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1305A - 磁性扣具 - Google Patents

磁性扣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1305A
TW202241305A TW110144715A TW110144715A TW202241305A TW 202241305 A TW202241305 A TW 202241305A TW 110144715 A TW110144715 A TW 110144715A TW 110144715 A TW110144715 A TW 110144715A TW 202241305 A TW202241305 A TW 20224130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locking
buckle
lock
magnetic pa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4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93888B (zh
Inventor
李邱宗
Original Assignee
弘揚安心扣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弘揚安心扣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弘揚安心扣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1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1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3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388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503Safety buckles
    • A44B11/2546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58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fastening by superposing one part on top of the oth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08Chin straps or similar retention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11/00Other fasten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ho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D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UTTONS, PINS, BUCKLES OR SLIDE FASTENERS, AND TO JEWELLERY, BRACELETS OR OTHER PERSONAL ADORNMENTS
    • A44D2203/00Fastening by use of magn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D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UTTONS, PINS, BUCKLES OR SLIDE FASTENERS, AND TO JEWELLERY, BRACELETS OR OTHER PERSONAL ADORNMENTS
    • A44D2205/00Fastening by use of touch and close elements

Abstract

一種磁性扣具,其包括母扣和公扣。母扣設有第一磁性件;公扣設有第二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和第一磁性件相吸。母扣設有可卡鎖所述公扣以使公扣與母扣鎖合連接在一起的卡鎖件,所述卡鎖件上設有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可與所述第二磁性件和/或第一磁性件通過磁力相互作用而在所述公扣與所述母扣對插時致動所述卡鎖件卡鎖所述公扣。本發明利用第三磁性件與公扣、母扣中已有的磁性件相互作用而實現卡鎖件的致動,使得卡鎖件可上鎖而卡鎖住公扣。本發明可大大簡化卡鎖件的結構,且可縮小卡鎖件的體積,從而利於將結構小型化而擴大應用範圍。

Description

磁性扣具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安全扣,特別係關於一種磁性扣具。
安全扣通常包括母扣和公扣,其中,公扣設有鎖舌,母扣設有鎖孔,鎖舌插入至鎖孔內便能夠使得公扣和母扣鎖合連接在一起。通過操作解鎖,還能夠使得公扣和母扣彼此分離。
通常而言,母扣上的鎖孔通常由一固定孔和一位置可發生變化的卡鎖部組成。當卡鎖部伸出于固定孔內時,其可起到卡鎖作用,將鎖舌鎖定在鎖孔內,從而使得公扣和母扣的鎖合連接。當卡鎖部退出固定孔時,鎖舌便可自由出入固定孔而從鎖孔中退出,從而可使得公扣與母扣分離。
公扣與母扣對插時,鎖舌通常會擠壓卡鎖部;通過鎖舌的擠壓使卡鎖部移開才能夠使得鎖舌繼續前進;而當鎖舌完全插入至鎖孔內時,卡鎖部需自動移回原來的狀態才能卡鎖住鎖舌,實現公扣與母扣的鎖合連接。因此,在鎖舌插入鎖孔的過程中,卡鎖部被動的移開後需要自動回復至原來的位置進行上鎖。因此,現有的安全扣中,母扣中均需設置彈性部件,利用彈性部件的彈力而為卡鎖部的移動提供機會,使得卡鎖部能夠被鎖舌推動,並利用彈性部的彈力而實現卡鎖部的自動上鎖。
現有安全扣中,不管其內部結構如何,但無一例外的,均需設置彈性部件。但是,在母扣中設置彈性部件來實現卡鎖部的移動和自動上鎖,需要母扣具有較大的安裝空間才能夠設置彈性部件,因此,這便決定了現有的安全扣具有一定的體積大小,其無法進一步小型化。而在某些使用場所,更小型化的安全扣更能滿足需求,例如,安全頭盔上使用的安全扣、鞋扣上使用的安全扣等。因此,能夠實現現有安全扣的基本功能,並且能夠滿足小型化需求的安全扣,具有更廣的應用範圍而值得研究。
