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8444A - 按摩裝置 - Google Patents

按摩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8444A
TW202408444A TW112113808A TW112113808A TW202408444A TW 202408444 A TW202408444 A TW 202408444A TW 112113808 A TW112113808 A TW 112113808A TW 112113808 A TW112113808 A TW 112113808A TW 202408444 A TW202408444 A TW 20240844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shaft
massage
rotation
massage device
rotatio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3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震海
清水新策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東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東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東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08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844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按摩裝置(1),其透過具備將設在按摩構件(12)前端的施療件(10)向前方的突出量設成可變之機構的厚度作成薄型的手段,而可收容在薄型的靠背部(4)內且可獲得對背部、肩部、腰部、後頸等施療部之按摩效果。 按摩裝置(1)具有:按摩構件(12),其係施療件(10)裝設在前端側,且以左右一對配備在基座(11)上;旋轉驅動軸(13),其朝左右方向配備在基座(11)上,且將旋轉驅動力傳遞到一對按摩構件(12);變換部(14),將旋轉驅動力變換成擺動運動,使該一對按摩構件(12)執行按摩動作;驅動部(15),其產生用以令旋轉驅動軸(13)旋轉的旋轉驅動力;及進退切換機構(16),其透過將旋轉驅動軸(13)的旋轉進行切換,而對施療件(10)朝前後方向的反覆進退與進退的停止進行切換。

Description

按摩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收容在例如座椅型按摩機等的按摩裝置。
按摩裝置係產生推揉、捶敲、指壓、振動等的至少一種以上按摩動作,對使用者的施療部(例如後頸、肩部、背部、腰部等賦予按摩動作的裝置。這種按摩裝置(揉背裝置)係收容在例如座椅靠背部之內部,並以座椅型按摩機的型態在市面上販售。此座椅型按摩機有例如專利文獻1所示的機型。此外,例如專利文獻2所示,也有具備將施療件(按摩構件)向前方之突出量作成可變的進退機構按摩機。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報「特許第685290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公開特許公報「特開2017-153733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此外,使用者提出了想對後頸、肩部、背部、腰部等施療部施加各式各樣按摩型態的期望。滿足此種期望的設計,已有例如專利文獻2所示的按摩機,其具有將設在按摩構件前端的施療件向前方突出之量設成可變的進退機構。
專利文獻2所揭示的按摩機構係內建於大型(固定型)的椅子型按摩機(參照圖17)。依此方式,就靠背部之厚度較大的大型座椅型按摩機而言,在該文獻所揭示的按摩機構即為能符合使用者之期望且按摩效果甚佳者。
不過,近年來,如專利文獻1所示,在屬於可攜式且較小型的座椅型按摩機方面,也有對後頸、肩部、背部、腰部等施療部再獲得進一步按摩效果的期望。
然而,專利文獻1所示的座椅型按摩機,由於靠背部的厚度較薄,故即使內建例如專利文獻2所示的按摩機構型,也會有機構整體從薄型的靠背部前面向前方突出該按摩機構的厚度較大的量。若形成這種按摩機構整體突出於前方的狀態,則使用者會被朝前方頂推,變得難以靠在靠背部。亦即,使用者難以形成輕鬆狀態,使用者難以獲得期望的按摩效果。
於是,本發明有鑑於上述問題點以提供如下按摩裝置為目的,該按摩裝置透過具備有將按摩構件設於前端的施療件向前方的突出量作成可變之機構的厚度薄化的手段,而可收容於薄型的靠背部內,而且,可獲得對後頸、肩部、背部、腰部等施療部的按摩效果。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發明係採取下述的技術手段。
