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6455U - 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6455U
CN219676455U CN202320622757.9U CN202320622757U CN219676455U CN 219676455 U CN219676455 U CN 219676455U CN 202320622757 U CN202320622757 U CN 202320622757U CN 219676455 U CN219676455 U CN 219676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 cartridge
gear
offset gear
power output
off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227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法妙
骆韶聪
许衍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ongnuo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ongnuo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ongnuo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ongnuo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227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6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6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64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能够可拆卸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内,所述处理盒包括:壳体;感光鼓,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能够自旋转轴线旋转;动力接收部,设置在所述感光鼓的端部,且用于从所述处理盒的外部接收来自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动力输出部的驱动力以驱动所述感光鼓旋转;偏移齿轮,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在安装至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时,所述偏移齿轮能够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与所述动力输出部上的齿轮部分啮合;通过可位移的偏移齿轮使处理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的过程中,避免其与动力输出部的直接碰撞,同时也能够摆正动力输出部,以使动力输出部能够与处理盒的动力接收部连接,保证处理盒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处理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耗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盒。
背景技术
在图像形成装置内,其通过作为图像承载件的鼓型电子照相式感光部件(即感光鼓)根据静电潜像原理,使感光鼓表面均匀地带电且将用调色剂作为的显影剂选择性地进行吸附,接下来,将感光鼓表面所覆盖的调色剂图像直接转印到记录介质或通过转印器间接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最终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可视化的图像,并且对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加热和加压以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从而进行图像记录。
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和维护,如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已基本将感光鼓、充电器件、显影器件、清洁器件等集成在另一可从该图像形成装置可拆卸安装的框架内,具有该框架的处理盒基本已在市面上流通并有效且充分地验证了其可行性。
但是,在图像形成过程中,需要处理盒与图像形成装置间处于紧密配合并产生联动关系,才能够正常地将图像覆盖至记录材料上。而因为大部分处理盒与图像形成装置为可拆卸连接关系,其在拆卸后重新装入图像形成装置时容易出现配合不紧密的情况发生,使处理盒与图像形成装置间无法产生联动关系,进而导致记录介质无法正常记录图像,影响用户的使用。
如图1所示,为了使图像形成装置与处理盒间形成紧密配合,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以及一种安装在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的处理盒50,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包括可输出动力的动力输出件,动力输出件可在轴向方向上远离处理盒50的缩进位置和靠近处理盒50的伸出位置之间移动,动力输出件处于缩进位置时无法与处理盒50啮合,动力输出件处于伸出位置时可与处理盒50啮合。现有的处理盒50包括可与动力输出件啮合的耦合部件41和显影辊齿轮31,耦合部件41安装在感光鼓49轴向一端并可驱动感光鼓49旋转,显影辊齿轮31安装在显影辊(未示出)轴向一端并可驱动显影辊旋转,其中,沿着轴向方向投影,显影辊齿轮31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在齿轮盖28的覆盖范围外以允许显影辊齿轮31与动力输出件啮合,并在二者的啮合状态下,显影辊齿轮31能将动力输出件从缩进位置拉出至伸出位置。
