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59305B - Method for making gate oxide film - Google Patents

Method for making gate oxide fil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59305B
TW459305B TW089102658A TW89102658A TW459305B TW 459305 B TW459305 B TW 459305B TW 089102658 A TW089102658 A TW 089102658A TW 89102658 A TW89102658 A TW 89102658A TW 459305 B TW459305 B TW 4593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xide film
oxygen
gate oxide
thickness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9102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oji Watabe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Electri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Electric Co filed Critical Nippon Electric C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59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5930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225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 H01L21/0222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process other than a deposition process
    • H01L21/0223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process other than a deposition process formation by oxidation, e.g. oxidation of the substrate
    • H01L21/02233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process other than a deposition process formation by oxidation, e.g. oxidation of the substrate of the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or a semiconductor layer
    • H01L21/02236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process other than a deposition process formation by oxidation, e.g. oxidation of the substrate of the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or a semiconductor layer group IV semiconductor
    • H01L21/02238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process other than a deposition process formation by oxidation, e.g. oxidation of the substrate of the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or a semiconductor layer group IV semiconductor silicon in uncombined form, i.e. pure 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225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 H01L21/0222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process other than a deposition process
    • H01L21/02255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process other than a deposition process formation by thermal trea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ormation Of Insulating Films (AREA)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Description

4593 丨五、發明說明(1) ί技術領域 丨 本發明是關於矽I c裝置之製造方 法 特別是,在 .控制性超薄膜區中形成優良電性閘極氣化膜之方法 具 丨發明背景 近 電性的 氧化膜 (7 5 0到 化法, 近來, 法。 在 程中最 的乾氧 化溫度 化膜的 而 種藉由 來控制 具有一 通入高 處理器 化溫度 來这^於裝置結構更微小,具有數毫米厚度和優* 和常壓下。目前,氧化法有,爐\化氣\氛氣 陕速…氧化法(RTO),和使用腔室的減壓氧化法。 也提出使用氧自由基的氧化法和形成平坦界面的方 常壓氧化氣氛下進行的爐管氣氛氧化法,是I 典型的方法。依據氧化方式的不同,分為不含水产 氧化(乾氧化)和含水氣的濕氧氧化(渥氧化)。每5 平衡溶解度與氧化法有關。 乳…氣 且’當薄矽氧化膜時,可用高稀釋氧化法。這是— 混合稀釋氣體如氮氣等到氧化氣氛中以降低供J量 形成超薄氧化膜的方法《熱氧化系統的基本反應槽 電阻加熱爐管和管狀石英舟,矽晶片排列在舟^ Γ 純度氧或純水氣到反應管中。氧化系統通常使用微 來自動控制器氣體更換和S i晶片的進出。並控制氧 的升降曲線,而氧化溫度準確地控制在± l°c的範
第4頁 459305 五、發明說明(2) 圍内。 | ! 丨-範 丨控 要 氛 改 制 控 丨小 |因 的 薄 解 中 光 部 板 於 此 南 速 然而,上述方法,當氧化膜非常薄在超薄膜 圍控制膜厚》在爐管氣氛氧化法中,化潘度可以 制的很好,但是在晶片送入爐管時會因^氧化砉生不需 的氧化膜。而且,當晶片由爐管取出 留的氧化氣 也會形成氧化膜。這是因為爐營不、田 速改變和 變氧化氣氛的製程。 、〇狐度界 因此,爐管氣氛氧化法必須増加 的控 ,也必須考慮^晶片進出爐管時所產! 反應的膜厚 i— 制。特別是,S!晶片:t出爐管時所形成的氧化膜厚度在 於3. 〇nm的超薄膜範圍時會增加整個佔比例。 此/難控制膜厚使薄膜品質^ ㈣ 形;方法中,提出利用稀釋氣體氣氛在小if0nm的超 = = 厚的控制性。2這方法無法 ίΐί=粗:稀釋氣體會造成放入晶片於爐 而且,利用紅外線加熱的 燈的紅外光。在這方法中!μ 份熱和溫度改變的均勾’提出各種利;燈::歹:在 的設計,腔室結構和受者的材料/形狀的改進方式。 紅外線的主波長(lmm)與矽的基本吸收波長剛好重 RT0法具有高光吸收效率的優點,而且薄氧化膜可以^ 溫下很快地形成。由RT⑽成氧化膜的方法可以 溫度改變來控制熱氧化反應,爐管氧化是以時間控制、,
4593 0 5 ί五'發明説明(3) 因此’與爐管氧化比 進出爐管時所形成的氧 !不過RT0可以用時間和溫度來控制。 |較,膜厚的控制性更好且Si晶片的 I·化膜厚度也可以減少。 I 然而,這方法,在小於3‘ 〇nm的超薄膜範圍時因為膜 厚是以秒為單位的溫度升降來控制因此製程條件的範圍很 丨小’而且需要整個晶片表面的溫度準確性和完全的時間控 制。而且’即使在室溫也會產生自然氧化膜,因此在^ 晶片時也會和爐管氧化一樣產生不需要的氧化膜。而且, 在RTO法中’膜厚的均勻度猶微比爐管氧化差。這是因為 I必須分別準確地控制每個燈在短時間内升降溫度並具有良 好的平面均勻度。 》 另一方面,在腔室減壓氧化法中,小於3, 〇η峨薄膜 範圍的膜厚可以利用減少供氧量來準確地控制。在 Physical Review Letter, vol. 80, p345. 1998中,使用 由超高真空(UHV)系統和系統中的掃描反射式電子顯微鏡 (gREM)所構成的裝置,來觀察在控制壓力和基板溫度下一 I層層氧化膜的成長行為。舉例來說,當以2x10 _6Torr的氧 分壓和室溫處理3分鐘時’會形成第一層氧化膜》然後, 以2xl〇-6Torr的氧分壓和63 5°C的基板溫度處理17分鐘,會 形成第二層氧化層;’。然後,以2x10-5Torr的氧分壓和700 。(:處理65分,會形成第三層氧化層。這些反應行為由SREM 反向對比影像觀察確認。因此,可以藉由壓力、基板溫度 和處理時間的組合,一層層控制地氧化膜的成長。 · 然而,使用UHV系統藉由控制氧壓力、時間和基板溫
第6頁 d593〇 5 丨五、發明說明(4) i度一層層沈積氧化膜的方法,因為形成一層氧化膜花費太 多時間所以益不適合量產》而且,在這方法中,因為薄臈 是在1 0 —到1 Ο -6Torr的氧化氣氛下形成以控制每層的膜厚, 所以氧化膜密度很低。低氧化膜密度會造成漏電流的增 加。所以,很難藉由這種薄暝成長方法獲得優良電性。 至於氧自由基的氧化膜形成方法,Toriumi,Toshiba Corp.,et al.在IEDM98發表下述方法,使用爐管,在 5Torr的氧壓力,進行自由基氧化,而形成10nm的氧化 膜β與相同條件下形成的乾氧化膜比較,這種氧化膜具有 j高密度和低粗糙度的優點。這是因為氧自由基會修補Si〇2 |網狀結構中的缺陷且氧自由基會優先氧化界面的突起。可 |以發現’上述兩種效應’可以降低漏電流並產生高可靠性 |的氧化膜β | 然而,當通入壓力5Torr的氧自由基到爐管時,很難 控制小於3. Onm的超薄膜厚度。這是因為,如上述,在晶 片^出爐管時必須很準確地控制氧化膜的形成時間。 隨著氧化膜變薄,界面平坦度的研究越來越多。這是 因為,近年來裝置集積度增加造成的微結構,電子在界面 散射造成裝置反應速度降低和超薄氧化膜崩潰產生的問題 越來越嚴重。目前,提出一些在超高真空中加熱半導體基 板以獲得乾淨表面的方法,在乾淨表面可以長成自然氧化 |膜或是矽表面的未鍵結鍵會被單原子原子如氫鍵結所以表 |面原子無法再結合,然後藉由吸附,沈積·等形成其他材料 丨薄膜,並獲得原子尺度的平坦界面。(日本專利公開公权
