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92695U - 动力接收件、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动力接收件、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92695U
CN207992695U CN201820144503.XU CN201820144503U CN207992695U CN 207992695 U CN207992695 U CN 207992695U CN 201820144503 U CN201820144503 U CN 201820144503U CN 207992695 U CN207992695 U CN 207992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ower reception
handle box
power transmission
recept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445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欣
闻艺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o J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Zhuhai City
Original Assignee
Tuo J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Zhuhai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o J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Zhuhai City filed Critical Tuo J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Zhuhai City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92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92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接收件、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所述动力接收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导杆和动力接收部、以及与导杆结合的动力传递部,所述动力接收部用于从外部接收驱动力,动力传递部用于将动力接收件接收到的驱动力传递出去,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与导杆连接并与动力接收部在导杆上相对设置的可变形部,动力接收件与动力传递装置中的驱动齿轮之间不是通过球状体连接,而是紧配合,因此,处理盒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动力接收件从处理盒中脱落的问题。

Description

动力接收件、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处理盒以及位于处理盒中的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用于与成像设备中的动力输出件结合和脱离结合,当动力传递装置与动力输出件结合时,动力传递装置接收动力输出件输出的驱动力,并将接收到的驱动力传递至处理盒中的部件。
背景技术
常见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例如打印机、复印机等是现代办公领域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以打印机为例,处理盒是打印机中常用的消耗品,其中容纳有用于显影的显影剂,并在其中可旋转地安装有多个旋转件。
处理盒工作时,所述多个旋转件分别旋转,利用静电成像技术,使得处理盒中容纳的显影剂将其中一个旋转件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并将显影后的静电潜像转印至成像介质,最后输出。为保证所述多个旋转件旋转,处理盒还包括设置在其中的动力接收件,当处理盒被安装至打印机后,该动力接收件用于从打印机中接收驱动力,并传递至旋转件,带动旋转件旋转。
现有的一种被称为万向节的动力接收件,该动力接收件通过一个球状体被安装在驱动齿轮中,在处理盒被安装至打印机之前,由于球状体的存在,所述动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相对于驱动齿轮的旋转轴线倾斜;当处理盒被安装至打印机之后,所述动力接收件与打印机中的动力输出件结合,并在处理盒工作过程中,保持动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与驱动齿轮的旋转轴线平行或共线。
然而,也正是由于所述球状体的存在,动力接收件与驱动齿轮的末端不是紧配合,因此,采用此种动力接收件的处理盒在运输过程中,动力接收件存在从处理盒中脱落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括动力接收件的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中的动力接收件与驱动齿轮紧配合,而不必担心处理盒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动力接收件从处理盒中脱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动力接收件,具有旋转轴线L21,包括相互连接的导杆和动力接收部、以及与导杆结合的动力传递部,所述动力接收部用于从外部接收驱动力,动力传递部用于将动力接收件接收到的驱动力传递出去,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与导杆连接并与动力接收部在导杆上相对设置的可变形部。
优选的,所述可变形部包括切口、分别位于切口两侧的可变形片、位于可变形片自由末端的扣紧部。
优选的,所述扣紧部包括相邻设置的扣紧面和导引面,所述导引面为斜面。
优选的,从扣紧面到扣紧部的自由末端,扣紧部到旋转轴线L21的距离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具有旋转轴线L2,动力传递装置包括活动件、驱动齿轮以及如上所述的动力接收件,所述活动件套接在动力接收件上,且活动件以及至少动力接收件的一部分位于驱动齿轮内。
所述驱动齿轮包括圆柱形的齿轮体、齿轮体围合形成的齿轮腔以及从齿轮腔侧壁向远离旋转轴线L2的方向延伸的容纳槽。
所述活动件包括本体、从本体外表面突出的凸块以及从本体内表面向外表面延伸的滑槽,所述动力传递部与滑槽结合,凸块与容纳槽结合。
