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3529A - 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紙張搬運裝置、及紙張操作裝置 - Google Patents
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紙張搬運裝置、及紙張操作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303529A TW202303529A TW111116932A TW111116932A TW202303529A TW 202303529 A TW202303529 A TW 202303529A TW 111116932 A TW111116932 A TW 111116932A TW 111116932 A TW111116932 A TW 111116932A TW 202303529 A TW202303529 A TW 202303529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
- closing member
- driving
- fraud prevention
- pie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9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7/00—Mechanisms actuated by objects other than coins to free or to actuate vending, hiring, coin or paper currency dispensing or refunding apparatus
- G07F7/04—Mechanisms actuated by objects other than coins to free or to actuate vending, hiring, coin or paper currency dispensing or refunding apparatus by paper currency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11/00—Devices accepting coins; Devices accepting, dispensing, sorting or counting valuable papers
- G07D11/10—Mechanical details
- G07D11/14—Inlet or outlet port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11/00—Devices accepting coins; Devices accepting, dispensing, sorting or counting valuable papers
- G07D11/10—Mechanical details
- G07D11/16—Handling of valuable paper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11/00—Devices accepting coins; Devices accepting, dispensing, sorting or counting valuable papers
- G07D11/2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the operation of devices; Data handling
- G07D11/22—Means for sensing or detection
- G07D11/225—Means for sensing or detection for detecting or indicating tampering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11/00—Devices accepting coins; Devices accepting, dispensing, sorting or counting valuable papers
- G07D11/2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the operation of devices; Data handling
- G07D11/22—Means for sensing or detection
- G07D11/235—Means for sensing or detection for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detecting malfunctions
- G07D11/237—Means for sensing or detection for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detecting malfunctions for detecting transport malfunctions, e.g. jams or misfeed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00—Coin inlet arrangements; Coins specially adapted to operate coin-freed mechanisms
- G07F1/04—Coin chute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00—Coin inlet arrangements; Coins specially adapted to operate coin-freed mechanisms
- G07F1/04—Coin chutes
- G07F1/041—Coin chutes with means, other than for testing currency, for dealing with inserted foreign matter, e.g. "stuffing", "stringing" or "salting"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9/00—Complete banking systems; Coded card-freed arrangements adapted for dispensing or receiving monies or the like and posting such transactions to existing accounts, e.g.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 G07F19/20—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ATM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9/00—Complete banking systems; Coded card-freed arrangements adapted for dispensing or receiving monies or the like and posting such transactions to existing accounts, e.g.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 G07F19/20—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ATMs]
- G07F19/209—Monitoring, auditing or diagnose of functioning of AT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Pinball Game Machine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在於一邊有效地防止開閉構件的停止位置之偏移,同時一邊消除在待機接受紙張時開閉構件的姿勢被不正當地變更至初始旋轉姿勢的不良情形。
本發明的解決手段在於具備:開閉構件(50);及旋轉構件(70),其是與開閉構件一體旋轉;及開閉構件驅動用之驅動構件(90),其是與旋轉構件相向配置並被軸支成能夠相對旋轉;以及驅動傳遞機構(100),其是將來自驅動構件之驅動力傳遞至旋轉構件;驅動傳遞機構,係具備:被驅動片(74);以及驅動片(92),其是藉由按壓被驅動片來旋轉驅動旋轉構件;將被驅動片與驅動片之間的周方向餘隙(θ3)之值,設定成:在開閉構件以非初始旋轉姿勢停止時能夠阻止藉由來自外部之操作使其旋轉並移行至初始旋轉姿勢的值。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防止紙幣等的紙張之不正當抽取行為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紙張搬運裝置、及紙張操作裝置。
