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32000A - 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32000A
TW202332000A TW111102097A TW111102097A TW202332000A TW 202332000 A TW202332000 A TW 202332000A TW 111102097 A TW111102097 A TW 111102097A TW 111102097 A TW111102097 A TW 111102097A TW 202332000 A TW202332000 A TW 20233200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mask
patterns
mask layer
forming
patter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2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24387B (zh
Inventor
曾鈴君
歐陽自明
邱品涵
Original Assignee
華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020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2438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32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2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4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4387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Non-Volatile Memory (AREA)

Abstract

一種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包含形成第一圖案化硬遮罩層於導電材料之上,第一圖案化硬遮罩層包含多個第一長條圖案以及與第一長條圖案連接的高台圖案,形成第二圖案化硬遮罩層於第一圖案化硬遮罩層之上,第二圖案化硬遮罩層包含重疊第一長條圖案的多個第二長條圖案以及重疊高台圖案的多個第一導線圖案,使用第二圖案化硬遮罩層蝕刻第一圖案化硬遮罩層,第一長條圖案的剩餘部分形成多個接墊圖案,且高台圖案的剩餘部分形成多個第二導線圖案,以及將接墊圖案和第二導線圖案轉移至導電材料。

Description

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
本揭露係有關於一種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為了增加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裝置內的元件密度以及改善其整體表現,目前DRAM裝置的製造技術持續朝向元件尺寸的微縮化而努力。因此,改進DRAM裝置的製造方法是目前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此方法包含形成導電材料於介電結構之上,以及形成第一圖案化硬遮罩層於導電材料之上,第一圖案化硬遮罩層包含多個第一長條圖案、以及與第一長條圖案連接的高台圖案。此方法還包含形成第二圖案化硬遮罩層於第一圖案化硬遮罩層之上,第二圖案化硬遮罩層包含重疊第一長條圖案的多個第二長條圖案、以及重疊高台圖案的多個第一導線圖案。此方法還包含使用第二圖案化硬遮罩層蝕刻第一圖案化硬遮罩層,第一長條圖案的剩餘部分形成多個接墊圖案,且高台圖案的剩餘部分形成多個第二導線圖案。此方法還包含將接墊圖案和第二導線圖案轉移至導電材料。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此方法包含形成第一硬遮罩層於半導體基底之上,半導體基底包括一記憶體晶胞陣列區以及一外圍電路區。此方法還包含形成多個第一長條圖案於第一硬遮罩層之上,第一長條圖案連續地延伸於記憶體晶胞陣列區以及外圍電路區中。此方法還形成光阻圖案於第一長條圖案之上以覆蓋外圍電路區且暴露出記憶體晶胞陣列區,使用光阻圖案和第一長條圖案蝕刻第一硬遮罩層,以形成位於記憶體晶胞陣列區中的多個第二長條圖案、以及位於外圍電路區中的高台圖案,以及圖案化第一硬遮罩層的第二長條圖案和高台圖案,以分別形成位於記憶體晶胞陣列區中的多個接墊圖案、以及位於外圍電路區中的多個導線圖案。
