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6740A - 使用輔助式管內混合器連續製造發泡體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輔助式管內混合器連續製造發泡體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6740A
TW202306740A TW111110800A TW111110800A TW202306740A TW 202306740 A TW202306740 A TW 202306740A TW 111110800 A TW111110800 A TW 111110800A TW 111110800 A TW111110800 A TW 111110800A TW 202306740 A TW202306740 A TW 20230674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am
foaming
foaming machine
surfactant
molecular we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0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樂曄晨
朱正
胡磊紅
鮑亮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贏創運營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贏創運營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贏創運營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6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674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34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4/3442Mixing, kneading or conveying the foamabl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34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4/36Feeding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C44/367Feeding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using spray nozz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061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several polymeric compon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3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by mixing gases into liquid compositions or plastisols, e.g. frothing with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33/00Use of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33/04Polymers of esters
    • B29K2033/08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e.g. PMA, i.e. polymethylacry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75/00Use of PU, i.e.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01/00Manufacture of cellular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10/00Foam properties
    • C08G2110/0041Foam properties having specified density
    • C08G2110/0066≥ 150kg/m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50/00Compositions for coatings
    • C08G2150/60Compositions for foaming; Foamed or intumescent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330/00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33/04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7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7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71/02Polyalkylene oxi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Molding Of Porous Article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一種發泡體之品質的改良方法,該發泡體係在使用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作為水性聚合物分散液中的添加劑的發泡體連續製造程序中所製造,該程序包含使水性聚合物分散液和該界面活性劑之混合物發泡的步驟,且在發泡機中,該混合物以低於4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混合;其中該程序另外包含在與該發泡機連接之輔助式管內混合器中,以5~50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混合從該發泡機所得之發泡體的步驟。也提供一種發泡體之連續製造程序及連續生產線。

