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06067B -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Google Patents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06067B
TW506067B TW090118581A TW90118581A TW506067B TW 506067 B TW506067 B TW 506067B TW 090118581 A TW090118581 A TW 090118581A TW 90118581 A TW90118581 A TW 90118581A TW 506067 B TW506067 B TW 5060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ode
circuit
memory
semi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18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genobu Maeda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060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0606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7Protection from inspection, reverse engineering or tampe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06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14Protection against unauthorised use of memory or access to memory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02Mechanical actuation
    • G08B13/14Mechanical actuation by lifting or attempted removal of hand-portable articles
    • G08B13/1409Mechanical actuation by lifting or attempted removal of hand-portable articles for removal detection of electrical appliances by detecting their physical disconnection from an electrical system, e.g. using a switch incorporated in the plug connecto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6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writing into memory
    • G11C16/22Safety or protection circuits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accidental access to memory cel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7/00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 G11C7/24Memory cell safety or protection circuits, e.g.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inadvertent reading or writing; Status cells; Test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44Mark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parts, e.g. registration marks, alignment structures, wafer ma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7Protection from inspection, reverse engineering or tampering
    • H01L23/576Protection from inspection, reverse engineering or tampering using activ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3/00Detail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23/00
    • H01L2223/544Mark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parts
    • H01L2223/54433Mark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parts containing identification or tracking information
    • H01L2223/5444Mark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parts containing identification or tracking information for electrical read ou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ead Only Memory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Description

者 ---— 發明說明(1)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半導體裝置 0 終知裝置以及通信方法 【習知之技術】 ^近f來’對行動電話等的終端裝置的非法使用,也就是 2山ΐ由變更辨識號碼等在通信網路中故意假裝其他人之 ^而裝置而使自己的終端裝置逃避費用支付義 明顯 i够名 、,, ^ -vT v ^ 、9 0 ° 1然與其它之犯罪相同,對於該種非法使用需 ^ ^去律的處罰予以一定程度之社會規範,但是,同時亦 :4到若使進行非法使用之技術變得困難,也就是說,提 南非去使用的技術障礙度(保全度),也不失為防止犯罪的 一個尤為重要的對策。 圖64為引用揭示於「曰經電子學」1 999年2月8曰號(ηο· 736 ),ΡΡ·1 5 5- 1 6 2 (以下稱為,文獻1)之報導的說明圖,是 顯不有關行動電話之現行實施的非法防止對策的一例。如 文獻1之記載,圖6 4的方法被認為是在現有的非法防止對 策中保全度最為高等的方法,其利用所謂「認證」的步 驟。 在該方法中,係於每一行動電話附上行動電話的系列號 碼(ESN : Electronic Serial Number)、行動電話與通信 事業者的認證中心所共有的共有秘密資料(SSD : Shared Secret Data)、以及移動辨識號碼(MIN : Mobile Identification Number)。此等辨識號碼係根據CAVE (Cellular Authentication and Voice Encryption)算
C:\2D-GODE\90-10\90H8581.ptd 第5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2) 法’ It以編碼處理成稱為AUTHREQ的密碼。在密碼化處理 之際’係使用通信事業者的移動交換中心輸出的稱為RAND 的亂數。 通仏事業者係根據CAVE异法將行動電話發送的密碼 AUTHREQ作解碼處理。由解碼處理後所獲得的辨識號碼與 含有僅認證中心握有之共有秘密資料SSD的辨識號碼作比 較,根據该比較結果,形成允許或不允許該通信的判定。 如此,根據行動電話與通信事業者間共有的共有秘密資料 SSD,可進行行動電話的使用者是否為非法使用者的檢 查,也就是說可進行認證。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即使係為現有的非法防止對策中最為強有力的 法防止對策的圖64所示的認證方 <,但是,避開該認證以 便於進行非法使用的犯罪仍然在增加之中。該技術上的原 因之/亦如文獻1中之記載,附加於行動電話的辨識號 碼係因為寫入可改寫的快閃記憶體(快閃酬)内的原因 圖6 5為簡略地_ +分& + 通信電路9。7係根;7Λ時,夬閃記憶體908。 ㈣Μ M 體908的程式進行動作。 快閃記憶體據 ,^ .貝出的辨識唬碼ID進行編碼處理,並將萨 由編,處=生成的密碼AUTHREQ發送給通信事業者。精 作:、、,己L媒體而採用可改寫之快閃記憶體,係因為
506067
五、發明說明(3) 通信事業者有必要進行程式的變更、例如、對應於新的通 信方式的程式的變更等。又,若使用無法改寫的光罩r〇m 的話,不僅是無法對應於程式變更,而且,在製造光罩 ROM的過程中係使用對應於每一個體之不同的辨識號碼的 不同光罩圖案’因而’有必要記錄辨識號碼,從而有造成 製造效率的下降、以及製造成本的上升的情況。 本申請人於較早前提出的申請案(日本專利特願平 1 1 - 1 7 8 1 7 3號’以下稱為文獻2 )’揭示了將具有多晶體的 半導體兀件形成於半導體基板上,並將多晶體的結晶構造 的不均等的電性特性的不均等利用於辨識號碼的生成,藉 以除去上述原因的技術。 另一方面,作為終端裝置的非法使用,不只有藉改寫辨 識號碼來進行的形態,已為人知的還有非法換取安裝於終 端裝置的半導體基板(半導體晶片)藉以進行非法使用的形 悲。也就是說’又出現了藉由將記錄有某一辨識號碼的半 導體基板换取記錄有另一辨識號碼的半導體基板的行為, 以便於使自己的終端裝置假裝成其他人的終端裝置,以逃 避費用支付義務等的非法使用的形態。此外,不侷限於終 端裝置’已為人知的還有在含有例如具赌博性之遊戲機 〔、通稱為柏月哥機台(Pachinko Machine)」之遊戲機即 為其中一例)等的一般之半導體裝置的應用機器中,換取 半導體基板藉以進行非法使用而獲得非法利益的犯罪。 又’已為人知的還有在媒介通信事業者設備藉以進行無 線通#的移動可能的終端裝置(亦即行動電話)中,使用終
屬U67 五、發明說明(4) ___ 碥叙置,同時,假稱遺失該終端裝置, 務等的非法使用的形態。 t避費用支付義 本發明是用於解消習知技術之上述問 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旨在提高針對=而提出者’本 使用的技術障礙度的半導體裝置、終端壯種形態的非法 ;,並且,提供-種藉由利用此等技術:便;;通::法 化之便利性的終端裝置及通信方法者。使於棱咼無線通 【解決問題之手段】 第1項發明之裝置,係於半導體裝置中,且 #,係形成於至少為一個的半導體 /、備碼生成 於哕主遒麵# 1 千導脸基板的每一基板上,曰
^ 肽土板上生成固有的辨識碼者;以及,P 按照上述每一雜埤威 ^ 〕石,以及C憶體,係 另一半ΪΞ美ΪΓ 成在與對應之半導體基板不同的 於作為記憶、碼者。 ^對&之辨識碼一致之碼以便 弟2項發明之裝詈由 々 上述記情體呈借係灰弟1項發明之半導體裝置中, ,、備圮上述記憶碼之OTPROM。 弟3項,發明之裝置中,係於第〗或2項發明之半導體 上述碼生成部且借主 — 、置 體元件的電性特性體70件’以及根據上述半導 導體元件的電】特均寺而使值變化,藉以變換上述半 述辨識碼者。,丨為數位形式的信號,且生成、輪出上 第4項發明之桊罢 上述半導體元件中,係於第3項發明之半導體裝置中, 性的不均#,# = t晶體’上述半導體元件的上述電性特 ’、/原自上述多晶體的結晶構造的不均等者。 第8頁 \\312\2d-code\90-10\90l18581.ptd 五 發明說明(5) ,^ ^ -;7Γ^ρ;ον, 丁守胆衣置中,又且 貝肀任項之發明之 比較辨識碼與對應:上 :’:、於上述每-辨識碼, -j,且輪出表現該結果的;定1二此等雙方之碼是否 弟7項發明之裝置中,係喊者。 ΐ;ΐ;電路係形成在與作為比之半導體裳置中, 述t導體基板上者。 軼對象之辨識碼對應的上 第8項發明之驻 ^ 上述每一辨識碼\具備^生於第^項發明之半導體裝置中, 路’係形成在對應之半導體=、密碼化電路以及解瑪電 對應之上述半導體基板上述鍵生成部,係 述抵碼化電路,係按昭 =有之费碼化用的鍵者;上 半導體基板上的上述 ^ ,鍵將形成於對應之上述 體;對應之上述記憶體,式傳f至對應的上述記憶 被密碼化形式之上述 °思上述植、碼化電路輸出之已 之上述記憶碼;上述解^雷%以便於作為已被密碼化形式 應之上述記憶體記情之已ί路,係按照對應之上述鍵將對 理;上述比較電路,係比的上述記憶碼,作解碼處 述記憶碼。十應之上述解鳴電路所生成的已解碼的上 第9項發明之裝置中 係於第8項發明之半導體裝置中, C:\2D-roDE\90-10\9011858l.Ptd 第9頁 五、發明說明(6) 上述鍵生成部具 電路,係根據上 而使值變化,藉 形式的信號,且 第1 0項發明之 中,上述其他的 元件的上述電性 構造的不均等者 第11項發明之 中,上述鍵生成 第1 2項發明之 之半導體裝置中 上述每一辨識碼 路所生成的上述 對於對應之上述 路的輸入,進行 第1 3項發明之 之半導體裝置中 一上述辨識碼的 作的電路部分。 裝置中 部具備 裝置中 ’又具 之上述 辨識碼 記憶體 互斥者 裝置中 ’又具 上述判 備,其他的半 述其他的半導 以變換上述半 生成、輸出上 裝置中,係於 半導體元件為 特性的不均等 導體元件;以及其他的編碼 體元件的電性特性的不均箄 導體元件的電性特性為數位 述鍵者。 位 第9項發明之半導體裝置 多晶體,上述其他的半導體 ,係源自上述多晶體的結晶 ,係於 記憶上 ,係於 備開關 半導體 的對應 所記憶 〇 ,係於 備指定 定信號 弟8項發明之半導體裝置 述鍵的OTPROM。 ^ 第7至11項中任一項之發明 電路,係對於形成在對應於 基板上、對應之上迷編碼電 的上述記憶體的送出,以及 的上述$己丨思碼的上述比較電 第6至1 2項中任一項之發明 電路,係包括依賴對應於每 ’形成選擇性地動作或非動 第1 4項發明之梦 中,上述指定電^置中,係於第13項發明之半導體裝置 少一塊半導體係形成在形成有上述比較電路的上述至 篦1 s馆a 土板中之一塊基板上者。 笫1 5項兔明之梦 衣置中,係於第1至丨4項中任一項之發明
第10頁
一塊半導體基板之個數係為單 之半導體裝置中,上述至少 一基板者。 第1 6項發明之裝置中,得於笛〗 、 衣I τ 你瓦弟1至1 4項中任一項之發日日 之半導體裝置中,上述至少一揷主道 月 <王夕 塊丰導體基板之個數係 塊基板’對應於每-上述辨識喝的上述碼生成部與上述 憶體,係相互形成於上述2塊半導體基板的一塊基板與。 一塊基板上者。 第1 7項發明之裝置 部,係具有半導體元 的不均等而使值變化 性為數位形式的信號 電路;密碼化電路, 者;以及解碼電路, 者0 ’係為終端裝置者,其具備鍵生成 件,及根據該半導體元件的電性特性 ’藉以變換上述半導體元件的電性特 :且生成、輸出密碼化用的鍵的編碼 係根據上述鍵來密碼化處理發送資料 係根據上述鍵來解碼處理接收資料 第1 8項發明之裝置中,係 將上述編碼電路盘上述解7項發明之終端裝置中, 部係組入可自由拆組入本體部’上述鍵生成 第19項發明之裝置中,:以的音輔助部。 上述輔助部為1C卡(晶片卡7第18項發明之終端裝置中, 第2 0項發明之裝置中 之終端裝置中,上述丰^弟17至19項中任—項之發明 件的上述電性特性的件為多晶體,上述半導體元 造的不均等者。 不句4 ,係源自上述多晶體的結晶構 第2 1項發明之裝置 係為終端裝置者,其具備第丨3或i 4
C:\2D-CODE\90-10\9011858l.ptd 第11頁 屬067 五、發明說明(8) 項發明之半導體裝置,上述指定電路係為在 仃信號的發送以及接收的通信電路者,軎^卜π之間進 顯示上述辨識碼中至少一信號與對應之^述^ t判定信號 不一致時’即停止發送或接收中至少一動作者:碼間產生 第22項發明之裝置’係為終端裝供 項中任—項之發明之半導體裝置,以及在^^6至12 信號的發送及接收的通信.電路,上電2之間進行 判定信號作為上述信號的一部分發上述各 中任-項之發明之半導體裝置,以及在與;部=至5 f ΪΪΪ:ίί收口通信電路,上述通信電路係將上述Ϊ; ::與上述各秦作為上述信號的一部分發送至上述: 第24項發明之裝置中,係於第23項發明之終端裝置中, 上述至少為-塊的半導體基板的個數為單—基1置: 孫细入π ή 士 μ壯電本體部,上述各記憶體 係、、且入可自由拆裝於上述本體部的辅助部。 第25項發明之裳S +,係於第24項#明之終端裝置中, 又將生成密碼化用的第1键的篦〗糙斗Λ、如 ' g u 生成部,以及根據上述 _ 、 ;L °卩生成的上述辨識碼密碼化的第1密碼 電路組入上述本體部;又將生成密碼化用的第2鍵的第2 鍵生成口ρ α及根據上述第2鍵將上述記憶體記憶的上述 記憶碼密碼化處理的第2密碼化電路組入上述辅助部;上 述第i密碼化電路係根據上述第!鍵也將上述第2密碼化電 川6067 五、發明說明(9) '—--- 路已密碼化處理之上述記憶碼密碼化;上述通信 ^ 上述第1密碼化電路所密碼化之形式,將上述路係以 述記憶碼發送至上述外部。 碼與上 第2 6項發明之裝置中,係於第2 5項發明之終端襄 上述第1鍵生成部與上述第1密碼化電路係形成在升^ 中 述編碼電路的上述半導體基板上者。 >成有上 第27項發明之裝置中,係於第25或26項發明之終浐 中,上述第2鍵生成部與上述第2密碼化電路係形成:^ 有上述記憶體的上述半導體基板上者。 > 第28項發明之裝置中,係於第24至27項中任一項之發明 之終端裝置中,上述本體部具備可充電之電池,上述^助 邛係女I於上述本體部上藉以對上述電池充電的充電琴 者。 第29項發明之裝置中,係於第24至27項中任一項之發明 之終端裝置中,上述輔助部為IC卡,在上述本體部與^述 辅助部上又分別組入以無線方式自上述輔助部傳送碼至上 述本體部的媒介用的通信介面。 第30項發明之裝置中,係於第22至29項中任一項之發明 之終端裝置中’上述通信電路與上述碼生成部同時形成於 上述至少為一塊的半導體基板的一塊基板上者。 第3 1項發明之裝置中,係為終端裝置,其具備通信電 路’係進行媒介通信事業者設備之無線通信者;以及無線 通信網電路,係形成不媒介上述通信事業者設備之無線通 信網藉以進行無線通信者。
之裝置中, 路,係選擇 路之間的通 實現通過上 間的通信, 用者以外的 之裝置中, 部,係生成 將上述通信 路的發送信 將上述通信 路的接收信 上述終端裝 所生成的碼 至之其他的 同使用的共 之裝置中, 具備,半導 的不均等而 十生為數位形 之裝置中, 件為多晶體 係源自上述 係於第3 1 自如地執 信信號的 述無線通 以及通過 多位他者 係於第3 2 密碼化用 信號中自 號密碼化 信號中自 號解碼處 置用的碼 、與通過 碼、算出 通鍵的鍵 係於第3 3 體元件, 使值變化 式的信號 項發明 行上述 通路的 信網的 上述盔 間的通 項發明 鍵者; 上述通 者;以 上述無 理者; 的碼生 上述益 可於上 演算部 項發明 以及根 ,藉以 ,且生 之終端 通信電 連接與 上述終 線通信 信中斷 之終端 密碼化 信電路 及解碼 線通信 上述鍵 成部’ 線通信 述使用 五、發明說明(10) 第32項發明 又具備切換電 無線通信網電 以選擇自如地 使用者與他者 終端裝置的使 第33項發明 又具備鍵生成 根據上述鍵而 無線通信網電 根據上述鍵而 入上述通信電 備,生成辨識 上述碼生成部 通信對象所送 通信對象間共 第3 4項發明 上述碼生成部 件的電性特性 元件的電性特 者。 第3 5項發明 上述半導體元 性的不均等, 裝置中, 路與上述 切斷,藉 端裝置的 網的上述 〇 裝置中, 電路,係 送入上述 電路,係 網電路送 生成部具 以及根據 網電路自 者與上述 之終端裝置中, 據上述半導體元 變換上述半導體 成、輸出上述碼 係於第3 4項發明之終端裝置中, ’上述半導體元件的上述電性特 多晶體的結晶構造的不均等者。
第14頁 五、發明說明(11) 第3 6項發明 上述碼生成部 第3 7項發明 之終端裝置中 號中介插於由 收信號的通路 信電路所接收 述通信電路之 已解調處理的 第3 8項發明 端裝置相互地 係由上述終端 備的步驟;以 號只要有充分 碼為一致時, 者為合 行上述 第39 端裝置 係由上 述事業 設備與 是否一 判定在 法使用 認證的 項發明 相互地 述終端 者設備 接收之 致的步 上述步 之裝置中,係於第35項發明之終端裝置中, 具備記憶上述碼的OTPROM。 之裝置中,係於第32至36項中任一項之發明 ,又具備第1及第2混合器,係在上述通信信 上述無線通信網電路送入上述通信電路的接 中,上述第1混合器係用以解調處理上述通 之接收信號,上述第2混合器係使用具有上 頻率帶域内的頻率的搬送波來調變處理上述 接收信號。 ^ 之方法,係為事業者設備與第22項 進行通信之通信方沬 θ m、 〜 梦署蔣κ、+ι 具備(a)發送步驟, 装置將上述各判定信號發送至上述事 及(b)認證步驟,孫典 ’、有口又 的條件顯示上述各辨上述各判定信 f哥系者°又備即進行上述終端裝置之栋田 者的認證,若告卜a t 挪衣直之使用 步驟。 田述條件不夠充分時則不進 、隹…W係為事業者設備與第2 3項發明之έ夂 進仃通信之通作古、▲ 只& a足終 裝置將上述各^識派:具備U)發送步驟, 的步驟;(b)判定θ+、、_、上,述圯憶碼發送至上 斜靡卜v驟’係比較上述事章去 對應上述各辨識碼 义争菜者 驟;以及(c)認浐+ 述圮憶碼,藉以判定 驟⑻中上述各::係當有充分的條件 哉碼與對應之上述記憶碼