459305 '________________ 五、發明說明(5) N〇s· 5-243266( 1 993 ),9-51097( 1 997)和 9- 1 02459(1997) j 丨) i 這方法在高溫退火後必需冷卻基板到低溫以氧或氫鍵 結表面。因此,會有增加製程時間和步驟的問題。而且, j 以,鍵結,會形成自然氧化膜而其厚度會增加小於3, 〇nm 超薄膜範圍的厚度比例。因此,很難控制膜厚使薄膜品質 均勻。而且’平坦後的氧化處理,是使用氧分子的熱反 應。因此,整個晶片界面平坦的均勻度與溫度分佈有關。 上述的薄膜形成方法具有下列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在小於3. Onm的超薄膜範圍必須準確地 控制膜厚。上述可以準確地控制膜厚的方法是使用UHV系 | 統一層層長成單一原子層的方法。然而’由於完成一層氧 化膜花費太多時間因此並不適合量產。而且,這方法,是 在1 0 —到1 〇 -叮orr的氧化氣氛下進行每一層膜厚控制,所以 丨 氧化膜密度很低。報告顯示低氧化膜密度會增加漏電流。
所以’很難利用這個薄膜長成方法獲得優良電性》另一方 面’ RT0氧化法,因為整個晶片必須快速改變溫度,很難 準破地控制溫度,所以基板平面均勻度不佳。 I 第二個問題是基板平面均勻度不佳。基板平面均勻度 | 表示包括如氧化膜厚度/品質,界面平坦度,氧化膜密度 等’在整個基板表面都是相同的β可以獲得基板平面均勻 度的方法如揭露的爐管氣氛氧化法。爐管内的溫度控制在 | 士 i°c’因此可以獲得良好的基板平面均勻度。然而,當 放入晶片到爐管時會產生不需要的氧化膜。而且,當由爐 丨
第8頁 4593 0 5 _ 五、發明說明(6) 管中晶片取出時’殘留氧化氣氛也會形成氧化膜。特別 是,Si晶片進出爐管時所形成的氧化膜厚度會增加在小 於3. 0 n m超薄膜範圍的整個膜厚比例。因此,很難如上述 第一個問題控制膜厚。而且也很難獲得均勻薄膜品質的氧 化膜β因此,這方法無法解決小於3. 0 nm超薄膜範圍的問 題。 第三個問題是很難獲得均勻品質薄膜的氧化膜。 Toriumi,Toshiba Corp.,et al·發表氧自由基可以與 薄膜中的氧缺陷部份反應’而獲得均勻氧化膜。然而’因 為是爐管的薄膜形成方法,仍然無法解決小於3. Onm超薄 膜範圍的問題。 第四個問題是氧化膜界面的平坦度無法控制。日本專 利公開公報 No. 5-243266(1993)揭露一種使界面平坦的 方法。然而’這方法必須在高溫退火後冷卻基板到低溫以 氧或氫鍵結表面。因此,會有增加製程時間和步驟的問 題,而且’在平坦後的氡化處理,是使用氧分子的熱處 理。因此,整個晶片表面界面平坦的均勻度與溫度分佈有 第五個問題是很 Toshiba Corp., et 丨應而形成平坦氧化膜 方法’膜厚很難控制 膜。因此’即使這方 於3. Onm超薄膜範圍< 難增加氧化獏密度 a 1.發表利用氧自 來增加氧化膜密度 ,而且很難形成均 法可以產生平坦界 b問題。 〇 Tor i um i, 由基與界面突起反 的方法。然而,這 勻薄膜品質的氧化 面,仍無法解決小
459305 五、發明說明(7)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接+τ η 的閘極氧化膜製造方法^且小於3_ 0㈣的超薄臈範圍 平面均句度,高薄膜有良好的膜厚控制性,高膜厚 太π 高溥膜™質的均勻度和高氧化膜密度,。 的是提供使用上述方法形成閘極氧化 膜的问連邏輯半導體裝置。 驟根據本發明’形成閘極氧化膜的製造方法具有如下步 去除自然氧化膜藉由在真空中加熱半導體基板; 氧化半導體基板藉由含氧電漿解離氣體所產生的氧自 由基在加熱半導體基板時;和 停止供應氧自由基然後在氧分子氣氛中進行熱處 理》 也就是,在本發明中,以含0钓電漿解離氣體作為氧 化...氣氛,藉由控制電漿能量’可以控制厚度方向的氧化, 也^是氧化膜厚度。而水平方向的氧化反應是由含氧分子 氣氛所進行’因此可以改善氧化膜密度,界面平坦度,和 氧化膜的平面及成份均勻度。為了形成具良好控制性的小 於3, 〇11_薄膜’使用小於1χ10-ιτ〇ΓΓ的壓力範圍和ECR電 聚源°藉由這方法’可以在很薄的薄膜範圍形成具優良電 性及良好控制性的閘極氡化膜。 而且,根據本發明’閘極氧化膜是由ECR電漿源所產 生的氧自由基在大於_2T or r氧分壓範圍來氧化矽表面所