虽然上述处理盒50的耦合部件41和显影辊齿轮31能够分别与动力输出件啮合,但是在啮合的过程中,由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动力输出件需要同时对耦合部件41和显影辊齿轮31连接才能够使该处理盒50正常运转,也即仅在连接耦合部件41或连接显影辊齿轮31的情况下都无法使该处理盒50正常运转,而上述处理盒50中与动力输出件连接的的耦合部件41和显影辊齿轮31均为固定安装的方式,无法进行微调。当部分图像形成装置的动力输出件无法进行伸缩或动力输出件因为处理盒出现碰撞而导致动力输出件伸缩过度的情况下,该动力输出件就无法与耦合部件41或显影辊齿轮31连接,这时,处理盒50将无法被动力输出件驱动而不能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盒,以解决相关技术的处理盒中作为驱动力接收单元的动力接收部和显影辊齿轮均与动力输出部啮合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处理盒的正常工作以及与动力输出件无法进行伸缩或动力输出件因为处理盒出现碰撞而导致动力输出件伸缩过度的情况下无法保证处理盒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能够可拆卸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内,所述处理盒包括:
壳体;
感光鼓,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能够自旋转轴线旋转;
动力接收部,设置在所述感光鼓的端部,且用于从所述处理盒的外部接收来自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动力输出部的驱动力以驱动所述感光鼓旋转;
偏移齿轮,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在安装至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时,所述偏移齿轮能够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与所述动力输出部上的齿轮部分啮合;
其中,所述偏移齿轮在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更靠近所述感光鼓的旋转轴线。
进一步地说,所述偏移齿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沿着垂直于所述感光鼓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测量的从所述感光鼓的旋转轴线到所述偏移齿轮的齿末端的距离小于所述感光鼓的半径的90%。
进一步地说,所述连接件上安装有所述偏移齿轮,通过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偏移齿轮从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所述连接件包括:
旋转构件,其可拆卸安装至所述壳体的导向安装部上,且能够绕所述导向安装部旋转;
弹性构件,其被构造成保持所述偏移齿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偏移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构件可向所述旋转构件施加一个与所述偏移齿轮的移动方向相反的力。
进一步地说,所述旋转构件还延伸设有第一安装柱,所述偏移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柱上。
进一步地说,所述壳体还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以限制所述第一安装柱仅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内部移动。
进一步地说,所述旋转构件还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弹性构件抵接,且限制所述旋转构件在所述第二位置返回至所述第一位置的转动范围。
进一步地说,所述偏移齿轮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为曲线偏移。
进一步地说,所述连接件上安装有所述偏移齿轮,通过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偏移齿轮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所述连接件包括:
平移构件,其可拆卸安装至所述壳体的外侧板上,且所述能够沿所述外侧板的滑道移动;
弹性构件,其被构造成保持所述平移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偏移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构件可向所述平移构件施加一个与所述偏移齿轮的移动方向相反的力。
进一步地说,所述平移构件设有安装柱,所述偏移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柱上。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安装柱远离所述平移构件的端部还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穿过所述壳体的内侧板的腰型槽并抵接至所述内侧板以限制所述第二安装柱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的移动位置。
进一步地说,所述平移构件还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穿过所述滑道并抵接至所述外侧板以限制所述平移构件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的移动位置。
进一步地说,所述滑道被构造成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中,所述第一段于第三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段,且在所述平移构件从第二位置返回至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长度差限制平移构件的移动范围。
进一步地说,所述偏移齿轮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为直线偏移。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可位移的偏移齿轮使处理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的过程中,避免其与动力输出部的直接碰撞,同时也能够摆正动力输出部,以使动力输出部能够与处理盒的动力接收部连接,保证处理盒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处理盒;
