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3729A - 黏著片及黏著片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黏著片及黏著片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3729A
TW202313729A TW111127743A TW111127743A TW202313729A TW 202313729 A TW202313729 A TW 202313729A TW 111127743 A TW111127743 A TW 111127743A TW 111127743 A TW111127743 A TW 111127743A TW 202313729 A TW202313729 A TW 20231372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adhesive layer
adhesive sheet
acrylate
me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7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鯖翔
荒井隆行
樫尾幹広
髙島義徳
原田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3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372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0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saccharides or on their derivat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9J101/00 or C09J103/00
    • C09J105/16Cyclodextrin;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5Heat-activat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黏著片1,其至少具備黏著劑層11,其中構成黏著劑層11的黏著劑的凝膠分率小於10%,在23℃進行拉伸試驗時,黏著劑層11的500%模數為0.02N/mm 2以上、5N/mm 2以下。此外,構成黏著劑層11的黏著劑是含有具有主鏈的聚合物的黏著片1,所述主鏈是由丙烯酸類單體和具有聚合性基團的環糊精衍生物共聚而成。在這樣的黏著片1中,黏著劑層11可再利用。

Description

黏著片及黏著片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黏著片及黏著片的製造方法。特別地,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以再利用的黏著片及黏著片的製造方法。
近年來,要求建造循環型社會的呼聲越來越高,對各種產品、各種材料都要求再利用性。
順便一提,最近提出了一種利用環糊精單體的新穎材料。具體而言,專利文獻1提出了一種高分子材料,其包含透過主體基團和客體基團的相互作用交聯而成的交聯聚合物,其中主體基團為從環糊精除去一個氫原子或一個羥基的1價基團,上述交聯聚合物包含預定的重複結構單位。
此外,專利文獻2中提出了一種包合錯合物,其是由含有主體基團的單體的主體基團和含有客體基團的單體的客體基團所形成,其中含有主體基團的單體是具有(甲基)丙烯醯基的環糊精單體衍生物,含有客體基團的單體是具有乙烯基的預定單體。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許第6636610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許第6239043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從前述背景來看,期望黏著片的黏著劑層也能夠再利用。專利文獻1和2中沒有關於黏著片的黏著劑的記載,也沒有提及再利用性。
本發明是鑑於上述情況而完成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以再利用黏著劑層的黏著片及其製造方法。 [用以解決問題的手段]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第一,本發明提供一種黏著片,其為至少具備黏著劑層的黏著片,其特徵在於構成黏著劑層的黏著劑的凝膠分率小於10%,在23℃進行拉伸試驗時,前述黏著劑層的500%模數為0.02N/mm 2以上、5N/mm 2以下(發明1)。
在上述發明(發明1)中,具有上述物理性質的黏著劑層的再利用性優異。具體而言,溶解於溶劑等後的回收性優異,此外,能夠從溶解於溶劑等而得到的黏著劑溶解液再形成黏著劑層。然後,這樣的再形成黏著劑層能夠顯示出近似於最初的黏著劑層的黏著力。
在上述發明(發明1)中,將前述黏著劑層對鈉鈣玻璃的黏著力設為P1(N/25mm),將由溶解前述黏著劑層得到的黏著劑溶解液所形成的再形成黏著劑層對鈉鈣玻璃的黏著力設為P2(N/25mm)時,P2對P1的黏著力比(P2/P1)以0.5以上、小於1.47為佳(發明2)。
在上述發明(發明1、2)中,將前述黏著劑層的每單位體積的質量設為M1(mg),將溶解前述單位體積的黏著劑層得到的黏著劑溶解液以特多龍網#200過濾、乾燥後的黏著劑的質量設為M2(mg)時,M2對M1的質量比(M2/M1)以0.7以上為佳(發明3)。
第二,本發明提供一種黏著片,其為至少具備黏著劑層的黏著片,其特徵在於構成前述黏著劑層的黏著劑含有具有主鏈的聚合物,所述主鏈是由丙烯酸類單體和具有聚合性基團的環糊精衍生物共聚而成(發明4)。
上述發明(發明4)中的黏著片的黏著劑和黏著劑層容易滿足前述凝膠分率和500%模數的物理性質,因此,如前述地具有優異的再利用性。然而,只要可獲得所期望的再利用性,並不一定需要滿足前述的凝膠分率和500%模數的物理性質。
在上述發明(發明4)中,前述環糊精衍生物所具有的前述聚合性基團以含有聚合性不飽和雙鍵的基團為佳(發明5)。
在上述發明(發明4、5)中,前述黏著劑以不含有可包合於環糊精衍生物的客體分子為佳(發明6)。
在上述發明(發明4~6)中,前述黏著劑的溶膠成分由凝膠滲透層析法測定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以10萬以上、300萬以下為佳(發明7)。
在上述發明(發明4~7)中,前述聚合物的玻璃轉換溫度(Tg)(實測值)以超過-55℃、20℃以下為佳(發明8)。
在上述發明(發明1~8)中,前述黏著片具備兩張剝離片,所述黏著劑層以與前述兩張剝離片的剝離面接觸的方式夾在前述剝離片之間(發明9)。
第三,本發明提供一種黏著片的製造方法,其中該黏著片至少具備黏著劑層,其特徵在於塗佈含有丙烯酸類單體和具有聚合性基團的環糊精衍生物的黏著劑組成物以形成塗膜,對所述塗膜照射活性能量射線,使所述丙烯酸類單體和所述環糊精衍生物共聚以形成黏著劑層(發明10)。 [發明功效]
本發明的黏著片的黏著劑層可以再利用。另外,根據本發明的黏著片的製造方法,能夠製造出黏著劑層可以再利用的黏著片。
