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27907A - 卡匣、滾筒單元及畫像形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卡匣、滾筒單元及畫像形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27907A
TW202227907A TW110134837A TW110134837A TW202227907A TW 202227907 A TW202227907 A TW 202227907A TW 110134837 A TW110134837 A TW 110134837A TW 110134837 A TW110134837 A TW 110134837A TW 202227907 A TW202227907 A TW 20222790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member
cassette
photoreceptor drum
movable
dr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4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野俊輝
平山明延
佐佐木輝彦
河井太刀夫
阿部大輔
森岡昌也
河波健男
深澤悠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7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790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4Details of parts of process cartridge, e.g. for charging, transfer, cleaning,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7Drive mechanisms for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gea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5Pivotable subunit conn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7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3Process cartridge
    • G03G2221/1853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221/1869Cartridge holders, e.g. intermediate frames for placing cartridge parts there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ischarg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Shape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課題] 使先前技術作更進一步的發展。 [解決手段] 卡匣,係具備有感光體滾筒、和耦合構件。耦合構件,係具備有本體、和相對於本體而為可動之可動構件。可動構件,係具備有卡合部,並構成為藉由相對於本體而作移動,來使卡合部進入至驅動力賦予構件與煞車力賦予構件之間。可動構件,係構成為從驅動力賦予構件而接受用以使感光體滾筒旋轉之驅動力,並從煞車力賦予構件而接受用以對於感光體滾筒之旋轉賦予負荷的煞車力。

Description

卡匣、滾筒單元及畫像形成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採用電子照相方式的影印機和印表機等的電子照相畫像形成裝置、以及在電子照相畫像形成裝置處而被作使用的卡匣。又,係有關於被使用於電子照相畫像形成裝置或卡匣處之滾筒單元。
於此,所謂電子照相畫像形成裝置(以下,係亦稱作「畫像形成裝置」),係身為使用電子照相畫像形成方式來在記錄媒體處而形成畫像者。作為畫像形成裝置之例,係包含有影印機、傳真機裝置、印表機(雷射印表機、LED印表機等)以及此些之複合機種(多功能印表機)等。
卡匣,係為可對於畫像形成裝置之本體(裝置本體)作裝卸者。作為卡匣之例,係存在有將感光體與作用於感光體之製程手段的至少其中一者一體性地作了卡匣化的製程卡匣等。
滾筒單元,係身為具備有感光體滾筒之單元,並被使用於卡匣或畫像形成裝置處。
於先前技術中,在使用有電子照相形成製程之畫像形成裝置中,係周知有將電子照相感光體(以下,稱作感光體滾筒)與作用於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製程手段一體性地卡匣化之構成。卡匣,係被構成為可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進行裝卸。
若依據此卡匣方式,則由於係可並不依賴擔任售後服務之服務人員地來由使用者自身而進行畫像形成裝置之維修,因此係能夠使維修性作大幅度的提升。故而,此卡匣方式,係在畫像形成裝置中而被廣泛地作使用。
在能夠使卡匣相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裝置本體)而進行裝卸的構成中,係存在有藉由使用耦合構件來將裝置本體與裝置本體作連結而從卡匣來對於裝置本體輸入驅動力之構成(參照日本特開平8-328449號公報)。
為了驅動卡匣所需要的轉矩之大小,係依存於卡匣之構成而有所不同。
在日本特開2002-202690號公報中,係提案有「具備有對於感光體滾筒之旋轉而賦予負荷之負荷產生構件」的卡匣之構成。負荷產生構件,係藉由將感光體滾筒之轉矩增大,而使感光體滾筒之旋轉安定化(參照日本特開2002-20269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係以使前述之先前技術作更進一步的發展一事作為課題。 [用以解決問題之手段]
在本申請案中所揭示的代表性之構成係為: 一種卡匣,係可對於具備有驅動力賦予構件與煞車力賦予構件之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作裝卸,並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本體;和 可動構件,係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為可動, 前述可動構件,係具備有卡合部,並構成為藉由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前述本體而作移動,來使前述卡合部進入至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與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之間, 前述可動構件,係構成為從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而接受前述驅動力,並從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而接受用以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旋轉賦予負荷的煞車力。
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其他代表性之構成係為: 一種卡匣,係可對於具備有驅動力賦予構件與以對於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之旋轉賦予負荷的方式所構成並且能夠相對於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而作移動之煞車力賦予構件之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作裝卸,並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以與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相卡合的方式而被構成之卡合部,並構成為中介於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地而從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接受前述驅動力。
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其他代表性之構成係為: 一種卡匣,係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和 殼體,係具備有第1端部、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而與前述第1端部相反側之第2端部,並且係將前述感光體滾筒可旋轉地作支持;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並且位置於前述殼體之第1端部之近旁,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本體;和 可動部,係可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在第1位置與第2位置之間移動,並且構成為當位置於前述第2位置處時會相較於位置於第1位置處時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位置於更靠近前述殼體之第2端部處;和 突起,係構成為因應於前述可動部從前述第1位置而移動至前述第2位置處一事,來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朝向前述耦合構件之周方向移動。
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其他代表性之構成係為: 一種卡匣,係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和 殼體,係具備有第1端部、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而與前述第1端部相反側之第2端部,並且係將前述感光體滾筒可旋轉地作支持;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並且位置於前述殼體之第1端部之近旁,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本體;和 可動部,係可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在第1位置與第2位置之間移動,並且構成為當位置於前述第2位置處時會相較於位置於第1位置處時而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更加靠近前述殼體之第2端部;和 突起,係構成為因應於前述可動部從前述第1位置而移動至前述第2位置處一事,來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朝向從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遠離的方向移動。
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其他代表性之構成係為: 一種卡匣,係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和 殼體,係具備有第1端部、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而與前述第1端部相反側之第2端部,並且係將前述感光體滾筒可旋轉地作支持;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第1壁;和 第2壁,係相較於前述第1壁而被設置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上的更內側處;和 溝部,係藉由前述第1壁和前述第2壁而被形成 凹陷部,係被設置於前述第2壁處;和 傾斜部,係位置於前述凹陷部之近旁,並在前述徑方向上,至少使其之一部分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位置在較前述凹陷部而更遠處, 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周方向上,前述凹陷部之其中一側係被開放,在前述周方向上,於前述凹陷部之另外一側處,係被配置有前述傾斜部之至少一部分, 前述傾斜部,係以隨著在前述周方向上從前述凹陷部而遠離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亦從前述殼體之第2端部而遠離的方式,來作傾斜。
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其他代表性之構成係為: 一種卡匣,係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和 殼體,係具備有第1端部、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而與前述第1端部相反側之第2端部,並且係將前述感光體滾筒可旋轉地作支持;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並且位置於前述殼體之第1端部之近旁,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基部,係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延伸;和 第1突起,係從前述基部起朝向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之外側方向突出,並具備有圓柱形狀;和 第2突起,係從前述基部起朝向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之外側方向突出,並具備有圓柱形狀, 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上,從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起直到前述第1突起之最外緣部為止之距離,相較於從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起直到前述第2突起之最外緣部為止之距離,係為較短, 在沿著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來作了觀察時,前述第1突起之從前述基部起所延伸之方向,係與前述第2突起之從前述基部起所延伸之方向相異, 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前述第1突起係被配置在相較於前述第2突起而從前述殼體之第2端部更為遠離處。
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其他代表性之構成係為: 一種畫像形成裝置,係具備有: 前述畫像形成裝置之裝置本體;和 上述之任一者之卡匣。
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其他代表性之構成係為: 一種滾筒單元,係被使用於卡匣處,該卡匣,係可對於具備有驅動力賦予構件與煞車力賦予構件之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作裝卸,該滾筒單元,係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本體;和 可動構件,係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為可動, 前述可動構件,係具備有卡合部,並構成為藉由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前述本體而作移動,來使前述卡合部進入至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與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之間, 前述可動構件,係構成為從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而接受前述驅動力,並從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而接受用以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旋轉賦予負荷的煞車力。
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其他代表性之構成係為: 一種滾筒單元,係被使用於卡匣處,該卡匣,係可對於具備有驅動力賦予構件與以對於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之旋轉賦予負荷的方式所構成並且能夠相對於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而作移動之煞車力賦予構件之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作裝卸,該滾筒單元,係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以與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相卡合的方式而被構成之卡合部,並構成為中介於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地而從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接受前述驅動力。
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其他代表性之構成係為: 一種滾筒單元,係為被使用於卡匣處之滾筒單元,並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係具備有第1端部、和與第1端部相反側之第2端部;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並且位置於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1端部之近旁,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本體;和 可動部,係可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在第1位置與第2位置之間移動,並且構成為當位置於前述第2位置處時會相較於位置於第1位置處時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位置於更靠近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2端部處;和 突起,係構成為因應於前述可動部從前述第1位置而移動至前述第2位置處一事,來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朝向前述耦合構件之周方向移動。
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其他代表性之構成係為: 一種滾筒單元,係為被使用於卡匣處之滾筒單元,並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係具備有第1端部、和與前述第1端部相反側之第2端部;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並且位置於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1端部之近旁,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本體;和 可動部,係可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在第1位置與第2位置之間移動,並且構成為當位置於前述第2位置處時會相較於位置於第1位置處時而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更加靠近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2端部;和 突起,係構成為因應於前述可動部從前述第1位置而移動至前述第2位置處一事,來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朝向從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遠離的方向移動。
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其他代表性之構成係為: 一種滾筒單元,係為被使用於卡匣處之滾筒單元,並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係具備有第1端部、和與前述第1端部相反側之第2端部;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第1壁;和 第2壁,係相較於前述第1壁而被設置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上的更內側處;和 溝部,係藉由前述第1壁和前述第2壁而被形成;和 凹陷部,係被設置於前述第2壁處;和 傾斜部,係位置於前述凹陷部之近旁,並在前述徑方向上,至少使其之一部分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位置在較前述凹陷部而更遠處, 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周方向上,前述凹陷部之其中一側係被開放,在前述周方向上,於前述凹陷部之另外一側處,係被配置有前述傾斜部之至少一部分, 前述傾斜部,係以隨著在前述周方向上從前述凹陷部而遠離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亦從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2端部而遠離的方式,來作傾斜。
在本案中所揭示的代表性之構成係為: 一種滾筒單元,係為被使用於卡匣處之滾筒單元,並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係具備有第1端部、和與前述第1端部相反側之第2端部;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並且位置於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1端部之近旁,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基部,係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延伸;和 第1突起,係從前述基部起朝向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之外側方向突出,並具備有圓柱形狀;和 第2突起,係從前述基部起朝向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之外側方向突出,並具備有圓柱形狀, 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上,從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起直到前述第1突起之最外緣部為止之距離,相較於從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起直到前述第2突起之最外緣部為止之距離,係為較短, 在沿著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來作了觀察時,前述第1突起之從前述基部起所延伸之方向,係與前述第2突起之從前述基部起所延伸之方向相異, 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前述第1突起係被配置在相較於前述第2突起而從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2端部更為遠離處。 [發明之效果]
係能夠使先前技術作更進一步的發展。
〈〈實施例1〉〉
以下,參考圖面以及實施例,針對用以實施本發明之形態例示性地作詳細說明。但是,在此實施例中所記載之構成零件的功能、材質、形狀、該些之相對配置等,只要並不存在有特定之記載,則便並非為代表將本發明之範圍僅限定於該些構成。
以下,使用圖面,針對第1實施例作說明。
另外,在以下的實施形態中,作為畫像形成裝置,係對於能夠將4個的製程卡匣作裝卸的畫像形成裝置作例示。
另外,被裝著於畫像形成裝置處的製程卡匣之個數,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係可因應於需要而適宜作設定。
又,在以下所說明的實施形態中,作為畫像形成裝置之其中一個態樣,係對於雷射印表機作例示。 [畫像形成裝置之概略構成]
圖2,係為畫像形成裝置M之概略剖面圖。又,圖3係為製程卡匣100之剖面圖。
此畫像形成裝置M,係身為使用有電子照相製程的4色全彩雷射印表機,並對於記錄媒體S而進行彩色畫像形成。畫像形成裝置M,係身為製程卡匣方式,並身為將製程卡匣可卸下地裝著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裝置本體、電子照相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處而在記錄媒體S處形成彩色畫像者。
於此,關連於畫像形成裝置M,係將設置有前門11之側作為正面(前面),並將與正面相反側之面作為背面(後面)。又,係從正面來對於畫像形成裝置M作觀察,而將右側稱作驅動側,並將左側稱作非驅動側。
又,係從正面來對於畫像形成裝置M作觀察,而將上側作為上面,並將下側作為下面。圖2,係為對於畫像形成裝置M而從非驅動側來作了觀察的剖面圖,紙面前方係成為畫像形成裝置M之非驅動側,紙面右側係成為畫像形成裝置M之正面,紙面深處側係成為畫像形成裝置M之驅動側。
又,所謂製程卡匣100之驅動側,係關連於感光體滾筒軸線方向,而身為後述之滾筒耦合構件(感光體耦合構件)所被作配置之側。又,所謂製程卡匣100之驅動側,係在顯像輥(顯像構件)之軸線方向上,而亦身為後述之顯像耦合構件所被作配置之側。
另外,所謂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係身為與後述之感光體滾筒之旋轉軸線相平行的方向。同樣的,所謂顯像輥之軸線方向,係身為與後述之顯像輥之旋轉軸線相平行的方向。在本實施例中,由於感光體滾筒之軸線與顯像輥之軸線係為略平行,因此,係將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與顯像輥之軸線方向視為實質性相同者。
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處,第1製程卡匣100Y、第2製程卡匣100M、第3製程卡匣100C、第4製程卡匣100K之4個的製程卡匣100(100Y、100M、100C、100K),係被配置在略水平方向上。
第1~第4之各製程卡匣100(100Y、100M、100C、100K),係分別具備有相同的電子照相製程機構,並且顯像劑(以下,稱作碳粉)之顏色係互為相異。在第1~第4製程卡匣100(100Y、100M、100C、100K)處,係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驅動輸出部(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而被傳導有旋轉驅動力。
又,在第1~第4之各製程卡匣100(100Y、100M、100C、100K)處,係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而被供給有偏壓電壓(帶電偏壓、顯像偏壓等)(未圖示)。
如同圖3中所示一般,本實施例之第1~第4之各製程卡匣100(100Y、100M、100C、100K),係具備有感光體滾筒104、和具備有作為作用於此感光體滾筒104處的製程手段之帶電手段的滾筒保持單元108。又,第1~第4之各製程卡匣100(100Y、100M、100C、100K),係具備有顯像單元109,該顯像單元109,係具備有將感光體滾筒104上之靜電潛像作顯像的顯像手段。
滾筒保持單元108和顯像單元109係相互被作結合。針對製程卡匣100之更為具體的構成,係於後再述。
第1製程卡匣100Y,係在顯像框體125內收容有黃(Y)之碳粉,並在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上形成黃色的碳粉像。
第2製程卡匣100M,係在顯像框體125內收容有洋紅(M)之碳粉,並在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上形成洋紅色的碳粉像。
第3製程卡匣100C,係在顯像框體125內收容有靛青(C)之碳粉,並在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上形成靛青色的碳粉像。
第4製程卡匣100K,係在顯像框體125內收容有黑(K)之碳粉,並在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上形成黑色的碳粉像。在第1~第4之製程卡匣100(100Y、100M、100C、100K)之上方處,係被設置有作為曝光手段的雷射掃描單元14。此雷射掃描單元14,係對應於畫像資訊而輸出雷射光U。之後,雷射光U,係通過製程卡匣100之曝光窗110而對於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進行掃描曝光。
在第1~第4之製程卡匣100(100Y、100M、100C、100K)之下方處,係被設置有作為轉印構件之中間轉印單元12。此中間轉印單元12,係具備有驅動輥12e、轉向輥12c、張力輥12b,並掛架有具備可撓性之轉印皮帶12a。
第1~第4之各製程卡匣100(100Y、100M、100C、100K)之感光體滾筒104,係使其之下面與轉印皮帶12a之上面相接。該接觸部,係身為一次轉印部。在轉印皮帶12a之內側處,係與感光體滾筒104相互對向地而被設置有一次轉印輥12d。
在轉向輥12c處,係隔著轉印皮帶12a而使二次轉印輥6作抵接。轉印皮帶12a和二次轉印輥6之接觸部,係身為二次轉印部。
在中間轉印單元12之下方處,係被設置有給送單元4。此給送單元4,係具備有將記錄媒體S作積載收容的供紙托架4a、和供紙輥4b。
在圖2中之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內的左上方處,係設置有定著裝置7和排紙裝置8。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上面,係作為排紙托架13。
記錄媒體S,係藉由被設置在前述定著裝置7處之定著手段而使碳粉像定著,並被朝向前述排紙托架13排出。 [畫像形成動作]
用以形成全彩畫像之動作,係如同下述一般。
第1~第4之各製程卡匣100(100Y、100M、100C、100K)之感光體滾筒104,係以特定之速度而被作旋轉驅動(圖3箭頭A方向)。
轉印皮帶12a亦係朝向與感光體滾筒之旋轉為順方向(圖2箭頭C方向)而以與感光體滾筒104之速度相對應的速度來被作旋轉驅動。
雷射掃描單元14亦係被驅動。與雷射掃描單元14之驅動相互同步地,在各製程卡匣處,帶電輥105係將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均一地帶電為特定之極性、電位。雷射掃描單元14,係因應於各色之畫像訊號而在各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上以雷射光U來進行掃描曝光。
藉由此,在各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上,與對應之顏色的畫像訊號相對應的靜電潛像係被形成。所被形成了的靜電潛像,係藉由被以特定之速度而作旋轉驅動的顯像輥106而被作顯像。亦即是,顯像輥106係與感光體滾筒104相接觸,碳粉係從顯像輥106而移動至感光體滾筒104之潛像處,藉由此,潛像係作為碳粉像而被顯像。另外,在本實施例中,係採用有接觸顯像方式,而使顯像輥106與感光體滾筒104相互接觸。但是,係亦係會有採用「在顯像輥106與感光體滾筒104之間隔出有微小之間隔,並使碳粉從顯像輥106而飛翔至感光體滾筒104處」之非接觸顯像方式的情況。
藉由如同前述一般之電子照相畫像形成製程動作,在第1製程卡匣100Y之感光體滾筒104處,係被形成有與全彩畫像之黃色成分相對應之黃色的碳粉像。之後,該碳粉像係被一次轉印至轉印皮帶12a上。感光體滾筒104之一部分係露出於卡匣之外部,並與轉印皮帶12a有所接觸。在此接觸部處,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的碳粉像係移動至轉印皮帶12a處。
同樣的,在第2製程卡匣100M之感光體滾筒104處,係被形成有與全彩畫像之洋紅色成分相對應之洋紅色的碳粉像。之後,該碳粉像係與已被轉印至轉印皮帶12a上的黃色之碳粉像相互重疊地而被作一次轉印。
同樣的,在第3製程卡匣100C之感光體滾筒104處,係被形成有與全彩畫像之靛青色成分相對應之靛青色的碳粉像。之後,該碳粉像係與已被轉印至轉印皮帶12a上的黃色、洋紅色之碳粉像相互重疊地而被作一次轉印。
同樣的,在第4製程卡匣100K之感光體滾筒104處,係被形成有與全彩畫像之黑色成分相對應之黑色的碳粉像。之後,該碳粉像係與已被轉印至轉印皮帶12a上的黃色、洋紅色、靛青色之碳粉像相互重疊地而被作一次轉印。
如此這般地,在轉印皮帶12a上,係被形成有黃色、洋紅色、靛青色、黑色之4色全彩的未定著碳粉像。
另一方面,記錄媒體S係以特定之控制時序而被1枚1枚地分離給送。該記錄媒體S,係以特定之控制時序而被導入至身為二次轉印輥6與轉印皮帶12a之間之抵接部的二次轉印部處。
藉由此,在記錄媒體S逐漸被朝向前述二次轉印部作搬送的過程中,轉印皮帶12a上之4色重疊的碳粉像係依序被整批轉印至記錄媒體S之面上。
以下,針對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之構成更進一步作詳細說明。 [製程卡匣之裝卸構成之概略]
針對支持製程卡匣之托架(以下,稱作托架)171,使用圖42、圖4~圖7來更進一步詳細作說明。圖4,係為在將前門11作了開啟的狀態下而托架171為位置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內側處的畫像形成裝置M之剖面圖。圖5,係為在將前門11作了開啟的狀態下而托架171為位置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外側處並且製程卡匣100為被收容於托架內部的狀態下之畫像形成裝置M之剖面圖。圖6,係為在將前門11作了開啟的狀態下而托架171為位置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外側處並且將製程卡匣100從托架而作了卸下的狀態下之畫像形成裝置M之剖面圖。圖7(a)係為在圖4之狀態下而從驅動側來對於托架171作了觀察的部分詳細圖。圖7(b)係為在圖4之狀態下而從非驅動側來對於托架171作了觀察的部分詳細圖。
如同圖4以及圖5中所示一般,托架171,係相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而能夠朝箭頭X1方向(推入方向)以及箭頭X2方向(拉出方向)作移動。亦即是,托架171係可相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而進行拉出以及推入地而被作設置,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為被設置於水平面上的狀態下,托架171係被構成為能夠在略水平方向上移動。於此,係將托架171為位置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外側處的狀態(圖5之狀態),稱作外側位置。又,係將在將前門11作了開啟的狀態下而托架171為位置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內側處並且感光體滾筒104與轉印皮帶12a為相互分離了的狀態(圖4之狀態),稱作內側位置。
又,托架171,係具備有在外側位置處而能夠如同圖6中所示一般地將製程卡匣100可卸下地作裝著的裝著部171a。而,在托架171之外側位置處而被裝著於裝著部171a處的各製程卡匣100,係如同在圖7中所示一般地,藉由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和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而被支持於托架171處。之後,製程卡匣100,在被配置於裝著部171a處的狀態下,係與托架171之移動一同地而朝向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內側移動。此時,係以在轉印皮帶12a與感光體滾筒104之間為空出有間隙的狀態來作移動。托架171係能夠並不使感光體滾筒104與轉印皮帶12a相接觸地來使製程卡匣100移動至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內側處(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
如同上述一般,藉由托架171,係能夠將複數的製程卡匣100整批地移動至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內側的能夠進行畫像形成之位置處,又,係能夠整批地拉出至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外側處。 [製程卡匣之對於電子照相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定位]
使用圖7,針對製程卡匣100之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的定位作更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同圖7中所示一般,在托架171處,係分別被設置有用以將卡匣100作保持的定位部171VR、171VL。定位部171VR,係分別具備有直線部171VR1、171VR2。係構成為:藉由使圖7中所示之卡匣蓋構件116的圓弧部116VR1、116VR2與前述直線部171VR1、171VR2相接觸,感光體滾筒中心係被決定。
又,圖7中所示之托架171,係具備有旋轉定位凸部171KR。藉由與圖7中所示之卡匣蓋構件116的旋轉定位凹部116KR之位置相互嵌合,製程卡匣100之姿勢係相對於裝置本體170而被決定。
另外,在製程卡匣100之長邊方向上的隔著中間轉印皮帶12a地而與定位部171VR相對向之位置(非驅動側)處,係被配置有定位部171VL、旋轉定位凸部171KL。亦即是,針對非驅動側,亦同樣的,藉由使卡匣蓋構件117之圓弧部117VL1、117VL2在定位部171VL處而使旋轉定位凹部117KL與旋轉定位凸部171KL相卡合,製程卡匣100之位置係被決定。
藉由此,相對於托架171之製程卡匣100的位置係被正確地決定。
之後,如同圖5中所示一般,使與托架171成為一體的製程卡匣100朝向箭頭X1之方向移動,並一直插入至圖4之位置處。
之後,藉由將前門11朝向箭頭R之方向作關閉,製程卡匣100係藉由後述之未圖示之卡匣按壓機構而被作按壓,並與托架171一同地而被固定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處。又,與卡匣按壓機構之動作相互連動地,轉印皮帶12a係與感光體104相接觸。藉由成為此種狀態,係成為使畫像被形成之狀態(圖2)。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定位部171VR以及定位部171V,由於係兼具有保持托架171之在拉出動作中之剛性的補強之作用,因此,係使用有金屬板金,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 [卡匣按壓機構]
接著,針對卡匣按壓機構之詳細內容,使用圖8來作說明。
圖8(a),係在圖4之狀態下,而僅對於製程卡匣100、托架171、卡匣按壓機構190、191、中間轉印單元12作展示。圖8(b),係在圖2之狀態下,而僅對於製程卡匣100、托架171、卡匣按壓機構190、191、中間轉印單元12作展示。
於此,製程卡匣100係在畫像形成中而受到驅動力,並且進而在箭頭Z1方向上而亦從一次轉印輥12d(圖2)而受到反作用力。因此,為了在畫像形成動作中使製程卡匣不會從定位部171VR、171VL而浮起地來保持為安定之姿勢,係有必要將製程卡匣朝向Z2方向作按壓。
為了達成此些目的,在本實施例中,係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處設置有卡匣按壓機構(190、191)。
卡匣按壓機構(190、191),在非驅動側處係由記憶元件按壓單元190來擔任,在驅動側處係由卡匣按壓單元191來擔任。以下,更進一步作詳細說明。
藉由將在圖4中所示之前門11關閉,圖8中所示之記憶元件按壓單元190以及卡匣按壓單元191係朝向箭頭Z2方向而降下。
記憶元件按壓單元190,係具備有主要為與被設置在製程卡匣100處的記憶元件(未圖示)之電性接點作接觸的本體側電性接點(未圖示)。係成為能夠藉由以未圖示之連桿機構來與前門11相互連動而進行記憶元件140與本體側電性接點之抵接、非接觸之構成。
亦即是,係構成為:藉由將前門11關閉,前述接點係作抵接,藉由將前門11開啟,前述接點係作分離。
藉由設為此種構成,在製程卡匣100與托架171一同地而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內部作移動時,藉由並不使電性接點作滑動磨擦並且使接點從製程卡匣100之插拔軌跡而退避,係成為不會對於托架171之插拔造成阻礙的構成。
此記憶元件按壓單元190,係亦擔負有將製程卡匣100按壓附著於前述之定位部171VR處的功用。
又,與記憶元件按壓單元190相同的,卡匣按壓單元121亦係與將前門11關閉之動作相互連動地而朝向箭頭Z2方向降下,並擔負有將製程卡匣100按壓附著於前述之定位部171VL處的功用。
進而,雖然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但是,卡匣按壓機構(190、191),係亦同時擔負有將後述之製程卡匣100之力賦予構件152L、152R按下的功用。 [驅動傳導機構]
接著,使用圖9、圖10(為了便於說明而將托架171作了省略之圖),針對在本實施形態中的驅動傳導機構作說明。
圖9(a),係為在圖4或圖5之狀態下而將製程卡匣100以及托架171作了省略的立體圖。圖9(b),係為將製程卡匣100、前門11以及托架171作了省略的立體圖。
圖10,係為從驅動側來對於製程卡匣100作了觀察之側面圖。
在本實施形態中之製程卡匣處,係如同圖10中所示一般,具備有顯像耦合部32a、和滾筒耦合構件(感光體耦合構件)143。
係構成為:藉由將前門11關閉(圖9(b)之狀態),對於製程卡匣100進行驅動傳導的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以及本體側顯像驅動耦合構件185,係藉由未圖示之連桿機構而朝向箭頭Y1方向突出。
又,係構成為:藉由將前門11開啟(圖9(a)之狀態),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顯像驅動耦合構件185係朝向箭頭Y2方向而退避。
藉由使各個的耦合構件從製程卡匣之插拔軌跡(X1方向、X2方向)而退避,係成為不會對於托架171之插拔造成阻礙的構成。
另外,藉由將前門11關閉並開始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驅動,前述之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係與滾筒耦合構件(耦合構件、卡匣側耦合構件)143相卡合。配合於此,本體側顯像驅動耦合構件185係與顯像耦合部32a相卡合。其結果,驅動係被傳導至製程卡匣100處。另外,對於製程卡匣100之驅動傳導,係並不如同上述一般地而被限制於2個場所,亦可具備有僅對於滾筒耦合構件輸入驅動並將驅動傳導至顯像輥處之機構。 [中間轉印單元之構成]
接著,使用圖9,針對本實施形態中之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中間轉印單元12作說明。
在本實施形態中,中間轉印單元12,係構成為藉由將前門11關閉,而藉由未圖示之連桿機構來朝向箭頭R2方向上升,並一直移動至畫像形成時之位置(感光體滾筒104與中間轉印皮帶12a會相接觸之位置)處。
又,藉由將前門11開啟,中間轉印單元12係朝向箭頭R1方向下降,感光體滾筒2與中間轉印皮帶12a係相互分離。
亦即是,在製程卡匣100被安裝於托架171處的狀態下,感光體滾筒104與中間轉印皮帶12a係因應於前門11之開閉動作而作抵接、分離。
另外,抵接分離動作,係成為使中間轉印單元12描繪出以圖4中所示之中心點PV1作為中心的轉動軌跡而作上升、下降的構成。
此係因為,從被與PV1同軸地作了配置的齒輪(未圖示)而受到力,中間轉印皮帶12a係被驅動。因此,藉由以前述之位置PV1作為轉動中心,係能夠並不使齒輪中心移動地而使中間轉印單元12作上升、下降。藉由設為此種構成,係成為不需要使齒輪之中心移動,而能夠將齒輪之位置以高精確度來作保持。
藉由以上的構成,在製程卡匣100被安裝於托架171處的狀態下,於托架11之插拔時,感光體滾筒104與中間轉印皮帶12a係並不會滑動,而防止對於感光體滾筒104之損傷以及起因於帶電記憶所導致的畫像劣化。 [顯像分離控制單元]
接著,使用圖8、圖11、圖12,針對本實施形態中之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分離機構作說明。
圖11係為將畫像形成裝置M在製程卡匣100之驅動側端面處而作了切斷的剖面圖。圖12係為從斜上方來對於顯像分離控制單元作了觀察之立體圖。
在本實施形態中,顯像分離控制單元195係藉由與顯像單元109之一部分作卡合,而對於顯像單元109之相對於感光體滾筒104的分離抵接動作進行控制。顯像分離控制單元195,係如同圖8中所示一般,位置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下方處。
具體而言,顯像分離控制單元195,係被配置在較顯像輸入耦合部32a以及滾筒耦合構件143而更靠鉛直方向下方(箭頭Z2方向下方)處。
又,顯像分離控制單元195係被配置在中間轉印單元12之感光體滾筒104長邊方向(Y1、Y2方向)上。亦即是,顯像分離控制單元195,係在驅動側處配置有顯像分離控制單元195R,並在非驅動側處配置有顯像分離控制單元195L。
藉由如同上述一般地來將顯像分離控制單元195配置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無用空間(dead space)處,係能夠進行本體之小型化。
顯像分離控制單元195R,係具備有與製程卡匣100(100Y、100M、100C、100K)相對應之4個的分離控制構件196R。4個的分離控制構件,係為略相同之形狀。顯像分離控制單元195R,係相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而恆常被作固定。但是,藉由未圖示之控制機構,分離控制構件196R係被構成為能夠朝向W41、W42方向移動。針對詳細之構成,係於後再述。
顯像分離控制單元195L,係具備有與製程卡匣100(100Y、100M、100C、100K)相對應之4個的分離控制構件196L。4個的分離控制構件,係為略相同之形狀。顯像分離控制單元195L,係相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而恆常被作固定。但是,藉由未圖示之控制機構,分離控制構件196L係被構成為能夠朝向W41、W42方向移動。針對詳細之構成,係於後再述。
又,為了使顯像分離控制單元195與顯像單元109之一部分作卡合並對於顯像單元109之分離抵接動作進行控制,顯像控制單元196之一部分與顯像單元109之一部分係有必要在鉛直方向(Z1、Z2方向)上而重疊。
故而,在將製程卡匣100之顯像單元109朝向X1方向而作了插入之後,為了如同上述一般地而在鉛直方向(Z1、Z2方向)上相重疊,係有必要使顯像單元之一部分(在本實施例之情況時,係為力賦予構件152)作突出。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
另外,在為了進行卡合而與前述之中間轉印單元12同樣地來使顯像分離控制單元195自身上升的情況時,係存在有進行連動的前門11之操作力之增大和驅動列之複雜化等的問題。
在本實施形態中,採用「將顯像分離控制單元195固定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處並使顯像單元109之一部分(力賦予構件152)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中而朝向下方(Z2)作突出」的方式之其中一個理由,係在於為了對於此一問題作對應。又,使力賦予構件152作突出之機構,由於係將前述之記憶元件按壓單元190以及卡匣按壓單元191之機構直接作利用,因此係並不會有前述一般之課題,並且也能夠對於裝置本體之成本的上升作抑制。
另外,顯像分離控制單元195之單元全體,係被固定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處。但是,為了如同後述一般地而與力賦予構件152相卡合並以使顯像單元109能夠相對於感光體滾筒104而成為分離狀態、抵接狀態的方式來賦予動作,顯像分離控制單元195之一部分係身為可動的構成。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 [製程卡匣之全體構成]
針對製程卡匣之構成,使用圖3、13、14來作說明。
圖13,係為從身為感光體滾筒104之軸線方向之其中一側的驅動側來對於製程卡匣100作了觀察之組裝立體圖。圖14,係為從驅動側來對於製程卡匣100作了觀察之立體圖。
在本實施例中,第1~第4製程卡匣100 (100Y、100M、100C、100K),係具備有同樣的電子照相製程機構,並且係為在所收容的碳粉之顏色或碳粉之填充量上而互為相異者。
製程卡匣100,係分別具備有感光體滾筒104(4Y、4M、4C、4K)、和作用於感光體滾筒104處的製程手段。卡匣100,係作為製程手段,而具備有身為使感光體滾筒104帶電的帶電手段(帶電構件)之帶電輥105。又,卡匣100,係作為其他之製程手段,而具備有身為用以將被形成於感光體滾筒104處之潛像顯像的顯像手段(顯像構件)之顯像輥106。
除此之外,作為製程手段,係亦可考慮有用以將殘留於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上的殘留碳粉去除之清潔手段(例如清潔刮刀等)。但是,在本實施例之畫像形成裝置中,係採用有並未設置與感光體滾筒104相接觸的清潔手段之構成。
又,製程卡匣100,係被區分成滾筒保持單元108(108Y、108M、108C、108K)和顯像單元109(109Y、109M、109C、109K)。 [滾筒保持單元之構成]
如同圖3、圖13中所示一般,滾筒保持單元108,係藉由感光體滾筒104、和帶電輥105、和身為第1框體之滾筒框體115等,而被構成。感光體滾筒104,係與耦合構件143以及滾筒凸緣142一同地來作為滾筒單元103(參照圖1(a),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而被一體化。
此滾筒單元103,係藉由被設置在製程卡匣100之長邊方向兩端處的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與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而被可自由旋轉地作支持。關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和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係於後再述。
又,如同圖13、14中所示一般,在感光體滾筒104之長邊方向之其中一端近旁處,係被設置有用以將驅動力傳導至感光體滾筒104處的滾筒耦合構件143。如同先前所作了說明一般,耦合構件143,係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作為滾筒驅動輸出部之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參照圖9)相卡合。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驅動馬達(未圖示)之驅動力係被傳導至感光體滾筒104處,而被朝向箭頭A方向作旋轉。又,感光體滾筒104,係在長邊方向之另外一端(第2端部)近旁處具備有滾筒凸緣142。
耦合構件143之軸部143j(參照圖1),係藉由驅動側卡匣蓋116而被作支持,並且,滾筒凸緣142係藉由被固定在非驅動側卡匣蓋117處之軸而被作支持。藉由此,滾筒單元103係成為在卡匣內而被可旋轉地作支持。亦即是,感光體滾筒104之兩端部,係成為經由耦合構件143和滾筒凸緣142,來藉由卡匣之殼體之兩端部(亦即是卡匣蓋116、117)而被可旋轉地作支持。
帶電輥105,係以能夠對於感光體滾筒104而作接觸並進行從動旋轉的方式,而被支持於滾筒框體115處。
滾筒單元103之長邊方向(軸線方向)之兩側之中的耦合構件143所被作配置之側,係身為驅動側,滾筒凸緣142所被作配置之側,係身為非驅動側。亦即是,在軸線方向上的感光體滾筒104之兩端部之中,於驅動側之端部近旁處,係被固定有耦合構件143,在與驅動側相反側之端部近旁處,係被固定有滾筒凸緣142。係會有將感光體滾筒104之兩端部之中的其中一方稱作第1端部,並將另外一方稱作第2端部的情形。在圖80中,係展示有感光體滾筒之滾筒驅動側之端部104a、非驅動側之端部104b。
與滾筒單元103相同的,係將卡匣100之兩側之中的耦合構件143所被作配置之側稱作驅動側,並將驅動側之相反側稱作非驅動側。例如,圖10、圖19,係為對於卡匣之驅動側作了展示之圖。又,圖16,係為對於卡匣之非驅動側作了展示之圖。
如同在圖13、圖14中所示一般,驅動側卡匣蓋116,係身為位置於卡匣100之殼體之驅動側之端部處的零件,非驅動側卡匣蓋117,係身為位置於殼體之非驅動側之端部處的零件。藉由驅動側卡匣蓋116而被作支持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係可視為被配置在卡匣100之殼體之非驅動側之端部之近旁處。係會有將卡匣100之兩端之中的其中一方稱作第1端部,並將另外一方稱作第2端部的情形。 [顯像單元之構成]
顯像單元109,係如同圖3、13中所示一般,藉由顯像輥106、碳粉搬送輥(碳粉供給輥)107、顯像刮刀130、顯像容器125等而構成之。顯像框體125,係藉由下框體125a和蓋構件125b所構成。下框體125a和蓋構件125b,係藉由超音波熔著等而被作結合。
身為第2框體(第2殼體)之顯像框體125,係具備有收容供給至顯像輥106處的碳粉之碳粉收容部129。又,顯像框體125,係經由後述之驅動側軸承126、非驅動側軸承127,而將顯像輥106、碳粉搬送輥107可自由旋轉地作支持,並將對於顯像輥106周面之碳粉之層厚作限制的顯像刮刀130作保持。
顯像刮刀130,係為將厚度為0.1mm程度之身為薄片狀金屬之彈性構件130b藉由熔接等來安裝於具有L字剖面的身為金屬材料之支持構件130a處者。顯像刮刀130,係將長邊方向上的其中一端近旁與另外一端近旁之2個場所,藉由固定螺絲130c來安裝於顯像框體125處。顯像輥106,係由金屬材料之芯骨106c和橡膠部106d所構成。
顯像輥106,係藉由被安裝於顯像框體125之長邊方向兩端處的驅動側軸承126與非驅動側軸承127,而被可自由旋轉地作支持。顯像框體125、驅動側軸承126、非驅動側軸承127,係身為卡匣之框體(殼體)的一部分。廣義而言,係會有將軸承126、127視為顯像框體125之一部分或者是將軸承126、127與顯像框體125總稱為顯像框體的情形。
顯像輥106,係身為用以擔持用以顯像感光體滾筒104之潛像的碳粉之輥。碳粉搬送輥107,係將被收容於碳粉收容部129中的碳粉朝向顯像輥106而作搬送、供給。碳粉搬送輥107,係與顯像輥106有所接觸。
又,如同圖13、14中所示一般,在顯像單元109之長邊方向之其中一側處,係被設置有用以將驅動力傳導至顯像單元109處的顯像輸入耦合部(顯像耦合構件)32a。顯像輸入耦合部32a,係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作為顯像驅動輸出部的本體側顯像驅動耦合構件185(參照圖9)相卡合並使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驅動馬達(未圖示)的驅動力被輸入至顯像單元109處。
被輸入至顯像單元109處之驅動力,係藉由被設置在顯像單元109內之未圖示的驅動列而被作傳導,藉由此,係能夠使顯像輥106朝向圖3之箭頭D方向作旋轉。同樣的,藉由顯像輸入耦合部32a所接受的驅動力,碳粉搬送輥107亦係作旋轉,並將碳粉供給至顯像輥106處。
在顯像單元109之長邊方向之其中一側處,係被設置有將顯像輸入耦合部32a和未圖示之驅動列作支持以及覆蓋的顯像蓋構件128。另外,顯像輥106之外徑,係被設定為較感光體滾筒104之外徑而更小。本實施例之感光體滾筒104之外徑,係被設定為Φ18~Φ22之範圍,顯像輥106之外徑,係被設定為Φ8~Φ14之範圍。藉由設定為此種外徑,係成為能夠進行更有效率的配置。 [滾筒保持單元與顯像單元之組裝]
使用圖13,針對滾筒保持單元108與顯像單元109之組裝作說明。滾筒保持單元108和顯像單元109,係藉由被設置在製程卡匣100之長邊方向兩端處的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與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而被作結合。
在被設置於製程卡匣100之長邊方向其中一側(驅動側)處的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處,係被設置有用以將顯像單元109可搖動(移動)地作支持的顯像單元支持孔116a。同樣的,在被設置於製程卡匣100之長邊方向另外一側(非驅動側)處的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處,係被設置有用以將顯像單元109可搖動地作支持的顯像單元支持孔117a。
進而,在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和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處,係被設置有用以將感光體滾筒104可旋轉地作支持的滾筒支持孔116b、117b。於此,在驅動側處,係使顯像蓋構件128之圓筒部128b的外徑部嵌合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之顯像單元支持孔116a處。在非驅動側處,係使非驅動側軸承127之圓筒部(未圖示)的外徑部嵌合於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之顯像單元支持孔117a處。
進而,係將感光體滾筒104之長邊方向兩端,嵌合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之滾筒支持孔116b和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之滾筒支持孔117b處。之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和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係藉由未圖示之螺絲或接著劑等而被固定在滾筒保持單元108之滾筒框體115處。藉由此,顯像單元109,係藉由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和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而被可旋轉地作支持。顯像單元109,係能夠相對於滾筒保持單元108而作移動(旋轉),藉由此移動,顯像輥106係能夠相對於感光體滾筒104而作移動。在畫像形成時,顯像輥106係能夠定位於對於感光體滾筒104而作用之位置處。
滾筒框體115以及蓋構件116、117,係身為卡匣之框體(殼體)的一部分。更詳細而言,此些係身為滾筒保持單元108之框體。又,兩蓋構件116、117,由於係分別被固定在滾筒框體115之其中一端以及另外一端處,因此,係會有將蓋構件116、117視為滾筒框體115之一部分的情形。或者是,係會有將蓋構件116、117以及滾筒框體115總稱為滾筒框體的情形。
又,係會有將滾筒保持單元108之框體(115、116、117)與顯像單元之框體(125、126、127)之其中一方稱作第1框體(第1殼體),並將另外一方稱作第2框體(第2殼體)的情形。又,係會有將滾筒保持單元108之框體(115、116、117)與顯像單元之框體(125、126、127)並不特別相互區分地來包括有兩者地而稱作卡匣之框體(卡匣之殼體)的情形。
藉由上述之工程,滾筒保持單元108和顯像單元109係被作組裝,並作為製程卡匣100而被一體性地形成,將此狀態展示於圖14中。
另外,係將把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之顯像單元支持孔116a的中心與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之顯像單元支持孔117a之中心作了連結的軸線,稱作搖動軸K。於此,驅動側之顯像蓋構件128之圓筒部128b係與顯像輸入耦合構件74同軸。亦即是,顯像單元109,係成為在此搖動軸K處藉由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而被傳導有驅動力的構成。又,以搖動軸K作為中心,顯像單元109係被可自由轉動地作支持。 [分離抵接機構之構成]
針對在本實施例中之製程卡匣100之感光體滾筒104和顯像單元109所具有的顯像輥106,此些相互進行分離以及抵接的構成,作詳細的說明。製程卡匣,係在驅動側處具備有分離抵接機構150R,並在非驅動側處具備有分離抵接機構150L。圖15,係對於包含有分離抵接機構150R的顯像單元109之驅動側之組裝立體圖作展示。圖16,係對於包含有分離抵接機構150L的顯像單元109之非驅動側之組裝立體圖作展示。另外,針對分離抵接機構,首先係對於驅動側之分離抵接機構150R之詳細內容進行說明,之後再進行非驅動側之分離抵接機構150L的說明。
另外,關於分離抵接機構,由於驅動側、非驅動側係具有略相同之功能,因此,針對驅動側,係在各構件之元件符號末尾處記載R。針對非驅動側,係將各構件之元件符號設為與驅動側相同,並在末尾處記載L。
分離抵接機構150R,係具備有身為限制構件之分離保持構件151R、和身為按壓構件之力賦予構件152R、以及拉張彈簧153。
分離抵接機構150L,係具備有身為限制構件之分離保持構件151L、和身為按壓構件之力賦予構件152L、以及拉張彈簧153。 [分離保持構件R之詳細說明]
於此,針對分離保持構件151R,使用圖17來作詳細說明。
圖17(a),係為從製程卡匣100之驅動側長邊方向來對於分離保持構件151R作了觀察之單一零件正面圖。圖17(b)、圖17(c),係為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單一零件立體圖。圖17(d),係為對於分離保持構件151R而朝向圖17(a)中之箭頭Z2方向(在畫像形成狀態下而為鉛直上方向)來作了觀察之圖。分離保持構件151R,係具備有圓環狀之支持承受部151Ra,並具備有從支持承受部151Ra而朝向支持承受部151Ra之半徑方向突出的分離保持部151Rb。分離保持部151Rb之前端,係具備有以分離保持構件搖動軸H作為中心而為圓弧狀並且相對於與分離保持構件搖動軸H相互平行的線HA而具有角度θ1之傾斜的分離保持面151Rc。另外,角度θ1,係以滿足數式(1)的方式而被作設定。
Figure 02_image001
又,分離保持構件151R,係具備有與分離保持面151Rc相鄰之第2被限制面151Rk。進而,分離保持構件151R,係具備有較支持承受部151Ra而更朝向Z2方向突出的第2被按壓部151Rd,並具備有從第2被按壓部151Rd而朝向支持承受部151Ra之分離保持構件搖動軸H方向突出的圓弧形狀之第2被按壓面151Re。
進而,分離保持構件151R,係具備有與支持承受部151Ra相連之本體部151Rf,在本體部151Rf處係具備有朝向支持承受部151Ra之分離保持構件搖動軸H方向突出的彈簧掛架部151Rg。進而,在本體部151Rf處,係具備有朝向Z2方向突出的自轉防止部151Rm,並在與第2被按壓面151Re相對向之朝向處而被設置有自轉防止面151Rn。 [力賦予構件R之詳細說明]
於此,針對力賦予構件152R,使用圖18來作詳細說明。
圖18(a),係為從製程卡匣100之長邊方向來對於力賦予構件152R作了觀察之單一零件正面圖,圖18(b)、圖18(c),係為力賦予構件152R之單一零件立體圖。
力賦予構件152R,係具備有長圓形狀的長圓支持承受部152Ra。於此,係將長圓支持承受部152Ra之長圓形狀的長邊方向設為箭頭LH,並將上方設為箭頭LH1,並且將下方設為箭頭LH2。進而,係將形成長圓支持承受部152Ra之方向設為HB。力賦予構件152R,係在長圓支持承受部152Ra之箭頭LH2方向下游側處,被形成有突出部152Rh。另外,長圓支持承受部152Ra與突出部152Rh,係藉由本體部152Rb而被作連接。另一方面,力賦予構件152R係具備有朝向箭頭LH1方向且與箭頭LH1方向略垂直之方向而突出的被推入部152Re,並於其之箭頭LH1方向下游側處具備有圓弧形狀之被推入面152Rf,並且於上游側處具備有推入限制面152Rg。進而,力賦予構件152R,係具備有較突出部152而更朝向箭頭LH2方向上游側來從本體部152Rb而延伸的第1收容時限制面152Rv、和與第1收容時限制面152Rv相鄰並且與第1按壓面152Rq略平行之第2收容時限制面152Rw。
突出部152Rh,係具備有在箭頭LH2方向之終端部並且與箭頭LH2方向略正交之方向上而被作對向配置的第1力承受部152Rk和第2力承受部152Rn。第1力承受部152Rk以及第2力承受部152Rn,係分別具備有朝向HB方向延伸並具有圓弧形狀的第1力承受面152Rm以及第2力承受面152Rp。又,突出部152Rh係具備有朝向HL方向而突出的彈簧掛架部152Rs和卡止部152Rt,卡止部152Rt係具備有與第1力承受面152Rp朝向相同方向的卡止面152Ru。
進而,力賦予構件152R,係具備有身為本體部152Rb之一部分並被配置在較第2力承受部152Rn而更靠箭頭LH2方向上游側處並且與第2力承受面152Rp朝向相同方向的第1按壓面152Rq。又,力賦予構件152R,係具備有與第1收容時限制面152Rv相正交並且被與第1按壓面152Rq作對向配置的第2按壓面152Rr。
另外,在製程卡匣100被裝著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處的狀態下,LH1方向與Z1方向係身為略同一方向,LH2方向與Z2方向係身為略同一方向。又,HB方向係與製程卡匣100之長邊方向略同一方向。 [分離抵接機構R之組裝]
接著,針對分離抵接機構之組裝,使用圖10、圖15~圖19來作說明。圖19,係為從驅動側來對於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組裝後的製程卡匣100作了觀察之立體圖。
雖然於前已有所敘述,但是,如同圖15中所示一般,顯像單元109,係使顯像蓋構件128之圓筒部128b的外徑部嵌合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之顯像單元支持孔部116a處。藉由此,顯像單元109,係相對於感光體滾筒104而以搖動軸K作為中心地來被可旋轉地作支持。又,顯像蓋構件128,係具備有朝向搖動軸K之方向而突出的圓筒狀之第1支持部128c和第2支持部128k。
第1支持部128c之外徑係與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支持承受部151Ra之內徑相嵌合,並將分離保持構件151R可旋轉地作支持。於此,係將被組裝於顯像蓋構件128處的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搖動中心設為分離保持構件搖動軸H。顯像蓋構件128,係具備有朝向分離保持構件搖動軸H之方向而突出的第1防脫落部128d。如同圖15中所示一般,被組裝於顯像蓋構件128處的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分離保持構件搖動軸H方向之移動,係藉由使第1防脫落部128d與分離保持構件151R作接觸一事,而被作限制。
又,第2支持部128k之外徑係與力賦予構件152R之長圓支持承受部152Ra之內壁相嵌合,並將力賦予構件152R可旋轉且可在長圓方向上移動地作支持。於此,係將被組裝於顯像蓋構件128處的力賦予構件152R之搖動中心設為力賦予構件搖動軸HC。如同圖15中所示一般,被組裝於顯像蓋構件128處的力賦予構件152R之力賦予構件搖動軸HC方向之移動,係藉由使第2防脫落部128m與分離保持構件151R作接觸一事,而被作限制。
圖10,係為以能夠看到力賦予構件152R之長圓支持承受部151Ra與顯像蓋構件128之圓筒部128b之嵌合部的方式,而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之一部分與顯像蓋構件128之一部分藉由部分剖面線CS來部分性地作了省略的剖面圖。分離抵接機構150R,係作為以使分離保持構件151R以分離保持構件搖動軸H作為中心地來朝向圖中箭頭B1方向旋轉的方式而作推壓並且將力賦予構件152R朝向箭頭B3方向作推壓的推壓手段,而具備有拉張彈簧153。