請先參考第17和17-1圖,半導體記憶體結構100包含基底102、以及設置於基底102之上的介電結構104。基底102可定義出各種裝置區域,例如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外圍電路區50B、及/或其他適用裝置區域。第1-17圖左側部分顯示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其對應於平面圖中的剖面A-A;第1-17圖右側部分顯示外圍電路區50B,其對應於平面圖中的剖面B-B。外圍電路區50B可相鄰於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設置。記憶體晶胞(例如,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形成於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中,以操作為資料儲存。外圍電路裝置形成於外圍電路區50B中,以操作為存取及/或控制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中的記憶體晶胞,例如,執行讀取/寫入/抹除操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底102可以是或者包含半導體基底,半導體基底可以是元素半導體基底或化合物半導體基底。
在基底102的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中,記憶體晶胞可包含埋置於半導體基底內的閘極結構(作用為字元線),以及設置於半導體基底之上的位元線。字元線延伸通過基底102的主動區,且與主動區內的源極/汲極區組合形成埋入式電晶體。位元線可電性連接至主動區內的源極/汲極區。接觸插塞160設置於介電結構104中,且電性連接至主動區內的另一源極/汲極區。導電墊(或稱著陸墊)162設置於介電結構104之上,且對應設置於接觸插塞160上。此外,虛設導電墊162D設置於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邊緣處。
在基底102的外圍電路區50B中,外圍電路裝置可包含平面型電晶體及/或多閘極電晶體,其包含形成於半導體基底上表面之上的閘極結構。接觸插塞108設置於介電結構104中,導線164設置於介電結構104之上。導線164透過接觸插塞108電性連接至外圍電路裝置的閘極結構及/或源極/汲極區。
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的導電墊162和外圍電路區50B中的導線164可以是內連線結構的一部分,並且是位於同一層級(例如,零層金屬層(M1))的金屬化圖案。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導電墊162與導線164是透過使用圖案化硬遮罩層112A和112B,將接墊圖案210和導線圖案208B轉移至導電材料而同時形成。以下將詳細說明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的導電墊162和外圍電路區50B中的導線164的形成方法。
請參考第1圖,形成介電結構104於基底102之上。介電結構104可包含一或多介電材料,例如氧化矽(SiO)、氮化矽(SiN)、氮氧化矽(SiON)、前述之多層、及/或前述之組合。可透過圖案化製程(例如,包含微影製程及蝕刻製程)於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中形成開口106於介電結構104中。
請參考第2圖,形成一或多個導電材料110於介電結構104之上,以過量填充開口106。導電材料110形成於開口106中的部分作為第17圖所示的接觸插塞160。導電材料110可包含多晶矽、金屬矽化物(例如、矽化鈷(CoSi)、矽化鎳 (NiSi)、矽化鈦(TiSi)、矽化鎢 (WSi))、金屬氮化物(例如氮化鈦(TiN) 或氮化鉭(TaN))、金屬材料(例如鎢(W)、鋁(Al)、銅(Cu)、鈷(Co)或釕(Ru))、前述之多層、及/或前述之組合。
接著,依序形成多個硬遮罩層112-128於導電材料110之上。硬遮罩層112由富含碳材料製成,例如類金剛石碳(diamond-like carbon,DLC)、高選擇性透明(High selectivity Transparency,HST)膜、及/或旋轉塗佈碳(spin-on carbon,SOC)。硬遮罩層114由半導體材料製成,例如多晶矽。硬遮罩層116由富含矽的介電材料製成,例如富矽的氮氧化矽(Si-SiON)及/或富矽抗反射層(Si-BARC)。硬遮罩層118由富含碳材料製成,例如高選擇性透明膜、類金剛石碳、及/或旋轉塗佈碳。硬遮罩層120由氮化物層製成,例如氮化矽。硬遮罩層122由氧化物層製成,例如氧化矽。硬遮罩層124由半導體材料製成,例如多晶矽。硬遮罩層126由富含碳材料製成,例如旋轉塗佈碳、類金剛石碳、及/或高選擇性透明膜。硬遮罩層128由富含矽的介電材料製成,例如富矽抗反射層(Si-BARC)及/或富矽的氮氧化矽(Si-SiON)。
接著,透過第一微影製程,形成圖案化光阻層130於硬遮罩層128之上。圖案化光阻層130具有彼此大致等距地間隔開的長條圖案130A,並且排列於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和外圍電路區50B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微影製程採用浸漬塗佈法(immersion coating)。
請參考第3圖,使用圖案化光阻層130,對半導體記憶體結構100進行蝕刻製程,以依序蝕刻移除硬遮罩層128、126和124未被圖案化光阻層130覆蓋的部分。圖案化光阻層130和硬遮罩層128可以在蝕刻製程中被完全消耗,或是透過額外製程移除,例如蝕刻或灰化製程。蝕刻製程將圖案化光阻層130的長條圖案130A轉移至硬遮罩層126和124,以形成圖案化硬遮罩層126A和124A。圖案化硬遮罩層126A和124A構成長條圖案202,也可稱為核心(core)圖案。
