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01328B - Rolling roll profile control equipment - Google Patents

Rolling roll profile control equipm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01328B
TW401328B TW088104494A TW88104494A TW401328B TW 401328 B TW401328 B TW 401328B TW 088104494 A TW088104494 A TW 088104494A TW 88104494 A TW88104494 A TW 88104494A TW 401328 B TW401328 B TW 40132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ll
rolling
cooling
heating
sha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8104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yuki Imanari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01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0132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28Control of flatness or profile during rolling of strip, sheets or plates
    • B21B37/30Control of flatness or profile during rolling of strip, sheets or plates using roll camber control
    • B21B37/32Control of flatness or profile during rolling of strip, sheets or plates using roll camber control by cooling, heating or lubricating the rolls

Description

401328 A7 F7_ 五、發明説明(1 )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滾軋輥外形控制設備,在金屬材 料熱軋或冷軋時,控制軸向的輥外形分布、亦即輥直徑。 發明背景 習知技術說明 在熱薄料帶滾軋及冷薄料帶滾軋的品質控制裡,帶厚 控制是控制料帶在寬度方向中心處的帶厚,帶寬控制是根 據設定値控制料帶寬,溫度控制是控制料帶的溫度至最佳 。此外,冠控制,控制料帶在寬度方向分布、亦即料帶外 形的帶厚;平面度控制,控制料帶在帶寬方向的延伸量。 在這些控制中,冠控制及平面度控制是在滾軋輥(此 後,簡稱"工作輥”或”輥”)沿軸向兩端設置輥彎曲裝置或輥 交叉裝置。輥彎曲裝置是藉由彎曲輥來控制料帶的外形; 輥交叉裝置是藉著在滾軋方向交叉上、下輥以及變化輥間 隙在軸向的分布來控制料帶的外形。 特別影響料帶外形的因素爲輥的負載及輥的外形,其 中,輥的外形影響較大,因爲滾軋輥是直接接觸在料帶上 的。 在引起輥外形變化的原因裡,輥從料帶接受熱,產生 熱冠(如,輥外徑的熱膨脹),同時在滾軋輥及料帶間的 磨耗亦會產生外形變化。圖1 ( a)顯示具有熱冠的輥外 形。圖1 ( 1?)顯示結合熱冠及磨耗兩因素的輥外形。 » 圖2顯未料帶在滾軋期間,輥在A—A斷面,從軸向 --------—rv^-----;-I訂-----—線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4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B7_ 五、發明説明(2 ) 中心稍微向旁邊側移的位置處,輥外形隨時間變化的情形 。圖中,熱冠由點曲線P表示,隨著時間逐漸增加並趨近 飽和;磨耗由點直線Q表示,近乎等速率前進。所以,輥 外形變化由兩者結合而成,如曲線R所示》這樣的趨勢會 在輥的各個斷面發生,並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形。因此,輥 外形在軸向不會產生如圖1(a)所示的簡單曲線。 圖3(a)及(b)顯示在連續滾軋情況下,熱冠的 成長槪念圖。其中,3 (a)顯示短滾軋間距,3 (b) 顯示長滾軋間距;在各個例子中皆顯示實線及點線(實線 及點線的差別將描述如下)。 爲了要控制輥外形因磨耗而變化,可於輥表面附上高 抗磨耗材料。同時對於處理熱冠的技術,已知公開的方法 如以下(a ) 、( b )及(c )。 (a )改變滾軋設備縮減率以控制熱冠成長,1^丨£1-Open Patent Showa (Tokkoushou) 56-1161 Gazette 發表"熱料 帶滾軋方法帶狀冠理論設計”。 (b )調整滾軋間距,Laid-Open Patent Showa (Tokkoushou) 60-5370 Gazette發表”熱料帶精密滾軋熱冠控 制方法及其設備”。 (c )調整滾軋冷卻液,Laid-Open Patent Showa (Tokkoushou) 60-573 1 Gazette發表”熱料帶精密滾軋料帶冠 控制方法”。 在以上翠知技術理,(a)所發表的方法,滾軋設備 * 不同站的縮滅率時常無法正確的控制熱冠。