另外,箭頭B3方向,係身為與力賦予構件152R之長圓支持承受部152Ra之長圓長邊方向LH2方向(參照圖18)略平行的方向。拉張彈簧153,係被組裝於被設置在分離保持構件151R處之彈簧掛架部151Rg和被設置在力賦予構件152R處之彈簧掛架部152Rs之間。拉張彈簧153,係藉由對於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彈簧掛架部151Rg而朝向圖10之箭頭F2方向施加力,來對於分離保持構件151R賦予朝向箭頭B1方向作旋轉的推壓力。進而,拉張彈簧153,係藉由對於力賦予構件152R之彈簧掛架部152Rs而朝向箭頭F1方向施加力,來對於力賦予構件152R賦予朝向箭頭B3方向作移動的推壓力。
另外,係將連結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彈簧掛架部151Rg和力保持構件152R之彈簧掛架部152Rs的線,設為GS。將連結力賦予構件152R之彈簧掛架部152Rs與力賦予構件搖動軸HC的線,設為HS。於此,線GS與線HS之間所成之角度θ2,係將以力賦予構件152R之彈簧掛架部152Rs作為中心而順時針方向作為正,並以會滿足以下之數式(2)的方式來作設定。藉由此,力賦予構件152R,係以將力賦予構件搖動軸HC作為旋轉中心而朝向箭頭BA方向作旋轉的方式而被作推壓。
Figure 02_image003
如同圖15中所示一般,顯像驅動輸入齒輪132,係使顯像蓋構件128之圓筒部128b之內徑與顯像驅動輸入齒輪132之圓筒部32b之外周面作嵌合,並進而使驅動側軸承126之支持部126a與顯像驅動輸入齒輪之未圖示之圓筒部作嵌合。藉由此,來以對於顯像輥齒輪131和碳粉搬送輥齒輪133以及其他之齒輪來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被作配置。
在本實施例中,分離保持構件151R與力賦予構件152R之安裝位置,係如同下述一般。如同圖15中所示一般,在搖動軸K之方向上,包夾著顯像蓋構件128,在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所被作配置之側(長邊方向外側)處係被配置有分離保持構件151R。在顯像驅動輸入齒輪13所被作配置之側(長邊方向內側)處係被配置有力賦予構件152R。但是,作配置之位置係並不被限定於此,而亦可將分離保持構件151R與力賦予構件152R之配置位置作交換,又,係亦能夠以顯像蓋構件128作為基準而朝向搖動軸K方向之其中一側來將分離保持構件151R和力賦予構件152R作配置。進而,分離保持構件151R與力賦予構件152R之配置順序係亦可作交換。
而,顯像蓋構件128,係經由驅動側軸承126而被固定於顯像框體125處,並藉由此而形成顯像單元109。另外,在本實施例中之固定方法,係如同圖15中所示一般,藉由固定螺絲145和未圖示之接著劑而被作固定,但是,固定方法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亦可採用由加熱所致之熔著或者是使樹脂流入並凝固等的接合方式。
於此,圖20,係為了進行說明,而成為將圖10中之分離保持部151R的周邊擴大並且將拉張彈簧153與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一部分藉由部分剖面線CS4來部分性地作了省略的剖面圖。力賦予構件152R,係藉由前述之拉張彈簧153之圖中F1方向的推壓力,而使力賦予構件152R之第1限制面152Rv與顯像蓋構件128之第1限制面128h作接觸。又,係使力賦予構件152R之第2限制面152Rw與顯像蓋構件128之第2限制面128q作接觸並被作定位。將此位置稱作力賦予構件152R之收容位置(基準位置)。進而,分離保持構件151R係藉由拉張彈簧153之F2方向之推壓力而朝向分離保持構件搖動軸H周圍之B1方向作旋轉,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第2被按壓部151Rd係與力賦予構件152R之第2按壓面152Rr相接觸,旋轉係被停止。將此位置稱作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分離保持位置(限制位置)。
進而,圖21,係為了進行說明,而成為將圖10中之分離保持部151R的周邊擴大並且將拉張彈簧153作了省略之圖。於此,針對當在本實施例中所記載的具備有分離抵接機構150R之製程卡匣100被進行物流運送時,朝向圖21之JA方向而作了落下的情況作考慮。此時,分離保持構件151R係以分離保持搖動軸H作為中心,來藉由自身之重量而受到朝向箭頭B2方向旋轉之力。若是基於上述理由而開始朝向B2方向旋轉,則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自轉防止面151Rn係與力賦予構件152R之卡止面152Ru作抵接,分離保持構件151R係以對於B2方向之旋轉作抑制的方式而朝向圖中F3方向受到有力。藉由此,係能夠對於在進行物流運送時而分離保持構件151R朝向B2方向旋轉的情形作抑制,而能夠防止對於感光體滾筒104與顯像單元109之分離狀態造成損害的情況。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作為將分離保持構件151R朝向分離保持位置作推壓並且將力賦予構件152R朝向收容位置作推壓的推壓手段,雖係列舉有拉張彈簧153,但是,推壓手段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例如,係亦可將扭轉線圈彈簧、板彈簧等作為推壓手段來使用,而將力賦予構件152R朝向收容位置作推壓並將分離保持構件151R朝向分離保持位置作推壓。又,推壓手段之材質,係可為金屬或模具等,只要是具有彈性而能夠對於分離保持構件151R以及力賦予構件152R作推壓即可。
如同上述一般,具備有分離抵接機構150R之顯像單元109,係如同前述一般地,藉由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而被與滾筒保持單元108一體性地作結合(圖19之狀態)。
於圖22中,對於從圖19之箭頭J方向來作了觀察之圖作展示。如同圖15中所示一般,本實施例之驅動側卡匣蓋116,係具備有抵接面116c。抵接面116c,係如同圖22中所示一般,相對於搖動軸K而具備有角度θ3之傾斜地而被形成。另外,角度θ3,較理想,係與形成前述之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分離保持面151Rc之角度θ1身為相同之角度,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進而,抵接面116c,係如同在圖15、圖19中所示一般,在使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被組裝於顯像單元109與滾筒保持單元108處時,與位置在分離保持位置處之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分離保持面151Rc相對向。抵接面116c,係藉由以後述之顯像加壓彈簧134所致之推壓力,而與分離保持面151Rc相接觸。而,係構成為:若是卡合面116Rc與分離保持面151Rc作抵接,則顯像單元109之姿勢係以在顯像單元109所具有的顯像輥106與感光體滾筒104之間會相互作間隙P1之分離的狀態而被作定位。如此這般,將藉由分離保持構件151R而使顯像輥106(顯像構件)從感光體滾筒104而作了間隙P1之分離的狀態,稱作顯像單元109之分離位置(退避位置)(參照圖42(a))。
於此,使用圖42,對於製程卡匣100之分離狀態與抵接狀態作詳細說明。
圖42,係為對於製程卡匣100被裝著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內部的狀態而從驅動側來作了觀察之側面圖。圖42(a),係展示有顯像單元109相對於感光體滾筒104而作了分離的狀態。圖42(b),係展示有顯像單元109相對於感光體滾筒104而作了抵接的狀態。
首先,在分離保持構件151R為位置於分離保持位置而顯像單元109為位置於分離位置處的狀態下,將力賦予構件152R之被推入部152Re朝向ZA方向作推入。藉由此,力賦予構件152R之突出部152Rh係較製程卡匣100而更為突出。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第2被按壓面151Re,係如同前述一般地藉由拉張彈簧153而與力賦予構件152R之第2按壓面152Rr作抵接。因此,若是將第2力承受部152Rn朝向箭頭W42方向作按壓,則力賦予構件152R係以力賦予構件搖動軸HC作為中心而朝向箭頭BB方向旋轉,並使分離保持構件151R朝向箭頭B2方向旋轉。若是分離保持構件151R朝向箭頭B2方向旋轉,則分離保持面151Rc係從抵接面116c而分離,顯像單元109係成為能夠從分離位置起而以搖動軸K作為中心來朝向箭頭V2方向旋轉。亦即是,顯像單元109係從分離位置起朝向V2方向旋轉,顯像單元109所具有的顯像輥106係與感光體滾筒104相抵接。於此,將顯像輥106與感光體滾筒104相抵接時的顯像單元109之位置,稱作抵接位置(顯像位置)(圖42(b)之狀態)。另外,將使此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分離保持面151Rc與抵接面116c相互分離之位置,稱作分離解除位置(容許位置)。當顯像單元109為位置於抵接位置處時,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第2限制面151Rk係與驅動側卡匣蓋116之第2限制面116d相抵接,藉由此,分離保持構件151R係被維持於分離解除位置處。
又,驅動側軸承126,係具備有身為與搖動軸K相正交之面的第1被按壓面126c。由於驅動側軸承126係被固定於顯像單元109處,因此,在顯像單元109為位置於抵接位置處的狀態下,係將力賦予構件152R之第1力承受部152Rk朝向箭頭41方向作按壓。如此一來,第1按壓面152Rq係與第1被按壓面126c相抵接,藉由此,顯像單元109係以搖動軸K作為中心地來朝向箭頭V1方向作旋轉,並移動至分離位置處(圖42(a)之狀態)。於此,將當顯像單元109從抵接位置而移動至分離位置處時的第1力承受面126c所移動之方向,在圖42(a)、(b)中以箭頭W41來作標示。又,箭頭W41之相反方向係為箭頭W42,箭頭W41與箭頭W42係身為略水平方向(X1、X2方向)。如同上述一般,被組裝於顯像單元109處之力賦予構件152R所具有的第2力承受面152Rp,係在此箭頭W41方向上,而位置於驅動側軸承126之第1力承受面126c的上游側處。進而,第1力承受面126c與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第2力承受面151Re,係被配置於在W1、W2方向上而至少一部分會相互重疊的位置處。
接下來,針對分離抵接機構150R之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內的詳細之動作進行說明。 [製程卡匣之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裝著]
接著,使用圖12、圖23、圖24,對於在製程卡匣100被裝著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處時的製程卡匣100之分離抵接機構150R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顯像分離控制單元195之間的卡合動作作說明。另外,此些之圖,係為了進行說明,而身為將顯像蓋構件128之一部分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之一部分分別藉由部分剖面線CS1、CS2來部分性地作了省略的剖面圖。
圖23,係為對於在製程卡匣100被裝著於畫像形成裝置M之未圖示之卡匣托架171處並且卡匣托架171被插入至了第1裝著位置處時的從驅動側來對於製程卡匣100作了觀察之圖。在此圖中,係將製程卡匣100和卡匣按壓單元121以及分離控制構件196R以外的部分作省略。
如同先前所作了說明一般,本實施例之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係如同前述一般,對應於各製程卡匣100而具備有分離控制構件196R。分離控制構件196R,係當製程卡匣100為位置在第1內側位置以及第2內側位置處時,被配置在較分離保持構件151R而更靠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下面側處。分離控制構件196R,係朝向製程卡匣100而突出,並具備有隔著空間196Rd而相互對向的第1力賦予面196Ra和第2力賦予面196Rb。第1力賦予面196Ra和第2力賦予面196Rb,係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下面側處,經由連結部196Rc而被作連結。又,分離控制構件196R,係以轉動中心196Re作為中心,而被可自由旋轉地支持於控制板金197處。分離構件196R,係藉由推壓彈簧而被恆常朝向E1方向作推壓。又,控制板金197係構成為能夠藉由未圖示之控制機構來朝向W41、W42方向作移動,藉由此,分離控制構件196R係構成為能夠朝向W41、W42方向作移動。
如同前述一般,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前門11從開狀態而變遷為閉狀態」一事相互連動,卡匣按壓單元121係朝向箭頭ZA方向而降下,第1力賦予部121a係與力賦予構件152R之被推入面152Rf作抵接。之後,若是卡匣按壓單元121一直降下至身為第2裝著位置之特定位置處,則力賦予構件152R之突出部152Rh係朝向製程卡匣100之Z2方向下方而突出(圖24之狀態)。將此位置稱作力賦予構件152R之突出位置。若是此動作結束,則如同圖24中所示一般,在分離控制構件196R之第1力賦予面196Ra與力賦予構件152R之第1力承受面152Rp之間係被形成有間隙T4,在第2力賦予面196Rb與第2力承受面152Rp之間係被形成有間隙T3。並且,係位置於對於力賦予構件152R而分離控制構件196R並不會作用的第2裝著位置處。另外,係將分離控制構件196R之此一位置,稱作歸航(home)位置。此時,力賦予構件152R之第1力承受面152Rp與分離控制構件196R之第1力賦予面196Ra,係以在W1、W2方向上而一部分會相互重疊的方式而被作配置。同樣的,力賦予構件152R之第2力承受面152Rp與分離控制構件196R之第2力賦予面196Rb,係以在W1、W2方向上而一部分會相互重疊的方式而被作配置。 [顯像單元之抵接動作]
接著,針對由分離抵接機構150R所致之使感光體滾筒104與顯像輥106作抵接的動作,使用圖24~圖26來作詳細說明。另外,此些之圖,係為了進行說明,而身為將顯像蓋構件128之一部分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之一部分以及驅動側軸承126之一部分分別藉由部分剖面線CS1、CS2、CS3來部分性地作了省略的剖面圖。
在本實施例之構成中,顯像輸入耦合構件32係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而在圖24之箭頭V2方向上受到驅動力,顯像輥106係旋轉。亦即是,具備有顯像輸入耦合構件32之顯像單元109,係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而以搖動軸K作為中心地來受到箭頭V2方向之轉矩。如同圖24中所示一般,在顯像單元109為位置於分離位置處而分離保持構件151R為位置於分離保持位置處時,顯像單元109係受到此轉矩以及後述之由顯像加壓彈簧134所致之推壓力。就算於此情況,亦同樣的,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分離保持面151Rc係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之抵接面116c作抵接,顯像單元109之姿勢係被維持於分離位置處。
本實施例之分離控制構件196R,係構成為能夠從歸航位置起而朝向圖24之箭頭W42方向作移動。若是分離控制構件196R朝向W42方向移動,則分離控制構件196R之第2力賦予面196Rb與力賦予構件152R之第2力承受面152Rp係相抵接,力賦予構件152R係以力賦予構件搖動軸HC作為旋轉中心而朝向BB方向旋轉。進而,伴隨著力賦予構件152R之旋轉,力賦予構件152R之第2按壓面152Rr係一面與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第2被按壓面151Re作抵接,一面使分離保持構件151R朝向B2方向作旋轉。之後,分離保持構件151R,係藉由力賦予構件152R而一直被旋轉至使分離保持面151Rc與抵接面116c相互分離的分離解除位置處。於此,將圖25中所示之使分離保持構件151R移動至分離解除位置處的分離控制構件196R之位置,稱作第一位置。
如此這般,藉由分離控制構件196R,分離保持構件151R係移動至分離解除位置處。如此一來,顯像單元109係藉由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所受到的轉矩以及後述之顯像加壓彈簧134,而朝向V2方向旋轉,並一直移動至使顯像輥106與感光體滾筒104作抵接的抵接位置處(圖25之狀態)。此時,藉由拉張彈簧153而被朝向箭頭B1方向作推壓的分離保持構件151R,係藉由使第2被限制面151Rk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之第2限制面116d作抵接,而被維持於分離解除位置處。之後,分離控制構件196R係朝向W41方向移動並回到歸航位置處。此時,力賦予構件152R係藉由拉張彈簧153而朝向BA方向作旋轉,並變遷至使力賦予構件152R之第1按壓面152Rq與驅動側軸承126之第1按壓面126c作了抵接的狀態(圖26之狀態)。
藉由此,前述之間隙T3和T4係再度被形成,並位置於對於力賦予構件152R而分離控制構件196R並不會作用的位置處。另外,從圖25之狀態起而至圖26之狀態的變遷,係並不間隔有時間地而被進行。
如同上述一般,在本實施例之構成中,藉由使分離控制構件196R從歸航位置起而移動至第一位置處,係能夠使力賦予構件152R旋轉並使分離保持構件151R從分離保持位置起而移動至分離解除位置處。藉由此,顯像單元109係成為能夠從分離位置而一直移動至顯像輥9與感光體滾筒104相互作抵接的抵接位置處。另外,圖26之分離控制構件196R之位置,係與圖24之狀態相同。 [顯像單元之分離動作]
接著,針對由分離抵接機構150R所致之顯像單元109的從抵接位置而移動至分離位置的動作,使用圖26、圖27來作詳細說明。另外,此些之圖,係為了進行說明,而身為將顯像蓋構件128之一部分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之一部分以及驅動側軸承126之一部分分別藉由部分剖面線CS來部分性地作了省略的剖面圖。
本實施例中之分離控制構件196R,係構成為能夠從歸航位置起而朝向圖26之箭頭W41方向作移動。若是分離控制構件196R朝向W41方向移動,則第1力賦予面196Rb與力賦予構件152R之第1力承受面152Rm係相抵接,力賦予構件152R係以力賦予構件搖動軸HC作為中心而朝向箭頭BB方向旋轉。而,藉由力賦予構件152R之第1按壓面152Rq與驅動側軸承126之第1被按壓面126c作抵接一事,顯像單元109係從抵接位置而以搖動軸K作為中心來朝向箭頭V1方向旋轉(圖27之狀態)。另外,此時,力賦予構件152R之被推入面152Rf係成為圓弧形狀,但是,此圓弧之中心係以會與搖動軸K相互一致的方式而被作配置。藉由此,當顯像單元109從抵接位置而朝向分離位置作移動時,力賦予構件152R之被推入面152Rf之從卡匣按壓單元121所受到的力係朝向搖動軸K方向。因此,係能夠以不會對於顯像單元109之朝向箭頭V1方向之旋轉造成妨礙的方式來使其動作。分離保持構件151R,係使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第2被限制面151Rk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之第2限制面116d相互分離,分離保持構件151R係藉由拉張彈簧153之推壓力而朝向箭頭B1方向作旋轉。藉由此,分離保持構件151R係進行旋轉,直到第2被按壓面151Re與力賦予構件152R之第2按壓面152Rr作抵接為止,並藉由作抵接,而移行至分離保持位置處。顯像單元109,係藉由分離控制構件196R而從抵接位置起朝向分離位置方向移動,當分離保持構件151R為位置於分離保持位置處時,如同圖27中所示一般,在分離保持面151Rc與抵接面116c之間係被形成有間隙T5。於此,將圖27中所示之「成為能夠使顯像單元109從抵接位置起朝向分離位置方向作旋轉並使分離保持構件151R移動至分離保持位置處」的位置,稱作分離控制構件196R之第二位置。
之後,分離控制構件196R係朝向W42方向移動並從第二位置而回到歸航位置處。如此一來,在分離保持構件151R為被維持於分離保持位置處的狀態下,顯像單元109係藉由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所受到的轉矩和後述之顯像加壓彈簧134而朝向箭頭V2方向旋轉,分離保持面151Rc與抵接面116c係作抵接。亦即是,顯像單元109係成為藉由分離保持構件151R而維持為分離位置的狀態,顯像輥106與感光體滾筒104係成為分離有間隙P1之狀態(圖24以及圖42(a)之狀態)。另外,藉由此,前述之間隙T3和T4係再度被形成,並位置於對於力賦予構件152R而分離控制構件196R並不會作用的位置處(圖24之狀態)。另外,從圖27之狀態起而至圖24之狀態的變遷,係並不間隔有時間地而被進行。
如同上述一般,在本實施例之構成中,藉由使分離控制構件196R從歸航位置起而移動至第二位置處,分離保持構件151R係從分離解除位置起而移動至分離保持位置處。而,藉由分離控制構件196R從第二位置而回到歸航位置處一事,顯像單元109係成為藉由分離保持構件151R而將分離位置作維持的狀態。 [分離保持構件L之詳細說明]
於此,針對分離保持構件151L,使用圖28來作詳細說明。
圖28(a),係為從製程卡匣100之驅動側長邊方向來對於分離保持構件151L作了觀察之單一零件正面圖,圖28(b)、圖28(c),係為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單一零件立體圖。分離保持構件151L,係具備有圓環狀之支持承受部151La,並具備有從支持承受部151La而朝向支持承受部151La之半徑方向突出的分離保持部151Lb。分離保持部151Lb之前端,係具備有以分離保持構件搖動軸H作為中心而為圓弧狀的分離保持面151Lc。
又,分離保持構件151L,係具備有與分離保持面151Lc相鄰之第2被限制面151Lk。進而,分離保持構件151L,係具備有較支持承受部151La而更朝向Z2方向突出的第2被按壓部151Ld,並具備有從第2被按壓部151Ld而朝向支持承受部151La之分離保持構件搖動軸H方向突出的圓弧形狀之第2被按壓面151Le。
進而,分離保持構件151L,係具備有與支持承受部151La相連之本體部151Lf,在本體部151Lf處係具備有朝向支持承受部151La之分離保持構件搖動軸H方向突出的彈簧掛架部151Lg。又,在本體部151Lf處,係具備有朝向Z2方向突出的自轉防止部151m,並在與第2被按壓面151Le相對向之朝向處而被設置有自轉防止面151Ln。 [力賦予構件L之詳細說明]
於此,針對力賦予構件152L,使用圖29來作詳細說明。
圖29(a),係為從製程卡匣100之長邊方向來對於力賦予構件152L作了觀察之單一零件正面圖,圖29(b)、圖29(c),係為力賦予構件152L之單一零件立體圖。
力賦予構件152L,係具備有長圓形狀的長圓支持承受部152La。於此,係將長圓支持承受部152La之長圓形狀的長邊方向設為箭頭LH,並將上方設為箭頭LH1,並且將下方設為箭頭LH2。進而,係將形成長圓支持承受部152La之方向設為HD。力賦予構件152L,係在長圓支持承受部152La之箭頭LH2方向下游側處,被形成有突出部152Lh。另外,長圓支持承受部152La與突出部152Lh,係藉由本體部152Lb而被作連接。另一方面,力賦予構件152L係具備有朝向箭頭LH1方向且與箭頭LH1方向略垂直之方向而突出的被推入部152Le,並於其之箭頭LH1方向下游側處具備有圓弧形狀之被推入面152Lf,並且於上游側處具備有推入限制面152Lg。進而,力賦予構件152L,係具備有身為長圓支持承受部152La之一部分並且位置於箭頭LH2方向下游側處的第1收容時限制面152Lv。
突出部152Lh,係具備有在箭頭LH2方向之終端部並且與箭頭LH2方向略正交之方向上而被作對向配置的第1力承受部152Lk和第2力承受部152Ln。第1力承受部152Lk以及第2力承受部152Ln,係分別具備有朝向HD方向延伸並具有圓弧形狀的第1力承受面152Lm以及第2力承受面152Lp。又,突出部152Lh係具備有朝向HB方向而突出的彈簧掛架部152Ls和卡止部152Lt,卡止部152Lt係具備有與第2力承受面152Lp朝向相同方向的卡止面152Lu。
進而,力賦予構件152L,係具備有身為本體部152Lb之一部分並被配置在較第2力承受部152Ln而更靠箭頭LH2方向上游側處並且與第2力承受面152Lp朝向相同方向的第1按壓面152Lq。又,力賦予構件152L,係具備有身為本體部152Lb之一部分並被配置在較第1力承受部152Lk而更靠箭頭LH2方向上游側處並且與第1力承受面152Lm朝向相同方向的第1按壓面152Lr。
另外,在製程卡匣100被裝著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處的狀態下,LH1方向與Z1方向係身為略同一方向,LH2方向與Z2方向係身為略同一方向。又,HB方向係與製程卡匣100之長邊方向略同一方向。 [分離抵接機構L之組裝]
接著,針對分離機構之組裝,使用圖16、圖29~圖35來作說明。圖30,係為從驅動側來對於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組裝後的製程卡匣100作了觀察之立體圖。雖然於前已有所敘述,但是,如同圖16中所示一般,顯像單元109,係使非驅動側軸承127之圓筒部127a的外徑部嵌合於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之顯像單元支持孔部117a處。藉由此,顯像單元109,係以搖動軸K作為中心地來相對於感光體滾筒104而被可旋轉地作支持。又,非驅動側軸承127,係具備有朝向搖動軸K之方向而突出的圓筒狀之第1支持部127b和第2支持部127e。
第1支持部127b之外徑係與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支持承受部151La之內徑相嵌合,並將分離保持構件151L可旋轉地作支持。於此,係將被組裝於非驅動側軸承127處的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搖動中心設為分離保持構件搖動軸H。非驅動側軸承127,係具備有朝向分離保持構件搖動軸H之方向而突出的第1防脫落部127c。如同圖16中所示一般,被組裝於非驅動側軸承127處的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分離保持構件搖動軸H方向之移動,係藉由使第1防脫落部127c與分離保持構件151L作接觸一事,而被作限制。
又,第2支持部127e之外徑係與力賦予構件152L之長圓支持承受部152La之內壁相嵌合,並將力賦予構件152L可旋轉且可在長圓方向上移動地作支持。於此,係將被組裝於非驅動側軸承127處的力賦予構件152L之搖動中心設為力賦予構件搖動軸HC。如同圖16中所示一般,被組裝於非驅動側軸承127處的力賦予構件152L之力賦予構件搖動軸HE方向之移動,係藉由使第2防脫落部127f與分離保持構件151L作接觸一事,而被作限制。
圖31,係為從顯像單元搖動軸H方向來對於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組裝後的製程卡匣100作了觀察之圖。此係為以能夠看到力賦予構件152L之長圓支持承受部151La與非驅動側軸承127之圓筒部127e之嵌合部的方式,而將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之一部分藉由部分剖面線CS來部分性地作了省略的剖面圖。於此,分離抵接機構150L,係作為以使分離保持構件151L以分離保持構件搖動軸H作為中心地來朝向箭頭B1方向旋轉的方式而作推壓並且將力賦予構件152L朝向箭頭B3方向作推壓的推壓手段,而具備有拉張彈簧153。另外,箭頭B3方向,係身為與力賦予構件152L之長圓支持承受部152La之長圓長邊方向LH2方向(參照圖29)略平行的方向。拉張彈簧153,係被組裝於被設置在分離保持構件151L處之彈簧掛架部151Lg和被設置在力賦予構件152L處之彈簧掛架部152Ls之間。拉張彈簧153,係藉由對於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彈簧掛架部151Lg而朝向圖31之箭頭F2方向施加力,來對於分離保持構件賦予朝向箭頭B1方向作旋轉的推壓力。進而,拉張彈簧153,係藉由對於力賦予構件152L之彈簧掛架部152Ls而朝向箭頭F1方向施加力,來對於力賦予構件152L賦予朝向箭頭B3方向作移動的推壓力。
另外,係將連結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彈簧掛架部151Lg和力保持構件152L之彈簧掛架部152Ls的線,設為GS。將連結力賦予構件152L之彈簧掛架部152Ls與力賦予構件搖動軸HE的線,設為HS。線GS與線HE之間所成之角度θ3,係以力賦予構件152L之彈簧掛架部152Ls作為中心而將逆時針方向作為正,而以會滿足以下之數式(3)的方式來作設定。藉由此,力賦予構件152L,係以將力賦予構件搖動軸HE作為旋轉中心而朝向圖中箭頭BA方向作旋轉的方式而被作推壓。
Figure 02_image005
在本實施例中,分離保持構件151L與力賦予構件152L之安裝位置,係如同下述一般。如同圖29中所示一般,在搖動軸K之方向上,在非驅動側軸承127之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所被作配置之側(長邊方向外側)處係被配置有分離保持構件151L與力賦予構件152L。但是,作配置之位置係並不被限定於此,而亦可分別配置在非驅動側軸承127之顯像框體125側(長邊方向內側)處,又,係亦可包夾著非驅動側軸承127地而配置分離保持構件151L與力賦予構件152L。進而,分離保持構件151L與力賦予構件152L之配置順序係亦可作交換。
而,非驅動側軸承127,係藉由被固定於顯像框體125處,而形成顯像單元109。另外,在本實施例中之固定方法,係如同圖16中所示一般,藉由固定螺絲145和未圖示之接著劑而被作固定,但是,固定方法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亦可採用由加熱所致之熔著或者是使樹脂流入並凝固等的接合方式。
於此,圖32(a)、(b),係為將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和拉張彈簧153以及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一部分藉由部分剖面線CS來部分性地作了省略的剖面圖。圖32(a)、(b),係為了進行說明,而將圖31中之力賦予構件152L的力賦予構件搖動軸HE與分離保持部151L的周邊分別作了擴大。
力賦予構件152L,係藉由前述之拉張彈簧153之F1方向的推壓力,而使力賦予構件152L之第1限制面152Lv與非驅動側軸承127之第2支持部127e作接觸。又,如同圖32(b)中所示一般,力賦予構件152L之第1按壓面152Lq係與非驅動側軸承127之第1被按壓面127h作接觸並被作定位。將此位置稱作力賦予構件152L之收容位置(基準位置)。進而,分離保持構件151L係藉由拉張彈簧153之F2方向之推壓力而朝向分離保持構件搖動軸H周圍之箭頭B1方向作旋轉,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接觸面151Lp係與力賦予構件152L之第2按壓面152Lr相接觸,藉由此,而被作定位。將此位置稱作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分離保持位置(限制位置)。另外,在力賦予構件152L移動至了後述之突出位置處時,係能夠藉由使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第2被按壓面151Le與力賦予構件152L之第2按壓面152Lr作接觸一事,而位置於分離保持位置處。
進而,圖33,係為了進行說明,而成為將圖31中之分離保持部151L的周邊擴大並且將拉張彈簧153作了省略之圖。於此,針對當在具備有分離抵接機構150L之製程卡匣100被進行物流運送時,朝向圖33之箭頭JA方向而作了落下的情況作考慮。此時,分離保持構件151L係以分離保持搖動軸H作為中心,來藉由自身之重量而受到朝向箭頭B2方向旋轉之力。若是基於上述理由而開始朝向箭頭B2方向旋轉,則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自轉防止面151Ln係與力賦予構件152L之卡止面152Lu作抵接,分離保持構件151L係以對於箭頭B2方向之旋轉作抑制的方式而朝向圖中箭頭F4方向受到有力。藉由此,係能夠對於在進行物流運送時而分離保持構件151L朝向箭頭B2方向旋轉的情形作抑制,而能夠防止對於感光體滾筒104與顯像單元109之分離狀態造成損害的情況。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作為將分離保持構件151L朝向分離保持位置作推壓並且將力賦予構件152L朝向收容位置作推壓的推壓手段,雖係列舉有拉張彈簧153,但是,推壓手段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例如,係亦可將扭轉線圈彈簧、板彈簧等作為推壓手段來使用,而將力賦予構件152L朝向收容位置作推壓並將分離保持構件151L朝向分離保持位置作推壓。又,推壓手段之材質,係可為金屬或模具等,只要是具有彈性而能夠對於分離保持構件151L以及力賦予構件152L作推壓即可。
如同上述一般,具備有分離抵接機構150L之顯像單元109,係如同前述一般地,藉由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而被與滾筒保持單元108一體性地作結合(圖30之狀態)。如同圖16中所示一般,本實施例之非驅動側卡匣蓋117,係具備有抵接面117c。抵接面117c係為與搖動軸K相平行之面。進而,抵接面117c,係如同在圖16、圖30中所示一般,在使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被組裝於顯像單元109與滾筒保持單元108處時,與位置在分離保持位置處之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分離保持面151Lc相對向。
於此,製程卡匣100,係作為用以相對於感光體滾筒104而使顯像輥106作抵接的推壓構件,而具備有顯像加壓彈簧134。顯像加壓彈簧134,係被組裝於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之彈簧掛架部117e與非驅動側軸承127之彈簧掛架部127k之間。藉由顯像加壓彈簧134之推壓力,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分離保持面151Lc與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之抵接面117c係作接觸。而,係構成為:若是抵接面117cc與分離保持面151Lc作抵接,則顯像單元109之姿勢係以在顯像單元109所具有的顯像輥106與感光體滾筒104之間會相互作間隙P1之分離的狀態而被作定位。如此這般,將藉由分離保持構件151L而使顯像輥106從感光體滾筒104而作了間隙P1之分離的狀態,稱作顯像單元109之分離位置(退避位置)(參照圖35(a))。
於此,使用圖35,對於製程卡匣100之分離狀態與抵接狀態作詳細說明。圖35,係為對於製程卡匣100被裝著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內部的狀態而從非驅動側來作了觀察之側面圖。圖35(a),係展示有顯像單元109相對於感光體滾筒104而作了分離的狀態。圖35(b),係展示有顯像單元109相對於感光體滾筒104而作了抵接的狀態。
首先,在分離保持構件151L為位置於分離保持位置而顯像單元109為位置於分離位置處的狀態下,將力賦予構件152L之被推入部152Le朝向箭頭ZA方向作推入。藉由此,力賦予構件152L之突出部152Lh係從製程卡匣100而突出(圖34(a)之狀態)。將此位置稱作力賦予構件152L之突出位置。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第2被按壓面151Le,係如同前述一般地藉由拉張彈簧153而與力賦予構件152L之第2按壓面152Lr作抵接。因此,若是將第2力承受部152Ln朝向箭頭W42方向作按壓,則力賦予構件152L係以力賦予構件搖動軸HE作為中心而朝向箭頭BD方向旋轉,並使分離保持構件151L朝向箭頭B5方向旋轉。若是分離保持構件151L朝向箭頭B5方向旋轉,則分離保持面151Lc係從抵接面117c而分離,顯像單元109係成為能夠從分離位置起而以搖動軸K作為中心來朝向箭頭V2方向旋轉。
亦即是,顯像單元109係從分離位置起朝向V2方向旋轉,顯像單元109所具有的顯像輥106係與感光體滾筒104相抵接。於此,將顯像輥106與感光體滾筒104相抵接時的顯像單元109之位置,稱作抵接位置(顯像位置)(圖34(b)之狀態)。另外,將使此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分離保持面151Lc與抵接面117c相互分離之位置,稱作分離解除位置(容許位置)。當顯像單元109為位置於抵接位置處時,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第2限制面151Lk係與驅動側卡匣蓋116之第2限制面117d相抵接,藉由此,分離保持構件151L係被維持於分離解除位置處。
又,本實施例之非驅動側軸承127,係具備有身為與搖動軸K相正交之面的第1被按壓面127h。由於非驅動側軸承127係被固定於顯像單元109處,因此,在顯像單元109為位置於抵接位置處的狀態下,係將力賦予構件152L之第1力承受部152Lk朝向箭頭41方向作按壓。如此一來,第1按壓面152Lq係與第1被按壓面127h相抵接,藉由此,顯像單元109係以搖動軸K作為中心地來朝向箭頭V1方向作旋轉,並移動至分離位置處(圖34(a)之狀態)。於此,將當顯像單元109從抵接位置而移動至分離位置處時的第1被按壓面127h所移動之方向,在圖34(a)、(b)中以箭頭W41來作標示。又,箭頭W41之相反方向係為箭頭W42,箭頭W41與箭頭W42係身為略水平方向(X1、X2方向)。如同上述一般,被組裝於顯像單元109處之力賦予構件152L所具有的第2力承受面152Lp,係在此箭頭W41方向上,而位置於非驅動側軸承127之第1被按壓面127h的上游側處。進而,第1被按壓面127h與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第2力承受面151Le,係被配置於在W1、W2方向上而至少一部分會相互重疊的位置處。
接下來,針對分離抵接機構150L之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內的動作進行說明。 [製程卡匣之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裝著]
接著,使用圖35和圖36,對於在製程卡匣100被裝著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處時的製程卡匣100之分離抵接機構150R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顯像分離控制單元196之間的卡合動作作說明。另外,此些之圖,係為了進行說明,而身為將顯像蓋構件128之一部分與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之一部分分別藉由部分剖面線CS來部分性地作了省略的剖面圖。圖35,係為對於在製程卡匣100被裝著於畫像形成裝置M之未圖示之卡匣托架171處並且卡匣托架171被插入至了第1裝著位置處時的從驅動側來對於製程卡匣100作了觀察之圖。在此圖中,係將製程卡匣100和卡匣按壓單元121以及分離控制構件196L以外的部分作省略。
如同先前所作了說明一般,本實施例之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係如同前述一般,對應於各製程卡匣100而具備有分離控制構件196L。分離控制構件196L,係當製程卡匣100為位置在第1內側位置以及第2內側位置處時,被配置在較分離保持構件151L而更靠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下面側處。分離控制構件196L,係朝向製程卡匣100而突出,並具備有隔著空間196Rd而相互對向的第1力賦予面196La和第2力賦予面196Lb。第1力賦予面196Ra和第2力賦予面196Rb,係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下面側處,經由連結部196Rc而被作連結。又,分離控制構件196R,係以轉動中心196Re作為中心,而被可自由旋轉地支持於控制板金197處。分離構件196R,係藉由推壓彈簧而被恆常朝向E1方向作推壓。又,控制板金197係構成為能夠藉由未圖示之控制機構來朝向W41、W42方向作移動,藉由此,分離控制構件196R係構成為能夠朝向W41、W42方向作移動。
如同前述一般,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前門11從開狀態而變遷為閉狀態」一事相互連動,卡匣按壓單元121係朝向箭頭ZA方向而降下,第1力賦予部121a係與力賦予構件152L之被推入面152Lf作抵接。之後,若是卡匣按壓單元121一直降下至身為第2裝著位置之特定位置處,則力賦予構件152L之突出部152Lh係朝向朝製程卡匣100之Z2方向下方而突出的突出位置作移動(圖36之狀態)。若是此動作結束,則如同圖36中所示一般,在分離控制構件196L之第1力賦予面196La與力賦予構件152L之第1力承受面152Lp之間係被形成有間隙T4,在第2力賦予面196Lb與第2力承受面152Lp之間係被形成有間隙T3。並且,係位置於對於力賦予構件152L而分離控制構件196L並不會作用的第2裝著位置處。另外,係將分離控制構件196L之此一位置,稱作歸航(home)位置。此時,力賦予構件152L之第1力承受面152Lp與分離控制構件196L之第1力賦予面196La,係以在W1、W2方向上而一部分會相互重疊的方式而被作配置。同樣的,力賦予構件152L之第2力承受面152Lp與分離控制構件196L之第2力賦予面196Lb,係以在W1、W2方向上而一部分會相互重疊的方式而被作配置。 [顯像單元之抵接動作]
接著,針對由分離抵接機構150L所致之使感光體滾筒104與顯像輥106作抵接的動作,使用圖36~圖38來作詳細說明。另外,此些之圖,係為了進行說明,而身為將顯像蓋構件128之一部分和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之一部分以及非驅動側軸承127之一部分分別藉由部分剖面線CS來部分性地作了省略的剖面圖。
如同先前所作了說明一般,顯像輸入耦合構件32係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而在圖24之箭頭V2方向上受到驅動力,顯像輥106係旋轉。亦即是,具備有顯像輸入耦合構件32之顯像單元109,係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而以搖動軸K作為中心地來受到箭頭V2方向之轉矩。進而,顯像單元109,係藉由由前述之顯像加壓彈簧134所致之推壓力,而亦朝向箭頭V2方向而受到有推壓力。
如同圖36中所示一般,在顯像單元109為位置於分離位置處而分離保持構件151L為位置於分離保持位置處時,顯像單元109係受到此轉矩以及由顯像加壓彈簧134所致之推壓力。就算於此情況,亦同樣的,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分離保持面151Lc係與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之抵接面117c作抵接,顯像單元109之姿勢係被維持於分離位置處(圖36之狀態)。
本實施例之分離控制構件196L,係構成為能夠從歸航位置起而朝向圖36之箭頭W41方向作移動。若是分離控制構件196L朝向W41方向移動,則分離控制構件196L之第2力賦予面196Lb與力賦予構件152L之第2力承受面152Lp係相抵接,力賦予構件152L係以力賦予構件搖動軸HD作為旋轉中心而朝向BD方向旋轉。進而,伴隨著力賦予構件152L之旋轉,力賦予構件152L之第2按壓面152Lr係一面與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第2被按壓面151Le作抵接,一面使分離保持構件151L朝向B5方向作旋轉。之後,分離保持構件151L,係藉由力賦予構件152L而一直被旋轉至使分離保持面151Lc與抵接面117c相互分離的分離解除位置處。於此,將圖37中所示之使分離保持構件151L一直移動至分離解除位置處的分離控制構件196L之位置,稱作第一位置。
如此這般,藉由分離控制構件196L,分離保持構件151L係移動至分離解除位置處。如此一來,顯像單元109係藉由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所受到的轉矩以及顯像加壓彈簧134之推壓力,而朝向V2方向旋轉,並一直移動至使顯像輥106與感光體滾筒104作抵接的抵接位置處(圖37之狀態)。此時,藉由拉張彈簧153而被朝向箭頭B4方向作推壓的分離保持構件151L,係藉由使第2被限制面151Lk與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之第2限制面117d作抵接,而被維持於分離解除位置處。之後,分離控制構件196L係朝向W42方向移動並回到歸航位置處。此時,力賦予構件152L係藉由拉張彈簧153而朝向BC方向作旋轉,並變遷至使力賦予構件152L之第1按壓面152Lq與非驅動側軸承127之第1被按壓面127h作了抵接的狀態(圖38之狀態)。藉由此,前述之間隙T3和T4係再度被形成,並位置於對於力賦予構件152L而分離控制構件196L並不會作用的位置處。另外,從圖37之狀態起而至圖38之狀態的變遷,係並不間隔有時間地而被進行。另外,圖38之分離控制構件196L之位置,係與圖36之狀態相同。
如同上述一般,在本實施例之構成中,藉由使分離控制構件196L從歸航位置起而移動至第一位置處,係能夠使力賦予構件152L旋轉並使分離保持構件151L從分離保持位置起而移動至分離解除位置處。藉由此,顯像單元109係成為能夠從分離位置而一直移動至顯像輥9與感光體滾筒104相互作抵接的抵接位置處。 [顯像單元之分離動作]
接著,針對顯像單元109的從抵接位置而移動至分離位置的動作,使用圖38和圖39來作詳細說明。另外,圖39,係為了進行說明,而身為將顯像蓋構件128之一部分和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之一部分以及非驅動側軸承127之一部分分別藉由部分剖面線CS來部分性地作了省略的剖面圖。
本實施例中之分離控制構件196L,係構成為能夠從歸航位置起而朝向圖38之箭頭W42方向作移動。若是分離控制構件196L朝向W42方向移動,則第1力賦予面196Lb與力賦予構件152L之第1力承受面152Lm係相抵接,力賦予構件152L係以力賦予構件搖動軸HD作為中心而朝向箭頭BC方向旋轉。而,藉由力賦予構件152L之第1按壓面152Lq與非驅動側軸承127之第1被按壓面127h作抵接一事,顯像單元109係從抵接位置而以搖動軸K作為中心來朝向箭頭V1方向旋轉(圖39之狀態)。另外,此時,力賦予構件152L之被推入面152Lf係成為圓弧形狀,但是,此圓弧之中心係以會與搖動軸K相互一致的方式而被作配置。藉由此,當顯像單元109從抵接位置而朝向分離位置作移動時,力賦予構件152L之被推入面152Lf之從卡匣按壓單元121所受到的力係朝向搖動軸K方向。因此,係能夠以不會對於顯像單元109之朝向箭頭V1方向之旋轉造成妨礙的方式來使其動作。分離保持構件151L,係使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第2被限制面151Lk與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之第2限制面117d相互分離,分離保持構件151L係藉由拉張彈簧153之推壓力而朝向箭頭B4方向作旋轉。藉由此,分離保持構件151L係進行旋轉,直到第2被按壓面151Le與力賦予構件152L之第2按壓面152LR作抵接為止,並藉由作抵接,而移行至分離保持位置處。顯像單元109,係藉由分離控制構件196L而從抵接位置起朝向分離位置方向移動,當分離保持構件151L為位置於分離保持位置處時,如同圖39中所示一般,在分離保持面151Lc與抵接面117c之間係被形成有間隙T5。於此,將「成為能夠使顯像單元109從抵接位置起朝向分離位置方向作旋轉並使分離保持構件151移動至分離保持位置處」的位置,稱作分離控制構件196L之第二位置。
之後,分離控制構件196L係朝向箭頭W41方向移動並從第二位置而回到歸航位置處。如此一來,在分離保持構件151L為被維持於分離保持位置處的狀態下,顯像單元109係藉由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所受到的轉矩和顯像加壓彈簧134之推壓力而朝向箭頭V2方向旋轉,分離保持面151Lc與抵接面117c係作抵接。亦即是,顯像單元109係成為藉由分離保持構件151L而維持為分離位置的狀態,顯像輥106與感光體滾筒104係成為分離有間隙P1之狀態(圖36以及圖34(a)之狀態)。另外,藉由此,前述之間隙T3和T4係再度被形成,並位置於對於力賦予構件152L而分離控制構件196L並不會作用的位置處(圖36之狀態)。另外,從圖39之狀態起而至圖36之狀態的變遷,係並不間隔有時間地而被進行。
如同上述一般,在本實施例之構成中,藉由使分離控制構件196L從歸航位置起而移動至第二位置處,分離保持構件151L係從分離解除位置起而移動至分離保持位置處。而,藉由分離控制構件196L從第二位置而回到歸航位置處一事,顯像單元109係成為藉由分離保持構件151L而將分離位置作維持的狀態。
至此為止,雖係針對製程卡匣100之位置於驅動側處的分離機構之動作與位置於非驅動側處的分離機構之動作而分別進行了說明,但是,在本實施例中,此些係相互連動地而動作。亦即是,在藉由分離保持構件R而使顯像單元109位置於分離位置處時,係與藉由分離保持構件L而使顯像單元109位置於分離位置處一事略同時地發生,又,在抵接位置處亦為相同。具體而言,在圖23~圖27和圖35~圖39中所說明了的分離控制構件121R以及分離控制構件121L之移動,係藉由未圖示之連結機構而一體性地移動。藉由此,位置於驅動側處之分離保持構件151R的位置於分離保持位置處的時序與位置於非驅動側處之分離保持構件151L的位置於分離保持位置處的時序、以及分離保持構件151R的位置於分離解除位置處的時序與分離保持構件151L的位置於分離解除位置處的時序,係分別為略同時。另外,此些之時序,雖然係亦可在驅動側與非驅動側處而有所偏移,但是,為了將從使用者開始印刷作業起直到印刷物被排出為止的時間縮短,較理想,係至少使位置於分離解除位置處的時序成為同時。另外,在本實施例中,雖係構成為分離保持構件151R與分離保持構件151L之分離保持構件搖動軸H係為同軸,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只要是如同上述一般地而使位置於分離解除位置處之時序成為略同時即可。同樣的,力賦予構件152R之力賦予構件搖動軸HC與力賦予構件152L之力賦予構件搖動軸HE,雖係身為並未相互一致之軸,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只要是如同上述一般地而使位置於分離解除位置處之時序成為略同時即可。
如同上述一般,在驅動側與非驅動側處,係具備有相同的分離抵接機構,該些係略同時地動作。藉由此,就算是在製程卡匣100於長邊方向上而發生扭轉或變形的情況時,也能夠將感光體滾筒104與顯像輥109之間的分離量藉由長邊方向之兩端部來作控制。故而,係能夠在長邊方向上而對於分離量之參差作抑制。
又,若依據本實施例,則藉由使分離控制構件196R(L)在歸航位置、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之間而朝一方向(箭頭W41、W42方向)作移動,係能夠對於顯像輥106與感光體滾筒104之抵接狀態和分離狀態作控制。故而,係僅在進行畫像形成時而使顯像輥106與感光體滾筒104作抵接,當並不進行畫像形成時係能夠維持使顯像輥4從感光體滾筒104而作了分離的狀態。故而,就算是在並不進行畫像形成之狀態下而作長期間的放置,也不會有顯像輥106與感光體滾筒104發生變形的情況,而能夠進行安定的畫像形成。
又,若依據本實施例,則作用於分離保持構件151R(L)處並使其進行旋轉移動的力賦予構件152R(L),係能夠藉由拉張彈簧153等之推壓力而位置於收容位置處。因此,當製程卡匣100為存在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外時,係並不會有從製程卡匣100之最外形而突出的情形,而能夠作為製程卡匣100單體來實現小型化。
又,同樣的,力賦予構件152R(L),係能夠藉由拉張彈簧153等之推壓力而位置於收容位置處。因此,在將製程卡匣100裝著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處時,係能夠將製程卡匣100僅藉由一方向的移動來完成裝著。因此,係並不需要使製程卡匣100(托架171)於上下方向作移動。故而,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處係並不需要具有多餘的空間,而能夠實現本體之小型化。
又,若依據本實施例,則當分離控制構件196R(L)為位置於歸航位置處時,在分離控制構件196R(L)處係並不會從製程卡匣100而被施加負荷。因此,係能夠將對於分離控制構件196R(L)或者是對於用以使分離控制構件196R(L)動作的機構而言所需之剛性縮小,而能夠達成小型化。又,由於對於用以使分離控制構件196R(L)動作的機構之滑動部的負荷亦變小,因此係能夠對於滑動部的磨耗或噪音的發生作抑制。
進而,若依據本實施例,則顯像單元109係能夠僅藉由製程卡匣100所具有的分離保持構件151R(L)來維持分離位置。因此,藉由將會對於顯像輥106與感光體滾筒104之分離量造成偏差的零件之數量減少一事,係能夠將零件之公差縮小,而能夠將分離量抑制為最小限度。由於係能夠將分離量減少,因此,在將製程卡匣100配置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內時,使顯像單元109在抵接位置以及分離位置處移動時的顯像單元109之存在區域係變小,藉由此,係能夠實現畫像形成裝置之小型化。又,由於進而能夠將在抵接位置以及分離位置處而移動的顯像單元109之顯像劑收容部29之空間增大,因此係能夠將小型化且大容量的製程卡匣100配置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中。
進而,若依據本實施例,則同樣的,力賦予構件152R(L),在製程卡匣100之裝著時係能夠位置於收容位置處,並且顯像單元109係能夠僅藉由製程卡匣100所具有的分離保持構件151R(L)而維持為分離位置。因此,在將製程卡匣100裝著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處時,係能夠將製程卡匣100僅藉由一方向的移動來完成裝著。因此,係並不需要使製程卡匣100(托架171)於上下方向作移動。故而,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處係並不需要具有多餘的空間,而能夠實現本體之小型化。又,由於係能夠將分離量減少,因此,在將製程卡匣100配置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內時,使顯像單元109在抵接位置以及分離位置處移動時的顯像單元109之存在區域係變小,藉由此,係能夠實現畫像形成裝置之小型化。又,由於進而能夠將在抵接位置以及分離位置處而移動的顯像單元109之顯像劑收容部29之空間增大,因此係能夠將小型化且大容量的製程卡匣100配置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中。 [分離抵接機構之詳細配置]
接著,針對在本實施例中之分離抵接機構R、L的配置,使用圖40、圖41來作詳細說明。
圖40,係為沿著顯像單元109之搖動軸K(感光體滾筒軸線方向)來從驅動側而對於製程卡匣100作了觀察的分離保持構件151R周邊之擴大圖。進而,此圖,係為了進行說明,而身為將顯像蓋構件128之一部分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之一部分藉由部分剖面線CS來部分性地作了省略的剖面圖。圖41,係為沿著顯像單元109之搖動軸K(沿著感光體滾筒軸線方向之軸線)來從非驅動側而對於製程卡匣100作了觀察的分離保持構件151R周邊之擴大圖。進而,此圖,係為了進行說明,而身為將顯像蓋構件128之一部分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之一部分藉由部分剖面線CS來部分性地作了省略的剖面圖。另外,關於後續所說明的分離保持構件以及力賦予構件之配置,除了於後所詳細作說明的部分之外,由於係並不存在驅動側與非驅動側之區別地而在兩者均為共通,因此,係僅進行驅動側之說明,關於非驅動側,亦為相同。
如同圖40中所示一般,將通過感光體滾筒104之旋轉中心設為點M1,將顯像輥106之旋轉中心設為點M2,並將通過點M1與點M2的直線設為線N。又,係將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分離保持面151Rc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之抵接面116c之間的接觸區域設為M3,並將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第2被按壓面151Re與力賦予構件152R之第2按壓面152Rr之間的接觸區域設為M4。進而,係將顯像單元109之搖動軸K與點M2之間的距離設為距離e1,並將搖動軸K與區域M3之間的距離設為距離e2,並且將搖動軸K與點M4之間的距離設為距離e3。
在本實施例構成中,當顯像單元109為位置於分離位置並且力賦予構件152R(L)為位置於突出位置處時,係成為以下之位置關係。亦即是,在沿著圖40中所示之搖動軸K之軸線方向(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來作了觀察時,分離保持構件151R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之接觸區域M3之至少一部分,係包夾著通過感光體滾筒104之中心與顯像輥106之中心的線N地,而被配置在與顯像耦合構件32之中心(搖動軸K)所被作配置的區域相反側之區域處。亦即是,分離保持構件151R之分離保持面151Rc,係以會使距離e2成為較距離e1更長的方式而被作配置。
藉由如此這般地而配置分離保持構件151R和分離保持面151Rc,當分離保持面151Rc之位置起因於零件之公差等而有所偏差時,係能夠將顯像單元109之分離位置的姿勢之偏差抑制為小。亦即是,係能夠相對於顯像輥106與感光體滾筒104之分離量(間隙)P1(參照圖42(a))而將分離保持面151Rc之偏差的影響盡可能縮小,而能夠以良好精確度來使顯像輥106與感光體滾筒104分離。又,在顯像單元109之分離時,係並不需要具有多餘的進行退避之空間,而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小型化有所助益。
又,身為力賦予構件152R(L)之力承受部的第1力承受部152Rk(Lk)與第2力承受部152Rn(Ln),係包夾著線N之延長線地而被配置在與顯像耦合構件32之旋轉中心相反側處。
如同至今為止所作了說明一般,力承受部152Rk(Lk)、152Rn(Ln)係被配置在長邊方向端部處。又,在長邊方向端部處,係如同圖15(圖16)中所示一般,被配置有身為顯像單元109之支持部的圓筒部128b(127a)。故而,藉由將力承受部152Rk(Lk)、152Rn(Ln)配置在與顯像單元109之圓筒部128b(127a)(亦即是,搖動軸K)和線N相反側之位置處,係能夠有效率地配置功能部。亦即是,係對於製程卡匣100、畫像形成裝置M之小型化有所助益。
進而,力承受部152Rk、152Rn係被配置在長邊方向驅動側端部處。又,在長邊方向驅動側端部處,如同圖15中所示一般,係被設置有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而接受驅動並驅動顯像輥106的顯像驅動輸入齒輪132。如同圖40中所示一般,力賦予構件152Rk、152Rn,係包夾著線N之延長線,而被配置在與以虛線所標示的顯像驅動輸入齒輪132(顯像耦合部132a)之旋轉中心K相反側處。藉由此配置,係能夠有效率地配置功能部。亦即是,係對於製程卡匣100、畫像形成裝置M之小型化有所助益。
進而,分離保持構件151R與力賦予構件152R之間之接觸部,係以會使距離e3成為較距離e1更長的方式而被作配置。藉由此,係能夠以更輕的力來使分離保持構件151R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作接觸。亦即是,係成為能夠安定地進行顯像輥106與感光體滾筒104之分離。 [對於感光體滾筒之驅動傳導機構的詳細說明]
針對用以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來將驅動力傳導至卡匣100之滾筒單元103(參照圖1(a))處並使滾筒單元103驅動(旋轉)的構成作說明。
在圖1、圖13、圖55~圖58中所示之滾筒單元103,係身為具備有感光體滾筒和滾筒耦合構件(卡匣側耦合構件、耦合構件)143、滾筒凸緣142(參照圖13)之單元。滾筒單元103係作為卡匣100之一部分而能夠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作裝卸。滾筒單元103,係構成為能夠藉由被裝著於裝置本體處,而與被設置在裝置本體處之驅動傳導單元203(參照43、44,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作連接。滾筒單元103,在畫像形成時,係朝向箭頭A方向旋轉(參照圖1、圖55~圖57)。在本實施例中,在對於滾筒單元103之驅動側(滾筒耦合構件143所存在之側)作了觀察時,亦即是在沿著箭頭M1B方向來對於滾筒單元103作了觀察時,滾筒單元103之旋轉方向係相當於順時針方向(參照圖1)。換言之,在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43之正面作了觀察時,滾筒耦合構件143之旋轉方向A係相當於順時針方向。
若是使用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之移動來對於滾筒單元(滾筒耦合構件143與感光體滾筒104)之旋轉方向A作說明,則係成為如同下述一般(參照圖2、圖3)。另外,在圖2、圖3中,與圖1相異,由於係從非驅動側來對於卡匣作觀察,因此,滾筒單元103之旋轉方向A係身為逆時針方向。
如同圖3中所示一般,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係在卡匣之內部而於帶電輥105之近旁之位置(與帶電輥接觸之位置之周圍)處被帶電。之後,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係移動至接收雷射光U之位置處,在表面上係被形成有靜電潛像。進而,之後,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係移動至顯像輥106之近旁之位置(在本實施例中係為與顯像輥相接觸之位置)處,被形成於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上的潛像係作為碳粉像而被顯像。之後,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係移動至卡匣之下方且會露出於卡匣之殼體之外部的位置處。如此一來,如同圖2中所示一般,從卡匣之殼體而有所露出的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係與被設置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處之中間轉印皮帶12a相接觸。其結果,碳粉像係被從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而轉印至轉印皮帶12a處。之後,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係再度回到卡匣之內部並移動至帶電輥105之近旁之位置處。
總結而言,若是耦合構件143接受驅動力而感光體滾筒104進行旋轉,則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係從接近於帶電輥105之位置起而移動至接近於顯像輥106之位置處。之後,感光體滾筒104之表面,係露出於卡匣之殼體之外部,之後,回到卡匣之殼體之內部,並再度接近帶電輥105。
如同上述一般,本實施例之卡匣100,係並不具備有用以與感光體滾筒104相接觸並將感光體滾筒104表面之碳粉去除的清潔手段(參照圖3)。因此,為了在卡匣100之內部而使滾筒單元103(感光體滾筒104)作旋轉所需要的轉矩係為較小。在此種構成的情況時,滾筒單元103在驅動時係容易受到從周圍而來之影響,其結果,滾筒單元103係會有受到從外部而來之影響並造成其之旋轉速度變得不安定的可能性。例如,在本實施例中,顯像輥106和帶電輥105、轉印皮帶12a係會對於感光體滾筒104作接觸。若是此些與感光體滾筒104之間所產生之摩擦力的大小發生有變動等,則係會有導致滾筒單元103之速度發生變動的可能性。
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在被設置於裝置本體處之驅動傳導單元203(參照圖43)之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使卡匣之滾筒單元103(感光體滾筒104)作旋轉時,係構成為成為需要一定以上的轉矩。其結果,滾筒單元103之旋轉,係相對性而言成為難以受到從外部而來之影響,其之旋轉速度係為安定。
首先,針對製程卡匣100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使用圖1(a)來作說明。圖1(a),係為滾筒耦合構件之立體圖。
本實施例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係為藉由聚甲醛樹脂之射出成形所製造者。在材料中,係亦可使用聚碳酸酯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樹脂等之樹脂材料、或者是在此些之中調配有玻璃纖維、碳纖維等的樹脂材料。或者是,係亦可採用鋁、鐵、不鏽鋼等之金屬材料,並使用壓鑄、切削等之加工方法。
接著,針對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形狀,使用圖1、圖55~圖58來作說明。
在關連於以下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之說明中,係將沿著軸線方向而從感光體滾筒104來朝向驅動傳導單元230(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方向(箭頭M1A之朝向),稱作在軸線方向上之外側方向(外側)。又,係將與外側方向相反之方向(箭頭M1B之朝向),稱作在軸線方向上之內側方向。
換言之,在滾筒耦合構件上,所謂軸線方向之外側(MIA方向),係身為從感光體滾筒104之非驅動側之端部104b起而朝向驅動側之端部104a之方向(在圖80中之左方向)。或者是,所謂軸線方向之外側(MIA方向),係身為在圖14中,從卡匣100之非驅動側卡匣蓋117起而朝向驅動側卡匣蓋116之方向。
所謂軸線方向之內側(MIB方向),係身為從感光體滾筒104之驅動側之端部104a起而朝向非驅動側之端部104b之方向(在圖80中之右方向)。或者是,所謂軸線方向之內側(MIB方向),係身為在圖14中,從卡匣100之驅動側卡匣蓋116起而朝向非驅動側卡匣蓋117之方向。
如同圖1(b)中所示一般,滾筒耦合構件143,係被安裝在感光體滾筒104之長邊方向其中一端(驅動側端部)處。如同先前所作了說明一般,圖1中所示之軸部143j,係藉由支持感光體滾筒單元103之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參照圖15)而被可旋轉地作支持。滾筒單元103,在感光體滾筒表面之潛像被作顯像之畫像形成時,係構成為朝向特定之旋轉方向(箭頭A方向)旋轉。
滾筒耦合構件143,係構成為從裝置本體之本體驅動傳導單元203而接受用以使感光體滾筒104旋轉之驅動力,並且也一併接受用以對於感光體滾筒104之旋轉賦予負荷的煞車力。
滾筒耦合構件143,係從軸部143j之端部之面起而使突起朝向軸線方向之外側突出(參照圖1、圖52~圖57)。此突起,係具備有作為從驅動傳導單元203而接受驅動力的第1側面(第1側部)之驅動力承受部143b。又,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前述突起,係具備有作為從驅動傳導單元203而接受煞車力的第2側面(第2側部)之煞車力承受部143c。
驅動力承受部143b,係身為在滾筒單元之旋轉方向A上而面向上游側之側面(側部)。又,煞車力承受部143c,係身為在旋轉方向A上而面向下游側之側面(側部)。
換言之,驅動力承受部143b與煞車力承受部143c之其中一方,係面向滾筒單元之圓周方向之其中一側,另外一方,係面向圓周方向之另外一側。亦即是,驅動力承受部143b與煞車力承受部143c,係身為在旋轉方向或圓周方向上而相互面向相反側之側面(側部)。
進而,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前述突起,係具備有作為頂面(上面、上側部、上部)之螺旋狀斜面(傾斜部、slope)143d。斜面(頂面)143d,係身為面向軸線方向上之外側方向(箭頭MA1方向)的部分。亦即是,斜面143d,係身為面向與滾筒單元之非驅動側之端部(亦即是滾筒凸緣142(圖13)所被作配置之側之端部)相反側的部分。換言之,耦合構件143之螺旋狀斜面(頂面)143d,係身為面向與感光體滾筒104所位置之側相反側的部分。
螺旋狀斜面143d,係以隨著朝向旋轉方向之上游側(箭頭A方向之上游側)而朝向軸線方向之外側方向(箭頭MA1方向)的方式來作傾斜。亦即是,斜面143d,係隨著朝向旋轉方向之上游側而朝向從滾筒單元103之非驅動側遠離的方向來移動。換言之,斜面143d,係以隨著朝向旋轉方向之上游側而從感光體滾筒遠離的方式來傾斜。
又換言之,螺旋狀斜面143d,係以隨著從旋轉方向之上游朝向下游地而朝向滾筒單元103和卡匣之非驅動側之端部接近的方式來作延伸。更換言之,若是沿著軸線方向來對於從卡匣之非驅動側之端部起而至螺旋狀斜面143d之距離作測定,則該距離係隨著朝向旋轉方向之下游而變短。
