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3444A - 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3444A
TW202403444A TW112108638A TW112108638A TW202403444A TW 202403444 A TW202403444 A TW 202403444A TW 112108638 A TW112108638 A TW 112108638A TW 112108638 A TW112108638 A TW 112108638A TW 202403444 A TW202403444 A TW 20240344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film
wafer
forming
manufacturing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8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谷俊介
岸岡高広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03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344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3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rendered insoluble or differentially wettabl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9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 G03F7/11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having cover layers or intermediate layers, e.g. subbing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0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係包含具有交聯性基之聚合物或化合物,及溶劑, 前述溶劑包含第1溶劑及第2溶劑, 將乙酸n-丁酯之蒸發速度設為1時,前述第1溶劑之蒸發速度為0.10以上,且前述第2溶劑之蒸發速度為0.05以下。

Description

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
本發明關於半導體裝置製造步驟中之用以形成半導體製造用基板(晶圓)表面端面及斜角部之保護膜的保護膜形成組成物、藉由該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形成之保護膜、使用該保護膜所製造的半導體製造用晶圓、該半導體製造用晶圓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於半導體裝置之製造中,伴隨製程之複雜化,從例如提高蝕刻選擇比等之目的來看,檢討將含有金屬的藥液塗佈於晶圓的方法。再者,從例如使用極紫外線(EUV)進行曝光時之阻劑圖型的解析度變高,及具有高的蝕刻耐性來看,檢討使用含有無機系金屬之阻劑形成阻劑膜,此外,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步驟中之對於晶圓的非預定部位之金屬附著,對於半導體裝置之電特性極大地影響。然而,如上述在形成含有金屬的塗佈膜時,供給至晶圓表面之藥液繞到晶圓的周端面及背面的周緣部,連非預定之此等周端面及背面周緣部也形成塗佈膜,藉此,此等部位有被金屬污染的疑慮。而且,晶圓之被污染的部位接觸曝光裝置或蝕刻裝置等之晶圓的處理裝置或晶圓的搬送機構,藉此,經由此等處理裝置或搬送機構,在該晶圓之後被搬送及處理的晶圓亦被金屬污染,亦即有發生交叉污染之疑慮。
揭示於在基板的表面形成塗佈膜時,可以基板之周緣部的周端面及背面側周緣部不與塗佈膜接觸的方式形成該塗佈膜的技術(專利文獻1)。
揭示一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係抑制膜從基板之斜角面部剝離的情形(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7-09833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1-22834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在於提供於半導體裝置之製造中,可以塗佈所致之簡便方法在半導體製造用基板(晶圓)之表面端部及斜角部形成無異常形狀(部分的凸起或凹陷)之膜狀態佳的保護膜的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藉由該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所形成的保護膜、使用該保護膜製造的半導體製造用晶圓、該半導體製造用晶圓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包含以下。 [1] 一種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係包含 具有交聯性基之聚合物或化合物,及溶劑, 前述溶劑包含第1溶劑及第2溶劑, 將乙酸n-丁酯之蒸發速度設為1時,前述第1溶劑之蒸發速度為0.10以上,且前述第2溶劑之蒸發速度為0.05以下。 [2] 如[1]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前述第1溶劑(S1)與前述第2溶劑(S2)之質量比率(S1:S2)為50:50~95:5。 [3] 如[1]或[2]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前述第1溶劑之蒸發速度(V1)與前述第2溶劑之蒸發速度(V2)之差(V1-V2)為0.10以上。 [4] 如[1]~[3]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前述第1溶劑之構成元素為碳、氧,及氫, 前述第2溶劑之構成元素為碳、氧,及氫。 [5] 如[1]~[4]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前述溶劑之含量為70質量%~99質量%。 [6] 如[1]~[5]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在25℃下具有100cps以下的黏度。 [7] 如[1]~[6]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其為感光性。 [8] 如[1]~[7]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前述交聯性基選自由環氧基、(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羧基、硫醇基、矽烷醇基、桂皮醯基,及羥基所構成群組。 [9] 一種保護膜,其為由如[1]~[8]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所構成之塗佈膜的硬化物。 [10] 如[9]之保護膜,其係具有1~10,000nm的厚度。 [11] 如[9]或[10]之保護膜,其為用於防止晶圓表面端部及斜角部之金屬污染的保護膜。 [12] 如[9]~[11]中任一項之保護膜,其係照射170~800nm之波長的光,進行硬化。 [13] 一種半導體製造用晶圓,其為晶圓表面端部及斜角部被保護的半導體製造用晶圓,在晶圓前驅物之表面端部及斜角部塗佈如[1]~[8]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形成保護膜。 [14] 一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為包含以下步驟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A)在半導體基板上形成阻劑膜的步驟, (B)藉由對於前述阻劑膜之光或電子束之照射及其後之顯影,形成阻劑圖型的步驟, (C)以前述阻劑圖型作為遮罩,將半導體基板以蝕刻進行加工的步驟, 其中包含在半導體製造用晶圓之表面端部、斜角部、任意選擇地背面端部,使用如[1]~[8]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形成保護膜的步驟(X)。 [15] 如[14]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步驟(A)之前,進行前述步驟(X)。 [16] 如[14]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步驟(A)與前述步驟(B)之間進行前述步驟(X)。 [17] 如[14]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步驟(B)或前述步驟(C)之後,進行前述步驟(X)。 [18] 如[14]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步驟(A)之前,進行前述步驟(X), 前述步驟(A)中,包含在至少一部分之前述保護膜上,形成前述阻劑膜, 除去前述保護膜上之部分之前述阻劑膜的步驟(Y)。 [19] 如[14]~[18]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包含除去前述保護膜的步驟(Z)。 [20] 如[18]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步驟(Y)之後,包含除去前述保護膜的步驟(Z)。 [21] 如[14]~[20]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阻劑膜包含金屬。 [22] 如[14]~[21]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為感光性, 其中前述步驟(X)中之前述保護膜之形成藉由塗佈前述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對特定的區域進行曝光,及顯影來進行。 [23] 如[14]~[22]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步驟(X)中之前述保護膜之形成藉由旋轉塗佈前述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來進行。 [24] 如[19]或[20]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步驟(Z)中之前述保護膜之除去藉由灰化,或藉由氫氟酸、有機溶劑、鹼顯影液,或藉由半導體用洗淨液所致之處理來進行。 [25] 一種半導體製造用晶圓之製造方法,其為半導體製造用晶圓之製造方法,其係包含以下步驟, 藉由在晶圓前驅物之端部,塗佈如[1]~[8]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藉由形成的保護膜,製造表面端部及斜角部被保護之晶圓的步驟。
若依據本發明,則半導體裝置之製造中,可以塗佈所致之簡便的方法,在半導體製造用基板(晶圓)之表面端部及斜角部,形成無異常形狀(部分性的膨脹或凹陷)之膜狀態佳的保護膜。藉此,其後之半導體裝置製造製程中,可防止因金屬污染所致之交叉汚染,可提高半導體製造裝置良品的收率。 [實施發明之形態]
(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 本發明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以下,有稱為「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的情形)為用以保護半導體製造用晶圓表面端部及斜角部的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 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包含具有交聯性基之聚合物或化合物及溶劑。
<溶劑> 溶劑包含第1溶劑及第2溶劑。 在此,本發明使用的蒸發速度係藉由ASTM D 3539所得的蒸發速度。但是本發明使用之蒸發速度之數值為對於乙酸n-丁酯之蒸發速度的相對值。亦即,本發明用之蒸發速度之數值為該溶劑之蒸發速度除以乙酸n-丁酯之蒸發速度而得之值。 然後,乙酸n-丁酯之蒸發速度設為1時,第1溶劑的蒸發速度為0.10以上,且第2溶劑的蒸發速度為0.05以下。