Description

使用輔助式管內混合器連續製造發泡體的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從水性樹脂製造發泡體的程序。
經發泡的水性樹脂塗覆的紡織品可被用在類似人造皮革、地毯裡襯、瑜珈墊及遮光窗簾的產品中,其中均勻的泡孔經常會提供較好的觸感及改良的遮光效能。 水性樹脂經常被認定是使用水作為運載介質之合成的或天然的高分子樹脂。彼可分散在水中且可為可交聯或不可交聯的。普通的水性分散液包括聚胺甲酸乙酯分散液、聚丙烯酸系分散液及VAE分散液等。 為要在水性樹脂發泡中提供穩定且均勻的泡孔,其經常需要某些添加劑以使該發泡體穩定。例如,US 2015/0284902 A1和US 2006/0079635 A1揭示一些用於該發泡的一些陰離子型界面活性劑。WO 2018/015260 A1和WO 2019/042696 A1揭示非離子型界面活性劑,彼之分子量(Mw)高於用於此等應用之硬脂酸銨的分子量。 WO 2018/015260 A1(CN 109476949 A)揭示多元醇酯界面活性劑,尤其是其離子型衍生物,還有磷酸化、硫酸化衍生物及磷酸化多元醇酯界面活性劑。在不需接受普遍已知之與硬脂酸銨之使用相關的缺點下,多元醇酯界面活性劑使PUD(水性聚胺甲酸乙酯分散液)系統能發泡。使用多元醇酯之理由是:即使不使用另外的界面活性劑,彼等使基於水性聚合物分散液的發泡體穩定。另一方面,多元醇酯也用在具有一或多種共界面活性劑之摻合物中作為在水性聚合物分散液中的添加劑。此等共界面活性劑可以是脂肪酸醯胺、醇烷氧化物、壬基苯酚乙氧化物、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嵌段共聚物、甜菜鹼(例如醯胺基丙基甜菜鹼)、胺氧化物、四級銨界面活性劑或兩性乙酸鹽(amphoacetate)。此外,該共界面活性劑可為聚矽氧系者,例如三矽氧烷界面活性劑或聚醚矽氧烷。 WO 2019/042696A1(CN 111050897 A)揭示在製造多孔性聚合物塗層中使用之多元醇醚界面活性劑,其能製造穩定且可加工之發泡體。多元醇醚涵蓋其烷氧化加合物,其係藉由多元醇醚與氧化烯(例如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及/或氧化丁烯)之反應獲得。再者,多元醇醚也涵蓋多元醇酯-多元醇醚混雜結構,其係藉由多元醇酯之O-烷化或藉由多元醇醚之酯化所製備。該多元醇醚也涵蓋其離子型衍生物例如該磷酸化或硫酸化衍生物,尤其是磷酸化多元醇醚。再者,使用多元醇醚界面活性劑作為在水性聚合物分散液中的添加劑以供製造多孔性聚胺甲酸乙酯塗層。尤其,多元醇醚可用在具有至少一種共界面活性劑之摻合物中作為在水性聚合物分散液中之添加劑。該等共界面活性劑可為脂肪酸醯胺、醇烷氧化物、壬基苯酚乙氧化物、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嵌段共聚物、甜菜鹼、胺氧化物、四級銨界面活性劑或兩性乙酸鹽、以及聚矽氧系界面活性劑。多元醇醚界面活性劑習知也作為基於水性聚合物分散液之發泡體的穩定劑,即使不使用另外的界面活性劑。 然而,在使用具有低於4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的混合裝置或發泡機以從水性樹脂工業連續製造發泡體中,當使用具有比硬脂酸銨之分子量高之分子量的界面活性劑(諸如以上之該多元醇酯界面活性劑和多元醇醚界面活性劑)時,所得之發泡層在乾燥後常有裂痕,且泡孔極粗糙。為在連續工業應用中解決該問題,可以有二選項: a)改變混合裝置以提高該混合器之線速率。然而,升級成本可能極高且通常是不可能的,因為新的混合裝置與現有的生產線可能有相容問題。因此,該選項在經濟上且就工程觀點皆是不可行的。 b)改變樹脂調和物,諸如優化界面活性劑之選擇。然而,這在技術上是極難的且常是不可能的,因為該樹脂極大地決定塗覆成品的效能且樹脂的改變將需要完全的再調配。
為要解決先前技藝的技術問題,本發明人收集在一般發泡程序中所產生之發泡體且嘗試在工業標準的發泡機中再次將其混合。然而,該另外處理步驟不能解決龜裂和粗糙泡孔的技術問題。 令人訝異地,已經發現:使用具有合適範圍的混合頭之線速度的輔助式管內混合器,可在工業連續製造程序中使用具有分子量比硬脂酸銨的Mw高之界面活性劑作為發泡體穩定劑下方便且有效率地提供更細的多、更均勻且穩定之發泡體。 本發明提供一種發泡體之品質(諸如該發泡體之穩定性及該發泡體之泡孔細度)的改良方法,該發泡體係在使用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作為水性聚合物分散液中的添加劑的發泡體連續製造程序中所製造,該程序包含使水性聚合物分散液和具有較高分子量之該界面活性劑的混合物發泡的步驟,且在發泡機中,該混合物以低於4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混合; 其中該程序另外包含在連接至該發泡機之輔助式管內混合器中,以5~50 m/s(例如5~40 m/s,諸如5~30 m/s,較佳是6~20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混合從該發泡機所得之發泡體的步驟。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使用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作為水性聚合物分散液中的添加劑的發泡體連續製造程序,其包含使水性聚合物分散液和具有較高分子量之該界面活性劑的混合物發泡的步驟,且在發泡機中,該混合物以低於4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混合; 其中該程序另外包含在連接至該發泡機之輔助式管內混合器中,以5~30 m/s,較佳是6~20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混合從該發泡機所得之發泡體的步驟。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5至30 m/s,較佳6~20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的輔助式管內混合器,其係用於使用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作為發泡添加劑以供工業連續製造發泡的水性樹脂。該管內混合器之使用可大幅地降低泡孔尺寸且改良該發泡的水性樹脂的穩定性。 在本發明中,該發泡機之出口流速應符合該輔助式管內混合器之入口流速。 在此所用的,在本發明中『輔助式管內混合器』一詞是指另外連接至具有低於4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的本來的發泡機的管內混合器。 