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6143A - 人力車輛組件 - Google Patents

人力車輛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46143A
TW202346143A TW112115081A TW112115081A TW202346143A TW 202346143 A TW202346143 A TW 202346143A TW 112115081 A TW112115081 A TW 112115081A TW 112115081 A TW112115081 A TW 112115081A TW 202346143 A TW202346143 A TW 2023461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uman
detector
electronic controller
vehicle component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5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增田慎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46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614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45Control or actuat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M6/50Control or actuating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detectors or sensors, or arrangemen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45/20Cycle computers as cycle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45/40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 B62J45/41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ns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45/40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 B62J45/41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nsor
    • B62J45/415Inclination sensors
    • B62J45/4152Inclination sensors for sensing longitudinal inclination of the cy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6Le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2Rear derailleurs electrically or fluid actuated; Contro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08Frames for saddles; Connections between saddle frames and seat pillars; Seat pillars
    • B62J2001/085Seat pillars having mechanisms to vary seat height, independently of the cycle 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人力車輛組件10包括一車輛組件VC及一偵測器DT1、DT2、DT3、DT4。該車輛組件VC包含一操作裝置12、一輔助驅動單元DU、一齒輪變速裝置RD及一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至少一者。該偵測器DT1、DT2、DT3、DT4經提供至該車輛組件VC。該偵測器DT1、DT2、DT3、DT4經組態以偵測與施加至該人力車輛組件10之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

Description

人力車輛組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人力車輛組件。
一人力車輛包含一裝置,該裝置經組態以計算控制裝置及/或人力車輛所需及/或有用之資訊。在人力車輛向前移動時,人力車輛接收空氣動力。與此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可用於控制裝置及/或人力車輛。本發明之一個目標係利用與施加至一人力車輛之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態樣,一種人力車輛組件包括一車輛組件及一偵測器。該車輛組件包含一操作裝置、一輔助驅動單元、一齒輪變速裝置及一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之至少一者。該偵測器經提供至該車輛組件。該偵測器經組態以偵測與施加至該人力車輛組件之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
使用根據第一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可藉由利用藉由該偵測器偵測之與該空氣動力相關之該資訊而獲得控制一人力車輛所需及/或有用之資訊。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態樣,根據第一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經構形使得該偵測器至少部分設置於該車輛組件內部。使用根據第二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該車輛組件可保護該偵測器。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態樣,根據第一或第二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經構形使得該車輛組件包含一基座部件。該偵測器經提供至該基座部件。使用根據第三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該基座部件可穩定該偵測器相對於該車輛組件之一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態樣,根據第三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經構形使得在其中該車輛組件包含該操作裝置之一情況中,該操作裝置包含該基座部件。該基座部件包含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且在該第一端部與該第二端部之間延伸。該第一端部經構形以耦合至一人力車輛之一車輛本體。該偵測器經提供至該第二端部。使用根據第四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可利用該基座部件之該第二端部作為其中設置該偵測器之一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態樣,根據第四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經構形使得該操作裝置包含提供至該第二端部之一電池固持器及一電路板之至少一者。使用根據第五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可利用該基座部件之該第二端部作為其中設置該電池固持器及該電路板之至少一者之一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態樣,根據第五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經構形使得該操作裝置包含該電路板。該偵測器電安裝於該電路板上。使用根據第六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可節省其中設置該偵測器之一空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態樣,根據第六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經構形使得該電路板經組態以電連接至經組態以接收一使用者輸入之一電開關、經組態以與一額外無線通信器無線地通信之一無線通信器及經組態以供應電力之一電源之至少一者。使用根據第七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該電路板能夠視需要利用該電開關、該無線通信器及該電源之至少一者,從而改良該人力車輛組件之可用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八態樣,根據第三至第七態樣之任一者之人力車輛組件經構形使得該車輛組件包含可回應於自一使用者及一電致動器之至少一者施加之力而相對於該基座部件移動之一可移動部件。使用根據第八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可接收一使用者操作及/或使用該可移動部件移動另一部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九態樣,根據第八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經構形使得該車輛組件包含經組態以相對於該基座部件移動該可移動部件之該電致動器。使用根據第九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可使用該電致動器相對於該基座部件移動該可移動部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態樣,根據第一至第九態樣之任一者之人力車輛組件經組態經構形使得該車輛組件包含一空氣入口。該偵測器經組態以接收經由該空氣入口吸入之空氣。使用根據第十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該空氣入口使該偵測器能夠可靠地偵測與該空氣動力相關之該資訊。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一態樣,根據第十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進一步包括提供至該空氣入口之一過濾器。使用根據第十一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該過濾器可限制一異物經由該空氣入口進入該人力車輛組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二態樣,根據第十或第十一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經構形使得該車輛組件包含經構形以面向該人力車輛組件之一行進方向之一前表面。該空氣入口設置於該前表面上。使用根據第十二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可改良藉由該偵測器偵測之與該空氣動力相關之該資訊之準確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三態樣,根據第十二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經構形使得該車輛組件包含一空氣出口及一通道。該通道連接該空氣入口與該空氣出口。使用根據第十三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該通道及該空氣出口使空氣能夠容易地經由該空氣入口吸入。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四態樣,根據第十三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經構形使得該車輛組件包含經構形以面向該人力車輛組件之一橫向方向之一側向表面。該空氣出口設置於該前表面及該側向表面之至少一者上。使用根據第十四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可利用該側向表面作為其中設置該空氣出口之一位置。因此,可節省其中設置該空氣出口之一位置同時使空氣能夠容易地經由該空氣入口吸入。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五態樣,根據第一至第十四態樣之任一者之人力車輛組件經構形使得在其中該車輛組件包含該操作裝置之一情況中,該操作裝置包含一基座部件及一操作部件。該基座部件包含該空氣入口。該操作部件繞一樞軸可樞轉地耦合至該基座部件。使用根據第十五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可將該偵測器應用至該操作裝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六態樣,根據第十五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經構形使得該操作部件包含一近端及一遠端且在該近端與該遠端之間延伸,該近端比該遠端更接近該樞軸。與該遠端相比,該空氣入口更接近該近端。使用根據第十六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可利用該操作部件之該近端周圍之一空間作為其中設置該空氣入口之一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七態樣,根據第十五或第十六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經構形使得該空氣入口包含設置於該基座部件之一外表面上之一入口開口。該入口開口具有一第一長度及一第二長度。該第一長度在平行於該樞軸之一第一方向上界定。該第二長度在垂直於該第一方向之一第二方向上界定。該第一長度長於該第二長度。使用根據第十七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可確保該第一方向上之該空氣入口之該入口開口之大小。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八態樣,根據第十七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經構形使得經界定以在該第一方向上對分該第一長度之該入口開口之一軸向中心平面自經界定以對分在該第一方向上界定之該基座部件之一橫向長度之一橫向中心平面偏移。使用根據第十八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可將該入口開口配置於其中使用者之手較不可能覆蓋該入口開口之一位置中。