螺旋狀斜面143d,係在滾筒單元之旋轉方向上,具備有被包夾於驅動力承受部143b與煞車力承受部143c之間之下游側之部分(下游側頂面、下游側斜面、下游側傾斜部、下游導引構件)143d1。又,斜面143d,係具備有上游側之部分(上游側頂面、上游側斜面、上游側傾斜部、上游導引構件)143d2。螺旋狀斜面143d之上游側部分143d2,係相對於驅動力承受部143b和螺旋狀斜面143d之下游側部分143d1而位置於旋轉方向之上游處(參照圖55~58)。
又,在沿著滾筒單元之旋轉方向來對於斜面143d之長度作了測定時,上游側斜面143d2之長度係較下游側斜面143d1之長度而更大。
斜面143d之上游側之部分(上游側斜面)143d2,係在徑方向上而被配置於較驅動力承受部143b而更內側(接近軸線L之側)處。亦即是,相較於驅動力承受部143b,斜面143d之上游側之部分(上游側頂面、上游側斜面)143d2係被配置在更為靠近軸線L(圖1(a))處。軸線L(圖1(a)),係身為會成為耦合構件143和感光體滾筒104之旋轉中心的軸線(旋轉軸線)。
進而,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前述突起,係被設置有用以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定位轂(定位部)180i相卡合並將相互之軸作定位的作為開口部之圓孔部143a。圓孔部143a,係身為「與滾筒耦合構件143之軸線L相正交之剖面的形狀為圓形」之開口,並沿著軸線L而被作配置。
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前述突起,係具備有沿著軸線L(參照圖1(a))而被形成的軸部143p(參照圖1),在該軸部143p之內部係被形成有圓孔部143a。軸部143p係身為用以形成圓孔部143a之軸部。
軸部143p,圓孔143a係被配置在軸線L上。藉由被形成有圓孔部143a,從滾筒單元之旋轉軸線L(參照圖1(a))起直到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內面為止之間,係被設為被作了開放之空間。另外,軸部143p之徑係較前述之軸部143j而更小。
上述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係相對於軸線L(參照圖1(a))而為對稱形狀(軸對稱形狀)。驅動力承受部143b、煞車力承受部143c、螺旋狀斜面143d,係以在周方向上分離180°的方式而分別被配置在2個場所處,並分別形成有第1耦合部143r、第2耦合部143s(參照圖58)。
各耦合部,係各具有1個的驅動力承受部143b、煞車力承受部143c、螺旋狀斜面143d,第1耦合部143r與第2耦合部143s係相對於軸線而被配置在相對稱之位置處。
驅動力承受部143b、煞車力承受部143c、螺旋狀斜面143d,係被配置在前述之圓孔部143a和軸部143p之周圍處。驅動力承受部143b、煞車力承受部143c、螺旋狀斜面143d,係相對於滾筒單元之軸線L而位置在較圓孔部143a和軸部143p而更遠之位置處。
接著,使用圖43、圖44、圖59,針對被設置在裝置本體側處之本體側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構成作說明。驅動傳導單元203,係身為與滾筒耦合構件143相連結(卡合)並用以使滾筒耦合構件143作旋轉驅動之單元。
圖43,係為本體側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分解立體圖。圖59,係為將圖43中所示之一部分作了擴大的立體圖。圖44,係為本體側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剖面圖。
驅動齒輪201,係被可旋轉地支持於被固定在裝置本體170之框架(未圖示)處之支持軸202處,並從未圖示之馬達而被傳導有驅動力並進行旋轉。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係具備有圓筒部180c、和被設置於其之端部處的凸緣部180a,凸緣係與驅動齒輪201之嵌合部201a相嵌合並被作支持。又,在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處,係從凸緣部180a而設置有旋轉擋止部180b,並與驅動齒輪201之旋轉擋止部201b相接觸而接受旋轉時之驅動力。驅動傳導單元203,係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圓筒部180c之內部具備有複數之零件。
被配置在圓筒部180c之內部的零件,係為下述之零件。係存在有:被支持軸202所支持並且被作旋轉擋止之煞車構件206、被與煞車構件206作連結並傳導煞車力之煞車傳導構件207、與滾筒耦合構件143之煞車力承受面143c相卡合之第1以及第2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以及沿著軸線M1而被作配置並產生朝向軸線M1之方向(軸線方向)的推壓力之煞車卡合彈簧211及卡合部驅動耦合彈簧210。另外,軸線M1,係身為本體側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旋轉軸線。
針對被配置在本體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內部的零件之各者之形狀作說明。
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係由圓筒部204d和凸緣部204a、和與以爪狀而突出之滾筒耦合構件143相卡合的耦合構件卡合部204b所形成。在圓筒部之一部分處,係存在有與後述之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旋轉擋止凸部208c相卡合的旋轉擋止凹部204c。
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被設置有凸緣部208a、和與以爪狀而突出之滾筒耦合構件143相卡合的耦合構件卡合部208b、以及與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之旋轉擋止凹部204c相卡合之旋轉擋止凸部208c。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由於係相對於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而使旋轉被作擋止,因此,第1、第2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一體性地旋轉。又,第1以及第2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以亦在軸線方向上而一體性地移動的方式,而被作連結。
故而,係會有將第1以及第2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總稱性地來單純稱作煞車卡合構件(204,2087)的情況。
另外,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係身為在徑方向上而被配置於外側處的外側煞車卡合構件,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身為在徑方向上而被配置於內側處的內側煞車卡合構件。
煞車傳導構件207,係由凸緣部207a與軸部207b所成。在凸緣部207a處,係被設置有與被設置在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之凸緣部204a處的凸部204e相卡合之突起207e。煞車傳導構件207,係使其之凸緣部207a,被配置在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之凸緣部204a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凸緣部208a之間,並在軸線方向上具有搖晃餘裕(間隙)G地而被作包夾(圖44)。在軸線方向M1A上,當煞車傳導構件207係相對於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而位置在使突起207e(參照圖43、圖59)與凸部207e相卡合之位置處的情況時,煞車傳導構件207與第1、第2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一體性地旋轉。另一方面,在軸線方向上,當煞車傳導構件207係相對於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而位置在並不使突起207e與凸部204e相卡合之位置處的情況時,煞車傳導構件207,係並不對於第1、第2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旋轉作限制。第1、第2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相對於煞車傳導構件207而可自由旋轉。軸部207b,其剖面係為非圓形,並構成為與後述之煞車構件206之卡合孔206c相卡合而使煞車傳導構件207與煞車構件206一體性地旋轉。
煞車構件206,係被二分割為固定側206a與旋轉側206b,但是,在軸線方向上係藉由未圖示之防脫落部而被一體化。固定側206a,係被支持軸202所支持,並且軸周圍之旋轉亦係被固定。另一方面,旋轉側206b係可在支持軸202周圍而旋轉,但是係一面從固定側206a受到旋轉方向之煞車力(負荷)一面進行旋轉。煞車力之產生方法,係可適宜選擇摩擦、黏性等。
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如同上述一般地經由煞車傳導構件207而與煞車構件206作連結。因此,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旋轉轉矩,係藉由煞車構件206所產生之負荷(煞車力)的影響而增大。煞車卡合彈簧211,係身為壓縮線圈彈簧,並以被煞車構件206之端面206d與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之凸緣部204a所包夾而被壓縮的方式,而被作配置。其結果,彈簧211,係對於煞車構件206之端面206d與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之凸緣部204a之各者而分別賦予反作用力(推壓力、彈性力)。
滾筒驅動耦合彈簧210,係身為壓縮線圈彈簧,並以被煞車構件206之端面206d與煞車傳導構件207之凸緣部207a所包夾而被壓縮的方式,而被作配置。其結果,彈簧210,係對於煞車構件206之端面206d與煞車傳導構件207之凸緣部207a之各者而分別賦予反作用力(推壓力、彈性力)。
煞車傳導構件207,係經由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之凸緣部204a而接受煞車卡合彈簧211之反作用力,並直接接受滾筒驅動耦合彈簧210之反作用力。位置在煞車傳導構件207之軸線方向M1A端部處的突起207f,係衝突抵接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接觸抵接面180f處(參照圖44)。
藉由此,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亦係經由煞車傳導構件207而接受滾筒驅動耦合彈簧210與煞車卡合彈簧211之力。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係藉由彈簧210、211之力而想要進行移動。因此,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係藉由軸線方向限制部212(參照圖44)來使箭頭M1B之移動被作限制(規定),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係成為不會從本體側驅動傳導單元203而脫落。具體而言,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若是朝向箭頭M1B而作一定之距離的移動,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凸緣部180a(參照圖43)係與限制部212(參照圖44)相接觸。藉由此,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移動、脫落係被作抑制。
另外,若是在此狀態下而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從其之外部接受箭頭M1A方向之力,則係能夠一面使彈簧210、211壓縮一面朝向箭頭M1A方向移動。
又,在煞車卡合構件(204、208)進行與耦合構件143之間之卡合時,耦合構件卡合部204b、208b係會有與耦合構件143相互干涉的情形(參照圖60,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於此情況,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能夠朝向箭頭M1A方向而一面壓縮彈簧210、211一面進入(退避)至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深處(參照圖61)。
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如同前述一般地與煞車傳導構件207之間空出有間隙G地而被作配置(參照圖44)。在該間隙G之寬幅的範圍內,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相對於煞車傳導構件207而可朝向M1A方向移動並作退避。同樣的,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相對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208而可在間隙G之寬幅的範圍內朝向M1A方向移動。在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相對於煞車傳導構件207以及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朝向箭頭M1A方向移動時,煞車卡合彈簧211係被壓縮。
另外,若是煞車卡合構件(204、208)想要超過間隙G之寬幅地而朝向箭頭M1A方向移動,則會與煞車傳導構件207相接觸,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一同地,煞車傳導構件207亦係朝向箭頭M1A方向移動。
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一同地,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亦係朝向箭頭M1A方向移動。如同圖62中所示一般,在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與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處,係分別具備有突起狀之卡合部180u和卡合部204u。因此,若是煞車卡合構件204相對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朝向箭頭M1A方向作一定之距離以上的移動,則卡合部204u係按壓卡合部180u,藉由此,來使驅動耦合構件180朝向M1A方向退避。此時,不僅是彈簧211,彈簧210也會被壓縮。
若是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相對於煞車傳導構件207而朝向箭頭M1A方向移動,則煞車傳導構件207之突起207e與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之凸部204e之卡合係解除。亦即是,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解除與煞車傳導構件207之間之連結,並成為不會從煞車傳導構件207而被傳導有煞車力之狀態。煞車構件(204、208),係能夠並不接受藉由煞車構件206所產生之旋轉負荷地,而相對於煞車傳導構件207來作旋轉。
亦即是,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能夠藉由朝向箭頭M1A方向退避,來從在旋轉時會接受到由煞車構件206所產生之旋轉負荷(煞車力)之位置而朝向在旋轉時不會受到此旋轉負荷的位置作移動。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身為藉由相對於煞車傳導構件207和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朝向箭頭M1A方向移動來使自身之轉矩縮小的構成。
圖45,係為對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位置關係作展示之立體圖。圖45(a),係為對於僅配置有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立體圖作展示,圖45(b)係為對於配置有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雙方的立體圖作展示。圖45(c)以及(d),係為為了進行說明而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補強圓筒部180e設為未圖示(不可視)之圖。在圖45(c)與(d)之間,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相位係為相異。
滾筒驅動耦合構件(驅動力賦予構件)180,係如同圖45(a)中所示一般,作為與耦合構件143相卡合並傳導驅動力之面(驅動力賦予部)而將驅動傳導面180d在周方向上分離有180度地而設置於2個場所處。滾筒驅動耦合構件係為軸對稱形狀。
在驅動傳導面180d以外之部分處,係被設置有於軸線M1之方向上而作了通連的貫通孔180f。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以及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耦合卡合部204b以及208b,係從此貫通孔180f而在與耦合構件143相對向之方向上露出(參照圖60)。
圖45(b),係對於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以及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耦合卡合部204b以及208b作了露出的狀態作展示。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係為了提高驅動傳導面180d之剛性,而被設置有補強圓筒部180e。在圖45(c)中,係為了進行說明而展示有將補強圓筒部180e設為未圖示之圖。圖45(c),係對於耦合卡合部204b、208b與驅動傳導面180d乃身為在旋轉方向A上而相互作了接近的相位關係之狀態作展示。貫通孔180f之大小,係在周方向上而設定為較耦合卡合部204b、208b之寬幅而更廣。因此,耦合卡合部204b、208b係在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中而能夠於旋轉方向上在一定之範圍內作移動。
圖45(d),係對於耦合卡合部204b、208b與驅動傳導面180d乃身為在旋轉方向A上而相互作了分離的相位關係之狀態作展示。
接著,使用圖1、圖43~圖51,針對驅動傳導機構之本體側驅動傳導單元203與製程卡匣100側之感光體耦合構件143之連結方法作說明。 [耦合構件之卡合動作]
接著,針對使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與製程卡匣100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作結合之工程進行說明。
圖46,係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周邊之剖面圖作展示。使用此圖46,針對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動作的概要進行說明。
若是使用者為了對於製程卡匣100進行交換而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70之前門111(圖4)打開,則驅動傳導單元203係藉由被與前門111作了連結的未圖示之連桿機構來朝向軸線M1而被朝向箭頭M1A方向作移動。亦即是,驅動傳導單元203,係成為朝向從製程卡匣100和滾筒耦合構件143而遠離的方向作了移動之狀態(參照圖60)。
若是使用者將製程卡匣100作裝著並將前門111關閉,則前述之由連桿所致之作用係消失。因此,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以及煞車傳導構件207係再度藉由滾筒驅動耦合彈簧210與煞車卡合彈簧211之推壓力而想要朝向箭頭M1B方向移動。此時,在箭頭M1B方向上,係待機有製程卡匣100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並與接近而來之驅動傳導單元203相互干涉(在圖61或圖65、圖69中所示之狀態)。滾筒耦合構件143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係成為相互推壓之狀態。
在此些之狀態下,通常,滾筒耦合構件143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係並未相互卡合。
為了使滾筒耦合構件143與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成為正常之卡合狀態,係需要從前述之相互推壓之狀態起而更進一步使驅動傳導單元203作旋轉。亦即是,係需要更加進行驅動傳導單元203之驅動工程,直到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43而作咬合為止。
又,在直到卡合完成為止的過程中,依存於滾筒耦合構件143與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間之相位,由於係可能存在有複數的個案,因此係各別進行說明。
在圖47(a)中,係對於從軸線方向來對滾筒耦合構件143作了展示之圖作展示,在圖47(b)中,係對於從軸線方向來對驅動傳導單元203作了展示之圖作展示。
使用圖47(a),針對耦合構件143之形狀進行更進一步的說明。耦合構件之形狀,係在半徑方向上而配置有功能相異之形狀。在圖中之以R1所示之半徑的範圍內,係被配置有以下之構成。
亦即是,係被配置有與驅動耦合構件180之定位轂(定位部)180i相卡合之定位孔(開口部)143a、和阻止驅動傳導單元203侵入至軸線方向的作為突出部之屋簷(屋簷部)143g(參照圖47(a)以及圖1)、以及螺旋狀斜面143d之一部分。在以從R1起而至R2所示之範圍內,係被配置有螺旋狀斜面143d之一部分、和煞車力承受面143c之一部分。煞車力承受面143c,從圖47(a)之視線方向係並無法看到,而展示於圖1中。在以從R2起而至R3所示之範圍內,係被配置有驅動力承受部143b和螺旋狀斜面143d之一部分、以及煞車力承受面143c之一部分。
另一方面,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形狀,由於亦同樣的係在半徑方向上而配置有功能相異之形狀,因此,係使用與耦合構件143相同範圍之同樣的符號R1~R3,來展示於圖47(b)中。
在圖47(b)之以R1所示之半徑的範圍內,係被配置有與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定位孔143a相卡合之定位轂180i、和依存於與滾筒耦合構件143之間之相位而會與屋簷143g相接觸之身為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耦合卡合部208b之一部分的內向突起208e。在以從R1~R2所示之範圍內,係被配置有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耦合卡合部208b。在以從R2~R3所示之範圍內,係被配置有驅動傳導面180d和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
圖48,係為將此些之零件在旋轉軸線M1周圍而作了展開的展開圖。圖48,係對於直到滾筒耦合構件143與驅動傳導單元203相互卡合為止的過程作說明。
圖48,係於下側處描繪有驅動傳導單元203,並對於其之一面朝向箭頭M1B方向移動一面接近滾筒耦合構件143並直到卡合完成為止的過程作表現。在此圖中,係將被配置在圖47中所示之半徑R1以內的範圍中之構造體,以虛線來作標示,並將被配置在半徑R1~R2之範圍中的構造體,以實線來作標示,並且將被配置在R2~R3之範圍中的構造體,以實線與下影線來作標示。
另外,滾筒耦合構件143,係具備有分離180°地而被作了配置之2個的耦合部143s與143r,但是,以下,係為了使說明簡單化,而僅針對耦合部143s進行說明。耦合部143s之說明,係針對耦合部143r而亦會成立。
圖48(a),係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之驅動傳導面180d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正相互接近的狀態作展示。如同在圖48(a)中所示一般,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傾斜開始部143f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內向突起208e之相互的相位,係存在有下述之關係。亦即是,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傾斜開始部143f,係在旋轉方向(箭頭A)上相較於突起208e而位置在更上游側。
圖48(b),係對於從圖48(b)的狀態起而驅動傳導單元203更進一步朝向箭頭M1B方向作了移動的狀態作展示。螺旋狀傾斜面143d,係與接近而來之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之內向突起208e相對向並相互接觸。
圖48(c),係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更進一步朝向箭頭M1B方向作了移動的狀態作展示。螺旋狀傾斜面143d,係將接近而來之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作推壓擋止。藉由此,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M1B方向的移動係被作抑制。另一方面,除了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以外之部分(亦即是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等),係正朝向箭頭M1B方向移動。在驅動傳導單元203內,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成為相對性地被朝向箭頭M1A之方向作了推入的狀態。
若是成為此狀態,則如同在圖44中所作了說明一般,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使與煞車構件206之間之連結解除,而能夠並不接受旋轉負荷地來作旋轉。此時,煞車構件206,係藉由被配置在驅動傳導單元203內部之滾筒驅動耦合彈簧210以及煞車卡合彈簧211,而在旋轉軸線M1之方向上受到有彈性力F1。螺旋狀斜面143d,係藉由彈性力F1之分力,而使不存在有旋轉負荷的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朝向箭頭C方向移動。亦即是,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沿著螺旋狀斜面143d而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側移動。
圖48(d),係針對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剛剛移動至了旋轉方向下游側(箭頭A方向)處之後的狀態作展示。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由於係沿著滾筒耦合構件143之螺旋狀傾斜面143d移動,並進而在M1B方向上作與驅動傳導單元203全體之朝向軸方向M1B方向所作了移動之量的移動,因此,係以箭頭D之軌跡而移動。其結果,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從驅動耦合構件180起而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側遠離,並一直移動至能夠與滾筒耦合構件143之煞車力承受部143c(第2側面、第2側部)相卡合之位置處。亦即是,螺旋狀傾斜面143d,係身為用以將煞車卡合構件朝向煞車力承受部143c而作導引的導引構件。在本實施例中,身為導引構件之螺旋狀斜面(頂面)143d,係具有下游側之部分143d1和上游側之部分143d2。下游側之部分(下游側頂面、下游側斜面、下游側傾斜部)143d1,係被配置在煞車力承受部143c與驅動力承受部143b之間。上游側之部分(上游側斜面、上游側頂面、上游側傾斜部)143d2,係被配置在較驅動力承受部143b而更靠旋轉方向(A方向)之上游側處。因此,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能夠從斜面143d之上游側部分143d2起通過下游側部分143d1而一直被順暢地導引至煞車力承受部143c處。
圖48(e),係針對滾筒耦合構件143藉由正在旋轉之驅動傳導面180d而朝向箭頭A方向移動(旋轉),並作為其結果而使煞車力承受部143c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作了接觸的狀態作展示。
若是驅動傳導單元203朝向箭頭A方向旋轉,則驅動傳導面180d係與驅動力承受部143b相接觸並傳導驅動力。驅動傳導面180d,係身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43而賦予驅動力之驅動力賦予部。
從驅動傳導面180d而接受驅動力並作旋轉的滾筒耦合構件143,係藉由使煞車力承受部143c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作接觸(卡合),而亦接受煞車力。
另外,在圖48(a)~(e)中,係僅針對身為煞車卡合構件之第1、第2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中的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作了展示。然而,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參照圖43),係以與第2煞車構件208一體性地作移動的方式,而與第2煞車構件208有所連結。因此,在圖48(a)~(e)所示之過程中,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亦係以與第2煞車構件208相同的軌跡而作移動。在圖48(e)所示之狀態下,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亦係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一同地而與煞車力承受部143c相卡合。
在圖48(a)~(e)中,係為了說明的簡單化,而僅針對相對於耦合部143s的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卡合過程作圖示。與耦合部143s相同的,耦合構件143r亦係同樣的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以及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作卡合。關於相對於耦合構件143r之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以及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的卡合狀態,係於圖76(a)中作了展示。
於此,為了有助於對於至今為止所作了說明的過程之理解,使用圖60~圖64之立體圖來再進一步追加說明。在圖60~圖64中,係為了進行說明,而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一部分設為未圖示,並對於內部形狀有所展露。
圖60,係為對於與在先前所作了說明的圖48(a)相同之狀態作展示之立體圖。亦即是,係針對「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傾斜開始部143f,係在旋轉方向(箭頭A)上相較於突起208e而位置在更上游側,驅動傳導單元203之驅動傳導面180d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相互接近」的狀態作展示。從此狀態起而使驅動傳導單元203朝向箭頭M1B方向作了移動的狀態,係為圖61。
在圖61中,係展示有與圖48(b)相對應之狀態,螺旋狀傾斜面143d,係與接近而來之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內向突起208e相對向並相互接觸。驅動傳導單元203與滾筒耦合構件143,係直到接觸為止而相對性地相互接近,但是,驅動傳導單元203內部之狀態係並未有所變化。
從此狀態起而使驅動傳導單元203更進而朝向箭頭M1B方向作了移動的狀態,係為圖62。
在圖62中,係展示有與圖48(c)相對應之狀態,螺旋狀傾斜面143d,係將接近而來之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作推壓擋止。藉由此,在驅動傳導單元203內,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成為相對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相對性地被朝向箭頭M1A之方向作了推入的狀態。
若是成為此狀態,則如同在圖44中所作了說明一般,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使與煞車構件206之間之連結解除,而能夠並不接受旋轉負荷地來作旋轉。此時,煞車構件206,係藉由被配置在驅動傳導單元203內部之滾筒驅動耦合彈簧210以及煞車卡合彈簧211,而在旋轉軸線M1之方向上受到有彈性力F1。螺旋狀斜面143d,係藉由彈性力F1之分力,而使不存在有旋轉負荷的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朝向箭頭C方向移動。亦即是,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沿著螺旋狀斜面143d而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側作旋轉移動。
圖63,係針對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剛剛移動至了旋轉方向下游側(箭頭A方向)處之後的狀態作展示,並對應於圖48(c)。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由於係沿著滾筒耦合構件143之螺旋狀傾斜面143d移動,並進而在M1B方向上作與驅動傳導單元203全體之朝向軸方向M1B方向所作了移動之量的移動,因此,係以箭頭D之軌跡而移動。其結果,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從驅動耦合構件180起而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側遠離,並一直移動至能夠與滾筒耦合構件143之第2側面(煞車力承受部143c)相卡合之位置處。若是到達此位置,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回復到能夠產生煞車力之狀態。
圖64,係針對「滾筒耦合構件143藉由正在旋轉之驅動傳導面180d而朝向箭頭A方向移動(旋轉),並作為其結果而使煞車力承受部143c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作了接觸」的狀態作展示。圖64,係對應於圖48(d)。
若是從圖64之狀態起而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朝向箭頭A方向旋轉,則驅動傳導面180d係與驅動力承受部143b相接觸並傳導驅動力。從驅動傳導面180d而接受驅動力並作旋轉的滾筒耦合構件143,係藉由使煞車力承受部143c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作接觸(卡合),而亦接受煞車力(參照圖48(e))。
若是作總結,則藉由經過在圖48(a)~(e)以及圖60~圖64中所示之過程,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相對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以及滾筒耦合構件143而如同下述一般地作移動。
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從與驅動傳導面180d相互接近之位置(圖48(a)、圖60)起,而移動至將滾筒耦合構件143包夾於驅動傳導面180d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間的位置(圖48(d)、圖64)處。
若是從圖48(d)、圖64中所示之狀態起而驅動傳導面180d進行旋轉,則與驅動傳導面180d一同地,滾筒耦合構件143亦係旋轉,並成為在圖48(e)中所示之狀態。如此一來,滾筒耦合構件143,係一面從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而接受適度之負荷(煞車力),一面藉由從滾筒驅動側耦合構件180所接受的驅動力而朝向箭頭A方向旋轉。其結果,由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用以使滾筒單元旋轉所需要的轉矩並不會變得過輕,而成為適當的大小,因此滾筒單元之旋轉驅動係為安定。
接著,使用圖48(a)~(e),針對相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43之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以及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的卡合過程之其他的形態進行說明。另外,滾筒耦合構件143,係具備有2個的耦合部143s與143r,但是,為了簡單化,係僅針對耦合部143s進行說明。
如同在圖49(a)中所示一般,針對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傾斜開始部143f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內向突起208e之相互的相位為滿足下述之關係的情況進行說明。亦即是,係會有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傾斜開始部143f在旋轉方向(箭頭A)上相較於內向突起208e而位置在更下游側處的情況。
圖49(a),係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之驅動傳導面180d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正相互接近的狀態作展示。
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屋簷143g,係與在M1B方向上而接近而來之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內向突起208e相互接觸。
接著,圖49(b),係對於將已使屋簷143g作了接近的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前進作擋止(阻擋)的狀態作展示。於此,身為驅動傳導單元203之零件的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由於係並未與屋簷143g相接觸,因此係並未使M1B方向之前進被作擋止。亦即是,屋簷143g,係由於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形狀而在半徑方向上位置為相異,因此係並不會相互干涉。另一方面,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在M1B方向前端處具有內向突起208e。內向突起208e由於係在半徑方向上而朝向內側突出,因此係會與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屋簷143g相互接觸。
藉由僅使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朝向箭頭M1B方向作移動,相對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朝向M1A方向作相對移動。如同前述一般,藉由此相對移動,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成為能夠並不接受旋轉負荷地來作旋轉之狀態。
接著,圖49(c),係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開始朝向旋轉方向A作旋轉的狀態作展示。首先,若是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開始朝向A方向作旋轉,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被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所推壓而亦開始朝向A方向作旋轉。
滾筒耦合構件143之螺旋狀斜面143d,係從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內向突起208e通過了傾斜開始部143f之後起,而使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朝向箭頭C方向移動。亦即是,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側且朝向M1B方向作移動。
在圖49(d)中,係與圖48(d)相同的,對於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沿著滾筒耦合構件143之螺旋狀傾斜面143d而移動並通過了斜面143d之後的狀態作展示。此時,驅動傳導單元203全體係更進而朝向軸線方向M1B方向作移動。其結果,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亦係朝向M1B方向作移動。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係成為以箭頭D之軌跡來作移動。
關於之後之卡合,係與圖48(d)之說明相同,之後之卡合完成狀態,係成為圖48(e)之狀態。在本實施例中,屋簷143g,係與螺旋狀斜面143d之上游側部分(上游側斜面、上游側頂面)143d2相連。傾斜開始部143f,係身為屋簷143g與螺旋狀斜面143d之邊界部。因此,藉由屋簷143g而使移動被作了阻擋的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能夠伴隨著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旋轉來順暢地變遷為與螺旋狀斜面143d相接觸之狀態。但是,係並非絕對被限定於此種構成,在屋簷143g與斜面143d之間,係亦可空出有間隔。
在圖49(a)~(d)中,亦同樣的,係僅針對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中的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作了圖示。但是,如同前述一般,在圖49(a)~(d)之過程中,亦同樣的,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參照圖43),係與第2煞車構件208一體性地作移動。
於此,為了有助於對於使用圖49(a)~(d)所作了說明的過程之理解,使用圖65~圖68之立體圖來再進一步追加說明。在圖65~圖68中,係為了進行說明,而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一部分設為未圖示,並對於內部形狀有所展露。
圖65,係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之驅動傳導面180d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正相互接近的狀態作展示。此時,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屋簷143g,係與在M1B方向上而接近而來之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相互接觸。圖65,係對應於圖49(a)。
接著,圖66,係針對「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相對於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而沿著軸線方向來朝向右側(M1B方向)作了移動」的狀態作展示。在圖66中,係身為屋簷143g將接近而來的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前進作擋止(阻擋)的狀態。
圖66,係相當於圖49(b)。相對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在軸線方向上朝向左側(M1A方向)作相對移動。如同前述一般,藉由此相對移動,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成為能夠並不接受旋轉負荷地來作旋轉之狀態。
接著,圖67,係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開始朝向旋轉方向A作旋轉的狀態作展示。圖67,係相當於圖49(c)。滾筒耦合構件143之螺旋狀斜面143d,係從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通過了傾斜開始部143f之後起,而使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朝向箭頭C方向移動。圖68,係相當於圖49(d)。在圖68所示之狀態下,與在圖48(d)以及圖63中所示之狀態相同的,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係沿著滾筒耦合構件143之螺旋狀傾斜面143d而移動。進而,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係在M1B方向上而亦作與驅動傳導單元203全體之朝向軸方向M1B方向所作了移動之量的移動。其結果,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係成為以箭頭D之軌跡來作移動。
之後,如同前述一般,藉由使驅動傳導單元203全體繼續進行旋轉,連結係完成,並成為與圖48(e)相同之狀態。
接著,使用圖50(a)~(d),針對相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43之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以及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的卡合過程之又一其他的形態進行說明。另外,滾筒耦合構件143,係具備有2個的耦合部143s與143r,但是,為了簡單化,係僅針對耦合部143s進行說明。
如同在圖50(a)中所示一般,針對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傾斜開始部143f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內向突起208e之相互的相位為滿足下述之關係的情況進行說明。亦即是,針對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傾斜開始部143f在旋轉方向(箭頭A)上而位置在下游側處的情況作說明。
圖50(a),係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之驅動傳導面180d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為相互分離的狀態作展示。
接著,圖50(b),係對於屋簷143g將接近而來的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前進作擋止的狀態作展示。於此,身為驅動傳導單元203之零件的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由於係並未與屋簷143g相接觸,因此係並未使前進被作擋止。藉由此,相對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朝向M1A方向作相對移動。如同前述一般,藉由此相對移動,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成為能夠並不接受旋轉負荷地來作旋轉之狀態。於此,屋簷143g,係由於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形狀而在半徑方向上位置為相異,因此係並不會相互干涉。
接著,圖50(c),係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朝向旋轉方向A作旋轉並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作了接觸的狀態作展示。針對「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由於並不會以自身而開始旋轉,因此係停止於該位置處,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係旋轉而來並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相接觸」的狀態作展示。之後,若是更進一步進行旋轉,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係一體性地旋轉。
圖50(d),係身為更進一步進行旋轉而使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超過了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傾斜開始部143f的狀態。若是成為此狀態,則如同在圖48(c)中所作了說明一般,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朝向箭頭C之方向移動。之後之動作,由於係與前述相同,因此係省略。
在圖50(a)~(d)中,亦同樣的,係僅針對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中的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作了圖示。但是,如同前述一般,在圖50(a)~(d)之過程中,亦同樣的,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參照圖43),係與第2煞車構件208一體性地作移動。
於此,為了有助於對於使用圖50(a)~(d)所作了說明的過程之理解,使用圖69~圖72之立體圖來再進一步追加說明。在圖69~圖72中,係為了進行說明,而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一部分設為未圖示,並對於內部形狀有所展露。
圖69,係對應於圖50(a),並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之驅動傳導面180d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為相互分離有間隙G1之量的狀態作展示。
接著,圖70,係對應於圖50(b),並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全體朝向箭頭M1B方向作了移動的狀態作展示。針對「在屋簷143g將接近而來之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前進作了擋止的狀態下,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移動至了較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而更靠軸線方向之右側(M1B方向)處」的狀態作展示。此時,相對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朝向左側(M1A方向)作相對移動。如同前述一般,藉由此相對移動,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成為能夠並不接受旋轉負荷地來作旋轉之狀態。
接著,圖71係對應於圖50(c),並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藉由朝向旋轉方向A作旋轉而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作了接觸」的狀態作展示。
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由於係並無法在並未從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接受旋轉力的狀態下而進行旋轉,因此,在驅動傳導單元203剛開始驅動之後,係並不會作旋轉,而維持於停留在初始位置處的狀態。亦即是,僅有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會先開始朝向A方向作旋轉。其結果,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係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作了接觸,對於此狀態作展示者,係為圖71。
圖72,係對應於圖50(d),並針對「藉由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相接觸一事,不僅是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亦開始了朝向A方向之旋轉」的狀態作展示。更詳細而言,係為「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被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所推壓並朝向A方向作旋轉,藉由此,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超過了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傾斜開始部143f」的狀態。若是成為此狀態,則如同在圖48(c)或圖62中所作了說明一般,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被斜面143d所導引,並朝向沿著斜面143d之傾斜之方向(箭頭C之方向)移動。
之後之動作,由於係與使用圖48(c)~圖48(e)和圖62~圖64所作了說明的前述內容相同,因此係省略。
如同以上所作了說明一般,當卡匣100被裝著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上時,相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43之驅動傳導單元203的相位(配置)係尚未固定(參照圖48(a)、圖49(a)、圖50(a)、圖60、圖65、圖69)。但是,不論是在何者之情況,均同樣的,滾筒耦合構件143係能夠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作連結。驅動傳導單元203,係並不僅是具備有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亦具備有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但是,滾筒耦合構件143係能夠與該些之雙方作卡合。
接著,使用圖51,針對為了在直到驅動傳導單元203與滾筒耦合構件143相互作連結為止的工程中而使兩者彼此之軸線相互配合(相互一致)的彼此之構成(彼此之形狀)作說明。圖51,係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與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剖面圖作展示,圖51(a)係對於本實施例之連結狀態的形狀作展示。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圓孔部143a,係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定位轂180i相卡合並使相互之軸之位置相互對合。又,在圓孔部143a之其中一端處,係被設置有圓錐狀之導引面143h。亦即是,耦合構件143之內面的一部分係成為圓錐形狀,此係為導引面143h。此導引面143h,係由於驅動傳導單元203仍在軸線方向M1B方向上而有所分離,而為了在開始進行卡合時對於彼此之偏移量作導引來使彼此之軸線相互對合所設置者。
除了本實施例以外,亦可如同圖51(b)一般地,在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圓孔部143a處,並不設置導引面地而與定位轂180i相卡合。又,如同在圖06(c)中所示一般地,亦可將導引面143h增大,並將圓孔部143a與定位轂180i之間之嵌合減少。又,如同在圖51(d)中所示一般地,亦可將圓孔部143a之直徑增大。此些構成,係能夠依據驅動傳導單元203與製程卡匣100之間之相對位置的決定方法或精確度來作選擇。
圓孔部143a,較理想,係具備有對於收容定位轂180i而言為充分長之長度。亦即是,如同圖95中所示一般,在滾筒單元之軸線L上,定位轂180i至少會進入至區域Pb之範圍中。以包含有此區域Pb之全體的方式,來形成圓孔部143a。亦即是,在區域Pb中,軸線L之周圍係被開放。
另外,在圖95中,於軸線L上,煞車力承受部143c和螺旋狀斜面(頂面)143d、屋簷143g、驅動力承受部143b(未圖示)所佔據的範圍,係為Pa,在本實施例中,於區域Pb之內部係包含有區域Pa。
在將煞車力承受部143c和斜面143d、屋簷143g、驅動力承受部143b投影於軸線L上時的投影區域Pa,係以會與圓孔部143a之投影區域Pb至少部分性地相重疊的方式而被形成。
如同以上所作了說明一般,若依據本實施例,則卡匣100之耦合構件143,係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之驅動傳導單元203而接受驅動力。又,係配合於耦合構件143從驅動傳導單元203而接受驅動力一事,而使驅動傳導單元203內部之煞車機構(煞車構件206)動作。滾筒耦合構件143,係能夠經由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而接受煞車力。
藉由此煞車機構,係能夠將為了驅動卡匣所需要的負荷設定為適當之範圍。其結果,係能夠安定地驅動卡匣100。
另外,係亦可使用本實施例之滾筒耦合構件104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來使感光體滾筒104以外之構件、例如使顯像輥或碳粉搬送輥作旋轉。然而,基於以下之理由,將本實施例之滾筒耦合構件104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使用於感光體滾筒104之旋轉中一事係為合適。
本實施例之卡匣100,係具備有感光體滾筒104,另一方面,係並不具備有與感光體滾筒104相接觸之清潔手段。故而,感光體滾筒104之轉矩係為較小,感光體滾筒104在旋轉驅動時若是從周圍而受到影響,則會成為容易發生速度變動。因此,驅動傳導單元203係在對於感光體滾筒104施加有一定之負荷的狀態下而使其旋轉。亦即是,耦合構件143,係不僅是從驅動傳導單元203而接受用以使感光體滾筒旋轉之驅動力,並且也一併接受用以對於感光體滾筒之旋轉作抑制的煞車力。藉由使耦合構件143同時接受作用在相異之旋轉方向上之2個的力,感光體滾筒104(滾筒單元103)之速度變動係被作抑制,其之旋轉係變得安定。
另外,針對具備有清潔手段之卡匣,亦可從本實施例之驅動傳導單元203來經由耦合構件143而輸入驅動力。當卡匣100為具備有與感光體滾筒表面相接觸並將碳粉從感光體滾筒而去除之清潔手段(例如清潔刮刀)的情況時,於感光體滾筒與清潔手段之間係產生有摩擦力。起因於此摩擦力,感光體滾筒104之轉矩係增大。但是,就算如此,也會有感光體滾筒104之轉矩並非為充分之大小的情況。此時,與本實施例相同的,若是構成為使耦合構件143能夠同時從驅動傳導單元203而接受驅動力與煞車力,則由於為了使感光體滾筒104旋轉所需要的轉矩係增加,因此感光體滾筒之旋轉係為安定。關於具備有清潔手段之卡匣,係於後述之實施例2中作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係將用以對於感光體滾筒賦予適當的旋轉負荷之煞車機構,並非為配置在卡匣處,而是配置在畫像形成裝置之裝置本體側、亦即是配置在驅動傳導單元203處。因此,係並不需要在身為使用後會被作交換的對象(裝卸單元)之製程卡匣處配置煞車機構。係能夠對於製程卡匣之小型化以及成本之降低有所助益。
又,耦合構件143,係具備有能夠與被設置在驅動傳導單元203處之驅動力賦予構件(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和煞車力賦予構件(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雙方順暢地作卡合的形狀。例如,耦合構件143,係藉由具備有螺旋狀斜面143d(傾斜部、導引構件、上面、上側部)和屋簷143f,而成為易於與驅動傳導單元203順暢地作連結。
以下,針對本實施例之耦合構件143之形狀,使用圖79來另外作詳細說明。
耦合構件143,係具備有2個的耦合部143s、143r,各耦合部,係具備有卡合部143i、和導引形成部143j。卡合部143i,係身為用以與驅動力賦予構件(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或者是煞車力賦予構件(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作卡合的形狀部分。卡合部143i,係形成驅動力承受部143b和煞車力承受部143c、下游側斜面143d1。
驅動力承受部143b與煞車力承受部143c,係分別和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與煞車構件(204、208)作卡合。另外,驅動力承受部(第1側面、第1側部)143b與煞車力承受部(第2側面、第2側部)143c,雖係被形成為平面狀,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種構成。此些,係只要分別身為能夠接收驅動力或煞車力之構成即可,而亦可為曲面形狀之部分,亦可為微小之面積的部分。例如,係亦可使藉由卡合部143i所被形成之邊緣(稜線),形成驅動力承受部(第1側面、第1側部)143b或者是煞車力承受部(第2側面、第2側部)143c。
或者是,係亦可使驅動力承受部143b和煞車力承受部143c,身為藉由被作了分斷之複數之區域所形成的部分。亦即是,卡合部143i係亦可身為複數之形狀部的集合。
驅動力承受部143b和煞車力承受部143c,係分別身為卡合部143i之上游側之側部與下游之側部。亦即是,驅動力承受部143b係身為朝向旋轉方向之上游之側部,煞車力承受部143c係身為朝向旋轉方向之下游之側部。
又,導引形成部143n,係身為朝向卡合部143i而在旋轉方向上延伸之突起(延伸部)。導引形成部143n之頂面(上部),係身為上游側斜面(上游側頂面、上游側傾斜部)143d2。上游側斜面143d2,係身為用以將煞車力賦予構件(煞車卡合構件(204、208))朝向卡合部143i而作導引的導引構件(上流側導引構件、上游導引構件),並身為傾斜部。
亦即是,導引形成部143n,係為用以形成身為導引構件(上流側導引構件)之上游側斜面143d2的突起。
導引形成部143n,係與卡合部143i相鄰接,並朝向卡合部143i而從旋轉方向之上游起朝向下游延伸。又,導引形成部143n之上游側斜面143d2,係以隨著從旋轉方向之上游朝向下游地而朝向感光體滾筒之非驅動側之端部接近的方式來作傾斜(參照圖80)。
在圖80中,滾筒耦合構件143,係被安裝在感光體滾筒104之第1端部(驅動側端部)104a的近旁處。亦即是,感光體滾筒104之第1端部104a,係身為從滾筒耦合構件143而接受驅動力之側之端部。
而,相對於第1端部104a,感光體滾筒104之相反側之端部係身為非驅動側端部(第2端部)104b。將從此非驅動側端部104b起直到上游側斜面143d2為止之距離,以D1、D2來作標示。距離D1,係為從感光體滾筒之非驅動側之端部104b起直到斜面143d2之下游側之端部為止的地來沿著與軸線L相平行之軸線方向而作了測定的距離。D2,係為從感光體滾筒之非驅動側之端部104b起直到上游側斜面143d2之上游側之端部為止的地來沿著軸線方向而作了測定的距離。
此時,距離D1係成為較距離D2而更短。亦即是,若是沿著軸線方向來對於從感光體滾筒之非驅動側之端部104b起直到上游側斜面143d2為止之距離作測定,則該距離係隨著朝向旋轉方向之下游而變短。
亦即是,上游側斜面143d2,係以隨著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而朝向感光體滾筒之非驅動側之端部104b接近的方式來作傾斜。不僅是上游側斜面143d2,下游側斜面143d1亦係朝向相同之方向傾斜。
距離D1以及D2,係亦可視為從卡匣之殼體之非驅動側之端部(亦即是非驅動側卡匣蓋117:參照圖14)起直到上游側斜面143d2為止地來沿著軸線方向而作了測定的距離。
另外,係會有將導引形成部143n以及卡合部143i之其中一方稱作第1形狀部並將另外一方稱作第2形狀部等的情形。
在本實施例中,第1形狀部與第2形狀部(亦即是導引形成部143n與卡合部143i)係相互鄰接,並相互被作連結。詳細而言,導引形成部143n之旋轉方向下游側係與卡合部143i相連。然而,卡合部143i與導引形成部143n,係亦可雖然相鄰但是並未相互連接,而在兩者間形成有間隙。
又,在本實施例中,卡合部143i之頂面(下游側斜面)143d1,係被平滑地與導引形成部143n之頂面(上游側斜面)143d2作連接,並藉由此些而形成1個的斜面(頂面)143d。
亦即是,卡合部143i之頂面(下游側斜面)143d2,係與上游側斜面143d1相同的,身為具有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導引至成為能夠與煞車力承受部143c作卡合之位置處的功能之導引構件之一部分。
另外,下游側斜面(下游側頂面)143d2與上游側斜面(上游側頂面)143d1係並非絕對需要相互連續。作為上游側斜面143d2與下游側斜面143d1乃身為非連續之形態,係存在有如同在圖81(a)、(b)中所示一般者。在圖81(a)、(b)中,係針對「於上游側斜面143d2與下游側斜面143d1間設置有階差,而在軸線方向上使兩者相互隔開,並且將下游側斜面143d1變更為平面」的變形例作展示。如此這般,係亦可能會有身為導引構件之螺旋狀斜面143d的一部分乃身為平面或者是具有階差的情況。
如同在圖48(c)、圖49(c)、圖50(d)、圖62、圖67、圖72中所示一般,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藉由與斜面143d相接觸,而沿著斜面143d之傾斜方向來被朝向箭頭C方向作導引。亦即是,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朝向旋轉方向下游且朝向對於感光體滾筒之非驅動側作接近之方向(M1B方向)作移動。
在被斜面143d所導引之後,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朝向被配置在滾筒耦合構件143之煞車力承受部(第2側面)143c之下游處的空間,而更進而朝向軸線方向(M1B方向)作進入(參照圖48(d)和圖49(d)、圖63、圖68)。其結果,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成為能夠與煞車力承受部143c作卡合之狀態。
另外,藉由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被斜面143d所導引,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以從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遠離的方式,來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側移動。其結果,在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間係產生有間隙。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卡合部143i係進入至此間隙之中,驅動力承受部(側面)143b係成為能夠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作卡合之狀態(參照圖48(d)、(e)、圖49(d)、圖64、圖64、圖68)。