在紙幣存款機、各種自動販賣機、兌幣機等的各種紙幣操作裝置中,係將安裝有不易藉由感測器偵測之釣線、細繩等的線材、或膠帶(tape)等抽取用之不正當行為手段的紙幣,從入口插入至機內並在紙幣之識別處理結束而被搬運、收納於紙幣收納部(堆疊裝置(stacker device))之後,拉回從入口延伸至外部的不正當行為手段以將紙幣從入口回收,藉此進行不正當地接受物品或服務(service)之提供的行為。
在專利文獻1中,係揭示有一種將具備有開縫(slit)之旋轉體配置於紙幣之搬運路徑的紙幣鑑別裝置,該開縫係在處於初始旋轉姿勢(起始位置(home position))時開放通路以容許紙幣之通過,並且在處於從初始旋轉姿勢離開後的非初始旋轉姿勢時切斷通路以阻止紙幣之通過。依據此,可以確實地偵測安裝有線材等之不正當行為手段的紙幣已通過開縫,進而可以防止在將旋轉體停止於初始旋轉姿勢時利用藉由馬達之慣性力所致的越距(over run)而產生的停止位置偏移、或是旋轉體或旋轉體的旋轉驅動裝置之損傷。在該紙幣鑑別裝置中,在未被偵測到紙幣已從入口被插入至機內的待機狀態中,旋轉體係為了使開縫不與通路連通而被保持成非初始旋轉姿勢。另一方面,在已被偵測到紙幣已被插入的時間點,旋轉體係為了成為初始旋轉姿勢而被旋轉驅動。又,已被插入至裝置內的紙幣通過開縫之後適時地依每一張紙幣而實施使旋轉體旋轉所需次數的控制,藉此在線材等被安裝於紙幣的情況下利用旋轉體來纏取。因此,一邊利用旋轉體來纏取線材等並不可能進行拉回,同時一邊可以基於起因於線材等之纏上所致的旋轉體之旋轉速度的變化等之資訊而偵測不正當行為之有無。
更且,在專利文獻1中,係對具備有開縫的旋轉體同軸狀且能夠相對旋轉地裝配齒輪,並且藉由設置於齒輪的突起來按壓設置於旋轉體的突起狀之連結部,藉此使已不處於初始旋轉姿勢的旋轉體朝向初始旋轉姿勢旋轉移動。當在藉由感測器偵測到旋轉體已達到初始旋轉姿勢的時間點使旋轉體停止時,就會在旋轉體的連結部與齒輪的突起之間形成有作為減速區間的間隙(gap)。因此,在連結部停止後,齒輪的突起也會一邊減速至減速區間變無為止且一邊旋轉來緩和與連接部相接觸後的時間點之衝擊力,而可以防止旋轉體或旋轉體的旋轉驅動裝置所承受的損傷(damage),更可以在旋轉體停止時將開縫確實地定位在初始旋轉姿勢(可以防止越距)。
可是,減速區間為零(zero)、或是盡可能地小在實現迅速且有效率的紙幣處理動作方面較有利。但是,若假設要一邊盡可能地減小減速區間,同時一邊將全部的裝置之減速區間設定為一定,則使齒輪停止在正確之位置、時序(timing)的控制就會變得困難。又,因為要依每一裝置而找出最佳的減速區間之值並調整、設定至依每一裝置而不同的值,將會招來生產性之降低故而更為困難。在實際的裝置之設計中,因為要迴避減速區間為過小的情況之上述缺點(demerit)的必要性較高,故而減速區間的值、換句話說周方向範圍(角度),一般是考慮上述不均一而事先設定成較大。實際上,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裝置之實際機器中係將上述減速區間設定成較大的260度左右。
但是,當將旋轉體的連結部與齒輪的突起之間的餘隙角度(減速區間)設定成較大時,就能夠藉由來自外部之任何的不正當行為之操作使旋轉體對齒輪在餘隙之角度範圍內自由地旋轉。換句話說,能夠在紙幣未被插入的待機時使應將開縫與通路保持在非連通狀態的旋轉體,藉由來自外部的不正當行為之操作而旋轉所需角度以使開縫與通路連通。在此情況下,就允許從裝置的外部,朝向比旋轉體更下游側(例如,紙幣收納部)的不正當行為之進出(access)。不正當行為之進出的結果,例如在自動販賣機中會完成一邊接受商品之提供且一邊可以回收一旦已投入的紙幣等之不正當行為。
換句話說,在專利文獻1的構成中,雖然可以在待機時使旋轉體停止在開縫與搬運路徑不匹配的位置,但是會有無法對應在待機時使旋轉體不正當地移行至初始旋轉姿勢的狀態下所進行的其他之不正當行為的問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381734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而開發完成,其提供一種具備有不正當行為偵測及不正當行為防止用之開閉構件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紙張搬運裝置、及紙張操作裝置,該不正當行為偵測及不正當行為防止用之開閉構件係設置於紙張之搬運路徑並藉由使旋轉姿勢變化來容許或阻止紙幣之通過。
[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係設置於紙張搬運路徑,用以阻止對紙張之不正當行為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其特徵為,具備:開閉構件,其是在處於初始旋轉姿勢時容許前述紙張通過,並且在處於從該初始旋轉姿勢離開後的非初始旋轉姿勢時阻止前述紙張通過;及旋轉構件,其是與前述開閉構件一體旋轉;及開閉構件驅動用之驅動構件,其是與前述旋轉構件相向配置並被軸支成能夠與該旋轉構件相對旋轉;以及驅動傳遞機構,其是將來自前述驅動構件之驅動力傳遞至前述旋轉構件;前述驅動傳遞機構,係具備:被驅動片,其是設置於前述旋轉構件;以及驅動片,其是設置於前述驅動構件,並在對前述被驅動片相對地旋轉移動的過程中按壓前述被驅動片,藉此來旋轉驅動前述旋轉構件;在前述被驅動片與前述驅動片之間,係設置有容許前述被驅動片相對於停止旋轉的前述驅動片之旋轉的周方向餘隙;以在前述開閉構件以前述非初始旋轉姿勢停止時能夠阻止藉由來自外部之操作使前述開閉構件旋轉並移行至前述初始旋轉姿勢的方式,來設定處於前述非初始旋轉姿勢時的前述開閉構件之角度、及前述周方向餘隙的值。
[發明效果]
依據本發明,在具備有不正當行為偵測及抽取防止用之開閉構件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中,可以防止對紙張之不正當行為。
以下,藉由圖式所示的實施形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但是,以下之各個實施形態所記載的構成要素、種類、組合、形狀、其相對配置等係只要沒有特定的記載,其主旨就非為將該發明之範圍僅限定於此而只不過是單純的說明例。
[紙幣搬運裝置]
圖1中之(a)係顯示具備有本發明之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的紙幣搬運裝置之整體內部構成的縱剖視圖,(b)及(c)係顯示將開閉構件作為中心的紙幣搬運裝置之主要部分構成的縱剖視圖。同圖(a)係顯示開閉構件開放搬運路徑的初始旋轉姿勢,(b)係顯示開閉構件位於待機位置的非初始旋轉姿勢,(c)係顯示即便開閉構件藉由外力旋轉仍切斷通路的狀態。
再者,雖然在本例中係顯示紙幣作為紙張之一例,但是本裝置也可以應用於紙幣以外的紙張,例如有價證券、票據(gold note)、支票(ticket)等等搬運中的不正當行為之防止。
紙幣搬運裝置(紙張搬運裝置)1係安裝於未圖示之紙幣存款機、各種自動販賣機、兌幣機等的紙幣操作裝置本體來使用,紙幣搬運裝置1所接受到的紙幣係藉由識別感測器來接受紙幣之真偽、錢幣種類之識別之後逐張依次地收納於紙幣操作裝置本體內的現金箱(cash box)內。
紙幣搬運裝置1,係具備下部單元3、及對下部單元3支撐成開閉自如的上部單元4,且在處於圖1所示之各個單元已閉合的狀態時會在各個單元之對置表面間形成有紙幣搬運路徑(搬運路徑)10。
在搬運路徑10之一端係設置有導入紙幣P的入口12;在入口12之內部係沿搬運路徑10配置有:紙幣偵測用之入口通紙感測器14;及入口輥子(roller)對16;及讀取用以識別紙幣之錢幣種類、真偽的資訊的光識別感測器18;及中繼輥子對20;及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之入口側的通紙感測器22;及由不正當行為偵測用之開閉構件50、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等所構成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24;及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之出口側的通紙感測器26;及出口輥子對28;及出口通紙感測器30;以及出口32。更配置有:搬運馬達35,其是驅動紙幣搬運用之各個輥子對16、20、28;以及控制手段(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MPU(microprocessor;微處理器)、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200,其是基於來自光識別感測器18之識別資訊來判定紙幣之錢幣種類、真偽,或基於來自各個通紙感測器、出口感測器之紙幣偵測信號來控制搬運馬達35及其他的控制對象。
從出口32所排出來的紙幣係容納於未圖示的紙幣收納部(堆疊裝置)。
再者,紙幣搬運裝置1之上述構成係只不過是一例,其能夠進行各種的變化。例如,能夠進行所使用的馬達數、輥子對之配置、識別感測器之種類等等的種種變更選定。
各個輥子對16、20、28,係藉由配置於下部單元3側的驅動輥、及配置於上部單元4側的從動輥所構成,且具備夾持(nip)紙幣之兩面側來搬運的構成。光識別感測器18,為光耦合器(photocoupler),其是藉由將搬運路徑10包夾於中間而相向配置的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所構成,且可以在使從發光元件所產生後的紅外線穿透紙幣之後,藉由受光元件來受光以辨識紙幣之光學圖案(光學特徵)。再者,也可以使用磁性感測器來作為識別感測器。
[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