本發明旨在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不設置彈性部件,利用磁性件的磁力來實現卡鎖部的移動和上鎖,從而節約安裝空間而利於小型化的磁性扣具。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磁性扣具,其包括母扣和公扣,所述母扣設有第一磁性件;所述公扣設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和第一磁性件在所述公扣和母扣的閉鎖方向上彼此吸引,所述公扣與所述母扣可沿閉鎖方向對插而鎖合連接在一起;其特徵在於,所述母扣設有可卡鎖所述公扣以使公扣與母扣鎖合連接在一起的卡鎖件,所述卡鎖件上設有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可與所述第二磁性件和/或第一磁性件通過磁力相互作用而在所述公扣與所述母扣對插時致動所述卡鎖件卡鎖所述公扣。
進一步地,所述公扣設有凸出狀的鎖舌;所述母扣設有可供所述鎖舌自由出入的固定孔,所述卡鎖件設有可伸出於所述固定孔範圍內而卡鎖所述鎖舌的卡鎖部;當所述鎖舌插入所述固定孔時,所述第三磁性件與所述第二磁性件和/或第一磁性件之間通過磁力相互作用而致動所述卡鎖部伸出於所述固定孔範圍內而卡鎖所述鎖舌。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磁性件可與所述第一磁性件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而在所述公扣與母扣相互分離時致動所述卡鎖件復位。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磁性件可與所述第一磁性件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而在所述公扣與母扣處於分離狀態時使所述卡鎖部伸出於所述固定孔的範圍內。
進一步地,所述卡鎖件為剛性結構,所述第三磁性件相對於所述卡鎖件的位置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磁性件與所述卡鎖部分佈於所述固定孔的同一側。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磁性件與所述卡鎖部分佈於所述固定孔相對的兩側。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磁性件與所述第一磁性件相互排斥,當所述鎖舌進入所述固定孔時,所述第二磁性件吸引所述第三磁性件而使所述卡鎖部朝鎖舌方向移動而卡鎖所述鎖舌。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磁性件與所述第一磁性件相吸而在所述公扣與母扣處於分離狀態時使所述卡鎖部伸出於所述固定孔的範圍內;當所述鎖舌進入所述固定孔時,所述第二磁性件與所述第一磁性件相吸、與所述第三磁性件相斥的作用力可使所述鎖舌推動所述卡鎖部而沿閉鎖方向行進;當所述鎖舌沿閉鎖方向行進至閉鎖位置時,所述第一磁性件與所述第三磁性件相吸而可使所述卡鎖部朝鎖舌方向移動而卡鎖所述鎖舌。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磁性件與所述第一磁性件相互吸引而在所述公扣與母扣處於分離狀態時使所述卡鎖部位於所述固定孔的範圍外;當所述鎖舌進入所述固定孔時,所述第二磁性件排斥所述第三磁性件而使所述卡鎖部朝鎖舌方向移動而卡鎖所述鎖舌。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磁性件與所述第一磁性件相斥而在所述公扣與母扣處於分離狀態時使所述卡鎖部伸出於所述固定孔的範圍內;當所述鎖舌進入所述固定孔時,所述第二磁性件與所述第一磁性件、第三磁性件相吸的作用力可使所述鎖舌推動所述卡鎖部而沿閉鎖方向行進;當所述鎖舌沿閉鎖方向行進至閉鎖位置時,所述第一磁性件與所述第三磁性件相斥而可使所述卡鎖部朝鎖舌方向移動而卡鎖所述鎖舌。
本發明的有益貢獻在於,其有效解決了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磁性扣具通過設置第三磁性件取代現有技術中的彈性部件,利用第三磁性件與公扣、母扣中已有的磁性件相互作用而實現卡鎖件的致動,使得卡鎖件可上鎖而卡鎖住公扣。本發明通過第三磁性件替代彈性件,可大大簡化卡鎖件的結構,並且可縮小卡鎖件的體積,從而利於將結構小型化而擴大應用範圍。本發明的磁性扣具具有結構新穎、功能實用的特點,其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宜大力推廣。
下列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解釋和補充,對本發明不構成任何限制。
如圖1~圖10所示,本發明的磁性扣具包括公扣20和母扣10,其主要要點在於,母扣10內未設置有傳統的彈性部件,而設置有第三磁性件13,利用第三磁性件13與公扣20、母扣10內的磁性件的相互作用來實現卡鎖部141的移動和上鎖,從而可簡化結構,縮小安裝空間,利於結構小型化。
如圖2、圖3、圖7、圖8所示,所述公扣20和母扣10可鎖合連接在一起,並可相互分離。公扣20上設有鎖舌21,母扣10上設有相應的鎖孔12,鎖舌21可沿閉鎖方向X插入至鎖孔12內而使得公扣20和母扣10鎖合連接在一起。當解鎖操作時,鎖舌21可從鎖孔12內退出而使公扣20和母扣10彼此分離。
如圖1~圖10所示,所述母扣10內設有第一磁性件11,所述公扣20內設有第二磁性件22。所述第一磁性件11和第二磁性件22在所述公扣20和母扣10的閉鎖方向上彼此吸引。當公扣20和母扣10靠近至一定距離時,所述第一磁性件11和第二磁性件22相互吸引而可使得鎖舌21快速插入至鎖孔12中。
如圖1~圖10所示,所述第一磁性件11的位置,與鎖孔12的位置相對應。所述第二磁性件22的位置,與所述鎖舌21的位置相對應。通常情況下,第二磁性件22設置於鎖舌21內。
所述第一磁性件11、第二磁性件22的形狀不限,其優選為兩者形狀相同。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11、第二磁性件22為圓形磁鐵。
如圖1~圖10所示,為卡鎖所述鎖舌21,在所述母扣10內設有卡鎖件14。所述卡鎖件14在所述母扣10內為活動設置,其可在母扣10內活動。
