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3841A - 作為乙烯基加成觸媒之穩定型uv活性有機鈀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作為乙烯基加成觸媒之穩定型uv活性有機鈀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3841A
TW202313841A TW111124085A TW111124085A TW202313841A TW 202313841 A TW202313841 A TW 202313841A TW 111124085 A TW111124085 A TW 111124085A TW 111124085 A TW111124085 A TW 111124085A TW 202313841 A TW202313841 A TW 2023138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lkyl
group
hept
general formula
ary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4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早川瞬
鄧國棟
拉里 F 羅得思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普羅梅勒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普羅梅勒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普羅梅勒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3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384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0003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the metallic compound containing a multidentate ligand, i.e. a ligand capable of donating two or more pairs of electrons to form a coordinate or ionic bond
    • C08F4/60168Tetra- or multi-dentate ligand
    • C08F4/60186Dianionic ligand
    • C08F4/60193OOOO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08F2/48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10/14Monomers containing five or more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32/00Homo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C08F132/08Homo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having condens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4Polymeris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e.g. plasticisers, dyestuffs, fill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08F2/48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 C08F2/50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with sensitis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32/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C08F32/02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having no condensed rings
    • C08F32/04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having no condensed rings having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32/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C08F32/02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having no condensed rings
    • C08F32/06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having no condensed rings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7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meta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8F4/44
    • C08F4/8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meta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8F4/44 selected from iron group metals or platinum group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4/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D183/00 - C09D183/16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32/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C08F32/08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having two condensed ring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Seal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包括一種組成物,其包含本說明書中記載之長期儲存穩定型通式(I)的有機鈀化合物。該組成物進一步包含本說明書中記載之光酸產生劑、光敏劑及1種以上烯烴單體。該組成物的儲存壽命能夠藉由添加穩定劑如受阻胺等來進一步延長。該組成物在曝光於合適的光化輻射下時進行乙烯基加成聚合而形成實質上透明的膜或三維物體。更具體而言,本發明的組成物在室溫下穩定數天至數月,亦能夠在約40℃~60℃的高溫下儲存數天,並且僅在曝光於合適的光化輻射下時進行本體聚合。本發明中使用的單體具有一系列光學及機械性質,因此該等組成物能夠製成具有各種光電性質之膜和/或三維物體。因此,本發明的組成物可在包括塗料、封裝劑、填充劑、調平劑、密封劑、黏合劑等之各種應用中使用。

Description

作為乙烯基加成觸媒之穩定型UV活性有機鈀化合物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通常有關一種在單組分本體聚合型多環烯烴單體組成物中作為乙烯基加成觸媒之長期儲存壽命穩定型有機鈀化合物。該組成物顯示出高光學透明度且能夠製成滿足各種應用的要求,該應用包括在光學感測器、發光二極體(LED)、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及其他裝置等光學裝置中作為層。更具體而言,本發明有關一種特定有機鈀化合物,其能夠用於包含降莰烯(NB)系烯烴單體之單組分組成物,該組成物在室溫至約60℃的溫度下非常穩定,並且僅在曝光於合適的輻射下時進行乙烯基加成本體聚合來形成固體物質,因此可用於包括封裝劑、塗料及填充劑等之各種光電應用中。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2021年6月30日提交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3/216,622號之權益,其全部內容藉由引用編入本說明書中。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在包括平板電視機和其他可撓式顯示器之各種應用中變得越來越重要。然而,現有的OLED,尤其是底部發光OLED存在如下缺點:所生成的光子中僅大約一半入射到玻璃基板,而25%則被釋放到大氣中。另一半光子被導波而在OLED積層體(stack)內消散。該種光子損失主要因有機層(n=1.7~1.9)與玻璃基板(n=1.5)之間的折射率(n)的失配而產生。藉由使基板(n=1.8)與有機層的折射率匹配,並擴大發射區域至陰極的距離來抑制電漿損失,能夠將入射到基板中之光增加至80~90%。例如參照G. Gaertner等人Proc.Of SPIE, Vol. 6999, 69992T的1-12頁(2008)。
另外,OLED亦遇到了其他挑戰,亦即OLED由有機材料形成時,通常會對濕氣、氧、溫度及其他極端惡劣的條件敏感。因此,需要保護OLED免受該等極端惡劣的環境條件的影響。例如,參照美國專利第US2012/0009393 A1號。為了解決本領域面臨的一些問題,美國專利第8,263,235號中公開了一種發光層的使用,該發光層由至少1種有機發光材料和不具有芳香環之脂肪族化合物形成,並且發射光的折射率在1.4~1.6範圍內。
上述專利中記載之脂肪族化合物通常為已知在高溫下不穩定的各種聚烷基醚等,例如參照Rodriguez等人I & EC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Vol.1,No.3,206-210(1962)。美國專利第9,944,818號和美國專利第10,266,720號中公開了一種本體聚合型雙組分組成物,其能夠製成所期望的折射率且適合作為填充劑和保護塗層材料,因此可用於製造各種OLED裝置。
在美國專利申請第10,626,198號中公開了一種單組分乙烯基加成本體聚合型組成物,該組成物具有熱活性,能夠製成所期望的折射率且適合作為填充劑和保護塗層材料,因此可用於製造各種OLED裝置。 然而,仍需要一種有機填充劑材料,其在環境條件至各種裝置的製造溫度條件下穩定且僅在環境溫度或合適的高溫下,曝光於合適的光化輻射下時進行快速本體聚合。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克服本領域所面臨的缺口之穩定型有機鈀化合物。更具體而言,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系列特有的有機鈀化合物,其可用於單組分組成物中,該組成物在特定條件下,在環境溫度條件至高達60℃的高溫下儲存數天、數週至數月時保持穩定,然而卻在例如OLED裝置等各種光電裝置的製造條件下,曝光於合適的光化輻射下時立即進行本體聚合。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穩定的單組分本體聚合型組成物,其在常規儲存條件或其以下的條件下不會發生黏度變化,僅在曝光於合適的光化輻射下時進行本體聚合。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單組分組成物,其能夠用於包括3D列印、噴墨型塗料、密封劑等之各種應用中。
以下,對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及進一步的適用範圍進行詳細說明。 [發明效果]
令人驚訝的是,現已發現本說明書中記載之通式(I)的特定有機鈀化合物在環境溫度至升溫至60℃的高溫下非常穩定,並且能夠用於包含各種烯烴單體之單組分組成物中。進一步發現,使用少量的特定受阻胺衍生物及其他穩定化化合物,本發明的組成物能夠進一步穩定,因此能夠提高組成物在室溫至高達60℃的溫度下的儲存壽命穩定性數天,並且例如能夠用於製造包括具有透明光學層的OLED裝置之各種裝置,該透明光學層具有迄今無法實現的特徵(例如高無色光學透明性、填充劑層的理想膜厚,通常在10~20μm的範圍內但能夠根據所需應用製成更薄或更厚的膜厚),適於OLED積層體,尤其陰極層(位於OLED積層體的頂層上之非常薄的層),且適於OLED積層體上的製劑聚合(包括快速聚合時間及能夠在製造環境條件下進行光解處理),黏合至OLED積層體及玻璃蓋兩者等。亦重要的是,可預期本發明的組成物在通常要求低黏度之OLED層中顯示出優異之均勻的調平性。另外,本發明的組成物由於其剛性多環烯烴結構而亦可預期顯示出低收縮率。另外,若本發明的組分在應用中進行快速本體聚合,則不會留下任何可能損壞OLED積層體之短效小分子(fugitive small molecule)。通常,不需要採用其他小分子添加劑,因此更有利。最重要的是,本發明的組成物在環境條件(包括高達60℃的溫度)下放置數天至數週而穩定(亦即無黏度變化),僅在曝光於合適的光化輻射下時進行本體聚合。將該組成物曝光於合適的光化輻射下時,會快速進行乙烯基加成本體聚合,並且該組成物通常會在數分鐘內,例如在1~10分鐘內,更一般為在不到1小時內變成固體物質。
因此,提供一種單組分組成物,其包含a)本說明書中記載之通式(I)的有機鈀化合物;b)1種以上烯烴單體;c)本說明書中記載之光酸產生劑;及d)光敏劑。本發明的組成物可以包含至少1種以上本說明書中記載之通式(V)~(X)的添加劑,其會進一步延長儲存壽命穩定性。
在本發明的另一態樣中,亦提供一種套組,其包含用於形成透明膜等三維物體之本發明的組成物。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術語具有以下含義: 若沒有特別明確地限於1個指示對象,則本說明書中使用的冠詞“1種(a/an)”、“該(the)”包括複數個指示對象。 若沒有特別說明,則由於本說明書及說明書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用之涉及成分的量、反應條件等的所有數目、數值和/或術語受到獲得前述值所遇到之各種測定不確定性,因此均應理解為在所有情況下由術語“約(about)”修飾。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數值範圍為連續,且包括該範圍的最小值及最大值,以及前述最小值與最大值之間的每1個值。另外,範圍表示整數時,包括前述範圍的最小值與最大值之間的每1個整數。另外,提供複數個範圍來描述特性或特徵時,可以組合前述範圍。換言之,若沒有特別說明,則本說明書中所公開之所有範圍應理解為包括其所具有的任何範圍及所有子範圍。例如,從“1~10”的指定範圍應視為包括最小值1與最大值10之間的任何範圍及所有的子範圍。範圍1~10的示例性子範圍包括但不限於1~6.1、3.5~7.8、5.5~10等。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符號“
Figure 02_image003
”根據所示基團的結構表示與另一重複單元或另一原子或分子或基團或一部分發生鍵結之位置。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烴基”係指含有碳原子及氫原子之基團,非限定性例子為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烷芳基及烯基。術語“鹵代烴基”係指至少1個氫被鹵素取代之烴基。術語“全鹵烴基”係指所有的氫被鹵素取代之烴基。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術語包含指定數量的碳原子之“烷基”包括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丙基、丁基、戊基及己基等。具體而言,烷基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及三級丁基。衍生術語如“(C 1-C 4)烷氧基”、“(C 1-C 4)硫代烷基(硫代烷基)”、“C 1-C 4)烷氧基(C 1-C 4)烷基”、“羥基(C 1-C 4)烷基”、“(C 1-C 4)烷基羰基”、“(C 1-C 4)烷氧基羰基(C 1-C 4)烷基”、“(C 1-C 4)烷氧基羰基”、“二苯基(C 1-C 4)烷基、“苯基(C 1-C 4)烷基”、“苯基羧基(C 1-C 4)烷基”及“苯氧基(C 1-C 4)烷基”亦須據此解釋。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術語“環烷基”包括所有已知環狀基。“環烷基”的代表性例子包括但不限於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環辛基等。衍生術語如“環烷氧基”、“環烷基烷基”、“環烷基芳基”及“環烷基羰基”亦須據此解釋。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術語“(C 1-C 6)全氟烷基”係指前述烷基中的所有氫原子被氟原子取代。例示性例子包括三氟甲基和五氟乙基、直鏈或支鏈七氟丙基、九氟丁基、十一氟戊基及十三氟己基。衍生術語“(C 1-C 6)全氟烷氧基”亦須據此解釋。又,應注意本說明書中記載之某些烷基(例如“(C 1-C 6)烷基”可以部分被氟化,亦即上述烷基中的僅一部分氫原子被氟原子取代)亦須據此解釋。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術語“(C 6-C 10)芳基”係指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或萘基。經取代之苯基或經取代之萘基的具體例包括鄰甲苯基、對甲苯基、間甲苯基、1,2-二甲苯基、1,3-二甲苯基、1,4-二甲苯基、1-甲基萘基、2-甲基萘基等。“經取代之苯基”或“經取代之萘基”亦包括本說明書中進一步定義或該領域中可用的任何已知取代基。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術語“(C 6-C 10)芳基(C 1-C 4)烷基”係指如本說明書中定義之(C 6-C 10)芳基進一步鍵結於本說明書中定義之(C 1-C 4)烷基。代表性例子包括苄基、苯乙基、2-苯丙基、1-萘基甲基、2-萘基甲基等。
“鹵素”或“鹵代(halo)”係指氯、氟、溴及碘。
廣義上來講,認為術語“經取代”包括有機化合物的所有可允許的取代基。本說明書中所公開之一些具體實施形態中,術語“經取代”係指經1個以上的獨立地選自包括以下基團之群組中的取代基取代:(C 1-C 6)烷基、(C 2-C 6)烯基、(C 1-C 6)全氟烷基、苯基、羥基、-CO 2H、酯、醯胺、(C 1-C 6)烷氧基、(C 1-C 6)硫代烷基及(C 1-C 6)全氟烷氧基。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任何其他合適的取代基亦能夠適用於該等實施形態中。
應注意在本說明書的正文、方案、實施例及表中具有不滿足化合價之任何原子均被假定具有適當數目之氫原子以滿足前述化合價。 術語“衍生”係指聚合性重複單元例如由基於通式(IV)、(XI)及(XII)的多環降莰烯型單體聚合(形成)而得,其中,所獲得之聚合物藉由以下所示之降莰烯型單體的2,3-匹配連接而形成:
Figure 02_image005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實施,提供一種單組分組成物,其包含:
a)有機鈀化合物,其選自包括通式(I)的化合物之群組:
Figure 02_image001
(I)
其中:
x為1~6;
y為2x+1;
其中R 1、R 2及R 3中的至少1個為選自包括三級支鏈(C 4-C 8)烷基、(C 1-C 4)烷基(C 5-C 7)環烷基及(C 8-C 12)三環烷基之群組中的三級烷基;或
