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15173A - 匣盒及影像形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匣盒及影像形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15173A
TW202215173A TW110134547A TW110134547A TW202215173A TW 202215173 A TW202215173 A TW 202215173A TW 110134547 A TW110134547 A TW 110134547A TW 110134547 A TW110134547 A TW 110134547A TW 202215173 A TW202215173 A TW 20221517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driving force
force
main body
casset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4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本聡太
土方俊介
深澤悠
石川聖也
西田真一
鳥羽真二郎
河波健男
福井悠一
江上恭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5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517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4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a positioning fun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52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4Locks and means for positioning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7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課題] 目的在於使歷來的技術進一步開展。 [解決手段] 一種匣盒,其具有:感光體(4);顯影構件(6),其使碳粉附著於感光體(4);聯軸構件(74),其可承受用於將顯影構件(6)進行旋轉驅動的驅動力;移動部(510),其可在容許從聯軸構件(74)往顯影構件(6)的驅動力的傳遞的驅動力傳遞位置與遮斷從聯軸構件(74)往顯影構件(6)的驅動力的傳遞的驅動力遮斷位置之間進行移動;以及保持部,其在移動部(510)位於驅動力遮斷位置時將移動部(510)在驅動力遮斷位置進行保持;在顯影構件(6)位於可使碳粉附著於感光體(4)的位置的狀態下,移動部(510)可採取驅動力傳遞位置與驅動力遮斷位置。

Description

匣盒及影像形成裝置
本發明涉及採用電子照相式的複印機、印表機等的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裝置及可對於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裝置進行裝戴或卸除的匣盒。於此,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裝置(以下,亦稱為「影像形成裝置」)為使用電子照相影像形成方式在紙等的薄片狀的記錄媒體形成影像者。影像形成裝置之例方面,包括複印機、傳真機裝置、印表機(雷射印表機、LED印表機等)、及此等之複合機(多功能事務機)等。匣盒指可對於前述的影像形成裝置進行裝卸的單元,並為具有感光體及或作用於感光體的處理手段(例如,帶電構件、顯影構件、清掃構件等)的單元。
歷來,於影像形成裝置,採用將光鼓及作用於光鼓的處理手段一體地匣盒化並使此匣盒可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的處理匣方式。依此處理匣方式時,使用者本身可在不依賴維護人員下進行影像形成裝置的保養,故可格外地使操作性提升。為此,此處理匣方式已被泛用於影像形成裝置。
此處,例如於特開2001-337511號公報,已提出設有離合器的處理匣,該離合器為進行在影像形成時驅動顯影輥並在非影像形成時遮斷往顯影輥的驅動的驅動切換者。此外,於特開2015-111221號公報,已揭露感光鼓的表面與顯影輥維持抵接下切換對於顯影輥的驅動的傳遞、遮斷的構成。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於特開2001-337511號公報,於顯影輥端部設有用於驅動切換的離合器,予以與感光鼓與顯影輥的接近分離動作連動而進行驅動切換,故使用由將旋轉的軸與和該旋轉的軸偏芯的軸進行連結的柄所成的曲柄機構。然而,記載於特開2001-337511號公報、特開2015-111221號公報的歷來的技術留有進一步的改良的餘地。於是,本揭示目的在於使歷來的技術進一步開展。 [用於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前述的課題,本揭示的匣盒具有: 感光體; 顯影構件,其使碳粉附著於前述感光體; 聯軸構件,其可承受用於將前述顯影構件進行旋轉驅動的驅動力; 移動部,其可在容許從前述聯軸構件往前述顯影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的驅動力傳遞位置與遮斷從前述聯軸構件往前述顯影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的驅動力遮斷位置之間進行移動;以及 保持部,其在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時將前述移動部在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進行保持; 在前述顯影構件位於可使碳粉附著於前述感光體的位置的狀態下,前述移動部可採取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與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依本揭示時,可使先前技術進一步開展。
在以下參照圖式,例示地就實施此發明的方式基於實施例進行說明。其中,記載於此實施方式的構件的尺寸、材質、形狀、其等之相對配置等為應依被適用發明的裝置的構成、各種條件而酌情變更者。亦即,無意將此發明的範圍限定於以下的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利用圖1~圖16,就本揭示的實施例1進行說明。另外,在以下的實施例,影像形成裝置方面,例示可裝卸4個匣盒(以下稱為處理匣)的影像形成裝置。另外,裝戴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處理匣的個數不限定於此。依需求而酌情設定。此外,在以下說明的實施例,作為影像形成裝置的一態樣而例示雷射印表機。 [影像形成裝置的示意構成]
圖2為本揭示的實施例1中的影像形成裝置500的剖面示意圖。此外,圖3為本揭示的實施例1中的處理匣P的截面圖。此外,圖4為就本揭示的實施例1中的處理匣P從屬感光體(以下稱為感光鼓4)的軸向(以下稱為長邊方向)的一端側之驅動側觀看時的分解斜視圖。
此影像形成裝置500為使用了電子照相處理的4色全彩雷射印表機,並對記錄媒體S進行彩色影像形成。影像形成裝置500為處理匣方式,並為將處理匣P可卸除地裝戴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而在記錄媒體S形成彩色影像者。於此,影像形成裝置500方面,使設置前門111之側為正面(前面),使與正面相反側的面為背面(後面)。此外,就影像形成裝置500從正面觀看時將右側稱為驅動側,將左側稱為非驅動側。此外,就影像形成裝置500從正面觀看時使上側為上表面,使下側為下表面。圖2為就影像形成裝置500從非驅動側觀看時的截面圖,紙面眼前側為影像形成裝置500的非驅動側,紙面右側為影像形成裝置500的正面,紙面內側為影像形成裝置500的驅動側。
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第1處理匣PY、第2處理匣PM、第3處理匣PC、第4處理匣PK的4個處理匣P(PY、PM、PC、PK)被配置於大致水平方向。第1~第4之各處理匣P(PY、PM、PC、PK)分別具有同樣的電子照相處理機構,且顯影劑(以下稱為碳粉)的顏色個別不同。於第1~第4處理匣P(PY、PM、PC、PK)被從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驅動輸出部(未圖示)傳遞旋轉驅動力。此外,於第1~第4之各處理匣P(PY、PM、PC、PK)被從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供應偏壓電壓(帶電偏壓、顯影偏壓等)(未圖示)。
如示於圖3,本實施例的第1~第4之各處理匣P(PY、PM、PC、PK)具有一光鼓單元8,該光鼓單元8可旋轉地支撐感光鼓4,且具備作用於此感光鼓4的作為處理手段的帶電手段及清潔手段。此外,在圖2示出的第1~第4之各處理匣P(PY、PM、PC、PK)具有一顯影單元9,該顯影單元9具備將感光鼓4上的靜電潛影進行顯影的顯影手段。光鼓單元8與顯影單元9彼此被結合。處理匣P的更具體的構成方面後述之。
第1處理匣PY在顯影容器25內收容黃色(Y)的碳粉,並在感光鼓4的表面形成黃色的碳粉像。第2處理匣PM在顯影容器25內收容紫紅(M)的碳粉,並在感光鼓4的表面形成紫紅色的碳粉像。第3處理匣PC在顯影容器25內收容青藍色(C)的碳粉,並在感光鼓4的表面形成青藍色的碳粉像。第4處理匣PK在顯影容器25內收容黑色(K)的碳粉,並在感光鼓4的表面形成黑色的碳粉像。
於第1~第4處理匣P(PY、PM、PC、PK)之上方,設有作為曝光手段的雷射掃描器單元114。此雷射掃描器單元114依影像資訊而輸出雷射光U。並且,雷射光U通過處理匣P的曝光窗10而對感光鼓4的表面進行掃描曝光。