\\312\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15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12) 端裝置之使用者 充分時則不進行 為一致時,上述事業者設備即進行上述终 為合法使用者的認證’若當上述條件不夠 上述認證的步驟。 第40項發明之方法,係為第39項發明之、_丄 備(e)記錄步驟,由上述事業者設備記錄1、信方法’又具 識碼與上述各記憶碼的步驟。 收之上述各辨 第41項發明之方法,係為第3 9項發明之 上述步驟(c)中,上述事業者設備在不進,>信方法,係於 況下,記錄接收之上述各辨識碼盥上述订上述認證的情 第42項發明之方法’具備U)記憶步驟把憶碼。 者設備獲得第24項發明之終端裝置之上係由上述事業 作為第1登錄碼進行記憶的步驟'述辨識碼,以便於 事業者設備獲得上述終端裝置之上 ▲匕步驟,係由上述 第2登錄碼進行記憶的步驟 二°己憶螞,以便於作為 步驟(a)及(b)之後,上述事業 $ ^步驟,係在上述 進行通信的步驟;該通信步驟呈備與上述終端裝置相互 驟,係當上述輔助部未^又上=具備’(卜1)第丨通信步 以及(c - 2 )第2通信步驟,者、豆4時所執行之步驟, 時所執行之步驟;上述上述辅助部裝入上述本體部
發送步驟,係由上述终端步驟(c〜1)具備,(d — D 業者設備的步驟,(c〜丨〜^ 1 將上述辨識碼發送至上述事 備比較接收之上述辨識判定、步驟’係由上述事業者設 等雙方是否為一致的步,、上述第1登錄碼,藉以判定此 有充分之條件判定上诚來’以及(c — 1〜3)認證步驟,係當 % 步驟(c-1 -2) φ μ、七撼 + , 上述雙方為一致
506067 五、發明說明(13) 時’上述事業者設備即進行上述終端裝置之使 使用者的認證,若當上述條件不夠 、者為口法 證的步驟;上述第2通信步驟(c〜2 )刀日守貝不進行上述認 驟,係由上述終端裝置將上述辨$&具備,(m)發送步 事業者設備的步驟,(C-2-2)判定步驟,係由上述事 業者设備比較接收之上述辨識碼蛊 ^ t 上述弟1登錄碼,藉以 ^㈣雙方是否為-致,同時,比較接收之上述記偉碼 驟上这第2登錄碼,藉以判定此等雙方是否為一致的 称,以及U-2-3)高位認證步驟,係當有充分的條件判定 ^述步驟(c —2-2)中2個判定均為一致時,上述事業者設備 j仃上遂終端裝置之使用者為合法使用者的高位認證,若 虽亡述條件不夠充分時則不進行上述高位認證的步驟。 第43項發明之方法,係為第42項發明之通信方法,係在 ^述步驟(b)中,藉由在上述輔助部裝入上述本體部的狀 怨下上述事業者設備與上述終端裝置進行通信,以便於上 述f業者設備獲得上述終端裝置的上述記憶碼。 第44項發明之方法,係於第42獲第43項發明之通信方法 中,上述步驟(c)又具備,(c —3)變更步驟,係在上述輔助 部裝入上述本體部時予以執行,藉以變更上述第2登錄碼 之^驟’上述變更步驟(c〜3)又具備,(c — 3 -1)發送步驟, 係由上述終端裝置與表現上述變更意志之要求信號一起, 將上述辨識碼與上述記憶螞發送至上述事業者設備的步 驟\(C-3 — 2)判定步驟,係由上述事業者設備比較接收之 上述辨識碼與上述第1登錄螞,藉以判定此等雙方是否為
\\312\2d.code\90q〇\9〇ii858Lptd 第17頁 五、發明說明(14) 一致,同時,比較接收之 ^ 藉以判定此等雙方是否’L 5己憶碼與上述第2登錄碼, 驟,係只限定於獲得上述;,(C|3)允許步 的判定結果時,上述事業者二 2)中2個判定均為一致 (C-3-4)安裝步驟,# 叹備允_上述變更的步驟, 端裝置之上述輔助部,並將之後交換上述終 體部的步驟,(C-3 — 5)發送+又換,^之輔助部安裝於上述本 後,由上述終端裝置蔣 ^〜’係於上述步驟(c-3-3)之 助部之變更後之上述_ =辨識碼與根據交換後之上述輔 驟,以及(c-3-6)更新發送至上述事業者設備的步 許上述變更的情況,上流係限於上述步驟(c-3-3)中允 上述記憶信號來更新上收之變更後之 第45項發明之方法, 且錄馬的步驟。 設備獲得第25項發明之:"(:)記憶步驟,係由事業者 鍵,並分別作為第丨登錄、而衣&之上述辨識碼及上述第1 記憶步驟,係由上述事孝者,^錄^進行記憶的步驟; 第2鍵所密碼化之上述々業立者6又備獲侍上述終端裝置之上述 步驟;以及⑷通,牛賢:馬,作為第2登錄碼進行記憶的 上述事業者設備盘7、+故,係於上述步驟⑷及(b)之後, 通信步驟(c)具備',(二')^裝置進/相互通信之步驟;該 未裝入上述本體部時 f?:驟,係在上述辅助部 步驟,係在上述辅助部;:,_2)第2通信 驟;上述第1通产+聰, 述本體部時予以執行之步 由上述终端裝置°/上+ U具備,(C_卜υ發送步驟,係 上迷第1密碼化電路所密碼化之形式將 l{312^d^code\90^l〇\9〇ii8581.ptd 五、發明說明(15) ϋ辨識碼發送至上述事業者設備的步驟,(卜卜2)判定 二驟,係由上述事業者設備在根據上述登錄鍵將接收之上 ,,識碼進行解碼的基礎上,比較上述第1登錄碼,藉以 ^疋此等雙方是否為_致的步驟,以及(c —丨—3 )認證步 ^,係當有充分的條件判定上述步驟(cq-2)中上述雙方 二=致時,上述事業者設備進行上述終端裝置之使用者為 二/使用者的認證,若當上述條件不夠充分時則不進行 述認證的步驟;上述第2通信步驟(c-2)具備,發 ,步驟係由上述終端裝置以上述第丨密碼化電路所密 匕之形式將上述辨識碼與上述記憶碼發送至上述事業& 2的步驟,(C 2 - 2 )判定步驟,係由上述事業者設備在 康上述登錄鍵將接收之上述辨識碼進行解碼的基礎上,根 車:上述第1登錄碼,藉以判定此等雙方是否為一致,同 =在根據上述登錄鍵將接收之上述記憶碼進行解碼的 礎上,比較上述第2登錄碼,藉以判定此 基 二及(…)高位認證步驟,係當有充分匕 中2個判定均為-致時,上述事举 端襞置之使用者為合法使用者的高位i 口旦 右备上述條件不夠奋公B主目,f 丁、私y f ^ 〇心 驟。 Ί兄刀日寸則不進行上述咼位認證的步 上:4: H明:方法’係為第45項發明之通信方法,俾在 態下上述事業者:備Λ么:Λ裝入上述本體部的狀 述事業者設備獲得上述玖$直進仃通仏以便於上 鲛付上述終柒衮置之上述第2鍵的已密碼化
506067 五、發明說明(16) 的上述記憶碼 第47項發明之方法,係於第45獲第46項發明之诵 中,上述步驟(c)又具備,(c_3)變更步驟,係在I方法 部裝入上述本體部時予以執行,藉以變更上述第2汽’〔補助 之步驟;上述變更步驟(c-3)又具備,(c-3-1)發接^錄瑪 係由上述終端裝置與表現上述變更意志之要求信v驟, 以上述第1密碼化電路所密碼化之形式將上述〜一起, 述記憶碼發送至上述事業者設備的步驟,(c-上 驟丄係由上述事業者設備在根據上述登錄鍵將接收之疋上步 ,,,進行解碼的基礎上,比較上述第1登錄判ι
定此等雙方是;盔_ # J u 4 古马 致,同時,在根據上述登錄鍵將接收 士、Y ^識碼進行解嗎的基礎上,比較上述第2登錄碼, 箱以判定此等螯方·早不 _ ^ 寻又方疋否為一致的步驟,(c-3-3)允許步 称’係只限定於痛媒 aa ^ ^ 心%獲传上述步驟(c-3-2)中2個判定均為一致 的判疋結果時,上沭宣 Q ^ 工$畢業者設備允許上述變更的步驟, (c 3-4)女裝步驟,将於 端裝置之上述輔助:,於/述步驟(C + 3)之後交換上述終 體部的步驟,(c_3_:5)p並將交換後之輔助部安裝於上述本 德,μ、+、發Ί b)备延步驟,係於上述步驟(c_3-3)之 裝置將上述辨識碼盘根密碼化之形式’由上述^ 上述記憶碼發送至父換後之上述輔助部之變更後之 f新牛w m 艰事業者設備的步驟’以及(C-3-6) 況' ί述事業步驟(C-3_3)中允許上述變更的情 之上述記憶信號^行^,據上述登錄鍵將接收之變更後 鮮馬所獲得的碼來更新上述第2登錄
506067 五、發明說明(17) 碼的步驟。 第48項發明 通信方法,在 進行上述高位 各登錄碼的比 第4 9項發明 通信方法,在 行上述高位認 作為一種證據 第5 0項發明 通信方法,在 行上述高位認 述事業者設備 形成條件,以 第5 1項發明 通信方法,在 行上述雨位認 商務交易所成 的情況,以便 立之交易進行 第5 2項發明 通信方法,在 述認證的情況 中斷上述通信 之方法,係 上述高位認 認證的情況 較對象的各 之方法,係 上述高位認 證的情況, 予以記錄。 之方法,係 上述高位認 證的情況, 係將記錄有 進行上述認 之方法,係 上述高位認 證的情況, 立之交易進 於藉由此以 記錄。 之方法,係 上述認證步 繼續上述通 至4 7項中任一項之發明之 中,上述事業者設備在未 為第42 證步驟 ,在上述步驟(c-2-2)記錄作為 碼。 為第42 證步驟 將此以 至4 8項中任一項之發明之 中,上述事業者設備在進 前的用於通信之通信費用 為第42 證步驟 記錄進 進行該 證。 為第42 證步驟 以便於 行記錄 前之通 為第38 驟中, 信,在 至4 9項中任一項之發明之 中,上述事業者設備在進 行該高位認證的事項,上 高位認證的事項再作為一 至5 0項中任一項之發明之 中,上述事業者設備在進 藉由此以前之通信進行的 ,在未進行上述高位認證 信進行的商務交易所未成 至5 1項中任一項之發明之 上述事業者設備在進行上 未進行上述認證的情況則
C:\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21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18) ' -- 第5 3項發明之方法’係為通信方法,係於攜帶可形成媒 介通信事業者設備之無線通信與不媒介上述通信事業者設 備之無線通信網的終端裝置的群眾未集中且通行之空間 中,藉由在至少為上述群眾中一部分之多人所攜帶之上述 終端裝置之間形成上述無線通信網,即使無法進行媒介上 述通信事業者設備之無線通信網的區域係在上述空間内, 以可進行上述空間中之上述各終端裝置間的通信。 第54項發明之方法,係於第53項發明之通信方法中,藉 由形成上述無線通信網之上述複數終端裝置之一部分,進 行媒介上述通信事業者設備之上述無線通信,也可使形成 上述無線通信網之上述複數終端裝置之另一部分,媒介上 述無線通信網再進行媒介上述通信事業者設備之通信。 第55項發明之方法,係於第53或54項發明之通信方法 中,即使為形成上述無線通信網之上述複數終端裝置之至 少一部分,媒介上述無線通信網且相互通信之一組終端裝 置,相互交換識別各自之碼藉以算出共通鍵,且根據該共 通鍵以密碼化之形式交換通信信號。 第5 6項發明之方法,係於第5 3或5 5項發明之通信方法 中,限於緊急通信才可進行媒介上述無線通信網的通信。 第57項發明之方法,係於第53或56項發明之通信方法 中,將可形成上述無線通信網的其他裝置設於無法進行媒 介上述通信事業者設備之上述無線通信的上述區域内,藉 此,即使在攜帶上述終端裝置的上述群眾的密度為較低的 情況,也可形成上述無線通信網。
C:\2D-0QDE\90-10\90118581.ptd 第 22 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19) 【發明之實施形態】 首先,說明本說明書中所使用的用語。在本說明書中有 關「一致」之用語並不限定於完全一致,其也包括近似於 預先決定之範圍者。 [1 ·實施形態1 ] 在實施形態1中,係針對藉由將2個半導體基板的一方固 有之辨識碼記憶於另一方,以防止進行換取半導體基板時 之非法使用的半導體裝置及作為該應用機器的終端裝置進 行說明。 [1· 1·半導體裝置] 圖1為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i之半導體裝置之結構的 塊圖。該半導體裝置6 0 0具備,碼生成部4〇〇,比較電路 403,指定電路405以及記憶體6〇1。碼生成部4〇〇、比雷 路403及指定電路405係形成於半導體基板CIU上,記情 601係形成於另一半導體基板CH2上。半導,體基板⑶丨^ 可為封裝形態及裸晶片之任一者,係安裝於單一 電路基板上… :平歲複數的 碼生成部400係於半導體基板CH1上生成固有之辨識 C d。§己憶體6 0 1係記憶碼生成部4 〇 〇生成之辨識,[^作^ ▲ 憶碼Co者。辨識碼Cd係在將半導體裝置6〇〇作為製品出〜力 時,自碼生成部40 0發送給記憶體6〇1,且寫入| 、 601 。 m 比較電路403係用以比較碼生成部40 0生成之辨識碼 〇己t思體6 0 1項出之δ己憶碼C 〇 ’判定此等雙方相石θ ' 及疋否一
506067 五、發明說明(20) 致,並輪出表現該結果之 而判定為完全一致性時,H就En。當作為一致性判定 方的差是否為0的習知的比車/電路403只,具備可判定雙 預先決定之範圍内時,比較:足夠。當判定為近似於 大小與-定基準作比較即 403只要將雙方碼之差值 差的大小、或相互不同之付]大小可由例如作為數值 準值從外部輸入來構成半導價。此外’也可將基 用戶可設而使得半導體裝 所形成的電路揮指定功能的複數電路元件 …選擇性地動: = 信電路907為獲得指定電路4二』丨=刀。圖65所示之通 由於丰導體裝置6 0 0係為如μ、+、如 部400生成之辨識碼Cd與ς ^的構成,僅在碼生成 一致時,指定電路4〇5 出之記憶碼C“目互為 比較結果可允-部分,按照 半導體基板CH1或CH2換取為另—。=使欲將 用機器,由於辨識碼Cd鱼記产尤土 _法使用應 ^ ^ ^ ^ ^ ^ ^ 藉由上述結構可防止半導體體f置600的應用機器 碼生成部40。與比較電路H的:換的非法使用。 ㈤上,指定電路405V可:成3::ΐ 導體基板上。然而,指定電述基板不同的另一半 疋電路405與碼生成部4〇〇及比較電 第24頁 C:\2D-GODE\90-10\90118581.ptd 506067 五、發明說明(21) 路4 0 3 —起,在形成於單一之半導體基板CH1的形態下,無 法將自比較電路403輸入指定電路4 05的判定信號En由外部 輸入。因此,具有使非法使用之障礙獲得更進一步提高的 優點。
此外,也可在與形成碼生成部4 〇 〇的半導體基板不同的 另一半導體基板上形成比較電路4 〇 3。然而,在比較電路 40 3與碼生成部4 〇〇 —起形成於單一之半導體基板CH1或(^3 的形態下,無法由外部對自碼生成部4 〇 〇輸入比較電路4 〇 3 的辨識碼Cd進行非法變更。因此,具有使非法使用之障礙 獲得更進一步提高的優點。 又’半導體裝置600亦可為實施不具備指定電路4 〇5之形 悲者。在該情況下,亦可將指定電路4 〇 5與半導體裝置6 〇 〇 f別形成於應用機器。或者,亦可將判定信號以取出應用 機器的外部,構成應用機器以便於按照該值可自外部來指 不應用機器的動作、非動作。後述之實施形態3之終端裝 置即為如此之應用機器之一例。
此外,半導體裝置60 0亦可為實施既不具備指定電路4〇5 具備比較電路403之形態者。在該情況下’亦可將指 ί405及比較電路403與半導體裝置600分別形成於應 上。或者’ #可將辨識碼記憶碼Co取出應用機 i用德邛,構成應用機器以便於按照該值可自外部來指示 的動作、非動作。後述之實施形態4之終端裝置 即為如此之應用機器之一例。 [1 · 2 ·碼生成部]
五、發明說明(22) 圖2為顯示碼生成部糊之内部結構的較佳—例的方塊 碼電Ϊ4〇之:中’碼生成部4〇°具備半導體元件401及編 二碼電路402係將半導體元件401之電性特性 2為類比k旒Αη予以讀出,在變換為數位 換所獲得之數位信號係作為辨識碼Cd而輪出。號赭由又 等::: = :4°1之電性特性’係選擇每-具有不均 :=個體作為不均等值予以生成,形成碼生丄 置6〇0之間’ ί於可使用以同-製程製 造。此外& 2* ’因而’可簡略化半導體裝置6 0 0之製 k。此外,由於無法自外部來 衣 元件训的電性特性,目辨/碼Cd的半導體 Cd的障礙增高的優點。 了 &传具有非法變更辨識喝 祀:i ί ΐ ’半導體元件401具備多晶體,且可利用 圖3至圖6中將予以緯細筇日日 < 獻爪此外,半導體元件401具備 二根據該雜質擴散層的雜質濃度的不约等 引起的臨限值的不均等。 作貝/辰反W个闩寺 導體元件401之較佳-例之俯視圖。圖4為 m具有薄膜電晶體(以下簡匕 通道區域的半導體層1 060係由多;而^有遠 為了說明上之便利起見,雖有 :开二成。X,圖3中 有描述在半導體元件4〇1之製
\\312\2d-code\90-10\90ll8581.ptd 第26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23) --- =中間生成物所形成的半導體層1,但是藉由 ί衣選擇的姓刻處1里’在作為完成品之半導 體70件4(η中,半導體層1係成型為半導體層1 0 6 0。 TFT101中係將閘極η選擇性地形成於絕ς膜12上’絕緣 胲12及閘極11的全體表面上覆被有絕緣膜1〇。 形成有半導體層丨。敘述各要素材料之一例的情況象,盆上 中’絕緣賴係切氧化物,雜丨丨係為摻雜^雜質之聚 矽,、絕緣膜10係為TE0S等之矽氧化物,以及半導體層】之 主成份為秒。 半導體層1上形成有位於閘極丨丨上部之通道區域2,以及 夾住該通道區域2之源極區域3與汲極區域4。連接通道區 域2之絕緣膜1〇的一部分,功能上係用作閘極絕緣膜。在 圖3與圖5之例子t,通道區域2之導電型係為_,源極區 域3與汲極區域4之導電型係為p型。也就是說,作為 TFT1 0 1之一例’係作為p通道型的M〇s型TFT而形成者。當
然,無需再作解釋,TFT101也可作為!!通道型的M〇s型TFT 而形成者。 半導體層1係由多晶體半導體層所形成,如圖3所示般 地,其包括無數的結晶粒(顆粒)5,以及位於此等境界面 且產生結晶散亂部分的結晶粒界(顆粒邊界)6。在單一之 、…曰曰粒中,其結晶方位一樣,但是,在不同之結晶粒5之 間i其結晶方位一般也不同。此外,結晶粒5的大小與配 置係無規則,在形成半導體層1的過程中,具有各式各樣 的偏差。也就是說,即使多數TFT1 〇1通過相同之製造步驟
506067 五、發明說明(24) 來進行製造,對於每一 TFT101個體而s ’其半導體層1之 結晶構造仍成為不同者。 其結果,如圖5之例所示,假使將了1^1 0 1係為顯示1個個 體者,將與該個體以相同之製造步驟所生產之其他的個體 作為TFT102,假使當由TFT101予以區別時,佔通道區域2 之結晶粒界6的量,在TFT1 01與TFT 102之間不會形成為相 同。圖5為顯示TFT1 02比半導體元件1〇1在通道區域2含有 較少之結晶粒界6的例子。 在多結晶TFT中,根據含於通道區域2之結晶粒界6的 量,即可知道該特性之不均等。該事實已揭示於例如,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Vol.45,No,1, January ( 1 998 ),pp· 1 65- 1 72 (以下稱為文獻3)中。也就是 說,圖6係關於TFT1 01以及102,如圖中顯示之閘極電壓Vg 與沒極電流I d之間的關係,將大量含有結晶粒界6於通道 區域2的TFT 1 0 1,與少量含有結晶粒界6的TFT1 02相比 較,在同一閘極電壓Vg〇之下的汲極電流Id變小(也就是 說,Ida<Idb) 〇 因此1可將TFT1 01具有之多晶體之結晶構造的不均等利 用於半導體基板之識別i。個體間之不同的電性特性由於 二,據匕?的結晶構造的不均與記錄於快閃記憶體 辨識碼不同’無法自夕卜部進行改寫。因 此,可棱南應用機器之非法利用的保全 而且,與將辨識碼程式仆妯 又 不同 -,因此,無必要對閃記憶體9°8的技術 布式下功夫。又,與將辨識號碼記
\\312\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28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25) 錄於光罩ROM的技術不同’可通過同一製造步驟來獲得每 一個體之不同特性,因而,其製造步驟簡單,可抑制製造 ^時及使製造成本為更低。又,多晶體的結晶構造的不均 寺大,則根據該結晶構造之電性特性的不均等亦大。因 此,可廣泛地確保辨識碼Cd之不均等的幅寬。也就是說, 在量產之多數的半導體裝置60 0之間,可容易地使相互之 辨識碼產生不一致。 又,製造步驟雖變得複雜,但是,也可僅由TFn〇1之通 道區域2以多晶體半導體來形成,而源極區域3與汲極區域 4以早結晶半導體來形成,f亥情況時也相同地,其特 隨機的不均等者。 田^2至士圖6所示之半導體元件4〇1之電性特性,也有隨著 度、時間的變化’雖微小但卻形成變化者。伴隨著此種 變化’辨識碼Cd在完全之意味上並不限定保持為一定值, t可想定其具有隨著某種程度變化的情況。為了解決 ^兄’可將比較電路403在考慮到之辨識碼Cd的變化允許 範圍内,來判定碼之一致性。 作為半導體元件4〇1具備多晶體的例子,不限於 6所示之m,也可為實施具備多晶體之電阻元件、且備= 晶體之電容7L件等之其他元件的例子。此外,半
Cd的不句專的幅寬越擴大。關於此等例子 中予以詳細說明。 Λ W❿心i 2 [1. 3·使用0TPR0M之例]
C:\2D-C0DE\90-10\90118581.ptd 第29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26) 圖7為顯示碼生成部4〇〇之内部結構的另外較佳一例的方 塊圖。圖7之例子中,碼生成部40 0具備僅可限於一次寫入 的非揮發性記憶體之〇TP(〇ne Time 、
Pr〇gramable)R〇M602。當半導體裝置6〇〇出貨時,將辨識 碼Cd寫入OTPROM602。其後,在將半導體裝置6〇〇交付於使 用者的手上後,要將寫入〇TPR〇M6〇2的辨識碼。予以改 ^ ’從技術角度上講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在圖7之例 ΐΐ ”得提高對非法變更碼生成部400生成之辨識 碼C d的技術障礙的優點。 二:不Λ可用於碼生成部40° ’如圖8所示,也可適合 ϋ體601之利用。在圖8之例子中,記憶體6〇ι具備 所發送之辨^^時’將自碼生成部400 =二Λ 憶碼co寫入具備在記憶體6。1的 OTPROM6G2。其後,在將半導體裝置6(^付 =上^ =刪_〇2的記憶碼c〇予以改寫,從技術 角又上4疋不可旎的。也就是說,在圖8之例中, 獲得提高非法變更記憶體6〇1 /、有 礙的優點。藉此,冗防μ她/己U之5己k、碼Co的技術障 麟美杯而、隹一 了防止換取碼生成部400所形成之半導 月豆基板而進仃的非法使用,盥 牛導 601所記憶之記憶碼c〇換取為盥 丰也可防止將記憶體