图2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盒与图像形成装置的动力输出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盒的部分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盒与图像形成装置的动力输出部连接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盒的偏移齿轮与图像形成装置的动力输出部连接过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盒的偏移齿轮位移幅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盒的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盒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盒与图像形成装置的动力输出部连接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盒的偏移齿轮与图像形成装置的动力输出部连接过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盒的偏移齿轮位移幅度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盒的另一爆炸图;
图13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盒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盒的上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偏移齿轮与动力输出部连接过程的一些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偏移齿轮与动力输出部连接过程的另一些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
10A、上框架;10A1、定位孔;10A2、孔;10A3、导向安装部;
10A4、外侧板;10A41、开槽;10A42、第一限位柱;10A43、第一段;10A44、第二段;10A45、第一开口;10A46、第二开口;
10A5、内侧板;10A51、腰型槽;
10A6、第一限位部;
10B、下框架;
10B1、插孔;
20、动力输出部;
20A、齿轮部分;
30A、第一连接件;30A1、旋转构件;30A2、延伸部分;30A3、第一安装柱;30A4、安装孔;30A5、第二限位部;30A6、限位凸起;
30B、第二连接件;30B1、第一板;30B2、第二板;30B3、第二卡扣;30B4、第二限位柱;30B5、第二安装柱;30B6、第一卡扣;
40、偏移齿轮;
40A、齿末端;
50、感光鼓;
50A、动力接收部;50A1、突出部分;
60、固定件;
70、定位销;
80A、扭簧;
80B、弹簧;
A1、旋转轴线;
Q1、齿末端到旋转轴线距离;
Q2、感光鼓半径;
F1、第一力;
F2、第二力;
F3、第三力;
S1、曲线偏移;
S2、直线偏移;
W1、台阶;
L1、第一板宽度;
L2、第二板宽度;
L3、第一开口宽度;
L4、第二开口宽度;
AW1、第一距离;
AW2、第二距离;
AQ1、第一距离;
AW2、第二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共同理解的相同含义。还应当理解,诸如在通常字典里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本发明实施例明确地这样定义。
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施例的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同样,“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前面或后面的步骤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的进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种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能够可拆卸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内,所述处理盒包括:壳体;感光鼓,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能够自旋转轴线旋转;动力接收部,设置在所述感光鼓的端部,且用于从所述处理盒的外部接收来自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动力输出部的驱动力以驱动所述感光鼓旋转;偏移齿轮,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在安装至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时,所述偏移齿轮能够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与所述动力输出部上的齿轮部分啮合。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处理盒,通过可位移的偏移齿轮使处理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的过程中,避免其与动力输出部的直接碰撞,同时也能够摆正动力输出部,以使动力输出部能够与处理盒的动力接收部连接,保证处理盒的正常工作。另外,动力输出部仅需要与处理盒的动力接收部连接即可使处理盒的运作,偏移齿轮并不作为驱动力的接收部分,处理盒的运作条件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示例进行详细说明。
将感光鼓50的旋转轴线A1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X;
将处理盒的安装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Y;
将感光鼓50的安装方向定义为第三方向Z。