优选的,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位于活动件与驱动齿轮之间的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驱动齿轮还包括与齿轮体一个末端结合的底壁,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底壁抵接,另一端与活动件抵接。
优选的,所述底壁具有通孔以及相对的顶面和底面,扣紧面与底面抵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包括处理盒壳体以及如上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处理盒壳体的一个纵向末端。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接收件与驱动齿轮之间不是通过球状体连接,而是紧配合,因此,处理盒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动力接收件从处理盒中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经过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旋转轴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活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接收件在安装死角位置时,处理盒安装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6B是图6A所示处理盒状态的放大示意图。
图6C是图6A所示处理盒状态下,动力传递装置与成像设备中的动力输出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接收件在安装死角位置时,处理盒安装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7B是图7A所示处理盒状态的放大示意图。
图7C是图7A所示处理盒状态下,动力传递装置与成像设备中的动力输出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接收件在安装死角位置时,处理盒安装完毕的状态示意图。
图8B是图8A所示处理盒状态的放大示意图。
图8C是图8A所示处理盒状态下,动力传递装置与成像设备中的动力输出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是处理盒取出时,动力接收部与动力输出件之间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动力接收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描述方便,先对处理盒做如下定义:定义处理盒C的长度方向为纵向X,处理盒C的安装方向为横向Y,同时与处理盒的纵向X和横向Y均垂直的方向为竖向Z。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处理盒C可拆卸地安装在具有动力输出件6的成像设备中。
如图所示,处理盒C包括处理盒壳体1、可拆卸地安装在处理盒壳体1一个纵向末端的动力传递装置2,该动力传递装置2用于与成像设备的动力输出件6(如图2所示)结合并接收动力输出件6输出的驱动力,再将驱动力传递至处理盒中的旋转件(未示出)。进一步的,处理盒C还包括用于支撑动力传递装置2的支架5。
[动力传递装置]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沿经过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旋转轴线剖切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活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活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动力传递装置2包括动力接收件21、活动件22和驱动齿轮24,动力接收件21和活动件22均可在驱动齿轮24内沿旋转轴线L2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用于为动力接收件21提供弹性复位力的弹性件23,所述活动件22和弹性件23均套接在动力接收件21上,弹性件23位于活动件22与驱动齿轮24之间;如图3和图4所示,当动力传递装置2组装完成后,活动件22和弹性件23位于驱动齿轮24内,动力接收件21的至少一部分也位于驱动齿轮24内,并与驱动齿轮24结合;为防止活动件22从驱动齿轮24内脱出,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还包括与驱动齿轮24结合的护盖26。
如上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将接收到的驱动力传递至处理盒中的旋转件,如图2所示,旋转件具有旋转轴线L1,动力传递装置2具有旋转轴线L2,动力接收件21具有旋转轴线L21,所述处理盒C无论是否处于工作中,动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L21、动力传递装置2的旋转轴线L2以及旋转件的旋转轴线L1始终保持共轴。
如图2和图4所示,动力接收件21包括相互连接的导杆211和动力接收部212、以及与导杆211结合的动力传递部213,动力接收部212用于从外部接收驱动力,动力传递部213用于将动力接收件接收到的驱动力传递出去。优选的,动力传递部213为从导杆211上突出的柱状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传递部213与导杆211一体形成,因而,可以省却将动力传递部213与导杆211结合的步骤,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且不会出现动力传递部213从导杆211上脱落的风险;活动件22和弹性件23套接在导杆211上,活动件22同时与动力传递部213和驱动齿轮24结合,用于将动力接收部212接收到的驱动力传递至驱动齿轮24;优选的,弹性件23为弹簧,如图4所示,弹簧23的一端与活动件22抵接,另一端与驱动齿轮24抵接。
[驱动齿轮]
下面结合图4描述驱动齿轮24的结构,驱动齿轮24包括圆柱形的齿轮体241、齿轮体241围合形成的齿轮腔242、从齿轮腔242侧壁向远离旋转轴线L2的方向延伸的容纳槽243以及与齿轮体241一个末端结合的底壁245,所述底壁245所在的末端相对于齿轮体的另一个末端更远离动力接收部212;所述底壁245还可以与齿轮体241分体形成,然后二者通过胶粘、焊接等方式结合。