其中R 1、R 2及R 3中的至少2個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二級支鏈(C 3-C 8)烷基及(C 5-C 7)環烷基之群組;並且 其餘R 1、R 2及R 3選自包括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8)烷基及(C 5-C 7)環烷基之群組;
c)光酸產生劑,其選自包括以下化合物之群組:
通式(II)的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08
(II);
通式(III)的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10
(III);
其中:
a為0~5的整數;
An
Figure 02_image012
選自包括Cl
Figure 02_image014
、Br
Figure 02_image016
、I
Figure 02_image018
、BF 4
Figure 02_image019
、四(五氟苯基)硼酸鹽、四(3,5-雙(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鹽、四(2-氟苯基)硼酸鹽、四(3-氟苯基)硼酸鹽、四(4-氟苯基)硼酸鹽、四(3,5-二氟苯基)硼酸鹽、四(2,3,4,5-四氟苯基)硼酸鹽、四(3,4,5,6-四氟苯基)硼酸鹽、四(3,4,5-三氟苯基)硼酸鹽、甲基三(全氟苯基)硼酸鹽、乙基三(全氟苯基)硼酸鹽、苯基三(全氟苯基)硼酸鹽、四(1,2,2-三氟乙烯基)硼酸鹽、四(4-三-1-丙基矽基四氟苯基)硼酸鹽、四(4-二甲基-三級丁基矽基四氟苯基)硼酸鹽、(三苯基矽氧基)三(五氟苯基)硼酸鹽、(辛氧基)三(五氟苯基)硼酸鹽、四[3,5-雙[1-甲氧基-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苯基]硼酸鹽、四[3-[1-甲氧基-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5-(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鹽及四[3-[2,2,2-三氟-1-(2,2,2-三氟乙氧基)-1-(三氟甲基)-乙基]-5-(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鹽、三(三氟甲磺醯基)甲基化物、雙(三氟甲磺醯基)醯亞胺、PF 6
Figure 02_image020
、SbF 6
Figure 02_image022
、n-C 4F 9SO 3
Figure 02_image024
、CF 3SO 3
Figure 02_image025
及p-CH 3(C 6H 4)-SO 3
Figure 02_image027
之群組;
R 8、R 9、R 10、R 11及R 12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鹵素、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C 3-C 12)環烷基、(C 6-C 12)雙環烷基、(C 7-C 14)三環烷基、(C 6-C 10)芳基、(C 6-C 10)芳基(C 1-C 3)烷基、(C 1-C 12)烷氧基、(C 3-C 12)環烷氧基、(C 6-C 12)雙環烷氧基、(C 7-C 14)三環烷氧基、(C 6-C 10)芳氧基(C 1-C 3)烷基、(C 6-C 10)芳氧基、(C 6-C 10)硫代芳基、(C 1-C 6)烷醯基(C 6-C 10)硫代芳基、(C 1-C 6)烷氧基(C 6-C 10)芳醯基(C 1-C 6)烷基及(C 6-C 10)硫代芳基-(C 6-C 10)二芳基鋶鹽之群組;
d)光敏劑。
令人驚訝的是,現已發現所計算的錐角大於175°之通式(I)的化合物尤其能夠對本發明的組成物提供增強的穩定性。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錐角”通常係指文獻中記載之托爾曼錐角(Tolman cone angle)。由於在觀測/測定錐角(例如,單晶特性)與所計算的錐角之間存在一些差異,因此本說明書中提及的數值為基於報告中的計算錐角。托爾曼錐角定義為其原點位於金屬中心且邊緣沿最外層原子的凡得瓦球延伸之圓錐的頂角。例如,參照Jover等人“Computational assessment on the Tolman cone angles for P-ligands,” Dalton Trans., 2019, 48, 15036-15048。
因此,如以下具體例所示,現已發現,與其他相似的有機鈀化合物相比,具有大於175°的錐角之通式(I)的化合物提高本發明的組成物的儲存壽命穩定性至少兩倍。在一些實施形態中,通式(I)的化合物的錐角為176°~185°。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式(I)的化合物的錐角為178°~184°。在又一些實施形態中,式(I)的化合物的錐角為179°~183°。 另外,如本說明書中所記載,正確選擇適當量的通式(I)的化合物可以提供如下特有的有利益處:如以下進一步所述,不僅穩定化本發明的組成物,而且僅在曝光於合適的光化輻射下時會活化觸媒。通常,藉由使用通式(I)的化合物,本發明的組成物的儲存壽命穩定性能夠從數週提高到數月。在一些實施形態中,組成物的儲存壽命穩定性在環境儲存條件(例如,20℃~35℃的室溫)下提高到至少30天、60天、90天甚至更長。
延長本發明的組成物在環境溫度至40℃或高達60℃之製造條件下的儲存壽命亦有利。因此,在一些實施形態中,組成物的儲存壽命穩定性在約40℃~60℃的製造溫度下提高到至少30天、60天、90天甚至更長。
在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組成物僅在曝光於合適的光化輻射下時具有反應性並進行即時的乙烯基加成聚合來形成膜等三維物體。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組成物在加熱至合適的溫度並且曝光於合適的光化輻射下時具有反應性,並由此引發即時的乙烯基加成聚合來形成膜等三維物體。活化通式(I)的化合物的該種合適的溫度範圍可以在40℃~80℃或更高。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形態中,包含本說明書中記載之具有2個二級烷基或環烷基及三級烷基的膦配位基之通式(I)的化合物對本發明的組成物的儲存壽命的延長提供特有的益處。在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形態中,包含具有2個三級烷基及1個烷基之膦配位基之通式(I)的化合物亦提供這種特有的益處。然而,應注意例如亞磷酸鹽等包括各種其他膦及其他配位基之相似的其他配位基亦可以提供相似的益處。
該種二級烷基的代表性例子無任何限制地包括異丙基、異丁基、異戊基、2-己基、3-己基、2-庚基、3-庚基、4-庚基、2-辛基、3-辛基、4-辛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等。同樣地,該種三級烷基的代表性例子無任何限制地包括三級丁基、2-乙基-丙基、2-甲基-丁基、2-乙基-丁基及所有可用的支鏈三級戊基、己基、庚基、辛基。
其他該種三級烷基亦可以包括(C 1-C 4)烷基(C 5-C 7)環烷基,其可以無任何限制地包括1-甲基-環戊基、1-乙基-環戊基、正丙基-1-環戊基、1-甲基-環己基、1-乙基-環己基、正丙基-1-環己基、1-甲基-環庚基、1-乙基-環庚基、正丙基-1-環庚基等。各種其他環狀三級環烷基包括通式(C 8-C 12)三環烷基。其代表性例子無任何限制地包括金剛烷基等。然而,應注意能夠帶來預期活性之各種其他已知的不對稱的膦或亞磷酸鹽亦能夠用於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
進行乙烯基加成聚合之各種烯烴單體可用於本發明的組成物。該種烯烴單體無任何限制地包括脂環烯烴,例如苯乙烯、甲基苯乙烯等。其他烯烴單體包括環-烯烴及雙環-烯烴等。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形態中,適於本發明的組成物之烯烴單體為通式(IV)的單體:
Figure 02_image028
(IV)
其中:
m為0、1或2的整數;
Figure 02_image030
為單鍵或雙鍵;
R 9、R 10、R 11及R 12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氫、鹵素、烴基或鹵代烴基之群組,上述烴基或鹵代烴基選自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16)烷基、全氟(C 1-C 12)烷基、(C 3-C 12)環烷基、(C 6-C 12)雙環烷基、(C 7-C 14)三環烷基、(C 6-C 10)芳基、(C 6-C 10)芳基(C 1-C 6)烷基、全氟(C 6-C 10)芳基、全氟(C 6-C 10)芳基(C 1-C 6)烷基、甲氧基、乙氧基、直鏈或支鏈(C 3-C 16)烷氧基、環氧(C 1-C 10)烷基、環氧(C 1-C 10)烷氧基(C 1-C 10)烷基、環氧(C 3-C 10)環烷基、全氟(C 1-C 12)烷氧基、(C 3-C 12)環烷氧基、(C 6-C 12)雙環烷氧基、(C 7-C 14)三環烷氧基、(C 6-C 10)芳氧基、(C 6-C 10)芳基(C 1-C 6)烷氧基、全氟(C 6-C 10)芳氧基、全氟(C 6-C 10)芳基(C 1-C 3)烷氧基、
通式(A)的基團: -Z-Aryl                         (A);
通式(A1)的基團:
Figure 02_image032
(A1);
通式(A2)的基團:
Figure 02_image034
(A2);
通式(A3)的基團:
Figure 02_image035
(A3);及
通式(A4)的基團:
Figure 02_image037
(A4);
其中:
Z選自包括以下之群組:
O、CO、C(O)O、OC(O)、OC(O)O、S、(CR 17R 18b、O(CR 17R 18b、(CR 17R 18bO、C(O)(CR 17R 18b、(CR 17R 18bC(O)、C(O)O(CR 17R 18b、(CR 17R 18bC(O)O、OC(O)(CR 17R 18b、(CR 17R 18bOC(O)、(CR 17R 18bOC(O)O、(CR 17R 18bOC(O)O(CR 17R 18b、OC(O)O(CR 17R 18b、S(CR 17R 18b、(CR 17R 18bS、(SiR 17R 18b、O(SiR 17R 18b、(SiR 17R 18bO,其中,
R 17及R 18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氫、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12)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6-C 14)芳基、甲氧基、乙氧基、直鏈或支鏈(C 3-C 6)烷氧基、(C 2-C 6)醯基、(C 2-C 6)醯氧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6-C 14)芳氧基;
b為0~12的整數;
芳基選自包括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聯苯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萘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聯三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蒽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茀基之群組,其中上述取代基選自包括鹵素、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6)烷基、全氟(C 1-C 12)烷基、(C 3-C 12)環烷基、(C 6-C 10)芳基、(C 6-C 10)芳基(C 1-C 6)烷基、全氟(C 6-C 10)芳基、全氟(C 6-C 10)芳基(C 1-C 6)烷基、甲氧基、乙氧基、直鏈或支鏈(C 3-C 16)烷氧基、全氟(C 1-C 12)烷氧基、(C 3-C 12)環烷氧基、(C 6-C 10)芳氧基、(C 6-C 10)芳基(C 1-C 6)烷氧基、全氟(C 6-C 10)芳氧基及全氟(C 6-C 10)芳基(C 1-C 3)烷氧基之群組;
k為1~12的整數;
R 13、R 14及R 15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氫、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12)烷基、全氟(C 1-C 12)烷基、甲氧基、乙氧基、直鏈或支鏈(C 3-C 12)烷氧基、(C 3-C 12)環烷基、(C 6-C 12)雙環烷基、(C 7-C 14)三環烷基、(C 6-C 10)芳基、(C 6-C 10)芳基(C 1-C 6)烷基、全氟(C 6-C 10)芳基及全氟(C 6-C 10)芳基(C 1-C 6)烷基之群組;或者 R 13和R 14與該等所連接之居間碳原子一同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5-C 14)單環、(C 5-C 14)雙環或(C 5-C 14)三環;並且亞芳基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價(C 6-C 14)芳基;
或者
R 9及R 10中的1個、R 11及R 12中的1個與該等所連接之碳原子一同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5-C 14)單環、(C 5-C 14)雙環或(C 5-C 14)三環。
更具體而言,本說明書中定義之芳基為下述通式的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聯苯基:
Figure 02_image039
Figure 02_image041
下述通式的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萘基:
Figure 02_image043
下述通式的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聯三苯基:
Figure 02_image045
下述通式的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蒽基:
Figure 02_image047
下述通式的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茀基:
Figure 02_image049
其中每次出現的R x獨立地選自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12)烷基或(C 6-C 10)芳基;
本說明書中記載之通式(IV)的單體在文獻中有記載,或者能夠藉由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任何方法製備來製造該種或類似類型的單體。
另外,本說明書中記載之單體藉由乙烯基加成聚合,使用本說明書中記載之有機鈀化合物等過渡金屬預觸媒容易進行乙烯基加成本體聚合,亦即不添加任何溶劑的非摻雜形式。例如,參照美國專利第7,442,800 B2號及第7,759,439 B2號,其相關部分藉由引用編入本說明書中。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術語“本體聚合”應具有本領域普遍認可的含義。亦即,通常在實質上不存在溶劑之條件下進行聚合反應。然而,在一些情況下,反應介質中存在少量溶劑。例如,如本說明書中所述,少量的溶劑可用於溶解通式(I)的有機鈀化合物、光酸產生劑或光敏劑,或者將通式(I)的有機鈀化合物、光酸產生劑或光敏劑轉移至反應介質中。又,可以使用一些溶劑來減少單體的黏度。能夠在反應介質中使用之溶劑的量相對與所採用之溶劑的總重量,可以在0~5重量%的範圍內。溶解通式(I)的有機鈀化合物、光酸產生劑或光敏劑之任意合適的溶劑和/或單體均可用於本發明中。該種溶劑的例子包括烷烴、環烷烴、芳香族化合物(例如甲苯)、酯溶劑(例如乙酸乙酯)、THF、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
有利的是,現已發現1種以上單體本身可用於溶解通式(I)的有機鈀化合物或光酸產生劑或光敏劑,因此可避免使用溶劑。另外,1種以上單體本身能夠用作其他單體的溶劑,因此不需要追加溶劑。例如,若通式(IV)的第一單體在室溫下為固體,則在室溫下為液體的通式(IV)的第二單體能夠用作固體的通式(IV)的第一單體的溶劑,反之亦然。因此,在該種情況下,本發明的組成物中能夠採用1種以上單體。 在一些實施形態中,用於本發明的組成物之通式(IV)的單體可用作對本體聚合中獲得之聚合物膜賦予高折射率之高折射率材料。通常,適用於本發明之通式(IV)的單體的特徵為折射率至少為1.5。在一些實施形態中,通式(IV)的單體的折射率高於1.5。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通式(IV)的單體的折射率在約1.5~1.6的範圍內。在又一些實施形態中,通式(IV)的單體的折射率高於1.55、1.6或1.65。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折射率甚至高於1.7。
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通常認為通式(IV)的單體亦可用作黏度調節劑。因此,通常,在室溫下為液體的通式(IV)的單體能夠與作為固體或高黏度液體的通式(IV)的其他單體結合使用。
在本發明的又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組成物包含通式(IV)的至少2種不同單體且呈黏度低於100cP之透明液體狀。通常,本發明的組成物顯示出低於100cP的低黏度。在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組成物的黏度低於90cP。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組成物的黏度在約5~100cP的範圍內。在又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組成物的黏度低於80cP、60cP、40cP、20cP。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其甚至可以低於10cP或8cP。
本發明的組成物包含2種單體時,單體可以以任意帶來預期效果(包括折射率改善或黏度改善或兩者均得到改善、或者根據最終應用所需之任何其他性質)之所需量存在。因此,通式(IV)的第一單體與通式(IV)的第二單體的莫耳比可以為0:100~100:0。亦即,在特定應用中,通式(IV)的單體僅能夠使用1種。換言之,能夠使用任意量的該等2種單體。在一些實施形態中,通式(IV)的第一單體與通式(IV)的第二單體的莫耳比在1:99~99:1的範圍內;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該莫耳比為5:95~95:5;該莫耳比為10:90~90:10;該莫耳比為20:80~80:20;該莫耳比為30:70~70:30;該莫耳比為60:40~40:60;該莫耳比為50:50等。 通常,根據本發明之組成物包含上述通式(IV)的1種以上單體,如以下所述,可以選擇各種實施形態的組成物以對該實施形態賦予預期用途所需之性質,藉此能夠根據各種特定用途調整實施形態。因此,在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組成物包含通式(IV)的2種以上不同單體,例如包含通式(IV)的3種不同單體或通式(IV)的4種不同單體。 例如,如上所述,藉由適當組合通式(IV)的不同單體,能夠將組成物調整為具有所需折射率、黏度及光透射性質以及其他性質。另外,需要包含根據最終用途提供所需光學性質之其他聚合物材料或單體材料。因此,本發明的組成物亦能夠包括帶來預期效果之其他高折射率聚合物材料。該種聚合物的例子無任何限制地包括聚(α-甲基苯乙烯)、聚(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與乙烯基-甲苯的共聚物等。
有利的是,進而發現本發明的組成物能夠進一步包含與通式(XI)的單體不同的單體。在一些實施形態中,根據本發明之組成物可以進一步包含選自通式(XI)或通式(XII)的單體中的1種以上單體。 通式(XI)的單體為:
Figure 02_image051
(XI);
其中:
o為0~2的整數;
D為SiR 29R 30R 31或選自以下的基團: -(CH 2c-O-SiR 29R 30R 31(E); -(CH 2c-SiR 29R 30R 31(F);及 -(SiR 29R 30c-O-SiR 29R 30R 31(G);其中
c為1~10的整數,其中1個以上的CH 2可以被(C 1-C 10)烷基或(C 1-C 10)全氟烷基取代;
R 26、R 27及R 28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氫、鹵素及烴基,其中烴基選自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12)烷基、(C 3-C 12)環烷基、(C 6-C 12)雙環烷基、(C 7-C 14)三環烷基、(C 6-C 10)芳基、(C 6-C 10)芳基(C 1-C 3)烷基、(C 1-C 12)烷氧基、(C 3-C 12)環烷氧基、(C 6-C 12)雙環烷氧基、(C 7-C 14)三環烷氧基、(C 6-C 10)芳氧基(C 1-C 3)烷基或(C 6-C 10)芳氧基;且
R 29、R 30及R 31各自獨立地為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9)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6-C 14)芳基、甲氧基、乙氧基,直鏈或支鏈(C 3-C 9)烷氧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6-C 14)芳氧基。
現已發現,在本發明的該態樣中,通式(XI)的單體進一步提供優點。亦即,取決於單體性質之通式(XI)的單體可對組成物賦予高或低的折射率,因此能夠進行調整以滿足需要。另外,通式(XI)的單體通常會提高黏合性質,因此能夠用作“黏合調節劑”。最後,通式(XI)的單體可顯示出對預觸媒和/或活化劑的低黏度及良好的溶解性以及各種其他優點。
通式(XII)的單體為:
Figure 02_image053
(XII);
其中:
Z 1選自包括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1-C 12)伸烷基、-(CH 2dO(CH 2e-、-(CH 2d(SiR 38R 39)(OSiR 40R 41f(CH 2e-之群組,其中d、e及f獨立地為0~6的整數,R 38、R 39、R 40及R 41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12)烷基,並且亞芳基選自以下基團:
Figure 02_image055
Figure 02_image057
R 32、R 33、R 34、R 35、R 36及R 37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氫、鹵素及烴基,其中烴基選自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12)烷基、(C 3-C 12)環烷基、(C 6-C 12)雙環烷基、(C 7-C 14)三環烷基、(C 6-C 10)芳基、(C 6-C 10)芳基(C 1-C 3)烷基、(C 1-C 12)烷氧基、(C 3-C 12)環烷氧基、(C 6-C 12)雙環烷氧基、(C 7-C 14)三環烷氧基、(C 6-C 10)芳氧基(C 1-C 3)烷基或(C 6-C 10)芳氧基。
通式(XII)的單體為雙官能單體,且尤其在Z 1為亞芳基時顯示出高折射率。因此,認為使本發明的組成物含有通式(XII)的單體時,通常會提高組成物的折射率且亦提高與其他分子的交聯性。因此,藉由使本發明的組成物含有通式(XII)的單體,能夠根據所需應用提高與其他材料的互換性以增強本發明的組成物的性質。
在本發明的另一態樣中,認為本發明的組成物可以僅包含通式(IV)或通式(XI)或通式(XII)的1種單體。亦即,通式(IV)、(XI)或(VII)中的任意單體足以形成本發明的組成物。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組成物以任意所需比例包含通式(IV)、(XI)或(VII)中的任意2種單體。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組成物以任意所需比例、任意組合方式包含通式(IV)、(XI)或(VII)中的任意3種單體。通式(IV)、(XI)或(VII)的單體的所有可能的排列及組合均為本發明的一部分。
因此,在通式(IV)的單體的範圍內的任何單體均能夠用於本發明的組成物中。通式(IV)的單體的代表性例子無任何限制地包括以下:
Figure 02_image059
5-苯基雙環[2.2.1]庚-2-烯(PhNB);
Figure 02_image061
2-(雙環[2.2.1]庚-5-烯-2-基甲基)萘;
Figure 02_image063
1-(雙環[2.2.1]庚-5-烯-2-基甲基)萘;
Figure 02_image065
2-((3-甲基雙環[2.2.1]庚-5-烯-2-基)甲基)萘;
Figure 02_image067
2-(雙環[2.2.1]庚-5-烯-2-基甲基)-7-甲基萘;
Figure 02_image069
5-([1,1’-聯苯]-3-基甲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2_image071
5-((2’-甲基-[1,1’-聯苯]-3-基)甲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2_image073
5-([1,1’-聯苯]-4-基甲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2_image075
5-([1,1’-聯苯]-2-基甲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2_image077
5-(2-([1,1’-聯苯]-4-基)乙基)雙環[2.2.1]庚-2-烯(NBEtPhPh);
Figure 02_image079
5-(2-(4’-乙基-[1,1’-聯苯]-4-基)乙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2_image081
5-(2-([1,1’-聯苯]-2-基)乙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2_image083
(9R,10S,11R,12S)-9,10-二氫-9,10-[2]雙環蒽;
Figure 02_image085
5-(3-([1,1’-聯苯]-4-基)丙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2_image087
5-(2-([1,1’-聯苯]-4-基)乙氧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2_image089
5-(2-(2’,4’-二甲基-[1,1’-聯苯]-4-基)乙氧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2_image091
雙環[2.2.1]庚-5-烯-2-基2-([1,1’-聯苯]-4-基)乙酸酯;
Figure 02_image093
雙環[2.2.1]庚-5-烯-2-基甲基[1,1’-聯苯]-4-羧酸酯;
Figure 02_image095
5-(2-([1,1’-聯苯]-4-基氧基)乙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2_image097
5-(2-([1,1’-聯苯]-2-基氧基)乙基)雙環[2.2.1]庚-2-烯(NBEtOPhPh);
Figure 02_image099
5-(2-([1,1’-聯苯]-4-基氧基)甲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2_image101
5-(2-([1,1’-聯苯]-2-基氧基)甲基)雙環[2.2.1]庚-2-烯(NBMeOPhPh);
Figure 02_image103
[1,1’-聯苯]-4-基2-(雙環[2.2.1]庚-5-烯-2-基)乙酸酯;
Figure 02_image105
2-((4-(雙環[2.2.1]庚-5-烯-2-基)丁氧基)甲基)萘;
Figure 02_image107
5-(4-([1,1’-聯苯]-4-基)丁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2_image109
(9H-茀-9-基)甲基(雙環[2.2.1]庚-5-烯-2-基甲基)碳酸酯;
Figure 02_image111
1-(4-雙環[2.2.1]庚-5-烯-2-基甲基)-3,4-二甲基-1H-吡咯-2,5-二酮(MeDMMINB);
Figure 02_image113
1-(4-雙環[2.2.1]庚-5-烯-2-基戊基)-3,4-二甲基-1H-吡咯-2,5-二酮(PentylDMMINB);
Figure 02_image115
1-(4-雙環[2.2.1]庚-5-烯-2-基己基)-3,4-二甲基-1H-吡咯-2,5-二酮(HxDMMINB);
Figure 02_image117
1-(4-雙環[2.2.1]庚-5-烯-2-基乙基)1,4-伸苯基-3,4-二甲基-1H-吡咯-2,5-二酮(EtPhDMMINB);
Figure 02_image119
1-(4-雙環[2.2.1]庚-5-烯-2-基甲基)-3-甲基-1H-吡咯-2,5-二酮(MeMMINB);
Figure 02_image121
1-(4-雙環[2.2.1]庚-5-烯-2-基甲基)-1H-吡咯-2,5-二酮(MeMINB);
Figure 02_image123
1-(4-雙環[2.2.1]庚-5-烯-2-基乙基)-1H-吡咯-2,5-二酮(EtMINB);
Figure 02_image125
1-(4-雙環[2.2.1]庚-5-烯-2-基乙基)-3,4-二甲基-1H-吡咯-2,5-二酮;
Figure 02_image127
1-(4-雙環[2.2.1]庚-5-烯-2-基丙基)-3,4-二甲基-1H-吡咯-2,5-二酮;
Figure 02_image129
1-(4-雙環[2.2.1]庚-5-烯-2-基丁基)-3,4-二甲基-1H-吡咯-2,5-二酮;
Figure 02_image131
NBDHNMI;
Figure 02_image133
雙環[2.2.1]庚-5-烯-2-基甲基4-甲氧基-桂皮酸酯(NBMeMeOCinn);
Figure 02_image135
雙環[2.2.1]庚-5-烯-2-基甲基桂皮酸酯(NBMeCinn);
Figure 02_image137
雙環[2.2.1]庚-5-烯-2-基乙基4-甲氧基-桂皮酸酯(NBEtMeOCinn);
Figure 02_image139
7-(雙環[2.2.1]庚-5-烯-2-基甲氧基)-2H-苯并哌喃-2-酮(NBMeCoum);
Figure 02_image141
7-(2-(雙環[2.2.1]庚-5-烯-2-基)乙氧基)-2H-苯并哌喃-2-酮(NBEtCoum);
Figure 02_image143
5-(4-苯基丁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2_image145
5-(2-苯氧基乙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2_image147
5-(3-苯丙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2_image149
5-苯乙氧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2_image151
5-((苄氧基)甲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2_image153
5-(苯氧基甲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2_image155
5-苯乙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2_image157
5-(芐氧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2_image159
5-(2-氯乙基)雙環[2.2.1]庚-2-烯(NBEtCl);
Figure 02_image161
5-己基雙環[2.2.1]庚-2-烯(HexNB);
Figure 02_image163
5-辛基雙環[2.2.1]庚-2-烯(OctNB);
Figure 02_image165
5-癸基雙環[2.2.1]庚-2-烯(DecNB);
Figure 02_image167
5-十二基雙環[2.2.1]庚-2-烯(DoDecNB);
Figure 02_image169
5-十四基雙環[2.2.1]庚-2-烯(TetraDecNB);
Figure 02_image171
5-十六基雙環[2.2.1]庚-2-烯(HexadecylNB);
Figure 02_image173
3-(雙環[2.2.1]庚-5-烯-2-基)-7-氧雜雙環[4.1.0]庚烷(CHEpNB);
Figure 02_image175
2-(2-(雙環[2.2.1]庚-5-烯-2-基)乙基)環氧乙烷(EBNB);
Figure 02_image177
2-(4-(雙環[2.2.1]庚-5-烯-2-基)丁基)環氧乙烷(EHNB);
Figure 02_image179
2-(6-(雙環[2.2.1]庚-5-烯-2-基)己基)環氧乙烷(EONB);
Figure 02_image181
2-((雙環[2.2.1]庚-5-烯-2-基甲氧基)甲基)環氧乙烷(MGENB);
Figure 02_image183
四環十二碳烯(TD);
Figure 02_image185
2-苯基-四環十二碳烯(PhTD);
Figure 02_image187
2-苄基-1,2,3,4,4a,5,8,8a-八氫-1,4:5,8-二甲橋萘;
Figure 02_image189
2-苯乙基-1,2,3,4,4a,5,8,8a-八氫-1,4:5,8-二甲橋萘(PETD);
Figure 02_image191
2-丁基-1,2,3,4,4a,5,8,8a-八氫-1,4:5,8-二甲橋萘(ButylTD);
Figure 02_image193
2-己基-1,2,3,4,4a,5,8,8a-八氫-1,4:5,8-二甲橋萘(HexylTD);
Figure 02_image195
2-辛基-1,2,3,4,4a,5,8,8a-八氫-1,4:5,8-二甲橋萘(OctylTD);
Figure 02_image197
2-癸基-1,2,3,4,4a,5,8,8a-八氫-1,4:5,8-二甲橋萘(DecylTD);
Figure 02_image199
2-環己基-四環十二碳烯(CyclohexylTD);
Figure 02_image201
2-環己基甲基-1,2,3,4,4a,5,8,8a-八氫-1,4:5,8-二甲橋萘;
Figure 02_image203
2-環己基乙基-1,2,3,4,4a,5,8,8a-八氫-1,4:5,8-二甲橋萘;及
Figure 02_image205
(1,2,3,4,4a,5,8,8a-八氫-1,4:5,8-二甲橋萘-2-基)乙酸甲酯(TDMeOAc)。
亦應注意,在本發明的組成物中,通式(IV)的上述任意單體均能夠用作該等的任意組合中的1種以上單體。該等允許的所有組合均為本發明的一部分。
關於形成本發明的組成物之通式(XI)的單體,認為在通式(XI)的單體的範圍內之單體均能夠使用。該種類型的例示性單體包括但不限於選自包括以下之群組中的單體:
Figure 02_image207
(雙環[2.2.1]庚-5-烯-2-基甲氧基)(甲基)二苯基矽烷(NBCH 2OSiMePh 2);
Figure 02_image209
(雙環[2.2.1]庚-5-烯-2-基甲氧基)(乙基)二苯基矽烷;
Figure 02_image211
(雙環[2.2.1]庚-5-烯-2-基甲氧基)(乙基)(甲基)(苯基)矽烷;
Figure 02_image213
(雙環[2.2.1]庚-5-烯-2-基甲氧基)二甲基(苯基)矽烷;
Figure 02_image215
雙環[2.2.1]庚-5-烯-2-基三甲氧基矽烷;
Figure 02_image217
雙環[2.2.1]庚-5-烯-2-基三乙氧基矽烷(TESNB,NBSi(OC 2H 53);
Figure 02_image219
雙環[2.2.1]庚-5-烯-2-基(三級丁氧基)二甲氧基矽烷;
Figure 02_image221
(2-(雙環[2.2.1]庚-5-烯-2-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
Figure 02_image223
(2-(雙環[2.2.1]庚-5-烯-2-基)乙基)(甲基)二苯基矽烷;及
Figure 02_image225
1-(雙環[2.2.1]庚-5-烯-2-基)-1,1,3,3,3-五甲基二矽氧烷。
關於形成本發明的組成物之通式(XII)的單體,認為在通式(XII)的單體的範圍內之單體均能夠使用。該種類型的例示性單體包括但不限於選自包括以下之群組中的單體:
Figure 02_image227
1,4-二(雙環[2.2.1]庚-5-烯-2-基)苯;
Figure 02_image229
Figure 02_image231
4,4’-二(雙環[2.2.1]庚-5-烯-2-基)-1,1’-聯苯;
Figure 02_image233
4,4’’-二(雙環[2.2.1]庚-5-烯-2-基)-1,1’:4’,1’’-聯三苯;
Figure 02_image235
1,3-雙(降莰烯基乙基)-1,1,3,3,-四甲基二矽氧烷(BisNBEt-Disiloxane);
Figure 02_image237
1,5-雙(2-(雙環[2.2.1]庚-5-烯-2-基)乙基)-1,1,3,3,5,5-六甲基三矽氧烷(BisNBEt-Trisiloxane);
Figure 02_image239
1,4-二(雙環[2.2.1]庚-5-烯-2-基)丁烷;
Figure 02_image241
5,5’-(氧基雙(乙烷-2,1-二基))雙(雙環[2.2.1]庚-2-烯);及
Figure 02_image243
5,5’-((丙烷-2,2-二基雙(氧基))雙(亞甲基))雙(雙環[2.2.1]庚-2-烯);
在又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組成物包含通式(IV)的1種以上單體和通式(XI)的至少1種單體。
在另一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組成物包含通式(XI)的1種以上單體和通式(XII)的至少1種單體,且可以根據需要包含通式(IV)的1種單體。
在又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組成物包含通式(IV)的至少1種單體和通式(XI)的至少1種單體,且可以根據需要包含通式(XII)的1種單體。
在又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組成物包含通式(XI)的1種單體,且可以根據需要包含通式(IV)的1種以上單體或通式(XII)的1種以上單體。
在又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組成物可以包含選自以下單體中的1種以上單體:
Figure 02_image245
雙環戊二烯(DCPD);
Figure 02_image247
4,4a,4b,5,8,8a,9,9a-八氫-1H-1,4:5,8-二甲橋茀(環戊二烯三聚體之一,TCPD2);
Figure 02_image249
1-甲氧基-雙環戊二烯;
Figure 02_image251
1-(正丁氧基)-雙環戊二烯;
Figure 02_image253
1-(正辛氧基)-雙環戊二烯;
Figure 02_image255
3a,4,7,7a-四氫-1H-4,7-亞甲基茚-1-基乙酸酯;
Figure 02_image257
3a,4,7,7a-四氫-1H-4,7-亞甲基茚-1-基苯甲酸酯;
Figure 02_image259
3a,4,7,7a-四氫-1H-4,7-亞甲基茚-1-基2-苯乙酸酯;及
Figure 02_image261
3a,4,7,7a-四氫-1H-4,7-二甲橋茚-1-基3-苯丙酸酯。
在本發明的又一些實施形態中,組成物包含引發本說明書中記載之本體聚合之通式(I)的任意有機鈀化合物。適合用於本發明的組成物中的通式(I)的有機鈀化合物能夠藉由本領域中任何已知的步驟容易地製備。例如,參照美國專利第7,442,800 B2號及第7,759,439 B2號,其相關部分藉由藉由引用編入本說明書中。