在此所用的,在本發明中『混合頭之線速率』一詞是指該混合頭之最外部的線速率,其為在整個混合頭中的最大線速率。 在此所用的,在本發明中『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一詞是指具有比硬脂酸銨之Mw(301.5 g/mol)高之分子量(Mw)的界面活性劑,且在具有低於4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的發泡機中,可以使用該界面活性劑作為在一般水性樹脂發泡程序中的發泡劑。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輔助式管內混合器的用途,其係用於使用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作為水性聚合物分散液中的添加劑的發泡體連續製造程序中以改良該發泡體之品質諸如發泡體之穩定性及發泡體之細度,其中該程序包含使水性聚合物分散液和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之混合物發泡的步驟,且在發泡機中,該混合物以低於4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混合; 其中該程序另外包含在連接至該發泡機之輔助式管內混合器中,以5~30 m/s,較佳是6~20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混合從該發泡機所得之發泡體的步驟。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使用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作為在水性聚合物分散液中的添加劑製造發泡體之連續生產線,其包含具有低於4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的發泡機、塗覆裝置及乾燥裝置; 其中該生產線另外包含能達到5~30 m/s,較佳是6~20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的輔助式管內混合器;且 該管內混合器之入口連接至該發泡機之出口,且 該管內混合器之出口連接至該塗覆裝置之入口。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連續製造多孔性之水性可發泡樹脂(諸如聚胺甲酸乙酯)塗層的程序,其使用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作為水性聚合物分散液中的添加劑,其包含下列步驟: a)提供包含水性聚合物分散液、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及其他必須的添加劑諸如增稠劑、填料及分散劑的混合物; b)使該混合物發泡以產生發泡體,其中該混合物係在發泡機中,以低於4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混合; c)在與步驟b)之該發泡機連接之輔助式管內混合器中,以5~30 m/s,較佳是6~20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混合從步驟b)所得之發泡體,以獲得具有均勻且細泡孔結構的發泡體; d)將該發泡的聚合物分散液的塗層施加至合適載體,及 e)乾燥該塗層。 本發明之程序可以降低泡孔尺寸且改良發泡的水性樹脂的穩定性。 使用具有合適線速率範圍的輔助式管內混合器以解決在從水性樹脂與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工業連續生產發泡體中所有的問題,對技術人員並非明顯的。理由包括: a)在此領域中,使用具有所需混合速率之此一管內混合器並非明顯的。在該技術領域中,此種輔助式管內混合器未曾用於工業規模的連續生產中。再者,即使在實驗規模的連續生產中,彼未曾用在發泡工業中。 b)該管內混合器應尤其被修改或選擇以整合於該生產線中,例如該管內混合器應被安裝管線,該管線可直接連接至上游的發泡機及下游的塗覆裝置,且該發泡機之出口流速應符合該輔助式管內混合器之入口流速。在沒有合適地適應該生產線之情況下,不可能直接使用商業混合器。 c)該管內混合器應提供在5~30 m/s之特別的混合頭之線速率範圍,以獲得良好發泡效能。在沒有控制該混合速率下,簡單地加上該管內混合器並沒有用。若該混合速率不夠高或太高,則不會達成所需之發泡效能。 d)令人訝異地,並非代替整個發泡機,而是簡單使用具有合適混合速率之管內混合器作為附加至一般工業連續生產線的額外裝置且與一般發泡機的結合可成功地以極有效率且經濟方式解決技術問題,包括在乾燥後發泡層上的裂痕,及當使用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作為發泡體穩定劑時的極粗糙泡孔。 因此,本發明以令人訝異之經濟且有效率方式,成功地解決在利用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的水性樹脂以工業連續生產發泡體中的技術問題。 技術人員已知:該水性聚合物分散液可藉由機械混合發泡。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水性聚合物分散液係選自由水性聚苯乙烯分散液、聚丁二烯分散液、聚(甲基)丙烯酸酯分散液、聚乙烯酯分散液和聚胺甲酸乙酯分散液之群組中,其中該等分散液之固體含量是在20至70重量%之範圍內。 本發明也提供一種多孔性聚胺甲酸乙酯塗層,其係藉由依據本發明之程序獲得,其中該多孔性聚合物塗層之平均泡孔尺寸小於50 μm,較佳小於40 μm,更佳是小於30 μm,還更佳是小於20 μm。 發泡機在本發明中之發泡機是常見的且是工業標準發泡機,諸如得自Hansa Industrie-Mixer GmbH & Co. KG的Hansa混合器及類似的機器。該等發泡機具有低於4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該等發泡機被設計以用於使用標準陰離子型界面活性劑的水性發泡應用。 管內混合器在本發明中可以使用任何管內混合裝置,只要該管內混合器可提供所需之線速率。一般,該混合頭之最大線速率的範圍是5~30 m/s;較佳是6 m/s至10 m/s。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混合槽腔尺寸的範圍可為10至10000 ml,較佳為50~500 ml。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管內混合器是膠體磨機或均化機,其連接至現有的發泡機。 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本發明尤其適合於其中使用多元醇醚和多元醇酯作為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的應用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是非離子型界面活性劑。 