本發明人等為了以塗佈所致之簡便的方法於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表面端部及斜角部),形成膜狀態佳的保護膜,而進行精心檢討。 作為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的溶劑,嘗試各種的溶劑後,得知蒸發速度對表面端部之被覆性及斜角部之膜形狀造成影響。 例如,得知作為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的溶劑,若單獨使用蒸發速度高(容易蒸發)溶劑,則表面端部之被覆性成為良好,但斜角部之膜形狀變差(例如,產生部分性的膨脹或凹陷)。另一方面,得知若單獨使用蒸發速度低(不易蒸發)溶劑,則斜角部之膜形狀成為良好,但表面端部之被覆性變差(膜厚變薄)。進一步,即使單獨使用蒸發速度中間的溶劑,兩者兼具亦為困難。 亦即,得知僅1種類的溶劑時,使表面端部之被覆性及斜角部之膜形狀兩者成為良好為困難。 因此,發現藉由並用蒸發速度不同之2種以上的溶劑,可以塗佈所致之簡便的方法於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表面端部及斜角部)形成膜狀態佳的保護膜,遂完成本發明。 又,上述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表面端部及斜角部)的膜形狀,可以例如掃描型電子顯微鏡(倍率,例如20~400倍、30~200倍、40~100倍、50倍、80倍、100倍)進行觀察。上述異常形狀係在上述掃描型電子顯微鏡觀察之視野中,10處所以下,較佳為5處所以下,更佳為3處所以下,又更佳為1處所以下,最佳為未觀察到異常形狀(異常處所為0(零)處)。
第1溶劑及第2溶劑為有機溶劑。
第1溶劑的蒸發速度為0.10以上,較佳為0.10~0.80,更佳為0.20~0.60,特佳為0.30~0.50。
第2溶劑的蒸發速度為0.05以下,較佳為0.04以下,更佳為0.03以下。
第1溶劑之蒸發速度(V1)與第2溶劑的蒸發速度(V2)之差(V1-V2),不特別限制,就可得到本發明效果的觀點來看,較佳為0.10以上,更佳為0.15以上,特佳為0.20以上。又,差(V1-V2),較佳為0.70以下,更佳為0.60以下,特佳為0.50以下。
第1溶劑(S1)與第2溶劑(S2)之質量比率(S1:S2),不特別限制,就可得到本發明效果的觀點來看,較佳為50:50~95:5,更佳為60:40~93:7,特佳為70:30~90:10。
第1溶劑之構成元素,例如碳、氧,及氫。 第2溶劑之構成元素,例如碳、氧,及氫。
第1溶劑較佳為在構成元素中不包含氮原子及鹵素原子。 第2溶劑較佳為在構成元素中不包含氮原子及鹵素原子。
第1溶劑,例如,包含醚鍵、酯鍵,及羰基之至少一者。 第2溶劑,例如,包含醚鍵、酯鍵,及羰基之至少一者。
在此,蒸發速度(乙酸n-丁酯之蒸發速度設為1)之一例如以下所示。
溶劑也可含有第1溶劑及第2溶劑以外的有機溶劑。
溶劑中之第1溶劑及第2溶劑之合計的比例,不特別限制,較佳為50質量%~100質量%,更佳為75質量%~100質量%,特佳為90質量%~100質量%。
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中之溶劑的含量,不特別限制,較佳為70質量%~99質量%,更佳為75質量%~98質量%,特佳為80質量%~95質量%。
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中之第1溶劑及第2溶劑之合計的含量,不特別限制,較佳為50質量%~99質量%,更佳為60質量%~98質量%,特佳為75質量%~95質量%。
<具有交聯性基之聚合物或化合物> 交聯性基係意指藉由光、電子束、其他的電磁波、自由基、酸、熱、水、氧等的作用,可形成交聯結構之基。可列舉例如環氧基、(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羧基、硫醇基、矽烷醇基、桂皮醯基、羥基(亦包含酚性羥基)等,但是不限於此等。 又,本說明書中,「聚合物」與「化合物」係不一定意指各別的物質,亦有將聚合物包含的物質稱為「化合物」的情形。 使用上述「聚合物」及「化合物」的保護膜(硬化膜),呈現例如,依據後述之實施例中之「[5]曝光後之硬化性評價」的評價中,相對於未曝光部分的膜,曝光部分之硬化膜的殘膜率為80%以上,較佳達成90%以上之對顯影液的溶解性。
具有交聯性基之聚合物或化合物,可例示以下,但是不限定於此等。 ・環氧(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酚醛清漆樹脂之縮水甘油醚化物與(甲基)丙烯酸的反應產物)、 ・肉桂酸接枝環氧基酚醛清漆、 ・藉由伴隨酚與醛之水去除之聚縮合及三次元網目之形成而得之熱硬化性材料的酚醛塑料、 ・例如,三羥甲基三聚氰胺、六羥甲基三聚氰胺等之三聚氰胺樹脂、二羥甲基丙烯脲、二羥甲基乙烯脲、二羥甲基羥基脲等之脲系樹脂、二羥甲基糖醛樹脂等的胺基塑料樹脂、 ・(嵌段)異氰酸酯、 ・乙烯醚、 ・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聚矽氧烷樹脂 ・環氧樹脂。
在此,舉具有交聯性基之聚合物或化合物之一例。 具有交聯性基之聚合物或化合物之一例為具有下述式(1-1)表示之結構單位的聚合物。 (式(1-1)中,Ar表示苯環、萘環或蒽環,R 1表示羥基、可被甲基保護之巰基、可被甲基保護之胺基、鹵基或可以雜原子取代或中斷,可被羥基取代之碳原子數1~10之烷基,n1表示0~3之整數,L 1表示單鍵或碳原子數1~10之伸烷基,n2表示1或2,A表示具有(甲基)丙烯醯氧基之基,T 1表示n2=1時,可被單鍵、或醚鍵、酯鍵或醯胺鍵中斷之碳原子數1~10之伸烷基,T 1為n2=2時,表示氮原子或醯胺鍵。)
碳原子數1~10之烷基,可列舉甲基、乙基、n-丙基、i-丙基、環丙基、n-丁基、i-丁基、s-丁基、t-丁基、環丁基、1-甲基-環丙基、2-甲基-環丙基、n-戊基、1-甲基-n-丁基、2-甲基-n-丁基、3-甲基-n-丁基、1,1-二甲基-n-丙基、1,2-二甲基-n-丙基、2,2-二甲基-n-丙基、1-乙基-n-丙基、環戊基、1-甲基-環丁基、2-甲基-環丁基、3-甲基-環丁基、1,2-二甲基-環丙基、2,3-二甲基-環丙基、1-乙基-環丙基、2-乙基-環丙基、n-己基、1-甲基-n-戊基、2-甲基-n-戊基、3-甲基-n-戊基、4-甲基-n-戊基、1,1-二甲基-n-丁基、1,2-二甲基-n-丁基、1,3-二甲基-n-丁基、2,2-二甲基-n-丁基、2,3-二甲基-n-丁基、3,3-二甲基-n-丁基、1-乙基-n-丁基、2-乙基-n-丁基、1,1,2-三甲基-n-丙基、1,2,2-三甲基-n-丙基、1-乙基-1-甲基-n-丙基、1-乙基-2-甲基-n-丙基、環己基、1-甲基-環戊基、2-甲基-環戊基、3-甲基-環戊基、1-乙基-環丁基、2-乙基-環丁基、3-乙基-環丁基、1,2-二甲基-環丁基、1,3-二甲基-環丁基、2,2-二甲基-環丁基、2,3-二甲基-環丁基、2,4-二甲基-環丁基、3,3-二甲基-環丁基、1-n-丙基-環丙基、2-n-丙基-環丙基、1-i-丙基-環丙基、2-i-丙基-環丙基、1,2,2-三甲基-環丙基、1,2,3-三甲基-環丙基、2,2,3-三甲基-環丙基、1-乙基-2-甲基-環丙基、2-乙基-1-甲基-環丙基、2-乙基-2-甲基-環丙基、2-乙基-3-甲基-環丙基、癸基、甲氧基、乙氧基、甲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乙基、羥基甲基、1-羥基乙基、2-羥基乙基、甲基胺基、二甲基胺基、二乙基胺基、胺基甲基、1-胺基乙基、2-胺基乙基、甲硫基、乙硫基、巰基甲基、1-巰基乙基、2-巰基乙基等。
碳原子數1~10之伸烷基,可列舉亞甲基、伸乙基、n-伸丙基、異伸丙基、伸環丙基、n-伸丁基、伸異丁基、s-伸丁基、t-伸丁基、伸環丁基、1-甲基-伸環丙基、2-甲基-伸環丙基、n-伸戊基、1-甲基-n-伸丁基、2-甲基-n-伸丁基、3-甲基-n-伸丁基、1,1-二甲基-n-伸丙基、1,2-二甲基-n-伸丙基、2,2-二甲基-n-丙烯、1-乙基-n-伸丙基、伸環戊基、1-甲基-伸環丁基、2-甲基-伸環丁基、3-甲基-伸環丁基、1,2-二甲基-伸環丙基、2,3-二甲基-伸環丙基、1-乙基-伸環丙基、2-乙基-伸環丙基、n-伸己基、1-甲基-n-伸戊基、2-甲基-n-伸戊基、3-甲基-n-伸戊基、4-甲基-n-伸戊基、1,1-二甲基-n-伸丁基、1,2-二甲基-n-伸丁基、1,3-二甲基-n-伸丁基、2,2-二甲基-n-伸丁基、2,3-二甲基-n-伸丁基、3,3-二甲基-n-伸丁基、1-乙基-n-伸丁基、2-乙基-n-伸丁基、1,1,2-三甲基-n-伸丙基、1,2,2-三甲基-n-伸丙基、1-乙基-1-甲基-n-伸丙基、1-乙基-2-甲基-n-伸丙基、伸環己基、1-甲基-伸環戊基、2-甲基-伸環戊基、3-甲基-伸環戊基、1-乙基-伸環丁基、2-乙基-伸環丁基、3-乙基-伸環丁基、1,2-二甲基-伸環丁基、1,3-二甲基-伸環丁基、2,2-二甲基-伸環丁基、2,3-二甲基-伸環丁基、2,4-二甲基-伸環丁基、3,3-二甲基-伸環丁基、1-n-丙基-伸環丙基、2-n-丙基-伸環丙基、1-異丙基-伸環丙基、2-異丙基-伸環丙基、1,2,2-三甲基-伸環丙基、1,2,3-三甲基-伸環丙基、2,2,3-三甲基-伸環丙基、1-乙基-2-甲基-伸環丙基、2-乙基-1-甲基-伸環丙基、2-乙基-2-甲基-伸環丙基、2-乙基-3-甲基-伸環丙基、n-伸庚基、n-伸辛基、n-伸壬基或n-伸癸基。
R 1中之以雜原子取代或中斷之碳原子數1~10之烷基之一例為碳原子數1~10之烷氧基。
碳原子數1~10之烷氧基,可列舉甲氧基、乙氧基、n-丙氧基、i-丙氧基、n-丁氧基、i-丁氧基、s-丁氧基、t-丁氧基、n-戊氧基、1-甲基-n-丁氧基、2-甲基-n-丁氧基、3-甲基-n-丁氧基、1,1-二甲基-n-丙氧基、1,2-二甲基-n-丙氧基、2,2-二甲基-n-丙氧基、1-乙基-n-丙氧基、n-己氧基、1-甲基-n-戊氧基、2-甲基-n-戊氧基、3-甲基-n-戊氧基、4-甲基-n-戊氧基、1,1-二甲基-n-丁氧基、1,2-二甲基-n-丁氧基、1,3-二甲基-n-丁氧基、2,2-二甲基-n-丁氧基、2,3-二甲基-n-丁氧基、3,3-二甲基-n-丁氧基、1-乙基-n-丁氧基、2-乙基-n-丁氧基、1,1,2-三甲基-n-丙氧基、1,2,2-三甲基-n-丙氧基、1-乙基-1-甲基-n-丙氧基、1-乙基-2-甲基-n-丙氧基、n-庚氧基、n-辛氧基及n-壬氧基等。
A例如為下述式(A)表示之基。 (式(A)中,R a為氫原子或甲基。*表示鍵結鍵)
式(1-1)表示之單元結構,可為1種類,亦可為2種以上的組合。可為例如Ar為同一種類之具有複數之單元結構的共聚物,例如如Ar具有包含苯環之單元結構與具有萘環之單元結構之Ar之種類不同之具有複數之單元結構的共聚物亦無法自本案之技術範圍排除。
上述「可被中斷」係指碳原子數2~10之伸烷基時,前述伸烷基中之任一的碳-碳原子間被雜原子(亦即,氧時為醚鍵,硫時為硫醚鍵)、酯鍵或醯胺鍵中斷,且指碳原子數1(亦即,亞甲基)時,於亞甲基之碳之任一者具有雜原子(亦即,氧時為醚鍵,硫時為硫醚鍵)、酯鍵或醯胺鍵的情形。
T 1為n2=1時,表示單鍵,或可被醚鍵、酯鍵或醯胺鍵中斷之碳原子數1~10之伸烷基,較佳為醚鍵與亞甲基之組合、酯鍵與亞甲基之組合、或醯胺鍵與亞甲基之組合。
可被雜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1~10之烷基係指碳原子數1~10之烷基所具有之1個以上的氫原子,可被雜原子(較佳為鹵基)取代。
L 1表示單鍵或碳原子數1~10之伸烷基,較佳為下述式(1-2)。 (式(1-2)中,R 2、R 3,較佳為相互獨立表示氫原子、甲基、乙基、n-丙基、i-丙基、環丙基、n-丁基、i-丁基、s-丁基、t-丁基、環丁基,R 2、R 3,較佳為可彼此鍵結形成碳原子數3~6之環)表示者。此等之中,R 2、R 3皆為氫原子(亦即,-(CR 2R 3)-為伸甲基)
鹵基係指氫與經取代的鹵素-X(F、Cl、Br、I)。
具有式(1-1)表示之結構單位的聚合物,例如使具有下述式(1-1’)表示之單元結構的聚合物與(甲基)丙烯酸反應而得。 (式(1-1’)中,Ar、R 1、n1、L 1、n2,及T 1係與式(1-1)中之Ar、R 1、n1、L 1、n2,及T 1分別同義。E為具有環氧基之基)
具有式(1-1’)表示之結構單位的聚合物,若為例如滿足式(1-1’)之單元結構者,則不特別限制。可為以本身習知的方法製造者。可使用市售品。作為市售品,可列舉耐熱性環氧基酚醛清漆樹脂EOCN(註冊商標)系列(日本化藥(股)製、環氧基酚醛清漆樹脂D.E.N(註冊商標)系列(Dow Chemical 日本(股)製)等。
具有式(1-1’)表示之結構單位之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以上,500~200,000,600~50,000,或700~10,000。
具有式(1-1’)表示之結構單位的聚合物,可列舉具有下述單元結構者。 式中,Me表示甲基,Et表示乙基。
作為具有交聯性基之聚合物或化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不特別限制,較佳為2,000~50,000,更佳為2,500~25,000,特佳為3,000~9,000。 重量平均分子量可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測定。
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中之具有交聯性基之聚合物或化合物的含量,不特別限制,較佳為1質量%~30質量%,更佳為5質量%~25質量%,特佳為10質量%~20質量%。
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中之具有交聯性基之聚合物或化合物的含量,不特別限制,相對於膜構成成分,較佳為70質量%~99質量%,更佳為80質量%~97質量%,特佳為85質量%~95質量%。膜構成成分為由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除去揮發份(溶劑)後的成分。