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九態樣,根據第十五至第十八態樣之任一者之人力車輛組件經構形使得該基座部件包含一第一側向表面及在該第一方向上設置於該第一側向表面之一反向側上之一第二側向表面。在其中該基座部件安裝至該人力車輛之一車輛本體之一安裝狀態中,該第二側向表面在該第一方向上設置於該第一側向表面與該人力車輛之一參考中心平面之間。該第二側向表面在該第一方向上比該第一側向表面更接近該空氣入口。使用根據第十九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可將該入口開口可靠地配置於其中該使用者之手較不可能覆蓋該入口開口之一位置中。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態樣,根據第一至第十九態樣之任一者之人力車輛組件經組態使得該偵測器包含一風速計、一氣壓計、一加速度計及一高度計之至少一者。使用根據第二十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可利用該風速計、該氣壓計、該加速度計及該高度計之至少一者以偵測與該空氣動力相關之該資訊。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一態樣,根據第一至第二十態樣之任一者之人力車輛組件經組態使得該車輛組件包含一電子控制器。該偵測器電連接至該電子控制器。使用根據第二十一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該電子控制器可利用藉由該偵測器偵測之與該空氣動力相關之該資訊以獲得用於控制該人力車輛組件及/或其他裝置所需或有用之其他資訊。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二態樣,根據第二十一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經組態使得該電子控制器經組態以根據藉由該偵測器偵測之與該空氣動力相關之該資訊計算空氣阻力、行進阻力、一使用者輸出動力及一消耗能量之至少一者。使用根據第二十二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可使用藉由該偵測器偵測之與該空氣動力相關之該資訊獲得該空氣阻力、該行進阻力、該使用者輸出動力及該消耗能量之至少一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三態樣,根據第二十一或第二十二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經組態使得該電子控制器經組態以根據藉由該偵測器偵測之與該空氣動力相關之該資訊控制該輔助驅動單元及該齒輪變速裝置之至少一者。使用根據第二十三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可使用藉由該偵測器偵測之與該空氣動力相關之該資訊改良控制該輔助驅動單元及該齒輪變速裝置之至少一者之準確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四態樣,根據第二十三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經組態使得該電子控制器經組態以基於藉由該偵測器偵測之與該空氣動力相關之該資訊計算行進阻力。該電子控制器經組態以根據藉由該電子控制器計算之該行進阻力控制該輔助驅動單元及該齒輪變速裝置之至少一者。使用根據第二十四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可使用該行進阻力可靠地改良控制該輔助驅動單元及該齒輪變速裝置之至少一者之準確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五態樣,根據第二十四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經組態使得該電子控制器經組態以根據藉由該電子控制器計算之該行進阻力控制該輔助驅動單元之一輔助比率。使用根據第二十五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可使用該行進阻力可靠地改良控制該輔助驅動單元之準確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六態樣,根據第二十四或第二十五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經組態使得該電子控制器經組態以根據該行進阻力選擇該齒輪變速裝置中之一齒輪位置。該電子控制器經組態以根據藉由該電子控制器選擇之該齒輪位置控制該齒輪變速裝置。使用根據第二十六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可使用該行進阻力可靠地改良控制該齒輪變速裝置之準確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七態樣,根據第一至第二十六態樣之任一者之人力車輛組件經組態使得與該空氣動力相關之該資訊包含一風速、一風壓及風阻之至少一者。使用根據第二十七態樣之人力車輛組件,可利用該風速、該風壓及該風阻之至少一者以獲得用於控制該人力車輛組件及/或其他裝置所需及/或有用之資訊。
現將參考隨附圖式描述(若干)實施例,其中貫穿各種圖式,相同元件符號指定對應或相同元件。
如圖1中所見,根據一實施例,一人力車輛2包含一人力車輛組件10。人力車輛2包含一車輛本體2V、一傳動系2E、一車輪W1及一車輪W2。車輛本體2V包含一車架2A、一車座2B、一手把2C及一前叉2D。前叉2D可旋轉地耦合至車架2A。手把2C固定至前叉2D。車輪W1可旋轉地耦合至前叉2D。車輪W2可旋轉地耦合至車架2A。
在本申請案中,一人力車輛係使用至少包含騎乘人力車輛之一使用者(即,騎乘者)之一人力之一動力行進之一車輛。人力車輛包含各種類型之自行車,諸如一山地自行車、一公路自行車、一城市自行車、一載貨自行車、一手動自行車及一臥式自行車。此外,人力車輛包含一電動自行車(電動車)。電動自行車包含經組態以使用一電動馬達輔助一車輛之推進之一電輔助自行車。然而,人力車輛之車輪之一總數不限於二個。例如,人力車輛包含具有一個車輪或三個或更多個車輪之一車輛。尤其,人力車輛不包含僅使用一內燃機作為動力之一車輛。一般言之,將包含不需要一公路之一駕駛員執照之一車輛之一輕型公路車輛假定為人力車輛。
在本申請案中,以下方向術語「前」、「後」、「向前」、「向後」、「左」、「右」、「橫向」、「向上」及「向下」以及任何其他類似方向術語係指在面向手把2C或一轉向裝置之情況下在人力車輛2中處於使用者之標準位置中(例如,在車座2B (諸如一車座)上)之一使用者(例如,一騎乘者)之基礎上判定之彼等方向。因此,如用於描述人力車輛組件10或其他組件之此等術語應相對於如在一水平表面上之一直立騎乘位置中使用之配備有人力車輛組件10或其他組件之人力車輛2加以解譯。
傳動系2E包含一曲柄CR、一鏈輪總成FS、一鏈輪總成RS及一鏈條C。鏈輪總成FS耦合至曲柄CR以連同曲柄CR一起相對於車輛本體2V旋轉。鏈輪總成RS連同車輪W2一起可旋轉地耦合至車輛本體2V。鏈輪總成FS包含一單一鏈輪。鏈輪總成RS包含至少兩個鏈輪。鏈輪總成FS及RS界定至少兩個齒輪位置。鏈條C與鏈輪總成FS及鏈輪總成RS接合。若需要及/或期望,則鏈輪總成FS可包含至少兩個鏈輪。
人力車輛組件10包括一車輛組件VC。車輛組件VC包含一操作裝置、一輔助驅動單元、一齒輪變速裝置及一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之至少一者。在本實施例中,車輛組件VC包含一操作裝置12、一輔助驅動單元DU、一齒輪變速裝置RD及一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可自車輛組件VC省略操作裝置12、輔助驅動單元DU、齒輪變速裝置RD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至少一者。
操作裝置12安裝至手把2C。操作裝置12經組態以接收一使用者輸入以操作齒輪變速裝置RD。操作裝置14經組態以接收一使用者輸入以操作輔助驅動單元DU。
在本實施例中,人力車輛2包含一操作裝置14。操作裝置14安裝至手把2C。操作裝置14經組態以接收一使用者輸入以操作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
齒輪變速裝置RD安裝至車輛本體2V。齒輪變速裝置RD經組態以回應於操作裝置12之一使用者操作而使鏈條C相對於鏈輪總成RS移位。在本實施例中,齒輪變速裝置RD係一後變速器。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車輛組件VC可包含提供為一前變速器之一齒輪變速裝置。
輔助驅動單元DU安裝至車輛本體2V。輔助驅動單元DU經組態以將輔助力施加至傳動系2E。輔助驅動單元DU經組態以基於施加至曲柄CR之踩踏力及操作裝置14之一使用者操作控制輔助力。
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安裝至車輛本體2V。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經組態以回應於操作裝置14之一使用者操作而在一鎖定狀態與一可調整狀態之間改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一狀態。在可調整狀態中,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容許使用者相對於車架2A改變車座2B之一位置。在鎖定狀態中,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相對於車架2A固定地定位車座2B。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亦可被稱為一可調整座管AS。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車輛組件VC可包含提供為一懸架或一可調整桿之一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懸架經提供至前叉2D以吸收及/或減弱來自一路面之衝擊及/或振動。可調整桿耦合手把2C與前叉2D且經構形以相對於前叉2D改變手把2C之一位置。
人力車輛2包括一電源PS。電源PS經組態以將電力供應至輔助驅動單元DU、齒輪變速裝置RD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電源PS包含一電池PS1及一電池固持器PS2。電池固持器PS2耦合至車輛本體2V。電池固持器PS2經構形以可卸離且可重新附接地固持電池PS1。電池PS1之實例包含一次電池及二次電池。若需要及/或期望,則電源PS可至少部分設置於車輛本體2V中。
如本文中使用之術語「可卸離且可重新附接地」涵蓋其中一元件可重複地自另一元件卸離且可附接至另一元件而無實質損害之一組態。
如圖2中所見,人力車輛2包含一有線通信結構WS。電源PS經由有線通信結構WS電連接至輔助驅動單元DU、齒輪變速裝置RD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以將電力供應至輔助驅動單元DU、齒輪變速裝置RD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例如,有線通信結構WS包含至少一個電纜。
電池固持器PS2經組態以經由有線通信結構WS電連接至輔助驅動單元DU、齒輪變速裝置RD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電池PS1經組態以經由電池固持器PS2及有線通信結構WS將電力供應至輔助驅動單元DU、齒輪變速裝置RD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
在本實施例中,電源PS、輔助驅動單元DU、齒輪變速裝置RD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經組態以使用電力線通信(PLC)技術透過一電壓線彼此通信。PLC用於電組件之間之通信。PLC在亦同時用於至電組件之電力傳輸或電力分佈之一導體上攜載資料。在本實施例中,電力透過有線通信結構WS自電源PS供應至輔助驅動單元DU、齒輪變速裝置RD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此外,電源PS、輔助驅動單元DU、齒輪變速裝置RD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經組態以使用PLC透過有線通信結構WS接收來自彼此之資訊信號。
PLC使用獨有識別資訊,諸如指派至各電組件之一獨有識別符。電源PS、輔助驅動單元DU、齒輪變速裝置RD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各者經組態以儲存獨有識別資訊。基於獨有識別資訊,電源PS、輔助驅動單元DU、齒輪變速裝置RD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可基於獨有識別資訊在經由有線通信結構WS傳輸之資訊信號當中辨識其自身所需之資訊信號。例如,電源PS、輔助驅動單元DU、齒輪變速裝置RD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可辨識透過有線通信結構WS自電源PS、輔助驅動單元DU、齒輪變速裝置RD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傳輸之資訊信號。然而,代替使用PLC技術,若需要及/或期望,則除接地線及電壓線之外,亦可提供用於傳輸資料之單獨信號線。若需要及/或期望,則電源PS、輔助驅動單元DU、齒輪變速裝置RD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至少一者可經組態以與電源PS、輔助驅動單元DU、齒輪變速裝置RD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另一者無線地通信。
如在圖2中所見,操作裝置12經組態以回應於一使用者輸入U11而產生一控制信號CS11。操作裝置12經組態以回應於一使用者輸入U12而產生一控制信號CS12。操作裝置12經組態以回應於一使用者輸入U13而產生一控制信號CS13。操作裝置14經組態以回應於一使用者輸入U2而產生一控制信號CS2。
例如,控制信號CS11指示齒輪變速裝置RD之升檔。控制信號CS12指示齒輪變速裝置RD之降檔。控制信號CS13指示改變輔助驅動單元DU之一經施加輔助比率。控制信號CS2指示改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狀態。然而,控制信號CS11、CS12、CS13及CS2之至少一者可指示其他動作。
在本實施例中,操作裝置12經組態以回應於使用者輸入U11而無線地傳輸控制信號CS11。操作裝置12經組態以回應於使用者輸入U12而無線地傳輸控制信號CS12。操作裝置12經組態以回應於使用者輸入U13而無線地傳輸控制信號CS13。操作裝置14經組態以回應於使用者輸入U2而無線地傳輸控制信號CS2。
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操作裝置12可經組態以回應於使用者輸入U11而經由有線通信結構WS傳輸控制信號CS11。若需要及/或期望,則操作裝置12可經組態以回應於使用者輸入U12而經由有線通信結構WS傳輸控制信號CS12。若需要及/或期望,則操作裝置12可經組態以回應於使用者輸入U13而經由有線通信結構WS傳輸控制信號CS13。若需要及/或期望,則操作裝置14可經組態以回應於使用者輸入U2而經由有線通信結構WS傳輸控制信號CS2。