Cd-致而進行的非法使用取為與新的+導體基板的辨識石馬 [1 · 4 ·終端裝置] 圖9為顯示作為半導體裝置6 結構的方塊圖。嗜故端, 應用機菇之〜、裝置 忒n编凌置1 001係作為行動電話而構成 第30頁 C:\2D.mDE\90.10\9011858l.ptd 506067 五、發明說明(27) 者。具備終端裝置1 ο 〇 1之半導體裝置1 〇 〇 2,係為圖1所示 之半導體裝置60 0之一例,其備有通信電路4〇5a以便於作 為指定電路405。 其較佳形態為,碼生成部4 0 0、比較電路4 0 3以及通信電 路40 5a係形成於單一之半導體基板CH1 〇〇上,但是,也可 僅將比較電路403以及碼生成部40 0形成於單一之半導體基 板CH1 02上,也可僅將碼生成部4〇〇形成於單一之半導體基 板上。不管為哪一種情況,記憶記憶碼C〇之記憶體654皆 係形成在與形成有碼生成部4 〇 〇之半導體基板不同的半導 體基板CH51上。 在媒介終端裝置1 〇 〇 1之通信事業者的設備的通信事業者 (根據必要略記為「局」)設備655上具備通信電路656。在 通信電路405a與通信電路65 6之間,將聲音、資料等作為 内容的通信信號係以無線(亦即電波)作為媒介進行交換。 藉由終端裝置1001與通信事業者設備655來構成通信系统 1 0 0 0。 …、、 圖1 0為顯示通信電路4〇5a之内部結構的一例的方塊圖。 在具備媒介無線之終端裝置1001之通信電路4〇5a中,在天 線與信號處理電路(基頻電路)900之間,介有習知之無線 頻率電路462以及中間頻率電路463。信號處理電路9〇〇具 有發送電路460與接收電路461,通信信號Dt係根據接收電 路4 61進行接收處理,而根據發送電路4 6〇進行發送處理。 在圖1 0之例子中,僅發送電路46 0係根據判定X信號In來 導通·切斷。也就是說,當比較電路403判定碼^不1^ 一致
W312\2d-code\90-10\90l 18581.ptd
506067 五、發明說明(28) —~ 時,發送功能停止。也可僅將接收電路461、或發送電路 460與接收電路46 1的雙方,根據判定信號En來導通·切斷 地構成通信電路405。 圖11為顯示供終端裝置1 〇 〇 1之對通信利用的處理流程的 流程圖。首先,製造作為構件之半導體裝置6 〇 〇 (尤為特定 的疋半導體裝置l〇〇l)(S2〇l)。在該最終步驟、或在此之 前’將辨識碼Cd作為記憶碼Co記錄於記憶體601 (S20 2 )。 隨後’將半導體裝置6〇〇送入電話機製造商,並藉由電話 機製造商來組裝終端裝置丨00 1(S2〇 3)。完成之終端裝置 1001在供給使用者(用戶)後(3204 ),以便於供使用者作通 信上之利用(S 2 0 5 )。 步驟S20 6〜S210顯示使用終端裝置1〇〇1之通信步驟,也 就是說,顯示步驟S20 5的内部流程。當通信開始時,終端 裝置1〇〇1自記憶體601讀出記憶碼C〇(S206)。接著,藉由 比較電路403進行辨識碼Cd與記憶碼⑼的比較,生成表現 有關雙方是否一致的判定結果的判定信號En(S2〇7)。 當判定信號En顯示碼為一致時(S208 ),通信電路405a藉 由維持通信功能以便於繼續進行通信處理(S2〇9)。另一方 面’當判定信號En顯示碼為不一致時(S208 ),通信電路 4 0 5 a藉由彳了止發送功能或接收功能中至少一方,而使通信 處理無法進行(S 21 0 )。當通信結束時,處理結束。 、如上述般地,在終端裝置丨〇 〇丨中,當判定信號En顯示碼 為不一致時’由於通信電路4 0 5 a中至少一部分的功能停 止因而換取半導體基板而用於通信之非法行為,不需
\\312\2d-code\90-10\90l18581.ptd 第32頁 506067
506067 五、發明說明(30) 形成於半導體基板CH4上之記憶體601,係用以記情形成 於半導體基板CH5上之碼生成部40〇所發送之辨識碼& 便於作為記憶碼Co2,而形成於半導體基板CH5上之記憶體 601,係用以記憶形成於半導體基板CH4上之碼生成部 所發送之辨識碼Cd 1以便於作為記憶碼c〇}也就是說,2個 半導體基板CH4、CH5之各固有辨識碼Cdl、Cd2,係分別記 憶於形成在對方之半導體基板的記憶體6 Q 1上。 形成於半導體基板CH4上之比較電路403,比較辨識碼 Cdl與記憶碼Col,而形成於半導體基板CH5上之比較電路 403,比較辨識碼Cd2與記憶碼c〇2。形成於半導體基板CH4 上之指疋電路4 0 5,包括根據2個比較電路4 〇 3所輸出的判 定信號Enl、En2的組合,選擇性地動作或非動作形成的 路部分。指定電路4 0 5係於例如圖1 〇之通信電路4 〇 5 a中, 當判定信號Επί、En2中任一方顯示碼為不一致時,發送 路460可形成停止動作之結構。藉此,又可提高利用χ換取 半導體基板的非法使用的障礙。 也可將賦予固有之辨識碼Cd之半導體基板的個數擴張 3個以上。例如,在3個半導體基板的各個半導體基板^ : 形成生成固有之辨識碼C d的碼生成部4 〇 〇與記憶體β 〇 1, 憶體601也可為用以記憶形成在與形成有其本身之半導體έ 基板不同的另一半導體基板上的碼生成部4 〇 〇所發送的 識碼Cd,藉以構成半導體裝置。或者,也可將3個記憶體 6 0 1中至少一部分,形成在與形成有碼生成部4 〇 〇的3個 導體基板不同的半導體基板上。 \\312\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34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31) 半= 體基板,亦即具備碼生成部4。。的 + =妝土板的個數越夕,越可提高對應用機器之非法 的P早礙。Λ外’藉由僅將記憶體601形成於具備碼吏 400的+導體基板上’可將半導體基板的個數抑制為最 乂。尤其疋,在圖13所示之半導體裝置62()中, f基板的個數抑制為與圖】所示之半導體裝置6〇〇之半 =”2個,因此,具有使非法使用之 - 付更進一步提南的優點。 『士 14為顯示作料導體裝置62〇之應用機器之終端裝置 ΠΪΓ鬼圖。該終端裝置1011係作為行動電話而構成 者,係與通信事業者設備655 一起構成通信系統ι〇ι〇。且 備終端裝置1011之半導體裝置1012,係為圖13所示之半、 體裝置620之一例,其備有通信電路405a以便於作為於定 :賴5。,在判定信號Enl、En2中任一方顯示碼 致%’通偵電路4〇5a則停止其部分之功能。 其較佳形態為,生成辨識碼Cdl的碼生成部4〇〇、 =⑻作為比較對象的比較電路403、記憶記憶碼c〇2 k體601以及通信電路4〇53係形成於單一之 _3、上,但是,也可僅將比較電㈣3、#己憶體及 碼生成部40 0形成於單一之半導體基板CHn上,也可僅將 碼t成ί40〇形成於單一之半導體基板CH104上。此外,其 =二態Λ ’記憶記憶碼co1之記憶體601係與生成辨識碼 Cd2的馬生成部4〇〇、以及將辨識碼Cd2作為比較對象的 較電路403 —起形成在單一之半導體基板邙〗3上。 第35頁 \\312\2d-code\90-10\90l18581.ptd 506067 五、發明說明(32) 圖1 5為顯示供給終端裝置1 〇 1 1之對通信利用的處理流程 的流程圖。首先,製造作為構件之半導體裝置6 2 0 (尤為特 定的是半導體裝置1012)(S241)。在該最終步驟、或在此 之前,將各半導體基板之辨識碼Cdl、Cd2作為記憶碼Col 、(:〇2記錄於另一方之半導體基板之記憶體601内(S242 )。 隨後,將半導體裝置620送入電話機製造商,並藉由電話 機製造商來組裝終端裝置1011CS24 3 )。完成之終端裝置 1011在供給使用者(用戶)後(S244 ),以便於供使用者作通 信上之利用。 步驟S 2 4 6〜S 2 5 0顯示使用終端裝置1 〇 1 1之通信步驟,也 就是說,顯示步驟S 2 4 5的内部流程。當通信開始時,終端 裝置1011自2個記憶體601讀出記憶碼Col、Co2(S246 )。接 著,藉由一方之比較電路403進行辨識碼Cdl與記憶碼Col 的比較,輸出表現有關雙方是否一致的判定結果的判定信 號Enl ’同時,藉由另一方之比較電路4Q3進行辨識碼cd2 與記憶碼Co2的比較,輸出表現有關雙方是否一致的判定 結果的判定信號En2(S247)。 當判定信號Enl、En2中任一信號顯示碼為一致時 (S2 48 ),通信電路405a藉由維持通信功能以便於繼續進行 通信處理(S249)。另一方面,當判定信號Enl、En2中任〆 #號顯示碼為不一致時(S248 ),通信電路4〇5&藉由停止發 送功能或接收功能中至少一方,而使通信處理無法進行 (S 2 5 0 )。當通信結束時,處理結束。 [3 ·實施形態3 ]
506067 五、發明說明(33) -- 在實施形態3中,係針對實施形態1或2之半導體裝置 中,利用除去指定電路部分的終端裝置進行說明。 圖1 6為顯示實施形態3之終端裝置的結構的方塊圖。該 終端裝置1001與圖9所示之實施形態!之終端裝置1〇〇1在^特 徵上之不同點在於,不是在通信電路4〇5a根據比較電路 403所發送之判定信號En來選擇性地進行動作或非動作的 方面而僅疋在將判定信號En作為通信信號的一部分輸入 通信事業者設備6 5 5之發送部分方面的不同。 供,1。6之終端裝置1001之對通信利用的處理流程,與圖 11之流程圖的描述相同。但是,步驟S2〇5的内部流程被改 換為圖17之步驟si〇〇〇的處理。當步驟31〇〇〇的處理開始 二玄而裝置1011自記憶體6〇1讀出記憶碼Co (S206 )。接 著’藉由比較電路403進行辨識碼Cd與記憶碼c〇的比較, 生成表現有關雙方是否一致的判定結果的判 (5207) 〇 減判疋佗號En係通過通信電路4〇5务至設 備6 55 (S208、S1001、Slfim、从 丄 一佐木 bl(J03)。換言之,當判定信號En顯 ^ ^ 致犄(S2〇8),將作為判定信號En顯示為碼一致之 發送(S1〇〇1),而當判定信號En顯示為碼不一致時 (5208) ,則不將上述指定值發送(si〇〇3)。 655當信號】n顯示碼為一致時,上述通信事業者設備 6 5進二上述終端裝置1〇〇1之使用者為合法 的認 :::”ί,Εη顯示為碼不-致時則不進行上述認 ^ 1 D,备進仃s忍證時,通信事業者設備655 [允許通
506067 五、發明說明(34) 信而繼續進行通信處理(S1 002),而當不在進行認證時, 則不允許通信而中斷通信處理(s 1 〇 〇 4 )。 如此’在圖1 6之終端裝置1 0 0 1中,可將判定信號£ n供給 通信事業者設備6 5 5側進行的認證處理的判斷材料,藉 此’可將利用交換半導體基板的非法使用從認證對象中排 除’可實現高精度之認證。又,作為伴隨著認證之處理, 除通^之繼續或中斷外,也可進行商務交易之允許或不允 許等、某一種的服務的提供或不提供的工作。或者,也可 預先進行單單記錄認證處理的判斷材料的處理。有關此等 具體例子,將在以後之實施形態中予以說明。 圖1 8為顯示實施形態3之終端裝置的另一結構的方塊 圖。该終端裝置1 〇 11與圖1 4所示之實施形態2之終端裝置 1 01 1在特徵上之不同點在於,不是在通信電路405a根據比 較電路403所發送之判定信號Enl、En2來選擇性地進行動 作或非動作的方面,而僅是在將判定信號Enl、En2作為通 信信號的一部分輸入通信事業者設備6 5 5之發送部分方面 的不同。 供圖1 8之終端裝置1 〇 1丨之對通信利用的處理流程,與圖 1 5之流程圖的描述相同。但是,步驟g 2 4 5的内部流程被改 換為圖19之步驟si〇i〇的處理。當步驟S10 10的處理開始 時’終端裝置1011自2個記憶體601讀出記憶碼Col、Co2 (S246 )。接著,藉由一方之比較電路403進行辨識碼Cdl與 記憶碼Co 1的比較,生成表現有關雙方是否一致的判定結 果的判定信號Enl。與此同時,藉由另一方之比較電路403
\\312\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38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35) 進行辨識碼Cd2與記憶碼Co2的比較,生成表現有關雙方是 否一致的判定結果的判定信號£112(82047)。 此等判定信號Enl、En2係通過通信電路4〇5a發送至通信 事業者設備655 (S248、S1001、S1 0 03 )。換言之,當判定 信號Enl、En2中任一信號顯示碼為一致時(S248),將作為 判定信號Ε η 1、Ε η 2顯示為碼一致之指定值發送(§ 1 q q 1), 而當判定信號Ε η 1、Ε η 2中任一信號顯示為碼不一致時 (S248 ),則不將上述指定值發送(S 1 0 0 3 )。 當判定信號Ε η 1、Ε η 2中任一信號顯示碼為一致時,上述 通信事業者設備6 5 5進行上述終端裝置1 〇 〇 1之使用者為合 法使用者的認證,若當判定信號Ε η 1、Ε η 2中任一信號顯示 為碼不一致時,則不進行上述認證。例如,當在進行認證 時,通信事業者設備6 5 5允許通信而繼續進行通信處理 (S1 0 0 2 >,而當不在進行認證時,則不允許通信而中斷通 信處理(S1 004)。 如此,在圖16之終端裝置1〇11中,可將判定信號£111、 Εη2供給通信事業者設備655側進行的認證處理的判斷材 料’藉此’可將利用交換半導體基板的非法使用從認證對 象中排除,可實現高精度之認證。此外,由於係將2個判 定信號Enl、Εη2作為判斷材料,更可比圖16之終端裝置 1001提高其認證精度。 [4 ·實施形態4 ] 在實施形態4中,係針對實施形態1或2之半導體裝置 中,利用除去指定電路以及比較電路兩部分的終端裝置進
\\312\2d-code\90-10\9011858Lptd
第39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36) 行說明。 圖20為顯示實施形態4之終端裝置的結構的方塊圖。具 備該終端裝置801之半導體裝置652與圖9所示之實施形態2 之半導體裝置1 0 02在特徵上之不同點在於,僅是在除去4比 較電路403,且通信電路405a將辨識碼cd與記憶碼Co作為 通信信號的一部分輸入通信事業者設備6 5 5之發送部分方 面的不同。 圖20之通信事業者設備655除通信電路656外,又具備判 定電路657以及顧客資料記憶體658。通信事業者設備655 與終端裝置801構成通信系統80 0。 供終端裝置8 0 1之對通信利用的處理流程,與圖11之流 程圖的描述相同。但是,步驟S20 5的内部流程被改換為圖 21之步驟S260的處理。當步驟s26 0的處理開始時,終端裝 置8 0 1將辨識碼C d與記憶碼C 〇發送給通信事業者設備6 & 5 (S261 )。並伴隨著此,通信事業者設備655藉由通信電路 65 6接收辨識碼Cd與記憶碼C〇(S262 )。 接著,通信事業者設備655藉由判定電路657來比較辨識 碼Cd與記憶碼Co,以便於判定雙方是否為相互一致,並將 顯示判疋結果之判定信號E n傳送給通信電路6 5 6 (s 2 6 3 )。 ‘判疋彳§號Ε η顯示碼為一致時(s 2 6 4),上述通信事業者設 備6 5 5進行上述終端裝置8 〇 1之使用者為合法使用者的認 證’若當判定信號Εη顯示為碼不一致時(S264),則不進行 上述認證。例如,當在進行認證時,通信事業者設備655 允許通信而繼續進行通信處理(S26 5 ),而當不在進行認證
\\312\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40頁 506067
時,則不允許通信而中斷通信處理(S268 )。 此外,在未構成要記錄辨識碼Cd與記憶碼c〇的指示的情 況(S26 6 ),在未進行認證的情況係將辨識碼Cd與記憶媽^ 記錄於顧客資料記憶體6 58 (S267 )。於是,例如,在中斷 通信處理之後(S 2 7 8 )’藉由將辨識碼c d及記憶碼c 〇與過去 記錄之顧客資料記憶體6 5 8的内容進行比照(s 2 6 9 ),即可 特定出非法使用者(S2 70 )。 在未進行$忍證時’可不中斷通信處理,而僅進行辨識石馬 C d及s己憶碼C 〇的記錄(S 2 6 7 )。又,也可與認證結果無關聯 地執行辨識碼Cd及記憶碼Co的記錄。在後者的情況,步驟 S267的處理,例如可在步驟S263與S264之間予以執行。 如此,在圖2 0之終端裝置8 0 1中,可將辨識碼cd及記憶 碼C 〇供給通信事業者設備6 5 5側進行的認證處理的判斷材 料,藉此,可將利用交換半導體基板的非法使用從認證對 象中排除,可實現高精度之認證。 圖2 2為顯示實施形態4之終端裝置的另一結構的方塊 圖。具備該終端裝置811之半導體裝置65 2與圖14所示之實 施形態2之半導體裝置1 〇 1 2在特徵上之不同點在於,僅是 在除去比較電路403,且通信電路4 05a將辨識碼Cdl、Cd2 與記憶碼C ο 1、C ο 2作為通信信號的一部分輸入通信事業者 設備6 5 5之發送部分方面的不同。 圖22之通信事業者設備65 5除通信電路656外,又具備判 定電路657以及顧客資料記憶體658。通信事業者設備655 與終端裝置811構成通信系統810。
C: \2D-CODE\9(M0\90118581 .ptd 第41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38) 供終端裝置8 1 1之對通信利用的處理流程,與圖1 5之流 程圖的描述相同。但是,步驟S245的内部流程被改換為圖 23之步驟S280的處理。當步驟S280的處理開始時,終端裝 置811將辨識碼Cdl、Cd2與記憶碼Col、Co2發送給通信事 業者設備655 (S271 )。並伴隨著此,通信事業者設備655 藉由通信電路656接收辨識碼Cdl、Cd2與記憶碼Col、Co2 (S272)。 接著,通信事業者設備6 5 5藉由判定電路6 5 7來比較辨識 碼Cdl與記憶碼Col,以便於判定雙方是否為相互一致,同 時,比較辨識碼Cd2與記憶碼Co2,以便於判定雙方是否為 相互一致。並將顯示判定結果之判定信號En傳送給通信電 路6 56 (S273 )。當在2個比較之雙方中認定碼為一致時 (S274) ’上述通信事業者設備655進行上述終端裝置8Π之 使甩者為合法使用者的認證,當在2個比較中任一方被認 定碼為不一致時(S274 ),則不進行上述認證。例如,當在 進行§忍證時’通信事業者設備6 5 5允許通信而繼續進行通 #處理(S 2 7 5 ),而當不在進行認證時,則不允許通信而中 斷通信處理(S278 )。 此外,在未構成要記錄辨識碼Cdl、Cd2與記憶碼c〇i、 Co2的指示的情況(S276),在未進行認證的情況係將辨識 碼Cdl、Cd2與記憶碼Col、Co2記錄於顧客資料記憶體 658 (S277)。於是,例如,在中斷通信處理之後(S278), 藉由將辨識碼Cdl、Cd2及記憶碼Col、Co2與過去記錄之顧 客資料記憶體658的内容進行比照(S279 ),即可特.定出非
C:\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 42 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39) 法使用者(S280 )。 在未進行認證時,可不中斷通信處理,而僅進行辨識碼 Cdl、Cd2與記憶碼Col、Co2的記錄(S277 )。又,也可與認 證結果無關聯地執行辨識碼Cdl、Cd2與記憶碼Col、Co2的 記錄。在後者的情況,步驟S 2 7 7的處理,例如可在步驟 S273與S274之間予以執行。 如此,在圖22之終端裝置811中,可將辨識碼Cd 1、Cd2 與g己憶碼C ο 1、C ο 2供給通信事業者設備6 5 5侧進行的認證 處理的判斷材料’藉此,可將利用交換半導體基板的非法 使用從認證對象中排除,可實現高精度之認證。此外,由 於係將2個辨識碼C d 1、C d 2作為比較對象,更可比圖2 〇之 終端裝置8 0 1提高其認證精度。 [5 ·實施形態5 ] 在實施形態5中,係針對實施形態1或2之半導體裝置 中’以始、碼化形式來進行半導體基板間的辨識碼^與記憬 碼Co的交換的形態進行說明。 μ 圖2 4為顯示實施形態5之半導體裝置的結構的方塊圖。 圖24所示之半導體裝置630中,在形成有碼生成部4〇〇之 導體基板CH20或CH22上形成有密碼化電路631、解碼電路 6 3 2以及鍵生成部6 3 3。 鍵生成部633生成密碼化用的鍵κ。鍵κ與辨識碼(^相 係作為固有碼生成於半導體基板CH2〇或⑶“上。密碼化°“ 路631係根據鍵生成部633生成之鍵κ,將碼生成部^〇〇生$ 之辨識碼Cd密碼化為辨識碼Cd#,並送出至形成於半導體、
506067 五、發明說明(40) 基板CH21上的記憶體6 〇 1。記憶體6 0 1係記憶已密碼化 識碼Cd#以便於當作已密碼化之記憶碼⑺#。 ”、匕之辨 解碼電路632係用以讀出記憶體601記憶之已密碼 憶碼Co#,並根據鍵生成部633生成之鍵κ將其解碼為$之^己 碼Co,供給比較電路4〇3。指定電路405包括,拍。己憶 Xljh A f\ Q XK I 很據比#雷 = 403輸出之判定信號肋,構成之動作或非動作的電路部^ 如上所述,在半導體裝置63〇中,由於係在不同之 體基板間以密碼化之形式來進行辨識碼Cd與記憶碼c〇 換,而無法自外部來讀取辨識碼Cd與記憶碼。兩者。乂 此’可更為提高非法使用的障礙。 圖25為顯示鍵生成部633之内部結構的一例的方塊圖。 圖25之例子中,鍵生成部633具備〇TpR〇M6〇2,鍵丰二i 導體裝置630出貨時被寫入OTPROM6 02。因此,鍵生’成部 633生成之鍵1(無法進行非法之變更。此外,由於鍵{^° 半導體裝置630出貨時被寫入OTPROM6〇2 ,則無法將洩 漏給使用者。 ^ 圖2 6為顯示鍵生成部6 3 3之内部結構的另外一例的方 圖。圖26之鍵生成部633具備圖2所示之半導體元件4〇ι盥 編碼電路402。編碼電路402係將半導體元件4〇1之電性特 性作為類比信號An予以讀出後,再變換為數位信號。由 «:換所獲得之數位信號係作為鍵K而予以輸出。 曰 *作為半導體元件401之電性特性,係選擇每一呈有不均 等之特性之半導體元件401個體。藉此,由於鍵1;係在每一一 C:\2D-00DE\90-10\90H858l.ptd 第44頁 娜〇67
半導體元件401個體作為不均 半導體基板形成具有作為固有之成者,形成有鍵K之 寫入鍵κ,又’在被量產之多數半辨導减體。沒有必要 可使用以同-製程製造之半導;置630之間’由於 化半導體裝置630之製造。此外’由於^ J而’可間略 形成鍵K的半導體元件401的電 、‘、、、法自外部來變更 非法變更鍵K的障礙增高的優點。 T k付具有 如圖3至圖6之例子所示,半導體元件4〇1具備多晶體, 且可用根據該晶體構造的不均等的異變的電性特性。 晶體的結晶構造的不均等Λ,則根據該結晶構造之 ,性特,,的不均等亦大,因此,可廣泛地確保鍵κ的不均 寺的巾田見。也就疋說,在量產之多數的半導體裝置63〇之 間’可容易地使相互之鍵κ產生不一致。 圖27為顯示在圖9之終端裝置1〇〇1中使用圖24之半導體 ^置630以取代半導體裝置1〇〇2,及將指定電路4〇5作為通 信電路40 5a的情況,供終端裝置1〇〇1之對通信利用的處理 流程的流程圖。首先,製造作為構件之半導體裝置6 3 〇 (S 3 0 1)。在該最終步驟、或在此之前,將已密碼化之辨識 碼Cd#作為記憶碼Co#記錄於記憶體内(S302 )。隨後, 將半導體裝置630送入電話機製造商,並藉由電話機製造 商來組裝終端裝置1001(S303)。完成之終端裝置1〇〇1在供 給使用者(用戶)後(S 3 0 4 ),以便於供使用者作通信上之利 用(S305)〇 步驟S 3 0 6〜S 3 1 0顯示使用終端裝置1 〇 〇 1之通信步驟,也