<基本構成>
基於圖1至圖10來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
圖2中之(a)、(b)及(c)係顯示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之一例之構成及動作順序的前視圖;圖3中之(d)、(e)及(f)係顯示圖2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之動作順序之連續的前視圖,圖4(g)、(h)及(i)顯示圖3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之動作順序之連續的前視圖。再者,圖2中之(b)係顯示待機時的非初始旋轉姿勢,圖2中之(c)及圖3中之(d)係顯示初始旋轉姿勢。圖5中之(a)、(b)及(c)係顯示開閉構件與驅動構件之裝配狀態的前視圖、從開閉構件將驅動構件分離後之狀態的前視圖、及(a)中之A-A剖視圖,圖5中之(d)係顯示開閉構件之旋轉構件側的端部之構成的立體圖。圖6中之(a)及(b)係顯示開閉構件與驅動構件之裝配狀態的立體圖、及開閉構件與驅動構件的分解立體圖。圖7中之(a)及(b)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驅動構件之構成的立體圖。圖8係為了比較習知的驅動構件之構成而顯示的立體圖。圖9係變化例的驅動構件之立體圖。圖10中之(a)至(c)係顯示具備有間隙GP過大之驅動構件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中的不正當行為之順序(可能性)的說明圖。
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24,係指設置於搬運路徑10用以阻止對紙幣之不正當行為、或是使用了紙幣之不正當行為的機構。亦即,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24,係指偵測抽取用之不正當行為手段U已被固定於從入口12所投入並沿搬運路徑10所搬運的紙幣P,並且阻止藉由不正當行為手段U所為之紙幣抽取的不正當行為偵測、及防止用的機構。又,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24也可以藉由紙幣搬運裝置1的控制手段200來防止未被偵測所進行的紙幣之抽取等的各種不正當行為。
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24,係具備:不正當行為偵測及不正當行為防止用之開閉構件50,其是具備具有擋門(shutter)功能的導引開縫(guide slit)52,且以與導引開縫52平行的旋轉軸54作為中心而被軸支成能夠旋轉,該擋門功能係在處於圖1中之(a)、圖2中之(c)及圖3中之(d)所示的初始旋轉姿勢(接受紙幣姿勢)時使搬運路徑10呈開放狀態以容許所搬運的紙幣之進入、通過,並且在處於從該初始旋轉姿勢離開後的非初始旋轉姿勢(圖1中之(b)及(c)、圖2中之(b)、圖3中之(e)及(f)等)時閉鎖搬運路徑10(端部開口10A、10B)之全部或一部分以阻止(不能進行)紙幣之通過。更且,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24,係具備:旋轉構件70,其是藉由開閉構件50的旋轉軸54之一端部來固定軸心部所成的大致圓盤體,且在外周緣具備一個凹陷部72並與開閉構件50一體旋轉;及開閉構件驅動用之驅動齒輪(驅動構件)90,其是與旋轉構件70之外側面相向而鄰近配置並藉由開閉構件的旋轉軸54之一端部來將軸心部被軸支成能夠與旋轉構件相對旋轉且被軸支成同軸狀;及驅動傳遞機構100,其是以將來自驅動齒輪90之驅動力以既定之時序(timing)斷續地傳遞至旋轉構件70的方式來作動;及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DC馬達)120,其是驅動驅動齒輪90;及齒輪機構130,其是在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與驅動齒輪90之間傳遞驅動力;及旋轉姿勢偵測手段140,其是偵測開閉構件50處於初始旋轉姿勢、或不處於初始旋轉姿勢;以及控制手段200,其是控制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
再者,由於旋轉軸54係只不過是從旋轉構件之兩端突出,而並未延伸至旋轉構件內部之導引開縫52內,所以如圖5中之(c)所示,在導引開縫係處於不干涉的位置關係。
如圖2、圖5中之(c)等所示,導引開縫52係具有容許沿搬運路徑10向下所搬運而來的紙幣之通過的形狀,且構成為:僅在處於如圖1中之(a)、圖2中之(c)、圖3中之(d)所示的初始旋轉姿勢(初始旋轉角度)時容許平順的通過,而當旋轉姿勢(旋轉角度)偏移使導引開縫之兩端部開口52A、52B如圖1中之(b)、(c)、圖2中之(b)般地與搬運路徑10成為非連通狀態時就阻止紙幣之通過。
再者,導引開縫並非必須,既可在不具有導引開縫的開閉構件本身旋轉的過程中開閉搬運路徑,又可在開閉構件設置缺口,且僅在處於初始旋轉姿勢時缺口會開放搬運路徑。
沿開閉構件50之長邊方向側緣所形成的凹凸部56(圖5、圖6),係以與配置於其外徑側的裝置本體側之覆蓋(cover)構件上所設置之對應的凹凸部嚙合的方式所構成,且在二個凹凸部之間形成有較小的凹凸狀之間隙。凹凸狀之間隙,係負責開閉構件在固定於紙幣的抽取手段U已進入於導引開縫52內的狀態下旋轉時,容易將抽取手段纏取於開閉構件之外周的任務。又,因當抽取手段U盤繞於開閉構件50時,開閉構件50之旋轉就會藉由抽取手段而受到阻礙。在此情況下,因為可以藉由起始位置偵測用感測器160檢測出在來自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之輸出軸等上所設置之未圖示的旋轉編碼器(rotary encoder)之脈衝(pulse)中發生異常、或旋轉速度已比被設定作為基準值的開閉構件50之旋轉速度更降低,故而可以判定不正當行為正在被進行。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僅基於藉由起始位置偵測用感測器160所致的檢測結果來判定。有關此點將於後述。
圖2至圖7所示之構成例的驅動傳遞機構100,係具備:設置於旋轉構件70側之作為一個小突起的被驅動片74;以及設置於驅動齒輪90側之作為C字狀之突起(突條)的驅動片92;且使被驅動片74(周方向角度θ2=30度)對驅動片能夠朝向周方向相對移動地嵌合於驅動片92之間隙G(周方向角度θ1=70度)內。在被驅動片74與驅動片92之間係設置有容許兩片74、92間之相對旋轉的周方向餘隙θ3。換言之,在被驅動片與驅動片之間,係設置有容許被驅動片單獨對停止旋轉的驅動片之旋轉移動的周方向餘隙θ3。
被驅動片74與驅動片92之間的周方向餘隙θ3之值(θ1-θ2=40度),係被設定成:如圖1中之(b)、圖2中之(b),開閉構件在待機時以非初始旋轉姿勢停止時,能夠阻止利用藉由從外部經由紙張搬運路徑所插入而來的不正當行為手段所為之操作使開閉構件僅旋轉所需角度並移行至初始旋轉姿勢的值(不正當行為阻止值)。因為在本發明中係將周方向餘隙θ3之值構成如此,故而在圖1中之(b)、圖2中之(b)之待機時的非初始旋轉姿勢中,即便是從外部使用不正當行為手段使開閉構件正旋轉最大限度仍僅可以使其旋轉至圖1中之(c)、圖3中之(f)的非初始旋轉姿勢為止。
換言之,在被驅動片74與驅動片92之間的周方向餘隙θ3,與可以使待機時處於非初始旋轉姿勢的開閉構件實際地旋轉至初始旋轉姿勢(連通位置)為止的角度為同等、或較大的情況下,能夠進行用以使開閉構件之導引開縫與搬運路徑成為連通狀態的不正當行為之操作。
換句話說,以待機時驅動齒輪90停止旋轉為前提,在滿足「待機時開閉構件從非初始旋轉姿勢到達初始旋轉姿勢為止的角度」≦「周方向餘隙θ3」之條件的情況下,能夠進行用以使開閉構件與搬運路徑成為連通狀態的不正當行為之操作。
再者,作為周方向角度θ1、θ2、及周方向餘隙之值θ3所示的上述之各個數值係不過是一例。
亦即,驅動傳遞機構100,係具備:作為小突起(周方向角度(寬度)θ2)的一個被驅動片74,其是設置於旋轉構件70之外側面並朝向軸方向外側突出;以及作為軸方向觀察為C字狀之突起(突條)的驅動片92,其是設置於驅動齒輪90之內側面(與旋轉構件之對置表面)並在對被驅動片74相對地旋轉移動的過程中以既定之時序直接地將被驅動片朝向周方向(正轉方向)按壓,藉此以既定之時序來旋轉驅動旋轉構件70。旋轉構件70與驅動齒輪90之位置關係,係以被驅動片74平時嵌合於驅動片92之間隙G內的方式所設定。
驅動齒輪90能夠對旋轉構件70相對旋轉的角度範圍θ3,係成為從設置於驅動片92的間隙G之周方向角度θ1(周方向寬度,在本例中為70度)減去被驅動片74之周方向角度θ2(在本例中為30度)後的差之值(40度)。
又,上述的不正當行為之成否,並非是僅藉由周方向餘隙角度θ3所決定,而是以與開閉構件處於非初始旋轉姿勢時的停止位置(停止角度)之關係所決定。換句話說,如後述般,在開閉構件處於非初始旋轉姿勢時的停止位置與周方向餘隙角度θ3之間係有密切的關係。從而,所謂周方向餘隙角度為40度的數值,係只不過是以在待機狀態中處於非初始旋轉姿勢的開閉構件之停止位置(停止角度)位於既定位置(既定角度)的情況為前提之一例。
圖示的驅動片92係成為使圓筒狀之突起(突條)的側壁之一部分帶缺口後的C字形狀,且在驅動齒輪正轉(朝向順時針方向旋轉)的情況下係一方的內壁(正轉用內壁)92a會按壓被驅動片74,而在逆轉的情況下另一方的內壁(逆轉用內壁)92b會按壓被驅動片。