如圖1~圖10所示,所述卡鎖件14設有卡鎖部141。所述卡鎖部141為鎖孔12的一部分。在所述母扣10上設有固定孔151,所述卡鎖部141與所述固定孔151共同形成鎖孔12。所述固定孔151的大小,應能夠使得所述鎖舌21自由出入。所述鎖孔12通過卡鎖部141的位置變化而實現對鎖舌21的鎖止或釋放。如圖3、圖8所示,當所述卡鎖部141伸出在所述固定孔151的範圍內時,其具有鎖止所述鎖舌21的能力,此時,卡鎖部141可卡鎖所述鎖舌21而使公扣20和母扣10鎖合連接在一起。當所述卡鎖部141沿退出所述固定孔151的方向運動至一定程度時,例如完全退出所述固定孔151範圍時,如圖2、圖7所示,所述卡鎖部141失去鎖止所述鎖舌21的能力,此時公扣20和母扣10可彼此分離。
如圖1~圖10所示,為不通過彈性部件致動所述卡鎖部141,在所述卡鎖件14上設有第三磁性件13。所述第三磁性件13相對於所述卡鎖件14的位置固定。所述第三磁性件13可與所述第二磁性件22和/或第一磁性件11通過磁力相互作用而在所述公扣20與所述母扣10對插時致動所述卡鎖件14卡鎖所述公扣20。換言之,當所述鎖舌21插入所述固定孔151時,所述第三磁性件13可與所述第二磁性件22和/或第一磁性件11通過磁力相互作用而致動所述卡鎖部141伸出於所述固定孔151範圍內而卡鎖所述鎖舌21。
如圖1~圖10所示,所述卡鎖件14為剛性結構,其未設置有可對卡鎖部141發揮作用的彈性部件。所述卡鎖部141移動至上鎖狀態,僅憑第三磁性件13與第二磁性件22和/或第一磁性件11之間的磁力作用而實現,因此,其可大大簡化卡鎖件14的結構,縮小母扣10的體積大小,從而利於結構小型化。
在預設狀態時,即公扣20與母扣10處於分離狀態且未受外力作用時,所述卡鎖部141的位置可以設置為伸出于固定孔151的範圍,也可設置為不伸出于固定孔151的範圍。傳統的設有彈性部件的安全扣,在預設狀態時,卡鎖部141必須設置為伸出于固定孔151的範圍。而當通過磁力作用來致動卡鎖件14時,所述卡鎖部141的默認位置可靈活設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預設狀態時,如圖5A、圖10A所示,所述卡鎖部141伸出於所述固定孔151的範圍。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第一磁性件11可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而使得卡鎖件14保持穩定狀態,並使得卡鎖部141伸出于固定孔151的範圍內。當鎖舌21需進入鎖孔12內時,需克服第三磁性件13與第一磁性件11之間的磁吸力或磁斥力而推動所述卡鎖部141,使卡鎖部141短暫的移開而使得鎖舌21可以繼續前進。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預設狀態時,如圖4A、圖9A所示,所述卡鎖部141不伸出於所述固定孔151的範圍。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所述第一磁性件11可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而使得卡鎖件14保持穩定狀態,並使得卡鎖部141不伸出于固定孔151的範圍內。當鎖舌21需進入鎖孔12內時,鎖舌21不需推動卡鎖部141移動便可直接進入鎖孔12,這樣可更利於鎖舌21進入,利於公扣20和母扣10快速鎖舌21連接。
當所述鎖舌21進入固定孔151時,所述鎖舌21內的第二磁性件22可與第三磁性件13相互作用。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所述第二磁性件22可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此時,所述第一磁性件11、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13通過磁力相互作用可使得鎖舌21插入至鎖孔12內,並使得卡鎖部141卡鎖住所述鎖舌21,以使得公扣20與母扣10鎖合連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磁性件11和第二磁性件22之間相互吸引而引導鎖舌21進入鎖孔12。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第一磁性件11、第二磁性件22之間,可以是相吸,也可以是相斥。當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第一磁性件11之間相互吸引時,所述第三磁性件13便與所述第二磁性件22相互排斥;當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所述第一磁性件11相互排斥時,所述第三磁性件13便與所述第二磁性件22相互吸引。
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第一磁性件11、第二磁性件22之間的吸力、斥力大小可根據需要而設置,其最終的作用力應能夠使得所述卡鎖件14的卡鎖部141卡鎖住所述公扣20的鎖舌21。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是第三磁性件13與第一磁性件11、第二磁性件22之間的吸力大於斥力,通過吸住第三磁性件13而使得卡鎖部141伸出于固定孔151範圍內而卡鎖住所述鎖舌21。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是第三磁性件13與第一磁性件11、第二磁性件22之間的斥力大於吸力,通過排斥第三磁性件13而使得卡鎖部141伸出于固定孔151範圍內而卡鎖住所述鎖舌21。
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所述卡鎖部141可分佈於所述固定孔151的同一側(如圖4、圖5所示),也可分佈於所述固定孔151相對的兩側(如圖9、圖10所示)。
如圖4、圖5所示,當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卡鎖部141分佈於所述固定孔151的同一側時,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第一磁性件11、第二磁性件22之間的磁力應當是吸力大於斥力,通過第一磁性件11或第二磁性件22吸住第三磁性件13而使得卡鎖部141伸出于固定孔151範圍內而卡鎖住所述鎖舌21。
如圖9、圖10所示,當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卡鎖部141分佈於所述固定孔151相對的兩側時,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第一磁性件11、第二磁性件22之間的磁力應當是斥力大於吸力。通過第一磁性件11或第二磁性件22排斥第三磁性件13而使得卡鎖部141伸出于固定孔151範圍內而卡鎖住所述鎖舌21。