亦即,縮減率 --------------:—ir------^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I)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率(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5- A7 _._B7____ 五、發明説明(3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直接影響滾軋狀態及產品品質,如滾軋負載、冠、相關站 的張力,以及優先控制等。實際上,此種熱冠控制方法的 使用率很低。 同時,(b )所發表的方法,輥間距基於產品計劃決 定,同時幾乎總是由運轉理由決定以避免問題產生。事實 上,當做熱冠控制的方法在使用上是相當少見的。 再另一方面,(c)所發表的方法目前被廣泛採用, 然而,即使將輥冷卻,由於不同的情況,如輥間距、料帶 溫度,以及冷卻液的流動及溫度,很難控制輥的熱膨脹。 通常,爲了要減少熱冠的效應,一種控制輥熱冠成長 的方法是將輥外形當作定値,作用在料帶外型及帶厚的影 響會降低。同時,由於輥散出從料帶接受的部份熱能,需 要大量的冷卻水,同時要架設這種型式的冷卻設備是相當 困難的。 同時,如圖2所示,當滾軋具有相當短的間距時,熱 冠有達到飽和的特性,如圖3 ( a )所示,在達到飽和之 後,熱冠變化的影響將變小。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然而,如圖3(b)所示,當滾軋間距長時,當等待 滾軋時,單次形成的熱冠冷卻,同時趨向於回到下一次料 帶滾軋之前的情況。在此情況下,熱冠變化對於輥的影響 顯得很強烈。而且,當輥溫度低時,熱從料帶釋放的效應 變得很高。這種在料帶前端極速降溫的情形對於料帶厚度 的精度及其维相關的特性有不良的影響。 同時,德了要量測輥外型,需要特殊的檢側器,在滾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___五、發明説明(4 ) 軋期間,藉由光學或直接接觸的方式沿著輥軸向掃描輥外 型來做檢側。在另一方面,由於安裝檢側器空間的限制’ 採用一種不直接檢側輥外型,而改從其他狀態量(如’滾 軋壓力及滾軋速度)來預測的方式進行檢測。然而,如上 所述,隨著滾軋情況,輥外型實際上的行爲十分複雜,所 以預測的精度並不是很高。 發明槪述 根據本發明,其目的爲設計來解決上述的問題,提供 一種輥外型控制設備,能夠減少並控制由熱冠變化所產生 的影響》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輥外型控制設備 ,能夠執行控制的目的,而不需要特殊的檢側器來檢側輥 外型。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目的是提供一種輥外型控制設備 ,能夠藉由識別及預測輥外型變形零件上的熱冠來增進輥 外型控制》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目的是提供一種輥外型控制設備 ,能夠迅速的改善滾軋系統的熱效應以及對環境的保護。 輥外型量測裝置,將滾軋設備輥的軸向劃分成各個控 制單元,同時測量各個分割截面的直徑。 溫度處理裝置,提供輥上各個劃分截面相對應的位置 上至少一個冷卻裝置,以冷卻所對應的截面,以及一加熱 裝置,用來力Ϊ1熱所對應的截面;同時,輥外形控制裝置在 401328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8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7___ 五、發明説明(5 ) 輥上各個劃分截面相對應的位置控制溫度處理裝置,使得 可依據輥外形量測裝置所量得的値來調整所需的輥外形。 此外,根據本發明,上述的目的可藉由提供具有下列 特性的滾軋輥外形控制設備來達成。亦即,是一種具有滾 軋輥外形預測裝置的滾軋輥外形控制設備,其中包含,至 少依據輥間隙以及滾軋設備的滾軋負載來計算量規計帶厚 :利用量規計帶厚,與帶厚量測値或以帶厚量測値爲根據 的帶厚預測値做比較,來計算帶厚與料帶中心的偏差量; 從帶厚偏差預測軸向中央的輥直徑;同時依據軸向中央輥 直徑的預測値來預測輥各個分割截面的輥直徑,同時使用 輥外形預測裝置取代輥外形量測裝置。 此外,根據本發明,上述的目的利用滾軋輥外形控制 設備來達成,具有下列配置。亦即,該滾軋輥外形控制設 備包含滾軋輥外形預測裝置,藉由預測輥磨耗正比於輥長 度及輥負載所獲得的輥外徑來預測輥磨耗元件,同時將預 測得出的剩餘量視爲熱冠量》 此外,根據本發明,上述的目的利用滾軋輥外形控制 設備來達成,具有下列配置。亦即,該滾軋輥外形控制設 備包含輥外形預測裝置,控制溫度處理裝置使得輥各個分 割截面的輥直徑變爲相同。 再者,根據本發明,上述的目的利用滾軋輥外形控制 設備來達成,具有下列配置。亦即,該滾軋輥外形控制設 備包含加熱寒置,提供任一個或一組加熱元件,可利用加 熱器加熱、氣空氣吹送、熱水噴灑以及感應器加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Γ-訂一:------線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8- A 7 __ _B7_ 五、發明説明(6 )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另外,根據本發明,上述的目的利用滾軋輥外形控制 設備來達成,具有下列配置。亦即,該滾軋輥外形控制設 備包含加熱裝置,在料帶冷卻後噴灑循環水。 