螺旋狀斜面143d,係亦具備有以能夠使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與驅動力承受部143b作卡合的方式來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從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遠離之功能。
螺旋狀斜面(頂面)143d,係不僅是具備有被配置在煞車力承受部143c與驅動力承受部143b之間之部分(下游側導引構件、下游導引構件、下游側頂面、下游側傾斜部)143d1,而亦具備有位置於較驅動力承受部143b而更上游側處之部分(上游側導引構件、上游側頂面、上游側傾斜部)143d2(參照圖48(a)、圖47、圖56等)。藉由將斜面143d所被作配置之區域增大,係成為能夠使頂面143d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確實地作導引。
亦即是,就算是在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為位置在較驅動力承受部143b而更上游側處時(參照圖49(a)),亦能夠使上游側斜面143d2通過並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一直移動至煞車力承受部143c之下游側之空間處(參照圖49(c)、(d))。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係成為使斜面143d之全體作了傾斜的傾斜部。下游側頂面143d1以及上游側頂面143d2,係均成為使該些之全體朝向旋轉方向之下游而下降的下坡。
但是,係亦能夠僅使身為頂面之斜面143d之一部分作傾斜。例如,係亦可考慮如同前述一般之「使頂面之上游側作為上游側斜面143d2而傾斜,另一方面,頂面之下游側(下游側頂面143d2)係並未傾斜而身為與滾筒單元之軸線相垂直的平面」之構成(參照圖81(a)、(b))。在圖91(a)、(b)所示之滾筒耦合構件之變形例中,係只要藉由上游側斜面(上游側頂面)143d2之傾斜來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迅速的移動並利用其之慣性(衝勁)來亦通過平面狀之下游側頂面143d1即可。
又,作為對於煞車卡合構件(204、208)進行導引之導引構件,係亦可考慮僅使用上游側頂面(上游側斜面143d2)而並不使用下游側頂面(下游側斜面143d1)之構成。亦即是,係可考慮有幾乎不存在相當於下游側頂面之部分或者是下游側頂面相較於上游側頂面而為非常短的構成。針對此種構成,使用圖74來於後再作敘述。
又,係亦可考慮有在下坡的螺旋狀斜面143d之中而部分性地存在有上坡部分的構成。就算是在此種情況,亦同樣的,只要能夠藉由斜面143d來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充分地朝向旋轉方向之下游作導引,則便能夠將斜面143d視為下坡之傾斜部。亦即是,就算是部分性地具有上坡部分,全體而言亦可將螺旋狀斜面143d視為下坡之傾斜部。換言之,係可視為「從卡匣之非驅動側之端部起而至螺旋狀斜面143d之距離,係隨著螺旋狀斜面143d朝向旋轉方向之下游而變短」。
作為此種構成,係可考慮有「在螺旋狀斜面143d之中而被部分性地作了配置的上坡之部分,相較於其他之下坡之部分係為非常短」或者是「上坡之傾斜係為平緩」之類的上坡部分對於下坡部分所造成之影響為小的情況。
又,螺旋狀斜面143d,係亦可身為曲面形狀或者是區分成被作了分斷的複數之區域。又,係亦會有斜面143d之至少一部分的寬幅係為非常短而能夠將螺旋狀斜面143d並非視為面而是視為稜線(邊緣)的情況。又,螺旋狀斜面143d,當從正面來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43作了觀察時,係身為扇形(螺旋形狀)。但是,應設置在滾筒耦合構件143處的導引構件(頂面、傾斜部)之形狀,係並不被限定於此種形狀。例如,替代使用扇形(螺旋形狀)之斜面143d,係亦可使用直線性地延伸之長方形的斜面。亦即是,作為相當於螺旋狀斜面143d之傾斜部(導引構件、頂面),係亦可使用對於形狀或大小、所延伸之方向等有所變更者。針對此種例子之一部分,使用圖54等而於後再作敘述。
另外,上游側斜面(上游側頂面)143d2,係構成為會成為較下游側斜面(下游側頂面)143d1而寬幅為更狹窄之區域(參照圖47、圖56)。反過來說,在下游側斜面143d1處,係存在有寬幅為較上游側斜面143d2而更廣之區域。
於此,各斜面之寬幅,係為沿著徑方向來作了測定的長度。又,如同圖79中所示一般,卡合部143i之至少一部分,係在滾筒單元之徑方向上,相對於滾筒單元之軸線L而位置在較導引形成部143n而更遠之位置處。換言之,卡合部143i之至少一部分,係相較於導引形成部143n而位置在更靠徑方向外側處。
成為此種尺寸關係、配置關係的原因,乃是因為在導引形成部143n與卡合部143i之邊界近旁被配置有卡合部143i之驅動力承受部143b之故。亦即是,係以會形成驅動力承受部143b的方式,來使卡合部143i之一部分相較於導引形成部143n而更朝向徑方向之外側突出。其結果,斜面(頂面)143d,係使下游側之部分143d1相較於上游側之部分143d2而寬幅變得更大。
驅動力承受部143b,係具備有相較於上游側斜面143d2而被配置在更靠徑方向外側(距離軸線L為遠之位置)處的區域。又,在滾筒單元之軸線方向上,驅動力承受部143b,係相對於感光體滾筒之非驅動側端部而位置在較上游側斜面143d2而更近的位置處。在圖80中,係展示有「從感光體滾筒之非驅動側端部104b起直到驅動力承受部143b為止的沿著軸線方向而作了測定的距離D3,係較從感光體滾筒之非驅動側端部104b起直到上游側頂面143d2為止之距離D1而更短」的狀態。
反過來說,上游側斜面143d2之至少一部分,係在軸線方向上,相對於感光體滾筒之非驅動側端部104b而位置在較驅動力承受部143b而更為遠離的位置處。上游側斜面143d2,係身為位置在相較於驅動力承受部143b而更接近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前端之側處的前端部。
距離D1以及D3,係亦可視為以卡匣之非驅動側之端部(亦即是非驅動側卡匣蓋117:參照圖14)作為起點並直到上游側斜面143d2與驅動力承受部143b為止地來分別沿著軸線方向而作了測定的距離。
屋簷143d,係身為對於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軸線方向之移動作抑制(阻擋)的阻擋部(擋止構件)。亦即是,屋簷143d,係對於煞車卡合構件(204、208)接近滾筒耦合構件143並進入至無法與煞車力承受部143c相卡合之區域中一事作阻擋。在圖66和圖49(b)以及圖69和圖50(a)中,係對於該阻擋狀態作展示。
在本實施例中,屋簷(阻擋部)143d,係位置在較上游側斜面143d2而更靠旋轉方向上游側處,屋簷143d,係與導引形成部143n之頂面(上游側斜面143d2)相連續(參照圖56(d))。
若是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一同地而進入至驅動力承受部143b之上流之空間或煞車力承受部143c之下游之空間中,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會成為無法與煞車力承受部143c相卡合。屋簷143d,係以不會成為此種狀態的方式,來對於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移動作阻擋。
在本實施例中,在從驅動側起沿著軸線方向而對於滾筒單元作了觀察時(參照圖47(a)),第1耦合部143s之屋簷143g係以覆蓋驅動力承受部143b之上游之空間的方式而被作配置。進而,屋簷143g係以覆蓋煞車力承受部143c之下游之空間的方式而被作配置。
進而,屋簷143d,係具備有將螺旋狀斜面(頂面)143d之下游側之部分(下游側斜面143d1)至少作一部分的覆蓋之寬幅。藉由此,屋簷143g,係對於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一同地而非預期性地進入至驅動力承受部143b之上游側之空間或煞車力承受部143c之下游之空間的情形作抑制。
另一方面,屋簷143g,係以容許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相互分離地而獨自進入至煞車力承受部143c之下游側之空間的方式,而被作配置(參照圖50(d)、圖49(c)、圖48(c))。
亦即是,煞車卡合構件(204、208),在通過屋簷143g之後,係與上游側斜面143d2相接觸,並成為沿著斜面143d而被朝向煞車力承受部143c之下游側之空間作導引(參照圖49(c)、圖50(d))。
而,屋簷143g,若是煞車卡合構件(204、208)成為能夠與斜面(頂面)143d之上游側之部分(上游側頂面)143d2作接觸的狀態,則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阻擋狀態解除。
屋簷143g,係與上游側斜面143d2相鄰接,並位置於上游側斜面143d2之上游處。在本實施例中,屋簷143g之頂面與上游側斜面143d2雖係相互作了連接,但是,係亦可能會有屋簷143g與上游側斜面143d2相鄰接並且於相互之間被形成有間隙的情況。
又,屋簷143g之頂面,係成為相對於滾筒單元之軸線L而為垂直之平面,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形狀。例如,係亦可考慮使屋簷143g之底面以與上游側斜面143d2相同之朝向而傾斜。於此情況,係亦可視為屋簷143g為形成上游側斜面143d2之一部分。或者是,係亦可視為導引形成部143n之一部分為形成屋簷143g。
又,在本實施例中,耦合構件143,係具備有各2個的螺旋狀斜面143d、屋簷143g、驅動力承受部143b、煞車力承受部143c。亦即是,耦合構件143係相對於其之軸線而具有對稱性之形狀,並具備有2個的耦合部143s、143r(參照圖58)。而,耦合部143s與耦合部143r,係分別具備有作為頂面之螺旋狀斜面(傾斜部)143d。又,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以及滾筒驅動構件180,係如同圖76(a)中所示一般,與耦合部143s以及耦合部143r作卡合。
另外,關於耦合構件143之其他之形狀之例(變形例),係於後再述。
另外,驅動傳導單元203,係作為對於耦合構件143而賦予用以對於感光體滾筒之旋轉施加負荷的煞車力之煞車力賦予構件(煞車卡合構件),而具備有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和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在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間係空出有間隙,被配置在徑方向內側處的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能夠藉由撓折來以朝向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接近的方式而些許地朝向徑方向之外側移動。在將耦合構件143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間之連結解除時,藉由使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撓折,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能夠順暢地解除與耦合構件143之間之卡合。例如,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能夠藉由撓折而越過屋簷143g並從耦合構件143脫離。 [在實施例1中所作了展示的耦合構件和卡匣之各種變形例]
接著,針對將至今為止所作了說明的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作了一部分的變形之變形例(變形形狀)進行說明。關於當先前所作了說明的屋簷143g並未被配置於滾筒耦合構件143處的情況時,亦能夠依存於條件而使其發揮作用。
在圖52中,係對於並未被配置有屋簷143g之滾筒耦合構件143的立體圖作展示,在圖53中,係對於針對進行卡合之過程進行說明的展開圖作展示。
使用圖52來進行形狀之說明。圖52,係為對於滾筒單元之其中一端作展示之圖,係對於在感光體滾筒104之端部處被安裝有耦合構件(滾筒耦合構件)143的狀態作展示。在滾筒耦合構件143處,除了螺旋狀斜面143d以外,係存在有後述之回推面143k,但是,係並不存在有屋簷形狀。
接著,使用圖53,對於直到驅動傳導單元203相互卡合為止的過程作說明。
圖53之展開圖的表現方法,係與圖48之展開圖相同。滾筒耦合構件143,係具備有2個的耦合部143s與143r,但是,為了說明之簡單化,係僅針對耦合部143s進行說明。關於耦合部143s之說明,係針對耦合部143r而亦會成立。
針對在圖53(a)中所示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傾斜開始部143f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內向突起208e之相互的相位為滿足下述之關係的情況進行說明。亦即是,針對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傾斜開始部146f在旋轉方向(箭頭A)上而位置在下游側處的情況作說明。
圖53(a),係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之驅動傳導面180d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正相互接近的狀態作展示。
接著,在圖53(b)中,係針對「由於並不存在有屋簷,因此滾筒耦合構件143係使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朝向回推面143k與螺旋狀斜面143d3之間之空間而前進」的狀態作展示。
在圖53(c)中,係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開始朝向旋轉方向A作旋轉的狀態作展示。若是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進行旋轉,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藉由回推面143k之傾斜θ1之作用或者是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傾斜θ2之作用而以沿著斜面的方式來朝向箭頭E方向移動。如同在圖48中所作了說明一般,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能夠並不接受旋轉負荷地來作旋轉。
如同以上所作了說明一般,當煞車卡合構件(204、208)進入至了無法與煞車力承受部相卡合之區域中時,回推面(回推部)143k係對於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而施加力。藉由此,回推面143k係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朝向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內部而回推,並使其朝向箭頭E方向移動。
但是,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藉由圖43中所示之彈簧211而被朝向圖之M1B方向作推壓,若是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傾斜θ2之分離為較彈簧力F1而更小,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無法朝向箭頭E方向移動。分力,係會依存於滾筒保持單元108之負荷轉矩、各斜面之角度(θ1或θ2)而改變。力的大小關係,係若是考慮到分力與摩擦力等而設定於上述作用會成立的範圍中,則為理想。
在圖53(d)中,係對於成為不會接受到旋轉負荷的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動作作展示。此係身為「驅動傳導單元203更進一步進行旋轉而使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超過了滾筒耦合構件146之傾斜開始部146f」的狀態。若是成為此狀態,則如同在圖48(c)中所作了說明一般,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朝向箭頭C之方向移動。之後之動作,由於係與前述相同,因此係省略。
另外,在圖50(a)~(d)中雖並未圖示,但是,在此些之過程中,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亦係與第2煞車構件208一同作移動。
在實施例1(參照圖1(a))中所示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係藉由屋簷143g,來對於煞車卡合構件(204、208)進入至無法與煞車力承受部相卡合之區域中一事作阻擋。相對於此,在本變形例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中,當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一同進入至了無法與煞車力承受部143c相卡合之區域中時,係藉由回推面(回推部)143k來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作回推。回推面143k,係身為朝向與螺旋狀斜面143d相異之方向而傾斜的傾斜部。亦即是,螺旋狀斜面143,係身為隨著朝向旋轉方向下游側而朝向滾筒單元之非驅動側作傾斜的部分,相對於此,回推面143k係為隨著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側而朝向滾筒單元之外側、亦即是朝向從感光體滾筒之非驅動側之端部104b(參照圖80)而遠離的方向來作傾斜之部分。若是將螺旋狀斜面143d視為下坡之傾斜部,則回推面143k係身為上坡之傾斜部。回推面143k,係相對於螺旋狀斜面143d而被配置在旋轉方向上游側處,並與螺旋狀斜面43k相鄰接。
回推面143k,係亦身為用以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朝向螺旋狀斜面143d而作導引的導引構件(第2導引構件)。又,回推面143k,係身為傾斜之朝向為與螺旋狀斜面143d相反的螺旋狀斜面(第2螺旋狀斜面、第2傾斜部)。
接著,針對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又一其他之變形形狀作說明。在實施例1中所作了說明的傾斜部或作為導引構件之頂面(螺旋形狀之斜面143d)係藉由平滑之斜面而被形成,並沿著該面來導引煞車卡合構件(204、208)(參照圖56等)。但是,傾斜部就算是具備有其他之形狀,也能夠使滾筒耦合構件143起作用。在圖54中使用立體圖來對其中一例作展示。
首先,在圖54(a)中所示之形狀,係為將在實施例1中所作了說明之形狀再度作揭示者。從傾斜開始部143f起朝向煞車力承受部143c地而形成有平滑之螺旋狀傾斜面143d。
另一方面,圖54(b)以及圖73(a)之形狀,係對於變形例作展示。傾斜開始部147f與煞車力承受部147c之間,係使高度作階梯狀之變化。亦即是,頂面(傾斜部)係成為階差部147d,藉由複數之階差,傾斜係被形成。如此這般,係亦會有傾斜部(頂面)並非為螺旋狀之斜面而是身為螺旋狀之階梯狀並隨著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所前進之方向來降下而形成傾斜的情況。
階梯狀之階差部147d,係藉由使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在階梯狀之階差部147d上而朝向圖73(a)之箭頭C方向移動,而具備有與前述之圖54(a)之螺旋狀傾斜面143d相同之功能。傾斜面143d係身為由連續性地傾斜之面所成的傾斜部,相對於此,階差部147d係可視為藉由複數之平面來階段性地作了傾斜的傾斜部。
當起因於在用以製造耦合構件143之模具的構成上為有所限制等之理由而導致難以在耦合構件143處形成螺旋狀之斜面143d的情況時,係可替代傾斜面143d而使用階差部147d。
此時,在使身為頂面之階差部147d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作了接觸時,若是以不會使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被階差部147d所卡住地來被順暢地作導引的方式而構成,則為理想。例如,係可考慮將階差部147d之各個的平面之寬幅設為充分的窄。又,在圖73(a)中,頂面(傾斜部、導引構件)雖係藉由將複數之平面作了組合的階梯狀而被構成,但是,就算是將複數之曲面作組合並構成頂面(傾斜部、導引構件),也能夠發揮相同的功能。階差部147d,係與傾斜面143d相同的,身為藉由自身之傾斜來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朝向煞車力承受部作導引的導引構件(傾斜部)。
又,如同在圖54(c)以及圖73(b)中所示一般,係亦會有頂面被分斷為傾斜面(上游側頂面、下游側頂面)148d1與傾斜面(下游側頂面、下游側導引構件、下游側頂面)148d2並於兩者之間空出有空間148g的情況。就算是於此情況,亦同樣的,只要具備有在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與頂面(148d1、148d2)作了接觸時不會發生卡住的情況之形狀,則頂面(148d1、148d2)便能夠滿足作為導引構件之功能。此種耦合構件,係可使用於當在用以成型耦合構件之模具的構成上為有所限制的情況等之中。
進而,在圖54(d)以及圖73(c)中,係針對將耦合構件143之各部之形狀藉由肋來構成的變形例有所展示。就算是頂面(傾斜面147d)為藉由複數之肋149p之表面所構成,而頂面之面被分割為複數,也能夠使其同樣的發揮功能。亦即是,如同在圖73(c)中所示一般,形成上游側頂面(上流側導引構件、上游側傾斜部)149d2之導引形成部149n,係身為在徑方向上而作了突出的突起(肋)。
當依存於所使用的材料之特性而無法作出厚度為厚之部分,而有必要藉由肋來構成的情況時,係能夠使用此構成。
亦即是,在圖54(a)~(d)之構成中,各頂面(143d、147f、148d1、148d2、149d),不論其之形狀為何,均係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朝向煞車力承受部143c而作導引。亦即是,各頂面,不論其之形狀為何,均係身為用以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朝向煞車力承受部143c而作導引之導引構件(傾斜部)。此種頂面(導引構件)之至少一部分,係藉由導引形成部143n而被形成。
與頂面相同的,在圖52中所示之回推面(回推部)143k的形狀,係亦可採用各種之形狀。例如,本變形例之回推部(回推面)143k雖係身為平滑地而有所連續之螺旋狀之斜面,但是,回推部係亦可藉由複數之面或者是階差來形成傾斜。例如,如同在圖48(b)、圖56(d)中所示之實施例1之回推部143k一般地,回推部143k係亦可身為傾斜度為相異之2個的面。又,回推面143k雖係為上坡,但是,係亦可局部性地具有下坡之部分。
滾筒耦合構件143,係會有僅具備屋簷143g與回推面(回推部)143k之其中一者的情況,也會有具備有此些之雙方的情況。如同前述一般,在圖48(b)、圖55(b)、圖56(d)中所示之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係為並不僅是具備有屋簷143g而亦具備有回推部143k之具備有雙方的構成。通常,滾筒耦合構件143,係能夠藉由屋簷143g來對於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不適當的進入、接近作阻擋,但是,萬一當無法阻擋的情況時,回推面143k係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作回推並使其從耦合構件143而遠離。
另外,滾筒耦合構件143,係具備有構成回推面143k之突起形狀(回推部形成部、第2導引形成部)143m(參照圖79(b)、(c))。
係會有將卡合部143i、導引形成部143n、突起形狀143m、屋簷143g(參照圖79)依照不同順序而稱作第1、第2、第3、第4形狀部等的情形。
接著,使用圖54(e)以及圖73(d),針對煞車力承受部(第2側面)之變形例作展示。
於在圖54(a)和圖1(a)、圖55~圖57中所示之實施例1以及在圖52和圖54(b)~(d)中所示之其他之變形例中所作了說明的煞車力承受部143c,係具有朝向旋轉方向下游側而作了突出的形狀。此係因為,藉由使煞車力承受部143c具有朝向旋轉方向之下游側而作了突出的形狀,在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作了卡合時,卡合之安定性係會增加之故。
亦即是,藉由此形狀,在煞車力承受部143c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作了卡合時,係以將彼此互相拉近的方式而產生有力。煞車力承受部143c係朝向旋轉方向之下游側而作了突出。因此,若是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與煞車力承受部143c作接觸,則係產生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朝向滾筒耦合構件143和感光體滾筒104而朝軸線方向內側作拉入之力。藉由此,煞車力承受部143c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間之卡合狀態係為安定,卡合係成為難以脫落。
如同前述一般,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構成為能夠相對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在軸線方向上作移動(參照圖67、圖68)。然而,在驅動傳導單元203正在驅動滾筒耦合構件143時,若是煞車卡合構件(204、208)在軸線方向上移動,則會有導致與煞車力承受部143c之間的卡合狀態被解除或者是成為不安定的可能性。因此,較理想,煞車力承受部143c,係具備有用以使自身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間的卡合狀態安定之形狀,並對於在滾筒耦合構件143之驅動時之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軸線方向的移動作抑制。
然而,當有必要施加於煞車力承受部處的煞車力為小的情況或者是當煞車力承受部之摩擦係數為高的情況等時,煞車力承受部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卡合原本便係容易安定。因此,係能夠在煞車力承受部處而並不具有作了突出的部分。在圖54(e)以及圖73(d)中,針對此種煞車力承受部144t作展示。在圖54(e)以及73(d)所示之變形例之滾筒耦合構件143處,係並未使煞車力承受部144c朝向旋轉方向(箭頭A)之下游側而突出。
另一方面,就算是針對此種形狀的煞車力承受部144c,亦可考慮進一步施加用以使其之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間之卡合狀態更加安定的設計。
為了使煞車力承受部144c與煞車卡合構件之卡合安定化,例如,係亦可考慮在煞車力承受部144c處附加例如橡膠等之彈性構件(彈性部)144t、或者是將彈性部與煞車力承受部144c作一體成形。藉由將煞車力承受部144t之摩擦係數增大或者是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咬入至煞車力承受部144t之彈性部中,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間的卡合係成為難以脫落,而能夠使卡合安定化。
作為提升煞車力承受部144c之摩擦力的方法,替代使用彈性構件144t,係亦可考慮使用具有黏著性之構件(黏著構件)。例如,若是構成為在煞車力承受部144c之表面上貼附雙面膠帶(黏著構件)等,則藉由其之黏性,煞車力承受部144c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間之摩擦力係提升,兩者之卡合係成為難以脫落。除此之外,亦可考慮並不使用彈性構件144t地而藉由對於煞車力承受部144c進行表面加工來提升煞車力承受部144c之摩擦係數。
另外,用以導引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螺旋狀斜面143d(參照圖67),為了達成順暢之導引,係期望摩擦係數為小。故而,就算是在對於煞車力承受部144c而選擇摩擦係數為高之材質或者是進行有表面加工的情況時,較理想,係並非對於耦合構件之全體而施加此種對應,而是針對螺旋狀斜面143d而避免使用此種材質或者是避免進行表面加工。亦即是,較理想,相較於螺旋狀斜面143d之摩擦係數,煞車力承受部144c之摩擦係數係成為更高。
另外,係亦可在如同圖54(a)~(d)中所示一般之滾筒耦合構件143的煞車力承受部143c處,設置彈性部144t。
接著,針對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合適的配置關係、尺寸關係,使用圖101來作說明。圖101,係為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之正面圖。θ(Theta)11,係為將從卡合部143i之驅動力承受部143b起而至煞車力承受部143c為止之尺寸藉由以滾筒耦合構件143之軸線作為原點的角度來作了展示之值。換言之,係為下游側傾斜部143d1之區域的角度。
關於θ11之上限,較理想,θ11,係為90°以下,更理想係為80°以下。θ11,係相當於當滾筒耦合構件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作卡合時,在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間所產生的間隙(參照圖64)。為了將驅動力承受部143b與煞車力承受部143c確實地夾入至裝置本體之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間,較理想,θ11係為90°以下,更理想,係為80°以下。
另一方面,關於θ11之下限,若是將形成驅動力承受部143b和煞車力承受部143c之卡合部143i設為金屬等而提高卡合部143i之強度,則係能夠將θ11縮小。詳細內容雖係於後再述,但是,在圖74中所示之滾筒耦合構件之變形例中,藉由將滾筒耦合構件143藉由金屬來構成,係將對應於卡合部143i的卡合部145i之厚度設為較本實施例而更小。若是考慮到此種構成,則關於θ11(圖101)之下限的理想之條件,係為θ11為1°以上,更理想,係為2°以上,又更理想,係為8°以上。在本實施例中,係構成為θ11會成為30°以上,而將θ11設為約35°。
此係因為,為了以能夠使驅動力承受部143b和煞車力承受部143c安定地接受力的方式而將此些之強度提高,係希望能夠將相當於卡合部143i之厚度的角度θ11確保有某種程度的大小之故。
若是將θ11換算為長度,則係成為卡合部143i之厚度、亦即是沿著旋轉方向來對於從驅動力承受部143b起而至煞車力承受部143c為止的距離作了測定之距離。此距離之理想的範圍,係為0.3mm以上,更理想係為1mm以上。
又,在圖101中,θ12,係為將上游側斜面(上游側導引構件、上游側傾斜部)143d2所佔據之區域以角度來作了展示者。關於θ12之下限,較理想,θ12之值係為θ11之一半之值以上,更理想,θ12之值係為θ11之值以上。此係因為,上游側斜面143d2係需要在旋轉方向上具有為了藉由上游側傾斜部143d2來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一直導引至煞車力承受部143c處所需要的程度之長度之故。
若是θ11為越小並且上游側斜面143d2之傾斜角度為越大,則係成為能夠將θ12之下限設為越小。
如此這般,θ12之下限的大小,雖係依存於θ11之值之大小和上游側斜面143d2之角度,但是,若是以數值來作表現,則θ12係為1°以上,更理想,係為2°以上,又更理想,係為8°以上,再更理想,係為30°以上。在本實施例中,係構成為θ12會成為60°以上。
另外,關於θ12之上限,相對性來說係能夠將θ12設為較大,而亦可超過360°。但是,較理想,θ12係為360°以下,更理想係為270°以下,在本實施例中,係設為180°以下。具體而言,係將θ12設為約67°。
針對將θ12設為較本實施例而更大的構成,使用圖102、圖103而於後再述。
θ13,係為將θ11與θ12相加後的角度,並相當於螺旋狀斜面143d之全體所佔據的角度。若是將θ13以數值來作表現,則較理想,θ13係為2°以上,更理想,係為8°以上。又,θ13,較理想,係為360°以下,更理想,係為270°以下。在本實施例中,係構成為θ13會成為180°以下。具體而言,係將θ13設為約102°。
作為耦合構件143之其他變形例,使用圖74來進行形狀之說明。
在圖74中,係針對從2個的視線方向來對於作為變形例之耦合構件作了描繪的立體圖與正面圖作展示。
本變形例之耦合構件143,係具備有:具有驅動力承受部145b與煞車力承受部145c之卡合部145i、和具備有螺旋狀傾斜面145d之導引形成部145n。卡合部145i與導引形成部145n,係對應於在實施例1(參照圖79)中所示之耦合構件143之卡合部143i與導引形成部143n,但是在形狀上係有一部分的相異。
本變形例之耦合構件143,係存在有與未圖示之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相互接觸之屋簷143g,螺旋狀斜面145d係以曲面來形成。此曲面係為略圓弧形狀,並從傾斜開始點143f起而以與煞車力承受部153c相連的方式而被作配置。在此變形例中,由於煞車力承受部145c係並不具備有朝向旋轉方向之下游側而作了突出的形狀,因此,係亦能夠與圖54(e)相同的而在煞車力承受部145c處貼附彈性構件(彈性部)145t。
在本變形例(圖74)中之螺旋狀斜面145d,係身為相當於實施例1(圖57)之上游側斜面143d2的頂面。
另一方面,在本變形例(圖74)中,卡合部145i之頂面(上部)145e(圖74(b)),係相當於實施例1(圖57)之下游側斜面143d1,但是係與下游側斜面143d1相異,而並未有所傾斜。
亦即是,位置於下游處的頂面145e,雖係與位置於上游處之頂面(螺旋狀斜面145d)相連接,但是在兩者之邊界處,彼此的面之傾斜角度係為相異。頂面145e與螺旋狀斜面145d係並非為被平滑地作連接。
又,由於驅動力承受部145b煞車力承受部145c之間的距離係為近,因此,沿著旋轉方向來作了測定的頂面145e之長度,相對於圖57之下游側斜面143d1之長度而言係為小(短)。又,如同上述一般,頂面145e係並未傾斜。在本變形例中,頂面145e,係亦可視為並未被作為導引構件來使用者。
但是,在此種構成中,亦同樣的,身為導引構件(傾斜部)之螺旋狀斜面145d,係能夠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朝向煞車力承受部145c而作導引。
另外,在螺旋狀斜面145d之上游處,係鄰接有平面145h,螺旋狀斜面145d與平面145h係相互連接。係亦能夠使此平面145h朝向與螺旋狀斜面145d相同之方向而傾斜並設為螺旋狀斜面145d之一部分。又,本變形例之滾筒耦合構件,係亦可具有在實施例1或實施例1之其他之變形例中所作了說明的屋簷143g或回推面143k(參照圖1、52等)。
又,關於滾筒耦合構件之形狀,圖1中所示之軸部143j之形狀係亦可基於設計上之理由來對於形狀作選擇。例如,在圖75中,係對於滾筒耦合構件之變形例作了展示。在圖75之例中,軸部146j之直徑係與感光體滾筒104之直徑相同。軸部146j,係藉由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參照圖15)而被可旋轉地作支持。例如係可使用軸部端面146s來實施對於朝向箭頭MB1方向之位置限制。如此這般,軸部146j之形狀係亦可配合於與周邊零件之間之關係或製造方法來適宜作選擇。
在圖76(b)、(c)、圖78(a)、(b)、(c)、(d)中,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其他變形例作展示。在此些圖中,係針對2個的耦合部143s、143r乃身為互為相異之形狀的滾筒耦合構件有所展示。圖76(b)、(c)係為耦合構件143之展開圖,在圖76(c)中,係於展開圖中亦追加圖示有裝置本體側之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和煞車卡合構件208。圖78(a)、(b)係展示有滾筒耦合構件143之立體圖。又,在圖78(c)、(d)中,係展示有相對於耦合構件143之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以及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的卡合狀態。
在展示於此些之圖中的耦合構件143中,其中一方之耦合部143s之卡合部143i係並未具備有煞車力承受部143c,而僅具備有驅動力承受部143b。亦即是,被設置在耦合部143s之卡合部143i處的側面143y,係並不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相卡合。相對於此,另外一方之耦合部143r之卡合部143i係僅具備有煞車力承受部143c,而並不具備有驅動力承受部143b。耦合部143r之卡合部143i的側面143x,係並不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相卡合。
在圖76(d)中,進而針對非對稱形狀的其他之耦合構件143之例作展示。此係身為耦合部143s並未具備有任何的與驅動力承受部143c相對應之側面的例子。
在圖76(b)、(c)、圖78(a)、(b)、(c)、(d)中所示之耦合構件143之變形例,係僅在1個場所處接受驅動力,並僅在1個場所處接受煞車力。因此,為了使滾筒耦合構件安定地接受驅動力、煞車力,若是將圓孔部143a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定位轂180i之嵌合的精確度提高,則為理想(參照圖51)。亦即是,若是將在兩者之間所產生的間隙縮小,而提高相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滾筒耦合構件143的位置精確度,而將驅動傳導單元203與滾筒耦合構件143安定且確實地作卡合,則為理想。
進而,在圖77中,對於各在1個場所處而具備有驅動力承受部、煞車力承受部的滾筒耦合構件之其他變形例作展示。圖77中所示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係將上游側傾斜面143d2、下游側斜面143d1、屋簷143g、驅動力承受部143b、煞車力承受部143c、推出面143k各別配置有1個。圖77(a),係為滾筒耦合構件之立體圖,圖77(b),係為正面圖。
另外,在如同圖77中所示一般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之變形例中,係亦可將斜面143d、屋簷143g、驅動力承受部143b、煞車力承受部143c、推出面143k之任意之部分,配置於會成為180°對稱(軸對稱)之位置處。
例如,如同在圖96中所示一般,係亦可將在圖77中所作了展示的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屋簷143g,移動至成為180°對稱之區域S143g處,亦可將推出面143k移動至對稱區域S143k處。
此係因為,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以及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均具有180°對稱的形狀之故。
因此,不論是將1個的螺旋狀斜面143d配置於成為180°對稱之2個場所中之何者處,該斜面143d均能夠作用於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全體處。同樣的,推出面143k,係不論是配置於成為180°對稱之2個場所中之何者處均可。不僅是屋簷143g、推出面143k,關於煞車力承受部143c,亦為相同。
又,驅動力承受部143b,亦同樣的,不論是配置在成為180°對稱之2個場所中之何者處,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均能夠與驅動力承受部143b相卡合。
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係於2個場所具備有驅動傳導面180d,2個的驅動傳導面180d係一體性地移動(圖45(a))。又,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分別具備有2個的耦合卡合部204b、208b,但是此些之耦合卡合部係全部一體性地移動(參照圖45(b))。
如此這般,作為將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形狀設為非對稱的其他之變形例,係亦存在有下述一般之例。亦即是,係亦可考慮「其中一方之耦合部143s,雖係具備有卡合部143i,但是係並不具備有導引形成部143n,另外一方之耦合部143r,雖係具備有導引形成部143n,但是係並不具備有卡合部143i」之構成。
在圖97(a)、(b)中,針對此種構成之例作展示。圖97(a),係為滾筒耦合構件之變形例之立體圖,圖97(b),係為正面圖。
在此些之圖所示之滾筒耦合構件之變形例中,係具備有1個的導引形成部343n與卡合部343i。導引形成部343n,係形成螺旋狀斜面(導引構件、底面、傾斜部)343d2。卡合部343i,係形成驅動力承受部343b、和螺旋狀斜面(導引構件、底面、傾斜部)343d1。導引形成部343n與卡合部343i,係相互相對於軸線L而位置在相反側處。進而,在本變形例中,煞車力承受部343b,係並非為被配置於卡合部343i處,而是被配置於導引形成部343n之旋轉方向下游之端部處。亦即是,卡合部343i,係與驅動力賦予構件(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相卡合,另一方面,係並不與煞車力賦予構件(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作卡合。
在圖99(a)、(b)、(c)中,係依序展示有本變形例之滾筒耦合構件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卡合過程。另外,為了進行說明,係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設為未圖示。
如同在圖99(a)中所示一般,藉由使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與導引形成部343n之斜面343d2作接觸,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在旋轉方向上而開始朝向下游側作移動並且在軸線方向上開始以接近感光體滾筒104的方式而作移動。
如同在圖99(b)中所示一般,若是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到達上游側斜面343d2之終端附近,則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係與卡合部343i之身為頂面之斜面343d1作接觸。之後,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更進一步繼續旋轉,如同在圖99(c)中所示一般,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之前端係進入至卡合部343i之下游之空間中。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係到達能夠與煞車力承受部343c(參照圖97(b))作卡合之位置處。
另外,如同上述一般,在圖97、圖99中所示之本變形例之滾筒耦合構件中,亦同樣的,係能夠將其之任意之部分移動至180°對稱之位置處。例如,如同圖98(a)一般地,係能夠將卡合部343i和驅動力承受部343b分別移動至成為180°對稱的位置S343i、S343b處。將卡合部343i之配置移動至了S343i處者,係成為與在圖77中所示之滾筒耦合構件之變形例相類似的形狀。反過來說,若是將在圖77中所示之滾筒耦合構件之部分的一部分移動至180°對稱之位置處,則係成為與在圖97中所示之本變形例之滾筒耦合構件相類似的形狀。
如同在圖98(a)中所示一般,在本變形例中,若是將卡合部343i虛擬性地配置在180°對稱之位置處,則斜面343d2係與被作了虛擬配置的卡合部S343i相鄰接。斜面343d2之上游側部分343d2a,係成為朝向被虛擬性地作了配置的卡合部S343i和被虛擬性地作了配置的驅動力承受部S343b而從旋轉方向之上游起朝向下游作延伸。
另外,在圖98(b)中,係針對關連於在本變形例中之各部分的尺寸之角度θ41、θ42、θ51、θ52作了展示。
θ41,係身為卡合部343i所被作了配置的區域之角度。θ42,係身為導引形成部343n之螺旋狀斜面343d2所佔據的區域之角度。θ51,係身為代表從將驅動力承受部343b虛擬性地配置於180°對稱之位置處的S343b起直到煞車力承受部343c為止的區域之角度。θ52,係代表在螺旋狀斜面343d2中的位置於較被作了虛擬配置的驅動力承受部之位置S343b而更靠旋轉方向之上游側的部分343d2a所佔據的區域之角度。
θ41,為了確保驅動力承受部343b之強度,較理想係為1°以上,更理想係為2°以上,又更理想係為8°以上。
θ51,係相當於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間隙之角度。故而,如同上述一般,較理想,係為80°以下。
又,θ51,由於係成為較θ41而更大,因此,θ51,較理想係為1°以上,更理想係為2°以上,又更理想係為8°以上。又,θ41,較理想係為80°以下。
θ52,係身為相當於圖101之θ12之角度,θ52之合適的範圍,係與θ12相同。又,θ42,係身為相當於圖101之θ13之角度,θ42之合適的範圍,係與θ13相同。
在圖100(a)、(b)中,進而針對非對稱形狀的滾筒耦合構件之其他變形例作展示。此係身為將實施例1之上游側斜面143d2(參照圖58等)作分割並配置於2個場所處的構成。亦即是,上游側斜面143d2,係被分割為上游部143d2a與下游部143d2b。卡合部143i係與上游側斜面143d2之下游部143d2b相鄰接。
另外,在圖100(b)中,針對在本變形例中之尺寸關係作展示。角度θ21,係身為卡合部143i之角度,並相當於圖101之角度θ11。θ21之合適之角度,係與角度θ11相同。θ22b,係身為上游側斜面143d2之下游部143d2b所佔據的角度,θ22b,係身為上游側斜面143d2之上游部143d2a所佔據的角度。
另外,將把上游側斜面143d2之下游部143d2b虛擬性地移動至了180°對稱之位置處後的區域,設為S143d2b。此時,虛擬區域S143d2b與上游部143d2a所佔據的區域之角度,係為θ32。θ32,由於係相當於圖101之角度θ12,因此,θ32之合適的角度之範圍,係同等於θ12之合適的角度範圍。
另外,θ22a與θ22b之合適的角度之範圍,亦係準據於θ12。
進而,針對滾筒耦合構件之其他之變形例作說明。係亦可將作為導引構件和上游側導引構件之螺旋狀斜面143d和上游側斜面143d2,相對於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圖1等)而變更為更長。在圖102、圖103中,針對此種例子作展示。在此些之圖所示之滾筒耦合構件中,相當於上游側斜面143d2之螺旋狀斜面443d2,係超過360°地而被作配置。亦即是,螺旋狀斜面443d2係被作一周以上之配置。
另外,相當於實施例1之卡合部143i的卡合部443i,係與斜面443d2相互分離地而被作配置。卡合部443i,係具備有煞車力承受部443c1和驅動力承受部443b。另外,在螺旋狀斜面443d2之終端之近旁處,亦係被配置有煞車力承受部443c2。煞車力承受部443c1與煞車力承受部443c2,係被配置在180°對稱之位置處。
在圖103(a)、(b)、(c)中,係以時間序列之順序來對於本變形例之滾筒耦合構件與煞車卡合構件之卡合過程作了展示。另外,為了進行說明,關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係設為未圖示。
如同在圖103中所圖示一般,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藉由被螺旋狀斜面443d2所導引,而作1周以上之旋轉。如此這般,係可將身為導引構件、傾斜部之螺旋狀斜面443d2的長度超過360°地而設為大。但是,若是螺旋狀斜面443d2為長,則會有造成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為了通過螺旋狀斜面443d2所需要的時間變長或者是煞車卡合構件(204、208)在螺旋狀斜面443d2上移動的速度變慢的情況。為了對應此種情況,在使驅動傳導單元203與耦合構件143作卡合時,係會有成為需要採用像是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旋轉速度減慢等的能夠充分地確保煞車卡合構件(204、208)通過螺旋狀斜面443d2的時間之對策的情形。
為了一面使驅動傳導單元203高速地旋轉一面使驅動傳導單元203順暢地與滾筒耦合構件143作卡合,係期望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為了通過螺旋狀斜面443d2所需要的時間縮短。基於此觀點,若是將螺旋狀斜面(傾斜部、導引構件)443d2之長度設為360°以下,則為合適,若是設為270°以下,則為更合適。
如同以上所作了說明一般,係亦可利用將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變更為非對稱形狀的變形例。
但是,為了使相對於耦合構件143之驅動傳導單元203的卡合狀態和驅動力之傳導狀態成為安定,係以如同在圖1、圖58中所示之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一般地,耦合構件143為在分離了180°之位置處而分別於2個場所處具備有驅動力承受部143b、煞車力承受部183c的構成為更加合適。耦合構件143係能夠在被作了對稱配置之2個點處而接受驅動力,並同樣的能夠在被作了對稱配置之2個點處而接受煞車力。故而,係成為容易保持施加在耦合構件143處之力的平衡。
又,在上述之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參照圖1)中,耦合構件之各形狀部(卡合部和導引形成部、屋簷等)係存在有特定之配置關係。但是,係亦可考慮藉由將耦合構件143之任意之部分構成為可移動,來對於此些之配置關係作變更。
作為其中一例,在圖104~圖106中,係針對卡合部243i乃身為能夠相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其他之部分而作移動的構成(具體而言,能夠在徑方向上作進退之構成)作了展示。如同在圖105中所示一般,係揭示有:滾筒耦合構件143,係被形成有2個的開口部243p,通過此些之開口部243p,卡合部243i係從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內部而作一部分的露出。
如同圖105(a)中所示一般,2個的卡合部243i,係藉由被配置在滾筒耦合構件之內部的支持構件199之導引構件199a而被作支持。進而,卡合部243i,係身為能夠沿著導引構件199a而在徑方向上移動之構成,但是,係藉由拉張彈簧200而被朝向徑方向之內側方向作推壓。
故而,當卡匣並未被作利用時,如同圖104(a)、(c)一般地,2個的卡合部243i,係退避至滾筒耦合構件之內部。另一方面,若是想要將卡匣裝著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處,則如同在圖106(a)中所示一般,定位轂180i係進入至滾筒耦合構件之內部並與卡合部243i相接觸。進而,若是定位轂180i進入至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內部,則卡合部243i係藉由定位轂180i而被朝向徑方向之外側作推出。藉由此,如同圖104(b)、(d)中所示一般,卡合部243i之一部分係朝向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外部而前進。
在此狀態下,卡合部243i之兩側部、亦即是驅動力承受部243b和煞車力承受部243c係露出,並分別成為能夠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而接受驅動力、煞車力的狀態。
如此這般,耦合構件143之配置關係、形狀,係也可能會有並非為一定而會有所變動、變化的情況。例如,係可考慮使對於從外部而來之衝擊而言為脆弱的滾筒耦合構件之部分,於並不使用卡匣時使其作退避以作保護。
當耦合構件143之一部分係為可動的情況時,係可將耦合構件實際被作使用的情況、亦即是當卡匣、滾筒單元被裝著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處並使耦合構件143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作卡合時之耦合構件143之狀態,視為基準狀態。係只要以「在此基準狀態下,耦合構件143之形狀和各部之配置關係會滿足上述一般之所期望之條件」的方式來構成即可。
進而,在圖107、圖108中,針對以使滾筒耦合構件143之一部分作變形、移動的方式所構成的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其他之變形例作展示。在前述之變形例(參照圖105)中,雖係身為使卡合部243i在徑方向上移動之構成,但是,在本變形例中,係身為使卡合部643i在軸線方向上移動之構成。在圖107(a)中,係對於卡合部643i退避至了滾筒耦合構件之內部的狀態作展示,在圖107(b)中,係對於使卡合部643i朝向滾筒耦合構件之外部而以從感光體滾筒遠離的方式來作了前進的狀態作展示。在圖107(c)中,係展示有本變形例中之滾筒單元之分解立體圖。
在圖108(a)、(b)中,係展示有滾筒單元之剖面圖。圖108(a),係為在滾筒單元被裝著於裝置本體處之前的狀態,(b)係為裝著後之狀態。
若是滾筒單元被裝著於裝置本體處,則被設置在驅動傳導單元處的定位轂180i係與滾筒耦合構件之作用構件698相接觸。如此一來,如同在圖108(b)中所示一般,作用構件698係朝向軸線方向上之內側(圖之右側)移動。伴隨於此作用構件698之移動,在滾筒耦合構件之內部,連動構件698係被朝向徑方向之外側而推出。伴隨於此連動構件698之朝向徑方向外側之移動,卡合部643i係藉由連動構件698而被朝向徑方向外側作按壓。其結果,卡合部643i,係從退避至了滾筒單元之內部的狀態(圖107(a)、圖108(a))起,而變化為朝向外部來使其之一部分作露出的狀態(圖107(b)、108(b))。
在如此這般地而將滾筒耦合構件之一部分可移動地作了設置的情況時,其之移動方向,係可為徑方向,亦可為軸線方向。係亦可使滾筒耦合構件之一部分在徑方向與軸線方向之雙方上作移動,亦可在旋轉方向上作移動。
接著,在圖109、圖110中,針對滾筒耦合構件之其他之變形例作說明。與上述之2個的變形例相同的,本變形例之滾筒耦合構件1043,亦係為使其之一部分作變形以及移動之構成。
在圖109(a)中,對於本變形例之滾筒單元之分解立體圖作展示。(b),係為滾筒耦合構件之卡合部1043i正朝向滾筒耦合構件之外部而前進的狀態,(c),係為卡合部1043i朝向內部而部分性地作退避之狀態。
在本變形例中,在滾筒單元被裝著於裝置本體處之前,如同圖109(b)一般,係為卡合部1043i有所突出(前進)的狀態。另一方面,在滾筒單元被裝著於裝置本體處之後,如同圖109(c)一般,卡合部1043i係變化為有所退避的狀態。
在圖110(a)、(b)中,係展示有滾筒單元之剖面圖。(a),係為在滾筒單元對於裝置本體而完成裝著之前的狀態,(b)係展示完成裝著後之狀態。
如同圖109(a)中所示一般,在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內部,卡合構件1043係被可在軸線方向上移動地作配置。卡合構件1043,係藉由被配置在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內部的按壓線圈彈簧1020,而被朝向軸線方向之外側作推壓(按壓),身為卡合構件1043之一部分的卡合部1043i係露出於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外部。
又,卡合構件1043,係於其之旋轉軸線上具備有作用部1043p。如同圖110(b)中所示一般,若是滾筒單元被裝著於裝置本體處,則作用部1043p係被定位轂180i作按壓,藉由此,卡合構件1043以及卡合部1043i係朝向軸線方向之內側而作退避。
在上述之3個的變形例中,係於耦合構件143之內部,配置能夠從卡匣外部而接受作用之作用部,並藉由定位轂180i來使此作用部動作,而使耦合構件143之形狀作變化。但是,係亦可考慮在耦合構件143之內部以外的場所處,配置用以使耦合構件143之形狀作變化的作用部。
如同以上所作了說明一般,關於耦合構件之形狀、形態,係可依據關連於配置之設計上的理由、或考慮到耦合構件生產用之模具所導致的生產上之理由、或者是為了保護耦合構件等之目的,來選擇各種的構成。
又,在上述之滾筒耦合構件之3個的變形例中,係均為使具備有驅動力承受部與煞車力承受部的卡合部相對於其他之部分來進行移動。然而,係亦可構成為使螺旋狀斜面或屋簷等之部分能夠相對於其他之部分而作移動。
又,上述之卡匣100,雖係具備有感光體滾筒和顯像輥,但是,卡匣100之構成係並不被限定於此種構成。例如,係亦可考慮「卡匣100為具備有感光體滾筒並且並不具備有顯像輥」之構成等。作為此種構成之其中一例,係可考慮有像是「卡匣100為僅由滾筒保持單元108(參照圖19)所成」一般之構成。
又,在實施例1以及其之各種變形例中,滾筒耦合構件143,係被配置在感光體滾筒104之其中一方之端部(驅動側之端部)的近旁處,並進而被壓入至感光體滾筒104所形成的空洞之內部。其結果,係能夠從滾筒耦合構件143而將驅動力傳導至感光體滾筒104之端部處。然而,滾筒耦合構件143與感光體滾筒104之連接方法,係並不被限定於壓入。又,在上述之例中,滾筒耦合構件143與感光體滾筒104雖係成為一體而構成滾筒單元103,但是,係亦可構成為「滾筒耦合構件143與感光體滾筒104係相互分離,此些係並不構成滾筒單元」。
亦即是,只要滾筒耦合構件143為被與感光體滾筒104動作性地作連接、亦即是被以能夠傳導驅動的形態來作連接,則係亦可採用其他之連接方法,又,耦合構件143與感光體滾筒104係亦可並未構成相同之單元。
例如,係亦可在耦合構件143與感光體滾筒104之間,中介存在有1個或者是複數之中繼構件。於此情況,滾筒耦合構件143,係可視為經由中繼構件而與感光體滾筒104之驅動側之端部間接性地作連接。滾筒耦合構件143,係藉由使自身進行旋轉,來經由中繼構件而使感光體滾筒104動作。
例如,係亦可考慮在感光體滾筒104之端部處安裝齒輪,並且針對滾筒耦合構件143而亦於其之外周面處形成齒輪。若是設為此種構成,則係能夠使耦合構件143之齒輪與感光體滾筒104之齒輪直接相互咬合或者是在2個的齒輪之間更進而中介存在有其他之惰齒輪地,來從滾筒耦合構件143而對於感光體滾筒104傳導驅動力。
除了將齒輪作為中繼構件來使用之外,係亦可考慮有將驅動傳導用之皮帶連接於滾筒耦合構件143與感光體滾筒104處並作為中繼構件的方法。
又,係亦可考慮利用作為中繼構件之歐丹(Oldham)耦合構件來將感光體滾筒104之驅動側之端部與滾筒耦合構件143作連接。於此情況,滾筒單元103,係可視為乃身為具備有感光體滾筒104和歐丹耦合構件(中繼構件)以及滾筒耦合構件143的單元。
如此這般,感光體滾筒104與滾筒耦合構件143之連接方法,係可為直接性之連接,亦可為間接性之連接。又,係可使感光體滾筒104與滾筒耦合構件143被作單元化並構成滾筒單元103,亦可使感光體滾筒104與滾筒耦合構件143在卡匣之中而被作分離配置,而並未使此些成為1個的單元。
但是,若是構成為使耦合構件143與感光體滾筒104構成能夠一體性地進行旋轉之滾筒單元103,或者是使耦合構件143與感光體滾筒104之端部直接作連接,則由於耦合構件143之驅動(旋轉)係成為能夠以更為良好之精確度且更為易於被傳導至感光體滾筒104處,因此係為更加理想。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滾筒耦合構件143與感光體滾筒104之軸線係相互一致。亦即是,滾筒耦合構件143與感光體滾筒104係沿著相同之旋轉軸線L而被作整列(參照圖1)。但是,在將滾筒耦合構件143與感光體滾筒104間接性地作連接的情況時,係亦可能會有彼此之軸線之位置為相異的情況。
不論如何,卡匣均能夠藉由使耦合構建143與被設置在裝置本體處之驅動傳導單元203作卡合,而安定地進行驅動。
使用以下之第2實施例,針對對於卡匣等之構成作了變更的例子更進一步作說明。 〈〈實施例2〉〉 〈畫像形成裝置800之全體構成〉
針對本實施例之電子照相畫像形成裝置800(以下,記載為畫像形成裝置800)的全體構成,使用圖82來作說明。圖82,係為本實施例之畫像形成裝置800之概略圖。在本實施例中,製程卡匣701以及碳粉卡匣713,係相對於畫像形成裝置800之裝置本體而成為可自由裝卸。
在本實施例中,第1~4畫像形成部之構成與動作,係除了所形成之畫像的顏色為相異以外,為實質性相同。故而,以下,在並不需要特別作區分的情況時,係將身為字尾的Y~K省略,來統籌性地進行說明。
第1~第4製程卡匣701,係在水平方向上並排地被作配置。各製程卡匣701,係由清潔單元704與顯像單元706所形成。清潔單元704,係具備有作為像擔持體之感光體滾筒707、和使感光體滾筒707之表面均勻地帶電的作為帶電手段之帶電輥708、以及作為清潔手段之清潔刮刀710。顯像單元706,係收容顯像輥711與顯像劑T(以下,稱作碳粉),並具備有將感光體滾筒707上之靜電潛像作顯像的顯像手段。清潔單元704與顯像單元706,係相互可搖動地被作支持。另外,第1製程卡匣701Y,係於顯像單元706內收容有黃色(Y)之碳粉,同樣的,第2製程卡匣701M,係收容有洋紅色(M)之碳粉,第3製程卡匣701C,係收容有靛青色(C)之碳粉,第4製程卡匣701K,係收容有黑色(K)之碳粉。
製程卡匣701,係成為能夠經由被設置在畫像形成裝置800處的裝著導引構件、定位構件等的裝著手段,來對於畫像形成裝置800進行裝卸。又,在製程卡匣701之下方處,係被配置有用以形成靜電潛像之掃描單元712。進而,在畫像形成裝置800中,於較製程卡匣701而更後方(製程卡匣701之裝卸方向下游側)處,係被配置有廢棄碳粉搬送單元723。
第1~第4碳粉卡匣713,係以與被收容於各製程卡匣701中的碳粉之顏色相對應之順序,而在製程卡匣701之下方處分別在水平方向上並排地被作配置。亦即是,第1碳粉卡匣713Y,係收容有黃色(Y)之碳粉,同樣的,第2碳粉卡匣713M,係收容有洋紅色(M)之碳粉,第3碳粉卡匣713C,係收容有靛青色(C)之碳粉,第4碳粉卡匣713K,係收容有黑色(K)之碳粉。而,各碳粉卡匣713,係對於收容有相同顏色的碳粉之製程卡匣701而補給碳粉。
碳粉卡匣713之補給動作,係當被設置在畫像形成裝置800之裝置本體處的殘量偵測部偵測到了製程卡匣701內之碳粉殘量不足時,會被進行。碳粉卡匣713,係成為能夠經由被設置在畫像形成裝置800處的裝著導引構件、定位構件等的裝著手段,來對於畫像形成裝置800進行裝卸。另外,關於製程卡匣701、碳粉卡匣713之詳細說明,係於後再述。
在碳粉卡匣713之下方處,係與各碳粉卡匣713相互對應地而被配置有第1~第4碳粉搬送裝置714。各碳粉搬送裝置714,係將從各碳粉卡匣713所接收了的碳粉朝向上方作搬送,並對於各顯像單元706供給碳粉。
在製程卡匣701之上方處,係被設置有作為中間轉印體之中間轉印單元719。中間轉印單元719,係以一次轉印部S1側作為下方而被略水平地作配置。與各感光體滾筒707相對向的中間轉印皮帶718,係為可旋轉之無端狀的皮帶,並被掛架於複數之掛架輥上。在中間轉印皮帶718之內面,係作為一次轉印構件,而隔著中間轉印皮帶718地來在與各感光體滾筒707形成一次轉印部S1之位置處分別配置有一次轉印輥720。又,身為二次轉印構件之二次轉印輥721,係與中間轉印皮帶718相接觸,並隔著中間轉印皮帶718地而與對向側之輥形成二次轉印部S2。進而,在左右方向(二次轉印部S2與中間轉印皮帶所被作掛架之方向)上,係於與二次轉印部S2相反側處被配置有中間轉印皮帶清潔單元722。
在中間轉印單元719之又更上方處,係被配置有定著單元725。定著單元,係藉由加熱單元726和與加熱單元726作壓接之加壓輥727,而構成之。又,裝置本體之上面,係被配設有排出托盤732,在排出托盤732與中間轉印單元719之間,係被配設有廢棄碳粉回收容器724。進而,在裝置本體之最下部處,係被配設有用以收容記錄材703之供紙托盤702。
記錄材703,係身為用以使碳粉像從裝置本體而被轉印、定著於自身之表面上之物,記錄材703之其中一例係為紙。 〈畫像形成製程〉
接著,針對在畫像形成裝置800處的畫像形成動作,使用圖82以及圖83來作說明。
在畫像形成時,感光體滾筒707係以特定之速度而被朝向箭頭A方向作旋轉驅動。中間轉印皮帶718,係被朝向圖82之箭頭B方向(與感光體滾筒707之旋轉為順方向)作旋轉驅動。
首先,感光體滾筒707之表面係藉由帶電輥708而被均一地帶電。接著,藉由從掃描單元712所照射之雷射光,感光體滾筒707之表面係被作掃描曝光,藉由此,在感光體滾筒707上係被形成有基於畫像資訊所致之靜電潛像。被形成於感光體滾筒707上之靜電潛像,係藉由顯像單元706來作為碳粉像而被顯像。此時,顯像單元706係藉由被設置在畫像形成裝置800本體處之顯像加壓單元(未圖示)而被作加壓。之後,被形成於感光體滾筒707上之碳粉像,係藉由一次轉印輥720而被一次轉印至中間轉印皮帶718上。
例如,在全彩畫像之形成時,在身為第1~4之一次轉印部的畫像形成部S701Y~S701K處,上述之製程係依序被進行,藉由此,在中間轉印皮帶718上,各色之碳粉像係依序被作重疊。
另一方面,被收容於供紙托盤702中之記錄材703,係以特定之控制時序而被作給送,並與中間轉印皮帶718之移動相互同步地而被朝向二次轉印部S702作搬送。之後,藉由隔著記錄材703地而與中間轉印皮帶718作抵接之二次轉印輥721,中間轉印皮帶718上之4色碳粉像係被整批地二次轉印至記錄材703上。
之後,被轉印有碳粉像的記錄材703,係被搬送至定著單元725處。在定著單元725處,記錄材703係被作加熱、加壓,藉由此,碳粉像係定著於記錄材703處。之後,完成定著之記錄材703係被搬送至排出托盤732處,藉由此,畫像形成動作係完成。
又,在一次轉印工程後而殘留於感光體滾筒707上的一次轉印殘留碳粉(廢棄碳粉),係藉由清潔刮刀710而被去除。在二次轉印工程後而殘留於中間轉印皮帶718上的二次轉印殘留碳粉(廢棄碳粉),係藉由中間轉印皮帶清潔單元722而被去除。藉由清潔刮刀710以及中間轉印皮帶清潔單元722而被去除了的廢棄碳粉,係藉由設置在裝置本體處之廢棄碳粉搬送單元723而被作搬送,並積蓄於廢棄碳粉回收容器724中。另外,畫像形成裝置800,係成為亦可藉由僅使用所期望之單一或者是數個的畫像形成部,而形成單色或者是複數色之畫像。 〈製程卡匣〉
接著,針對被裝著於本實施例之畫像形成裝置800處的製程卡匣701之全體構成,使用圖83、圖84、圖85來作說明。圖83,係為對於被裝著於畫像形成裝置800處並且身為使感光體滾筒707與顯像輥711作了抵接的狀態(姿勢)之製程卡匣701,而從Z方向來作了觀察之概略剖面圖。圖84,係為在從前方(於製程卡匣裝卸方向上之上游側)來作了觀察時的卡匣701之立體圖。圖85,係為在從後方(於製程卡匣裝卸方向上之下游側)來作了觀察時的卡匣701之立體圖。
製程卡匣701,係由清潔單元704與顯像單元706所形成。清潔單元704與顯像單元706,係以旋轉支持銷730作為中心而被可搖動地作結合。
清潔單元704,係具備有支持清潔單元704內之各種構件的清潔框體705。又,在清潔單元704內,係具備有感光體滾筒707、和帶電輥708、以及清潔刮刀710,並且,係具備有在與感光體滾筒707之旋轉軸線方向相平行之方向上而延伸的廢棄碳粉螺桿715。在清潔框體705中,清潔軸承單元733係被配置於清潔單元704之長邊方向兩端處,該清潔軸承單元733,係將感光體滾筒707可旋轉地作支持,並且具備有用以從感光體滾筒707而對於廢棄碳粉螺桿715傳導驅動之清潔齒輪列731。
被設置在清潔單元704處之帶電輥708,係朝向感光體滾筒707而藉由被配置在兩端處的帶電輥加壓彈簧736而被朝向箭頭C方向作推壓。帶電輥708係以相對於感光體滾筒707而進行從動的方式,而被作設置,若是感光體滾筒707在畫像形成時被朝向箭頭A方向作旋轉驅動,則帶電輥708係朝向箭頭D之方向(與感光體滾筒707之旋轉為順方向)作旋轉。
被設置在清潔單元704處之清潔刮刀710,係由用以將在一次轉印後而殘留於感光體滾筒707之表面上的轉印殘留碳粉(廢棄碳粉)去除之彈性構件710a、和用以支持彈性構件710a之支持構件710b,而構成之。藉由清潔刮刀710而被從感光體滾筒707之表面所去除的廢棄碳粉,係被收容在藉由清潔刮刀710與清潔框體705所形成的廢棄碳粉收容室709中。被收容在廢棄碳粉收容室709中之廢棄碳粉,係藉由被設置在廢棄碳粉收容室709內之廢棄碳粉搬送螺桿715而被朝向畫像形成裝置800之後方(製程卡匣701之裝卸方向下游側)作搬送。被作了搬送的廢棄碳粉,係被從廢棄碳粉排出部735而排出,並被遞交至畫像形成裝置800之廢棄碳粉搬送單元723處。
顯像單元706,係具備有支持顯像單元706內之各種構件的顯像框體716。顯像框體716,係被區分為「於內部被設置有顯像輥711與供給輥717之顯像室716a」和「收容有碳粉並且於內部被設置有攪拌構件729之碳粉收容室716b」。
在顯像室716a中,係被設置有顯像輥711、供給輥717、顯像刮刀728。顯像輥711,係擔持有碳粉,在畫像形成時,係朝向箭頭E方向旋轉,並藉由與感光體滾筒707相接觸而將碳粉搬送至感光體滾筒707處。又,顯像輥711,係於其之長邊方向(旋轉軸線方向)之兩端部處,藉由顯像軸承單元734而被可旋轉地支持於顯像框體716處。供給輥717,係可一面與顯像輥711作接觸一面進行旋轉地來藉由顯像軸承單元734而被可旋轉地支持於顯像框體716處,在畫像形成時,係朝向箭頭F方向旋轉。進而,對於被形成於顯像輥711上之碳粉層的厚度作限制之作為層厚限制構件之顯像刮刀728,係以與顯像輥711之表面相抵接的方式而被作配置。