鎖舌21插入至鎖孔12內時,第一磁性件11、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13之間的磁力作用可保持鎖合狀態,使得公扣20和母扣10鎖合連接在一起。當需要解鎖時,通過外力促使卡鎖件14在母扣10內移動,使得卡鎖部141沿退出固定孔151的方向移動;當卡鎖部141移動至一定程度時,鎖舌21便可從鎖孔12內自由脫出,從而實現解鎖。
通過外力促使卡鎖件14進行移動的方式不限。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通過按壓的方式促使卡鎖件14移動而使卡鎖部141沿退出固定孔151的方向移動。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通過向外抽拉的方式促使卡鎖件14移動而使卡鎖部141沿退出固定孔151的方向移動。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通過撥動的方式促使卡鎖件14移動而使卡鎖部141沿退出固定孔151的方向移動。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通過旋轉的方式促使卡鎖件14移動而使卡鎖部141沿退出固定孔151的方向移動。
當鎖舌21從鎖孔12內自由脫出以後,在無外力作用時,所述第一磁性件11和第三磁性件13之間的磁力,可致動所述卡鎖件14復位,促使卡鎖件14處於平衡位置。該平衡位置,可以是使卡鎖部141伸出于固定孔151範圍內,也可以是使卡鎖部141不伸出于固定孔151範圍內,其具體根據第三磁性件13與第一磁性件11之間的磁力性質而確定。
為更具體的描述本發明的結構,以下以不同的實施例進行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圖5所示,所述公扣20設有鎖舌21和第二磁性件22。
如圖1~圖5所示,所述鎖舌21呈突出狀,其端部呈圓臺狀,其設有第一圓錐面211。所述第一圓錐面211利於鎖舌21推動卡鎖部141而進入鎖孔12。為實現卡鎖,在所述鎖舌21上設有凹槽部212,其用於與所述卡鎖部141配合而實現鎖合連接。所述凹槽部212位於略遠離鎖舌21端面的位置處。所述凹槽部212可設置成呈環狀,也可設置成與所述卡鎖部141形狀、大小相匹配的形狀。所述凹槽部212設有傾斜度與所述卡鎖部141相匹配的第二圓錐面213。當所述鎖舌21推動所述卡鎖部141而擠入至所述鎖孔12內時,所述卡鎖部141便可卡止在所述凹槽部212內而使得所述公扣20和母扣10鎖合連接在一起。
如圖1~圖5所示,所述第二磁性件22的位置與所述鎖舌21的位置相對應,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22設於所述鎖舌21內。
如圖1~圖5所示,所述母扣10包括殼體15、卡鎖件14、第一磁性件11和第三磁性件13。
如圖1~圖5所示,所述殼體15用於設置所述卡鎖件14、第一磁性件11,其形狀結構可根據需要而設置。通常情況下,為方便加工裝配,其通常包括對合連接的第一殼體152和第二殼體153。第一殼體152和第二殼體153對合連接時,其內部形成容置腔,可用於裝設所述卡鎖件14和第一磁性件11。此外,為方便設置第一磁性件11,其內部可根據需要而設置磁鐵架154。
如圖1所示,為方便公扣20的鎖舌21插入至母扣10中,在所述殼體15上設有所述固定孔151。所述固定孔151的形狀,可根據需要而設置,本實施例中,其為圓形孔。
如圖2、圖3所示,所述第一磁性件11在所述母扣10內的位置,應與所述固定孔151的位置相對,從而可方便與鎖舌21內的第二磁性件22吸合。
所述卡鎖件14可活動的設置在殼體15內。如圖1所示,所述卡鎖件14設有卡鎖部141和用於安裝所述第三磁性件13的安裝位元142。
如圖1~圖5所示,所述卡鎖部141與安裝位142均位於所述固定孔151的同一側。如圖1所示,所述卡鎖部141呈板狀,其朝向所述固定孔151的一端呈圓弧狀,其用於卡持所述鎖舌21,其可卡止在所述鎖舌21的凹槽部212內。為方便鎖舌21推動卡鎖部141而進入至鎖孔12內,在所述卡鎖部141的圓弧狀的端部上設有導入斜曲面1411。所述導入斜曲面1411利於鎖舌21擠壓而順勢擠入至鎖孔12內,以使得卡鎖部141可卡止所述鎖舌21。
如圖1所示,所述安裝位元142為凹槽結構,其可卡裝第三磁性件13。所述安裝位142的形狀、大小應與所述第三磁性件13的形狀、大小相匹配。本實施例中,所述安裝位142為矩形槽,其可卡裝矩形的磁鐵塊。
如圖1所示,為方便通過外力致動卡鎖件14而進行解鎖,可在所述卡鎖件14上設置相應的操作部。本實施例中,通過向外拉動而致動所述卡鎖件14進行解鎖,因此,在所述卡鎖件14上設有拉孔143,其可方便設置拉環或拉繩144。當向外拉動所述拉環或拉繩144時,所述卡鎖件14便沿遠離固定孔151的方向移動。其他實施例中,可根據不同的操作解鎖方式而設置相應的操作部,以利於用戶操作而致動卡鎖件14進行解鎖。
所述第三磁性件13設於所述卡鎖件14的安裝位142內。所述第三磁性件13相對所述卡鎖件14位置固定。由於卡鎖件14活動設置在殼體15內,因此,第三磁性件13與卡鎖件14可同步移動。
如圖1所示,為約束卡鎖件14的移動路徑,可在所述殼體15的內壁上設置相應的限位部155。本實施例中,所述限位部155呈突出的長塊狀,其平行間隔而可將所述卡鎖件14約束在其內,從而可約束所述卡鎖件14沿直線移動而不偏移。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11與第二磁性件22為異性相吸的圓形磁鐵。所述第三磁性件13為矩形磁鐵,其與所述第一磁性件11相斥;當鎖舌21進入鎖孔12時,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所述第二磁性件22相吸。
如圖4A所示,在預設狀態時,所述第一磁性件11與第三磁性件13相斥而使得卡鎖部141處於固定孔151範圍之外。
當沿閉鎖方向將公扣20與母扣10靠近時,第一磁性件11與第二磁性件22之間的磁吸力將使得公扣20的鎖舌21對準母扣10的鎖孔12進行插入。由於卡鎖部141處於固定孔151範圍之外,因而鎖舌21插入過程中無需推動卡鎖部141便可直接進入鎖孔12,因而特別利於公扣20插入母扣10中。
如圖4B所示,當鎖舌21進入鎖孔12內時,第二磁性件22與第三磁性件13相吸,其之間的吸力將克服第一磁性件11與第三磁性件13之間的斥力而吸引所述第三磁性件13朝鎖舌21方向移動,從而使卡鎖部141朝鎖舌21方向移動而卡入鎖舌21的凹槽部212內,進而使公扣20與母扣10鎖舌21連接在一起。