[用以實施發明的形態]
以下,將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黏著片至少具備黏著劑層。構成所述黏著劑層的黏著劑的凝膠分率以小於10%為佳,此外,在23℃進行拉伸試驗時,所述黏著劑層的500%模數以0.02N/mm 2以上、5N/mm 2以下為佳。本說明書中的凝膠分率和500%模數的測定方法如後述的試驗例所示。
具有上述物理特性的黏著劑層的再利用性優異。例如,將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的黏著劑層溶解在溶劑等,透過預定的過濾膜(例如,特多龍網#200)過濾、乾燥後,黏著劑的質量不會從最初的黏著劑的質量大幅地減少,且回收性優異。由於凝膠分率如上所述的小,所以這個效果特別容易達成。透過過濾膜過濾的目的是為了除去不適合再利用的分子量大的團塊。此外,也能夠將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的黏著劑層溶解在溶劑等,由得到的黏著劑溶解液再形成黏著劑層。然後,這樣的再形成黏著劑層能夠顯示出近似於最初的黏著劑層的黏著力。儘管凝膠分率如上所述的小,但由於500%模數比較大且在預定範圍內,所以容易達成這種效果。
從上述再利用性的觀點考量,上述黏著劑的凝膠分率以小於10%為佳、以9%以下為較佳、以8%以下為特別佳、以7%以下為進一步佳。另一方面,凝膠分率的下限值以0%為最佳,但實際上以1%以上為佳、以2%以上為較佳、以3%以上為特別佳、以3.7%以上為進一步佳。
此外,從上述再利用性的觀點考量,上述黏著劑層的500%模數以0.02N/mm 2以上為佳、以0.03N/mm 2以上為較佳、以0.06N/mm 2以上為特別佳、以0.08N/mm 2以上為進一步佳。此外,上述黏著劑層的500%模數以5N/mm 2以下為佳、以2N/mm 2以下為較佳、以1N/mm 2以下為特別佳、以0.5N/mm 2以下為進一步佳、以0.2N/mm 2以下為最佳。由此,容易將黏著劑層拉伸至500%以上,且後述的初期黏著力和再形成黏著力變得更良好。
以物理性質顯示與上述的回收性相關的再利用性時,將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的黏著劑層的每單位體積的質量設為M1(mg),並將溶解所述單位體積的黏著劑層得到的黏著劑溶解液以特多龍網#200過濾、乾燥後的黏著劑的質量設為M2(mg)時,M2對M1的質量比(M2/M1)以0.7以上為佳、以0.8以上為特別佳、以0.9以上為進一步佳。所述質量比(M2/M1)的上限值以1為最佳,但實際上以0.99以下為佳、以0.98以下為特別佳、以0.97以下為進一步佳。各質量的具體測定方法如後述的試驗例所示。
此外,當以物理性質顯示與上述的黏著力相關的再利用性時,將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的黏著劑層對鈉鈣玻璃的黏著力設為P1(N/25mm),並將所述黏著劑層溶解於溶劑等得到的黏著劑溶解液所形成的再形成黏著劑層對鈉鈣玻璃的黏著力設為P2(N/25mm)時,P2對P1的黏著力比(P2/P1)以0.5以上為佳、以0.7以上為較佳、以0.8以上為特別佳、以0.9以上為進一步佳、以0.95以上為最佳。此外,從再加工性的觀點考量,所述黏著力比(P2/P1)以小於1.47為佳、以1.4以下為較佳、以1.2以下為特別佳、以1.1以下為進一步佳、以1.0以下為最佳。
在此,本說明書中的黏著力基本上是指根據JIS Z0237:2009,透過180度剝離法測定的黏著力,測定樣品設為25mm寬、100mm長,將所述測定樣品貼附在被黏物上,以0.5MPa、50℃加壓20分鐘後,在常壓、23℃、50% RH的條件下放置24小時,然後以300mm/min的剝離速率測定黏著力。
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的黏著片至少具備黏著劑層,且構成所述黏著劑層的黏著劑以含有具有主鏈的聚合物為佳,所述主鏈是由丙烯酸類單體和具有聚合性基團的環糊精衍生物共聚而成。這種黏著片的黏著劑和黏著劑層容易滿足前述凝膠分率和500%模數的物理性質,因此,如前述具有優異的再利用性。上述黏著劑以滿足前述的凝膠分率為佳。
上述黏著劑以不含有可包合於上述環糊精衍生物的客體分子為佳。本說明書中的包合是指客體分子被捕著至主體分子(環糊精衍生物)的空腔內部的現象。此外,本說明書中的客體分子是指可以包合在環糊精衍生物的分子,包含尚未包合的分子。作為這種客體分子,α-環糊精衍生物可列舉出丙烯酸正丁酯、苯乙烯、丙烯酸辛酯、和丙烯酸十二烷基酯,β-環糊精衍生物可列舉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三級丁酯、苯乙烯、丙烯酸金剛烷酯、和丙烯酸異冰片酯,γ-環糊精衍生物可列舉出丙烯酸辛酯和丙烯酸十二烷基酯。
在本說明書中,所謂黏著劑「不含有可包合於環糊精衍生物的客體分子」,意味著實質上不含有。具體而言,相對丙烯酸類單體的總量100莫耳,允許黏著劑含有的客體分子的量為1莫耳以下、以0.1莫耳以下為佳、以0.01莫耳以下為特別佳、以0.001莫耳以下為進一步佳。例如,作為丙烯酸類單體,儘管在某些情況下使用上述所列舉的單體,所述單體基本上是透過聚合成為聚合物,並不會變成可包合的客體分子,但即使在聚合後也可能會稍微殘留,因此以上述的方式進行限定。
具有由丙烯酸類單體和具有聚合性基團的環糊精衍生物共聚而成的主鏈的聚合物,以不具有支鏈結構為佳。由此,所得到的黏著劑不會變得過於緻密,容易滿足前述的物理性質。
上述黏著劑層以由黏著劑組成物(以下有時稱為「黏著劑組成物P」)形成為佳,所述黏著劑組成物含有丙烯酸類單體(A)、具有聚合性基團的環糊精衍生物(B)、較佳進一步含有光聚合起始劑(C)。以下有時將具有由丙烯酸類單體(A)和環糊精衍生物(B)共聚而成的主鏈的聚合物稱為「聚合物Q」。
1. 各成分 (1) 丙烯酸類單體(A) 本實施形態中的丙烯酸類單體(A)以單官能基的丙烯酸類單體為佳。由此,丙烯酸類單體(A)和環糊精衍生物(B)的聚合物Q能夠不具有支鏈結構,且變得容易滿足上述的物理性質。
作為本實施形態中的丙烯酸類單體(A),可列舉出例如以(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醯胺、乙酸乙烯酯、苯乙烯等為佳。丙烯酸類單體(A)可以單獨使用1種,也可以2種以上組合使用。在本說明書中,(甲基)丙烯酸((math)acrylic acid)是指丙烯酸(acrylic acid)和甲基丙烯酸(methacrylic acid)兩者。這同樣適用於其他類似的用語。