<其他的成分> 再者,於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中,視需要可包含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光聚合起始劑等)、酸(觸媒)、熱酸產生劑、光酸產生劑、鹼(觸媒)、熱鹼產生劑、光鹼產生劑、聚合抑制劑、交聯劑(多官能丙烯酸等)、密著性提升劑、密著助劑(矽烷偶合劑)、界面活性劑、消泡劑、流變調整劑、顏料、染料、保存安定劑、多元酚或多元羧酸等的溶解促進劑、增感劑等。
自由基聚合起始劑若為能藉由光照射及/或加熱而釋放引發自由基聚合的物質即可。例如,作為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可列舉二苯甲酮衍生物、咪唑衍生物、雙咪唑衍生物、N-芳基甘胺酸衍生物、有機疊氮化合物、二茂鈦化合物、鋁酸酯錯合物、有機過氧化物、N-烷氧基吡啶鎓鹽、噻噸酮衍生物等。更具體而言,可列舉二苯甲酮、1,3-二(第三丁基二氧基羰基)二苯甲酮、3,3’,4,4’-四(第三丁基二氧基羰基)二苯甲酮、3-苯基-5-異噁唑啉、2-巰基苯并咪唑、雙(2,4,5-三苯基)咪唑、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啉基苯基)-丁烷-1-酮、雙(η 5-2,4-環戊二烯-1-基)-雙(2,6-二氟-3-(1H-吡咯-1-基)-苯基)鈦)等,但不被限定於此等。
作為上述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亦可利用市售品,例如可列舉BASF Japan(股)製的IRGACURE(註冊商標)651、184、369、784等。又,亦可使用上述以外的市售品,具體而言,可列舉BASF Japan(股)製IRGACURE(註冊商標)500、907、379、819、127、500、754、250、1800、1870、OXE01、DAROCUR(註冊商標)TPO、1173;Lambson公司製Speedcure(註冊商標)MBB、PBZ、ITX、CTX、EDB;Lamberti公司製Esacure(註冊商標)ONE、KIP150、KTO46;日本化藥(股)製KAYACURE(註冊商標)DETX-S、CTX、BMS、DMBI等。
又,作為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乙醯基過氧化物、苯甲醯基過氧化物、甲基乙基酮過氧化物、環己酮過氧化物、過氧化氫、第三丁基氫過氧化物、異丙苯氫過氧化物、二第三丁基過氧化物、二異丙苯基過氧化物、二月桂醯基過氧化物、第三丁基過氧乙酸酯、第三丁基過氧三甲基乙酸酯、第三丁基過氧-2-乙基己酸酯等之過氧化物;2,2’-偶氮雙異丁腈、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1-苯基乙基)偶氮二苯基甲烷、2,2’-偶氮雙(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二甲基-2,2’-偶氮雙異丁酸酯、2,2’-偶氮雙(2-甲基丁腈)、1,1’-偶氮雙(1-環己烷甲腈)、2-(胺甲醯基偶氮)異丁腈、2,2’-偶氮雙(2,4,4-三甲基戊烷)、2-苯基偶氮-2,4-二甲基-4-甲氧基戊腈、2,2’-偶氮雙(2-甲基丙烷)等之偶氮系化合物;過硫酸銨、過硫酸鈉、過硫酸鉀等之過硫酸鹽等,但不被限定於此等。
作為市售的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日油(股)製Peroyl(註冊商標)IB、NPP、IPP、SBP、TCP、OPP、SA、355、L、Perbutyl(註冊商標)ND、NHP、MA、PV、355、A、C、D、E、L、I、O、P、Z、Perbutyl(註冊商標)ND、PV、D、I、O、Z、Perocta(註冊商標)ND、Nyper(註冊商標)PMB、BMT、BW、Pertetra(註冊商標)A、Perhexa(註冊商標)MC、TMH、HC、250、25B、C、25Z、22、V、Perocta(註冊商標)O、Percumyl (註冊商標)ND、D、Permenta(註冊商標)H、Nofmer(註冊商標)BC;和光純藥(股)製V-70、V-65、V-59、V-40、V-30、VA-044、VA-046B、VA-061、V-50、VA-057、VA-086、VF-096、VAm-110、V-601、V-501;BASF日本股份公司製IRGACURE(註冊商標)184、369、651、500、819、907、784、2959、CGI1700、CGI1750、CGI1850、CG24-61、DAROCUR(註冊商標)1116、1173、LUCIRIN(註冊商標) TPO;Cytec Surface Specialties公司製UVECRYL(註冊商標)P36;Lamberti公司製Esacure(註冊商標)KIP150、KIP65LT、KIP100F、KT37、KT55、KTO46、KIP75/B等,但不被限定於此等。
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可僅使用一種,也可並用二種以上。相對於具有交聯性基的聚合物或化合物100質量份,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之含量較佳為1質量份以上、2質量份以上、3質量份以上、50質量份以下、20質量份以下、10質量份以下。
作為聚合抑制劑(抗氧化劑),可使用受阻酚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2,6-二異丁基苯酚、3,5-二第三丁基苯酚、3,5-二第三丁基甲酚、氫醌、氫醌單甲基醚、N-亞硝基-N-苯基羥基胺鋁、五倍子酚、第三丁基兒茶酚、4-甲氧基-1-萘酚、2,6-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酚、2,5-二第三丁基-氫醌、十八烷基-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異辛基-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4,4’-亞甲基雙(2,6-二第三丁基苯酚)、4,4’-硫代-雙(3-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4,4’-亞丁基-雙(3-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三乙二醇-雙[3-(3-第三丁基-5-甲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雙[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2,2-硫代-二亞乙基雙[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N,N’-六亞甲基雙(3,5-二第三丁基-4-羥基-氫桂皮醯胺)、2,2’-亞甲基-雙(4-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2,2’-亞甲基-雙(4-乙基-6-第三丁基苯酚)、季戊四醇基-四[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參-(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三聚異氰酸酯、1,3,5-三甲基-2,4,6-參(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苯、1,3,5-參(3-羥基-2,6-二甲基-4-異丙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1,3,5-參(4-第三丁基-3-羥基-2,6-二甲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1,3,5-參(4-s-丁基-3-羥基-2,6-二甲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1,3,5-參[4-(1-乙基丙基)-3-羥基-2,6-二甲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1,3,5-參[4-三乙基甲基-3-羥基-2,6-二甲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1,3,5-參(3-羥基-2,6-二甲基-4-苯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1,3,5-參(4-第三丁基-3-羥基-2,5,6-三甲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1,3,5-參(4-第三丁基-5-乙基-3-羥基-2,6-二甲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1,3,5-參(4-第三丁基-6-乙基-3-羥基-2-甲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1,3,5-參(4-第三丁基-6-乙基-3-羥基-2,5-二甲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1,3,5-參(4-第三丁基-5,6-二乙基-3-羥基-2-甲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1,3,5-參(4-第三丁基-3-羥基-2-甲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1,3,5-參(4-第三丁基-3-羥基-2,5-二甲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1,3,5-參(4-第三丁基-5‐乙基-3-羥基-2-甲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等。 於受阻酚化合物之中,較佳為1,3,5-參(4-第三丁基-3-羥基-2,6-二甲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 上述聚合抑制劑可使用市售品,可列舉Irganox-3114 (BASF日本股份有限公司製)作為具體例。
聚合抑制劑可僅使用一種,也可並用二種以上。相對於具有交聯性基的聚合物或化合物100質量份,聚合抑制劑之含量較佳為0.01~1質量份,更佳為0.01~0.5質量份。
作為界面活性劑,例如可列舉聚氧乙烯月桂基醚、聚氧乙烯硬脂基醚及聚氧乙烯油基醚等之聚氧乙烯烷基醚化合物、聚氧乙烯辛基酚醚及聚氧乙烯壬基酚醚等之聚氧乙烯烷基烯丙基醚化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化合物、山梨糖醇酐單月桂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棕櫚酸酯、山梨糖醇酐單硬脂酸酯、山梨糖醇酐三油酸酯及山梨糖醇酐三硬脂酸酯等之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化合物、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單月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單棕櫚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單硬脂酸酯及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三硬脂酸酯等之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化合物。又,可列舉商品名Eftop EF301、EF303、EF352((股)TOHKEM PRODUCTS製)、商品名Megaface F171、F173、R-08、R-30(大日本油墨(股)製)、Fluorad FC430、FC431(住友3M(股)製)、商品名Asahiguard AG710、Surflon S-382、SC101、SC102、SC103、SC104、SC105、SC106(旭硝子(股)製)等之氟系界面活性劑及有機矽氧烷聚合物KP341(信越化學工業(股)製)等。
界面活性劑可僅使用一種,也可並用二種以上。相對於具有交聯性基的聚合物或化合物100質量份,界面活性劑之含量較佳為0.1質量份以上、0.5質量份以上、5質量份以下、2質量份以下。
作為酸觸媒,可使用酸性化合物、鹼性化合物或者因熱或光而產生酸或鹼的各種化合物。
作為酸性化合物,可使用磺酸化合物或羧酸化合物。 作為磺酸化合物或羧酸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對甲苯磺酸、三氟甲烷磺酸、吡啶鎓三氟甲烷磺酸鹽(=吡啶鎓三氟甲烷磺酸)、吡啶鎓對甲苯磺酸鹽、吡啶鎓-4-羥基苯磺酸鹽、水楊酸、樟腦磺酸、5-磺基水楊酸、4-氯苯磺酸、4-酚磺酸、吡啶鎓-4-酚磺酸鹽、苯二磺酸、1-萘磺酸、4-硝基苯磺酸、檸檬酸、苯甲酸、羥基苯甲酸。
作為鹼性化合物,可使用胺化合物或氫氧化銨化合物,作為因熱而產生鹼的化合物,可使用尿素。 作為胺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三乙醇胺、三丁醇胺、三甲胺、三乙胺、三正丙胺、三異丙胺、三正丁胺、三第三丁基胺、三正辛胺、三異丙醇胺、苯基二乙醇胺、硬脂基二乙醇胺及二氮雜雙環辛烷等之三級胺、吡啶及4-二甲基胺基吡啶等之芳香族胺。又,亦可列舉苯甲胺及正丁胺等之一級胺、二乙胺及二正丁胺等之二級胺作為胺化合物。 作為氫氧化銨化合物,例如可列舉氫氧化四甲基銨、氫氧化四乙基銨、氫氧化四丙基銨、氫氧化四丁基銨、氫氧化苄基三甲基銨、氫氧化苄基三乙基銨、氫氧化鯨蠟基三甲基銨、氫氧化苯基三甲基銨、氫氧化苯基三乙基銨。