本發明所涉及的按摩裝置,其特徵為具備: 一對按摩構件,於前端側具備施療件且在基座上配備於左右; 旋轉驅動軸,在前述基座上朝左右方向配備且將旋轉驅動力傳遞至前述一對按摩構件;變換部,將前述旋轉驅動力變換為擺動運動,使前述一對按摩構件進行按摩動作;驅動部,產生用以使前述旋轉驅動軸旋轉之前述旋轉驅動力;及進退切換機構,藉由切換前述旋轉驅動軸的旋轉,以切換前述施療件在前後方向的進退的反覆與進退的停止。
較佳為,前述旋轉驅動軸係設成雙層軸,其可進行一旋轉、及成為相反旋轉的另一旋轉;前述驅動部係作成可藉一個驅動馬達驅動,且可產生一旋轉用的旋轉驅動力與另一旋轉用的旋轉驅動力;前述進退切換機構係構成為:當前述旋轉驅動軸進行一旋轉時,一邊使前述施療件朝前後方向移動以反覆進退,前述一對按摩構件一邊進行按摩;當前述旋轉驅動軸進行另一旋轉時,使前述施療件在前後方向的移動停止,前述一對按摩構件進行按摩。
較佳為,前述旋轉驅動軸具有:外部驅動軸,於前述基座上朝左右方向配備且作成圓筒狀;及內部驅動軸,以在前述外部驅動軸內成為懸浮狀態之方式隔著一定間隔插入;前述內部驅動軸係以兩端部從前述外部驅動軸的兩端部突出之方式配備。
較佳為,前述進退切換機構具有:離合器構件,將前述驅動部所產生之前述旋轉驅動力朝前述內部驅動軸傳遞或不傳遞;以及曲柄機構,將前述內部驅動軸的旋轉驅動力變換成前後方向的往復擺動運動,並傳遞至前述一對按摩構件。
較佳為,前述離合器構件係以嵌入前述外部驅動軸內且套設前述內部驅動軸之方式配備,且,作成單向離合器,其在使前述旋轉驅動軸朝一方向旋轉時,將前述旋轉驅動力傳遞到前述外部驅動軸和前述內部驅動軸,且在使前述旋轉驅動軸朝另一方向旋轉時,設成與前述內部驅動軸斷開的狀態,僅對前述外部驅動軸傳遞前述旋轉驅動力。
較佳為,前述曲柄機構具有:偏心凸座部,將前述內部驅動軸的前述旋轉驅動力變換成前後方向的往復擺動運動;曲柄體,將前述偏心凸座部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套設,進行前述往復擺動運動;以及限制部,連結前述曲柄體與前述基座,限制前述曲柄體與前述內部驅動軸的共轉。
較佳為,於前述曲柄機構設有制動器機構,該制動器機構係防止在前述施療件後退的時間點所發生之前述單向離合器的空轉。
較佳為,前述制動器機構係作成如下之制動器的構成,該制動器具有:環狀嵌合部,套設偏心凸座部且在環狀的凸輪面內設有凹凸部;及前述偏心凸座部,其與前述環狀嵌合部的凹凸部嚙合之凹凸部係設置於外周的凸輪面;藉由前述環狀嵌合部的凹凸部與前述偏心凸座部的凹凸部嚙合,防止前述單向離合器空轉。
較佳為,於前述曲柄機構具備有進退位置檢測部,該進退位置檢測部係藉由檢測前述內部驅動軸的旋轉,來檢測前述施療件在前後方向的進退位置。 [發明之效果]
依據本發明,係透過具備將設在按摩構件前端的施療件朝前方突出的量設成可變之機構的厚度作成薄型的手段而可收容在靠背部內,而可獲得對於後頸、肩部、背部、腰部等施療部的按摩效果。
[用以實施發明的形態]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所涉及之按摩裝置的實施形態。
在說明本發明所涉及之按摩裝置1時,係舉座椅型按摩機2為例作說明。另外,以下說明的實施形態為將本發明具體化的一例,並非以該具體例來限定本發明之構成。此外,關於圖式,為了易觀看,省略構成零件中的一部分或用假想線等來描繪。
再者,有關於配備有本發明所涉及之按摩裝置1的座椅型按摩機2之前後及左右等方向,係如附圖所示。此為就座於該座位部3且倚靠於靠背部4的狀態下與從使用座椅型按摩機2之使用者觀看的方向一致。以下的說明中,係將圖面所示方向作為在說明具備本發明按摩裝置1之座椅型按摩機2時的方向。
本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1係收容於在使用者就座於座位部3且倚靠於靠背部4之狀態下做使用的座椅型按摩機2中。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的座椅型按摩機2具有:座位部3,可供使用者就座;及靠背部4,設成從該座位部3之後端側向上方延伸。該座椅型按摩機2係從就座於座位部3並倚靠於靠背部4的使用者的後頸或肩部通過背部到腰部執行按摩。
座位部3具有使用者可坐下的寬度,在座位面(上面)側配設有緩衝材,靠背部4係配設成可從座位部3之後部豎起。靠背部4為沿著使用者後頸、肩部、背部、腰部給予支持的構件。該靠背部4為寬度較使用者的肩寬稍寬且上下方向呈長型的板狀(板狀)。此外,靠背部4為前後方向厚度薄於寬度方向厚度的構件。
本實施形態中,薄型的靠背部4具有:本體部5,其係上下分割為二,且對使用者從肩部到腰部給予支持;及頭靠部(head rest)6(擺動部),從後頸到頭部給予支持。
薄型的本體部5為內部呈空洞狀的框體,而且,前側形成有上下方向較長的帯狀開口部7。在本體部5內朝上下方向移動自如地配備有按摩裝置1(詳如後述)。薄型的頭靠部6係作成可對本體部5擺動。頭靠部6為內部呈空洞狀的框體,其前側形成有開口部8。
開口部7、8係在上下方向相連通,成為按摩裝置1上下移動的移動區域。開口部7、8係以按摩裝置1不會直接碰到使用者的肩部、背部、腰部等施療部之方式利用布狀的表蓋體(未圖示)等密無間隙地覆蓋。
該開口部7、8中,按摩裝置1的施療件10係配設成突出於前方,且用表蓋體等加以封閉。再者,本體部5與頭靠部6之間設有姿勢變更部9,其使頭靠部6相對於本體部5沿預定的方向擺動,並以預定的姿勢卡合。
另外,關於具備按摩裝置1的座椅型按摩機2,在例如可仰靠的情況,於靠背部4的各種姿勢(傾斜姿勢或豎起姿勢等)下,可對使用者的後頸、肩部、背部、腰部等施療部進行按摩。