能夠用於本發明的組成物之通式(I)的例示性有機鈀化合物無任何限制地包括以下:
Figure 02_image263
Pd775,其中cy為環己基,tBu為三級丁基;
Figure 02_image265
Figure 02_image267
Figure 02_image269
Figure 02_image271
Figure 02_image273
Figure 02_image275
;及
Figure 02_image277
Pd879,其中Ad為金剛烷基,nBu為正丁基。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組成物進一步包含光酸產生劑,若該光酸產生劑與通式(I)的有機鈀化合物和光敏劑組合,則會在曝光於本說明書中記載之合適的輻射下時引發所包含的單體的本體聚合。任意已知光酸產生劑均能夠用於本發明的組成物中,例如,特定鹵鎓鹽。
在一些實施形態中,將通式(III a)的光酸產生劑用於本發明的組成物: Aryl 1-Hal
Figure 02_image279
-Aryl 2An
Figure 02_image281
(III a
其中Aryl 1及Aryl 2相同或不同,且獨立地選自包括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聯苯基及萘基之群組;Hal為碘或溴;並且An
Figure 02_image283
為與陽離子錯合物弱配位之弱配位陰離子(WCA)。更具體而言,WCA陰離子作為對陽離子錯合物的穩定化陰離子而發揮作用。WCA陰離子在非氧化性、非還原性及非親核性方面上來講為相對惰性的。通常,WCA能夠選自硼酸鹽、磷酸鹽、砷酸鹽、銻酸鹽、鋁酸鹽、硼苯(boratobenzene)陰離子、碳硼烷、鹵代碳硼烷陰離子、磺醯胺鹽(sulfonamidate)及磺酸鹽。
通式(III a)的化合物的代表性例子可例舉以下:
Figure 02_image285
(III b);
Figure 02_image287
(III c);及
Figure 02_image289
(III d)。
其中R 11及R 12如本說明書中所定義。同樣地,本說明書中記載之廣泛包括通式(II)的化合物之各種鋶鹽能夠用作光酸產生劑。
因此,可用於本發明的組成物中的通式(II)的合適的光酸產生劑的非限定性例子可例舉以下:
Figure 02_image291
作為市售品TAG 382之(2-(4-甲氧基萘-1-基)-2-氧代乙基)二甲基鋶四(全氟苯基)硼酸鹽;
Figure 02_image293
三(4-((4-乙醯苯基)硫代)苯基)鋶三((三氟甲基)磺醯基)甲烷化物;
Figure 02_image295
(4-苯硫基)苯基-二苯基鋶六氟磷酸鹽;
Figure 02_image297
雙-(三苯基鋶)硫化雙-六氟磷酸鹽;
Figure 02_image299
三(4-三級丁基苯基)鋶全氟-1-丁烷磺酸鹽;
Figure 02_image301
三(4-三級丁基苯基)鋶三氟甲磺酸鹽;
Figure 02_image303
三苯基氯化鋶;
Figure 02_image305
(4-苯氧基苯基)二苯基鋶三氟甲磺酸鹽;及
Figure 02_image307
三(4-((4-乙醯苯基)硫代)苯基)鋶四-五氟苯基硼酸鹽(Irgacure PAG 290)。
可用於本發明的組成物之通式(III)的合適的光酸產生劑的非限定性例子可例舉以下:
Figure 02_image309
作為Elkem Silicones公司的註冊商標Bluesil PI 2074 ®的市售品之甲苯基異丙苯基錪鎓-四-五氟苯基硼酸鹽;
Figure 02_image311
[4-(辛氧基)苯基]-苯基錪鎓(六氟)磷酸鹽(OPPI PF 6);
Figure 02_image313
[4-(辛氧基)苯基]-苯基錪鎓(六氟)銻酸鹽(OPPI SbF 6);
Figure 02_image315
(4-乙基苯基)(4-異丙基苯基)錪鎓四(全氟苯基)硼酸鹽;
Figure 02_image317
二-(對三級丁基苯基)錪鎓三(三氟甲磺醯基)甲烷化物;
Figure 02_image319
雙(4-三級丁基苯基)錪鎓全氟-1-丁烷磺酸鹽;
Figure 02_image321
雙(4-三級丁基苯基)錪鎓對甲苯磺酸鹽;
Figure 02_image323
雙(4-三級丁基苯基)錪鎓三氟甲磺酸鹽;
Figure 02_image325
其中,R 42及R 43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直鏈或支鏈(C 10-C 13)烷基,例如(錪鎓、二苯基-)4,4’-二-C 10-C 13-烷基衍生物、四(2,3,4,5,6-五氟苯基)硼酸鹽(PAG1)為註冊商標SILCOLEASE UV CATA 243的市售品;及
Figure 02_image327
二苯基氯化錪鎓鹽。
適於本發明的組成物之其他例示性PAG包括以下:
Figure 02_image329
三苯基鋶4,4,5,5,6,6-六氟-1,3,2-二噻𠯤烷-2-1,1,3,3-四氧化物(triphenylsulfonium 4,4,5,5,6,6-hexafluoro-1,3,2-dithiazinan-2-ide 1,1,3,3-tetraoxide)或雙((三氟甲基)磺醯基)醯胺;
Figure 02_image331
三(4-(三級丁基)苯基)鋶4,4,5,5,6,6-六氟-1,3,2-二噻𠯤烷-2-1,1,3,3-四氧化物或雙((三氟甲基)磺醯基)醯胺;
Figure 02_image333
1-(4-(三級丁基)苯基)六氫硫代吡喃鎓4,4,5,5,6,6-六氟-1,3,2-二噻𠯤烷-2-1,1,3,3-四氧化物(1-(4-(tert-butyl)phenyl)hexahydrothiopyrylium 4,4,5,5,6,6-hexafluoro-1,3,2-dithiazinan-2-ide 1,1,3,3-tetraoxide)或雙((三氟甲基)磺醯基)醯胺;
Figure 02_image335
1-(4-(三級丁基)苯基)四氫-1H-噻吩-1-鎓4,4,5,5,6,6-六氟-1,3,2-二噻𠯤烷-2-1,1,3,3-四氧化物或雙((三氟甲基)磺醯基)醯胺;及
Figure 02_image337
2,4,6-三異丙基苯磺醯基疊氮化物。
然而,在曝光於合適的輻射下時能夠使本發明中所使用之通式(I)的有機鈀化合物活化之任意其他已知光酸產生劑亦能夠用於本發明的組成物中。所有該等化合物均為本發明的一部分。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組成物進一步包含光敏劑化合物,其在本發明中所使用之光酸產生劑的存在下將組成物曝光於合適的輻射下時會進一步促進活性觸媒的形成。因此,使光酸產生劑和/或通式(I)的有機鈀化合物活化之任意合適的敏化劑化合物均能夠用於本發明的組成物中。該等合適的敏化劑化合物包括蒽、菲、䓛、苯并芘、苊、紅熒烯、芘、氧雜蒽酮、陰丹士林、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及該等的混合物。在一些例示性實施形態中,合適的敏化劑組分包括通式(XIII)的化合物或通式(XIV)的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339
(XIII)
Figure 02_image341
(XIV)
其中,R 44、R 45及R 46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氫、鹵素、羥基、NO 2、NH 2、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12)烷基、(C 3-C 12)環烷基、(C 6-C 12)雙環烷基、(C 7-C 14)三環烷基、(C 6-C 10)芳基、(C 6-C 10)芳基(C 1-C 3)烷基、(C 1-C 12)烷氧基、(C 3-C 12)環烷氧基、(C 6-C 12)雙環烷氧基、(C 7-C 14)三環烷氧基、(C 6-C 10)芳氧基(C 1-C 3)烷基、(C 6-C 10)芳氧基、C(O)(C 1-C 6)烷基、COOH、C(O)O(C 1-C 6)烷基及SO 2(C 6-C 10)芳基之群組;
R 47及R 48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12)烷基、(C 3-C 12)環烷基、(C 6-C 12)雙環烷基、(C 7-C 14)三環烷基、(C 6-C 10)芳基及(C 6-C 10)芳基(C 1-C 3)烷基之群組。 通式(XIII)的化合物或通式(XIV)的化合物的代表性例子可以無任何限制地例舉以下:
Figure 02_image343
1-氯-4-甲氧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
Figure 02_image345
1-氯-4-乙氧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
Figure 02_image347
1-氯-4-丙氧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由Lambson公司以CPTX的品名銷售);
Figure 02_image349
1-氯-2-丙氧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
Figure 02_image351
1-氯-2-乙氧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
Figure 02_image353
1-氯-2-甲氧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
Figure 02_image355
1-氯-4-甲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
Figure 02_image357
1-氯-4-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
Figure 02_image359
1-氯-4-苯氧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
Figure 02_image361
2-氯代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CTX);
Figure 02_image363
2-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ITX);
Figure 02_image365
4-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
Figure 02_image367
9,10-二甲氧基蒽(DMA);
Figure 02_image369
9,10-二乙氧基蒽(DEA);及
Figure 02_image371
9,10-二丁氧基蒽(DBA)。
其他合適的光敏劑化合物包括各種經取代和未經取代之啡噻𠯤衍生物,例如:
Figure 02_image373
啡噻𠯤。
通常,光敏劑從輻射光源吸收能量並將該能量轉移到所需之基板/反應物中,該光敏劑在本發明中為用於本發明的組成物中的光酸產生劑。在一些實施形態中,通式(II)的化合物或通式(III)的化合物能夠在電磁輻射的特定波長(通常在約240nm~410nm的範圍內)下被活化。因此,在該電磁輻射下具有活性的任意化合物均能夠用於本發明的組成物中,該化合物在能夠使用本發明的組成物之各種製造方法(例如包括OLED或3D製造方法)中穩定。在一些實施形態中,使通式(II)或(III)的化合物活化之輻射波長為260nm。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使通式(II)或(III)的化合物活化之輻射波長為310nm。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使通式(II)或(III)的化合物活化之輻射波長為365nm。在又一些實施形態中,使通式(II)或(III)的化合物活化之輻射波長為395nm。
在本發明的組成物中,能夠使用帶來預期結果之任意量的通式(I)的有機鈀化合物、通式(II)或(III)的光酸產生劑及通式(XIII)或(XIV)的光敏劑。通常,通式(IV)的單體與通式(I)的化合物的莫耳比在25,000:1~5,000:1或以下的範圍內。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通式(IV)的單體與通式(I)的化合物的莫耳比為10,000:1、15,000:1、20,000:1或超過30,000:1。應注意本說明書中記載之通式(IV)的單體可以包括通式(IV)的彼此不同的1種以上單體,並且可以進一步包括通式(XI)或(XII)的1種以上單體,因此,上述比例表示所使用的所有該種烯烴單體的合計莫耳量。同樣地,通式(I)的有機鈀化合物:通式(II)或(III)的光酸產生劑:通式(VIII)或(IX)的光敏劑的莫耳比在1:1:0.5~1:2:2或1:2:1或1:4:1、1:2:4、1:1:2、1:4:2的範圍內或在帶來預期效果之範圍內。
有利的是,現已發現使用合適的添加劑會進一步提高本發明的組成物的儲存穩定性。在一些實施形態中,該種儲存穩定性的延長可以為不存在添加劑的條件下的2倍。該種合適的添加劑可以選自包括以下之群組:
選自包括以下之群組中的化合物:
通式(V)的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375
(V);
其中Z 1、Z 2及Z 3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為((CH 2gO) h(CH 2g),其中g及h為2~4的整數;
通式(VI)的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377
(VI);
其中R 49、R 50、R 51及R 52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氫、甲基、乙基及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之群組;
通式(VII)的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379
(VII);
通式(VIII)的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381
(VIII);
其中j為6~16的整數;
R 53、R 54、R 56、R 57及R 58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氫、甲基、乙基及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之群組;
R 55選自包括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甲氧基、乙氧基及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氧基之群組;以及
通式(IX)的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383
(IX);
其中各m可以相同或不同,且為2~6的整數;
R 59為以下通式的基團:
Figure 02_image385
R 60、R 61、R 62、R 63、R 64及R 65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氫、甲基、乙基及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之群組;
通式(X)的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387
(X);
其中p為1~5的整數;
各R 66可以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鹵素、甲基、乙基及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及NR 67R 68之群組,其中各R 67及R 68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甲基、乙基及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之群組;
令人驚訝的是,現已發現藉由使用少量的通式(V)~(X)的1種以上添加劑,能夠使本發明的組成物穩定。通常,藉由使用通式(V)~(X)的任意添加劑,組成物的儲存壽命穩定性能夠從0天提高至數天。現已發現,藉由相對於2~4莫耳份的光酸產生劑,使用低至0.1莫耳份的任1種添加劑,本發明的組成物的穩定性在室溫下能夠提高高達7~14天。組成物的穩定性如何得到提高雖尚不明確,但推測藉由使用通式(V)~(X)的1種以上添加劑,能夠使光酸產生劑穩定。進一步假設,由光酸產生劑釋放之任意酸會被通式(V)~(X)的添加劑中和,藉此防止本說明書中使用之烯烴單體的任何過早聚合。
通式(V)~(X)的添加劑的量亦取決於所使用之添加劑的類型,因此該量可以根據在本發明的組成物中使用之添加劑的具體類型而改變。又,能夠使用的添加劑的混合物可以包含通式(V)~(X)的相同類型的1種以上添加劑或通式(V)~(X)的1種以上添加劑的混合物。該等添加劑中的一些亦在本領域中已知為容易獲得之市售品。例如,通式(VII)及(VIII)的添加劑已知為市售品。例如,通式(VII)的化合物與通式(VIII)的化合物的混合物為註冊商標TINUVIN ®292的市售品,係雙(1,2,2,6,6-五甲基哌啶-4-基)癸二酸酯及1,2,2,6,6-五甲基哌啶-4-基癸二酸甲酯。通式(VI)的化合物、1,8-雙(二甲胺基)-萘為註冊商標Proton Sponge ®的市售品。同樣地,本說明書中記載之通式(V)~(X)的各種其他化合物為市售品,並且通常用作光穩定劑,尤其紫外線(UV)。具體而言,在曝光於光下以形成穩定的氮氧自由基時,通式(V)~(X)的化合物藉由與氧結合而起到UV保護劑的作用。因此,通式(V)~(X)的化合物對本發明的組成物提供額外的益處。
因此,在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組成物包含通式(V)的1種以上化合物,其對組成物提供提高的穩定性,因此該等的儲存壽命穩定性在室溫下從1週提高至2週以上。通式(V)的化合物通常已知為穴狀配位子,並且以下進一步記載適合在本發明的組成物中作為添加劑之各種穴狀配位子。相對於使用2~4莫耳份的光酸產生劑,通式(V)的化合物的使用量能夠在0.05莫耳份~0.5莫耳份範圍內變化。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相對於使用2~4莫耳份的光酸產生劑,通式(V)的化合物的使用量可高於0.5莫耳份,例如1莫耳份。
在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組成物包含通式(VI)的1種以上化合物,其對組成物提供提高的穩定性,因此該等的儲存壽命穩定性在室溫下從1週提高至5週以上。在一些實施形態中,藉由在本發明的組成物中將通式(VI)的化合物用作添加劑,儲存壽命穩定性能夠提高至4個月。相對於使用2~4莫耳份的光酸產生劑,通式(VI)的化合物的使用量能夠在0.005莫耳份~0.5莫耳份範圍內變化。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相對於使用2~4莫耳份的光酸產生劑,通式(VI)的化合物的使用量可高於0.5莫耳份,例如1莫耳份。
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組成物包含通式(VII)的1種以上化合物,其對組成物提供提高的穩定性,因此該等的儲存壽命穩定性在室溫下從7天提高至80天以上。在一些實施形態中,藉由在本發明的組成物中將通式(VII)的化合物用作添加劑,儲存壽命穩定性能夠提高至8個月。相對於使用2~4莫耳份的光酸產生劑,通式(VII)的化合物的使用量能夠在0.005莫耳份~1莫耳份範圍內變化。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相對於使用2~4莫耳份的光酸產生劑,通式(VII)的化合物的使用量可高於1莫耳份,例如2莫耳份。在一些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添加劑為通式(VII)的化合物與通式(VIII)的化合物的混合物。
在一些實施形態中,通式(IX)的化合物在本發明的組成物中用作添加劑。通式(IX)的例示性化合物為:
Figure 02_image383
(IX);