在碳粉收容室716b中,係被設置有用以對於所收容的碳粉T進行攪拌並且經由顯像室通連口716c來將碳粉對於供給輥717作搬送的攪拌構件729。攪拌構件729,係具備有與顯像輥711之旋轉軸線方向相平行之旋轉軸729a、和身為具有可撓性之薄片的作為搬送構件之攪拌薄片729b。攪拌薄片729b之其中一端係被安裝於旋轉軸729a處,攪拌薄片729b之另外一端係成為自由端,藉由使旋轉軸729a進行旋轉並使攪拌薄面729b朝向箭頭G方向旋轉,碳粉係被攪拌薄片729b作攪拌。
顯像單元706,係具備有將顯像室716a與碳粉收容室716b作通連之顯像室通連口716c。在本實施例中,於顯像單元706所通常被作使用之姿勢(使用時之姿勢)下,顯像室716a係位置於碳粉收容室716b之上方處。藉由攪拌構件729而被作了上撈的碳粉收容室716b內之碳粉,係通過顯像室通連口716c而被供給至顯像室716a處。
進而,在顯像單元706處,係於裝卸方向下游側之其中一端處,被設置有碳粉接收口740。在碳粉接收口740之上方處,係被配置有接收口薄片構件745和能夠在前後方向上移動的碳粉接收口閘門741。碳粉接收口740,當製程卡匣701並未被裝著於畫像形成裝置800處的情況時,係藉由接收口閘門741而被作關閉。接收口閘門741,係成為與製程卡匣701之裝卸動作相互連動地而被畫像形成裝置800所推壓並打開之構成。
係與碳粉接收口740相互通連地而被設置有接收搬送路徑721,於內部係被配置有接收搬送螺桿743。進而,在顯像單元706之長邊方向中央附近,係被設置有用以對於碳粉收容室716b供給碳粉之收容室通連口744,並使接收搬送路徑742與碳粉收容室716b相通連。接收搬送螺桿,係與顯像輥711和供給輥717之旋轉軸線方向相平行地而延伸,並將從碳粉接收口740所接收了的碳粉經由收容室通連口744來搬送至碳粉收容室716b中。 〈清潔單元〉
於此,針對清潔單元704,使用圖86來作詳細說明。
如同圖84中所示一般,將感光體滾筒707之旋轉軸方向設為Z方向(箭頭Z1、箭頭Z2),將在圖82中之水平方向設為X方向(箭頭X1、箭頭X2)並將鉛直方向設為Y方向(箭頭Y1、箭頭Y2)。
將滾筒耦合構件(耦合構件)770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而接受驅動力之側(Z1方向),稱作驅動側(深處側),並將相反側(Z2方向)稱作非驅動側(面前側)。在與滾筒耦合構件770相反側之端部處,係存在有與感光體滾筒707之內面作接觸的電極(電極部),此電極係藉由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相接觸而發揮作為接地的作用。
在感光體滾筒707之其中一端處安裝滾筒耦合構件770,並在另外一端處安裝非驅動側凸緣構件769,而形成感光體滾筒單元768。感光體滾筒單元768,係經由滾筒耦合構件770來從被設置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800處之驅動傳導單元811而得到驅動力。
滾筒耦合構件770,係使較感光體滾筒707而更加突出的圓筒部771之作為被支持部的外周面771a,被可旋轉地支持於滾筒單元軸承構件733R處。同樣的,非驅動側凸緣構件769,係使較感光體滾筒707而更加突出的圓筒部之外周面769a,被可旋轉地支持於滾筒單元軸承構件733L處。亦即是,感光體滾筒707,係成為經由耦合構件770和凸緣構件769,來藉由卡匣之殼體(軸承構件733R、733L)而被可旋轉地作支持。
如同圖86中所示一般,滾筒單元軸承構件733R,係衝突抵接於被設置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800中的深處側卡匣定位部808處。又,滾筒單元軸承構件733L,係衝突抵接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800的面前側卡匣定位部810處。藉由此,製程卡匣701係在畫像形成裝置800中被作定位。
在本實施例之Z方向上,係將「滾筒單元軸承構件733R支持感光體滾筒單元768之位置」配置在與「滾筒單元軸承構件733R被深處側卡匣定位部808所定位的場所」相接近之位置處。故而,在本實施例中,係將滾筒耦合構件770之圓筒部771的外周面771a之前端側(Z1方向側)可旋轉地支持於滾筒單元軸承構件733R處。
同樣的,在Z方向上,係將「滾筒單元軸承構件733L將非驅動側凸緣構件769可旋轉地作支持的場所」配置在與「滾筒單元軸承構件733L被面前側卡匣定位部810所定位的場所」相接近之位置處。
藉由使滾筒單元軸承構件733R、733L分別被安裝於清潔框體705之兩側處,感光體滾筒單元768係被可旋轉地支持於清潔框體705處。 〈驅動傳導單元之構成〉
使用圖87、圖88,針對被設置在畫像形成裝置側處之驅動傳導單元811之構成作說明。圖87,係為驅動傳導單元811之分解立體圖。圖88,係為驅動傳導單元811之剖面圖。
滾筒驅動耦合齒輪813,係被可旋轉地支持於被固定在畫像形成裝置800之框架處之支持軸812處,並從馬達而被傳導有驅動力並進行旋轉。作為與實施例1之構成相異之處,在本實施例中,滾筒驅動耦合構件與驅動齒輪係一體化。藉由一體化,而對於本體側之驅動軸芯與卡匣側之感光體滾筒軸芯的偏芯作抑制。
驅動傳導單元811,係於滾筒驅動耦合齒輪813之圓筒部內部具備有複數之零件。係存在有:被支持軸812所支持並且被作旋轉擋止之煞車構件816、被與煞車構件816作連結並傳導煞車力之煞車傳導構件817、與滾筒耦合構件770之煞車力承受面相卡合之第1以及第2煞車卡合構件814、818、以及沿著軸線M1而被作配置並產生朝向軸線M1之方向的推壓力之煞車卡合彈簧821及滾筒驅動耦合彈簧820。另外,軸線M1,係身為驅動傳導單元811之旋轉軸線。
滾筒驅動耦合彈簧820,係以被煞車構件816之端面與煞車傳導構件817所包夾的方式,而被作配置,並分別對該些之兩者賦予有反作用力。煞車傳導構件817,係經由第1煞車卡合構件814而接受煞車卡合彈簧821之反作用力,並接受滾筒驅動耦合彈簧820之反作用力。作為與實施例1之構成相異之處,在本實施例中,係存在有擋止構件815。擋止構件815,係被組裝於滾筒驅動耦合齒輪813處,並以在軸線方向上而與滾筒驅動耦合齒輪813一體性地移動的方式而被作固定。此係為為了防止「當使用者以強大的力來將卡匣作了裝著時滾筒耦合構件770與第1煞車卡合構件814相衝突並導致第1煞車卡合構件814從滾筒驅動耦合齒輪813而脫落」的事態所配置者。
關於其他之構成、功能,由於係與在實施例1中所示之本體側驅動傳導單元203相同,因此在本實施例中係省略說明。 〈耦合構件之構成〉
針對用以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來將驅動力傳導至卡匣701之滾筒單元768處並使滾筒單元768驅動(旋轉)的構成作說明。
在圖89(a)~(c)中所示之感光體滾筒768,係身為具備有感光體滾筒707和滾筒耦合構件770以及非驅動側凸緣構件769的單元。滾筒單元768,係構成為能夠藉由被裝著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處,而與被設置在本體處之驅動傳導單元811作連結。
滾筒單元768,在畫像形成時,係朝向箭頭A方向旋轉。在本實施例中,在從驅動側(滾筒耦合構件770所存在之側)來對於滾筒單元768作了觀察時,旋轉方向係相當於逆時針方向。亦即是,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之滾筒單元的旋轉方向係為相反。
因此,與驅動傳導單元811相卡合之滾筒耦合構件770之形狀,係相對於在實施例1中所示之滾筒耦合構件143而為左右反轉形狀(鏡射形狀)。又,同樣的,驅動傳導單元811之形狀,亦係身為在實施例1中所示之驅動傳導單元203的左右反轉形狀。
另外,針對本實施例之滾筒單元768之旋轉方向,使用圖83來作說明。另外,在圖83中,由於係相當於從非驅動側來對於滾筒單元作了觀察之圖,因此,旋轉方向A係相當於順時針方向。係構成為:若是藉由耦合構件所受到之驅動力而滾筒單元朝向A方向旋轉,則感光體滾筒707之表面係如同下述一般地而移動。感光體滾筒707之表面,係在卡匣之殼體之內部,朝向清潔刮刀710而接近並有所接觸。之後,感光體滾筒707之表面係朝向帶電輥708而接近並作接觸。之後,感光體滾筒707之表面係朝向顯像輥711而接近並作接觸。之後,感光體滾筒707之表面,係於卡匣之上方而從卡匣之殼體露出。作了露出的感光體滾筒707之表面,係成為與裝置本體之中間轉印皮帶718相接觸(參照圖82)。之後,感光體滾筒707之表面,係再度回到卡匣之殼體之內部,並朝向清潔刮刀710而接近並作接觸。
接著,針對滾筒耦合構件770進行詳細說明。圖89(a)~(c),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770之詳細形狀作說明之圖。圖89(a)係為滾筒單元768之立體圖,圖89(b)係為圖89(a)之其他相位之立體圖,圖89(c)係為從Z1方向來對於滾筒單元768作了觀察之正面圖。滾筒耦合構件770,係具備有定位孔770a、驅動力承受部770b、煞車力承受面770c、螺旋狀斜面770d、屋簷770g。
此些之定位孔770a、驅動力承受部770b、煞車力承受面770c、螺旋狀斜面770d、屋簷770g,係分別對應於在圖1等之中所示之實施例1之耦合構件143的圓孔部143a、驅動力承受部143b、煞車力承受面143c、螺旋狀斜面143d、屋簷143g。在實施例1與本實施例中的耦合構件之相互對應之部分,係彼此相互發揮相同的作用。
如同上述一般,滾筒耦合構件770與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參照圖1),除了在尺寸上有一部分的相異之處以外,係相互具有左右對稱(鏡射對稱)之關係。因此,滾筒耦合構件770之各部770a、770b、770c、770d、770g之各者的形狀,係身為使耦合構件143之各部143a、143b、143c、143d、143g的形狀實質性地作了左右反轉(亦即是作了鏡射)者。在本實施例中,滾筒耦合構件770,係如同上述一般地而朝向在圖83、圖89(a)~(c)中所示之箭頭A方向旋轉。在本實施例中之滾筒耦合構件770之旋轉方向(箭頭A方向),係為在從正面來對於滾筒耦合構件770作了觀察時之逆時針方向(參照圖89(c))。
另外,滾筒耦合構件770之形狀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例如,滾筒耦合構件770之形狀,係亦可身為使在圖52、圖54(b)~(e)、圖74、圖75、77、78、81、97、100、圖102~110等之中所示之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的變形例作了左右反轉後之形狀(亦即是鏡射形狀)。 〈卡匣之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裝著〉
使用圖90、圖91,針對製程卡匣701之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800的裝卸作說明。
圖90,係為用以針對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卡匣之裝著作說明之立體圖。又,圖91,係為用以針對對於裝置本體的卡匣之裝著動作作說明之剖面圖。
本實施例之畫像形成裝置本體800,係採用能夠在略水平方向上而裝著卡匣之構成。具體而言,畫像形成裝置本體800,係於其之內部具備有能夠裝著卡匣之空間。又,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800之前側(於使用時使用者所站立之方向)處,係具備有用以將卡匣對於前述之空間作插入的卡匣門804(前門)。
如同圖90中所示一般,畫像形成裝置本體800之卡匣門804係被可開閉地作設置。若是將卡匣門804開啟,則在空間之底面處係配置有對於卡匣701作導引的卡匣下導引軌805,在上面處係配置有卡匣上導引軌806。卡匣701係藉由被設置於空間上下處的上下之導引軌(805、806)而被朝向裝著位置作導引。
以下,使用圖91,針對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800的卡匣之裝卸動作作說明。
如同圖91(a)中所示一般,卡匣701,在插入開始時,清潔軸承單元733R以及感光體滾筒707係並不會與中間轉印皮帶718相接觸。換言之,係成為「在卡匣701之插入方向深處側之端部被卡匣下導引軌805所支持的狀態下,感光體滾筒707與中間轉印皮帶718係並不會相接觸」一般的尺寸關係。
接著,如同圖91(b)中所示一般,畫像形成裝置本體800,係在裝置本體下導引軌805之插入方向深處側處,具備有相較於卡匣下導引軌805而更朝向重力方向上方作了突出的深處側卡匣下導引構件807。此深處側卡匣下導引構件807係在卡匣701之插入方向面前側處具備有錐狀面807a。伴隨著插入,卡匣701係乘坐於錐狀面807a上並被朝向裝著位置作導引。
另外,深處側卡匣下導引構件807之位置和形狀,係只要以在將卡匣對於裝置本體800作插入時卡匣之一部分並不會與中間轉印皮帶718之畫像形成區域718A相互滑動摩擦的方式來作設置即可。於此,所謂畫像形成區域718A,係指中間轉印皮帶718之擔持有對於記錄材703作轉印的碳粉像之區域。又,在本實施例中,將裝著姿勢作了維持的卡匣之中之被設置於卡匣701之插入方向深處側之單元軸承構件733R,係最為朝向重力方向上方而突出。因此,係只要以使滾筒單元軸承構件733R之最靠插入方向深處側之端部的在進行插入時所描繪之軌跡(於後,稱作插入軌跡)不會與畫像形成區域718A相互干涉的方式,來適宜選擇各要素之配置與形狀即可。
之後,如同圖91(c)中所示一般,卡匣701係從乘坐上深處側卡匣下導引構件807的狀態起而更進一步被插入至畫像形成裝置本體800之深處側。之後,滾筒單元軸承構件733R,係衝突抵接於被設置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800中的深處側卡匣定位部808處。此時,卡匣701係成為從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800而完成裝著的狀態(圖91(d))起而作了0.5°~2°程度之傾斜的狀態。
圖91(d),係為針對在將卡匣門804作了關閉的狀態下之裝置本體與卡匣之狀態作展示之圖。畫像形成裝置800,係於卡匣下導引軌805之插入方向面前側處,具備有面前側卡匣下導引構件809。此面前側卡匣下導引構件809係構成為與卡匣門(前門)804之開閉相互連動地而作上下移動。
若是藉由使用者而使卡匣門804被關閉,則面前側卡匣下導引構件809係上升。之後,滾筒單元軸承構件733L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800的面前側卡匣定位部810係作抵接,卡匣701係相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800而被作定位。
藉由以上之動作,卡匣701之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800的裝著係完成。
又,卡匣701之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800而拔出的動作,係成為與上述之插入動作相反順序。
如同上述一般,由於係採用有傾斜裝著構成,因此,在將卡匣701裝著於裝置本體800處時,係能夠對於感光體滾筒707與中間轉印皮帶718之滑動摩擦作抑制。因此,係能夠對於在感光體滾筒707之表面或者是中間轉印皮帶718之表面上產生微小的傷痕(擦傷)的情形作抑制。
又,在本實施例中所揭示之構成,相較於「使卡匣在裝置本體中於水平方向上作移動並被作裝著,之後將卡匣全體舉升」之構成,係能夠使畫像形成裝置本體800之構成成為簡易。 〈耦合構件之對於本體驅動軸之卡合過程〉
接著,使用圖92以及圖93,對於滾筒耦合構件770與驅動傳導單元811之卡合過程作詳細說明。圖92、圖93,係為用以針對對於驅動傳導單元811的滾筒耦合構件770之裝著動作作說明之剖面圖。
圖92(a),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770與驅動傳導單元811開始進行卡合的狀態作展示之圖,圖92(b),係為對於製程卡匣701一直衝突至本體深處並作了抵接的狀態作展示之圖,圖93(b)係為對於將本體前門關閉並將卡匣作了舉升的狀態作展示之圖。圖93(a),係為對於圖93(b)與圖92(b)之間之裝卸途中之狀態作展示之圖。亦即是,製程卡匣701之裝著,係藉由以圖92(a)、圖92(b)、圖93(a)、圖93(b)之順序所示之工程來進行。
如同圖92(a)中所示一般,若是將製程卡匣朝向本體深處側作裝著,則滾筒耦合構件770之定位孔770a與滾筒驅動耦合齒輪813之定位轂813i係開始作抵接。如同在圖91中所作了說明一般,在滾筒耦合構件770開始與驅動傳導單元811進行卡合時,藉由乘坐上深處側卡匣下導引構件807之上,製程卡匣701係以作了0.5°~2°程度之傾斜的狀態而被作插入(圖91(b)~(c))。
因此,滾筒驅動耦合齒輪813,係以使定位轂813i靠著滾筒耦合構件770之定位孔770a的狀態而被作導引,滾筒驅動耦合齒輪813亦係成為作了傾斜的狀態(參照圖92(b))。另外,圖92與圖93中之一點鍊線,係將水平方向標示為H,並將滾筒驅動耦合齒輪813之旋轉軸線方向標示為A1,並且將滾筒耦合構件770之旋轉軸線方向標示為C1。
若是從圖92(b)起而更進一步將製程卡匣朝向本體深處側作插入,則滾筒耦合構件770之側面係與滾筒驅動耦合齒輪813相抵接。若是從抵接狀態起而將卡匣更進一步作推入,則滾筒驅動耦合齒輪813、第1煞車卡合構件814、第2卡合部818、擋止構件815、煞車傳導構件817係被朝向本體深處側方向作推入,直到製程卡匣移動至會衝突抵接於本體後側板上的位置處為止。其結果,製程卡匣和滾筒驅動耦合齒輪813、第1煞車卡合構件814、第2煞車卡合構件818、擋止構件815、煞車傳導構件817,係一直移動至在圖93(a)中所示之位置處。亦即是,滾筒驅動耦合齒輪813之齒輪端部之位置,係從U2而移動至U1。
之後,若是將本體前門關閉,則本體下軌係舉升,製程卡匣之傾斜係被消除。亦即是,如同圖93(b)中所示一般,滾筒驅動耦合齒輪813、滾筒耦合構件770係一同使傾斜被消除,並藉由定位轂813i與定位孔770a而成為使芯相互對合之狀態,製程卡匣701之裝著係完成。
在如同上述一般地而使滾筒驅動耦合齒輪813與滾筒耦合構件770之芯被作了定位之後,藉由使驅動傳導單元811作旋轉,滾筒耦合構件770與驅動傳導單元811內部之驅動傳導構件以及煞車卡合構件係作卡合。關於卡合動作,除了驅動傳導單元811和滾筒耦合構件770之旋轉方向係有所逆轉之外,係成為與在實施例1中所示之動作相同之工程。故而,在本實施例中係將其之說明省略。
在本實施例以及前述之實施例1中,製程卡匣,係具備有清潔單元與顯像單元。亦即是,製程卡匣,係具備有感光體滾筒與顯像輥。但是,被對於畫像形成裝置作裝卸的製程卡匣之構成,係並不被限定於此。
例如,作為本實施例之變形例,係亦可考慮有將清潔單元704與顯像單元706分別個別地卡匣化之構成(參照圖94(a)、(b))。
係會有特別將使清潔單元704作了卡匣化的構成稱作滾筒卡匣704A,並將使顯像單元706作了卡匣化的構成稱作顯像卡匣706A的情形。
於此種變形例的情況,滾筒卡匣704A,係具備有感光體滾筒707和滾筒耦合構件770。滾筒卡匣704A,係可視為並不具有顯像單元706之製程卡匣。
如同以上所作了說明一般,若依據本實施例,則製程卡匣701之滾筒耦合構件770,係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之驅動傳導單元811而接受驅動力。又,係與滾筒耦合構件770從驅動傳導單元811而接受驅動力一事同時地,而使驅動傳導單元811內部之煞車機構動作。藉由此煞車機構,係能夠將為了驅動卡匣所需要的負荷設定為適當之範圍。其結果,係能夠安定地驅動製程卡匣。 〈〈實施例3〉〉
在本實施例中,係針對將在實施例1等之中所作了說明的卡匣之滾筒耦合構件143(參照圖1)的形狀作了一部分的變更之滾筒耦合構件進行說明。
圖111、圖112,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100之構成作說明之立體圖。圖112,係為圖111之擴大圖。
本實施例之滾筒耦合構件1100,在形狀上係與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參照圖1等)相異,但是,係與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相同的,能夠導引煞車卡合構件,並且也能夠接受煞車力與驅動力。亦即是,本實施例之滾筒耦合構件,亦係具備有發揮與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之各部相同的功能之部分(形狀)。
在關連於本實施例之滾筒耦合構件1100之說明中,亦係與實施例1、2相同的,將沿著軸線L方向而從感光體滾筒104來朝向驅動傳導單元230(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方向(箭頭M1A之朝向),稱作在軸線方向上之外側方向(外側)。亦即是,在滾筒耦合構件1100處,所謂軸線方向外側,係為在滾筒耦合構件1100之軸線方向上而距離卡匣100之非驅動側之端部(亦即是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和感光體滾筒之非驅動側之端部)更遠之側。換言之,在滾筒耦合構件1100上,所謂軸線方向之外側,係身為在軸線方向上而從卡匣100之中央部分遠離之側。
又,係將與外側方向相反之方向(箭頭M1B之朝向),稱作在軸線方向上之內側方向。亦即是,在滾筒耦合構件1100處,所謂軸線方向之內側,係為在滾筒耦合構件1100之軸線方向上而距離卡匣100之非驅動側之端部(亦即是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7和感光體滾筒之非驅動側之端部)更近之側。換言之,在滾筒耦合構件1100上,所謂軸線方向之內側,係身為在軸線方向上而接近卡匣100之中央部分之側。在後續之實施例中,亦為相同。
在圖111、圖112中,滾筒耦合構件1100,係被安裝在感光體滾筒104之端部處。藉由此,與實施例1相同的,滾筒單元103係被構成。在從驅動側來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100作了觀察時,亦即是在沿著箭頭M1B方向來對於滾筒單元103作了觀察時,滾筒單元103之旋轉方向A係相當於順時針方向。
滾筒耦合構件1100,係具備有從軸部1100a之端部之面1100a1起而朝向軸線L方向之外側作突出的突出部1100b。
突出部1100b,其之基部係身為圓柱形狀,從突出部1100b之基部起,於滾筒耦合構件1100之徑方向上係突出有第1突起1100c與第2突起1100d。
突出部1100b,係身為「成為第1突起1100c與第2突起1100d所進行突出的起點」之基部。在圖111、圖112中,作為第1突起1100c與第2突起1100d之其中一例,係展示有圓柱形狀。第1突起1100c之圓形之剖面之徑與第2突起1100d之圓形之剖面之徑,係較突出部1100b之圓形之剖面之徑而更小。
在軸線L方向上,第1突起1100c係相較於第2突起1100d而配置在更靠軸線方向外側。亦即是,第2突起1100d係相較於第1突起1100c而被配置在更靠近卡匣之非驅動側處。
圖113,係為從驅動側來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100作了觀察之正面圖。如同在圖113中所示一般,在從驅動側來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100作了觀察時,從軸線L起直到位置於第1突起1100c之最外緣部處的前端部為止之距離(以2點鍊線所標示之圓R10之半徑),係較從軸線L起直到第2突起1100d為止之距離(以2點鍊線所標示之圓R11之半徑)而更小。
第1突起1100c與第2突起1100d之彼此的突出方向係為相異。亦即是,彼此之突出方向係並非為平行。
第1突起1100c之從突出部1100b起所延伸之方向,係相較於第2突起1100d之從突出部1100b起所延伸之方向,而在旋轉方向A上位置於更上游側處。亦即是,第1突起1100c之前端,係相對於第2突起1100d之前端,來朝向滾筒耦合構件1100之旋轉方向A之上游而位置於0度~180度之範圍內。
在圖111、圖112中,滾筒耦合構件1100,係具備有定位孔(開口部)1100e和屋簷(屋簷部)1100f。定位孔(開口部)1100e,係構成為與本體側驅動耦合構件180之定位轂(定位部)180i(圖44、圖47(b))相卡合。定位孔(開口部)1100e,係被配置在滾筒耦合構件1100與感光體滾筒104之軸線L上。
屋簷1100f,係身為以阻止本體側之煞車卡合構件208(圖44、圖47(b))侵入至軸線方向之情形的方式而被構成之突出部(伸出部)。屋簷1100f,係被設置在突出部1100b之M1A方向前端側處,並較突出部1100b而更朝向徑方向外側突出。在軸線L方向上,屋簷1100f係被配置在與第1突起1100c相互重疊之位置處。亦即是,在與軸線L相平行之座標系中,屋簷1100f與第1突起1100c係位於至少會部分性重疊之位置處。又,屋簷1100f,係相較於第2突起1100d而配置在更靠軸線方向外側(箭頭M1A側)處。在滾筒耦合構件1100之旋轉方向A上,於第2突起1100d與下游側之屋簷1100f之間,係具有空間部。
如同在圖112中主要所示一般,第1突起1100c,係於旋轉方向A之下游側處具有圓弧部1100c1。圓弧部1100c1,係身為構成第1突起1100c之外周之一部分的圓弧形狀之曲面。第2突起1100d,係於旋轉方向A之下游側處具有圓弧部1100d1和圓弧部1100d2。圓弧部1100d1和圓弧部1100d2,係分別身為構成第2突起1100d之外周之一部分的圓弧形狀之曲面。
圓弧部1100d1,係以面向第2突起1100d之軸線L方向外側方向的方式而被作設置。
圓弧部1100d2,係以面向第2突起1100d之軸線方向內側方向的方式而被作設置。在第2突起1100d之旋轉方向A之上游側處,係具有驅動力承受部1100d3。
第1突起1100c、第2突起1100d、屋簷1100f,係亦被設置在相對於軸線L而為180度對稱之位置處。
針對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之構成進行對比。前述之本實施例之第1突起1100c所具有的圓弧部1100c1,係對應於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參照圖1、圖47(a))之上游側斜面(上游側導引構件)143d2。又,第2突起1100d所具有的圓弧部1100d1,係對應於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之下游側斜面(下游側導引構件)143d1。又,第2突起1100d所具有的圓弧部1100d2,係對應於煞車力承受部143c。又,第2突起1100d所具有的驅動力承受部1100d3,係對應於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之驅動力承受部143b。又,屋簷(屋簷部)1100f係對應於實施例1之屋簷(屋簷部)143g(參照圖1、圖47(a))。
藉由此,本實施例之滾筒耦合構件1100,亦係能夠藉由與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相同之方法、亦即是藉由與圖60~圖72、圖48~圖50等同等之步驟,來與本體側之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以及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作卡合。另外,在本實施例中,係以卡匣之滾筒耦合構件1100為朝向身為順時針方向之旋轉方向A而作驅動的構成為前提來進行了說明(參照圖111)。 但是,係亦可能會有如同在實施例2之中所作了說明的滾筒耦合構件770(參照圖89)一般地而使滾筒耦合構件1100朝向逆時針方向旋轉的情況。實施例2之滾筒耦合構件770,係具備有如同將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參照圖1)作了左右反轉一般的形狀。與此相同的,在本實施例中,係亦能夠以使滾筒耦合構件1100朝向逆時針方向旋轉的方式來作變更。於此情況,係只要將滾筒耦合構件1100之形狀作左右反轉、亦即是作鏡射的方式,來進行變更即可。關於後述之各實施例,亦為相同。
又,在本實施例中,卡匣之滾筒耦合構件1100雖係相對於旋轉軸線而具備有180度對稱之形狀,但是,係並非絕對需要身為此種構成。此係因為,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側之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以及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係成為180度對稱形狀之故。例如,只要滾筒耦合構件1100之驅動力承受部1100d3為有存在於相互分離180度之2個場所的其中一方處,則滾筒耦合構件100便能夠從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接受驅動力。
此事,針對對於煞車卡合構件204、208或者是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作用的滾筒耦合構件1100之其他之部分而言,亦為相同。在實施例1中,係使用圖96~圖100等,而針對將滾筒耦合構件143變更為非對稱形狀的變形例作了說明。在本實施例中,亦可基於相同的想法來考慮有變形例。亦即是,在滾筒耦合構件1100處,雖係在180度對稱之2個場所處分別存在有具有同等之功能的部分,但是,實際上,只要存在有兩者之中之其中一方,則滾筒耦合構件1100便能夠起作用。例如,係可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100,而施加像是將分離180度地而作了配置之任意之2個場所中的其中一方之部分去除一般的變形。關於後述之實施例,亦為相同。
在本實施例中,於滾筒耦合構件1100處,第1突起1100c與第2突起1100d係以相鄰接的方式而被作配置,此些之組(pair),係分別被配置於180度對稱之2個場所處。亦即是,滾筒耦合構件1100,係將第1突起1100c與第2突起1100d分別各具備有2個。然而,滾筒耦合構件1100,係亦可將第1突起1100c與第2突起1100d之組僅具備有1個。又,滾筒耦合構件1100,在將第1突起1100c與第2突起1100d分別各僅具備有1個的情況時,第1突起1100c和第2突起1100d係亦可並未相互鄰接。亦即是,此些之第1突起1100c和第2突起1100d,係亦可包夾著滾筒耦合構件1100之軸線地而相互位置於相反側處。
另外,在使第1突起1100c與第2突起1100d突出時之基部,係並非絕對需要為突出部1100b。例如,第1突起1100c與第2突起1100d之至少其中一者,係亦可身為從軸部1100a之端部之面1100a1而突出之構成。
在圖114中,係針對使第2突起1100d從軸部1100a之端部之面1100a1而突出之變形例作了展示。在圖114中,第2突起1100d,係被和面1100a1與突出部1100b之雙方作連結。第2突起1100d,係可視為從面1100a1起而朝向軸線方向突出,亦可視為從突出部1100b起而朝向徑方向突出。
又,第1突起1100c與第2突起1100d,係亦可並不具備有圓柱形狀。作為其之一例,在圖114中所示之第2突起1100d,係具備有使其之一部分作了缺損的圓柱形狀。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之耦合構件1100,係在感光體滾筒104(參照圖1)之端部近旁處被與感光體滾筒104同軸狀地作配置,並與感光體滾筒104直接作了連接。但是,在實施例1中,如同前述一般,係亦可在從感光體滾筒104之端部而作了分離的場所處,配置耦合構件1100,並經由齒輪等來從耦合構件1100而對於感光體滾筒104傳導驅動力。又,係亦可在使耦合構件1100被配置於感光體滾筒104之端部近旁處的同時,亦在耦合構件1100與感光體滾筒104之間中介存在有傳導驅動力之其他的傳導構件。
亦即是,耦合構件1100,係只要是以成為能夠朝向感光體滾筒104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感光體滾筒104作連接即可,關於該連接方法係為直接性還是間接性一事,係並不作限定。又,在相對於感光體滾筒104的耦合構件1100之配置中,亦存在有自由度。
但是,在謀求卡匣之小型化的觀點上,係以將耦合構件1100在感光體滾筒104之端部近旁處而配置為同軸狀為合適。又,在使卡匣之構造成為簡易的觀點上,係以採用「以使耦合構件1100與感光體滾筒104一體性地旋轉的方式,來使耦合構件100與感光體滾筒104構成1個的滾筒單元」的構成為合適。又,在謀求驅動力之傳導之精確度的提升之觀點上,係以將耦合構件1100直接連接於感光體滾筒104之端部處的構成為合適。
關於在後述之其他實施例中的感光體滾筒與耦合構件之連接,上述之事項亦同樣成立。 〈〈實施例4〉〉
在本實施例中,係針對將在實施例1等之中所作了說明的卡匣之滾筒耦合構件143(參照圖1)的形狀作了一部分的變更之滾筒耦合構件進行說明。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係藉由斜面(導引構件)143d,來使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之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相對於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朝向旋轉方向之下游側移動(參照圖67、圖48(c)等)。藉由此,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係使其之煞車力承受部143c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作卡合而接受有煞車力(參照圖68、圖48(e)等)。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例中,卡匣之滾筒耦合構件係具備有可動部(移動部),並身為藉由此可動部之動作來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一直移動至與煞車力承受部相卡合之位置處的構成。
以下,使用圖面,針對本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另外,對於與實施例1相同之構成,係附加與實施例1相同的元件符號,並將其說明省略。 [滾筒耦合構件之構成]
針對滾筒耦合構件1206,使用圖115、圖116來作說明。圖115,係為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分解立體圖,圖115(a)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而從軸線方向之內側(M1B)方向來作了觀察之圖,圖115(b)係為從軸線方向之外側(M1A)來作了觀察之圖。圖116,係為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剖面圖。如同在圖115中所示一般,滾筒耦合構件1206,係藉由作為旋轉構件之可動構件(移動構件)1200、和滾筒凸緣(耦合構件基部、耦合構件本體)1201、和能夠在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軸線方向上而移動的作為移動構件之被按壓構件1202、和初期化彈簧1203、和座面構件1204、以及頂板(屋簷板、屋簷部)1205,而構成之。
首先,針對構成零件進行說明。
可動構件1200,係為略圓筒形狀,在軸線方向M1A側之端面處係被設置有圓筒支持部1200d。可動構件1200,係具備有較圓筒形狀部1200k之外周面而更朝向徑方向外側突出之突起1200i。
突起部1200i,係於旋轉方向A上游側之面處被設置有驅動力承受部1200i1,並於旋轉方向A下游側之面處被設置有煞車力承受部1200i2。可動構件1200之突起部1200i,係具備有作用面1200c。作用面1200c,係在旋轉方向A上而為與煞車力承受部1200i2之下游側之端部相同相位,並且被配置在較圓筒形狀部1200k之外周面而更靠徑方向內側處。作用面1200c,係一直被形成至軸線方向M1A側之端面處。
可動構件1200,係在較圓筒形狀部1200k之外周面而更靠徑方向內側處,具備有與軸線L相正交之煞車對向面1200n(圖117(a)、(b))。煞車對向面1200n,係以煞車力承受部1200i2之旋轉方向A上游側端部作為起點,而朝向旋轉方向下游側作延伸。
煞車力承受部1200i2,係身為以會使在軸線方向上的內側被配置於旋轉方向A之上游處的方式而作了傾斜之面。煞車力承受部1200i2之傾斜的方向,係與在實施例1中所作了說明的煞車力承受部143c(參照圖1)之方向相同。
可動構件1200,係在軸線L之方向上,於較突起1200i而更內側(以箭頭M1B方向所示之側)處,被設置有螺旋形狀之斜面(凸輪面、傾斜部)1200e1。相對於斜面1200e1,在軸線方向M1A側處,係以與斜面1200e1相對向的方式,而被設置有與斜面1200e1略同一形狀之斜面(凸輪面、傾斜部)1200e2。各個的斜面1200e1、1200e2,係在可動構件1200之旋轉方向上,將螺旋形狀之起點(箭頭A方向下游側)與終點(箭頭A方向上游側)之相位差設為120°。
另外,此角度係僅為其中一例,而為可因應於所實施之構成來適宜作調整者。在可動構件1200之端面1200f處,係被設置有切缺1200j,並被設置有以軸線L作為中心之圓筒支持部1200g。切缺1200j,係沿著軸線方向M1A方向地而被形成,並與斜面1200e1、斜面1200e2之旋轉方向A上游側之中點相連。又,係將切缺1200j之旋轉方向A側之面設為切缺面1200j1。可動構件1200,係使前述之突起1200i、作用面1200c、斜面1200e1、斜面1200e2、切缺1200j分別以軸線L作為中心而點對稱地作一對的配置。
滾筒凸緣(耦合構件基部)1201,係設為略圓筒形狀,並被設置有沿著其之中心軸線L而延伸的軸部1201a。軸部1201a,係身為被設置有圓孔部1201e之中空形狀。在軸部1201a之軸線方向M1A側的前端部處,係被設置有突起1201b。突起1201b,係於各90°處而被配置於4個場所處。滾筒凸緣1201,係在較軸部1201a而更靠半徑方向外側處,被設置有藉由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16(參照圖14)而被作支持之支持軸部1201c。亦即是,感光體滾筒104(圖1),係成為經由被安裝於該端部處之滾筒凸緣1201而被可旋轉地支持於驅動側卡匣蓋116處。
又,支持軸部1201c之軸線方向M1A側之端面,係身為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驅動傳導面180d(參照圖45等)相對向的對向面1201c1。在滾筒凸緣1201之內部,係被設置有與軸線L相正交或者是相交叉之壁部1201i。前述之圓孔部1201e,係貫通壁部1201i。在壁部1201i處,係被設置有從圓孔部1201e起而朝向半徑方向外側延伸的一對之切缺1201f,此些之一對之切缺1201f,係相對於軸線L而相互被180度對稱地作配置。
於此,使用圖132,針對切缺1201f作說明。圖132,係為對於滾筒凸緣1201與被按壓構件1202之間之組裝狀態作展示之立體圖,並對於與驅動傳導單元(未圖示)之間之卡合前之狀態作展示。又,圖132,係為了進行說明,而將滾筒凸緣1201之較壁部1201i而更靠軸線方向M1A側的一部分設為未圖示。另外,針對被按壓構件1202之構成、滾筒凸緣1201與被按壓構件1202之組裝狀態以及與驅動傳導單元(未圖示)之間之卡合前之狀態,係於後再述。
在圖132所示之狀態下,於壁部1201i處之切缺1201f,係成為較被按壓構件1202之銷1202b而更靠徑方向外側。在軸部1201a處之切缺1201f,係以位置於較銷1202b而更靠向軸線方向M1A側的方式而被作切劃。又,係將切缺1201f之旋轉方向A下游側之面,設為切缺面1201f1。
又,在滾筒凸緣1201處,係被設置有從壁部1201i起而朝向軸線方向M1A突出並以軸線L作為中心的圓筒支持部1201h。又,如同在圖115中所示一般,在滾筒凸緣1201處,係從壁部1201i起而於軸線方向M1B上被設置有一對之圓筒部1201d。此些之圓筒部1201d係具備有中空形狀。
被按壓構件1202,係被設置有從於軸線L上而延伸的軸部1202a起而朝向半徑方向外側突出並被對稱地作了配置的一對之銷1202b。在圓筒部1202a之軸線方向M1A側的端部處,係被設置有被按壓部1202c。在圓筒部1202a之軸線方向M1B側的端部處,係被設置有支持部1202d。
初期化彈簧1203,係藉由彈性體(彈性構件)而被形成,在本實施例中,係設為壓縮線圈彈簧。
座面構件1204,係為略圓盤形狀,在中心處係被設置有支持部1204a。支持部1204a,係從座面構件1204而突出。又,在較支持部1204a而更靠半徑方向外側處,係被設置有一對的孔1204b。
頂板1205,係為略圓盤形狀,在中心處係被設置有孔1205a。從孔1205a起朝向半徑方向外側地,而被設置有溝1205b。溝1205b,係以每90°而被配置在4個場所處。在頂板1205之外周面處,係被設置有一對的切缺(開口部)1205c。切缺1205c,係以「以軸線L作為中心而成為點對稱」的方式而被作配置。頂板1205之切缺1205c,係身為被設置在頂板1205處之溝的部分。在切缺1205c之內部,係並未被配置有頂板1205,而成為形成有被作了開放的空間。
在頂板1205之外周面(亦即是,成為徑方向之端部之邊緣)之中,形成切缺1205c之部分,係相較於其他之部分而其之直徑為更小。故而,係會有將頂板1205之外周面之中的形成切缺1205c之部分稱作小徑部,並將其以外的並未被設置有切缺1205c之部分稱作大徑部的情形。亦即是,頂板1205之大徑部之外緣,係成為相較於小徑部之外緣而在徑方向上被配置在距離軸線L而為遠的位置處。
換言之,頂板1205之切缺1205c,係可視為使頂板1205之外緣朝向徑方向之內側而作了凹陷的凹部(凹坑)。反過來說,頂板1205之中的並未被設置有切缺1205c之部分,係可視為朝向徑方向之外側而有所突出的凸部(突起)。 [滾筒耦合構件之組裝]
接著,針對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組裝,使用圖116來作說明。
可動構件1200,係藉由朝向軸線方向M1B而被插入至滾筒凸緣1201中,而使圓筒支持部1200d被軸部1201a可旋轉地作支持,並使圓筒支持部1200g被圓筒支持部1201h可旋轉地作支持。又,在後述之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卡合動作時,可動構件1200,係使端面1200f與壁部1201i作抵接並使軸線L方向上之位置被定位,而進行旋轉並滑動。滾筒凸緣1201,係相當於用以支持可動構件1200之耦合構件之基部(本體)。
頂板1205,係藉由相對於滾筒凸緣1201而朝向軸線方向內側M1B被作插入,來使溝部1205b與突起1201b相嵌合,藉由此而被作支持。此時,藉由壓入或接著之類的手段,頂板1205與滾筒凸緣1201係被一體性地作固定。又,頂板1205,係藉由被固定於滾筒凸緣1201處,而成為亦作為防止可動構件1200之朝向軸線方向外側M1A之脫落的防脫落構件而起作用。
被按壓構件1202,係對於滾筒凸緣1201而朝向軸線方向外側M1A被作插入。被按壓構件1202之圓筒部1202a,係藉由滾筒凸緣1201之圓孔部1201e而被可滑動地作支持。在將被按壓構件1202對於滾筒凸緣1201作插入時,係預先使切缺1200j(參照圖115)之相位與切缺1201f之相位相互一致。藉由此,銷1202b,係能夠通過滾筒凸緣1201之壁部1201i與可動構件1200之端面1200f,而成為能夠插入至斜面1200e1、斜面1200e2之間。又,銷1202b,由於係藉由切缺1201f而被進行有對於旋轉方向之限制,因此,係成為僅能夠相對於軸線L而作移動之狀態。
初期化彈簧1203,係使軸線方向M1A側之其中一端藉由被按壓構件1202之推壓構件1202d而被作支持。
座面構件1204,係在藉由支持部1204a而將初期化彈簧之另外一端作了支持的狀態下,如同圖115中所示一般地,朝向軸線方向M1A來使未圖示之螺絲通過孔1204b並固定在圓筒部1201d處。藉由此,初期化彈簧1203,係成為能夠將被按壓構件1202朝向軸線方向M1A作推壓。另外,座面構件1204,只要是能夠藉由接著或壓入等而被與滾筒凸緣一體性地作固定,則不論是藉由何種手段來作固定均可。
座面構件1204和頂板1205,由於係與滾筒凸緣1201一體化,因此,係亦會有將座面構件1204、頂板1205、滾筒凸緣1201統合性地視為耦合構件之基部(本體)的情形。 [滾筒耦合構件之動作]
接著,針對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動作,使用圖117來作說明。
圖117,係為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立體圖。圖117(a)係對於與驅動傳導單元203(參照圖44)作卡合之前的狀態作展示,圖117(b)係對於與驅動傳導單元203相卡合並使被按壓構件1202朝向軸線方向M1B作了退避的狀態作展示。又,圖117(c)、圖117(d),係為了進行說明,而將滾筒凸緣1201之較壁部1201i而更靠軸線方向M1A側的一部分設為未圖示,圖117(c)係展示有與圖117(a)相同之狀態,圖117(d)係展示有與圖117(b)相同之狀態。
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動作,係身為與被按壓構件1202之沿著軸線L之進退動作相互連動地而使可動構件1200進行旋轉之動作。
如同在圖117(a)中所示一般,在與驅動傳導單元203(參照圖44)之間之卡合前,被按壓構件1202係藉由初期化彈簧1203(參照圖115、圖116)而被朝向軸線方向之外側M1A作推壓。藉由此,被按壓部1202c,係成為位置於頂板1205近旁處的狀態(參照圖118(b))。係會有將此時之被按壓構件1202之位置稱作被按壓構件1202之初期位置的情形。又,係將此時之可動構件1200之位置,稱作可動構件1200之初期位置(參照圖117(a))。初期化彈簧1203,係將被按壓構件1202以及可動構件1200朝向初期位置作推壓。
若是被按壓構件1202接受到外力,則係能夠從此位置於初期位置處之狀態起來與初期化彈簧1203之彈性力相抗衡地而朝向軸線方向之內側方向M1B移動。將朝向軸線方向之內側方向M1B作了移動之後的按壓構件1202之位置,稱作被按壓構件1202之作用位置(參照圖119(f))。
因應於被按壓構件1202從初期位置而移動至作用位置處一事,可動構件1200係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側作120°之旋轉,並成為圖117(b)之狀態。另外,因應於被按壓構件1202之移動,可動構件1200亦係從其之初期位置起而朝向其之動作位置來朝向耦合構件之周方向作120度的移動。
被按壓構件1202,相較於位置在初期位置(圖118(b))處時,係以位置在作用位置(圖119(f))處時為在軸線方向上而更為接近卡匣之非驅動側。另一方面,可動構件1200,相較於位置在初期位置(圖117(a))處時,係以位置在作用位置(圖117(b))處時為被配置在更靠旋轉方向A之下游處。亦即是,可動構件1200之作用位置,係相對於可動構件1200之初期位置,而以較0度更大且較180度更小的角度之量來位置於旋轉方向A之下游處。
係會有將被按壓構件1202之初期位置與作用位置之其中一者稱作被按壓構件1202之第1位置並將另外一者稱作被按壓構件1202之第2位置的情形。關於可動構件1200之初期位置與作用位置,亦相同的,係會有將其中一者稱作可動構件1200之第1位置並將另外一者稱作可動構件1200之第2位置的情形。或者是,係會有針對被按壓構件1202之初期位置、被按壓構件1202之作用位置、可動構件1200之初期位置、可動構件1200之作用位置,而以不同之順序來稱作第1位置、第2位置、第3位置、第4位置等的情形。
針對上述之可動構件1200的在初期位置與作用位置之間之旋轉動作,使用圖117(c)、(d)來作詳細說明。如同在圖117(c)中所示一般,若是被按壓構件1202朝向軸線方向M1B移動,則銷1202b係與斜面1200e1相抵接。若是從此狀態起而被按壓構件1202更進一步朝向軸線方向M1B移動,則銷1202b係想要沿著斜面1200e1而作移動。但是,被按壓構件1202,係使其之銷1202b藉由切缺1201f而對於被按壓構件1202與滾筒凸緣1201之間之相對性之旋轉被作限制。因此,反倒是可動構件1200,會一面使斜面1200e1相對於銷1202b而作滑動,一面相對於滾筒凸緣1201和被按壓構件1202而相對性地朝向旋轉方向A作旋轉。
之後,若是被按壓構件1202朝向軸線方向M1B移動,可動構件1200朝向旋轉方向A作120°之旋轉,則係成為如同圖117(d)一般之狀態。另外,在此狀態下,於可動構件1200之旋轉方向上,銷1202b與切缺1200j係相重疊。又,銷1202b與斜面1200e1係成為非接觸狀態。因此,銷1202b係成為無法對於斜面1200e1施加力,可動構件1200係無法作更進一步的旋轉。
接著,針對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驅動傳導進行說明。在圖117(d)之狀態下,可動構件1200,係藉由驅動力承受部1200i1而朝向旋轉方向A接受驅動力,藉由此,而朝向旋轉方向A作旋轉。可動構件1200,由於切缺面1200j1係與銷1202b相抵接,因此銷1202b係接受驅動力並朝向旋轉方向A作旋轉。之後,銷1202b係與滾筒凸緣1201之切缺面1201f1相抵接,並對於滾筒凸緣1201而傳導驅動力。之後,接受了驅動力的滾筒凸緣1201,係朝向旋轉方向A作旋轉,驅動係被對於感光體滾筒(未圖示)作傳導。
接著,針對被按壓構件1202之朝向軸線方向M1A作移動時的動作進行說明。藉由初期化彈簧1204(參照圖115、圖116),銷1202b係朝向軸線方向M1A移動。藉由此,銷1202b係與斜面1200e2相抵接。藉由此,可動構件1200係朝向與旋轉方向A相反之方向而作旋轉,但是,此時之動作,由於係與前述之被按壓構件1202朝向軸線方向M1B作了移動時的動作相同,因此係省略其說明。 [驅動傳導單元與滾筒耦合構件之卡合動作]
接著,針對驅動傳導單元與滾筒耦合構件之卡合動作,使用圖118、圖119來作說明。圖118,係為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與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卡合動作之一部分作了展示的立體圖以及剖面圖,圖118(a)、(c)、(e)係展示立體圖,圖118(b)、(d)、(f)係展示剖面圖。圖118(a)、(b),係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與滾筒耦合構件143為相互作了分離的狀態作展示。圖118(c)、(d),係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之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與頂板1205之屋簷部1205d(參照圖145)作了抵接的狀態作展示。
圖118(e)、(f),係對於當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與切缺1205c之相位關係為相互一致的狀態作展示。另外,為了進行說明,係將滾筒凸緣1201之一部分和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補強圓筒部180e(參照圖45)設為未圖示。又,圖119,係為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與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卡合動作之一部分作了展示的立體圖以及剖面圖,圖119(a)、(c)、(e)係展示立體圖,圖119(b)、(d)、(f)係展示剖面圖。圖119(a)、(b),係對於當可動構件1200之作用面1200c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作了接觸的狀態作展示。圖119(c)、(d),係對於藉由可動構件1200而使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相互作了分離的狀態作展示。圖119(e)、(f),係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與滾筒耦合構件1206作了卡合的狀態作展示。另外,為了進行說明,係將滾筒凸緣1201之一部分和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補強圓筒部180e(參照圖45)設為未圖示。
以下,針對驅動傳導單元與滾筒耦合構件之卡合動作進行說明。在此卡合動作之過程中,係會有在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處而作用有煞車力以及並未作用有煞車力的情況。首先,針對在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處而作用有煞車力的情況作說明。
如同在圖118(a)、(b)中所示一般,針對驅動傳導單元203與滾筒耦合構件1206為相互作了分離的狀態進行說明。如同在圖118(a)中所示一般,在此狀態下,驅動傳導單元203之軸線M1與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軸線L係位置於略同軸上。又,驅動傳導單元203,係身為使耦合卡合部(204b、208b)與驅動傳導面180d在旋轉方向A上而相互作了接近的相位關係。如同在圖118(b)中所示一般,滾筒耦合構件1206,由於被按壓構件1202係被朝向軸線方向M1A作推壓,因此,被按壓構件1202c係位置於頂板1205之近旁處。若是從此狀態起而如同在實施例1中所作了說明一般地,使用者將前門111(參照圖4)關閉,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以及煞車傳導構件207係朝向軸線M1B方向移動。藉由此移動,係成為如同在圖118(c)中所示一般之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與頂板1205作了抵接的狀態。
針對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與頂板1205作了抵接的狀態,使用圖118(d)來進行說明。驅動傳導單元203,係身為使定位轂180i與被按壓部1202c作了接觸的狀態。又,驅動傳導單元203,係使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在頂板1205處而朝向軸線方向M1B的移動被作限制。因此,藉由滾筒驅動耦合彈簧210,煞車傳導構件207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係相對於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而相對性地朝向箭頭M1B前進。之後,如同在圖118(c)中所示一般,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卡合部180u係與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之卡合部204u作卡合。又,在旋轉方向A上,就算當並非為第1卡合部204u與卡合部180u相卡合之相位關係的情況時,也同樣的,如同在實施例1中所作了說明一般,係以使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與煞車傳導構件207作了抵接的狀態而被作維持。在此狀態下,煞車傳導構件207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朝向軸線方向M1B之前進係停止,卡合動作亦係停止。因此,為了進行後續之卡合動作,係需要將驅動傳導單元203作驅動並使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朝向旋轉方向A進行旋轉。若是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朝向A方向作旋轉,則驅動傳導面180d係與耦合卡合部204b作抵接,驅動力係被作傳導,藉由此,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亦係始朝向旋轉方向A作旋轉。之後,如同在圖118(e)中所示一般,係變遷至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內向突起208e與頂板1205之切缺1205c之相位為相互一致的狀態。
若是如同圖118(e)一般地而內向突起208e與切缺1205c之相位為相互一致,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朝向軸線方向M1B的移動限制係消失。亦即是,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成為能夠進入至藉由切缺1205c所形成的開放空間中。
因此,如同在圖118(f)中所示一般,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以及煞車傳導構件207,係藉由滾筒驅動耦合彈簧210與煞車卡合彈簧211而朝向軸線方向M1B移動。之後,由於定位轂180i係將被按壓部1202c朝向軸線方向M1B作按壓,因此被按壓構件1202係開始朝向軸線方向M1B移動。如同前述一般,藉由被按壓構件1202朝向軸線方向M1B移動一事,可動構件1200係成為朝向在圖118(e)中所示之旋轉方向A作旋轉。
配合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朝向軸線方向M1B之移動,可動構件1200係朝向旋轉方向A作旋轉,藉由此,如同在圖119(a)中所示一般,作用面1200c係成為與朝向軸線方向M1B作了移動的耦合卡合部208b作了抵接之狀態。
從如同圖119(a)中所示一般之作用面1200c與耦合卡合部208b作了抵接之狀態起,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係更進一步朝向軸線方向內側方向M1B作移動,並使被按壓構件朝向軸線方向內側方向M1B作移動。與此被按壓構件之移動相互連動地,可動構件1200係更進一步朝向旋轉方向A作旋轉。如此一來,由於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從作用面1200c而接受有力,因此,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成為朝向旋轉方向A作旋轉。
當此時之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旋轉速度係為較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旋轉速度而更快的情況時,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相對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相對性地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移動。如此一來,耦合卡合部(204b、208b)與驅動傳導面180d係在旋轉方向A上而開始相互分離。
之後,係成為如同在圖119(c)中所示一般之「藉由可動構件1200而使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相互作了分離的狀態」。另外,關於可動構件1200之旋轉速度,係可藉由斜面1200e1之斜面角度來作調整。
如同上述一般,可動構件1200之作用面1200c,係身為以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作抵接的方式而被構成之抵接部。又,作用面1200c,係身為施加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相對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作旋轉移動之力的作用部、推壓部。在本實施例中,作用面1200c雖係具備有平面形狀,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作用部,只要是能夠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作抵接並施加力,則係並不對其之形狀作限定。
在如同圖119(c)中所示一般之「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相互作了分離」的狀態下,驅動力承受部1200i1係相較於驅動傳導面180d而位置在更靠旋轉方向A下游側處。因此,突起1200i係成為能夠進入至耦合卡合部(204b、208b)與驅動傳導面180d之間。若是從此狀態起而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更進一步朝向軸線方向內側方向M1B作移動,則突起1200i係進入至耦合卡合部(204b、208b)與驅動傳導面180d之間。
之後,滾筒耦合構件1206,係成為如同在圖117(d)中所示一般之「可動構件1200無法進行更進一步之旋轉」的狀態。由於可動構件1200係無法再更進一步地朝向朝向旋轉方向A作旋轉,因此,藉由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旋轉,驅動傳導面180d係成為與驅動力承受部1200i1相抵接並施加驅動力。
可動構件1200,係藉由在該驅動力承受部1200i1處而從驅動傳導面180d接受驅動力,來朝向旋轉方向A作旋轉。藉由此可動構件1200之旋轉,可動構件1200之煞車力承受部1200i2係與耦合支承部(204b、208b(參照圖119(c)))作抵接。藉由以上動作,滾筒耦合構件206之可動構件1200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成為如同在圖119(e)中所示一般之卡合狀態。
藉由以上之動作,驅動傳導單元203與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間之卡合動作係完成,並成為能夠從驅動傳導單元203來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206傳導驅動。亦即是,係成為能夠從驅動傳導單元203來經由可動構件1200及滾筒凸緣1201而對於感光體滾筒傳導驅動力與煞車力。後續之動作,由於係與實施例1相同,因此係將其說明省略。
另外,上述之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頂板1205,係為阻擋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以使其不會進入至不適當的區域中的部分。亦即是,頂板1205,係身為與實施例1之屋簷部143g(參照圖1(a))相對應之部分。
在如同圖145(a)中所示一般之可動構件1200為位置於初期位置處時,在旋轉方向A上,在突起部1200i所被作配置之相位及其之近旁處、或者是與突起部1200i為180度相反之相位及其之近旁處,頂板1205係朝向朝向徑方向之外側而突出。亦即是,在此些之相位處,頂板1205,係形成有屋簷部(凸部、突出部)1205d(參照圖145(a))。
另一方面,關連於旋轉方向A,於與突起部1200i之相位相異之相位處,係存在有頂板1205至少部分性地並未存在之區域。亦即是,在頂板1205處,係存在有被形成有切缺部(開放空間)1205c之區域。
亦即是,在旋轉方向A上,切缺部(開放空間)1205c所存在之相位,係成為並未被配置有突起部1200i以及由頂板1205所致之屋簷部1205d(參照圖145)之雙方之區域。
於此,前述之驅動傳導單元203與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卡合動作,係作為在「於煞車卡合構件(204、2087)處並未作用有煞車力」的狀態下所被進行者,來作了說明。此係身為在圖59中所示之突起207e與凸部204e並未作卡合之狀態。在此狀態下,由於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使與煞車傳導構件207之間之卡合被解除,因此,係不會有承受煞車構件206(參照圖44)之負荷的情形。故而,可動構件1200之為了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作旋轉所需要的力係為小,而能夠容易地使其旋轉。
另一方面,係亦可考慮有「在突起207e與凸部204e(參照圖59)為相互卡合的狀態下,而進行驅動傳導單元203與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卡合動作」的情況。在此狀態下,由於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經由煞車傳導構件207而與煞車構件206(參照圖44)作連結,因此,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旋轉負荷係變大。故而,係也會有可動構件1200之為了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作旋轉的力並非為充分的情況。但是,就算是在突起207e與凸部204e為相互卡合的狀態下,也能夠進行驅動傳導單元203與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卡合。以下,使用圖120,針對在突起207e與凸部204e為相互卡合的狀態下之卡合動作進行說明。另外,關於和在突起207e與凸部204e並未卡合的情況下的卡合動作相同之動作的部分,係省略其說明。
圖120,係為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與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卡合動作之一部分作了展示的立體圖以及剖面圖,圖120(a)、(c)、(e)係為立體圖,圖120(b)、(d)、(f)係為將突起207e與凸部204e作了擴大的剖面圖。圖120(a)、(b),係對於在作用面1200c與耦合卡合部208b相互作了抵接的狀態下,突起207e與凸部204e作了卡合的狀態作展示。圖120(c)、(d),係對於使突起207e與凸部204e之卡合作了解除的狀態作展示。圖120(e)、(f),係對於藉由可動構件1200來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作了旋轉的狀態作展示。另外,為了進行說明,係將滾筒凸緣1201之一部分和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補強圓筒部180e(參照圖45)設為未圖示。
在如同圖120(b)中所示一般之突起207e與凸部204e相互作了卡合的狀態下,係身為「用以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進行旋轉之負荷係為大」的狀態。因此,如同在圖120(a)中所示一般,可動構件1200,係成為作用面(作用部)1200c並未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朝向旋轉方向A作旋轉的狀態。又,由於可動構件1200係無法進行旋轉,因此,被按壓構件1202(參照圖116)係無法朝向軸線方向內側方向M1B作移動,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朝向軸線方向M1B之移動亦係停止。
從此狀態起,利用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朝向旋轉方向A進行旋轉之驅動力,突起207e與凸部204e之卡合係成為被解除。於此,如同在圖120(b)中所示一般,凸部204e,其之與突起207e之間之抵接面係成為隨著朝向旋轉方向A上游側而朝向軸線方向M1B的斜面形狀。藉由此斜面形狀,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若是朝向旋轉方向A作旋轉則會產生朝向軸線方向M1A作移動之力。藉由此,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若是藉由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來朝向旋轉方向A而接受驅動力,則係朝向軸線方向M1A作移動。藉由此移動,係成為能夠將突起207e與凸部204e之卡合解除。之後,係成為如同圖120(d)中所示一般之突起207e與凸部204e之卡合作了解除的狀態。藉由突起207e與凸部204e之卡合被解除一事,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使與煞車傳導構件207之間之連結被解除,並成為不會承受從煞車構件206(參照圖44)而來之負荷,旋轉負荷係變得非常小。因此,可動構件1200,係能夠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朝向旋轉方向A作旋轉。之後,係成為如同在圖120(e)中所示一般之「藉由可動構件1200來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作了旋轉」的狀態。後續之動作,由於係與前述之「突起207e與凸部204e並未相互卡合」時相同,因此係將其說明省略。
若是針對以上所作了說明的本實施例之耦合構件1206作總結,則係如同下述一般。
本實施例之耦合構件1206,係與前述之實施例之滾筒耦合構件相同的,在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被配置於卡匣和滾筒單元之驅動側處。亦即是,耦合構件1206,係被配置在構成卡匣之殼體之端部的驅動側卡匣蓋116之近旁處。又,耦合構件1206,係被配置在感光體滾筒104之驅動側之端部近旁處(參照圖1(b))。
又,係具備有用以使煞車卡合構件(煞車力賦予構件,204、208)相對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驅動力賦予構件)180而作移動並進入至兩者之間之突起1200i。
具體而言,突起1200i,係具備有用以使煞車卡合構件(煞車力賦予構件,204、208)相對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驅動力賦予構件)180而作移動之作用面(作用部)1200c。作用面(作用部)1200c,係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相對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側作移動(參照圖119(c)、圖120(e)等)。藉由此,作用面(作用部)1200c,係藉由此來在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間產生間隙,並將其擴廣。