在第一方向X,处理盒的其中一端部为接收图像形成装置(未图示)的动力输出部20的驱动力的驱动端,另一端部为非驱动端。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处理盒包括壳体10,壳体10由上框架10A和下框架10B构成,上框架10A为安装有感光鼓50的部件,下框架10B为安装有显影辊(未图示)的部件。上框架10A和下框架10B可相对移动,具体为,下框架10B设有插孔10B1,上框架10A设有定位孔10A1。在该处理盒安装过程中,上框架10A沿第二方向Y从上至下移动,直至上框架10A上的定位孔10A1与下框架10B的插孔10B1位于同一直线上(也即定位孔10A1的中心线与插孔10B1的中心线于第一方向X重叠)时,将定位销70依次穿过定位孔10A1和插孔10B1,进而对上框架10A和下框架10B进行锁定,上框架10A和下框架10B就能够相对于定位销70为转轴中心转动,以使上框架10A的感光鼓50和下框架10B的显影辊紧贴或分离。
如图2所示,将针对图像形成装置的动力输出部20与处理盒的驱动端连接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这里的动力输出部20为与图像形成装置传动连接,通过图像形成装置通电且正常运作的情况下使其转动的传动组件。其中,动力输出部20大致呈圆柱形结构,其可包括联接凹部(未图示)和齿轮部分20A,联接凹部位于圆柱形结构的动力输出部20的靠近处理盒的端部,而齿轮部分20A则覆盖部分的圆柱形结构的动力输出部20。在处理盒正常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时,处理盒会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始发位置通过滑道(未图示)移动至预定位置,该预定位置实际为联接凹部与处理盒的动力接收部50A联接同时齿轮部分20A与处理盒的偏移齿轮40啮合的位置。
在一些图像形成装置中,其动力输出部20能够有一定幅度地摆动、移动(以使处理盒在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前,图像形成装置内部通过可摆动动力输出部20形成一定的安装空间余量,该安装空间余量能够在处理盒安装前或安装后通过动力输出部20进行变化),在处理盒安装前或安装过程中,该动力输出部20为缩进状态,具体的,为动力输出部20向图像形成装置内壁缩进的状态;在处理盒安装后,该动力输出部20为伸出状态,具体的,为动力输出部20从图像形成装置内壁伸出的状态。
在一些图像形成装置中,处理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前,动力输出部20为缩进状态时,动力输出部20为因为摆动呈倾斜设置;而在处理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后,动力输出部20为伸出状态时,动力输出部20为因为摆动呈平行设置(大致与第一方向X平行),以使动力输出部20的联接凹部与处理盒的动力接收部50A联接,进而致使感光鼓50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联接凹部与齿轮部分20A同时布置在与感光鼓50的旋转轴线A1相同的第一方向X,同时两者间的中心线平行且彼此重叠。也即齿轮部分20A与联接凹部同轴布置。
其中,动力输出部20的联接凹部具有向圆柱形结构的动力输出部20向内凹陷一定距离的大致为三角形的横截面;与之相反的,动力接收部50A则具有突起形状的大致为三角形的横截面的突出部分50A1。同时动力输出部20的联接凹部与动力接收部50A的突出部分50A1的设置方式均为大致上随第一方向X的一端到另一端扭曲(倾斜)设置。
另外,在动力输出部20的齿轮部分20A为斜齿的前提下,偏移齿轮40的齿也为斜齿;相反的,当动力输出部20的齿轮部分20A为直齿的前提下,偏移齿轮40的齿也为直齿。在本实施例中,以动力输出部20的齿轮部分20A和偏移齿轮40的齿均为斜齿作为说明。
为保证动力输出部20的联接凹部与处理盒的动力接收部50A的突出部分50A1正常联接,以保证处理盒能够顺利地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动力输出部20接收驱动力,本实施例设置有可移动的偏移齿轮40。
需要说明的是,该偏向齿轮能够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该第一位置为处理盒未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前的初始位置,第二位置为处理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后的啮合位置。
如图2所示,包括处理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前的状态以及处理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后的状态。该偏移齿轮40的安装的位置为接收图像形成装置的动力输出部20的驱动力的处理盒的驱动端,具体为偏移齿轮40安装至上框架10A上靠近图像形成装置的动力输出部20的侧端,另外的,偏移齿轮40与上框架10A的连接处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能够使偏移齿轮4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或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其移动路径为曲线偏移或直线偏移。
如图3所示,在所述偏移齿轮40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沿着垂直于所述感光鼓50的旋转轴线A1的方向测量的从所述感光鼓50的旋转轴线A1到所述偏移齿轮40的齿末端40A的距离小于所述感光鼓50的半径的90%。具体的,在处理盒未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前的初始位置时,该偏移齿轮40的齿末端40A的到感光鼓50的旋转轴线A1的距离为Q1,而感光鼓50的半径为Q2。其中,Q1的长度小于Q2的长度的90%,也即如Q2的长度为12mm时,则得出Q1的长度小于10.8mm(12mm*90%)。以保证偏移齿轮40能够提前与动力输出部20的齿轮部分20A开始尝试啮合,使其啮合更为顺畅。
在第一方向X上,偏移齿轮40的齿末端40A布置为相对于动力接收部50A的突出部分50A1更靠近图像形成装置的内壁(也即更靠近驱动端)的位置。
也就是说,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动力输出部20的联接凹部与动力接收部50A的突出部分50A1联接前,动力输出部20的齿轮部分20A会先与偏移齿轮40啮合,通过齿末端40A为斜齿的偏移齿轮40与斜齿的动力输出部20的齿轮部分20A啮合,调节动力输出部20的倾斜角度,并能将处于倾斜位置的动力输出部20调节至扶正位置,进而使动力输出部20的联接凹部与动力接收部50A的突出部分50A1能够正常联接,以保证处理盒的正常运作。