具有較高分子量之該界面活性劑較佳選自依據WO 2019/042696 A1之多元醇醚和依據WO 2018/015260 A1之多元醇酯,二者整體藉由引用被併入此中。 依據 WO 2019/042696 A1 (CN 111050897 A) 的多元醇醚在整個本發明之本文中『多元醇醚』一詞也涵蓋其烷氧化加合物,其可藉由多元醇醚與氧化烯(例如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及/或氧化丁烯)之反應獲得。 在整個本發明之本文中『多元醇醚』一詞也涵蓋多元醇酯-多元醇醚混雜結構,其係藉由多元醇酯(關於『多元醇酯』一詞尤其參見歐洲專利申請案16180041.2)之O-烷基化或藉由多元醇醚之酯化所製備。 在整個本發明之本文中『多元醇醚』一詞也涵蓋其離子型衍生物,較佳是磷酸化或硫酸化衍生物,尤其是磷酸化多元醇醚。多元醇醚之該等衍生物(尤其是磷酸化多元醇醚)是依據本發明較佳可用的多元醇醚。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多元醇醚可藉由多元醇與至少一種烷基鹵化物或伸烷基鹵化物(較佳是烷基氯化物)、至少一種一級或二級醇或至少一種烷基或烯基環氧乙烷、環硫乙烷或氮丙啶(較佳是烷基環氧化物)反應獲得,或可藉由一級或二級醇與縮水甘油、表氯醇及/或碳酸甘油酯反應獲得。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多元醇係選自C 3-C 8多元醇及其寡聚物之群組, 較佳之多元醇是丙-1,3-二醇、丙二醇、甘油、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丙烷、山梨糖醇酐、山梨糖醇、異山梨糖醇、赤蘚醇、蘇糖醇(threitol)、新戊四醇、阿拉伯糖醇、木糖醇、核糖醇、海藻糖醇、甘露糖醇、半乳糖醇、艾杜糖醇(iditol)、肌醇、倭勒米糖醇(volemitol)及葡萄糖,尤其是甘油, 且較佳的多元醇寡聚物是具有1-20個,較佳2-10個且更佳2.5-8個重複單元的C 3-C 8多元醇的寡聚物,在此特佳是二甘油、三甘油、四甘油、五甘油、二赤蘚醇、三赤蘚醇、四赤蘚醇、二(三羥甲基丙烷)、三(三羥甲基丙烷)及二-及寡醣,尤其是山梨醣醇酐及寡-及/或聚甘油。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烷基鹵化物對應於通式R-X,其中X是鹵原子,較佳是氯原子,且其中R是具有4至40個碳原子,較佳8至22個碳原子且更佳10至18個碳原子之直鏈型或支鏈型之飽和或不飽和的烴基基團, 且較佳之烷基鹵化物係選自1-氯十六烷、1-氯十八烷、2-氯十六烷、2-氯十八烷、1-溴十六烷、1-溴十八烷、2-溴十六烷、2-溴十八烷、1-碘十六烷、1-碘十八烷、2-碘十六烷及/或2-碘十八烷,特佳是至少二種烷基氯化物之混合物。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烷基環氧化物對應於通式1:
Figure 02_image001
其中R’在每次出現時獨立地是相同或不同之具有2至38個碳原子,較佳具有6至20個碳原子,更佳具有8至18個碳原子的單價脂族之飽和或不飽和的烴基基團或H,條件是該等基團中至少一者是烴基基團,在此特佳是烷基環氧化物,其中該等基團中恰好一者是烴基基團,特佳是衍生自C 6-C 24-α-烯烴的環氧化物。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用之多元醇醚包括那些選自該山梨糖醇酐醚及/或聚甘油醚之群組者,較佳是聚甘油醚,較佳是那些對應於式2之聚甘油醚: M aD bT c式2 其中 M=[C 3H 5(OR”) 2O 1/2] D=[C 3H 5(OR”) 1O 2/2] T=[C 3H 5O 3/2] a=1至10,較佳是2至3,特佳是2, b=0至10,較佳是大於0至5,特佳是1至4, c=0至3,較佳是0, 其中該R”基團獨立地是相同或不同之具有2至38個碳原子,較佳是6至20個碳原子且更佳是8至18個碳原子之單價脂族飽和或不飽和烴基基團或H,條件是該R”基團中至少一者是烴基基團, 且/或對應於通式3之聚甘油醚: M xD yT z式3 其中
Figure 02_image003
x=1至10,較佳是2至3,特佳是2, y=0至10,較佳是大於0至5,特佳是1至4, z=0至3,較佳是大於0至2,特佳是0, 其條件是至少一個R”基團不是氫,R”仍如以上所定義, 且/或對應於通式4之聚甘油醚:
Figure 02_image005
其中 k=1至10,較佳是2至3,特佳是2, m=0至10,較佳是大於0至5,特佳是1至3, 其條件是至少一個R”基團不是氫,R”仍如以上所定義,且k+m之總和大於0且具有指數k和m之部分被統計分布。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式2、3及/或4之多元醇醚已經磷酸化,尤其具有至少一個(R”’O) 2P(O)-基團作為該R”基團,其中該R”’基團獨立地是陽離子,較佳是Na +、K +或NH 4 +、或也可為經官能化之烷基基團的單-、二-及三烷基胺(例如在醯胺之胺的情況下)、單-、二-及三烷醇胺、單-、二-及三胺基烷基胺之銨離子、或H或R””-O-, 其中R””是具有3至39個碳原子,較佳是7至22個碳原子且更佳是9至18個碳原子之單價脂族飽和或不飽和烴基基團以及多元醇基團。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多元醇醚被用在具有至少一種離子型(較佳是陰離子型)共界面活性劑之摻合物中作為在水性聚合物分散液中之添加劑,較佳之離子型共界面活性劑是下述之銨及鹼金屬鹽:脂肪酸、硫酸烷酯、硫酸烷醚酯、烷磺酸酯、烷基苯磺酸酯、磷酸烷酯、磺基丁二酸烷酯、磺基丁二醯胺酸烷酯及肌胺酸烷酯, 較佳者尤其是具有12至20個碳原子,進一步較佳具有14至18個碳原子,還更佳具有多於16至18個碳原子之硫酸烷酯, 條件是離子型共界面活性劑之比例,以多元醇醚加上共界面活性劑之總量計,較佳是在0.1-50重量%之範圍內,較佳是在0.2至40重量%之範圍內,更佳是在0.5至30重量%之範圍內,還更佳是在1至25重量%之範圍內。 依據WO 2018/015260 A1(CN 109476949A)的多元醇酯 在整個本發明之本文中『多元醇酯』一詞也涵蓋其烷氧化加合物,其可藉由多元醇酯與氧化烯(例如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及/或氧化丁烯)之反應獲得。 在整個本發明之本文中『多元醇酯』一詞也涵蓋其離子型衍生物,較佳是磷酸化或硫酸化衍生物,尤其是磷酸化多元醇酯。多元醇酯之該等衍生物(尤其是磷酸化多元醇酯)是依據本發明較佳可用的多元醇酯。