如图4所示,容纳槽243与齿轮腔242之间形成台阶面244,活动件22通过容纳槽243与齿轮体241结合,活动件22和弹簧23均位于齿轮腔242中,底壁245与齿轮体241相互连接,优选的,二者一体形成,底壁245具有通孔245a以及相对的顶面245b和底面245c,导杆211穿过通孔245a,弹簧23的一端与顶面245b抵接,另一端与活动件22抵接,也就是说,弹簧23位于活动件22与齿轮体241之间。
在动力接收件21沿其旋转轴线L21在驱动齿轮24内运动过程中,为防止动力接收件21从驱动齿轮24内脱出,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还包括固定件25,如图4所示,固定件25穿过导杆211上预设的孔,常用的,所述固定件25为销钉,当动力传递装置2完成组装后,销钉25穿过导杆211,并位于与底壁底面245c抵接的位置。
[活动件]
下面结合图2、图5和图6C描述活动件22的结构。如上所述,活动件22套接在导杆211上,从方便动力传递装置2组装的角度考虑,所述活动件22为可分离的两个,由于这两个活动件22互补,因而,在此仅描述其中一个活动件22的结构。
活动件22包括本体221、从本体外表面突出的凸块222以及从本体内表面向外表面延伸的滑槽223,该滑槽223呈螺旋状,总体上沿动力传递装置2的旋转轴线L2延伸,所述动力接收件21与滑槽223结合,具体的,动力传递部213位于滑槽223中,并受到滑槽223的导引;为避免动力传递部213因受到外部结构的干涉,进而阻碍动力传递部213在滑槽223中滑动,优选的,在与旋转轴线L2垂直的方向上,所述两个活动件中的滑槽223之间的距离大于动力传递部213的两个末端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在与旋转轴线L2垂直的方向上,动力传递部213不超过滑槽223;更优选的,如图5所示,在与旋转轴线L2垂直的方向上,滑槽223远离旋转轴线L2的一端封闭,动力传递部213被滑槽223完全保护,因而,动力传递部213不会受到外部结构的干涉。
所述凸块222被容纳槽243容纳,如图6C所示,沿动力传递装置2的旋转轴线L2,凸块222的长度为l1,容纳槽243的长度为l2,满足:l2>l1,l=l2-l1。
组装动力传递装置2时,为防止所述可分离的两个活动件脱离,如图5所示,活动件22还包括设置在其中的至少结合部224和焊接线225之一,两个活动件22套接到导杆211后,利用所述结合部224实现两个活动件22的扣接,再用焊接的方式将焊接线225融化,从而保证两个活动件22能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动力接收件的伸缩]
图6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接收件在安装死角位置时,处理盒安装前的状态示意图;图6B是图6A所示处理盒状态的放大示意图;图6C是图6A所示处理盒状态下,动力传递装置与成像设备中的动力输出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7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接收件在安装死角位置时,处理盒安装中的状态示意图;图7B是图7A所示处理盒状态的放大示意图;图7C是图7A所示处理盒状态下,动力传递装置与成像设备中的动力输出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8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接收件在安装死角位置时,处理盒安装完毕的状态示意图;图8B是图8A所示处理盒状态的放大示意图;图8C是图8A所示处理盒状态下,动力传递装置与成像设备中的动力输出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9是处理盒取出时,动力接收部与动力输出件之间相对位置示意图。
动力接收件21可在其旋转轴线L21/L2所在的方向上伸出和缩回,如图6A和图6B所示,处理盒C沿d1所示方向被安装,初始状态时,动力接收件21处于伸出状态,如图6C所示,在旋转轴线L2的方向上,动力接收部212与动力输出件6具有相互重叠的区域,动力输出件6将对动力接收件21在d1方向上的运动形成干涉,因而,此时的动力接收件21处于安装死角位置,动力接收件21的旋转轴线L21、动力传递装置2的旋转轴线L2以及感光鼓的旋转轴线L1保持共轴,在进一步安装处理盒C的过程中,在上述呈螺旋状的滑槽223对动力传递部213的导引作用下,处理盒C得以顺利安装。
动力接收部212所处的位置是随机的,当动力接收部212与动力输出件6没有相互重叠的区域时,处理盒C在安装过程中,动力输出件6将不会对动力接收件21在d1方向上的运动形成干涉,因而,动力接收件21也就不会处于所述安装死角位置,处理盒C可以顺利的被安装。
继续如图6C所示,存在所述l=l2-l1,因而,活动件22可沿着动力传递装置2的旋转轴线L2在容纳槽243中运动。处理盒C被安装前,凸块222处于图6C所示的第一位置,此时,动力接收件21处于伸出状态,凸块222与台阶面244之间的距离即为l,为精确控制动力接收件21沿旋转轴线L2运动的距离,沿旋转轴线L21,动力接收件21与动力输出件6之间重叠区域的长度为l3,满足l=l3,也就是说,活动件22沿旋转轴线L2运动的距离与动力接收部212从与动力输出件6重叠的位置运动至与动力输出件6不重叠的位置运动的距离相等,当活动件22上的凸块222到达与台阶面244抵接的位置时,动力输出件6到达动力接收部212的正上方,在旋转轴线L2的方向上,二者之间不再有重叠的区域;当然,所述凸块222与台阶面244之间的距离l大于动力接收件21与动力输出件6之间重叠区域的长度l3时,也同样可以保证动力输出件6与动力接收部212之间没有重叠区域,因此,在旋转轴线L2所在的方向上,所述凸块222可滑动地被容纳槽243容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实现的方式为使得凸块222与台阶面244之间至少具有间隙,该间隙的长度l与动力接收件21与动力输出件6之间重叠区域的长度l3满足:l≥l3,或者沿动力传递装置2的旋转轴线L2,凸块222的长度l1小于容纳槽243的长度l2。
具体运动过程参照图7A、图7B和图7C进行描述。如图7A和图7B所示,当处理盒C继续沿d1所示方向被安装时,动力接收部212将与动力输出件6触碰,随着处理盒C被继续施加d1方向的力,动力接收部212被动力输出件6挤压,并使得动力接收件21整体沿d2所示方向运动;此时,动力传递部213开始沿滑槽223滑动,并带动活动件22也沿d2所示方向,由于滑槽223呈螺旋状,因此,动力传递部213沿滑槽223滑动的同时将会带动动力接收件21整体沿滑槽223的螺旋方向做旋转运动,动力接收件21整体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得动力接收部212避开与动力输出件6重叠的区域或者动力输出件6运动至动力接收部212的最顶端;如图7C所示,弹簧23将被活动件22压缩,凸块222处于比第一位置更靠近台阶面244的第二位置,此时,动力接收件21处于缩回状态,动力接收件21的旋转轴线L21、动力传递装置2的旋转轴线L2以及感光鼓的旋转轴线L1保持共轴,销钉25也沿着旋转轴线L2向远离底壁245的方向运动距离l4,且满足l3=l4。