請參考第4圖,形成間隔物層132沿著長條圖案202側壁和上表面以及硬遮罩層122上表面。接著,形成填充層134於間隔物層132之上,且過量填充長條圖案202之間的間隙。之後,移除間隔物層132和填充層134位於長條圖案202上表面之上的部分,以暴露出圖案化硬遮罩層126A。間隔物層132由氧化物層製成,例如氧化矽。填充層134由旋轉塗佈碳製成。
請參考第5和5-1圖,進行蝕刻製程移除間隔物層132未被填充層134覆蓋的部分,且進一步移除硬遮罩層122未被填充層134覆蓋的部分,直到暴露出硬遮罩層120。由於間隔物層132的材料(例如,氧化矽)與填充層134和硬遮罩層126的材料(例如,旋轉塗佈碳)具有較大的蝕刻選擇性差異,蝕刻製程可自對準地移除間隔物層132,而不需要形成額外的遮罩。蝕刻製程也凹蝕了部分的填充層134和圖案化硬遮罩層126A。
在蝕刻製程之後,硬遮罩層122的剩餘部分標示為122A,間隔物層132的剩餘部分標示為132A,填充層134的剩餘部分標示為134A。圖案化硬遮罩層126A和124A與下方的硬遮罩層122A構成長條圖案204 1;填充層134A、間隔物層132A、與下方的硬遮罩層122A構成長條圖案204 2
長條圖案204 1和204 2交替排列於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和外圍電路區50B中。如第5-1圖所示,長條圖案204(包含204 1和204 2)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且在第二方向D2上彼此大致等距地間隔開。在一些實施例中,記憶體晶胞的位元線沿著第二方向D2延伸,而記憶體晶胞的字元線沿著第三方向D3延伸。第一方向D1不垂直於與第二方向D2,第二方向D2大致垂直於第三方向D3。
之後,可移除填充層134A和圖案化硬遮罩層126A。
請參考第6和6-1圖,透過第二微影製程,形成光阻圖案136覆蓋外圍電路區50B中的長條圖案204,並且暴露出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中的長條圖案204。光阻圖案136配置以避免外圍電路區50B的長條圖案204轉移至下方的硬遮罩層。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微影製程使用成本較低的中紫外線光罩(MUV Mask)技術。
請參考第7圖,使用長條圖案204和光阻圖案136,對半導體記憶體結構100進行蝕刻製程,以依序蝕刻硬遮罩層120和118未被長條圖案204和光阻圖案136覆蓋的部分。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中的間隔物層132A和圖案化硬遮罩層124A、以及外圍電路區50B中的光阻圖案136可以在蝕刻製程中被完全消耗,或是透過額外製程移除。蝕刻製程將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中的長條圖案204轉移至硬遮罩層120和118,以形成圖案化硬遮罩層120A和118A。圖案化硬遮罩層120A和118A具有長條圖案204。由於光阻圖案136的覆蓋,長條圖案204並未轉移至外圍電路區50B中的硬遮罩層120和118。外圍電路區50B的光阻圖案136轉移至硬遮罩層120和118,以形成圖案化硬遮罩層120B和118B。圖案化硬遮罩層120B和118B構成高台圖案206。
請參考第8和8-1圖,對半導體記憶體結構100進行蝕刻製程,將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中的長條圖案204轉移至硬遮罩層116,以形成圖案化硬遮罩層116A,並且將外圍電路區50B中的高台圖案206轉移至硬遮罩層116,以形成圖案化硬遮罩層116B。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中的圖案化硬遮罩層122A和120A可以在蝕刻製程中被完全消耗。可以控制蝕刻製程,使外圍電路區50B中的長條圖案204在轉移至圖案化硬遮罩層118B之前被完全消耗,或者是透過額外製程移除外圍電路區50B中的長條圖案204,從而避免長條圖案204轉移至高台圖案206。高台圖案206與多個長條圖案204連接,並且高台圖案206在第二方向D2上的寬度大於長條圖案204在第二方向D2上的寬度。
由於蝕刻製程的負載效應,在蝕刻製程期間,光阻圖案136(第6圖)鄰近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與外圍電路區50B邊界處的部分可能會損失的比遠離邊界處的部分來得快。在光阻圖案136與硬遮罩層120及/或118之間的選擇比差異較小的情況下,當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中的長條圖案204轉移至硬遮罩層120和118的時候,在外圍電路區50B中且靠近區域邊界處的一些長條圖案204也可能會轉移至硬遮罩層120和118,接著進一步轉移至硬遮罩層116。如此,在區域邊界處的導線圖案208B(第17圖)可能會遭遇圖案失效(pattern fail)的問題(或稱為晶胞擊穿(array punch through))。