C:\2D-03DE\90-10\90118581.ptd 第45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42) 就是說’顯示步驟S3〇5的内部流程。當通信開始時,終端 裝置1001自記憶體601讀出記憶碼C〇#(S306 )。接著,藉由 解碼電路632將記憶碼Co#解碼為記憶碼Co,並藉由比較電 路403進行辨識碼Cd與記憶碼⑸的比較,生成表現有關雙 方是否一致的判定結果的判定信號En(S3〇7)。 當判定信號En顯示碼為一致時(s 308 ),通信電路40 5a藉 由維持通信功能以便於繼續進行通信處理(S3 〇 9 )。另一方 面’當判定信號En顯示碼為不一致時(S3 0 8 ),通信電路 4 0 5a藉由停止發送功能或接收功能中至少一方,而使通信 處理無法進行(S310)。當通信結束時,處理結束。 圖28為顯示實施形態5之半導體裝置的另一結構例的方 塊圖。圖28所示之半導體裝置635係於圖13之半導體裝置 6 2 0中’係將辨識碼c d 1、C d 2與記憶碼C ο 1、C 〇 2構成於2個 半導體基板之間且可以密碼化形式進行交換者。也就是 說’在形成有碼生成部4 〇 〇、比較電路4 〇 3以及記憶體6 〇 1 之2個半導體基板CH20(或CH22)及CH23兩者上,形成有密 碼化電路6 3 1、解碼電路6 3 2以及鍵生成部6 3 3。 在半導體基板(:1120(或(:1122)中,鍵生成部63 3生成固有 鍵K1於半導體基板CH20(或CH22)上,密碼化電路631係根 據鍵K1而將辨識碼Cdl密碼化為辨識碼Cdl#,並送出至半 導體基板CH23之記憶體601。半導體基板CH23上之記憶體 60 1 ’係用以記憶辨識碼Cd 1 #以便於作為記憶碼c〇 1 #。半 導體基板CH20(或CH22)上之解碼電路632,係自記憶體β〇ι 讀出記憶碼Col#,並根據鍵K1而將記憶碼c〇l#解碼為記憶
506067 五、發明說明(43) 碼Col後提供給比較電路4〇3。 在半導體基板CH23中,鍵生成部63 3生成固有鍵K2於半 導體基板CH23上,密碼化電路631係根據鍵^而將辨識碼 Cd2密碼化為辨識碼Cd2#,並送出至半導體基板CH20(或 CH22)之記憶體601。半導體基板(:112〇(或(:1122)上之記憶體 601 ’係用以記憶辨識碼Cd2#以便於作為記憶,c〇2#。半 導體基板CH23上之解碼電路632,係自記憶體6〇1讀出記憶 碼C〇2#,並根據鍵K2而將記憶碼c〇2#解碼為記憶碼c〇2後〜 提供給比較電路403。指定電路40 5包括,根據2個比較電 路403輸出之2個判定信號Enl、En2之組合,構成之動作 非動作的電路部分。 士上所述在半導體裝置635中,由於係在不同之半導 體基”:口:化之形式來進行辨識碼Cdi、cd2與記憶碼 ° C〇2的父換,而無法自外部來讀取辨識碼⑶丨、Cd2盥 記憶、C〇2兩者。因此,可更為提高對非法使用的障 =。=夕卜’與實施形態2之半導體裝置62〇(參照圖⑻
同,由於使用2個判定信號Enl、E 換半導體基板之非法使用的障礙。而了更為^對父 633配置於各半導體美板错上由將_^石馬電路632以及鍵生成部 山馬之形式末進订辨識碼與記憶碼的交換。 狀14 ^端裝置1011令使用圖28之半導體 I置635以取代半導體梦番1fn ” 干等粗 Ή體装置1012 ’及將指定電路4〇5作為通 第47頁 \\312\2d-code\90-10\90l18581.ptd 506067 五、發明說明(44) 信電路4 0 5a的情況,供終端裝置丨〇丨丨之對通信利用的處理 流程的流程圖。首先,製造作為構件之半導體裝置6 3 5 (S34 1 )。在該最終步驟、或在此之前,將已密碼化之辨識 碼Cdl#、Cd2#作為記憶碼col#、c〇2#記錄於記憶體6〇1内 (S342 ) °隨後’將半導體裝置635送入電話機製造商,並 藉由電話機製造商來組裝終端裝置1〇11(S343)。完成之終 端裝置ion在供給使用者(用戶)後(S344 ),以便於供使用 者作通信上之利用(S345 )。 步驟8346〜8350顯示使用終端裝置1011之通信步驟,也 就是說’顯示步驟S345的内部流程。當通信開始時,終端 裝置1011自2個記憶體6〇1讀出記憶碼col#、c〇2# (S346) 。接著’藉由2個解碼電路632將記憶碼Col#、Co2#解碼為 吕己憶碼Col、Co2後,並藉由一方之比較電路4〇3進行辨識 碼Cdl與記憶碼Col的比較,輸出表現有關雙方是否一致的 判疋結果的判疋化號£]11,同時,藉由另一方之比較電路 403進行辨識碼Cd2與記憶碼c〇2的比較,輸出表現有關雙 方是否一致的判定結果的判定信號En2(S347)。 當判定偵號£111、En2兩者皆顯示碼為一致時(S348 ),通 心電路4 0 5 a藉由維持通信功能以便於繼續進行通信處理 (S349 )。另一方面,當判定信號Enl、En2中任一信號顯示 碼為不一致時(S348),通信電路4〇 5a藉由停止發送功能或 接收功能中至少一方,而使通信處理無法進行(g Μ 〇 )。當 通信結束時,處理結束。 ^ [6 ·實施形態6 ]
506067 五、發明說明(45) -- 在實施形態6中,係針對實施形態5之半導體裝置中,設 有互斥性地進行密碼化之辨識碼的送出與密碼^之記憶: 的輸入的開關電路的形態進行說明。 〜 圖3 0為顯示實施形態6之半導體裝置的結構的方 圖30所示之半導體裝置64〇中,在形成有碼生成部糊之半 導體基板CH40或CH42上形成有密碼化電路631、解碼電路 632以及鍵生成部633之外,又形成有開關電路64ι Υ開關 電路641係介插於自密碼化電路631送出辨識碼cd#至形成 於半導體基板CH21上的記憶體601的傳輸路徑,以及自記 憶體601送入記憶碼c〇#給解碼電路632的傳輸路徑,且互 斥性地進行辨識碼Cd#的傳輸與記憶碼c〇#的傳輸。 即使使用者意圖非法使用,而欲將密碼化電^631輸出 之辨識碼Cd#直接輸入解碼電路632,藉以短路 美 CH4 0(或CH42)的端子,但是,藉由開關電路641的工作, 仍無法將辨識碼Cd#直接輸入解碼電路63 2。也就是說,即 使藉由端子的短路而意圖非使用,也無法故意在比較電路 403使辨識碼Cd與記憶碼c〇形成一致。如此,半導體裝置 640也可防止藉由半導體基板之端子的短路形成的應用機 器的非法使用。 、開關電路641介插於碼生成部40 0與密碼化電路631之間 以及比較電路403與解碼電路632之間,也可獲得與圖3〇之 f =體裝置640相同的效果。一般而言,開關電路641只要 疋η插於自碼生成部4〇〇至記憶體6 〇1的辨識碼⑼(或Cd#) 的傳輸路徑,以及自記憶體6〇1至比較電路4〇3的記憶碼
506067
C 〇 (或C ο # )的傳輸路徑即可。 =外’開關電路641也可適用於不具備密碼化電路63i等 之圖1之半導體裝置6 0 0。也就是說,在圖}之半導體 6 00中’可將開關電路641形成於半導體基板⑶(或⑽) Γ吏其介插於自碼生成部400至記憶體601的辨識 碼cd的傳輸路控,以及自記憶體…至比較電路4()3的記情 碼Co的傳輸路徑。藉此,可獲得與圖3〇之半導體裝置64〇 相同的效果。 又,開關電路641也可適用於圖13所示之半導體裝置62〇 以及圖28所不之半導體裝置635。在適用於亂13所示之半 導體裝置620的情況,開關電路641係形成於半導體基板 CH4(或CH6)與半導體基板CH5的兩基板上。在適用於圖28 所示之半導體裝置635的情況,開關電路641係形成於半導 體基板CH20(或CH22)與半導體基板ch23的兩基板上。 [7.實施形態7] 具備實施形態5中說明之半導體元件4〇1之鍵生成部 6 33,係為也可應用於進行主機與資料的交換的一般終端 裝置。實施形態7中將針對如此構成之終端裝置進行說 明。 圖3 1為顯示實施形態7之終端裝置的結構的方塊圖。終 端裝置8 21與連接該終端裝置之主機8 2 5,相互構成進α資 料Dd的交換的系統820。終端裝置821除輸入資料Dd之資料 輸入部822,以及輸出資料Dd之資料輸出部823外,具備密 碼化電路631、解碼電路632以及鍵生成部633。鍵生成部&
506067 五、發明說明(47) 一一""" -- =3生成密碼化用的鍵κ。密碼化電路631係根據鍵生成部 生成之鍵κ,將資料輸入部822輸入之資料Dd密碼化為 資料Dd#,並送出至主機825。 主機825係將已密碼化之資料Dd#當作已資料D〇#記憶於 =憶體826:解•電路632係用以接收記憶體6〇1記憶二已 在碼化之貢料Do#,並根據鍵生成部633生成之鍵尺將其解 料D。,供給資料輸出部823。f临係與資侧為 相同者。如此,在終端裝置821中,由於係在與主機825 間以密碼化之形式來進行資料的交換,因此, 對資料所表現之資訊的泡漏的障礙。 文為徒间 鍵生成部6 3 3之内部結構係由圖2 6所顯示。也就是說, 鍵生成部633係利用每一半導體元件4〇1之個體上之不 之電性特性’而於終端裝置生成固有鍵κ。藉&,在 裝置821之製造步驟中,沒有必要寫入鍵κ,又,在被 之夕數終端裝置8 21之間,由於可使用以同一製程製造之 半導體元件401,因而,可簡略化終端裝置821之製造。 外,由於無法自外部來變更形成鍵κ的半導體元件M i 性特性,因而,可獲得具有對非法變更鍵κ的障礙增高 優點。 曰。j 圖32為顯示實施形態7之終端裝置的另一結構例的 圖。圖32之終端裝置821係在本體部828之拆裝自如^ 829組入鍵生成部633方面,與圖31之終端裝置821在 上不同。藉由將1C卡829裝入本體部828,以便於,试 體部828之密碼化電路631及解碼電路632連接至鍵生a成'部表
506067
633 〇 由於在本體部828之拆裝自如的丨c卡829組入鍵生成部 633,藉由自由地移動攜帶方便的1(:卡829,而可相對於設 於分離之部位的複數本體部821,使用相同的鍵K。 [8 ·實施形態8 ] 在貫施形悲8中’係針對實施形態4之終端裝置8〇ι中, 將記憶記憶碼Co之記憶體654組裝入本體部上之拆裴自如 的輔助部的形態進行說明。 圖33為顯示實施形態8之終端裝置的結構的方塊圖。該 終端裝置係分離為本體部651與作為輔助部之充電器653, 係與圖20之終端裝置8〇1中,將半導體基板⑶“組裝入本 體部651,將半導體基板CH51組裝入充電器653之裝置相同 者。本體部6 5 1具備未圖示之可充電的電池,充電器6 5 3係 於裝入本體部6 5 1後用以對電池充電者。 充電器6 5 3被裝入本體部6 5 1後,不僅是用以對電池充 電,也用以連接具有半導體基板⑶“的半導體 半導體基板之間。當充電器65 3未裝入導本體裝部=時、, 通信電路40 58僅將辨識碼〇(1與記憶碼(:0中之辨識碼(:(1發送 給通信事業者設備655,而當充電器653裝入本體部651 時,則將辨識碼Cd與記憶碼Co雙方予以發送。通信事業者 叹備6 5 5、終端裝置本體部6 51以及充電器6 5 3構成通作系 統650。 …、 圖34為顯示供圖33之終端裝置之對通信利用的處理流程 的流程圖。首先,製造作為構件之半導體裝置6 5 2
506067 五、發明說明(49) (S501) ’隨後’將半導體裝置652送入電話機製造商,並 藉由電話機製造商來組裝終端裝置本體部651 (S5〇2)。與 此並行或在其前後,製造作為構件之記憶體654 (S5〇3), 隨後,藉由電話機製造商來組裝充電器6 5 3 ( s 5 〇 4 )。 當完成終端裝置本體部6 5 1與充電器6 5 3的雙方後,將辨 識碼C d作為記憶碼C 〇記錄於記憶體6 5 4 (S 5 0 5 ),並將終端 裝置本體部651與充電器653的組裝體送入保有通信事業者 設備655的通信事業者處(S506 )。在步驟S5〇1〜S5〇6間之 任一階段’讀取辨識碼C d與記憶碼c 〇的雙方,並登錄於通 信事業者設備655的顧客資料記憶體6 58 (S5〇7)。隨後,在 將終端裝置本體部6 5 1與充電器6 5 3的組裝體供給使用者之 後(S 5 0 8 ),以便於供使用者進行通信利用(s 5 〇 9 )。 圖3 5及圖3 6為顯示步驟s 5 0 9之内部步驟的流程圖。當通 信開始時’終端裝置之使用為非充電時使用之情況,也就 疋說’在充電态653未裝入本體部651的情況(S520),終端 裝置本體部651將辨識碼Cd發送給通信事業者設備655 (S521 )。伴隨著此,通信事業者設備655藉由通信電路656 接收辨識碼Cd(S522 )。 接著’通信事業者設備6 5 5藉由判定電路6 5 7來比較辨識 碼Cd與已登錄之辨識碼cd,判定雙方是否相互一致,並將 顯示判定結果之判定信號En傳輸給通信電路656 (S523 )。 當判定信號En顯示碼為一致時(s52 4 ),通信事業者設備 655進行終端裝置本體部651之使用者為合法使用者的認 證,若當判定信號En顯示為碼不一致時(S524),則不進行
\\312\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 53 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50) 上述認證。例如,當在進行認證時,通信事業者設備6 5 5 允许通彳s而繼縯進行通信處理(S 5 2 5 ),而當不在進行認證 時,則不允許通信而中斷通信處理(S526 )。 終端裝置之使用為充電時使用之情況,也就是說,在本 體部651未連接充電器653之狀態下而使用於通信的情況 (S520、S530 ),終端裴置本體部651將辨識碼⑸與記憶碼 Co的雙方發送給通信事業者設備6 5 5 (S531)。伴隨著此, 通信事業者設備6 5 5藉由通信電路6 5 6接收辨識碼cd與記憶 碼Co(S532)。 ” 〜 接著,通信事業者設備655藉由判定電路657來比較辨識 碼Cd與已登錄之辨識碼Cd,判定雙方是否相互一致,同 時,比杈記憶碼Co與已登錄之記憶碼c0,判定雙方是否相 互一致。判定電路657係將顯示2個判定結果之判定信號仏 傳輸給通信電路656 (S533 )。 根據判定信號En,當任一之判定中皆判定碼為一致時 (S534),通信事業者設備655進行終端裝置本體部651之使 用者為合法使用者的認證,當任一之判定中有判定為碼不 一致時(S 5 3 4 ),則不進行上述認證。在於 係根據2個瑪Cd、Co的雙方來進行判定,與僅根據碼cd的' 步驟S523的判定相比較,其判定之精確度高。也就是說, 根據步驟S533之判定的認證’比根據步驟%23之判定的認 證’相當於以更高之精確度來證明合法使用終端裝置之高 位(高位階)認證。 因此 通信事業者設備6 5 5形 成可根據手續的重要性來 506067 五、發明說明(51) 分開使用位階不同之2個認證。作為其中一例,當根據步 驟S 5 3 3的判定進行認證時,通信事業者設備β 5 5不僅允許 將終端裝置使用於通信時之通信而繼續進行通信處理 (S536) ’而且,與是否使用於通信無關,將在此之前的通 #(自根據上一次之步驟S 5 3 3之判定的認證直到本次認證 為止的通信)的通信費用作為一種證據予以記錄(S537)。 藉此,可防止故意假裝終端裝置之遺失而逃避費用支付義 務等的違法行為。由於終端裝置本體部651與充電器653雙 方同時遺失的情況非常少見,因而該證據具有充分高之精 確度。 此外,當根據步驟S 5 3 3的判定而未進行認證時,已登錄 之辨識碼c/與記憶碼co,係指分別將在步驟S532接收之辨 識碼Cd與纪憶碼Co記錄於顧客資料記憶體β58内。記錄之 辨識碼Cd與記憶碼Co可對非法使用者的特定發生功效' 返回到圖34,在步驟550 7中,對於辨識碼Cd與記憶碼。 之登錄,也可替而代之以僅登錄辨識碼Cd。在該情況, 步驟S501〜S506間之任一階段,僅讀取辨識碼“即足夠。 記憶碼Co之登錄係在使用者剛開始進行充電時之 (=30) =際,將步驟S531中發送之記憶碼⑸登錄於顧客資 料记憶體6 5 8内精以完成者。 、 又’記憶體601不僅可組裝入充電器,也可為 拆裝自如於本體部之某種辅助部。但是’在 器653之㈣之形態中,對於使用者並無特別m電 要求’因而’可獲得定期進行本體部651與辅助部的結合 第55頁 C:\2D-mDE\90-10\90118581.ptd 506067 五、發明說明(52) 的優點。 [9 ·貫施形態9 ] 在實施形態9中,係針對實施形態8之終端裝置中,在本 體部與輔助部之間,以密碼化形式來進行碼的傳輸的形態 進行說明。 圖37為顯示實施形態9之終端裝置的結構的方塊圖。該 終端裝置,在具備本體部671之半導體裝置672上設有密碼 化電路631及鍵生成部633,在充電器653上也設有密碼化 電路6 31及鍵生成部676方面,在特徵上與圖33之終端裝置 不同。伴隨著此,通信事業者設備675上設有解碼電路 6 32。通信事業者設備675、終端裝置本體部67]1以及充電 器673構成通信系統670。 在充電器673中,鍵生成部676生成密碼化用的鍵K2,密 碼化電路631係根據鍵Κ2將記憶體6 01内讀出的記憶碼c〇 ^ 行岔碼化’並作為記憶碼C 〇 #送出至本體部6 71。在本體部 671中’鍵生成部633生成密碼化用的鍵K1,密碼化電路 6 3 1係根據鍵K 1將碼生成部4 〇 〇生成之辨識碼c d進行密碼 化’並作為辨識碼Cd#傳輸給通信電路4〇5a。本體部671之 密碼化電路631也根據鍵K1將充電器673送出之記憶碼Co# 進行毪碼化,並作為§己憶碼C 〇 # #傳輸給通信電路4 〇 5 a。記 憶碼C 〇 ##係藉由2個鍵K1、K 2而形成雙重密碼化。 通信電路405a係將已密碼化之辨識碼Cd#盥記惰 ## 發送給通信事業者設傾5。通信事業者設備67^馬藉I#解 碼電路632將辨識碼Cd#與記憶碼Co##解碼為各自之辨識碼
Cd與記憶碼c〇#,供仏划a〜 如上所述,在圖之m5中7的;定材料。 與充電器673之間,以及在:、’於係在本體部671 675之間,以密碼化部671與通信事業者設備 # f A ^ ^之形式來進行碼的傳輸,因此,可獲 侍2k兩對此等碼之玫漏的障礙的優點。 恭Y中,其較佳形態為,鍵生成部6 33與密碼化 二7、碼生成部400同時形成於單一之半導體基板 5 b 上。藉此’可提高對鍵K1以及辨識碼Cd的洩 :*早礙。/目同地’在充電器673中,鍵生成部676與密碼 加路631—係指與記憶體654同時形成於單—之半導體基板 上。藉此,可提高對鍵K2以及記憶碼c〇的洩漏的障 礙0 】為顯示供圖37之終端裝置之對通信利用的處理流程 的流程圖。首先’製造作為構件之半導體裝置672 (S7〇l ) 二Ik後,將半導體裝置672送入電話機製造商,並藉由電 活機製造商來組裝終端裝置本體部671(S7〇2)。與此並行 ,在其前後’製造作為構件之記憶體654 (S7〇3),隨後, 藉由電話機製造商來組裝充電器673(S7〇4)。 當完成終端裝置本體部671與充電器673的雙方後,將辨 識碼Cd作為記憶碼Co記錄於記憶體654 (S705 ),並將終端 裝置本體部671與充電器673的組裝體送入保有通信事業者 設備675的通信事業者處(S706)。在步驟S701〜S706間之 任一階段,讀取辨識碼Cd、記憶碼c〇#以及鍵K1,並登錄 於通信事業者設備675的顧客資料記憶體658(S707 )。隨
\\312\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 57 頁 506067
後,在將終端裝置本體部671與充電器673的組裝體供給使 用者之後(S7G8) ’以便於供使用者進行通信利用(S7〇9)。 圖39及圖40為顯示步驟S7〇9之内部步驟的流程圖。當通 ,:始時’終j裝置之使用為非充電時使用之情況,也就 是說,在充電器673未裝入本體部671的情況(S72〇),終端 I置本體部671將辨識碼Cd#發送給通信事業者設備6 75 (S721)。伴隨著此,通信事業者設備675藉由通信電路656 接收辨識碼Cd#(S722 )。 接著,、通信事業者設備675藉由解碼電路632將辨識碼 cd#解碼為辨識碼cd ’並藉由判定電路657來比較辨識碼Cd 與已登錄之辨識碼Cd,判定雙方是否相互一致。於是,判 定電路657將顯不判定結果之判定信號En傳輸給通信電路 656(S723)。當判定信號En顯示碼為一致時(S724),通信 事業者設備675進行終端裝置本體部671之使用者為合法使 用者的認證,若當判定信號£]1顯示為碼不一致時(S724), 則不進行上述認證。例如,當在進行認證時,通信事業者 设備6 5 5允許通信而繼續進行通信處理(s 7 2 5 ),而當不在 進行認證時,則不允許通信而中斷通信處理(s 7 2 6 )。 終端裝置之使用為充電時使用之情況,也就是說,在本 體部6 71未連接充電器6 7 3之狀態下而使用於通信的情況 (S720、S730 ),終端裝置本體部671將辨識碼Cd#與記憶碼 Co##的雙方發送給通信事業者設備675 (§731)。伴隨著 此,通信事業者設備675藉由通信電路656接收辨識碼Cd# 與記憶碼Co##(S732 ) 〇
\\312\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58頁 506067
接著,通信事業者設備675藉由解碼電路632將辨識石馬 Cd#解碼為辨識碼Cd,將記憶碼C〇##解碼為記憶碼c〇#。隨 後,通信事業者設備6 5 5藉由判定電路6 5 7來比較辨識碼cd 與已登錄之辨識碼Cd,判定雙方是否相互一致,同時,比 較記憶碼Co與已登錄之記憶碼Co,判定雙方是否相互— 致。判定電路6 5 7係將顯示2個判定結杲之判定信號e η傳輪 給通信電路656 (S733 )。 五、發明說明(55) 根據判定信號En,當任一之判定中皆判定碼為一致時 (S734),通信事業者設備675進行終端裝置本體部671之使 用者為合法使用者的認證,當任一之判定中有判定為碼不 一致時(S 7 3 4 ),則不進行上述認證。根據步驟s 7 3 3之判定 之認證,比根據步驟S723的判定的認證,相當於以更高之 精確度來證明合法使用終端裝置之高位(高位階)認證。 作為其中一例,當根據步驟S733的判定進行高位認證 時’通信事業者設備6 7 5不僅允許將終端裝置使用於通信 時(S735 )之通信而繼續進行通信處理(S736 ),而且,與是 否使用於通#無關’將在此之前的通信(自根據上一次之 步驟S 7 3 3之判定的認證直到本次認證為止的通信)的通信 費用作為一種證據予以記錄(S 7 3 7 )。此外,當通信事業者 設備675根據步驟S733的判定而未進行認證時,已登錄之 辨識碼Cd與記憶碼Co,係指分別將在步驟S732接收之辨識 碼C d與記憶碼C 〇記錄於顧客資料記憶體π $内。 返回到圖38 ’在步驟S707中,對於辨識碼Cd與記憶碼 Co#之登錄’也可替而代之以僅登錄辨識碼Cd與鍵K1。在