但是,此只不過是一例,也可如圖9之變化例所示地不將驅動片92構成C字狀,而是在驅動齒輪90之內面,以隔著既定之周方向間隙G相向配置的方式來突設與內壁92a、92b相當的二個突起92a’、92b’。
如圖5中之(d)所示,旋轉構件70,為在開閉構件50之一方的外側面50A一體化成同心圓狀後的大致圓盤狀(圓環狀)之突部,且在其外周緣形成有凹陷部72。在旋轉構件70的外側面之中心部上所設置的圓形(圓環狀)之凹處70A內係突設有具有周方向角度(周方向寬度)θ2的扇形之被驅動片74。在凹處70A之中心部係旋轉軸54所貫通並朝向軸方向外側突設。在使驅動齒輪之內面相向地裝配於開閉構件之外側面50A時,驅動齒輪90之驅動片92會嵌合於凹處70A內。旋轉軸54係插通於驅動齒輪90之中心部的貫通孔90a內,並被軸支成能夠相對旋轉驅動齒輪。
再者,作為驅動構件90,也可使用滑輪(pulley)來取代驅動齒輪。
控制手段200,係具備:判別手段,其是接收光識別感測器18之輸出信號以判斷是否為真紙幣,在判斷出真紙幣並接收到出口感測器30之輸出信號之後持續正轉驅動搬運馬達35,而在未判斷出真紙幣時則逆轉搬運馬達35並將紙幣退還至入口2;以及比較手段,其是將基準旋轉時間、及/或基準旋轉速度來與開閉構件50之實際的旋轉時間、及/或實際的旋轉速度進行比較並在處於基準範圍外時產生警報輸出信號。
如圖11之控制手段的方塊圖所示,在控制手段200之各個輸入端子,係連接有入口感測器14、光識別感測器18、出口感測器30及起始位置(初始旋轉姿勢)偵測用感測器160。在控制手段200之各個輸出端子,係連接有搬運馬達35、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及警報機110。控制手段200係可以基於有關起始位置偵測用感測器160偵測的離位(home out)至入位(home in)為止之所需時間的資訊來判定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之旋轉速度的變化之有無。亦即,控制手段係僅監視異常判定條件之超時(time-out)、亦即使開閉構件50進行n次旋轉時的離位至入位為止之全部所需時間是否比設定基準時間更慢。
控制手段200,係進行以下的各種控制:在起始位置偵測用感測器160偵測出導引開縫52處於初始旋轉姿勢時使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斷開(OFF),且在偵測出處於從初始旋轉姿勢離開後的非初始旋轉姿勢時正轉驅動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並透過驅動齒輪90來使開閉構件50移行至初始旋轉姿勢等。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係於接受紙幣進行待機時使開閉構件50如圖2中之(b)所示地從圖2中之(c)的初始旋轉姿勢移行至作為使正轉40度後之姿勢的非初始旋轉姿勢的狀態下斷開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
再者,在非初始旋轉姿勢中,如圖2中之(b)、圖3中之(e)及(f)等所示,較佳是成為導引開縫之二個端部開口52A、52B與搬運路徑10之端部開口10A、10B完全地被切斷的完全之非連通狀態。在即便開閉構件已處於從初始旋轉姿勢離開後的姿勢,導引開縫之兩端部開口仍不與搬運路徑10之端部開口完全地被切斷而是有多少連通的情況下,有時可能會進行利用藉由不完全之連通狀態所形成的些微之間隙來進行使不正當行為手段插通於導引開縫內部等的不正當行為。其意味著非初始旋轉姿勢會因導引開縫之兩端開口部與搬運路徑10些微連通等的原因而可能進行藉由從些微之間隙插入結構上不正當行為手段所致的不正當行為,此非初始旋轉姿勢為不佳。
再者,圖2中之(b)係顯示使開閉構件50從圖2中之(c)的初始旋轉姿勢正轉40度後的狀態,圖3中之(f)係顯示正轉90度後的狀態,圖4中之(g)係顯示正轉180度後的狀態,圖4中之(h)係顯示正轉235度後的狀態。
齒輪機構130,係具備被配置於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的輸出齒輪120a與驅動齒輪90之間的驅動傳遞路徑並依次地嚙合的複數個中繼齒輪130a至130e等。與馬達輸出齒輪120a嚙合的中繼齒輪130a,係一體地具備蝸桿(worm)130a’,蝸桿130a’係與蝸輪(worm wheel)130b’嚙合。中繼齒輪130b係一體化於蝸輪130b’,中繼齒輪130b係與中繼齒輪130c嚙合。
藉由將構成齒輪機構130的二個齒輪作為由蝸桿與蝸輪所構成的蝸形齒輪(worm gear),就不可能同時在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停止的期間中利用來自負荷側之驅動使驅動齒輪正轉及逆旋轉。
但是,可以利用來自外部之操作,僅以驅動片92之間隙G的周方向角度θ1與被驅動片74的周方向角度θ2之差(周方向餘隙θ3)的部分使開閉構件對處於停止狀態的驅動齒輪正旋轉。換句話說,由於可以使開閉構件僅以周方向餘隙的部分不正當地正旋轉,所以在周方向餘隙之值θ3(θ1-θ2)與阻止不正當行為的值(不正當行為阻止值)同等、或是超過該值的情況下會使旋轉構件在該角度範圍內正轉,藉此就可能進行使處於非初始旋轉姿勢的開閉構件移行至初始旋轉姿勢的不正當行為。
換言之,藉由作為決定前述的不正當行為之成否的條件的「在待機時開閉構件從非初始旋轉姿勢到達初始旋轉姿勢為止的角度」≦「周方向餘隙θ3」被滿足,導引開縫52與搬運路徑10就會成為連通狀態(不僅包含完全連通,還包含局部的連通狀態)。
換句話說,開閉構件處於非初始旋轉姿勢時的停止位置(停止角度)與周方向餘隙角度θ3係為不可分離的關係,而所謂周方向餘隙角度為40度的數值係以非初始旋轉姿勢位於既定之停止角度為前提的數值。
另一方面,在不使蝸形齒輪中介於齒輪機構130之驅動力傳遞路徑內的情況下,驅動齒輪係處於能夠正逆旋轉的狀態。因此,開閉構件係藉由來自外部之操作而自由地正逆轉,且使處於非初始旋轉姿勢的開閉構件移行至初始旋轉姿勢的不正當行為會變得更容易。
旋轉姿勢偵測手段140,係具備:輥子(追隨構件)142,其是由旋轉自如的輥子所構成,且在開閉構件50之導引開縫52處於初始旋轉姿勢時會與旋轉構件70之凹陷部72嵌合並停止,而在導引開縫(旋轉構件)從圖1中之(a)、圖2中之(c)所示的初始旋轉姿勢移行至圖1中之(b)、圖3中之(e)所示的非初始旋轉姿勢時會從凹陷部72脫離並沿旋轉構件之外周(非凹陷部)73而移動;及槓桿(lever)144,其是藉由支撐部144a旋轉自如地支撐輥子之軸142a,並且以設置於他部的軸部144b作為中心使輥子朝向旋轉構件之外周緣並沿與旋轉軸54正交的面擺動;及槓桿彈壓用之彈性構件146,其是將槓桿144朝向輥子142壓接於旋轉構件之外周緣的方向彈性彈壓;以及起始位置偵測用之感測器160,其是僅在輥子142已完全地嵌合(掉入)於凹陷部72內時才偵測設置於槓桿的被偵測部144c,藉此偵測導引開縫52處於初始旋轉姿勢。
槓桿彈壓用彈性構件(槓桿彈壓構件)146,在此例中為螺旋彈簧(coil spring),且將一端卡止於裝置的固定部,將另一端卡止於槓桿之另一端部。槓桿彈壓用彈性構件146,係將由沿以軸部144b為中心的旋動軌跡而擺動的支撐部144a所支撐的輥子142,朝向槓桿旋轉構件70之外周緣73平時彈壓。
再者,作為追隨構件之旋轉自如的輥子142係只不過是一例,只要是因摩擦阻力較少而可以平順地移動於旋轉構件外周緣的構件,則也可設為不旋轉的構成。
驅動齒輪(驅動構件)90係指對藉由旋轉軸54而連結成同軸狀的旋轉構件70以旋轉軸54為中心相對旋轉的構成,且在驅動齒輪正轉(朝向圖2之順時針方向旋轉)的過程中利用驅動片92之一方的內壁(正轉用內壁)92a將被驅動片74朝向正轉方向按壓,藉此來驅動旋轉構件70(圖2、圖3)。又,在旋轉構件70藉由驅動齒輪90而正轉驅動的過程中,且在藉由槓桿144所支撐的輥子142從旋轉構件之外周73嵌合於旋轉構件70之凹陷部72內的過程中,因為旋轉構件係藉由槓桿彈壓構件146之彈壓力而急遽地增速並掉入於凹陷部72,故而被驅動片74會相對於驅動片92之內壁92a成為僅以與間隙g1相當的角度θ11之部分先行間離開後的周方向位置關係(參照圖4中之(h)→(i))。
換言之,在輥子142嵌合於凹陷部72時,因旋轉構件70係利用槓桿彈壓構件146之力,比目前為止藉由驅動齒輪所驅動後時的旋轉速度更急遽地增速,故而在被驅動片74與內壁92a之間會朝向周方向形成有作為減速區間的間隙g1(圖4中之(i))。
又,開閉構件50係藉由已被彈簧彈壓的輥子142嵌合於旋轉構件70之凹陷部72來機械性地停止旋轉。
開閉構件50已停止之時間點的被驅動片74與驅動片的內壁92a之間的周方向間隙g1是成為驅動齒輪之正轉時的減速區間。亦即,如圖4中之(i)所示,在輥子已完全掉入於凹陷部的時間點,控制手段200是藉由起始位置偵測用感測器160偵測槓桿之被偵測部144c來使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之驅動停止。因此,在旋轉構件70藉由利用輥子所卡止而停止在初始旋轉姿勢的時間點,驅動齒輪90(驅動片之內壁92a)係相對於被驅動片74而位在僅以減速區間g1之距離(角度θ11)間離開後的位置,且不會與被驅動片74碰撞而越距。又,在旋轉構件停止後,驅動齒輪90,係藉由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之慣性(自己的餘勢)在減速區間g1之範圍內持續旋轉移動。
