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99479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99479B
TW299479B TW085105986A TW85105986A TW299479B TW 299479 B TW299479 B TW 299479B TW 085105986 A TW085105986 A TW 085105986A TW 85105986 A TW85105986 A TW 85105986A TW 299479 B TW299479 B TW 2994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sensor
differential pressure
pressure
senso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5105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riginal Assignee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71787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08021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80267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921812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g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okogawa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299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9947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9/00Measuring steady of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mechanical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used to measure the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3/00Devices or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differences of two or more fluid pressure values
    • G01L13/02Devices or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differences of two or more fluid pressure values using elastically-deformable members or pistons as sensing elements
    • G01L13/025Devices or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differences of two or more fluid pressure values using elastically-deformable members or pistons as sensing elements using diaphrag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3/00Devices or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differences of two or more fluid pressure values
    • G01L13/06Devices or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differences of two or more fluid pressure value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5/00Devices or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fluid pressure values simultaneous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9/00Measuring steady of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mechanical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used to measure the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L9/0041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flexible diaphragms
    • G01L9/0051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flexible diaphragms using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 G01L9/0052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flexible diaphragms using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of piezoresistive elements
    • G01L9/0054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flexible diaphragms using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of piezoresistive elements integral with a semiconducting diaphrag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9/00Measuring steady of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mechanical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used to measure the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L9/02Measuring steady of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mechanical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used to measure the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by making use of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e.g. of potentiometers,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e.g. bridges, amplifiers or signal conditioning
    • G01L9/04Measuring steady of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mechanical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used to measure the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by making use of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e.g. of potentiometers,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e.g. bridges, amplifiers or signal conditioning of resistance-strain gauges