該多元醇酯之該等和進一步衍生物係在以下詳細描述,且在本發明之本文中是較佳可用的。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多元醇酯可藉由以至少一種羧酸將多元醇酯化獲得。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多元醇係選自C 3-C 8多元醇及其寡聚物之群組, 較佳之多元醇是丙-1,3-二醇、丙二醇、甘油、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丙烷、山梨糖醇酐、山梨糖醇、異山梨糖醇、赤蘚醇、蘇糖醇、新戊四醇、阿拉伯糖醇、木糖醇、核糖醇、海藻糖醇、甘露糖醇、半乳糖醇、艾杜糖醇、肌醇、倭勒米糖醇及葡萄糖,尤其是甘油, 且較佳的多元醇寡聚物是具有1-20個,較佳2-10個且更佳2.5-8個重複單元的C 3-C 8多元醇的寡聚物,在此特佳是二甘油、三甘油、四甘油、五甘油、二赤蘚醇、三赤蘚醇、四赤蘚醇、二(三羥甲基丙烷)、三(三羥甲基丙烷)及二-和寡醣,尤其是山梨醣醇酐及寡聚-及/或聚甘油。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羧酸對應於通式R-C(O)OH,其中R是具有3至39個碳原子,較佳具有7至21個碳原子且更佳具有9至17個碳原子之單價脂族飽和或不飽和烴基基團, 且較佳之羧酸係選自丁酸(四碳烷酸)、己酸(六碳烷酸)、辛酸(八碳烷酸)、癸酸(十碳烷酸)、月桂酸(十二碳烷酸)、肉豆蔻酸(十四碳烷酸)、棕櫚酸(十六碳烷酸)、硬脂酸(十八碳烷酸)、花生酸(二十碳烷酸)、山萮酸(二十二碳烷酸)、木焦油酸(二十四碳烷酸)、棕櫚烯酸((Z)-9-十六碳烯酸)、油酸((Z)-9-十六碳烯酸)、反油酸((E)-9-十八碳烯酸)、順式-異油酸((Z)-11-十八碳烯酸)、亞油酸((9Z,12Z)-9,12-十八碳二烯酸)、α-亞麻酸((9Z,12Z,15Z)-9,12,15-十八碳三烯酸)、γ-亞麻酸((6Z,9Z,12Z)-6,9,12-十八碳三烯酸)、二-升-γ-亞麻酸((8Z,11Z,14Z)-8,11,14-二十碳三烯酸)、花生四烯酸((5Z,8Z,11Z,14Z)-5,8,11,14-二十碳四烯酸)、芥酸((Z)-13-二十二碳烯酸)、神經甙脂酸((Z)-15-二十四碳烯酸)、蓖麻醇酸、羥基硬脂酸及十一碳烯酸,以及其混合物,例如菜籽油酸、大豆脂肪酸、葵花脂肪酸、花生脂肪酸及/或妥爾油脂肪酸, 極特佳的是棕櫚酸及硬脂酸及該二種物質之混合物, 且/或在於使用多官能之二-及/或三羧酸,較佳是具有2至18個碳原子之鏈長度之脂族直鏈型或支鏈型二-及/或三羧酸及/或已經藉由催化二聚合具有12至22個碳原子之不飽和脂肪酸所得的脂肪酸二聚合物, 且/或在使用以上說明之通式R-C(O)OH之羧酸與多官能二-及/或三羧酸之混合物。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用之多元醇酯包括那些選自該山梨糖醇酐酯及/或聚甘油酯之群組者,較佳是聚甘油酯,較佳是那些對應於通式1之聚甘油酯: M aD bT c式1 其中 M=[C 3H 5(OR’) 2O 1/2] D=[C 3H 5(OR’) 1O 2/2] T=[C 3H 5O 3/2] a=1至10,較佳是2至3,特佳是2, b=0至10,較佳是大於0至5,特佳是1至4, c=0至3,較佳是0, 其中該R’基團獨立地是相同或不同之R”-C(O)-型的基團或H, 其中R”基團是具有3至39個碳原子,較佳是7至21個碳原子且更佳是9至17個碳原子之單價脂族飽和或不飽和烴基基團, 其中至少一個R’基團對應於該R”-C(O)-型的基團, 且/或對應於通式2之聚甘油酯: M xD yT z式2 其中
Figure 02_image007
x=1至10,較佳是2至3,特佳是2, y=0至10,較佳是大於0至5,特佳是1至4, z=0至3,較佳是大於0至2,特佳是0, 其條件是至少一個R’基團不是氫,R’仍如以上所定義, 且/或對應於通式3之聚甘油酯:
Figure 02_image009
其中 k=1至10,較佳是2至3,特佳是2, m=0至10,較佳是大於0至5,特佳是1至3, 其條件是R’基團中至少一個是R”-C(O)-型的基團,R”仍如以上所定義,且k+m之總和大於0且具有指數k和m之部分被統計分布。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式1、2及/或3之多元醇酯已經磷酸化,尤其具有至少一個(R”’O) 2P(O)-基團作為該R’基團,其中該R”’基團獨立地是陽離子,較佳是Na +、K +或NH 4 +、或也可為經官能化之烷基基團的單-、二-及三烷基胺(例如在醯胺之胺的情況下)、單-、二-及三烷醇胺、單-、二-及三胺基烷基胺的銨離子、或H或R””-O-, 其中R””是具有3至39個碳原子,較佳是7至22個碳原子且更佳是9至18個碳原子之單價脂族飽和或不飽和烴基基團以及多元醇基團。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多元醇酯被用在具有至少一種離子型(較佳是陰離子型)共界面活性劑的摻合物中作為在水性聚合物分散液中之添加劑, 較佳之離子型共界面活性劑是下述之銨及鹼金屬鹽:脂肪酸、硫酸烷酯、硫酸烷醚酯、烷磺酸酯、烷基苯磺酸酯、磷酸烷酯、磺基丁二酸烷酯、磺基丁二醯胺酸烷酯及肌胺酸烷酯, 較佳者尤其是具有12至20個碳原子,進一步較佳具有14至18個碳原子,還更佳具有多於16至18個碳原子之硫酸烷酯, 條件是離子型共界面活性劑之比例,以多元醇酯加上共界面活性劑之總量計,較佳是在0.1-50重量%之範圍內,較佳是在0.2至40重量%之範圍內,更佳是在0.5至30重量%之範圍內,還更佳是在1至25重量%之範圍內。 具有較高分子量之較佳界面活性劑的實例是得自贏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Evonik Industries AG)之ORTEGOL® P系列,諸如ORTEGOL® P1、ORTEGOL® P2、及ORTEGOL® P4。該ORTEGOL® P系列包括提供創新發泡體穩定劑,其提供快速發泡體之建構、突出的細發泡體結構和優越的發泡體穩定性。另外,該產物系列是非遷移性、低放射性的且提供高的系統相容性。 水性樹脂 在本發明中可以使用任何水性可發泡的樹脂,包括水性聚合物分散液諸如聚胺甲酸乙酯分散液(PUD)、丙烯酸系分散液(PAD)、乙酸乙烯酯/乙烯分散液(VAE乳液)、及乳膠分散液等。 使用輔助式管內混合器的優點是:從該改質所產生之發泡體可以更細的多且更均勻的,且具有更細的多且更均勻的泡孔結構的發泡體可提供獨特觸感諸如改良的柔軟性和彈性。 依據本發明之使用輔助式管內混合器的進一步優點是:所產生之發泡體是更穩定的,例如塗層表面之品質可被改良,因為會有較少之泡孔合併。首先,這對改良的加工性諸如更寬的加工窗具有有利的效果。其次,改良的發泡體穩定性可降低表面缺陷諸如泡孔粗糙化及乾燥過程中乾燥的裂痕。最後,該改良的發泡體穩定性能使該發泡體層之乾燥溫度提高,而導致該發泡體更快乾燥且因此導致更高的生產線速率。從環境和經濟二觀點,這提供明顯的加工優點。 使用輔助式管內混合器之另一優點是:不需要另外改良現存的一般發泡機。該管內混合器可直接且方便地連接至該現存的發泡機,且現行的裝置可在不需任何其他額外改良下完全地被利用。加工程序和參數保持不變且無須中斷每日操作。從經濟觀點,這提供其他優點。 因此,本發明之程序提供簡單且經濟的方式以解決下述技術問題:先前所得之發泡層顯出裂痕,且在利用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將水性樹脂連續工業地發泡的期間,該發泡的體泡孔尺寸極粗糙。 本發明之其他優點在研讀說明書之後,對技術人員是明顯的。