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由於硬遮罩層116是尚未進行圖案化的平坦層,可透過調整蝕刻製程的參數(例如,較大的偏壓功率、較高的蝕刻劑流量、及/或其他適合參數),加重在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中的蝕刻量,同時保持光阻圖案136的較低蝕刻量,使得光阻圖案136與硬遮罩層120及/或118之間存在較大的選擇比差異。因此,可大幅降低在區域邊界處的長條圖案204轉印至外圍電路區50B中的硬遮罩層116的風險。因此,避免了導線圖案208B在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與外圍電路區50B邊界處遭遇圖案失效問題,從而提升半導體裝置的製造良率。
之後,可移除圖案化硬遮罩層118A和118B。
請參考第9圖,形成填充層138於圖案化硬遮罩層116A和116B之上,且過量填充圖案化硬遮罩層116A之間的間隙。接著,移除填充層138位於圖案化硬遮罩層116A和116B之上的部分,以暴露出圖案化硬遮罩層116A和116B。填充層134由氧化物層製成,例如氧化矽。
請參考第10圖,依序形成多個硬遮罩層140-150於圖案化硬遮罩層116A和116B和填充層138之上。硬遮罩層140由富含碳材料製成,例如高選擇性透明膜、類金剛石碳、及/或旋轉塗佈碳。硬遮罩層142由氮化物層製成,例如氮化矽。硬遮罩層144由氧化物層製成,例如氧化矽。硬遮罩層146由半導體材料製成,例如多晶矽。硬遮罩層148由富含碳材料製成,例如旋轉塗佈碳、類金剛石碳、及/或高選擇性透明膜。硬遮罩層150由富含矽的介電材料製成,例如富矽抗反射層(Si-BARC)及/或富矽的氮氧化矽(Si-SiON)。
接著,透過第三微影製程,形成圖案化光阻層152於硬遮罩層150之上,如第10和10-1圖所示。在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中,圖案化光阻層152具有長條圖案152A、以及位於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邊緣處的虛設圖案152D。在外圍電路區50B中,圖案化光阻層152具有導線圖案152B。長條圖案152A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並且彼此大致等距地間隔開。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微影製程採用浸漬塗佈法。
請參考第11圖,使用圖案化光阻層152,對半導體記憶體結構100進行蝕刻製程,以依序蝕刻移除硬遮罩層150、148和146未被圖案化光阻層152覆蓋的部分。圖案化光阻層152和硬遮罩層150和148可以在蝕刻製程中被完全消耗,或是透過額外製程移除。蝕刻製程將圖案化光阻層152的長條圖案152A和虛設圖案152D轉移至硬遮罩層146以形成圖案化硬遮罩層146A。圖案化硬遮罩層146A具有長條圖案208A 1以及虛設圖案(未顯示)。導線圖案152B轉移至硬遮罩層146以形成圖案化硬遮罩層146B。圖案化硬遮罩層146B具有導線圖案208B 1
請參考第12圖,依序形成硬遮罩層154和156於硬遮罩層144之上。硬遮罩層154由富含碳材料製成,例如旋轉塗佈碳、類金剛石碳、及/或高選擇性透明膜。硬遮罩層156由富含矽的介電材料製成,例如富矽抗反射層(Si-BARC)及/或富矽的氮氧化矽(Si-SiON)。
接著,透過第四微影製程,形成圖案化光阻層158於硬遮罩層156之上,如第12和12-1圖所示。在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中,圖案化光阻層158具有長條圖案158A、以及位於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邊緣處的虛設圖案158D。在外圍電路區50B中,圖案化光阻層158具有導線圖案158B。長條圖案158A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並且彼此大致等距地間隔開。此外,長條圖案158A與圖案化硬遮罩層146A的長條圖案208A 1錯開,並且導線圖案158B與圖案化硬遮罩層146B的導線圖案208B 1錯開。在一些實施例中,第四微影製程採用浸漬塗佈法。
請參考第13和13-1圖,使用圖案化光阻層158,對半導體記憶體結構100進行蝕刻製程,以依序蝕刻移除硬遮罩層156和154未被圖案化光阻層158覆蓋的部分。圖案化光阻層158可以在蝕刻製程中被完全消耗,或是透過額外製程移除。蝕刻製程將圖案化光阻層158的長條圖案158A和虛設圖案158D轉移至硬遮罩層156和154以形成圖案化硬遮罩層156A和154A。圖案化硬遮罩層156A和154A具有長條圖案208A 2以及虛設圖案208D。導線圖案158B轉移至硬遮罩層156和154以形成圖案化硬遮罩層156B和154B。圖案化硬遮罩層156B和154B構成導線圖案208B 2
透過兩次微影製程來形成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中的長條圖案208A(包含208A 1和208A 2)以及外圍電路區50B中的導線圖案208B(包含208B 1和208B 2),可增加圖案密度,這有助於半導體記憶體裝置的微縮。