    • G01L9/045Measuring steady of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mechanical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used to measure the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by making use of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e.g. of potentiometers,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e.g. bridges, amplifiers or signal conditioning of resistance-strain gauges with electric temperature compensa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3 ) 首先,本發明像有關一種半導體差K測量裝置,其靜 壓及溫度特性十分優異。 其次,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半導體差壓测量裝置,其具 有優良之靜壓和溫度待性,以及可提供一種低成本之差壓 偵測工具。 第1圖偽迄今一般所用一傳統式差壓測量裝置之組態 的範例,以及偽在已公佈之專利申請案第S59-56137號( 1 9 8 4 )之第1圖中。 在第1圖中,凸緣2和凸緣3俱緊密配合地組合在一 起,並且你焊接固定在外殼1之兩側。一待測壓力PH高壓 流體的入口埠5,和一待測壓力PL之低壓流體的入口埠4 像分別設在兩凸緣2和3内。 在外殼1中,形成有一壓力测董室6,以及在此壓力 測量室6内,設有中央膜M7和矽膜片8。此等膜片7和 8係分別固定在壓力測量室6之壁上,故兩等膜片7和8 可將壓力測量室6—分為二。 該壓力測量室6面對中央膜M7之壁,形成有均力板 6A和6B。該中央膜片7之周緣偽焊接在外殼1上面。整個 矽膜片8僳由一單獨之矽晶基質構成。 選擇硼等雜質擴散至該矽晶基質之一側上面,並加工 該基質之另一側,將其整個侧面蝕刻成一内凹膜,而形成 四個應變計80。此四個應變計80之運作方式是,當該矽晶 膜由於差壓ΛΡ而撓曲時,上述四個計表中有兩個會受到 張力,其他兩個則會受到壓縮力。此等四個應變計傺連接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A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 38 13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4 ) 形成一惠斯登電橋,以及其電阻之變化將可偵渊為該差壓 △ P中之變化。 一些引線81係各以其一端連接至窸變計80之接線。數 字82像顯示引線81之另一端該連接之氣密端子。支座9像 設有氣密端子,以及矽膜片8僳以低熔點玻璃等黏合方法 ,黏合在該支座9之壓力測量室6的端面上。 壓力入口室1 0和1 1 ,係分別形成外殼1與凸緣2間及 外殼1與凸緣3間。在此等壓力入口室10和11内,分別設 有液髏阻隔膜12和13,以及在外殻1面對此等液體阻隔膜 12和13之壁上面,形成有與該等液體阻隔膜12和13相類似 之均力板10A和1 1 A。 該等液髅阻隔膜12和13與對應均力板10A和11A所形成 之間隔,偽經由連通孔14和15連接至壓力測量室6。該等 液體阻隔膜12和13間之間隔,像填有類似矽酮油等液體 102與103。此等填充液體可經由連通孔16和17,到達矽膜 片8之頂面和底面。熵充液龌101和102偽由中央膜片7和 矽膜H8加以分開,但其在設計上像使此兩液醱醱積大致 相等。 以上之組態中,如果壓力係由高壓侧施加,則作用在 液體阻隔膜13上面之壓力,將可藉填充液醱102傳遞至矽 膜H8;而如果壓力係由低壓侧施加,則作用在液體阻隔 膜12上面之壓力,將可藉填充液體101傳遞至矽膜片8。 結果,矽膜H8將會依據該等高壓與低壓侧間之壓力 差而撓曲。此撓曲作用將以電氣方式由應變計80引出,並 I 訂 . A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 38 138 299479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5 ) .1 k±s» 兀 成 上 述 差 壓 之 測 量 0 然 而 f 此 裝 置 會 受 靜 壓 之 影 m 而 造 1 1 I 成 一 靜 壓 誤 差 0 1 1 I 為 補 償 此 靜 壓 誤 差 » 在 第 2 圖 中 所 示 矽 膜 Η 8 之 薄 壁 1 I 請 1 I 部 分 8a 和 厚 壁 部 分 8b上 面 * 設 有 擴 散 應 變 計 Gd和 G s 〇 薄 壁 先 閱 1 I 1 | 部 分 8 a 上 面 之 應 變 計 Gd 9 可 偵 測 薄 壁 部 分 8a 由 於 差 壓 Δ P 背 ιέ 1 I 之 1 所 致 之 變 形 〇 當 靜 壓 力 S p 加 至 整 個 偵 測 器 時 * 厚 壁 部 分 8b 注 意 1 事 1 上 面 之 應 變 計 Gs » 籍 感 測 該 等 矽 膜 片 8 與 支 座 9 間 之 變 形 項 再 1 填 差 所 致 矽 膜 片 8 之 變 形 便 可 偵 測 該 靜 壓 力 Sp 之 值 0 寫 本 袈 頁 1 在 此 一 情 況 下 t 該 等 應 變 計 Gd和 Gs 由 於 差 壓 Δ P所致 1 之 輸 出 變 化 » 係 顯 示 在 第 3 圖 中 9 以 及 該 等 應 變 計 Gd和 G s 1 1 由 於 靜 壓 力 Sp 所 致 之 輸 出 變 化 » 像 顯 示 在 第 4 圖 中 0 亦 即 1 1 1 如 果 加 有 差 壓 Δ P, 則不但應變計G d之輸出變化, 應變 訂 1 計 G s 之 輸 出 也 將 會 有 變 化 Ο 1 I 基 於 此 一 理 由 1 所 加 之 差 壓 Δ P偽使用下列可闞明其 1 1 關 偽 之 方 程 式 (1)〇 1 1 △ P = Σ n i = 0 Σ j = 0K 1 J X D d 1 X Ge J (1 ) 1 在 此 一 情 況 下 正 如 該 等 應 變 計 Gd和 Gs 之 輸 出 密 切 相 1 1 關 * 因 而 彼 等 輸 出 之 分 離 不 佳 » 其 所 存 在 之 問 題 是 t 需 要 1 1 較 高 级 數 (η ,ffl )之修正計算, 以及修正後尚無法得到夠高 1 1 之 4Gb 稍 確 度 因 此 9 其 靜 壓 力 特 性 不 佳 〇 | 本 發 明 之 巨 的 旨 在 解 決 此 等 問 題 9 以 及 提 供 一 種 具 有 1 1. 良 好 靜 壓 力 和 溫 度 特 性 之 差 壓 測 量 裝 置 〇 1 1 | 第 1 圖 偽 迄 今 一 般 所 用 一 傳 統 式 差 壓 測 量 裝 置 之 組 態 1 1 I 範 例 的 例 示 圖 9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X297公釐) 5 38138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6 ) 1 第 2 (BI 圖 俗 一 可 例 不 第 1 圖 之 主 要 部 分 之 細 節 的 繪 圖 * 1 1 I 第 3 圖 像 一 可 説 明 第 1 圖 中 所 示 裝 置 之 運 作 的 曲 線 圖 1 1 | 9 請 1 I 第 4 1^51 國 偽 另 一 可 說 明 第 1 ΠΒΙ 画 中 所 示 裝 置 之 運 作 的 曲 線 先 閱 1 I 讀 1 圖 9 背 1 I 之 1 第 5 圖 % 一 可 例 示 本 發 明 之 一 實 施 例 其 主 要 部 分 之 注 意 1 事 1 組 態 的 繪 圖 9 項 再 1 導 入 第 6 圖 % 一 可 說 明 有 蘭 第 5 圖 中 所 示 之 裝 置 , 其 真 實 舄 裝 頁 1 組 態 中 主 要 部 分 之 細 節 的 繪 圖 » 1 第 7 圖 係 一 沿 第 6 圖 中 之 Α- A線所截之横斷面圖; 1 1 第 8 Η 一 沿 第 6 [^51 圖 中 之 Β - B線所截之横斷面圖; 1 1 第 9 团 画 像 —* 沿 第 6 圖 中 之 C - C線所截之横斷面圖; 訂 1 第 10 圖 係 一 可 例 示 第 5 圖 中 所 示 之 裝 置 其 主 要 部 分 1 I 之 細 節 的 繪 Ιβ·! 圖 1 I 第 11 圖 顯 示 一 可 例 示 第 5 面 圈 中 所 示 之 裝 置 9 其 計 算 電 1 1 路 之 主 要 部 分 的 繪 圖 1 第 1 2 圖 % 一 可 說 明 第 5 ΠηΠ 圃 中 所 示 裝 置 之 運 作 的 曲 線 1ST m 1 1 1 9 第 1 3 靨 % 另 一 可 說 明 第 5 1^51 圖 中 所 示 裝 置 之 蓮 作 的 曲 線 1 1 1 圆 9 | 第 1 4 圖 傜 一 可 例 示 本 發 明 之 另 一 實 施 例 » 其 主 要 部 分 1 Γ 之 組 態 的 繪 圖 9 1 1 | 第 1 5圖 傲 一 可 例 示 本 發 明 第 三 實 施 例 9 其 主 要 部 分 之 1 1 組 態 的 繪 圖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6 38138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7 ) 1 第 1 6圖 係 一 可 例 示 本 發 明 第 四 實 施 例 9 其 主 要 部 分 之 1 I 組 態 的 播圈 $ 1 I 第 1 7圖 係 一 可 說 明 第 1 6圖 中 所 例 之 實 施 例 内 » 其 主 要 請 1 1 部 分 之 細節 的 繪 rst 圖 ; 先 閱 讀 1 1 第 1 8圖 像 一 可 說 明 有 關 第 17圖 中 所 示 之 部 分 > 其 計 算 背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填 寫 本 