如图8A和图8B所示,当动力输出件6越过动力接收部212的最顶端时,动力接收件21将不再被动力输出件6挤压,如图8C所示,弹簧23将会弹性复位,活动件22在弹簧23的复位力作用下沿d3所示方向运动,并通过动力传递部213带动动力接收件21也沿d3所示方向运动,从而使得动力接收件21再次伸出,动力接收部212与动力输出件6完成结合;此时,动力接收件21的旋转轴线L21、动力传递装置2的旋转轴线L2以及感光鼓的旋转轴线L1仍然保持共轴。
当处理盒C需要被取出时,所述动力接收件21的运动过程与处理盒C被安装时动力接收件21的运动过程相反,仍然结合图6A-图8C,如图8A所示,当处理盒C沿与d1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取出,且动力接收部212的一部分被动力输出件6阻挡时,动力接收件21将不能与动力输出件6脱离结合,此时,动力接收件21处于脱离死角位置。
当进一步沿与d1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拉动处理盒C时,动力接收部212的一部分被动力输出件6触碰,受力后的动力接收部212带动动力传递部213开始运动,动力传递部213在滑槽223内开始滑动,如上所述,由于滑槽223呈螺旋状,因此,动力传递部213在滑槽223内滑动的同时,将会使得动力接收件21整体沿旋转轴线L2旋转一定的角度,同时,弹簧23再次被压缩,动力接收件21沿图7C中d2所示方向运动,最终,如图9所示,动力输出件6不再对动力接收部212形成阻挡,动力接收件21与动力输出件6脱离结合,在弹簧23的弹性复位作用下,动力接收件21再次伸出。
[动力接收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动力接收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涉及的动力接收件与上述实施例中动力接收件的结构大体相同,二者不同点在于防止动力接收件从驱动齿轮24中脱离的结构,为使得描述更加清楚,本实施例中涉及的动力接收件与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动力接收件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编号。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动力接收件21包括相互连接的导杆211和动力接收部212、与导杆211结合的动力传递部213、以及与驱动齿轮24结合的可变形部214。所述可变形部214与导杆211连接并用于固定动力接收件21,可变形部214和动力接收部212分别位于导杆211的两个相对末端,也就是说可变形部214与动力接收部212在导杆211上相对设置。可变形部214包括切口214a、分别位于切口214a两侧的可变形片214b、位于可变形片214b自由末端的扣紧部214c。
所述切口214a形成为:沿旋转轴线L2从导杆211的自由末端向动力接收部212的方向剖切,使得导杆211的自由末端形成两个相互间隔的可变形片214b,因而,当可变形片214b受到外力作用时,可相对于动力传递部213变形。
所述扣紧部214c包括相邻设置的扣紧面214c1和导引面214c2,导引面214c2为斜面,用于接收外部作用力,导引两个可变形片214b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变形,扣紧面214c1用于与驱动齿轮24扣紧,进而固定动力接收件21,优选的,扣紧面214c1为平面,沿垂直于旋转轴线L2的方向,从旋转轴线L2到扣紧面214c1最外围的距离大于所述通孔245a的直径,且从扣紧面214a到扣紧部214c的自由末端,扣紧部214c到旋转轴线L2/旋转轴线L21的距离逐渐减小。
组装动力传递装置2时,所述可变形部214穿过驱动齿轮底壁上的通孔245a,在通孔245a的挤压作用下,导引面214c2导引两个可变形片214b逐渐靠近,因而,扣紧部214c可以穿过通孔245a,扣紧部214c完全穿过通孔245a后,所述扣紧面214c1将与底壁底面245c抵接,从而实现动力接收件21与驱动齿轮24结合,且不会从驱动齿轮24脱离。
相应的,当需要将动力接收件21从驱动齿轮24取出时,只需要向两个可变形片214b的扣紧部214c分别施加作用力,使得两个可变形片214b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变形,并对扣紧部214c施加向着动力接收部212方向的力,即可解除扣紧面214c1与底壁底面245c的抵接,从而解除动力接收件21与驱动齿轮24的结合。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接收件与驱动齿轮之间不是通过球状体连接,而是紧配合,因此,处理盒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动力接收件从处理盒中脱落的问题。

Claims (11)

1.动力接收件,具有旋转轴线L21,包括相互连接的导杆和动力接收部、以及与导杆结合的动力传递部,所述动力接收部用于从外部接收驱动力,动力传递部用于将动力接收件接收到的驱动力传递出去,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与导杆连接并与动力接收部在导杆上相对设置的可变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部包括切口、分别位于切口两侧的可变形片、位于可变形片自由末端的扣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紧部包括相邻设置的扣紧面和导引面,所述导引面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从扣紧面到扣紧部的自由末端,扣紧部到旋转轴线L21的距离逐渐减小。
5.动力传递装置,具有旋转轴线L2,其特征在于,动力传递装置包括活动件、驱动齿轮以及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动力接收件,所述活动件套接在动力接收件上,且活动件以及至少动力接收件的一部分位于驱动齿轮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包括圆柱形的齿轮体、齿轮体围合形成的齿轮腔以及从齿轮腔侧壁向远离旋转轴线L2的方向延伸的容纳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本体、从本体外表面突出的凸块以及从本体内表面向外表面延伸的滑槽,所述动力传递部与滑槽结合,凸块与容纳槽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位于活动件与驱动齿轮之间的弹性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还包括与齿轮体一个末端结合的底壁,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底壁抵接,另一端与活动件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具有通孔以及相对的顶面和底面,扣紧面与底面抵接。