C:\2D-raDE\90-10\90118581.ptd 第59頁 506067
該情況,在步驟S701〜S706間之任一階段,僅讀取辨識石馬 Cd即足夠。記憶碼Co#之登錄係在使用者剛開始進行充電 時之使用(S730 )之際,將步驟S731中發送之記憶碼C〇#登 錄於顧客資料記憶體6 5 8内藉以完成者。 如上所述,藉由使用圖37之終端裝置,與使用圖33之終 端裝置的情況相同,通信事業者設備6 7 5形成可根據手續、 的重要性來分開使用確認度不同之2階段的認證。而且, 由於以密碼化之形式來進行辨識碼Cd與記憶碼Co的傳輪, 因此,可提高對此等碼之洩漏的障礙。 假設有因發生充電器673之遺失或產生故障等而需要交 換充電器6 7 3的情況。在該情況下,如果可將已登錄之記 憶碼Co#更新為新充電器673固有之記憶碼c〇#的話,對合 法使用者而言則非常便利。此情況只要如圖4 1所示般地在 圖40之處理步驟中再附加步驟S 741及S742即可。在圖41之 處理步驟中,在未進行記憶碼Co#的變更時(S741 ),執行 變更登錄之記憶碼Co#的處理(S742 )。 圖4 2及圖4 3為顯示變更處理(S 7 4 2 )之内部步驟的流程 圖。當變更處理開始時,自終端裝置與辨識碼Cd#、記憶 石馬C 〇 ##以及終端辨識號石馬一起將表現已登錄之記憶;^馬。# 之變更意志的要求信號發送給通信事業者設備675 (S751 ) 。伴隨著此,通信事業者設備6 7 5藉由通信電路6 5 6接收此 等碼、終端辨識號碼以及信號(S75 2 )。 接著,通信事業者設備675藉由解碼電路632將辨識碼 Cd#解碼為辨識碼cd,同時,將記憶碼Co##解碼為記憶碼
\\312\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60頁 506067
Co# °隨後’通信事業者設備藉由判定電路657來比較 辨識碼Cd與已登錄之辨識碼cd,判定雙方是否相互一致, 同日^’比較記憶碼Co#與已登錄之記憶碼c〇#,判定雙方是 否相互一致。判定電路657將顯示判定結果之判定信號En 傳輸給通信電路656 (S753)。 當根據判定信號En,所有之判定皆認定碼為一致時 (S754),通信事業者設備675將允許已登錄之記憶碼c〇#的 變更内容的通知發送至終端裝置,同時,將催促交換為具 有新的記憶碼Co#的充電器673的留言發送至終端裝置並^ 以顯示。據此,當終端裝置使用者將具有記憶碼c〇#的充 電器673交換為具有新的記憶碼c〇# (為方便起見記載為
CoNew#)的充電裔673(S757)時,自終端裝置將辨識碼^ ^ # 與記憶碼CoNew##發送給通信事業者設備675(S758)。伴隨 著此,通信事業者設備675藉由通信電路656接收此等辨識 碼Cd# 與記憶碼CoNew##(S752 )。 @ 接著,通信事業者設備6 7 5藉由解碼電路6 3 2將辨識碼 C d #解碼為辨識碼C d,同時,將記憶碼C 〇 N e w # #解碼為記情 碼CoNew#(S760 )。隨後,通信事業者設備675藉由記憶碼
CoNew#來更新登錄於顧客資料記憶體658之記憶碼⑺#。 若當根據判定信號En,任一之判定被認定為碼不一致時 (S754),則不進行更進一步之變更處理,將催促就此直接 使用現在使用中之充電器6 7 3而進行再度操作的留言發送 至終端裝置並予以顯示(S755)。 與步驟S742相同的變更處理,不只是使用圖4〇處理步
\\312\2d-code\90-10\9011B581.ptd 第61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58) 驟,也可附加不使用密碼化之圖3 6之處理步驟。藉此,使 用者可交換圖33之充電器653。 在充電器653、673具備之記憶體654可使用0TPR0M,也 可替而代之以可改寫之記憶體,例如也可使用快閃ROM。 上述變更處理S742也適用於如此之記憶碼c〇#之可改寫之 充電器6 5 3、6 7 3。為了提高對非法使用之保全度,也可將 登錄之記憶碼Co#的改寫,限定於終端裝置將可保證信用 卡號碼等課金之資訊發送的情況。 圖44及圖45為顯示圖38之通信處理(S709)之另一内部步 驟的流程圖。在該通信處理(S 7 7 0 )中,是將認證利用於商 務交易。也就是說,當根據步驟S 7 3 3的判定進行高位認證 (S734)時,通信事業者設備675不僅允許將終端裝置使用 於通信時(S735 )之通信繼續進行通信處理且允許商務交易 (S 7 7 4 )’同時,與終端裝置是否使用於通信無關,將在此 之前的通信(自根據上一次之步驟S733之判定的認證直到 本次認證為止的通信)中之商務交易作為一種已成立證據 予以記錄(S775)。此外,當通信事業者設備675根據步驟 S733的判定而未進行認證時,將在此之前的通信中之商務 交易作為一種未成立證據予以記錄(S 7 7 6 )。 只要具有根據確認度高之認證之商務交易成立之内容的 §己錄’父易對象即可根據该§己錄將商務交易作為有效交易 而繼續進行商品的發送等的各式各樣的手續,而當未有商 務交易成立之内容的記錄,則可中斷根據商務交易之手° 續。藉此,可解消或降低因對終端裝置的非法使用的非法
506067 五、發明說明(59) — 商務交易造成的損害。 又進一步之較佳形態為,當根據步驟S733的判定而未進 行高位認證時’通信事業者設備675進行不允許非充電時 之商務交易用的記錄(S777)。記錄例如可在通信事業者設 備6 7 5具備之電腦系統的記憶裝置藉由建立旗標來進行。 終端裝置之使用為非充電時使用之情況,也就是說c,在 充電器673未裝入本體部671的情況(S72〇),藉由步驟^“ 之判定進行認證時,判定是否具有不可進行非充電時之商 務交易的記錄(例如是否有建立上述旗標)(S771 )。於是, 若未有上述記錄時,通信事業者設備6 55繼續進行通信處 理且允許商務交易(S772 ),而當有記錄時,則中斷通斧處 理(S773)。 ’ 如此,由在充電器未裝入本體部6 7 i之狀態下進行的一 般之認證,反映了過去形成之確認度高之判定結果,因而 可在一般之認證下進行商務交易等的重要手續。又,圖3 5 及圖36所示之步驟S50 9中也可執行圖44及圖45所示之步驟 S772 〜S773 、 S774 〜S777 。 λ 圖37之充電器673也可置換為攜帶方便的1(:卡。在該情 況下’使用者有偶爾將IC卡裝入本體部6 71之必要,但 疋,右可將無線通#作為媒體來進行自1C卡至本體部β7ΐ 之記憶碼Co#的傳輸,則使用者可下意識地省去將丨c卡裝 入本體部6 71的功夫,對使用者而言極為方便。圖4 6為例 示如此之結構之終端裝置的方塊圖。 圖46之終端裝置係於具備本體部69ι之半導體裝置692上
506067 五、發明說明(60) 設置通信介面694,且在1C卡693上也設置通信介面β95。 通信介面694例如係將鍵生成部633、密碼化電路631以及 碼生成部400 —起形成於單一之半導體基板cu9〇(或⑶“) 。相同地,通信介面6 95例如係將鍵生成部676、密碼化電 路631以及記憶體654 —起形成於單一之半導體基板CH92。 通信介面694、695係為進行無線通信之介面,例如,可 以藍芽(Bluetooth)規袼作為其標準。藉此,自IC卡693至 本體部6 7 1之§己憶碼C 〇 #的傳輸,係由無線作為媒介來進 行。因此,即使將1C卡693放入使用者之衣服口袋中,或 者,將I C卡6 9 3收入使用者所攜帶之袋中,也可將辨識碼 Cd#與記憶碼Co##的雙方發送至通信事業者設備6?5。除1(: 卡693外也可取而代之採用插入作為行動電話的本體部而 使用的類似UIM(Universal subscribe]f Identificatic)n
Module)卡。但是,在該情況時,由於無法無視使用者同 時遺失本體部與卡片的可能性,如圖46所示,其較佳形離 是在與個別獨立之機器之間來交換記憶碼c〇#。 “ 又,如圖12所示,在通信系統67 0中,通信事業者設備 675可置換為銀行的ATM系統等其他之事業者設備。例如, 在根據認證進行商務交易時,可將認證與商務交易的允 許、^允許等的處理直接在終端裝置之交易對象之銀行的 ATM系統中進行。其他之實施形態中之通信系統也與上述 相同。 [1 0 ·實施形態1 〇 ] 習知,在地下街或大樓中等電波不易侵入之區域,具有
C:\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64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61) 終端裝置無法進行媒介通信事業者設備之無線通信的問題 點。或者,在上述區域中為了要使無線通信得以進行,而 必須設置大量的基地台。在實施形態1 〇中,係針對即使在 無法進行媒介通信事業者設備之無線通信的區域中,也無 需基地台而可進行無線通信之終端裝置及通信方法進行說 明。在本實施形態之終端裝置及通信方法中,發揮了實施 形態5等中所示之密碼化電路、解碼電路以及鍵生成部的 有效功能。 [1 0 · 1概要] 圖9為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通信方法的說明圖。在該方法 中’使用媒介通信事業者設備之無線通信,以及可形成不 媒介通信事業者設備之無線通信網的終端裝置。在以下之 說明例子中,上述無線通信網採用無線LAN(區域網路)。 即使在電波不易侵入之區域,通常時也無群眾聚集且通行 中。此時,此等群眾有不少一部分攜帶有行動電話。此等 群眾攜帶之行動電話若具有上述功能之終端裝置的話,如 圖47所示,藉由在複數終端裝置84 〇a〜84〇d之間形成無線 LAN,即可進行相互之通信。例如,終端裝置84〇a與終端' 裝置840d藉由中繼終端裝置840b、840c,即可進行相互之 通信。 無線LAN例如可以藍芽(Mue to〇th)規格作為其標準。在 該情況時,一終端裝置係可與以自身為中心之半徑為丨〇m 之範圍内的其他的終端裝置藉由無線媒介進行通信。在地 下街或大樓中,通常在l〇m以内之範圍内存在有大量之通
C: \2D-CBDE\90-10\90118581 .ptd 第65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62) 行者與工作者等’藉由此等 過,可形成覆蓋於地下= 之終端裝置的經 4 1 t r何驭大樓内全體的通信。 猎”用無線LAj,具有以小電力即可營運之優點。例 無線、甬作Γ W之乾甘圍的無線UN中,與達到1km之範圍的 :、7 = 口目t 乂,八發射電波所需之消耗電力為(1 / 1 0 0 )2 口:為了要進行離開lkm距離之終端裝置間的無線通信, p使平均每間隔lm而排列1〇〇〇個終端裝置來中繼通信,所 有之消耗電力也可減低為(1 / 1 0 0 )2 x 1 0 0 0= 1 / 1 0倍。 、此外不僅疋在地下街或大樓内之電波不易侵入之區 域/而且,在一般許多人聚集、通行或居住的空間中,藉 由形成無線LAN ’可在上述所有空間實現媒介終端裝置間 =通信。即使在該空間中具有地下街或大樓内之電波不易 知入之區域’也無法阻礙媒介終端裝置間的通信。此外, 藉由無線LAN來中繼各家庭内之終端裝置,即使在地面上 之住宅街,也可幾乎無需基地台來構建低消耗電力之無線 通信系統。 [1〇· 2·終端裝置之例] 在圖47所示之以無線LAN作為媒介之通信中,由於係經 由不特定之許多人所攜帶之終端裝置來進行通信,因此有 確保對該通信内容洩漏的保全度的必要。此部分如圖8所 示’係將進行媒介通信事業者設備的無線通信部分(假定 稱為遠距離通信部)847,與進行媒介無線LAN之通信部分 (假定稱為近距離通信部)848,構成電性分離狀之終端裝 置840 〇
» 1
II \\3l2\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66頁 刈6067 五、發明說明(63) 遠距離通信部8 4 7具備,進行媒介通信事業者設備的無 線通#的通信電路841,輸入聲音用之話筒842,輸出聲音 用之揚聲器843,藉由鍵操作等來輸入電話號碼等用之輸 入部845以及藉由文字、記號、圖形等來顯示資訊之顯示 面板844。近距離通信部848具備藉由形成無線UN來進行 無線通信之無線LAN電路846。圖48之終端裝置中,由於遠 距離通信部847與近距離通信部848相互分離,持有終端裝 置8 4 0之使用者本身則無法進行媒介無線μ n之通信,僅僅 是擔任其他人之通信的中繼角色而已。 欲使終端裝置持有者本身可進行媒介無線UN之通信, 而且,可確保通信内容之洩漏的保全度,可如圖49所示, 使用密碼技術。即使在將密碼技術用於媒介通信事業者設 備之無線通信的情況,A可將與此等不同之獨自的密碼體 系用於媒介無線LAN之通信上。 無線電路846與通信電路841之間,設有通信信號之 傳輸路徑,該傳輸路徑中介插有切換電路856、密碼化電 路851以及解碼電路852。切換電路856係可選擇自如地執 ^上述傳輸路徑的連接或切斷。當切換電路856連接上述 傳輸路徑時,終端裝置85〇之使用者與其他人之間可實現 1介無線LAN之通|。當切換電路8 56切斷上述傳輸路徑 =^終端裝置850僅用作媒介無線LAN之其他人間之通信的 k而已又,在圖49中,為方便起見,將天線分為發送 二與接收用來描述,此等天線在一般之情況係共同化為單 一之天線。 第67頁 C:\2D-CDDE\90.10\90118581.ptd 506067 五、發明說明(64) 密碼化電路851、解碼電路852以及鍵生成部853,係在 終端裝置850之使用者與其他人之間進行媒介無線UN之通 信’因此」當切換電路856連接上述傳輸路徑時,就能發 揮上述功此。鍵生成部8 5 3,係生成密碼化用鍵K者,密碼 化電路851,係根據鍵]^而將自通信電路送入無線電路 8 4 6的發迗電路8 5 5的發送信號密碼化。解碼電路8 5 2,係 根據鍵κ而將自上述無線LAN電路84 6之接收電路854送入通 信電路84 1的接收信號解碼者。
^此/鍵K有必要為媒介無線LAN且與終端裝置85〇進行 通#的通信對象為共用的鍵。因此,鍵生成部853具有圖 5〇所示之内部結構。也就是說,鍵生成部853具備碼生成 部633以及鍵演算部857。碼生成部633生成固有之辨識 cd於終端裝置850。鍵演算部857根據通過無 ς I 自通信對象所送至之其他的碼,算出可 =6 使用者與通信對象間共同使用的共通鍵,作為鍵出 /馬=部633最好採用實施形態5之圖25或圖⑼所示之形 悲。猎此,可獲得與實施形態5相同的效果 形成與圖26相同的碼生成部633的例子。 為』不 [1 0 · 3 ·鍵生成之操作步驟] 圖51為顯示鍵生成部853生成鍵κ之操作步 °圖51之操作步驟係利用周知的抓法置二 與:他之終端裝置之間,當媒介無線UN之通信而= 判疋其他之終端裝置亦即通信對象是否 2 。若判定通信對象為新加入者,則根據預==
\\312\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68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65) 疋之自然數g,藉由鍵演算部857算出碼a# = gamod(p) (S8 0 2 )。此外,m〇d ()顯示整數論之模式。元數p與自然數 g在所有之終端裝置間通用,相當於公開鍵。 接著’將算出之碼#通過通信電路841及發送電路855 發送至通信對象(S8〇3)。隨後,藉由接收電路854接收由 通信對象所發送之碼々# = g石mod(p),通過通信電路841送 入鍵演算部857(S804)。隨後,鍵演算部857算出鍵K = ga /5mod(p)(S805 )。再隨後,鍵演算部857將算出之鍵K與通 信對象之辨識碼(例如電話號碼)一起記錄於記憶體 858(S806) 〇 接著’鍵演算部8 5 7藉由將鍵K供入密碼化電路8 5 1、以 及解碼電路852,而可實現將鍵K作為共用鍵之密碼通信 (S808)。步驟S808之處理在通信結束前繼續進行(S8q9)。 在步驟S80 1中,若判定通信對象不是新加入者,鍵演算部 8 57不算出鍵κ,而是讀出記錄於記憶體858的鍵K(S8〇7), 並執行步驟S 8 0 8、S 8 0 9之處理。且可根據記憶體8 5 8内是 否存在有記錄來進行步驟S801之判定。 如上所述,由於根據交換通信對象與辨識碼而生成之共 用鍵來進行密碼通信,因此,可防止通信内容的洩漏、實 現與任意通信對象的通信。又,在圖51之操作步驟中,藉 由除去步驟S801與S807進行每一通信也可算出鍵κ。 [1 〇· 4·終端裝,置之其他例] 圖5 2為顯示實施形態1 0之終端裝置之其他構成例之方塊 圖。在該終端裝置中,通信電路961接收之接收信號係由
\\312\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 69 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66) 低雜音之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862所放大,藉由 結合於VC0(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壓控振盪 器)864之混合器863進行解調處理後,由基頻電路878進行 處理。此外,基頻電路878處理之發送信號係由結合於 VC0866之混合器865進行調變處理,再由功率放大器 (Power Amplifier)867放大後,發送給通信事業者設備。 另一方面,無線LAN電路871接收之接收信號,係由低雜 音之放大器872所放大,藉由結合於VC0874之混合器873進 行解調處理後,經由切換電路870,由結合於VC0869之混 合器868進行調變處理。調變處理後之接收信號經由通信 電路861之混合器863輸入基頻電路878。輸入基頻電路878 之無線LAN之接收信號係藉由解碼電路M2而進行解碼處 理。無線LAN之接收信號自基頻電路878經由密碼化電路 851以及切換電路87〇 ’輸入基頻電路879。隨後,該發送 信號係由結合於VC0766之混合器87 5所調變,再由功率放 大器8 7 7放大後予以發送。 如上所述’圖52之終端裝置860在將輸入無線LAN電路 8 71之接收信號進行解調處理後,進行調變並輸入通信電 路8^1。如圖53所示,混合器858使用具有設定於通信電路 用▼域内的特定範圍(圖5 3中記為「特別頻帶」内的頻率 數^的搬送波進行調變處理。因此,無線LAN之接收信號的 頻率數f,即使在無線LAN電路用帶域内任一之範圍,仍可 將頻率數f範圍内的調變波輸入通信電路86 1。 板定沒有解調處理無線LAN的接收信號,而僅進行頻率
第70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67) 數的變換且輸入通信電路8 6 1的情況,如圖5 4所示,則有 廣泛地確保通信電路用帶的必要。相對於此,在圖52之終 端裝置8 6 0中,則無廣泛地確保通信電路用帶的必要,因 而’有可獲得提高通信電路8 6 1的頻率數帶域的使用效率 的優點。 圖49或圖52所示之例中,在可選擇自如地將通信電路與 無線LAN電路結合的終端裝置中,如圖55所示,可形成作 為媒介通信事業者設備的通信路徑與無線LAN的結合。也 就是說,通過形成無線LAN的複數個終端裝置850a〜850c 中一部分之終端裝置8 5 0 c的遠距離通信部8 4 7的通信電 路,則其他之終端裝置850a可進行用作媒介通信事業者設 備的通信。 如此,在電波不易侵入之地下^^等的終端裝置,則可進 行用作媒介通h事業者設備的通信。由於可減輕結合用作 媒介通信事業者設備的通信路徑與無線LAN的終端裝置(圖 55之例子中,為終端裝置850c)的負擔,因而,此類通信 也可用於非限於非常緊急通信的情況。 ° 此外,以可將通過無線LAN的通信全部限於非常緊急通 信的情況才能使用。藉此,可減輕在中繼用作媒介通信事 業者設備的通信的終端裝置(圖47之例子中,為終端裝^ 840b、84 0c)的負擔。此外,由於在非常緊急通信中對通 #内容之洩漏的保全度的重要性較低,因此,可除去密碼 化用的電路。又,非常緊急通信係指,例如,以威脅到財 產之緊急事態的發生時而需要求救等之目的的通信。
506067
[11 ·實施形態11 ] ,地下衔或大樓中等處,即使是在普通時段可相、 =斗多的群眾聚集的區域内,但是,例如,到了夜=㈢ :!ϊ!:ϊί的聚集密度自然會下降。在實施形態11;,: 針對即使在電波不易侵人之區域,且,群眾的聚集= 的情況,τ進行媒介無線LAN之通信的通信 y -低 ▲圖56為顯示根據實施形態之通信方法的說明圖。在該、南 信方法中,在地下街等之電波不易侵入之區域,設置有^ 形成無線LAN之終端裝置i 0 50a、1 0 50b,最好為公用電 話,例如,可設置於地下街之商店的入口處附近的位置。 該情況時,終端裝置l 050a、1 0 50b分別具備近距離通信部 848以及達成公用電話之原本功能之遠距離通信部1〇57。 即使在群眾聚集密度低的情況,終端裝置850a、850b藉由 中繼終端裝置l〇5〇a、1050b的近距離通信部848,也可進 行媒介無線LAN之通信。 [1 2 ·實施形態1 2 ] 在實施形態1 2中,將針對上述之實施形態中說明之有關 半導體元件4 0 1、編碼電路4 0 2以及比較電路4 0 3的更為理 想之形態進行說明。 [1 2 · 1 ·半導體元件之例] 圖57為顯示半導體元件401之較佳形態之一例的電路圖 。該半導體元件4 〇 1 a具備排列於基板上之矩陣狀之複數個 (圖57之例子中為4 X 4個=16個)TFT (薄膜電晶體)1 01。該