請參考第14圖,對半導體記憶體結構100進行蝕刻製程,將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中的長條圖案208A轉移至硬遮罩層144、142和140,以形成圖案化硬遮罩層144A、142A和140A,並且將外圍電路區50B中的導線圖案208B轉移至硬遮罩層144、142和140,以形成圖案化硬遮罩層144B、142B和140B。儘管未顯示,虛設圖案208D亦轉移至硬遮罩層144、142和140。圖案化硬遮罩層156A、156B、154A、154B、146A和146B可以在蝕刻製程中被完全消耗,或是透過額外製程移除。
請參考第15和15-1圖,接著使用長條圖案208A、虛設圖案208D和導線圖案208B,對半導體記憶體結構100進行蝕刻製程,以蝕刻移除圖案化硬遮罩層116A和116B以及填充層138未被長條圖案208A、虛設圖案208D和導線圖案208B覆蓋的部分。圖案化硬遮罩層144A、144B、142A和142B可以在蝕刻製程中被完全消耗,或是透過額外製程移除。
圖案化硬遮罩層116A在蝕刻製程之後的剩餘部分標示為116C,其中在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的中央處,長條圖案204被圖案化為接墊圖案210,而在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的邊緣處,長條圖案204被圖案化為虛設接墊圖案210D。填充層138在蝕刻製程之後的剩餘部分標示為138A。為了簡潔明確,第15-1圖未顯示填充層138A。在外圍電路區50B中,蝕刻製程將導線圖案208B轉移至圖案化硬遮罩層116B,且圖案化硬遮罩層116B的剩餘部分標示為116D。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接墊圖案210是經過兩次圖案化而形成。具體而言,對硬遮罩層116進行第一次圖案化(透過第一微影製程和第二微影製程)形成長條圖案204,再進行第二次圖案化(透過第三和第四微影製程)形成接墊圖案210。在一些情況下,如果先透過第三和第四微影製程將硬遮罩層116圖案化為長條圖案208,再透過第一微影製程和第二微影製程將長條圖案208圖案化接墊圖案210,則無法如前面第8圖所述加重在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中的蝕刻量,因為這可能會導致記憶體晶胞陣列區中的接墊圖案因過度蝕刻而變形。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所揭露的製程步驟可放寬形成接墊圖案210的蝕刻製程的容許度。
請參考第16圖,對半導體記憶體結構100進行蝕刻製程,將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中的接墊圖案210和虛設接墊圖案210D轉移至硬遮罩層114和112,以形成圖案化硬遮罩層114A和112A,並且將外圍電路區50B中的導線圖案208B轉移至硬遮罩層114和112,以形成圖案化硬遮罩層114B和112B。圖案化硬遮罩層140A和140B可以在蝕刻製程中被完全消耗,或是透過額外製程移除。此外,由於填充層138的材料(例如,氧化矽)與硬遮罩層116(例如,富矽的氮氧化矽)具有較大的蝕刻選擇性差異,填充層138A可以在蝕刻製程中被完全移除。
請參考第17和17-1圖,對半導體記憶體結構100進行蝕刻製程,將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中的接墊圖案210和虛設接墊圖案210D轉移至導電材料110,以形成導電墊162和虛設導電墊162D,並且將外圍電路區50B中的導線圖案208B轉移至導電材料110,以形成導線164。圖案化硬遮罩層116C、116D、114A和114B可以在蝕刻製程中被完全消耗,或是透過額外製程移除。
之後,可透過蝕刻或灰化製程移除圖案化硬遮罩層112A和112B,以暴露出導電墊162、虛設導電墊162D和導線164。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形成電容器於導電墊162上,電容器可包含接觸導電墊162的下電極層、位於下電極層之上的電容介電層、以及位於電容介電層之上的上電極層。下電極層透過導電墊162和接觸插塞160電性耦接至主動區內的源極/汲極區。
本發明實施例透過使用三次浸漬塗佈法和一次中紫外線光罩技術來同時形成記憶體晶胞陣列區50A的接墊圖案210與外圍電路區50B中的導線圖案208B。因此,與分開形成記憶體晶胞陣列區的接墊圖案與外圍電路區中的導線圖案的情況相比,本發明實施例可節省至少一次微影製程(例如,浸漬塗佈法)。因此,節省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製程成本並降低製程難度。