於第1~第4處理匣P(PY、PM、PC、PK)的下方,設有作為轉印構件之中間轉印帶單元112。此中間轉印帶單元112具有驅動輥112e、轉向輥112c、拉伸輥112b,並架設具有可撓性的轉印帶112a。第1~第4之各處理匣P(PY、PM、PC、PK)的感光鼓4(4Y、4M、4C、4K)方面,其等下表面接於轉印帶112a之上表面。該接觸部為一次轉印部。於轉印帶112a的內側,使感光鼓4相向而設置一次轉印輥112d。於轉向輥112c經由轉印帶112a而使二次轉印輥106a抵接。轉印帶112a與二次轉印輥106a的接觸部為二次轉印部。
於中間轉印帶單元112的下方,設有進給單元104。此進給單元104具有積載並收容記錄媒體S的供紙盤104a、供紙輥104b。於圖2中的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內的左上方,設置定影裝置107與出紙裝置108。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之上表面為出紙盤113。記錄媒體S被透過設於前述定影裝置107的定影手段而定影有碳粉像,並被往前述出紙盤113排出。 [影像形成動作]
用於形成全彩影像的動作如下。第1~第4之各處理匣P(PY、PM、PC、PK)的感光鼓4被以既定的速度進行旋轉驅動(圖3箭頭A方向)。轉印帶112a亦被順向(圖2箭頭C方向)於感光鼓的旋轉而以與感光鼓4的速度對應的速度進行旋轉驅動。雷射掃描器單元114亦被驅動。同步於雷射掃描器單元114的驅動,在各處理匣,帶電輥5使感光鼓4的表面均勻地帶電為既定的極性、電位。雷射掃描器單元114對各感光鼓4的表面依各色的影像訊號以雷射光U進行掃描曝光。據此,在各感光鼓4的表面形成與對應色的影像訊號對應的靜電潛影。形成的靜電潛影透過被以既定的速度進行旋轉驅動(圖3箭頭D方向)的顯影輥6(6Y、6M、6C、6K)被顯影。
透過如前述的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處理動作,於第1處理匣PY的感光鼓4(4Y)形成與全彩像的黃色成分對應的黃色的碳粉像。並且,該碳粉影像被一次轉印於轉印帶112a上。同樣地,於第2處理匣PM的感光鼓4(4M)形成與全彩像的紫紅色成分對應的紫紅色碳粉像。並且,該碳粉影像被重疊而一次轉印於已轉印於轉印帶112a上的黃色的碳粉影像。同樣地,於第3處理匣PC的感光鼓4(4C)形成與全彩像的青藍色成分對應的青藍色碳粉像。並且,該碳粉影像被重疊而一次轉印於已轉印於轉印帶112a上的黃色、紫紅色的碳粉影像。同樣地,於第4處理匣PK的感光鼓4(4K)形成與全彩像的黑色成分對應的黑色碳粉像。並且,該碳粉影像被重疊而1次轉印於已轉印於轉印帶112a上的黃色、紫紅色、青藍色的碳粉影像。作成如此而在轉印帶112a上形成黃色、紫紅色、青藍色、黑色的4色全彩的未定影碳粉影像。
另一方面,記錄媒體S被依既定的控制時序而1次分離1個地進給。該記錄媒體S被依既定的控制時序而導入至屬二次轉印輥106a與轉印帶112a的抵接部之二次轉印部。據此,記錄媒體S被往前述二次轉印部搬送下去的過程中,轉印帶112a上的4色重疊的碳粉像被依序總括地轉印於記錄媒體S之面。 [處理匣的整體構成]
於本實施例,第1至第4處理匣P(PY、PM、PC、PK)具有同樣的電子照相處理機構,且收容的碳粉的顏色、碳粉的充填量個別不同。示於圖3的處理匣P具備感光鼓4與作用於感光鼓4的處理手段。此處,處理手段包括作為使感光鼓4帶電的帶電手段的帶電輥5、作為將使碳粉附著並形成於感光鼓4的潛像進行顯影的顯影構件的顯影輥6、作為用於除去殘留於感光鼓4的表面的殘留碳粉的清潔手段的清潔片7等。並且,處理匣P分為光鼓單元8與顯影單元9。另外,可與影像形成裝置主體一起使用的匣盒的形態不限於此處示出的形態。例如,可為光鼓單元8與顯影單元9可分別獨立而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進行裝卸的構成,亦可為光鼓單元8固定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而僅顯影單元9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進行裝卸的構成。 [光鼓單元的構成]
如示於圖3、圖4,光鼓單元8被以感光鼓4、帶電輥5、清潔片7、光鼓框體15、廢棄碳粉收納部15a、驅動側匣蓋構件520、非驅動側匣蓋構件521而構成。感光鼓4被透過設於處理匣P的長邊方向兩端的驅動側匣蓋構件520、非驅動側匣蓋構件521而支撐為旋轉自如。此外,如示於圖4,於感光鼓4的長邊方向的一端側,設有被輸入使感光鼓4旋轉的驅動力的感光體聯軸構件43。感光體聯軸構件43與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作為光鼓驅動輸出部的聯軸(未圖示)卡合,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驅動馬達(未圖示)的驅動力被傳遞至感光鼓4。帶電輥5以可對感光鼓4接觸而從動旋轉的方式被光鼓框體15支撐。此外,清潔片7被光鼓框體15支撐為以既定的壓力而抵接於感光鼓4的周表面。透過清潔片7從感光鼓4的周面除去的轉印殘存碳粉被收納於光鼓框體15內的廢棄碳粉收納部15a。 [顯影單元的構成]
如示於圖3,顯影單元9被以顯影輥6、顯影片30、顯影容器25等構成。顯影容器25具有收納供應至顯影輥6的碳粉的碳粉收納部29及限制顯影輥6周面的碳粉的層厚的顯影片30。顯影片30為將厚度0.1mm程度的為薄片狀金屬之彈性構件30b以焊接等安裝於具有L字剖面之為金屬材料的支撐構件30a者。顯影片30使長邊方向一端側與另一端側的兩處被以固定小螺絲30c安裝於顯影容器25。顯影輥6由金屬材料的金屬芯6c與橡膠部6d構成。顯影輥6被透過被安裝於顯影容器25的長邊方向兩端的驅動側軸承526與非驅動側軸承27而可旋轉地支撐。
如示於圖4,於顯影單元9的長邊方向的一端側,設有被輸入使顯影輥6旋轉的驅動力的顯影聯軸構件74。顯影聯軸構件74與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作為顯影驅動輸出部的聯軸(未圖示)卡合,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驅動馬達(未圖示)的驅動力被輸入於顯影單元9。被輸入於顯影單元9的驅動力被透過設於顯影單元9內的未圖示的傳動系統而傳遞,從而可使顯影輥6旋轉於圖3的箭頭D方向。於顯影單元9的長邊方向一端側,設有將顯影聯軸構件74、未圖示的傳動系統進行支撐、覆蓋的顯影蓋構件533。 [光鼓單元與顯影單元的組裝]
利用圖4就光鼓單元8與顯影單元9的組裝進行說明。光鼓單元8與顯影單元9被透過設於處理匣P的長邊方向兩端的驅動側匣蓋構件520與非驅動側匣蓋構件521而結合。在設於處理匣P的長邊方向一端側的驅動側匣蓋構件520,設有用於可擺動(移動)地支撐顯影單元9的支撐孔520a。此外,於設於處理匣P的長邊方向另一端側的非驅動側匣蓋構件521,設有用於可擺動地支撐顯影單元9的圓筒狀的支撐部521a。再者,於驅動側匣蓋構件520與非驅動側匣蓋構件521,設有用於可旋轉地支撐感光鼓4的支撐孔部520b、521b。此處,在一端側使顯影蓋構件533的圓筒部533b的外徑部嵌合於驅動側匣蓋構件520的支撐孔520a。在另一端側,使非驅動側匣蓋構件521的支撐部521a嵌合於非驅動側軸承27的孔。再者,使感光鼓4的長邊方向兩端嵌合於驅動側匣蓋構件520的支撐孔520b與非驅動側匣蓋構件521的支撐孔521b。並且,驅動側匣蓋構件520與非驅動側匣蓋構件521透過未圖示的小螺絲、黏合等而固定於光鼓框體15。亦即,驅動側匣蓋構件520與非驅動側匣蓋構件521和光鼓框體15成為一體而構成光鼓單元8。據此,顯影單元9被相對於光鼓單元8(感光鼓4)透過驅動側匣蓋構件520與非驅動側匣蓋構件521而可擺動(可移動)地支撐。此處,為連結驅動側匣蓋構件520的支撐孔520a與非驅動側匣蓋構件521的支撐部521a的軸線,將顯影單元9的旋轉中心稱為擺動軸K。顯影蓋構件533的圓筒部533b與顯影聯軸構件74同軸,顯影單元9為在擺動軸K上被經由顯影聯軸構件74從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輸入驅動力的構成。透過後述的構成使驅動力被遮斷時,透過感光鼓4與顯影輥6的斥力,顯影單元9以擺動軸K為中心稍微旋轉於從光鼓單元8分離之側。據此,可降低感光鼓4與顯影輥6的抵接壓。 [處理匣裝卸構成]
利用圖2、圖5、圖6,就支撐處理匣的匣盤(以下稱為托盤)110更詳細進行說明。圖5為在前門111打開的狀態下托盤110位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側之影像形成裝置500的截面圖。圖6為在前門111打開的狀態下托盤110位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外側之影像形成裝置500的截面圖。
如示於圖5、圖6,托盤110相對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可移動於箭頭X1方向(推入方向)及箭頭X2方向(抽出方向)。亦即,托盤110被設為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進行抽出及推入,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被設置於水平面上的狀態下,托盤110被構成為可移動於大致水平方向。於此,將托盤110位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外側的狀態(圖6的狀態)稱為外側位置。此外,將在前門打開的狀態下托盤110位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側且感光鼓4(4Y、4M、4C、4K)與轉印帶112a分離間隙T1的狀態(圖5的狀態)稱為第一內側位置。
托盤110具有可在示於圖6的外側位置裝戴為可卸除處理匣P(PY、PM、PC、PK)的裝戴部110a。並且,在托盤110的外側位置裝戴於裝戴部110a的各處理匣P(PY、PM、PC、PK)被透過示於圖4的驅動側匣蓋構件520與非驅動側匣蓋構件521和裝戴部110a接觸從而支撐於托盤110。並且,各處理匣P在被配置於裝戴部110a的狀態下,與托盤110從外側位置往第一內側位置的移動之同時朝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側移動。此時,如示於圖5,在轉印帶112a與感光鼓4之間保持間隙T1的狀態下各處理匣P進行移動。據此,可在感光鼓4不與轉印帶112a接觸之下,托盤110使處理匣P朝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側移動。托盤110位於第一內側位置的狀態下,感光鼓4與轉印帶112a保持間隙T1。
