860B2 (en) Semiconductor package structure
JP5340789B2 (ja) 電子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926488A (zh) 封裝體及其形成方法
TWI612631B (zh) 半導體封裝及封裝半導體裝置之方法
JP3999720B2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764159B2 (en) Package with fan-out structures
JP2001257310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試験方法
KR102425696B1 (ko) 강화 패치를 사용한 강화 패키지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KR20150053127A (ko) 관통전극을 갖는 반도체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1411796A (zh) 墊上柱體互聯結構、半導體晶粒及含有該等互聯結構之晶粒總成及相關方法
TW201911524A (zh) 積體電路封裝
US20200126900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913914A (zh) 積體扇出型封裝
JP2009064897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364924B (zh) 半导体装置以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TW200845246A (en) High-density fine line packag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08047732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527708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728079B2 (ja) 半導体装置用基板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CN109309071A (zh) 集成扇出型封装
JP4498336B2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4153260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23944B2 (ja) 半導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