其中,m為3,R 59為以下通式的基團:
Figure 02_image390
並且為BASF公司的註冊商標CHIMASSORB ®119的市售品。
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組成物包含通式(X)的1種以上化合物,其對組成物提供提高的穩定性,因此該等的儲存壽命穩定性在室溫下從7天提高至80天以上。相對於使用2~4莫耳份的光酸產生劑,通式(X)的化合物的使用量能夠在0.005莫耳份~1莫耳份範圍內變化。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相對於使用2~4莫耳份的光酸產生劑,通式(X)的化合物的使用量可高於1莫耳份,例如2莫耳份。
通式(V)的化合物的非限定性例子包括以下:
Figure 02_image392
4,7,13,16,21,24-六氧雜-1,10-二吖雙環[8.8.8]二十六烷(穴狀配位子222);
Figure 02_image394
4,7,13,16,21-五氧雜-1,10-二吖雙環[8.8.5]二十三烷(穴狀配位子221);及
Figure 02_image396
4,7,13,18-四氧雜-1,10-二吖雙環[8.5.5]二十烷(穴狀配位子211)。
通式(VI)的化合物的非限定性例子包括以下:
Figure 02_image398
1,8-雙(二甲胺基)萘(Proton Sponge ®);及
Figure 02_image400
1,8-雙(二乙胺基)萘。
通式(VII)的化合物的非限定性例子包括以下:
Figure 02_image402
雙(1,2,2,6,6-五甲基哌啶-4-基)辛二酸酯;
Figure 02_image404
雙(1,2,2,6,6-五甲基哌啶-4-基)癸二酸酯(HALS-1);
Figure 02_image406
雙(2,2,6,6-四甲基-1-(辛氧基)哌啶-4-基)癸二酸酯(HALS-2);及
Figure 02_image408
1-(1,2,2,6,6-五甲基哌啶-4-基)10-(1,2,2-三乙基-6,6-二甲基哌啶-4-基)癸二酸酯。
通式(VIII)的化合物的非限定性例子包括以下:
Figure 02_image410
(1,2,2,6,6-五甲基哌啶-4-基)癸二酸甲酯;及
Figure 02_image412
1-乙基10-(1-乙基-2,2,6,6-四甲基哌啶-4-基)癸二酸酯。
通式(IX)的化合物的非限定性例子包括以下: 2,6-二-三級丁基吡啶(DBP); 4-甲基-2,6-二-三級丁基吡啶; 4-二甲胺基吡啶(DMAP);及 3-溴吡啶(BP)。
有利的是,進而發現根據本發明之組成物在曝光於合適的光化輻射(UV輻射)下時會形成實質上透明的膜。換言之,本發明的組成物在曝光於光化輻射下時,單體進行本體聚合而形成對可見光實質上透明的膜。亦即,大部分可見光會透射膜。在一些實施形態中,由本發明的組成物形成之該種膜顯示出90%以上的可見光透射率。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由本發明的組成物形成之該種膜顯示出95%以上的可見光透射率。又,應注意能夠利用適於進行該本體聚合之任意光化輻射,例如,曝光於波長200nm~400nm的光化輻射下。然而,亦能夠利用任意超過400nm的輻射。在一些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光化輻射的波長為250nm、295nm、360nm、395nm或超過400nm。
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組成物在曝光於合適的光化輻射下並加熱時進行本體聚合以形成實質上透明的膜。在又一實施形態中,在50℃~100℃的溫度下曝光於合適的UV輻射下時,本發明的組成物會進行本體聚合以形成實質上透明的膜。
因此,本發明的例示性組成物可以無任何限制地例舉以下: 5-苯乙基雙環[2.2.1]庚-2-烯(PENB)、Pd775、4,4’-二-C 10-C 13-烷基衍生物、四(2,3,4,5,6-五氟苯基)硼酸鹽(PAG1)及2-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ITX); 5-癸基雙環[2.2.1]庚-2-烯(DecNB)、Pd775、4,4’-二-C 10-C 13-烷基衍生物、四(2,3,4,5,6-五氟苯基)硼酸鹽(PAG1)及2-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ITX); 5-苯乙基雙環[2.2.1]庚-2-烯(PENB)、Pd775、4,4’-二-C 10-C 13-烷基衍生物、四(2,3,4,5,6-五氟苯基)硼酸鹽(PAG1)、1,8-雙(二甲胺基)-萘(Proton Sponge)及2-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ITX); 5-癸基雙環[2.2.1]庚-2-烯(DecNB)、Pd775、4,4’-二-C 10-C 13-烷基衍生物、四(2,3,4,5,6-五氟苯基)硼酸鹽(PAG1)、1,8-雙(二甲胺基)-萘(Proton Sponge)及2-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ITX); 5-苯乙基雙環[2.2.1]庚-2-烯(PENB)、Pd775、4,4’-二-C 10-C 13-烷基衍生物、四(2,3,4,5,6-五氟苯基)硼酸鹽(PAG1)、4,7,13,16,21,24-六氧雜-1,10-二吖雙環[8.8.8]二十六烷(穴狀配位子222)及2-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ITX); 5-苯乙基雙環[2.2.1]庚-2-烯(PENB)、Pd775、4,4’-二-C 10-C 13-烷基衍生物、四(2,3,4,5,6-五氟苯基)硼酸鹽(PAG1)、2,6-二-三級丁基吡啶(DBP)及2-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ITX); 5-苯乙基雙環[2.2.1]庚-2-烯(PENB)、Pd775、4,4’-二-C 10-C 13-烷基衍生物、四(2,3,4,5,6-五氟苯基)硼酸鹽(PAG1)、4-二甲胺基吡啶(DMAP)及2-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ITX); 5-苯乙基雙環[2.2.1]庚-2-烯(PENB)、Pd775、4,4’-二-C 10-C 13-烷基衍生物、四(2,3,4,5,6-五氟苯基)硼酸鹽(PAG1)、3-溴吡啶(BP)及2-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ITX); 5-苯乙基雙環[2.2.1]庚-2-烯(PENB)、Pd775、4,4’-二-C 10-C 13-烷基衍生物、四(2,3,4,5,6-五氟苯基)硼酸鹽(PAG1)、雙(1,2,2,6,6-五甲基哌啶-4-基)癸二酸酯(HALS-1)及2-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ITX); 5-苯基雙環[2.2.1]庚-2-烯(PhNB)、5-己基雙環[2.2.1]庚-2-烯(HexNB)、Pd775、4,4’-二-C 10-C 13-烷基衍生物、四(2,3,4,5,6-五氟苯基)硼酸鹽(PAG1)、雙(1,2,2,6,6-五甲基哌啶-4-基)癸二酸酯(HALS-1)及2-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ITX); 5-癸基雙環[2.2.1]庚-2-烯(DecNB)、Pd775、4,4’-二-C 10-C 13-烷基衍生物、四(2,3,4,5,6-五氟苯基)硼酸鹽(PAG1)、2,6-二-三級丁基吡啶(DBP)及2-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ITX); 5-癸基雙環[2.2.1]庚-2-烯(DecNB)、Pd775、4,4’-二-C 10-C 13-烷基衍生物、四(2,3,4,5,6-五氟苯基)硼酸鹽(PAG1)、雙(1,2,2,6,6-五甲基哌啶-4-基)癸二酸酯(HALS-1)及2-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ITX); 5-癸基雙環[2.2.1]庚-2-烯(DecNB)、Pd775、4,4’-二-C 10-C 13-烷基衍生物、四(2,3,4,5,6-五氟苯基)硼酸鹽(PAG1)、雙(2,2,6,6-四甲基-1-(辛氧基)哌啶-4-基)癸二酸酯(HALS-2)及2-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ITX);及 5-十六基雙環[2.2.1]庚-2-烯(HexadecylNB)、5-苯乙基雙環[2.2.1]庚-2-烯(PENB)、Pd775、4,4’-二-C 10-C 13-烷基衍生物、四(2,3,4,5,6-五氟苯基)硼酸鹽(PAG1)、雙(2,2,6,6-四甲基-1-(辛氧基)哌啶-4-基)癸二酸酯(HALS-2)及2-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ITX);
在本發明的又一態樣中,提供一種用於形成實質上透明的膜之套組。在該套組中分配有本發明的組成物。因此,在一些實施形態中,在所提供之套組中分散有1種以上烯烴單體;本說明書中記載之通式(I)的有機鈀化合物;本說明書中記載之通式(II)或(III)的光酸產生劑;及通式(XIII)或(XIV)的光敏劑。另外,該套組可以包含本說明書中記載之通式(V)~(X)的1種以上化合物作為穩定劑。在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套組包含通式(IV)的1種以上單體,亦可以與通式(XI)或(XII)的1種以上單體組合以獲得期望的結果和/或預期目的。
在一些實施形態中,上述套組包含通式(IV)的1種以上單體和通式(XI)或(XII)的1種以上單體。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套組包含至少2種單體,其中第一單體作為第二單體的溶劑。在該實施形態中,能夠使用本說明書中記載之通式(IV)、(XI)或(XII)的任意單體。能夠改變包括在該等實施形態中的2種單體的莫耳比,可以在1:99~99:1或10:90~90:10、20:80~80:20、30:70~70:30、60:40~40:60或50:50等範圍內。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該套組可以包含分散有2種單體之組成物,其中一單體可以為通式(IV)的單體且另一單體為通式(XI)的單體。另外,通式(XI)的單體完全溶解於通式(IV)的單體中,以在室溫下形成透明溶液。在一些實施形態中,單體混合物可以在進行本體聚合之前在稍高的溫度,例如30℃或40℃或50℃下變成透明溶液。
在本發明的該實施形態的另一態樣中,本發明的套組僅在合適的光化輻射下曝光足夠長時間時進行本體聚合以形成聚合物膜。亦即,將本發明的組成物倒在需要封裝之表面或基板上,並曝光於合適的輻射下,以使單體進行聚合而形成可以維持透明膜形態的固體透明聚合物。
通常,如上所述,該種聚合能夠在如265nm、315nm、365nm或395nm等各種波長的光化輻射下進行。可藉由加熱進一步促進本體聚合,加熱能夠分階段進行,例如分別經5分鐘加熱至40℃或50℃或60℃,並且可根據需要進一步加熱至70℃,可以加熱如5分鐘~15分鐘等各種時間長度。藉由實施本發明,能夠在該種基板上獲得實質上透明的聚合物膜。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實質上透明的膜”係指由本發明的組成物形成之膜在可見光下為光學透明的。因此,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形態中,該種膜具有至少90%的可見光透射率,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由本發明的組成物形成之膜顯示出至少95%的可見光透射率。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形態中,本說明書中記載之套組包含組成物,該組成物進一步包含選自以上所述之通式(XI)的單體或通式(XII)的單體中的1種以上單體。又,本說明書中記載之通式(XI)或(XII)的任意單體能夠根據預期用途的性質、以任意所需量用於該實施形態中。
在一些實施形態中,本說明書中記載之套組包含以上所述之各種例示性組成物。
在本發明的另一態樣中,亦提供一種形成用於製造各種光電裝置之實質上透明的膜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形成均質透明組成物之步驟,該組成物包含可以與通式(XI)或(XII)的1種以上單體結合之通式(IV)的1種以上單體;通式(I)的有機鈀化合物;通式(II)或(III)的光酸產生劑;通式(XIII)或(XIV)的光敏劑;及根據需要的選自包括通式(V)~(X)的化合物之群組中的1種以上化合物;
用該組成物塗佈合適的基板或者將該組成物倒在合適的基板上以形成膜之步驟;及
將膜曝光於合適的光化輻射下,以引發單體聚合之步驟。
用本發明的組成物塗佈所需基板而形成膜之步驟能夠藉由旋塗等本說明書中記載和/或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任何塗佈步驟來實施。其他合適的塗佈方法無任何限制地包括噴塗、刮刀塗佈、彎月面塗佈、噴墨塗佈及狹縫塗佈。亦能夠將混合物倒在基板上以形成膜。合適的基板包括可用於電氣、電子或光電裝置之任何合適的基板,例如半導體基板、陶瓷基板、玻璃基板。
接著,將經塗佈之基板烘烤亦即加熱以促進本體聚合,例如加熱至50℃~100℃的溫度約1~60分鐘,亦能夠利用其他合適的溫度和時間。在一些實施形態中,將基板在約60℃~約90℃的溫度下烘烤2分鐘~10分鐘。在另一些實施形態中,將基板在約60℃~約90℃的溫度下烘烤5分鐘~20分鐘。
然後,使用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任何方法評估如此形成之膜的光學性質。例如,膜在可見光譜中的折射率能夠藉由橢圓偏光術(ellipsometry)測定。能夠藉由目視觀察來確定膜的光學性能。定量透明度%能夠藉由可見光譜測定。通常,根據本發明形成之膜顯示出優異之光學透明性質,並且如本說明書中所記載,能夠調整為所需折射率。
因此,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形態中,亦提供一種藉由本說明書中記載之組成物的本體聚合獲得之光學透明膜。在另一實施形態中,提供一種包含本說明書中記載之本發明的透明膜之光電裝置。
在又一些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組成物亦能夠用於各種光誘導奈米壓印微影技術(NIL)中,例如UV-NIL。例如,本發明的組成物能夠用於各種光硬化轉印技術。通常,在該等應用中,將本發明的組成物適當地置於基板(例如,藉由塗佈或類似方法)上,接著覆蓋合適的印模(stamp)並曝光於輻射下,藉此將本發明的組成物硬化成固體。然後,移除印模以獲得奈米壓印膜。例如,該種基板能夠包括主數位光碟(DVD)。
令人驚訝的是,現已發現,在本發明的該態樣中,藉由正確選擇本說明書中記載之可以與通式(XI)或(XII)的1種以上單體結合之通式(IV)的單體、通式(I)的有機鈀化合物、光酸產生劑、光敏劑及根據需要的通式(V)~(X)的1種以上化合物能夠形成具備特有性質之本發明的該態樣之組成物。因此,在本發明的該態樣的一些實施形態中,如此形成之組成物顯示出更長的儲存穩定性,可以在環境溫度或高達60℃的溫度下儲存4個月以上。本發明的該態樣的組成物更容易利用包括噴墨及其他塗佈方法之任意已知步驟在合適的基板上進行噴墨及塗佈。
在以下實施例中,對本發明的一些化合物/單體、聚合物及組成物的製備和使用方法進行詳細說明。具體製備方法在上述一般性說明的製備方法的範圍內,並且用於例示該等一般製備方法。實施例僅用於說明的目的,並不意圖限制本發明的範圍。在實施例和整個說明書中使用的單體與觸媒的比例為莫耳比。 [實施例]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以下縮寫為用於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形態中所採用之一些化合物、儀器和/或方法: PENB:5-苯乙基雙環[2.2.1]庚-2-烯; DecNB:5-癸基雙環[2.2.1]庚-2-烯; Pd775:本說明書中記載之有機鈀化合物的一例; Pd879:本說明書中記載之有機鈀化合物的一例; Pd680:(六氟乙醯丙酮)鈀 2三-異丙基膦; PAG1:4,4’-二-C 10-C 13-烷基衍生物、四(2,3,4,5,6-五氟苯基)硼酸鹽; ITX:4-異丙基硫雜蒽酮(4-isopropylthioxanthone); HALS-2:雙(2,2,6,6-四甲基-1-(辛氧基)吡啶-4-基)癸二酸酯; cP:厘泊; DSC:微差掃描熱量法; TGA:熱重分析法。
本說明書中使用之各種單體可以為市售品或能夠按照美國專利申請第9,944,818號中所記載之步驟容易地製備。
通式(I)的各種有機鈀化合物能夠按照實施例A中說明的步驟容易地製備。實施例B提供製備與通式(I)的化合物相似的例子,但並不提供與通式(I)的化合物相同的益處。
實施例A
Pd775的合成
在-70℃下,向六氟乙醯丙酮鈀(0.5g,0.96mmol)溶解於甲苯(5mL)中的溶液添加了二-環己基-三級丁基膦(0.24g,0.96mmol)溶解於甲苯(2mL)中的溶液。將該混合物攪拌了15分鐘。然後,將該混合物加熱至環境溫度並攪拌了2小時。對該混合物進行濃縮,將殘留物用冷戊烷清洗來獲得了紅色固體。產率為0.54g。 1H NMR(CDCl 3,500 MHz):δ 1.28(m,8H),1.48(d,9H),1.75(m,10H),2.23(m,4H),5.96(s,2H), 19F NMR(CDCl 3,470 MHz):-74.97, 31P NMR(CDCl 3,202 MHz):δ 55.32。
實施例B
Pd879的合成
除了使用二-金剛烷基-正丁基膦(0.34g,0.961mmol)以外,基板上遵循了實施例A的步驟。產率為0.57g。 1H NMR(CDCl 3,500 MHz):δ 0.91(t,3H),1.27(m,2H)1.31(m,2H),1.73(m,14H),1.97(s,6H),2.30(s,12H),5.96(s,2H), 19F NMR(CDCl 3,470 MHz):-74.97(m), 31P NMR(CDCl 3,202 MHz):δ 50.88。
以下實施例1~4顯示,本發明的組成物在室溫至40℃下至少90天相當穩定,然而卻在合適的溫度條件下曝光於UV輻射下時容易進行本體聚合。
實施例1
本發明的組成物的儲存壽命穩定性及本體聚合
在玻璃瓶中,將Pd775(1莫耳份)與PAG1(4莫耳份)及ITX(2莫耳份)混合,之後溶解於PENB(5000莫耳份)中,由此形成透明溶液。然後,將該溶液在室溫下,曝光於UV光下4秒(395nm,1J/cm 2)。如亦藉由DSC、TGA所確認,該溶液在幾分鐘內變成固體的情況表明單體已聚合。根據TGA測試,UV曝光之後,藉由等溫TGA(在100℃下1小時)確認之固體殘留率>97%。藉由動態TGA(20℃/分鐘)確認到的Td 5為324℃(在該溫度下,聚合物的質量損失率為5重量%)。UV-DS研究表明,該等組成物在UV曝光4秒後均示出放熱峰,並在UV曝光之後繼續放熱。在反應時間5分鐘內,所測定的焓變量為348J/g。
將1份組成物儲存於室溫,而另1份儲存於40℃。2份組成物在室溫或40℃下儲存90天後仍保持黏度變化最小且顯示出相似的放熱之液態。
實施例2
在玻璃瓶中,將Pd775(1莫耳份)、PAG1(4莫耳份)及ITX(1莫耳份)溶解於DecNB(5000莫耳份)中而形成透明溶液。然後,將該溶液在室溫下,曝光於UV光下4秒(2J/cm 2,395nm)。如進一步藉由TGA及UV-DSC所確認,溶液在5分鐘內變成固體的情況表明單體已聚合。UV曝光之後,藉由等溫TGA(在100℃下1小時)確認之固體殘留率為~98%。UV-DSC(2J/cm 2,400nm,30℃)研究表明,該組成物在UV曝光4秒後顯示出放熱峰(328J/g)。然後,在室溫及40℃下儲存組成物的未曝光部分並隨著時間的推移監測黏度。在室溫及40℃下儲存50天之後,組成物保持為自由流動的液體。
實施例3~4
使用Pd775或Pd879,在70℃下進行DecNB的本體聚合
在玻璃瓶中,將Pd775或Pd879(1莫耳份)、PAG1(4莫耳份)及ITX(1莫耳份)溶解於DecNB(5000莫耳份)中而形成透明溶液。將各組成物經2分鐘預熱至70℃,之後曝光於UV光下4秒(2J/cm 2,395nm)。如進一步藉由TGA(在100℃下等溫1小時)及UV-DSC(2J/cm 2,400nm,70℃)所確認,各組成物在1分鐘內變成硬質固體的情況表明單體已聚合。將結果示於表1。