頁 1 1 電 路 之 主要 部 分 的 繪 圖 1 I 第 19圖傜 一 可 說 明 第 1 6圈 中 所 示 實 施 例 之 運 作 的 繪 _ 1 入 > 袈 1 第20圔 係 另 一 可 説 明 第 1 6圖 中 所 示 實 施 例 之 運 作 的 繪 1 I 圖 • 1 1 I 第21圖 涤 再 一 可 說 明 第 1 6圖 中 所 示 實 施 例 之 運 作 的 繪 1 1 圖 9 訂 1 第22圖偽 一 可 例 示 本 發 明 第 五 實 施 例 » 其 主 要 部 分 之 1 1 組 態 的 繪圖 f 1 1 第23圖 % 一 可 說 明 有 蘭 第 22圖 中 所 示 之 實 施 例 9 其 計 1 算 電 路 之主 要 部 分 的 繪 圖 1 I 第 2 4圖 像 一 可 例 示 本 發 明 第 - 實 施 例 $ 其 主 要 部 分 之 1 1 I 組 態 的 繪圖 » 1 1 1 第25園 係 一 可 說 明 有 關 第24圖 中 所 示 之 實 施 例 , 其 計 1 1 算 電 路 之主 要 部 分 的 繪 圖 9 1 第26圖 偽 一 可 例 示 本 發 明 第 七 實 施 例 * 其 主 要 部 分 之 1 組 態 的 繪圖 而 1 I 第 27圖 一 可 說 明 有 關 第 26圖 中 所 示 之 實 施 例 9 其 計 1 1 算 電 路 之主 要 部 分 的 繪 圖 >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7 38138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8 ) 1 第 5 圖 例 示 本 發 明 之 一 實 施 例 t 其 主 要 部分 之組 態 1 I 0 第 6 _ 係 說 明 有 關 第 5 圖 中 所 示 之 裝 置 9 其 真實 組態 之 1 1 1 主 要 部 分 的 細 節 Ο 第 7 _ 偽 一 沿 第 6 圖 中 之 A - A線所截之 r--S 請 1 1 I 横 斷 面 圖 〇 第 8 圖 僳 一 沿 第 6 圖 中 之 B - B線所截之横斷面 先 閱 讀 1 1 ISI 圖 〇 第 9 睡 圈 傜 一 沿 第 6 圖 中 之 C- C線所截之橫斷面圖。 背 之 注 意 事 1 1 I 在 此 等 繪 圖 中 » 如 第 1 圖 中 相 同 符 號 之 組 態, 像表 示 1 1 相 同 之 功 能 〇 在 下 文 中 將 僅 說 明 不 同 於 第 1 圖之 部分 0 項 再 填 1 入 第 一 測 量 室 2 1包 含 一 極 小 之 間 隙 9 其 設 於矽 基座 22 寫 本 袈 I 内 1 並 且 在 該 矽 基 座 之 一 側 22 a上面形成- -第- -测量膜2 3 1 1 I 〇 該 矽 基 座 22之 一 側 22 a表面上, 位於第- -測量膜23之對 1 1 I 側 > 設 有 一 極 淺 之 第 一 凹 面 24 0 1 1 訂 1 第 二 測 量 室25包 含 一 極 小 之 待 殊 間 隙 , 其 像設 於矽 基 座 22内 且 形 成 具 有 與 第 一 测 量 膜 2 3相 同 之 有 效 面積 的第 二 1 1 測 量 模 26 〇 該 矽 基 座 22之 一 側 2 2 a表面上, 位於第二測量 1 I 膜26之對 側 9 設 有 一 極 淺 之 第 二 凹 面 27 〇 1 支 座 28在 設 置 上 俗 使 其 ~ 側 28 a , 能與矽基座22之- 1 I 側 22a形成接觸, 以及能形成第- ·*凹面24和第三測量室29, 1 1 並 且 可 形 成 第 二 凹 面 27和 第 四 測 量 室 3 1 〇 1 1 而 且 > 第 一 第 二 第 三 和 第 四 測 量 室 2U 25n 29 1 1 和 3 1 » 在 過 量 壓 力 積 留 方 向 上 製 有 一 極 小 之間 隙, 以 1 1 便 在 施 加 遇 量 壓 力 畤 9 避 免 測 量 膜 因 上 述 積 留 之作 用而 破 1 f 裂 Ο 舉 例 而 f 該 間 隙 大 約 為 1 μ ffl 〇 在第5 圖中,上述積 1 I 留 方 向 上 之 間 隙 為 使 本 發 明 易 於 瞭 解 而 加 以 極 度放 大〇 1 1 1 數字32顯示 設 於 矽 基 座 22内 之 第 一 連 通 孔 ,以 及其 一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8 38 138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9 ) 1 側 上 面 之 测 曇 壓 力 PH , 傜 白 此 孔 之 一 端 導 入 * 而 其 另 一 端 1 1 I 則 像 與 第 三 測 量 室 29和 第 二 測 量 室 25連 通 0 數字33顯 示 設 1 1 I 於 矽 基 座 22内 之 第 二 連 通 孔 » 以 及 其 另 __. 倒 上 面 之 測 量 壓 ^-V 1 I 請 1 I 力 PL » 係 白 此 孔 之 —> 端 導 入 9 而 其 另 一 端 則 偽 與 第 四 測 量 先 閱 1 I 讀· 1 | 室 3 1和 第 一 測 量 室 21連通 〇 背 ώ 1 I 之 1 在 第 5 國 中 » 此 等 連 通 孔 之 連 接 9 偽 以 不 同 於 實 物 之 注 意 1 1 事 1 方 式 表 示 > 俾 幫 助 瞭 解 第 一 連 通 孔 32與該 等 第 三 測 量 室 29 項 再 1 蜂 和 第 二 測 量 室 25之 連 接 關 係 9 或 第 二 連 通 孔33與該 等 第 四 本 -ΖΓ 袈 I 測 量 室 31和 第 一 測 量 室 21之連接 關 僳 0 實 際 上 9 彼 等 連 接 貝 '—✓ 1 1 I 之 關 係 如 第 6 至 9 圖 中 所 示 〇 1 1 數字34顯示 上 述 可 偵 測 第 測 量 膜23内 所 産 生 之 應 變 I 1 的 第 —· 感 測 器 負 以 及 在 此 一 情 況 下 « 其 偽 使 用 剪 應 變 偵 測 訂 1 元 件 〇 數字35顯示 上 述 可 偵 測 第 二 測 量 膜26内 所 産 生 之 應 1 變 的 第 二 感 測 器 9 以 及 在 此 一 情 況 下 » 其 傜 使 用 剪 應 變 偵 1 I 测 元 件 0 1 以 上 各 像 使 用 剪 應 變 偵 测 元 件 之 第 一 感 测 器34和第 二 1 I 感 m 器 35 » 偽 如 第 1 0圖 中 所 示 f 分 別 位 於 第 一 測量膜2 3和 1 1 第 二 測 量膜26上 面 〇 1 1 數 字36顯示 一 計 算 電 路 9 其 如 第 1 1圖 中 所 示 9 可 計 算 1 1 第 一 感 m 器 34之 输 出 與 第 二 感 測 器 35之 輸 出 間 的 差 值 0 在 | 第 1 1圖 中 t 數 字 361顯示- -可供應電颸給該等第- -感測器 1 f 34和 第 二 感 測 器 35之 電 源 供 應 器 » 數 宇 362和363顯 示 兩 可 I 1 I 分 別 將 該 等 第 一 感 器 3 4和 第 二 感 測 器 35之 輪 出 加 以 放 大 1 1 1 的 放 大 器 » 以 及 數 字 3 6 4顯示- -可將該等放大器362和363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9 38138 299479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五、 發明説明(1 〇 ) 1 之 输 出 中 的 差 值 加 以 放 大 的 差 動 放 大 器 0 1 I 數 字37顯示 一 可 將 測 量 壓 力 PH導 入 第 一 連 通 孔 32之 壓 1 1 I 力 入 P 孔 〇 數 字 38顯 示 一 可 將 測 量 壓 力 PL導 入 第 二 連 通 孔 請 先 閱 讀 背 之 1 1 I 33之 壓 力 入 P 孔 〇 1 1 I 在 以 上 之 組 態 中 参 該 高 壓 侧 测 量 壓 力 PH % 經 由 第 —. 1 1 連 通 孔 32 供 應 至 第 三 LB|| Wi 量 室 29和第 二 測 量 室 25 〇 該 低 壓 注 意 事 1 1 側 測 量 壓 力 PL 偽 經 由 第 二 連 通 孔 33 » 供 應 至 該 等 第 四 测 項 再 1 Jk 量 室 3 1和 第 ~* 測 量 室 2 1 0 本 頁 ,衣 I 依 據 該 等 高 壓 側 壓 力 PHD 低 壓 側 壓 力 PL間 之 壓 力 差 * 1 1 I 該 等 第 一 測 量 膜 23和 第 二 測 量膜26將 會 撓 曲 並 産 生 應 變 0 1 1 I 此 等 應 變 將 可 以 電 氣 方 式 由 第 一 感 測 元 件34和第 二 感 測 元 1 1 訂 1 件 35加 以 測 置 0 使 用 計 算 電 路 36 » 計 算 第 一 感 m 器 34之 输 出 和 第 二 感 1 1 測 器 35之 輪 出 » 便 可 測 得 該 差 壓 0 1 | 換 —a-. 之 , 該 等 第 一 測 量膜23和 第 二 测 量 膜 26 由 於 彼 1 等 有 效 面 積 幾 乎 相 同 , 將 會 沿 幾 相 反 之 方 向 變 形 0 第 —* 感 1 I 測 器 元 件 34之 計 表 输 出 G 1 9 和 第 二 感 測 器 元件35之計表輪 1 1 出 G2 將 如 第 1 2圖 中 所 示 f 可 相 對 於 差 壓 Δ P = P Η -Ρ L而輸 1 1 出 «S* 兀 全 反 相 之 輸 出 值 » 然 而 , 如 果 施 加 靜 壓 力 S ρ =Ρ Η = Pl I 1 1 則 第 一 測 量 膜 23之 變 形 • 將 會 等 於 第 二 測 量 膜26之 變 形 * 1 1 以 及 彼 等 之 輸 出 將 會 如 第 1 3圖 所 示 幾 乎 相 等 〇 1 [ 如 果 使 第 一 感 測 器 元 件 34之 計 表 輸 出 G 1 和 第 二 感 測 1 I 器 元 件 35之 計 表 輸 出 G 2 • 如 同 下 列 方 程 式 (2 )中- -樣加以 1 1 I 相 減 t 則 將 可 得 到 一 正 比 差 壓 Δ P之输出, 使其成為- -變 1 1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10 38 13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n ) 化量兩倍於各自输出之變化量的輸出U。 