作為(甲基)丙烯酸酯,可列舉出例如烷基為直鏈狀或支鏈狀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具有脂環結構等的環狀結構的(甲基)丙烯酸酯、具有羥基等的官能團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從黏著性的觀點考量,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烷基的碳原子數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為佳。作為烷基的碳原子數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列舉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肉荳蔻酯、(甲基)丙烯酸棕櫚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等。其中,從良好黏著性的觀點考量,以烷基的碳原子數為1~8的(甲基)丙烯酸酯為佳、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為較佳,從再利用性的觀點考量,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為特別佳。進一步,從得到的黏著劑層變得容易滿足上述的500%模數和黏著力比等的物理性質的觀點考量,可列舉出以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等為佳。
由於具有環狀結構的(甲基)丙烯酸酯的體積大,推測其在聚合物中的存在適度地擴大了聚合物彼此之間的間隔。由此,所得到的黏著劑具有凝集性、也具有優異的柔軟性,且變得容易滿足上述的500%模數和黏著力比等的物理性質。從這個觀點考量,在具有環狀結構的(甲基)丙烯酸酯中,以包含脂環結構的(甲基)丙烯酸酯為特別佳,可列舉出例如以(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甲基)丙烯酸金剛烷酯、(甲基)丙烯酸異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氧基乙酯等為佳。其中,從得到的黏著劑層容易滿足上述物理性質的觀點考量,以(甲基)丙烯酸異冰片酯為佳、以丙烯酸異冰片酯為特別佳。
作為具有羥基等官能團的(甲基)丙烯酸酯,可列舉出例如(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甲基)丙烯酸3-羥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丁酯、(甲基)丙烯酸3-羥丁酯、(甲基)丙烯酸4-羥丁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羥烷基酯等。其中,從得到的黏著劑層容易滿足上述物理性質的觀點考量,以(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4-羥丁酯等為佳、以丙烯酸2-羥乙酯、丙烯酸4-羥丁酯等為特別佳。
上述之中,從黏著性的觀點考量,以使用至少烷基的碳原子數為1~8的(甲基)丙烯酸酯為佳。以丙烯酸類單體(A)的總量作為100莫耳時,上述烷基的碳原子數為1~8的(甲基)丙烯酸酯的混合量以30~100莫耳為佳,組合使用具有羥基等的官能團的(甲基)丙烯酸酯作為丙烯酸類單體(A)時,上述烷基的碳原子數為1~8的(甲基)丙烯酸酯的混合量以50~99莫耳為較佳、以60~97莫耳為特別佳、以80~95莫耳為進一步佳、以90~94莫耳為最佳。由此,所得到的黏著劑層更容易滿足上述的物理性質,並且變得容易表現出良好的再利用性。
作為丙烯酸類單體(A),在使用具有上述環狀結構的(甲基)丙烯酸酯的情況下,以至少組合使用上述烷基的碳原子數為1~8的(甲基)丙烯酸酯為佳。在這種情況下,以丙烯酸類單體(A)的總量作為100莫耳時,上述具有環狀結構的(甲基)丙烯酸酯的混合量以1~30莫耳為佳、以2~20莫耳為較佳、以3~10莫耳為特別佳、以4~5莫耳為進一步佳。由此,所得到的黏著劑層更容易滿足上述的物理性質,並且變得容易表現出良好的再利用性。
作為丙烯酸類單體(A),在使用上述具有羥基等的官能團的(甲基)丙烯酸酯的情況下,以至少組合使用上述烷基的碳原子數為1~8的(甲基)丙烯酸酯為佳。在這種情況下,以丙烯酸類單體(A)的總量作為100莫耳時,上述具有羥基等的官能團的(甲基)丙烯酸酯的混合量以0.1~10莫耳為佳、以0.2~5莫耳為較佳、0.4~2莫耳為特別佳、以0.6~1莫耳為進一步佳。由此,所得到的黏著劑層更容易滿足上述的物理性質,並且變得容易表現出良好的再利用性。
作為丙烯酸類單體(A),在使用(甲基)丙烯酸的情況下,以至少組合使用上述烷基的碳原子數為1~8的(甲基)丙烯酸酯為佳。在這種情況下,以丙烯酸類單體(A)的總量作為100莫耳時,上述(甲基)丙烯酸的混合量以0.1~20莫耳為佳、以1~18莫耳為較佳、以5~14莫耳為特別佳、以8~12莫耳為進一步佳。由此,所得到的黏著劑層更容易滿足上述的物理性質,並且變得容易表現出良好的再利用性。
(2) 環糊精衍生物(B) 本實施形態中具有聚合性基團的環糊精衍生物(B)的環糊精部分以α-環糊精、β-環糊精或γ-環糊精為佳,特別是,從溶劑溶解性的觀點考量,以β-環糊精或γ-環糊精為特別佳。
環糊精衍生物(B)所具有的聚合性基團只要能夠與上述丙烯酸類單體(A)的丙烯醯基聚合就沒有特別限制,但以含有聚合性不飽和雙鍵的基團為佳、以乙烯性不飽和基為較佳,具體而言,以(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烯丙基等為佳、以(甲基)丙烯醯基為特別佳。
此外,環糊精衍生物(B)所具有的聚合性基團,以每1個環糊精分子中存在1個為佳。由此,丙烯酸類單體(A)和環糊精衍生物(B)的聚合物Q能夠不具有支鏈結構,並且變得容易滿足前述的物理性質。
從上述的觀點考量,在黏著劑組成物P中,每1個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聚合性基團的環糊精衍生物的含量越少越好。具體而言,以0.1質量%以下為佳、以0.01質量%以下為特別佳、以0.001質量%以下為進一步佳。
本實施形態中的環糊精衍生物(B),以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為佳。 [化2]
Figure 02_image001
(上述式(1)中的R 1表示氫原子或甲基。R 2表示包含O、NH或NH的烴。CD表示α-環糊精、β-環糊精或γ-環糊精。)
作為上述的「包含NH的烴」,可列舉出例如-CH 2-NH-CH 2-、-O-CH 2-NH-CH 2-、-CH 2-NH-CH 2-O-、-O-CH 2-NH-CH 2-O-、-CH 2-O-CO-NH-CH 2-O-、-CH 2-O-CO-NH-C 2H 4-O-等。
黏著劑組成物P中環糊精衍生物(B)的含量,在以丙烯酸類單體(A)的總量作為100莫耳時的莫耳比以0.01以上為佳、以0.1以上為較佳、以0.5以上為特別佳、以0.8以上為進一步佳。由於環糊精衍生物(B)的含量上限值在上述範圍內,所以在變得容易滿足上述物理性質的同時,也得到良好的黏著性。特別地,在環糊精衍生物(B)的環糊精部分為γ-環糊精的情況下,從得到的黏著劑層的500%模數變得更容易滿足前述值的觀點考量,上述莫耳比以1.2以上為佳、以1.5以上為特別佳、以1.8以上為進一步佳。
此外,環糊精衍生物(B)的含量,在以丙烯酸類單體(A)的總量作為100莫耳時的莫耳比,以10以下為佳、以7以下為較佳、以4以下為特別佳、以2以下為進一步佳。由於環糊精衍生物(B)的含量在上述範圍內,所以在變得容易滿足上述物理性質的同時,也得到良好的黏著性。特別地,在環糊精衍生物(B)的環糊精部分為β-環糊精的情況下,從得到的黏著劑層的500%模數變得更容易滿足前述值的觀點考量,上述莫耳比以1.8以下為佳、以1.5以下為特別佳、以1.2以下為進一步佳。
將以丙烯酸類單體(A)的總量作為100莫耳時的環糊精衍生物(B)的莫耳比設為N、黏著劑層的厚度設為Z(μm)時,其相乘的N×Z的值,以22~1000為佳、以25~500為較佳、以28~100為特別佳、以30~60為進一步佳。由此,所得到的黏著劑層的500%模數變得更容易滿足前述的值。此外,變得容易表現所期望的黏著力。