C:\2D-OODE\90-10\90118581.ptd 第72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69) 基板上又分別沿縱向及橫向排列有複數條字線WL1〜WL4, 以及複數條位元線BL1〜BL4。 各字線WL1〜WL4上共通地連接於圖上排列成一橫向列之 4個TFT1 0 1的閘極。另一方面,各位元線BL1〜BL4上共通 地連接於圖上排列成一縱向列之4個TFT1 0 1的汲極。1 6個 TFT 1 0 1的源極共通地連接於正電源線。此外,各位元線 BL1〜BL4的一端通過位元線負載1 7連接於接地電源線。 與位元線負載1 7的接地線相反侧的一端連接有用以取出 類比信號An的佈線1 8。又,各位元線bli〜BL4的另一端連 接接點15,各字線WL1〜WL4的一端連接接點16。 由於半導體元件40 1 a係為如上之結構,藉由對4字線wl 1 〜WL4中的一條字線施加指定高度之閘極電壓,而可使汲 極電流Idl〜Id4流入連接該條字線的4個171^1〇1。由於汲 極電流Idl〜Id4分別流動於位元線負載17,因而,在連接 位元線BL1〜BL4的佈線18產生與汲極電流Idl〜Id4成比例 的電位。將該4個電位作為類比信號An輸出至外部。藉由 順序對字線WL1〜WL4施加閘極電壓,則可分別取出共^十16 個電位以便於作為類比信號An輸出至外部。 八° 16個類比信號An藉由編碼電路4〇2而進行編碼處理後, =如’如圖58所示’將該16個類比信號An變換為16位元的 數位信號。圖58顯示將1 6位元的碼排列成矩陣狀以便於可 理解形成碼之TFT101、與該TFT101連接的位元線bli〜虬4 以及字線WL1〜WL4的相互關係。 [1 2 · 2.編碼電路以及比較電路]
506067 五、發明說明(70) 圖59顯示圖i所示之將半導體基板CH3 (或CH1 )作為半導 體基板之半‘導體裝置之較佳形態的方塊圖。該半導體裝置 40 4a具備如圖57所示之半導體元件4〇la。該半導體裝^ 404a具備根據位址信號Adr來驅動備於半導體元件4〇1&上 之複數字線WL1〜WL4中的一條字線的解碼器·驅動器41() 。位址信號Adr可通過輪入端子而自外部輸入。 此外,,碼電路402輸出之碼“不只是輸入比較電路4〇3 ,而且,還介由緩衝電路4 11輸出至外部。藉此,在限定 範圍内的人可預知辨識碼Cd。由於具備緩衝電路4ιι,可 防止類似通過辨識碼Cd的輸出端子將與編碼電路4〇2輸出 之碼Cd不同之碼,自外部輸入比較電路4〇3的非法行為。 由於半導體元件401a具有接點15、16,在製 導 置404a的過程中,藉由探針碰觸此等接點15、i6,即可直 接,出類比信號An。使用與編碼電路相同特性之裝置可將 被讀出之類比信號An變換為辨識碼Cd,而辨識碼^的讀出 只要沒有在半導體裝置4〇4a之製造工廠以外來進行的必 :子==,的輸入端子、辨識碼⑸的輸出 比較電路403係在將通過輸入端子輸入之記憶 識碼cd比較之際,將位址信號Adr輸入解碼器]驅^ 410。藉此,驅動半導體裝置4〇43而讀出類比沪了 此,即使從外部不輸入位址信號Adr,二因 與記憶碼Co之間的比較。 返仃辨戒碼Cd 圖60為顯示編碼電路4〇2之較佳形態之電路圖,連接位 第74頁 \\312\2d-code\90-10\90118581.ptd 506067
元線BL1的描繪部分為其代表部分。其他之位 BL4也連接有與圖60相同之電路部分。該編碼電路術:且 ί ^ us V/ T Λ 119〇 # ^ 8 ^ ^ 準的佗唬且作為1位兀分的辨識碼cd(例如,盥 BL1對應的辨識碼Cd(1))而予以輸出。 兀、‘泉 在感測放大器190中,NM0S(N通道型金氧半導雕 194與PM0S(P通道型金氧半導體)電晶體195的_ = 以及NM0S電晶體196與PM0S電晶體197的串聯雷敗 於接地電源線與正電源線之間。而且,藉由相互連接p^s 電晶體195的閘極與汲極以及PM〇s電晶體197 成電流鏡電路。 徑’巧彤 流入TFT101之汲極電流,為約lpA(1〇_2A)〜 圍内的低電流值。因此,最好是作為位元線負載1?, a NM0S電晶體,藉由施加一定電位至該閘極,將該汲極電流 =為。最好是在設定汲極電流為約1η“^ 礎上’使閘極電位為接地電位。 NM0S電晶體192與PM0S電晶體193的串聯電路,係介插於 接地電源線與正電源線之間,自此等2個電晶體的連接; 取出基準電位Vref。分別提供接地電源線的電位與正電^源 線的電位等的一定電位給NM0S電晶體192與PM〇s電晶體M3' 的閘極。佈線18的電位與基準電位Vref的比較,係和 TFT101的汲極電流與流入NM〇s電晶體192及pM〇s電晶體193 的串聯電路的基準電流丨!·(或該定數倍)的比較等效。
506067 五、發明說明(72) 在進行穩定之比較的基礎上,描繪於圖60之TFT1 01以外 的電晶體,最好不是TFT型而是由表體型的電晶體來構 成。另外,若將TFT101以外的電晶體與TFT101相同地形成 為多結晶型TFT的話,為了要穩定此等汲極電流的大小, 最好可將此等閘極長以及閘極寬幅設定為大於TFT1 〇〗的閘 極長以及閘極寬幅者。 [1 2 · 3 ·半導體元件的其他例] 半導體元件4 0 1也可具備例如,多晶體電阻元件或多晶 體電容(電容元件)來取代具備多結晶型TFT 1 〇 1。以下,說 明該種例子。 圖6 1為顯示半導體元件4 〇 1具備多晶體電阻元件之例子 的電路圖。該半導體元件4〇 1 b中,具備排列於基板上之矩 陣狀之複數個(圖6 1之例子中為4 X 4個=1 6個)電阻元件 43。電阻元件43中,其電阻體係由多結晶半導體、例如多 晶矽所形成。因此,電阻元件43中,電阻值係隨機性異 變 ° 钂基板上又分別沿縱向及橫向排列有複數條字線乳1〜 WL4 ’以及複數條位元線bli〜BL4。 各字線WL1〜WL4上共通地連接於圖上排列成一橫向列之 電阻元件43的一端。另一方面,各位元線BL1〜BL4上共通 地連接於圖上排列成一縱向列之4個電阻元件4 3的另一 端。此外,各位元線BL1〜BL4的一端係通過作為位元線負 載的NMOS電晶體48連接於接地電源線。NM0S電晶體48的閘 極例如係連接於接地電源線。
\\312\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76頁 五、發明說明(73) 佈體二的汲極電極連接有用以取出類比信號An的 佈Λ 各位元線讥1〜BL4的另一端連接接…卩,久 字線wL1〜n4的一端連接接點16 接點15,各 由於^導體元件401b係為如上之 :"1 Λ' ^^ ^ ^ ^ ^ - ; : t >爪 入連接該條字線的4個電阻元 別流動於NMOS電晶體48, 由於=電抓刀 佈線49產生盘汽入雷阳_ =在連接位凡祕1〜儿4的 4«„ ^ y ;ΓΛ;η^ ^ ^tb "j ^ ^ ° ^ 〜WL4施加指定電;則二由::對字_ 栌硖Α Γ»筏放劣, j J刀別取出共计1 6個電位。類比 乍為對應於電阻元件43的不均等的隨機值而獲得 中由ί ϋ m6,在製造半導體裝置4〇4b的過程 號An。此外:二15、16 ’即可直接讀出類比信 將所有之雷阻ί件 排列成一次元之矩陣狀,也可 類比_ 2的:的一端與單一之字線連接。為了增大 長度:宽U卜二:’也可將電阻元件43具有之多晶體的 件相同的|=圍1 /、相對於閘極長L及閘極寬幅“最適條 [12· 4·半導體元件的又一例子] f 62為顯不半導體元件4〇 1具備多晶體電容元件之例子 的電路圖。該半導鲈; < W于 陳狀之;^ 件 中,具備排列於基板上之矩 與MOS電晶體9〇Γ串2ί=中為4X 4個=16個)電容元件91 謂的串聯電路。電容元件91中具有多結晶介 506067 五、發明說明(74) 電質,例如BST(BaxSivxTi〇3)等的鈣鈦礦型的多結晶介電 質。因此,該電容元件91中,電容值係隨機性異變。 该基板上又分別沿縱向及橫向排列有複數條字線Ψ L1〜 W L 4 ’以及複數條位元線B L1〜B L 4。各字線社1〜% l 4上丘 通地連接於圖上排列成一橫向列之4個屬於串聯電路之M〇s 電晶體90的閘極。另一方面,各位元線Bu〜BU上共通地 連接於圖上排列成一縱向列之4個屬於串聯電路之M〇s電晶 體9 0的源極以及汲極的其中一電極。丨6個屬於串聯電路之 電容元件91的一端共通地連接於接地電源線。此外,各位 元線BL1〜BL4的另一端連接接點1 5、各字線社1〜乳4的一 端連接接點1 6。 由於半導體元件401c係為如上之結構,藉由對4字線wu 〜W L 4中的一條字線施加指定高度之閘極電壓,而可使連 接該字線之4個M0S電晶體導通。4個電容元件91的另一端 通過導通之M0S電晶體與位元線BL1〜BL4電性連接。又通 過此時之位元線B L1〜B L 4可計測4個電容元件9 1的容量(電 容量)。例如,可計測提供之電流經過一定時間時的電 位,也可將該電位作為類比信號An取出。該電位反映了電 容元件9 1的容量。 ' 藉由順序對字線WL1〜WL4施加指定之閘極電壓,則可分 別取出共計1 6個電位以便於作為類比信號An。類比信號An 係作為對應於電容元件91的不均等的隨機值而獲得者。由 於具有接點15、16,在使用探針的半導體裝置4〇4c的製造 過粒中’可直接頊出類比#號An。此外,電容元件g 1鱼
C: \2D-mDE\90-10\90118581 .ptd 506067 五、發明說明(75) M〇S電晶體90的串聯電路係排列成—次元之矩陣狀,也可 將所有之M0S電晶體90的閘極與單一之字線連接。 ,了增大類比信號An的不均等’也可將電容元件91具有 =夕結晶介電質的長度與寬幅設定在與相對於閉極長l及 閘極寬幅W的最適條件相同的範圍内。BST 者苴 lOOnm時’換算成氧化矽膜的膜厚約為ο. —。】:,、:向 2之BST的形狀’若為邊長是〇.3心的正方形時,該電 。在結晶粒徑(平均值)為設定成與膜厚相 虽之lOOnm的最佳情況中,該電容量為_3〇%〜+ 3〇%的範 ^ ’也就是說,在4.3fF〜8.1fF的範圍内異變。該用 於辨識的情況可說是具有充分大的不均等。 [Ϊ 2 · 5 ·比較電路的又一例] 圖63顯示圖1所示之將半導體基板CH3 (或CH1)作為半導 體基板之半導體裝置之較佳形態的方塊圖。該半導體穿置 具備之比較電路403a係構成為不只可判定辨識與 記憶碼Co的完全一致性,也可判定預定之範圍内的近似 性。判定之基準值SL通過輸入端子而可自半導體裝置4〇切 的外部輸入。 為了達成上述構造,比較電路4〇3a具備掃描字線WL的電 位的掃聪電路2〇〇。藉由掃描字線WL的電位而變化的辨識 碼Cd ’係藉由近似度算出電路199,與保持於輸入碼記體 1 9 8的5己彳思碼c 〇的相對應之一部分作比較。近似度算出電 路1 99將通過比較而算出的雙方的碼間的近似度VA傳輪給 評價電路210。評價電路21〇藉由將近似度VA與基準值SL°進 圓_1
\\312\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79頁
--— 五、發明說明(76) 行比較’判定近似度VA是否為 信號VB予以輸出。 疋以上並結果作為判定 判疋“號VB分別地獲得解碼 字線WL。位址產生電路441解#馬/ ·驅動器41〇驅動之每一 順序指定之位址信^專於^將所有之字線WL中—個個地 可-個個地順序獲得對應η稭此, 號VB。 ’ <子線WL的稷數個判定信 綜合判定電路220係根據對應 判定信細,判定對應於所 斤有之予人魏的硬數個 全位元的碼Co間的近似性 :::位元的碼Cd與
En。藉由設定合適之基準值认=J現该結果的判定信號 擇更為嚴格的完全一致性之判定。 j 2 了 k 需要綜合判定電路220,可將判 r,古,,、早一者,則不 號En予以輸出。 尨唬VB直接作為判定信 控制電路442響應通過輸入端子 始進行比較電路4〇3a各要素之動作 曰不s〜St,開 作步驟控制各要素的動作:、尤Α Θ ’ :’按照指定之操 示是否進行掃猫的控制彳1$=;疋,自控制電路442將指 電路m。又近似f _傳輸至掃晦 合判定電路220構成了判=49。9:㈣電路210以及綜 【發明之效果】 應用機器對此等瑪之比照二 第80頁 W312\2d-code\9〇-i〇\9〇l18581.ptd 506067 五、發明說明(77) 使用。 在第2項發明之裝置中,記憶體係將 因此,增高了記憶體記憶之碼的非法料°己思於〇TPR〇M ’ 第3項發明之裝置中,由於利用半套導Ϊ更的障礙。 的不均等,來生成辨識碼,在被量 ^件的電性特性 可使用同一製程製造之半導體元件。夕數本裝置之間, 製造。此外,由於無法自外部來變更而 了簡略化裝置 元件的電性特性,因而,增高了非 f成辨識碼的半導體 第4項發明之裝置中,由於半導體元變更辨識碼的障礙。 利用該晶體構造的不均等,來生成〜元件具有多晶體,且 製造之半導體元件之間的電性特性的δ戠碼二在以同一製程 量產之多數本裝置之間,可容易使各j j f。因此’被 第5項發明之裝置中於碼生將:相互不-致。 =:因此’增高7碼生成部生成之辨 第6項發明之裝置中,由於係藉 致性的判定,因而,可# _ ^路進行碼之一 第7項發明之裝置中广“利用於認證。 干’由於將比較雷路开彡# + 成部的半導體基板上, /成在形成碼生 而無法自外部非法變-r=i 、 體ί t中!:生成部輪入比較電路的辨識螞。因:之ΐ導 增高非法使用的障礙。 ’因此,更可 第8項發明之裝置中 丄 半導體基板間的^密碼化'式來進行不同之 可增高非法使用二;;:而無法自外部讀取瑪。因此,更 C:\2D-OODE\SKMO\90n8581.pid 第81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78) 第9 ^發明之裝置中,由於利用半導體元件的電性特性 的不均等來生成鍵’在被量產之多數本装置之間,可使用 同一製程製造之半導體元件。因而,可簡略化裝置製造。 此外’由於無法自外部來變更形成的半導體元件的電性特 性,因而,增高了非法變更鍵的障礙。 第1 0項發明之裝置中,由於半導體元件具有多晶體,且 利用。亥日日脰構造的不均等來生成鍵,在以同一製程製造之 半導體S件之間的電性特性的不均等大。目此,被量產之 多f本裝置之間,可容易使各鍵相互不一致。
:員:之裝置★ ’由於鍵生成部將鍵記憶於0TPR0M ’ 了 ΐ生成部生成之鍵的非法變更的障礙。 肽i 麵么月之裝置中,由於具備開關電路,可防止萨由 將半導體基板輸出之辨螂踩徊壯上…&电給J |万止猎由 體基板的非法使用。 裝成A憶碼而直接輸入半導 第13 定來形 由將指 應於比 第14 生成部 輸入同 因此, 第15 基板上 項發明之 成動作或 定電路作 較結果, 項發明之 以及比較 一基板中 更可增高 項發明之 形成碼生 裝置中 非動作 為實現 可允許 裝置中 電路的 之自比 非法使 裝置中 成部, 於具備包括根據比較電路的判 的電路部分的指定電路,因而,藉 應用機器功能的電路的一部分,^ 及=允許應用機器之指定動作。 二電路係形成在形成有碼 較電路柃以土 ’而無法自外部 用的U 電路的判定信號。 而半主導道體基板中之-半導體 、導體基板上形成有記憶
506067 五、發明說明(79) 體,將與一方 於另一方之半 置之製 項發明 及記憶 基板上 數量, 項發明 的交換 於利用 鍵,在 半導體 自外部 高了非 項發明 本體部 一鍵0 此,裝 第16 成部以 半導體 基板的 第17 外部間 且,由 化用的 製造之 於無法 而,增 第18 於上述 使用同 之+導體基板上之固有辨 導體基板上,而呈有極A^级之碼圮憶 托么〜且 有極為間早的結構。因 xe極為谷易,且可將裝置小型化。 之I置中,、係在2半導體基板上皆形成 體Μ :2半一導體基板上分別記憶與對方侧之 二:U:: ’可最小限地抑制半導體 口J〜同非法使用的障礙。 之裝置,由於可以宓版儿丄 J 乂在碼化形式來進行資料盥 ,:增高資料表現之資_的障:::與 半*體兀件的電性特性的 被:產:多數本裳置之間,▼使用 ::。因巾,可簡略化裝置製造 來變更形成的半導體元件的電性特性,因 法變更鍵的障礙。 号注 因 之裝置中’由於將鍵生成部組 的輔助部内,0此’相對於複數之本體料 第1 9項發明之裝置中 可便於攜帶。 由於將鍵生成部組 入IC卡,因而 第2 0項發明之裝置中 利用該晶體構造的不均等來生成:;有f晶體’且 半導體元件之間的電性特性的不 Π:製程製造之 多數本裝置之間,可容易使各鍵相互不一致。被里屋之 第21項發明之裝置’由於具備顯示比較電路之判定不一
506067
致時停止發送或接收之至少一方 需等待通信事業者設備等之處理 的動作來自動抑制利用交換半導 非法行為。 者的通信電路,因此,不 ’而可藉由終端裝置本身 體基板而用於通信的類似 疒^ 2發明之裝置,由於發送各判定信號’藉由根據通 ίϊίί”等的判定信號進行認證處理,可防止利用交 、半%體基板而用於通信的類似非法行為。 =2J項發明之裝£,由於發送各辨識碼與記憶碼,通信 事業者設備比較此等碼,並根據該結果進行認證處理,可 防止利用父換半導體基板而用於通信的類似非法行為。 第24項發明之裝置中,由於將記憶體組入可自由拆裝於 上述本體部的輔助部,在本體部與輔助部結合時以及^結 合時的2種情況間,通信事業者設備等可進行不同位準的Ό ,證。例如,通信事業者設備藉由在本體部與輔助部結合 時進行高位準的認證,可將在此之前的通信的通信費用σ ^ 為一種證據予以記錄,因而,可防止故意假裝終端裝置之 遺失而逃避費用支付義務等的違法行為。、而、 第25項發明之裝置中,由於以密碼化形式來發送辨識碼 以及記憶碼,因而,增高了此等碼洩漏的障礙。 ” 第26項發明之裝置中,由於第1鍵生成部、第j密碼化電 路與編碼電路皆形成於單一半導體基板上,因而,二古了 辨識碼與第1鍵的洩漏的障礙。 曰门 第27項發明之裝置中,由於第2鍵生成部、第2密碼化電 路與記憶體皆形成於單一半導體基板上,因而,增高了辨
506067
識碼與第2鍵的浅漏的障礙。 第28項發明之裝置中,由於辅 的充電器,並不要求使用者需花費;係充電本體部之電池 地進行本體部與輔助部的結合。、、別的功夫’而可综合 第2 9項發明之裝置中,由於輔助 便。此外,本體部與輔助部之間係^ 而攜帶方 交換,因&,利用IC卡與本體部二式^行碼的 的結合。 起之攜帶,可實現雙方 第3 0項發明之裝置中,由 成部的一塊半導體基板上, 體基板中的輸入通信電路的 非法變更鍵的障礙。 第31項發明之裝置中,在 通行空間中,在群眾中至少 之間可形成無線通信網,藉 事業者設備的無線通信區域 中,也可於上述空間形成通 於通信電路形成於形成有碼生 因而無法自外部輸入同一半導 判疋k號或碼。因此,增高了 未攜帶本裝置之群眾不聚集之 一部分之許多人攜帶之本装置 此’即使在無法進行媒介通信 ,例如,地下衔等的上述空間 信0 第3 2項發明之裝置中,由於具備切換電路,不僅可中繼 通過無線通信網之其他人之間的通信,也可進行本裝置之 使用者本身的利用無線通信網的通信。 第33項發明之裝置中,由於藉由與通信對象交換碼而設 定共通鍵,且根據該共通鍵以密碼化形式來進行通信信號 的交換,增高了與任意的通信對象的通信内容的洩漏的障 礙0
506067 五、發明說明(82) 第34項發明之裝置中,由於 的不均等,生成構成共通鍵的石用半導體元件的電性特性 之間,可使用同一製程製造=、’在被量產之多數本裝置 化裝置製造。此外,由於無 Ζ導體元件。因而,可簡略 體元件的電性特性,因而了辦f外部來變更形成螞的半導 弟3 5項發明之裝置中,由二了非法變更碼的障礙。 利用該晶體構造的不均等來2半導體元件具有多晶體,且 半導體元件之間的電性特性的蓉,以同一製程製造之 多數本裝置之間,可容易 =大。因此,被量產之 第36項發明之裝置中, =;二
,因此,增高了碼生成部生成之1 4將碼s己憶於〇TPR〇M 第37項發明之裝置中,由的非法變更的障礙。 係在解調處理後在調變處理後ίΐίϊ;:路;!^號 電路的頻率數帶域的使用效率。 。電路牦南了通信 第38項發明之方法’由於將終端裝 用於認證,因此,可防止交換半 各匐疋仏唬 非法行為。 又換體基板而使用於通信的 第39項發明之方法,由於將終端裝置發送之 :憶碼用於認證’因此,可防止交換 通信的非法行為。 土取而使用於
第40項發明之方法,由於記錄有接收之各辨 怳碼,因此可獲得預防非法使用之犯罪的效果。此外,, 具有非法使用的情況’可非常有效地將記錄之 J 定非法使用者。 、将 第86頁 C:\2D-00DE\90.10\90118581.ptd 506067 五、發明說明(83) 第4 1項發明之方法,在未經由認證步驟進行認證的情 況,也就是說,在具有非法使用的可能性的情況,由於記 錄有接收之各辨識碼與各記憶碼,因此,可非常有效地將 記錄之各碼用於特定非法使用者。 ' 第42項發明之方法,在本體部與辅助部結合時以及不於 合時的2種情況間可進行不同位準的認證。由於在本體部% 與輔助部結合時形成之高位認證,係將辨識碼與記憶""碼°皆 限定為與記錄之碼為一致的情況,因而可證明^端置白 合法使用之確認度更高。因此,通信事業者設^ 4 ~ $ 續之重要性分開認證。 x 于 第43項發明之方法,由於藉由在辅助部裝入本體 態下進行通信,而將欲登錄之記憶碼送入通信 ^」狀 備,在將終端裝置交付於使用者之手上夕i " -者设 碼予以登錄即可。 ^ 辨識 第44項發明之方法,由於可變更第2登金 到手終端裝置後可根據需要來交換輔助部\ 第4 5項發明之方法,在本體部與辅助部結合 合時的2種情況間可進行不同位準的扨% α 及不結 丁 tt心6愛 〇 由於尤士迪 與輔助部結合時形成之高位認證,孫脸Μ 、仕本體部 ^ ^ ^ 係將辨識碼與印彳备2:里 限定為與記錄之碼為一致的情況,田; 七隱碼皆 合法使用之確認度更高。因,匕,通證:終端裝置之 續之重要性分開認證。而且,由於二A 者設備可根據手 取於以密石焉4卜报4 識碼以及記憶碼,因而,增高了脐 · 小式來發送辨 第46項發明之方法,由於藉由在:二口:: I衣八本體部的狀
506067 五、發明說明(84) 態下進行通信,而將欲登 備,在將終端裝置交付於使圯憶碼送入通信事業者設 碼予以登錄即可。 者之手上之前,只要將辨識 第47項發明之方法,由於 到手終端装置後可根據 I =更第2登錄碼,使用者在 第48項發明之方法,在未二之,輔助部。 說,在使用者非法使用的可能位1證的情況,也就是 收之各辨識碼與各記憶碼,因此=勺h况由於記錄有接 各碼用於特定非法使用者。 ’可非常有致地將記錄之 第49項發明之方法,由於在古 證的情況,也就是說,在使用=涊證步驟中進行高位認 況,由於可將在此之前的通信1 j,用的可能性高的情 以記錄,因而,可防止故意假裝=二驻用作為一種證據予 用支付義務等的違法行為。 、、、、、置之遺失而逃避費 第50項發明之方法,對於輔助 的一般認證,由於反映了過去之古=f體部的狀態下 果,因而,可在一般之認證條件;進;的判斷結 手續。 卜進仃商務父易等的重要 一第51項發明之方法,由於在高位認證步驟中 w之通信進行的商務交易之成立或不成立,二:以 行高位認證而予以記錄,因此,可解洁 知”、、疋否進 置的非法使用而造成的對商務交易的損^ 氏利用終蠕裝 第52項發明之方法,由於在認證步驟;,係 日 認證來繼續或中斷通信,因此,可防止 ”、、疋連仃 扪用終端裝置的非 C:\2D-OODE\9CMO\90118581.ptd 第88頁 506067 i、發明說明(85) 法使用的通信。 第5 3項發明之方法’在攜 群眾不聚集之通4亍空間中, 攜帶之上述終端裝置之間形 無法進行媒介通信事業者設 下街等的上述空間中’也可 第5 4項發明之方法’由於 端裝置之一部分進行媒介通 在攜帶具有指定功能之群眾 數終端裝置之另一部分也可 線通信,因此,在無法進行 信區域,例如,地下街等, 之無線通信。 第5 5項發明之方法’由於 共通鍵,且根據該共通鍵以 交換,因此,增南了與任意 的障礙。 第56項發明之方法,由於 定於例如,威脅到生命、財 救等的非常緊急通信,因而 的密碼化等的操作步驟。 第57項發明之方法,由於 置設置在無法進行媒介通信 域,例如,地下街等區域, 帶具有指定功能之終端裝置之 在群眾中至少一部分之許多人 成無線通信網,藉此,即使在 備的無線通信區域,例如,地 於上述空間實現通信。 藉由形成無線通信網之複數終 信事業者設備之無線通信,之 不聚集之通行空間中,上述複 進行媒介通信事業者設備之無 媒介通信事業者設備的無線通 也可進行媒介通信事業者設備 藉由與通信對象交換碼而設定 密碼化形式來進行通信信號的 的通信對象的通信内容的浅漏 媒介無線通信網的通信,可限 產之緊急事態發生時而需要I ,可省去防止通信内容线漏用 將可形成無線通信網之终端I 事業者設備之無線通信的區、 因此,即可在攜帶具有指定 ^4