11.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处理盒包括处理盒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5-10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处理盒壳体的一个纵向末端。
CN201820144503.XU 2017-08-14 2018-01-26 动力接收件、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Active CN20799269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17777 2017-08-14
CN2017210177774 2017-08-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92695U true CN207992695U (zh) 2018-10-19

Family

ID=62458990

Famil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44503.XU Active CN207992695U (zh) 2017-08-14 2018-01-26 动力接收件、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CN201820144498.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992694U (zh) 2017-08-14 2018-01-26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CN201810079681.3A Active CN108153128B (zh) 2017-08-14 2018-01-26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CN201820152155.0U Active CN207992696U (zh) 2017-08-14 2018-01-26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CN201820144379.7U Active CN207992693U (zh) 2017-08-14 2018-01-26 动力接收件、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CN201820144326.5U Active CN207992692U (zh) 2017-08-14 2018-01-26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CN201810079682.8A Active CN108153129B (zh) 2017-08-14 2018-01-26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44498.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992694U (zh) 2017-08-14 2018-01-26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CN201810079681.3A Active CN108153128B (zh) 2017-08-14 2018-01-26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CN201820152155.0U Active CN207992696U (zh) 2017-08-14 2018-01-26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CN201820144379.7U Active CN207992693U (zh) 2017-08-14 2018-01-26 动力接收件、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CN201820144326.5U Active CN207992692U (zh) 2017-08-14 2018-01-26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CN201810079682.8A Active CN108153129B (zh) 2017-08-14 2018-01-26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7) CN20799269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992695U (zh) * 2017-08-14 2018-10-19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接收件、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CN208537915U (zh) * 2018-07-18 2019-02-22 中山市迪迈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接收件和动力传递装置
CN208537914U (zh) * 2018-08-06 2019-02-22 中山市迪迈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接收件、动力传递装置和处理盒
EP4202557A1 (en) * 2020-09-17 2023-06-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drum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32527U (zh) * 2009-10-27 2010-07-21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感光鼓驱动组件
CN102096352B (zh) * 2011-02-21 2012-10-17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旋转驱动力接收头和驱动组件
CN201945803U (zh) * 2011-02-22 2011-08-2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旋转驱动力接收头和驱动组件
KR101214070B1 (ko) * 2011-06-24 2012-12-20 (주) 네오포토콘 감광드럼용 지지결합구와 감광드럼조립체 및 화상형성장치의 카트리지