(3) 光聚合起始劑(C) 作為用來共聚丙烯酸類單體(A)和具有聚合性基團的環糊精衍生物(B)而照射的活性能量射線,在使用紫外線的情況下,黏著劑組成物P以進一步含有光聚合起始劑(C)為佳。透過含有這樣的光聚合起始劑(C),能夠使丙烯酸類單體(A)不殘留在黏著劑中而有效地共聚,還能夠減少聚合固化時間和活性能量射線的照射量。
作為這種光聚合起始劑(C),可列舉出例如安息香(benzoin)、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異丙醚、安息香正丁醚、安息香異丁醚、苯乙酮、二甲氨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2-苯基苯乙酮、2-羥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N-𠰌啉基-1-丙酮、4-(2-羥乙氧基)苯基-2-(羥基-2-丙基)酮、二苯基酮、對苯基二苯基酮、4,4’-二乙胺基二苯基酮、二氯二苯基酮、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三級丁基蒽醌、2-胺基蒽醌、2-甲基9-氧硫𠮿
Figure 02_image004
、2-乙基9-氧硫𠮿
Figure 02_image004
、2-氯9-氧硫𠮿
Figure 02_image004
、2,4-二甲基9-氧硫𠮿
Figure 02_image004
、2,4-二乙基9-氧硫𠮿
Figure 02_image004
、芐基二甲基縮酮、苯乙酮二甲基縮酮、對二甲基胺基安息香酸酯、寡聚[2-羥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氧化膦等。這些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2種以上組合使用。
黏著劑組成物P中的光聚合起始劑(C)的含量,在以丙烯酸類單體(A)和環糊精衍生物(B)的總量作為100莫耳時的莫耳比,以0.001~10為佳、以0.01~1為較佳、其中以0.02~0.5為佳、以0.05~0.3為特別佳、以0.1~0.2為進一步佳。由此,所得到的黏著劑層變得容易滿足前述的物理性質,且表現出良好的再利用性。
(4) 各種添加劑 在黏著劑組成物P中,能夠根據期望添加通常使用於丙烯酸類黏著劑中的各種添加劑,例如矽烷偶合劑、防鏽劑、紫外線吸收劑、抗靜電劑、黏著賦予劑、抗氧化劑、光安定劑、軟化劑、折射率調整劑、填料等。
2. 物理性質 (1) 溶膠成分的重量平均分子量 透過凝膠滲透層析法得到的上述黏著劑的溶膠成分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以10萬以上、300萬以下為佳。由此,變得容易滿足前述的物理性質,且表現出良好的再利用性的黏著劑層。從所述觀點考量,上述溶膠成分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以30萬~240萬為較佳、以60萬~180萬為特別佳、以70萬~160萬為進一步佳、以80萬~140萬為最佳。溶膠成分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的具體測定方法如後述的試驗例所示。
(2) 玻璃轉換溫度(Tg) 上述聚合物Q的玻璃轉換溫度(Tg)的實測值以超過-55℃、20℃以下為佳。由此,變成容易滿足上述的物理性質,並且表現出良好的再利用性的黏著劑層。從所述觀點考量,上述聚合物Q的玻璃轉換溫度(Tg)以-50℃~10℃為較佳、其中以-45℃~0℃為佳、以-42℃~-5℃為特別佳、以-38℃~-10℃為進一步佳。聚合物的玻璃轉換溫度(Tg)的測定方法如後述的試驗例所示。
(3) 黏著劑層的厚度 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中黏著劑層的厚度(根據JIS K7130測定的值)以1μm以上為佳、以4μm以上為較佳、以10μm以上為特別佳、以18μm以上為進一步佳、以26μm以上為最佳。由此,能夠表現出所期望的黏合力。此外,上述黏著劑層的厚度以1000μm以下為佳、以600μm以下為較佳、其中以300μm以下為佳,從成為加工性、操作性、經濟性等良好的黏著劑層的觀點考量,上述黏著劑層的厚度以200μm以下為佳、以100μm以下為較佳、以85μm以下為特別佳、以55μm以下為進一步佳、以35μm以下為最佳。上述黏著劑層可以由單層形成,也能夠透過積層複數層來形成。
(4) 黏著力 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中黏著劑層對鈉鈣玻璃的黏著力(初期黏著力)以0.1N/25mm以上為佳、以1N/25mm以上為較佳、以4N/25mm以上為特別佳、以8N/25mm以上為進一步佳、以12N/25mm以上為最佳。由此,能夠使被黏物彼此密著並固定。此外,上述黏著力(初期黏著力)以100N/25mm以下為佳、以75N/25mm以下為較佳、以50N/25mm以下為特別佳、以40N/25mm以下為進一步佳。由此,能夠得到可從被黏物剝離、再次貼在被黏物等的再加工性。
此外,由將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中的黏著劑層溶解在溶劑等中而得到的黏著劑溶解液所形成的再形成黏著劑層對鈉鈣玻璃的黏著力(再形成黏著力),以0.1N/25mm以上為佳、以1N/25mm以上為較佳、以4N/25mm以上為特別佳、以8N/25mm以上為進一步佳、以12N/25mm以上為最佳。由此,能夠使被黏物彼此密著並固定。此外,上述黏著力(再形成黏著力)以100N/25mm以下為佳、以75N/25mm以下為較佳、以50N/25mm以下為特別佳、以40N/25mm以下為進一步佳。由此,能夠再度得到再加工性。
3. 黏著片的製造方法 製造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首先,以調製黏著劑組成物P為佳。具體而言,混合丙烯酸類單體(A)、環糊精衍生物(B)、根據需要的光聚合起始劑(C)、添加劑等。黏著劑組成物P以不含有溶劑(水、有機溶劑等)為佳。
接著,將黏著劑組成物P塗佈到所期望的對象物上以形成塗膜。作為所期望的對象,除了後述的剝離片以外,可列舉出所期望的基材。作為基材,能夠根據黏著片的用途適當地選擇。作為基材的材料,可列舉出例如樹脂、玻璃、金屬、陶瓷等。此外,基材的形狀可以是膜狀、板狀、塊狀等中的任一者。作為樹脂,可列舉出例如聚碳酸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的聚酯,聚乙烯、聚丙烯等的聚烯烴,三乙醯纖維素(triacetyl cellulose)等的纖維素、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醇、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氨酯、聚苯乙烯、聚醯亞胺、聚醚醚酮、聚醚醯亞胺、聚醚碸、聚苯碸、聚苯硫醚、聚芳醯胺、尼龍、丙烯酸樹脂、降莰烯類樹脂、環烯烴樹脂等。
作為上述黏著劑組成物P的塗佈方法,能夠利用例如棒塗法、刀(knife)塗佈法、輥塗法、刮刀(blade)塗佈法、模具塗佈法、凹版塗佈法等。