以下就本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1詳細說明。
如圖2~圖6等所示,本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1具備有:按摩構件12,施療件10係設於前端側,且左右一對地配備在基座11上;旋轉驅動軸13,朝左右方向配備在基座11上,且將旋轉驅動力傳遞至一對按摩構件12;變換部14,將旋轉驅動力變換為擺動運動,讓一對按摩構件12進行按摩動作;驅動部15,產生用以使旋轉驅動軸13旋轉的旋轉驅動力;及進退切換機構16,透過切換旋轉驅動軸13的旋轉,以切換施療件10在前後方向的反覆進退與停止進退動作。
另外,關於本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1,除了推揉按摩動作之外,還可加上使施療件10(按摩構件12)反覆朝前後方向進退(出沒)的動作(推揉按摩動作)的立體性動作。有關一邊進行該推揉按摩動作一邊使施療件10朝前後方向進退的動作,有時也稱為3D動作。
基座11(箱體,casing)係收容旋轉驅動軸13、變換部14、驅動部15、進退切換機構16等。在基座11的上側(前側)設有支持旋轉驅動軸13的支持部17。基座11為可承受推揉按摩動作及使施療件10朝前後方向進退之動作的強固框體。
首先,就屬於本發明之特徴的旋轉驅動軸13、進退切換機構16、制動器機構44等之構成詳加說明。
如圖4~圖6等所示,旋轉驅動軸13係軸心呈水平且朝左右方向地配備在基座11上。旋轉驅動軸13係藉支持部17隔著軸承18旋轉自如地支持。旋轉驅動軸13係使設於按摩構件12之基端的變換部14及設於其變換部14外側的進退切換機構16橫亙左右方向貫通。
本發明的旋轉驅動軸13可進行一旋轉及與該旋轉呈反轉的另一旋轉,並且可透過切換其旋轉方向,而切換按摩動作。
具體而言,當使旋轉驅動軸13進行一旋轉(正轉)時,透過按摩構件12藉進退切換機構16使施療件10朝前後方向進退(出沒),而進行推壓按摩動作,同時透過利用變換部14執行推揉按摩動作的3D動作。
另一方面,令旋轉驅動軸13進行另一旋轉(反轉)時,只能藉變換部14來實施推揉按摩動作。此時,進退切換機構16的驅動停止,施療件10的進退動作被停止。
亦即,在旋轉驅動軸13進行任一旋轉下(不論是進退切換機構16之驅動、非驅動),始終進行推揉按摩動作。
旋轉驅動軸13具有:外部驅動軸19,作成圓筒狀;及內部驅動軸20,以在外部驅動軸19內成為浮動狀態的方式空出一定的間隔地被插入。亦即,旋轉驅動軸13係作成外部驅動軸19既可確保內部空間,又可覆蓋(註:非嵌合)內部驅動軸20的雙層軸。
外部驅動軸19的長度和左右一對的按摩構件12之間隔係大致相同。再者,外部驅動軸19為外徑比內部驅動軸20大徑的軸構件。外部驅動軸19係兩端部隔著軸承18藉支持部17旋轉自如地支持。
再者,外部驅動軸19的兩端部設有缺口部21。該缺口部21係為供構成變換部14(詳細容後述)的傾斜凸座部57嵌入並卡合在外部驅動軸19者。
此外,缺口部21的附近設有貫通孔22。該貫通孔22係用以透過將固定銷裝入和設在傾斜凸座部57之孔部對準的孔而固定在外部驅動軸19者。
亦即,外部驅動軸19的兩端部被配設在按摩構件12之基端的變換部14嵌入。該外部驅動軸19是透過被變換部14嵌入而將旋轉驅動力傳遞至其變換部14。
外部驅動軸19由於被安裝有構成驅動部15(詳細容後述)的齒輪55,故在一旋轉(正轉)或另一旋轉(反轉)的任一情況都會旋轉。亦即,不論是外部驅動軸19任一旋轉下,始終進行推揉按摩動作。
另外,外部驅動軸19的長邊方向中途部設有貫通孔。該貫通孔係透過將固定銷裝入和設在驅動部15之齒輪55的孔部56對準的孔而固定在外部驅動軸19者。
內部驅動軸20係配備成兩端部可從外部驅動軸19的兩端部突出。內部驅動軸20的長度係和按摩裝置1的寬度大致相同。此外,內部驅動軸20係外徑比外部驅動軸19小徑的細長型軸構件。另外,換言之,外部驅動軸19為比內部驅動軸20更短尺寸的圓筒構件。
內部驅動軸20係透過兩端部藉由進退切換機構16旋轉自如地支持在基座11。
再者,在內部驅動軸20的兩端部設有卡合面23。該卡合面23係為了透過和設於構成曲柄機構26(詳細容後述)之偏心凸座部27的內平面31對準,使偏心凸座部27卡合於內部驅動軸20者。
此外,卡合面23的附近設有貫通孔24。該貫通孔24係用以透過將固定銷裝入和設在偏心凸座部27的孔部32對準的孔,而將偏心凸座部27固定在內部驅動軸20者。
亦即,內部驅動軸20的兩端部嵌入有進退切換機構16(曲柄機構26)。該內部驅動軸20則透過進退切換機構16的嵌入,而將旋轉驅動力傳遞到其進退切換機構16。
內部驅動軸20係在一旋轉(正轉)下會進行旋轉。亦即,內部驅動軸20在進行推揉按摩動作、及使施療件10進退於前後方向的推壓按摩的3D動作中,會進行旋轉。另外,內部驅動軸20係在切換為另一旋轉(反轉)時,不作旋轉(但外部驅動軸19會旋轉)。
在內部驅動軸20的外周且外部驅動軸19內以嵌入構成進退切換機構16的離合器構件25(詳細容後述)之方式配備。
如圖3~圖6等所示,進退切換機構16係構成為:採取藉驅動部15使旋轉驅動軸13進行一旋轉,亦即,外部驅動軸19與內部驅動軸20進行旋轉時,係一邊使施療件10移動於前後方向並反覆進退,一邊由一對按摩構件12執行按摩(推揉按摩動作及推壓按摩動作的3D動作)。