第10頁 d593 π 5 I—^ ---------- . I五、發明說明(8) 形成的。因為大於1〇-叮〇rr的氧分壓,可以獲得相當於傳 統氧化膜密度的氧化膜密度。而且,由於氧自由基,可以 控制氧化速度,可以得到原子尺度良好的平面均勻度和界 面平坦》因此’與熱反應的傳統氧化膜比較,可以確定這 些是氧自由基所產生的氧化反應。 鲛佳實施例之說明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解釋如下。 圖1是本實施例UHV氧化膜形成系統的範例。這系統具 有試片處理室101和交換室102。交換室10 2可以裝入多片 晶片1 0 7 »在試片處理室1 〇 1和交換室1 〇 2間,具有一通道 閥1 0 4。每個腔室由具有多個幫浦的排氣系統1 3 1、1 3 2排 氣。而且,具有一晶片傳送機構105在試片處理室101和交 換室1 0 2間移動晶片1 〇 7。藉由這種結構,晶片可以交換和 移動而不需將試片處理室1〇1暴露於外界空氣。 試片處理室1 0 1具有一加熱器1 〇 6以加熱晶片1 0 7,一 ECR電漿源103以產生氧自由基,和氣體供應系統120到二 矽烷槽1 2 7。加熱器1 0 6可以加熱基板到1 2 0 0°C。而氣體供 應系統具有氧氣槽123,二矽烷槽127,停止閥氣體供應系 統1 2 0、1 2 2、1 2 4和1 2 6,和流量控制器1 2卜1 2 5。氧氣經 由ECR電漿源1 03通入試片處理室1 〇 1。通入的氧氣由流量 控制器控制,並可以控制在1x10-到lxl〇-5Torr的範圍\ Θ食通 而且,在ECR電漿源103和試片處理室101間’具
第11頁 4593 0 5 丨五、發明說明(9) 閥 1丨道閥1 4 0。經由ECR電衆源1 〇 3供應的氣體可以經由停止· |停止巧141和具有多個幫浦的排氣系統][42排出。也就是”, |形成薄膜時,先關閉通道閥1 4〇並打開停止閥1 4丨,以流 |控制器121控制氧氣槽123供應所需流速的氧氣以便 |黎源產生電漿。這時,氧氣或氧自由基經由流量控制器 ! 1 21由排氣系統1 4 2排出以穩定氣體流量。然後,關閉停止 P 141打開通道閥140 ’以準確控制的流速通入氧自由基到 試片處理室i 〇 1。 而且’即使排氟線142在氣體供應系統120和流量控制 器之間,氧自由基可以藉由以下程序穩定地供應給試 片^理室101。也就是,先關閉停止閥120,氧氣由流量控 制器1 2 1以所需流速由排氣系統排出,而讓氣體流量由流 量控制器121達到穩定。然後,打開通道閥140後開啟ECR 電装源1 0 3,打開停止閥1 2 0。開啟微波和停止閥1 2 0開/關 間的暫時關係如圖2。如圖,開啟微波電源然後以穩定流 入氧氣,氧氣經過ECR電漿源1 〇3時產生氧自由基。也 i就是’氧自由基可以準確控制的流速通入試片處理室 I ιοί。 A 藉由上述系統的結構’通入所需的氧自由基和氧氟到 ,片處理室1 〇 i以形成閘極絕緣薄膜,並根據本發明設定 ,膜形成條件。也就是,經由ECR電漿源103通入氧氣’穩 定地供應氧自由基和氧分子而試片處理室1〇1的壓力由流 量控制器121設定在小於1x10 ]Torr的範圍。
第12頁 459305 Γ--——--~~_____ —_ I五、發明說明(ίο) I [實施例1 ] I 圖3 A是本實施例試片準備的示意圖。本實驗的試片事 •先已形成裝置分隔區於ρ =:〇.〇2Ω p-Si(lOO)半導體基板 20 4上。在形成裝置分隔區時,形成熱氧化膜在半導體基 板的表面’然後形成氮化矽薄膜作為保護罩以選擇性地氧 化裝置分隔區。然後,圖形化使氮化梦薄膜只留在裝置區 |域’然後掺雜與半導體基板相同型的雜質到裝置分隔區。 I然後,形成厚氧化膜2 0 5在裝置分隔區。 試片以APM清潔’ HF清潔及純水清潔,然後放入[JHV氧 化膜形成系統。交換室1〇2的真空度小於ιχι 〇 _7T〇rr,而試 片處理至101的真空度小於lxl〇-9T〇rr。在交換室2充分 排氣之後’試片放入試片處理室1〇1。放入的試片由加熱 器從背面加熱9 0 (TC退火5分鐘。 結果’清潔後所形成的自然氧化膜由矽表面去除,並 |暴露出乾淨的梦表面,此時在乾淨的矽表面形成原子尺度 |平坦的表面。然後,保持試片溫度在75 01,根據本發明 方法形成閘極氧化膜2 〇 6。然後保持試片溫度在6 5 〇°c以 1 Osccm的流量通入二矽烷並沈積p_Si閘電極2〇7(圖3B, 30。 在實施例1中’ M0SFET電晶體的製程會將試片取出到 外界空氣中。在這製程中,會形成邊壁211在p_Si閘電極 2 0 7的一邊。然後以離子佈值形成源極/沒極區2 〇 8。然 後’ ^減鍵沈積欽在整個表面’然後暴露在源極/汲極區 和閘電極的矽與鈦反應形成鈦化矽層2〇9、21〇,而未反應
第13頁 459305 五、發明說明(11) =鈦t濕蝕刻去除(圖3D)。然後,形成接觸孔和鋁導 線。本發明氧化膜的形成條件如下述。 定試片溫度為75〇°C,通入5· 〇xl〇-2T〇rr的氧氣到 ,供應15〇〇W的微波功率。藉此,形成自由基氧化膜 =於暴露的乾淨碎表面(圖3B)。圖4是本條件下= Πΐί:的2膜厚度和時間依存性的關係。氧化膜厚 ΐηϋ摘圓測厚儀測量。如圖4,以本發明的氧化法處理 刀=約產生2_ 3nm膜厚,與爐管或RT〇法的氧化法比 ^以時間的控制性更佳。爐管或RT〇法的氧化法,時間控 以:、為單位以獲得相同的模厚。因&,在本 二也^用約5.0xl0-2T〇rr氧自由基氣氛,可以形成具良好 控制性小於3. 0 n m的氧化膜。 的自:2 i t上F:(九子乳力顯微鏡)量測本條件所形成 的相依性。在圖5中,氧化膜密度隨自由-理參 增加。另一方面’在圖6中,界面粗縫度隨自由基 氧化時間而降低。 至於氧化膜密度,研究結果顯示下列的關係。 氧化膜密度;2. 4g/cm3〈乾氧化膜;2. 55g/cm3〈氡化 膜;2.6〇g/cm3 度MW 密化例 膜氧施 化極實 氧閘本 現統ώ 發傳30 也得C 果獲g/ 5 結了 5 其為2 ,於 此大 漏相 和的 氧 成 相化測 有氧度 具-密 間性的^ ^ 電同化 關膜 量 因需 。度滿 性密