如果使第一感測器元件34之計表输出Gi,和第二感測 器元件35之計表輸出G2,如同在下列方程式(3)中一樣加 以相加,則可得到一僅随靜壓力S p變化而不受差壓△ P影 播之输出V。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此 輪 出 V 可 用作 一 靜壓 力 信 OJn 彌 〇 此 靜 壓 力信 號 可 用作 高 精 密 之 計 算 9 諸如 由 於靜 壓 力 所 致 靈 敏 度 變化 之 修 正作 用 0 Δ Ρ = ϋ = G ϊ -G 2 (2) S p =V = G 1 + G 2 ( 3) 誠 如 以 上 所 述, 有 效面 積 相 同 之 第 一 測 量膜 2 3和 26 , 能 以 半 導 醞 m 加 工技 術 ,精 確 地 形 成 於 一 矽 基座 22上 面, 以 及 該 等 第 一 測 量膜 23和第 二 測 量 膜 26 * 在 組態 上 係 使用 該 等 連 通 孔 3 2和 33 , 彼 此在 相 反 方 向 上 作 用 〇 其 結 果 是 (1 )可得- -有闋第- -應變偵測元件34之輸出, 與第二 應 嫌 寶 偵 «Hi 測 元 件 35之輪 出 的相 減 值 信 號 9 而 成 為一 僅 對 差壓 △ P有極高整敏度之信號。 (2 :)而且, 其輸出中之速度變化i :靈 敏 度 ),像兩倍於 單 獨 元 件 之 輸 出 者。 (3) ϊ η ί 1 - -有關聋 % - -應! Ψ ί 貞ϋ η 7 ΐ i 牛34之幸 _出, ί SI 5 % 二 應 變 偵 測 元 件 35 >之輸 出 的相 加 值 信 號 » 而 成 為一 僅 對 靜壓 力 S F ,有 極 高 整 敏 度之 信 ty& 嫌。 (4 [)因此, 單單相減運算或相加蓮算便可提供高度精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摩規格(210'x騰釐) 38138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12 ) 1 # 確 之 差 壓 信 P上 m △ P或靜壓力信號S P 〇 1 | (5)由左 >在方程式(4) 所 示之 計算 中, 該 等 差 壓 信 QM m 1 I Δ P與靜壓力信號S P間, 就較高精確度而言, 僅有少量之 諸 1 1 先 1 相 互 影 礬 9 採 用 少 量之 計 算 级數 (n , m )便已足夠。 閱 讀 1 1 (6)除靜壓力S P外之其他特性,例如溫度特性, 亦可 背 1 1 偵 測 | 藉 該 等 第 應 變 偵 測元 件 34之輸 出, 與第 二 應 變 兀 件 意 事 1 35之 輸 出 的 相 減 值 而加 以 消 除, 故能 提供 優 異 之 溫 度 特 性 項 再 ύ 1 〇 寫 本 袈 頁 1 第 1 4圖 僳 例 示 本發 明 之 S — 實施 例, 其 主 要 部 分 之 組 1 1 態 〇 1 1 I 在 此 一 實 施 例 中, 傷 使 用其 自然 頻率 可 隨 應 變 之 改 變 1 1 訂 而 變 化 的 振 動 樑 41 和42 9 作 為該 等第 一感 測 器 34和 第 二 感 1 測 器 35 〇 此 實 施 例 所具 有 之 優黏 是, 能夠 使 用 頻 率 倍 號 作 1 1 為 m 量 信 號 0 1 1 該 差 壓 Δ P之信號僳如下文所示加以計算。 丄 令 有 關 差 m Δ P所産生高低壓之信號中的改變量分別 1 1 為 f Η 和 f L » 並 且 令 有關 靜 壓 力Sp 所産 生高 壓 和 低 壓 之 信 號 1 1 I 中 的 改 變 量 分 別 為 f H S 和 f L £ 0 1 1 1 誠 如 前 文 所 述 ,正 如 第 一測 量膜 2 3和 第 二 測 量 膜 26係 1 1 以 相 反 相 位 運 作 9 該差 壓 Δ P之輸出信號, 可如下文所示, 1 藉 計 算 來 白 振 動 樑 4 1和 42之 信號 中之 差值 而 得 到 : 1 1 差 壓 Δ P = Ph-Pl 1 | =κ .(f Η 0 - f L 0 ) (4 [) 1 I 此 處 it 10 c =總高壓側輸出信號之改變量,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關家標準(CNS ) Μ規格(2獻歸们 3813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 3 ) fLO =總低壓側輸出信號之改變量,以及 K = 一常數。 由於 fHO=fH+fHS (5) fLO=-fL+fLS (6)
以及其視為fHS = fLS 差壓△ P = K[fΗ- ( _f L) ] (7) 第15_像一可例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其主要部分之 組態的繪圖。 在此一實施例中,面對該等第一測量膜23和第二測量 膜26,以同心圓方式安排在支座28之表面28a上的兩組電 極51、52和53、54係分別用作該等第一感測器34和第二感 測器35。此安排方式所具有之優點是,可使用電容信號作 為該等測量信號。 該差壓信號ΔΡ可如下文所示加以計算。令差壓AP在 該等電極51、52與第一測量膜23間所産生之電容信號,和 該等電極53、54與第二測量膜26間所産生之電容信號,分 別為Chi、Ch2、Cli、和CL2,以及令靜壓力Sp所産生之信 號,分別為Chsi、CHS2、Clsi、和CLS2。由於該等測量膜 23和26如前文所述,係以相反相位蓮作,有關之輪出 信號可藉下文所示之計算得到。 該等測量膜23和26之位移,S ho和S l〇像表示為: - J. ^ 旁 、vd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δ ho = K (Ch2-Chl) (8) δ L0=K(Cl2-Cli) (9) 該等位移δ H0和δ L0復被分割成差壓和靜壓力成分: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3813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4 ) δ ΗΟ=δ Η+δ HS (10) δ LO= - δ L+δ LS (11) 所以,方程式(8 )和(9 )間之差值將構成該差壓信號, 以及方程式(8)和(9)間之和值將構成該靜壓力信號。
差壓△ P
-5 HO-δ LO =K{(Ch2-Chi)-(Cl2-Cli)} (12) 結果,在本發明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中, (1) 藉計算第一應變偵測元件之輸出與第二應變偵測 元件之輸出的差所得之信號,可成為一僅對差壓有極高鋈 敏度之信號; (2) 而且,其輸出中之速度變化(菝敏度)將加倍; (3) 藉計算第一應變偵測元件之輸出與第二應變偵測 元件之輸出的和所得之信號,可成為一僅對靜壓力有極高 靈敏度之信號; (4) 因此,單單其相減值或相加值,便可提供高度精 確之差壓信號或靜壓力信號。 (5) 由於在該等差壓信號與靜壓力信號間,僅有少量 之交互影鬱,如果有必要時少量之計算级數便可得到較高 之精確度;以及 (6) 除靜壓力外之其他特性,例如溫度特性,亦可藉 該等第一應變偵測元件之輸出,與第二應變偵測元件之輸 出的計算差值而加以消除,故能提供優異之溫度待性。 而且,本發明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具有之優點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ΓΓ777 14 3 ο 1 〇 8 m n I vn^ n i··^^ ϋ·^ fa ^^^^1 a^m #—^1· I 、 ^ 穿 ’ν'口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I5 ) 1 ·. 