此外,進退切換機構16係構成為:旋轉驅動軸13係藉驅動部15施行另一旋轉,亦即,只有外部驅動軸19旋轉時,係使施療件10朝前後方向的移動停止,而由一對按摩構件12執行按摩(只有推揉按摩動作)。
進退切換機構16具有:離合器構件25,將驅動部15產生的旋轉驅動力往內部驅動軸20傳遞或不傳遞;及曲柄機構26,將內部驅動軸20的旋轉驅動力變換成前後方向的往復擺動運動,並傳遞到一對按摩構件12。
離合器構件25係配設成嵌入外部驅動軸19且套設內部驅動軸20。
如圖5所示,本實施形態中,離合器構件25係安裝在右側的按摩構件12左側且內部的驅動軸20之長邊方向的右側。
離合器構件25係在驅動部15產生正方向的旋轉驅動力,使旋轉驅動軸13朝一方向旋轉(正轉)時,將旋轉驅動力傳遞到外部驅動軸19及內部驅動軸20。
藉由旋轉驅動軸13的「正轉」,內部驅動軸20會進行「正轉」,進退切換機構16則進行驅動,使施療件10一邊朝前後方向反覆進退,一邊藉外部驅動軸19的「正轉」,變換部14變換為擺動運動,按摩構件12則進行擺動。
另一方面,離合器構件25係在驅動部15產生反向的旋轉驅動力,使旋轉驅動軸13朝另一方向旋轉(反轉)時,形成和內部驅動軸20斷開的狀態,僅將旋轉驅動力傳遞到外部驅動軸19。
由於旋轉驅動軸13的「反轉」,內部驅動軸20的旋轉被停止,進退切換機構16的驅動亦停止,但由於外部驅動軸19的「反轉」,使變換部14變換成擺動運動,按摩構件12進行擺動。
亦即,本實施形態的離合器構件25,係作成單向離合器25(一方向離合器),其透過旋轉驅動軸13的旋轉方向被切換,使外部驅動軸19與內部驅動軸20的旋轉狀況改變,而限制旋轉驅動力往進退切換機構16傳遞。
另外,就離合器構件25而言,並不限於單向離合器,只要是可藉旋轉驅動軸13的旋轉方向來切換旋轉驅動力之傳遞即可,無特別限定。
曲柄機構26具有:偏心凸座部27,將內部驅動軸20的旋轉驅動力變換成前後方向的往復擺動運動;曲柄體28,將偏心凸座部27滑動自如地套設,並進行往復擺動運動;及限制部29,將曲柄體28與基座11連結,並限制曲柄體28與內部驅動軸20的伴同旋轉。
偏心凸座部27係將旋轉驅動軸13的內部驅動軸20套設,且和其內部驅動軸20共轉。偏心凸座部27為突緣狀的構件,其具有:內筒構件30、外筒構件31、形成在其內筒構件與外筒構件之間的圓盤構件32、及供內部驅動軸20貫通的軸孔33。
內筒構件30係配備在與變換部14之傾斜凸座部57相鄰的外側位置。內筒構件30的大致中央側形成有軸孔33。亦即,內筒構件30的中心軸心和軸孔33的軸心係在同一直線上。此外,在內筒構件30的內側、亦即軸孔33中形成有左右方向較長的內平面34。
再者,在內筒構件30中設有將內平面34沿正交方向貫通的孔部35。該孔部35係用以透過將固定銷裝入和內部驅動軸20的貫通孔24對準的孔而將偏心凸座部27固定於內部驅動軸20者。
外筒構件31係配設在比內筒構件30靠外側。外筒構件31之外徑係和後述的軸承40之內徑大致相同。外筒構件31之外周面設有對內部驅動軸20(旋轉驅動軸13)偏心的凸輪面3。另外,偏心凸座部27(凸輪面36)的偏心程度係在和左右一對按摩構件12之間具有相同的偏心程度。
外筒構件31係與內筒構件30在左右方向上錯開(offset)地配設。亦即,外筒構件31的中心軸心雖係朝向和內筒構件30之中心軸心相同的方向,但非配設在同一直線上。
外筒構件31的筒內側形成有軸孔33。軸孔33的軸心並非在和外筒構件31之中心軸心相同的直線上,而是,隔著一定距離地配備。如此,因為軸孔33的軸心和外筒構件31之中心軸心係互相錯開,所以當內部驅動軸20旋轉時,偏心凸座部27會相對於內部驅動軸20呈偏心旋轉。
此外,在外筒構件31的內側、亦即軸孔33中,形成有左右方向較長的內平面34。
圓盤構件32係配備在外筒構件31與內筒構件30之間。圓盤構件32係作成與外筒構件31及內筒構件30一體的型態。圓盤構件32的厚度係設成比外筒構件31及內筒構件30更薄。
而且,圓盤構件32的外徑係設成比外筒構件31及內筒構件30的外徑更大。該圓盤構件32的外周面設有和構成制動器機構44(其詳細如後述)的凹凸部49相嚙合的凹凸部37。凹凸部37係以預定的節距形成。
圓盤構件32的大致中央側形成有軸孔33。亦即,圓盤構件32的中心軸心和軸孔33的軸心係在同一直線上。而且,圓盤構件32的中心軸心和內筒構件30的中心軸心係在同一直線上。此外,在圓盤構件32的內側(亦即,軸孔33)形成有左右方向較長的內平面34。
亦即,軸孔33係配設成軸心朝向左右方向,且貫通內筒構件30及外筒構件31與圓盤構件32。軸孔33的內徑係和內部驅動軸20的外徑大致相同。
內平面34係形成在軸孔33內,且配設成貫通內筒構件30及外筒構件31的圓盤構件32。該內平面34係為用以透過和卡合面23卡合而將偏心凸座部27卡合於內部驅動軸20的設計。
偏心凸座部27的外筒構件31(凸輪面36)係套設在曲柄體28。曲柄體28(connecting rod)係為上下方向稍短的板狀構件,其一端部形成有孔部38。曲柄體28的另一端部亦形成有孔部39。
孔部38係設成套設偏心凸座部27之外筒構件31的環狀嵌合部38。該環狀嵌合部38內係供套設軸承40。亦即,環狀嵌合部38的內徑和軸承40之外徑係大致相同。環狀嵌合部38則隔著軸承40而套設偏心凸座部27之外筒構件31(凸輪面36)。
曲柄體28的一端部(基端部)係隔著環狀嵌合部38及軸承40而旋轉自如地支持在朝向左右方向的內部驅動軸20(旋轉驅動軸13)。
孔部39被限制部29之限制銷29a插入而成為限制孔部39。該限制孔部39內插有軸承41。亦即,限制孔部39之內徑係和軸承41之外徑大致相同。限制孔部39係隔著軸承41嵌入限制銷29a。