圖示簡單說明 圖1顯示並說明輥熱冠及輥磨耗之間的關係; 圖2顯示並說明輥熱冠及輥磨耗相對於時間的的關係 圖, 圖3(a)及(b)顯示兩種不同滾軋間距,在連續 料帶輥製程中,熱冠及磨耗隨著時間成長的過程; 圖4顯示依據本發明之滾軋輥外形控制設備,包含滾 軋系統的第一個實例之整體方塊圖; ~ 圖5顯示根據圖4所示第一具體實例,主要元件配置 面 · 圖, 圖6顯示根據圖4所示第一具體實例的控制系統,其 詳細配置圖;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7顯示根據圖4所示第一具體實例的運作,其輥外 形例子。 圖8 ( a )至(d)顯示根據圖4所示第一具體實例 ,在輥軸向所在位置加熱及冷卻狀態的時間表; 圖9顯示顯示依據本發明之滾軋輥外形控制設備,包 含滾軋系統的第二個實例之整體方塊圖; 圖1 0辱示根據圖9所示第二具體實例,主要元件配 置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9 - 401328 at Β7 五、發明説明(7 ) 主 要 元件對 照 表 1 料帶 2 逆轉輥 3 工作輥 4 a 、4 b 冷卻裝置 5 a 、5 b 、 6 a ' 6 b 冷卻裝置 7 a 、7 b 加熱裝置 9 負載檢側器 1 0 帶厚估測裝 置 1 1 帶厚計 1 2 質量流帶厚 估 測裝置 1 3 輥外形預測 裝 置 1 4 輥外形控制 裝 置 1 5 馬達 1 6 a 、 1 6 b輥外形檢測 裝 置 ---------Mrv^.--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tr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較佳實例之詳細說明 參考圖4描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例,其中指示 碼從不同的視角指向相對應的元件。 圖4顯示依據本發明之滾軋輥外形控制設備,包含滾 軋系統的第一個實例之整體方塊圖。圖中,一對工作輥3 位於一對逆雩輥2內側,以形成習知的輥站,料帶1經由 此站滾軋。ί動輥的主要馬達1 5驅動工作輥對3。逆轉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贫合作社印製 A7 _B7____ 五、發明説明(8 ) 輥對2供應一個逆轉輥冷卻裝置4 a來冷卻上逆轉輥2 ’ 同時,逆轉輥冷卻裝置4 b則冷卻下逆轉輥2 °例如’逆 轉輥冷卻裝置4 a及4 b從水供給裝置引導料帶冷卻水( 圖中省略)並從噴嘴或類似機構將冷卻液噴灑在逆轉輥2 上。 此外,位於料帶1的入口側’工作輥冷卻裝置6 a冷 卻上工作輥3,工作輥冷卻裝置6 b冷卻下工作輥3 °這 些工作輥冷卻裝置5a、5b、6a ’及6b從水供給裝 置引導料帶冷卻水(圖中省略)並從噴嘴或類似機構將冷 卻液噴灑在逆轉輥2上。而且’工作輥冷卻裝置5 a、 5 b、6 a,及6 b控制水量的動作是相互獨立的。 此外,時從工作輥3來看,位於料帶1的出口側,工 作輥加熱裝置7 a用來加熱上工作輥3 ’工作輥加熱裝置 7 b用來加熱下工作輥3。該工作輥加熱裝置可使用任一 種加熱元件,如加熱器加熱、熱空氣吹送、熱水噴灑以及 感應器加熱。也可使用一組不包含上述的加熱元件。而且 ,所有這些加熱元件藉由控制加熱媒體來操控溫度調整運 作。 根據本發明,工作輥冷卻裝置5a、5b、6a、 6 b,及工作輥加熱裝置7 a及7 b如後亦稱爲”溫度處理 裝置”》 同時,輥間隙檢測器8檢側工作輥對3之間的輥間隙 ,同時滾軋尊載檢側器9檢側滾軋負載。這些檢側器的檢 側値供給童运計帶厚估測裝置1 0。量規計帶厚估測裝置 --------------:--訂------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I)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11 - 401328 A7 B7_ 五、發明説明(9 ) 1 0主要根據輥間隙及滾軋負載的檢側値估算量規計帶厚 。同時,帶厚計1 1在料帶滾軋之後檢測帶厚。質量流帶 厚估測裝置12依據測得的帶厚及計算出的質量流帶厚來 計算質量流。 輥外形預測裝置13比較從量規計帶厚估算裝置10 所測得的量規計帶厚,與從質量流帶厚估測裝置1 2所測 得的質量流帶厚;以此預測在工作輥3軸向的輥外形。接 著,輥外形控制裝置1 4控制工作輥冷卻裝置5 a、5 b 、6a、6b,及工作輥加熱裝置7a及7b,如此可獲 得想要的輥外形》 圖6顯示圖4整機配置的控制系統方塊圖,15置如下 。根據輥外形預測裝置1 3所預測的輥外形以及輥外形目 標値(參考値)提供給滾軋輥外形控制裝置1 4。接著, 滾軋輥外形控制裝置1 4藉由控制工作輥冷卻裝置5 a、 5b、6a、6b,及工作輥加熱裝置7a及7b的冷卻 媒體及加熱媒體來控制輥熱冠及磨耗的組合値,使得該兩 輥外形之間的差異趨近於0。 參考圖7及圖8,描述如上所述第一實例的動作如下 。首先,此處所顯示的滾軋站爲5到7站後,縱列第i滾 軋站。料帶1由輥驅動主馬達1 5驅動的工作輥3沿著X 箭頭方向滾軋。亦即,沿著圖的左邊到右邊方向移動。同 時,輥間隙檢測器8檢測工作輥輥間隙S i,並將結果供給 量規計帶厚侍測裝置1 0。