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1914A - 可攜式馬桶 - Google Patents

可攜式馬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41914A
TW202341914A TW112111043A TW112111043A TW202341914A TW 202341914 A TW202341914 A TW 202341914A TW 112111043 A TW112111043 A TW 112111043A TW 112111043 A TW112111043 A TW 112111043A TW 202341914 A TW202341914 A TW 20234191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leg
mentioned
toilet
leng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1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剛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安隆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安隆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安隆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41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191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1/00Closets without flushing; Urinals without flushing; Chamber pots; Chairs with toilet conveniences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toilets
    • A47K11/04Room closets; Chairs with toilet conveniences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toilets, e.g. night chairs ; Closets for children, also with signalling means, e.g. with a music box,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Non-Flushing Toile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可攜式馬桶10具備便器本體50、設置於便器本體50之腳100、及調整腳100自便器本體50延伸之長度即腳長之腳長調整機構200,且腳長調整機構200具備有階段調整機構210,該有階段調整機構210構成為可執行將腳100相對於便器本體50固定之固定動作、及使腳100可相對於便器本體50移動之解除動作,且固定於便器本體50。

Description

可攜式馬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攜式馬桶。
自先前以來,已知有一種具備便器本體及設置於便器本體之腳的可攜式馬桶。此種可攜式馬桶可根據使用者之體格變更便器本體之高度。例如,於日本專利特開2014-138898號公報中,揭示一種具備調整自便器本體向下方延伸之腳之長度的機構之可攜式馬桶。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於日本專利特開2014-138898號公報所記載之可攜式馬桶中,腳部構成為具備上部支柱及於上部支柱內上下滑動移動之基底支柱,且藉由安裝鎖定構件而固定上部支柱與基底支柱。於該構成中,每當調整腳部之長度時,就必須卸除及安裝鎖定構件,作業可能較為煩瑣。又,鎖定構件被卸除後,有丟失鎖定構件之虞,故可能產生管理鎖定構件之麻煩。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之點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容易進行腳長之調整的可攜式馬桶。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可攜式馬桶具備:便器本體;腳,其設置於上述便器本體;及腳長調整機構,其調整上述腳自上述便器本體延伸之長度、即腳長。上述腳長調整機構具備長度調整鎖定部,該長度調整鎖定部構成為可執行將上述腳相對於上述便器本體固定之固定動作、及使上述腳可相對於上述便器本體移動之解除動作,且固定於上述便器本體。
根據本發明之可攜式馬桶,長度調整鎖定部構成為可執行使腳可相對於便器本體移動之解除動作。因此,可調整腳長而調整便器本體之高度。又,長度調整鎖定部構成為可執行將腳相對於便器本體固定之固定動作。因此,可於調整腳長後將腳確實地相對於便器本體固定。且,由於長度調整鎖定部固定於便器本體,於執行解除動作或固定動作時無需自便器本體裝卸,故減少調整腳長時之煩瑣。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之一態様,上述長度調整鎖定部具有被按壓而移動之調整按鈕,於上述調整按鈕被按壓時,可使上述腳相對於上述便器本體移動,於上述調整按鈕未被按壓時,可將上述腳相對於上述便器本體固定。
根據上述態様,能以按壓調整按鈕及不按壓調整按鈕之簡單動作,執行解除動作及固定動作。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之另一態様,上述長度調整鎖定部具有與上述調整按鈕之移動連動之本體側扣合部,上述腳具有於上下方向隔開配置且與上述本體側扣合部扣合之複數個腳側扣合部,於上述調整按鈕被按壓時,上述本體側扣合部與上述腳側扣合部之扣合解除,可使上述腳相對於上述便器本體移動,於上述調整按鈕未被按壓時,可將上述本體側扣合部與上述腳側扣合部扣合,將上述腳相對於上述便器本體固定。