量 9 可 使 用 類 比 信 號 作 為 測 量 信 OJb m 〇 本 發 明 依 據 申 m 專 利 1 I 範 圍 第 3 項 所 具 有 之 優 點 是 9 可 使 用 頻 率 信 號 作 為 測 量 信 1 1 1 號 0 本 發 明 依 據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4 項 所 具 有 之 優 點 是 » 可 ^-V 1 1 請 I 使 用 電 容 信 號 作 為 測 量 信 號 Ο 先 閱 1 I 1 | 總 結 上 文 , 本 發 明 依 據 申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1、 2 3和4 背 ιέ 1 I 之 1 項 9 能 夠 實 現 其 靜 壓 力 和 溫 度 待 性 均 十 分 優 異 之 半 導 體 差 注 意 1 1 1 壓 測 量 裝 置 0 項 1 導 另 一 方 面 9 第 11 圔 中 所 示 之 計 算 電 路 36 9 至 少 需 要 放 寫 本 袈 頁 1 大 器 362和363及 差 動 放 大 器 36 4 , 此將使得其計算電路十 1 I 分 繁 雜 而 昇 高 其 製 造 成 本 〇 1 1 第 1 6 圖 偽 一 可 例 示 本 發 明 第 四 實 施 例 t 其 主 要 部 分 之 1 1 組 態 的 繪 圖 〇 第 1 7 |〇| 國 像 第 16 面 國 中 所 例 示 之 實 施 例 内 » 其 測 訂 1 量 膜 之 平 面 t 並 且 說 明 第 16 圖 中 之 主 要 部 分 的 細 節 0 第 18 1 1 圖 像 一 可 說 明 有 蘭 第 1 7 國 中 所 示 之 部 分 9 其 計 算 電 路 之 主 1 I 要 部 分 的 繪 圖 0 在 此 諸 圖 中 9 該 等 具 有 如 第 5 圖 中 相 同 符 1 —«S, 號 之 組 件 t 係 表 示 相 同 之 功 能 〇 在 以 下 之 說 明 中 9 將 僅 解 1 I 釋 不 同 於 第 5 圖 |τΓΤ| 中 之 部 分 〇 1 1 在 第 16 圖 中 9 數 字 61 和 62係 表 示 該 等 可 偵 測 第 一 測 量 I 1 膜 23 内 所 産 生 之 應 變 的 第 一 感 測 器 1 和 第 一 感 測 器 2 , 以 1 1 及 係 如 第 17 圖 中 所 示 9 沿 一 垂 直 於 第 一 測 量 膜 23之 方 向 » | 而 安 排 貼 在 其 側 邊 上 面 〇 在 此 一 情 況 下 t 該 等 應 變 計 表 偽 1 | 用 作 該 等 感 測 器 Ο 1 1 I 數 字 63和 64像 表 示 該 等 可 偵 測 第 二 Jiiii m 量 膜 26 内 所 産 生 1 1 I 之 應 變 的 第 二 感 測 器 1 和 第 二 感 測 器 2 , 以及係如第1 7圖 1 1 1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3813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B7五、發明説明(16 ) 中所示,沿一垂直於第二測量膜26之方向,而安排阽在其 側邊上面。在此一情況下,該等應變計表係用作該等感測 器。 數字65係一計算電路,其組態如第18圖中所示,可藉 計算該等第一感測器61和62所成之輸出,與該等第二感測 器63和6 4所成之輸出間的差值,而得到能與上述待測量之 差壓相對應之電氣輸出信號。 數字651係一設於計算電路65内之電橋,此電橋651所 具有之組態,可如第18圖中所示,使該等第一感測器61和 62連接在彼此相對之臂中,以及使該等第二感測器63和64 連接在彼此相對之其他臂中。此意謂第一感測器1,61、第 二感測器1,63、第一感测器2 ,62、和第二感测器2,64,在 第18圖中偽繞順時鐘方向而安排在電橋651之各臂中。 數字652偽表示一電源供應器,其可提供電壓於一連 接至感測器61和63之電源供應端子,與一連接至感測器62 和64之另一電源供應端子間。 數字653偽表示一放大器,其可將一連接感測器61和 64之輸出端子,與另一連接至感測器63和62之輪出端子間 I I I - - - «II m 1 Ηκ I ^^1 I ^^1 K ^-/ 1 .¾. 、言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和 3 6 器 測 感 二 第 與 2 6 和 11 6 器 〇 測 大感 放一 以第 加等 出該 輸 的 度 溫 就 但 變 應 1 同 之 壓 差 測所 待於 一 基 關可 有 , 得 使 性 稱 對 之 置 位 排 安 測 偵 可 言第 而和 力 6 壓1, 靜器 和測 化感 變一 第 器 测 感 〇 一 變 第應 及之 以同 • 相 變一 應另 一 測 同偵 測夠 偵能 夠 , bb 4 _ 6 , 2 63器 1,測 器感 測 二 感第 二 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8138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17 ) 1 • 所 以 9 在 如 第 18 圖 中 所 示 之 連 接 方 式 中 » 即 使 加 有 溫 1 I I 度 變 化 或 靜 壓 力 • 如 果 該 等 第 —- 感 測 器 1 , 61 和 第 二 感 測 器 1 1 I 1 , 63有 改 變 t 電 橋 65 1之输出將不會有變化。 同理, 如果 請 1 1 1 該 等 第 一 感 測 器 2 , 6 2和 第 二 感 測 器 2 , 64有 改 變 9 電 橋 65 1 閱 讀 1 1 之 输 出 也 將 不 會 有 變 化 〇 背 1 I 之 1 I 在 此 組 態 中 » 有 一 高 壓 m 測 量 壓 力 Ρη » 可 經 由 第 —· 注 意 1 1 事 1 連 通 孔 32 t 加 至 該 等 第 三 測 量 室 29和 第 二 测 量 室 25 中 0 有 項 再 1 填 一 低 壓 側 測 量 壓 力 Pl • 可 經 由 第 二 連 通 孔 33 加 至 該 等 第 爲 本 百 裝 I 四 測 量 室 31和 第 一 測 量 室 21 中 0 1 1 1 誠 如 第 19 圖 中 所 示 » 該 等 第 一 測 量 膜 23和 第 二 測 量 膜 1 1 | 26 可 對 m 該 等 高 壓 側 測 量 壓 力 P Η 與 低 壓 側 測 置 壓 力 Pl 間 1 1 訂 1 之 壓 力 差 而 撓 曲 並 産 生 應 變 〇 此 等 應 變 量 將 可 以 電 氣 方 式 > 受 到 該 等 第 一 感 測 器 61和 62與 第 二 感 測 器 6 3和 64的 偵 1 1 測 〇 1 1 計 算 電 路 65可 使 用 電 橋 651 , 計算該等第- -感測器61 丄 和 62之 輪 出 » 與 第 二 感 m 器 63和 64之 輸 出 間 的 差 值 9 並 且 1 I 輸 出 一 對 應 於 待 測 差 壓 輸 出 信 號 以 及 同 時 降 低 由 於 靜 壓 1 1 I 力 和 溫 度 所 致 之 誤 差 〇 亦 W 参 在 該 等 第 一 感 測 器 6 1 和 62與 1 1 第 二 感 测 器 63和 64 中 9 彼 等 之 電 阻 變 化 率 △ R/R , 就靜壓 1 1 力 和 溫 度 而 i 如 第 20圖 中 所 示 幾 近 相 等 0 因 此 t 只 要 有 1 颺 該 等 第 一 感 測 器 6 1 和 62中 之 差 壓 的 霄 阻 變 化 率 Δ R/ 'R , 1 ί 與 該 等 第 二 感 測 器 63和 64者 相 同 但 相 位 相 反 電 橋 輸 出 1 1 Ob之 電 阻 變 化 率 Δ R/ Ίί便會變得很小 >所J 電橋輸> il Ob 1 1 之 電 阻 變 化 率 Δ R/R , 將會如第21圖| ί所示變得很大 ,因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7 38138 A7 B7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18 ) 1 此 I 僅 測 量 電 橋 65 1之輸出, 便能夠降低由於靜壓力和溫 1 1 I 度 所 致 之 誤 差 〇 1 1 結 果 9 使 用 分 別 設 置 在 兩 测 量 膜 23和 26上 面 、 並 藉 上 1 I 請 1 I 述 待 測 差 壓 而 連 接 成 相 位 相 反 之 第 一 感 測 器 61 和 62與 第 二 先 閱 1 I 讀 1 | 感 測 器 63和 64 » 組 合 而 成 電 橋 65 1 , 便可使計算電路65簡 背 1 | 之 1 化 f 並 降 低 其 製 造 成 本 〇 實 際 上 * 計 算 電 路 36 中 需 要 三 個 注 意 1 事 1 放 大 器 f 而 計 算 電 路 65 中 中 則 僅 需 要 一 個 放 大 器 0 項 再 丄 第 22 圖 俗 一 可 例 示 本 發 明 第 五 實 施 例 9 其 主 要 部 分 之 寫 袈 1 1 組 態 的 繪 圖 0 在 此 —- 實 施 例 中 t 數 字 7 1 和 72係 表 示 該 等 可 1 偵 測 第 一 測 量 膜 23 内 所 産 生 之 應 變 的 第 一 感 測 器 1 和 第 一 1 1 感 測 器 2 , 以及傑如第22圖中所示, 沿- -與第- -測量膜23 1 1 成 水 平 之 方 向 9 而 安 排 貼 在 其 側 邊 上 面 0 訂 1 數 宇 7 3和 74係 表 示 該 等 可 偵 測 第 二 測 量 膜 26 内 所 産 生 1 | 之 應 變 的 第 二 感 測 器 1 和 第 二 感 測 器 2 , 以及僳如第22圖 1 I 中 所 示 沿 一 與 第 二 測 量 膜 26成 水 平 之 方 向 » 而 安 排 貼 在 1 1 其 侧 邊 上 面 〇 1 數 字 75像 一 計 算 電 路 , 其 組 態 如 第 23圖 中 所 示 » 可 藉 1 1 計 算 該 等 第 一 感 測 器 71 和 72所 成 之 輸 出 i 與 該 等 第 二 感 測 1 1 器 7 3和 7 4所 成 之 輸 出 間 的 差 值 9 而 得 到 能 與 上 述 待 測 量 之 1 1 差 壓 相 對 應 之 電 氣 輸 出 信 號 0 1 I 數 宇 75 1係- -設於計算電路75内之電橋, 此電橋751 所 1 1 ] 具 有 之 組 態 f 可 如 第 2 3 面 圖 中 所 示 ί 使 該 等 第 一 感 測 器 7 1 和 1 1 1 72 連 接 在 彼 此 相 對 之 臂 中 9 以 及 使 該 等 第 二 感 測 器 7 3和 74 1 1 連 接 在 彼 此 相 對 之 其 他 臂 中 0 此 意 謂 第 一 感 測 器 1 , 7 1 第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8 38138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19 ) 1 • 二 感 測 器 1 , 73 第 —^ 感 測 器 2 , 72 和 第一 感測 器 2 , 74 t 在 1 1 第 23 圖 中 % 繞 順 時 鐘 方 向 而 安 排 在 電 橋751之各臂中。 