換句話說,在旋轉構件70之旋轉已因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之停止而停止之後,在驅動片之內壁92a單獨旋轉移動於減速區間內的期間中,藉由輥子所卡止後的旋轉構件70係可以持續維持初始旋轉姿勢下的停止狀態。又,因為在內壁92a於減速區間內朝向被驅動片74移動的過程中驅動齒輪90之慣性力會減少並減速,故而與被驅動片74碰撞並使越距產生的可能性會變少。只要即便移動於減速區間內而來的內壁92a與被驅動片接觸仍會使被驅動片越距的餘勢變無,開閉構件就可以持續維持初始旋轉姿勢下的停止狀態。因此,開閉構件50係以導引開縫52成為開放搬運路徑之初始旋轉姿勢的方式所定位。
再者,只要是「餘隙角度θ3」≧「在起始位置制動(brake)時產生的間隙g1之角度θ11」就能夠不越距地在起始位置停止。
更進一步針對減速區間所形成的順序及其功能加以詳細說明。在輥子142已被嵌合於凹陷部72內時,如圖4中之(i)所示,開閉構件(被驅動片74)係比驅動齒輪90(驅動片之內壁92a)更朝向另一邊旋轉移動,並在被驅動片74與內壁92a之間形成有周方向之間隙g1。亦即,在圖4中之(i)所示的狀態中,由於起始位置偵測用感測器160之輸出是從「1」成為「0」,所以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之作動會停止。在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之作動已停止的狀態下,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齒輪機構130之慣性力,係在被驅動片74旋轉間隙g1之周方向長度量的期間減少。然後,在驅動齒輪與開閉構件已停止的時間點,係如圖4中之(i)所示,內壁92a不抵接於被驅動片74而殘留有間隙g1。因此,不對被驅動片74產生來自內壁92a之衝擊力而可以將開閉構件50確實地保持於圖2中之(c)所示的初始旋轉姿勢。因此,開閉構件之導引開縫52會被定位於與紙幣搬運路徑10匹配的初始位置。
其次,一邊參照圖8之比較例的驅動齒輪90P、及圖10中之(a)、(b)的動作說明圖,且一邊說明與本發明的驅動齒輪90之差異點。亦即,如已在先前技術中所說明,以往從有效地防止越距的觀點來看,從驅動片92P的間隙GP之周方向角度θP1減去被驅動片74之周方向角度θP2後的角度(周方向餘隙)係被設為較大的值,例如180度以上。圖9之比較例所示的習知之驅動齒輪90P的間隙GP之周方向角度θP1為290度,被驅動片74之周方向角度θP2為30度,周方向餘隙θP1-θP2為260度。但是,在間隙GP具有過大於此程度之寬度的情況下,被驅動片74(開閉構件50)能夠在過大的周方向餘隙之範圍內,朝向停止的驅動片92P以較寬的角度範圍朝向正轉方向相對旋轉。因此,導引開縫52之姿勢(角度)會如圖10中之(a)所示,即便相對於初始旋轉姿勢的導引開縫52而處於朝向90度左右順時針方向旋動後的非初始旋轉姿勢,只要僅使開閉構件藉由使用了來自外部之不正當行為手段的操作正轉些微的角度(約90度),仍能夠使其移行至圖10中之(b)所示的初始旋轉姿勢。
又,如圖10中之(c)所示,在導引開縫52之姿勢(角度),相對於圖10中之(b)所示的初始旋轉姿勢之導引開縫而處於僅朝向順時針方向旋動45度後的非初始旋轉姿勢的情況下,只要使用不正當行為手段使開閉構件僅正轉135度就能夠使其移行至圖10中之(b)所示的初始旋轉姿勢。
本發明人係發現:為了一邊阻止越距,同時一邊阻止使處於待機姿勢的開閉構件不正當地旋轉的行為,而需要滿足下述的(1)及(2)之條件。
(1)用以在驅動齒輪停止的待機時僅使開閉構件旋轉以使導引開縫與搬運路徑不成為連通狀態的條件:「使待機時處於非初始旋轉姿勢的開閉構件移行至初始旋轉姿勢為止所需的旋轉角度」>「餘隙角度θ3」
(2)用以在起始位置不越距的條件:「餘隙角度θ3」≧「起始制動時的間隙g1之角度θ11」
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係取各個條件(1)與(2)之平衡(balance)(也考慮非初始旋轉姿勢之停止位置)而將餘隙角度θ3設為40˚。
再者,在圖2中之(b)、圖3中之(f)的狀態中,導引開縫之兩端部開口是與搬運路徑完全地處於非連通狀態,且無法經由導引開縫內部使不正當行為手段進出於旋轉構件之下游側。但是,例如圖4中之(h)的情況係恐有導引開縫之兩端開口局部地與搬運路徑10連通,能夠利用些微的連通部分將不正當行為手段插入於導引開縫內而對位於下游側的紙幣收納部實施不正當行為之虞。從而,為了完全地阻止藉由使開閉構件旋轉所致的對紙幣收納部之不正當進出,也有必要阻止使導引開縫之兩端開口部與搬運路徑不完全地(局部地)連通的行為。當從如此的觀點來看時,驅動片92與被驅動片74之間的周方向餘隙θ3(θ1-θ2)之值,係成為40度至60度之範圍的適當值(該值畢竟為一例)。
當更詳細地說明此時,為了使開閉構件50之旋轉動作迅速以對應紙幣搬運裝置1之高速化,較佳是將驅動片92與被驅動片74之間的周方向餘隙θ3設為零。但是,當周方向餘隙θ3為零時,因為在以輥子142已嵌合於凹陷部72之時序停止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後時驅動片會立即按壓被驅動片,故而會發生越距。另一方面,在將驅動片92與被驅動片74之間的周方向餘隙θ3,設定成180度以上作為一例的情況下,藉由輥子嵌合於凹陷部所致的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停止時旋轉構件70會比驅動齒輪90還先行旋轉,藉此可以確保較寬的減速區間。藉由加大減速區間,就能夠進行具有更餘裕的減速,且可以大幅地減少施加於被驅動片的衝擊以防止越距。另一方面,目前為止在周方向餘隙為未滿180度的情況下係被認為減速效果會降低而越距之發生率會變高。根據如此的情形,以往也考慮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停止時產生的慣性力會在實際機器間有差異,並稍大地設定了周方向餘隙。但是,如上述,因為當周方向餘隙超過180度時驅動輥就可以在該較大的角度範圍內自由地旋動,故而會有可以使用不正當行為手段使開閉構件簡單地移行至初始旋轉姿勢的問題。
相對於此,本發明人係在圖1至圖4所示的構成例中,探求可以阻止使處於導引開縫之兩端部開口並未與搬運路徑連通之姿勢的開閉構件利用不正當行為之操作旋轉至初始旋轉姿勢之最佳的周方向餘隙之值,結果發現了40度至60度的數值。
再者,因為圖7所示之本發明的驅動齒輪90與圖8所示之以往的驅動齒輪90P之差異點係僅在於驅動片92、92P的結構之差異,故而只要將驅動齒輪與本發明的驅動齒輪90做交換就可以改良具備有既有之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的紙幣操作裝置以防止對上述的開閉構件之不正當行為操作。
換句話說,因為以往開閉構件相對於驅動齒輪之自由的旋動角度範圍過大,故而開閉構件會藉由使用不正當行為手段所施加的外力而簡單地旋動並移行至初始旋轉姿勢。相對於此,因為在本發明中係施加了將驅動齒輪之自由的旋動角度範圍限定在必要最小限度的改良,故而能夠對開閉構件賦予可以確實地切斷搬運路徑的擋門功能。
因此,只要開閉構件是在非初始旋轉姿勢停止,平時就可以切斷搬運路徑與導引開縫之連通(防止不正當行為)。
<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之動作順序>
其次,藉由圖2至圖4來說明在本發明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中驅動片驅動被驅動片的順序。
在圖2中之(b)的待機狀態中,開閉構件50之導引開縫52係處於從圖2中之(c)所示的初始旋轉姿勢朝向順時針方向旋動約40度後的非初始旋轉姿勢,且導引開縫之端部開口52A、52B與搬運路徑10之端部開口10A、10B處於完全之非連通狀態。該狀態,係指阻止從入口12被插入並搬運於搬運路徑10而來的紙幣P通過導引開縫的封閉狀態。在該待機狀態下,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係使驅動齒輪90、開閉構件50(旋轉構件70)停止。又,因為在齒輪機構130中組入有蝸形齒輪130a’、130b’,故而在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已停止的狀態下無法使驅動齒輪90正轉或逆轉(全部不旋轉)。
接著,因為在圖2中之(b)的待機狀態中當藉由感測器14偵測出紙幣P已從入口12被插入時,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就會驅動並使驅動齒輪90開始正轉,故而內壁92a會按壓被驅動片74並使其朝向正轉方向旋轉。當驅動齒輪之旋轉行進並如圖2中之(c)所示輥子142掉入於凹陷部72內時,就會成為導引開縫52與搬運路徑10連通後的初始旋轉姿勢,且在該狀態下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會停止。
在圖2中之(c)的狀態中,驅動齒輪之驅動片92(內壁92a)係在與被驅動片74之間透過間隙g1(減速區間、角度θ11)而間離開後的狀態下停止。又,另一個內壁92b係在與被驅動片74之間透過間隙g2(角度θ12)而間離開。
當藉由通紙感測器22、26、出口感測器30而偵測出通過光識別感測器18後的一張紙幣之後端已依序地通過導引開縫52、出口32時,就使驅動齒輪朝向正轉方向旋轉,以便為了盤繞已被固定於紙幣的拉回用之細繩等而使開閉構件50朝向正轉方向僅旋轉所需次數。
圖3中之(c)至圖4中之(i)係顯示驅動齒輪旋轉一圈之過程中的驅動片與被驅動片之位置關係的變化。