曲柄體28係以不會從內部驅動軸20脫落之方式被保持構件42從外側保持。
限制部29係為限制曲柄體28對偏心凸座部27共轉的設計,配設在該曲柄體28之另一端部側(基座11側)。限制部29係由設在基座11之限制銷29a、及設在曲柄體28另一端部的限制孔部39所構成。
限制銷29a為從基座11的側面向外方突出狀設置的圓柱狀構件。如上所述,限制孔部39為其大小可供軸承41插入的孔部。限制孔部39係隔著軸承41套設限制銷29a。
限制部29係透過限制孔部39在限制銷29a的周圍滑動,使曲柄體28的旋轉受限制,隨著偏心凸座部27的偏心旋轉,會使曲柄體28以一定的循環進行偏心運動。藉此方式,施療件10會一面朝前後方向反覆進行進退(出沒),按摩構件12則同時進行擺動。
另外,在限制銷29a的附近且基座11的側面形成有供曲柄體28進入的缺口部43。
接著,當一邊將負載施加於旋轉驅動軸13一邊進行3D動作時,在施療件10後退的時間,會有單向離合器25呈空轉(朝任一方向自由旋轉),施療件10(3D動作)則有比預定還滯後的可能性。作為其對策的例子,可考慮使其移動到無負荷的位置或負荷較少的位置(例如最上部,後頸附近等),然後,確定3D動作後,進行該3D動作的按摩。或者,必須將施療件10向前方賦予張力,或者設置防止因單向離合器25的空轉使施療件10比預定還後退的機構(後述的制動器機構44)。
因此,本實施形態的曲柄機構26中設有制動器機構44,俾防止旋轉驅動軸13朝一方向旋轉時,在施療件10後退的時間發生單向離合器25空轉的情形。
制動器機構44具有:偏心凸座部27,在外周的凸輪面36設有凹凸部37;及環狀嵌合部45,供套設上述偏心凸座部27。
在環狀嵌合部45形成有孔部。該孔部係設成其內徑在途中有相異的部分。孔部中內徑較小的孔部46,係供套設偏心凸座部27之內筒構件30。亦即,小孔部46的內徑係和內筒構件30的外徑大致相同。
又,孔部中內徑較大的大孔部47係用來套設偏心凸座部27的圓盤構件32。大孔部47的內周面係作為凸輪面48,在該凸輪面48則形成有凹凸部49。凹凸部49係以和圓盤構件32之凹凸部37相同的節距形成。
亦即,制動器機構44係由環狀嵌合部47的凹凸部49、及偏心凸座部27的凹凸部37所構成。該制動器機構44係一種制動器之構成,其可透過環狀嵌合部47的凹凸部49和偏心凸座部27的凹凸部37相嚙合,而對內部驅動軸20不造成負荷,且可防止單向離合器25之空轉狀態。
曲柄機構26中也可配設有進退位置檢測部50,其透過檢測內部驅動軸20的旋轉而檢測出施療件10之前後方向進退位置。
本實施形態中,進退位置檢測部50係設在內部驅動軸20的左側。進退位置檢測部50會透過對內部驅動軸20的旋轉角度、方向等進行檢測來掌握施療件10的進退位置(3D動作之動作量)者。進退位置檢測部50係安裝在保持構件42。進退位置檢測部50可舉出例如旋轉感測器、極限開關等。
接著,就設於按摩裝置1之推揉按摩機構51的構成作說明。
如圖2、圖7所示,本實施形態的推揉按摩機構51具有:按摩構件12,用以對背部、腰部、肩部、後頸等施療部給予按摩動作;旋轉驅動軸13,貫通該按摩構件12之基端側;驅動部15,使該旋轉驅動軸13旋轉驅動;及變換部14,將旋轉驅動軸13的旋轉驅動力變換成推揉按摩動作。
按摩構件12係在左右方向空出預定的間隔配設一對。按摩構件12具有從驅動部15朝向使用者側(朝向前方)突出的臂部構件51。
臂部構件52係分成前端朝向斜前上方、及前端朝向斜前下方的兩個方向突出,分岔之上側的前端與下側的前端各自配備有施療件10。該臂部構件52的長邊方向中途部係作為按摩構件12的基端,且設有環狀嵌合部58。
施療件10為對使用者之背部、腰部、肩部、後頸等施療部施行按摩的工具,為形成球體狀的構件。
此外,當左右一對的按摩構件12相互接近或背離時,係透過將左側上下的施療件10與右側上下的施療件10朝左右方向反覆接近或背離,而對施療部進行推揉按摩。施療件10係藉進退切換機構16朝前後方向進退而執行推壓按摩(3D動作)。
驅動部15係在基座11(殼體)內配設於左右一對的按摩構件12之間。驅動部15係以一台驅動馬達53進行驅動,且可產生一旋轉(正轉)用的旋轉驅動力與另一旋轉(反轉)用的旋轉驅動力。
驅動部15具有:產生旋轉驅動力的驅動馬達53;及齒輪箱54,將旋轉驅動力減速到預定的速度並傳遞到旋轉驅動軸13。驅動馬達53係使輸出軸53a朝向下方,輸出軸53a則插入於配備在下側的齒輪箱54內。
齒輪箱54係在將從驅動馬達53輸出的旋轉驅動力減速為預定速度用的複數個齒輪相嚙合的狀態下被收納。此外,齒輪箱54係將旋轉驅動力傳遞到朝左右方向貫通配備的旋轉驅動軸13。固定在旋轉驅動軸13之外部驅動軸19的齒輪55係收納在齒輪箱53。齒輪55設有用以固定在外部驅動軸19的孔部56。
變換部14係將旋轉驅動軸13的旋轉驅動力變換為按摩構件12的擺動運動(接近背離動作)的部件。變換部14係分別設在一對按摩構件12的基端側,旋轉驅動軸13則旋轉自如地貫通。
變換部14具有:傾斜凸座部57,和旋轉驅動軸13一體旋轉;環狀嵌合部58,用以套設傾斜凸座部57;及限制部59,限制按摩構件12和旋轉驅動軸13的伴同旋轉。
傾斜凸座部57係對旋轉驅動軸13之軸心進行傾斜旋轉。傾斜凸座部57的外周面設有相對於旋轉驅動軸13呈傾斜狀的凸輪面57a。另外,傾斜凸座部57(凸輪面57a)的傾斜係於左右一對的按摩構件12間在相對相反方向互相傾斜。傾斜凸座部57係以不從內部驅動軸20脫落之方式被保持構件57b從外側保持。