耦合構件1206之突起1200i係進入至此被作了擴廣的間隙之中。如此一來,突起1200i,係藉由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被作夾入(參照圖119(e))。藉由此,突起1200i之煞車力承受部1200i2,係成為能夠從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來接受煞車力之狀態,突起1200i之驅動力承受部1200i1,係成為能夠從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接受驅動力之狀態。突起1200i,係身為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以及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作卡合之卡合部。又,具備有突起1200i之可動構件,係身為卡合構件。
突起1200i所接受了的驅動力和煞車力,係從可動構件1200來經由滾筒凸緣(耦合構件基部、耦合構件本體)1201(參照圖115)而被傳導至感光體滾筒處。
可動構件1200,係身為用以從外部而接受驅動力和煞車例之驅動力承受構件,滾筒凸緣1201,係身為用以將此些之力朝向感光體滾筒而作傳導之傳導構件。
係亦會有將滾筒凸緣1201稱作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本體或者是基部的情形。被按壓部1202c和突起1200i,係相對於滾筒凸緣1201而作移動。
在本實施例中,作用面(作用部)1200c、煞車力承受部1200i2以及驅動力承受部1200i1,係均身為朝向徑方向之外側方向而突出的突起1200i之一部分。
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種構成。例如,係並不需要使相同之突起1200i具備有作用面(作用部)1200c、煞車力承受部1200i2以及驅動力承受部1200i1之全部。例如,係亦可考慮有「突起1200i為被分離成複數之突起,作用面(作用部)1200c、煞車力承受部1200i2以及驅動力承受部1200i1係被設置於相異之突起處」的構成。就算是在此種情況,亦同樣的,較理想,作用面(作用部)1200c、煞車力承受部1200i2以及驅動力承受部1200i1係一體性地移動,並能夠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作移動。
又,滾筒耦合構件1206,係具備有2個的突起1200i,此些之2個的突起1200i係相對於軸線L而相互被配置於相反側處。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種構成。滾筒耦合構件1206,係亦可僅具備有1個的突起1200i。亦即是,滾筒耦合構件,係只要具備有至少1個的突起1200i即可。
另外,當滾筒耦合構件為具備有2個的突起1200i的情況時,2個的突起1200i之功能係亦可為相異。例如,係亦可採用像是「其中一者之突起1200i係具備有驅動力承受部1200i1,但是並不具備有煞車力承受部1200i2,另外一者之突起1200i,係並不具備有驅動力承受部1200i1,但是係具備有煞車力承受部1200i2」一般之構成。又,作用面1200c,亦相同的,係亦可考慮有僅被設置在2個的突起1200i之其中一者處的構成。
例如,係亦可構成為「2個的突起1200i之其中一者,係具備有作用面(作用部)1200c、煞車力承受部1200i2以及驅動力承受部1200i1之某些部分,2個的突起1200i之另外一者,係具備有作用面(作用部)1200c、煞車力承受部1200i2以及驅動力承受部1200i1之其餘部分」。
另外,具備有作用面1200c之突起1200i,係被與被按壓部1202c(參照圖117(c))動作性地作連接,並構成為「與被按壓部1202c之移動相互連動地,突起1200i亦係作移動」。
具體而言,被按壓部1202c係被定位轂(按壓部)180i所按壓,而以朝向卡匣之非驅動側之端部接近的方式來朝向在軸線方向上之內側方向(箭頭M1B方向)作移動。藉由此,突起1200i及其之作用面1200c,係成為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作移動(參照圖119(c)、(d)等)。
另外,如同前述一般,在軸線L之方向上,係將在卡匣處之被設置有滾筒耦合構件之側(以箭頭M1A所標示之側),稱作驅動側,並將驅動側之相反側(以箭頭M1B所標示之側),稱作卡匣之非驅動側。係會有將驅動側與非驅動側之其中一者稱作卡匣之第1側(滾筒單元之第1側),並將驅動側與非驅動側之另外一者稱作卡匣之第2側(滾筒單元之第2側)的情形。
係會有將被按壓部1202c與突起1200i之其中一方稱作第1移動部(可動部)並將另外一方稱作第2移動部(可動部)等的情形。
突起1200i,係為能夠相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滾筒凸緣1201而作移動的部分。具體而言,突起1200i,係身為能夠在耦合構件之周方向上、亦即是能夠朝向耦合構件之旋轉方向A之下游作移動的旋轉部(周方向移動部、周方向可動部)。被按壓部1202c,係身為能夠在軸線方向上進行並進運動之並進部(直線性移動部)。
被按壓部1202c,係藉由被配置在耦合構件1206之軸線L上,而成為能夠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之定位轂(按壓部)180i作接觸並被作按壓。
被按壓部1202c,係亦可視為為了使突起1200i移動而被進行操作的操作部。
又,本實施例之滾筒耦合構件1206,係具備有作為彈性構件(彈簧、推壓構件)之初期化彈簧1204(參照圖115、圖116)。初期化彈簧1204,係身為將被按壓構件1202(1202c)以及可動構件1200(作用面1200c、煞車力承受部120i2以及驅動力承受部1200i1)朝向初期位置(圖117(a)、(c))作推壓之構件。
在並未從外部而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206施加有力的狀態下,被按壓構件1202和可動構件1200係藉由初期化彈簧1204之彈性力而位置於在圖117(a)、圖118(a)、(b)等之中所示之初期位置處。
另一方面,當被按壓部1202c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之定位轂(按壓部)180i而接受有力時,被按壓構件1202和可動構件1200係與初期化彈簧1204之彈性力相抗衡地而移動至作用位置處。亦即是,被按壓構件1202和其之被按壓部1202c、以及可動構件1200及其之作用面1200c、煞車力承受部120i2及驅動力承受部1200i1,係成為移動至了在圖117(b)、(d)、圖119(e)、(f)中所示之作用位置處的狀態。
為了參考,在圖145、圖146中,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正面圖作展示。圖145(a)、圖146(a),係對應於圖117(a),並為對於突起1200i等為位置於初期位置處之狀態作展示的正面圖。另一方面,圖145(b)、圖146(b),係對應於圖117(b),並為對於突起1200i為位置於作用位置處之狀態作展示的正面圖。
被按壓部1202c,當位置在作用位置處時(圖119(e)、(f)),係相較於位置在初期位置處時(圖118(a)、(b))而被配置在更為接近卡匣之非驅動側(箭頭M1B側)處。又,可動構件1200之各部分(1200c、1200i2、1200i1),係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側,而從初期位置(圖117(a)、圖145(a)、圖146(a))來朝向作用位置(圖117(b)、圖145(b)、圖146(b))作移動。
被按壓部1202c,為了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之定位轂(按壓部)180i作接觸並接受力,係以被與滾筒耦合構件1206配置為同軸狀為理想。亦即是,被按壓部1202c,較理想,係被配置在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軸線上或者是其之近旁。
滾筒耦合構件1206,係具備有具有屋簷部1205d(參照圖145)之頂板1205。頂板1205之屋簷部1205d,係對於煞車卡合構件(204、208)在軸線L方向上而接近卡匣和滾筒單元的情形作抑制(參照圖118(e))。亦即是,頂板1205之屋簷部(阻擋部、凸部、突出部)1205d,係對於煞車卡合構件(204、208)朝向箭頭M1B方向作移動的情形作阻擋(抑制)。
頂板1205及其之屋簷部1205d,係在軸線L之方向上,被配置在相較於可動構件1200之突起1200i而更靠箭頭M1A之側處(參照圖115)。亦即是,在軸線方向上,相較於突起1200i,頂板1205係相對於卡匣之非驅動側而被配置於更遠之處。
另一方面,頂板1205係具備有切缺部(空間)1205c(參照圖145、圖117)。切缺部1205c,係可視為頂板1205之並未被配置有屋簷部1205d之區域。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若是到達切缺部1205c處,則其之朝向箭頭M1B方向的移動係被容許(參照圖119(a))。亦即是,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係通過切缺部1205c而朝向卡匣和滾筒單元接近。此時,於旋轉方向A上而作移動的突起1200i之作用面1200c係對於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而產生作用(參照圖119(c))。
切缺部1205c,係以會使上述之工程被順暢地達成的方式而被配置於頂板1205處(參照圖146)。係以能夠在煞車卡合構件(204、208)通過切缺部1205c並在箭頭M1B方向上作了移動的時序處時使突起1200i之作用面1200c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相接觸的方式,來配置切缺部1205c。
如同在圖146(a)中所示一般,在本實施例中,於旋轉方向A上,在較突起1200i之下游端(煞車力承受部1200i2、作用面1200c)而更約47.5度之下游之位置處,係被配置有切缺1205a之上游側之邊緣。若是將突起1200i之下游端設為0度,並將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所測定的角度設為α2,則切缺1205a之上游之邊緣係位置在「α2=47.5°」之位置處。
較理想,係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流地,而在從突起1200i之下游端(煞車力承受部1200i2、作用面1200c)起之0度以上180度以內(0°≦α2≦180°)之範圍內,存在有切缺部1205a之一部分。更理想,係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流地,而在從突起1200i之下游端起之20°以上60°以下(20°≦α2≦60°)之範圍內,存在有切缺部1205a之一部分。此係為了使通過切缺1205c並朝向箭頭M1B方向作了移動的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藉由突起1200i而被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作推壓、按壓之故。
另一方面,如同圖146(a)中所示一般,若是在以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軸線L作為中心的相位中,於突起1200i所被作配置的相位之範圍R1200i之內部,被配置有頂板1205之屋簷部1205d,則為理想。亦即是,在耦合構件之旋轉方向A(耦合構件之周方向)上,較理想,突起1200i所被作配置之範圍R1200i與屋簷部1205d所被作配置之範圍R1205d,係至少部分性地重疊。在本實施例中,係構成為在旋轉方向A上而使突起1200i所被作配置之範圍R1200i之全體與屋簷部1205d所被作配置之範圍R1205d相互重疊。
在圖146(b)中,係對於可動構件1200之突起1200i從初期位置起而至作用位置地來以軸線L作為中心而進行旋轉之角度α1作展示。在本實施例中,如同前述一般,關於可動構件1200之轉動角度α1,「α1=120°」係成立。關於可動構件1200之旋轉角度α1的合適之範圍,係如同下述一般。
突起1200i,係藉由其之作用面1200c來移動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並在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間,產生突起1200i所進入的間隙(圖119(c))。為了達成此,可動構件1200和突起1200i之轉動角度α1,較理想,係為20°以上(α1≧20°)。
另外,為了如同在圖120(e)中所示一般地而藉由突起1200i來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順暢地移動,係有必要使在圖59中所示之突起207e與凸部204e之卡合解除。為了更為確實地將突起207e與凸部204e之卡合解除,係有必要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相對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充分地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作移動。亦考慮到此事,突起1200i之轉動角度α1,更理想,係為60°以上(α1≧60°)。
又,在可動構件1200之突起1200i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朝向旋轉方向A作移動時(圖119(c)、圖120(e)),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亦係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作移動。故而,突起1200i,係有必要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較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更加快速地而朝向旋轉方向A作移動。若是考慮到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被高速地作驅動的情況,則可動構件1200之突起1200i之旋轉角度α1,又更理想,係為90°以上(α1≧90°)。
另外,可動構件1200之旋轉角度α1,原理上而言係並沒有上限,但是,若是將旋轉角度α1增大,則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構造係會複雜化。又,可動構件1200,係藉由使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被按壓部1202c被定位轂(按壓部)180i所按壓,來進行轉動。若是將可動構件1200之旋轉角度α1增大,則定位轂180i係會需要以更強的力來對於被按壓部1202c作按壓。
亦考慮到此些問題,可動構件1200之旋轉角度α1,較理想,係為180°以下(α1≦180°)。更理想,旋轉角度α1,係為150°以下(α1≦150°)。
在本實施例中,亦係與實施例1相同的,卡匣之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煞車力承受部1200i2,係能夠與煞車卡合構件相卡合並接受煞車力,其結果,係能夠使感光體滾筒104之旋轉驅動安定化。亦即是,滾筒耦合構件1206,係不僅是藉由驅動力承受部1200i1而接受用以使感光體滾筒104旋轉之驅動力。耦合構件1206,係藉由煞車力承受部1200i2來接受對於感光體滾筒104和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旋轉施加負荷之煞車力。藉由此些之雙方之力,滾筒耦合構件1206以及感光體滾筒104之旋轉變動係被作抑制。
另外,被按壓構件1202與可動構件1200,由於雖然在移動方向上係互為相異,但是均係為能夠移動之構件,因此,係會有將此些之其中一方稱作第1移動構件(第1可動構件)並將另外一方稱作第2移動構件(第2可動構件)等的情形。特別是,被按壓部1202c,係身為能夠在軸線方向上進行並進運動(並進移動)之並進構件(直線性移動構件、直線性可動構件),可動構件1200係身為能夠進行以軸線L作為中心之旋轉運動的旋轉構件。或者是,可動構件1200,係身為能夠進行以軸線L作為中心之周方向之移動的周方向移動構件(周方向可動構件)。
在被按壓構件1202與可動構件1200為位置於初期位置處時,被按壓構件1202c之所被作配置的區域與推壓構件1200之所被作配置的區域,係構成為在軸線L之方向的座標上而至少部分性地相互重疊(參照圖118(b))。又,在被按壓構件1202與可動構件1200為位置於初期位置處時,此些係至少部分性地被配置在滾筒凸緣1201之內部(參照圖116)。
被按壓構件1202與可動構件1200係被構成為可相互連動。其結果,當被按壓構件1202為位置於初期位置處時,可動構件1200亦係位置於初期位置處,當被按壓構件1202為位置於作用位置處時,可動構件1200亦係位置於作用位置處。本實施例之耦合構件,係具備有包含被按壓構件1202與可動構件1200之凸輪機構(凸輪)。凸輪機構,係為轉換運動方向之機構,並將被按壓構件1202之直線性的運動轉換為可動構件1200之旋轉方向(周方向)之運動。亦即是,被按壓構件1202之直線性之運動係作用於可動構件1200處,藉由此,可動構件1200係以一定之角度之量來作旋轉。
更具體而言,如同在圖117(c)、(d)中所示一般,可動構件1200,係具備有藉由斜面(凸輪面、傾斜部)1200e1、1200e2所形成的螺旋狀之溝(凸輪溝)。在此溝中,係卡合有被按壓構件1202之銷(突起)1202b。故而,若是被按壓構件1202朝向軸線L2之方向移動,則銷1202b係相對於螺旋狀之溝而相對性地作移動,伴隨於此,可動構件1200係轉動。
另外,凸輪之構成係並不被限定於此種構成。例如,在本實施例中,雖係以使被按壓構件1202與推壓構件1200直接作接觸的方式來使兩者被作連接,但是,係亦可藉由於此些之間中介存在有其他之零件,來使兩者被間接性地作連接。亦即是,係只要以會使被按壓構件1202c與可動構件1200之其中一方之動作作用於另外一方處的方式,來將兩者作用性地、動作性地作連接即可。被按壓構件1202與可動構件1200之連接方法,係不論是直接性之方法或者是間接性之方法均可。但是,在使滾筒耦合構件之動作機構成為簡易的觀點而言,係以將被按壓構件1202與可動構件1200直接作連接為更合適。
又,係亦可考慮採用「會使被按壓構件1202進行軸線方向與旋轉方向之雙方之移動」一般的凸輪構成。作為此種例子,係存在有「被按壓構件1202係相對於突起1200i而在軸線方向上相對性地作移動,另一方面,被按壓構件1202係在旋轉方向上與突起1200i一體性地移動」一般的構成。
係並不被限定於上述之構造,而能夠藉由使用各種之凸輪構成來使被按壓部1202c與突起1200i相互連動。 〈〈實施例5〉〉
在本實施例中,係針對將在實施例1等之中所作了說明的卡匣之滾筒耦合構件143(參照圖1)的形狀作了變更之滾筒耦合構件進行說明。
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係具備有斜面(導引部)143d(參照圖1)。之後,此斜面143d,係使煞車卡合構件朝向旋轉方向之下游側移動,並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與滾筒耦合構件之煞車力承受部143c作了卡合(參照圖67、68、圖48等)。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例中,係針對「並不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相對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08而作移動、或者是就算是使其作移動亦將其之移動距離縮小」的滾筒耦合構件進行說明。亦即是,係針對能夠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並不朝向煞車力承受部作導引或者是移動地而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作卡合之滾筒耦合構件進行說明。
首先,關連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所具備的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形狀,使用圖121來進行說明。圖121,係為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構成作說明之立體圖。
圖121(a),係為在單元狀態下的驅動傳導單元203之立體圖,圖121(b),係為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各零件之形狀進行說明的分解立體圖,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構成以及形狀,係與實施例1相同。
如同在實施例1中所作了說明一般,在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處,係被設置有驅動傳導面180d。驅動傳導面180d,係相對於補強圓筒部180e,而被形成於朝向內徑方向作了突出的驅動傳導部180v之旋轉(箭頭A方向)下游側之一部分處。
在驅動傳導部180v處,係被配置有身為隨著朝向旋轉方向(箭頭A方向)下游前進而朝向M1A方向的斜面形狀之驅動傳導部斜面180x。又,在軸線方向上,於與補強圓筒部180e之端面同一位置處,係被配置有驅動傳導部上面180w。進而,在軸線方向內側處,係被配置有圓筒形狀之內周面180z。
又,驅動傳導部180v,係與實施例1相同的,以軸線M1作為中心而以點對稱來被設置有1對。進而,與實施例1相同的,在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處,係被設置有定位轂180i,在其之根部處,係被設置有成為軸線方向之定位(衝突抵接)部之根部180y。
接著,針對第1煞車卡合部204之形狀作說明。如同圖121(b)中所示一般,與實施例1相同的,在第1煞車卡合部204處,係被設置有耦合卡合部204b。在耦合卡合部204b之箭頭M1B方向前端處,係被設置有前端部204f。又,在耦合卡合部204b處,係被設置有圓周形狀之身為內壁之內周面204w、卡合部204u。
接著,針對第2煞車卡合部208之形狀作說明。如同圖121(b)中所示一般,在第2煞車卡合部208處,係被設置有耦合卡合部208b,在耦合卡合部208b處,係被設置有圓周形狀之身為內壁之內周面208w。在耦合卡合部208b之箭頭M1B方向前端處,係被設置有前端部208f。
第1煞車卡合部204、第2煞車卡合部208,係身為與實施例1相同之形狀,並相對於軸線M1而為對稱之形狀。
接著,針對在本實施例中作為驅動傳導單元之卡合部而使用的間隙DB,使用圖122來作說明。圖122,係為用以針對在本實施例中作為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卡合部而使用的間隙DB來進行說明之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剖面圖。
圖122(a),係為對於剖面位置作展示之從驅動側來作了觀察的正面圖,圖122(b)係為在圖122(a)中所示的位置處之剖面圖。
在圖122(b)中,為了方便說明,係對於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之內周面204w(參照圖121(b))部分而施加有斜線狀之下影線。如同在圖122(b)中所示一般,係成為「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本體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驅動傳導面180d」和「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之卡合部204u(參照圖121(b))」為在旋轉方向(箭頭A方向)上而作了抵接之狀態。此時,在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驅動傳導面180d與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之卡合部204u之間,係存在有間隙DB。
間隙DB,係如同在實施例1中所示一般,為為了當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朝向箭頭M1A方向作移動時不會使卡合部204u與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相互干涉而被設置的間隙。在本實施例中,藉由使後述之滾筒耦合構件1342之卡合構件1344進入至此間隙DB中,卡合構件13445係與驅動傳導單元203相互卡合。藉由此,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與卡匣之間,驅動力與煞車力之傳導係被進行。
接著,針對能夠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作卡合的滾筒耦合構件1342之構成,使用圖123來作說明。圖123(a)、(b),係為為了針對滾筒耦合構件1342之組裝進行說明而從相異之方向來作了觀察的分解立體圖,圖123(c)係為從圖123(a)中所示之箭頭DF方向來對於卡合構件1344作了觀察的立體圖。
如同在圖123(a)中所示一般,本實施例之滾筒耦合構件1342,係身為藉由被與感光體滾筒2作連結之凸緣基部(滾筒凸緣、耦合構件本體)1343和2個的卡合構件1344、2個的銷(軸、軸部)1345、彈性環(環狀彈簧、環狀橡膠、彈性構件、推壓構件、初期化彈簧)1346所構成的單元。
又,在凸緣基部1343處,係被設置有用以安裝2個的卡合構件1344之身為凹形狀之溝部1343d。
又,用以支持2個的銷1345之支持孔1343c,係與軸線L相互垂直地而以貫通溝部1343d的方式來被作配置。
又,在凸緣基部1343處,於驅動側前端處具有一部分之切缺部的圓筒形狀1343f,係與軸線L相互同軸地而被作設置。
在圓筒形狀1343f之內周部處,係與實施例1相同的,被設置有用以與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定位轂180i(參照圖121(a))作卡合的定位孔1343a。進而,在圓筒形狀1343f之切缺部處,係被設置有身為與軸線L相平行之面之旋轉限制面1343e。又,在圓筒形狀1343f之前端處,係被設置有端面1343k。
接著,針對卡合構件1344之形狀作說明。如同圖123中所示一般,卡合構件1344,係具備有身為旋轉支持部之支持孔1344a、和2個的突出部(突起)1344b、1344c。係會有將2個的突出部1344b、1344c之中之其中一方稱作第1突出部(第1突起)並將另外一方稱作第2突出部(第2突起)的情形。以下,雖係將突出部1344b稱作第1突出部,並將突出部1344c稱作第2突出部,但是,此係僅為為了方便進行說明者,而亦可例如相反地來稱呼。
第1突出部1344b,係朝向相對於支持孔1344a所延伸之方向而相垂直的方向來突出。第2突出部1344c,係朝向箭頭M1A方向突出。
第1突出部1344b和第2突出部1344c,係藉由卡合構件基部1344d而被作連接。又,如同在圖123(b)中所示一般,第1突出部1344b係相對於第2突出部1344c而於旋轉方向(箭頭A方向)上位置於下游側處。又,如同在圖123(c)中所示一般,在卡合構件1344之第1突出部1344b處,係於旋轉方向A上游側處,被設置有端面1344i。
於此,使用圖131,針對第1突出部1344b與第2突出部1344c之間之位置關係作說明。圖131(a),係為從驅動側來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342作了觀察之正面圖,圖131(b),係為從非驅動側來對於本體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作了觀察之正面圖。
在圖131(b)中,係將內周面180z之徑方向之大小設為ΦDE。此時,如同在圖131(a)中所示一般,在滾筒耦合構件1342之與軸線L之間之距離會成為ΦDE的位置處,將從第1突出部1344b之端面1344i起直到第2突出部1344c之旋轉方向上游側端部為止的角度,設為角度DC。此角度DC,若是與角度DD相等,或是較DD而更大,則為理想。於此,所謂角度DD,係身為從驅動傳導面180d起直到驅動傳導部上面180w之旋轉方向上游側端部為止之角度。
在本實施例中,角度DC係成為35度程度。
進而,如同在圖123(c)中所示一般,在卡合構件1344處,旋轉限制面1344e係被設置於與2個的突出部(1344b、1344c)相反之側處。在與卡合構件1344之2個的突出部(1344b、1344c)相反之側處,係被設置有圓筒面1344f。詳細說明係於後再述。
又,如同在圖123(a)中所示一般,在卡合構件1344之箭頭M1A方向端面處,係與支持孔1344a同軸地而被設置有設為圓周形狀之圓周端面1344g(下影線部、塗色部)。
接著,針對使凸緣基部(耦合構件基部、耦合構件本體、滾筒凸緣)1343支持卡合構件1344之構成進行說明。
在被設置於凸緣基部1343處之2個場所的溝部1343d中,2個的卡合構件1344係分別被作設置。於此,凸緣基部1343之支持孔1343c與卡合構件1344之支持孔1344a係以會成為同軸的方式而被作配置。
進而,2個的銷1345,係以貫通被同軸地作配置之支持孔1343c與支持孔1344a的方式而被作配置。銷1345,係藉由壓入等而被凸緣基部1343之支持孔1343c所支持。
如此這般,卡合構件1344,係相對於凸緣基部1343而經由銷1345來被可旋轉地作支持。卡合構件1344,係身為能夠以銷1345作為中心而部分性地進行旋轉的旋轉構件(可動構件、移動構件)。另一方面,凸緣基部(滾筒凸緣)1343,係可視為用以將卡合構件1344可移動地作支持的滾筒耦合構件1342之本體(基部)。
接著,針對卡合構件1344之相對於凸緣基部1343的旋轉方向上之定位,使用圖124來作說明。
圖124(a),係為從驅動側來對於卡合前狀態之滾筒耦合構件1342作了觀察之側面圖以及立體圖,圖124(b),係為從驅動側來對於卡合狀態下的滾筒耦合構件1342作了觀察之側面圖以及立體圖。
如同在圖124(a)之立體圖中所示一般,卡合構件1344,係經由銷1345而被凸緣基部1343可旋轉地作支持。之後,彈性環1346,係與卡合構件1344一同地而被嵌入至圓筒形狀1343f之外周面1343g處(參照圖123(a))。彈性環1346,係身為環形狀之彈性構件,例如係可使用橡膠環。彈性環1346,係為彈簧之一種。
彈性環1346之內徑,係相對於外周面1343g而構成為小,在被作嵌入時,係朝向彈性環1346進行收縮之方向而作用有力。
因此,當被安裝於凸緣基部1343處之卡合構件1344相對於外周面1343g而朝向軸線方向外側作了超出的情況時,係藉由彈性環1346之收縮力,而以「以支持孔1343c作為中心而朝向箭頭DA方向旋轉」的方式而被作推壓。卡合構件1344,係接受朝向箭頭DA方向之推壓力,而使卡合構件1344之旋轉限制面1344e衝突抵接於凸緣基部1343之旋轉限制面1343e上,旋轉方向之定位係被進行。
接著,使用圖124,對於在與驅動傳導單元203進行卡合之前的狀態下之卡合構件1344與凸緣基部1343之間之位置關係作說明。如同在圖124(a)之側面圖中所示一般,在卡合構件1344被耦合構件基部1343作了定位的狀態下,圓筒面1344f,係與定位孔1343a成為同軸。
進而,卡合構件1344之圓筒面1344f之徑方向的大小,係相對於定位孔1343a之徑方向之大小而被形成為較大。
又,係在卡合構件1344之圓周端面1344g之軸線方向上,相對於耦合構件基部1343之端面1343k而被設置在不會朝向M1A方向而超出的位置處。
藉由設為此種構成,係成為「在使凸緣基部1343之定位孔1343a與本體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定位轂180i(參照圖121)作卡合時,卡合構件1344不會與定位轂180i以及根部180y相互干涉」的構成。
進而,如同在圖124(b)中所示一般,卡合構件1344,就算是當在進行卡何時而朝向與箭頭DA相反方向來作了旋轉時,也不會有侵入至凸緣基部1343之定位孔1343a之徑方向內部的情形。
接著,針對卡合構件1344之在進行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間之卡合時的動作,使用圖124來作說明。如同前述一般,卡合構件1344,係藉由耦合構件基部1343以及銷1345而被可旋轉地作支持,並藉由彈性環1346之收縮力,而藉由耦合構件基部1343之旋轉限制面1343e來在旋轉方向上被作定位並作支持。
此時,如同在圖124(a)之立體圖中所示一般,卡合構件1344之第2突出部1344c,係相對於耦合構件基部1343之驅動側端面1343h而朝向箭頭M1A方向有所突出。將在圖124(a)中所示之卡合構件1344之位置,稱作初期位置(退避位置、非卡合位置)。
卡合構件1344之第2卡合部1344c,在與驅動傳導單元203(參照圖121(a))之間之卡合時,係被朝向箭頭M1B方向作按壓。針對此構成,於後再作敘述。
卡合構件1344,係使第2突出部1344c藉由與驅動傳導單元203相接觸並接受力,而進行移動。亦即是,卡合構件1344,係以支持孔1343c作為中心,而與彈性環1346之收縮力相互抗衡地,朝向與箭頭DA相反方向旋轉(圖124(b))。
藉由使卡合構件1344旋轉,第1突出部1344b係相對於軸線L而朝向徑方向之外側突出。藉由此,卡合構件1344之第1突出部1344b係成為能夠移動至能夠與驅動傳導單元203(參照圖121)相互卡合之位置處。將在圖124(b)中所示之卡合構件1344之位置,稱作作用位置(卡合位置)。
接著,針對滾筒耦合構件1342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間之卡合方法,使用圖125、圖126、圖127來作說明。圖125,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342與本體驅動傳導單元203之間之卡合動作作展示之立體圖。又,圖126係為與圖125之各狀態相互對應的與軸線方向相互平行之剖面圖。關於圖126之剖面位置,係記載於圖127中。圖127,係為與圖125之各狀態相互對應的軸線垂直方向之剖面圖。關於圖127之剖面位置,係記載於圖126中。
圖125、圖126、圖127,係為了進行說明,而將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一部分設為未圖示,並對於內部形狀有所展露。
圖125(a)、圖126(a)、圖127(a),係對於卡合前之驅動傳導單元203以及滾筒耦合構件1342之狀態作展示。此時,滾筒耦合構件1342之卡合構件1344之位置,係位於初期位置(退避位置、非卡合位置)。
如同在圖125(b)、圖126(b)中所示一般,與實施例1相同的,與裝置本體170之前門11之閉動作相互連動地,驅動傳導單元203係朝向箭頭M1B方向移動。
如同圖126(b)中所示一般,若是驅動傳導單元203朝向箭頭M1B方向移動,則與實施例1相同的,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定位轂180i與滾筒耦合構件1342之耦合構件基部1343之定位孔1343a係相互卡合。藉由此,係進行有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與滾筒耦合構件1342之調芯。
進而,起因於驅動傳導單元203朝向箭頭M1B方向移動,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定位轂180i之根部180y與耦合構件基部1343之端面1343k係相互衝突抵接。其結果,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朝向箭頭M1B方向之移動係停止。
此時,如同在圖125(b)中所示一般,卡合構件1344之第1突出部1344c,係並不與驅動傳導單元203相接觸,而維持於被耦合構件基部1343作了定位之狀態。
接著,與實施例1相同的,藉由從裝置本體170而來之驅動力,驅動傳導單元203係朝向箭頭A方向旋轉。此時,如同在圖127(b)中所示一般,卡合構件1344之第1突起部1344b,係相對於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內周面208w而被配置在徑方向內側處。如同在圖127(c)中所示一般,驅動傳導單元203係朝向箭頭A方向旋轉,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內周面208w係成為將卡合構件1344之突起部1344b作覆蓋之狀態。
此時,如同在圖125(c)中所示一般,若是驅動傳導單元203朝向箭頭A方向旋轉,則卡合構件1344之第2突出部1344c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之前端部204f係在軸線L方向上而相互衝突抵接。如同在圖126(c)中所示一般,藉由從前端部204f而來之抵接力,卡合構件1344,係與彈性環1346之收縮力相互抗衡地,而以支持孔1344a作為中心來朝向與箭頭DA相反方向旋轉。
如同在圖126(c)、圖127(c)中所示一般,卡合構件1344係朝向與箭頭DA相反方向旋轉,第1突出部1344b係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內周面208w相接觸,旋轉係被擋止。
另一方面,如同在圖125(c)中所示一般,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係藉由與卡合構件1344相抵接而朝向箭頭M1A方向移動。若是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移動,則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一同地,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係朝向箭頭M1A方向移動。進而,若是如同在圖125(d)、圖126(d)中所示一般,驅動傳導單元203朝向箭頭A方向旋轉,則卡合構件1344之第2突出部1344c係與驅動傳導單元203在軸線方向上而相互衝突抵接。
如同在圖126(d)中所示一般,卡合構件1344,係藉由驅動傳導部斜面180x之抵接力,而與彈性環1346之收縮力(彈性力)相互抗衡地,來以支持孔1344a作為中心而朝向與箭頭DA相反方向旋轉。此時,如同在圖127(d)中所示一般,卡合構件1344係朝向與箭頭DA相反方向(參照圖126(d))旋轉,第1突出部1344b係與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之內周面204w相接觸,旋轉係被擋止。
此時,如同在圖125(d)中所示一般,驅動傳導單元203,係藉由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驅動傳導部斜面180x與卡合構件1344之第2突出部1344c相互衝突抵接一事,而朝向箭頭M1A方向移動。
進而,若是如同在圖125(e)中所示一般,驅動傳導單元203朝向箭頭A方向旋轉,則卡合構件1344之第2突出部1344c係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驅動傳導部上面180y相抵接。起因於第2突出部1344c被從驅動傳導部上面180y而作按壓一事,卡合構件1344係朝向圖124中所示之箭頭DA方向之上游而旋轉。
伴隨著卡合構件1344之旋轉,如同在圖127(e)中所示一般,第1突出部1344b係進入至驅動傳導單元203之間隙DB中。將此時之卡合構件1344之位置,稱作作用位置(卡合位置)。
於此,卡合構件1344之第1突出部1344b之以箭頭A所示的旋轉方向上之寬幅,相對於間隙部DB之旋轉方向之寬幅而言係為大。因此,第1突出部1344b,係相對於進入方向而將前端部設為前方縮細之形狀。亦即是,在旋轉方向A上之第1突出部1344b之寬幅,係第1突出部1344b之前端會成為較後端而更小。由於係設為此種形狀,因此,第1突出部1344b係能夠一面在圓周方向上而將間隙部DB之大小擴廣,一面進入至其內部。亦即是,第1突起部1344b,係藉由使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相對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朝向旋轉方向之下游作移動,來將間隙部DB擴廣並進入至其之中。
另一方面,如同在圖126(e)中所示一般,驅動傳導單元203,係藉由使卡合構件1344朝向箭頭DA之相反方向旋轉,而成為能夠朝向箭頭M1B方向移動。驅動傳導單元203係朝向箭頭M1B方向移動,直到到達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轂根部180y會與凸緣基部1343之端面1343k相互衝突抵接之位置為止。
如同在圖127(e)中所示一般,藉由使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朝向箭頭A方向旋轉,卡合構件1344之第1突出部1344b係被驅動傳導面180d所按壓,朝向箭頭A方向之旋轉驅動力係被傳導至滾筒耦合構件1342處。亦即是,被設置在第1突出部1344b之表面處的驅動力承受部1344b1(參照圖147),係藉由與驅動力傳導面180d之間之接觸,而接受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的驅動力。
另外,圖147,係為滾筒耦合構件1342之立體圖,圖147(a),係對於卡合構件1344為位置在初期位置處的狀態作展示。圖147(b),係對於卡合構件1344為位置在作用位置處的狀態作展示。圖147(c),係為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與卡合構件1344之卡合狀態作展示之圖。
又,如同在圖125(e)中所示一般,係藉由使卡合構件1344之第1突出部1344b進入至驅動傳導單元203之間隙DB中,來防止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朝向箭頭M1A方向作退避。因此,在驅動傳導單元203處,係成為施加有煞車力。又,如同前述一般,卡合構件1344之第1突出部1344b,係與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相卡合,而能夠接受煞車力。亦即是,被設置在第1突出部1344b之表面處的煞車力承受部1344b2(參照圖147),係藉由與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之間之接觸,而接受朝向旋轉方向A之上游的煞車力。
藉由以上之動作,卡合構件1344係與驅動傳導單元203相卡合,並成為能夠接受驅動力以及煞車力。在本實施例中,卡合構件1344係身為能夠在初期位置與作用位置之間移動的移動構件,更詳細而言,係身為能夠進行轉動之旋轉構件。又,如同前述一般,卡合構件1344之第1突出部1344b,係具備有驅動力承受部1344b1與煞車力承受部1344b2。係會有將驅動力承受部和能夠接受煞車力之卡合構件1344稱作驅動力承受構件的情形。卡合構件1344所接受了的驅動力和煞車力,係經由凸緣基部(滾筒凸緣)1343而被傳導至感光體滾筒處。
在前述之實施例中所作了說明的驅動力承受構件(可動構件1200,參照圖117等),係在滾筒耦合構件處僅被設置有1個。在本實施例中之身為驅動力承受構件之卡合構件1344,係在滾筒耦合構件處被設置有2個,並分別相對於軸線L而相互被配置在相反側之位置處。
凸緣基部(滾筒凸緣)1343,係身為從卡合構件1344而將驅動力、煞車力朝向感光體滾筒作傳導之傳導構件。
在以上之說明中,係針對卡合構件1344之第1突出部1344b為以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前端部208f相異之相位而被作了裝著的情況,來進行了說明。
接著,針對在將卡合構件1344之第1突出部1344b以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前端部208f相接觸之相位來作了裝著的情況時之卡合方法,使用圖128、圖129、圖130來進行說明。
圖128,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342與本體驅動傳導單元203之間之卡合動作作展示之立體圖。又,圖129係為與圖128之各狀態相互對應的與軸線方向相互平行之剖面圖。另外,關於剖面位置,係記載於圖130中。
圖130,係為與圖128之各狀態相互對應的軸線垂直方向之剖面圖。關於圖130之剖面位置,係記載於圖129中。另外,在圖128、圖129、圖130中,係為了進行說明,而將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一部分設為未圖示,並對於內部形狀有所展露。圖128(a)、圖129(a),係為卡合前之驅動耦合構件180以及滾筒耦合構件1342之立體圖。
與實施例1相同的,與裝置本體170之前門11之閉動作相互連動地,驅動傳導單元203係朝向箭頭M1B方向移動。如同圖129(b)中所示一般,若是驅動傳導單元203朝向箭頭M1B方向移動,則定位轂180i與被設置於滾筒耦合構件1342之耦合構件基部1343處之定位孔1343a係相互卡合,而進行調芯。
進而,如同在圖128(b)中所示一般,驅動傳導單元203係朝向箭頭M1B方向移動。如此一來,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前端部208f與卡合構件1344之第1突出部1344b端部之圓周端面1344g係相互衝突抵接,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朝向箭頭M1B方向之移動係停止。
接著,如同在圖128(c)、圖129(c)中所示一般,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係朝向箭頭A方向旋轉。如此一來,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前端部208f係從卡合構件1344之圓周端面1344g而脫離,驅動傳導單元203係朝向箭頭M1B方向移動。
如同在圖128(c)中所示一般,驅動傳導單元203係朝向箭頭M1B方向移動,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驅動傳導部上面180w與卡合構件1344之第2突出部1344c係相互衝突抵接。
此時,如同在圖130(c)中所示一般,卡合構件1344係朝向箭頭DA之相反方向旋轉,第1突出部1344b係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驅動傳導部180v之內周面180z相互衝突抵接,旋轉係停止。
此時,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朝向箭頭M1B方向之移動,係由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驅動傳導部上面180w與卡合構件1344之第2突出部1344c相互衝突抵接,而被停止。
進而,如同在圖128(d)、圖129(d)中所示一般,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係朝向箭頭A方向旋轉。如此一來,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驅動傳導部上面180w與卡合構件1344之第2突出部1344c之間之衝突抵接係被解除,驅動傳導單元203係朝向箭頭M1B方向移動。
如同圖129(d)中所示一般,起因於驅動傳導單元203朝向箭頭M1B方向移動,定位轂180i之根部180y與端面1343k係相互衝突抵接,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朝向箭頭M1B方向之移動係停止。
此時,如同在圖128(d)中所示一般,卡合構件1344係並不與驅動傳導單元203相接觸,卡合構件1344係維持於被耦合構件基部1343作了定位之狀態。
於此,圖127(d)之狀態,由於係身為與圖125(b)相同之狀態,因此,其之後續的動作係如同前述一般,而於此省略說明。藉由以上之動作,卡合構件1344係與驅動傳導單元203相卡合,並成為能夠接受驅動力。
若是針對以上所作了說明的本實施例之滾筒耦合構件1342作總結,則係如同下述一般。滾筒耦合構件1342,係在軸線L之方向上,被配置於卡匣以及滾筒單元之驅動側處。亦即是,耦合構件1342,係被配置在「被設置於卡匣之驅動側之端部處的驅動側卡匣蓋116之近旁且感光體滾筒之驅動側端部之近旁」處。
滾筒耦合構件1342,係具備有卡合構件1344,卡合構件1344之第1突出部1433b係進入至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與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間之間隙部DB中。由於第1突出部1344b係構成為前端縮細之形狀,因此,係能夠一面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與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間之間隙擴廣,一面進入至此間隙中。亦即是,第1突出部1344b,係構成為能夠藉由使自身朝向徑方向之外側移動,而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相對於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來相對性地朝向旋轉方向之下游移動。
前述第1突出部1344b,係能夠視為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相接觸並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相對於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作移動的作用部。
藉由此,卡合構件1344,係被夾入至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與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間(參照圖127(e)、圖147(c))。而,卡合構件1344之第1突出部1344b,係具備有驅動力承受部1344b1與煞車力承受部1344b2之雙方(參照圖147),並構成為從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與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分別接受煞車力與驅動力。
故而,本實施例之滾筒耦合構件1342,亦係與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參照圖1)相同的,能夠從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而接受煞車力,其結果,感光體滾筒104之旋轉係為安定。
滾筒耦合構件1342之卡合構件1344,係除了第1突出部1344b以外,亦具備有第2突出部1344c。
第2突出部1344c,係藉由被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作按壓,而朝向卡匣之非驅動側來朝向箭頭M1B方向移動(參照圖125(e))。藉由此,第1突出部1344b係朝向從軸線L而遠離之方向(亦即是徑方向外側)移動(圖124(b)、圖125(e))。
將當滾筒耦合構件1342並未從外部而接受力時的卡合構件1344及其之第1突出部1344b、第2突出部1344c的位置(參照圖124(a)),稱作初期位置。卡合構件1344,係藉由作為彈性構件之彈性環1346,而被保持於初期位置處。
另一方面,將第2突出部1344c從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接受力並使卡合構件1344及其之第1突出部1344b、第2突出部1344c作了移動後的位置(參照圖124(b)),稱作作用位置。另外,係亦會有將初期位置與作用位置之其中一者稱作第1位置並將另外一者稱作第2位置的情形。
卡合構件1344之第1突出部1344b和第2突出部1344c,係均身為可動部(移動部)。係會有將第1突出部1344b與第2突出部1344c之其中一方稱作第1可動部(第1移動部)並將另外一方稱作第2可動部(第2移動部)的情形。
卡合構件1344,係可藉由銷1345來轉動地而被安裝於凸緣基部1343處。亦即是,銷1345,係以與卡合構件1344之轉動軸線相互一致的方式而被作配置。
於此,當卡合構件1344係位置於初期位置處時,第1突出部1344b和第2突出部1344c之雙方均係被配置在較銷1345而更靠箭頭M1A方向之側處。亦即是,銷1345係相較於第1突出部1344b與第2突出部1344c而被配置在更靠近卡匣之非驅動側處。
第1突出部1344b,係身為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以及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作卡合之卡合部。
當卡合構件1344係位置於初期位置(參照圖124(a))處時,第2突出部1344c係以相較於第1突出部1344b來相對於軸線L而更加遠離的方式而被作配置。
在前述之實施例4中之滾筒耦合構件之作為卡合部之突起1200i(參照圖117),係身為能夠在滾筒耦合構件之周方向(旋轉方向)上移動的可動部。相對於此,在本實施例中之滾筒耦合構件之作為卡合部之第1突出部1344b,係身為能夠在滾筒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上移動的可動部(徑方向可動部、徑方向移動部)。另外,第1突出部1344b,由於係伴隨著卡合構件1344以銷1345(參照圖123)作為中心而旋轉一事來進行移動,因此,係並非僅在徑方向上移動,而亦在軸線方向上移動。
另一方面,滾筒耦合構件之作為被按壓部之第2突出部1344c,係身為主要能夠在軸線L之方向(圖124中所示之箭頭M1A之方向與箭頭M1B之方向)上移動的可動部。
第1突出部1344b,相較於位置在初期位置(圖124(a))處時,係以位置在作用位置(圖124(b))處時為被配置在更從軸線L而遠離處。
又,第1突出部1344b,至少在位置於作用位置(圖124(b))處時,係於滾筒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上而朝向外側突出。換言之,第1突出部1344b,係朝向從滾筒耦合構件之軸線L而遠離的方向突出。此係因為,第1突出部1344b,係進入至在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間所產生之間隙DB(圖125(e))中之故。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第1突出部1344b,在位置於初期位置(圖124(a))處時,亦係於徑方向上而朝向外側突出。
第2突出部1344c,相較於位置在初期位置(圖124(a))處時,係以位置在作用位置(圖124(b))處時為被配置在更靠近卡匣之非驅動側處。亦即是,第2突出部1344c,相較於位置在初期位置(圖124(a))處時,係以位置在作用位置(圖124(b))處時為位置在更靠近非驅動側卡匣蓋117和感光體滾筒之非驅動側之端部的位置處。
又,第2突出部1344c,至少在位置於初期位置(圖124(a))處時,係使其之至少一部分從耦合構件基部1343之驅動側端面1343h而突出。具體而言,第2突出部1344c,至少在位置於初期位置(圖124(a))處時,係於軸線L之方向上而朝向箭頭M1A之方向突出。亦即是,第2突出部1344c係朝向從卡匣之非驅動側之端部而遠離的方向來作突出。於此,驅動側端面1434h,係身為面向箭頭M1A側之耦合構件基部1343之端面。換言之,驅動側端面1434h,係身為朝向與卡匣之非驅動側之端部相反側的端面。
藉由如同上述一般地來作配置,第2突出部1344c,係能夠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驅動傳導部上面180y作接觸(參照圖125(e))。
第2突出部1344c,係身為以被從驅動傳導部上面180y(按壓部)來作按壓的方式所構成之被按壓部。又,第2突出部1344c,係身為為了使第1突出部1344b移動並與驅動傳導單元203相卡合而被前端部204f所操作之操作部。至少當卡合構件1344係位置於初期位置處時,第2突出部1344c係在軸線L之方向上而被配置在相較於第1突出部1344b而更靠向箭頭M1B方向之側處(參照圖124(a))。換言之,相較於第1突出部1344b,第2突出部1344c係被配置在更靠近被配置於卡匣之非驅動側之端部處的卡匣蓋117和感光體滾筒之非驅動側之端部處。又,至少當卡合構件1344係位置於初期位置處時,第2突出部1344c係在徑方向上而被配置在相較於第1突出部1344b而更從軸線L遠離之位置處(參照圖124(a))。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第2突出部1344c,在位置於作用位置(圖124(b))處時,亦係從驅動側端面1434h而朝向箭頭M1A方向突出。
在本實施例中,係針對在滾筒耦合構件1342處而將卡合構件1344以軸線L作為中心地來以180度對稱而配置於2個場所處的構成作了說明。但是,就算是在將卡合構件1344僅配置於1個場所處的情況時,亦同樣的,藉由使1個的卡合構件1344與驅動傳導單元203相卡合,係能夠接受煞車力、驅動力。
又,在滾筒耦合構件1342處,係亦可考慮將2個的卡合構件1344配置在非對稱之2個場所處之構成或者是配置超過2個的卡合構件1344之構成。於此情況,係並非使複數之卡合構件1344之全部均與驅動傳導單元203相卡合,而使使其中之一部分與驅動傳導單元203相卡合。
滾筒耦合構件1342,係只要具備有至少1個的卡合構件1344即可。但是,由於係能夠使滾筒耦合構件1342所接受的驅動力和煞車力成為安定,因此,係以如同本實施例之滾筒耦合構件1342一般地而使被以180度對稱來作了配置之2個的卡合構件1344之雙方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作卡合的構成為合適。又,由於係能夠使構成相較於具有超過2個的卡合構件之滾筒耦合構件1342而成為更加簡易,因此,在此觀點而言,亦係以本實施例之在滾筒耦合構件1342處配置有2個的卡合構件1344之構成為合適。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被設置在滾筒耦合構件1342處之2個的卡合構件1344之各者,係具備有驅動力承受部1344b1與煞車力承受部1344b2之雙方(參照圖147)。亦即是,2個的卡合構件1344均係為能夠接受驅動力承受部與煞車力之雙方的構成。但是,當滾筒耦合構件1342為具備有2個的卡合構件1344的情況時,此些之卡合構件1344之功能係亦可互為相異。亦即是,係亦可採用像是「2個的卡合構件1344之其中一者,係具備有驅動力承受部1344b1,但是並不具備有煞車力承受部1344b2,2個的卡合構件1344之另外一者,係具備有煞車力承受部1344b2,但是並不具備有驅動力承受部1344b1」一般之構成。但是,當2個的卡合構件1344均為具備有驅動力承受部與煞車力承受部的情況時,由於施加於滾筒耦合構件1342處之合力係會安定,因此係為合適。
又,在本實施例中,例如如同在圖125(c)中所示一般,係針對卡合構件1344為第1突出部1344b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相互衝突抵接的情況之構成來作了說明。但是,例如,係亦可考慮「在耦合構件基部1343處設置肋,並使此與本體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驅動傳導部180v作衝突抵接」之構成。藉由設為此種構成,係能夠並不使第1突出部1344b與本體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相互衝突抵接地而將卡匣作裝著。 〈〈實施例6〉〉
在本實施例中,係針對將在實施例1中所作了說明的卡匣之滾筒耦合構件的形狀作了變更之滾筒耦合構件進行說明。
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係藉由斜面(導引部、傾斜部)143d,來使煞車卡合構件(204、208)朝向旋轉方向之下游側作了移動(參照圖62、圖63等)。又,驅動力承受部143b,係藉由與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相卡合,而接受有驅動力(參照圖64等)。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例中,滾筒耦合構件1545係並非為直接性地與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作卡合並接受驅動力。滾筒耦合構件1545,係成為「與身為煞車力賦予構件之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相卡合並經由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來間接性地從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接受驅動力」之構成。
在本實施例中,針對與身為驅動力承受部之滾筒耦合構件1545(圖134)相卡合的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形狀,使用圖143來作說明。
圖133(a),係為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立體圖,圖133(b),係為沿著軸線方向來作了觀察之正面圖。
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構成以及形狀,係與實施例1相同。在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處,與實施例1相同的,凸緣部208a、耦合卡合部208b、旋轉擋止凸部208c,係以軸線M1作為中心而以點對稱來被作一對之設置。在耦合卡合部208b之箭頭A方向下游側處,係被設置有隨著朝向箭頭M1B方向而朝向旋轉方向上游側的斜面208j。
又,在耦合卡合部208b之箭頭M1B方向之末端部處,係被設置有於徑方向上而朝向內側突出之突起部208e。進而,在突起208e之箭頭M1A方向之側處,係被形成有斜面部208k。
斜面部208k,係成為隨著朝向箭頭M1B方向前進而朝向對於軸線M1作接近之方向傾斜並且隨著朝向旋轉方向(箭頭A方向)前進而朝向從軸線M1遠離之方向傾斜的斜面。
進而,在突起208e之旋轉方向(箭頭A方向)之下游處,係被形成有端面208g。端面208g,係身為以軸線M1作為中心的與旋轉方向相垂直之面。
又,在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卡合部208b之外周面處,係被形成有外周斜面208h。
外周斜面208h,係身為隨著朝向箭頭M1B方向前進而朝向對於軸線M1作接近之方向傾斜之斜面形狀。
接著,針對在本實施例中所使用的滾筒耦合構件1545之形狀,使用圖134(a)、(b)來進行說明。
圖134(a)、(b),係為從相異之方向來作了觀察的本實施例之滾筒耦合構件1545之分解立體圖。
如同在圖134(a)中所示一般,滾筒耦合構件1545,係身為由卡合構件1543、凸緣構件(滾筒凸緣)1544之2個零件所構成之單元。
如同圖134(a)中所示一般,卡合構件1543係為以軸線L作為中心之略圓筒形狀。
卡合構件1543,係從在箭頭M1B方向上之其之末端部起朝向箭頭M1A方向地,而依序將卡合部1543f、在徑方向上為較圓筒部1543f而更大之圓筒部1543g、在徑方向上為較圓筒部1543g而更小的圓筒部1543h,與軸線L並排於同軸上地而作配置。
在圓筒部1543f處,係將朝向徑方向而突出之2個的卡扣組件(snap fit)以軸線L作為中心而點對稱地設置有一對。
卡扣組件1543j,係具備有身為與軸線L相正交之平面形狀的平面1543m、和身為隨著朝向箭頭M1B方向前進而朝向軸線L作接近之斜面形狀的斜面1543n。
如同在圖134(b)中所示一般,在圓筒部1543g之箭頭M1B方向之端部處,係被設置有複數之扇面形之凸形狀1543p。
又,如同在圖134(a)中所示一般,在圓筒部1543g之端部處,係沿著軸線L而被設置有圓筒部1543h,並在圓筒部1543h之軸線L內側處被設置有圓筒部1543s。在圓筒部1543s之內部,係被設置有定位孔1543a。定位孔1543a,係身為被配置在滾筒耦合構件之軸線上的開口部。在圓筒部1543s之前端處,係被設置有身為相對於軸線L而相垂直之面的端面1543k。又,圓筒部1543h之內周面(內面)之中的箭頭M1A方向之端部,係成為圓錐形狀1543c(第3傾斜部)。圓錐形狀1543c,係形成有部分性之圓錐形狀之凹陷。亦即是,圓錐形狀1543c,係身為隨著朝向箭頭M1A方向(從卡匣之非驅動側而遠離之方向)前進而朝向從軸線L遠離之方向來作了傾斜的斜面形狀(傾斜面、傾斜部)。
換言之,圓錐形狀1543c之徑,係隨著朝向卡匣之非驅動側(箭頭M1B方向之側)前進而逐漸變小。亦即是,從圓錐形狀1543c之內面起直到軸線L為止之距離,係隨著朝向卡匣之非驅動側(箭頭M1B側)前進而逐漸變短。圓錐形狀1543c之內面,係相對於軸線L而有所傾斜。
圓筒部1543s,係使軸線方向之一部分在軸線L方向上而與圓筒部1543h相互重疊。亦即是,在與軸線L平行之座標系中,圓筒部1543s所被作配置之範圍與圓筒部1543h所被作配置之範圍,係至少部分性地重疊。因此,在圓筒部1543h與圓筒部1543s之間,係被形成有溝部1543t。溝部1543t,係身為藉由圓筒部1543h之內周面與圓筒部1543s之外周面所形成的圓弧形狀(圓形狀)之溝。圓筒部1543h之內周面與圓筒部1543s之外周面,係分別構成溝部1543t之側面。圓筒部1543h之內周面,在滾筒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上,係身為從軸線L而遠離配置的側面,圓筒部1543s之外周面,係身為被配置在軸線L之附近之側面。
另外,係會有將構成溝部1543t之圓筒部1543h之內周面與圓筒部1543s之外周面之中的其中一方稱作第1壁(第1面、第1側部)並將另外一方稱作第2壁(第2面、第2側部)的情形。該些係分別為圓形(圓弧形)之壁。圓筒部1543h,係相較於圓筒部1543s而位置在相對於軸線L而更為遠離之處。亦即是,圓筒部1543h之內徑,係較圓筒部1543s之外徑而更大。
針對溝部1543t之周邊之形狀,使用圖135(a)、圖135(b)、圖144、圖148、圖149、圖150來作說明。圖124(a),係為對於圖135(b)之對剖面位置作展示的卡合構件1543而從驅動方向來作了觀察之側面圖,圖135(b)係為卡合構件1543之剖面圖。
圖144,係為滾筒耦合構件之立體圖。圖148,亦係為滾筒耦合構件之立體圖。圖148(a)~(i),係依序為使滾筒耦合構件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而一次些許地作了旋轉者。圖149(a),係為滾筒耦合構件之側面圖。但是,為了對於溝部1543t周圍之形狀作展示,係將圓筒部1543s之一部分設為了未圖示。圖149(b),係為滾筒耦合構件之立體圖。
圖150(a),係為滾筒耦合構件之正面圖,圖150(b),係為滾筒耦合構件之立體圖。
如同在圖135(a)、圖149中所示一般,在徑方向上之圓筒部1543s之外側處,係被形成有圓弧狀之溝部1543t。在滾筒旋轉方向(箭頭A方向)上的溝部1543t之下游處,係被設置有斜面部(傾斜部)1543r。斜面部1543r之至少一部分,係以被包夾於圓筒部1543s與圓筒部1543h之間的方式而被作配置。亦即是,係可視為斜面部1543r之至少一部分乃是被配置在溝部1543t之內部。
斜面部1543r,係以隨著朝向旋轉方向(箭頭A方向)之下游前進而朝向箭頭M1A方向的方式來作傾斜。亦即是,斜面部1543r,係以隨著朝向滾筒耦合構件之旋轉方向(箭頭A方向)之下游前進而從卡匣之非驅動側之端部遠離的方式來作傾斜。
在斜面部1543r之箭頭A方向(旋轉方向)上的上游之端部近旁處,係被設置有身為相對於滾筒耦合構件之旋轉方向(箭頭A方向)而為垂直之面的驅動承受部1543b。換言之,驅動力承受部1543b,係身為在箭頭A方向上而被配置於溝部1543t之下游側處之面。
另一方面,在箭頭A方向上,於溝部1543t之上游之端部處,係被配置有面(壁)1543f(參照圖150)。從驅動力承受部1543b起直到面1543f為止地,係以軸線L作為中心而佔據有α3之角度之範圍。
如同在圖135(b)、圖144中所示一般,在驅動力承受部1543b之M1A方向端部處,係存在有斜面(傾斜部1543d)。此斜面1543d,係隨著朝向箭頭M1A方向前進而朝向從軸線L中心而分離之方向來作傾斜。亦即是,斜面1543d,係以隨著從軸線L遠離而亦從卡匣之非驅動側而遠離的方式來作傾斜。
斜面1543d,係亦身為以隨著朝向旋轉方向(箭頭A方向)之下游前進而朝向卡匣之非驅動側(箭頭M1B方向)前進的方式來作傾斜之面。亦即是,在滾筒耦合構件之旋轉方向(箭頭A方向)上,相較於斜面1543d之上游,斜面1543d之下游係在軸線方向上而更為靠近卡匣之非驅動側。
在圓筒部1543s之外周面處,係被形成有凹陷部1543u。凹陷部1543u,係為至少一部分乃是被配置於溝部1543t之內部的凹陷(凹部、空間),滾筒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之外側係被作開放。換言之,凹陷部1543u,係身為被配置在形成溝部1543u之側面處的凹陷,並朝向滾筒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之內側而凹陷。
被設置在圓筒部1543s處之斜面1543d以及驅動力承受部1543b,係形成凹陷部1543u。斜面1543d,係在軸線方向上而面向箭頭M1B方向(參照圖135(b))。亦即是,斜面1543d,係面向卡匣之非驅動側。另一方面,驅動力承受部1543b,係在旋轉方向A上而面向上游。
在箭頭M1B方向上的凹陷部1543u之端部,係位於與溝部1543t之底部相同之位置。又,在旋轉方向(箭頭A方向)上的凹陷部1543u之上游側係被開放。詳細內容雖係於後再述,但是,此係因為,朝向徑方向之內側而突出的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突起部208e,係從凹陷部1543u之上游而進入至凹陷部1543u之內部之故。