量規計帶厚估測裝置1 0藉由 以下的方程式計算第i站,帶寬方向中心處的量規計帶厚 本纸張尺度逍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裝-----_--訂------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貝工消«-合作社印製 -12- 401328 A7 B7_____ 五、發明説明(10 ) h G M i 0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h G M i = S i + P * / M i ( 1 ) 其中, S i =第i站輥間隙 Pi=第i站滾軋負載 Mi=滾軋設備第i站常數 此外,關於,量規計帶厚估測裝置1 〇依據不 同的速度有多種的表現,包含油軸承所使用的帶厚的正確 性。然而,基本上仍是以方程式(1 )來估算。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另一方面,如圖4所示,帶厚計1 1安裝在第i站 的出口側,或安裝在第I站下游(或上游)出口側。當帶 厚計1 1在第i站的出口側安裝完畢,由帶厚計1 1測得 的帶厚h χ視爲第i站在帶寬方向中心處質量流帶厚h MF i 。本實例顯示的質量流帶厚估側裝置12提供帶厚計11 安裝在除的第i站外,第N站的出口站。基於質量流爲常 數的原理,使用測定値hN藉由以下表示式(方程式)來計 算質量流帶厚hMPi。 hFM> = [(l + fN) · VRn · hN]/[(l + fi) · VRi] (2) 其中, h N :供給第N站出口側,由帶厚計測得的帶厚 -13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401328 A7 _B7_ 五、發明説明(11 ) f N :第N站前方的斜率 fi :第i站後方的斜率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VRn :第N站工作輥,輥周邊的速度N
VRNi :第i站工作輥,輥周邊的速度N 如果上述量規計帶厚hCMi視爲不考慮等效於熱冠及 磨耗模型其他完整模型,熱冠及磨耗的效應由質量流帶厚 hMFi顯現。因此,基於實際測得的質量流帶厚 正則,根據熱冠及磨耗合成的帶厚偏差分量△ hRP可由以 下方程式得到。 Δ hRP = hGMi — hMf i (3) 其中,此情況表示,當ΔΙΐκΡ>0,熱冠比磨耗大;同時 當ΔΙχΚΡ<〇時,熱冠比磨耗小。 同時,當要分離熱冠及磨耗分量時,磨耗分量可進一 步以下示表示。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輥磨耗分量=K. S(Ps· Ls) (4) 其中, K :增益 P s :滾軋料帶1期間,L量測點滾軋負載取樣平均値 L s :料,帶1長度 以及Σ ()表示在()內項數的總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4- 401328 A7 B7_ 五、發明説明(12 ) 所以,當由方程式(4 )找出磨耗分量由方程式(3 )得出的帶厚偏差分量△ hRP減去其餘的及對應之熱冠。 在另一方面,輥外形由沿輥軸向的輥外徑所分布而成 。因此,單使用帶厚偏差分量△ hRP要得出輥整體外形是 相當困難的。爲此,已有提出不同於在中心處的其他方法 來計算輥外形,而這些方法已能夠用來得出輥外形。然而 ’爲了要精確的沿著軸向將輥外形分割成各個網面來計算 各個網面的邊界條件,同時算出各網面的溫度,電腦程式 相當複雜且電腦的負載十分龐大。因此,如圖7所示,輥 沿著軸向的輥外形能由熱冠相對以方程式(3 )爲基礎所 得出的輥中心帶厚偏差△ tiRP來算出,並使用二次曲線、 三次曲線以及指數函式等得出。 輥外形預測裝置1 3執行方程式(3)及(4)的計 算。接著,算出熱冠並使用二次曲線、三次曲線以及指數 函式等算出沿輥軸向每個控制單元的輥外徑値,並將得出 的資料供給輥外形控制裝置1 4。輥外形控制裝置1 4控 制工作輥冷卻裝置5a、5b、6a、6b,及工作輥加 熱裝置7 a及7 b,使得由輥外形預測裝置1 3測得的輥 直徑跟隨著外形目標値。參考圖8及圖3,對於控制方法 會有更詳盡的說明。 如圖3 ( a )點線所示爲僅當輥冷卻時,輥熱冠成長 的狀態。在滾軋期間,熱冠隨著時間持續的成長。然而, 當輥冷卻時;即使滾軋未進行的等待期間,熱冠減緩到達 飽和的區域。在熱冠未達飽和的狀態,即使在料帶滾軋期 ---------TW裝-----;--訂------線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5- 401328 A7 __B7___ 五、發明説明(13 ) 間,控制輥間隙的量,冠及平面度,是在擾平衡的狀態下 進行。同時,即使在同樣的情況下採取整列料帶連續滾軋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仍會有擾平衡的情形發生使得各的料帶的設定必須改變 〇 在另一方面,如圖3 ( a )實線所示,如果能夠快速 的達到且維持熱冠在飽和區域,就能夠減少由於熱冠變化 產生的擾平衡效應。圖3 ( a )所示的實線爲在滾軋期間 冷卻以及在等待期間加熱的情形。 同時,如圖3 ( b )所示,當此次滾軋至下一次滾軋 的時間長時,熱冠無法達到飽和。在這些線中,點線爲僅 在冷卻的情形。實線爲在滾軋期間冷卻以及在等待期間加 熱的情形,如此做,能夠促進熱冠成長,加速達到飽和區 域同時減少熱冠的變化。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因此,如圖3 (a)及圖3(b),輥外形控制裝置 14控制工作輥冷卻裝置5a、5b、6a、6b,及工 作輥加熱裝置7 a及7 b在等待期間加熱以及在滾軋期間 冷卻。藉由此裝置,能夠加速熱冠成長,因此能夠由帶厚 控制及冠及平面控制。 同時,輥外形控制裝置1 4執行控制位於工作輥3軸 向各個控制單元上,工作輥冷卻裝置5a、5b、6a、 6 b,及工作輥加熱裝置7 a及7 b以改變冷卻及加熱時 間。