第14頁 459^05 ____ 五、發明說明(12) 足條件的氧化膜需處理超過15分鐘,相當於大於2, 5ηπι的 厚度。 當界面粗糙度很大時,會造成在反向層中移動的電子 散射而抑制裝置反應速度的問題。為了避免界面散射,必 須降低界面粗糙度。已知在超高真空的高溫下退火矽表面 可以得到乾淨的矽表面。在這情形中,表面是2x1的四邊 形結構和階梯結構並具有原子尺度的平坦度。以A F Μ (原 子力顯微鏡)測量表面所得到的RMS值約為0. 06nm » RMS值 代表表面的不平坦度,值越小,表面越平坦。處理時間大 於1 〇分鐘的氧化膜相當於大於2 . 3nm的厚度界面RMS值小於 〇.〇7nm。因此,形成很平的界面。 因此,自由基氧化在小於3.Onm膜厚的良好的控制 性’但是在小於2.3到2. 5nm厚度範圍的氧化膜密度會降 低’而增加界面粗糙度。 其次,為了讓氧化膜的自由基氧化處理時間短於15 分’關閉電漿’在氧分子氣氛中退火20分。圖7為這情形 時膜厚改變的情形。關閉電漿後,膜厚不再增加。這表示 電榮·轄射時間決定膜厚。退火後以X光和A F Μ測量氧化膜密 度和粗糙度,氧化膜的氧化膜密度皆高於2.55g/cm3而RMS 值小於〇 . 0 了 η m β 利用上述方法,可以形成各種厚度的超薄氧化膜其具 有氧化膜密度大於2. 55g/cm3和RMS值小於〇. 〇7nm。然後, 通入二矽烷到這些薄膜,沈積約lOOrun p-Si薄膜作為閘電 極(圖3B)。在沈積P-Si薄膜後,將試片取出系統,然後
第15頁 4593 05 五'發明說明(13) 1 丨製造M0SFET電晶體。測量M0SFET電晶體的電性,厚度達到 | 1 ‘ Onm的超薄氧化膜厚度沒有不正常的漏電流,因此可以 .破定這些電晶體操作正常(圖8)。 而且,利用電容電壓測試來測量界面狀態密度時, 有試片皆具有約lxl01()/eVcm2。即使在超薄氧^匕膜厚度’所 範圍,氧化膜的界面狀態密度與傳統方法製造的氣 面相似。而且,當測量電子遷移率,所有試片的V p約界 320cmVVsec。與日本專利公開公報No.5-243266方法所 造的氧化膜相比較約改進7%。 ~製 雖然實施例的自由基氧化膜在5x10-2Torr的範圍形 成’在更低壓力範圍也可以具有良好的膜厚控制性β也& 是’在氧自由基處理後進行氧化氣氛處理,可以改壤觀 膜密度和界面粗糙度。因此,在氧自由基處理後進行化 氣氛處理,可以形成好的氧化膜。 乳化 在這實施例,氧自由基的膜厚控制是由氧自由基 時間控制。然而,改變電漿能量’也可以獲得相同致=理 圖9是微波功率由0到1 0 0 時氧化膜厚度的改變。其他^ 6 為基板溫度750C ’乳分壓為5x10-3Torr,處理時間3 〇乂件 氧化膜厚度隨微波功率增加而增加β因此,改變微故功 率,也可以控制膜厚。 1 雖然在實施例中氧自由基是由ECR電漿源所產生, 果控制氧自由基的能量在預定範圍内,利用其他電衆 磁控、ICP、平板等或是利用放電現象如輝光放電等也i 以獲得相同效應。 στ
459305 r ^ I五、發明說明(U) i
I I [比較範例l ]〈乾氧化膜〉 在這個比較範例中,為了與乾氧化臈比較第一實施例 的自由基氧化微波功率條件設定為ow,。而,試片在自 基氧化之前的處理條件與第一實施例相同。 中 由 通入5x10 T〇rr的氧氣到UHV室,形成乾氧化膜在“乾 f表面。圖1 0為氧化膜厚度和時間的關係。氧化膜厚度以 橢圓測厚儀來量測。如圖,在5xi0_2T〇rr的氣氛中,只有 小於1. 2nm氧化膜厚度的控制可以達成。而直配合熱反 應,可以看出氧化膜厚度的平面分佈反應出加熱器的熱分 佈。圖11和1 2分別為以橢圓測厚儀測量所得的乾氧化膜和 自由基氧化膜的臈厚平面分佈。如圖’使用自由基反應的 氧化膜厚度平面分佈優於乾氧化膜的。由AFM和X光的測 |量,氧化膜界面的RMS值為0. 18nm,氧化膜密度為 j 2· 16g/cra3。以乾氡化形成的氧化膜界面比自由基反應所 |形成的氧化膜界面粗糙度更高,而且無法產生所需的氧化 膜密度。 結果’以乾氧化法所製造膜厚1. 2nm的M0SFET電晶體 其漏電流增加’而無法如電晶體操作。 由第一實施例和上述結果的比較,可以確定本發明的 自由基氧化製程可以在適當的時間内產生小於3 〇nm的氧 化膜厚度並具有良好的平面膜厚均勻度、界面平坦度和增 加氧化膜密度。