在本實施例中,圓筒部1543h以及圓錐形狀1543c,係以軸線L作為中心而被設置於略全周處。較理想,至少在從驅動承受部1543b起而朝向旋轉方向A之上游側的約0~35度之範圍、亦即是在圖150中之「0°≦α3<35°」之範圍中,係存在有圓筒部1543h以及圓錐形狀1543c之形狀的一部分。
詳細內容雖係於後再述,但是,上述之溝部1543t和凹陷部1543u、斜面1543r等,係身為藉由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相卡合而接受驅動力之卡合部。
接著,針對凸緣構件(滾筒凸緣)1544之形狀作說明。如同圖134(a)中所示一般,凸緣構件1544係為以軸線L作為中心之略圓筒形狀。
凸緣構件1544,係從在箭頭M1B方向上之其之末端部起朝向箭頭M1A方向地,而依序將圓筒部1544a、在徑方向上為較圓筒部1544a而更大之刀鐔部1544b、在徑方向上為較圓筒部1544b而更小的圓筒部1544c,並排於同軸上地而作配置。
在圓筒部1544c之端部處,係被設置有複數之與卡合構件1543之凸形狀1543p相對應的扇面形之凹形狀1544p。凸形狀1543p,係身為為了與凸緣構件1544作連結而被設置於卡合構件1543處之耦合部。同樣的,凹形狀1544p,係身為為了與卡合構件1544作連結之耦合部。
又,如同在圖134(b)中所示一般,在圓筒部1544a之內部,係被配置有與軸線L相正交之面1544d。
圓筒部1544a,係與未圖示之感光體滾筒104(參照圖13)之驅動側之端部相卡合,並一體性地旋轉。
接著,針對卡合構件1543與凸緣構件1544之卡合關係,使用圖136來作說明。
圖136,係為對於卡合構件1543與凸緣構件1544之卡合作展示的圖。
圖136(a),係為對於卡合構件1543與卡合構件1544之卡合狀態而從驅動側方向來作了觀察之立體圖,圖136(b),係為從驅動側來作了觀察之側面圖,圖136(c),係為在圖136(b)中所示之剖面線處的剖面圖。
如同在圖136(c)中所示一般,將卡合構件1543之圓筒部1543f,朝向箭頭M1B方向來插入至凸緣構件1544之圓筒部1544c的內周面1544e處。
在進行組裝時,被設置於圓筒部1543f處的卡扣組件1543j之斜面1543n係被插入至內周面1544e處,並藉由此而朝向對於軸線L作接近之方向來變形,並且進入至內周面1544e中。藉由更進一步朝向箭頭M1B方向進行裝著,如同在圖136(c)中所示一般,卡扣組件1543j之面1543m係通過內周面1544e,其之變形係被消除。如此這般,藉由使卡扣組件1543j之面1543m與凸緣構件1544之面1544d相對向,卡合構件1543係在凸緣構件154處,具有間隙X地來被可旋轉地作支持。
在本實施例中,面1543m與面1544d之間之間隙X,雖係設為1mm程度,但是,係只要較在圖136(a)中所示之凸形狀1543p與凹形狀1544p之卡合量而更大即可。卡合構件1543,係能夠相對於凸緣構件1544而朝向軸線L之方向作間隙X之距離的移動。詳細內容雖係於後再述,但是,藉由此軸線方向之移動,卡合構件1543,係在能夠對於凸緣構件1544傳導驅動力之狀態與並不傳導驅動力之狀態之間作切換。
又,圖136(a),係針對在卡合構件1543與凸緣構件1544相互作了卡合的狀態下,凸形狀1543p與凹形狀1544p乃身為在軸線方向上而相互卡合的相位之狀態作展示。但是,如同後述(參照圖1327(c))一般地,凸形狀1543p與凹形狀1544p,係亦可成為在軸線方向上而並不作卡合之位置。
在圖136(a)之狀態(卡合狀態)下,凸形狀1543p與凹形狀1544p係在軸線L方向上相互咬合,藉由此,而成為在身為旋轉方向之箭頭A方向上作了卡合之狀態。
接著,針對滾筒耦合構件1545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間之卡合方法,使用圖143、圖137、圖138來作說明。
圖137,係為滾筒耦合構件1545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卡合前後的狀態之立體圖。圖137(a)係為對於驅動傳導單元203與滾筒耦合構件1545之各者之形狀作展示的立體圖,圖137(b)係為對於卡合前之滾筒耦合構件1545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形狀作展示之立體圖,圖137(c)係為對於使滾筒耦合構件1545與驅動傳導單元203在軸線L方向上而相互作了衝突抵接的狀態作展示之立體圖,圖137(d)係為對於卡合後之狀態作展示之立體圖。
又,圖138,係為滾筒耦合構件1545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卡合前後的狀態之剖面圖。圖138(a)係為對於卡合前之滾筒耦合構件1545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形狀作展示之剖面圖,圖138(b)係為對於卡合後之狀態作展示之剖面圖。
又,在圖137、圖138中,係為了進行說明,而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一部分設為未圖示,並對於內部形狀有所展露。
如同前述一般,卡合構件1543與凸緣構件1544,係在軸線L方向上具有間隙地而被作支持。如同在圖137(b)中所示一般,相對於凸緣構件1544,由於卡合構件1543係在軸線L方向上而能夠於餘裕間隙之範圍內而自由地移動,因此,係會有在面1543q與面1544q之間而產生有間隙的情況。
此時,凸形狀1543p與凹形狀1544p在軸線L方向上係並未作卡合。如同在圖137(c)中所示一般,驅動傳導單元203係朝向箭頭M1B方向移動,滾筒耦合構件1545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係在軸線L方向上相互衝突抵接,在此狀態下,卡合構件1543與凸緣構件1544係在軸線L方向上而相互衝突抵接。
此時,在圖137(c)中,卡合構件1543之面1543q與凸緣構件1544之面1544q係身為相互作了衝突抵接之狀態。然而,凸形狀1543p與凹形狀1544p係並未作卡合。
進而,藉由從圖137(c)之狀態起而使驅動傳導單元203朝向箭頭A方向旋轉,在圖137(a)中所示之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前端部208f係進入至卡合構件1543之凹陷部1543u中。藉由此,卡合構件1543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間之在旋轉方向上的卡合係被達成。如同前述一般,凹陷部1543u,係身為藉由驅動承受部1543b與斜面1543d而被形成於圓筒部1543s處之凹部(空間),並身為藉由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前端部208f相卡合而接受驅動力之卡合部。
凹陷部1543u之形狀,係為倣效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前端部208f之形狀。此係為了藉由使凹陷部1543u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前端部208f之間之形狀相互對應,來使彼此之卡合狀態安定。同樣的,被設置在卡合構件1543之內面處之圓錐形狀1543c之形狀,亦係為倣效被設置在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外周面處之斜面208h之形狀。此係為了藉由使兩者之形狀相互對應,來在使圓錐形狀1543c與斜面208h相互作了接觸時,使該接觸狀態成為安定,以抑制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變形等,並使卡合構件1543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卡合安定化。
在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前端部208f進入至了卡合構件1543之凹陷部1543u之中時,如同在圖137(d)中所示一般,斜面1543r,係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斜面208r相對向並作抵接。由於斜面1543r亦係具備有與斜面208r相對應之形狀,因此斜面1543r與斜面208r之間之接觸狀態亦為安定。
進而,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與卡合構件1543係在旋轉方向上而作卡合。藉由此,如同在圖137(d)中所示一般,卡合構件1543,係藉由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而在使面1543q與凸緣構件1544之面1544q作了抵接的狀態下來朝向箭頭A方向旋轉。藉由此,卡合構件1543係移動至使凸形狀1543p與凹形狀1544p作卡合之相位。
接著,針對卡合構件1543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作了卡合的狀態下之剖面進行說明。
如同在圖138(b)中所示一般,在滾筒耦合構件1545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卡合後之狀態下,與實施例1相同的,卡合構件1543之定位孔(調芯部)1543a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定位軸180i係相互卡合。藉由此,調芯係被進行。定位孔1543a,係身為被配置在滾筒耦合構件1545之軸線上的開口部。
又,起因於卡合構件1543之端面1543k與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定位軸180i之根部180y相互衝突抵接一事,在軸線L方向上之定位係被進行。
又,相對於旋轉方向,卡合構件1543之驅動力承受部1543b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端面208g(參照圖143、圖137(a))係相互衝突抵接,並接受有從驅動傳導單元203而來之旋轉驅動力。
此時,如同在圖137(d)中所示一般,卡合部1543之斜面1543r,係在旋轉方向上而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斜面208r作接觸,並接受有驅動傳導單元203之旋轉驅動力的一部分。故而,係亦可將斜面1543r視為驅動力承受部之一部分。亦即是,卡合構件1543,係具備有第1驅動力承受部1543b、和第2驅動力承受部(斜面1543r),第1、第2驅動力承受部,其之表面之角度係互為相異。
第1驅動力承受部1543b,係身為被設置於凹陷部1543u之內部的部分,並實質性地相對於旋轉方向A而為垂直,且為與軸線L相平行之面。另一方面,第2驅動力承受部(斜面1543r),係被配置在相較於第1驅動力承受部1543b和凹陷部1543u而更靠旋轉方向A之下游處。第2驅動力承受部(斜面1543r),係身為以隨著在旋轉方向上而從凹陷部1543u遠離而在軸線方向上亦從卡匣之非驅動側而遠離的方式來作傾斜之傾斜部。亦即是,斜面1543r,係相對於耦合構件之軸線L和耦合構件之周方向(旋轉方向)而有所傾斜。
卡合構件1543之斜面1543r,係以使自身之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斜面208r之間之接觸狀態會成為安定的方式,來朝向與斜面208r略同樣之方向而有所傾斜。亦即是,斜面1543r與斜面208r係身為相互略平行之面。
在本實施例中,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端面208g與斜面208r,係作為驅動傳導單元203之驅動力賦予部而起作用。又,在本實施例中,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作為驅動力賦予構件而起作用。
於此,如同在圖143(b)中所示一般,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端面208g,係身為以軸線L作為中心的與旋轉方向相垂直之面。進而,端面208g,係以軸線M1作為中心而以點對稱來被設置有1對。
又,如同在圖136中所示一般,卡合構件1543之驅動力承受部1543b,較理想,係身為以軸線L作為中心的與旋轉方向相垂直之面。此係為了藉由將端面208g與驅動力承受部1543b略平行地作配置來使彼此之接觸狀態成為安定。進而,驅動力承受部1543b,較理想,係以軸線L作為中心而以點對稱來被設置有1對。此係為了對於1對之端面208g來使1對的驅動力承受部1543b作卡合。
故而,如同在圖143(b)中所示一般,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端面208g,當在旋轉方向上而與卡合構件1543之驅動力承受部1543b作了卡合時,係並不會有相對於軸線M1而使旋轉方向以外之分力產生的情形。在此狀態下,係成為能夠將從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而來之驅動力EB1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545作傳導。
但是,驅動力承受部1543b係並非絕對需要身為以軸線L作為中心之與旋轉方向相垂直之面,驅動力承受部1543b亦可並非分別被設置在以軸線L作為中心之成為點對稱(180°對稱)的2個場所處。
如同上述一般,溝部1543t,由於係身為用以使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進入之空間,因此,係具備有能夠使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進入之大小。如同在圖150中所示一般,在以軸線L作為中心之周方向(旋轉方向A)上,將從溝部1543t之上游端部(面1543f)起直到被設置在溝部1543t之下游處之凹陷部1543u的驅動力承受部1543b為止的角度,設為α3。在本實施例中,係構成為α3會成為約116°。
為了使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進入至溝部1543t中,較理想,溝部1543t,係涵蓋45°以上之範圍地而被形成。亦即是,係以「α3≧45°」為理想。
另外,為了將滾筒耦合構件之卡合構件1543設為180°對稱形狀,溝部1543t所被作配置之角度,較理想係為180°以下。亦即是,係以「α3≦180°」為理想。
另外,與前述之滾筒耦合構件相同的,本實施例之滾筒耦合構件之卡合構件1543,亦並非絕對需要身為180°對稱形狀。例如,本實施例,卡合構件1543係將溝部1543t等具備有1對。但是,係亦可考慮像是滾筒耦合構件僅具備有1個的溝部1543t一般之構成或者是雖然具備有2個的溝部1543t但是2個的溝部1543t之形狀係為相異等的構成。除此之外,關於斜面1543d、驅動力承受部1543b、凹陷部1543u、斜面1543r等,亦為相同。
但是,由於係能夠使從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而對於滾筒耦合構件的驅動力之傳導成為安定,因此,係以將滾筒耦合構件之卡合構件1543設為180°對稱形狀為更合適。
接著,針對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相對於煞車傳導構件207而進行旋轉之狀態,使用圖139來進行說明。
圖139,係為用以針對「在使滾筒耦合構件1545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作了卡合的狀態下,使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對於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而傳導旋轉方向(箭頭A方向)之驅動力(旋轉力)」之構成作說明的簡略圖。
在圖139中,係為了進行說明,而將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一部分設為未圖示,並對於內部形狀有所展露。
與實施例1相同的,若是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朝向箭頭A方向旋轉,則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驅動傳導面180d係按壓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之卡合部204u。藉由此,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與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係成為一體並進行旋轉。 又,若是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朝向箭頭A方向旋轉,則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之旋轉擋止凹部204c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旋轉擋止凸部208c係相互卡合。藉由此,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成為一體並進行旋轉。 如此這般地,從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來之旋轉驅動力係成為經由第1煞車構件204而被傳導至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處。
接著,針對當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傳導了旋轉驅動力時的變形方向,使用圖140、圖141來進行說明。
圖140,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545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在旋轉方向上的卡合位置作展示之剖面圖。
圖140(a),係為驅動傳導單元203與滾筒耦合構件1545之側面圖,圖140(b)係為在圖140(a)中所示的位置處之剖面圖。 又,圖141係為對於變形前後的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變形作展示之圖,圖141(a)係為側面圖,圖141(b)係為對於驅動傳導部208g作了展示之剖面圖。在圖141中,係將變形前之形狀以虛線作標示,並將變形後之形狀以實線作標示。
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在與滾筒耦合構件1545作了卡合時,係如同圖140(b)中所示一般地,朝向身為驅動方向之箭頭A方向而傳導力EB1(參照圖143(b))。藉由此,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成為從滾筒耦合構件1545而接受有相同之力的反作用力EB2。
於此,如同在圖143中所示一般,由於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以軸線M1作為中心而設為點對稱形狀,因此,係從2個場所而接受有反作用力EB2,並成為相對於凸緣部208a而使耦合卡合部208b分別作了扭轉的形狀(圖141)。
此時,起因於被朝向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移動方向相反方向(與箭頭A方向相反方向)而作扭轉一事,端面208g係成為朝向朝軸線M1A方向移動之方向而變形(圖141(b))。
接著,針對當驅動傳導單元203與滾筒耦合構件1545作了卡合時之施加於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處的力之關係,使用圖142來作說明。圖142,係為對於在卡合狀態下的煞車卡合構件208與滾筒耦合構件1545之力的方向作展示之剖面圖。
如同前述一般,若是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朝向旋轉方向A之上游而扭轉並開始變形,則耦合卡合部208b之端面208g係朝向箭頭M1A方向而變形。如同在圖142中所示一般,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斜面208k與卡合構件1543之斜面1543d係相互衝突抵接。此時,在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斜面208k處,係產生有從斜面1543d而來的朝向箭頭M1B方向之分力ED。
又,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朝向旋轉方向(箭頭A方向)之上游扭轉。藉由此,在斜面208k與卡合構件1543之斜面1543d相互作了衝突抵接時,在斜面208k處,係產生有朝向徑方向之外側方向(從軸線L而遠離之方向)之力EC。因此,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耦合卡合部208b,係在從軸線L而遠離之方向上作用有力。
於此,在卡合構件1543處,係被設置有用以在與從軸線L而遠離之方向的力EC相對向之方向上而產生力的圓錐形狀1543c(參照圖134(a))。
圓錐形狀1543c,係身為以與被設置在較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斜面208k而更靠軸線L外側方向處之斜面208h相對向的方式來以越朝向箭頭M1A方向前進則會越從軸線L遠離的方式所設置之斜面形狀。
於此,圓錐形狀1543c,係形成圓筒部1543h之內周面之一部分。構成為會使圓筒部1543h之前端進入至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之耦合卡合部204b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耦合卡合部208b之間之間隙中。圓錐形狀1543c,係與斜面208h相對向。
若是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開始扭轉,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斜面208k係與卡合構件1543之斜面1543d相接,同時,斜面208h與圓錐形狀1543c係相接。
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斜面208k,係從卡合構件1543之斜面1543d而接受沿著軸線L方向來離開的方向(箭頭M1A方向)之力EC。此時,同時地,斜面208h係成為從圓錐形狀1543c而接受朝向軸線L接近之方向(徑方向內側之方向)之力EE。
又,如同前述一般,係從在圖137(d)中所示之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斜面208r來對於斜面1543r而傳導有旋轉驅動力之一部分。此時,在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處,係產生未圖示之朝向箭頭M1A方向之分力,但是,此係藉由前述之分力ED而被抵消。
起因於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朝向旋轉方向A之上游側而扭轉一事所產生的想要使端面208g朝向箭頭M1A方向移動之力、和斜面208k從卡合構件1543之斜面1543d所接受之分力ED,係相互平衡。藉由此平衡,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軸線方向之定位係被進行。
又,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斜面208k所接受的朝向從軸線L遠離之方向而作用之力EC、和斜面208h所接受的朝向軸線L而接近之方向之分力EE,係相互平衡,藉由此,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在徑方向上的定位係被進行。
進而,如同在圖140(b)中所示一般,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端面208g,係在旋轉方向上而與卡合構件1543之驅動力承受部1543b作卡合,並賦予身為驅動力之力EB1(參照圖143),藉由此,驅動傳導係被進行。此時,在旋轉方向上,亦同樣的,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成為相對於卡合構件1543而被作定位。
如此這般,相對於卡合構件1543之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定位係被進行,在從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而至卡合構件1543之驅動傳導時的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與卡合構件1543之間之卡合、連結狀態係安定化。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對於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變形和伴隨於變形所產生的移動作抑制,係構成為使卡合構件1543之形狀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形狀相互對應。
接著,針對將滾筒凸緣1545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間之卡合解除的構成,使用圖142來作說明。
與實施例1相同的,在進行與滾筒耦合構件1545之間之卡合解除時,驅動傳導單元203係朝向箭頭M1A方向移動。此時,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使與滾筒耦合構件1545之間之卡合解除,係需要將圓錐形狀1543c、斜面1543d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斜面208h、斜面208k之間之接觸解除。
如同前述一般,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藉由使其之前端部208f進入至滾筒耦合構件之凹陷部1543u中,而與滾筒耦合構件相卡合。
進而,在卡合狀態下,如同在圖142中所示一般,若是驅動傳導單元203想要朝向箭頭M1A方向移動,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斜面部208k與卡合構件1543之斜面1543d係相互干涉。
因此,為了將卡合解除,係有必要使滾筒耦合構件1545朝向箭頭A方向旋轉並使第2煞車卡合構件之前端部208f從滾筒耦合構件1545之間隙(凹陷部1543u)而脫出。或者是,係成為需要一面使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變形一面將卡合解除。
於此,如同前述一般,斜面1543d,係身為以隨著朝向身為旋轉方向箭頭A方向前進而朝向箭頭M1B方向前進的方式來作了傾斜之斜面(傾斜部)。因此,若是驅動傳導單元203朝向箭頭M1A方向移動,則在斜面1543d處,係成為從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斜面205k而施加有朝向箭頭A方向旋轉之力。
因此,若是卡合構件1543係身為能夠在旋轉方向上自由地移動的狀態,則係藉由施加於斜面1543d處之力而朝向箭頭A方向旋轉,並能夠將卡合解除。
接著,針對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與滾筒耦合構件1545之連結狀態解除的構成,使用圖143來作說明。
圖143,係為對於當驅動傳導單元203進行卡合解除時的動作依序作了展示之剖面圖。
圖143(a)係為對於卡合時之滾筒耦合構件1545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作展示之剖面圖,圖143(b)係為對於卡合解除動作中之狀態作展示之剖面圖。
與實施例1相同的,若是從圖143(a)之卡合狀態起,而驅動傳導單元203朝向箭頭M1A方向移動,則如同在圖143(b)中所示一般,卡合構件1543係在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作了卡合的狀態下而一體性地移動,直到卡扣組件1543j之面1543m與凸緣構件1544之面1544d相互衝突抵接為止。
如同前述一般,卡扣組件1543j與面1544d之間之間隙X,被形成為凸部1543p與凹部1544p之卡合量而更大。因此,藉由使卡合構件1543相對於凸緣構件1544而朝向箭頭M1A方向移動,凹部1543p與凸部1544p之間之旋轉方向(箭頭A方向)之卡合係被解除。
因此,卡合構件1543係成為能夠相對於凸緣構件1544而在箭頭A方向(旋轉方向)上並不作卡合地而進行旋轉。
藉由卡合構件1543在旋轉方向上而成為自由一事,若是驅動傳導單元203朝向箭頭M1A方向移動,則在圖142中所示之面1543d係從第2煞車卡合構件之斜面部208k而接受力。
藉由此,卡合構件1543係沿著斜面部208k之傾斜而移動。如此這般,卡合構件1543係朝向箭頭A方向作旋轉。 如此這般,係能夠一面對於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變形作抑制一面將卡合解除。
在本實施例中,滾筒凸緣1545,係藉由卡合構件1543與凸緣構件1544之2個零件所構成,藉由此,來成為能夠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與滾筒耦合構件1545之間之連結順暢地解除。
亦即是,卡合構件1543以及凸緣部構件1544,係構成離合器之機構。此離合器,係能夠在可在卡合構件1543與凸緣構件1544之間而傳導驅動力之狀態(參照圖137(d))和無法傳導之狀態(參照圖137(b))之間作切換。
在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與滾筒耦合構件1545之連結狀態解除時,係設為不會使驅動力從卡合構件1543而被傳導至凸緣構件1544處之狀態。如此一來,卡合構件1543係能夠相對於凸緣構件1544而朝向箭頭A方向之下游作旋轉。因此,係容易解除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與卡合構件1543之連結狀態。
但是,係亦可如同在圖144中所示一般地,使用「卡合構件1543與凸緣構件1544並未相互分離而被一體性地構成」滾筒耦合構件1546。於此情況,係利用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變形,來使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與滾筒耦合構件1546之連結解除。或者是,係使滾筒單元之全體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旋轉,並使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與滾筒耦合構件1546之連結解除。
又,在本實施例中,卡合構件1543與凸緣構件1544,係身為在軸線方向上而能夠以一定範圍來相對性地自由移動的狀態。但是,係亦可在使用例如彈簧(彈性構件、推壓構件)等來以使彼此相互接近的方式而作了推壓的狀態下,來將卡合構件1543組裝於凸緣構件1544處。卡合構件1543之耦合部(凸形狀1543p)與凸緣構件1544之耦合部(凹形狀1544p)之相互咬合的狀態,係藉由彈簧而被作維持。亦即是,卡合構件1543與凸緣構件1544之連結狀態,係藉由彈簧而被作維持。
就算是身為此種構成,亦同樣的,在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與滾筒耦合構件1545之連結解除時,係成為與彈簧之彈性力相互抗衡地而使卡合構件1543以從凸緣構件1544遠離的方式來移動。
又,在本實施例中,藉由卡合構件1543與凸緣構件1544所構成之離合器,係身為咬合離合器(爪型離合器,dog clutch)。卡合構件1543與凸緣構件1544,係分別具備有凸部或凹部,並藉由凸部彼此之接觸或者是凸部與凹部之卡合來傳導驅動力。在本實施例中,係以使被設置在卡合構件1543之端面處之耦合部(凸形狀1543p)與被設置在凸緣構件1544之端面處之耦合部(凹形狀1544p)相互咬合的方式,來構成之(參照圖134)。
作為其他種類之離合器之例,係可考慮下述一般之咬合離合器(齒輪離合器)。卡合構件1543與凸緣構件1544之其中一者,係於其之內周面處具有內齒齒輪,另外一者係於其之外周面處具有外齒齒輪。若是卡合構件1543與凸緣構件1544相對性地在軸線方向上移動,則由於內齒齒輪與外齒齒輪之咬合狀態與使咬合被作了解除的狀態係會切換,因此係切換為驅動力之可傳導狀態與不可傳導狀態。
被設置在滾筒耦合構件處的離合器之構成,係並不被限定於此種構成,而可適當地替代使用既知之其他種類的離合器。
卡合構件1543,係身為從卡匣之外部而接受驅動力之驅動力承受構件,並身為能夠相對於凸緣構件1544而進行旋轉的旋轉構件(可動構件、移動構件)。凸緣構件1544,係身為從卡合構件1543而接受驅動力並朝向感光體滾筒作傳導之傳導構件。又,係亦可將凸緣構件1544視為卡匣之本體或基部。
又,係會有將卡合構件1543與凸緣構件1544之其中一者稱作第1耦合構件並將另外一者稱作第2耦合構件等的情形。
卡合構件1543,係構成為能夠與煞車卡合構件(204、208)相卡合並接受驅動力。具體而言,係具備有具有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形狀相對應的形狀之卡合構件1543。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係以能夠將自身與滾筒耦合構件之間之連結狀態順暢地解除的方式而構成為容易變形。但是,係以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形狀相對應的方式而制定卡合構件1543之形狀。因此,在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對於卡合構件1543而傳導驅動力時,係能夠藉由卡合構件1543來對於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變形和移動作抑制。故而,中介有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之從驅動傳導單元203所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545的驅動力之傳導係安定化。
在本實施例中,雖係針對使用第2煞車構件208來進行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545之旋轉驅動傳導的構成來作了說明,但是,係亦可從第1煞車卡合構件204來接受旋轉驅動之傳導。又,在本實施例中,雖係針對滾筒耦合構件1545乃是相對於軸線L而身為點對稱形狀的構成來作了說明,但是,就算是在僅具有單側形狀的情況時,亦能夠得到相同的效果。
如同上述一般,本實施例之滾筒耦合構件1545,係與實施例1之滾筒耦合構件143相異,而並非為藉由與驅動滾筒耦合構件180作卡合來接受驅動力。滾筒耦合構件1545,係構成為藉由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相卡合來接受驅動力)(參照圖137(d))。亦即是,滾筒耦合構件1543,係具備有能夠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相卡合並從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來接受驅動力之凹陷部1543u(參照圖144)。
凹陷部1543u,係於其之內部具備有驅動力承受部1543b,藉由使驅動力承受部1543b與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作接觸,係能夠經由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來從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而間接性地接受驅動力(參照圖137(d))。此時,本體側滾筒耦合構件180係一面從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而接受負荷(煞車力)一面進行旋轉驅動。
凹陷部1543u,係身為使旋轉方向A之上游與徑方向之外側被作了開放的凹陷(凹部)。驅動力承受部1543b,係身為在旋轉方向A上而被設置於凹陷部1543u之下游端部處的部分(參照圖144)。
另外,在凹陷部1543u之近旁處,係被配置有斜面1543r(參照圖149)。斜面1543r,係亦可部分性地從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而接受驅動力。如同前述一般,斜面1543r,係身為至少使其之一部分相對於凹陷部1543u而被配置在旋轉方向A之下游處並且與凹陷部1543u相鄰接之傾斜部(參照圖144、圖149)。另外,在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上,至少斜面1543r之一部分係位置於較凹陷部1543u而更外側處。亦即是,至少斜面1543r之一部分係相對於耦合構件之軸線L而位置於較凹陷部1543u而更遠處。
若是對以上內容作總結,則在本實施例之滾筒耦合構件處,係為了從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來接受驅動力,而被設置有凹陷部1543u和斜面1543r。在耦合構件之周方向上,凹陷部1543u之其中一側係被開放,並且,在周方向上之凹陷部1543u之另外一側處,係被配置有斜面1543r之至少一部分。斜面1543r,係身為以隨著朝向旋轉方向A之下游而從凹陷部1543u遠離而亦從卡匣之非驅動側而遠離的方式來作傾斜之傾斜部。又,斜面1543r,係在軸線L之方向上而面向箭頭M1A側(參照圖135(b))。亦即是,斜面1543r,係面向與卡匣之非驅動側相反側。
為了從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來接受驅動力,滾筒耦合構件,較理想,係至少具備有凹陷部1543u與斜面1543r之其中一者,更合適係具備有雙方。
另外,雖然亦可將斜面1543r設為藉由複數之階差所構成之傾斜部,但是,係以身為如同本實施例一般之由平滑之面所成的傾斜部為更理想。
本實施例之滾筒耦合構件1545,係與在前述之實施例1~5中所作了說明的滾筒耦合構件相異,而並非為從驅動傳導單元之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來接受煞車力一般之構成。當使感光體滾筒或滾筒耦合構件進行旋轉之負荷(轉矩)原本便為大,而並不需要對於感光體滾筒或滾筒耦合構件施加煞車力的情況時,係適合使用本實施例之滾筒耦合構件。
例如,係能夠對於同一之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而裝著相異型態之卡匣,而會有該些之卡匣之各者的為了使感光體滾筒或滾筒耦合構件進行旋轉所需要的負荷(轉矩)為有所相異的情形。
在用以使感光體滾筒或耦合構件旋轉之負荷為小的卡匣處,係以採用如同在實施例1~5中所示一般之滾筒耦合構件為合適。只要藉由此,而藉由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之煞車卡合構件(204、208)來對於感光體滾筒施加煞車力,而使感光體滾筒之旋轉安定化即可。
另一方面,若是身為用以使感光體滾筒或耦合構件旋轉之負荷原本便為大的卡匣,則係以採用在本實施例中所示之滾筒耦合構件1545為合適。只要藉由此,而構成為使感光體滾筒不會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之煞車卡合構件(204、208)而接受煞車力即可。
另外,作為在各卡匣處而感光體滾筒之旋轉負荷會有所改變的其中一個因素,係可列舉出清潔刮刀710(參照圖82)之有無或者是其之設置型態之差異。例如,係會有清潔刮刀710為被設置在卡匣處,而在清潔刮刀710與感光體滾筒之間所產生的摩擦力係為充分大的情形。於此情況,由於滾筒耦合構件係就算是不從煞車卡合構件(204、208)接受驅動力地而進行旋轉亦可,因此,係適合使用本實施例一般之滾筒耦合構件。另外,此係僅為其中一例,就算是在基於其他之理由而感光體滾筒之轉矩為大的情況時,亦可使用本實施例之耦合構件1545。
亦即是,藉由配合卡匣之特性來選擇合適之耦合構件,係能夠使感光體滾筒之旋轉狀態(卡匣之驅動狀態)安定化。
另外,在上述之各實施例及其變形例中,係揭示有相異之構成的畫像形成裝置和卡匣、滾筒耦合構件(卡匣側耦合構件、耦合構件)。係亦可將在此些之實施例等之中所揭示的構成適宜作組合來使用之。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若依據本發明,則係提供一種能夠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而進行裝卸的卡匣、滾筒單元以及畫像形成裝置。
本發明,係並不被限定於上述之實施形態,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以及範圍的情形下,係能夠進行各種的變更以及變形。故而,為了將本發明之範圍公諸於世,係附加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
本申請案,係以2020年9月17日提出之日本特許出願特願2020-156549號作為基礎而主張優先權,並將該些記載內容全部援用於此。
2:感光體滾筒 4:給送單元 4a:供紙托架 4b:供紙輥 6:二次轉印輥 7:定著裝置 8:排紙裝置 9:顯像輥 11:前門 12:中間轉印單元 12a:轉印皮帶 12b:張力輥 12c:轉向輥 12d:一次轉印輥 12e:驅動輥 13:排紙托架 14:雷射掃描單元 29:顯像劑收容部 32:顯像輸入耦合構件 32a:顯像耦合部 32b:圓筒部 41:方向 74:顯像輸入耦合構件 100:製程卡匣 100C:第3製程卡匣 100K:第4製程卡匣 100M:第2製程卡匣 100Y:第1製程卡匣 103:滾筒單元 104:感光體滾筒 104a:端部 104b:端部 104C:感光體滾筒 104K:感光體滾筒 104M:感光體滾筒 104Y:感光體滾筒 105:帶電輥 106:顯像輥 106c:芯骨 106d:橡膠部 107:碳粉搬送輥 108:滾筒保持單元 108C:滾筒保持單元 108K:滾筒保持單元 108M:滾筒保持單元 108Y:滾筒保持單元 109:顯像單元 109C:顯像單元 109K:顯像單元 109M:顯像單元 109Y:顯像單元 110:曝光窗 111:前門 115:第1框體之滾筒框體 116:驅動側卡匣蓋構件 116a:顯像單元支持孔 116b:滾筒支持孔 116c:抵接面 116d:第2限制面 116KR:旋轉定位凹部 116VR1:圓弧部 116VR2:圓弧部 117: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 117a:顯像單元支持孔 117b:滾筒支持孔 117c:抵接面 117cc:抵接面 117d:第2限制面 117KL:旋轉定位凹部 117VL1:圓弧部 117VL2:圓弧部 121:卡匣按壓單元 121L:分離控制構件 121R:分離控制構件 121a:第1力賦予部 125:顯像框體 125a:下框體 125b:蓋構件 126:驅動側軸承 126a:支持部 126c:第1被按壓面 127:非驅動側軸承 127a:圓筒部 127b:第1支持部 127c:第1防脫落部 127e:第2支持部 127f:第2防脫落部 127h:第1被按壓面 128:顯像蓋構件 128b:圓筒部 128c:第1支持部 128d:第1防脫落部 128h:第1限制面 128k:第2支持部 128m:第2防脫落部 128q:第2限制面 129:碳粉收容部 130:顯像刮刀 130a:支持構件 130b:彈性構件 130c:固定螺絲 131:顯像輥齒輪 132:顯像驅動輸入齒輪 132a:顯像耦合部 133:碳粉搬送輥齒輪 134:顯像加壓彈簧 140:記憶元件 142:滾筒凸緣 143:滾筒耦合構件 143a:圓孔部 143b:驅動力承受部 143c:煞車力承受部 143d:斜面 143d1:下游側之部分 143d2:上游側之部分 143d2a:上游部 143d2b:下游部 143d3:螺旋狀斜面 143f:傾斜開始部 143g:屋簷 143h:導引面 143i:卡合部 143j:軸部 143k:回推面 143m:突起形狀 143n:導引形成部 143p:軸部 143r:第1耦合部 143s:第2耦合部 143x:側面 143y:側面 144c:煞車力承受部 144t:煞車力承受部 145:固定螺絲 145b:驅動力承受部 145c:煞車力承受部 145d:螺旋狀傾斜面 145e:頂面 145h:平面 145i:卡合部 145n:導引形成部 145t:彈性構件 146:滾筒耦合構件 146f:傾斜開始部 146j:軸部 146s:軸部端面 147c:煞車力承受部 147d:階差部 147f:傾斜開始部 148d1:傾斜面 148d2:傾斜面 148g:空間 149d:傾斜面 149d2:上游側頂面 149n:導引形成部 149p:肋 150L:分離抵接機構 150R:分離抵接機構 151L:分離保持構件 151La:支持承受部 151Lb:分離保持部 151Lc:分離保持面 151Ld:第2被按壓部 151Le:第2被按壓面 151Lf:本體部 151Lg:彈簧掛架部 151Lk:第2被限制面 151m:自轉防止部 151Ln:自轉防止面 151Lp:接觸面 151R:分離保持構件 151Ra:支持承受部 151Rb:分離保持部 151Rc:分離保持面 151Rd:第2被按壓部 151Re:第2被按壓面 151Rf:本體部 151Rg:彈簧掛架部 151Rk:第2被限制面 151Rm:自轉防止部 151Rn:自轉防止面 152:力賦予構件 152L:力賦予構件 152La:長圓支持承受部 152Lb:本體部 152Le:被推入部 152Lf:被推入面 152Lg:推入限制面 152Lh:突出部 152Lk:第1力承受部 152Lm:第1力承受面 152Ln:第2力承受部 152Lp:第2力承受面 152Lq:第1按壓面 152LR:之第2按壓面 152Lr:第1按壓面 152Ls:彈簧掛架部 152Lt:卡止部 152Lu:卡止面 152Lv:第1收容時限制面 152R:力賦予構件 152Ra:長圓支持承受部 152Rb:本體部 152Re:被推入部 152Rf:被推入面 152Rg:推入限制面 152Rh:突出部 152Rk:第1力承受部 152Rm:第1力承受面 152Rn:第2力承受部 152Rp:及第2力承受面 152Rq:第1按壓面 152Rr:第2按壓面 152Rs:彈簧掛架部 152Rt:卡止部 152Ru:卡止面 152Rv:第1收容時限制面 152Rw:第2收容時限制面 153:拉張彈簧 170:畫像形成裝置本體 171:托架 171a:裝著部 171KL:旋轉定位凸部 171KR:旋轉定位凸部 171V:定位部 171VL:定位部 171VR:定位部 171VR1:直線部 171VR2:直線部 180:本體側滾筒驅動耦合構件 180a:凸緣部 180b:旋轉擋止部 180c:圓筒部 180d:驅動傳導面 180e:補強圓筒部 180f:接觸抵接面 180i:定位轂 180u:卡合部 180v:驅動傳導部 180w:驅動傳導部上面 180x:驅動傳導部斜面 180y:根部 180z:內周面 185:本體側顯像驅動耦合構件 190:卡匣按壓機構 191:卡匣按壓機構 195:顯像分離控制單元 195L:顯像分離控制單元 195R:顯像分離控制單元 196:顯像控制單元 196L:分離控制構件 196La:第1力賦予面 196Lb:第2力賦予面 196R:分離控制構件 196Ra:第1力賦予面 196Rb:第2力賦予面 196Rc:連結部 196Rd:空間 196Re:轉動中心 197:控制板金 199:支持構件 199a:導引構件 200:拉張彈簧 201:驅動齒輪 201a:嵌合部 201b:旋轉擋止部 202:支持軸 203:驅動傳導單元 204:第1煞車卡合構件 204a:凸緣部 204b:耦合構件卡合部 204c:旋轉擋止凹部 204d:圓筒部 204e:凸部 204f:前端部 204u:卡合部 204w:內周面 206:煞車構件 206a:固定側 206b:旋轉側 206c:卡合孔 206d:端面 207:煞車傳導構件 207a:凸緣部 207b:軸部 207e:突起 207f:突起 208:第2煞車卡合構件 208a:凸緣部 208b:耦合構件卡合部 208c:旋轉擋止凸部 208e:內向突起 208f:前端部 208g:端面 208h:外周斜面 208j:斜面 208k:斜面部 208r:斜面 208w:內周面 210:卡合部驅動耦合彈簧 211:煞車卡合彈簧 212:軸線方向限制部 230:驅動傳導單元 243b:驅動力承受部 243c:煞車力承受部 243i:卡合部 243p:開口部 343b:驅動力承受部 343c:煞車力承受部 343d1:螺旋狀斜面 343d2:螺旋狀斜面 343d2a:部分 343i:卡合部 343n:導引形成部 443b:驅動力承受部 443c1:煞車力承受部 443c2:煞車力承受部 443d2:螺旋狀斜面 443i:卡合部 643i:卡合部 698:連動構件 701:製程卡匣 701C:第3製程卡匣 701K:第4製程卡匣 701M:第2製程卡匣 701Y:第1製程卡匣 702:供紙托盤 703:記錄材 704:清潔單元 704A:滾筒卡匣 705:清潔框體 706:顯像單元 706A:顯像卡匣 707 :感光體滾筒 708:帶電輥 709:廢棄碳粉收容室 710:清潔刮 710a:彈性構件 710b:支持構件 711:顯像輥 712:掃描單元 713:碳粉卡匣 713C:第3碳粉卡匣 713K:第4碳粉卡匣 713M:第2碳粉卡匣 713Y:第1碳粉卡匣 714:碳粉搬送裝置 715:廢棄碳粉螺桿 716:顯像框體 716a:顯像室 716b:碳粉收容室 716c:顯像室通連口 717:供給輥 718:中間轉印皮帶 718A:畫像形成區域 719:中間轉印單元 720:一次轉印輥 721:二次轉印輥 722:中間轉印皮帶清潔單元 723:廢棄碳粉搬送單元 724:廢棄碳粉回收容器 725:定著單元 726:加熱單元 727:加壓輥 728:顯像刮刀 729:攪拌構件 729a:旋轉軸 729b:攪拌薄片 730:旋轉支持銷 731:清潔齒輪列 732:排出托盤 733:清潔軸承單元 733L:滾筒單元軸承構件 733R:滾筒單元軸承構件 734:顯像軸承單元 735:廢棄碳粉排出部 736:帶電輥加壓彈簧 740:碳粉接收口 741:碳粉接收口閘門 742:接收搬送路徑 743:接收搬送螺桿 744:收容室通連口 745:接收口薄片構件 768:感光體滾筒單元 769:非驅動側凸緣構件 769a:外周面 770:滾筒耦合構件 770a:定位孔 770b:驅動力承受部 770c:煞車力承受面 770d:螺旋狀斜面 770g:屋簷 771:圓筒部 771a:外周面 800:電子照相畫像形成裝置 804:卡匣門 805:卡匣下導引軌 806:卡匣上導引軌 807:深處側卡匣下導引構件 807a:錐狀面 808:深處側卡匣定位部 809:面前側卡匣下導引構件 810:面前側卡匣定位部 811:驅動傳導單元 812:支持軸 813:滾筒驅動耦合齒輪 813i:定位轂 814:第1煞車卡合構件 815:擋止構件 816:煞車構件 817:煞車傳導構件 818:第2煞車卡合構件 820:滾筒驅動耦合彈簧 821:煞車卡合彈簧 1020:按壓線圈彈簧 1043:滾筒耦合構件 1043i:卡合部 1043p:作用部 1100:滾筒耦合構件 1100a:軸部 1100a1:面 1100b:突出部 1100c:第1突起 1100c1:圓弧部 1100d:第2突起 1100d1:圓弧部 1100d2:圓弧部 1100d3:驅動力承受部 1100e:定位孔 1100f:屋簷 1200:可動構件 1200c:作用面 1200d:圓筒支持部 1200e1:斜面 1200e2:斜面 1200f:端面 1200g:圓筒支持部 1200i:突起 1200i1:驅動力承受部 1200i2:煞車力承受部 1200j:切缺 1200j1:切缺面 1200k:圓筒形狀部 1200n:煞車對向面 1201:滾筒凸緣 1201a:軸部 1201b:突起 1201c:支持軸部 1201c1:對向面 1201d:圓筒部 1201e:圓孔部 1201f:切缺 1201f1:切缺面 1201h:圓筒支持部 1201i:壁部 1202:被按壓構件 1202a:軸部 1202b:銷 1202c:被按壓部 1202d:支持部 1203:初期化彈簧 1204:座面構件 1204a:支持部 1204b:孔 1205:頂板 1205a:孔 1205b:溝 1205c:切缺 1205d:屋簷部 1206:滾筒耦合構件 1342:滾筒耦合構件 1343:凸緣基部 1343a:定位孔 1343c:支持孔 1343d:溝部 1343e:旋轉限制面 1343f:圓筒形狀 1343g:外周面 1343h:驅動側端面 1343k:端面 1344:卡合構件 1344a:支持孔 1344b:突出部 1344b1:驅動力承受部 1344b2:煞車力承受部 1344c:突出部 1344d:卡合構件基部 1344e:旋轉限制面 1344f:圓筒面 1344g:圓周端面 1344i:端面 1345:銷 1346:彈性環 13445:卡合構件 1434h:驅動側端面 1543:卡合構件 1543a:定位孔 1543b:驅動承受部 1543c:圓錐形狀 1543d:斜面 1543f:卡合部 1543g:圓筒部 1543h:圓筒部 1543j:卡扣組件 1543k:端面 1543m:平面 1543n:斜面 1543p:凸形狀 1543q:面 1543r:斜面部 1543s:圓筒部 1543t:溝部 1543u:凹陷部 1544:凸緣構件 1544a:圓筒部 1544b:刀鐔部 1544c:圓筒部 1544d:面 1544e:內周面 1544p:凹形狀 1544q:面 1545:滾筒耦合構件 1546:滾筒耦合構件 A:方向 B1:方向 B2:方向 B3:方向 B4:方向 B5:方向 BA:方向 BB:方向 BC:方向 BD:方向 C:方向 CS:剖面線 CS1:部分剖面線 CS2:部分剖面線 CS3:部分剖面線 CS4:部分剖面線 D:方向 D1:距離 D2:距離 D3:距離 DA:方向 DB:間隙 DC:角度 DD:角度 DF:方向 E:方向 EB1:力 EB2:反作用力 EC:力 ED:分力 EE:分力 e1:距離 e2:距離 e3:距離 F:方向 F1:方向 F2:方向 F4:方向 G:搖晃餘裕 G1:間隙 H:分離保持構件搖動軸 HA:線 HC:力賦予構件搖動軸 HD:力賦予構件搖動軸 HE:力賦予構件搖動軸 J:方向 JA:方向 K:搖動軸 L:分離保持構件 LH:方向 LH1:方向 LH2:方向 M:畫像形成裝置 M1:點 M1A:方向 M1B:方向 M2:點 M3:區域 M4:區域 N:線 P1:間隙 Pa:區域 Pb:區域 PV1:位置 R:方向 R1:方向 R2:方向 R3:方向 R10:圓 R11:圓 R1200i:範圍 R1205d:範圍 S:記錄媒體 S1:一次轉印部 S2:二次轉印部 S143d2b:虛擬區域 S143g:區域 S143k:對稱區域 S343b:位置 S343i:位置 S702:二次轉印部 T:顯像劑 T3:間隙 T4:間隙 T5:間隙 U:雷射光 V1:方向 V2:方向 W41:方向 W42:方向 X:間隙 X1:方向 X2:方向 Y1:方向 Y2:方向 Z1:方向 Z2:方向 ZA:方向 α1:角度 α3:角度 θ1:角度 θ2:角度 θ3:角度 θ11:角度 θ12:角度 θ13:角度 θ21:角度 θ22a:角度 θ22b:角度 θ32:角度 θ41:角度 θ42:角度 θ51:角度 θ52:角度
[圖1]係為滾筒耦合構件143之立體圖。
[圖2]係為畫像形成裝置之剖面概略圖。
[圖3]係為製程卡匣之剖面圖。
[圖4]係為畫像形成裝置之剖面圖。
[圖5]係為畫像形成裝置之剖面圖。
[圖6]係為畫像形成裝置之剖面圖。
[圖7]係為托架之部分詳細圖。
[圖8]係為記憶元件按壓單元以及卡匣按壓單元之立體圖。
[圖9]係為畫像形成裝置之部分立體圖。
[圖10]係為製程卡匣之側面圖(部分剖面圖)。
[圖11]係為畫像形成裝置之剖面圖。
[圖12]係為顯像分離控制單元之立體圖。
[圖13]係為製程卡匣之組裝立體圖。
[圖14]係為製程卡匣之立體圖。
[圖15]係為製程卡匣之組裝立體圖。
[圖16]係為製程卡匣之組裝立體圖。
[圖17]係為分離保持構件R之單一零件圖。
[圖18]係為力賦予構件R之單一零件圖。
[圖19]係為分離保持構件R之組裝後的部分剖面圖。
[圖20]係為分離保持構件R周邊之擴大圖。
[圖21]係為分離保持構件R周邊之擴大圖。
[圖22]係為製程卡匣之驅動側下面圖。
[圖23]係為對於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內的顯像單元之動作作展示之圖。
[圖24]係為對於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內的顯像單元之動作作展示之圖。
[圖25]係為對於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內的顯像單元之動作作展示之圖。
[圖26]係為對於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內的顯像單元之動作作展示之圖。
[圖27]係為對於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內的顯像單元之動作作展示之圖。
[圖28]係為分離保持構件L之單一零件圖。
[圖29]係為力賦予構件L之單一零件圖。
[圖30]係為顯像加壓彈簧之組裝與分離保持構件L之組裝後的組裝立體圖。
[圖31]係為分離保持構件L之組裝後的部分剖面圖。
[圖32]係為分離保持構件L以及力賦予構件L之周邊之擴大圖。
[圖33]係為分離保持構件之周邊之擴大圖。
[圖34]係為對於製程卡匣被裝著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內部的狀態而從驅動側來作了觀察之側面圖。
[圖35]係為對於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內之製程卡匣作展示之圖。
[圖36]係為對於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內的顯像單元之動作作展示之圖。
[圖37]係為對於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內的顯像單元之動作作展示之圖。
[圖38]係為對於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內的顯像單元之動作作展示之圖。
[圖39]係為對於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內的顯像單元之動作作展示之圖。
[圖40]係為對於分離保持構件R以及力賦予構件之配置作展示之圖。
[圖41]係為對於分離保持構件以及力賦予構件之配置作展示之圖。
[圖42]係為對於製程卡匣100被裝著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內部的狀態而從驅動側來作了觀察之側面圖。
[圖43]係為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分解立體圖。
[圖44]係為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剖面圖。
[圖45]係為驅動傳導單元203之立體圖。
[圖46]係為包含有驅動傳導單元203的裝置本體之剖面立體圖。
[圖47]係為驅動傳導單元203以及滾筒耦合構件143之正面圖。
[圖48]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之卡合作說明之展開圖。
[圖49]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之卡合作說明之展開圖。
[圖50]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之卡合作說明之展開圖。
[圖51]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之卡合作說明之剖面圖。
[圖52]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之變形例作說明之立體圖。
[圖53]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之卡合作說明之展開圖。
[圖54]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之卡合作說明之展開圖。
[圖55]係為用以對於滾筒耦合構件作展示的滾筒單元之立體圖。
[圖56]係為用以對於滾筒耦合構件作展示的滾筒單元之圖。
[圖57]係為用以對於滾筒耦合構件作展示的滾筒單元之立體圖。
[圖58]係為滾筒耦合構件之上面圖。
[圖59]係為對於驅動傳導單元之零件作展示之立體圖。
[圖60]係為驅動傳導單元與滾筒單元之立體圖。
[圖61]係為驅動傳導單元與滾筒單元之立體圖。
[圖62]係為驅動傳導單元與滾筒單元之立體圖。
[圖63]係為驅動傳導單元與滾筒單元之立體圖。
[圖64]係為驅動傳導單元與滾筒單元之立體圖。
[圖65]係為驅動傳導單元與滾筒單元之立體圖。
[圖66]係為驅動傳導單元與滾筒單元之立體圖。
[圖67]係為驅動傳導單元與滾筒單元之立體圖。
[圖68]係為驅動傳導單元與滾筒單元之立體圖。
[圖69]係為驅動傳導單元與滾筒單元之立體圖。
[圖70]係為驅動傳導單元與滾筒單元之立體圖。
[圖71]係為驅動傳導單元與滾筒單元之立體圖。
[圖72]係為驅動傳導單元與滾筒單元之立體圖。
[圖73]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之變形例作展示之立體圖。
[圖74]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之變形例作展示之立體圖以及正面圖。
[圖75]係為滾筒單元之立體圖。
[圖76]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之卡合作說明之展開圖。
[圖77]係為滾筒單元之立體圖以及耦合構件之正面圖。
[圖78]係為滾筒單元與驅動傳導單元之立體圖。
[圖79]係為耦合構件之側面圖、立體圖以及正面圖。
[圖80]係為耦合構件之側面圖。
[圖81]係為耦合構件之側面圖以及立體圖。
[圖82]係為畫像形成裝置之概略剖面圖。
[圖83]係為製程卡匣之概略剖面圖。
[圖84]係為製程卡匣之概略立體圖。
[圖85]係為製程卡匣之概略立體圖。
[圖86]係為將製程卡匣以感光體滾筒之旋轉軸中心來作了切斷的概略剖面圖。
[圖87]係為驅動傳導單元811之分解立體圖。
[圖88]係為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而作了安裝的狀態之驅動傳導單元811的以旋轉軸中心來作了切斷之剖面圖。
[圖89]係為其他形態之滾筒耦合構件770之概略立體圖。
[圖90]係為用以針對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800的卡匣701之裝著作說明之概略立體圖。
[圖91]係為用以針對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800的卡匣701之裝著作說明之概略剖面圖。
[圖92]係為用以針對對於本體驅動傳導單元811的滾筒耦合構件770之裝著動作作說明之概略剖面圖。
[圖93]係為用以針對對於本體驅動傳導單元811的滾筒耦合構件770之裝著動作作說明之概略剖面圖。
[圖94]係為對於其他形態的製程卡匣作說明之立體圖。
[圖95]係為滾筒單元之剖面圖。
[圖96]係為耦合構件之正面圖。
[圖97(a)]係為耦合構件之立體圖,[圖97(b)]係為正面圖。
[圖98]係為耦合構件之正面圖。
[圖99]係為對於耦合構件與煞車卡合構件之卡合狀態作展示之立體圖。
[圖100]係為耦合構件之正面圖。
[圖101]係為耦合構件之正面圖。
[圖102]係為耦合構件之正面圖、立體圖、側面圖。
[圖103]係為對於耦合構件與煞車卡合構件之卡合狀態作展示之立體圖。
[圖104]係為滾筒單元之立體圖以及側面圖。
[圖105]係為滾筒單元之立體圖以及耦合構件之正面圖。
[圖106]係為滾筒單元之剖面圖。
[圖107]係為滾筒單元之立體圖。
[圖108]係為耦合構件之剖面圖。
[圖109]係為滾筒單元之立體圖。
[圖110]係為滾筒單元與驅動傳導單元之剖面圖。
[圖111]係為滾筒耦合構件1100之立體圖。
[圖112]係為滾筒耦合構件1100之擴大立體圖。
[圖113]係為滾筒耦合構件1100之正面圖。
[圖114]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100之變形例作展示之立體圖。
[圖115]係為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分解立體圖。
[圖116]係為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剖面圖。
[圖117]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動作作展示之立體圖。
[圖118]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動作作展示之立體圖與剖面圖。
[圖119]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動作作展示之立體圖與剖面圖。
[圖120]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動作作展示之立體圖與剖面圖。
[圖121]係為驅動傳導單元203之立體圖與分解立體圖。
[圖122]係為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側面圖與剖面圖。
[圖123]係為滾筒耦合構件1342之分解立體圖。
[圖124]係為滾筒耦合構件1342之正面圖與立體圖。
[圖125]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342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卡合動作作展示之立體圖。
[圖126]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342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卡合動作作展示之剖面圖。
[圖127]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342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卡合動作作展示之剖面圖。
[圖128]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342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卡合動作作展示之立體圖。
[圖129]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342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卡合動作作展示之剖面圖。
[圖130]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342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卡合動作作展示之剖面圖。
[圖131]係為滾筒耦合構件1342之正面圖。
[圖132]係為對於滾筒耦合構件1206之內部構造作展示之立體圖。
[圖133]係為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立體圖與正面圖。
[圖134]係為滾筒耦合構件1545之分解立體圖。
[圖135]係為卡合構件1543之從驅動側來作了觀察的正面圖與剖面圖。
[圖136]係為對於卡合構件1543與凸緣構件1544之卡合作展示的立體圖、正面圖、剖面圖。
[圖137]係為滾筒耦合構件1545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卡合前立體圖、卡合圖。
[圖138]係為滾筒耦合構件1545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卡合前與卡合時之剖面圖。
[圖139]係為對於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與滾筒驅動耦合構件180之驅動傳導作展示之立體圖。
[圖140]係為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側面圖與剖面圖。
[圖141]係為對於第2煞車卡合構件208之變形狀態作展示之圖。
[圖142]係為滾筒耦合構件1545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剖面立體圖。
[圖143]係為滾筒耦合構件1545與驅動傳導單元203之剖面圖。
[圖144]係為其他形態之滾筒耦合構件1546之立體圖。
[圖145]係為滾筒耦合構件之正面圖。
[圖146]係為滾筒耦合構件之正面圖。
[圖147(a)、(b)]係為滾筒耦合構件之立體圖。[圖147(c)]係為對於驅動傳導單元與卡合構件之卡合狀態作展示之圖。
[圖148]係為滾筒耦合構件之立體圖。
[圖149(a)]係為滾筒耦合構件之側面圖。[圖149(b)]係為滾筒耦合構件之立體圖。
[圖150(a)]係為滾筒耦合構件之正面圖。[圖150(b)]係為滾筒耦合構件之立體圖。
1200:可動構件
1200i:突起
1200i2:煞車力承受部
1200n:煞車對向面
1200e1,1200e2:斜面
1200j:切缺
1200j1:切缺面
1201:滾筒凸緣
1201f:切缺
1201f1:切缺面
1201i:壁部
1202:被按壓構件
1202b:銷
1202c:被按壓部
1205:頂板
1206:滾筒耦合構件
M1A:方向
M1B:方向

Claims (121)