亦即,如圖8 ( a )所示,工作輥3沿著軸向提供工 作輥冷卻裝置5a、5b、6a、6b,及工作輥加熱裝 置7 a及7 b至所分成η個截面,視各個截面爲外形控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16- 401328 A7 B7 五、發明説明(14 ) ' 單元上。 在此情況下,因爲料帶的接觸頻率,在工作輥3中心 的磨耗較大,而在兩端的磨耗較小,因爲與料帶接觸的機 會較少。如此,當沿著軸向在工作輥3兩端的加熱時間短 時,藉由沿著軸向長的冷卻時間;或當沿著軸向在中心處 的加熱時間長時,藉由短的冷卻時間,整個的平坦外形能 夠維持。 圖8 ( b )顯示輥分割成的控制單元第1截面,冷卻 時間及加熱時間的關係。圖8 ( c )顯示沿著軸向第m截 面,冷卻時間及加熱時間的關係。圖8 (d)顯示第η截 面冷卻時間及加熱時間的關係。 對於這些截面,在滾軋期間冷卻,等待時間加熱。而 且,如圖8 (b) ,(c)及(d)顯示沿軸向的各個截 面;相較於兩端第1及第η截面,沿著軸向中心處第m個 截面,在滾軋期間冷卻時間較短,等待期間加熱時間較長 。在這些截面之中,考慮輥外形,冷卻時間及加熱時間的 變化愈來愈多。藉由此裝置,能夠使工作輥3沿著軸向整 個輥外形維持固定。 順便一提,此實例假設在滾軋期間冷卻以及在等待期 間加熱。然而,例如在此情況中,當熱冠達到飽和區域時 ,輥外形目標値的部份會比現有的輥直徑預測値較大或較 小》在此情況中,不管是否是在滾軋期間,每個輥直徑控 制單元就有可能決定冷卻或加熱。 輥外形偏差H C可由下示算出 --------------^—1Τ------^ (讀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又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规格(210Χ297公釐) -1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5 ) HC = RPref — RPest (5) 其中, RPref:輥外形目標値 R P E s τ :輥外形預測値 同時,如果HC>0,則表示加熱,如果hc<0, 則表示冷卻。藉由此裝置,可使沿著整個軸向,連續維持 輥外徑爲一定値。 然而在上述的實例中,工作輥加熱裝置7 a及7 b的 任一個加熱元件,或一串加熱元件,可使用加熱器加熱、 熱空氣吹送,熱水噴灑,以及感應加熱。然而,單獨使用 熱水作爲加熱媒介有以下好處。 通常,在熱滾軋時,工作輥3的溫度約爲6 0°C,在 此情況使用熱水,在過濾後,可配置用來直接噴灑於輥上 ,重新冷卻料帶。在此情況中,對於冷卻的料帶1能夠重 複使用潛藏於水中的熱,藉此改善熱效應以及對環境的保 護。 圖9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二具體實例之滾軋輥外形控制 設備的整體方塊圖。在圖中,與圖4第一具體實例相同的 零件具有相同的參考標號,同時對於這些零件的描述則省 略》如圖4第一具體實例,考慮直接檢測輥外形相當困難 ,因此藉由比較第i站量規計帶厚hCMi以及質量流帶厚 hMFi來預測輥外形。然而,可考慮用光學或接觸的方式 ---------裝-----^--訂------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页)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0JS2& . A7 B7 五、發明説明(16) 一 來量測輥外形。圖9乃依據此槪念,顛示利用輥外形檢測 裝置1 6 a及1 6 b直接檢測的設備。這些測得的値則提 供給輥外形控制裝置1 4。 圖1 0顯示圖9控制系統整體配置的方塊圖。配置如 下,由滾軋輥外形檢測裝置1 6 a及1 6 b得出的輥外形 檢測値,與輥外形目標値提供給輥外形控制裝置1 4。輥 外形控制裝置1 4藉由控制工作輥冷卻裝置5 a、5b、 6 a、6b,及工作輥加熱裝置7a及7b的冷卻媒體及 加熱媒體來控制輥熱冠及磨耗的合成値,使得量測與目標 値的差異趨近於0。 輥外形控制裝置14的詳細動作與圖4所使用的裝置 描述相同,在此忽略不提。因此,當使用第二具體實例, 控制的實行是使量測値跟隨目標値走。因此,可得到精確 的輥外形控制》 順便一提,根據上述具體實例,工作輥冷卻裝置7 a 及7 b設置於料帶入口側,工作輥冷卻裝置6 a及6 b設 置於工作輥3料帶出口側。然而,當冷卻表現高時,這些 裝置可以只設在料帶入口側,或只設在料帶出口側。 以下將對上述做更淸楚的描述,當使用本發明時,當 沿著滾軋設備輥軸向控制輥外徑時,由沿輥軸向分割的控 制單元的各個截面量得輥直徑,溫度處理裝置包含至少一 個冷卻裝置及一個加熱裝置,設置在各個截面,控制使得 輥外徑測量値跟隨設計値》因此,比較習知只使用冷卻裝 置的設備,熱冠變化的影響能夠更加減小。 --------------;--i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9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0ί32δ A7 B7 五、發明説明(17 ) 同時,當使用本發明,輥軸向中心處的輥直徑,藉由 比較量規計料厚,與帶厚量測値或基於帶厚量測値的帶厚 預測値來預測。此外,輥分割的各個截面的輥直徑可基於 該預測値測得。因此,不需要特殊的檢測器來檢測輥外形 亦可獲得同樣的效果。 此外,當使用本發明,對於輥磨耗元件,磨耗量預測 與已滾軋的長度及滾軋負載的增加成比例,其餘的部份則 視爲熱冠量。因此,輥外形的控制得以簡化。 