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10795U - 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10795U
CN206710795U CN201720517830.0U CN201720517830U CN206710795U CN 206710795 U CN206710795 U CN 206710795U CN 201720517830 U CN201720517830 U CN 201720517830U CN 206710795 U CN206710795 U CN 206710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pawl
locating rack
side cover
handle box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1783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a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Dimensional Wing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Dimensional Wing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Dimensional Wing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1783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10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10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10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用的处理盒,包括盒体和感光鼓,以及固定在感光鼓一端的齿轮组件及固定在盒体外侧的侧盖组件,侧盖组件包括侧盖、传动爪、爪架,还包括一具有受力部的定位架。当受力部受到外力使定位架在垂直于感光鼓的轴线方向上相对侧盖移动时,定位架驱动传动爪从初始位置绕爪架的翻转轴翻转向啮合位置,当外力消失时,定位架相对侧盖反向移动,并驱动传动爪从啮合位置绕爪架的翻转轴翻转向初始位置。具有传动爪不受驱动头推动而实现顺畅翻转的优点。

Description

处理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重要部件,具体地说,涉及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参见图1,诸如激光打印机、多功能激光一体机等电子照相成像装置1多使用处理盒2作为图像处理装置,处理盒中的显影辊将粉仓中的碳粉等显影剂提供给感光鼓,从而对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在纸张等介质上形成可见图像。处理盒2一般是通过电子照相成像装置1的一个仓口经滑槽装入或取出的。
处理盒2中至少有感光鼓、显影辊等转动件,这些转动件以轴线平行的方式可旋转地支撑在处理盒的一对端壁上,并通过齿轮系传递旋转动力,处理盒的旋转动力来自电子照相成像装置1,处理盒较早的旋转力接收件一端是球铰,铰接在感光鼓一端,另一端是啮合部。
参见图2,当处理盒2沿Y轴正向朝电子成像装置1的盒仓插入就位时,将座落在相对仓底凸起的一个凸块11上,传动爪的被动齿将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1仓内的驱动头12啮合,从而接收旋转动力。
公告号为CN20600284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处理盒,其包含有壳体、感光鼓、齿轮组件以及侧盖组件,侧盖组件具有传动爪,该传动爪能绕第二假想轴线旋转,齿轮组件设于感光鼓且能绕感光鼓轴线旋转,当传动爪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假想轴线不平行第一假想轴线,且传动爪与齿轮组件未接触,当处理盒装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而传动爪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假想轴线与第一假想轴线同轴,且传动爪与齿轮组件卡接在一起并受电子照相成像装置驱动旋转而将旋转动能传至感光鼓,由于传动爪能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处理盒朝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装入和取出简单又顺畅。