作為酸產生劑,熱酸產生劑、光酸產生劑皆可使用。
作為熱酸產生劑,例如可列舉對甲苯磺酸、三氟甲烷磺酸、吡啶鎓對甲苯磺酸鹽(吡啶鎓對甲苯磺酸)、吡啶鎓對羥基苯磺酸(對酚磺酸吡啶鎓鹽)、吡啶鎓三氟甲烷磺酸、水楊酸、樟腦磺酸、5-磺基水楊酸、4-氯苯磺酸、4-羥基苯磺酸、苯二磺酸、1-萘磺酸、檸檬酸、苯甲酸、羥基苯甲酸等之磺酸化合物及羧酸化合物。 作為市售品,例如可列舉K-PURE[註冊商標]CXC-1612、同CXC-1614、同TAG-2172、同TAG-2179、同TAG-2678、同TAG2689(以上,King Industries公司製)及SI-45、SI-60、SI-80、SI-100、SI-110、SI-150(以上,三新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
作為光酸產生劑,有鋶鹽、碘鎓鹽、磺醯基重氮甲烷、N-磺醯氧基醯亞胺、苯偶姻磺酸鹽型光酸產生劑、五倍子酚三磺酸鹽型光酸產生劑、碸型光酸產生劑、乙二醛二肟衍生物型光酸產生劑、肟-O-磺酸鹽型酸產生劑、雙肟磺酸鹽型酸產生劑等。例如,可列舉雙(4-第三丁基苯基)碘鎓三氟甲烷磺酸鹽、三苯基鋶三氟甲烷磺酸鹽、苯基-雙(三氯甲基)-s-三嗪、苯偶姻甲苯磺酸鹽、及N-羥基琥珀醯亞胺三氟甲烷磺酸鹽等。
作為熱鹼產生劑,例如可列舉1-甲基-1-(4-聯苯基)乙基胺基甲酸酯、2-氰基-1,1-二甲基乙基胺基甲酸酯等之胺基甲酸酯類;脲、N,N-二甲基-N’-甲基脲等之脲類;三氯乙酸胍、苯基磺醯基乙酸胍、苯基丙炔酸胍等之胍類;1,4-二氫菸鹼醯胺等之二氫吡啶類;N-(異丙氧基羰基)-2,6-二甲基哌啶、N-(第三丁氧基羰基)-2,6-二甲基哌啶、N-(苄氧基羰基)-2,6-二甲基哌啶等之二甲基哌啶類;苯基磺醯基乙酸四甲基銨、苯基丙炔酸四甲基銨等之四級化銨鹽;二氰二胺等。又,可列舉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碳-7-烯(DBU)的鹽之U-CAT(註冊商標)SA810、同SA831、同SA841、同SA851[以上,SUN-APRO(股)製]等。
作為光鹼產生劑,例如可列舉9-蒽基甲基=N,N-二乙基胺基甲酸酯等之烷基胺系光鹼產生劑;9-蒽基=N,N-二環己基胺基甲酸酯、1-(9,10-蒽醌-2-基)乙基=N,N-二環己基胺基甲酸酯、二環己基銨=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酯、9-蒽基=N-環己基胺基甲酸酯、1-(9,10-蒽醌-2-基)乙基=N-環己基胺基甲酸酯、環己基銨=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酯、(E)-N-環己基-3-(2-羥基苯基)丙烯醯胺等之環烷基胺系光鹼產生劑;9-蒽基甲基=哌啶-1-羧酸酯、(E)-1-哌啶基-3-(2-羥基苯基)-2-丙烯-1-酮、(2-硝基苯基)甲基=4-羥基哌啶-1-羧酸酯、(2-硝基苯基)甲基=4-(甲基丙烯醯氧基)哌啶-1-羧酸酯等之哌啶系光鹼產生劑;胍鎓=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酯、1,2-二異丙基-3-(雙(二甲基胺基)亞甲基)胍鎓=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酯、1,2-二環己基-4,4,5,5-四甲基雙胍鎓=正丁基三苯基硼酸鹽、1,5,7-三氮雜雙環[4.4.0]癸-5-烯鎓=2-(9-側氧基呫噸-2-基)丙酸酯等之胍系光鹼產生劑;1-(9,10-蒽醌-2-基)乙基=咪唑-1-羧酸酯等之咪唑系光鹼產生劑等。
以上成分可組合1種或2種以上而使用,此時,以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的固體成分中通常10質量%以下,較佳3質量%以下之調配量使用。
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之調製方法係不特別限定。亦即,若將具有交聯性基的聚合物或化合物、溶劑、其他成分以任意之比例、任意之順序混合,做成均勻的溶液即可。如此所調製的溶液狀態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較佳為於使用孔徑為0.2μm左右的過濾器進行過濾後使用。
如後述,為了藉由旋轉塗佈法製作膜厚300nm左右的保護膜,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較佳為在25℃下具有約100cps以下的黏度,更佳為50cps以下,特佳為10cps以下。又,本發明中,黏度為E型黏度計之在25℃下的測定值。
又,本發明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較佳為感光性。可為例如負型的溶劑顯影型。於具有感光性的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之情況,在上述基板之表面端部、斜角部與任意選擇的背面端部,塗佈該感光性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負型)後,將於欲進行膜硬化的部分,進行曝光、顯影,變得可正確地以前述保護膜覆蓋斜面部分。藉由為感光性,有保護膜在晶圓端部之膜厚控制變容易,可除去內部隆起,可改良邊緣形狀,有能修正旋轉塗佈時之中心位置之偏移等的優點。
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可為WO2018/190380記載之包含化合物(E)的組成物,該化合物(E)包含選自下述式(1-1)至式(1-7)所示之部分結構(I)之至少1個的部分結構。 該化合物(E)為具有交聯性基的聚合物或化合物。
(式中,R 1、R 1a、R 3、R 5a及R 6a各自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10的伸烷基、碳原子數6~40的伸芳基(該伸烷基及伸芳基可被1個或2個以上的醯胺基或胺基所任意取代)、氧原子、羰基、硫原子、-C(O)-NR a-、-NR b-或彼等之組合所成的2價基, R 5各自獨立地表示與選自由氮原子、或氮原子與碳原子數1~10的伸烷基、碳原子數6~40之伸芳基(該伸烷基及伸芳基可被1個或2個以上的醯胺基或胺基所任意取代)、氧原子、羰基、硫原子、-C(O)-NR a-及-NR b-所成之群組的至少一個以上之基的組合所成之3價基, R 2、R 2a、R 4及R 6各自獨立地表示與選自由氫原子、碳原子數1~10的烷基、或氫原子與碳原子數1~10的伸烷基、氧原子、羰基、-C(O)-NR a-及-NR b-所成之群組的至少一個以上之基的組合所成之1價基, R a表示氫原子或碳原子數1~10的烷基, R b表示氫原子、碳原子數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數1~10的烷基羰基, n表示1~10的重複單元數,及 虛線係表示與相鄰原子之化學鍵)。
WO2018/190380號公報之全部揭示係作為參考而援用於本案。
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可含有聚矽氧烷。聚矽氧烷可為矽醇基的一部分經改質之改質聚矽氧烷,例如矽醇基的一部分經醇改質或經縮醛保護之聚矽氧烷改質物。 又,聚矽氧烷係作為一例,可為水解性矽烷的水解縮合物,亦可為水解縮合物所具有的矽醇基之至少一部分經醇改質或經縮醛保護之改質物(以下有稱為「水解縮合物的改質物」的情形)。水解縮合物的水解性矽烷可包含一種或二種以上的水解性矽烷。 聚矽氧烷可作為為具有籠型、梯型、直鏈型及分支型的任一主鏈之結構者。再者,可使用市售的聚矽氧烷。
又,本發明中,於水解性矽烷的「水解縮合物」,亦即水解縮合的生成物中,不僅縮合完全地完成之縮合物的聚有機矽氧烷聚合物,亦包含縮合不完全地完成之部分水解縮合物的聚有機矽氧烷聚合物。如此的部分水解縮合物亦與縮合完全地完成之縮合物同樣,為藉由水解性矽烷的水解及縮合而得之聚合物,部分地以水解停止,不縮合,因此為Si-OH基殘存者。 作為本發明之聚矽氧烷,可列舉例如包含下述式(1)所示的至少1種水解性矽烷之水解性矽烷的水解縮合物或其改質物。
<<式(1)>>
式(1)中,R 1為鍵結於矽原子的基,互相獨立地表示可被取代的烷基、可被取代的芳基、可被取代的芳烷基、可被取代的鹵化烷基、可被取代的鹵化芳基、可被取代的鹵化芳烷基、可被取代的烷氧基烷基、可被取代的烷氧基芳基、可被取代的烷氧基芳烷基或可被取代的烯基,或表示具有環氧基的有機基、具有丙烯醯基的有機基、具有甲基丙烯醯基的有機基、具有巰基的有機基、具有胺基的有機基、具有烷氧基的有機基、具有磺醯基的有機基或具有氰基的有機基、或彼等的2種以上之組合。 又,R 2為鍵結於矽原子的基或原子,互相獨立地表示烷氧基、芳烷氧基、醯氧基或鹵素原子。 a表示0~3之整數。
式(1)中之R 1中的各基及原子之具體例以及彼等的合適碳數,可列舉關於式(A-1)及(A-2)中的R 3所前述的基及碳數。 式(1)中之R 2中的各基及原子之具體例以及彼等的合適碳數,可列舉關於式(A-1)及(A-2)中的X所前述的基及原子以及碳數。
<<<式(1)所示的水解性矽烷之具體例>>> 作為式(1)所示的水解性矽烷之具體例,可列舉四甲氧基矽烷、四氯矽烷、四乙醯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四正丙氧基矽烷、四異丙氧基矽烷、四正丁氧基矽烷、甲基三甲氧基矽烷、甲基三氯矽烷、甲基三乙醯氧基矽烷、甲基三乙氧基矽烷、甲基三丙氧基矽烷、甲基三丁氧基矽烷、甲基三戊氧基矽烷、甲基三苯氧基矽烷、甲基三苄氧基矽烷、甲基三苯乙氧基矽烷、環氧丙氧基甲基三甲氧基矽烷、環氧丙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矽烷、α-環氧丙氧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α-環氧丙氧基乙基三乙氧基矽烷、β-環氧丙氧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β-環氧丙氧基乙基三乙氧基矽烷、α-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α-環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β-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β-環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三丙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三丁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三苯氧基矽烷、α-環氧丙氧基丁基三甲氧基矽烷、α-環氧丙氧基丁基三乙氧基矽烷、β-環氧丙氧基丁基三乙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丁基三甲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丁基三乙氧基矽烷、δ-環氧丙氧基丁基三甲氧基矽烷、δ-環氧丙氧基丁基三乙氧基矽烷、(3,4-環氧基環己基)甲基三甲氧基矽烷、(3,4-環氧基環己基)甲基三乙氧基矽烷、β-(3,4-環氧基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β-(3,4-環氧基環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矽烷、β-(3,4-環氧基環己基)乙基三丙氧基矽烷、β-(3,4-環氧基環己基)乙基三丁氧基矽烷、β-(3,4-環氧基環己基)乙基三苯氧基矽烷、γ-(3,4-環氧基環己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3,4-環氧基環己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δ-(3,4-環氧基環己基)丁基三甲氧基矽烷、δ-(3,4-環氧基環己基)丁基三乙氧基矽烷、環氧丙氧基甲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環氧丙氧基甲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α-環氧丙氧基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α-環氧丙氧基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β-環氧丙氧基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β-環氧丙氧基乙基乙基二甲氧基矽烷、α-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α-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β-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β-環氧丙氧基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丙