此處,將圖5中垂直於箭頭X方向(X1、X2)且與感光鼓4的軸線垂直的方向稱為Z方向(圖5中箭頭Z1、Z2)。托盤110從第一內側位置移動於圖5中箭頭Z2方向,感光鼓4與轉印帶112a接觸並可移動於可進行影像形成的第二內側位置(圖2的狀態)。本實施例被構成為位於第一內側位置的托盤110連動於從前門111打開的狀態至將前門111關閉於圖5中箭頭R方向的動作而移動於圖5中箭頭Z2方向而移動至第二內側位置。
如以上,透過托盤110,可將複數個處理匣P總括地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側予以設置於可進行影像形成的位置。 [驅動連結部的構成]
利用圖7、圖8,就驅動連結部的構成進行說明。此處驅動連結部指被從在圖7示出的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顯影驅動輸出構件62輸入驅動並往顯影輥6將驅動進行傳遞及遮斷的機構。圖8為就處理匣P從驅動側觀看時的斜視圖,且示出卸除了驅動側匣蓋構件520及顯影蓋構件533的狀態。如前述般,於驅動側匣蓋構件520設有開口520a及520b。並且,成為顯影聯軸構件74從開口520a曝露的構成。顯影聯軸構件74成為與示於圖7(b)的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顯影驅動輸出構件62(62Y・62M・62C・62K)卡合並被傳遞來自設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驅動馬達(未圖示)的驅動力的構成。
於示於圖8的顯影單元9的端部,可旋轉地設有顯影聯軸構件74與可經由顯影聯軸構件74進行驅動力的傳遞的旋轉構件75。此外,如細節後述,顯影聯軸構件74與旋轉構件75能以同軸而卡合於長邊方向,成為可在卡合時可從顯影聯軸構件74往旋轉構件75傳遞驅動的構成。旋轉構件75與齒輪801卡合,齒輪801亦與顯影輥齒輪802卡合。此處,於齒輪801與顯影輥齒輪802形成有齒輪齒,彼此的齒輪齒嚙合。據此,成為傳遞至旋轉構件75的驅動被經由顯影輥齒輪802往顯影輥6傳遞的構成。
於驅動側軸承526與驅動側匣蓋構件520之間,從驅動側軸承526依序設有齒輪801、彈簧70、旋轉構件75、滑動構件80、顯影聯軸構件74、顯影蓋構件533。滑動構件80為驅動切換機構的一部分,並為聯軸的卡合解除構件。此等構件設於與顯影聯軸構件74相同直線上。此處,驅動側軸承526具有與擺動軸K平行地突出於長邊方向的圓筒狀的支撐部526c,顯影蓋構件533具有與支撐部526c嵌合的嵌合孔533c。於此支撐部526c,能以支撐部526c為中心而擺動地安裝有屬驅動切換機構的一部分並限制滑動構件且可移動於後述的第1位置與第2位置的作為移動構件的限制構件510。細節後述之。另外,在本實施例雖於驅動側軸承526的支撐部526c安裝限制構件510,惟亦可為安裝於顯影蓋構件533、驅動側匣蓋構件520等其他構件的構成。本實施方式中,驅動連結部被以齒輪801、顯影輥齒輪802、彈簧70、旋轉構件75、滑動構件80、顯影聯軸構件74、顯影蓋構件533而構成。
利用圖9,說明顯影聯軸構件74與旋轉構件75的構成。圖9為說明顯影聯軸構件74與旋轉構件75的卡合部的分解斜視圖。顯影聯軸構件74具有作為卡合部(聯軸部)的爪部74a,旋轉構件75具有作為卡合部(聯軸部)的爪部75a。此外,顯影聯軸構件74具有與後述的滑動構件80接觸之面74b,旋轉構件75同樣地具有與後述的滑動構件80接觸之面75d。此處爪部74及爪部75為被從個別的旋轉中心放射狀地以等間隔而配置的複數個爪部。爪部74a與爪部75a被構成為為可彼此卡合。亦即,顯影聯軸構件74被構成為可與旋轉構件75連結。據此,與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顯影驅動輸出構件62而承受了驅動力的顯影聯軸構件74進行旋轉使得已卡合的狀態下的旋轉構件75進行旋轉。本實施例中,爪部74a與爪部75a分別具有9個爪,惟數量不限於此。
此外,如示於圖9,於旋轉構件75之中央設有孔部75m。此孔部75m與顯影聯軸構件74的小徑的圓筒部74m嵌合,並貫通。據此,顯影聯軸構件74被支撐為可相對於旋轉構件75而旋轉且可沿著個別的軸線而滑動。
利用圖10、圖11,就顯影聯軸構件74、旋轉構件75、彈簧70、齒輪801、滑動構件80的構成進行說明。圖10為分解了驅動連結部的斜視圖。圖11(a)為就傳動時的齒輪801與旋轉構件75從驅動側觀看時的圖,圖11(b)為在圖11(a)示出的A-A位置的截面圖。另外,為了便於說明,在圖11(a)未圖示顯影聯軸構件74與滑動構件80。
齒輪801具有與旋轉構件75及滑動構件80嵌合的柱部801a及為彈簧70的支撐部的支撐部801b。柱部801a被從齒輪801的旋轉中心放射狀地形成,並延伸於F2方向。此處,在本實施例,柱部801a雖以4個為例而圖示,惟數量不限於此限。柱部801a貫通作為旋轉構件75的傳動部之嵌合孔75n,並在比嵌合孔75靠長邊外側上柱部801a的面801c與滑動構件80的圓筒內面80c進行嵌合。此外,彈簧70的一端安裝於齒輪801的支撐部801b且另一端安裝於旋轉構件75的支撐部75b,使得旋轉構件75被朝在擺動軸K方向上為長邊外側的F1方向而賦能。此處,支撐部801b被設為與齒輪801的旋轉中心同軸,且延伸於F2方向而嵌合於彈簧70的一端從而支撐為彈簧70不脫落。旋轉構件75的外周面75c位於齒輪801的內周面801e的內側,旋轉構件75可在齒輪801的內側上滑動於擺動軸K方向。滑動構件80方面,圓筒內面80c被透過柱部801a的面801c支撐為能以擺動軸K為中心而旋轉且可滑動於擺動軸K方向,且端面80d與旋轉構件75的面75d接觸。據此,滑動構件80承受來自彈簧70的賦能力並總是被賦能於F1方向。滑動構件80具有凸輪面80a與相向於顯影聯軸構件74的面74b之面80b,在圖11(b)示出的傳動狀態時,從端面80d至相向面80b的距離H與從面74b至面75d的距離L的關係成為H<L。為此,旋轉構件75透過彈簧70被賦能而移動於F1方向,使得前述的爪部75a與爪部74a卡合。
利用圖11(a)就爪部74a與爪部75a卡合且被從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顯影驅動輸出構件62輸入驅動而顯影聯軸構件進行旋轉時的傳動狀態進行說明。旋轉構件75旋轉於V2方向時,在嵌合孔75n的旋轉方向上游側端部的傳動面75e抵接於齒輪801的柱部801a的傳動面801d。於傳動面801d承受往V2方向的旋轉力的齒輪801往V2方向旋轉而成為將旋轉傳遞於卡合的顯影輥齒輪802從而驅動顯影輥6的構成。 [驅動連結解除構成]
利用圖12、圖13,就驅動連結解除的構成進行說明。圖12示出為了解除驅動連結而限制滑動構件80的長邊方向的位置的限制構件510,圖12(a)與圖12(b)為了便於說明分別示出從相反側的斜視圖。圖13方面,圖13(a)示出驅動連結狀態,圖13(b)示出驅動連結解除狀態個別的限制構件510與前述的驅動連結部的位置關係。
限制構件510具有被支撐孔510a、限制桿部510b、腳部510c、腳部510d。限制桿部510b具有凸輪面510g、斜面510h,腳部510c、腳部510d分別具有作為從後述的驅動控制構件540承受力的面之面510e、510f。限制構件510的被支撐孔510a與前述的驅動側軸承526的支撐部526c嵌合,成為能以支撐部526c的軸為中心而擺動。
圖13(a)示出傳動狀態的限制桿部510b與驅動連結部的位置關係,此時限制桿部510b位於不和顯影聯軸構件74與滑動構件80接觸的位置。將此限制構件510的位置稱為限制構件510的第一位置。此位置為容許從顯影聯軸構件74往顯影輥6的驅動力的傳遞的驅動力傳遞位置。
示於圖13(b)的驅動連結解除狀態時,限制構件510以驅動側軸承526的支撐部526c(圖8)為中心而擺動,成為限制構件510的限制桿部510b位於顯影聯軸構件74的斜面74c與滑動構件80的凸輪面80a之間的狀態。將此限制構件510的位置稱為限制構件510第二位置。此位置為遮斷從顯影聯軸構件74往顯影輥6的驅動力的傳遞的驅動力遮斷位置。此時,限制桿部510b的凸輪面510g與滑動構件80的凸輪面80a接觸,透過從限制桿部510b施加於滑動構件80之力J的擺動軸K方向的分力J K,使滑動構件80移動於F2方向。滑動構件80移動於F2方向,使得旋轉構件75亦往F2方向移動,旋轉構件75與顯影聯軸構件74個別的爪部75a和74a的卡合脫離,致使驅動連結被解除。此外此時,限制桿部510b從滑動構件80的面80b承受作為賦能手段的彈簧70的反作用力J S於F1方向。限制桿部510b衝撞於顯影聯軸構件74的面74b,傾向於往F1方向移動,而顯影聯軸構件74的面74d衝撞於顯影蓋構件533的面533d並停止。據此,限制桿部510b被夾於滑動構件80與顯影聯軸構件74,於該卡合部承受彈簧70的反作用力而被夾持從而承受阻力,在不承受外力的狀態下該位置被限制。亦即,作為移動部的限制桿部510b成為被夾持於滑動構件80與顯影聯軸構件74之間的狀態,被保持於驅動力遮斷位置。 [主體裝戴]
利用圖14,就處理匣P被裝戴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之際的動作進行說明。圖14(a)為就處理匣P位於第一內側位置且感光鼓4與轉印帶112a分離的狀態從驅動側觀看時的圖。此外,圖14(b)為就處理匣P位於第二內側位置且感光鼓4與轉印帶112a抵接的狀態從驅動側觀看時的圖。圖14(a)、(b)為了便於說明省略驅動側匣蓋構件520而進行繪示。
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對應於各處理匣P (PY、PM、PC、PK)而具有驅動控制構件540。驅動控制構件540配置在位於第一內側位置、第二內側位置的處理匣P的限制構件510之下(圖14中Z2方向)。驅動控制構件540作為主體施力部具有朝處理匣P突出的控制部540a,控制部540a具有作為第1主體施力部的第一施力面540b與作為第2主體施力部的第二施力面540c。驅動控制構件540的控制部540a被配置於比被以位於第一內側位置的處理匣P具有的以圖12說明的面510e與面510f夾住的空間Q1的下表面靠下(圖14中Z2方向)。再者,驅動控制構件540在處理匣P位於第一內側位置時(圖14(a)),被配置為在限制構件510之間空有間隙T5。亦即,如前述般透過從外側位置移動至第一內側位置的托盤110被插入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部的處理匣P的限制構件510在不接觸於驅動控制構件540之下被插入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並且,如前述般透過將前門111關閉使得處理匣P從第一內側位置移動至第二內側位置時,如示於圖14(b),控制部540a侵入至空間Q1。