本發明現在將藉由以下實例詳細描述。本發明之範圍不應限於該等實例之實施方式。 材料和裝置: 在該等實例中,使用以下材料。 PUD 1:KT 736聚胺甲酸乙酯在水中的分散液,其具有50wt%之固體含量(市售之得自中國安徽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Hefei Scisky Waterborne Technology Co. Ltd.)者)。 PAD 1:YF 525聚丙烯酸系在水中的分散液,其具有50wt%之固體含量(市售之得自中國浙江裕豐新材料有限公司(Zhejiang YuFeng New Materials Co. Ltd.者)。 界面活性劑1:ORTEGOL®P 2,其為得自贏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Evonik Industries AG)的界面活性劑組成物的水性分散,其中界面活性劑係基於具有較高分子量之非離子型界面活性劑。彼與水性聚胺甲酸乙酯分散液一同作為發泡劑被使用。 增稠劑:TEGO®VISCOPLUS 3030,其為得自贏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Evonik Industries AG)之聚胺甲酸乙酯系相關的增稠劑。 在該等實例中所用之管內混合器是Raschig乳液膠體磨機(Laborzubehör Emulsions-Kolloidmühle,市售之得自德國的Raschig GmbH者)。 使用具有合適管線設定的實驗室規模的發泡機(得自中國浙江旺格機械設備有限公司(Hangzhou WangGe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的型號WG-SH)以模擬工業規模的發泡機。 比較例1 在2000 ml燒杯中,在500 rpm下將1000g之PUD1、40g之界面活性劑1和6g之增稠劑混合3分鐘,以製造PUD預混物。為使該混合物發泡,該PUD預混物行經該實驗室規模的發泡機(在1.4 m/s之線速率下,其為該機器之最大線速率)。設定500 g/l之發泡體密度。將起泡的發泡體塗覆至矽化的離型紙(released paper)成300μm厚度,然後在60℃之溫度下乾燥5分鐘,及在120℃下乾燥5分鐘。如圖1所示,該塗覆的發泡體層顯出裂痕,且該等泡孔從顯微鏡視圖或照片目視觀察顯然是極粗糙的。 比較例2 使用與在比較例1中相同的參數,製備PUD發泡體,除了乾燥條件改成在120℃下乾燥5分鐘。與比較例1相比,所製備之發泡層顯出更多裂痕,且該等泡孔如在該比較例1中提及的,也是極粗糙的。 實例1 使用與在比較例1中相同的方法,製備PUD預混物。混合物然後行經該實驗室規模的發泡機(在1.4 m/s之線速率下)。發泡機之出口管連接至該管內混合器。管內混合器被安裝管線,而管線直接連接至上游的發泡機及下游的塗覆裝置。選擇輔助式管內混合器,以使得輔助式管內混合器之入口流速匹配於該發泡機之出口流速。為獲得最佳的發泡體結構和穩定性,在混合頭之最外點的混合線速率是9.42 m/s且最後之起泡的發泡體的密度被設定成500 g/l。將起泡的發泡體塗覆至矽化的離型紙成300μm厚度,然後使發泡覆蓋紙在60℃之溫度下乾燥5分鐘,及在120℃下乾燥5分鐘。 如圖2所示,該發泡的塗層表面是平滑且無裂痕的,且該發泡體泡孔更細的多。 與比較例1和2之樣本相比,實例1之乾燥樣本的特徵是更均勻的巨觀外表及更光滑柔軟感。如圖1和圖2所示的,利用光學顯微鏡評估該乾燥的樣本的泡孔結構時,可以觀察到:比較例1之發泡體泡孔是粗糙的,且平均泡孔尺寸難以測定,但實例1之樣本具有小於50μm之更細的多的泡孔尺寸及約15μm的平均泡孔尺寸。 實例2 使用與在實例1中相同的參數,製備PUD發泡體,除了乾燥條件改成在120℃下乾燥5分鐘(沒有前一個在60℃下5分鐘的乾燥步驟)。所製備之發泡的塗層表面不顯出裂痕,且該發泡體的泡孔是細的。該發泡的塗層在120℃下直接乾燥後不顯出裂痕,這指明該發泡體具有甚為改良且優異的穩定性。 實例3 使用與在實例1中相同的參數,製備PUD發泡體,除了該混合頭之線速率被設定成18.8 m/s。所製備之發泡的塗層表面不顯出裂痕,且該發泡體的泡孔是細的,帶有一些中等尺寸的泡孔,如圖3中可見的。與比較例1相比,結果指明在藉由該管內混合器所提供之增加的剪切下,可以獲得更細的泡孔。 實例4 使用與在實例2中相同的參數,製備PUD發泡體,除了該混合頭之線速率被設定成18.8 m/s。所製備之發泡的塗層表面不顯出裂痕。與比較例2相比,結果指明在藉由該管內混合器所提供之增加的剪切下,可以改良發泡體穩定性。 比較例3 在2000 ml燒杯中,在500 rpm下(該混合頭之線速率是1.4 m/s),將1000g之PAD 1、20g之界面活性劑1和1g之增稠劑混合5分鐘,以使混合物發泡。然後,該混合物行經該實驗室規模的發泡機且該發泡體密度設定成500 g/l。將起泡的發泡體塗覆至矽化的離型紙成500μm厚度,在120℃之溫度下乾燥5分鐘。該發泡體不顯出裂痕,但有不均勻表面且該泡孔是粗糙的。 實例5 使用與在比較例3中相同的參數,製備PAD發泡體,除了該發泡體透過該管內混合器(該混合頭之線速率是9.42 m/s)進一步均勻化。該發泡體密度被設定成500 g/l。塗覆及乾燥程序相同於比較例3中者。在乾燥後,該發泡層是平滑且穩定的,且該泡孔是細的。 在此使用的,在此所用之諸如『包含』一詞及類似詞是意指『包括至少』的開放式用語,除非另外特別註明。 在此所提及之所有參考文獻、試驗、標準、文件、公開資料等藉由引用而被併入此中。在陳述數值限制或範圍的情況下,包括端點。並且,明確包括數值限制或範圍內之所有的數值及子範圍,即使沒有明確地寫出。 提出以上說明以使技術人員能製作且使用本發明,且係以特定應用及其需求的背景下被提供以上說明。對較佳實施方式之不同改良對技術人員是極明顯的,且在不偏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圍下,在此所定義之一般原則適用於其他實施方式及應用。因此,本發明並非旨在限於所示之實施方式,而是符合具有在此揭示之原則和特徵的最廣範圍。在這點上,廣泛而言,本發明內之某些實施方式可能沒有表現出本發明之每一個優點。
[圖1]顯示在500X的光學顯微鏡觀察下,在比較例1中所得之發泡體的照片。 [圖2]顯示在500X的光學顯微鏡觀察下,在實例1中所得之發泡體的照片。 [圖3]顯示在500X的光學顯微鏡觀察下,在實例3中所得之發泡體的照片。