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丁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苯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乙烯基二甲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乙烯基二乙氧基矽烷、乙基三甲氧基矽烷、乙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氯矽烷、乙烯基三乙醯氧基矽烷、甲基乙烯基二甲氧基矽烷、甲基乙烯基二乙氧基矽烷、甲基乙烯基二氯矽烷、甲基乙烯基二乙醯氧基矽烷、二甲基乙烯基甲氧基矽烷、二甲基乙烯基乙氧基矽烷、二甲基乙烯基氯矽烷、二甲基乙烯基乙醯氧基矽烷、二乙烯基二甲氧基矽烷、二乙烯基二乙氧基矽烷、二乙烯基二氯矽烷、二乙烯基二乙醯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乙烯基二甲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乙烯基二乙氧基矽烷、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烯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烯丙基三氯矽烷、烯丙基三乙醯氧基矽烷、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烯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烯丙基甲基二氯矽烷、烯丙基甲基二乙醯氧基矽烷、烯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矽烷、烯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矽烷、烯丙基二甲基氯矽烷、烯丙基二甲基乙醯氧基矽烷、二烯丙基二甲氧基矽烷、二烯丙基二乙氧基矽烷、二烯丙基二氯矽烷、二烯丙基二乙醯氧基矽烷、3-烯丙基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烯丙基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對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苯基三甲氧基矽烷、苯基三乙氧基矽烷、苯基三氯矽烷、苯基三乙醯氧基矽烷、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苯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苯基甲基二氯矽烷、苯基甲基二乙醯氧基矽烷、苯基二甲基甲氧基矽烷、苯基二甲基乙氧基矽烷、苯基二甲基氯矽烷、苯基二甲基乙醯氧基矽烷、二苯基甲基甲氧基矽烷、二苯基甲基乙氧基矽烷、二苯基甲基氯矽烷、二苯基甲基乙醯氧基矽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矽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矽烷、二苯基二氯矽烷、二苯基二乙醯氧基矽烷、三苯基甲氧基矽烷、三苯基乙氧基矽烷、三苯基乙醯氧基矽烷、三苯基氯矽烷、3-苯基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苯基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二甲氧基甲基-3-(3-苯氧基丙基硫丙基)矽烷、三乙氧基((2-甲氧基-4-(甲氧基甲基)苯氧基)甲基)矽烷、苄基三甲氧基矽烷、苄基三乙氧基矽烷、苄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苄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苄基二甲基甲氧基矽烷、苄基二甲基乙氧基矽烷、苄基二甲基氯矽烷、苯乙基三甲氧基矽烷、苯乙基三乙氧基矽烷、苯乙基三氯矽烷、苯乙基三乙醯氧基矽烷、苯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苯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苯乙基甲基二氯矽烷、苯乙基甲基二乙醯氧基矽烷、甲氧基苯基三甲氧基矽烷、甲氧基苯基三乙氧基矽烷、甲氧基苯基三乙醯氧基矽烷、甲氧基苯基三氯矽烷、甲氧基苄基三甲氧基矽烷、甲氧基苄基三乙氧基矽烷、甲氧基苄基三乙醯氧基矽烷、甲氧基苄基三氯矽烷、甲氧基苯乙基三甲氧基矽烷、甲氧基苯乙基三乙氧基矽烷、甲氧基苯乙基三乙醯氧基矽烷、甲氧基苯乙基三氯矽烷、乙氧基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氧基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氧基苯基三乙醯氧基矽烷、乙氧基苯基三氯矽烷、乙氧基苄基三甲氧基矽烷、乙氧基苄基三乙氧基矽烷、乙氧基苄基三乙醯氧基矽烷、乙氧基苄基三氯矽烷、異丙氧基苯基三甲氧基矽烷、異丙氧基苯基三乙氧基矽烷、異丙氧基苯基三乙醯氧基矽烷、異丙氧基苯基三氯矽烷、異丙氧基苄基三甲氧基矽烷、異丙氧基苄基三乙氧基矽烷、異丙氧基苄基三乙醯氧基矽烷、異丙氧基苄基三氯矽烷、第三丁氧基苯基三甲氧基矽烷、第三丁氧基苯基三乙氧基矽烷、第三丁氧基苯基三乙醯氧基矽烷、第三丁氧基苯基三氯矽烷、第三丁氧基苄基三甲氧基矽烷、第三丁氧基苄基三乙氧基矽烷、第三丁氧基苄基三乙醯氧基矽烷、第三丁氧基苄基三氯矽烷、甲氧基萘基三甲氧基矽烷、甲氧基萘基三乙氧基矽烷、甲氧基萘基三乙醯氧基矽烷、甲氧基萘基三氯矽烷、乙氧基萘基三甲氧基矽烷、乙氧基萘基三乙氧基矽烷、乙氧基萘基三乙醯氧基矽烷、乙氧基萘基三氯矽烷、γ-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氯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γ-氯丙基三乙醯氧基矽烷、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巰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β-氰基乙基三乙氧基矽烷、硫代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矽烷、氯甲基三甲氧基矽烷、氯甲基三乙氧基矽烷、三乙氧基矽烷基丙基二烯丙基異三聚氰酸酯、雙環[2,2,1]戊烯基三乙氧基矽烷、苯磺醯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苯碸醯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二甲基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矽烷、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矽烷、苯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γ-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γ-氯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二甲基二乙醯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γ-巰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γ-巰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甲基乙烯基二甲氧基矽烷、甲基乙烯基二乙氧基矽烷,但不被限定於此等。
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可含有日本特開2016-003160號公報記載的: (A)多官能環氧(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B)多官能硫醇化合物、及 (C)自由基聚合起始劑。 (A)多官能環氧(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為具有交聯性基之聚合物或化合物。
上述(A)成分的分子量可為300~20,000。 上述(A)成分可為雙酚型多官能環氧(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上述(B)成分可在25℃下液狀。 可進一步含有(D)聚合抑制劑。 在25℃下的黏度可為2,000~100,000mPa・s。
日本特開2016-003160號公報之全部揭示係作為參考而援用在本案。
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可為WO2009/104643記載之包含光聚合性物質及光聚合起始劑的膜形成組成物。光聚合性物質為具有交聯性基之聚合物或化合物。 前述光聚合性物質為具有至少1個能陽離子聚合的反應性基之化合物,前述陽離子聚合起始劑可為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 前述光聚合性物質為具有至少1個能自由基聚合的反應性基之化合物,前述光聚合起始劑可為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
前述光聚合性物質可為糖化合物。 前述糖化合物可為單糖類或二糖類化合物。 前述糖化合物可為式(10):
(惟,G 1表示糖骨架,T表示2價連結基,R 1表示乙烯基或環氧丙基,R 2表示氫原子或羥基;n及L各自表示0或1之整數,p為整數且為糖所具有的羥基之總數;m為滿足1≦m≦(p-m)之整數)。
前述光聚合性物質可為脂環式環氧化合物或脂環式氧雜環丁烷化合物。 前述脂環式環氧化合物可為環氧烷(cycloalkylene oxide)衍生物。 前述脂環式環氧化合物可為式(2)或式(3):
(惟,G 2表示伸烷基、羰氧基、雜環、芳香環或具有此等之組合的1價~5價連結基,G 3為烷基、烷基羰基、雜環、芳香環或具有此等之組合的有機基,n及m各自表示1~5之整數)。
WO2009/104643之全部揭示係作為參考而援用在本案。
(保護膜) 本發明之保護膜為本發明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所構成之塗佈膜的硬化物。 保護膜的形成方法,可列舉例如後述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中的步驟(X)。
保護膜,為例如防止晶圓表面端部及斜角部之金屬污染用的保護膜。
保護膜之厚度的下限,例如1nm、3nm、5nm、10nm、30nm、50nm、80nm、100nm、200nm、500nm、800nm、1,000nm、1,500nm、1,700nm。保護膜之厚度的上限,例如10,000nm、9,000nm、8,000nm、7,000nm、6,000nm、5,000nm、4,000nm、3,800nm、3,700nm、3,600nm、3,500nm、3,300nm、3,000nm、2,500nm、2,000nm、1,500nm、1,000nm、800nm、500nm、300nm。
保護膜為例如照射170~800nm之波長之光(例如254nm)之硬化的保護膜。
被覆半導體製造用基板(晶圓)之表面端部及斜角部之保護膜的特性,除了防止金屬污染的機能外,較佳為滿足耐乾蝕刻性、磷酸耐性、氫氧化四甲銨(TMAH)耐性、HF除去性、耐擦傷性、對段差基板之良好的埋入性、低昇華物量、對疏水性基板之親和性、晶圓側面(斜角部)不會殘留灰塵異物等、良好的邊緣形狀、內部隆起(噴嘴之射出孔正下方,膜形成組成物形成塊狀殘留之現象)的機能等。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為包含以下步驟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A)在半導體基板上形成阻劑膜的步驟, (B)藉由對於阻劑膜之光或電子束之照射及其後的顯影,形成阻劑圖型的步驟, (C)以阻劑圖型作為遮罩,以蝕刻加工半導體基板的步驟, 其中包含在半導體製造用晶圓之表面端部、斜角部、任意選擇地背面端部,使用本發明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形成保護膜的步驟(X)。
以下,依序說明。 <步驟(A)> 步驟(A)中,在半導體基板上形成阻劑膜。半導體基板係使用於半導體元件等之製造用的晶圓,一般使用的矽晶圓、鍺晶圓,其他可使用例如砷化鎵、磷化銦、氮化鎵、氮化銦、氮化鋁等之2種類以上之元素可結合的化合物半導體晶圓。此等通常為圓盤狀,大小例如4、6、8、12吋等。可使用市售品。
使用表面形成無機膜的半導體基板時,該無機膜係藉由例如ALD(原子層堆積)法、CVD(化學氣相堆積)法、反應性濺鍍法、離子被覆法、真空蒸鍍法、旋轉塗佈法(旋塗式玻璃:SOG)所形成。前述無機膜,可列舉例如多晶矽膜、氧化矽膜、氮化矽膜、BPSG(Boro-Phospho Silicate Glass)膜、氮化鈦膜、氮化氧化鈦膜、鎢膜、氮化鎵膜,及砷化鎵膜。
在這種半導體基板上,藉由噴霧、旋轉塗佈機、塗佈機等之適當的塗佈方法,形成特定厚度的阻劑下層膜、阻劑膜等。一般旋轉塗佈法時,阻劑下層膜形成組成物、阻劑膜形成組成物等之各自由旋轉之圓盤狀基板之中心部的上方通過噴嘴等被供給。通常,此等之膜係使用加熱板等的加熱手段進行烘烤。