形成黏著劑組成物P的塗膜後,對所述塗膜照射活性能量射線,使丙烯酸類單體(A)與環糊精衍生物(B)共聚,形成黏著劑層。可以積層剝離片在如此形成的黏著劑層上。
活性能量射線是指具有能量量子的電磁波或帶電粒子射線,具體而言,可列舉出紫外線、電子束等。在活性能量射線中,以易於處理的紫外線為特別佳。
能夠透過高壓汞燈、融合H燈(fusion H lamp)、氙氣燈等進行紫外線的照射,紫外線的照射量以照度為50~1000mW/cm 2左右為佳、以100~ 500mW/cm 2左右為佳。此外,光量以50~10000mJ/cm 2為佳、以200~7000mJ/cm 2為較佳、以500~3000mJ/cm 2為特別佳。另一方面,能夠透過電子束加速器等進行電子束的照射,電子束的照射量以10~1000krad左右為佳。
4. 黏著片的形態 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可以至少具備黏著劑層,但以在黏著劑層的至少一面積層有剝離片為佳,此外,也以在黏著劑層的兩面積層有剝離片為佳。進一步,也可以將前述的基材積層在黏著劑層的一面。
作為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的一例,具體的結構顯示於圖1。如圖1所示,一實施形態的黏著片1是由兩張剝離片12a、12b和以與此兩張剝離片12a、12b的剝離面接觸的方式夾在所述兩張剝離片12a、12b之間的黏著劑層11所構成。本說明書中的剝離片的剝離面是指剝離片中具有剝離性的面,包含施行了剝離處理的面和即使未施行剝離處理也表現出剝離性的面中的任一者。
黏著劑層11為如前述的黏著劑層,以由活性能量射線固化黏著劑組成物P而得到的黏著劑構成為佳。
剝離片12a、12b在黏著片1的使用之前用來保護黏著劑層11,在使用黏著片1(黏著劑層11)時被剝離。在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1中,剝離片12a、12b中的一個或兩個並不一定是必需的。
作為剝離片12a、12b,可以使用例如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丁烯膜、聚丁二烯膜、聚甲基戊烯膜、聚氯乙烯膜、氯乙烯共聚物膜、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膜、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膜、聚氨酯膜、乙烯醋酸乙烯酯膜、離子聚合物樹脂膜、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膜、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膜、聚苯乙烯膜、聚碳酸酯膜、聚醯亞胺膜、氟樹脂膜等。此外,也可以使用這些的交聯膜。進一步,也可以是這些的積層膜。
以對上述剝離片12a、12b的剝離面(特別是與黏著劑層11接觸的面)施行剝離處理為佳。作為用於剝離處理的剝離劑,可列舉出例如醇酸類、矽氧(silicone)類、氟類、不飽和聚酯類、聚烯烴類、蠟類的剝離劑。在剝離片12a、12b之中,以其中一個剝離片為剝離力大的重剝離型剝離片,而另一個剝離片為剝離力小的輕剝離型剝離片為佳。
剝離片12a、12b的厚度沒有特別限定,通常為20~200μm左右。
作為黏著片1的一製造例,將黏著劑組成物P塗佈於其中一個剝離片12a(或12b)的剝離面並形成塗佈層後,將另一個剝離片12b(或12a)的剝離面重疊於此塗佈層。接著,隔著其中一個剝離片對黏著劑組成物P的塗佈層照射活性能量射線,使所述塗佈層固化後成為黏著劑層。由此,得到上述的黏著片1。
5. 用途 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以能夠較佳用於可再利用的領域的用途。作為這些用途,並沒有特別限定,但可列舉出例如顯示體(顯示器)、太陽能面板、半導體裝置、電池、移動體(汽車、鐵道用車輛、船舶、飛行體等)、抗玻璃飛散構件等的各種裝置、產品中構件之間的貼合、壁面裝飾、標籤的貼附、為了對半導體或玻璃等的工件加工而在所述工件上臨時貼附的工件加工用途、為了臨時或持續保護各種構件、產品等而貼附保護片的保護用途、工件的搬送用途、除去異物的用途等。
以上說明的實施形態是為了容易理解本發明而記載,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因此,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公開的各要素也包含在本發明的技術範圍所屬的全部設計變更、均等物等。
例如,可以省略黏著片1中的剝離片12a、12b中的任一者。
此外,在本說明書中,在記載「X~Y」(X、Y是任意的數字)的情況下,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包含「X以上Y以下」的意思,同時也包含「以比X大為佳」或「以比Y小為佳」的意思。此外,在記載「X以上」(X為任意的數字)的情況下,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包含「以比X大為佳」的意思,在記載「Y以下」(Y為任意的數字)的情況下,除非另有說明,也包含「以比Y小為佳」的意思。 [實施例]
以下,以實施例等進一步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的範圍不限於這些實施例等。
[實施例1] 1. 黏著劑組成物塗佈液的調製 將作為丙烯酸類單體(A)的丙烯酸正丁酯和丙烯酸乙酯、作為環糊精衍生物(B)的6-丙烯醯胺-β-環糊精(B1)、和作為光聚合起始劑(C)的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以表1所示的莫耳比混合並充分攪拌以獲得黏著劑組成物。
此外,表1所示的莫耳比,對各丙烯酸類單體(A)而言,為以丙烯酸類單體(A)的總量作為100莫耳時的莫耳比,對環糊精衍生物(B)而言,為相對丙烯酸類單體(A)的總量100莫耳的莫耳比,對光聚合起始劑(C)而言,為相對丙烯酸類單體(A)和環糊精衍生物(B)合計100莫耳的莫耳比。
2. 黏著片的製造 在以矽氧類剝離劑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單面進行剝離處理的重剝離型剝離片(Lintec公司製造,產品名「SP-PET752150」)的剝離處理面上,將上述步驟1中得到的黏著劑組成物以刀式塗佈機進行塗佈後形成塗佈層。
接著,將上述得到的重剝離型剝離片上的塗佈層、和以矽氧類剝離劑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單面進行剝離處理的輕剝離型剝離片(Lintec公司製造,產品名「SP-PET381031」),以所述輕剝離型剝離片的剝離處理面與塗佈層接觸的方式貼合。
之後,隔著輕剝離型剝離片,以下述的條件照射活性能量射線(紫外線;UV),使塗佈層固化,成為厚度30μm的黏著劑層。這樣一來,製作出由重剝離型剝離片/黏著劑層(厚度:30μm)/輕剝離型剝離片構成的黏著片。
<活性能量射線照射條件> .使用高壓水銀燈 .照度200mW/cm 2,光量2000mJ/cm 2.UV照度和光量計使用Eye Graphics公司製造的「UVPF-A1」
此外,上述黏著劑層的厚度是根據JIS K7130、使用恆壓式厚度測定器(Teclock公司製造,產品名「PG-02」)測定的值(以下相同)。