根據上述態様,藉由有無按壓調整按鈕之簡單動作,可執行本體側扣合部及腳側扣合部之扣合與解除扣合。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之另一態様,上述長度調整鎖定部具備可於限制上述調整按鈕之移動之第1位置、與容許上述調整按鈕之移動之第2位置之間移動的止擋構件。
根據上述態様,可抑制調整按鈕被誤按壓。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之另一態様,上述長度調整鎖定部具有設置有上述調整按鈕及上述本體側扣合部之環形構件、及可自側方夾持上述腳之夾持構件;上述止擋構件形成為環狀,且於內周面形成有內螺紋槽;上述夾持構件包含:供上述環形構件插入之第1部分、及形成為半圓形狀且於外周面形成有與上述內螺紋槽螺合之外螺紋槽之第2部分;於上述止擋構件之上述內螺紋槽與上述夾持構件之上述外螺紋槽螺合時,藉由上述夾持構件夾持上述腳,限制上述調整按鈕之移動;於上述止擋構件之上述內螺紋槽未與上述夾持構件之上述外螺紋槽螺合時,不藉由上述夾持構件夾持上述腳,容許上述調整按鈕之移動。
根據上述態様,於止擋構件之內螺紋槽與夾持構件之外螺紋槽螺合時,因藉由夾持構件夾持腳,故抑制腳相對於便器本體鬆動。又,由於調整按鈕之移動受到限制,故抑制調整按鈕被誤按壓。再者,於止擋構件之內螺紋槽未與夾持構件之外螺紋槽螺合時,因可順暢地使腳活動,故易於調整腳長。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之另一態様,上述腳長調整機構具備無階段地調整上述腳長之無階段調整機構。
根據上述態様,可進行腳長之微調整。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之另一態様,上述腳具有第1腳部及位於較上述第1腳部下方之第2腳部,上述無階段調整機構設置於上述第1腳部與上述第2腳部之間,無階段地調整上述第1腳部與上述第2腳部之間隔。
根據上述態様,可藉由調整第1腳部與第2腳部之間隔而變更腳本身之長度。且,由於可無階段地調整第1腳部與第2腳部之間隔,故可容易地進行便器本體之高度之微調整。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之另一態様,上述第1腳部具有第1筒狀部,該第1筒狀部形成為筒狀,且於外周面形成有第1螺紋槽;上述無階段調整機構具有第2筒狀部,該第2筒狀部形成為筒狀,且形成有第2螺紋槽,該第2螺紋槽形成於內周面且與上述第1螺紋槽螺合;藉由使上述第2筒狀部相對於上述第1筒狀部相對旋轉,而無階段地調整上述第1腳部與上述第2腳部之間隔。
根據上述態様,由於只要使第2筒狀部旋轉即可,故容易進行第1腳部與第2腳部之間隔之調整。再者,由於不用觸碰第2腳部,故可抑制使用者之手弄髒。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之另一態様,上述腳包含前腳、及位於較上述前腳後方之後腳,上述無階段調整機構僅設置於上述前腳及上述後腳之任一者。
根據上述態様,便器本體之高度之微調整於前腳或後腳中之一者進行較為容易,且作業簡化。且,與於前腳及後腳兩者設置無階段調整機構之情形相比,可實現構造簡化且降低成本。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能容易地進行腳長之調整之可攜式馬桶。
以下,一面參考圖式,一面就本發明之可攜式馬桶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另,此處說明之實施形態當然並非意圖特別限定本發明。又,對發揮相同作用之構件、部位標註相同符號,並適當省略或簡化重複之說明。
圖1、圖2及圖3係本實施形態之可攜式馬桶10之立體圖。圖1顯示蓋15關閉之狀態。圖2顯示蓋15打開之狀態(蓋15被掀開之狀態)。圖3顯示蓋15及便座20打開之狀態(蓋15及便座20被掀開之狀態)。於以下說明中,圖式中之符號F、Rr、L、R、U、D各自意指分別自坐在便器本體50上之使用者觀察時之前、後、左、右、上、下。惟該等方向乃僅為了便於說明而規定之方向,而非限定任何可攜式馬桶10之設置態様者,且一概非限定本發明者。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可攜式馬桶10係主要供高齡者及身體障礙者等之所謂需要照顧者之馬桶,為適合於照顧使用之馬桶。又,可攜式馬桶10係可移動式之馬桶,而非固定於地面之馬桶。可攜式馬桶10具備蓋15、便座20、支承板30、桶40、便器本體50、背靠70、扶手80、及腳100。
蓋15係覆蓋於便座20之構件。如圖1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中,蓋15係大致矩形之構件,經由設置於後側緣部之未圖示之鉸鏈而安裝於便器本體50之後部。蓋15可裝卸地安裝於便器本體50。蓋15以鉸鏈為軸旋動。蓋15於前後方向之中間部安裝有未圖示之合頁。蓋15可藉由合頁而於前後方向之中間部處彎折。彎折之蓋15可穿過設置於背靠70之開口71。藉由使蓋15穿過設置於背靠70之開口71,蓋15之姿勢可適當改變為配置於背靠70之前方且便座20上之姿勢(參考圖1)、及掀起至背靠70後方之姿勢(參考圖2)。
如圖2所示,便座20配置於便器本體50之上部之中央。便座20經由未圖示之鉸鏈安裝於支承板30之後部。便座20以鉸鏈為軸相對於支承板30旋動。便座20可適當改變為配置於便器本體50之上部之姿勢(參考圖2)、及自便器本體50之上部掀起之姿勢(參考圖3)。便座20具有支承使用者的臀部之座面21。於便座20之中央形成有開口22。
支承板30配置於便器本體50之上部。支承板30可裝卸地配置於便器本體50。於支承板30之上配置便座20。支承板30將便座20可旋動地支持。支承板30與便座20為一體。如圖3所示,於支承板30之中央部形成有開口31。支承板30亦稱為馬桶。
桶40係接收使用者之排泄物之桶,可稱為「污物接收部」。桶40係上部開口且深底之有底容器。桶40配置於便座20之下方。桶40以預設之朝向收納於便器本體50中。桶40配置於支承板30之開口31內。桶40裝卸自如地被收納於支承板30。如圖2所示,於桶40之開口安裝有蓋42(桶蓋),使用可攜式馬桶10時,將蓋42卸除後使用。又,不使用可攜式馬桶10時,可將蓋42蓋在桶40上,抑制臭氣洩漏。