表1
實施例編號 觸媒 5分鐘內的焓變量(J/g) 殘留率 (TGA,在100℃下1小時)
實施例3 Pd775 377 99%
實施例4 Pd879 369 99%
比較例1~2
使用Pd680之PENB或DecNB的本體聚合
在單獨的玻璃瓶中,將Pd680(1莫耳份)與PAG1(4莫耳份)、ITX(對於DecNB為1莫耳份,對於PENB為2莫耳份)混合並溶解於PENB或DecNB(5000莫耳份)中,由此形成透明溶液。然後,將該溶液在室溫下,曝光於UV光下4秒(395nm,1或2J/cm 2)。如亦藉由DSC、TGA所確認,2種溶液在幾分鐘(<5分鐘)內均變成固體的情況表明單體已聚合。在TGA測試中,藉由等溫TGA(100℃下1小時)確認之所有組成物在UV曝光後的固體殘留率為>96%。UV-DSC研究表明,所有組成物在UV曝光4秒後均示出放熱峰,並在UV曝光之後繼續放熱。在反應時間5分鐘內,測定焓變量以比較各組成物的反應性。將所測定之TGA及焓數據示於表1。在室溫或40℃下儲存比較例1~2的各組成物,並記錄膠化時間以比較使用期限。將結果示於表2。根據表2所示之數據可知,先前文獻中記載之化合物如Pd680由於即使在室溫下儲存時仍會進行聚合,因此不會提供更長的儲存壽命,在比較例2中,組成物在室溫下儲存時45天之後膠化,在40℃下儲存時18天內膠化。在比較例1的情況下,組成物即使在室溫下65天之後仍保持穩定,但在40℃下儲存時則43天內膠化。因此,本發明的組成物遠優於文獻中記載之組成物。
表2
實施例編號 觸媒 單體 UV 劑量(J/cm 2 Td 5(℃) 等溫TGA (殘留率%) 放熱 (J/g) RT下的儲存壽命 40℃下的儲存壽命
比較例1 Pd680 PENB 1 377 98 307 >65天 43天
比較例2 Pd680 DecNB 2 n.m. 99 395 45天 18天
n.m.:未測定
Figure 02_image414
Pd680,其中iPr為異丙基。
藉由一些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但不應解釋為受其限制,而應理解為本發明包括如上記載之一般範圍。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和範圍的條件下,可以進行各種修改。
Figure 111124085-A0101-11-0002-1

Claims (20)

  1. 一種組成物,其包含: a)1種以上烯烴單體; b)通式(I)的有機鈀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001
    (I) 其中: x為1~6; y為2x+1; 其中R 1、R 2及R 3中的至少1個為選自包括三級支鏈(C 4-C 8)烷基、(C 1-C 4)烷基(C 5-C 7)環烷基及(C 8-C 12)三環烷基之群組中的三級烷基;或 其中R 1、R 2及R 3中的至少2個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二級支鏈(C 3-C 8)烷基及(C 5-C 7)環烷基之群組;並且 其餘R 1、R 2及R 3選自包括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8)烷基及(C 5-C 7)環烷基之群組; c)光酸產生劑,其選自包括以下化合物之群組: 通式(II)的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417
    (II); 通式(III)的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419
    (III) 其中: a為0~5的整數; An
    Figure 03_image421
    選自包括Cl
    Figure 03_image423
    、Br
    Figure 03_image425
    、I
    Figure 03_image427
    、BF 4
    Figure 03_image429
    、四(五氟苯基)硼酸鹽、四(3,5-雙(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鹽、四(2-氟苯基)硼酸鹽、四(3-氟苯基)硼酸鹽、四(4-氟苯基)硼酸鹽、四(3,5-二氟苯基)硼酸鹽、四(2,3,4,5-四氟苯基)硼酸鹽、四(3,4,5,6-四氟苯基)硼酸鹽、四(3,4,5-三氟苯基)硼酸鹽、甲基三(全氟苯基)硼酸鹽、乙基三(全氟苯基)硼酸鹽、苯基三(全氟苯基)硼酸鹽、四(1,2,2-三氟乙烯基)硼酸鹽、四(4-三-1-丙基矽基四氟苯基)硼酸鹽、四(4-二甲基-三級丁基矽基四氟苯基)硼酸鹽、(三苯基矽氧基)三(五氟苯基)硼酸鹽、(辛氧基)三(五氟苯基)硼酸鹽、四[3,5-雙[1-甲氧基-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苯基]硼酸鹽、四[3-[1-甲氧基-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5-(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鹽及四[3-[2,2,2-三氟-1-(2,2,2-三氟乙氧基)-1-(三氟甲基)-乙基]-5-(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鹽、PF 6
    Figure 03_image430
    、SbF 6
    Figure 03_image431
    、n-C 4F 9SO 3
    Figure 03_image433
    、CF 3SO 3
    Figure 03_image435
    及p-CH 3(C 6H 4)-SO 3
    Figure 03_image436
    之群組; R 4、R 5、R 6、R 7及R 8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鹵素、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C 3-C 12)環烷基、(C 6-C 12)雙環烷基、(C 7-C 14)三環烷基、(C 6-C 10)芳基、(C 6-C 10)芳基(C 1-C 3)烷基、(C 1-C 12)烷氧基、(C 3-C 12)環烷氧基、(C 6-C 12)雙環烷氧基、(C 7-C 14)三環烷氧基、(C 6-C 10)芳氧基(C 1-C 3)烷基、(C 6-C 10)芳氧基、(C 6-C 10)硫代芳基、(C 1-C 6)烷醯基(C 6-C 10)硫代芳基、(C 1-C 6)烷氧基(C 6-C 10)芳醯基(C 1-C 6)烷基及(C 6-C 10)硫代芳基-(C 6-C 10)二芳基鋶鹽之群組;以及 d)光敏劑。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組成物,其中 前述烯烴單體為通式(IV)的單體:
    Figure 03_image437
    (IV) 其中: m為0、1或2的整數;
    Figure 03_image439
    為單鍵或雙鍵; R 9、R 10、R 11及R 12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氫、鹵素、烴基或鹵代烴基之群組,上述烴基或鹵代烴基選自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16)烷基、全氟(C 1-C 12)烷基、(C 3-C 12)環烷基、(C 6-C 12)雙環烷基、(C 7-C 14)三環烷基、(C 6-C 10)芳基、(C 6-C 10)芳基(C 1-C 6)烷基、全氟(C 6-C 10)芳基、全氟(C 6-C 10)芳基(C 1-C 6)烷基、甲氧基、乙氧基、直鏈或支鏈(C 3-C 16)烷氧基、環氧(C 1-C 10)烷基、環氧(C 1-C 10)烷氧基(C 1-C 10)烷基、環氧(C 3-C 10)環烷基、全氟(C 1-C 12)烷氧基、(C 3-C 12)環烷氧基、(C 6-C 12)雙環烷氧基、(C 7-C 14)三環烷氧基、(C 6-C 10)芳氧基、(C 6-C 10)芳基(C 1-C 6)烷氧基、全氟(C 6-C 10)芳氧基、全氟(C 6-C 10)芳基(C 1-C 3)烷氧基、 通式(A)的基團: -Z-Aryl                         (A); 通式(A1)的基團:
    Figure 03_image441
    (A1); 通式(A2)的基團:
    Figure 03_image034
    (A2); 通式(A3)的基團:
    Figure 03_image443
    (A3);及 通式(A4)的基團:
    Figure 03_image037
    (A4); 其中: Z選自包括以下之群組: O、CO、C(O)O、OC(O)、OC(O)O、S、(CR 17R 18b、O(CR 17R 18b、(CR 17R 18bO、C(O)(CR 17R 18b、(CR 17R 18bC(O)、C(O)O(CR 17R 18b、(CR 17R 18bC(O)O、OC(O)(CR 17R 18b、(CR 17R 18bOC(O)、(CR 17R 18bOC(O)O、(CR 17R 18bOC(O)O(CR 17R 18b、OC(O)O(CR 17R 18b、S(CR 17R 18b、(CR 17R 18bS、(SiR 17R 18b、O(SiR 17R 18b、(SiR 17R 18bO,其中, R 17及R 18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氫、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12)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6-C 14)芳基、甲氧基、乙氧基、直鏈或支鏈(C 3-C 6)烷氧基、(C 2-C 6)醯基、(C 2-C 6)醯氧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6-C 14)芳氧基; b為0~12的整數; 芳基選自包括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聯苯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萘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聯三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蒽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茀基之群組,其中上述取代基選自包括鹵素、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6)烷基、全氟(C 1-C 12)烷基、(C 3-C 12)環烷基、(C 6-C 10)芳基、(C 6-C 10)芳基(C 1-C 6)烷基、全氟(C 6-C 10)芳基、全氟(C 6-C 10)芳基(C 1-C 6)烷基、甲氧基、乙氧基、直鏈或支鏈(C 3-C 16)烷氧基、全氟(C 1-C 12)烷氧基、(C 3-C 12)環烷氧基、(C 6-C 10)芳氧基、(C 6-C 10)芳基(C 1-C 6)烷氧基、全氟(C 6-C 10)芳氧基及全氟(C 6-C 10)芳基(C 1-C 3)烷氧基之群組; k為1~12的整數; R 13、R 14及R 15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氫、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12)烷基、全氟(C 1-C 12)烷基、甲氧基、乙氧基、直鏈或支鏈(C 3-C 12)烷氧基、(C 3-C 12)環烷基、(C 6-C 12)雙環烷基、(C 7-C 14)三環烷基、(C 6-C 10)芳基、(C 6-C 10)芳基(C 1-C 6)烷基、全氟(C 6-C 10)芳基及全氟(C 6-C 10)芳基(C 1-C 6)烷基之群組;或者 R 13和R 14與該等所連接之居間碳原子一同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5-C 14)單環、(C 5-C 14)雙環或(C 5-C 14)三環;並且亞芳基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價(C 6-C 14)芳基;或者 R 9及R 10中的1個、R 11及R 12中的1個與該等所連接之碳原子一同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5-C 14)單環、(C 5-C 14)雙環或(C 5-C 14)三環。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組成物,其中 前述組成物以1:99~99:1的莫耳比包含前述通式(IV)的2種不同單體,並且前述組成物為具有100cP以下黏度之透明液體。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組成物,其中 前述組成物在曝光於合適的光化輻射下時形成實質上透明的膜,並且前述膜具有90%以上的可見光透射率。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組成物,其中 前述通式(I)的有機鈀化合物選自包括如下之群組:
    Figure 03_image263
    Pd775,其中cy為環己基,tBu為三級丁基;
    Figure 03_image265
    Pd694,其中iPr為異丙基,tBu為三級丁基;
    Figure 03_image267
    Figure 03_image269
    Figure 03_image271
    Figure 03_image273
    Figure 03_image275
    ;及
    Figure 03_image277
    Pd879,其中Ad為金剛烷基,nBu為正丁基。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組成物,其進一步包含選自包括以下之群組中的化合物: 通式(V)的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375
    (V); 其中Z 1、Z 2及Z 3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為((CH 2gO) h(CH 2g),其中g及h為2~4的整數; 通式(VI)的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377
    (VI); 其中R 49、R 50、R 51及R 52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氫、甲基、乙基及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之群組; 通式(VII)的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379
    (VII); 通式(VIII)的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381
    (VIII); 其中j為6~16的整數; R 53、R 54、R 56、R 57及R 58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氫、甲基、乙基及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之群組; R 55選自包括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甲氧基、乙氧基及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氧基之群組;以及 通式(IX)的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383
    (IX); 其中各m可以相同或不同,且為2~6的整數; R 59為以下通式的基團:
    Figure 03_image385
    R 60、R 61、R 62、R 63、R 64及R 65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氫、甲基、乙基及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之群組; 通式(X)的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387
    (X); 其中p為1~5的整數; 各R 66可以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鹵素、甲基、乙基及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及NR 67R 68之群組,其中各R 67及R 68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甲基、乙基及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之群組。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組成物,其中 前述通式(V)的化合物、前述通式(VI)的化合物、前述通式(VII)的化合物、前述通式(VIII)的化合物或前述通式(IX)的化合物選自包括以下之群組:
    Figure 03_image392
    4,7,13,16,21,24-六氧雜-1,10-二吖雙環[8.8.8]二十六烷(穴狀配位子222);
    Figure 03_image394
    4,7,13,16,21-五氧雜-1,10-二吖雙環[8.8.5]二十三烷(穴狀配位子221);
    Figure 03_image396
    4,7,13,18-四氧雜-1,10-二吖雙環[8.5.5]二十烷(穴狀配位子211);
    Figure 03_image398
    1,8-雙(二甲胺基)萘(Proton Sponge ®);
    Figure 03_image400
    1,8-雙(二乙胺基)萘;
    Figure 03_image404
    雙(1,2,2,6,6-五甲基哌啶-4-基)癸二酸酯(HALS-1);
    Figure 03_image406
    雙(2,2,6,6-四甲基-1-(辛氧基)哌啶-4-基)癸二酸酯(HALS-2);
    Figure 03_image412
    (1,2,2,6,6-五甲基哌啶-4-基)癸二酸甲酯; 2,6-二-三級丁基吡啶(DBP); 4-甲基-2,6-二-三級丁基吡啶; 4-二甲胺基吡啶(DMAP);及 3-溴吡啶(BP)。
  8. 如請求項2所述之組成物,其進一步包含選自通式(XI)的單體或通式(XII)的單體中的1種以上單體,其中 前述通式(XI)的單體為:
    Figure 03_image051
    (XI) 其中: o為0~2的整數; D為SiR 29R 30R 31或選自以下的基團: -(CH 2c-O-SiR 29R 30R 31(E); -(CH 2c-SiR 29R 30R 31(F);及 -(SiR 29R 30c-O-SiR 29R 30R 31(G);其中 c為1~10的整數,其中1個以上的CH 2可以被(C 1-C 10)烷基或(C 1-C 10)全氟烷基取代; R 26、R 27及R 28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氫、鹵素及烴基,其中烴基選自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12)烷基、(C 3-C 12)環烷基、(C 6-C 12)雙環烷基、(C 7-C 14)三環烷基、(C 6-C 10)芳基、(C 6-C 10)芳基(C 1-C 3)烷基、(C 1-C 12)烷氧基、(C 3-C 12)環烷氧基、(C 6-C 12)雙環烷氧基、(C 7-C 14)三環烷氧基、(C 6-C 10)芳氧基(C 1-C 3)烷基或(C 6-C 10)芳氧基;且 R 29、R 30及R 31各自獨立地為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9)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6-C 14)芳基、甲氧基、乙氧基,直鏈或支鏈(C 3-C 9)烷氧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6-C 14)芳氧基; 前述通式(XII)的單體為:
    Figure 03_image053
    (XII) 其中: Z 1選自包括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1-C 12)伸烷基、-(CH 2dO(CH 2e-、-(CH 2d(SiR 38R 39)(OSiR 40R 41f(CH 2e-之群組,其中d、e及f獨立地為0~6的整數,R 38、R 39、R 40及R 41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12)烷基,並且亞芳基選自以下基團:
    Figure 03_image468
    ; R 32、R 33、R 34、R 35、R 36及R 37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氫、鹵素及烴基,其中烴基選自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12)烷基、(C 3-C 12)環烷基、(C 6-C 12)雙環烷基、(C 7-C 14)三環烷基、(C 6-C 10)芳基、(C 6-C 10)芳基(C 1-C 3)烷基、(C 1-C 12)烷氧基、(C 3-C 12)環烷氧基、(C 6-C 12)雙環烷氧基、(C 7-C 14)三環烷氧基、(C 6-C 10)芳氧基(C 1-C 3)烷基或(C 6-C 10)芳氧基。
  9. 如請求項2所述之組成物,其中 前述通式(IV)的單體選自包括以下之群組:
    Figure 03_image059
    5-苯基雙環[2.2.1]庚-2-烯(PhNB);
    Figure 03_image061
    2-(雙環[2.2.1]庚-5-烯-2-基甲基)萘;
    Figure 03_image063
    1-(雙環[2.2.1]庚-5-烯-2-基甲基)萘;
    Figure 03_image065
    2-((3-甲基雙環[2.2.1]庚-5-烯-2-基)甲基)萘;
    Figure 03_image067
    2-(雙環[2.2.1]庚-5-烯-2-基甲基)-7-甲基萘;
    Figure 03_image069
    5-([1,1’-聯苯]-3-基甲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3_image071
    5-((2’-甲基-[1,1’-聯苯]-3-基)甲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3_image073
    5-([1,1’-聯苯]-4-基甲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3_image075
    5-([1,1’-聯苯]-2-基甲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3_image077
    5-(2-([1,1’-聯苯]-4-基)乙基)雙環[2.2.1]庚-2-烯(NBEtPhPh);
    Figure 03_image079
    5-(2-(4’-乙基-[1,1’-聯苯]-4-基)乙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3_image085
    5-(3-([1,1’-聯苯]-4-基)丙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3_image087
    5-(2-([1,1’-聯苯]-4-基)乙氧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3_image089
    5-(2-(2’,4’-二甲基-[1,1’-聯苯]-4-基)乙氧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3_image091
    雙環[2.2.1]庚-5-烯-2-基2-([1,1’-聯苯]-4-基)乙酸酯;
    Figure 03_image093
    雙環[2.2.1]庚-5-烯-2-基甲基[1,1’-聯苯]-4-羧酸酯;
    Figure 03_image095
    5-(2-([1,1’-聯苯]-4-基氧基)乙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3_image097
    5-(2-([1,1’-聯苯]-2-基氧基)乙基)雙環[2.2.1]庚-2-烯(NBEtOPhPh);
    Figure 03_image099
    5-(2-([1,1’-聯苯]-4-基氧基)甲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3_image101
    5-(2-([1,1’-聯苯]-2-基氧基)甲基)雙環[2.2.1]庚-2-烯(NBMeOPhPh);
    Figure 03_image103
    [1,1’-聯苯]-4-基2-(雙環[2.2.1]庚-5-烯-2-基)乙酸酯;
    Figure 03_image105
    2-((4-(雙環[2.2.1]庚-5-烯-2-基)丁氧基)甲基)萘;
    Figure 03_image107
    5-(4-([1,1’-聯苯]-4-基)丁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3_image492
    (9H-茀-9-基)甲基(雙環[2.2.1]庚-5-烯-2-基甲基)碳酸酯;
    Figure 03_image125
    1-(4-雙環[2.2.1]庚-5-烯-2-基乙基)-3,4-二甲基-1H-吡咯-2,5-二酮;
    Figure 03_image127
    1-(4-雙環[2.2.1]庚-5-烯-2-基丙基)-3,4-二甲基-1H-吡咯-2,5-二酮;
    Figure 03_image129
    1-(4-雙環[2.2.1]庚-5-烯-2-基丁基)-3,4-二甲基-1H-吡咯-2,5-二酮;
    Figure 03_image143
    5-(4-苯基丁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3_image145
    5-(2-苯氧基乙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3_image147
    5-(3-苯丙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3_image149
    5-苯乙氧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3_image151
    5-((苄氧基)甲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3_image153
    5-(苯氧基甲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3_image155
    5-苯乙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3_image157
    5-(芐氧基)雙環[2.2.1]庚-2-烯;
    Figure 03_image159
    5-(2-氯乙基)雙環[2.2.1]庚-2-烯(NBEtCl);
    Figure 03_image161
    5-己基雙環[2.2.1]庚-2-烯(HexNB);
    Figure 03_image163
    5-辛基雙環[2.2.1]庚-2-烯(OctNB);
    Figure 03_image165
    5-癸基雙環[2.2.1]庚-2-烯(DecNB);
    Figure 03_image167
    5-十二基雙環[2.2.1]庚-2-烯(DoDecNB);
    Figure 03_image169
    5-十四基雙環[2.2.1]庚-2-烯(TetraDecNB);
    Figure 03_image171
    5-十六基雙環[2.2.1]庚-2-烯(HexadecylNB);
    Figure 03_image173
    3-(雙環[2.2.1]庚-5-烯-2-基)-7-氧雜雙環[4.1.0]庚烷(CHEpNB);
    Figure 03_image175
    2-(2-(雙環[2.2.1]庚-5-烯-2-基)乙基)環氧乙烷(EBNB);
    Figure 03_image177
    2-(4-(雙環[2.2.1]庚-5-烯-2-基)丁基)環氧乙烷(EHNB);
    Figure 03_image179
    2-(6-(雙環[2.2.1]庚-5-烯-2-基)己基)環氧乙烷(EONB);及
    Figure 03_image181
    2-((雙環[2.2.1]庚-5-烯-2-基甲氧基)甲基)環氧乙烷(MGENB)。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組成物,其中 前述通式(XI)的單體或前述通式(XII)的單體選自包括以下之群組:
    Figure 03_image207
    (雙環[2.2.1]庚-5-烯-2-基甲氧基)(甲基)二苯基矽烷(NBCH 2OSiMePh 2);
    Figure 03_image209
    (雙環[2.2.1]庚-5-烯-2-基甲氧基)(乙基)二苯基矽烷;
    Figure 03_image211
    (雙環[2.2.1]庚-5-烯-2-基甲氧基)(乙基)(甲基)(苯基)矽烷;
    Figure 03_image213
    (雙環[2.2.1]庚-5-烯-2-基甲氧基)二甲基(苯基)矽烷;
    Figure 03_image215
    雙環[2.2.1]庚-5-烯-2-基三甲氧基矽烷;
    Figure 03_image217
    雙環[2.2.1]庚-5-烯-2-基三乙氧基矽烷(NBSi(OC 2H 53);
    Figure 03_image219
    雙環[2.2.1]庚-5-烯-2-基(三級丁氧基)二甲氧基矽烷;
    Figure 03_image221
    (2-(雙環[2.2.1]庚-5-烯-2-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
    Figure 03_image227
    1,4-二(雙環[2.2.1]庚-5-烯-2-基)苯;
    Figure 03_image229
    Figure 03_image231
    4,4’-二(雙環[2.2.1]庚-5-烯-2-基)-1,1’-聯苯;
    Figure 03_image233
    4,4’’-二(雙環[2.2.1]庚-5-烯-2-基)-1,1’:4’,1’’-聯三苯;
    Figure 03_image235
    1,3-雙(降莰烯基乙基)-1,1,3,3,-四甲基二矽氧烷;及
    Figure 03_image237
    1,5-雙(降莰烯基乙基)-1,1,3,3,5,5,-六甲基三矽氧烷。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組成物,其中 前述通式(I)的有機鈀化合物選自包括如下之群組:
    Figure 03_image263
    Pd775,其中cy為環己基,tBu為三級丁基;
    Figure 03_image265
    ;及
    Figure 03_image277
    Pd879,其中Ad為金剛烷基,nBu為正丁基。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組成物,其中 前述通式(II)的化合物或前述通式(III)的化合物選自包括以下之群組:
    Figure 03_image530
    作為Bluestar Silicones公司的註冊商標Bluesil PI 2074 ®的市售品之甲苯基異丙苯基錪鎓-四-五氟苯基硼酸鹽;
    Figure 03_image532
    (4-(辛氧基)苯基)(苯基)錪鎓六氟磷酸鹽(OPPI-PF 6);
    Figure 03_image534
    (4-(辛氧基)苯基)(苯基)錪鎓六氟銻酸鹽(OPPI-SBF 6);
    Figure 03_image319
    雙(4-三級丁基苯基)錪鎓全氟-1-丁烷磺酸鹽;
    Figure 03_image321
    雙(4-三級丁基苯基)錪鎓對甲苯磺酸鹽;
    Figure 03_image323
    雙(4-三級丁基苯基)錪鎓三氟甲磺酸鹽;
    Figure 03_image325
    其中R 42及R 43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直鏈或支鏈(C 10-C 13)烷基;
    Figure 03_image327
    二苯基氯化錪鎓鹽;
    Figure 03_image295
    (4-苯硫基)苯基-二苯基鋶六氟磷酸鹽;
    Figure 03_image297
    雙-(三苯基鋶)硫化雙-六氟磷酸鹽;
    Figure 03_image299
    三(4-三級丁基苯基)鋶全氟-1-丁烷磺酸鹽;
    Figure 03_image301
    三(4-三級丁基苯基)鋶三氟甲磺酸鹽;
    Figure 03_image303
    三苯基氯化鋶;
    Figure 03_image305
    (4-苯氧基苯基)二苯基鋶三氟甲磺酸鹽;
    Figure 03_image307
    三(4-((4-乙醯苯基)硫代)苯基)鋶四-五氟苯基硼酸鹽(Irgacure PAG 290);及
    Figure 03_image548
    (2-(4-甲氧基萘-1-基)-2-氧代乙基)二甲基鋶四-五氟苯基硼酸鹽(TAG 382)。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組成物,其中 前述光敏劑為通式(XIII)的化合物或通式(XIV)的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339
    (XIII)
    Figure 03_image341
    (XIV) 其中 R 44、R 45及R 46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氫、鹵素、羥基、NO 2、NH 2、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12)烷基、(C 3-C 12)環烷基、(C 6-C 12)雙環烷基、(C 7-C 14)三環烷基、(C 6-C 10)芳基、(C 6-C 10)芳基(C 1-C 3)烷基、(C 1-C 12)烷氧基、(C 3-C 12)環烷氧基、(C 6-C 12)雙環烷氧基、(C 7-C 14)三環烷氧基、(C 6-C 10)芳氧基(C 1-C 3)烷基、(C 6-C 10)芳氧基、C(O)(C 1-C 6)烷基、COOH、C(O)O(C 1-C 6)烷基及SO 2(C 6-C 10)芳基之群組; R 47及R 48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12)烷基、(C 3-C 12)環烷基、(C 6-C 12)雙環烷基、(C 7-C 14)三環烷基、(C 6-C 10)芳基及(C 6-C 10)芳基(C 1-C 3)烷基之群組。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組成物,其中 前述通式(XIII)的化合物或前述通式(XIV)的化合物選自包括以下之群組:
    Figure 03_image343
    1-氯-4-甲氧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
    Figure 03_image345
    1-氯-4-乙氧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
    Figure 03_image347
    1-氯-4-丙氧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
    Figure 03_image349
    1-氯-2-丙氧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
    Figure 03_image351
    1-氯-2-乙氧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
    Figure 03_image353
    1-氯-2-甲氧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
    Figure 03_image355
    1-氯-4-甲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
    Figure 03_image357
    1-氯-4-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
    Figure 03_image359
    1-氯-4-苯氧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
    Figure 03_image361
    2-氯代硫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CTX);
    Figure 03_image363
    2-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ITX);
    Figure 03_image367
    9,10-二甲氧基蒽(DMA);
    Figure 03_image369
    9,10-二乙氧基蒽(DEA);及
    Figure 03_image371
    9,10-二丁氧基蒽(DBA)。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組成物,其選自包括以下之群組: 5-苯乙基雙環[2.2.1]庚-2-烯(PENB)、Pd775、4,4’-二-C 10-C 13-烷基衍生物、四(2,3,4,5,6-五氟苯基)硼酸鹽(PAG1)及2-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ITX);以及 5-癸基雙環[2.2.1]庚-2-烯(DecNB)、Pd775、4,4’-二-C 10-C 13-烷基衍生物、四(2,3,4,5,6-五氟苯基)硼酸鹽(PAG1)及2-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ITX)。
  16. 一種用於形成實質上透明的膜之套組,其包含: a)通式(IV)的1種以上烯烴單體:
    Figure 03_image437
    (IV) 其中: m為0、1或2的整數;
    Figure 03_image566
    為單鍵或雙鍵; R 9、R 10、R 11及R 12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氫、鹵素、烴基或鹵代烴基之群組,上述烴基或鹵代烴基選自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16)烷基、全氟(C 1-C 12)烷基、(C 3-C 12)環烷基、(C 6-C 12)雙環烷基、(C 7-C 14)三環烷基、(C 6-C 10)芳基、(C 6-C 10)芳基(C 1-C 6)烷基、全氟(C 6-C 10)芳基、全氟(C 6-C 10)芳基(C 1-C 6)烷基、甲氧基、乙氧基、直鏈或支鏈(C 3-C 16)烷氧基、環氧(C 1-C 10)烷基、環氧(C 1-C 10)烷氧基(C 1-C 10)烷基、環氧(C 3-C 10)環烷基、全氟(C 1-C 12)烷氧基、(C 3-C 12)環烷氧基、(C 6-C 12)雙環烷氧基、(C 7-C 14)三環烷氧基、(C 6-C 10)芳氧基、(C 6-C 10)芳基(C 1-C 6)烷氧基、全氟(C 6-C 10)芳氧基、全氟(C 6-C 10)芳基(C 1-C 3)烷氧基、 通式(A)的基團: -Z-Aryl                         (A); 通式(A1)的基團:
    Figure 03_image441
    (A1); 通式(A2)的基團:
    Figure 03_image034
    (A2); 通式(A3)的基團:
    Figure 03_image443
    (A3);及 通式(A4)的基團:
    Figure 03_image037
    (A4); 其中: Z選自包括以下之群組: O、CO、C(O)O、OC(O)、OC(O)O、S、(CR 17R 18b、O(CR 17R 18b、(CR 17R 18bO、C(O)(CR 17R 18b、(CR 17R 18bC(O)、C(O)O(CR 17R 18b、(CR 17R 18bC(O)O、OC(O)(CR 17R 18b、(CR 17R 18bOC(O)、(CR 17R 18bOC(O)O、(CR 17R 18bOC(O)O(CR 17R 18b、OC(O)O(CR 17R 18b、S(CR 17R 18b、(CR 17R 18bS、(SiR 17R 18b、O(SiR 17R 18b、(SiR 17R 18bO,其中, R 17及R 18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氫、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12)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6-C 14)芳基、甲氧基、乙氧基、直鏈或支鏈(C 3-C 6)烷氧基、(C 2-C 6)醯基、(C 2-C 6)醯氧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6-C 14)芳氧基;且 b為0~12的整數; 芳基選自包括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聯苯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萘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聯三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蒽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茀基之群組,其中上述取代基選自包括鹵素、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6)烷基、全氟(C 1-C 12)烷基、(C 3-C 12)環烷基、(C 6-C 10)芳基、(C 6-C 10)芳基(C 1-C 6)烷基、全氟(C 6-C 10)芳基、全氟(C 6-C 10)芳基(C 1-C 6)烷基、甲氧基、乙氧基、直鏈或支鏈(C 3-C 16)烷氧基、全氟(C 1-C 12)烷氧基、(C 3-C 12)環烷氧基、(C 6-C 10)芳氧基、(C 6-C 10)芳基(C 1-C 6)烷氧基、全氟(C 6-C 10)芳氧基及全氟(C 6-C 10)芳基(C 1-C 3)烷氧基之群組; k為1~12的整數; R 13、R 14及R 15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氫、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12)烷基、全氟(C 1-C 12)烷基、甲氧基、乙氧基、直鏈或支鏈(C 3-C 12)烷氧基、(C 3-C 12)環烷基、(C 6-C 12)雙環烷基、(C 7-C 14)三環烷基、(C 6-C 10)芳基、(C 6-C 10)芳基(C 1-C 6)烷基、全氟(C 6-C 10)芳基及全氟(C 6-C 10)芳基(C 1-C 6)烷基之群組;或者 R 13和R 14與該等所連接之居間碳原子一同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5-C 14)單環、(C 5-C 14)雙環或(C 5-C 14)三環;並且亞芳基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價(C 6-C 14)芳基;或者 R 9及R 10中的1個、R 11及R 12中的1個與該等所連接之碳原子一同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 5-C 14)單環、(C 5-C 14)雙環或(C 5-C 14)三環; b)通式(I)的有機鈀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001
    (I) 其中: x為1~6; y為2x+1; 其中R 1、R 2及R 3中的至少1個為選自包括三級支鏈(C 4-C 8)烷基、(C 1-C 4)烷基(C 5-C 7)環烷基及(C 8-C 12)三環烷基之群組中的三級烷基;或 其中R 1、R 2及R 3中的至少2個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二級支鏈(C 3-C 8)烷基及(C 5-C 7)環烷基之群組;並且 其餘R 1、R 2及R 3選自包括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8)烷基及(C 5-C 7)環烷基之群組; c)光酸產生劑,其選自包括以下化合物之群組: 通式(II)的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417
    (II); 通式(III)的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419
    (III); 其中: a為0~5的整數; An
    Figure 03_image568
    選自包括Cl
    Figure 03_image570
    、Br
    Figure 03_image571
    、I
    Figure 03_image573
    、BF 4
    Figure 03_image575
    、四(五氟苯基)硼酸鹽、四(3,5-雙(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鹽、四(2-氟苯基)硼酸鹽、四(3-氟苯基)硼酸鹽、四(4-氟苯基)硼酸鹽、四(3,5-二氟苯基)硼酸鹽、四(2,3,4,5-四氟苯基)硼酸鹽、四(3,4,5,6-四氟苯基)硼酸鹽、四(3,4,5-三氟苯基)硼酸鹽、甲基三(全氟苯基)硼酸鹽、乙基三(全氟苯基)硼酸鹽、苯基三(全氟苯基)硼酸鹽、四(1,2,2-三氟乙烯基)硼酸鹽、四(4-三-1-丙基矽基四氟苯基)硼酸鹽、四(4-二甲基-三級丁基矽基四氟苯基)硼酸鹽、(三苯基矽氧基)三(五氟苯基)硼酸鹽、(辛氧基)三(五氟苯基)硼酸鹽、四[3,5-雙[1-甲氧基-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苯基]硼酸鹽、四[3-[1-甲氧基-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5-(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鹽及四[3-[2,2,2-三氟-1-(2,2,2-三氟乙氧基)-1-(三氟甲基)-乙基]-5-(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鹽、PF 6
    Figure 03_image576
    、SbF 6
    Figure 03_image578
    、n-C 4F 9SO 3
    Figure 03_image579
    、CF 3SO 3
    Figure 03_image581
    及p-CH 3(C 6H 4)-SO 3
    Figure 03_image582
    之群組; R 4、R 5、R 6、R 7及R 8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鹵素、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C 3-C 12)環烷基、(C 6-C 12)雙環烷基、(C 7-C 14)三環烷基、(C 6-C 10)芳基、(C 6-C 10)芳基(C 1-C 3)烷基、(C 1-C 12)烷氧基、(C 3-C 12)環烷氧基、(C 6-C 12)雙環烷氧基、(C 7-C 14)三環烷氧基、(C 6-C 10)芳氧基(C 1-C 3)烷基、(C 6-C 10)芳氧基、(C 6-C 10)硫代芳基、(C 1-C 6)烷醯基(C 6-C 10)硫代芳基、(C 1-C 6)烷氧基(C 6-C 10)芳醯基(C 1-C 6)烷基及(C 6-C 10)硫代芳基-(C 6-C 10)二芳基鋶鹽之群組; d)選自包括以下化合物之群組中的化合物: 通式(V)的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375
    (V); 其中Z 1、Z 2及Z 3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為((CH 2gO) h(CH 2g),其中g及h為2~4的整數; 通式(VI)的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377
    (VI); 其中R 49、R 50、R 51及R 52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氫、甲基、乙基及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之群組; 通式(VII)的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379
    (VII); 通式(VIII)的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381
    (VIII); 其中j為6~16的整數; R 53、R 54、R 56、R 57及R 58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氫、甲基、乙基及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之群組; R 55選自包括甲基、乙基、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甲氧基、乙氧基及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氧基之群組;以及 通式(IX)的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383
    (IX); 其中各m可以相同或不同,且為2~6的整數; R 59為以下通式的基團:
    Figure 03_image385
    R 60、R 61、R 62、R 63、R 64及R 65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氫、甲基、乙基及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之群組; 通式(X)的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387
    (X); 其中p為1~5的整數; 各R 66可以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鹵素、甲基、乙基及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及NR 67R 68之群組,其中各R 67及R 68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包括甲基、乙基及直鏈或支鏈(C 3-C 20)烷基之群組;以及 e)光敏劑。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套組,其包含通式(IV)的至少2種不同的第一單體和第二單體,其中 前述第一單體完全可溶解於前述第二單體中,在將前述組成物曝光於合適的光化輻射下足夠長時間時形成實質上透明的膜,前述膜具有至少90%的可見光透射率。
  18.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套組,其包含組成物, 前述組成物選自包括以下之群組: 5-苯乙基雙環[2.2.1]庚-2-烯(PENB)、Pd775、4,4’-二-C 10-C 13-烷基衍生物、四(2,3,4,5,6-五氟苯基)硼酸鹽(PAG1)及2-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ITX);以及 5-癸基雙環[2.2.1]庚-2-烯(DecNB)、Pd775、4,4’-二-C 10-C 13-烷基衍生物、四(2,3,4,5,6-五氟苯基)硼酸鹽(PAG1)及2-異丙基-9H-硫𠮿
    Figure 111124085-A0101-12-01
    -9-酮(ITX)。
  19. 一種膜,其包含請求項1所述之組成物。
  20. 一種光電裝置,其包含請求項1所述之組成物。
TW111124085A 2021-06-30 2022-06-28 作為乙烯基加成觸媒之穩定型uv活性有機鈀化合物 TW2023138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16622P 2021-06-30 2021-06-30
US63/216,622 2021-06-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3841A true TW202313841A (zh) 2023-04-01

Family

ID=84690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4085A TW202313841A (zh) 2021-06-30 2022-06-28 作為乙烯基加成觸媒之穩定型uv活性有機鈀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67731B2 (zh)
TW (1) TW202313841A (zh)
WO (1) WO20232786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2140574A (zh) * 2019-12-30 2021-11-01 美商普羅梅勒斯有限公司 作為光學材料之pd(acac)催化多環烯烴組成物的uv活性衍生物
TW202140575A (zh) * 2019-12-30 2021-11-01 美商普羅梅勒斯有限公司 作為光學材料之uv活性鈀催化多環烯烴聚合物組成物
US11760817B2 (en) * 2020-06-08 2023-09-19 Promerus, Llc Mass polymerizable polycycloolefin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oluble photoacid generat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87691B2 (en) * 1997-06-18 2006-08-08 Promerus Llc Photo-imageable compositions of norbornene and acrylate copolymers and use thereof
US6284852B1 (en) 1997-10-30 2001-09-04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cid activation of ruthenium metathesis catalysts and living ROMP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 in water
WO2004007564A1 (en) 2002-07-10 2004-01-22 Lg Chem, Ltd. Method for preparing norbornene based addition polymer containing ester or acetyl functional group
JP5332883B2 (ja) 2009-04-30 2013-11-06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感光性組成物、光導波路、光配線、光電気混載基板、電子機器、および光導波路の形成方法
US11639405B2 (en) * 2019-05-31 2023-05-02 Promerus, Llc Fast photocurable polycycloolefin compositions as optical or 3D printing materials
TW202140574A (zh) * 2019-12-30 2021-11-01 美商普羅梅勒斯有限公司 作為光學材料之pd(acac)催化多環烯烴組成物的uv活性衍生物
TW202140575A (zh) * 2019-12-30 2021-11-01 美商普羅梅勒斯有限公司 作為光學材料之uv活性鈀催化多環烯烴聚合物組成物
US11760817B2 (en) * 2020-06-08 2023-09-19 Promerus, Llc Mass polymerizable polycycloolefin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oluble photoacid generators
TW202200663A (zh) * 2020-06-24 2022-01-01 美商普羅梅勒斯有限公司 作為光學材料之受阻胺穩定型uv活性有機鈀催化聚環烯烴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38665A1 (en) 2023-02-09
US11667731B2 (en) 2023-06-06
WO2023278649A1 (en) 2023-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45079B2 (ja) 光学材料としてのポリシクロオレフィン単量体および光酸発生化合物により活性化する触媒
TW202313841A (zh) 作為乙烯基加成觸媒之穩定型uv活性有機鈀化合物
KR102557124B1 (ko) 광학재료로서의 힌더드 아민 안정화 uv 활성 오르가노팔라듐 촉매 폴리시클로올레핀 조성물
TW202140575A (zh) 作為光學材料之uv活性鈀催化多環烯烴聚合物組成物
EP3344671B1 (en) Polycycloolefin polymer compositions as optical materials
JP2020530508A (ja) 光学材料としてのポリシクロ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および無機ナノ粒子組成物
TW202140574A (zh) 作為光學材料之pd(acac)催化多環烯烴組成物的uv活性衍生物
TW202000722A (zh) 作為3d列印材料之聚環烯烴單體及由能夠產生光酸之化合物活化之催化劑
KR102478775B1 (ko) 저장 수명을 향상한 광학재료로서의 덩이중합성 폴리시클로올레핀 조성물
TW202033682A (zh) 衍生自聚環烯烴單體及交聯劑之高衝擊強度的3d列印材料
TW202100575A (zh) 作為光學或3d印刷材料的快速可光固化的多環烯烴組成物
TW202235527A (zh) 作為光學材料之保存期限長期穩定的光活性本體聚合型多環烯烴組成物
TWI834019B (zh) 作為3d列印材料之穩定本體聚合型多環烯烴組成物及其製備方法
TW202334271A (zh) Romp本體聚合及陽離子聚合型組成物用雙觸媒體系
TW202334314A (zh) 乙烯基加成本體聚合及陽離子聚合型組成物用雙觸媒體系
TW202323266A (zh) 作為光學材料之包含保存期限長期穩定的光活性本體聚合型多環烯烴組成物之雙重uv阻斷劑
TW202231678A (zh) 作為3d列印材料之穩定本體聚合型多環烯烴組成物及其製備方法
CN116848170A (zh) 作为光学材料的保存期限长期稳定的光活性本体聚合型多环烯烃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