Claims (9)

  1. 一種發泡體之品質諸如該泡體之穩定性及該發泡體之泡孔細度(fineness)的改良方法,該發泡體係在使用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作為水性聚合物分散液中的添加劑的發泡體連續製造程序中所製造,該程序包含使水性聚合物分散液和該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之混合物發泡的步驟,且在發泡機中,該混合物以低於4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混合; 其中該程序另外包含在與該發泡機連接之輔助式管內混合器中,以5~50 m/s,例如5~40 m/s,諸如5~30 m/s,較佳是6~20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混合該從該發泡機所得之發泡體的步驟。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係選自多元醇醚及多元醇酯。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多元醇醚係藉由多元醇與至少一種烷基鹵化物或伸烷基鹵化物、至少一種一級或二級醇或者至少一種烷基或烯基環氧乙烷、環硫乙烷或氮丙啶、或烷基環氧化物之反應可得者,或藉由一級或二級醇與縮水甘油、表氯醇及/或碳酸甘油酯之反應所得者。
  4.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多元酯係藉由多元醇與羧酸之酯化可得者。
  5. 一種使用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作為水性聚合物分散液中的添加劑的發泡體連續製造程序,其包含使水性聚合物分散液和該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之混合物發泡的步驟,且在發泡機中,該混合物以低於4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混合; 其中該程序另外包含在與該發泡機連接之輔助式管內混合器中,以5~30 m/s,較佳是6~20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混合從該發泡機所得之發泡體的步驟。
  6. 一種連續製造多孔性之水性發泡樹脂(諸如聚胺甲酸乙酯)塗層的方法,其使用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作為水性聚合物分散液中的添加劑,其包含下列步驟: a)提供包含水性聚合物分散液、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及其他必須的添加劑諸如增稠劑、填料及分散劑的混合物; b)使該混合物發泡以產生發泡體,其中該混合物係在發泡機中,以低於4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混合; c)在與步驟b)之該發泡機連接之輔助式管內混合器中,以5~30 m/s,較佳是6~20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混合該從步驟b)所得之發泡體,以獲得具有均勻且細泡孔結構的發泡體; d)將該發泡的聚合物分散液的塗層施加至合適載體,及 e)乾燥該塗層。
  7. 一種輔助式管內混合器的用途,其係用於使用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作為水性聚合物分散液中的添加劑的發泡體連續製造程序中以改良該發泡體之品質諸如發泡體之穩定性及發泡體之細度,其中該程序包含使水性聚合物分散液和該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之混合物發泡的步驟,且在發泡機中,該混合物以低於4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混合; 其中該程序另外包含在與該發泡機連接之輔助式管內混合器中,以5~30 m/s,較佳是6~20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混合該從該發泡機所得之發泡體的步驟。
  8. 一種使用具有較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作為水性聚合物分散液中的添加劑之製造發泡體之連續生產線,其包含具有低於4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的發泡機、塗覆裝置及乾燥裝置; 其中該生產線另外包含能達到5~30 m/s,較佳是6~20 m/s之混合頭之線速率的輔助式管內混合器;且 該管內混合器之入口連接至該發泡機之出口,且 該管內混合器之出口連接至該塗覆裝置之入口。
  9. 一種多孔性聚胺甲酸乙酯塗層,其係藉由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程序獲得,其中該多孔性聚合物塗層之平均泡孔尺寸小於50 μm,較佳小於40 μm,更佳小於30 μm,還更佳小於20 μm。
TW111110800A 2021-03-26 2022-03-23 使用輔助式管內混合器連續製造發泡體的方法 TW2023067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83302 WO2022198642A1 (en) 2021-03-26 2021-03-26 Process for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foams using an auxiliary inline mixer
WOPCT/CN2021/083302 2021-03-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6740A true TW202306740A (zh) 2023-02-16

Family

ID=75539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0800A TW202306740A (zh) 2021-03-26 2022-03-23 使用輔助式管內混合器連續製造發泡體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4314157A1 (zh)
JP (1) JP2024514458A (zh)
KR (1) KR20230162952A (zh)
CN (1) CN117098812A (zh)