CN206002844U公开的处理盒有如下缺陷,首先,装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时,处于第一位置的传动爪的轴线是与驱动头的轴线垂直的,其传动爪的翻转完全依赖于驱动头的顶推力,易出现传动爪翻转的死点;其次,当处理盒向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插入安装时,如果出现卡顿这种不顺畅情形,使用者多习惯将处理盒略拉出一点再插入并反复,以期望冲破卡顿,但当恰好拉出至其说明书图26示的状态时,驱动头解除了其弹性单元的约束,但未完全解除对其扭力弹簧的约束,传动爪将被弹性单元的恢复力沿感光鼓轴向顶出,此时处理盒再被沿其图26中箭头反向插入,将损坏传动爪或侧盖组件;第三,传动爪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仓内的驱动头啮合的一对受力齿非常细小,处理盒未装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时,位于第一位置的传动爪是以轴线平行于处理盒侧壁的方式半裸露于处理盒外的,即并不是完全位于处理盒内部的,见其说明书图4,这在处理盒未装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前因跌落、碰撞而受到不适当的冲击时,极易损坏其传动爪的受力齿;最后,其齿轮组件中的卡接件的嵌槽的顶端是一个平面,这是传动爪与嵌槽啮合过程中产生不顺畅的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向电子照相成像装置能顺畅插入或取出的处理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传动爪的受力齿被损坏的处理盒。
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盒包括盒体和感光鼓,以及固定在感光鼓一端的齿轮组件及固定在盒体外侧的侧盖组件,侧盖组件包括侧盖、传动爪、爪架,还包括一具有受力部的定位架。当受力部受到来自处理盒外部的外力使定位架在垂直于感光鼓的轴线方向上相对侧盖移动时,定位架驱动传动爪从初始位置绕爪架的翻转轴转向啮合位置,当外力消失时,定位架相对侧盖沿前述移动方向的反向移动,并驱动传动爪从啮合位置绕爪架的翻转轴翻转向初始位置。
由以上方案可见,由于设置了具有受力部的定位架,当受力部受到外力时,传动爪的翻转是靠定位架驱动而启动的,完全避免了现有技术的传动爪完全依靠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驱动头顶推翻转而出现的卡顿现象,使处理盒相对电子照相成像装置能顺畅地插入或取出。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进一步的方案是传动爪位于初始位置时,传动爪的受力齿完全位于处理盒内;传动爪位于啮合位置时,传动爪的轴线与感光鼓的轴线重合。由此可见,处理盒未装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传动爪处于初始位置时,传动爪的受力齿是朝向感光鼓内部的,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被损坏。
另一进一步的方案是齿轮组件包括卡接件,卡接件用于与传动爪啮合的啮合部为一对关于卡接件轴线中心对称的周向渐升齿。
还一进一步的方案是侧盖与定位架通过滑槽、滑块机构配合,在与感光鼓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可相对滑动,定位架设有两条与滑槽平行的贯穿槽,爪架的翻转轴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贯穿槽的外壁之间的距离,定位架朝向传动爪的一面形成有内凹的翻转区。第一弹性件,其连接在爪架远离定位架的一侧的圈钩和定位架之间。第二弹性件,其置于侧盖和定位架之间,恢复力迫使定位架靠近传动爪。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传动爪位于初始位置时,传动爪的受力齿完全位于处理盒内;传动爪位于啮合位置时,传动爪的轴线与感光鼓的轴线重合。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齿轮组件包括卡接件,卡接件用于与传动爪啮合的啮合部为一对关于卡接件轴线中心对称的周向渐升齿。
附图说明
图1是处理盒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齿轮组件与侧盖组件相对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5是齿轮组件与侧盖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6是齿轮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分解图;
图7是齿轮组件的剖视图;
图8是侧盖的立体图;
图9是定位架的立体图;
图10是传动爪的立体图;
图11是爪架的立体图;
图12是圈钩的立体图;
图13是传动爪、爪架、圈钩及弹性圈组合后的结构图;
图14是装配侧盖、定位架、弹簧的示意图;
图15是在图14的基础上加装图13示的组件示意图;
图16是侧盖组件的剖视结构图;
图17是侧盖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18是弹性圈就位后侧盖组件的立体图;
图19是侧盖组件的另一剖视结构图;
图20是当处理盒插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即按图2中Y轴正向进入盒仓时,齿轮组件和侧盖组件相对驱动头位置关系的B向视图;
图21是图20在平面内旋转180度后的视图;
图22是图21的C-C剖视图;
图23-图27是处理盒插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时传动爪的翻转过程示意图;
图28是传动爪处于啮合位置时的状态图;
图29-图33处理盒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取出时传动爪翻转过程示意图。
以下结合各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处理盒特别是CN206002844U公开方案进行的改进,以下各实施例仅对与本实用新型密切相关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加以说明,处理盒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的其他构造及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依据现有处理盒及CN20600284U公开的技术内容加以理解及进行实施,因此对这些构造及部件不再另行说明。