於圖15,示出就設置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處理匣P從圖14(b)的箭頭VW方向觀看時的圖。圖15為了便於說明,驅動控制構件540方面省略控制部540a以外而示出。此外,省略構成處理匣P的零件的一部分而示出。如示於圖15,為限制構件510的退避力承受部之腳部510c與為插入力承受部之腳部510d在沿著顯影單元9的擺動軸K的方向上被配置為一部分重疊而形成空間Q1。再者,處理匣P設置於第二內側位置(可形成影像位置),控制部540a侵入於空間Q1時,控制部540a在沿著擺動軸K之方向上被配置為重疊於腳部510c與腳部510d。此處,將如示於圖14(b)般在處理匣P被裝戴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第二內側位置且限制構件510在第一位置時在腳部510c的面510e與第二施力面540c之間存在間隙T3且在腳部510d的面510f與第一施力面540b之間存在間隙T4的驅動控制構件540的位置稱為起始位置。 [驅動連結解除動作]
利用圖1,就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部中的限制構件510的從第一位置往第二位置的移動動作,亦即就解除前述的驅動連結的動作進行說明。圖1為就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部位於第二內側位置的處理匣P從驅動側觀看時的圖。為了便於說明,驅動側匣蓋構件520省略而示出。
圖1(a)示出限制構件510在第一位置且驅動控制構件540在起始位置(第1主體位置)的狀態。此處,如前述般,在圖1(a)的驅動控制構件540的起始位置,在第一施力面540b與為裝戴於第二內側位置的處理匣P的退避力承受部的腳部510d之間存在間隙T4。此外,在第二施力面540c與為插入力承受部之腳部510c之間存在間隙T3。本實施例的驅動控制構件540被構成為可從起始位置朝第2主體位置移動於圖1(a)中箭頭W51方向。從圖1(a)的狀態,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1方向時,第一施力面540b與位於限制構件510的腳部510d之面510f抵接,限制構件510以驅動側軸承526的支撐部526c為中心擺動於圖1(b)中箭頭B1方向。驅動側軸承526的支撐部526c以同軸嵌合於顯影蓋構件533的嵌合孔533c,該軸線為與擺動軸K平行的軸線。限制構件510旋轉於圖1(b)中箭頭B1方向時,限制構件510從第一位置往第二位置方向移動。此時,如前述般限制構件510的限制桿部510b如示於圖13般被插入於顯影聯軸構件74與滑動構件80之間,使得滑動構件80往F2方向移動,爪部75a與爪部74a的卡合脫落致使驅動連結被解除。再者,如示於圖1(c)般,即使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2方向而返回起始位置,控制部540a仍與位於限制構件510的腳部510c之面510e具有間隙T6而不抵接。亦即,限制構件510不從驅動控制構件540承受外力。此外,如前述般限制桿部510b被滑動構件80與顯影聯軸構件74夾持,故限制構件510變成被維持第二位置。據此,滑動構件80無法滑動於F1方向,故驅動解除狀態被維持。 [驅動連結動作]
利用圖16,就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部中的限制構件510的從第二位置往第一位置的移動動作,亦即就將驅動連結的動作進行說明。圖16為就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部位於第二內側位置的處理匣P從驅動側觀看時的圖。為了便於說明,驅動側匣蓋構件520省略而示出。
圖16(a)示出限制構件510在第二位置且驅動控制構件540在起始位置的狀態。本實施例的驅動控制構件540被構成為可從起始位置朝第3主體位置移動於圖16(a)中箭頭W52方向。從圖16(a)的狀態,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2方向,第二施力面540c與位於限制構件510的腳部510c之面510e抵接時,限制構件510以驅動側軸承526的支撐部526c為中心擺動於圖16(b)中箭頭B2方向。如前述,支撐部526c與顯影蓋構件533的嵌合孔533c嵌合,限制構件510的旋轉軸與擺動軸K平行。限制構件510擺動於箭頭B2方向,使得限制構件510從第二位置往第一位置方向移動。此時,以圖13說明的限制構件510的限制桿部510b從顯影聯軸構件74與滑動構件80之間脫離,承受以圖11說明的彈簧70的賦能力的旋轉構件75移動於F1方向,驅動被連結。再者,如示於圖16(c)般,即使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1方向而返回起始位置,控制部540a仍與位於限制構件510的腳部510d之面510f具有間隙T9而不抵接。再者此時,控制部540a與限制構件510的位於腳部510c之面510e之間具有間隙T8,故控制部540a與限制構件510被維持不接觸的狀態。為此,限制構件510在保持被維持第一位置之下,驅動連結狀態被維持。
如以上般使用本實施構成時,驅動控制構件540從起始位置移動,從而切換限制構件510的第二位置與第一位置,使得可切換驅動連結狀態。據此,可不依靠感光鼓4與顯影輥6的接近分離動作而進行驅動的切換。
另外,在本實施例,作為在從顯影聯軸構件74往顯影輥6的驅動力的傳遞路徑上進行驅動的傳遞與遮斷的可彼此卡合的同軸的第1旋轉構件與第2旋轉構件的一例,例示了顯影聯軸構件74與滑動構件80。第1旋轉構件與第2旋轉構件方面,亦可為可採取彼此繞旋轉軸進行卡合而可傳遞驅動力的卡合位置與彼此分離於旋轉軸向而不被傳遞驅動力的非卡合位置的前述傳遞路徑上的其他處的2構件。亦即,不限定於本實施例的構成。 (實施例2)
利用圖17~圖25,就本揭示的涉及實施例2的處理匣、影像形成裝置進行說明。另外,本實施例的處理匣作成為與實施例1相同,僅限制構件與其周邊的構成不同。因此,對具有相同功能及構成的構件標注相同的符號,詳細的說明省略。 [驅動連結部的構成]
圖17為就處理匣P從驅動側觀看時的斜視圖,且示出卸除了驅動側匣蓋構件520及顯影蓋構件533的狀態。在驅動側軸承526與驅動側匣蓋構件520之間,設有齒輪1801、具有傳遞解除機構的為傳動切換裝置的離合器180、顯影聯軸構件174、顯影蓋構件533。此外,如同實施例1,限制構件1510被可擺動地安裝於驅動側軸承526的支撐部526c。本實施方式中,驅動連結部被以齒輪1801、離合器180、顯影聯軸構件174、顯影蓋構件533而構成。另外,本實施例中就傳動切換裝置180以彈簧離合器為例進行說明,故以下記載為彈簧離合器180。
利用圖18,就彈簧離合器180的概要進行說明。本實施例中的彈簧離合器180被以控制環180a、輸出構件180b、輸入內輪180c、傳遞內輪180d、傳遞彈簧180e而構成。作為輸入構件的輸入內輪180c與顯影聯軸構件174卡合而承受來自傳遞路徑上游側的驅動力而旋轉。輸入內輪180c與纏繞於其外周的傳遞彈簧180e成為透過作為傳遞構件的傳遞彈簧180e的緊固力(摩擦)而被限制彼此相對旋轉的狀態,驅動力被從輸入內輪180c傳遞至傳遞彈簧180e。輸入內輪180c與傳遞彈簧180e之間亦成為透過傳遞彈簧180e的緊固力(摩擦)被限制彼此相對旋轉的狀態。因此,傳遞於傳遞彈簧180e的旋轉被透過傳遞彈簧180e的緊固力而往傳遞內輪180d傳遞。傳遞內輪180d與輸出構件180b卡合,並進一步在輸出構件180b與後述的齒輪1801的卡合部如同實施例1地傳遞驅動。作為控制構件的控制環180a與傳遞彈簧180e的一端卡合,並使控制環180a旋轉於與彈簧的緊固方向反方向,從而成為可鬆緩彈簧的緊固(相對於各內輪之接觸情況)的構成。根據以上,於傳動時,構成彈簧離合器180的零件全部成為一體而旋轉。成為傳動的遮斷透過使控制環180a的旋轉停止從而使傳遞彈簧180e從輸入內輪180c鬆緩(使傳遞彈簧180e與各內輪之間的摩擦力降低),且傳遞彈簧180e變得無法傳遞來自輸入內輪180c的驅動力於傳遞內輪180d從而進行遮斷的構成。
另外,彈簧離合器180的構成不限於此,內輪為1個亦無妨。該情況下,和與傳遞彈簧180e的控制環180a卡合的一端為反端與輸出構件180b直接卡合並傳遞旋轉即可。此外,傳動切換裝置方面彈簧離合器方式以外亦可,使一部分的旋轉停止從而使旋轉傳遞部擴展於半徑方向或移動於圓周方向而遮斷驅動的構成的裝置亦無妨。亦即,只要為透過傳遞驅動力的構件間的相對旋轉的限制,從而形成傳遞驅動力的傳遞狀態,並透過相對旋轉的容許,從而形成無法傳遞驅動力的非傳遞狀態構成,則可採用歷來周知的各種的構成。
利用圖19,就齒輪1801、彈簧離合器180、顯影聯軸構件174的組裝進行說明。圖19(a)示出彈簧離合器180與顯影聯軸構件174的組裝,圖19(b)示出彈簧離合器180與齒輪1801的組裝。彈簧離合器180的輸入內輪180c具有輸入溝180f,顯影聯軸構件174具有爪部174a。爪部174a與輸入溝180f進行卡合使得在顯影聯軸構件174旋轉時,輸入內輪180c旋轉並可傳遞驅動。彈簧離合器180的輸出構件180b具有輸出爪180g,齒輪1801具有傳遞溝1801a。輸出爪180g與傳遞溝1801a卡合,使得輸出構件180b旋轉時,齒輪1801旋轉,可傳遞驅動。據此,被輸入於顯影聯軸構件174的驅動力傳遞至齒輪1801,使顯影輥齒輪802旋轉使得顯影輥6被驅動。另外,在本實施例雖於圖中示出爪部174a、輸入溝180f、輸出爪180g、傳遞溝1801a分別為3個的情況,惟數量不限於此限。 [驅動遮斷構成]
利用圖20、圖21,就驅動遮斷的構成進行說明。圖20示出用於為了遮斷驅動而將彈簧離合器180的控制環180a的旋轉予以停止的限制構件1510,圖21為驅動側觀看時的圖,並示出傳動狀態、驅動遮斷狀態個別的限制構件1510與彈簧離合器180的位置關係。