[實施例2~4、比較例1~3] 丙烯酸類單體(A)的種類和混合量、環糊精衍生物(B)的種類和混合量、光聚合起始劑(C)的混合量、和黏著劑層的厚度以如表1所示的變更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黏著片。
此外,表1中記載的縮寫等的細節如下所示。 [丙烯酸類單體(A)] BA:丙烯酸正丁酯 EA:丙烯酸乙酯 AA:丙烯酸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IBXA:丙烯酸異冰片酯 4HBA:丙烯酸4-羥基丁酯 DCP:雙環戊二烯(方便起見,記載於丙烯酸類單體(A)的欄位。) [環糊精衍生物(B)] B1:6-丙烯醯胺-β-環糊精 B2:6-丙烯醯胺-γ-環糊精 B3:二(2-異氰酸酯丙烯酸乙酯)-β-環糊精
在此,計算出將實施例和比較例中使用的環糊精衍生物(B)的莫耳數設為N,將黏著劑層的厚度設為Z(μm)時的N×Z。結果顯示於表1。
[試驗例1](凝膠分率的測定) 將實施例和比較例得到的黏著片裁切成80mm×80mm的大小後,用聚酯製網(網眼尺寸200)包裹此黏著劑層,用精密天秤稱量其質量後,透過減去上述網的單獨質量,只計算出黏著劑的質量。將此時的質量設為M1。
接著,將包裹在聚酯製網中的黏著劑在室溫(23℃)下在乙酸乙酯中浸漬24小時。之後,取出黏著劑,在溫度23℃、相對濕度50%的環境下使其風乾24小時,再放入80℃的烘箱中使其乾燥12小時。乾燥後,用精密天秤稱量其質量,透過減去上述網的單獨質量,只計算出黏著劑的質量。將此時的質量設為M2。凝膠分率(%)以(M2/M1)×100表示。由此導出黏著劑的凝膠分率。結果顯示於表2。
[試驗例2](溶膠成分的分子量測定) 透過蒸發器濃縮在試驗例1測定凝膠分率所使用的乙酸乙酯,得到溶膠成分。接著,將溶膠成分以四氫呋喃稀釋成0.5質量%的溶液後,測定重量平均分子量(Mw)。結果顯示於表2。
上述重量平均分子量(Mw)是使用凝膠滲透層析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 GPC)在以下條件下測定(GPC測定)的聚苯乙烯所換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 <測定條件> .GPC測定裝置:東曹公司製造,HLC-8020 .GPC管柱(依照以下的順序通過):東曹公司製造 TSK保護柱HXL-H TSK凝膠GMHXL(x2) TSK凝膠G2000HXL .測定溶劑:四氫呋喃 .測定溫度:40℃
[試驗例3](玻璃轉換溫度(Tg)的測定) 將實施例和比較例製作的黏著片的黏著劑層積層為複數層,成為厚度0.8mm的積層體。從得到的黏著劑層的積層體沖孔出直徑8mm(高度0.8mm)的圓柱體,將此作為樣品。
關於上述樣品,根據JIS K7244-1,使用動態黏彈性測定裝置(Anton-Paar公司製造,產品名「MCR 301」),透過扭轉剪力試驗在以下條件下測定損耗正切。然後,從損耗正切的最大值計算出實施例和比較例調製的黏著劑(聚合物)的玻璃轉換溫度(Tg)。結果顯示於表2。 測定頻率:1Hz 測定溫度範圍:-60℃~80℃ 升溫速度:5℃/min
[試驗例4](500%模數的測定) 將實施例和比較例得到的黏著片的黏著劑層積層為複數層,成為總厚度600μm後,裁切出10mm寬×75mm長的樣品。以樣品測定部位為10mm寬×20mm長(延伸方向)的方式將上述樣品設置於拉伸試驗機(Orientec公司製造,產品名「Tensilon」)中,在23℃、50%RH的環境下使用上述拉伸試驗機以200mm/分鐘的拉伸速度使其拉伸,測定拉伸率為500%時的應力值作為500%模數(N/mm 2)。結果顯示於表2。比較例3在測定期間破裂。
[試驗例5](黏著力的測定) 從實施例和比較例得到的黏著片剝離輕剝離型剝離片,將露出的黏著劑層貼合至具有易接著層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膜(東洋紡公司製造,產品名「PET50 A4360」),厚度:50μm)的易接著層後,得到重剝離型剝離片/黏著劑層/PET膜的積層體。將得到的積層體裁切成25mm寬、100mm長。
在23℃、50% RH的環境下,從上述積層體剝離重剝離型剝離片,將露出的黏著劑層貼附在鈉鈣玻璃(日本板硝子公司製造)後,於栗原製作所公司製造的高壓滅菌釜中,在0.5MPa、50℃下加壓20分鐘。之後,在23℃、50% RH的條件下放置24小時,將其作為樣品。然後,使用拉伸試驗機(Orientec公司製造,產品名「Tensilon」),在剝離速度300mm/min、剝離角度180度的條件下測定黏著力(初期黏著力(P1);N/25mm)。此處記載以外的條件是根據JIS Z0237:2009進行測定的。結果顯示於表2。
接著,將實施例和比較例得到的黏著片的黏著劑層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將固體成分濃度調整為30質量%。將得到的黏著劑溶解液以特多龍網#200過濾。之後,以刀式塗佈機將濾液塗佈於與上述重剝離型剝離片相同的重剝離型剝離片的剝離處理面後,以90℃進行加熱處理1分鐘,形成再形成黏著劑層。
接著,將上述得到的重剝離型剝離片上的再形成黏著劑層貼合至具有易接著層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東洋紡公司製造,產品名「PET50 A4360」),厚度:50μm)的易接著層後,得到重剝離型剝離片/再形成黏著劑層/PET膜的積層體。使用此積層體,與上述同樣地測定再形成黏著劑層的黏著力(再形成黏著力(P2);N/25mm)。結果顯示於表2。
基於上述的測定結果,計算出再形成黏著力(P2)相對初期黏著力(P1)的黏著力比(P2/P1)。結果顯示於表2。
[試驗例6](再加工性的評價) 在試驗例5中測定初期黏著力時,將PET膜和黏著劑層的積層體從鈉鈣玻璃剝離時,以目視確認鈉鈣玻璃上有無黏著劑的殘留現象(即殘膠),並基於以下的標準評價再加工性。結果顯示於表2。 ◎…完全沒有黏著劑殘存。 ○…有部分的黏著劑殘存。 ×…整體有黏著劑殘存。
[試驗例7](再形成性的評價) 在試驗例5中,透過目視判斷上述的再形成黏著劑層是否能夠良好地形成,並基於以下的標準評價再形成性。結果顯示於表2。 ○…能夠良好地形成再形成黏著劑層。 ×…不能良好地形成再形成黏著劑層。 此外,此黏著劑層再形成性為×的比較例1和3,無法測定試驗例5的再形成黏著力。
[試驗例8](黏著劑質量比的導出) 測定實施例和比較例得到的黏著片的黏著劑層的50mm 3分的質量(初期黏著劑質量(M1);mg)。接著,將50mm 3分的黏著劑層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將得到的黏著劑溶解液以特多龍網#200過濾,然後使濾液完全乾燥。測定由此回收的黏著劑的質量(回收黏著劑質量(M2);mg)。基於上述的測定結果,計算出回收黏著劑質量(M2)與初期黏著劑質量(M1)的質量比(M2/M1)。結果顯示於表2。此外,如果此質量比(M2/M1)為0.7以上,能夠說黏著劑的回收性優異。
[試驗例9](浸漬溶解性的評價) 從實施例和比較例中得到的黏著片剝離輕剝離型剝離片,將露出的黏著劑層貼合至具有易接著層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東洋紡公司製造,產品名「PET50 A4360」),厚度:50μm)的易接著層後,接著剝離重剝離型剝離片。將得到的黏著劑層/PET膜的積層體裁切成25mm×100mm,將其作為樣品。