如图2、4-6所示,提供了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偏移齿轮40的移动路径为曲线偏移(旋转),其通过第一连接件30A与上框架10A连接。
具体的,该第一连接件30A包括旋转构件30A1,其可拆卸安装至上框架10A的导向安装部10A3上,且能够绕所述导向安装部10A3旋转;弹性构件,其被构造成保持所述旋转构件30A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旋转构件30A1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构件可向所述旋转构件30A1施加一个与所述旋转构件30A1的移动方向相反的力;固定件60,其可拆卸安装至所述导向安装部10A3内,以限制所述旋转构件30A1的第一方向X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该弹性构件为扭簧80A,导向安装部10A3大致为圆柱形结构,其中部为中空且内壁具有内螺纹(未图示),固定件60外表面具有外螺纹(未图示),其能够插入至导向安装部10A3内并与内螺纹配合以使固定件60固定在导向安装部10A3上。另外的,旋转构件30A1的中部具有圆孔状通孔,其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导向安装部10A3的直径,且其还具有第二限位部30A5以及第一安装柱30A3。另外,所述第二限位部30A5与扭簧80A抵接,且限制所述旋转构件30A1在所述第二位置返回至所述第一位置的转动范围,另外,旋转构件30A1上还设有延伸部分30A2,该延伸部分30A2为旋转构件30A1的一部分,且于第二方向Y延伸,大致为弧形状结构,并逐渐朝向感光鼓50的旋转轴线A1。同时,第一安装柱30A3于延伸部分30A2上靠近感光鼓50的一侧的第一方向X延伸,逐渐靠近感光鼓50的动力接收部50A,且其上套接有偏移齿轮40。
由此,在将该第一连接件30A安装至上框架10A时,首先将扭簧80A套在导向安装部10A3上,将其一端部止抵于上框架10A,而后将旋转构件30A1的第一安装柱30A3上套接偏移齿轮40,再将旋转构件30A1沿第一方向X往导向安装部10A3移动,直至扭簧80A的另一端与旋转构件30A1的第二限位部30A5止抵,最后将固定件60旋入导向安装部10A3即可。
这时,第一连接件30A上的偏移齿轮40位于第一位置,该第一位置为处理盒未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前的初始位置(也即动力输出部20的联接凹部与处理盒的动力接收部50A的突出部分50A1未联接状态)。也即,该处理盒成功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前均可称为偏移齿轮40位于第一位置。实际地,如图3所示,用户在手握该处理盒于图像形成装置外部以第二方向Y朝向图像形成装置内部部移动,其具有第一力F1(第一阶段),该第一阶段的处理盒逐渐靠近图像形成装置的动力输出部20,此时,偏移齿轮40位于第一位置;在处理盒无法再沿图像形成装置的滑道移动往第二方向Y移动时,用户以处理盒的支点与滑道的配合并逆时针转动,其具有第二力F2(第二阶段),该第二阶段的处理盒逐渐旋转靠近图像形成装置的动力输出部20,且处理盒的动力接收部50A的突出部分50A1与动力输出部20的联接凹部于第一方向X的轴线逐渐靠近,此时,偏移齿轮40位于第一位置;在处理盒无法再逆时针转动时,用户将该处理盒水平移动,其具有第三力F3(第三阶段);最后,偏移齿轮40与动力输出部20的齿轮部分20A成功啮合,以摆正动力输出部20,使动力输出部20的动力输出部20的联接凹部的轴线与动力接收部50A的突出部分50A1的轴线在第一方向X重合,此时第一连接件30A上的偏移齿轮40位于第二位置,该第二位置为处理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后的啮合位置(也即动力输出部20的联接凹部与处理盒的动力接收部50A的突出部分50A1未联接状态)。另外,能够使动力输出部20联接凹部与处理盒的动力接收部50A的突出部分50A1联接,以使感光鼓50转动,保证处理盒能够正常运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阶段中,偏移齿轮40逐渐靠近动力输出部20,当偏移齿轮40的齿末端40A与动力输出部20的齿轮部分20A开始接触接触时,偏移齿轮40会因为第一连接件30A的缘故,会适当地往反方向转动(也即顺时针转动),以使偏移齿轮40与动力输出部20的齿轮部分20A能够有更多的余量空间进行啮合,使其不易出现打滑的情况。
如图4-5所示,在第一连接件30A上的偏移齿轮40与动力输出部20的齿轮部分20A啮合的过程中,第一连接件30A以曲线偏移(旋转)的幅度为S1,其幅度的S1范围为偏移齿轮4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范围。其主要以固定件60在第一方向X的中轴线为旋转轴,旋转第一连接件30A,进而使偏移齿轮40从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设置的弹性构件为扭簧80A的前提下,在取下处理盒的过程中,该偏移齿轮40与动力输出部20的齿轮部分20A逐渐分离,且偏移齿轮40会从第二位置逐渐恢复至第一位置,以保证该偏移齿轮40再次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时还能够实现上述曲线偏移的效果。
如图16所示,另外的,在偏移齿轮位于第一位置时,偏移齿轮的齿末端到感光鼓的旋转轴线A1的距离为第一距离AW1。另外的,在偏移齿轮位于第二位置时,偏移齿轮的齿末端到感光鼓的旋转轴线A1的距离为第一距离AW2。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距离AW1以及第二距离AW2均由在偏移齿轮位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时,从垂直于感光鼓的旋转轴线A1的方向测量至偏移齿轮的齿末端的距离。以使该偏移齿轮在与动力输出部的齿轮部分啮合前,位移一定幅度,防止偏移齿轮与动力输出部的齿轮部分啮合或传动过程中出现卡齿或脱齿。
为了进一步限制偏移齿轮40的移动范围。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框架10A上设置第一限位部30A5,该第一限位部30A5大致为圆弧腰型孔结构,其弧长大致为第一连接件30A以曲线偏移的幅度S1的长度,且第一安装柱30A3也会延长并穿过该第一限位部30A5,并被构造成限制第一安装柱30A3仅在第一限位部30A5的内部移动。进一步限制偏移齿轮40的移动范围,防止偏移齿轮40的过度移动而导致其它部件对其的干涉而使其停止转动,或过于提前摆正动力输出部20而导致动力输出部20的联接凹部无法与动力接收部50A的突出部分50A1联接。