BR (1) BR112023019584A2 (zh)
TW (1) TW202306740A (zh)
WO (1) WO202219864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50581B2 (ja) * 1978-06-07 1983-11-11 日清紡績株式会社 フロス発泡法によるポリウレタンフオ−ムの製造方法
CA2439930A1 (en) * 2001-03-07 2002-09-19 Bfs Diversified Products, Llc Method for mixing blowing agents with polyurethane reagent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urethane foam boards
DE102004049591A1 (de) 2004-10-12 2006-04-13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Wässrige Schaumbeschichtung mit Softfeel-Effekt
WO2014059596A1 (en) 2012-10-16 2014-04-24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olyurethane dispersion based synthetic leathers having improved embossing characteristics
MX2019000424A (es) 2016-07-19 2019-03-28 Evonik Degussa Gmbh Uso de poliolesteres para la produccion de revestimientos plasticos porosos.
EP3675994A1 (de) 2017-08-30 2020-07-08 Evonik Operations GmbH Verwendung von polyolethern zur herstellung poröser kunststoffbeschichtungen
DE102018215651A1 (de) * 2018-09-14 2020-03-19 Tesa Se Elastischer flammgeschützter Polyurethanschaum, Klebeband mit einem Träger daraus sowie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23019584A2 (pt) 2023-11-14
WO2022198642A1 (en) 2022-09-29
EP4314157A1 (en) 2024-02-07
JP2024514458A (ja) 2024-04-02
KR20230162952A (ko) 2023-11-29
CN117098812A (zh) 202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6949B (zh) 多元醇酯用于生产多孔塑料涂层的用途
CN102549060B (zh) 含有多元醇化合物的含氟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3146950A1 (ja) 非イオン性界面活性剤組成物、及び、フルオロポリマー水性分散液
KR20110116037A (ko) 소포제
JP6392856B2 (ja) 糖系乳化剤を用いて水性フルオロポリマー分散液からフッ素化乳化剤を低減する方法
JP2011500983A (ja) 製紙工業用消泡剤
CN102732136B (zh) 用于建筑内饰材料的环保涂料组合物
WO1995022571A1 (en) Aqueous dispersion composition and composition prepared therefrom
JP2007063739A (ja) 硝子繊維処理剤及び硝子繊維処理剤組成物
BR102021012197A2 (pt) Uso de ésteres de ácido cítrico de cadeia longa, dispersão de polímero aquoso, processo para produzir um revestimento de polímero poroso, revestimento de polímero poroso e artigos de uso diário
US20210403493A1 (en) Use of two-tail long-chain anionic surfactants in aqueous polyurethane dispersions
JP7322275B2 (ja) 高い充填材含有率を有するポリウレタン分散液のためのポリオールエステル系発泡添加剤
TW202306740A (zh) 使用輔助式管內混合器連續製造發泡體的方法
JP2014503663A (ja) 水中油型エマルション
US20240181685A1 (en) Process for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foams using an auxiliary inline mixer
US20210403673A1 (en) Use of surfactant formulations comprising long-chain alcohols in aqueous polyurethane dispersions
EP2803691A1 (en) Fluoropolym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 polyhydroxy surfactant
KR101641038B1 (ko) 은폐성이 우수한 접착제
JP2022541531A (ja) 水性ポリウレタン分散液中でのポリオールエーテルとカチオン性高分子電解質との組み合わされた使用
JP2005306905A (ja) 塩化ビニル系プラスチゾル組成物及び発泡成形体
WO2005026246A1 (en) Fire retardant coating
JP2009161616A (ja) 新規フッ素樹脂水性分散液
JP2022541533A (ja) 水性ポリウレタン分散液中でのポリオールエステルとカチオン性高分子電解質との組み合わされた使用
JP4422550B2 (ja) 親水性フッ素樹脂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05860699A (zh) 应用于水性画布的石墨烯涂层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