利用圖20,就限制構件1510的構成進行說明。限制構件1510具有被支撐孔1510a、限制桿部1510b、腳部1510c、腳部1510d。限制桿部1510b具有用於使彈簧離合器180的控制環180a停止的限制面1510g與抵接於彈簧離合器180的外周面180j的抵接面1510h。此外,如同實施例1,腳部1510c、腳部1510d分別具有為從驅動控制構件540承受力之面的面1510e、1510f。此外,如同實施例1,被支撐孔1510a與驅動側軸承526的支撐部526c嵌合,並能以支撐部526c的軸為中心而擺動。
利用圖21(a),說明傳動狀態的限制構件1510與彈簧離合器180的位置關係。彈簧離合器180的控制環180a具有作為與限制構件1510卡合的被卡合部的控制部180h。控制部180h為從控制環180a的外周面突出的爪形狀部。此處,使彈簧離合器180承受驅動力而旋轉於V2方向時的控制部180h的半徑方向頂端部移動的軌跡為r b。從彈簧離合器180之中心(擺動軸K)觀看時限制構件1510比r b位於外側時,控制環180a可旋轉於V2方向,且驅動被傳遞。使此限制構件1510的位置為作為非卡合位置的限制構件1510的第一位置。
利用圖21(b),就驅動遮斷狀態的限制構件1510與彈簧離合器180的位置關係進行說明。限制構件1510方面,作為繞與控制環180a的旋轉軸線平行的旋轉軸線的移動,以驅動側軸承526的支撐部526c(圖17)為中心而擺動於B1方向,限制面1510g進入軌跡r b內時,承受驅動力而旋轉於V2方向的控制部180h衝撞於限制面1510g。此處,使在控制部180h與限制面1510g接觸之面限制面1510g從控制部180h承受之力為旋轉力J B。優選上以作用於V2旋轉方向的旋轉力J B在垂直於將被支撐孔1510a的軸心N與亦為彈簧離合器180的旋轉中心的擺動軸K連結的假想線的範圍Q2內產生的方式而調整限制桿部1510b的長度與控制部180h的長度。如此般調整,使得衝撞於限制面1510g的控制部180h將限制桿部1510b引入於V2旋轉方向,使限制構件1510旋轉於B1方向。據此,可使設於旋轉於B1方向的限制構件1510的限制桿部1510b的抵接面1510h衝撞於彈簧離合器180的外周面180j,可限制B1方向的位置。此時,限制構件1510以抵接面1510h而與作為第2被卡合部的彈簧離合器180的外周面180j衝撞,以限制面1510g而與作為第1被卡合部的控制部180h衝撞。在為被以通過彈簧離合器180的擺動軸K的第1假想線與通過限制構件1510的軸心N的第2假想線夾住的區域的範圍Q2,作為第1被卡合部的控制部180h的移動軌跡與作為移動部的限制構件1510的移動軌跡發生交叉。據此,限制構件1510在從旋轉力J B承受的期間,只要未從他處承受外力,位置被固定。如此般以限制構件1510使彈簧離合器180的控制部180h停止,亦即使控制環180a的旋轉停止,從而可遮斷從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輸入的驅動力。使此限制構件1510的位置為作為卡合位置的限制構件1510的第二位置。 [驅動連結解除動作]
利用圖22,就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部中的限制構件1510的從第一位置往第二位置的移動動作,亦即前述的驅動解除的動作進行說明。圖22為就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部位於第二內側位置的處理匣P從驅動側觀看時的圖。為了便於說明,驅動側匣蓋構件520省略而示出。
如示於圖22(a),限制構件1510在第一位置且驅動控制構件540在起始位置時,控制環180a可旋轉於V2方向,驅動被傳遞。從圖22(a)的狀態,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1方向,第一施力面540b與位於限制構件1510的腳部1510d的面1510f抵接時,限制構件1510擺動於圖22(b)中箭頭B1方向。亦即,限制構件1510從第一位置往第二位置方向移動。在第二位置,如示於圖21(b),限制構件1510的限制桿部1510b被插入於彈簧離合器180的控制部180h頂端的軌跡r b內,使得控制部180h的旋轉因限制面1510g被停止。據此,控制環180a的旋轉被停止,彈簧離合器180的彈簧180e鬆緩,使得驅動被解除。再者,如示於圖22(c)般,即使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2方向而返回起始位置,控制部540a仍與位於限制構件1510的腳部1510c之面1510e具有間隙T6而不抵接。為此限制構件1510方面,如示於圖21,限制桿部1510b被透過控制部180h引入於V2方向,故保持第二位置被維持,驅動解除狀態被維持。 [驅動連結動作]
利用圖23,就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部中的限制構件1510的從第二位置往第一位置的移動動作,亦即就將驅動連結的動作進行說明。圖23為就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部位於第二內側位置的處理匣P從驅動側觀看時的圖。為了便於說明,驅動側匣蓋構件520省略而示出。
於圖23(a),示出限制構件1510在第二位置且驅動控制構件540在起始位置的狀態。從圖23(a)的狀態,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2方向,第二施力面540c與位於限制構件1510的腳部1510c的面1510e抵接時,限制構件1510旋轉於圖23(b)中箭頭B2方向。亦即,限制構件1510從第二位置往第一位置方向移動。此時,如以圖21示出,限制桿部1510b透過控制部180h從被引入於V2方向的狀態往B2方向旋轉,故旋轉力J B作為負載而施加於驅動控制構件540。此處,成為負載的旋轉力J B為使彈簧離合器180的控制環180a停止(嘗試推回)力,故與與嘗試使控制環180a返回原本的位置的彈簧180e的彈簧的彈性力為相同。為此,欲減低旋轉力J B的情況下雖變更彈簧常數即可,惟優選上與離合器本身的必要的傳遞性能取得平衡而決定。在圖23(b)的狀態,限制桿部1510b從軌跡r b脫離,驅動被傳遞。再者,如示於圖23(c)般,即使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1方向而返回起始位置,控制部540a仍與位於限制構件1510的腳部1510d之面1510f具有間隙T9而不抵接。為此,限制構件1510在保持被維持第一位置之下,驅動傳遞狀態被維持。 [其他構成]
利用圖24、圖25,就本實施例的其他構成進行說明。在本實施例,雖將在限制構件1510之間具有間隙時的驅動控制構件540的位置稱為起始位置,惟未必限於具有間隙的構成。作為在起始位置上限制構件1510與驅動控制構件540抵接的構成的一例,包括在限制構件1510安裝賦能構件1511的構成。就在限制構件1510安裝賦能構件1511的構成,利用圖24、圖25進行說明。
利用圖24(a)、圖24(b),就賦能構件1511的概要進行說明。賦能構件1511被以頂端部1511a、為壓縮螺旋彈簧的彈簧1511b而構成。圖24示出將賦能構件1511的彈簧1511b從頂端部1511a與設於限制構件1510的面1510e的支撐部1510i卸除後的狀態。賦能構件1511的彈簧1511b在兩端設有末端線圈部,在一端的末端線圈部內徑壓入限制構件1510的支撐部1510i從而被固定。另一端的末端線圈部被固定於賦能構件1511的頂端部1511a。此外,於賦能構件1511的彈簧1511b的彈性部內徑,比限制構件1510的支撐部1510i小徑的突出部1510j通過,將彈簧1511b的收縮方向限制於S1方向或S2方向。
利用圖25,就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部中的傳動狀態的切換動作進行說明。本構成為在起始位置上驅動控制構件540的第二施力面540c與賦能構件1511的頂端部1511a抵接的構成。圖25(a)示出限制構件1510在第一位置且驅動控制構件540在起始位置的狀態。在圖25(a)的狀態,賦能構件1511的彈簧1511b稍微壓縮,再者限制構件1510的限制桿部1510k抵接於顯影蓋構件533的外周面533f。為此,限制構件1510在限制桿部1510k被抵接於顯影蓋構件533的外周面533f的位置被固定,被確實地維持傳動狀態。
此處,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1方向時,如示於圖25(b),限制構件1510從第一位置往第二位置方向移動,限制構件1510的限制面1510g與彈簧離合器180的控制部180h衝撞。據此,使彈簧離合器180的控制部180h的旋轉停止,驅動被遮斷。在圖25(b)的狀態,驅動控制構件540的第二施力面540c與賦能構件1511的頂端部1511a分離。另外,只要不對透過驅動控制構件540之限制構件1510的控制造成影響,則亦可為如賦能構件1511的頂端部1511a與驅動控制構件540的第二施力面540c輕輕接觸的構成。亦即,亦可為如在第二位置上賦能構件1511與驅動控制構件540的接觸被維持的構成。
接著,如示於圖25(c),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2方向,返回起始位置時,驅動控制構件540的第二施力面540c與賦能構件1511的頂端部1511a抵接,彈簧1511b壓縮。為此,限制構件1510承受因從彈簧離合器180的控制部180h施加的力J B而產生的以驅動側軸承526的支撐部526c為中心的B1方向的力矩M B與因從賦能構件1511的彈簧1511b施加的力J S而產生的以支撐部526c為中心的B2方向的力矩M S。圖25(c)的狀態下,M B>M S,故限制構件1510不從第二位置移動。亦即,驅動解除狀態被維持。
再者,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2方向時,成為M B<M S,如示於圖25(d),限制構件1510從第二位置往第一位置移動,驅動被傳遞。
如以上般使用本實施構成時,驅動控制構件540從起始位置移動,從而切換限制構件1510的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使得可切換驅動傳遞狀態。據此,可不依靠感光鼓4與顯影輥6的接近分離動作而進行驅動的切換。 (實施例3)