阻劑膜之形成所使用的光阻,若為對曝光所使用之光感光者,則不特別限定。又,本說明書中,電子束阻劑亦作為包含在光阻內者。可使用負型光阻及正型光阻之任一者。有由酚醛清漆樹脂與1,2-萘醌二疊氮磺酸酯所構成的正型光阻、由具有藉由酸進行分解而提昇鹼溶解速度之基的黏結劑與光酸產生劑所構成的化學增強型光阻,由藉由酸進行分解而提昇光阻之鹼溶解速度的低分子化合物與鹼可溶性黏結劑與光酸產生劑所構成的化學增強型光阻,及由具有藉由酸進行分解而提昇鹼溶解速度之基的黏結劑與藉由酸進行分解而提昇光阻之鹼溶解速度的低分子化合物與光酸產生劑所構成的化學增強型光阻、含有金屬元素之阻劑等。可列舉例如JSR(股)製商品名V146G、Shipley公司製商品名APEX-E、住友化學工業(股)製商品名PAR710,及信越化學工業(股)製商品名AR2772、SEPR430等。又,可列舉例如Proc.SPIE,Vol.3999,330-334(2000)、Proc.SPIE,Vol.3999,357-364(2000)、或Proc.SPIE,Vol.3999,365-374(2000)所記載的含氟原子聚合物系光阻。較佳為負型光阻。
阻劑膜之形成所使用的阻劑膜形成組成物,可含有一種以上的金屬。金屬的形態,除了金屬單體外,可列舉金屬鹽、金屬錯合物、含有其他的金屬的化合物。金屬種不特別限定,可列舉例如錫、銦、銻、鉍、鎵、鍺、鋁、鋯、鉿、鈰、鑭、銫等。
又,阻劑膜之形成所使用的阻劑膜形成組成物,可為含有金屬的阻劑。 含有金屬的阻劑也稱為金屬氧化物阻劑(Metal Oxide Resist(MOR)),代表性可列舉錫氧化物系阻劑。 作為金屬氧化物阻劑材料,可列舉例如日本特開2019-113855號公報所記載之包含藉由金屬碳鍵結及/或金屬羧酸酯鍵結,具有有機配位基之金屬氧代-氫氧基網絡的塗料組成物。 含有金屬之阻劑之一例係作為輻射線感受性安定化配位基使用過氧配位基。過氧基礎之金屬氧代-氫氧基化合物,例如日本公表2019-532489號公報之段落[0011]所記載之專利文獻有詳細說明。該專利文獻,可列舉例如美國專利第9,176,377B2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13/0224652A1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9,310,684B2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16/0116839A1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15/291738號說明書。
阻劑膜之烘烤條件,適宜選擇烘烤溫度70℃~400℃,烘烤時間0.3分鐘~60分鐘。較佳為烘烤溫度80℃~350℃,烘烤時間0.5分鐘~30分鐘,更佳為烘烤溫度90℃~300℃,烘烤時間0.8分鐘~10分鐘間。
阻劑膜之平均厚度的下限,較佳為1nm,更佳為3nm、5nm、10nm。阻劑膜之平均厚度的上限為5,000nm、3,000nm、2,000nm,較佳為1,000nm,更佳為200nm,更佳為50nm。
<形成保護膜的步驟(X)> 在半導體製造用晶圓之表面端部、斜角部及任意選擇性背面端部,形成由本發明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之保護膜的步驟(X)在任意時點進行。步驟(X),較佳為塗佈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對特定的區域進行曝光、顯影。步驟(X)可在步驟(A)之前進行,也可在步驟(A)與步驟(B)之間進行,也可在步驟(B)或步驟(C)之後進行。
又,本說明書中,將基板中,設置有阻劑膜等之裝置部的面稱為表面,將其相反側之面稱為背面。又,表面端部係指由設置於基板上之裝置部之端至斜角部為止之通常1~10mm之寬的區域,斜角部係指連接表面端部與背面端部之彎曲的區域(晶圓側面),背面端部係指基板背面之對應於表面端部的區域。
首先,將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塗佈於半導體基板。塗佈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的方法,不特別限定,例如可採用旋轉塗佈法(旋轉塗佈法)、噴霧法等之公知的手段。例如,採用旋轉塗佈法時,使半導體基板以特定的旋轉速度旋轉,將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由旋轉之圓盤狀基板之表面端部的上方或附近,通過噴嘴供給。較佳為也在該基板之斜角部及/或背面端部,由各自之附近,通過噴嘴供給。
旋轉塗佈之條件可適宜選擇,不特別限定,若例示典型的條件則為如下。 ・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之黏度:約100cps以下 ・晶圓之旋轉速度: ・・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供給時:50~500rpm ・・乾燥甩動時:700~2,000rpm ・保護膜厚度:300nm
接下來,一實施形態中,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進行曝光。對於曝光係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經由遮罩,或不經由遮罩,可藉由照射紫外線、可見光線、輻射線等之活性光線(包含i線、KrF準分子雷射、ArF準分子雷射、EUV(極紫外線)、EB(電子束))進行。又,曝光前可進行軟烤(SB),也可在曝光後顯影前可進行曝光後加熱(PEB)。曝光後加熱之溫度為50℃~150℃,曝光後加熱之時間較佳為1分鐘~10分鐘。
接下來,進行曝光後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的顯影。可藉由以顯影液除去曝光後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之曝光部進行顯影,可適宜選擇顯影溫度5℃~50℃、顯影時間10秒~300秒。
顯影液所含有的有機溶劑,可列舉例如醇系溶劑、醚系溶劑、酮系溶劑、醯胺系溶劑、酯系溶劑、烴系溶劑等。上述顯影液之有機溶劑,較佳為包含酯系溶劑、酮系溶劑或此等之組合者。上述顯影液可1種單獨含有有機溶劑,也可含有2種以上有機溶劑。 醇系溶劑,可列舉例如4-甲基-2-戊醇、n-己醇等之碳數1~18之脂肪族單醇系溶劑;環己醇等之碳數3~18之脂環式單醇系溶劑;丙二醇單甲醚等之碳數3~19之多元醇部分醚系溶劑等。 醚系溶劑,可列舉例如二乙醚、二丙醚、二丁醚、二戊醚、二異戊醚、二己醚、二庚醚等之二烷醚系溶劑;四氫呋喃、四氫吡喃等之環狀醚系溶劑;二苯醚、苯甲醚等之含有芳香環之醚系溶劑等。 酮系溶劑,可列舉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n-丙基酮、甲基-n-丁基酮、二乙基酮、甲基-iso-丁基酮、2-庚酮、乙基-n-丁基酮、甲基-n-己基酮、二-iso-丁基酮、三甲基壬酮等之鏈狀酮系溶劑:環戊酮、環己酮、環庚酮、環辛酮、甲基環己酮等之環狀酮系溶劑:2,4-戊二酮、丙酮基丙酮、苯乙酮等。 醯胺系溶劑,可列舉例如N,N’-二甲基咪唑啉酮、N-甲基吡咯烷酮等之環狀醯胺系溶劑;N-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乙基甲醯胺、乙醯胺、N-甲基乙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丙醯胺等之鏈狀醯胺系溶劑等。 酯系溶劑,可列舉例如乙酸n-丁酯、乳酸乙酯等之單羧酸酯系溶劑;丙二醇乙酸酯等之多元醇羧酸鹽系溶劑;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等之多元醇部分醚羧酸鹽系溶劑;草酸二乙酯等之多元羧酸二酯系溶劑;二甲基碳酸酯、碳酸二乙酯等之碳酸酯系溶劑等。 烴系溶劑,可列舉例如n-戊烷、n-己烷等之碳數5~12之脂肪族烴系溶劑;甲苯、二甲苯等之碳數6~16之芳香族烴系溶劑等。 此等之中,較佳為酯系溶劑、酮系溶劑、醚系溶劑及此等之組合,更佳為酯系溶劑、酮系溶劑及此等之組合。酯系溶劑,較佳為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酮系溶劑,較佳為環己酮。醚系溶劑,較佳為丙二醇單甲醚。
顯影液中之有機溶劑之含量的下限,較佳為80質量%,更佳為90質量%,又更佳為99質量%,特佳為100質量%。藉由將顯影液中之有機溶劑之含量設定為上述範圍,可提高曝光部與未曝光部之間的溶解對比。
顯影液也可含有含氮化合物。
顯影液替代上述有機溶劑系顯影液,可使用水溶液之顯影液。具體而言,可為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矽酸鈉、氨、單乙基胺、二乙基胺、三乙基胺、三乙醇胺、氫氧化四甲銨等的鹼水溶液等。此等之水溶液的鹼濃度,不特別限定,可為例如0.1~10質量%。
又,在上述顯影液中可添加醇類或界面活性劑使用。此等各自相對於顯影液100質量份,可以較佳為0.01~10質量份,更佳為0.1~5質量份之範圍調配。界面活性劑,可列舉例如離子性或非離子性的氟系界面活性劑、矽系界面活性劑等。
作為顯影方法,可列舉例如將基板於盛滿顯影液之槽中浸漬一定時間的方法(浸漬法)、在基板表面上,將顯影液藉由表面張力湧現,靜止一定時間進行顯影的方法(槳式法)、對基板表面將顯影液噴霧的方法(噴霧法)、在一定速度旋轉的基板上,以一定速度邊掃描顯影液吐出噴嘴邊吐出顯影液的方法(動態分配法)等。
接下來,進行顯影後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之烘烤。藉由將顯影後所得之圖型進行烘烤,可形成所期望的圖型。加熱處理中之加熱溫度,通常為150℃以上、350℃以下,較佳為200~300℃之範圍。加熱處理時間為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至硬化為止的時間,若考慮生產性,則一般為未達30分鐘較佳。 保護膜之厚度的下限,較佳為1nm,更佳為3nm。保護膜之厚度的上限,較佳為500nm,更佳為300nm。
例如,步驟(A)之前,進行步驟(X)。然後,例如在步驟(A)中,於至少一部分之保護膜上形成阻劑膜。此時,進行除去保護膜上之部分之阻劑膜的步驟(Y)。 步驟(Y)中,保護膜上之部分的阻劑膜,可藉由除去液除去。此時,與上述步驟(X)同樣地,較佳為在半導體製造用晶圓之表面端部、斜角部、任意選擇性在背面端部使用除去液。作為阻劑除去液,可列舉例如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環己酮、水、乙酸丁酯、四甲銨水溶液或彼等之組合所構成的混合液等。此等之中,就阻劑膜之除去性的觀點來看,較佳為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水。
在步驟(X)或步驟(Y)之後,進行除去保護膜的步驟(Z)。步驟(Z)中,保護膜之除去,較佳為藉由灰化除去,或保護膜之除去,較佳為藉由氫氟酸、有機溶劑、鹼顯影液、或藉由半導體用洗淨液進行處理。然後,以任意的溶劑或慣用的半導體洗淨液等進行洗淨較佳。
步驟(X)、(Y)、(Z)可與步驟(A)、(B)、(C)同時,或各自之步驟之前後的任意時點進行。例如,在步驟(A)之前,包含步驟(X)時,在步驟(A)與步驟(B)之間,可進行除去保護膜上之部分之阻劑膜的步驟(Y),在步驟(Y)與步驟(B)之間,可進行除去保護膜的步驟(Z)。 又,步驟(A)與,步驟(B)或步驟(C)之間,包含步驟(X)時,在步驟(X)與步驟(B)或步驟(C)之間,也可進行除去保護膜的步驟(Z)。
<步驟(B)> 步驟(B)係藉由對阻劑膜照射光或電子束與其後之顯影,形成阻劑圖型。
對阻劑膜之光或電子束之照射係通過形成特定圖型用的遮罩(十字線)進行,可使用例如i線、KrF準分子雷射、ArF準分子雷射、EUV(極紫外線)或EB(電子束)。又,曝光前可進行軟烤(SB),在曝光後顯影前,可進行曝光後加熱(PEB)。曝光後加熱之溫度為50℃~150℃,曝光後加熱之時間,較佳為1分鐘~10分鐘。
顯影例如可使用鹼顯影液,可適宜選擇顯影溫度5℃~50℃、顯影時間10秒~300秒。作為鹼顯影液,可使用例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碳酸鈉、矽酸鈉、偏矽酸鈉、氨水等之無機鹼類、乙基胺、n-丙基胺等之第一胺類、二乙基胺、二-n-丁基胺等之第二胺類、三乙基胺、甲基二乙基胺等之第三胺類、二甲基乙醇胺、三乙醇胺等之醇胺類、氫氧化四甲銨、氫氧化四乙銨、膽鹼等之四級銨鹽、吡咯、哌啶等之環狀胺類等之鹼類的水溶液。此等之水溶液的鹼濃度,不特別限定,可為例如0.1~10質量%。
進一步,可在上述鹼類之水溶液中,適當量添加異丙醇等之醇類、非離子系等之界面活性劑來使用。此等分別相對於顯影液100質量份,可以較佳為0.01~10質量份,更佳為0.1~5質量份之範圍調配。此等之中,較佳之顯影液為四級銨鹽,又更佳為氫氧化四甲銨及膽鹼。此外,此等的顯影液中可添加界面活性劑等。
替代鹼顯影液,可以1,2-丙二醇等之碳數2~18的多元醇系溶劑、乙酸丁酯等之有機溶劑進行顯影,也可使用阻劑之鹼溶解速度未提高之部分進行顯影的方法。
經過上述曝光、顯影的半導體基板進行烘烤。烘烤的手段不特別限定,例如,在基板與加熱板之間,較佳為使用複數之基板支撐銷,確保間隙(gap)的近接式(Proximity)烘烤爐。 烘烤溫度通常為40℃~300℃,較佳為200~300℃,1~30分鐘,但是必須避免阻劑圖型受傷時,可設定為90℃以下。
可對於上述曝光後顯影前之半導體基板,進行烘烤。烘烤的手段、條件係如上,但是必須避免阻劑圖型受傷時,可設定為90℃以下。