如圖2中所見,操作裝置12包含一電開關SW11、一電開關SW12、一電開關SW13、一無線通信器12W及一電子控制器12C。亦即,車輛組件VC包含電子控制器12C。電開關SW11經組態以接收使用者輸入U11。電開關SW12經組態以接收使用者輸入U12。電開關SW13經組態以接收使用者輸入U13。無線通信器12W經組態以與一額外無線通信器無線地通信。電子控制器12C電連接至無線通信器12W以控制無線通信器12W。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回應於藉由電開關SW11接收之使用者輸入U11而控制無線通信器12W無線地傳輸控制信號CS11。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回應於藉由電開關SW12接收之使用者輸入U12而控制無線通信器12W無線地傳輸控制信號CS12。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回應於藉由電開關SW13接收之使用者輸入U13而控制無線通信器12W無線地傳輸控制信號CS13。
電子控制器12C包含一電腦處理器12P、一電腦記憶體12M、一電路板12B及一匯流排12D。電腦處理器12P及電腦記憶體12M電安裝於電路板12B上。電腦處理器12P經由電路板12B及匯流排12D電連接至電腦記憶體12M。若需要及/或期望,則電路板12B可包含至少兩個單獨電路板。
例如,電腦處理器12P包含一中央處理單元(CPU)、一微處理單元(MPU)及一記憶體控制器之至少一者。電腦記憶體12M電連接至電腦處理器12P。例如,電腦記憶體12M包含一揮發性記憶體及一非揮發性記憶體之至少一者。揮發性記憶體之實例包含一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及一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非揮發性記憶體之實例包含一唯讀記憶體(ROM)及一電可擦除可程式化ROM (EEPROM)。電腦記憶體12M包含各具有ROM及RAM中之一位址之儲存區域。電腦處理器12P經組態以控制電腦記憶體12M以將資料儲存於電腦記憶體12M之儲存區域中且自電腦記憶體12M之儲存區域讀取資料。電腦處理器12P亦可被稱為一硬體處理器12P。電腦記憶體12M亦可被稱為一硬體記憶體12M。電腦記憶體12M亦可被稱為一電腦可讀儲存媒體12M。
電子控制器12C經程式化以執行操作裝置12之至少一個控制演算法。電腦記憶體12M經組態以儲存包含至少一個程式指令之至少一個程式。將至少一個程式讀取至電腦處理器12P中,且藉此基於至少一個程式執行操作裝置12之至少一個控制演算法。電子控制器12C亦可被稱為一電子控制電路或電路系統12C。電子控制器12C亦可被稱為一操作硬體電子控制器12C。
電子控制器12C之結構不限於上文之結構。電子控制器12C之結構不限於電腦處理器12P、電腦記憶體12M、電路板12B及匯流排12D。電子控制器12C可藉由僅硬體或硬體及軟體之一組合實現。電腦處理器12P及電腦記憶體12M可整合為一個晶片,諸如一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或一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
無線通信器12W包含一信號產生電路、一信號傳輸電路、一信號接收電路及一天線。信號產生電路經組態以基於藉由操作裝置12之電開關SW11、SW12及SW13接收之使用者輸入U11、U12及U13之各者產生無線信號(例如,控制信號CS11、CS12及CS13)。信號產生電路經組態以使用一預定無線通信協定將數位信號疊加在載波上以產生無線信號。信號傳輸電路經組態以回應於自電開關SW11、SW12及SW13之各者輸入之電信號而經由天線傳輸無線信號。在本實施例中,信號產生電路經組態以對控制資訊加密以產生經加密無線信號。信號產生電路經組態以使用一密碼金鑰對儲存於電腦記憶體12M中之數位信號加密。信號傳輸電路經組態以傳輸經加密無線信號。因此,操作裝置12經組態以無線地傳輸無線信號以建立安全無線通信。
此外,信號接收電路經組態以經由天線接收來自另一無線通信器之無線信號。在本實施例中,信號接收電路經組態以解碼無線信號以辨識自另一無線通信器無線地傳輸之資訊。信號接收電路經組態以使用密碼金鑰對經加密無線信號解密。亦即,操作裝置12經組態以傳輸一無線信號以控制一電裝置且接收一無線信號以辨識來自電裝置之資訊。換言之,操作裝置12經提供為一無線傳輸器及一無線接收器。在本實施例中,操作裝置12經一體地提供為一單一單元。然而,操作裝置12可由經提供為配置於彼此不同之位置處之單獨單元之一無線傳輸器及一無線接收器構成。
操作裝置12包含一電源12E。電源12E經組態以供應電力。電源12E電連接至無線通信器12W及電子控制器12C以將電力供應至無線通信器12W及電子控制器12C。電源12E包含一電池12E1及一電池固持器12E2。電池固持器12E2經組態以可卸離且可重新附接地固持電池12E1。電池固持器12E2電安裝於電路板12B上。電池固持器12E2電連接至無線通信器12W及電子控制器12C。在其中操作裝置12經由有線通信結構WS電連接至電源PS之一情況中,可自操作裝置12省略電源12E。
操作裝置12包含一電池固持器及一電路板之至少一者。在本實施例中,操作裝置12包含電池固持器12E2。操作裝置12包含電路板12B。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可自操作裝置12省略電池固持器12E2及電路板12B之至少一者。
電路板12B經組態以電連接至電開關SW11及/或SW12、無線通信器12W及電源12E之至少一者。在本實施例中,電路板12B經組態以電連接至電開關SW11、SW12及SW13、無線通信器12W及電源12E。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電路板12B可經組態以電連接至電開關SW11、SW12及SW13、無線通信器12W及電源12E之至少一者。
如圖2中所見,操作裝置14包含一電開關SW2、一無線通信器14W及一電子控制器14C。電開關SW2經組態以接收使用者輸入U2。無線通信器14W經組態以與另一無線通信器無線地通信。電子控制器14C電連接至無線通信器14W以控制無線通信器14W。電子控制器14C經組態以回應於藉由電開關SW2接收之使用者輸入U2而控制無線通信器14W無線地傳輸控制信號CS2。
電子控制器14C包含一電腦處理器14P、一電腦記憶體14M、一電路板14B及一匯流排14D。電腦處理器14P及電腦記憶體14M電安裝於電路板14B上。電腦處理器14P經由電路板14B及匯流排14D電連接至電腦記憶體14M。若需要及/或期望,則電路板14B可包含至少兩個單獨電路板。
例如,電腦處理器14P包含一CPU、一MPU及一記憶體控制器之至少一者。電腦記憶體14M電連接至電腦處理器14P。例如,電腦記憶體14M包含一揮發性記憶體及一非揮發性記憶體之至少一者。揮發性記憶體之實例包含一RAM及一DRAM。非揮發性記憶體之實例包含一ROM及一EEPROM。電腦記憶體14M包含各具有ROM及RAM中之一位址之儲存區域。電腦處理器14P經組態以控制電腦記憶體14M以將資料儲存於電腦記憶體14M之儲存區域中且自電腦記憶體14M之儲存區域讀取資料。電腦處理器14P亦可被稱為一硬體處理器14P。電腦記憶體14M亦可被稱為一硬體記憶體14M。電腦記憶體14M亦可被稱為一電腦可讀儲存媒體14M。
電子控制器14C經程式化以執行操作裝置14之至少一個控制演算法。電腦記憶體14M經組態以儲存包含至少一個程式指令之至少一個程式。將至少一個程式讀取至電腦處理器14P中,且藉此基於至少一個程式執行操作裝置14之至少一個控制演算法。電子控制器14C亦可被稱為一電子控制電路或電路系統14C。電子控制器14C亦可被稱為一操作硬體電子控制器14C。
電子控制器14C之結構不限於上文之結構。電子控制器14C之結構不限於電腦處理器14P、電腦記憶體14M、電路板14B及匯流排14D。電子控制器14C可藉由僅硬體或硬體及軟體之一組合實現。電腦處理器14P及電腦記憶體14M可整合為一個晶片,諸如一ASIC或一FPGA。
無線通信器14W包含一信號產生電路、一信號傳輸電路、一信號接收電路及一天線。信號產生電路經組態以基於藉由操作裝置14之電開關SW2接收之使用者輸入U2產生無線信號(例如,控制信號CS2)。信號產生電路經組態以使用一預定無線通信協定將數位信號疊加在載波上以產生無線信號。信號傳輸電路經組態以回應於自電開關SW2輸入之電信號而經由天線傳輸無線信號。在本實施例中,信號產生電路經組態以對控制資訊加密以產生經加密無線信號。信號產生電路經組態以使用一密碼金鑰對儲存於電腦記憶體14M中之數位信號加密。信號傳輸電路經組態以傳輸經加密無線信號。因此,操作裝置14經組態以無線地傳輸無線信號以建立安全無線通信。
此外,信號接收電路經組態以經由天線接收來自另一無線通信器之無線信號。在本實施例中,信號接收電路經組態以解碼無線信號以辨識自另一無線通信器無線地傳輸之資訊。信號接收電路經組態以使用密碼金鑰對經加密無線信號解密。亦即,操作裝置14經組態以傳輸一無線信號以控制一電裝置且接收一無線信號以辨識來自電裝置之資訊。換言之,操作裝置14經提供為一無線傳輸器及一無線接收器。在本實施例中,操作裝置14經一體地提供為一單一單元。然而,操作裝置14可由經提供為配置於彼此不同之位置處之單獨單元之一無線傳輸器及一無線接收器構成。
操作裝置14包含一電源14E。電源14E電連接至無線通信器14W及電子控制器14C以將電力供應至無線通信器14W及電子控制器14C。電源14E包含一電池14E1及一電池固持器14E2。電池固持器14E2經組態以可卸離且可重新附接地固持電池14E1。電池固持器14E2電安裝於電路板14B上。電池固持器14E2電連接至無線通信器14W及電子控制器14C。在其中操作裝置14經由有線通信結構WS電連接至電源PS之一情況中,可自操作裝置14省略電源14E。
如圖3中所見,齒輪變速裝置RD包含一基座部件RD9、一可移動部件RD1、一電致動器RD2、一位置感測器RD3及一致動器驅動器RD4。基座部件RD9固定至車輛本體2V。可移動部件RD1可移動地耦合至基座部件RD9。可移動部件RD1經組態以與鏈條C接合。可移動部件RD1包含一鏈條導引件RD11。電致動器RD2耦合至可移動部件RD1。電致動器RD2經組態以相對於基座部件RD9移動可移動部件RD1以使鏈條C相對於鏈輪總成RS (圖1)移位。電致動器RD2之實例包含一電動馬達。
如圖2中所見,位置感測器RD3經組態以感測電致動器RD2之一位置作為齒輪變速裝置RD之一齒輪位置。位置感測器RD3之實例包含一電位計及一旋轉編碼器。
致動器驅動器RD4電連接至電致動器RD2。致動器驅動器RD4經組態以基於藉由位置感測器RD3感測之齒輪位置控制電致動器RD2。致動器驅動器RD4經組態經以基於藉由位置感測器RD3感測之齒輪位置及自操作裝置12傳輸之控制信號CS11及CS12控制可移動部件RD1之一移動方向及一移動速度。
如圖4中所見,輔助驅動單元DU包含一基座部件DU9、一電致動器DU2及一致動器驅動器DU4。基座部件DU9固定至車輛本體2V。電致動器DU2及致動器驅動器DU4設置於基座部件DU9中。電致動器DU2經組態以基於施加至曲柄CR (例如,參見圖1)之踩踏力而將輔助力施加至傳動系2E。電致動器DU2之實例包含一電動馬達。
如圖2中所見,致動器驅動器DU4電連接至電致動器DU2。致動器驅動器DU4經組態以基於輔助比率、踩踏力及控制信號CS13控制電致動器DU2。致動器驅動器DU4經組態以根據控制信號CS13控制經施加輔助比率。致動器驅動器DU4經組態以儲存至少兩個輔助比率且經組態以基於控制信號CS13在至少兩個輔助比率當中改變經施加輔助比率。在其中至少兩個輔助比率包含一第一輔助比率、一第二輔助比率及一第三輔助比率之一情況中,例如,致動器驅動器DU4經組態以回應於控制信號CS13而在第一輔助比率、第二輔助比率及第三輔助比率當中改變經施加輔助比率。致動器驅動器DU4經組態以基於選定輔助比率及踩踏力計算輔助力。致動器驅動器DU4經組態以控制電致動器DU2以輸出經計算輔助力。
輔助驅動單元DU包含經組態以經由有線通信結構WS與另一電裝置之另一有線通信器通信之一有線通信器DU5。有線通信器DU5電連接至致動器驅動器DU4。有線通信器DU5經由有線通信結構WS連接至電源PS。有線通信器DU5經組態以將至一電源電壓之輸入信號及控制信號分離。有線通信器DU5經組態以將輸出信號疊加在自電源PS施加至有線通信結構WS之電源電壓上。有線通信器DU5經組態以將電源電壓控制至電致動器DU2及致動器驅動器DU4在其下可適當地操作之一位準。
輔助驅動單元DU包含一功率計PM。功率計PM耦合至曲柄CR以量測在踩踏期間施加至曲柄CR之踩踏力。電子控制器22C電連接至功率計PM以接收藉由功率計PM量測之踩踏力。例如,功率計PM包含一應變計。
如同輔助驅動單元DU,齒輪變速裝置RD可包含經組態以經由有線通信結構WS與另一電裝置之另一有線通信器通信之一有線通信器。
如圖5中所見,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包含一電致動器AS1、一第一部件AS3、一第二部件AS4、一定位結構AS5、一位置感測器AS6及一致動器驅動器AS7。電致動器AS1之實例包含一電動馬達及一壓電致動器。
第一部件AS3及第二部件AS4可相對於彼此移動。定位結構AS5經組態以相對於彼此可調整地定位第一部件AS3及第二部件AS4。定位結構AS5經組態以在一鎖定狀態中相對於彼此定位第一部件AS3及第二部件AS4。定位結構AS5經組態以容許第一部件AS3及第二部件AS4在一可調整狀態中相對於彼此移動。電致動器AS1經組態以致動定位結構AS5以在鎖定狀態與可調整狀態之間改變定位結構AS5之一狀態。致動器驅動器AS7經組態以控制電致動器AS1以致動定位結構AS5。
第一部件AS3在一縱向方向D1上延伸。第二部件AS4在縱向方向D1上延伸。第一部件AS3及第二部件AS4經組態而可在縱向方向D1上相對於彼此移動。定位結構AS5經組態以在鎖定狀態中在縱向方向D1上相對於彼此定位第一部件AS3及第二部件AS4且經組態以容許第一部件AS3及第二部件AS4在可調整狀態中在縱向方向D1上相對於彼此移動。
在本實施例中,定位結構AS5包含經組態以在鎖定狀態與可調整狀態之間改變定位結構AS5之狀態之一液壓閥。電致動器AS1經組態以在一閉合位置與一敞開位置之間移動液壓閥。在其中液壓閥處於閉合位置中之一狀態中,定位結構AS5處於鎖定狀態中。在其中液壓閥處於敞開位置中之一狀態中,定位結構AS5處於可調整狀態中。然而,定位結構AS5可包含諸如一滾珠螺桿之其他結構。
如圖2中所見,電致動器AS1電連接至致動器驅動器AS7。電致動器AS1包含可操作地耦合至定位結構AS5之一旋轉軸件。位置感測器AS6經組態以感測定位結構AS5之液壓閥之一當前位置。位置感測器AS6之實例包含一電位計及一旋轉編碼器。位置感測器AS6經組態以感測電致動器AS1之一輸出軸件之一絕對旋轉位置作為定位結構AS5之液壓閥之當前位置。
致動器驅動器AS7經組態以基於藉由位置感測器AS6感測之當前位置及自操作裝置14傳輸之控制信號CS2控制電致動器AS1。例如,致動器驅動器AS7經組態以回應於控制信號CS2而控制電致動器AS1以將液壓閥自閉合位置移動至敞開位置且在一預定時間期間將液壓閥維持於敞開位置中。致動器驅動器AS7可經組態以控制電致動器AS1以將液壓閥自閉合位置移動至敞開位置且在致動器驅動器AS7接收控制信號CS2之一時間段期間將液壓閥維持於敞開位置中。
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包含經組態以經由有線通信結構WS與另一電裝置之另一有線通信器通信之一有線通信器AS8。有線通信器AS8電連接至致動器驅動器AS7。有線通信器AS8經由有線通信結構WS連接至電源PS。有線通信器AS8經組態以將至一電源電壓之輸入信號及控制信號分離。有線通信器AS8經組態以將輸出信號疊加在自電源PS施加至有線通信結構WS之電源電壓上。有線通信器AS8經組態以將電源電壓控制至電致動器AS1、位置感測器AS6及致動器驅動器AS7在其下可適當地操作之一位準。
如圖2中所見,齒輪變速裝置RD包含一電子控制器20C及一無線通信器20W。電子控制器20C電連接至無線通信器20W以控制無線通信器20W。電子控制器20C經組態以接收藉由無線通信器20W無線地接收之控制信號CS11、CS12、CS13及CS2。