\\312\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89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86) 能之終端裝置的群眾密度低的情況,也可形成媒介無線通 信網之通信。 【元件編號之說明】 卜 1060 半 導 體 層 2 通 道 區 域 3 源 極 區 域 4 汲 極 區 域 5 結 晶 粒(顆粒) 6 結 晶 粒 界(顆粒邊界) 10 絕 緣 膜 11 閘 極 12 絕 緣 膜 15 ^ 16 接 點 101 、102 TFT 400 碼 生 成 部 401 半 導 體 元件 401a 半 導 體 元件 402 編 碼 電 路 403 比 較 電 路 404a 半 導 體 裝置 405 、405a 指 定 電 路 411 緩 衝 電 路 460 發 送 電 路 461 接 收 電 路
\\312\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90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87) 600 半 導 體 裝 置 601、 654 記 憶 體 602 OTPROM 633、 676 、853 鍵 生 成部 653 充 電 器 658 顧 客 資 料 記 憶 體 631、 851 密 碼 化 電 路 63 2、 852 解 碼 電 路 641 開 關 電 路 652、 672 、828 692 本 體 部 653、 673 、693 充 電 器(輔助部) 65 5、 675 通 信 事 業 者 設 備 694、 695 通 信 介 面 822 資 料 m 入 部 825 主 機 829 1C 卡(輔助部) 840 終 端 裝 置 842 話 筒 843 揚 聲 器 845 m 入 部 847 遠 距 離 通 信 部 848 近 距 離 通 信 部 850a ' 〜850 C 終 端 裝 置 656、 841 、861 通 信 電路
\\312\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91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88) 846 ' 871 無線LAN電路(無線通信網電路) 856 〜870 切換電路 857 鍵演算部 860 終端裝置 862 放大 863 混合器 864 壓控振盪器 865 混合器 867 功率放大器 868 〜873 混合器 870 切換電路 871 無線LAN電路 872 放大器 875 混合器 877 功率放大器 878 基頻電路 879 基頻電路 908 快閃記憶體 961 通信電路 An 類比信號 Adr 位址信號 Vg 閘極電壓 Id 汲極電流 Dd 資料 \\312\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92頁 506067 五、發明說明(89)
Dd# 資料
Cd、Cdl、Cd2 辨識碼 C ο、C ο 1、C ο 2 記憶碼 CH1 〜CH6、(:H10 〜CH13、 CH20 〜CH23 、 CH40 〜CH42 、CH50 〜CH52 、 CH70 、 CH71 、CH90〜CH92、CH100〜CH104 半導體基板 K、ΚΙ 、K2 鍵
En 判定信號 F 頻率數 \\312\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93頁 50606/ 圖式簡單說明 —. 圖1為I員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半導體裝置之έ士姐 塊圖。 、 < ^構的 圖2為顯示圖1之碼生成部之内部結構的方塊圖。 圖3為I員示圖2之半導體元件的俯視圖。 圖4為沿著圖3中之半導體元件的A-Α剖切線所作 圖。 f日^刮面 圖5為顯示圖2之半導體元件的俯視圖。 圖6為顯示圖2之半導體元件的特性的曲線圖。 == 示之圖生成部的另外一例的方塊圖。 口 〇马圖1之圮憶體的方塊圖。 圖9為實施形態i之終端 U圖9之通仏電路的方塊圖。 圖 為使用至圖9之終端裝置為止的操作步驟的流程 實施形態1之通信系統的方塊圖。 ;:實施形態2之半導體裝置的方塊圖。 圖14為實施形態2之終端襄置的方塊圖。 圖1 5為使用至圖1 3之处i, 圖 。 1、裝置為止的操作步驟的流程 圖1 6為實施形 、、+端裝置的方塊圖。 圖17為使用圖16之終端裳置的通信方法的流程0 圖18為實施形態3之终端裝置的另一例的方免巴圖 圖1 9為使用圖1 8之終端万塊圖’ 圖20為實施形態4之終端裝置的方塊圖。 圖
506067 圖式簡單說明 圖2 1為使用圖2 0之終端裝置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圖。 圖2 2為實施形態4之終端裝置的另一例的方塊圖。 圖2 3為使用圖2 2之終端裝置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圖。 圖24為實施形態5之半導體裝置的方塊圖。 圖25為圖24之鍵生成部的方塊圖。 圖26為圖24之鍵生成部的另一例的方塊圖。 圖27為使用至組入圖24之半導體裝置之終端裝置為止的 操作步驟的流程圖。 圖28為實施形態5之半導體裝置的另一例的方塊圖。 圖29為使用至組入圖28之半導體裝置之終端裝置為止的 操作步驟的流程圖。 圖3 0為實施形態6之半導體裝置的方塊圖。 圖3 1為實施形態7之終端裝置的方塊圖。 圖3 2為實施形態7之終端裝置的另一例的方塊圖。 圖3 3為實施形態8之終端裝置的方塊圖。 圖34為使用至圖33之終端裝置為止的操作步驟的流程 圖。 圖3 5為圖3 4之步驟S 5 0 9的流程圖。 圖36為圖34之步驟S509的流程圖。 圖3 7為實施形態9之終端裝置的方塊圖。 圖3 8為使用至圖3 7之終端裝置為止的操作步驟的流程 圖。 圖39為圖38之步驟S709的流程圖。 圖40為圖38之步驟S709的流程圖。
C:\2D-C0DE\90-10\90118581.ptd 第95頁 506067 圖式簡單說明 圖41為圖38之步驟S709的另一例的流程圖。 圖42為圖41之步驟S742的流程圖。 圖43為圖41之步驟S742的流程圖。 圖44為圖38之步驟S709的另一例的流程圖。 圖45為圖38之步驟S709的另一例的流程圖。 圖4 6為實施形態9之終端裝置的另一例的方塊圖。 圖4 7為實施形態1 0之通信方法的說明圖。 圖48為實施形態10之終端裝置的方塊圖。 圖4 9為實施形態1 0之終端裝置的另一例的方塊圖。 圖50為圖49之鍵生成部的方塊圖。 圖5 1為圖49之終端裝置的鍵生成部的流程圖。 圖52為實施形態1 0之終端裝置的另一例的方塊圖。 圖53為圖52之終端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圖54為顯示與圖53對比之動作的說明圖。 圖5 5為實施形態1 0之通信方法的另一例的說明圖。 圖5 6為實施形態11之通信方法的說明圖。 圖5 7為實施形態1 2之半導體元件的電路圖。 圖58為圖57之半導體元件的動作說明圖。 圖59為實施形態1 2之半導體裝置的方塊圖。 圖6 0為圖5 9之編碼電路的一部分的電路圖。 圖6 1為實施形態1 2之半導體元件的另一例的電路圖。 圖62為實施形態1 2之半導體元件的再一例的電路圖。 圖63為實施形態1 2之半導體元件的比較電路的方塊圖。 圖64為習知之通信系統的處理的說明圖。
C:\2D-CODE\90-10\90118581.ptd 第96頁 506067 圖式簡單說明 圖6 5為習知通信終端的方塊圖。 mil 第97頁 C:\2D-GODE\90-10\90118581.ptd

Claims (1)

  1. W6067 六、申請專利範圍 二固:種Λ導部體裝置,其包含有: 基板而形成 係欠以對之方式對應Ν(1客Ν)個半導趙 辨識码,· ί及且於各個所對應之半導體基板上生成固有導: Ν個。己fe體,係一 一 ^,:…與每-二二應致 而形 :板:形成在與每-對應之半導體基體 上述N個 上述N個 ^如申請專利範圍 記憶體之每個 、丰裝置’其中 3. 如申請專 Γ 己憶碼之0TPR⑽。 編碼電路,根據上述:導:::沾以及 使值變化,藉以變換上述半J體元件::f性之不均等而 式的信號’而生成、輪 、電性特性為數位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V 導體元件為多晶體,' ¥严裝置’其* ’上述半 均等’係來自於上述多晶^ f =件的上述電性特性的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_ ’主、〇/日構造的不均等。 碼生成部之每個具備記恃上;:體裝置,其中,上述N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ϋ辨識碼之0TpR〇M。 較電路,係以一對—之方貝之半導體裝置’其又具備N個比 用以比較每一對應之辨識:辨識竭而形成, 方是否-致,且輸出表現該結】二者判定此等雙 C:\2D-GODE\90-10\90118581.ptd 第98頁 丄 --—-- 六、申請專利範圍 _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半導體 比較電路之各個係形成在與作為 、置,其中,上述N個 上述半導體基板丨。 為比較斜象之辨識碼對應的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半導體 生成部、N個密碼化電路以及N個 、,/、又具備N個鍵 :對—之方式對應上述N個辨識#電路’此等電路係以 4之各個、上述N個密碼化電路=成;上述N個鍵生成 板上;而且 辨識碼的上述半導體基 上鍵Λ成的部固之有各鍵個,係在對應之上述半導雜基板 半i 21個板密上碼:成電:上之述各:^ 以密碼化,且以被密碼 ::生成的上述辨識碼予 體; t式傳遞至對應的上述記憶 上述N個記憶體之各個 之已為密碼化形式之係^對應之密碼化電路輸出 之上述記憶螞; 辨識碼,以作為已被密碼化形式 上述N個解碼電路 憶體記憶之已您^,係按照對應之鍵將對應之記 上述Ν個比較記憶碼Λ以解碼;以及 成的上述辨識碼,鱼、 係比較對應之編碼電路所生 述記憶碼。、、/、對應之解碼電路所生成的已解碼的上 9·如申凊專利範 貝足牛導體裝置,其中,上述Ν個 第99頁 C:\2D-roDE\90-]〇\9〇ll858l.ptd 506067 ———一 m —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一 鍵生成部之各個具備,另外的 編碼電路,根據上述半導體_ |兀件;以及 使值變化,藉以變換上述另外:半2性特性的不均等而 另二數:形式的信號,而生成、輸的電性特性為 1 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 =出上述鍵。 二係包括依賴分別對應於上體個裝辨置’其又具備指定 疋仏^,而形成選擇性地動作 4螞的上述^^個判 Π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〇項動作的電路部分。 指定電路係與對應之比較電路 ζ體裝置,其中,上述 基板中一個基板上。 少成於上述Ν個半導體 12. —種終端裝置’其係具備 之半導體裝置, 甲明專利範圍第I 0或11項 上述指定電路係為在與外部之 收的通信電路,當上述]^個判進仃“唬的發送以及接 至少一碼與對應之記憶碼之 δ號顯示上述Ν個辨識碼中 或接收中至少一方之動作。θ產生不一致時,即停止發送 13· —種終端裝置,其係具備 任一項之半導體裝置,以 明專利棘圍第6至9項中 及接收的通信電路, 與外部之間進行信號之發送 上述通信電路係將上述以 部分發送至上述外部。 们W疋信號作為上述信號的一 1 4 · 一種終端裝置,其 任一項之半導體裝置,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 及接收的通信電路, 在與外部之間進行信號的發送
    第〗00頁 506067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上述通信電路係將上述N個辨識碼與上述N個記憶碼作為 上述信號的一部分發送至上述外部。 1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終端裝置,其中,上述個 數N係為1, 上述N個碼生成部與上述通信電路係組入本體部内, 上述N個記憶體係組入可自由拆裝於上述本體部的輔助 部内。
    C:\2D-GODE\90-10\90118581.ptd 第101頁
TW090118581A 2000-08-31 2001-07-31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TW50606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62445A JP2002073424A (ja) 2000-08-31 2000-08-31 半導体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06067B true TW506067B (en) 2002-10-11

Family

ID=18750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18581A TW506067B (en) 2000-08-31 2001-07-31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6621425B2 (zh)
JP (1) JP2002073424A (zh)
KR (1) KR100401776B1 (zh)
DE (1) DE10141438C2 (zh)
TW (1) TW5060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78823B1 (en) * 2000-05-01 2004-01-13 Xtec,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uthenticating data stored in semiconductor memory cells
US20030075746A1 (en) * 2001-10-22 2003-04-2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emiconductor device for determining identification cod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KR100338189B1 (en) * 2001-11-08 2002-05-24 C & C Entpr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security connection key value for rf card
US6904492B2 (en) * 2001-12-19 2005-06-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rite-once memory device including non-volatile memory for temporary storage
US7840803B2 (en) * 2002-04-16 2010-11-2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uthentication of integrated circuits
EP1530802B1 (en) * 2002-08-15 2013-06-12 Nxp B.V.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id cod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7366913B1 (en) * 2002-09-04 2008-04-29 Haley Jeffrey T Knowledge-type authorization device and methods
JP4035719B2 (ja) * 2003-01-21 2008-01-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盗難防止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TW200504565A (en) * 2003-07-25 2005-02-01 Behavior Tech Computer Corp Identifier construction method used in wireless human interface device and wireless human interface input system
JP4556103B2 (ja) 2004-02-24 2010-10-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暗号化装置及び暗号化方法
WO2005089388A2 (en) * 2004-03-16 2005-09-29 Jaalaa, Inc. Wireless transceiver system for computer input devices
KR100604869B1 (ko) * 2004-06-16 2006-07-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식별수단을 가지는 반도체 웨이퍼 및 이를 이용한 식별방법
US7848518B2 (en) * 2004-06-29 2010-12-07 Seagate Technology Llc Stable disc controller ID from unstable comparator outputs
US8566616B1 (en) * 2004-09-10 2013-10-22 Alter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designs in SRAM-based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s and the like
US7747733B2 (en) 2004-10-25 2010-06-29 Electro Industries/Gauge Tech Power meter having multiple ethernet ports
JP2006190840A (ja) * 2005-01-06 2006-07-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パッケージ、そのid化装置、そのid認識装置及びそのid認識方法、並びに半導体集積回路チップ、そのid化装置、そのid認識装置及びそのid認識方法
US7685418B1 (en) 2005-01-19 2010-03-23 Altera Corporation Mechanisms and techniques for protec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JP2006325087A (ja) * 2005-05-20 2006-11-3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鍵送信方法
US8670561B1 (en) * 2005-06-02 2014-03-11 Alter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miting use of IP
JP4804042B2 (ja) * 2005-06-03 2011-10-26 フェリカ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データ送受信システム、非接触icチップ、非接触通信装置、携帯端末、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766666B2 (ja) 2005-08-29 2011-09-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デバイス、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622292B2 (en) * 2005-09-29 2014-01-07 Jeffrey Bart Katz Reservation-based preauthorization payment system
US9004355B2 (en) * 2005-09-29 2015-04-14 Cardfree Inc Secure system and method to pay for a service provided at a reservation
WO2007088605A1 (ja) * 2006-02-01 2007-08-09 Fujitsu Limited 部品情報復元方法、部品情報管理方法及び電子装置