1 1 數 字 7 5 2傲表示_ -電源供應器, 其可提供電壓於電橋 1 I 請 1 I 751 中- -連接至感測器7 1和73之電源供應端子, 與~ -連接 龙 閱 1 1 讀 1 1 至 感 測 器 7 2和 74之 另 一 電 源 供 m 端 子 間。 背 1 1 之 1 數 字 7 5 3偽表不一 -放大器, 其可將電橋751 中 一 連 接 感 1 1 測 器 7 1 和 74之 輪 出 端 子 t 與 另 一 連 接 至感 測器 73和 72之 輸 項 1 填 .我 出 端 子 間 的 輸 出 加 以 放 大 0 在 以 上 之 組態 中, 其 運 作 及 效 寫 本 装 果 偽 與 第 16 圖 中 所 例 示 之 實 施 例 的 相 同。 頁 1 1 第 24 圖 像 一 可 例 示 本 發 明 第 實 施例 ,其 主 要 部 分 之 1 1 組 態 的 綸 EBQ 圖 0 在 此 一 實 施 例 中 數 字 8 1和 82係 表 示 該 等 可 1 I 偵 測 第 一 測 量 膜 23 内 所 産 生 之 應 變 的 第一 感測 器 1 和 第 一 訂 I 感 測 器 2 , 以及係如第24圖中所示, 平行於第- -測量膜23 1 1 1 之 一 側 9 而 安 排 接 近 於 第 —' 測 量 膜 23之中 央。 1 1 1 數 字 83和 84换 表 示 該 可 偵 測 第 二 測量 膜26 内 所 産 生 之 1 1 應 變 的 第 二 感 MMI 拥 器 1 和 第 二 感 測 器 2 , 以及係如第24圖中 1 所 示 t 平 行 於 第 二 測 量 膜 26之 - 側 邊 ,而 安排 接 近 第 二 量 1 1 膜 26 之 中 央 〇 在 此 一 情 況 下 f 矽 基 座 22係 採用 一 (1 10)圓 1 I 晶 片 0 此 僳 由 於 如 果 使 用 — (1 1 0 )圖晶片, 即使是在第- 1 I 測 量 膜 23之 中 央 及 第 二 測 量 膜 26 之 中 央, 彼等 應 變 計 亦 很 1 I 靈 敏 〇 1 1 數 字 85像 計 算 電 路 » 其 組 態 如 第25圖中 所 示 9 可 藉 1 I 計 算 該 等 第 一 感 測 器 81 和 8 2所 成 之 輸 出, 與該 等 第 二 感 測 1 1 器 8 3和 8 4所 成 之 輸 出 間 的 差 值 » 而 得 到能 與上 述 待 測 量 之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 OX 297公釐) i g 3 8 13 8 299479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〇 ) 差壓相對應之電氣輸出信號。 數宇851係一設於計算電路85内之電橋,此電橋851所 具有之組態,可如第25圖中所示,使該等第一感測器81和 82連接在彼此相對之臂中,以及使該等第二感測器83和84 連接在彼此相對之其他臂中。此意謂第一感測器1,81、第 二感測器1,83、第一感測器2,82、和第二感測器2,84,在 第25圖中傜繞順時鐘方向而安排在電橋851之各臂中。 數字852俗表示一電源供應器,其可提供電壓於電橋 851中一連接至感测器81和83之電源供應端子,與一連接 至感測器82和84之另一電源供應端子間。 數字853係表示一放大器,其可將電橋851中一連接感 測器81和84之輸出端子,與另一連接至感測器83和82之输 出端子間的輸出加以放大。在以上之組態中,其蓮作及效 果你與第16圖中所例示之實施例的相同。 第26圖像一可例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其主要部分之 組態的繪圖。在此一實施例中,數字91偽表示一可偵測第 一測董膜23内因待测差壓而産生之應變的第一感測器,以 及此第一感測器91俱如第26圖中所示,安排沿著第一測量 膜23之垂直側邊。 數字93係表示一可偵測第二测量膜26内因待测差壓而 産生之應變的第二感測器,以及此第二感測器93係如第26 圖中所示,安排沿箸第二測量膜26之垂直侧邊。 數字92和94偽如第26圖中所示,表示兩設在矽基座22 上面、對稱分佈在該等第一和第二測量膜23和26附近之第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袈· '1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0 38 13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38 138 A7 B7 五、發明説明(2 1 ) 三和第四感測器。 數字95係一計算霉路,其組態如第27圖中所示,可藉 計算第一感測器91所成之輸出,與第二感測器93所成之輸 出間的差值,而得到能與上述待測量之差壓相對應之電氣 輸出信號。該等第三和第四感測器92和94在設置上,可有 效地得到該等靜壓力和溫度之補償作用。 數字951偽一設於計算電路95内之電橋,此電橋951所 具有之組態,可如第27圖中所示,使該等第一感測器91和 第三感測器92連接在彼此相對之臂中,以及使該等第二感 測器93和第四感測器94連接在彼此相對之其他臂中。此意 諝第一感測器91、第二感測器93、第三感測器92、和第四 感測器94,在第27圈中僳繞順時鐘方向而安排在電橋951 之各臂中。 數字952傜表示一電源供應器,其可提供電壓於電橋 951中一連接至第一感測器91和第二感測器93之電源供應 端子,與一連接至第三感測器92和第四感測器94之另一電 源供應端子間。 數字953像表示一放大器,其可將電橋951中一連接第 一感測器91和第四感測器94之輸出端子,與另一連接至第 二感測器93和第三感測器92之輸出端子間的輸出加以放大 。在以上之組態中,其蓮作及效果係與第16圖中所例示之 實施例的相同。 而且,在以上之實施例中,其解釋電橋651、751、或 851係分別由第一感測器61和62、71和72、或81和82,以 2 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年
-、1T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2 2 ) V 1 及 第 二 感 測 器 6 3和 64 、 7 3和 74 、 或 83和 84所 構 成 〇 然 而 1 1 I 其 並 非 僅 限 於 如 第 26 圖 中 所 示 之 組 態 〇 簡 之 9 將 至 少 一 1 1 個 第 一 感 測 器 和 至 少 一 値 第 二 感 測 器 f 安 排 在 相 鄰 之 臂 中 1 I 請 1 I 便 足 以 組 成 —* 可 作 為 差 壓 偵 測 工 具 之 電 橋 f 而 得 到 能 與 先 閱 1 I 讀 1 I 上 述 待 測 量 之 差 壓 相 對 應 之 電 氣 輸 出 信 OM m 0 亦 即 » 該 電 橋 背 ι6 1 1 之 1 之 另 兩 臂 可 由 —* 般 之 電 阻 元 件 組 成 〇 意 1 華 1 此 外 » 在 以 上 之 實 施 例 中 其 解 釋 偽 使 用 矽 基 座 22 〇 項 再 1 填 然 而 » 其 並 非 僅 限 於 此 而 已 9 故 舉 例 而 、-· 其 可 使 用 砷 化 寫 本 裝 1 鎵 基 質 或 m 化 矽 基 質 0 總 之 ί 該 裝 置 可 形 成 在 任 一 半 導 體 頁 1 1 上 面 0 1 1 雖 然 其 在 以 上 之 實 施 例 中 解 釋 » 第 二 测 量 膜 26俱 與 第 1 1 一 測 量 膜 23具 有 相 同 之 有 效 面 積 9 其 像 有 利 但 非 僅 受 限 於 訂 I 此 0 舉 例 而 言 • 如 果 第 —- 測 量 膜 23之 厚 度 不 同 於 第 二 測 量 1 I 膜 26者 9 其 便 不 須 要 有 相 同 之 有 效 面 積 〇 如 果 兩 测 量 膜 之 1 I 有 效 面 積 不 同 > 彼 等 是 否 使 用 修 正 像 數 加 以 修 正 便 無 蘭 緊 1 1 要 〇 簡 之 9 有 兩 測 量 膜 2 3和 26便 已 足 夠 〇 1 誠 如 以 上 所 述 t 本 發 明 依 據 申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5 至 7 項 1 1 t 可 在 — 較 簡 單 之 方 式 下 構 成 該 計 算 電 路 * 以 及 可 使 用 一 1 1 第 一 感 測 器 和 第 二 感 測 器 9 設 於 各 兩 測 量 膜 上 面 > 而 組 1 | 織 成 一 電 橋 9 以 便 能 降 低 其 製 造 成 本 > 該 兩 測 量 膜 在 形 成 I 上 可 因 一 待 測 差 壓 而 以 相 反 之 相 位 蓮 作 0 因 此 9 本 發 明 依 1 ! I 據 串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5, 6和 7 項 » 可 實 現 一 靜 壓 力 和 溫 度 特 1 1 I 性 十 分 優 異 之 半 導 體 差 壓 測 量 裝 置 9 以 及 可 提 供 一 低 成 本 1 1 之 差 壓 偵 測 工 具 〇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 2 3 8 1 3 8

Claims (1)