根據上述,本發明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可大幅降低記憶體晶胞陣列區的圖案轉印至外圍電路區的風險。因此,避免了外圍電路區中的導線圖案在記憶體晶胞陣列區與外圍電路區邊界處遭遇圖案失效問題,從而提升半導體裝置的製造良率。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50A:記憶體晶胞陣列區 50B:外圍電路區 100:半導體記憶體結構 102:基底 104:介電結構 106:開口 108:接觸插塞 110:導電材料 112:硬遮罩層 112A:圖案化硬遮罩層 112B:圖案化硬遮罩層 114:硬遮罩層 114A:圖案化硬遮罩層 114B:圖案化硬遮罩層 116:硬遮罩層 116A:圖案化硬遮罩層 116B:圖案化硬遮罩層 116C:圖案化硬遮罩層 116D:圖案化硬遮罩層 118:硬遮罩層 118A:圖案化硬遮罩層 118B:圖案化硬遮罩層 120:硬遮罩層 120A:圖案化硬遮罩層 120B:圖案化硬遮罩層 122:硬遮罩層 122A:硬遮罩層 124:硬遮罩層 124A:圖案化硬遮罩層 126:硬遮罩層 126A:圖案化硬遮罩層 128:硬遮罩層 130:圖案化光阻層 130A:長條圖案 132:間隔物層 132A:間隔物層 134:填充層 134A:填充層 136:光阻圖案 138:填充層 138A:填充層 140:硬遮罩層 140A:圖案化硬遮罩層 140B:圖案化硬遮罩層 142:硬遮罩層 142A:圖案化硬遮罩層 142B:圖案化硬遮罩層 144:硬遮罩層 144A:圖案化硬遮罩層 144B:圖案化硬遮罩層 146:硬遮罩層 146A:圖案化硬遮罩層 146B:圖案化硬遮罩層 148:硬遮罩層 150:硬遮罩層 152:圖案化光阻層 152A:長條圖案 152B:導線圖案 152D:虛設圖案 154:硬遮罩層 154A:圖案化硬遮罩層 154B:圖案化硬遮罩層 156:硬遮罩層 156A:圖案化硬遮罩層 156B:圖案化硬遮罩層 158:圖案化光阻層 158A:長條圖案 158B:導線圖案 158D:虛設圖案 160:接觸插塞 162:導電墊 162D:虛設導電墊 164:導線 202:長條圖案 204:長條圖案 204 1:長條圖案 204 2:長條圖案 206:高台圖案 208A:長條圖案 208A 1:長條圖案 208A 2:長條圖案 208B:導線圖案 208B 1:導線圖案 208B 2:導線圖案 208D:虛設圖案 210:接墊圖案 210D:虛設接墊圖案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讓本發明之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不同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第1至17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顯示形成半導體記憶體結構在不同階段的剖面示意圖。 第5-1、6-1、8-1、10-1、12-1、13-1、15-1、17-1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之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平面示意圖。
50A:記憶體晶胞陣列區
50B:外圍電路區
204:長條圖案
206:高台圖案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Claims (14)

  1. 一種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包括: 形成一導電材料於一介電結構之上; 形成一第一圖案化硬遮罩層於該導電材料之上,其中該第一圖案化硬遮罩層包括多個第一長條圖案、以及與該等第一長條圖案連接的一高台圖案; 形成一第二圖案化硬遮罩層於該第一圖案化硬遮罩層之上,其中該第二圖案化硬遮罩層包括重疊該等第一長條圖案的多個第二長條圖案、以及重疊該高台圖案的多個第一導線圖案; 使用該第二圖案化硬遮罩層蝕刻該第一圖案化硬遮罩層,其中該等第一長條圖案的剩餘部分形成多個接墊圖案,且該高台圖案的剩餘部分形成多個第二導線圖案;以及 將該等接墊圖案和該等第二導線圖案轉移至該導電材料。
  2.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其中該等第一長條圖案在一第一方向上延伸,該等第二長條圖案在一第二方向上延伸,且該第二方向不平行於該第一方向。
  3.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更包括,在形成該第二圖案化硬遮罩層於該第一圖案化硬遮罩層之上之前: 形成一填充層於該等第一長條圖案之上以及該等第一長條圖案之間;以及 移除該填充層位於該等第一長條圖案之上的部分。
  4. 如請求項3之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更包括: 使用該第二圖案化硬遮罩層蝕刻該第一圖案化硬遮罩層的同時,使用該第二圖案化硬遮罩層蝕刻該填充層;以及 在將該等接墊圖案轉移至該導電材料之前,完全移除該填充層。
  5.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更包括,在形成該第一圖案化硬遮罩層之前: 形成一硬遮罩層於該介電結構之上; 形成多個第三長條圖案於該硬遮罩層之上;形成一光阻圖案覆蓋該等第三長條圖案的一第一部分,且暴露出該等第三長條圖案的一第二部分;以及 使用該等第三長條圖案和該光阻圖案,蝕刻該硬遮罩層,其中該等第三長條圖案暴露出的該第二部分轉移至該硬遮罩層以形成該等第一長條圖案,且該光阻圖案轉移至該硬遮罩層以形成該高台圖案。