電子控制器20C包含一電腦處理器20P、一電腦記憶體20M、一電路板20B及一匯流排20D。電腦處理器20P及電腦記憶體20M電安裝於電路板20B上。電腦處理器20P經由電路板20B及匯流排20D電連接至電腦記憶體20M。若需要及/或期望,則電路板20B可包含至少兩個單獨電路板。
例如,電腦處理器20P包含一CPU、一MPU及一記憶體控制器之至少一者。電腦記憶體20M電連接至電腦處理器20P。例如,電腦記憶體20M包含一揮發性記憶體及一非揮發性記憶體之至少一者。揮發性記憶體之實例包含一RAM及一DRAM。非揮發性記憶體之實例包含一ROM及一EEPROM。電腦記憶體20M包含各具有ROM及RAM中之一位址之儲存區域。電腦處理器20P經組態以控制電腦記憶體20M以將資料儲存於電腦記憶體20M之儲存區域中且自電腦記憶體20M之儲存區域讀取資料。電腦處理器20P亦可被稱為一硬體處理器20P。電腦記憶體20M亦可被稱為一硬體記憶體20M。電腦記憶體20M亦可被稱為一電腦可讀儲存媒體20M。
電子控制器20C經程式化以執行齒輪變速裝置RD之至少一個控制演算法。電腦記憶體20M經組態以儲存包含至少一個程式指令之至少一個程式。將至少一個程式讀取至電腦處理器20P中,且藉此基於至少一個程式執行齒輪變速裝置RD之至少一個控制演算法。電子控制器20C亦可被稱為一電子控制電路或電路系統20。電子控制器20C亦可被稱為一硬體電子控制器20C。
電子控制器20C之結構不限於上文之結構。電子控制器20C之結構不限於電腦處理器20P、電腦記憶體20M、電路板20B及匯流排20D。電子控制器20C可藉由僅硬體或硬體及軟體之一組合實現。電腦處理器20P及電腦記憶體20M可整合為一個晶片,諸如一ASIC或一FPGA。
無線通信器20W經組態以與另一裝置(諸如操作裝置12及14)之另一無線通信器無線地通信。無線通信器20W經組態以與操作裝置12及14之無線通信器12W及14W之各者無線地通信。無線通信器20W經組態以藉由配對而與操作裝置12及14之無線通信器12W及14W配對。無線通信器20W經組態以無線地接收來自操作裝置12及14之無線通信器12W及14W之控制信號CS11、CS12、CS13及CS2。
無線通信器20W包含一信號產生電路、一信號傳輸電路、一信號接收電路及一天線。信號產生電路經組態以基於藉由電子控制器20C產生之命令產生無線信號。信號產生電路經組態以使用一預定無線通信協定將數位信號疊加在載波上以產生無線信號。信號傳輸電路經組態以回應於藉由電子控制器20C產生之命令而經由天線傳輸無線信號。在本實施例中,信號產生電路經組態以對控制資訊加密以產生經加密無線信號。信號產生電路經組態以使用一密碼金鑰對儲存於電腦記憶體20M中之數位信號加密。信號傳輸電路經組態以傳輸經加密無線信號。因此,無線通信器20W經組態以無線地傳輸無線信號以建立安全無線通信。
此外,信號接收電路經組態以經由天線接收來自操作裝置12及14之各者之無線信號(例如,控制信號CS11、CS12、CS13及CS2)。在本實施例中,信號接收電路經組態以解碼無線信號以辨識自操作裝置12及14之各者無線地傳輸之資訊。信號接收電路經組態以使用密碼金鑰對經加密無線信號解密。亦即,無線通信器20W經組態以傳輸一無線信號以控制一電裝置且接收一無線信號以辨識來自電裝置之資訊。換言之,無線通信器20W經提供為一無線傳輸器及一無線接收器。在本實施例中,無線通信器20W經一體地提供為一單一單元。然而,無線通信器20W可由經提供為配置於彼此不同之位置處之單獨單元之一無線傳輸器及一無線接收器構成。
電子控制器20C經由有線通信結構WS電連接至輔助驅動單元DU以在電子控制器20C經由無線通信器20W接收來自操作裝置12之控制信號CS13之情況下將控制信號CS13傳輸至輔助驅動單元DU。電子控制器20C經由有線通信結構WS電連接至輔助驅動單元DU之致動器驅動器DU4。輔助驅動單元DU之致動器驅動器DU4經組態以經由齒輪變速裝置RD接收來自操作裝置12之控制信號CS13。
電子控制器20C經由有線通信結構WS電連接至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以在電子控制器20C經由無線通信器20W接收來自操作裝置14之控制信號CS2之情況下將控制信號CS2傳輸至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電子控制器20C經由有線通信結構WS電連接至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致動器驅動器AS7。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致動器驅動器AS7經組態以經由齒輪變速裝置RD接收來自操作裝置14之控制信號CS2。
齒輪變速裝置RD包含經組態以經由有線通信結構WS與另一電裝置之另一有線通信器通信之一有線通信器RD5。有線通信器RD5經由電路板20B及匯流排20D電連接至電腦處理器20P及電腦記憶體20M。有線通信器RD5電連接至電子控制器20C及齒輪變速裝置RD。有線通信器RD5經由有線通信結構WS連接至電源PS。有線通信器RD5經組態以將至一電源電壓之輸入信號及控制信號分離。有線通信器RD5經組態以將輸出信號疊加在自電源PS施加至有線通信結構WS之電源電壓上。有線通信器RD5經組態以將電源電壓控制至電致動器RD2、位置感測器RD3、致動器驅動器RD4及電子控制器20C在其下可適當地操作之一位準。
如圖2中所見,輔助驅動單元DU包含一電子控制器22C。電子控制器22C電連接至致動器驅動器DU4以控制致動器驅動器DU4。電子控制器22C經組態以經由齒輪變速裝置RD及有線通信結構WS接收來自操作裝置12之控制信號CS13。
電子控制器22C包含一電腦處理器22P、一電腦記憶體22M、一電路板22B及一匯流排22D。電腦處理器22P及電腦記憶體22M電安裝於電路板22B上。電腦處理器22P經由電路板22B及匯流排22D電連接至電腦記憶體22M。若需要及/或期望,則電路板22B可包含至少兩個單獨電路板。
例如,電腦處理器22P包含一CPU、一MPU及一記憶體控制器之至少一者。電腦記憶體22M電連接至電腦處理器22P。例如,電腦記憶體22M包含一揮發性記憶體及一非揮發性記憶體之至少一者。揮發性記憶體之實例包含一RAM及一DRAM。非揮發性記憶體之實例包含一ROM及一EEPROM。電腦記憶體22M包含各具有ROM及RAM中之一位址之儲存區域。電腦處理器22P經組態以控制電腦記憶體22M以將資料儲存於電腦記憶體22M之儲存區域中且自電腦記憶體22M之儲存區域讀取資料。電腦處理器22P亦可被稱為一硬體處理器22P。電腦記憶體22M亦可被稱為一硬體記憶體22M。電腦記憶體22M亦可被稱為一電腦可讀儲存媒體22M。
電子控制器22C經程式化以執行輔助驅動單元DU之至少一個控制演算法。電腦記憶體22M經組態以儲存包含至少一個程式指令之至少一個程式。將至少一個程式讀取至電腦處理器22P中,且藉此基於至少一個程式執行輔助驅動單元DU之至少一個控制演算法。電子控制器22C亦可被稱為一電子控制電路或電路系統22。電子控制器22C亦可被稱為一硬體電子控制器22C。
電子控制器22C之結構不限於上文之結構。電子控制器22C之結構不限於電腦處理器22P、電腦記憶體22M、電路板22B及匯流排22D。電子控制器22C可藉由僅硬體或硬體及軟體之一組合實現。電腦處理器22P及電腦記憶體22M可整合為一個晶片,諸如一ASIC或一FPGA。
如圖2中所見,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包含一電子控制器24C。電子控制器24C電連接至致動器驅動器AS7以控制致動器驅動器AS7。電子控制器24C經組態以經由齒輪變速裝置RD及有線通信結構WS接收來自操作裝置14之控制信號CS2。
電子控制器24C包含一電腦處理器24P、一電腦記憶體24M、一電路板24B及一匯流排24D。電腦處理器24P及電腦記憶體24M電安裝於電路板24B上。電腦處理器24P經由電路板24B及匯流排24D電連接至電腦記憶體24M。若需要及/或期望,則電路板24B可包含至少兩個單獨電路板。
例如,電腦處理器24P包含一CPU、一MPU及一記憶體控制器之至少一者。電腦記憶體24M電連接至電腦處理器24P。例如,電腦記憶體24M包含一揮發性記憶體及一非揮發性記憶體之至少一者。揮發性記憶體之實例包含一RAM及一DRAM。非揮發性記憶體之實例包含一ROM及一EEPROM。電腦記憶體24M包含各具有ROM及RAM中之一位址之儲存區域。電腦處理器24P經組態以控制電腦記憶體24M以將資料儲存於電腦記憶體24M之儲存區域中且自電腦記憶體24M之儲存區域讀取資料。電腦處理器24P亦可被稱為一硬體處理器24P。電腦記憶體24M亦可被稱為一硬體記憶體24M。電腦記憶體24M亦可被稱為一電腦可讀儲存媒體24M。
電子控制器24C經程式化以執行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至少一個控制演算法。電腦記憶體24M經組態以儲存包含至少一個程式指令之至少一個程式。將至少一個程式讀取至電腦處理器24P中,且藉此基於至少一個程式執行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至少一個控制演算法。電子控制器24C亦可被稱為一電子控制電路或電路系統24。電子控制器24C亦可被稱為一硬體電子控制器24C。
電子控制器24C之結構不限於上文之結構。電子控制器24C之結構不限於電腦處理器24P、電腦記憶體24M、電路板24B及匯流排24D。電子控制器24C可藉由僅硬體或硬體及軟體之一組合實現。電腦處理器24P及電腦記憶體24M可整合為一個晶片,諸如一ASIC或一FPGA。
如圖2中所見,人力車輛組件10包括一偵測器DT1。偵測器DT1經提供至車輛組件VC。偵測器DT1經提供至操作裝置12。偵測器DT1經組態以偵測與施加至人力車輛組件10之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偵測器DT1電安裝於電路板12B上。偵測器DT1電連接至電子控制器12C。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接收藉由偵測器DT1偵測之資訊。
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包含一風速、一風壓及風阻之至少一者。在本實施例中,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包含風速。偵測器DT1經組態以偵測風速Va。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可包含風速、風壓及風阻之至少一者。例如,偵測器DT1經組態以偵測與由順風及逆風之至少一者引起之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
如圖6中所見,車輛組件VC包含一基座部件30。在其中車輛組件VC包含操作裝置12之一情況中,操作裝置12包含基座部件30。
基座部件30包含一第一端部32及一第二端部34且在第一端部32與第二端部34之間延伸。基座部件30包含一握柄部分36。握柄部分36設置於第一端部32與第二端部34之間。第一端部32經構形以耦合至人力車輛2之車輛本體2V。第一端部32經構形以耦合至人力車輛2之車輛本體2V之手把2C。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第一端部32可經構形以耦合至人力車輛2之車輛本體2V之另一部分。
操作裝置12包含一握柄蓋38。握柄蓋38經構形以附接至基座部件30以至少部分覆蓋基座部件30。在本實施例中,握柄蓋38經構形以部分覆蓋基座部件30。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握柄蓋38可經構形以完全覆蓋基座部件30。
操作裝置12包含一耦合結構40。耦合結構40經構形以將基座部件30與車輛本體2V之手把2C耦合。耦合結構40耦合至基座部件30之第一端部32。例如,耦合結構40包含一夾圈42。
車輛組件VC包含一可移動部件44。操作裝置12包含可移動部件44。可移動部件44可回應於自一使用者及一電致動器之至少一者施加之力而相對於基座部件30移動。在本實施例中,可移動部件44可回應於自使用者施加之力而相對於基座部件30移動。
可移動部件44亦可被稱為一操作部件44。亦即,在其中車輛組件VC包含操作裝置之一情況中,操作裝置12包含基座部件30及操作部件44。操作部件44繞一樞軸A1可樞轉地耦合至基座部件30。操作部件44可回應於自使用者施加至操作部件44之力而相對於基座部件30樞轉。
操作部件44包含一近端44A及一遠端44B且在近端44A與遠端44B之間延伸。近端44A比遠端44B更接近樞軸A1。電開關SW11及SW12附接至操作部件44。電開關SW13附接至基座部件30之第二端部34。然而,電開關SW11、SW12及SW13之位置不限於經繪示位置。
操作裝置12包含一液壓單元46。液壓單元46經組態以回應於操作部件44之一樞轉移動而產生一液壓。液壓單元46包含一液壓缸、一活塞及一貯集器。液壓單元46包含人力車輛領域中已知之結構。因此,為了簡潔起見,此處將不詳細描述其等。若需要及/或期望,則操作裝置12可包含除液壓單元46之外之結構。例如,操作裝置12可包含經組態以收起或釋放一機械纜線以操作另一裝置(諸如一煞車裝置)之一操作結構。
如圖7中所見,偵測器DT1至少部分設置於車輛組件VC內部。偵測器DT1至少部分設置於操作裝置12內部。在本實施例中,偵測器DT1完全設置於車輛組件VC內部。偵測器DT1完全設置於操作裝置12內部。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偵測器DT1可部分設置於車輛組件VC內部。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偵測器DT1可部分設置於操作裝置12內部。
偵測器DT1經提供至基座部件30。偵測器DT1經提供至第二端部34。電池固持器12E2及電路板12B之至少一者經提供至基座部件30。電池固持器12E2及電路板12B之至少一者經提供至第二端部34。在本實施例中,電池固持器12E2及電路板12B經提供至基座部件30。電池固持器12E2及電路板12B經提供至第二端部34。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電池固持器12E2及電路板12B之至少一者可經提供至基座部件30之另一部分。
如圖7中所見,車輛組件VC包含一空氣入口50。操作裝置12包含空氣入口50。基座部件30包含空氣入口50。偵測器DT1經組態以接收經由空氣入口50吸入之空氣。空氣入口50包含一入口開口52。空氣入口50包含一端開口54。空氣入口50自入口開口52延伸至端開口54。在本實施例中,空氣入口50包含一單一孔。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空氣入口50可包含至少兩個孔。
入口開口52設置於基座部件30之一外表面55上。車輛組件VC包含一前表面56。操作裝置12包含前表面56。基座部件30包含前表面56。基座部件30之外表面55包含前表面56。
前表面56經構形以面向人力車輛組件10之一行進方向D5。例如,在踩踏期間,人力車輛2在行進方向D5上移動。空氣入口50設置於前表面56上。空氣入口50自前表面56朝向偵測器DT1延伸。入口開口52設置於前表面56上。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空氣入口50可設置於除前表面56之外之另一表面上。
人力車輛組件10進一步包括提供至空氣入口50之一過濾器60。過濾器60在空氣入口50中設置於入口開口52與偵測器DT1之間。例如,過濾器60具有透氣性且包含纖維材料。過濾器60亦可被稱為一空氣過濾器60。過濾器60容許空氣透過空氣入口50在操作裝置12之一外部與偵測器DT1之間流動。過濾器60經組態以從自空氣入口50吸入之空氣移除一異物。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可自人力車輛組件10省略過濾器60。