此外,當使用本發明,滾軋輥外形控制設備在滾軋期 間冷卻輥,在未滾軋等待期間加熱輥。因此,不僅可加速 熱冠成長,並可使滾軋在接近飽和區域下執行。因此,由 熱冠變化所引起的效應可進一步降低。 此外,當使用本發明,至少控制一冷卻媒體及一加熱 媒體使得於輥上輥外形各個分割的截面維持定値。因此, 與習知只採用冷卻裝置的設備比較,由熱冠變化產生的影 響可減少。 再者,當使用本發明,一個或一組加熱元件,可利使 用加熱器熱、熱空氣吹送、熱水噴灑以及感應器等作爲加 熱裝置。因此,有多種方便的裝置可供選擇及使用。 再者,當使用本發明,在冷卻料帶後,加熱裝置噴灑 循環水。因此,可增進滾軋系統的熱效應,同時對於環境 的保護亦可獲得改善。 顯而易見地,本發明眾多增加的修改及變化使得上述 的技術更得彰顯。附加的專利範圍可更加了解,本發明的 ---------^^-----;--iT------Μ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遥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0- *±ύ!328 ;; 五、發明説叫8() 實際應用不僅此於文中所描述的特殊裝置。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男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21 -

Claims (1)

  1. A8 [01328 ?«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種滾軋輥外形控制設備包含:輥外形量測裝置 ,可沿著滾軋設備的輥軸向分割成控制單元,並量測各個 控制單元的輥直徑:於各個控制單元上的溫度處理裝置包 含冷卻所對應控制單元的冷卻裝置以及加熱所對應控制單 元的加熱裝置;以及滾軋輥外形控制裝置,用以控制該溫 度處理裝置使得由該輥外形量測裝置所測得的各個輥外徑 可依設計値而決定。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滾軋輥外形控制設備 ,其中該輥外形控制裝置:基於該滾軋設備的輥間隙及輥 負載計算量規計帶厚;藉由比較量規計帶厚,與帶厚量測 値以及基於該帶厚量測値所預測的帶厚値,來計算料帶中 心帶厚的偏差量;從該帶厚偏差量預測沿軸向中心處的該 輥直徑;以及基於沿軸向中心處的輥直徑的預測値來預測 該輥上各個分割截面的輕直徑》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滾軋輥外形控制設備 ,其中:對於輥磨耗元件,該輥外形控制裝置藉由預測而 經濟部智慧料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滾軋輥外形 軋期間冷卻輥 得的輥直徑,預測磨耗量與已滾軋的長度及滾軋負載的增 加成比例,其餘的部份則視爲熱冠量。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及:' 控制設備,其中該滾軋輥外形控制裝置 ,在未滾軋等待期間加熱輥。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及3任一項之滾軋輥 外形控制設備,其中該輥外形控制裝置控制溫度處理裝置 使得輥上所分割的各個控制單元其輥外徑維持定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樣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2- 401328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及3任一項之滾軋輥 外形控制設備,其中該加熱裝置包含加熱器加熱、熱空氣 吹送、熱水噴灑以及感應器加熱。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及3任一項之滾軋輥 外形控制設備,其中在冷卻水冷卻料帶後,該加熱裝置噴 灑循環水。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凌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纸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3-
TW088104494A 1998-03-30 1999-03-22 Rolling roll profile control equipment TW40132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419298A JP3495909B2 (ja) 1998-03-30 1998-03-30 圧延ロールのプロフィール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01328B true TW401328B (en) 2000-08-11

Family

ID=13823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8104494A TW401328B (en) 1998-03-30 1999-03-22 Rolling roll profile control equipment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014881A (zh)
JP (1) JP3495909B2 (zh)
KR (1) KR100313754B1 (zh)