環狀嵌合部58係形成在按摩構件12的基端。環狀嵌合部58則隔著軸承59將傾斜凸座部57以相對旋轉自如的狀態套設。藉由環狀嵌合部58與傾斜凸座部57的動作,旋轉驅動力被改變,使按摩構件12進行擺動運動。
限制部59係用來限制環狀嵌合部58對傾斜凸座部57共轉。限制部59係配備於環狀嵌合部58的後側(基座11側)。限制部59具有:其一側形成球狀的限制銷61、及供限制銷61嵌入的限制凹部62。
限制銷61係使其一側的球狀部61a滑動自如地嵌入設在構成捶敲按摩機構63(詳細容後述)之連桿構件66的球狀孔部71。限制凹部62係設於環狀嵌合部58的附近。限制凹部62係供形成在限制銷61之另一側的桿狀部位嵌入。亦即,限制部59係透過將環狀嵌合部58連結於捶敲按摩機構63的連桿構件66,而限制環狀嵌合部58對傾斜凸座部57共轉。
另外,關於上述推揉按摩機構51的基本裝置構成,係和例如專利6852903號公報所揭載的構成等相類似。
[動作態樣] 以下就本發明按摩裝置1的動作態樣進行說明。
使用者4坐入座椅型按摩機2的座位部3,且將肩部、背部、腰部等貼靠於靠背部4的本體部,同時將後頸、頭部等接觸於頭靠部6而就座。
操作座椅型按摩機2的啟動開關等,使收容於靠背部4之內部的按摩裝置1驅動。使用該按摩裝置1對使用者的後頸或肩部到背部、腰部的施療部加以按摩。
下文中,係說明施療件10朝前後方向反覆進行3D動作(旋轉驅動軸13「正轉」)的情況。
具體而言,係從驅動部15的驅動馬達53輸出「正轉」的旋轉驅動力,該旋轉驅動力則輸入齒輪箱54。在齒輪箱54將旋轉驅動力減低為預定的速度後,再經由齒輪55傳遞到旋轉驅動軸13。
旋轉驅動軸13係藉來自驅動馬達53之「正轉」旋轉驅動力進行正轉(朝一方向旋轉)。並且經由旋轉驅動軸13內的單向離合器25對外部驅動軸19與內部驅動軸20傳遞「正轉」的旋轉驅動力。
亦即,於正轉時,內部驅動軸20(內部軸)透過單向離合器25而旋轉,藉由偏心構造的進退切換機構16驅動3D動作。
依據內部驅動軸20的「正轉」,進退切換機構16會進行驅動,使施療件10朝前後方向反覆進行進退(出沒)動作。進退切換機構16則透過曲柄機構26之偏心凸座部27偏心旋轉,使滑動自如地套設偏心凸座部27的曲柄體28進行往復擺動運動。
進退切換機構16係藉曲柄機構26將內部驅動軸20的「正轉」旋轉驅動力變換為前後方向的往復擺動運動。藉此機構,前後方向的往復擺動運動被傳遞到按摩構件12,施療件10則進行朝前後方向反覆進退的動作(推壓按摩動作)。
再者,與上述同時地,變換部14依外部驅動軸19之「正轉」而變換為擺動運動。藉此,擺動運動傳遞到按摩構件12,施療件10也進行擺動運動(推揉按摩動作)。
此時,即使負載施加於單向離合器25進行空轉,曲柄機構26也會依制動器機構44而成為防止空轉狀況的施加制動的狀態,防止施療件10的後退。
接著,針對僅進行推揉按摩動作(旋轉驅動軸13的「反轉」)的情形加以敘明。
從驅動馬達53產生「反轉」的旋轉驅動力。藉由來自驅動馬達53的「反轉」的旋轉驅動力,旋轉驅動軸13會進行反轉(朝另一方向旋轉)。藉由旋轉驅動軸13內的單向離合器25,會只對外部驅動軸19傳遞「反轉」的旋轉驅動力。此時,因內部驅動軸20會停止旋轉,故進退切換機構16也會停止。
藉由外部驅動軸19的「反轉」,變換部14乃變換為擺動運動。因此,擺動運動傳遞至按摩構件12,使施療件10僅進行擺動運動(推揉按摩動作)。
依據本發明的按摩裝置1,透過具備如下構成而可收容於薄型的靠背部4內,且可獲得對背部,肩部,腰部,後頸等施療部之按摩效果,該構成具有:厚度薄型的進退切換機構16,其係將設於按摩構件12前端的施療件10朝前方的突出量設為可變的機構:及由外部驅動軸19與內部驅動軸20組成雙層軸構造的旋轉驅動軸13。
亦即,透過將旋轉驅動軸13設成雙層軸構造(外部驅動軸19及內部驅動軸20)來使用,故可在較小的區域(即使是厚度較薄處)實現3D動作(一邊進行推揉按摩一邊使施療件10前後進退的推壓按摩動作)。亦即,可將按摩裝置1之構造的厚度薄化。此外,只以一台驅動馬達53即可執行3D動作,不必另外裝設馬達。
再者,本實施形態具備有使按摩構件12實施捶敲按摩的捶敲按摩機構63。
如圖2、圖7所示,本實施形態的捶敲按摩機構63係收容在基座11,具備:捶敲驅動軸64,將旋轉驅動力傳遞給按摩構件12;捶敲驅動部65,產生使按摩構件12進行捶敲動作的驅動力;及連桿構件66,將捶敲驅動部65的動力傳遞到按摩構件12。
連桿構件66的前端形成有球狀孔部67。構成限制部59之限制銷61的球狀部61a則滑動自如地嵌入該球狀孔部67。亦即,連桿構件66的前端成為球形接頭(ball joint)機構。
當捶敲驅動軸64旋轉時,連桿構件66會依設在該捶敲驅動軸64之端部的偏心凸輪構件68而上下往復移動,藉由連桿構件66前端的球形接頭機構,按摩構件12之基端會小幅度地繞著旋轉驅動軸13軸心轉動。藉由該動作,即可呈現施療件10小幅度地前後動作的捶敲按摩。
另外,有關上述捶敲按摩機構63的基本裝置,其構成係和例如專利6605443號公報所載的構成等相類似。
再者,本實施形態裝設有使按摩裝置1朝上下方向移動的移動驅動機構69。
移動驅動機構69係配設在按摩裝置1之下側,具有:升降驅動部70,使按摩裝置1進行升降及下降;及引導部71,將按摩裝置1朝上下方向引導。
當升降驅動部70使升降軸72旋轉時,安裝在升降軸72之端部的小齒輪73可在條型齒輪74上朝上方向或朝下方向行走。於是,引導部71的滾輪構件75可在軌道76上朝上方向或下方向行走。