为清楚地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起见,受图幅所限,以上各图之间的比例并不一致,不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部分的结构在图20-图33中均以点划线示意。
同时,为达到既能反映各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又能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鉴于各图的视角都不尽相同,采取在有关视图中都用统一的空间直角坐标系XYZ的方式来解决,且XYZ满足右手法则。
实施例
参见图3,在处理盒2感光鼓一端盒体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侧盖组件3。
参见图4,齿轮组件4由齿轮,弹簧及卡接件构成,齿轮的一个轴向端是用于与感光鼓的鼓筒连接的固定端411。侧盖组件3包括侧盖31,定位架32,传动爪33,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弹性件的弹簧34及安装弹簧34用的工艺封头35。
参见图5,齿轮组件4由齿轮41,弹簧42及卡接件43组装而成。侧盖组件3由侧盖31,定位架32,传动爪33,弹簧34,封头35,爪架36,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圈37,圈钩38,槽封39组装而成。在处理盒上,感光鼓的轴线与齿轮组件4的轴线及传动爪33处于初始位置或啮合位置时的轴线共线。
参见图6,齿轮41形成有一个敞口的内腔412,腔底设置有贯通底壁的导向口413、414,其中一对导向口413兼作轴向限位,弹簧42位于内腔412中,卡接件43为一敞口朝下的筒体,其上底面外侧设置有一对关于该筒体轴线中心对称的周向渐升齿431,筒体周壁沿轴向设置有四道贯通槽,形成四条沿轴向设置并能在导向口413、414中沿轴向滑动的滑杆432、433,其中一对滑杆432位于敞口的沿口处还设置有一对与导向口413的轴向限位配合的径向外凸。
参见图7,齿轮组件4组装完成后,弹簧42在安置在齿轮41与卡接件43之间,使得卡接件43一方面可以通过一对周向渐升齿431接受处于啮合位置时传动爪33传递的旋转力,另一方面可以在轴向合力方向变化时,相对齿轮42在轴向上滑动。
参见图8,侧盖31有一个供传动爪33沿轴向移动及沿垂直于轴向的方向翻转的轴向贯通腔311,贯通腔311的内壁对称地设置有平行于轴向的一对滑槽312,侧盖31上还设置有供定位架32在垂直于感光鼓轴线方向上相对侧盖31滑动的一对滑槽313,数个与处理盒2的侧壁扣接的卡扣314。在一对滑槽313的中间,还平行地设置了一个作为弹性件的弹簧的安装孔315。
参见图9,定位架32设有一个内凹的翻转区321,还有一个受力部322,两根与前述一对滑槽配合作为滑块的滑杆323,与滑杆323轴向平行设置的一对贯穿槽324,用于安装弹性圈的固定槽325设置在翻转区321外壁上,贯穿槽324是指在Z向上贯通。
参见图10,传动爪33的一个轴向端设有接收驱动头12旋转力的一对受力齿331,另一端则设有向一对周向渐升齿431传递旋转力的一对输出臂332,中部有用于与爪架36配合的一个缩径段333。
参见图11,爪架36有一个与缩径段333配合的轴套361,自轴套361外壁沿径向向外延伸的一对翻转轴362,及圈钩38的安装座363,从安装工艺的角度考虑,安装座363有一个切口,以便张开将缩径段333挤入。
参见图12,圈钩38有一个安装部381及一个钩部382。
参见图13,将缩径段333挤入轴套361后,即完成了传动爪33与爪架36的装配,在用双面胶或胶水将安装部381粘接在安装座363上,最后把橡胶制成的弹性圈37套入钩部382,即成图13示的部件状态。
参见图14,将定位架32的滑杆323穿入侧盖31的滑槽313,并将弹簧34自安装孔315图14中左侧的开口塞入,并用封头35将该开口封堵,使弹簧34能被挤压在侧盖31和定位架32之间。
参见图15,将定位架32相对侧盖31沿Y轴负向压缩弹簧而移动,使定位架32不妨碍图13示的部件装配,将该部件以图15示的姿态沿X轴负向插入贯通腔311,此时一对翻转轴362的端部需对应进入一对滑槽312,并将槽封39挤压在滑槽312的开口处,当插入至翻转轴362与贯穿槽324在X向的座标值相同时,放开对定位架32的约束,定位架32将在弹簧34恢复力的作用下复位,并将翻转轴362置于贯穿槽324内,即在一定条件下,翻转轴362可以相对滑槽312在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还可以相对贯穿槽324在Y轴方向上往复移动。
处理盒未插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时,即受力部322未受力时,翻转轴362是穿过贯穿槽324并伸入滑槽312的,受贯穿槽324和滑槽312的共同约束,翻转轴362不能相对侧盖在任何方向上平动。当受力部322因受力而使定位架32相对侧盖31沿Y轴负向滑动至图16示的状态时,翻转轴362已经脱出贯穿槽324,因此可以沿X轴向在滑槽312中滑动。
图17示出了图15示的装配完成后的状态,此时可将弹性圈37略微拉伸以套入固定槽325,如此,弹性圈37便如图18所示这样连接在爪架远离定位架32一侧的圈钩和定位架32之间了。