在驅動齒輪90之旋轉初期中,如圖3中之(d)所示,因為驅動片之內壁92a是與被驅動片74接觸故而間隙g1會變無。接著當內壁92a開始按壓旋轉構件(被驅動片74)時,就如圖3中之(e)般輥子142會脫離凹陷部72(離位),且移行至外周73上(圖3中之(f)、圖4中之(g))。
之後,輥子142也會沿旋轉構件之外周相對移動,且經過圖4中之(h)的狀態而成為對圖4中之(i)所示的凹陷部之嵌合(入位)狀態。此時,在被驅動片74與內壁92a之間係形成有作為減速區間的間隙g1,且使內壁92a按壓被驅動片74而使旋轉構件(開閉構件)越距的可能性降低。
因為當成為圖4中之(i)所示的入位狀態時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就會停止驅動,故而驅動片92(驅動齒輪90)會在圖示之位置且在間隙g1內開始減速移動。亦即,因為驅動片92係在與被驅動片74之間留下圖4中之(i)中所示的減速區間g1後的狀態下停止來自馬達120之驅動力傳遞,故而此後會藉由慣性朝向正轉方向持續旋轉。
再者,在將驅動齒輪之驅動片92與旋轉構件之被驅動片74的周方向餘隙θ3設定在超過180度的值,例如設定在260度後的情況下,由於可以充分地減小朝向正轉方向移動於減速區間g1的驅動片92與處於停止狀態的被驅動片74相接觸後時的餘勢,所以可以提高驅動齒輪90不對旋轉構件之停止狀態帶來影響地停止的可能性。
但是,因為在驅動齒輪的間隙G之周方向角度過大的情況下係變得允許上述的不正當行為,故而被要求該點的改善。
在本發明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24中,係如圖2中之(b),將開閉構件以非初始旋轉姿勢停止之期間中的被驅動片與驅動片之周方向餘隙θ3(θ1-θ2)的值,設定成:能夠阻止使開閉構件旋轉並移行至初始旋轉姿勢的值(例如,40度至60度)。因此,在全部的狀況下,可以阻止使處於非初始旋轉姿勢的開閉構件不正當地移行至初始旋轉姿勢(切斷搬運路徑)。因此,可以防止從外部對比旋轉構件更下游側、例如紙幣收納部不正當地進出。
在紙幣搬運裝置1待機時,使用不正當行為手段使開閉構件移行至初始旋轉姿勢的行為,係形成驅動齒輪90的驅動片92與旋轉構件70的被驅動片74之間的減速區間的周方向餘隙越大就變得越容易。特別是,藉由將驅動片與被驅動片之間的周方向餘隙值θ3,設定成例如180度以上,則如在圖10中所說明般地使開閉構件移行至初始旋轉姿勢就變得容易。
另一方面,在圖1至圖4所示之本發明的裝置構成中,係將開閉構件處於非初始旋轉姿勢時的驅動片與被驅動片之間的周方向餘隙值θ3,設定成:能夠阻止開閉構件利用藉由經由紙張搬運路徑所插入而來的不正當行為手段所為之旋轉操作移行至初始旋轉姿勢的值(不正當行為阻止值)。周方向餘隙θ3之具體的適當值(作為一例的適當值)為未滿90度,特別是在圖1至圖4之構成例中則約為40度至60度,可以防止成為如上述的不正當行為之前提的開閉構件之人為的旋轉操作。
再者,即便為了能夠防止不正當行為而將驅動片與被驅動片之間的周方向餘隙之值θ3設定成必要最小限度的值(例如,40度至60度),仍留下藉由待機時的開閉構件之姿勢、角度而被進行使開閉構件旋轉並使導引開縫與搬運路徑連通之不正當行為的可能性。亦即,在待機時的開閉構件之姿勢如圖2中之(b)所示地相對於圖2中之(c)所示的初始旋轉姿勢朝向順時針方向偏移40度的情況下,即便利用40度至60度之周方向餘隙使該開閉構件正轉,導引開縫之各個端部開口52A、52B仍無法連通至搬運路徑10之各個端部開口10A、10B。又,如圖3中之(f)般在開閉構件相對於初始旋轉姿勢朝向順時針方向偏移90度的情況下,係有必要為了使導引開縫之各個端部開口52A、52B與各個端部開口10A、10B連通而使其正轉90度。因此,在周方向餘隙θ3為40度至60度的情況下,即便利用周方向餘隙正轉仍無法使導引開縫之各個端部開口52A、52B與搬運路徑之各個端部開口10A、10B連通。
但是,雖然未圖示,但是在導引開縫之姿勢位於比圖3中之(f)的狀態更朝向順時針方向偏移50度後的角度(比圖2中之(c)的初始旋轉姿勢更偏移140度後的角度)的情況下,係只要使開閉構件正轉40度左右導引開縫之各個端部開口就會與搬運路徑之各個端部開口完全地連通。
從而,在圖7所示之使用具備有本發明的驅動片92之驅動齒輪90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24中,圖2中之(b)所示之待機狀態中的開閉構件之非初始旋轉姿勢,係有必要以在驅動片與被驅動片之間的周方向餘隙θ3之範圍內使開閉構件旋轉後時導引開縫之各個端部開口不會與搬運路徑連通的方式來選定。反之,在周方向餘隙θ3之範圍內使開閉構件旋轉後時若導引開縫之端部開口不會與搬運路徑連通,則開閉構件也可為任何的待機狀態之姿勢。換句話說,雖然圖2中之(b)的構成例所示之待機狀態中的開閉構件之姿勢,為從圖2中之(c)的初始旋轉姿勢正轉40度後的角度,但是此只不過是一例。
如以上在本發明中,為了阻止利用來自外部之操作使開閉構件旋轉並移行至初始旋轉姿勢的不正當行為,不僅周方向餘隙θ3之值,就處於非初始旋轉姿勢時的開閉構件(導引開縫)之角度而言也仍有必要事先適當地設定。
其次,基於圖12之流程圖來說明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24中的不正當行為偵測、及不正當行為防止動作之控制順序。
在步驟S101中,控制手段(識別控制電路)200係為了檢測紙幣是否被投入於入口12而待機著。在紙幣被插入於入口12之前的待機狀態下,開閉構件50之導引開縫52係保持在不使搬運路徑10之上游側的端部開口10A與下游側的端部開口10B連通的圖2中之(b)所示的非初始旋轉姿勢(非連通姿勢)。當將紙幣投入於搬運路徑10之一端上所設置的入口12時,入口感測器14就會檢測紙幣之插入並將輸出信號送出至控制手段200。在紙幣已通過入口感測器14之後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會驅動並使驅動齒輪90朝向所需角度正轉方向旋轉,藉此使開閉構件移行至圖2中之(c)所示的初始旋轉姿勢(步驟S103)。
其次,在步驟S102中,控制手段200係驅動搬運馬達35並沿搬運路徑10來搬運紙幣,並且在步驟S104中使光識別感測器18接通(ON)。
在沿搬運路徑10而移動的紙幣通過光識別感測器18時,控制手段200係接收光識別感測器18之輸出信號,並判定所搬運的紙幣是否為真紙幣的紙幣之真偽(步驟S105)。當控制手段200從紙幣之光學特徵判定為真紙幣時,就在步驟S106中判定出口感測器30是否已檢測出紙幣之通過。當出口感測器30檢測紙幣之通過時,在步驟S107中搬運馬達35就會被停止。在紙幣通過出口感測器30及出口32,且搬運馬達35已停止之後,在步驟S108、S109中,控制手段200係將輸出信號送出至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並使開閉構件50進行n次旋轉之後在步驟S110中使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停止。藉此,可以在使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停止之後進行步驟S111中的判定。
在步驟S111中,控制手段200係判定開閉構件50是否已進行n次旋轉,當開閉構件50進行n次旋轉而起始位置偵測用感測器160檢測槓桿之被偵測部144c時,就會停止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之作動。之所以使開閉構件50進行n次旋轉,係為了藉由來自起始位置偵測用感測器160之偵測資訊,來判定將紙幣收納於堆疊裝置內之後從使開閉構件50進行n次旋轉時的離位至入位為止之全部所需時間是否比設定基準時間更慢(超時)所致。
再者,在藉由設定基準值所為的判定中使用n次旋轉所需的合計時間為一例,也可使用「1旋轉所需的時間×n次判定」。
如顯示圖13的出口感測器、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及起始位置偵測用感測器之各個動作的時序圖所示,雖然出口感測器30係在已檢測出紙幣之通過時產生輸出信號,但是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會在紙幣後端已完全通過出口感測器30的時間點藉由控制手段200之輸出信號而所賦能,並如圖3中之(d)所示,由於驅動齒輪之驅動片92的一方之內壁92a會開始按壓旋轉構件之被驅動片74,所以開閉構件50會開始旋轉。此後,如圖3中之(e)所示,由於輥子142會抵抗槓桿彈壓構件146之彈力並移動至開閉構件50之徑向外側,且槓桿之被偵測部144c會從起始位置偵測用感測器160間離開,所以起始位置偵測用感測器160會產生「1」輸出信號。在開閉構件50更進一步旋轉,經過圖3中之(f)、圖4中之(g),並如顯示即將入位前之狀態的圖4中之(h)所示,輥子142已在凹陷部72之前方旋轉時,輥子142會藉由槓桿彈壓構件146之彈力將凹陷部72之端部朝向正轉方向按壓。因此,如顯示入位狀態的圖4中之(i)所示,在輥子142已被嵌合於凹陷部72內時,如圖4中之(i)所示,開閉構件50及旋轉構件70係比驅動齒輪90還先行旋轉,並以在驅動齒輪的驅動片92(內壁92a)與開閉構件的被驅動片74之間形成角度上之間隙(減速區間g1)的方式來作動。
在圖4中之(i)所示的入位狀態中,如圖13中之(4)所示,由於起始位置偵測用感測器160之輸出信號會從「1」成為「0」,所以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120之作動會被停止。