將得到的樣品在乙酸乙酯中浸漬72小時後取出,用手指和目視確認所述樣品的PET膜中的黏著劑層側的面有無黏著劑。然後,根據以下的標準評價黏著劑層的浸漬溶解性。結果顯示於表2。 ◎…沒有黏性。 ○…具有黏性,但目測沒有黏著劑殘存。 ×…目測有黏著劑殘存。
[表1]
丙烯酸類單體(A) [莫耳比]((A)100莫耳中) 環糊精衍生物(B) [莫耳比](相對(A)100莫耳) 光聚合起始劑(C) [莫耳比] (相對(A)+(B)100莫耳) 黏著劑層 厚度 N×Z
BA EA AA MMA IBXA 4HBA DCP B1 B2 B3 Z[μm]
實施例1 50 50 1 0.2 30 30
實施例2 94 5 1 1 0.1 50 50
實施例3 94 5 1 2 0.1 30 60
實施例4 78 10 10 2 1 0.3 30 30
比較例1 100 0.7 0.2 30 21
比較例2 50 50 0.2 30
比較例3 49 50 1 0.2 30
[表2]
凝膠 分率 [%] 溶膠成分 Mw Tg [℃] 500% 模數 [N/mm 2] 黏著力 黏著劑質量 再加工性 再形成性 浸漬 溶解性
初期(P1) [N/25mm] 再形成(P2) [N/25mm] 黏著力比 (P2/P1) 初期(M1) [mg] 回收(M2) [mg] 質量比
實施例1 6.8 87萬 -12 0.088 38.1 37.5 0.98 53.00 49.40 0.93
實施例2 3.8 103萬 -36 0.061 35.0 36.3 1.04 52.00 50.02 0.96
實施例3 3.7 137萬 -31 0.139 13.0 12.8 0.98 53.00 51.04 0.96
實施例4 3.6 95萬 -30 0.032 23.4 21.5 0.92 52.00 50.13 0.96
比較例1 62.8 9.5萬 -28 0.249 6.7 50.00 18.60 0.37 × ×
比較例2 5.0 62萬 -25 0.012 1.7 2.5 1.47 53.00 50.35 0.95 ×
比較例3 99.5 1.1萬 -24 破裂 0.2 53.00 0.27 0.01 × ×
由表2可知,由於實施例製造的黏著片的黏著劑層顯示出高回收性的同時,再形成黏著劑層的黏著力顯示出與最初的黏著劑層的黏著力近似的值,所以再利用性優異。此外,由於實施例製造的黏著片的黏著劑層顯示出良好的再加工性和浸漬溶解性,從這一觀點考量,再利用性也是優異的。 [產業利用性]
本發明的黏著片能夠適用於期望再利用的產品。
1:黏著片 11:黏著劑層 12a,12b:剝離片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黏著片的剖面圖。
Figure 111127743-A0101-11-0001-1
1:黏著片
11:黏著劑層
12a,12b:剝離片

Claims (10)

  1. 一種黏著片,其為至少具備黏著劑層的黏著片,其特徵在於: 構成該黏著劑層的黏著劑的凝膠分率小於10%, 在23℃進行拉伸試驗時,該黏合劑層的500%模數為0.02N/mm 2以上、5N/mm 2以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黏著片,其中: 將該黏著劑層對鈉鈣玻璃的黏著力設為P1(N/25mm), 將由溶解該黏著劑層得到的黏著劑溶解液所形成的再形成黏著劑層對鈉鈣玻璃的黏著力設為P2(N/25mm)時, P2對P1的黏著力比(P2/P1)為0.5以上、小於1.47。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黏著片,其中: 將該黏著劑層的每單位體積的質量設為M1(mg), 將溶解該單位體積的黏著劑層得到的黏著劑溶解液以特多龍網#200過濾、乾燥後的黏著劑的質量設為M2(mg)時, M2對M1的質量比(M2/M1)為0.7以上。
  4. 一種黏著片,其為至少具備黏著劑層的黏著片,其特徵在於: 構成該黏著劑層的黏著劑含有具有主鏈的聚合物,該主鏈是由丙烯酸類單體和具有聚合性基團的環糊精衍生物共聚而成。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黏著片,其中該環糊精衍生物所具有的該聚合性基團為含有聚合性不飽和雙鍵的基團。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黏著片,其中該黏著劑不含有可包合於該環糊精衍生物的客體分子。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黏著片,其中該黏著劑的溶膠成分由凝膠滲透層析法測定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萬以上、300萬以下。
  8. 如請求項4所述之黏著片,其中該聚合物的玻璃轉換溫度(Tg)為超過-55℃、20℃以下。
  9.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8中任一項所述之黏著片,其中該黏著片具備兩張剝離片,該黏著劑層以與該兩張剝離片的剝離面接觸的方式夾在該剝離片之間。
  10. 一種黏著片的製造方法,其中該黏著片至少具備黏著劑層,其特徵在於: 塗佈含有丙烯酸類單體和具有聚合性基團的環糊精衍生物的黏著劑組成物以形成塗膜, 對該塗膜照射活性能量射線,使該丙烯酸類單體和該環糊精衍生物共聚以形成黏著劑層。
TW111127743A 2021-08-04 2022-07-25 黏著片及黏著片的製造方法 TW2023137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29012 WO2023012947A1 (ja) 2021-08-04 2021-08-04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WOPCT/JP2021/029012 2021-08-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3729A true TW202313729A (zh) 2023-04-01

Family

ID=85154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7743A TW202313729A (zh) 2021-08-04 2022-07-25 黏著片及黏著片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012947A1 (zh)
KR (1) KR20240039084A (zh)
CN (1) CN115943191A (zh)
TW (1) TW202313729A (zh)
WO (1) WO202301294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0599Y2 (zh) 1985-08-27 1991-05-02
US5792821A (en) * 1997-01-06 1998-08-11 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 Health Foundation Polymerizable cyclodextrin derivatives