如圖8中所見,車輛組件VC包含一空氣出口62及一通道64。操作裝置12包含空氣出口62及通道64。基座部件30包含空氣出口62及通道64。通道64連接空氣入口50與空氣出口62。空氣出口62經構形以與車輛組件VC之外部連通。通道64包含設置於基座部件30中之一凹槽64A。偵測器DT1至少部分設置於通道64中。在本實施例中,偵測器DT1部分設置於通道64中。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偵測器DT1可完全設置於通道64中。
空氣出口62包含至少一個孔62A。在本實施例中,空氣出口62包含彼此隔開之至少兩個孔62A。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空氣出口62可包含一單一孔。
車輛組件VC包含一額外通道66。額外通道66自空氣出口62延伸至操作裝置12之外部。額外通道66至少部分設置於基座部件30與操作部件44之間。
例如,偵測器DT1包含一風速計、一氣壓計、一加速度計及一高度計之至少一者。在本實施例中,偵測器DT1包含一風速計。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偵測器DT1可包含一風速計、一氣壓計、一加速度計及一高度計之至少一者。
例如,偵測器DT1包含一熱線風速計。更具體言之,偵測器DT1包含一探針DT11及一偵測器電路DT12。探針DT11包含一熱線。探針DT11自電路板12B突出。偵測器電路DT12電設置於電路板12B上。探針鄰近空氣入口50之端開口54設置。探針DT11鄰近過濾器60設置。探針DT11設置於其中探針DT11與經由空氣入口50吸入之空氣進行接觸之一位置中。
如圖9中所見,與遠端44B相比,空氣入口50更接近近端44A。與遠端44B相比,入口開口52更接近近端44A。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與近端44A相比,空氣入口50可更接近遠端44B。若需要及/或期望,則與近端44A相比,入口開口52可更接近遠端44B。
車輛組件VC包含一側向表面70。車輛組件VC包含一側向表面72。側向表面70經構形以面向人力車輛組件10之一橫向方向D2。側向表面72經構形以面向人力車輛組件10之橫向方向D2。橫向方向D2平行於樞軸A1。
側向表面70亦可被稱為一第一側向表面70。側向表面72亦可被稱為一第二側向表面72。操作裝置12包含第一側向表面70及第二側向表面72。基座部件30包含第一側向表面70及第二側向表面72。第二側向表面72在橫向方向D2上設置於第一側向表面70之一反向側上。橫向方向D2亦可被稱為一第一方向D2。因此,第二側向表面72在第一方向D2上設置於第一側向表面70之一反向側上。
在其中基座部件30安裝至人力車輛2之車輛本體2V之一安裝狀態中,第二側向表面72在第一方向D2上設置於第一側向表面70與人力車輛2之一參考中心平面CP之間。第二側向表面72在第一方向D2上比第一側向表面70更接近空氣入口50。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第一側向表面70可在第一方向D2上比第二側向表面72更接近空氣入口50。若需要及/或期望,則空氣入口50可設置於第一側向表面70與第二側向表面72之間之一中間位置中。空氣入口50之位置不限於經繪示實施例及其修改。
如圖10中所見,入口開口52具有在平行於樞軸A1之第一方向D2上界定之一第一長度L1。入口開口52具有在垂直於第一方向D2之一第二方向D3上界定之一第二長度L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長度L1長於第二長度L2。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第一長度L1可短於或等於第二長度L2。空氣入口50可具有除一矩形形狀之外之形狀(例如,一圓形形狀、一橢圓形形狀)。
經界定以在第一方向D2上對分第一長度L1之入口開口52之一軸向中心平面AP自經界定以對分在第一方向D2上界定之基座部件30之一橫向長度L3之一橫向中心平面TP偏移。橫向長度L3在第一方向D2上界定於第一側向表面70與第二側向表面72之間。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入口開口52之軸向中心平面AP可設置於橫向中心平面TP上。
在本實施例及其修改中,空氣出口62未設置於前表面56、側向表面70及側向表面72上。然而,如圖11及圖12中所見,若需要及/或期望,則空氣出口62可設置於前表面56以及側向表面70及/或72之至少一者上。若需要及/或期望,則空氣出口62可設置於前表面56、側向表面70及側向表面72之任一者上。
如圖2中所見,人力車輛組件10包括一傾斜感測器S1。傾斜感測器S1經提供至車輛組件VC。傾斜感測器S1經提供至操作裝置12。傾斜感測器S1經組態以偵測人力車輛2之傾斜。傾斜感測器S1經組態以偵測人力車輛2在其上行進之路面之一傾斜角θ。例如,人力車輛2在其上行進之路面之傾斜角θ可自相對於人力車輛2之一前進方向之傾斜角偵測。人力車輛2在其上行進之路面之傾斜角θ對應於人力車輛2之傾斜角。電子控制器12C電連接至傾斜感測器S1以接收藉由傾斜感測器S1偵測之傾斜角θ。在一個實例中,傾斜感測器S1可為可產生指示人力車輛2之一傾斜之一信號之任何適合傾斜感測器。傾斜感測器S1之實例包含一陀螺感測器、一加速度感測器及一全球定位系統(GPS)接收器。電子控制器12C可經組態以根據藉由GPS接收器獲取之GPS資訊及包含於預先記錄至電腦記憶體12M之地圖資訊中之路面坡度計算人力車輛2在其上行進之路面之傾斜角θ。
人力車輛組件10包括一傾斜感測器S2、一傾斜感測器S3及一傾斜感測器S4。傾斜感測器S2、S3及S4經提供至車輛組件VC。傾斜感測器S2經提供至齒輪變速裝置RD。傾斜感測器S3經提供至輔助驅動單元DU。傾斜感測器S4經提供至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傾斜感測器S2、S3及S4具有與傾斜感測器S1之結構實質上相同之結構。因此,為了簡潔起見,此處將不詳細描述其等。
如圖2中所見,人力車輛組件10包括一車速感測器80。車速感測器80經組態以偵測人力車輛2之一車速V。在一個實例中,車速感測器80可為可產生指示一車輪之旋轉速度之一信號之任何適合車速感測器。車速感測器80經組態以偵測車輪W1或W2之旋轉速度。車速感測器80以一有線或無線方式電連接至操作裝置12、齒輪變速裝置RD、輔助驅動單元DU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電子控制器12C、20C、22C及24C之至少一者。車速感測器80經組態以透過有線或無線連接與電子控制器12C、20C、22C及24C之至少一者通信。車速感測器80經組態以將對應於車輪W1或W2之旋轉速度之一信號輸出至電子控制器12C、20C、22C及24C之至少一者。電子控制器12C、20C、22C及24C之至少一者經組態以基於車輪W1或W2之旋轉速度計算人力車輛2之車速V。車速感測器80較佳包含形成一簧式開關或一霍爾(Hall)元件之一磁簧。車速感測器80可安裝於車輛本體2V上以偵測附接至車輪W1或W2之一磁體。因此,在一簧式開關或一霍爾元件之情況中,車速感測器80藉由偵測附接至車輪W1或W2之一磁體而間接偵測車輪W1或W2之旋轉速度。在另一實例中,車速感測器80包含一GPS接收器。控制器52可根據藉由GPS接收器獲取之GPS資訊、預先記錄於電腦記憶體12M、20M、22M及24M之至少一者中之地圖資訊及一行進時間偵測人力車輛2之車速V。電子控制器12C、20C、22C及24C之至少一者包含經組態以量測行進時間之一行進時間量測電路。替代地,車速感測器80可藉由使用藉由車輪W1或W2直接旋轉之一速率計齒輪總成而直接偵測車輪W1或W2之旋轉速度。
如圖13中所見,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根據藉由偵測器DT1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計算空氣阻力R1、行進阻力R、一使用者輸出動力及一消耗能量之至少一者。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基於藉由偵測器DT1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計算行進阻力R。
在本實施例中,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根據空氣阻力R1、滾動阻力R2及坡度阻力R3計算行進阻力R。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基於以下方程式(1)計算行進阻力R。 R = R1 + R2 + R3 (1)
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根據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及人力車輛2之一前投影面積A計算空氣阻力R1。在本實施例中,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基於藉由偵測器DT1偵測之風速Va、藉由車速感測器80偵測之車速V、人力車輛2之前投影面積A、一空氣阻力係數Cd及以下方程式(2)計算空氣阻力R1。 R1 = Cd×A×(V-Va)2 (2)
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基於一滾動阻力係數Cr、人力車輛2及經承載負載之一總重量m、一重力加速度g及以下方程式(3)計算滾動阻力R2。 R2 = Cr×m×g (3)
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基於總重量m、重力加速度g、藉由傾斜感測器S1偵測之傾斜角θ及以下方程式(4)計算坡度阻力R3。 R2 = m×g×sin θ (4)
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自一外部裝置ED (諸如一自行車電腦、一智慧型電話、一智慧型手錶及一平板電腦)獲得前投影面積A。外部裝置ED經組態以接收來自使用者之輸入資訊。輸入資訊包含人力車輛2之一類型、一車架大小、一使用者重量、一使用者高度及人力車輛2之一重量。外部裝置ED以一有線或無線方式連接至操作裝置12、齒輪變速裝置RD、輔助驅動單元DU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外部裝置ED經組態以透過有線或無線通信將輸入資訊傳輸至操作裝置12、齒輪變速裝置RD、輔助驅動單元DU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基於自外部裝置ED傳輸之輸入資訊獲得空氣阻力係數Cd、滾動阻力係數Cr、前投影面積A及總重量m。
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根據行進阻力R及藉由車速感測器80偵測之車速V計算使用輸出動力。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根據使用輸出動力及行進時間計算消耗能量。然而,用於計算上文之因數之方法不限於經繪示實施例。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可基於除方程式(1)至(4)之外之方程式計算行進阻力R、空氣阻力R1、滾動阻力R2及坡度阻力R3。
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根據藉由偵測器DT1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控制輔助驅動單元DU及齒輪變速裝置RD之至少一者。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根據藉由電子控制器12C計算之行進阻力R控制輔助驅動單元DU及齒輪變速裝置RD之至少一者。
例如,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根據基於藉由偵測器DT1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計算之行進阻力R控制輔助驅動單元DU。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根據藉由電子控制器12C計算之行進阻力R控制輔助驅動單元DU之輔助比率。
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計算以一特定速度(例如,藉由一速度感測器感測之一當前速度)向前移動人力車輛2所需之踩踏力(例如,曲柄扭矩)。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基於經計算踩踏力及適合使用者應用曲柄CR之適合踩踏力計算輔助力。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將適合踩踏力儲存於電腦記憶體12M中。
例如,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自經計算踩踏力減去適合踩踏力以獲得輔助力。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將經計算輔助力無線地傳輸至輔助驅動單元DU。輔助驅動單元DU之致動器驅動器DU4經組態以控制電致動器DU2以將輔助力施加至傳動系2E。若需要及/或期望,則上文之計算可至少部分在輔助驅動單元DU中執行。在此等修改中,操作裝置12經組態以將藉由偵測器DT1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無線地傳輸至輔助驅動單元DU。用於基於藉由偵測器DT1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控制輔助驅動單元DU之方法不限於上文之方法。
如圖13中所見,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根據基於藉由偵測器DT1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計算之行進阻力R控制齒輪變速裝置RD。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根據行進阻力R選擇齒輪變速裝置RD中之一齒輪位置。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根據藉由電子控制器12C選擇之齒輪位置控制齒輪變速裝置RD。
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計算以一特定速度(例如,藉由一速度感測器感測之一當前速度)向前移動人力車輛2所需之踩踏力(例如,曲柄扭矩)。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計算經計算踩踏力與適合踩踏力之間之一差。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基於經計算差及齒輪變速裝置RD之當前齒輪位置選擇齒輪變速裝置RD中之一齒輪位置。電子控制器12C經組態以將選定齒輪位置無線地傳輸至齒輪變速裝置RD。齒輪變速裝置RD之致動器驅動器RD4經組態以控制電致動器RD2以將當前齒輪位置改變至選定齒輪位置。若需要及/或期望,則上文之計算可至少部分在齒輪變速裝置RD中執行。在此等修改中,操作裝置12經組態以將藉由偵測器DT1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無線地傳輸至齒輪變速裝置RD。用於基於藉由偵測器DT1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控制齒輪變速裝置RD之方法不限於上文之方法。