TW (1) TW4013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8666B1 (en) * 2000-09-11 2002-06-25 Hitachi, Ltd. Rolling mill and rolling method
DE19959553A1 (de) 1999-06-17 2001-06-13 Siemens Ag Einrichtung zur Beeinflussung des Profils oder der Planheit eines Walzbandes
KR20010036130A (ko) * 1999-10-06 2001-05-07 이구택 롤 폭방향 냉각능 제어방법
FR2803548B1 (fr) * 2000-01-10 2002-04-19 Vai Clecim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ontrole thermique du profil d'un cylindre dans un laminoir
US7181822B2 (en) * 2005-01-20 2007-02-27 Nuco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trip shape in hot rolling mills
DE102005042020A1 (de) * 2005-09-02 2007-03-08 Sms Demag Ag Verfahren zum Schmieren und Kühlen von Walzen und Metallband beim Walzen, insbesondere beim Kaltwalzen, von Metallbändern
JP4556856B2 (ja) * 2005-12-02 2010-10-06 株式会社Ihi 圧延装置
BRPI0707959A2 (pt) * 2006-02-17 2011-05-17 Alcoa Inc aquecimento por indução para controlar o aplanamento de chapa laminada
KR100638834B1 (ko) 2006-03-03 2006-10-27 태창기계공업(주) 동적 크라운제어가 가능한 압연라인 교정기
KR101120665B1 (ko) * 2006-11-27 2012-03-22 아이에이치아이 메탈테크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압연장치, 압연판의 형상 제어 방법
JP5264140B2 (ja) * 2007-10-16 2013-08-14 Ihi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マグネシウム合金熱間圧延装置
EP2145703B1 (en) * 2008-03-14 2015-01-07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oration Rolling load prediction learning method for hot plate rolling
JP5428173B2 (ja) * 2008-03-21 2014-02-26 株式会社Ihi 圧延機及び圧延方法
JP2011177784A (ja) * 2010-03-04 2011-09-15 Sumitomo Metal Ind Ltd 圧延ロールプロフィールの測定方法、圧延ロールの研削方法、熱延鋼板の製造方法、圧延機、及び、熱延鋼板の製造装置
EP2527053A1 (de) * 2011-05-24 2012-11-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teuerverfahren für eine Walzstraße
EP2527054A1 (de) * 2011-05-24 2012-11-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teuerverfahren für eine Walzstraße
NO2755812T3 (zh) 2013-03-12 2018-06-30
AU2013409182B2 (en) * 2013-12-24 2017-08-31 Arcelormittal Hot rolling method
KR101701616B1 (ko) * 2015-06-18 2017-02-01 현대제철 주식회사 압연장치
WO2017156122A1 (en) 2016-03-08 2017-09-14 Noveli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etal strip profile during rolling with direct measurement of process parameters
EP3851217B1 (de) * 2020-01-15 2022-07-13 Primetals Technologies Germany GmbH Verbesserte adaption eines walzenmodells
CN114728315A (zh) * 2020-01-29 2022-07-08 普锐特冶金技术日本有限公司 轧制机以及金属板的轧制方法
DE102020128123A1 (de) 2020-10-26 2022-06-02 Breyer Gmbh Maschinenfabrik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flächigen Substrats