利用圖26~圖30,就本揭示的涉及實施例3的處理匣、影像形成裝置進行說明。另外,本實施例的處理匣作成為與實施例2相同,僅後述的鎖止構件550與其周邊的構成不同。因此,對具有相同功能及構成的構件標注相同的符號,詳細的說明省略。 [驅動連結部的構成]
圖26為就處理匣P從驅動側觀看時的斜視圖,且示出卸除了驅動側匣蓋構件520、顯影蓋構件3533、鎖止構件550的狀態。在驅動側軸承526與驅動側匣蓋構件520之間,設有齒輪1801、具有傳遞解除機構的為傳動切換裝置的彈簧離合器180、顯影聯軸構件174、顯影蓋構件533。此外,在驅動側軸承526的支撐部526c可擺動地安裝限制構件3510(移動構件的一例)。本實施方式中,驅動連結部被以齒輪1801、彈簧離合器180、顯影聯軸構件174、顯影蓋構件3533、限制構件3510、鎖止構件550而構成。
利用圖27,就作為第2賦能手段的鎖止構件550的概要進行說明。鎖止構件550被以頂端部550a、為壓縮螺旋彈簧的彈簧550b而構成。圖27示出將鎖止構件550的彈簧550b從頂端部550a與顯影蓋構件3533的支撐部3533d卸除後的狀態。鎖止構件550的彈簧550b在兩端設有末端線圈部,在一端的末端線圈部內徑壓入顯影蓋構件3533的支撐部3533d從而被固定。另一端的末端線圈部被固定於鎖止構件550的頂端部550a。此外,於鎖止構件550的彈簧550b的彈性部內徑,比顯影蓋構件3533的支撐部3533d小徑的突出部3533e通過,將彈簧550b的收縮方向限制於S1方向或S2方向。 [驅動連結解除動作]
利用圖28(a)、圖28(b),就用於使彈簧離合器180的控制環180a的旋轉停止並遮斷驅動的限制構件3510的構成進行說明。限制構件3510具有被支撐孔3510a、限制桿部3510b、腳部3510c、腳部3510d。限制桿部3510b具有用於使彈簧離合器180的控制環180a停止的限制面3510g。此外,腳部3510c、腳部3510d分別具有為從驅動控制構件540承受力的面之面3510e、3510f。此外,被支撐孔3510a與驅動側軸承526的支撐部526c嵌合,能以支撐部526c(圖26)的軸為中心而擺動。
利用圖29,就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部的驅動連結解除動作進行說明。此處,使彈簧離合器180承受驅動力而旋轉於V2方向時的控制部180h的半徑方向頂端部移動的軌跡為r b。如示於圖29(a),從彈簧離合器180之中心(擺動軸K)觀看時限制構件3510的限制面3510g比r b位於外側時,控制環180a可旋轉於V2方向,且驅動被傳遞。再者,限制構件3510在以驅動側軸承526的支撐部526c的軸為中心擺動於B1方向時,限制桿部3510b位於與頂端部550a抵接之處。將此限制構件3510的位置稱為限制構件3510的第一位置。
圖29(a)示出限制構件3510在第一位置且驅動控制構件540在起始位置的狀態。從圖29(a)的狀態,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1方向,第一施力面540b與在限制構件3510的腳部3510d的面3510f抵接時,限制構件3510以驅動側軸承526的支撐部526c為中心從第一位置擺動於B1方向,限制面3510g抵接於鎖止構件550的頂端部550a。此時,如示於圖29(b),因從限制構件3510作用於B1方向的力J c的S1方向的分力,鎖止構件550的彈簧550b壓縮,頂端部550a移動於S1方向。據此,限制構件3510進一步可擺動於B1方向,如示於圖29(c),限制面3510g衝撞於彈簧離合器180的外周面180j。此外,鎖止構件550的頂端部550a因彈簧550b的復原力而在接於限制構件3510的限制面3510g的狀態下移動於S2方向。此時,在鎖止構件550的頂端部550a與限制構件3510的限制面3510g接觸之面,限制面3510g從頂端部550a承受力J B作為賦能力。此處,限制面3510g從頂端部550a承受之力J B的方向為力矩作用於以驅動側軸承526的支撐部526c為中心的B1方向的方向。為此,限制構件3510在限制面3510g衝撞於彈簧離合器180的外周面180j的狀態下位置被固定。如此般,限制構件3510透過使控制部180h停止,亦即透過使控制環180a的旋轉停止,使得從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輸入於顯影聯軸構件174的驅動力被遮斷。將此限制構件3510的位置稱為限制構件3510的第二位置。
再者,如示於圖29(d),即使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2方向而返回起始位置,控制部540a仍與相對於限制構件3510的面3510e與面3510f具有間隙而不抵接。如同圖29(c),限制構件3510從鎖止構件550的頂端部550a承受力J B,故限制面3510g衝撞於彈簧離合器180的外周面180j的狀態下位置被固定,無法擺動於B2方向。亦即,限制構件3510保持被第二位置維持,使控制環180a停止,驅動解除狀態被維持。 [驅動連結動作]
利用圖30,就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部中的限制構件3510的從第二位置往第一位置的移動動作,亦即就將驅動連結的動作進行說明。圖30(a)示出限制構件3510在第二位置且驅動控制構件540在起始位置的狀態。從圖30(a)的狀態,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2方向時,第二施力面540c與位於限制構件3510的腳部3510c之面3510e抵接。此時,如示於圖30(b),因從限制構件3510作用於B2方向的力J c的S1方向的分力,鎖止構件550的彈簧550b壓縮,頂端部550a移動於S1方向。據此,如示於圖30(c),限制構件3510變成可進一步擺動於B2方向而移動至第一位置,限制構件3510從軌跡r b朝外側脫離,彈簧離合器180的控制部180h與限制構件3510的限制面3510g分離。亦即,控制環180a變得可旋轉,驅動被傳遞。再者,如示於圖30(d),即使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1方向而返回起始位置,控制部540a仍與相對於限制構件3510的面3510e與面3510f具有間隙而不抵接。為此,不產生旋轉力的限制構件3510無法使被透過鎖止構件550的彈簧而賦能於S2方向的頂端部550a移動於S1方向,故無法擺動於B1方向。亦即,限制構件3510保持被維持第一位置,傳動狀態被維持。
如以上般使用本實施構成時,驅動控制構件540從起始位置移動,從而切換限制構件3510的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使得可切換驅動傳遞狀態。據此,可不依靠感光鼓4與顯影輥6的接近分離動作而進行驅動的切換。 (實施例4)
利用圖31~圖35,就本揭示的涉及實施例4的處理匣、影像形成裝置進行說明。本構成為利用肘節構成而切換驅動連結部的連結/解除的構成。另外,本實施例的處理匣作成為與實施例2相同,僅限制構件與其周邊的構成不同。因此,對具有相同功能及構成的構件標注相同的符號,詳細的說明省略。 [驅動連結部的構成]
圖31為就處理匣P從驅動側觀看時的分解斜視圖。在驅動側軸承526與驅動側匣蓋構件520之間,設有齒輪1801、彈簧離合器180、顯影聯軸構件174、顯影蓋構件4533。此外,如同實施例2,限制構件4510被可擺動地安裝於驅動側軸承526的支撐部526c。並且,為拉伸彈簧的肘節彈簧4601的一端4601c卡合於顯影蓋構件4533的凸部4533d,肘節彈簧4601的另一端4601d卡合於限制構件4510的凸部4510d。另外,關於本實施例的肘節機構,後述之。因此,本實施方式中,驅動連結部被以齒輪1801、彈簧離合器180、顯影聯軸構件174、顯影蓋構件4533、肘節彈簧4601而構成。另外,在本實施例中,關於彈簧離合器180的構成,與實施例2相同,故省略說明。此外,齒輪1801、彈簧離合器180、顯影聯軸構件174的組裝方面亦與實施例2相同,故省略說明。 [本實施例的肘節機構]
利用圖32、圖33,就本實施例的肘節機構進行說明。圖32(a)為就限制構件4510未與彈簧離合器180相接的狀態進行繪示的圖,圖32(b)為圖32(a)的局部的放大圖。此時,將顯影蓋構件4533的凸部4533d之中心與限制構件4510的凸部4510d之中心連結的線M2相對於將顯影蓋構件凸部4533d之中心與驅動側軸承526的支撐部526c之中心連結的線M1位於圖的左側,故以支撐部526c為中心而旋轉的限制構件4510旋轉於L1方向。此為限制構件4510移動於從彈簧離合器180分離的方向,故如在實施例2記載般變成傳動被遮斷。此外,限制構件4510因限制構件4510的面4510m抵接於顯影蓋構件4533的凸部4533m使得姿勢被保持。
利用圖33,就限制構件4510與彈簧離合器180相接的狀態進行說明。此時,將顯影蓋構件4533的凸部4533d之中心與限制構件4510的凸部4510d之中心連結的線M2比將顯影蓋構件凸部4533d之中心與驅動側軸承526的支撐部526c之中心連結的線M1位於圖的右側,故限制構件4510以驅動側軸承526的支撐部526c為中心而旋轉於L2方向。此為限制構件4510移動於接近彈簧離合器180的方向,限制構件4510因限制構件4510的面4510n抵接於顯影蓋構件4533的面4533n使得姿勢被保持。之後,限制構件4510的面4510g與彈簧離合器180的控制部180h抵接。此時的彈簧離合器180的動作如同實施例2故此處省略說明。並且,據此離合器被連結,變成可傳遞主體側的驅動。另外,彈簧離合器180的驅動遮斷的動作方面亦如同實施例2,故此處省略說明。 [驅動連結部的連結動作]
利用圖34,就透過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部之驅動控制構件540的動作使得處理匣P遮斷了來自主體的驅動的狀態至予以連結為止的動作進行說明。圖34(a)示出驅動控制構件540的驅動被遮斷而位於起始位置的狀態,圖34(b)示出驅動控制構件540從圖34(a)移動於w51方向並位於第一位置的狀態,圖34(c)示出驅動控制構件540從圖34(b)移動於w52方向且驅動被連結而位於起始位置的狀態。與實施例1同樣的詳細、記號的說明省略。