如圖2中所見,人力車輛組件10包括一偵測器DT2。偵測器DT2經提供至車輛組件VC。偵測器DT2經提供至齒輪變速裝置RD。偵測器DT2經組態以偵測與施加至人力車輛2之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偵測器DT2電安裝於電路板20B上。偵測器DT2電連接至電子控制器20C。電子控制器20C經組態以接收藉由偵測器DT2偵測之資訊。偵測器DT2具有與偵測器DT1之結構實質上相同之結構。因此,關於偵測器DT1之描述可用作偵測器DT2之描述。在本實施例中,偵測器DT2經提供至被提供為一後變速器之齒輪變速裝置RD。然而,在其中車輛組件VC包含被提供為一前變速器之一齒輪變速裝置之一情況中,偵測器DT2或具有與偵測器DT2之結構實質上相同之結構之一偵測器可經提供至被提供為一前變速器之此一齒輪變速裝置。
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包含一風速、一風壓及風阻之至少一者。在本實施例中,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包含風速。偵測器DT2經組態以偵測風速Va。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可包含風速、風壓及風阻之至少一者。例如,偵測器DT2經組態以偵測與由順風及逆風之至少一者引起之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
如圖3中所見,齒輪變速裝置RD包含基座部件RD9、可移動部件RD1及電致動器RD2。因此,車輛組件VC包含基座部件RD9。車輛組件VC包含可移動部件RD1。車輛組件VC包含電致動器RD2。可移動部件RD1可回應於自一使用者及一電致動器之至少一者施加之力而相對於基座部件RD9移動。在本實施例中,可移動部件RD1可回應於自電致動器RD2施加之力而相對於基座部件RD9移動。電致動器RD2經組態以相對於基座部件RD9移動可移動部件RD1。
偵測器DT2經提供至基座部件RD9。偵測器DT2至少部分設置於車輛組件VC內部。偵測器DT2至少部分設置於齒輪變速裝置RD內部。在本實施例中,偵測器DT2完全設置於車輛組件VC內部。偵測器DT2完全設置於齒輪變速裝置RD內部。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偵測器DT2可部分設置於車輛組件VC內部。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偵測器DT2可部分設置於齒輪變速裝置RD內部。
車輛組件VC包含一空氣入口150。齒輪變速裝置RD包含空氣入口150。基座部件RD9包含空氣入口150。偵測器DT2經組態以接收經由空氣入口150吸入之空氣。空氣入口150包含一入口開口152。
入口開口152設置於基座部件RD9之一外表面155上。車輛組件VC包含一前表面156。齒輪變速裝置RD包含前表面156。基座部件RD9包含前表面156。基座部件RD9之外表面155包含前表面156。
前表面156經構形以面向人力車輛組件10之行進方向D5。空氣入口150設置於前表面156上。空氣入口150自前表面156朝向偵測器DT2延伸。入口開口152設置於前表面156上。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空氣入口150可設置於除前表面156之外之另一表面上。
人力車輛組件10進一步包括提供至空氣入口150之一過濾器160。過濾器160在空氣入口150中設置於入口開口152與偵測器DT2之間。例如,過濾器160具有透氣性且包含纖維材料。過濾器160亦可被稱為一空氣過濾器160。過濾器160容許空氣透過空氣入口150在齒輪變速裝置RD之一外部與偵測器DT2之間流動。過濾器160經組態以從自空氣入口150吸入之空氣移除一異物。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可自人力車輛組件10省略過濾器160。
車輛組件VC包含一空氣出口162及一通道164。齒輪變速裝置RD包含空氣出口162及通道164。基座部件RD9包含空氣出口162及通道164。通道164連接空氣入口150與空氣出口162。空氣出口162經構形以與車輛組件VC之外部連通。偵測器DT2至少部分設置於通道164中。在本實施例中,偵測器DT2部分設置於通道164中。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偵測器DT2可完全設置於通道164中。
例如,偵測器DT2包含一風速計、一氣壓計、一加速度計及一高度計之至少一者。在本實施例中,偵測器DT2包含一風速計。偵測器DT2具有與偵測器DT1之結構實質上相同之結構。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偵測器DT2可具有不同於偵測器DT1之結構之一結構。
如圖13中所見,電子控制器20C經組態以根據藉由偵測器DT2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計算空氣阻力R1、行進阻力R、使用者輸出動力及消耗能量之至少一者。電子控制器20C經組態以基於藉由偵測器DT2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計算行進阻力R。
在本實施例中,如同電子控制器12C,電子控制器20C經組態以基於方程式(2)計算空氣阻力R1。電子控制器20C經組態以基於方程式(1)計算行進阻力R。電子控制器20C經組態以基於方程式(3)計算滾動阻力R2。電子控制器20C經組態以基於方程式(4)計算坡度阻力R3。電子控制器20C經組態以根據行進阻力R及人力車輛2之一速度計算使用輸出動力。電子控制器20C經組態以根據使用輸出動力及一行進時間計算消耗能量。然而,用於計算上文之因數之方法不限於經繪示實施例。
電子控制器20C經組態以根據藉由偵測器DT2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控制輔助驅動單元DU及齒輪變速裝置RD之至少一者。電子控制器20C經組態以根據藉由電子控制器20C計算之行進阻力R控制輔助驅動單元DU及齒輪變速裝置RD之至少一者。
例如,電子控制器20C經組態以根據基於藉由偵測器DT2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計算之行進阻力R控制齒輪變速裝置RD。電子控制器20C經組態以根據行進阻力R選擇齒輪變速裝置RD中之一齒輪位置。電子控制器20C經組態以根據藉由電子控制器20C選擇之齒輪位置控制齒輪變速裝置RD。
電子控制器20C經組態以計算以一特定速度(例如,藉由一速度感測器感測之一當前速度)向前移動人力車輛2所需之踩踏力(例如,曲柄扭矩)。電子控制器20C經組態以計算經計算踩踏力與適合踩踏力之間之一差。電子控制器20C經組態以基於經計算差及齒輪變速裝置RD之當前齒輪位置選擇齒輪變速裝置RD中之一齒輪位置。電子控制器20C經組態以將選定齒輪位置無線地傳輸至齒輪變速裝置RD。齒輪變速裝置RD之致動器驅動器RD4經組態以控制電致動器RD2以將當前齒輪位置改變至選定齒輪位置。若需要及/或期望,則上文之計算可至少部分在齒輪變速裝置RD中執行。在此等修改中,齒輪變速裝置RD經組態以將藉由偵測器DT2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無線地傳輸至齒輪變速裝置RD。用於基於藉由偵測器DT2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控制齒輪變速裝置RD之方法不限於上文之方法。
如圖2中所見,人力車輛組件10包括一偵測器DT3。偵測器DT3經提供至車輛組件VC。偵測器DT3經提供至輔助驅動單元DU。偵測器DT3經組態以偵測與施加至人力車輛2之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偵測器DT3電安裝於電路板20B上。偵測器DT3電連接至電子控制器20C。電子控制器20C經組態以接收藉由偵測器DT3偵測之資訊。偵測器DT3具有與偵測器DT1之結構實質上相同之結構。因此,關於偵測器DT1之描述可用作偵測器DT3之描述。
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包含一風速、一風壓及風阻之至少一者。在本實施例中,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包含風速。偵測器DT3經組態以偵測風速Va。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可包含風速、風壓及風阻之至少一者。例如,偵測器DT3經組態以偵測與由順風及逆風之至少一者引起之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
如圖4中所見,輔助驅動單元DU包含基座部件DU9。因此,車輛組件VC包含基座部件DU9。偵測器DT3經提供至基座部件DU9。偵測器DT3至少部分設置於車輛組件VC內部。偵測器DT3至少部分設置於輔助驅動單元DU內部。在本實施例中,偵測器DT3完全設置於車輛組件VC內部。偵測器DT3完全設置於輔助驅動單元DU內部。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偵測器DT3可部分設置於車輛組件VC內部。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偵測器DT3可部分設置於輔助驅動單元DU內部。
車輛組件VC包含一空氣入口250。輔助驅動單元DU包含空氣入口250。基座部件DU9包含空氣入口250。偵測器DT3經組態以接收經由空氣入口250吸入之空氣。空氣入口250包含一入口開口252。
入口開口252設置於基座部件DU9之一外表面255上。車輛組件VC包含一前表面256。輔助驅動單元DU包含前表面256。基座部件DU9包含前表面256。基座部件DU9之外表面255包含前表面256。
前表面256經構形以面向人力車輛組件10之行進方向D5。空氣入口250設置於前表面256上。空氣入口250自前表面256朝向偵測器DT3延伸。入口開口252設置於前表面256上。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空氣入口250可設置於除前表面256之外之另一表面上。
人力車輛組件10進一步包括提供至空氣入口250之一過濾器260。過濾器260在空氣入口250中設置於入口開口252與偵測器DT3之間。例如,過濾器260具有透氣性且包含纖維材料。過濾器260亦可被稱為一空氣過濾器260。過濾器260容許空氣透過空氣入口250在輔助驅動單元DU之一外部與偵測器DT3之間流動。過濾器260經組態以從自空氣入口250吸入之空氣移除一異物。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可自人力車輛組件10省略過濾器260。
車輛組件VC包含一空氣出口262及一通道264。輔助驅動單元DU包含空氣出口262及通道264。基座部件DU9包含空氣出口262及通道264。通道264連接空氣入口250與空氣出口262。空氣出口262經構形以與車輛組件VC之外部連通。偵測器DT3至少部分設置於通道264中。在本實施例中,偵測器DT3部分設置於通道264中。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偵測器DT3可完全設置於通道264中。
例如,偵測器DT3包含一風速計、一氣壓計、一加速度計及一高度計之至少一者。在本實施例中,偵測器DT3包含一風速計。偵測器DT3具有與偵測器DT1之結構實質上相同之結構。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偵測器DT3可具有不同於偵測器DT1之結構之一結構。
如圖13中所見,電子控制器22C經組態以根據藉由偵測器DT3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計算空氣阻力R1、行進阻力R、使用者輸出動力及消耗能量之至少一者。電子控制器22C經組態以基於藉由偵測器DT3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計算行進阻力R。
在本實施例中,如同電子控制器12C,電子控制器22C經組態以基於方程式(2)計算空氣阻力R1。電子控制器22C經組態以基於方程式(1)計算行進阻力R。電子控制器22C經組態以基於方程式(3)計算滾動阻力R2。電子控制器22C經組態以基於方程式(4)計算坡度阻力R3。電子控制器22C經組態以根據行進阻力R及人力車輛2之一速度計算使用輸出動力。電子控制器22C經組態以根據使用輸出動力及一行進時間計算消耗能量。然而,用於計算上文之因數之方法不限於經繪示實施例。
電子控制器22C經組態以根據藉由偵測器DT3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控制輔助驅動單元DU及齒輪變速裝置RD之至少一者。電子控制器22C經組態以根據藉由電子控制器22C計算之行進阻力R控制輔助驅動單元DU及齒輪變速裝置RD之至少一者。
例如,電子控制器22C經組態以根據基於藉由偵測器DT3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計算之行進阻力R控制輔助驅動單元DU。電子控制器22C經組態以根據藉由電子控制器22C計算之行進阻力R控制輔助驅動單元DU之輔助比率。
電子控制器22C經組態以計算以一特定速度(例如,藉由一速度感測器感測之一當前速度)向前移動人力車輛2所需之踩踏力(例如,曲柄扭矩)。電子控制器22C經組態以基於經計算踩踏力及適合使用者應用曲柄CR之適合踩踏力計算輔助力。電子控制器22C經組態以將適合踩踏力儲存於電腦記憶體22M中。
例如,電子控制器22C經組態以自經計算踩踏力減去適合踩踏力以獲得輔助力。電子控制器22C經組態以將經計算輔助力無線地傳輸至輔助驅動單元DU。輔助驅動單元DU之致動器驅動器DU4經組態以控制電致動器DU2以將輔助力施加至傳動系2E。若需要及/或期望,則上文之計算可至少部分在諸如操作裝置12、齒輪變速裝置RD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另一裝置中執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輔助驅動單元DU可經組態以使用自操作裝置12傳輸之經計算輔助力。
如圖2中所見,人力車輛組件10包括一偵測器DT4。偵測器DT4經提供至車輛組件VC。偵測器DT4經提供至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偵測器DT4經組態以偵測與施加至人力車輛2之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偵測器DT4電安裝於電路板24B上。偵測器DT4電連接至電子控制器24C。電子控制器24C經組態以接收藉由偵測器DT4偵測之資訊。偵測器DT4具有與偵測器DT1之結構實質上相同之結構。因此,關於偵測器DT1之描述可用作偵測器DT4之描述。在本實施例中,偵測器DT4經提供至被提供為一可調整座管之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然而,在其中車輛組件VC包含被提供為一懸架或一可調整桿之一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之一情況中,偵測器DT4或具有與偵測器DT4之結構實質上相同之結構之一偵測器可經提供至被提供為一懸架或一可調整桿之此一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