圖4係便器本體50之立體圖。如圖4所示,便器本體50具有本體部51、收納部52、及腳支持部55。本體部51形成為大致長方體形狀。於本體部51之上部配置支承板30(參考圖3)。收納部52設置於本體部51之中央部,為向下方凹陷之部位。於收納部52中收納桶40。腳支持部55設置於本體部51之前後左右之四個角。於腳支持部55,形成有於上下方向貫通之貫通孔55H。腳100(參考圖1)插入貫通孔55H中。腳支持部55係支持腳100之部位。如後所述,便器本體50構成為可藉由調整腳100之後腳110Rr(參考圖1)之腳長而傾斜。
如圖1所示,背靠70具備左側之柱部71L、右側之柱部71R、背靠部72、及墊73。左側之柱部71L及右側之柱部71R分別自便器本體50之左右兩側向上方延伸。背靠部72架設於左側之柱部71L及右側之柱部71R之上端。背靠部72於左右方向延伸。墊73安裝於背靠部72之前表面。墊73例如由聚丙烯樹脂或發泡性之軟質樹脂材料形成。又,由左側之柱部71L及右側之柱部71R與背靠部72包圍之區域,形成用以使蓋15前後穿過之開口71。
如圖1所示,扶手80具有配置於較蓋15左方之左側扶手80L、及配置於較蓋15右方之右側扶手80R。左側扶手80L及右側扶手80R具有大致同樣之構造。左側扶手80L及右側扶手80R具有載置使用者之肘之扶手本體部81、及自扶手本體部81向下方延伸之第1支柱82及第2支柱83。扶手本體部81於前後方向延伸。第2支柱83位於較第1支柱82後方。左側扶手80L及右側扶手80R設置於便器本體50。左側扶手80L及右側扶手80R構成為可調整相對於便器本體50之高度。左側扶手80L及右側扶手80R可根據使用者或照顧者之需求,自便器本體50適當卸除。
如圖1所示,腳100設置於便器本體50。腳100包含左右一對之前腳110F、及位於較前腳110F後方之左右一對之後腳110Rr。前腳110F及後腳110Rr構成為可調整自便器本體50延伸之長度、即腳長。左右一對之前腳110F具有左右方向對稱之構造。即,後述之調整按鈕218配置於內側且互相對向。左右一對之後腳110Rr具有左右方向對稱之構造。即,調整按鈕218配置於內側且互相對向。於後腳110Rr設置有移動用之腳輪115。腳輪115與後述之腳底部131一體形成。於便器本體50為水平狀態(即,前腳110F之後述之第1腳面141至便座20之高度、與後腳110Rr之後述之第1腳面141至便座20之高度為相同之狀態)時,腳輪115與地面相接。腳輪115亦可於便器本體50為水平之狀態時位於較地面上方,不與地面相接。腳輪115亦可為可裝卸地設置於後腳110Rr。另,前腳110F及後腳110Rr除了於前腳110F設置有後述之無階段調整機構260之點外,為大致同樣之構造,故以下就前腳110F進行說明。
圖5係右側之前腳110F及其周邊之構造之分解立體圖。如圖5所示,腳100具有腳本體部121、腳底部131、及限制構件150。腳本體部121係第1腳部之一例。腳底部131係第2腳部之一例。本實施形態中,於前腳110F中,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個別形成,於後腳110Rr中,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一體形成。
如圖5所示,腳本體部121位於較腳底部131上方。腳本體部121於上下方向延伸。腳本體部121具有於上下方向延伸之中空之腳部122、及配置於腳部122之下方之第1筒狀部124。腳部122與第1筒狀部124一體形成。如圖6所示,腳本體部121於腳部122與第1筒狀部124之間具有限制壁部128。限制壁部128係對限制構件150之移動加以限制之壁。於限制壁部128,形成有供腳底部131之後述之突出構件135之一部分插入之插入孔129。插入孔129於上下方向貫通限制壁部128。
如圖5所示,腳部122之橫剖面形狀形成為大致矩形狀。於腳部122之外周面(此處為左面及右面),形成有複數個腳側扣合部123。腳側扣合部123具有自腳部122之外周面朝內側(水平方向)凹陷之形狀。另,腳側扣合部123亦可為貫通腳部122之貫通孔。複數個腳側扣合部123於上下方向隔開配置。複數個腳側扣合部123等間隔地配置。腳側扣合部123例如以0.3 cm~3 cm(較佳為0.7 cm~1.5 cm。例如1 cm)之間隔設置。腳側扣合部123與後述之本體側扣合部220扣合。
如圖5所示,第1筒狀部124形成為筒狀。第1筒狀部124之外形大於腳部122之外形。即,第1筒狀部124之外周面位於較腳部122之外周面外側。於第1筒狀部124之外周面,形成有第1螺紋槽125。如圖6所示,於第1筒狀部124之內部,形成有自限制壁部128向下方延伸之突出壁127。突出壁127形成於較插入孔129外側。另,後腳110Rr因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一體形成,故不具有第1筒狀部124。
腳底部131與地面面接觸。如圖5所示,腳底部131具有基底構件132、安裝於基底構件132之下表面之抓持構件138、及自基底構件132向上方突出之突出構件135。另,後腳110Rr因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一體形成,故不具有突出構件135。
如圖5所示,基底構件132形成為扁平形狀。基底構件132之外形大於腳本體部121之外形。基底構件132由與腳本體部121不同之材料形成。
如圖6所示,抓持構件138安裝於基底構件132之背面。抓持構件138例如由橡膠材料或彈性體材料形成。橡膠材料及彈性體材料可較佳地使用符合JIS K 6253-3規範之硬度計類型A硬度為30度~90度者。作為橡膠材料,例如可舉出矽橡膠、天然橡膠、丁腈橡膠、丁基橡膠等。作為彈性體材料,例如可舉出烯烴系彈性體、苯乙烯系彈性體等。藉由此種抓持構件138,於使用者使用可攜式馬桶10時,會將可攜式馬桶10牢固地固定於地面。如圖7所示,抓持構件138具有第1腳面141及第2腳面142。第1腳面141位於較第2腳面142後方。第1腳面141與地面所成之角度、和第2腳面142與地面所成之角度不同。第1腳面141係於便器本體50未傾斜時與地面面接觸之面(參考圖8)。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腳面141係水平面。如後所述,第2腳面142係於便器本體50傾斜時與地面面接觸之面(參考圖9)。於本實施形態中,第2腳面142為傾斜面。第2腳面142以越往前方則越朝向上方之方式延伸。第2腳面142位於較腳本體部121前方。第1腳面136與第2腳面137之角度差為10°以下(例如為1°以上且10°以下,較佳為2°以上且9°以下,更佳為3°以上且7°以下,尤佳為3°以上且6°以下,進而尤佳為3°以上且5°以下,此處為3°)。