  1.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半導體差壓測量裝置,其中之測量室像設在測量 膜之對侧,此裝置包含如下: (1) 一設於半導體基座之一表面附近的第一測量室 ,和形成於此第一測置室之同一基質表面側上面的第 一測量膜; (2) —設置於該矽基座之一表面上,而位於第一測 量膜面對第一測量室之表面上的第一凹面; (3) —設於半導體基座之一表面附近的第二测量室 ,和形成於此第二測量室之同一基質表面側上面的第 二測量膜; (4) 一設置於該基座之一表面上,而位於第二測量 膜面對第二測量室之表面上的第二凹面; (5 )—支座,其表與半導體基座之表面形成接 觸,以及能以第一凹面$儀\ 一第三測量室,並且以第 二凹面形成一第四測量n (6 )在該半導體基質^一第一連通孔,其一端 \φ 可導入一测量壓力,其另可與該等第三和第二測 量室連通; (7) 在該半導體基質内設置一第二連通孔,其一端 可導入另一測量壓力,其另一端可與該等第四和第一 測量室連通; (8) —第一感測器,其可偵測第一测量膜内因待測 量之差壓而産生的應變或位移; (9) 一第二感測器,其可偵測第二测量膜内因待測 --------{ 裝------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23 38 138 六、申請專利範圍 量之差壓而産生的應變或位移;以及 (10)—計算電路,其可計算第一感測器之輪出與 第二感測器之輸出間的差值,而作為能與上述待测量 之差壓相對應之輪出。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差壓測量裝置,其中 僳使用應變計作為該等第一和第二感測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差壓測量裝置,其中 係使用振動應變感測器作為該等第一和第二感測器。 4. 如申請專利範圃第1項之半導體差壓測量裝置,其中 僳使用電容感測器作為該等第一和第二感測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差壓測量裝置,其中 所之計算電路,僳一包含一電橋,其組態包含至少一 第一感测器和一第二感測器,以便用作該計算電路, 以及其安排可將該等第一和第二感測器放置在該電橋 之相鄰臂中,而得到能與該待測量之差壓相對應之输 出電氣信號。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6.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5項之半導醱差壓測量裝置,其包 含: 第三和第四感測器,彼等在設置上傜相對於該半 導體基質上之第一和第二測量膜而彼此稱;以及 一種差壓偵測工具,其在上安排上是,將該等第 一和第二感測器,分別放置在該電橋之兩臂中,而使 上述兩臂之連接端子,連接至該電橋之一電源供應端 __子,以及將該等第三和第四感測器,分別放置在該電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4 38138 A8 Βδ C8 D8 々、申請專利範圍 橋之另兩臂中,而使此另兩臂之連接端子,連接至該 電橋之另一電源供應端子,以便得到能與該待測量之 包第使端臂一應 其等而應兩另對 ,該 ,供另之相 置將中源之橋壓 裝 ,臂電橋電差 董是兩一電該之 測上之之該至量 壓排橋橋在接測 差安電電置連待 體上 該該放 ,該 。導在在至別子與 號半其置接分端能 信之 ,放連 ,接到 氣 項具別 ,件連得 電 5H 分子元之便 出第測 ,端阻臂以 。 輸圍偵器接電兩 ,號 的範壓測連兩另子信 應利差感之將此端氣 對專種 二臂及使應電 相誚一 第兩以而供出 壓申:和述,,源输 差如含一上子中電的 --------{裝------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5 38 138
TW085105986A 1995-07-14 1996-05-21 TW2994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7178745A JP3080212B2 (ja) 1995-07-14 1995-07-14 半導体差圧測定装置
JP8026749A JPH09218121A (ja) 1996-02-14 1996-02-14 半導体差圧測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99479B true TW299479B (zh) 1997-03-01

Family

ID=26364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5105986A TW299479B (zh) 1995-07-14 1996-05-21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5959213A (zh)
EP (1) EP0753728A3 (zh)
KR (1) KR100186938B1 (zh)
CN (1) CN1089895C (zh)
AU (1) AU683195B2 (zh)
BR (1) BR9602506A (zh)
CA (1) CA2173786C (zh)
DE (1) DE753728T1 (zh)
TW (1) TW2994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09846C1 (de) * 1997-02-28 1998-04-02 Siemens Ag Druckdifferenz-Meßumformer
DE19743288A1 (de) * 1997-09-30 1999-04-22 Siemens Ag Mikromechanischer Sensor
US6121269A (en) * 1999-02-22 2000-09-19 Henry; James P. Reduction of hair growth
EP1236974A1 (fr) 2001-03-01 2002-09-04 Seyonic SA Dispositif pour mesurer une pression en deux points d'un écoulement fluidique
WO2005058133A2 (en) * 2003-12-11 2005-06-30 Proteus Biomedical, Inc. Implantable pressure sensors
US7188528B2 (en) * 2004-04-23 2007-03-13 Kulite Semiconductor Products, Inc. Low pass filter semiconductor structures for use in transducers for measuring low dynamic pressures in the presence of high static pressures
US7121145B2 (en) 2004-10-18 2006-10-17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Capacitative pressure sensor
US7017418B1 (en) * 2004-12-15 2006-03-2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sing pressure
JP4940786B2 (ja) * 2006-06-29 2012-05-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圧力センサ
US20080011297A1 (en) * 2006-06-30 2008-01-17 Scott Thomas Mazar Monitoring physiologic conditions via transtracheal measurement of respiratory parameters
JP5658477B2 (ja) 2010-04-13 2015-01-28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圧力センサ
FR2974628B1 (fr) * 2011-04-28 2013-12-27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Microdebitmetre et son procede de realisation
JP2013044675A (ja) * 2011-08-25 2013-03-04 Yokogawa Electric Corp 振動式差圧センサと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13106601A1 (de) * 2013-06-25 2015-01-08 Endress + Hauser Gmbh + Co. Kg Druckmessgerät, insbesondere Differenzdruckmessgerät
CN103983401A (zh) * 2014-05-31 2014-08-13 福州大学 一种用于差压传感器的等精度测量方法
CN105783993B (zh) * 2016-03-21 2018-01-30 安徽工程大学 集成温度相对湿度传感器
US10203255B2 (en) * 2016-08-25 2019-02-12 Measurement Specialties, Inc. Differential pressure sensor incorporating common mode error compensation
CN108195503A (zh) * 2018-02-09 2018-06-22 扬州江天流量仪表有限公司 圆膜片电阻应变式压力、压差传感器
JP7240869B2 (ja) 2018-12-14 2023-03-16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センサ試験システム