CN103376696B (zh) * 2013-07-25 2015-10-21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扭矩传输装置、激光打印机用处理盒
JP2015121776A (ja) * 2013-11-19 2015-07-0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及び一組の端部部材
CN203950121U (zh) * 2014-07-07 2014-11-19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驱动力传递部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JP6265080B2 (ja) * 2014-07-10 2018-01-24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端部部材、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現像ローラユニット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204044515U (zh) * 2014-08-05 2014-12-24 江西镭博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TWI573001B (zh) * 2014-08-15 2017-03-01 A drive assembly, and a photosensitive drum unit having the drive assembly
CN104614959A (zh) * 2015-02-15 2015-05-13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旋转力传递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CN104597733B (zh) * 2015-02-16 2018-05-11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旋转力传递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CN205038440U (zh) * 2015-07-17 2016-02-17 中山鑫威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
CN106610572B (zh) * 2015-11-21 2019-04-02 江西镭博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感光鼓驱动组件
CN106896686B (zh) * 2015-12-17 2019-08-23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感光元件和处理盒
CN106444321B (zh) * 2016-07-13 2019-08-13 珠海联合天润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驱动组件与显影盒
CN106681116B (zh) * 2016-08-23 2024-01-12 珠海联合天润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显影盒
CN106773568A (zh) * 2017-02-06 2017-05-31 珠海鼎龙新材料有限公司 驱动组件与显影盒
CN207992695U (zh) * 2017-08-14 2018-10-19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接收件、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92696U (zh) 2018-10-19
CN108153128A (zh) 2018-06-12
CN108153129A (zh) 2018-06-12
CN108153129B (zh) 2024-01-30
CN207992692U (zh) 2018-10-19
CN207992694U (zh) 2018-10-19
CN207992693U (zh) 2018-10-19
CN108153128B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92695U (zh) 动力接收件、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US9740163B2 (en) Rotational force driving assembly process cartridge
CN106200297A (zh) 旋转力驱动组件及处理盒
CN107402510B (zh) 显影盒
EP3301513B1 (en) Drive coupling and transmitting assembly for photosensitive drum and toner cartridges
CN105573092A (zh) 处理盒
CN104808458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065487A (zh) 一种传动装置及其处理盒
CN109074014B (zh) 显影盒
CN10480846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EP3835876A1 (en) Process cartridge
CN105659000A (zh) 转动力传递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6710795U (zh) 处理盒
KR20230069205A (ko) 카트리지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WO2017143781A1 (zh) 处理盒
WO2019242485A1 (zh) 动力接收部件以及处理盒
CN207636931U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显影盒和电子照相成像系统
CN210864327U (zh) 处理盒
CN106154788B (zh) 一种显影盒
CN219676454U (zh) 处理盒
JP7059617B2 (ja) ドラムカートリッジ
CN219676455U (zh) 处理盒
CN204374620U (zh) 处理盒
CN219676456U (zh) 处理盒
CN107577131A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显影盒和电子照相成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