如圖8所示,於後腳110Rr之腳長RrL與前腳110F之腳長FL之差為第1長度時,第1腳面141與地面MM面接觸。如圖9所示,於後腳110Rr之腳長RrL與前腳110F之腳長FL之差為較第1長度為長之第2長度(例如為第1長度+數cm,例如1 cm~5 cm,例如2 cm)時,第2腳面142與地面MM面接觸。此時,第1腳面141不與地面MM面接觸。另,於本實施形態中,前腳110F之腳長FL係自安裝於後述之夾持構件230(參考圖6)之止擋構件240之下端,至腳底部131之第1腳面141之上下方向之距離,後腳110Rr之腳長RrL係自安裝於夾持構件230之止擋構件240之下端,至腳底部131之第1腳面141之上下方向之距離。本實施形態中,如圖8所示,於後腳110Rr之腳長RrL與前腳110F之腳長FL為最短之狀態下,腳長FL較腳長RrL為長。另,於後腳110Rr之腳長RrL與前腳110F之腳長FL為最短之狀態下,若腳長FL與腳長RrL相同,則上述第1長度為零。
如圖10所示,前腳110F之第1腳面141及第2腳面142、與後腳110Rr之第1腳面141及第2腳面142為不同形狀。前腳110F之第1腳面141之面積,大於前腳110F之第2腳面142之面積。後腳110Rr之第1腳面141之面積,大於後腳110Rr之第2腳面142之面積。後腳110Rr之第1腳面141之面積,大於前腳110F之第1腳面141之面積。後腳110Rr之第2腳面142之面積,大於前腳110F之第2腳面142之面積。
如圖5所示,突出構件135係與基底構件132一體形成。如圖6所示,突出構件135插入腳本體部121。突出構件135具有:台座部135A,其插入後述之無階段調整機構260,將無階段調整機構260可旋轉地支持;階差部135B,其位於台座部135A之上方,且抑制突出構件135對腳本體部121插入超過規定量;前端部135C,其位於階差部135B之上方,且供後述之限制構件150扣止;及支持部135D,其設置於台座部135A之內部,且支持限制構件150。突出構件135係自前端部135C朝向台座部135A階段式地朝外側突出之錐形狀之突起。階差部135B形成為可與突出壁127接觸。藉由階差部135B與突出壁127接觸,而限制突出構件135向上方移動。於前端部135C,形成有供限制構件150插入之插入孔135H。前端部135C插入形成於腳本體部121之限制壁部128的插入孔129中。
如圖6所示,限制構件150設置於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之間。限制構件150將腳底部131與腳本體部121之間隔LS限制為規定之長度以上。如圖6所示,間隔LS係腳本體部121之第1筒狀部124之下端、與腳底部131之基底構件132之上端之間隔。限制構件150具有於上下方向延伸且形成為棒狀之棒狀構件151、設置於棒狀構件151之上端之第1限制片152、及設置於棒狀構件151之下端之第2限制片153。棒狀構件151插入形成於突出構件135之前端部135C的插入孔135H中。棒狀構件151係由突出構件135之支持部135D支持。第1限制片152扣止於前端部135C。第1限制片152以不會旋轉超過規定角度之方式扣止於前端部135C。第1限制片152位於腳本體部121之內部。第2限制片153扣止於支持部135D。第2限制片153位於腳底部131之內部。如圖11所示,第1限制片152於腳底部131與腳本體部121之間隔LS為最大之間隔LSL時,與腳本體部121之限制壁部128接觸。藉此,抑制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之間隔LS擴展到大於最大之間隔LSL。另一方面,於腳底部131與腳本體部121之間隔LS未達最大之間隔LSL時,第1限制片152不與腳本體部121之限制壁部128接觸(參考圖6)。
如圖5所示,可攜式馬桶10具備腳長調整機構200。腳長調整機構200構成為調整腳100自便器本體50延伸之長度、即腳長。腳長調整機構200分別設置於前腳110F及後腳110Rr。設置於前腳110F之腳長調整機構200具備有階段地調整腳長之有階段調整機構210、及無階段地調整腳長之無階段調整機構260。另一方面,設置於後腳110Rr之腳長調整機構200具備有階段地調整腳長之有階段調整機構210。有階段調整機構210係長度調整鎖定部之一例。
有階段調整機構210構成為可執行將腳100相對於便器本體50固定之固定動作(參考圖6)、及使腳100可相對於便器本體50移動之解除動作(參考圖12)。有階段調整機構210係藉由固定動作及解除動作而有階段地調整腳100之腳長的機構。如圖5所示,有階段調整機構210具備環形構件215、夾持構件230、及止擋構件240。如圖6所示,環形構件215及夾持構件230固定於便器本體50之腳支持部55。即,環形構件215及夾持構件230係便器本體50之一部分。
如圖5所示,環形構件215具有形成為筒狀之本體部216、自本體部216之外周面向外側突出之調整按鈕218、自本體部216之內周面向內側突出之本體側扣合部220、及自本體部216向下方延伸之延伸部222(參考圖6)。