参见图19,图19示出了当齿轮组件4与侧盖组件3都安装到处理盒上后,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此时,传动爪33处于初始位置,其轴线在X轴向上且受力齿331朝向X轴负向,因此完全处于处理盒的内部。另外,图19中可见爪架的翻转轴332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贯穿槽的外壁之间的距离,即大于两滑杆323外侧之间的间距离,从而翻转轴332端部可以穿过贯穿槽伸入滑槽312中。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当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向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盒仓内插入时,即按图1或图2的Y轴正向行进时,参见图20将由处理盒的受力部322首先接触到盒仓内的凸块11,为方便对第一实施例的说明,将图20在平面内旋转180度后进行说明。
参见图21,此时由于处理盒尚未就位,将继续沿Y轴正向行进,由于受力部322受到了阻力,定位架32相对凸块11即盒仓被定位,而相对侧盖31而言,相当于定位架32在凸块11施加的外力克服了弹簧34恢复力的情形下沿Y轴负向移动。
参见图22,此时驱动头12与传动爪33在Y轴向上存在距离。
参见图23,翻转轴362在滑槽312的约束下随侧盖31向Y轴正向行进,一方面,相对贯穿槽324朝其开口方向滑动,另一方面,在弹性圈37的拉动下绕翻转轴362开始在翻转区内开始翻转。此时驱动头12与传动爪33在Y轴向上也存在距离。
参见图24-图25,随着处理盒向盒仓内的不断插入,传动爪33转角也逐渐加大,当翻转轴362脱出贯穿槽324时,将沿滑槽312向X轴负向下行。此时驱动头12与传动爪33在Y轴向上仍存在距离。
参见图26,传动爪33直到从初始位置转动约100度角后,驱动头12才开始与传动爪33接触,并由驱动头12推动传动爪33继续转动且沿滑槽312下行。
参见图27,处理盒相对盒仓就位时,即传动爪33处于啮合位置时,驱动头12的轴线,传动爪33的轴线与感光鼓的轴线即齿轮31的轴线重合。
参见图28,在快到达啮合位置时,输出臂332直接进入周向渐升齿431的齿底区的可能远大于座落在周向渐升齿431的齿顶区,因此,较现有技术使卡接件43在轴向被最大压缩的可能性相对小得多,减少了卡顿的出现的几率。
参见图29-图32,处理盒从盒仓内取出的过程中,在受力部322与凸块11保持接触期间,侧盖31将向Y轴负向移动,在弹簧34恢复力的作用下,定位架32相对盒仓定位,即是静止的,而传动爪33在弹性圈37恢复力的作用下,一方面相对侧盖31沿滑槽312沿X轴正向上行,同时还绕翻转轴362按图29示逆时针旋转,当上行至翻转轴362与贯穿槽324在X轴向坐标相同时,贯穿槽324的开口恰与滑槽312具有相同的Y轴向坐标,翻转轴362自开口进入贯穿槽362如图32。
参见图33,当受力部322与凸块11脱离接触后,在弹性圈37和弹簧34恢复力的作用下复原到初始位置。
其他的实施方式
侧盖与定位架之间还可以采用燕尾导轨配合,以实现在与感光鼓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相对滑动;第一弹性件可以采用连接在定位架与爪架之间单根橡胶条来替代弹性圈。

Claims (6)

1.处理盒,包括盒体,感光鼓;
固定在所述感光鼓一端的齿轮组件及固定在所述盒体外侧的侧盖组件;
所述侧盖组件包括侧盖、传动爪、爪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盖组件还包括一具有受力部的定位架;
当所述受力部受到来自所述处理盒外部的外力使所述定位架在垂直于所述感光鼓的轴线方向上相对所述侧盖移动时,所述定位架驱动所述传动爪从初始位置绕所述爪架的翻转轴转向啮合位置;
当所述外力消失时,所述定位架相对所述侧盖沿前述移动方向的反向移动,并驱动所述传动爪从啮合位置绕所述爪架的翻转轴翻转向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爪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传动爪的受力齿完全位于所述处理盒内;
所述传动爪位于所述啮合位置时,所述传动爪的轴线与所述感光鼓的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用于与所述传动爪啮合的啮合部为一对关于所述卡接件轴线中心对称的周向渐升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盖与所述定位架通过滑槽、滑块机构配合,在与所述感光鼓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可相对滑动;
所述定位架设有两条与所述滑槽平行的贯穿槽,所述爪架的翻转轴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贯穿槽的外壁之间的距离;
所述定位架朝向所述传动爪的一面形成有内凹的翻转区;
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所述爪架远离所述定位架一侧的圈钩和所述定位架之间;
第二弹性件,置于所述侧盖和所述定位架之间,其恢复力迫使所述定位架靠近所述传动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爪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传动爪的受力齿完全位于所述处理盒内;
所述传动爪位于啮合位置时,所述传动爪的轴线与所述感光鼓的轴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用于与所述传动爪啮合的啮合部为一对关于所述卡接件轴线中心对称的周向渐升齿。