JP4264958B2 (ja) * 2007-03-23 2009-05-20 フェリカ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端末
US7877712B2 (en) * 2007-05-07 2011-01-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verifying IC authenticity
JP2009123146A (ja) * 2007-11-19 2009-06-04 Panasonic Corp 再構成可能な回路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KR101497456B1 (ko) 2008-04-29 2015-03-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기퓨즈 회로를 갖는 보안 회로 및 보안 키 프로그램 방법
WO2010065682A1 (en) 2008-12-04 2010-06-10 Kovio, Inc. Deactivation of integrated circuits
CN101914805B (zh) * 2010-09-07 2013-03-20 王楚雯 具有改进坩埚盖部的定向凝固炉
JP2012118739A (ja) 2010-11-30 2012-06-21 Toshiba Corp 記憶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FR2968454A1 (fr) * 2010-12-06 2012-06-08 St Microelectronics Rousset Procede d'identification et de verification de l'authenticite d'un circuit integre, et circuit integre correspondant
FR2968455A1 (fr) * 2010-12-06 2012-06-08 St Microelectronics Rousset Procede d'identification d'un produit, en particulier un circuit integre
US10303860B2 (en) * 2011-10-04 2019-05-28 Electro Industries/Gauge Tech Security through layers in a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
US10771532B2 (en) 2011-10-04 2020-09-08 Electro Industries/Gauge Tech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messages over a network
US10862784B2 (en) 2011-10-04 2020-12-08 Electro Industries/Gauge Tech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meter information in a network of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s
US10275840B2 (en) 2011-10-04 2019-04-30 Electro Industries/Gauge Tech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lecting, analyzing, billing, and reporting data from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s
US9836213B2 (en) * 2012-07-27 2017-12-05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for pressure sensitive touch screen
US11816465B2 (en) 2013-03-15 2023-11-14 Ei Electronics Ll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and upgrading firmware i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s
US9338003B2 (en) * 2013-06-18 2016-05-10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Secure modules using unique identification elements
US9171810B2 (en) * 2013-11-21 2015-10-27 Nxp B.V. Electronic device incorporating a randomized interconnection layer having a randomized conduction pattern
US11734396B2 (en) 2014-06-17 2023-08-22 El Electronics Llc Security through layers in a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
US9484314B2 (en) 2014-08-29 2016-11-01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Word line hook up with protected air gap
US10740746B2 (en) * 2014-09-09 2020-08-11 Sony Corporation Secure NFC forwarding from a mobile terminal through an electronic accessory
CN105632543B (zh) * 2014-11-21 2018-03-3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具有防篡改性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及集成电路卡
US9627393B2 (en) * 2015-06-30 2017-04-18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Height reduction in memory periphery
TWI578325B (zh) * 2015-08-18 2017-04-11 力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反熔絲型一次編程的記憶胞及其相關的陣列結構
US10958435B2 (en) 2015-12-21 2021-03-23 Electro Industries/ Gauge Tech Providing security in a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
US10430263B2 (en) 2016-02-01 2019-10-01 Electro Industries/Gauge Tech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alidating and upgrading firmware i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s
US10911229B2 (en) 2016-08-04 2021-02-02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Unchangeable 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 in non-volatile memory
US10855477B2 (en) * 2016-08-04 2020-12-01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Non-volatile memory with 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 and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US11258599B2 (en) 2016-08-04 2022-02-22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Stable physically unclonable function
US10469271B2 (en) 2016-08-04 2019-11-05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 for non-volatile memory
JP2018089845A (ja) * 2016-12-02 2018-06-1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個体認証用半導体チップ、個体認証媒体及び個体認証方法
US11686594B2 (en) 2018-02-17 2023-06-27 Ei Electronics Ll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cloud-based meter management system
US11734704B2 (en) 2018-02-17 2023-08-22 Ei Electronics Ll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collection of meter data in a common, globally accessible, group of servers, to provide simpler configuration, collection, viewing, and analysis of the meter data
US11754997B2 (en) 2018-02-17 2023-09-12 Ei Electronics Ll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dicting future consumption values of load(s) in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
US11031346B2 (en) * 2019-05-15 2021-06-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dvanced wafer security method including pattern and wafer verifications
US11863589B2 (en) 2019-06-07 2024-01-02 Ei Electronics Llc Enterprise security in meters
US11380379B2 (en) 2020-11-02 2022-07-05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PUF applications in memori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20855A (en) * 1940-03-19 1943-06-01 Cons Irrigation Distr Ditch cleaner
JPS611900A (ja) 1984-06-11 1986-01-07 Kobe Steel Ltd 混濁液移送装置
JPH01182992A (ja) * 1988-01-14 1989-07-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H03253922A (ja) * 1990-03-05 1991-11-13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の表示部開閉鎖錠装置
KR940005214B1 (ko) * 1991-04-09 1994-06-13 현대전자산업 주식회사 자동차 전화기 및 휴대용 전화기의 전화번호 도용 방지방법
JP3342096B2 (ja) 1993-05-13 2002-1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Tftの信頼性評価方法
JP3157985B2 (ja) 1993-06-10 2001-04-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589406A (en) * 1993-07-30 1996-12-31 Ag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of making TFT display
KR970000584B1 (ko) * 1994-06-21 1997-01-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광센서를 이용한 진공청소기의 먼지 검출장치
US5903043A (en) * 1994-10-28 1999-05-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an 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 a signal converter and a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3444693B2 (ja) 1995-04-25 2003-09-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Tftの信頼性評価方法
JPH08320832A (ja) * 1995-05-25 1996-12-03 Hitachi Ltd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マイクロコンピュータ
KR0145380B1 (ko) * 1995-09-14 1998-08-01 서정욱 이동 전화 시스템에서 암호화 방식을 이용하여 불법 복제를 방지한 통화로 구성 방법
FR2742959B1 (fr) * 1995-12-21 1998-01-16 Alcatel Mobile Comm France Procede de securisation de l'utilisation d'un terminal d'un systeme de radiocommunication cellulaire, terminal et carte utilisateur correspondants
JP3338281B2 (ja) * 1996-03-19 2002-10-28 株式会社東芝 液晶表示パネル
JP3217007B2 (ja) * 1997-02-24 2001-10-09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セキュリティ機能付き携帯電話装置
JPH10254784A (ja) * 1997-03-06 1998-09-25 Canon Inc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装置の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出し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JPH11178173A (ja) * 1997-12-16 1999-07-02 Harness Syst Tech Res Ltd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取付構造
JP2000078127A (ja) * 1998-08-28 2000-03-14 Nec Shizuoka Ltd 不正書き込み防止方法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無線通信装置及び個別情報書き込み装置
US6161213A (en) * 1999-02-17 2000-12-12 Icid, Llc System for providing an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a unique identifi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20018139A (ko) 2002-03-07
DE10141438C2 (de) 2003-08-28
JP2002073424A (ja) 2002-03-12
KR100401776B1 (ko) 2003-10-17
US6621425B2 (en) 2003-09-16
US20020024453A1 (en) 2002-02-28
US20040005052A1 (en) 2004-01-08
DE10141438A1 (de) 2002-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06067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TW465026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740495B2 (en) Host/battery with public/private busses, public memory, processor, and private memory
TWI608495B (zh) 數碼產生裝置、一次性可編程記憶區塊與數碼產生方法
EP3026672B1 (en) Tamper-resistant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CN1332281C (zh) 用于授权访问电脑网络的方法和通信系统
JP3091462B2 (ja) 情報識別装置
US8750833B2 (en) Proximity based security protocol for processor-based systems
US8166266B2 (en) Securing non volatile data in an embedded memory device
CN109584066A (zh) 基于区块链的隐私交易及其应用方法和装置
CN100365972C (zh) 通过使用智能卡的设备认证来建立家庭域的方法及智能卡
CN105071824B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以及传输数据的方法
US20090292918A1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authentication device
CN103975332A (zh) 用于使用基于硬件的信任根以对等方式进行基于策略的内容共享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13170B (zh) 资产托管方法,存储介质,区块链系统及区块链节点
JP4871186B2 (ja) 無線タグ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タグid情報更新方法
CN201707674U (zh) 安全装置、电子阅读器及电子书籍安全服务系统
CN102130901A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方法、信息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TWI280770B (en) System against illegal use of mobile phone
US20130117566A1 (en) Memory system
US20160219053A1 (en) Intelligent terminal and interactive control system and interactive control method using same
KR100737385B1 (ko) 무선 센서 네트워크에서 키 데이터의 송신 방법
US20090304181A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or imprinting a retrievable cryptographic key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a topographic structure
CN104618104B (zh) 配件、电子设备及实现配件认证的系统
JP3728098B2 (ja) 半導体装置、論理書き換え防止方法、論理書き換え方法、符号処理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