另外,軌道76為上下方向較長的構件,其設在靠背部4的本體部5及頭靠部6。而且,條型齒輪74為上下方向較長的構件,其設在靠背部4的本體部5。
另外,有關上述移動驅動機構69的基本裝置構成,係和例如專利6852903號公報所載的構成等相類似。
另外,本次揭露的實施形態在所有各方面皆應視為例示性,並無限制性。特別是,本次所揭露的實施形態中,未明示的事項,例如,動作條件或操作條件、構造物之尺寸、重量等,均未超出本行業者通常實施的範圍,只要是通常的本行業者,均可採用容易思及的事項。
例如,藉由設在按摩裝置1之進退切換機構16所提供的施療件10之前後進退(出沒)量,偏心凸座部27(凸輪面36)的偏心程度、制動器機構44的凹凸部37、49的形狀、推揉臂部12的長度、以及傾斜凸座部57(凸輪面57a)相對於推揉臂部12之旋轉驅動軸13的傾斜角度、位在左右側的推揉臂部12的分開距離、捶敲按摩機構63的捶敲節奏等,均可視施療範圍作適當變更。
1:按摩裝置 2:座椅型按摩機 3:座位部 4:靠背部 5:本體部 6:頭靠部 10:施療件 11:基座 12:按摩構件 13:旋轉驅動軸 14:變換部 15:驅動部 16:進退切換機構 19:外部驅動軸 20:內部驅動軸 21:缺口部 22:貫通孔 23:卡合面 24:貫通孔 25:離合器構件(單向離合器) 26:曲柄機構 27:偏心凸座部 28:曲柄體 29:限制部 29a:限制銷 30:內筒構件 31:外筒構件 32:圓盤構件 33:軸孔 34:內平面 35:孔部 36:凸輪面 37:凹凸部 38:孔部(環狀嵌合部) 39:孔部 44:制動器機構 45:環狀嵌合部 48:凸輪面 49:凹凸部 50:進退位置檢測部 51:推揉按摩機構 52:臂部構件 57:傾斜凸座部 58:環狀嵌合部 60:限制部 63:捶敲按摩機構 69:移動驅動機構
圖1為具備本發明按摩裝置之座椅型按摩機的概略示意圖。 圖2為顯示本發明按摩裝置之概略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按摩裝置的側視圖。 圖4為配設於本發明按摩裝置之進退切換機構的分解圖。 圖5為旋轉驅動軸(雙層軸)、離合器構件(單向離合器)的放大圖。 圖6為從下方觀看進退切換機構、旋轉驅動軸(雙層軸)、離合器構件(單向離合器)、變換部的剖面圖。 圖7為設於按摩裝置之變換部的分解圖。
1:按摩裝置
2:座椅型按摩機
3:座位部
4:靠背部
5:本體部
6:頭靠部
7:開口部
8:開口部
9:姿勢變更部
10:施療件
11:基座
12:按摩構件
14:變換部
15:驅動部
16:進退切換機構
69:移動驅動機構
71:球狀孔部
73:小齒輪
74:條型齒輪
76:軌道

Claims (9)

  1. 一種按摩裝置,其特徵為具備: 一對按摩構件,於前端側具備施療件且在基座上配備於左右; 旋轉驅動軸,在前述基座上朝左右方向配備且將旋轉驅動力傳遞至前述一對按摩構件; 變換部,將前述旋轉驅動力變換為擺動運動,使前述一對按摩構件進行按摩動作; 驅動部,產生用以使前述旋轉驅動軸旋轉之前述旋轉驅動力;及 進退切換機構,藉由切換前述旋轉驅動軸的旋轉,以切換前述施療件在前後方向的進退的反覆與進退的停止。
  2. 如請求項1之按摩裝置,其中 前述旋轉驅動軸係設成雙層軸,其可進行一旋轉、及成為相反旋轉的另一旋轉, 前述驅動部係作成可藉一個驅動馬達驅動,且可產生一旋轉用的旋轉驅動力與另一旋轉用的旋轉驅動力, 前述進退切換機構係構成為: 當前述旋轉驅動軸進行一旋轉時,一邊使前述施療件朝前後方向移動以反覆進退,前述一對按摩構件一邊進行按摩, 當前述旋轉驅動軸進行另一旋轉時,使前述施療件在前後方向的移動停止,前述一對按摩構件進行按摩。
  3. 如請求項2之按摩裝置,其中 前述旋轉驅動軸具有:外部驅動軸,於前述基座上朝左右方向配備且作成圓筒狀;及內部驅動軸,以在前述外部驅動軸內成為懸浮狀態之方式隔著一定間隔插入, 前述內部驅動軸係以兩端部從前述外部驅動軸的兩端部突出之方式配備。
  4. 如請求項3之按摩裝置,其中 前述進退切換機構具有:離合器構件,將前述驅動部所產生之前述旋轉驅動力朝前述內部驅動軸傳遞或不傳遞;以及曲柄機構,將前述內部驅動軸的旋轉驅動力變換成前後方向的往復擺動運動,並傳遞至前述一對按摩構件。
  5. 如請求項4之按摩裝置,其中 前述離合器構件係以嵌入前述外部驅動軸內且套設前述內部驅動軸之方式配備,並且, 作成單向離合器,其在使前述旋轉驅動軸朝一方向旋轉時,將前述旋轉驅動力傳遞到前述外部驅動軸和前述內部驅動軸,且在使前述旋轉驅動軸朝另一方向旋轉時,設成與前述內部驅動軸斷開的狀態,僅對前述外部驅動軸傳遞前述旋轉驅動力。
  6. 如請求項4之按摩裝置,其中 前述曲柄機構具有: 偏心凸座部,將前述內部驅動軸的前述旋轉驅動力變換成前後方向的往復擺動運動; 曲柄體,將前述偏心凸座部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套設,進行前述往復擺動運動;以及 限制部,連結前述曲柄體與前述基座,限制前述曲柄體與前述內部驅動軸的共轉。
  7. 如請求項5之按摩裝置,其中 於前述曲柄機構設有制動器機構,該制動器機構係防止在前述施療件後退的時間點所發生之前述單向離合器的空轉。
  8. 如請求項7之按摩裝置,其中 前述制動器機構係作成如下之制動器的構成, 該制動器具有:環狀嵌合部,套設偏心凸座部且在環狀的凸輪面內設有凹凸部;及前述偏心凸座部,其與前述環狀嵌合部的凹凸部嚙合之凹凸部係設置於外周的凸輪面; 藉由前述環狀嵌合部的凹凸部與前述偏心凸座部的凹凸部嚙合,防止前述單向離合器空轉。