459305 五、發明說明(15) [比較範例2 ] <R氧化膜形成製程;氧分壓依存性> 在這比較範例中,第一實施例的自由基氧化氧分壓條 .件改變如下。而,試片在自由基氧化之前的處理條件與第' i 一實施例相同^ 通入UHV室的氧氣壓力由5x10-變為5xlO_2Torr«圖13 為氧化膜厚度和氧化時間的關係。如圖,可知在5 X1 〇 % 5xl〇-2Torr的範圍内可以輕易的達到小於3_ Onm的膜厚控 制。 其次,通入UHV室的氧氣壓力由1χ1〇-雙為 5X1 0 lor r。圖1 4為氧化膜厚度和氧化時間的關係。如 圖,當壓力高於1x10 or r的壓力範圍時,膜厚迅逮升向 L 時間轴。所以,在這範圍内’很難控制小於3. Onm的膜 ! 厚。 、 而且,測量在不同的氧分壓處理3 0分的自由基氧化膜 厚度平面分佈和界面粗趟度。結果,不論壓力如何厚度平 面分佈顯示與圖1 2相同的曲線。而所有試片的界面粗链度 皆小於0.07nme 圖1 5為X光測量的氧化膜密度。如圖,氧化膜密度隨 氧氣壓力增加。並發現具有如先前描述第一實施例的氧化 膜密度和漏電流間的關係。所以’要獲得和傳統閘極氧化 膜相同特性則氧化膜密度需高於2. 55g/cm3»如先前描述 -的第一實施例’自由基氧化後在氣化氣氛中退火可以改善 | 氧化膜密度。然而’當氧化膜密度太低,因為退火改善密 度的時間增加這製程不適合量產。因此,為了符合量產需
第18頁 459305 五、發明說明(16) 求,自由基氧化,必須具有一定程度的氧化膜密度。由圖 1 5,可發現大於1 0 _2Torr的氧分壓適合用來形成薄膜。 如上述,研究改變氧分壓,薄膜厚度的控制性,平面 均勻度,界面粗糙度和氧化膜密度"結果,小於 1乂1〇-11'〇1'1*的氧分壓具有膜厚控制性,而大於1〇-21'〇1^的氧 分壓具有良好的氧化膜密度。而平面均勻度和界面粗糙 度,沒有氧分壓依存性。 隨然本發明針對特定實施例來清楚完整地揭露,申請 專利範圍並不限於實施例任何變更和改變對於熟於此技藝 的人皆能輕易的達到。
ηϋ:,
.89102658 圖式簡單說明 本發θ明配合附圖說明將更清楚,其中: 圖1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閘極氧化 自由基氧化膜形成系統, 表k方法的 圖2是實施例中微波供率打開和停止 的時序圖, 剛疋間關係 圖 圖3(A)〜(D)是本發明實施例半導體裝置製程的橫截面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時間和氧化膜厚度的關係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時間和氧化膜密度的關係,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氧化膜界面粗糙度和, 係圖, T间的關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中進行15分鐘的自由基 20分鐘的氧分子氣氛處理的膜厚改變圖, L化然後 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製造M〇SFET的閘極漏電流特 性圖, , 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微波功率和氧化膜厚度的關係 圖, 〃 圖1 0 ;J:比較範例中氧化膜厚度和時間的關係, 圖11 ^比較範例中乾氧化膜的膜厚平面分佈, 圖1 2 f比較範例中自由基氧化膜的膜厚平面分佈, 圖13是比較範例中氧化膜厚度和在氧分壓5χΐ〇_4到 5xl〇-2T〇i:r範圍内的時間的關係圖’ 圖14是比較範例中氧化膜厚度和在氧分壓丨乂〗〇1到 5x10—lorr範圍内的時間的關係圖。
第20頁 圖1[是比較範例中氧分j和氧化膜密度的關係圖。 459305 圖式簡單說明 符號之說明 ,1 0卜試片處理室 102〜交換室 103~ECR電漿源 1 0 4〜通道閥 | 105〜晶片傳送機構 1 0 6〜加熱器 107~晶片 1 2 1〜流量控制器 123〜氧氣槽 1 2 5 -流量控制器 1 4 2 排氣系統 1 2 6 -停止閥 1 2 7〜二矽烷槽 1 3 2 ~排氣系統 2 0 5〜氧化膜 i 2 04~半導體基板 2 0 6〜閘極氧化膜 207~p-Si閘電極 2 0 8 ~源極/汲極區 2 0 9〜鈦化矽層
I 2 1 0 '鈦化矽層 21卜邊壁
第21頁

Claims (1)

  1. 4593 05 案號 89102658 年月曰 修正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閘極氧化膜之製造方法,具有如下步驟: 去除自然氧化膜藉由在真空中加熱半導體基板; 氧化該半導體基板藉由在含有氧電漿解離氣體所產 生的氧自由基在加熱半導體基板時,和 停止供應氧自由基然後在氧分子氣氛中進行熱處 理。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閘極氧化膜之製造方法,其 中: 該閘極氧化膜在小於1. 0 X1 0_1 Τ 〇 r r的氧分壓中形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閘極氧化膜之製造方法,其 中: 該閘極氧化膜在1 0_2到1 X1 01 Torr氧分壓的範圍中形 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閘極氧化膜之製造方法,其 中: 該氧自由基使用ECR電漿源來產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閘極氧化膜之製造方法,其 中: 該閘極氧化膜的厚度小於3nm。