EP4032628A1 (de) * 2021-01-25 2022-07-27 Speira GmbH Verwendungen von kaltwalzvorrichtungen und verfahren zum geregelten kaltwalzen von aluminiumfolie
CN114147559B (zh) * 2021-11-22 2024-04-30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冷轧锡板连续退火线平整机辊形配置方法及配置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135049B (it) * 1980-01-25 1986-08-20 Escher Wyss Sa Cilindro con una superficie cilindrica da riscaldare o raffreddare
DE3503899A1 (de) * 1985-02-06 1986-08-28 Eduard Küsters, Maschinenfabrik, GmbH & Co KG, 4150 Krefeld Walze
US4793172A (en) * 1986-02-24 1988-12-27 Italimpianti Of America Incorporated Thermal crown controlled rolls
JPH03275203A (ja) * 1990-03-20 1991-12-05 Sumitomo Light Metal Ind Ltd 圧延機における板プロフィール制御方法
JPH0615312A (ja) * 1992-07-01 1994-01-25 Nkk Corp 圧延ロールのヒートクラウン形成方法
JPH07303911A (ja) * 1994-05-16 1995-11-21 Nippon Steel Corp 板クラウンおよび形状の制御方法
DE59608495D1 (de) * 1995-11-20 2002-01-31 Sms Demag Ag Vorrichtung zur Beeinflussung des Profils von gewalztem Walzban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313754B1 (ko) 2001-11-15
US6014881A (en) 2000-01-18
JPH11277122A (ja) 1999-10-12
KR19990078347A (ko) 1999-10-25
JP3495909B2 (ja) 2004-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01328B (en) Rolling roll profile control equipment
CN104942019B (zh) 一种带钢冷轧过程宽度自动控制方法
JPS6121729B2 (zh)
JP4709628B2 (ja) 冷延鋼板の製造方法
JP2006224177A (ja) 金属帯の形状予測方法ならびに予測形状に基づく形状判定方法および形状矯正方法
CN103987470B (zh) 热轧钢板冷却方法
JP2002045908A (ja) 金属板の平坦度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7036241B2 (ja) 熱間圧延鋼帯の蛇行制御方法、蛇行制御装置及び熱間圧延設備
CN103998154B (zh) 钢板制造方法
KR20010112335A (ko) 균일한 냉간 스트립을 얻기 위한 표면 균일도 제어 방법
JP3767832B2 (ja) 熱間圧延における板厚制御方法
JP3348409B2 (ja) 圧延機のクラウン・形状制御方法
JP3403330B2 (ja) 熱間圧延における板幅制御方法
JP2692544B2 (ja) 熱間圧延機の温度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2617667B2 (ja) 熱延鋼帯の捲取温度制御方法
JPS61289908A (ja) 圧延機のロ−ルギヤツプ設定装置
JP3205175B2 (ja) 熱間圧延における板幅制御方法
JP2005262312A (ja) 熱間圧延における圧延ロールのサーマルクラウン予測方法および熱延鋼板の製造方法
JPH0631324A (ja) 熱間圧延における板幅制御法
RU2320434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неравномерности вдоль раствора валков прокатного стана скорости течения металла в направлении движения полосы, прокатываемой под натяжением
JPH0683853B2 (ja) 板圧延における形状制御方法
KR101462334B1 (ko) 압연공정에서의 판속도 예측장치 및 방법
JP3467559B2 (ja) 熱間連続圧延における板幅制御方法
JPH03221203A (ja) ホットストリップのネッキング防止方法
JP2006055887A (ja) 熱間圧延における被圧延材の冷却制御方法及び熱延金属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