調整按鈕218構成為被按壓而移動。如圖12所示,調整按鈕218藉由被按壓而相對於夾持構件230及腳100(腳本體部121)朝水平方向(此處為右方)移動。於調整按鈕218被按壓時,可使腳100相對於便器本體50移動。即,如圖12所示,於調整按鈕218被按壓時,可將本體側扣合部220與腳100之腳側扣合部123之扣合解除,使腳100相對於便器本體50沿上下方向移動(解除動作)。在調整按鈕218被按壓之狀態下,變更扣合於本體側扣合部220之腳側扣合部123,可調整(變更)腳長。圖13係顯示前腳110F之腳本體部121之腳長及後腳110Rr之腳本體部121之腳長為最長之狀態之側視圖。於圖13之例中,未進行利用無階段調整機構260之調整。另,如後所述當止擋構件240已安裝於夾持構件230時,無法按壓調整按鈕218(參考圖6)。如圖6所示,於調整按鈕218未被按壓時,可將腳100相對於便器本體50固定。於調整按鈕218未被按壓時,藉由設置於調整按鈕218之背面與夾持構件230之間之後述之螺旋彈簧238,將調整按鈕218向遠離夾持構件230之方向(即,本體側扣合部220插入至腳側扣合部123之方向。此處為左方)彈推。即,於調整按鈕218未被按壓時,本體側扣合部220與腳側扣合部123扣合,而可將腳100相對於便器本體50固定(固定動作)。
如圖6所示,本體側扣合部220設置於環形構件215之本體部216。即,本體側扣合部220設置於便器本體50。本體側扣合部220自本體部216之內周面向內側(水平方向,此處為左方)突出。本體側扣合部220設置於調整按鈕218之相反側。本體側扣合部220與調整按鈕218之移動連動。本體側扣合部220與腳100之腳側扣合部123扣合。本體側扣合部220插入腳側扣合部123。本體側扣合部220於本體部216之內周面設置有複數個(例如4個)。複數個本體側扣合部220於上下方向隔開配置。複數個本體側扣合部220等間隔地配置。本體側扣合部220之間隔與腳側扣合部123之間隔相同。本體側扣合部220例如以0.3 cm~3 cm(較佳為0.7 cm~1.5 cm,例如1 cm)之間隔設置。
如圖6所示,延伸部222收納在形成於夾持構件230之後述之第2夾持構件232之槽236中。於延伸部222之外側,可裝卸地安裝止擋構件240。
如圖6所示,夾持構件230係可自側方夾持腳100之構件。夾持構件230具有由沿著夾持構件230之長度方向之剖面(鉛直面)分割之第1夾持構件231與第2夾持構件232。藉由第1夾持構件231與第2夾持構件232自側方夾持腳100。第1夾持構件231及第2夾持構件232包含插入環形構件215之第1部分233、及形成為半圓形狀且於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紋槽237之第2部分234。第1部分233位於較第2部分234更上方。於第1夾持構件231之第1部分233,形成有保持螺旋彈簧238之彈簧受容凹部235。螺旋彈簧238設置於夾持構件230與環形構件215之間,將環形構件215向外側彈推。於第2夾持構件232之第2部分234,形成有收納環形構件215之延伸部222之槽236。於第1部分233之上端,設置有扣止於腳支持部55之扣止爪239。
如圖5所示,止擋構件240形成為環狀。於止擋構件240中插入腳100之腳本體部121。於止擋構件240之內周面形成有內螺紋槽242。內螺紋槽242與夾持構件230之外螺紋槽237螺合。止擋構件240係所謂之螺母。如圖6所示,於止擋構件240之內螺紋槽242與夾持構件230之外螺紋槽237螺合時,藉由夾持構件230夾持腳100之腳本體部121。又,於內螺紋242與外螺紋槽237螺合時,因止擋構件240位於環形構件215之延伸部222之外側,故即便按壓調整按鈕218,調整按鈕218亦不會移動。即,止擋構件240限制調整按鈕218之移動。將止擋構件240限制調整按鈕218移動時之止擋構件240之位置,設為第1位置P1。
另一方面,如圖12所示,於使止擋構件240相對於夾持構件230相對旋轉而自夾持構件230卸除止擋構件240時,即,於止擋構件240之內螺紋槽242未與夾持構件230之外螺紋槽237螺合時,腳100之腳本體部121不由夾持構件230夾持。又,於內螺紋242與外螺紋237未螺合時,因止擋構件240非位於環形構件215之延伸部222之外側,故可按壓調整按鈕218。即,止擋構件240容許調整按鈕218之移動。將止擋構件240容許調整按鈕218移動時之止擋構件240之位置,設為第2位置P2。止擋構件240設置為可於第1位置P1(參考圖6)與第2位置P2之間移動。另,於止擋構件240已自夾持構件230卸除之狀態下,止擋構件240位於第1筒狀部124上。
無階段調整機構260係藉由旋轉而無階段地調整腳100之腳長的螺旋式機構。如圖6所示,無階段調整機構260設置於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之間。無階段調整機構260無階段地調整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之間隔LS。另,於圖6中,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之間隔LS係最小之間隔LSS。於圖11中,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之間隔LS係最大之間隔LSL。
如圖5所示,無階段調整機構260具有形成為筒狀之第2筒狀部262。第2筒狀部262具有位於外側之外周壁263、位於外周壁263之內側之內周壁264、及將外周壁263之下端與內周壁264之下端連接之連接壁265(參考圖6)。如圖6所示,外周壁263於上下方向延伸。外周壁263於俯視下形成為環狀。內周壁264以自下方越往上方則越朝向內側之方式傾斜。內周壁264於俯視下形成為環狀。內周壁264之上下方向之長度短於外周壁263之上下方向之長度。連接壁265於水平方向延伸。於外周壁263之內周面,形成有第2螺紋槽266。第2螺紋槽266與形成於腳本體部121之第1筒狀部124的第1螺紋槽125螺合。