ES2335958B2 (es) * 2008-08-06 2010-11-02 Universidad De Santiago De Compostela Hidrogeles acrilicos con ciclodextrinas colgantes, su preparacion y su aplicacion como sistemas de liberacion y componentes de lentes de contacto.
KR101422662B1 (ko) * 2011-09-08 2014-07-23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위상차 점착필름,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부재
JP5437418B2 (ja) * 2012-03-01 2014-03-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5951758B2 (ja) * 2012-04-27 2016-07-13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自己修復性及び形状記憶性を有するゲ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5151224A1 (ja) * 2014-03-31 2015-10-08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2016098323A (ja) * 2014-11-21 2016-05-30 Dic株式会社 接着剤、及び該接着層を有する多層フィルム
CN109071730B (zh) * 2016-03-18 2021-09-03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高分子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聚合性单体组合物
JP2018111788A (ja) * 2017-01-13 2018-07-19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接着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383448B2 (ja) * 2019-10-18 2023-11-20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粘着剤、粘着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3191A (zh) 2023-04-07
WO2023012947A1 (ja) 2023-02-09
KR20240039084A (ko) 2024-03-26
JPWO2023012947A1 (zh) 2023-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59916B2 (ja) 光硬化性組成物、粘着シート、粘着シート積層体、硬化物、画像表示装置構成用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1313345B1 (ko) 광학 기능성 필름 첩합용 점착제, 점착제 부착 광학 기능성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22130400A (ja) 両面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構成用部材を有する積層体、積層体形成キット及び両面粘着シートの使用
TW201726849A (zh) 黏著片材、具有黏著劑層之積層體的製造方法、具有黏著劑層之積層體、影像顯示裝置及觸控面板
WO2011043269A1 (ja) 粘着剤組成物の製造方法、粘着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粘着剤用原料組成物及び粘着フィルム
JP2011168751A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WO2012020710A1 (ja) 粘着性高分子ゲル及び粘着性ゲルシート
JP2017179096A (ja)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KR20170062390A (ko) 점착 시트 및 박리 필름 구비 점착 시트
KR102627869B1 (ko) 광경화성 점착 시트, 화상 표시 장치용 적층체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KR20220129682A (ko) 광경화성 점착 시트, 광경화성 점착 시트 적층체, 광경화성 점착 시트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화상 표시 패널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JP2019137716A (ja) ウィンド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125259B2 (ja) 粘着シート
TW202313729A (zh) 黏著片及黏著片的製造方法
JP5613535B2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粘着シート及び粘着剤層付き光学部材
KR20190066527A (ko) 광학 필름용 점착제 조성물, 점착제층, 광학 부재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20180136712A (ko)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그를 이용한 점착 시트
JP7052726B2 (ja) 粘着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3276653A1 (ja) 剥離フィルム付き光学フィルム
WO2023276654A1 (ja) カバーフィルム付き光学フィルム
WO2023276655A1 (ja) 光学積層体
WO2023176023A1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7484104B2 (ja) 光硬化性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用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24101407A1 (ja) 粘着剤、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粘着剤の製造方法
JP6590384B2 (ja) 光拡散粘着剤層、及び光拡散粘着フィル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