CN201720517830.0U 2017-05-10 2017-05-10 处理盒 Active CN206710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7830.0U CN206710795U (zh) 2017-05-10 2017-05-10 处理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7830.0U CN206710795U (zh) 2017-05-10 2017-05-10 处理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10795U true CN206710795U (zh) 2017-12-05

Family

ID=60467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17830.0U Active CN206710795U (zh) 2017-05-10 2017-05-10 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1079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1347A (zh) * 2019-11-07 2020-04-24 王朝仓 一种图像处理设备
CN114488745A (zh) * 2020-11-12 2022-05-13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盒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1347A (zh) * 2019-11-07 2020-04-24 王朝仓 一种图像处理设备
CN114488745A (zh) * 2020-11-12 2022-05-13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盒
CN114488745B (zh) * 2020-11-12 2023-10-31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269547A1 (en) Rotational force driving assembly and a process cartridge
CN206710795U (zh) 处理盒
US20130136492A1 (en) Process cartridge for an imaging device
US9063465B2 (en) Toner cartridge
CN107132746A (zh) 一种处理盒
WO2017202205A1 (zh) 驱动力接收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处理盒
CN207992693U (zh) 动力接收件、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CN103885306B (zh) 驱动组件、辊和处理盒
CN105204309A (zh) 一种处理盒
CN107479345A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CN209118075U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辊和处理盒
CN107132745A (zh) 一种处理盒
CN108762015A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辊和处理盒
CN107065487A (zh) 一种传动装置及其处理盒
CN108227448A (zh) 处理盒及其装机方法和拆卸方法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207882668U (zh) 处理盒
CN207908865U (zh) 动力接收部件以及粉筒
CN107219736A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和处理盒
CN206930899U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和处理盒
CN106919032A (zh) 处理盒
CN209086672U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辊和处理盒
CN206696595U (zh) 一种硒鼓及其传动连接组件及应用该硒鼓的图像成形装置
CN207799353U (zh)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208477292U (zh) 一种显影盒的检测机构
CN208721981U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辊和处理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01

Address after: 519060 area C, 3 / F, central, building 01, 3883 Zhuhai Avenue,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na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60 building B of "Nisong electric appliance" plant, No. 7, Pingxi Third Road, Nan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HANSPEX IMAG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