如示於圖34(a),驅動控制構件540的驅動被遮斷而位於起始位置的狀態下驅動控制構件540與限制構件4510具有T43、T44的間隙而不相接。從此狀態,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1方向時,第一施力面540b與位於限制構件4510的腳部4510d之面4510f抵接,限制構件4510旋轉於示於圖34(b)的L2方向。旋轉時,限制構件4510的面4510g與彈簧離合器180的控制部180h抵接。據此離合器被連結,變成可傳遞主體側的驅動。如利用圖33前述般,此狀態下限制構件4510透過作為第3賦能手段的肘節彈簧4601的作用,限制構件4510的面4510n抵接於顯影蓋構件4533的面4533n,姿勢被保持。之後,如圖34(c)般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2方向,驅動控制構件540返回起始位置。此狀態下,驅動控制構件540與限制構件4510具有T46的間隙,故驅動控制構件540不使力作用於限制構件4510。因此,限制構件4510保持圖33的姿勢,驅動被穩定地連結。 [驅動連結部的斷路動作]
利用圖35,就透過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部之驅動控制構件540的動作使得處理匣P連結了來自主體的驅動的狀態至予以遮斷為止的動作進行說明。圖35(a)示出驅動控制構件540的驅動被連結而位於起始位置的狀態,圖35(b)示出驅動控制構件540從圖35(a)移動於w52方向並位於第二位置的狀態,圖35(c)示出驅動控制構件540從圖35(b)移動於w51方向且驅動被遮斷而位於起始位置的狀態。與實施例1同樣的詳細、記號的說明省略。
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2方向時,第二施力面540c與位於限制構件4510的腳部4510c之面4510e抵接,限制構件4510旋轉於示於圖33(b)的L1方向。旋轉時,限制構件4510的面4510g從彈簧離合器180的控制部180h分離。據此離合器被遮斷,變成不可傳遞主體側的驅動。如利用圖32前述般,此狀態下限制構件4510透過肘節彈簧4601的作用,使得因限制構件4510的面4510m抵接於顯影蓋構件4533的凸部4533m而姿勢被保持。之後,如圖35(c),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1方向,驅動控制構件540返回起始位置。此狀態下,驅動控制構件540與限制構件4510具有T47的間隙,故驅動控制構件540不使力作用於限制構件4510。因此,限制構件4510保持圖32的姿勢,驅動被穩定地遮斷。
如以上說明般採用本實施構成時,連動於驅動控制構件540的動作而透過肘節機構穩定地進行限制構件4510的抵接/分離的切換,故可在不依靠感光鼓4與顯影輥6的接近分離動作之下進行穩定的驅動的切換。 (實施例5)
利用圖36~圖39,就本揭示的涉及實施例5的處理匣、影像形成裝置進行說明。本構成為使卡合部為齒輪的嚙合的構成。另外,本實施例的處理匣作成為與實施例1相同,僅限制構件與其周邊的構成不同。因此,對具有相同功能及構成的構件標注相同的符號,詳細的說明省略。 [驅動連結部的構成]
圖36為就處理匣P從驅動側觀看時的斜視圖,且示出卸除了驅動側匣蓋構件6520及顯影蓋構件6533的狀態。在驅動側軸承526與驅動側匣蓋構件6520之間,設有顯影聯軸齒輪6801、顯影蓋構件6533。於此顯影聯軸齒輪6801的端部,設有聯軸部6801a,從驅動側匣蓋構件6520曝露而成為承受來自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驅動力的構成。此外,在與顯影聯軸齒輪6801嚙合且軸間距離被保持為固定的位置設置惰輪6803。惰輪6803與對顯影輥齒輪802傳遞驅動的惰輪6804被透過作為支撐構件的限制構件6510而連結。限制構件6510具有為惰輪6803與惰輪6804的個別的旋轉軸之6510a、6510b。亦即,惰輪6803被旋轉軸6510a可旋轉地保持,惰輪6504被旋轉軸6510b可旋轉地保持。並且,作為防脫而被板材6511與限制構件6510夾住。
限制構件6510使惰輪6803的旋轉軸6510a被驅動側匣蓋構件6520的保持部6520a可旋轉地保持。亦即,此限制構件6510成為能以惰輪6803的旋轉軸6510a為旋轉中心而相對於驅動側匣蓋構件6520進行擺動的構成。換言之,惰輪6804為可相對於驅動側匣蓋構件6520以惰輪6803為中心而擺動的構成。另外,限制構件6510被其他零件如光鼓單元8保持亦無妨。該情況下,惰輪6804可相對於光鼓單元8以惰輪6803為中心而擺動。 [驅動遮斷動作]
利用圖37,就從傳動狀態切換至驅動遮斷狀態的動作進行說明。圖37(a)僅示出往顯影輥齒輪802的傳動時的齒輪與限制構件的狀態,圖37(b)僅示出往顯影輥齒輪802的驅動遮斷時的齒輪與限制構件的狀態。
顯影聯軸齒輪6801使聯軸部6801a從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承受驅動力並旋轉於V2方向。驅動力經由惰輪6803、6804往顯影輥齒輪802傳遞驅動力。此時,限制構件6510因來自惰輪6803與惰輪6804的嚙合而以旋轉軸6510a為中心在箭頭V3方向上產生力矩。此外,惰輪6804因與顯影輥齒輪802的嚙合而承受力於壓力角方向F6,故被引入於箭頭V3方向。此理由在於,將惰輪6804的擺動支點(旋轉軸6510a)配置於比將顯影聯軸齒輪6801與顯影輥齒輪802連結的線靠W52側,故無退避方向(箭頭V4方向)的力施加於限制構件6510。為此,限制構件6510總是作用有箭頭V3方向的力矩,惰輪6804與顯影輥齒輪802持續嚙合的狀態下傳動被維持(圖37(a))。將此時的限制構件6510的位置稱為第一位置(圖37(b))。
傳動的遮斷方面,使限制構件6510移動於W52方向,從而使惰輪6804移動於箭頭V4方向,成為將惰輪6804與顯影輥齒輪802的驅動予以遮斷的構成。將此時的限制構件6510的位置稱為第二位置。 [驅動連結遮斷動作]
利用圖38,就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部中的限制構件6510的從第一位置往第二位置的移動動作,亦即前述的驅動遮斷的動作進行說明。圖38為就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部位於第二內側位置的處理匣P從驅動側觀看時的圖。為了便於說明,驅動側匣蓋構件6520省略而示出。並且,於圖38(a),示出限制構件6510在第一位置且驅動控制構件540在起始位置的狀態。於圖38(b),示出限制構件6510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的狀態。於圖38(c),示出限制構件6510在第二位置且驅動控制構件540在起始位置的狀態。與實施例1同樣的詳細、記號的說明省略。
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2方向時,第二施力面540c與位於限制構件6510的腳部6510c的面6510e抵接,限制構件6510以旋轉軸6510a為中心而旋轉於圖38(b)中箭頭V4方向。亦即,限制構件6510將作為第1齒輪(其中一齒輪)的顯影輥齒輪802與作為第2齒輪(另一齒輪)的惰輪6804從予以為彼此嚙合位置的第一位置往予以位於不予以嚙合的非嚙合位置的第二位置方向移動。在第二位置,惰輪6804亦與限制構件6510一起旋轉於V4方向,如前述般與顯影輥齒輪802的驅動被遮斷(圖37(b)、63(b))。
再者,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圖38(b)中箭頭W51方向而返回起始位置。此時,如前述般限制構件6510雖從作為第3齒輪的惰輪6803承受V3方向的力矩而傾向返回第一位置,惟被透過拉伸彈簧6530而賦能於V4方向。作為第4賦能手段的拉伸彈簧6530的彈簧壓將限制構件6510維持於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時設定為不使限制構件6510移動至第二位置。
此處,使因惰輪6803、6804的嚙合力而產生的力矩為力矩M1,使因惰輪6804與顯影輥齒輪802的嚙合力而產生的力矩為力矩M2,使因拉伸彈簧6530而產生的力矩為力矩M3。在第二位置繞旋轉軸6510a的力矩成為M3>M1。
亦即,驅動連結狀態被以「M3<M1+M2」維持。例如,使因從驅動控制構件540給予的力而產生的力矩為力矩M4(限制構件6510的切換所需的力矩)時,成為「M3+M4>M1+M2」使得驅動連結被解除。據此,因驅動連結的解除成為力矩M2=0,成為「M3+M4>M1」。驅動控制構件540返回起始位置使得成為力矩M4=0,成為「M3>M1」。
亦即,因拉伸彈簧6530的彈簧壓而產生的V4方向的力矩比因惰輪6803、6804的嚙合力而產生的V3方向的力矩大。因此,限制構件6510被賦能於V4方向並維持第二位置。
據此,控制部540a的第二施力面540c與位於限制構件6510的腳部6510c之面6510e具有間隙T60而不抵接(圖38(c))。此外,第一施力面540b與位於限制構件6510的腳部6510d之面6510f具有間隙T61。據此,限制構件6510在不與驅動控制構件540接觸的狀態下位於第二位置,驅動解除狀態被維持(圖37(b))。 [驅動連結動作]
利用圖38、圖39,就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部中的限制構件6510的從第二位置往第一位置的移動動作,亦即就將驅動連結的動作進行說明。圖39為就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內部位於第二內側位置的處理匣P從驅動側觀看時的圖。為了便於說明,驅動側匣蓋構件6520省略而示出。於圖39,示出限制構件6510從第二位置移動至第一位置的狀態。
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1方向時,第一施力面540b與位於限制構件6510的腳部1510d之面6510f抵接,限制構件6510旋轉於圖39中箭頭V3方向。亦即,限制構件6510從第二位置往第一位置方向移動。並且,如前述般惰輪6804與顯影輥齒輪802嚙合使得驅動被連結(圖37(a))。
即使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箭頭W52方向而返回起始位置(圖38(a)),控制部540a仍與位於限制構件6510的腳部6510d的面6510f具有間隙T62而不抵接。此外,第二施力面540c與位於限制構件6510的腳部6510c之面6510e具有間隙T63。據此,限制構件6510在不與驅動控制構件540接觸的狀態下位於第一位置,驅動連結狀態被維持(圖37(a))。在第一位置繞旋轉軸6510a的力矩成為M1+M2>M3。亦即,在第一位置,因惰輪6803、6804的嚙合力與惰輪6804和顯影輥齒輪802的嚙合力而產生的V3方向的力矩比因拉伸彈簧6530的彈簧壓而產生的V4方向的力矩大。因此,限制構件6510被賦能於V3方向,維持第一位置。