當需要解鎖時,拉動所述拉繩144或拉環,使卡鎖部141沿退出固定孔151的方向移動而退出鎖舌21的凹槽部212,從而使得公扣20與母扣10可相互分離而實現解鎖。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基本結構同實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預設狀態時,所述第一磁性件11與第三磁性件13相斥而使得卡鎖部141略伸出于固定孔151範圍內。
當沿閉鎖方向將公扣20與母扣10靠近時,第一磁性件11與第二磁性件22之間的磁吸力將使得公扣20的鎖舌21對準母扣10的鎖孔12進行插入。插入過程中,鎖舌21推開卡鎖部141而沿閉鎖方向繼續前進。當鎖舌21進入鎖孔12內時,第二磁性件22與第三磁性件13相吸,其之間的吸力將克服第一磁性件11與第三磁性件13之間的斥力而吸引所述第三磁性件13朝鎖舌21方向移動,從而使卡鎖部141朝鎖舌21方向移動而卡入鎖舌21的凹槽部212內,進而使公扣20與母扣10鎖舌21連接在一起。
當需要解鎖時,拉動所述拉繩144或拉環,使卡鎖部141沿退出固定孔151的方向移動而退出鎖舌21的凹槽部212,從而使得公扣20與母扣10可相互分離而實現解鎖。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基本結構同實施例1,所不同的,第三磁性件13與第一磁性件11、第二磁性件22的磁性設置方式不同。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所述第一磁性件11相吸;當鎖舌21進入鎖孔12時,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所述第二磁性件22相斥,且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第一磁性件11之間的吸力,大於第二磁性件22與第一磁性件11之間的斥力。
如圖5A所示,在預設狀態時,所述第一磁性件11與第三磁性件13相吸而使得卡鎖部141處於固定孔151範圍之內。
當沿閉鎖方向將公扣20與母扣10靠近時,第一磁性件11與第二磁性件22之間的磁吸力將使得公扣20的鎖舌21對準母扣10的鎖孔12進行插入。如圖5B所示,插入過程中,第一磁性件11與第二磁性件22之間的磁吸力將使得鎖舌21推開卡鎖部141而沿閉鎖方向繼續前進。如圖5C所示,當鎖舌21完全進入鎖孔12內時而達到鎖止位置時,由於第三磁性件13與第一磁性件11之間的磁吸力大於第三磁性件13與第二磁性件22之間的磁斥力,因而將吸引所述第三磁性件13朝鎖舌21方向移動,從而使卡鎖部141朝鎖舌21方向移動而卡入鎖舌21的凹槽部212內,進而使公扣20與母扣10鎖舌21連接在一起。
當需要解鎖時,拉動所述拉繩144或拉環,使卡鎖部141沿退出固定孔151的方向移動而退出鎖舌21的凹槽部212,從而使得公扣20與母扣10可相互分離而實現解鎖。
當解鎖後,公扣20與母扣10分離後,第一磁性件11與第三磁性件13相吸而可致動所述卡鎖件14復位,使卡鎖部141回復到伸出于固定孔151的範圍內。
實施例4
如圖6、圖7、圖8所示,本實施例的公扣20結構同實施例1,本實施例不再贅述。
如圖6、圖7、圖8所示,本實施例的母扣10包括殼體15、卡鎖件14、第一磁性件11和第三磁性件13。
所述殼體15、第一磁性件11的結構同實施例1,本實施例不再贅述。
如圖6、圖7、圖8所示,所述卡鎖件14可活動的設置在殼體15內。所述卡鎖件14設有卡鎖部141和用於安裝所述第三磁性件13的安裝位元142。所述卡鎖件14設有與所述固定孔151相對應的通孔,所述卡鎖部141與安裝位142位於所述通孔相對的兩側。換言之,所述卡鎖部141與所述第三磁性件13分別位元於所述固定孔151相對的兩側。
如圖6、圖7、圖8所示,所述卡鎖部141呈板狀,其朝向所述固定孔151或通孔的一端呈圓弧狀,其用於卡持所述鎖舌21,其可卡止在所述鎖舌21的凹槽部212內。為方便鎖舌21推動卡鎖部141而進入至鎖孔12內,在所述卡鎖部141的圓弧狀的端部上設有導入斜曲面1411。所述導入斜曲面1411利於鎖舌21擠壓而順勢擠入至鎖孔12內,以使得卡鎖部141可卡止所述鎖舌21。
如圖6、圖7、圖8所示,所述安裝位元142為凹槽結構,其可卡裝第三磁性件13。所述安裝位142的形狀、大小應與所述第三磁性件13的形狀、大小相匹配。本實施例中,所述安裝位142為矩形槽,其可卡裝矩形的磁鐵塊。
如圖6所示,為方便通過外力致動卡鎖件14而進行解鎖,可在所述卡鎖件14上設置相應的操作部。本實施例中,通過向外拉動而致動所述卡鎖件14進行解鎖,因此,在所述卡鎖件14的靠近安裝位142的一端設有拉孔143,其可方便設置拉環或拉繩144。當向外拉動所述拉環或拉繩144時,所述卡鎖部141便沿遠離固定孔151的方向移動。其他實施例中,可根據不同的操作解鎖方式而設置相應的操作部,以利於用戶操作而致動卡鎖件14進行解鎖。
如圖6所示,所述第三磁性件13設於所述卡鎖件14的安裝位142內。所述第三磁性件13相對所述卡鎖件14位置固定。由於卡鎖件14活動設置在殼體15內,因此,第三磁性件13與卡鎖件14可同步移動。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11與第二磁性件22為異性相吸的圓形磁鐵。所述第三磁性件13為矩形磁鐵,其與所述第一磁性件11相吸;當鎖舌21進入鎖孔12時,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所述第二磁性件22相斥。
如圖9A所示,在預設狀態時,所述第一磁性件11與第三磁性件13相吸而使得卡鎖部141處於固定孔151範圍之外。
當沿閉鎖方向將公扣20與母扣10靠近時,第一磁性件11與第二磁性件22之間的磁吸力將使得公扣20的鎖舌21對準母扣10的鎖孔12進行插入。由於卡鎖部141處於固定孔151範圍之外,因而鎖舌21插入過程中無需推動卡鎖部141便可直接進入鎖孔12,因而特別利於公扣20插入母扣10中。
如圖9B所示,當鎖舌21進入鎖孔12內時,第二磁性件22與第三磁性件13相斥,其之間的磁斥力將克服第一磁性件11與第三磁性件13之間的磁吸力而使第三磁性件13朝遠離鎖舌21的方向移動,從而使位於鎖舌21另一側的卡鎖部141朝鎖舌21方向移動而卡入鎖舌21的凹槽部212內,進而使公扣20與母扣10鎖合連接在一起。
當需要解鎖時,拉動所述拉繩144或拉環,使卡鎖部141沿退出固定孔151的方向移動而退出鎖舌21的凹槽部212,從而使得公扣20與母扣10可相互分離而實現解鎖。
當解鎖完成時,公扣20的鎖舌21從鎖孔12內退出後,第一磁性件11與第三磁性件13相吸而使得卡鎖件14保持在其卡鎖部141伸出于固定孔151的範圍內的狀態。
實施例5