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包含一風速、一風壓及風阻之至少一者。在本實施例中,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包含風速。偵測器DT4經組態以偵測風速Va。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可包含風速、風壓及風阻之至少一者。例如,偵測器DT4經組態以偵測與由順風及逆風之至少一者引起之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
如圖3中所見,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包含基座部件AS9。因此,車輛組件VC包含基座部件AS9。偵測器DT4經提供至基座部件AS9。偵測器DT4至少部分設置於車輛組件VC內部。偵測器DT4至少部分設置於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內部。在本實施例中,偵測器DT4完全設置於車輛組件VC內部。偵測器DT4完全設置於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內部。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偵測器DT4可部分設置於車輛組件VC內部。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偵測器DT4可部分設置於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內部。
車輛組件VC包含一空氣入口350。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包含空氣入口350。基座部件AS9包含空氣入口350。偵測器DT4經組態以接收經由空氣入口350吸入之空氣。空氣入口350包含一入口開口352。
入口開口352設置於基座部件AS9之一外表面355上。車輛組件VC包含一前表面356。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包含前表面356。基座部件AS9包含前表面356。基座部件AS9之外表面355包含前表面356。
前表面356經構形以面向人力車輛組件10之行進方向D5。空氣入口350設置於前表面356上。空氣入口350自前表面356朝向偵測器DT4延伸。入口開口352設置於前表面356上。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空氣入口350可設置於除前表面356之外之另一表面上。
人力車輛組件10進一步包括提供至空氣入口350之一過濾器360。過濾器360在空氣入口350中設置於入口開口352與偵測器DT4之間。例如,過濾器360具有透氣性且包含纖維材料。過濾器360亦可被稱為一空氣過濾器360。過濾器360容許空氣透過空氣入口350在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一外部與偵測器DT4之間流動。過濾器360經組態以從自空氣入口350吸入之空氣移除一異物。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可自人力車輛組件10省略過濾器360。
車輛組件VC包含一空氣出口362及一通道364。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包含空氣出口362及通道364。基座部件AS9包含空氣出口362及通道364。通道364連接空氣入口350與空氣出口362。空氣出口362經構形以與車輛組件VC之外部連通。偵測器DT4至少部分設置於通道364中。在本實施例中,偵測器DT4部分設置於通道364中。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偵測器DT4可完全設置於通道364中。
例如,偵測器DT4包含一風速計、一氣壓計、一加速度計及一高度計之至少一者。在本實施例中,偵測器DT4包含一風速計。偵測器DT4具有與偵測器DT1之結構實質上相同之結構。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偵測器DT4可具有不同於偵測器DT1之結構之一結構。
如圖13中所見,電子控制器24C經組態以根據藉由偵測器DT4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計算空氣阻力R1、行進阻力R、使用者輸出動力及消耗能量之至少一者。電子控制器24C經組態以基於藉由偵測器DT4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計算行進阻力R。
在本實施例中,如同電子控制器12C,電子控制器24C經組態以基於方程式(2)計算空氣阻力R1。電子控制器24C經組態以基於方程式(1)計算行進阻力R。電子控制器24C經組態以基於方程式(3)計算滾動阻力R2。電子控制器24C經組態以基於方程式(4)計算坡度阻力R3。電子控制器24C經組態以根據行進阻力及人力車輛2之一速度計算使用輸出動力。電子控制器24C經組態以根據使用輸出動力及一行進時間計算消耗能量。然而,用於計算上文之因數之方法不限於經繪示實施例。
電子控制器24C經組態以根據藉由偵測器DT4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控制輔助驅動單元DU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至少一者。電子控制器24C經組態以根據藉由電子控制器24C計算之行進阻力R控制輔助驅動單元DU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至少一者。
例如,電子控制器24C經組態以根據基於藉由偵測器DT4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計算之行進阻力R控制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電子控制器24C經組態以根據行進阻力R選擇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中之一齒輪位置。電子控制器24C經組態以根據藉由電子控制器24C選擇之齒輪位置控制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
電子控制器24C經組態以計算以一特定速度(例如,藉由一速度感測器感測之一當前速度)向前移動人力車輛2所需之踩踏力(例如,曲柄扭矩)。電子控制器24C經組態以計算經計算踩踏力與適合踩踏力之間之一差。電子控制器24C經組態以基於經計算差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當前齒輪位置選擇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中之一齒輪位置。電子控制器24C經組態以將選定齒輪位置無線地傳輸至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致動器驅動器AS7經組態以控制電致動器AS1以將當前齒輪位置改變至選定齒輪位置。若需要及/或期望,則上文之計算可至少部分在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中執行。在此等修改中,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經組態以將藉由偵測器DT4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無線地傳輸至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用於基於藉由偵測器DT4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控制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方法不限於上文之方法。
在本實施例及其修改中,偵測器DT1、DT2、DT3及DT4經提供至操作裝置12、齒輪變速裝置RD、輔助驅動單元DU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僅偵測器DT1、DT2、DT3及DT4之一者可經提供至操作裝置12、齒輪變速裝置RD、輔助驅動單元DU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對應者。若需要及/或期望,則操作裝置12、齒輪變速裝置RD、輔助驅動單元DU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至少兩者可經組態以共用藉由偵測器DT1、DT2、DT3及DT4之至少一者偵測之與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
在本實施例及其修改中,電子控制器12C、20C、22C及24C之各者經組態以計算行進阻力R且經組態以控制齒輪變速裝置RD及輔助驅動單元DU。然而,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僅電子控制器12C、20C、22C及24C之一者可經組態以計算行進阻力R。若需要及/或期望,則操作裝置12、齒輪變速裝置RD、輔助驅動單元DU及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AS之至少兩者可經組態以共用藉由電子控制器12C、20C、22C及24C之至少一者計算之行進阻力R。
如圖14中所見,電開關SW11包含一操作部分SW11A。操作部分SW11A經組態以藉由使用者操作且可與使用者之手(例如,一手指)接觸。操作部分SW11A使用一緊固件可移動地耦合至操作部件44。操作部分SW11A使用緊固件可卸離且可重新附接地耦合至操作部件44。
操作部分SW11A可經組態以使用另一操作部分(諸如一操作部分SW11B或SW11C)替換。操作部分SW11B或SW11C之各者具有不同於操作部分SW11A之一形狀。例如,操作部分SW11B具有不同於操作部分SW11A之一表面之一紋理化表面(例如,溝槽)。操作部分SW11C具有不同於操作部分SW11A之一形狀之一形狀。電開關SW12之一操作部分SW12A可經組態以使用如同電開關SW11之另一操作部分替換。
如在圖15中所見,液壓單元46、操作部件44、電開關SW11及SW12以及一電裝置45構成一單一單元47。單一單元47可卸離且可重新附接地耦合至基座部件30。電裝置45包含電子控制器12C、無線通信器12W、電源12E及偵測器DT1。
單一單元47可經組態以使用一單一單元47A替換。單一單元47A具有不同於單一單元47之結構之一結構。例如,單一單元47A包含一液壓單元46A、一操作部件44C、觸覺感測器SW51及SW52以及電裝置45。液壓單元46A具有不同於液壓單元46之特性之特性。操作部件44C具有不同於操作部件44之一形狀之一形狀。觸覺感測器SW51及SW52之各者包含一壓電元件。若需要及/或期望,則單一單元47A之電裝置45可具有不同於電裝置45之結構之結構。
單一單元47或47A可包含除液壓單元46及46A之外之結構。例如,單一單元47或47A可包含經組態以收起或釋放一機械纜線以操作另一裝置(諸如一煞車裝置)之一操作結構。其他類型之開關(例如,一觸動開關)可附接至操作部件44或44C。
在本實施例及其修改中,若需要及/或期望,則一流量控制部件經組態以控制經由空氣入口吸入之空氣之流量。流量控制部件之實例包含一濾器格柵。
在本申請案中,如本文中使用,術語「包括」及其派生詞旨在為指定所述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數及/或步驟之存在,但不排除存在其他未闡述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數及/或步驟之開放式術語。此概念亦適用於具有類似含義之字詞,例如,術語「具有」、「包含」及其等派生詞。
術語「部件」、「區段」、「部分」、「零件」、「元件」、「本體」及「結構」在以單數使用時可具有一單一零件或複數個零件之雙重含義。
在本申請案中敘述之諸如「第一」及「第二」之序數僅係識別符,但不具有任何其他含義(例如,一特定順序及類似者)。再者,例如,術語「第一元件」自身不暗示「第二元件」之存在,且術語「第二元件」自身不暗示「第一元件」之存在。
如本文中使用,除其中元件之對具有彼此相同之形狀或結構之組態之外,術語「...之對」亦可涵蓋其中元件之對具有彼此不同之形狀或結構之組態。
術語「一」(或「一個」)、「一或多個」及「至少一個」在本文中可互換地使用。
如本發明中使用之片語「...之至少一者」意謂一所要選擇之「一或多者」。針對一個實例,如本發明中使用之片語「...之至少一者」意謂「僅一個單一選擇」或「兩個選擇之兩者」(若其選擇之數目為二)。針對其他實例,如本發明中使用之片語「...之至少一者」意謂「僅一個單一選擇」或「等於或多於兩個選擇之任何組合」(若其選擇之數目等於或多於三)。例如,片語「A及B之至少一者」涵蓋(1)僅A;(2)僅B;(3)A及B兩者。片語「A、B及C之至少一者」涵蓋(1)僅A;(2)僅B;(3)僅C;(4)A及B兩者;(5)B及C兩者;(6)A及C兩者;及(7)A、B及C之全部。換言之,在本發明中,片語「A及B之至少一者」不意謂「A之至少一者及B之至少一者」。
最後,如本文中使用之諸如「實質上」、「約」及「大約」之程度術語意謂經修改術語之一合理偏差量使得最終結果未顯著地改變。在本申請案中描述之全部數值可被解釋為包含諸如「實質上」、「約」及「大約」之術語。
顯然,鑑於上文之教示,本發明之多個修改及變動係可行的。因此,應理解,在隨附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本發明可以與本文中具體描述之不同方式實踐。
2:人力車輛 2A:車架 2B:車座 2C:手把 2D:前叉 2E:傳動系 2V:車輛本體 10:人力車輛組件 12:操作裝置 12B:電路板 12C:電子控制器/硬體電子控制器 12D:匯流排 12E:電源 12E1:電池 12E2:電池固持器 12M:電腦記憶體/電腦可讀儲存媒體 12P:電腦處理器 12W:無線通信器 14:操作裝置 14B:電路板 14C:電子控制器/硬體電子控制器 14D:匯流排 14E:電源 14E1:電池 14E2:電池固持器 14M:電腦記憶體/電腦可讀儲存媒體 14P:電腦處理器 14W:無線通信器 20B:電路板 20C:電子控制器/硬體電子控制器 20D:匯流排 20M:電腦記憶體/電腦可讀儲存媒體 20P:電腦處理器 20W:無線通信器 22B:電路板 22C:電子控制器/硬體電子控制器 22D:匯流排 22M:電腦記憶體/電腦可讀儲存媒體 22P:電腦處理器 24B:電路板 24C:電子控制器/硬體電子控制器 24D:匯流排 24M:電腦記憶體/電腦可讀儲存媒體 24P:電腦處理器 30:基座部件 32:第一端部 34:第二端部 36:握柄部分 38:握柄蓋 40:耦合結構 42:夾圈 44:可移動部件/操作部件 44A:近端 44B:遠端 44C:操作部件 45:電裝置 46:液壓單元 46A:液壓單元 47:單一單元 47A:單一單元 50:空氣入口 52:入口開口 54:端開口 55:外表面 56:前表面 60:過濾器/空氣過濾器 62:空氣出口 62A:孔 64:通道 64A:凹槽 66:額外通道 70:側向表面/第一側向表面 72:側向表面/第二側向表面 80:車速感測器 150:空氣入口 152:入口開口 155:外表面 156:前表面 160:過濾器/空氣過濾器 162:空氣出口 164:通道 250:空氣入口 252:入口開口 255:外表面 256:前表面 260:過濾器/空氣過濾器 262:空氣出口 264:通道 350:空氣入口 352:入口開口 355:外表面 356:前表面 360:過濾器 362:空氣出口 364:通道 A:前投影面積 A1:樞軸 AP:軸向中心平面 AS: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可調整座管 AS1:電致動器 AS3:第一部件 AS4:第二部件 AS5:定位結構 AS6:位置感測器 AS7:致動器驅動器 AS8:有線通信器 AS9:基座部件 C:鏈條 Cd:空氣阻力係數 Cr:滾動阻力係數 CP:參考中心平面 CR:曲柄 CS11:控制信號 CS12:控制信號 CS13:控制信號 CS2:控制信號 D1:縱向方向 D2:橫向方向/第一方向 D3:第二方向 D5:行進方向 DT1:偵測器 DT2:偵測器 DT3:偵測器 DT4:偵測器 DT11:探針 DT12:偵測器電路 DU:輔助驅動單元 DU2:電致動器 DU4:致動器驅動器 DU5:有線通信器 DU9:基座部件 ED:外部裝置 FS,RS:鏈輪總成 g:重力加速度 L1:第一長度 L2:第二長度 L3:橫向長度 m:總重量 PM:功率計 PS:電源 PS1:電池 PS2:電池固持器 R:行進阻力 R1:空氣阻力 R2:滾動阻力 R3:坡度阻力 RD:齒輪變速裝置/後變速器 RD1:可移動部件 RD2:電致動器 RD3:位置感測器 RD4:致動器驅動器 RD5:有線通信器 RD9:基座部件 RD11:鏈條導引件 S1:傾斜感測器 S2:傾斜感測器 S3:傾斜感測器 S4:傾斜感測器 SW2:電開關 SW11:電開關 SW11A:操作部分 SW11B:操作部分 SW11C:操作部分 SW12:電開關 SW12A:操作部分 SW13:電開關 SW51:觸覺感測器 SW52:觸覺感測器 TP:橫向中心平面 U2:使用者輸入 U11:使用者輸入 U12:使用者輸入 U13:使用者輸入 V:車速 Va:風速 VC:車輛組件 W1:車輪 W2:車輪 WS:有線通信結構 θ:傾斜角