    m 第22頁 459305 _案號89102658_年月曰 修正_ 六'申請專利範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閘極氧化膜之製造方法,其 中: 該閘極氧化膜的界面使用AFM測量的RMS值小於 0. 0 7nm ° 7. 一種場效電晶體之製造方法,其具有: 於半導體基板表面形成閘極氧化膜之製程;形成閘極 電極之製程;於閘極電極形成侧壁膜之製程;及形成源極 及汲極區域之製程,其特徵為: 藉由於真空中加熱,除去半導體基板表面之自然氧化 膜,於加熱該半導體基板時,照射於電漿中解離氧氣所產 生之氧自由基,而使表面氧化,更於氧分子環境中加熱而 形成閘極氧化膜。
    第23頁
TW089102658A 1999-02-15 2000-02-15 Method for making gate oxide film TW45930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3636999A JP3233281B2 (ja) 1999-02-15 1999-02-15 ゲート酸化膜の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59305B true TW459305B (en) 2001-10-11

Family

ID=12467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9102658A TW459305B (en) 1999-02-15 2000-02-15 Method for making gate oxide film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33281B2 (zh)
KR (1) KR20000076658A (zh)
TW (1) TW4593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69013A (ja) 2001-08-29 2003-03-07 Hitachi Ltd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521316B2 (en) 2004-09-09 2009-04-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of forming gate structur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CN1940439B (zh) * 2005-09-27 2010-12-08 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 冰箱的搁板拔出装置
JP2007165480A (ja) * 2005-12-12 2007-06-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907931B1 (ko) * 2007-11-02 2009-07-16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라디칼 산화막 형성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듀얼 게이트산화막 형성 방법
JP5246846B2 (ja) * 2008-02-08 2013-07-24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高密度シリコン酸化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により製造する高密度シリコン酸化膜を有するシリコン基板、半導体デバイス
US8871610B2 (en) * 2008-10-02 2014-10-2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OI substrate
JP5166297B2 (ja) * 2009-01-21 2013-03-21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酸化珪素膜の形成方法、半導体メモリ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JP2011071353A (ja) * 2009-09-25 2011-04-07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FR2955707B1 (fr) 2010-01-27 2012-03-23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ne cellule photovoltaique avec preparation de surface d'un substrat en silicium cristallin
FR2955702B1 (fr) * 2010-01-27 2012-01-27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Cellule photovoltaique comprenant un film mince de passivation en oxyde cristallin de silicium et procede de realisation