JP7401249B2 (ja) * 2019-10-09 2023-12-19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センサ素子
JP7401248B2 (ja) 2019-10-09 2023-12-19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圧力センサ
JP7328112B2 (ja) * 2019-10-09 2023-08-16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センサ素子
US11609141B2 (en) * 2021-06-01 2023-03-21 Schneider Electric Systems Usa, Inc. Condition detection of pressure transmitter diaphrag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79955A (en) * 1957-04-12 1961-04-18 Schlumberger Well Surv Corp Pressure responsive systems
DE1922077A1 (de) * 1969-04-30 1970-11-12 Bodenseewerk Geraetetech Barometrischer Hoehensignalgeber fuer Flugregler
JPS54115178A (en) * 1978-02-28 1979-09-07 Toshiba Corp Differential pressure detector
US4311053A (en) * 1979-05-14 1982-01-19 Rosemount, Inc. Vibrating beam pressure sensor
US4222277A (en) * 1979-08-13 1980-09-16 Kulite Semiconductor Products, Inc. Media compatible pressure transducer
US4390925A (en) * 1981-08-26 1983-06-28 Leeds & Northrup Company Multiple-cavity variable capacitance pressure transducer
US4455874A (en) * 1981-12-28 1984-06-26 Paroscientific, Inc. Digital pressure transducer
US4445383A (en) * 1982-06-18 1984-05-01 General Signal Corporation Multiple range capacitive pressure transducer
IT1164315B (it) * 1983-07-08 1987-04-08 Kent Tieghi Spa Trasmettitore di pressioni differenziali di fluidi di processo industriali, con compensazione degli effetti delle variazioni di pressione statica
JPS60133335A (ja) * 1983-12-22 1985-07-16 Yokogawa Hokushin Electric Corp 圧力センサ
US4625560A (en) * 1985-05-13 1986-12-02 The Scott & Fetzer Company Capacitive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 pressure transducer
JP2560338B2 (ja) * 1987-08-18 1996-12-04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ヒ−タの異常点灯制御装置
US4852408A (en) * 1987-09-03 1989-08-01 Scott Fetzer Company Stop for integrated circuit diaphragm
KR920005348Y1 (ko) * 1988-03-01 1992-08-03 미쓰비시전기주식회사 압력센서
DE456029T1 (de) * 1990-05-10 1992-06-11 Yokogawa Electric Corp., Musashino, Tokio/Tokyo, Jp Druckaufnehmer mit schwingendem element.
US5165289A (en) * 1990-07-10 1992-11-24 Johnson Service Company Resonant mechanical sensor
JPH04302479A (ja) * 1991-03-29 1992-10-26 Yokogawa Electric Corp 半導体圧力センサ
US5275055A (en) * 1992-08-31 1994-01-04 Honeywell Inc. Resonant gauge with microbeam driven in constant electric field
AU658524B1 (en) * 1993-08-17 1995-04-13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type differential pressure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5444901A (en) * 1993-10-25 1995-08-29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ilicon pressure sensor having dual elements simultaneously moun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173786A1 (en) 1997-01-15
CN1140836A (zh) 1997-01-22
AU5191896A (en) 1997-01-23
DE753728T1 (de) 1997-06-26
CA2173786C (en) 2000-09-05
KR970007320A (ko) 1997-02-21
US5959213A (en) 1999-09-28
KR100186938B1 (ko) 1999-05-15
BR9602506A (pt) 1998-09-08
AU683195B2 (en) 1997-10-30
EP0753728A3 (en) 1998-04-15
CN1089895C (zh) 2002-08-28
EP0753728A2 (en) 1997-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99479B (zh)
US1037159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ion of pressure sensors
US7775117B2 (en) Combined wet-wet differential and gage transducer employing a common housing
US7866215B2 (en) Redundant self compensating leadless pressure sensor
EP2189773B1 (en) Design of wet/wet differential pressure sensor based on microelectronic packaging process
JPH01256177A (ja) 多機能センサ
JPH01141328A (ja) 差圧伝送器
JP6379205B2 (ja) 差圧センサー、圧力測定方法、及び内燃エンジン
JPS63217242A (ja) 圧力測定変換器
US20090293628A1 (en) Pressure-sensor apparatus
JPH029704B2 (zh)
US10203255B2 (en) Differential pressure sensor incorporating common mode error compensation
US3739644A (en) Linearization of differential pressure integral silicon transducer
JPH0629821B2 (ja) 複合機能形差圧センサ
EP3336503B1 (en) Pressure sensor having a multiple wheatstone bridge configuration of sense elements
US9581513B2 (en) Diaphragm-type pressure gauge
JPH0933371A (ja) 半導体圧力計
US11692895B2 (en) Differential pressure sensor
KR20210095802A (ko) 차압식 유량계
JPH05107090A (ja) 差圧流量計
JPS59163533A (ja) 圧力変換器とその駆動方法
JPS58117433A (ja) 圧力測定装置
JP3080212B2 (ja) 半導体差圧測定装置
JP2689744B2 (ja) 複合センサとそれを用いた複合伝送器とプラントシステム
JPH0875581A (ja) 半導体圧力変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