为了进一步限制第一连接件30A于第一方向X的移动。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限制部上远离旋转构件30A1的端部设有限位凸起30A6,该限位凸起30A6沿朝向远离第二限位部30A5设置,被构造成高于在扭簧80A安装至安装导向部时的扭簧80A的端部直径,其能够从第一方向X止抵扭簧80A的另一端,以防止扭簧80A从第二限位部30A5上脱落。
通过可位移的偏移齿轮40使处理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的过程中,避免其与动力输出部20的直接碰撞,同时也能够摆正动力输出部20,以使动力输出部20能够与处理盒的动力接收部50A连接,保证处理盒的正常工作。
如图9-15所示,提供了另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偏移齿轮40的移动路径为直线偏移(平移),其通过第二连接件30B与上框架10A(本实施例中的上框架10A具有外侧板10A4以及内侧板10A5)连接,使第二连接件30B上的偏移齿轮40能够沿第三方向Z做直线偏移,导致偏移齿轮40能够在第三方向Z做直线偏移,并与动力输出部20的齿轮部分20A啮合或分离。
具体的,该第一连接件30A包括平移构件,其可拆卸安装至所述壳体10的外侧板10A4上,且所述能够沿所述外侧板10A4的滑道移动;弹性构件,其被构造成保持所述平移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平移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构件可向所述平移构件施加一个与所述平移构件的移动方向相反的力。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安装柱30B5于第一板30B1上靠近感光鼓50的一侧的第一方向X朝向感光鼓50延伸,并逐渐靠近感光鼓50的动力接收部50A,第二安装柱30B5上套接有偏移齿轮40。
需要说明的是,该弹性构件为弹簧80B,其一端连接在外侧板10A4上的第一限位柱10A42上,另一端则连接在平移构件上靠近第一限位柱10A42的第二限位柱30B4上,并大致位于外侧板10A4的内部凹陷形成大致为长方体结构的开槽10A41内,该开槽10A41具有一定空间,以使弹簧80B能够自由伸缩,致使平移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弹簧80B可向所述平移构件施加一个与所述平移构件的移动方向相反的力。具体的,该相反的力的方向为感光鼓50的安装方向(也即第三方向Z),以保证平移构件也能够伸缩移动。
另外的,该平移构件具有第一板30B1及第二板30B2,其中,第一板30B1在垂直于第三方向Z(也即第二方向Y)的投影长度为L1,第二板30B2在垂直于第三方向Z(也即第二方向Y)的投影长度为L2,且第一板30B1的投影长度L1大于第二板30B2的投影长度L2,而第二限位柱30B4则安装在第二板30B2的端部。
为了进一步保证该平移构件能够沿感光鼓50的安装方向(也即第三方向Z)移动,在第二板30B2于第二方向Y的两侧面上以第二板30B2的中心轴对称设置有至少一组以上的第二卡扣30B3,该第二卡扣30B3大致呈“7”字型结构;另外,在外侧板10A4上远离开槽10A41的位置以第三方向Z对称设有两滑道,该滑道被构造成使平移构件能够沿该滑道在第三方向Z移动一定位置。具体的,该滑道包括第一段10A43和第二段10A44,第一段10A43与第二段10A44沿第二方向Y错开相连。在第一方向X看,第一段10A43与开槽10A41相接的,并相对于第一段10A43的位置,第二段10A44设置的更高,以使第一段10A43与第二段10A44形成高度差,该高度差具体为台阶W1在第二方向Y的长度。同时,相对两侧的两组第一段10A43于第二方向Y的距离为L3,并形成第一开口10A45;另外的,相对两侧的两组第二段10A44于第二方向Y的距离为L4,并形成第二开口10A46。其中,第二板30B2在垂直于第三方向Z(也即第二方向Y)的投影长度的L2与相对两侧的两组第一段10A43于第二方向Y的距离的L3相同,也即L2大致等于L3。
在将该平移构件安装至上框架10A时,首先将弹簧80B的一端套接在第一限位柱10A42,而后第二连接件30B沿第一段10A43和第二段10A44往开槽10A41方向推进,致使弹簧80B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二限位柱30B4上,同时,位于第二板30B2上的第二卡扣30B3也会穿过外侧板10A4、且其外端部也紧贴第一段10A43靠近内侧板10A5的一侧,完成平移构件的安装。以使该平移构件能够沿感光鼓50的安装方向(也即第三方向Z)移动,同时设置在第二板30B2上的第二卡扣30B3在随着平移构件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分别与台阶W1或开槽10A41止抵,以限制平移构件的移动范围。具体的,在偏移齿轮4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卡扣30B3随平移构件与第三方向Z移动,并因第一段10A43和第二段10A44所形成的台阶W1发生止抵,进而使偏移齿轮40处于第一位置。另外的在便宜齿轮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卡扣30B3随平移构件与第三方向Z移动,并因开槽10A41处发生止抵,进而使偏移齿轮40处于第二位置。
当第二连接件30B上的偏移齿轮40位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一位置为处理盒未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前的初始位置(也即动力输出部20的联接凹部与处理盒的动力接收部50A的突出部分50A1未联接状态)。实际地,如图10-11所示,用户在将该处理盒往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移动,其具体的推动方式和力的方向如上述实施例已说明,这里就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偏移齿轮40与动力输出部20的齿轮部分20A啮合过程,其具体为平移构件的能够沿第三方向Z移动,直至平移构件上的偏移齿轮40与动力输出部20的齿轮部分20A开始啮合,直至偏移齿轮40与动力输出部20的齿轮部分20A完全啮合,以摆正动力输出部20,使动力输出部20的动力输出部20的联接凹部的轴线与动力接收部50A的突出部分50A1的轴线在第一方向X重合,此时第二连接件30B上的偏移齿轮40位于第二位置,该第二位置为处理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后的啮合位置(也即动力输出部20的联接凹部与处理盒的动力接收部50A的突出部分50A1未联接状态)另外,能够使动力输出部20联接凹部与处理盒的动力接收部50A的突出部分50A1连接,以使感光鼓50转动,保证处理盒能够正常运作。