KR102566816B1 (ko) 2021-07-16 2023-08-11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 개문사고 방지장치 및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00076658A (ko) 2000-12-26
JP2000235975A (ja) 2000-08-29
JP3233281B2 (ja) 2001-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59305B (en) Method for making gate oxide film
TW577129B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US7655549B2 (en) Method for depositing a metal gate on a high-k dielectric film
US8481434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processing apparatus
TWI235433B (en) Oxide film forming method, oxide film form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material
WO2006016642A1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ラズマ酸化処理方法
TW200903639A (en) Semiconductor 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process
US7807585B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Kitai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k praseodymium and lanthanoid oxide thin films prepared by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JP2005510882A (ja) 高温プロセスに適合するpFET用金属ゲート電極およびその製作方法
TWI469216B (zh)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及基板處理裝置
CN115621128A (zh) 高热导率二维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及晶体管
JP4523994B2 (ja) 電界効果トランジスタの製造方法
JP2009188349A (ja) 絶縁膜の形成方法、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および処理システム
Punchaipetch et al. Low-temperature deposition of hafnium silicate gate dielectrics
JP4523995B2 (ja) 電界効果トランジスタの製造方法
JP2003347241A (ja) カーボン系薄膜除去方法及び表面改質方法並びにそれらの処理装置
TWI235422B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
JP2009200158A (ja) 薄膜堆積方法
JP2009124177A (ja) high−K誘電膜上に金属ゲートを蒸着する方法及び、high−K誘電膜と金属ゲートとの界面を向上させる方法、並びに、基板処理システム
CN117525003A (zh) 一种氮化硼钝化增强的砷化镓基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JP2019189487A (ja) 酸化亜鉛薄膜の形成方法
Nistor et al. Thermal stability of atomic layer deposited Zr: Al mixed oxide thin films: An in situ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tudy
CN106711051A (zh) 基于Si衬底的La基介质材料高K金属栅结构及制备方法
Fakhruddin Process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gate dielectric materials by rapid photothermal process based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