本實施例的基本結構同實施例4,所不同的是,第三磁性件13與第一磁性件11、第二磁性件22的磁性設置方式不同。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所述第一磁性件11相斥;當鎖舌21進入鎖孔12時,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所述第二磁性件22相吸,且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第一磁性件11之間的斥力,大於第二磁性件22與第一磁性件11之間的吸力。
如圖10A所示,在預設狀態時,所述第一磁性件11與第三磁性件13相斥而使得卡鎖部141處於固定孔151範圍之內。
當沿閉鎖方向將公扣20與母扣10靠近時,第一磁性件11與第二磁性件22之間的磁吸力將使得公扣20的鎖舌21對準母扣10的鎖孔12進行插入。如圖10B所示,插入過程中,第一磁性件11與第二磁性件22之間的磁吸力將使得鎖舌21推開卡鎖部141而沿閉鎖方向繼續前進。如圖10C所示,當鎖舌21完全進入鎖孔12內時,由於第三磁性件13與第一磁性件11之間的磁斥力大於第三磁性件13與第二磁性件22之間的磁吸力,因而將第三磁性件13沿遠離鎖舌21的方向排開,進而使位於鎖舌21另一側的卡鎖部141朝鎖舌21方向移動而卡入鎖舌21的凹槽部212內,實現公扣20與母扣10的鎖合連接。
當需要解鎖時,拉動所述拉繩144或拉環,使卡鎖部141沿退出固定孔151的方向移動而退出鎖舌21的凹槽部212,從而使得公扣20與母扣10可相互分離而實現解鎖。
當解鎖後,公扣20與母扣10分離後,第一磁性件11與第三磁性件13相斥而可致動所述卡鎖件14復位,使卡鎖部141回復到伸出于固定孔151的範圍內。
儘管通過以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揭示,但是本發明的範圍並不局限於此,在不偏離本發明構思的條件下,以上各構件可用所屬技術領域人員瞭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來替換。
10:母扣 11:第一磁性件 12:鎖孔 13:第三磁性件 14:卡鎖件 141:卡鎖部 1411:導入斜曲面 142:安裝位 143:拉孔 144:拉繩 15:殼體 151:固定孔 152:第一殼體 153:第二殼體 154:磁鐵架 155:限位部 20:公扣 21:鎖舌 211:第一圓錐面 212:凹槽部 213:第二圓錐面 22:第二磁性件
圖1是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1的公扣與母扣分離時的剖視圖。
圖3是實施例1的公扣與母扣鎖合時的剖視圖。
圖4是實施例1的原理示意圖,其中,圖4A是鎖舌未插入時的示意圖,圖4B是卡鎖部卡鎖鎖舌的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3的原理示意圖,其中,圖5A是鎖舌未插入時的示意圖,圖5B是鎖舌插入過程的示意圖,圖5C是卡鎖部卡鎖鎖舌的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實施例4的公扣與母扣分離時的剖視圖。
圖8是實施例4的公扣與母扣鎖合時的剖視圖。
圖9是實施例4的原理示意圖,其中,圖9A是鎖舌未插入時的示意圖,圖9B是卡鎖部卡鎖鎖舌的示意圖。
圖10是實施例5的原理示意圖,其中,圖10A是鎖舌未插入時的示意圖,圖10B是鎖舌插入過程的示意圖,圖10C是卡鎖部卡鎖鎖舌的示意圖。
10:母扣

Claims (11)

  1. 一種磁性扣具, 其包括: 一母扣(10),設有一第一磁性件(11); 一公扣(20),設有一第二磁性件(22); 所述第二磁性件(22)和第一磁性件(11)在所述公扣(20)和母扣(10)的閉鎖方向上彼此吸引,所述公扣(20)與所述母扣(10)可沿閉鎖方向對插而鎖合連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母扣(10)設有可卡鎖所述公扣(20)以使所述公扣(20)與所述母扣(10)鎖合連接在一起的一卡鎖件(14),所述卡鎖件(14)上設有一第三磁性件(13),所述第三磁性件(13)可與所述第二磁性件(22)和/或所述第一磁性件(11)通過磁力相互作用而在所述公扣(20)與所述母扣(10)對插時致動所述卡鎖件(14)卡鎖所述公扣(20)。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磁性扣具,其中,所述公扣(20)設有凸出狀的一鎖舌(21); 所述母扣(10)設有可供所述鎖舌(21)自由出入的一固定孔(151),所述卡鎖件(14)設有可伸出於所述固定孔(151)範圍內而卡鎖所述鎖舌(21)的一卡鎖部(141); 當所述鎖舌(21)插入所述固定孔(151)時,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所述第二磁性件(22)和/或所述第一磁性件(11)之間通過磁力相互作用而致動所述卡鎖部(141)伸出於所述固定孔(151)範圍內而卡鎖所述鎖舌(21)。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磁性扣具,其中,所述第三磁性件(13)可與所述第一磁性件(11)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而在所述公扣(20)與所述母扣(10)相互分離時致動所述卡鎖件(14)復位。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磁性扣具,其中,所述第三磁性件(13)可與所述第一磁性件(11)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而在所述公扣(20)與所述母扣(10)處於分離狀態時使所述卡鎖部(141)伸出於所述固定孔(151)的範圍內。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磁性扣具,其中,所述卡鎖件(14)為剛性結構,所述第三磁性件(13)相對於所述卡鎖件(14)的位置固定。
  6. 如請求項2所述的磁性扣具,其中,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所述卡鎖部(141)分佈於所述固定孔(151)的同一側。