偏移齿轮40逐渐靠近动力输出部20,当偏移齿轮40的齿末端40A与动力输出部20的齿轮部分20A开始接触接触时,偏移齿轮40会因为第二连接件30B的缘故,会适当地往反方向移动,以使偏移齿轮40与动力输出部20的齿轮部分20A能够有更多的余量空间进行啮合,使其不易出现打滑的情况。
如图17所示,另外的,在偏移齿轮位于第一位置时,偏移齿轮的齿末端到感光鼓的旋转轴线A1的距离为第一距离AQ1。另外的,在偏移齿轮位于第二位置时,偏移齿轮的齿末端到感光鼓的旋转轴线A1的距离为第一距离AQ2。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距离AQ1以及第二距离AQ2均由在偏移齿轮位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时,从垂直于感光鼓的旋转轴线A1的方向测量至偏移齿轮的齿末端的距离。以使该偏移齿轮在与动力输出部的齿轮部分啮合前,位移一定幅度,防止偏移齿轮与动力输出部的齿轮部分啮合或传动过程中出现卡齿或脱齿。
如图11所示,在第二连接件30B上的偏移齿轮40与动力输出部20的齿轮部分20A啮合的过程中,第二连接件30B以直线偏移的幅度为S2,其幅度的S2范围为偏移齿轮4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范围。其主要第二连接件30B在滑道上在第三方向Z上滑动,进而使偏移齿轮40从第一位置相对第三方向Z平移至第二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设置的弹性构件为弹簧80B的前提下,在取下处理盒的过程中,该偏移齿轮40与动力输出部20的齿轮部分20A逐渐分离,且偏移齿轮40会从第二位置逐渐恢复至第一位置,以保证该偏移齿轮40再次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时还能够实现上述直线偏移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限制偏移齿轮40的移动范围。如图12-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框架10A的内侧板10A5设置有腰型槽10A51,该腰型槽10A51在第三方向Z的长度大致为第二连接件30B以直线偏移的幅度S2的长度,且第二安装柱30B5的远离平移构件的端部设有第一卡扣30B6,该第一卡扣30B6穿过该腰型槽10A51,且与内侧板10A5上靠近感光鼓50的侧部紧贴,被构造成限制第二安装柱30B5仅在腰型槽10A51的内部移动(也即仅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进一步限制偏移齿轮40的移动范围,防止偏移齿轮40的过度移动而导致其它部件对其的干涉而使其停止转动,或过于提前摆正动力输出部20而导致动力输出部20的联接凹部无法与动力接收部50A的突出部分50A1联接。
通过可位移的偏移齿轮40使处理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的过程中,避免其与动力输出部20的直接碰撞,同时也能够摆正动力输出部20,以使动力输出部20能够与处理盒的动力接收部50A连接,保证处理盒的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处理盒的具体机构和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上文中关于芯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发明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能够可拆卸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包括:
壳体;
感光鼓,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能够自旋转轴线旋转;
动力接收部,设置在所述感光鼓的端部,且用于从所述处理盒的外部接收来自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动力输出部的驱动力以驱动所述感光鼓旋转;
偏移齿轮,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在安装至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时,所述偏移齿轮能够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与所述动力输出部上的齿轮部分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齿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沿着垂直于所述感光鼓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测量的从所述感光鼓的旋转轴线到所述偏移齿轮的齿末端的距离小于所述感光鼓的半径的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齿轮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设有连接件,以移动所述偏移齿轮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安装有所述偏移齿轮,通过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偏移齿轮从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所述连接件包括:
旋转构件,其可拆卸安装至所述壳体的导向安装部上,且能够绕所述导向安装部旋转;
弹性构件,其被构造成保持所述偏移齿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偏移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构件可向所述旋转构件施加一个与所述偏移齿轮的移动方向相反的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构件还延伸设有第一安装柱,所述偏移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以限制所述第一安装柱仅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内部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构件还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弹性构件抵接,且限制所述旋转构件在所述第二位置返回至所述第一位置的转动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齿轮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为曲线偏移。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安装有所述偏移齿轮,通过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偏移齿轮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所述连接件包括:
平移构件,其可拆卸安装至所述壳体的外侧板上,且能够沿所述外侧板的滑道移动;
弹性构件,其被构造成保持所述平移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偏移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构件可向所述平移构件施加一个与所述偏移齿轮的移动方向相反的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构件设有第二安装柱,所述偏移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柱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柱远离所述平移构件的端部还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穿过所述壳体的内侧板的腰型槽并抵接至所述内侧板以限制所述第二安装柱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的移动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构件还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穿过所述滑道并抵接至所述外侧板以限制所述平移构件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的移动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被构造成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中,所述第一段于第三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段,且在所述平移构件从第二位置返回至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长度差限制平移构件的移动范围。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齿轮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为直线偏移。
CN202320622757.9U 2023-03-24 2023-03-24 处理盒 Active CN219676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2757.9U CN219676455U (zh) 2023-03-24 2023-03-24 处理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2757.9U CN219676455U (zh) 2023-03-24 2023-03-24 处理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6455U true CN219676455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894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22757.9U Active CN219676455U (zh) 2023-03-24 2023-03-24 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64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1691B2 (en) Detachably mountable process cartridge with a rotational force driving assembly
KR101055888B1 (ko) 카트리지 및 전자 사진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07942633B (zh) 一种显影盒
WO2017097036A1 (zh) 驱动组件及采用该组件的处理盒
JP4989826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記録装置
CN219676455U (zh) 处理盒
CN219676456U (zh) 处理盒
CN219676454U (zh) 处理盒
CN109407484B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辊、处理盒和处理盒的装机方法
US11256210B2 (en) Processing cartridge
CN210864327U (zh) 处理盒
US805515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developing device support structure
CN110632836A (zh) 动力接收部件以及处理盒
CN219574607U (zh) 处理盒
CN219574608U (zh) 处理盒
CN219496895U (zh) 处理盒
CN116125773A (zh) 处理盒
CN116300360A (zh) 处理盒
CN116540512A (zh) 处理盒
CN108919623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8333901B (zh) 一种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CN218974786U (zh) 一种处理盒
CN210666362U (zh) 处理盒
CN210109559U (zh) 动力接收部件以及处理盒
CN218601683U (zh) 一种显影盒及成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