  9. 如請求項4之按摩裝置,其中 於前述曲柄機構具備有進退位置檢測部,該進退位置檢測部係藉由檢測前述內部驅動軸的旋轉,來檢測前述施療件在前後方向的進退位置。
TW112113808A 2022-05-16 2023-04-13 按摩裝置 TW2024084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80242A JP2023168876A (ja) 2022-05-16 2022-05-16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22-080242 2022-05-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8444A true TW202408444A (zh) 2024-03-01

Family

ID=88834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13808A TW202408444A (zh) 2022-05-16 2023-04-13 按摩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68876A (zh)
TW (1) TW202408444A (zh)
WO (1) WO202322368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47722B2 (ja) * 2001-08-02 2004-07-28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四つ玉式マッサージ機構とこの機構を内蔵したマッサージ装置
JP6562641B2 (ja) * 2014-10-24 2019-08-21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6862626B2 (ja) * 2016-08-23 2021-04-21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手持ち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68876A (ja) 2023-11-29
WO2023223687A1 (ja) 2023-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46718B2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及びこのマッサージ装置を備え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TWI670054B (zh) 按摩機構及具備此按摩機構之和室椅型按摩機
KR101730782B1 (ko) 마사지 장치 및 이 마사지 장치를 구비한 의자형 마사지기
JP2013081496A (ja) マッサージ機構、及びこのマッサージ機構を備えたマッサージ機
WO2017149938A1 (ja) マッサージ機構、及びこのマッサージ機構を備え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TW202408444A (zh) 按摩裝置
TWI738915B (zh) 按摩機構及椅子型按摩機
TWI713992B (zh) 椅子型按摩機
JP2001314470A (ja) ローラマッサージ機構とこの機構を内蔵したマッサージ装置
WO2015198763A1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0082329A (ja) 小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18094299A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6908929B2 (ja) 小型マッサージ機
WO2016117171A1 (ja) マッサージ機構
JP2007534370A (ja) マッサージアーム
JP2007020926A (ja) マッサージユニット及びマッサージ機
JP2024088831A (ja) マッサージ機構及びマッサージ機
JP2006043220A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5357940B2 (ja) 揉み玉駆動機構
JP2006026305A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03024402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21040692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20185339A (ja) 揺動機構
JP2000197678A (ja) マッサ―ジ機
JP2019058463A (ja) マッサー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