  7. 如請求項2所述的磁性扣具,其中,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所述卡鎖部(141)分佈於所述固定孔(151)相對的兩側。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磁性扣具,其中,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所述第一磁性件(11)相互排斥; 當所述鎖舌(21)進入所述固定孔(151)時,所述第二磁性件(22)吸引所述第三磁性件(13)而使所述卡鎖部(141)朝所述鎖舌(21)方向移動而卡鎖所述鎖舌(21)。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磁性扣具,其中,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所述第一磁性件(11)相吸而在所述公扣(20)與所述母扣(10)處於分離狀態時使所述卡鎖部(141)伸出於所述固定孔(151)的範圍內; 當所述鎖舌(21)進入所述固定孔(151)時,所述第二磁性件(22)與所述第一磁性件(11)相吸、與所述第三磁性件(13)相斥的作用力可使所述鎖舌(21)推動所述卡鎖部(141)而沿閉鎖方向行進;當所述鎖舌(21)沿閉鎖方向行進至閉鎖位置時,所述第一磁性件(11)與所述第三磁性件(13)相吸而可使所述卡鎖部(141)朝所述鎖舌(21)方向移動而卡鎖所述鎖舌(21)。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磁性扣具,其中,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所述第一磁性件(11)相互吸引而在所述公扣(20)與所述母扣(10)處於分離狀態時使所述卡鎖部(141)位於所述固定孔(151)的範圍外; 當所述鎖舌(21)進入所述固定孔(151)時,所述第二磁性件(22)排斥所述第三磁性件(13)而使所述卡鎖部(141)朝所述鎖舌(21)方向移動而卡鎖所述鎖舌(21)。
  11. 如請求項7所述的磁性扣具,其中,所述第三磁性件(13)與所述第一磁性件(11)相斥而在所述公扣(20)與所述母扣(10)處於分離狀態時使所述卡鎖部(141)伸出於所述固定孔(151)的範圍內; 當所述鎖舌(21)進入所述固定孔(151)時,所述第二磁性件(22)與所述第一磁性件(11)、所述第三磁性件(13)相吸的作用力可使所述鎖舌(21)推動所述卡鎖部(141)而沿閉鎖方向行進;當所述鎖舌(21)沿閉鎖方向行進至閉鎖位置時,所述第一磁性件(11)與所述第三磁性件(13)相斥而可使所述卡鎖部(141)朝所述鎖舌(21)方向移動而卡鎖所述鎖舌(21)。
TW110144715A 2021-04-18 2021-11-30 磁性扣具 TWI7938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5373.5A CN114027582B (zh) 2021-04-18 2021-04-18 磁性扣具
CN202110415373.5 2021-04-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1305A true TW202241305A (zh) 2022-11-01
TWI793888B TWI793888B (zh) 2023-02-21

Family

ID=77367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4715A TWI793888B (zh) 2021-04-18 2021-11-30 磁性扣具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1666123B2 (zh)
EP (1) EP3942961B1 (zh)
JP (1) JP7251852B2 (zh)
KR (1) KR102644245B1 (zh)
CN (1) CN114027582B (zh)
ES (1) ES2951544T3 (zh)
HR (1) HRP20230768T1 (zh)
HU (1) HUE062643T2 (zh)
PL (1) PL3942961T3 (zh)
TW (1) TWI7938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026703C (en) 2017-12-07 2021-02-09 Wonderland Switzerland Ag Magnetic buckling assembly
DE102019201259A1 (de) * 2019-01-31 2020-08-06 Fidlock Gmbh Verschlussvorrichtung mit aneinander ansetzbaren Verschlussteilen
KR102209939B1 (ko) * 2019-06-18 2021-02-01 주식회사 우진프라스틱 버클
USD1004480S1 (en) * 2020-10-22 2023-11-14 Duraflex Hong Kong Limited Buckle
EP4013256B1 (en) * 2020-11-05 2023-02-22 Cardo Systems, Ltd. Magnetic fastening device
WO2023241163A1 (zh) * 2022-06-15 2023-12-21 联扬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联动快解扣装置及防弹快解背心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89448U (en) * 2005-10-24 2006-04-11 Taiwan Ind Fastener Corp Sliding cover buckle
CN2850359Y (zh) * 2005-11-11 2006-12-27 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滑盖式扣具
WO2008006357A2 (de) 2006-07-12 2008-01-17 Fidlock Gmbh Mechanisch-magnetische verbindungskonstruktion
US9307797B2 (en) * 2009-05-07 2016-04-12 Rosemarie Wysoczki de Sanchez Magnetic lock, magnetic key and combination thereof
JP5565631B2 (ja) * 2010-08-20 2014-08-06 株式会社セベル・ピコ 磁石連結具
DE102010044144B3 (de) * 2010-11-18 2012-05-31 Fidlock Gmbh Verschlussvorrichtung
DE102011086960A1 (de) * 2011-11-23 2013-05-23 Fidlock Gmbh Verschlussvorrichtung