  1. 一種卡匣,係可對於具備有驅動力賦予構件與煞車力賦予構件之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作裝卸,並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本體;和 可動構件,係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為可動, 前述可動構件,係具備有卡合部,並構成為藉由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前述本體而作移動,來使前述卡合部進入至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與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之間, 前述可動構件,係構成為從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而接受前述驅動力,並從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而接受用以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旋轉賦予負荷的煞車力。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可動構件,係構成為藉由使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相對於前述驅動力承受構件而移動,來使前述卡合部進入至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與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之間。
  3.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可動構件,係構成為使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相對於前述驅動力承受構件而朝向前述驅動力承受構件之旋轉方向之下游移動。
  4. 如請求項1~3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卡合部,係具備有以與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相接觸並使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相對於前述驅動力承受構件而移動的方式所構成之作用部。
  5. 如請求項1~4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卡合部,係具備有以從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而接受前述驅動力的方式所構成之驅動力承受部。
  6. 如請求項1~5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卡合部,係具備有以從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而接受前述煞車力的方式所構成之煞車力承受部。
  7. 如請求項1~6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可動構件係構成為能夠在初期位置與作用位置之間移動, 該卡匣,係具備有能夠將前述可動構件朝向初期位置作推壓的彈性構件。
  8. 如請求項1~7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可動構件之前述卡合部,係能夠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周方向上移動。
  9. 如請求項1~7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可動構件之前述卡合部,係能夠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上移動。
  10. 如請求項1~9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更進而具備有操作部, 構成為使前述卡合部因應於前述操作部之移動而作移動。
  11. 如請求項10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係構成為使前述卡合部因應於前述操作部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作移動一事而移動。
  12. 如請求項10或11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被配置於前述卡匣之第1側處, 構成為使前述卡合部因應於前述操作部朝向與前述第1側相反之前述卡匣之第2側移動一事而以從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遠離的方式來移動。
  13. 如請求項10~12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當前述操作部為位於初期位置處時,前述操作部係位置在相較於前述卡合部而更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遠離之處。
  14. 如請求項10或11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被配置於前述卡匣之第1側處, 構成為使前述卡合部因應於前述操作部朝向與前述第1側相反之前述卡匣之第2側移動一事而朝向前述耦合構件之旋轉方向之下游移動。
  15. 如請求項10、11以及14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操作部,係被配置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上,或者是被配置在前述軸線之近旁。
  16. 如請求項1~15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可動構件,係具備有2個的前述卡合部,2個的前述卡合部,係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相互位置於相反側處。
  17. 如請求項1~15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2個的前述可動構件,2個的前述可動構件,係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相互位置於相反側處。
  18. 一種卡匣,係可對於具備有驅動力賦予構件與以對於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之旋轉賦予負荷的方式所構成並且能夠相對於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而作移動之煞車力賦予構件之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作裝卸,並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以與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相卡合的方式而被構成之卡合部,並構成為中介於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地而從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接受前述驅動力。
  19. 如請求項18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卡合部,係具備有以與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之前端相卡合的方式所構成之凹陷部。
  20. 如請求項19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凹陷部,係使前述耦合構件之旋轉方向的上游側被作開放。
  21. 如請求項19或20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第1壁;和 第2壁,係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上相較於前述第1壁而被配置於更內側處;和 溝部,係藉由前述第1壁和前述第2壁而被形成, 前述第2壁,係具備有前述凹陷部。
  22. 如請求項21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被配置於前述卡匣之第1側處, 前述第1壁,係構成為與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相接觸, 前述第1壁,係構成為隨著從與前述第1側相反之前述卡匣之第2側起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遠離,而使從前述第1壁起而至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為止之距離變大。
  23. 如請求項18~22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被配置於前述卡匣之第1側處,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以與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相接觸的方式而被構成之傾斜部, 前述傾斜部之至少一部分,係在前述耦合構件之旋轉方向上而被配置於前述凹陷部之下游處, 前述傾斜部,係以隨著朝向前述旋轉方向之下游而從與前述第1側相反之前述卡匣之第2側起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遠離的方式來傾斜。
  24. 一種卡匣,係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和 殼體,係具備有第1端部、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而與前述第1端部相反側之第2端部,並且係將前述感光體滾筒可旋轉地作支持;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並且位置於前述殼體之第1端部之近旁,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本體;和 可動部,係可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在第1位置與第2位置之間移動,並且構成為當位置於前述第2位置處時會相較於位置於第1位置處時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位置於更靠近前述殼體之第2端部處;和 突起,係構成為因應於前述可動部從前述第1位置而移動至前述第2位置處一事,來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朝向前述耦合構件之周方向移動。
  25. 如請求項24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2個的前述突起,前述2個的突起,係相互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被配置在相反側處,並構成為因應於前述可動部之移動而前述2個的突起會移動。
  26. 如請求項24或25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可動部,係被配置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上,或者是被配置在前述軸線之近旁。
  27. 如請求項24~26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突起,係以從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遠離的方式來突出。
  28. 如請求項24~27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突起,係構成為以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作為中心而作20°以上之移動。
  29. 如請求項24~28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突起之以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作為中心所移動的角度,係構成為會成為180°以下。
  30. 如請求項24~29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於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上而突出之屋簷部, 前述屋簷部,係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相對於前述殼體之第2端部而位置於較前述突起而更遠之處。
  31. 如請求項30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周方向上,係存在有並未被配置有前述屋簷部以及前述突起之雙方的相位。
  32. 如請求項24~31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第1可動構件,係具備有前述可動部;和 第2可動構件,係具備有前述突起,並與前述第1可動構件相互連動。
  33. 如請求項32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當前述可動部為位置於前述第2位置處時,前述第1可動構件之至少一部分係被配置在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之內部。
  34. 如請求項32或33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包含前述第1可動構件以及前述第2可動構件之凸輪。
  35. 如請求項24~34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突起,係構成為從前述卡匣之外部而接受前述驅動力。
  36. 如請求項24~35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係構成為:因應於前述可動部從前述第1位置而移動至前述第2位置一事,在前述耦合構件之旋轉方向上,前述突起係朝向下游作移動。
  37. 一種卡匣,係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和 殼體,係具備有第1端部、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而與前述第1端部相反側之第2端部,並且係將前述感光體滾筒可旋轉地作支持;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並且位置於前述殼體之第1端部之近旁,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本體;和 可動部,係可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在第1位置與第2位置之間移動,並且構成為當位置於前述第2位置處時會相較於位置於第1位置處時而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更加靠近前述殼體之第2端部;和 突起,係構成為因應於前述可動部從前述第1位置而移動至前述第2位置處一事,來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朝向從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遠離的方向移動。
  38. 如請求項37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當前述可動部為位於前述第1位置處時,前述可動部係位置在相較於前述突起而更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遠離之處, 當前述可動部為位於前述第1位置處時,前述可動部係相較於前述突起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位置於更對於前述殼體之第2端部而接近之處。
  39. 如請求項37或38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係更進而具備有將前述可動部朝向第1位置作推壓的彈性構件。
  40. 如請求項37~39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突起,係構成為從前述卡匣之外部而接受前述驅動力。
  41. 如請求項37~40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當前述可動部為位置於前述第2位置處時,前述突起係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上而朝向外側突出。
  42. 如請求項37~41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可動部,當位置於前述第1位置處時,係朝向從前述殼體之第2端部而遠離的方向而突出。
  43. 如請求項37~42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係具備有面向與前述殼體之第2端部相反側之面的端面, 當前述可動部為位置於前述第1位置處時,前述可動部之至少一部分係從前述本體之端面而突出。
  44. 如請求項37~43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2個的前述可動部,並且具備有2個的前述突起, 前述2個的可動部,係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相互被配置於相反側處, 前述2個的突起,係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相互被配置於相反側處。
  45. 如請求項37~44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被設置有前述可動部以及前述突起之可動構件, 前述可動構件,係能夠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轉動。
  46. 如請求項45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當前述可動部為位於前述第1位置處時,前述可動部係相較於前述可動構件之旋轉軸線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位置於更相對於前述第2殼體而遠離之處。
  47. 如請求項45或46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在前述耦合構件接受前述驅動力並作旋轉時的旋轉方向上,前述可動部之至少一部分係位置在較前述突起而更上游處。
  48. 如請求項45~47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係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上具有開口部。
  49. 一種卡匣,係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和 殼體,係具備有第1端部、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而與前述第1端部相反側之第2端部,並且係將前述感光體滾筒可旋轉地作支持;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第1壁;和 第2壁,係相較於前述第1壁而被設置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上的更內側處;和 溝部,係藉由前述第1壁和前述第2壁而被形成;和 凹陷部,係被設置於前述第2壁處;和 傾斜部,係位置於前述凹陷部之近旁,並在前述徑方向上,至少使其之一部分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位置在較前述凹陷部而更遠處, 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周方向上,前述凹陷部之其中一側係被開放,在前述周方向上,於前述凹陷部之另外一側處,係被配置有前述傾斜部之至少一部分, 前述傾斜部,係以隨著在前述周方向上從前述凹陷部而遠離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亦從前述殼體之第2端部而遠離的方式,來作傾斜。
  50. 如請求項49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傾斜部,係身為第1傾斜部, 前述第2壁,係具備有形成前述凹陷部之第2傾斜部, 前述第2傾斜部,係以若是越朝向前述耦合構件之旋轉方向之下游則會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越接近前述殼體之第2端部的方式,而作傾斜。
  51. 如請求項49或50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第2傾斜部,係以若是越從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遠離則會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越從前述殼體之第2端部而遠離的方式,而作傾斜。
  52. 如請求項49~51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在前述徑方向上之前述第1壁與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之間之距離,係若是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而越接近前述殼體之第2端部,則會變得越短。
  53. 如請求項49~52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溝係具有圓弧形狀。
  54. 如請求項49~53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凹陷部之至少一部分與前述傾斜部之至少一部分,係被配置在前述溝部之內部。
  55. 如請求項49~54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在接受前述驅動力而旋轉的耦合構件之旋轉方向上,前述凹陷部之上游側係被開放,前述傾斜部,係以隨著朝向前述旋轉方向之下游而從前述殼體之第2端部遠離的方式,來作傾斜。
  56. 如請求項49~55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離合器, 前述離合器,係具備有: 旋轉構件,係具備有前述第1壁、第2壁、前述溝部以及前述傾斜部;和 傳導構件,係構成為能夠從前述旋轉構件而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傳導驅動力, 前述旋轉構件係能夠相對於前述傳導構件而旋轉。
  57. 如請求項56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旋轉構件係能夠相對於前述傳導構件而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移動。
  58. 如請求項49~57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凹陷部,係構成為從前述卡匣之外部而接受前述驅動力。
  59. 一種卡匣,係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和 殼體,係具備有第1端部、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而與前述第1端部相反側之第2端部,並且係將前述感光體滾筒可旋轉地作支持;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並且位置於前述殼體之第1端部之近旁,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基部,係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延伸;和 第1突起,係從前述基部起朝向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之外側方向突出,並具備有圓柱形狀;和 第2突起,係從前述基部起朝向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之外側方向突出,並具備有圓柱形狀, 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上,從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起直到前述第1突起之最外緣部為止之距離,相較於從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起直到前述第2突起之最外緣部為止之距離,係為較短, 在沿著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來作了觀察時,前述第1突起之從前述基部起所延伸之方向,係與前述第2突起之從前述基部起所延伸之方向相異, 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前述第1突起係被配置在相較於前述第2突起而從前述殼體之第2端部更為遠離處。
  60. 如請求項59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屋簷部,係從前述基部起朝向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外側方向而突出, 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前述屋簷部係相較於前述第2突起而被相對於前述殼體之第2端部而更為遠離地作配置, 前述屋簷部,係在相較於前述第1突起而更靠前述耦合構件之旋轉方向之上游側處,與前述第1突起相鄰接。
  61. 一種畫像形成裝置,係具備有: 前述畫像形成裝置之裝置本體;和 如請求項1~60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
  62. 一種滾筒單元,係被使用於卡匣處,該卡匣,係可對於具備有驅動力賦予構件與煞車力賦予構件之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作裝卸, 該滾筒單元,係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本體;和 可動構件,係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為可動, 前述可動構件,係具備有卡合部,並構成為藉由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前述本體而作移動,來使前述卡合部進入至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與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之間, 前述可動構件,係構成為從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而接受前述驅動力,並從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而接受用以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旋轉賦予負荷的煞車力。
  63. 如請求項62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可動構件,係藉由使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相對於前述驅動力承受構件而移動,來使前述卡合部進入至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與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之間。
  64. 如請求項62或63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可動構件,係構成為使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相對於前述驅動力承受構件而朝向前述驅動力承受構件之旋轉方向之下游移動。
  65. 如請求項62~64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卡合部,係具備有以與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相接觸並使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相對於前述驅動力承受構件而移動的方式所構成之作用部。
  66. 如請求項62~65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卡合部,係具備有以從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而接受前述驅動力的方式所構成之驅動力承受部。
  67. 如請求項62~66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卡合部,係具備有以從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而接受前述煞車力的方式所構成之煞車力承受部。
  68. 如請求項62~67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可動構件係構成為能夠在初期位置與作用位置之間移動, 該滾筒單元,係具備有能夠將前述可動構件朝向初期位置作推壓的彈性構件。
  69. 如請求項62~68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可動構件之前述卡合部,係能夠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周方向上移動。
  70. 如請求項62~69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可動構件之前述卡合部,係能夠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上移動。
  71. 如請求項62~70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更進而具備有操作部, 構成為使前述卡合部因應於前述操作部之移動而作移動。
  72. 如請求項71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係構成為使前述卡合部因應於前述操作部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作移動一事而移動。
  73. 如請求項71或72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被配置於前述滾筒單元之第1側處, 構成為使前述卡合部因應於前述操作部朝向與前述第1側相反之前述滾筒單元之第2側移動一事而以從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遠離的方式來移動。
  74. 如請求項71~73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當前述第1可動部為位於初期位置處時,前述操作部係位置在相較於前述卡合部而更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遠離之處。
  75. 如請求項71或72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被配置於前述卡匣之第1側處, 構成為使前述卡合部因應於前述操作部朝向與前述第1側相反之前述卡匣之第2側移動一事而朝向前述耦合構件之旋轉方向之下游移動。
  76. 如請求項71、72以及75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操作部,係被配置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上,或者是被配置在前述軸線之近旁。
  77. 如請求項62~76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可動構件,係具備有2個的前述卡合部,2個的前述卡合部,係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相互位置於相反側處。
  78. 如請求項62~77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2個的前述可動構件,2個的前述可動構件,係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相互位置於相反側處。
  79. 一種滾筒單元,係被使用於卡匣處,該卡匣,係可對於具備有驅動力賦予構件與以對於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之旋轉賦予負荷的方式所構成並且能夠相對於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而作移動之煞車力賦予構件之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作裝卸, 該滾筒單元,係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以與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相卡合的方式而被構成之卡合部,並構成為中介於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地而從前述驅動力賦予構件接受前述驅動力。
  80. 如請求項79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卡合部,係具備有以與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之前端相卡合的方式所構成之凹陷部。
  81. 如請求項80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凹陷部,係使在前述耦合構件之旋轉方向上的上游側被作開放。
  82. 如請求項80或81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第1壁;和 第2壁,係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上相較於前述第1壁而被配置於更內側處;和 溝部,係藉由前述第1壁和前述第2壁而被形成, 前述第2壁,係具備有前述凹陷部。
  83. 如請求項82所記載之卡匣,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被配置於前述滾筒單元之第1側處, 前述第1壁,係構成為與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相接觸, 隨著從與前述第1側相反之前述滾筒單元之第2側起而在前述軸線方向上遠離,從前述第1壁起而至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為止之距離係變大。
  84. 如請求項79~83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被配置於前述滾筒單元之第1側處,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以與前述煞車力賦予構件相接觸的方式而被構成之傾斜部, 前述傾斜部之至少一部分,係在前述耦合構件之旋轉方向上而被配置於前述凹陷部之下游處, 前述傾斜部,係以隨著朝向前述旋轉方向之下游而從與前述第1側相反之前述滾筒單元之第2側遠離的方式來傾斜。
  85. 一種滾筒單元,係為被使用於卡匣處之滾筒單元,並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係具備有第1端部、和與第1端部相反側之第2端部;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並且位置於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1端部之近旁,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本體;和 可動部,係可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在第1位置與第2位置之間移動,並且構成為當位置於前述第2位置處時會相較於位置於第1位置處時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位置於更靠近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2端部處;和 突起,係構成為因應於前述可動部從前述第1位置而移動至前述第2位置處一事,來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朝向前述耦合構件之周方向移動。
  86. 如請求項85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2個的前述突起,前述2個的突起,係相互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被配置在相反側處,並構成為因應於前述可動部之移動而前述2個的突起會移動。
  87. 如請求項85或86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可動部,係被配置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上,或者是被配置在前述軸線之近旁。
  88. 如請求項85~87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突起,係以從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遠離的方式來突出。
  89. 如請求項85~88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突起,係構成為以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作為中心而作20°以上之移動。
  90. 如請求項85~89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突起之以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作為中心所移動的角度,係構成為會成為180°以下。
  91. 如請求項85~90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於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上而突出之屋簷部, 前述屋簷部,係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相對於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2端部而位置於較前述突起而更遠之處。
  92. 如請求項91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周方向上,係存在有並未被配置有前述屋簷部以及前述突起之雙方的相位。
  93. 如請求項85~92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第1可動構件,係具備有前述可動部;和 第2可動構件,係具備有前述突起,並與前述第1可動構件相互連動。
  94. 如請求項93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當前述可動部為位置於前述第2位置處時,前述第1可動構件之至少一部分係被配置在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之內部。
  95. 如請求項93或94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包含前述第1可動構件以及前述第2可動構件之凸輪。
  96. 如請求項85~95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突起,係構成為從前述滾筒單元之外部而接受前述驅動力。
  97. 如請求項85~96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係構成為:因應於前述可動部從前述第1位置而移動至前述第2位置一事,在前述耦合構件之旋轉方向上,前述突起係朝向下游作移動。
  98. 一種滾筒單元,係為被使用於卡匣處之滾筒單元,並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係具備有第1端部、和與前述第1端部相反側之第2端部;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並且位置於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1端部之近旁,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本體;和 可動部,係可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在第1位置與第2位置之間移動,並且構成為當位置於前述第2位置處時會相較於位置於第1位置處時而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更加靠近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2端部;和 突起,係構成為因應於前述可動部從前述第1位置而移動至前述第2位置處一事,來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朝向從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遠離的方向移動。
  99. 如請求項98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當前述可動部為位於前述第1位置處時,前述可動部係位置在相較於前述突起而更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遠離之處, 當前述可動部為位於前述第1位置處時,前述可動部係相較於前述突起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位置於更相對於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2端部而接近之處。
  100. 如請求項98或99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係更進而具備有將前述可動部朝向第1位置作推壓的彈性構件。
  101. 如請求項98~100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突起,係構成為從前述滾筒單元之外部而接受前述驅動力。
  102. 如請求項98~101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當前述可動部為位置於前述第2位置處時,前述突起係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上而朝向外側突出。
  103. 如請求項98~102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可動部,當位置於前述第1位置處時,係朝向從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2端部而遠離的方向而突出。
  104. 如請求項98~103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係具備有面向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2端部相反側之面的端面, 當前述可動部為位置於前述第1位置處時,前述可動部之至少一部分係從前述本體之端面而突出。
  105. 如請求項98~104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2個的前述可動部,並且具備有2個的前述突起, 前述2個的前述可動部,係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相互被配置於相反側處, 前述2個的突起,係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相互被配置於相反側處。
  106. 如請求項98~105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被設置有前述可動部以及前述突起之可動構件, 前述可動構件,係能夠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而轉動。
  107. 如請求項106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當前述可動部為位於前述第1位置處時,前述可動部係相較於前述可動構件之旋轉軸線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位置於更相對於前述第2殼體而遠離之處。
  108. 如請求項106或107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在前述耦合構件接受前述驅動力並作旋轉時的旋轉方向上,前述可動部之至少一部分係位置在較前述突起而更上游處。
  109. 如請求項98~108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之本體,係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上具有開口部。
  110. 一種滾筒單元,係為被使用於卡匣處之滾筒單元,並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係具備有第1端部、和與前述第1端部相反側之第2端部;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第1壁;和 第2壁,係相較於前述第1壁而被設置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上的更內側處;和 溝部,係藉由前述第1壁和前述第2壁而被形成;和 凹陷部,係被設置於前述第2壁處;和 傾斜部,係位置於前述凹陷部之近旁,並在前述徑方向上,至少使其之一部分相對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位置在較前述凹陷部而更遠處, 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周方向上,前述凹陷部之其中一側係被開放,在前述周方向上,於前述凹陷部之另外一側處,係被配置有前述傾斜部之至少一部分, 前述傾斜部,係以隨著在前述周方向上從前述凹陷部而遠離而在前述感光體滾筒之軸線方向上亦從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2端部而遠離的方式,來作傾斜。
  111. 如請求項110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傾斜部,係身為第1傾斜部, 前述第2壁,係具備有形成前述凹陷部之第2傾斜部, 前述第2傾斜部,係以若是越朝向前述耦合構件之旋轉方向之下游則會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越接近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2端部的方式,而作傾斜。
  112. 如請求項110或111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第2傾斜部,係以若是越從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而遠離則會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越從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2端部而遠離的方式,而作傾斜。
  113. 如請求項110~112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在前述徑方向上之前述第1壁與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之間之距離,係若是越接近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2端部,則會變得越短。
  114. 如請求項110~113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溝係具有圓弧形狀。
  115. 如請求項110~114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傾斜部之至少一部分與前述凹陷部之至少一部分,係被配置在前述溝部之內部。
  116. 如請求項110~115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在接受前述驅動力而旋轉的耦合構件之旋轉方向上,前述凹陷部之上游側係被開放,前述傾斜部,係以隨著朝向前述旋轉方向之下游而從前述殼體之第2端部遠離的方式,來作傾斜。
  117. 如請求項110~116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離合器, 前述離合器,係具備有: 旋轉構件,係具備有前述第1壁、第2壁、前述溝部以及前述傾斜部;和 傳導構件,係構成為能夠從前述旋轉構件而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傳導驅動力, 前述旋轉構件係能夠相對於前述傳導構件而旋轉。
  118. 如請求項110~117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旋轉構件係能夠相對於前述傳導構件而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移動。
  119. 如請求項110~118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凹陷部,係構成為從前述滾筒單元之外部而接受前述驅動力。
  120. 一種滾筒單元,係為被使用於卡匣處之滾筒單元,並具備有: 感光體滾筒,係具備有第1端部、和與前述第1端部相反側之第2端部;和 耦合構件,係以成為能夠朝向前述感光體滾筒而傳導驅動力的方式,而動作性地被與前述感光體滾筒作連接,並且位置於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1端部之近旁,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基部,係於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延伸;和 第1突起,係從前述基部起朝向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之外側方向突出,並具備有圓柱形狀;和 第2突起,係從前述基部起朝向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之外側方向突出,並具備有圓柱形狀, 在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上,從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起直到前述第1突起之最外緣部為止之距離,相較於從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起直到前述第2突起之最外緣部為止之距離,係為較短, 在沿著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來作了觀察時,前述第1突起之從前述基部起所延伸之方向,係與前述第2突起之從前述基部起所延伸之方向相異, 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前述第1突起係被配置在相較於前述第2突起而從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2端部更為遠離處。
  121. 如請求項120所記載之滾筒單元,其中, 前述耦合構件,係具備有: 屋簷部,係從前述基部起朝向前述耦合構件之徑方向外側方向而突出, 在前述耦合構件之軸線方向上,前述屋簷部係相較於前述第2突起而被相對於前述感光體滾筒之第2端部而更為遠離地作配置, 前述屋簷部,係在相較於前述第1突起而更靠前述耦合構件之旋轉方向之上游側處,與前述第1突起相鄰接。
TW110134837A 2020-09-17 2021-09-17 卡匣、滾筒單元及畫像形成裝置 TW2022279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6549 2020-09-17
JP2020-156549 2020-09-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7907A true TW202227907A (zh) 2022-07-16

Family

ID=80776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4837A TW202227907A (zh) 2020-09-17 2021-09-17 卡匣、滾筒單元及畫像形成裝置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3) US20230075423A1 (zh)
EP (5) EP4202557A1 (zh)
JP (1) JP2022050358A (zh)
KR (1) KR20230011398A (zh)
CN (1) CN115867869A (zh)
AU (1) AU2021345939A1 (zh)
BR (1) BR112022025830A2 (zh)
CA (5) CA3179296A1 (zh)
MX (1) MX2022015746A (zh)
TW (1) TW202227907A (zh)
WO (1) WO20220598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3339A1 (zh) * 2021-11-12 2023-05-19 珠海益之印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力接收件、旋转组件和处理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690A (ja) 1988-06-15 1990-01-08 Nec Corp 赤外線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JPH0832849B2 (ja) 1989-06-01 1996-03-29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耐候性塗料組成物
JP2875203B2 (ja) 1995-03-27 1999-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駆動力伝達部品、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
US5926673A (en) 1998-09-14 1999-07-2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Driving mechanism for photosensitive image bearing drum in electrophotographic machines
JP3432218B2 (ja) 2000-10-31 2003-08-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負荷発生部材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948382B2 (ja) * 2006-12-22 2012-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感光ドラム取り付け用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JP4498407B2 (ja) * 2006-12-22 2010-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
JP5127584B2 (ja) * 2008-06-20 2013-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ドラムユニット、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RU2637370C2 (ru) 2011-12-06 2017-12-04 Кэнон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Картридж, устанавливаемый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извлечения в основной узел электрофотографическ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способ сборк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передачи привода для светочувствительного барабана и электрофотограф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JP2013122537A (ja) * 2011-12-12 2013-06-2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駆動伝達装置
JP6020237B2 (ja) * 2013-02-15 2016-11-0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軸受部材、端部部材、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及び軸受部材の製造方法
US9031465B2 (en) * 2013-08-13 2015-05-12 General Plastic Industrial Co., Ltd.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photosensitive drum
JP2015022186A (ja) * 2013-07-19 2015-02-02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376696B (zh) * 2013-07-25 2015-10-21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扭矩传输装置、激光打印机用处理盒
US9274500B2 (en) * 2013-07-25 2016-03-01 Print-Rite •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of Zhuhai Torque receiving assembly, photosensitive drum and process cartridge
CN104516224B (zh) * 2013-09-29 2018-10-09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力驱动组件以及处理盒
JP6292077B2 (ja) * 2014-03-06 2018-03-14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端部部材、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現像ローラユニット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5549351A (zh) * 2014-10-31 2016-05-0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端部部件、处理盒及处理盒的脱离方法
TWI747534B (zh) 2014-11-28 2021-11-2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卡匣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JP6643052B2 (ja) * 2014-11-28 2020-0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41340B2 (ja) * 2014-12-03 2019-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71997B2 (ja) * 2015-02-05 2020-03-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感光体ユニット、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A3028577C (en) 2015-02-27 2023-01-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um unit, cartridge and coupling member
JP6562655B2 (ja) * 2015-02-27 2019-08-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EP3088968B1 (en) * 2015-03-05 2020-05-06 Clover Imaging Group, Llc Process cartridge modification and method for retractabl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US20160282798A1 (en) * 2015-03-24 2016-09-29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a photosensitive drum
TWI637247B (zh) * 2015-09-30 2018-10-0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滾筒單元、處理卡匣及畫像形成裝置
US9618891B1 (en) * 2015-10-27 2017-04-1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Bi-directional spring brake for a photoductive drum
CA3025140A1 (en) 2016-06-14 2017-12-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2250501B1 (ko) * 2016-08-26 2021-05-10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드럼 유닛, 카트리지, 전자 사진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커플링 부재
US9588478B1 (en) * 2016-09-30 2017-03-07 Roy Fan Drive coupling and transmitting assembly for photosensitive drum and toner cartridges
CN207992695U (zh) * 2017-08-14 2018-10-19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接收件、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WO2019105353A1 (zh) * 2017-11-30 2019-06-06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CN116224734A (zh) * 2017-12-13 2023-06-06 佳能株式会社 盒与图像形成装置
JP7366599B2 (ja) * 2018-06-25 2023-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CN108762015B (zh) * 2018-08-17 2024-04-26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旋转力传递组件、辊和处理盒
KR20210139385A (ko) 2019-03-18 2021-11-22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전자 사진 화상 형성 장치, 카트리지 및 드럼 유닛
JP2020156549A (ja) 2019-03-25 2020-10-01 サミー株式会社 弾球遊技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22025830A2 (pt) 2023-04-11
US20230074264A1 (en) 2023-03-09
AU2021345939A1 (en) 2022-12-15
CA3191750A1 (en) 2022-03-24
US11906927B2 (en) 2024-02-20
EP4148502A1 (en) 2023-03-15
EP4202558A1 (en) 2023-06-28
EP4202553A1 (en) 2023-06-28
KR20230011398A (ko) 2023-01-20
EP4148502A4 (en) 2024-05-22
CN115867869A (zh) 2023-03-28
US20230075423A1 (en) 2023-03-09
US20230176519A1 (en) 2023-06-08
CA3191754A1 (en) 2022-03-24
MX2022015746A (es) 2023-01-19
CA3191746A1 (en) 2022-03-24
JP2022050358A (ja) 2022-03-30
CA3191757A1 (en) 2022-03-24
EP4202557A1 (en) 2023-06-28
EP4202559A1 (en) 2023-06-28
WO2022059802A1 (ja) 2022-03-24
CA3179296A1 (en) 2022-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95637B (zh) 電子照相圖像形成裝置、匣盒及光鼓單元
TW202227907A (zh) 卡匣、滾筒單元及畫像形成裝置
US2023017649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artridge
CN109581847B (zh) 图像形成设备
KR20230003416A (ko) 카트리지, 드럼 유닛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WO2022059804A1 (ja) 画像形成装置、複数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連結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