<步驟(C)> 步驟(C)中,以阻劑圖型作為遮罩,將半導體基板以蝕刻進行加工。
例如,以形成的阻劑圖型作為遮罩,將半導體基板以蝕刻進行加工。 或,例如以形成的阻劑圖型作為遮罩,將阻劑下層膜進行蝕刻,較佳為進行乾式蝕刻,形成圖型化的阻劑。此時,在使用之半導體基板的表面形成前述無機膜時,使該無機膜的表面露出,在使用之半導體基板的表面未形成前述無機膜時,使該半導體基板的表面露出。然後,藉由圖型化的前述阻劑,藉由習知的方法(乾式蝕刻法等)將半導體基板進行基板加工。 將上述半導體基板加工用的蝕刻,可為習知的方法,例如半導體基板為矽基板時,使用四氟化碳等的氟系氣體,藉由乾式蝕刻進行形狀加工之步驟外,亦包含以熱磷酸除去存在半導體基板表面之氮化矽膜等的表面處理步驟。
經過以上的步驟,可製造半導體裝置。
(半導體製造用晶圓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之製造方法,包含在晶圓前驅物的端部,塗佈本發明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製造藉由所形成的保護膜保護表面端部及斜角部之晶圓的步驟。 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例如塗佈於晶圓前驅物的表面端部、斜角部、任意選擇的背面端部。
晶圓前驅物係指將半導體基板供給至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之至少1步驟而得者。為例如,在如上述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中,經過在半導體基板上,形成無機膜、阻劑下層膜、阻劑膜等的步驟者,可列舉例如被供給至藉由對阻劑膜之光或電子束之照射及其後的顯影,形成阻劑圖型步驟之前的素材。
一實施形態中,經過1步驟以上之半導體裝置製造製程而得之將本發明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旋轉塗佈於晶圓前驅物的表面端部、斜角部、任意選擇的背面端部。
然後,可將半導體基板進行烘烤。此時,烘烤的手段不特別限定,例如,在基板與加熱板之間,較佳為使用複數之基板支撐銷,確保間距(gap)的近接式(Proximity)烘烤爐。烘烤溫度通常為40℃~300℃,較佳為200~300℃,1~30分鐘。 塗佈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後,對於保護膜端面可進行邊緣珠粒除去、背面清洗等、半導體製造製程之公知的處理。
(半導體製造用晶圓) 本發明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係晶圓端部被保護的半導體製造用晶圓,在晶圓端部塗佈本發明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而形成的半導體製造用晶圓。
[實施例]
以下列舉合成例及實施例,更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僅下述實施例。
又,實施例中,試料之物性分析所使用的裝置及條件為如下述。
(1)分子量測定 本發明使用的分子量係GPC分析所測得之以聚苯乙烯換算所得的分子量。 GPC之測定係使用GPC裝置(商品名HLC-8320GPC、東曹股份公司製)、GPC管柱(TSKgel Super-MultiporeHZ-N (2支))、管柱溫度為40℃,溶離液(溶出溶劑)為四氫呋喃,流量(流速)為0.35mL/min,標準試料為聚苯乙烯(Sigma Aldrich公司製)來進行。
(2)蒸發速度 本發明使用的蒸發速度為藉由ASTM D 3539所得的蒸發速度。但是本發明使用之蒸發速度的數值為對於乙酸n-丁酯之蒸發速度的相對值。亦即,本發明使用之蒸發速度的數值為將該溶劑的蒸發速度除以乙酸n-丁酯之蒸發速度而得的值。 下述實施例使用之溶劑的蒸發速度(乙酸n-丁酯=1)為如下述。 丙二醇單甲醚(蒸發速度0.71) 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蒸發速度0.34) 乳酸乙酯(蒸發速度0.23) 二丙二醇甲醚(蒸發速度0.03) 1,3-丁二醇二乙酸酯(蒸發速度0.01以下)
[1]聚合物之合成 <合成例1> 在製品名EOCN-104S(日本化藥(股)製)50.00g、丙烯酸16.60g、四丁基溴化鏻2.93g,及對苯二酚0.13g中加入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PGMEA)162.54g,氮環境下,以100℃進行18小時加熱攪拌。所得之溶液中,加入陰離子交換樹脂(製品名:Dowex[註冊商標]550A、MUROMACHI TECHNOS(股))70g,及陽離子交換樹脂(製品名:AMBERLITE[註冊商標]15JWET、organo(股))70g,在室溫下,進行4小時離子交換處理。將離子交換樹脂分離後,得到化合物溶液。所得之化合物的重複單位相當於下述式,藉由GPC以標準聚苯乙烯換算所測定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100。
<合成例2> 在製品名EOCN-104S(日本化藥(股)製)15.00g、丙烯酸4.98g、四丁基溴化鏻0.88g,及對苯二酚0.04g中加入丙二醇單甲醚(PGME)48.76g,氮環境下,以100℃進行18小時加熱攪拌。所得之溶液中,加入陰離子交換樹脂(製品名:Dowex[註冊商標]550A、MUROMACHI TECHNOS (股))20g,及陽離子交換樹脂(製品名:AMBERLITE[註冊商標]15JWET、organo(股))20g,在室溫下,進行4小時離子交換處理。將離子交換樹脂分離後,得到化合物溶液。所得之化合物的重複單位相當於下述式,藉由GPC以標準聚苯乙烯換算所測定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6100。
<合成例3> 在製品名EOCN-104S(日本化藥(股)製)15.00g、丙烯酸4.98g、四丁基溴化鏻0.88g,及對苯二酚0.04g中加入二丙二醇甲醚(DPM)48.46g,氮環境下,以100℃進行18小時加熱攪拌。所得之溶液中,加入陰離子交換樹脂(製品名:Dowex[註冊商標]550A、MUROMACHI TECHNOS (股))20g,及陽離子交換樹脂(製品名:AMBERLITE[註冊商標]15JWET、organo(股))20g,在室溫下,進行4小時離子交換處理。將離子交換樹脂分離後,得到化合物溶液。所得之化合物的重複單位相當於下述式,藉由GPC以標準聚苯乙烯換算所測定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7600。
<合成例4> 在製品名EOCN-104S(日本化藥(股)製)15.00g、丙烯酸4.98g、四丁基溴化鏻0.88g,及對苯二酚0.04g中加入乳酸乙酯(EL)48.46g,氮環境下,以100℃進行18小時加熱攪拌。所得之溶液中,加入陰離子交換樹脂(製品名:Dowex[註冊商標]550A、MUROMACHI TECHNOS(股)) 20g,及陽離子交換樹脂(製品名:AMBERLITE[註冊商標]15JWET、organo(股))20g,在室溫下,進行4小時離子交換處理。將離子交換樹脂分離後,得到化合物溶液。所得之化合物相當於下述式,藉由GPC以標準聚苯乙烯換算所測定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100。
[2]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之調製 <調製例1> 在合成例1製得之樹脂溶液(固體成分為24.26質量%)13.79g中加入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之Irgacure Oxe01(BASF JAPAN(股)製)0.33g、作為界面活性劑之MegafaceR-30(大日本油墨化學(股)製)10質量%PGMEA溶液0.10g、作為抗氧化劑之Irganox3114(BASF JAPAN(股)製)0.05g,及PGMEA5.72g進行混合,將該溶液使用孔徑0.2μm聚四氟乙烯製微細的過濾器過濾,得到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
<調製例2> 在合成例2製得之樹脂溶液(固體成分為25.02質量%)13.37g中加入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之Irgacure Oxe01(BASF JAPAN(股)製)0.33g、作為界面活性劑之MegafaceR-30(大日本油墨化學(股)製)10質量%PGME溶液0.10g、作為抗氧化劑之Irganox3114(BASF JAPAN(股)製)0.05g,及PGME6.14g進行混合,將該溶液使用孔徑0.2μm聚四氟乙烯製微細的過濾器過濾,得到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
<調製例3> 在合成例3製得之樹脂溶液(固體成分為25.47質量%)13.13g中加入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之Irgacure Oxe01(BASF JAPAN(股)製)0.33g、作為界面活性劑之MegafaceR-30(大日本油墨化學(股)製)10質量%DPM溶液0.10g、作為抗氧化劑之Irganox3114(BASF JAPAN(股)製)0.05g,及DPM6.38g進行混合,將該溶液使用孔徑0.2μm聚四氟乙烯製微細的過濾器過濾,得到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
<調製例4> 在合成例1製得之樹脂溶液(固體成分為24.26質量%)13.79g中加入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之Irgacure Oxe01(BASF JAPAN(股)製)0.33g、作為界面活性劑之MegafaceR-30(大日本油墨化學(股)製)10質量%PGMEA溶液0.10g、作為抗氧化劑之Irganox3114(BASF JAPAN(股)製)0.05g、PGMEA2.47g,及DPM3.25g進行混合,將該溶液使用孔徑0.2μm聚四氟乙烯製微細的過濾器過濾,得到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
<調製例5> 在合成例4製得之樹脂溶液(固體成分為26.56質量%)13.14g中加入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之Irgacure Oxe01(BASF JAPAN(股)製)0.34g、作為界面活性劑之MegafaceR-30(大日本油墨化學(股)製)10質量%EL溶液0.10g、作為抗氧化劑之Irganox3114(BASF JAPAN(股)製)0.05g,及EL6.36g進行混合,將該溶液使用孔徑0.2μm聚四氟乙烯製微細的過濾器過濾,得到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
<調製例6> 在合成例1製得之樹脂溶液(固體成分為24.26質量%)13.79g中加入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之Irgacure Oxe01(BASF JAPAN(股)製)0.33g、作為界面活性劑之MegafaceR-30(大日本油墨化學(股)製)10質量%PGMEA溶液0.10g、作為抗氧化劑之Irganox3114(BASF JAPAN(股)製)0.05g、PGMEA2.47g,及1,3-丁二醇二乙酸酯(1,3-BGDA)3.25g進行混合,將該溶液使用孔徑0.2μm聚四氟乙烯製微細的過濾器過濾,得到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
[3]塗佈後之晶圓邊緣側面(斜角部)觀察 作為比較例1~4,及實施例1~2,將調製例1至調製例6所製作的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分別在矽基板上,以900nm之膜厚進行旋轉塗佈,形成保護膜。將此矽基板之邊緣(Edge)側面(斜角(bevel)部)使用日立High Technologys (股)製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4800),觀察(倍率50倍)矽基板之邊緣側面中之保護膜的形狀。保護膜未見異常形狀(部分性的膨脹或凹陷)時,評價為「〇」,保護膜看到異常形狀(部分性的膨脹或凹陷)時,評價為「×」。後述之表2記載結果。
[4]塗佈後之晶圓邊緣部(表面端部)觀察 作為比較例1~4,及實施例1~2,將調製例1至調製例6所製作的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分別在矽基板上,以900nm之膜厚進行旋轉塗佈,形成保護膜。將此矽基板之邊緣部(表面端部)的膜形狀使用BRUKER製DEKTAK XT-A觀察,評價塗佈膜之被覆性。被覆性為良好時為「〇」,被覆性稍微差時為「△」,被覆性差時為「×」,後述之表2記載結果。 在此,被覆性為良好係指由晶圓表面之最端部至500 μm內側處之保護膜的厚度為由最端部至1500μm內側處之保護膜之厚度之80%以上。 被覆性稍微差係指由晶圓表面之最端部至500μm內側處之保護膜的厚度為由最端部至1500μm內側處之保護膜之厚度之30%以上未達80%。 被覆性差係指由晶圓表面之最端部至500μm內側處之保護膜的厚度為未達由最端部至1500μm內側處之保護膜之厚度之30%。