US20140277103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Phil Durango Llc Quick-connect buckle for a tourniquet and methods associated therewith
CN205273582U (zh) * 2015-11-25 2016-06-01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搭扣、儿童推车的座兜及儿童推车
KR101811501B1 (ko) * 2015-12-22 2017-12-20 백지숙 배낭의 가슴멜방용 버클
TWI584755B (zh) * 2016-11-16 2017-06-01 倍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磁扣
KR101936705B1 (ko) * 2017-03-30 2019-01-11 주식회사 우진프라스틱 플랩 고정용 버클
DE102017210140A1 (de) * 2017-06-16 2018-12-20 Fidlock Gmbh Verschlussvorrichtung zum lösbaren Verbinden zweier Teile
DE102017212152A1 (de) * 2017-07-14 2019-01-17 Fidlock Gmbh Verschlussvorrichtung
DE102018213836A1 (de) * 2018-08-16 2020-02-20 Fidlock Gmbh Verschlussvorrichtung zum lösbaren Verbinden zweier Teile
CN209403730U (zh) * 2018-09-12 2019-09-20 湖北欧图户外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搭扣
CN116101358A (zh) * 2019-01-28 2023-05-12 纽维尔品牌日本合同会社 带座位的育儿器具
JP7217662B2 (ja) 2019-01-28 2023-02-03 ニューウェルブランズ・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座席付き育児器具
DE102019201259A1 (de) * 2019-01-31 2020-08-06 Fidlock Gmbh Verschlussvorrichtung mit aneinander ansetzbaren Verschlussteilen
CN111513434B (zh) 2019-02-01 2023-04-14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扣具
JP7144889B2 (ja) * 2019-02-27 2022-09-30 聯揚塑膠(深▲セン▼)有限公司 磁気留め具
CN109907435B (zh) * 2019-04-17 2024-04-12 晋江市东盛服饰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磁吸啪钮扣具及扣具侧向磁吸组件
KR102188857B1 (ko) * 2019-05-14 2020-12-09 주식회사 우진프라스틱 견고한 체결유지 기능과 용이한 체결해제 기능을 갖는 버클
CN210203575U (zh) * 2019-05-25 2020-03-31 广州市佰德利实业有限公司 磁力自动开关扣
TWI769774B (zh) * 2021-04-07 2022-07-01 倍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撥桿式磁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64942A (ja) 2022-10-28
US11666123B2 (en) 2023-06-06
CN114027582A (zh) 2022-02-11
CN114027582B (zh) 2023-09-15
EP3942961C0 (en) 2023-06-07
HUE062643T2 (hu) 2023-11-28
EP3942961B1 (en) 2023-06-07
PL3942961T3 (pl) 2023-10-02
JP7251852B2 (ja) 2023-04-04
KR20220143984A (ko) 2022-10-25
TWI793888B (zh) 2023-02-21
US20220330664A1 (en) 2022-10-20
EP3942961A2 (en) 2022-01-26
KR102644245B1 (ko) 2024-03-05
EP3942961A3 (en) 2022-03-16
HRP20230768T1 (hr) 2023-10-27
ES2951544T3 (es) 202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93888B (zh) 磁性扣具
KR102608478B1 (ko) 자기 버클링 어셈블리
JP7381664B2 (ja) 磁気バックル組立体
JP2605201B2 (ja) 低挿入力コネクタ
WO2013031628A1 (ja) カバンの蓋止め具
CN114027593B (zh) 磁吸解锁的扣具装置
CN211632015U (zh) 磁性扣具
CN113296194B (zh) 光学连接器与光学连接器模块及其操作方法
GB2419917A (en) Buckle with slidable button and rotatable cover
WO2024046037A1 (zh) 一种穿戴设备
CN114027594B (zh) 磁性扣具
JP2002075532A (ja) ロック解除と離脱が簡易なコネクタ構造
CN220631277U (zh) 快拆扣及连接组件
JP2010178864A (ja) 装身具の留め具
CN218061897U (zh) 一种儿童安全长锁
JP3200327U (ja) バックル
CN111853002A (zh) 侧向释锁扣具
CN114027592B (zh) 拉动解锁的扣具装置
TWM648297U (zh) 防脫磁吸扣件
JPS5923537Y2 (ja) 磁石式止め具
WO2019184260A1 (zh) 自锁结构、仓体机构及射击装置
JP2003339410A (ja) バック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