在已通過出口32的真正紙幣連接有細繩、細線、膠帶等之抽取手段U的情況下,由於抽取手段係成為已延伸至搬運路徑10及開閉構件50之開縫52內的狀態,所以在步驟S108、S109中當使開閉構件50進行n次旋轉時,抽取手段U就會一邊被夾持於開閉構件50的凹凸部56與裝置本體側的凹凸部之間所形成之較小的餘隙(clearance)內,且一邊盤繞於開閉構件50之外周。因為藉由抽取手段盤繞於開閉構件50之外周就會使開閉構件50之旋轉藉由抽取手段而受到阻礙,故而與設定基準值相較會使開閉構件50之旋轉速度降低。從而,在步驟S111中開閉構件之n次旋轉所需的時間(從n次旋轉中的離位至入位為止的全部所需時間)比設定基準值還慢時(超時的時候)時,控制手段200係判定抽取手段已被連接於紙幣,並在步驟S125中將警報信號送出至警報機110並使警報機110作動之後成為結束(end)。已盤繞於開閉構件50之外周的抽取手段,係可以在開放上部單元4之後使開閉構件50旋轉來拆除。在步驟S111中開閉構件之n次旋轉所需的時間為設定基準值以內的情況下,控制手段200係判定抽取手段並未被連接於紙幣,且前進至步驟S112,而控制手段200會判定出口感測器30是否已成為接通。雖然只要紙幣已容納於紙幣收納部(堆疊裝置)內,出口感測器30就保持於斷開狀態,但是在紙幣藉由抽取手段被抽取的情況下,由於會朝向相反方向通過出口感測器30,所以出口感測器30會成為接通。在步驟S112中出口感測器30為接通狀態的情況下係判定紙幣藉由抽取手段而被抽取,並在步驟S125中產生警報信號。在步驟S112中出口感測器30為斷開狀態時,在步驟S113中已將紙幣收納於堆疊裝置內之後,成為結束。
在步驟S105中,控制手段200不判定真紙幣時,會在步驟S120及S121中停止搬運馬達35之後逆轉,且將紙幣朝向入口12退還。
在步驟S122中入口感測器14已成為斷開時,控制手段200係停止搬運馬達35之驅動(步驟S123)並完成紙幣之排出(步驟S124)而成為結束。
[本發明之構成、作用、功效的歸納]
第一本發明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24,係設置於紙張搬運路徑10,用以阻止對紙張之不正當行為的手段,其特徵為,具備:開閉構件50,其是在處於初始旋轉姿勢時容許紙張通過,並且在處於從該初始旋轉姿勢離開後的非初始旋轉姿勢時阻止紙張通過;及旋轉構件70,其是與開閉構件一體旋轉;及開閉構件驅動用之驅動構件90,其是與旋轉構件相向配置並被軸支成能夠與該旋轉構件相對旋轉;以及驅動傳遞機構100,其是將來自驅動構件之驅動力傳遞至旋轉構件;驅動傳遞機構,係具備:被驅動片74,其是設置於旋轉構件;以及至少一個驅動片92,其是設置於驅動構件,並在對被驅動片相對地旋轉移動的過程中按壓被驅動片,藉此來旋轉驅動旋轉構件;在被驅動片與驅動片之間,係設置有容許被驅動片相對於停止旋轉的驅動片之旋轉的周方向餘隙θ3;以在開閉構件以非初始旋轉姿勢停止時能夠阻止藉由來自外部之操作使開閉構件旋轉並移行至初始旋轉姿勢的方式,來設定處於非初始旋轉姿勢時的開閉構件之角度、及周方向餘隙的值。
在驅動齒輪的驅動片92與旋轉構件的被驅動片74之間的周方向餘隙為零、或過小的情況下,會有以下的優點(merit):可以防止使處於非初始旋轉姿勢的開閉構件50不正當地旋轉並不正當地進出於位在下游側的紙張收納部。
在原理上,雖然只要「餘隙角度θ3」≧「在起始位置制動時產生的間隙g1之角度θ11」的條件被滿足就能夠進行無越距的停止,但是作為與藉由機差、環境、抗磨損等之條件而產生的間隙g1之不均勻相對的邊限(margin)而言係將餘隙角度設定為稍大。因此,尚有會發生利用周方向餘隙較大之上述的不正當行為進出之問題的餘地。
如此,以往作為周方向餘隙之值,並未發現可以一邊防止越距,同時一邊阻止對開閉構件的不正當之進出行為的最佳數值。
依據本發明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則在具備有設置於紙張之搬運路徑並藉由使旋轉姿勢變化來容許或阻止紙幣之通過的不正當行為偵測及防止用之開閉構件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中,可以一邊有效地防止開閉構件的停止位置之偏移,同時一邊消除在待機接受紙張時開閉構件的姿勢被不正當地變更至初始旋轉姿勢的不良情形。
在第二本發明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中,在驅動構件與驅動該驅動構件的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之間係配置有齒輪機構,該齒輪機構係在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停止時容許驅動構件在周方向餘隙之範圍內僅朝向一方向旋轉。
第三本發明的紙張搬運裝置,其特徵為,具備:上述之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
依據該紙張搬運裝置,則可以發揮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所發揮的不正當行為偵測、不正當行為防止功效。
第四本發明的紙張操作裝置,其特徵為,具備:上述之紙張搬運裝置。
依據該紙張操作裝置,則可以發揮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所發揮的不正當行為偵測、不正當行為防止功效。
1:紙幣搬運裝置
3:下部單元
4:上部單元
10:紙幣搬運路徑
10A,10B,52A,52B:端部開口
12:入口
14:入口感測器(入口通紙感測器)
16,20:輥子對
18:光識別感測器
22,26:通紙感測器
24: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
28:(出口)輥子對
30:出口感測器
32:出口
50:開閉構件
50A:外側面
52:導引開縫
54:旋轉軸
56:凹凸部
70:旋轉構件
70A:凹處
72:凹陷部
73:外周緣
74:被驅動片
90:驅動齒輪(驅動構件)
90a:貫通孔
92:驅動片
92a,92b:內壁(驅動片)
92a’,92b’:突起
100:驅動傳遞機構
110:警報機
120: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
120a:輸出齒輪
130:齒輪機構
130a~130e:中繼齒輪
130a’:蝸桿
130b’:蝸輪
140:旋轉姿勢偵測手段
142:輥子(追隨構件)
142a:軸
144:槓桿
144a:支撐部
144b:軸部
144c:被偵測部
146:槓桿彈壓構件
160:起始位置偵測用感測器
200:控制手段
G,GP,g1,g2:間隙
P:紙幣
U:不正當行為手段(抽取手段)
θ1,θ2:周方向角度
θ3:周方向餘隙
[圖1]中之(a)、(b)及(c)係顯示具備有本發明之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的紙張搬運裝置之內部構成的縱剖視圖、及主要部分之動作說明圖。
[圖2]中之(a)、(b)及(c)係顯示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之一例的正面構成圖、及動作順序的前視圖。
[圖3]中之(d)、(e)及(f)係顯示圖2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之動作順序之連續的前視圖。
[圖4]中之(g)、(h)及(i)係顯示圖3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之動作順序之連續的前視圖。
[圖5]中之(a)、(b)及(c)係顯示開閉構件與驅動構件之裝配狀態的前視圖、從開閉構件將驅動構件分離後之狀態的前視圖、及(a)中之A-A剖視圖,(d)係顯示開閉構件之旋轉構件側的端部之構成的立體圖。
[圖6]中之(a)及(b)係顯示開閉構件與驅動構件之裝配狀態的立體圖、及開閉構件與驅動構件的分解立體圖。
[圖7]中之(a)及(b)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驅動構件之構成的立體圖。
[圖8]係為了比較習知例的驅動構件之構成而顯示的立體圖。
[圖9]係顯示具備有變化例之驅動片的驅動構件之構成的立體圖。
[圖10]中之(a)、(b)及(c)係有關具備有間隙GP過大之驅動構件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中的不正當行為之可能性的說明圖。
[圖11]係控制手段的方塊圖。
[圖12]係顯示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中的不正當行為偵測、及不正當行為防止動作之控制順序的流程圖(flowchart)。
[圖13]係顯示出口感測器(sensor)、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motor)、及起始(home)位置偵測用感測器之各個動作的時序圖(timing chart)。
[圖14]係顯示使開閉構件進行n次旋轉的動作順序之流程圖。
10:紙幣搬運路徑
10A,10B,52A,52B:端部開口
24: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
50:開閉構件
50A:外側面
54:旋轉軸
70:旋轉構件
70A:凹處
72:凹陷部
73:外周緣
74:被驅動片
90:驅動齒輪(驅動構件)
90a:貫通孔
92:驅動片
100:驅動傳遞機構
120: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
120a:輸出齒輪
130:齒輪機構
130a~130e:中繼齒輪
130a’:蝸桿