[5]曝光後之硬化性評價 作為比較例1~4,及實施例1~2,將調製例1至調製例6所製作的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分別在矽晶圓上進行旋轉塗佈,然後,使用東京威力科創(股)製coater・顯影機LithiusPro之晶圓邊緣曝光模組(WEE),將水銀燈光以130mJ/cm 2(254nm波長)的曝光量,對晶圓邊緣部進行曝光。曝光後,使用作為顯影液之OK73 thinner(東京應化工業((股))製),進行30秒顯影,在晶圓邊緣部形成圖型。 使用(股)螢幕公司製之光干涉式膜厚測定裝置(VM-3210),測定塗佈後膜厚與顯影後殘留之圖型的膜厚,算出顯影後的殘膜率(顯影後膜厚/塗佈後膜厚)。結果示於表2。
[6]黏度測定 將各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的黏度使用E型黏度計(TVE-22L(東機產業公司製)、樣品量1.1mL、錐形轉子1°34’、R24),在25℃下測定。結果示於表2。

Claims (25)

  1. 一種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係包含 具有交聯性基之聚合物或化合物,及溶劑, 前述溶劑包含第1溶劑及第2溶劑, 將乙酸n-丁酯之蒸發速度設為1時,前述第1溶劑之蒸發速度為0.10以上,且前述第2溶劑之蒸發速度為0.05以下。
  2.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前述第1溶劑(S1)與前述第2溶劑(S2)之質量比率(S1:S2)為50:50~95:5。
  3.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前述第1溶劑之蒸發速度(V1)與前述第2溶劑之蒸發速度(V2)之差(V1-V2)為0.10以上。
  4.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前述第1溶劑之構成元素為碳、氧,及氫, 前述第2溶劑之構成元素為碳、氧,及氫。
  5.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前述溶劑之含量為70質量%~99質量%。
  6.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在25℃下具有100cps以下的黏度。
  7.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其為感光性。
  8.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前述交聯性基選自由環氧基、(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羧基、硫醇基、矽烷醇基、桂皮醯基,及羥基所構成群組。
  9. 一種保護膜,其為由如請求項1~8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所構成之塗佈膜的硬化物。
  10. 如請求項9之保護膜,其係具有1~10,000nm的厚度。
  11. 如請求項9之保護膜,其為用於防止晶圓表面端部及斜角部之金屬污染的保護膜。
  12. 如請求項9之保護膜,其係照射170~800nm之波長的光,進行硬化。
  13. 一種半導體製造用晶圓,其為晶圓表面端部及斜角部被保護的半導體製造用晶圓,在晶圓前驅物之表面端部及斜角部塗佈如請求項1~8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形成保護膜。
  14. 一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為包含以下步驟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A)在半導體基板上形成阻劑膜的步驟, (B)藉由對於前述阻劑膜之光或電子束之照射及其後之顯影,形成阻劑圖型的步驟, (C)以前述阻劑圖型作為遮罩,將半導體基板以蝕刻進行加工的步驟, 其中包含在半導體製造用晶圓之表面端部、斜角部、任意選擇地背面端部,使用如請求項1~8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形成保護膜的步驟(X)。
  15. 如請求項14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步驟(A)之前,進行前述步驟(X)。
  16. 如請求項14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步驟(A)與前述步驟(B)之間進行前述步驟(X)。
  17. 如請求項14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步驟(B)或前述步驟(C)之後,進行前述步驟(X)。
  18. 如請求項14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步驟(A)之前,進行前述步驟(X), 前述步驟(A)中,包含在至少一部分之前述保護膜上,形成前述阻劑膜,除去前述保護膜上之部分之前述阻劑膜的步驟(Y)。
  19. 如請求項14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包含除去前述保護膜的步驟(Z)。
  20. 如請求項18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步驟(Y)之後,包含除去前述保護膜的步驟(Z)。
  21. 如請求項14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阻劑膜包含金屬。
  22. 如請求項14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為感光性, 前述步驟(X)中之前述保護膜之形成藉由塗佈前述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對特定的區域進行曝光,及顯影來進行。
  23. 如請求項14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步驟(X)中之前述保護膜之形成藉由旋轉塗佈前述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來進行。
  24. 如請求項19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步驟(Z)中之前述保護膜之除去藉由灰化來進行,或藉由氫氟酸、有機溶劑、鹼顯影液,或藉由半導體用洗淨液所致之處理來進行。
  25. 一種半導體製造用晶圓之製造方法,其為半導體製造用晶圓之製造方法,其係包含以下步驟, 在晶圓前驅物之端部,塗佈如請求項1~8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藉由形成的保護膜,製造表面端部及斜角部被保護之晶圓的步驟。
TW112108638A 2022-03-10 2023-03-09 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 TW2024034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37045 2022-03-10
JP2022-037045 2022-03-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3444A true TW202403444A (zh) 2024-01-16

Family

ID=87935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8638A TW202403444A (zh) 2022-03-10 2023-03-09 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171733A1 (zh)
TW (1) TW202403444A (zh)
WO (1) WO202317173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88438B2 (ja) * 2012-08-02 2016-09-07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塗布処理方法及び塗布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3171733A1 (zh) 2023-09-14
WO2023171733A1 (ja) 2023-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60416B2 (ja) ウレア基を有するシリコン含有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組成物
JP5252234B2 (ja) ブロック化イソシアネート基を有するシリコン含有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組成物
KR102312211B1 (ko) 레지스트 상층막 형성 조성물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반도체장치의 제조방법
CN106462075B (zh) 含有具有苯基生色团的硅的抗蚀剂下层膜形成用组合物
US9494862B2 (en) Resist underlayer film forming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ilicon having sulfone structure and amine structure
US10079146B2 (en) Resist underlayer film forming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ilicon containing cyclic organic group having hetero atom
TWI825203B (zh) 膜形成用之組成物
WO2023037979A1 (ja) シリコン含有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用組成物、該組成物を用いた積層体、及び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WO2022230940A1 (ja) シリコン含有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用組成物
TW202403444A (zh) 半導體製造用晶圓端部之保護膜形成用組成物
KR20230112660A (ko) 실리콘 함유 레지스트 하층막 형성용 조성물
JP7495015B2 (ja) 添加剤含有シリコン含有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組成物
WO2023162968A1 (ja) 自己架橋性ポリマーを含む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WO2022210960A1 (ja) 誘導自己組織化用シリコン含有下層膜形成用組成物
TW202321337A (zh) 半導體製造用之晶圓端部保護膜形成組成物
WO2023085414A1 (ja) 多環芳香族炭化水素系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WO2023157943A1 (ja) 不飽和結合及び環式構造を有するシリコン含有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組成物
WO2023008507A1 (ja) シリコン含有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用組成物、及びシリコン含有レジスト下層膜
WO2024063044A1 (ja) シリコン含有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用組成物
WO2022210944A1 (ja) シリコン含有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用組成物
WO2023136250A1 (ja) シリコン含有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用組成物、及びシリコン含有レジスト下層膜
WO2022210901A1 (ja) シリコン含有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用組成物
KR20230109157A (ko) 레지스트 하층막 형성용 조성물
WO2024019064A1 (ja) 多官能スルホン酸を含むシリコン含有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用組成物
KR20240018658A (ko) 실리콘함유 레지스트 하층막 형성용 조성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