如圖6所示,無階段調整機構260之第2筒狀部262構成為可相對於腳本體部121之第1筒狀部124相對旋轉。藉由使第2筒狀部262相對於第1筒狀部124相對旋轉,可無階段地調整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之間隔LS。例如,藉由使第2筒狀部262相對於第1筒狀部124沿第1方向旋轉,可擴大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之間隔LS(參考圖11)。另一方面,藉由使第2筒狀部262相對於第1筒狀部124沿與第1方向相反之第2方向旋轉,可使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之間隔LS變窄(參考圖6)。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之間隔LS例如為自0 mm至有階段調整機構210之腳側扣合部123之上下方向之間隔(以下稱為節寬)的範圍。又,間隔LS例如為自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之最小間隔(例如數mm)至較上述節寬為大之值的範圍。又,間隔LS例如可調整至大於上述節寬之值。另,無階段調整機構260之第2筒狀部262插入腳底部131之突出構件135,但由於第2筒狀部262與突出構件135未連結,故第2筒狀部262能以突出構件135為中心相對於突出構件135相對旋轉。因此,即便使第2筒狀部262旋轉,突出構件135亦不旋轉,從而腳底部131之朝向不變(第2腳面142始終位於第1腳面141之前方)。如此,於本實施形態中,構成為於使無階段調整機構260旋轉時,腳底部131不旋轉。
圖8顯示可攜式馬桶10之通常時之狀態,便器本體50未傾斜。又,圖9顯示使可攜式馬桶10傾斜之狀態,便器本體50朝前方傾斜。即,便座20之座面21(參考圖2)與通常時之狀態相比,以越往前方則越朝向下方之方式傾斜。於使可攜式馬桶10傾斜之狀態下使用時,藉由分別適當調整前腳110F及後腳110Rr之腳長調整機構200,將後腳110Rr之第1腳面141至便座20之高度相對於前腳110F之第1腳面141至便座20之高度提高數cm(例如1 cm~5 cm,例如2 cm),可使便座20之座面21較佳地傾斜。此時,如圖9所示,前腳110F之第2腳面142及後腳110Rr之第2腳面142與地面MM面接觸。
本實施形態之可攜式馬桶10由樹脂材料形成。即,蓋15、便座20、支承板30、桶40、便器本體50、背靠70、扶手80、及腳100由樹脂材料形成。作為樹脂材料,基於耐髒性(易除垢性)、剛性、耐衝擊性及成形性之觀點,例如,可使用聚丙烯樹脂、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opolymer: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樹脂、聚氯乙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酯樹脂等。尤其,基於成形性之觀點,可較佳地使用聚丙烯樹脂、ABS樹脂。上述各組件例如以射出成形製造。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可攜式馬桶10,有階段調整機構210構成為能夠執行使腳100可相對於便器本體50移動之解除動作。因此,可調整腳長而調整便器本體50距地面之高度。又,有階段調整機構210構成為能夠執行將腳100相對於便器本體50固定之固定動作。因此,可於調整腳長後將腳100確實地相對於便器本體50固定。且,因有階段調整機構210固定於便器本體50,於執行解除動作或固定動作時無需自便器本體50裝卸,故減少調整腳長時之煩瑣。
於本實施形態之可攜式馬桶10中,有階段調整機構210具有被按壓而移動之調整按鈕218,於調整按鈕218被按壓時,可使腳100相對於便器本體50移動,於調整按鈕218未被按壓時,可將腳100相對於便器本體50固定。根據該構成,藉由按壓調整按鈕218及不按壓調整按鈕218之簡單動作,即可執行解除動作及固定動作。
於本實施形態之可攜式馬桶10中,有階段調整機構210具有與調整按鈕218之移動連動之本體側扣合部220,腳100具有於上下方向隔開配置且與本體側扣合部220扣合之複數個腳側扣合部123,於調整按鈕218被按壓時,本體側扣合部220與腳側扣合部123之扣合解除,使腳100可相對於便器本體50移動,於調整按鈕218未被按壓時,本體側扣合部220與腳側扣合部123扣合,可將腳100相對於便器本體50固定。根據該構成,藉由有無按壓調整按鈕218之簡單動作,即可執行本體側扣合部220及腳側扣合部123之扣合與解除扣合。
於本實施形態之可攜式馬桶10中,有階段調整機構210具備可於限制調整按鈕218移動之第1位置P1、與容許調整按鈕218移動之第2位置P2之間移動的止擋構件240。根據該構成,可抑制調整按鈕218被誤按壓。
於本實施形態之可攜式馬桶10中,有階段調整機構210具有設置有調整按鈕218及本體側扣合部220之環形構件215、及可自側方夾持腳100之夾持構件230;止擋構件240形成為環狀,且於內周面形成有內螺紋槽242;夾持構件230包含供環形構件215插入之第1部分233、及形成為半圓形狀且於外周面形成有與內螺紋槽242螺合之外螺紋槽237之第2部分234;於止擋構件240之內螺紋槽242與夾持構件230之外螺紋槽237螺合時,藉由夾持構件230夾持腳100且限制調整按鈕218之移動;於止擋構件240之內螺紋槽242未與夾持構件230之外螺紋槽237螺合時,不藉由夾持構件230夾持腳100且容許調整按鈕218之移動。根據該構成,由於在止擋構件240之內螺紋槽242與夾持構件230之外螺紋槽237螺合時,藉由夾持構件230夾持腳100,故抑制腳100相對於便器本體50鬆動。又,由於限制調整按鈕218之移動,故抑制調整按鈕218被誤按壓。再者,由於在止擋構件240之內螺紋槽242未與夾持構件230之外螺紋槽237螺合時,可順暢地使腳100活動,故易於調整腳長。
於本實施形態之可攜式馬桶10中,腳長調整機構200具備無階段地調整腳長之無階段調整機構260。根據該構成,可進行腳長之微調整。
於本實施形態之可攜式馬桶10中,腳100具有腳本體部121及位於較腳本體部121下方之腳底部131,無階段調整機構260設置於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之間,無階段地調整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之間隔。根據該構成,可藉由調整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之間隔來變更腳100本身之長度。且,由於可無階段地調整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之間隔,故可容易地進行便器本體50之高度之微調整。