130b’:蝸輪
140:旋轉姿勢偵測手段
142:輥子(追隨構件)
142a:軸
144:槓桿
144a:支撐部
144b:軸部
144c:被偵測部
146:槓桿彈壓構件
160:起始位置偵測用感測器
G,g1,g2:間隙
θ1,θ2:周方向角度
θ3:周方向餘隙
Claims (4)
- 一種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係設置於紙張搬運路徑,用以阻止對紙張之不正當行為的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其特徵為,具備: 開閉構件,其是在處於初始旋轉姿勢時容許前述紙張通過,並且在處於從該初始旋轉姿勢離開後的非初始旋轉姿勢時阻止前述紙張通過;及 旋轉構件,其是與前述開閉構件一體旋轉;及 開閉構件驅動用之驅動構件,其是與前述旋轉構件相向配置並被軸支成能夠與該旋轉構件相對旋轉;以及 驅動傳遞機構,其是將來自前述驅動構件之驅動力傳遞至前述旋轉構件; 前述驅動傳遞機構,係具備:被驅動片,其是設置於前述旋轉構件;以及驅動片,其是設置於前述驅動構件,並在對前述被驅動片相對地旋轉移動的過程中按壓前述被驅動片,藉此來旋轉驅動前述旋轉構件; 在前述被驅動片與前述驅動片之間,係設置有容許前述被驅動片相對於停止旋轉的前述驅動片之旋轉的周方向餘隙; 以在前述開閉構件以前述非初始旋轉姿勢停止時能夠阻止藉由來自外部之操作使前述開閉構件旋轉並移行至前述初始旋轉姿勢的方式,來設定處於前述非初始旋轉姿勢時的前述開閉構件之角度、及前述周方向餘隙之值。
-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其中,在前述驅動構件與驅動該驅動構件的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之間係配置有齒輪機構,該齒輪機構係在前述不正當行為防止用馬達停止時阻止前述驅動構件之旋轉。
- 一種紙張搬運裝置,其特徵為,具備有:請求項1或2所述之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
- 一種紙張操作裝置,其特徵為,具備有:請求項3所述之紙張搬運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089228 | 2021-05-27 | ||
JP2021089228A JP7083944B1 (ja) | 2021-05-27 | 2021-05-27 | 不正防止機構、紙葉搬送装置、及び紙葉取扱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03529A true TW202303529A (zh) | 2023-01-16 |
TWI824507B TWI824507B (zh) | 2023-12-01 |
Family
ID=81988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16932A TWI824507B (zh) | 2021-05-27 | 2022-05-05 | 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紙張搬運裝置、及紙張操作裝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350650A1 (zh) |
JP (1) | JP7083944B1 (zh) |
TW (1) | TWI824507B (zh) |
WO (1) | WO2022249703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602775B1 (en) * | 1992-12-17 | 1996-11-27 | Mars Incorporated | Document handler with shutter |
JP3817342B2 (ja) * | 1997-07-14 | 2006-09-06 | 日本金銭機械株式会社 | 紙幣鑑別装置 |
JP3815391B2 (ja) * | 2002-07-12 | 2006-08-30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紙幣識別装置 |
US6877599B2 (en) * | 2003-02-03 | 2005-04-12 | Chain Link Electronic Co., Ltd. | Paper currency receiving apparatus with fraud prevention |
US8706082B2 (en) * | 2005-07-26 | 2014-04-22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dia services with access control |
US8695778B2 (en) * | 2012-01-12 | 2014-04-15 | Mei, Inc. | Modular security gate |
JP6445722B1 (ja) * | 2018-01-25 | 2018-12-26 | 日本金銭機械株式会社 | 不正検知機構、紙葉搬送装置、及び紙葉取扱装置 |
EP3817342A4 (en) | 2018-06-28 | 2022-03-23 | Citizen Watch Co., Ltd. | COOPERATION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MOBILE MASTER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OBILE SLAVE COMMUNICATION DEVICE |
-
2021
- 2021-05-27 JP JP2021089228A patent/JP7083944B1/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3-24 WO PCT/JP2022/013993 patent/WO202224970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3-24 EP EP22810979.9A patent/EP4350650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5-05 TW TW111116932A patent/TWI824507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2181969A (ja) | 2022-12-08 |
JP7083944B1 (ja) | 2022-06-13 |
EP4350650A1 (en) | 2024-04-10 |
WO2022249703A1 (ja) | 2022-12-01 |
TWI824507B (zh) | 2023-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352524B1 (ko) | 지폐처리장치 | |
JP3815391B2 (ja) | 紙幣識別装置 | |
EP0940781A1 (en) | Bank note discriminating apparatus and bank note drawing means detecting method | |
JP3213660B2 (ja) | 紙幣識別装置 | |
TW202303529A (zh) | 不正當行為防止機構、紙張搬運裝置、及紙張操作裝置 | |
US6860480B2 (en) | Banknote drive rollers with antijamming characteristics | |
JP3817342B2 (ja) | 紙幣鑑別装置 | |
TWI687900B (zh) | 不正當行為偵測機構、紙張搬運裝置、以及紙張操作裝置 | |
JP6265380B2 (ja) | 紙葉類処理装置 | |
JP5241267B2 (ja) | 紙葉類鑑別装置 | |
JP2007279896A (ja) | 紙幣識別装置 | |
JP3129031B2 (ja) | 引き抜き防止機能付き紙幣鑑別装置 | |
JP3323334B2 (ja) | 紙幣出金装置 | |
KR100314307B1 (ko) | 지폐감별장치 및 지폐인출수단 검출방법 | |
JP3739465B2 (ja) | 紙幣鑑別装置及び紙幣引抜手段検出方法 | |
JP3393622B2 (ja) | 紙幣搬送識別装置 | |
KR100893029B1 (ko) | 유가지폐용지 감별장치 | |
JP4758082B2 (ja) | 遊技島端の紙幣金庫内における紙幣判別装置 | |
JP5414436B2 (ja) | 矢羽根状フィンを有する回転式引抜防止ユニット | |
JPH0440756B2 (zh) | ||
EP2478497B1 (en) | Rotary anti-pullback unit of fletched fins | |
JP2002260064A (ja) | 紙幣識別収納装置 | |
JP2009042958A (ja) | 紙葉類識別機の紙葉類引き抜き防止機構 | |
JP2000113277A (ja) | 紙幣処理装置 | |
JPH04252394A (ja) | 紙葉類の搬送阻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