當在結合隨附圖式考量時藉由參考以下詳細描述變得更佳理解本發明及其許多伴隨優點時,將容易獲得其等之一更完整瞭解,其中 圖1係根據一實施例之包含一人力車輛組件之一人力車輛之一側視圖; 圖2係圖1中繪示之人力車輛之一示意性方塊圖; 圖3係圖1中繪示之人力車輛組件之一齒輪變速裝置之一側視圖; 圖4係圖1中繪示之人力車輛組件之一輔助驅動單元之一側視圖; 圖5係圖1中繪示之人力車輛組件之一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之一側視圖; 圖6係圖1中繪示之人力車輛組件之一操作裝置之一側視圖; 圖7係圖1中繪示之人力車輛之操作裝置之一橫截面視圖; 圖8係圖1中繪示之人力車輛組件之操作裝置之一透視橫截面視圖; 圖9係圖1中繪示之人力車輛組件之操作裝置之一正視圖; 圖10係圖1中繪示之人力車輛組件之操作裝置之一部分正視圖; 圖11係根據一修改之一人力車輛組件之一操作裝置之一部分透視圖; 圖12係根據修改之人力車輛組件之操作裝置之一部分透視圖; 圖13係使用圖1中繪示之人力車輛組件之一偵測器之一偵測結果之計算之一個實例之一示意性方塊圖; 圖14係根據一修改之一人力車輛組件之一操作裝置之一側視圖;及 圖15係根據另一修改之一人力車輛組件之一操作裝置之一分解視圖。
10:人力車輛組件
12:操作裝置
12E:電源
12E1:電池
12E2:電池固持器
30:基座部件
34:第二端部
38:握柄蓋
50:空氣入口
52:入口開口
54:端開口
56:前表面
60:過濾器/空氣過濾器
62:空氣出口
62A:孔
64:通道
64A:凹槽
66:額外通道
DT1:偵測器
DT11:探針
DT12:偵測器電路
VC:車輛組件

Claims (27)

  1. 一種人力車輛組件,其包括: 一車輛組件,其包含一操作裝置、一輔助驅動單元、一齒輪變速裝置及一騎乘者姿勢改變裝置之至少一者;及 一偵測器,其經提供至該車輛組件,該偵測器經組態以偵測與施加至該人力車輛組件之空氣動力相關之資訊。
  2. 如請求項1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偵測器至少部分設置於該車輛組件內部。
  3. 如請求項1或2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車輛組件包含一基座部件,且 該偵測器經提供至該基座部件。
  4. 如請求項3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在其中該車輛組件包含該操作裝置之一情況中,該操作裝置包含該基座部件, 該基座部件包含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且在該第一端部與該第二端部之間延伸, 該第一端部經構形以耦合至一人力車輛之一車輛本體,且 該偵測器經提供至該第二端部。
  5. 如請求項4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操作裝置包含提供至該第二端部之一電池固持器及一電路板之至少一者。
  6. 如請求項5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操作裝置包含該電路板,且 該偵測器電安裝於該電路板上。
  7. 如請求項6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電路板經組態以電連接至以下之至少一者 一電開關,其經組態以接收一使用者輸入, 一無線通信器,其經組態以與一額外無線通信器無線地通信,及 一電源,其經組態以供應電力。
  8. 如請求項3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車輛組件包含可回應於自一使用者及一電致動器之至少一者施加之力而相對於該基座部件移動之一可移動部件。
  9. 如請求項8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車輛組件包含經構形以相對於該基座部件移動該可移動部件之該電致動器。
  10. 如請求項1或2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車輛組件包含一空氣入口,且 該偵測器經組態以接收經由該空氣入口吸入之空氣。
  11. 如請求項10之人力車輛組件,其進一步包括 一過濾器,其經提供至該空氣入口。
  12. 如請求項10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車輛組件包含經構形以面向該人力車輛組件之一行進方向之一前表面,且 該空氣入口設置於該前表面上。
  13. 如請求項12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車輛組件包含一空氣出口及一通道,且 該通道連接該空氣入口及該空氣出口。
  14. 如請求項13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車輛組件包含經構形以面向該人力車輛組件之一橫向方向之一側向表面,且 該空氣出口設置於該前表面及該側向表面之至少一者上。
  15. 如請求項1或2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在其中該車輛組件包含該操作裝置之一情況中,該操作裝置包含一基座部件及一操作部件, 該基座部件包含該空氣入口,且 該操作部件繞一樞軸可樞轉地耦合至該基座部件。
  16. 如請求項15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操作部件包含一近端及一遠端且在該近端與該遠端之間延伸,該近端比該遠端更接近該樞軸,且 與該遠端相比,該空氣入口更接近該近端。
  17. 如請求項15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空氣入口包含設置於該基座部件之一外表面上之一入口開口, 該入口開口具有 一第一長度,其在平行於該樞軸之一第一方向上界定,及 一第二長度,其在垂直於該第一方向之一第二方向上界定,且 該第一長度長於該第二長度。
  18. 如請求項17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經界定以在該第一方向上對分該第一長度之該入口開口之一軸向中心平面自經界定以對分在該第一方向上界定之該基座部件之一橫向長度之一橫向中心平面偏移。
  19. 如請求項15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基座部件包含一第一側向表面及在該第一方向上設置於該第一側向表面之一反向側上之一第二側向表面, 在其中該基座部件安裝至該人力車輛之一車輛本體之一安裝狀態中,該第二側向表面在該第一方向上設置於該第一側向表面與該人力車輛之一參考中心平面之間,且 該第二側向表面在該第一方向上比該第一側向表面更接近該空氣入口。
  20. 如請求項1或2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偵測器包含一風速計、一氣壓計、一加速度計及一高度計之至少一者。
  21. 如請求項1或2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車輛組件包含一電子控制器,且 該偵測器電連接至該電子控制器。
  22. 如請求項21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電子控制器經組態以根據藉由該偵測器偵測之與該空氣動力相關之該資訊計算空氣阻力、行進阻力、一使用者輸出動力及一消耗能量之至少一者。
  23. 如請求項21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電子控制器經組態以根據藉由該偵測器偵測之與該空氣動力相關之該資訊控制該輔助驅動單元及該齒輪變速裝置之至少一者。
  24. 如請求項23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電子控制器經組態以基於藉由該偵測器偵測之與該空氣動力相關之該資訊計算行進阻力,且 該電子控制器經組態以根據藉由該電子控制器計算之該行進阻力控制該輔助驅動單元及該齒輪變速裝置之至少一者。
  25. 如請求項24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電子控制器經組態以根據藉由該電子控制器計算之該行進阻力控制該輔助驅動單元之一輔助比率。
  26. 如請求項24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該電子控制器經組態以根據該行進阻力選擇該齒輪變速裝置中之一齒輪位置,且 該電子控制器經組態以根據藉由該電子控制器選擇之該齒輪位置控制該齒輪變速裝置。
  27. 如請求項1或2之人力車輛組件,其中 與該空氣動力相關之該資訊包含一風速、一風壓及風阻之至少一者。
TW112115081A 2022-05-30 2023-04-24 人力車輛組件 TW2023461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2205451.2A DE102022205451A1 (de) 2022-05-30 2022-05-30 Komponente für ein menschlich angetriebenes fahrzeug
DE102022205451.2 2022-05-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6143A true TW202346143A (zh) 2023-12-01

Family

ID=88696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15081A TW202346143A (zh) 2022-05-30 2023-04-24 人力車輛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DE (1) DE102022205451A1 (zh)
TW (1) TW202346143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19899A1 (de) 1996-05-18 1997-11-20 Roger Uhrig Fahrrad-Daten-Recorder zum Ermitteln, Auswerten, Anzeigen und Aufzeichnen von Fahrdaten und Leistungen
DE102019103229A1 (de) 2019-02-09 2020-08-13 Dt Swiss Ag Verfahren zum Erfassen und Auswerten von Sensordaten und Zweiradkomponente
JP7344666B2 (ja) 2019-04-10 2023-09-14 株式会社シマノ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2205451A1 (de) 2023-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9890B (zh) 用於自行車的控制系統
US9845133B2 (en) Electric bike motor using sensed air speed
CN103129668B (zh) 全方向移动车
US10179587B2 (en) Drive control system and drive control method for front- and rear-wheel drive vehicle
JP2010149681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バンク角検知装置およびヘッドランプ装置
JP7492825B2 (ja) 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装置
JP6863921B2 (ja) 人力駆動車両用制御装置
TWI823965B (zh) 人力驅動車之變速控制系統
JP6728393B2 (ja) リーン車両の路面垂直方向軸周りの角速度取得装置
TW201934415A (zh) 人力驅動車輛用控制裝置
US20230406430A1 (en) Telescopic apparatus operating system and telescopic apparatus
US11912363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telescopic apparatus
TW202346143A (zh) 人力車輛組件
JP2012171410A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ロール角の算出方法、及び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ロール角の算出装置
JP4715382B2 (ja) 走行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20120107675A (ko) 전기 자전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6959186B2 (ja) 人力駆動車用制御装置
TW202225022A (zh) 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
TWI832423B (zh) 傾斜控制裝置及傾斜車輛
JP7391602B2 (ja) 制御装置
CN107529846A (zh) 具有空气动力学稳定元件的安全头盔
WO2024070316A1 (ja) 車両用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車両
CN218858617U (zh) 一种高速全向自平衡车
WO2023145166A1 (ja) 鞍乗り型車両及び触覚刺激システム
TW202349977A (zh) 人力車輛之通訊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