於本實施形態之可攜式馬桶10中,腳本體部121具有第1筒狀部124,該第1筒狀部124係形成為筒狀,且於外周面形成有第1螺紋槽125,無階段調整機構260具有第2筒狀部262,該第2筒狀部262形成為筒狀,且形成有第2螺紋槽266,該第2螺紋槽266形成於內周面且與第1螺紋槽125螺合,藉由使第2筒狀部262相對於第1筒狀部124相對旋轉,而無階段地調整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之間隔。根據該構成,由於只要使第2筒狀部262旋轉即可,故容易進行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之間隔之調整。再者,由於不用觸碰腳底部131,故可抑制使用者之手弄髒。
於本實施形態之可攜式馬桶10中,腳100包含前腳110F、及位於較前腳110F後方之後腳110Rr,無階段調整機構260僅設置於前腳110F及後腳110Rr之任一者(此處為前腳110F)。便器本體50之高度之微調整係於前腳110F或後腳110Rr中之一者進行的話,較為容易且作業簡化。且,與於前腳110F及後腳110Rr兩者設置無階段調整機構260之情形相比,可實現構造簡化且降低成本。
以上,已就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但,上述實施形態僅為例示,本發明得以其他各種形態實施。
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無階段調整機構260僅設置於前腳110F,但不限定於此。無階段調整機構260亦可僅設置於後腳110Rr。又,無階段調整機構260亦可設置於前腳110F及後腳110Rr兩者。再者,可攜式馬桶10亦可不具備無階段調整機構260。
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無階段調整機構260係藉由旋轉而無階段地調整腳100之腳長的螺旋式機構,但不限定於此。無階段調整機構260亦可為藉由旋轉以外之方法而無階段地調整腳100之腳長之機構。無階段調整機構260例如可為使腳本體部121相對於腳底部131沿上下方向滑動移動之機構,亦可為藉由螺絲將腳本體部121與腳底部131緊固之機構。
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有階段調整機構210藉由按壓調整按鈕218而執行腳側扣合部123與本體側扣合部220之扣合及解除扣合,但不限定於此,亦可取代調整按鈕218,而構成為藉由桿件等其他構造,執行腳側扣合部123與本體側扣合部220之扣合及解除扣合。
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移動用之腳輪115設置於後腳110Rr,但亦可設置於前腳110F。
於便座20之座面21之表面(使用者就座之面),亦可配置由發泡性之軟質樹脂材料形成之墊。
腳底部131之抓持構件138除第1腳面141及第2腳面142外,還可具備其他腳面。於抓持構件138具有第3腳面作為其他腳面之情形時,例如,若設置為前腳110F長於後腳110Rr、使得便器本體50後傾3°時,第3腳面形成為與地面面接觸。
10:可攜式馬桶 15:蓋 20:便座 21:座面 22:開口 30:支承板 31:開口 40:桶 42:蓋 50:便器本體 51:本體部 52:收納部 55:腳支持部 55H:貫通孔 70:背靠 71:開口 71L:柱部 71R:柱部 72:背靠部 73:墊 80:扶手 80L:左側扶手 80R:右側扶手 81:扶手本體部 82:第1支柱 83:第2支柱 100:腳 110F:前腳 110Rr:後腳 115:腳輪 121:腳本體部(第1腳部) 122:腳部 123:腳側扣合部 124:第1筒狀部 125:第1螺紋槽 127:突出壁 128:限制壁部 129:插入孔 131:腳底部(第2腳部) 132:基底構件 135:突出構件 135A:台座部 135B:階差部 135C:前端部 135D:支持部 135H:插入孔 138:抓持構件 141:第1腳面 142:第2腳面 150:限制構件 151:棒狀構件 152:第1限制片 153:第2限制片 200:腳長調整機構 210:有階段調整機構(長度調整鎖定部) 215:環形構件 216:本體部 218:調整按鈕 220:本體側扣合部 222:延伸部 230:夾持構件 231:第1夾持構件 232:第2夾持構件 233:第1部分 234:第2部分 235:彈簧受容凹部 236:槽 237:外螺紋槽 238:螺旋彈簧 239:扣止爪 240:止擋構件 242:內螺紋槽 260:無階段調整機構 262:第2筒狀部 263:外周壁 264:內周壁 265:連接壁 266:第2螺紋槽 D,F,L,R,Rr,U:符號 FL:腳長 LS:間隔 LSL:間隔 LSS:間隔 MM:地面 P1:第1位置 P2:第2位置 RrL:腳長
圖1係一實施形態之可攜式馬桶之立體圖。 圖2係一實施形態之可攜式馬桶之立體圖。 圖3係一實施形態之可攜式馬桶之立體圖。 圖4係一實施形態之便器本體之立體圖。 圖5係前腳及其周邊之構造之分解立體圖。 圖6係前腳及其周邊之構造之剖視圖。 圖7係顯示前腳之腳底部及後腳之腳底部之側視圖。 圖8係顯示自右方觀察時之通常使用時之可攜式馬桶之側視圖。 圖9係顯示自右方觀察時之傾斜時之可攜式馬桶之側視圖。 圖10係顯示前腳之腳底部及後腳之腳底部之仰視圖。 圖11係顯示藉由無階段調整機構使得腳本體部與腳底部之間隔最為隔開之狀態之剖視圖。 圖12係顯示已卸除環形構件並按壓調整按鈕之狀態之剖視圖。 圖13係顯示前腳之腳本體部及後腳之腳本體部為最長之狀態之側視圖。
10:可攜式馬桶
15:蓋
30:支承板
50:便器本體
70:背靠
71:開口
71L:柱部
71R:柱部
72:背靠部
73:墊
80:扶手
80L:左側扶手
80R:右側扶手
81:扶手本體部
82:第1支柱
83:第2支柱
100:腳
110F:前腳
110Rr:後腳
115:腳輪
131:腳底部(第2腳部)
210:有階段調整機構(長度調整鎖定部)
218:調整按鈕
260:無階段調整機構
D,F,L,R,Rr,U:符號

Claims (9)

  1. 一種可攜式馬桶,其具備: 便器本體; 腳,其設置於上述便器本體;及 腳長調整機構,其調整上述腳自上述便器本體延伸之長度即腳長;且 上述腳長調整機構具備長度調整鎖定部,該長度調整鎖定部係構成為可執行將上述腳相對於上述便器本體固定之固定動作、及使上述腳可相對於上述便器本體移動之解除動作,且固定於上述便器本體。