  6.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其中該介電結構具有多個開口,且該導電材料形成於該介電結構的該等開口中,以形成多個接觸插塞,該等接墊圖案轉移至該導電材料以形成多個導電墊,且各該導電墊對應於各該接觸插塞,該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更包括: 移除該等接墊圖案;以及 形成多個電容器結構於該等導電墊之上。
  7.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其中該第二圖案化硬遮罩層更包括多個第四長條圖案,其中該等第四長條圖案與該等第二長條圖案交替排列。
  8. 如請求項7之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其中形成該第二圖案化硬遮罩層的該等第二長條圖案包括進行一第一微影製程,且形成該第二圖案化硬遮罩層的該等第四長條圖案包括在該第一微影製程之後進行一第二微影製程。
  9. 一種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包括: 形成一第一硬遮罩層於一半導體基底之上,其中該半導體基底包括一記憶體晶胞陣列區以及一外圍電路區; 形成多個第一長條圖案於該第一硬遮罩層之上,其中該等第一長條圖案連續地延伸於該記憶體晶胞陣列區以及該外圍電路區中; 形成一光阻圖案於該等第一長條圖案之上以覆蓋該外圍電路區且暴露出該記憶體晶胞陣列區; 使用該光阻圖案和該等第一長條圖案蝕刻該第一硬遮罩層,以形成位於該記憶體晶胞陣列區中的多個第二長條圖案、以及位於該外圍電路區中的一高台圖案;以及 圖案化該第一硬遮罩層的該等第二長條圖案和該高台圖案,以分別形成位於該記憶體晶胞陣列區中的多個接墊圖案、以及位於該外圍電路區中的多個導線圖案。
  10. 如請求項9之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其中該等第二長條圖案連接該高台圖案,且該高台圖案的寬度大於該第二長條圖案。
  11. 如請求項9之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其中形成該等第一長條圖案的步驟包括: 形成多個核心圖案於該第一硬遮罩層之上; 形成一間隔物層沿著該等核心圖案; 形成一第一填充層於該間隔物層之上,且填滿該等核心圖案之間的間隙;以及 移除該間隔物層未被該第一填充層覆蓋的部分,其中該等核心圖案作為該等第一長條圖案的一第一群組,且該第一填充層與該間隔物層的剩餘部分作為該等第一長條圖案的一第二群組。
  12. 如請求項9之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更包括: 形成一第二填充層於該等第二長條圖案之間; 形成一含碳層於該第二填充層、該等第二長條圖案和該高台圖案之上;以及 蝕刻該含碳層以在該記憶體晶胞陣列區形成多個第三長條圖案。
  13. 如請求項12之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其中圖案化該第一硬遮罩層的該等第二長條圖案的步驟包括:蝕刻移除該等第二長條圖案未被該等第三長條圖案覆蓋的部分,且該等第二長條圖案的剩餘部分形成該等接墊圖案。
  14. 如請求項9之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更包括: 形成一導電材料於該半導體基底之上,其中該第一硬遮罩層形成於該導電材料之上;以及 使用該等接墊圖案和該等導線圖案蝕刻該導電材料。
TW111102097A 2022-01-19 2022-01-19 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 TWI8243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2097A TWI824387B (zh) 2022-01-19 2022-01-19 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2097A TWI824387B (zh) 2022-01-19 2022-01-19 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2000A true TW202332000A (zh) 2023-08-01
TWI824387B TWI824387B (zh) 2023-12-01

Family

ID=88559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2097A TWI824387B (zh) 2022-01-19 2022-01-19 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2438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7785B (zh) * 2013-03-27 2017-01-21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圖案化結構之製作方法
CN110060972B (zh) * 2013-09-27 2024-02-23 英特尔公司 用于后段(beol)互连的自对准过孔及插塞图案化