  2. 如請求項1之可攜式馬桶,其中 上述長度調整鎖定部具有被按壓而移動之調整按鈕; 於上述調整按鈕被按壓時,可使上述腳相對於上述便器本體移動; 於上述調整按鈕未被按壓時,可將上述腳相對於上述便器本體固定。
  3. 如請求項2之可攜式馬桶,其中 上述長度調整鎖定部具有與上述調整按鈕之移動連動之本體側扣合部; 上述腳具有於上下方向隔開配置且與上述本體側扣合部扣合之複數個腳側扣合部; 於上述調整按鈕被按壓時,上述本體側扣合部與上述腳側扣合部之扣合解除,可使上述腳相對於上述便器本體移動; 於上述調整按鈕未被按壓時,可將上述本體側扣合部與上述腳側扣合部扣合,將上述腳相對於上述便器本體固定。
  4. 如請求項3之可攜式馬桶,其中 上述長度調整鎖定部具備可於限制上述調整按鈕移動之第1位置、與容許上述調整按鈕移動之第2位置之間移動的止擋構件。
  5. 如請求項4之可攜式馬桶,其中 上述長度調整鎖定部具有設置有上述調整按鈕及上述本體側扣合部之環形構件、及可自側方夾持上述腳之夾持構件; 上述止擋構件形成為環狀,且於內周面形成有內螺紋槽; 上述夾持構件包含:供上述環形構件插入之第1部分;及第2部分,其形成為半圓形狀,且於外周面形成有與上述內螺紋槽螺合之外螺紋槽; 於上述止擋構件之上述內螺紋槽與上述夾持構件之上述外螺紋槽螺合時,藉由上述夾持構件夾持上述腳,限制上述調整按鈕之移動; 於上述止擋構件之上述內螺紋槽未與上述夾持構件之上述外螺紋槽螺合時,不藉由上述夾持構件夾持上述腳,而容許上述調整按鈕之移動。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可攜式馬桶,其中 上述腳長調整機構具備無階段地調整上述腳長之無階段調整機構。
  7. 如請求項6之可攜式馬桶,其中 上述腳具有第1腳部及位於較上述第1腳部下方之第2腳部; 上述無階段調整機構設置於上述第1腳部與上述第2腳部之間,無階段地調整上述第1腳部與上述第2腳部之間隔。
  8. 如請求項7之可攜式馬桶,其中 上述第1腳部具有第1筒狀部,該第1筒狀部形成為筒狀,且於外周面形成有第1螺紋槽; 上述無階段調整機構具有第2筒狀部,該第2筒狀部形成為筒狀,且形成有第2螺紋槽,該第2螺紋槽係形成於內周面且與上述第1螺紋槽螺合; 藉由使上述第2筒狀部相對於上述第1筒狀部相對旋轉,而無階段地調整上述第1腳部與上述第2腳部之間隔。
  9. 如請求項6之可攜式馬桶,其中 上述腳包含前腳、及位於較上述前腳為後方之後腳; 上述無階段調整機構僅設置於上述前腳及上述後腳之任一者。
TW112111043A 2022-03-31 2023-03-24 可攜式馬桶 TW2023419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58622 2022-03-31
JP2022058622 2022-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1914A true TW202341914A (zh) 2023-11-01

Family

ID=88200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11043A TW202341914A (zh) 2022-03-31 2023-03-24 可攜式馬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341914A (zh)
WO (1) WO202318932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9112Y2 (ja) * 1991-09-05 1997-09-30 ウチヱ株式会社 簡易便器
JP3067312U (ja) * 1999-09-09 2000-03-31 翔典企業有限公司 便器用椅子
JP2002345683A (ja) * 2001-05-23 2002-12-03 Aron Kasei Co Ltd 携帯用便器
JP6806620B2 (ja) * 2017-04-24 2021-01-06 アロン化成株式会社 長さ調整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89327A1 (ja) 2023-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5084927A (ja) 椅子
KR20180046742A (ko) 헤드레스트
KR102018627B1 (ko) 영유아용 변기
TW202341914A (zh) 可攜式馬桶
JP2023149844A (ja) ポータブルトイレ
JP2023149843A (ja) ポータブルトイレ
US5544941A (en) Adjustable foot rest
JP2023149845A (ja) ポータブルトイレ
JP4344578B2 (ja) 簡易便器の肘掛け構造
KR200434792Y1 (ko) 양변기용 발 받침대
KR102024671B1 (ko) 영유아용 변기
JP4512916B2 (ja) 椅子の座
JP4991337B2 (ja) 車椅子のアームレスト
JP6093259B2 (ja) ポータブルトイレ
KR20230063752A (ko) 앉아서 머리 감을 수 있는 보조기구
JP2006110189A (ja) 椅子型簡易便器
JP2023149836A (ja) ポータブルトイレ
KR102024672B1 (ko) 영유아용 보조변기시트 및 영유아용 변기
JP2023149838A (ja) ポータブルトイレ
GB2285461A (en) Toilet/commode seat
JP2023149837A (ja) ポータブルトイレ
JP5517479B2 (ja) ポータブルトイレの脚部
JP5792910B2 (ja) ポータブルトイレ
JP5674982B2 (ja) ポータブルトイレ
JP6276527B2 (ja) ポータブルトイ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