TWI692851B (zh) * 2016-12-12 2020-05-01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元件及其製作方法
CN111799261B (zh) * 2017-02-24 2023-07-18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电容连接垫的半导体结构与电容连接垫的制作方法
KR102376993B1 (ko) * 2017-07-11 2022-03-22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반도체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10522394B2 (en) * 2017-09-25 2019-12-31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ethod of creating aligned vias in ultra-high density integrated circuits
US20190206894A1 (en) * 2017-12-28 2019-07-04 a.u. Vista Inc. Display systems with non-display areas
US10535660B1 (en) * 2018-08-30 2020-01-14 Nanya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US11121026B2 (en) * 2018-10-31 2021-09-14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24387B (zh)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3228B (zh) 交叉點二極體陣列及其製造方法
US8471318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using the same
US20210296350A1 (e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3023108A (ja) 増加されたアラインメントマージンを有する自己整列コンタクトパッドを具備した集積回路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835706B (zh) 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
TWI824387B (zh) 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
TW202407979A (zh) 半導體記憶體結構的形成方法
US20230337417A1 (en) Method for forming semiconductor memory structure
CN116801606A (zh) 半导体存储器结构的形成方法
JP3172998B2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009625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890400B1 (ko) 도전성 구조물 및 그 형성 방법, 이를 포함하는 비휘발성메모리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220246625A1 (en)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030203B2 (en) Method of forming metal lin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KR100910868B1 (ko) 반도체소자 제조 방법
CN113707719A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KR100506050B1 (ko) 반도체소자의 콘택 형성방법
CN116017976A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US7790619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narrow channel
KR100713926B1 (ko)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방법
KR100744659B1 (ko) 반도체 소자의 비트라인패턴 제조방법
KR930010082B1 (ko) 고집적 소자용 콘택제조방법
KR100942981B1 (ko) 반도체소자 제조 방법
KR101043411B1 (ko) 반도체소자의 금속배선 형성방법
CN113725166A (zh) 半导体结构制备方法及半导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