如以上說明般使用本實施構成時,驅動控制構件540使限制構件6510移動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從而可切換惰輪6804與顯影輥齒輪802的傳動狀態。據此,可不依靠感光鼓4與顯影輥6的接近分離動作而進行驅動的切換。 (實施例6)
利用圖40~圖45,就本揭示的涉及實施例6的處理匣、影像形成裝置進行說明。本構成為將移動構件與卡合部設於雷射遮蔽器單元(或遮蔽器單元)的構成。另外,本實施例的處理匣作成為與實施例1相同,僅作為移動構件的限制構件與其周邊的構成不同。因此,對具有相同功能及構成的構件標注相同的符號,詳細的說明省略。
此外,在本實施例,在處理匣設置雷射遮蔽器單元,使得在前述的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處理動作方面,可切換從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裝置依影像訊號而照射的雷射光可到達於感光鼓(雷射遮蔽器單元不遮蔽雷射光)或不可到達(雷射遮蔽器單元遮蔽雷射光)。據此,可在不依靠在其他實施例示出的感光鼓與顯影輥的接近分離動作、驅動連結部的連結解除動作等的構成而切換影像形成的可與不可。在其他實施例,無法穩定地操作感光鼓與顯影輥的接近分離狀態、驅動連結部的連結狀態時,有可能於影像形成產生問題。例如,有可能產生抵接加壓致使的影像濃度不良、驅動連結部致使的色帶等的影像問題。然而,在本實施例,切換從在處理匣的外部的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裝置的雷射光的可到達與不可到達,故難對關於處理匣的內部的影像形成手段之零件(感光鼓、顯影輥、齒輪等)造成影響。據此可穩定地切換作為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處理動作的影像形成的可與不可。 [具有雷射遮蔽器單元的處理匣的整體構成]
利用圖40、圖41,就處理匣P的整體構成進行說明。圖40為就處理匣P從驅動側觀看時的斜視圖。如示於圖40,處理匣P為光鼓單元8、顯影單元9及雷射遮蔽器單元77被驅動側匣蓋構件7520與非驅動側匣蓋構件7521夾住而固定保持的構成。圖41為就處理匣P從驅動側觀看時的圖,且為了便於說明構成而為使示於圖40的驅動側匣蓋構件7520未顯示的圖。此外,圖41在不顯示光鼓單元8的一部分之下示出感光鼓4、帶電輥5、清潔片7、光鼓框體7015。顯影單元9示出安裝了作為遮蔽構件的雷射遮蔽器單元77的狀態。雷射遮蔽器單元77被以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或移動構件)與作為遮蔽部的雷射遮蔽器7511而構成。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遮蔽器側旋轉支撐部7510a被設於顯影單元9的顯影蓋構件7533的蓋件側旋轉支撐部7533a可旋轉地支撐。遮蔽器側旋轉支撐部7510a與蓋件側旋轉支撐部7533a的旋轉中心與為顯影單元9及顯影聯軸齒輪7801的旋轉中心之擺動軸K相同。亦即雷射遮蔽器單元77以擺動軸K為中心而被支撐為可轉動於遮蔽器開方向K71與遮蔽器閉方向K72。
圖40(a)、圖41(a)示出雷射遮蔽器單元77在遮蔽雷射光U的位置被固定的狀態。圖40(b)、圖41(b)示出雷射遮蔽器單元77在不遮蔽雷射光U而開放的位置被固定的狀態。就雷射遮蔽器單元77在各位置被固定的詳細構成後述之。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為了固定雷射遮蔽器單元77的位置而具有閉鎖相位孔7510c與開放相位孔7510d作為2個相位固定孔。於2個相位固定孔,設於顯影單元9的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的頂端被插拔,從而可將雷射遮蔽器單元77以任意的相位進行固定。此處,閉鎖相位孔7510c與開放相位孔7510d被配置於以擺動軸K為中心的相同圓周上Kr。據此雷射遮蔽器單元77以擺動軸K為中心而旋轉於任意的相位之際,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的頂端可對於個別的孔進行插拔。
圖41(a)為雷射遮蔽器單元77在遮蔽雷射光U的位置被固定的狀態,亦即為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的頂端進入閉鎖相位孔7510c而固定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位置的狀態。將此時的移動構件的位置稱為第一位置。
圖41(b)為雷射遮蔽器單元77在不遮蔽雷射光U而開放的位置被固定的狀態,亦即為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的頂端進入開放相位孔7510d並固定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位置的狀態。將此時的移動構件的位置稱為第二位置。
關於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的構成及動作的詳細後述之。再者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作為用於以擺動軸K為中心而轉動的外力承受面而具有開方向被按壓面7510f與閉方向被按壓面7510e。雷射遮蔽器單元77因承受旋轉力於開方向被按壓面7510f而可轉動於遮蔽器開方向K71,並承受旋轉力於閉方向被按壓面7510e從而可轉動於遮蔽器閉方向K72。據此,可在不依靠感光鼓4與顯影輥6的接近分離動作之下,在感光鼓4與顯影輥6總是抵接的狀態下,仍透過切換雷射光U可到達、不可到達於感光鼓,從而切換作為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處理動作的影像形成的可與不可。
另外,第一位置方面,不限於雷射遮蔽器單元77以大致完全遮蔽相對於感光鼓4的匣盒外部之曝露的方式覆蓋感光鼓4的位置。例如,亦可作成為相對於匣盒外部局部地覆蓋感光鼓4的位置至可充分遮蔽雷射光U的曝光的程度(曝露部分殘留一定程度亦可)。此外,第二位置方面,只要為雷射遮蔽器單元77以可達成相對於感光鼓4之雷射光U的曝光的方式比第一位置使感光鼓4曝露的位置,則該曝露的程度為任意。 [具有雷射遮蔽器單元的處理匣詳細的構成]
利用圖42,就處理匣P的詳細構成進行說明。圖42為就處理匣P從驅動側觀看時的分解斜視圖。示出卸除了驅動側匣蓋構件7520、非驅動側匣蓋構件7521、光鼓單元8、顯影單元9、雷射遮蔽器單元77的狀態。
設於光鼓單元8的光鼓框體7015被構成為在雷射遮蔽器單元77轉動之際在不阻礙該動作之下不與雷射遮蔽器7511干涉。依雷射光U的入射角度、入射光的寬而變更設於雷射遮蔽器單元77的雷射遮蔽器7511的形狀及光鼓框體7015的形狀即可。設於顯影單元9的顯影容器7025被構成為在雷射遮蔽器單元77與光鼓框體7015同樣地轉動之際在不阻礙該動作之下不與雷射遮蔽器7511干涉。透過被安裝於顯影容器7025的驅動側軸承7526與顯影蓋構件7533,顯影聯軸齒輪7801被可旋轉地保持,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與遮蔽器位置限制彈簧7513亦被保持。關於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與遮蔽器位置限制彈簧7513的保持構成的細節後述之。雷射遮蔽器單元77被以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與雷射遮蔽器7511而構成。雷射遮蔽器單元77透過遮蔽器移動構件小螺絲孔7510b與雷射遮蔽器小螺絲孔7511a被以小螺絲B71緊固從而被一體化。如前述般,於雷射遮蔽器單元77的驅動側,遮蔽器側旋轉支撐部7510a被設於顯影單元9的顯影蓋構件7533的蓋件側旋轉支撐部7533a可旋轉地支撐。另一方面,於雷射遮蔽器單元77的非驅動側,設於顯影單元9的非驅動側的非驅動側軸承7527的軸承側旋轉支撐部7527a被雷射遮蔽器旋轉支撐部7511b及非驅動側匣蓋構件7521的非驅動側匣蓋構件旋轉支撐孔7521a嵌合支撐。據此雷射遮蔽器旋轉支撐部7511b被可旋轉地支撐。 [雷射光開放及遮斷的切換動作]
利用圖43~圖45,就透過雷射遮蔽器單元77的動作之雷射光開放及遮斷的切換動作進行說明。圖43示出從雷射光遮斷狀態至雷射光開放狀態為止的雷射遮蔽器單元77的動作。圖44示出從雷射光開放狀態至雷射光遮斷狀態為止的雷射遮蔽器單元77的動作。圖45示出從雷射光遮斷狀態至雷射光開放狀態為止的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及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的動作。圖43、圖44為就處理匣P從驅動側觀看時的圖,為了便於說明構成而為示於圖40的驅動側匣蓋構件7520未顯示的圖,並為顯示影像形成裝置主體的驅動控制構件540的圖。
如示於圖43(a),雷射遮蔽器單元77的雷射遮蔽器7511位於遮蔽雷射光U的第一位置,示出無法照射感光鼓的狀態,亦即示出雷射光遮斷狀態。此時,驅動控制構件540位於起始位置,驅動控制構件540的控制部540a不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接觸。亦即,為於驅動控制構件540的第一施力面540b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閉方向被按壓面7510e具有間隙T71,且於第二施力面540c與開方向被按壓面7510f具有間隙T72的狀態。
圖45(a)為通過圖43(a)的閉鎖相位孔7510c與開放相位孔7510d的DA-DA截面圖。如前述般,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與為作為賦能手段的壓縮螺旋彈簧之遮蔽器位置限制彈簧7513被透過顯影蓋構件7533與驅動側軸承7526而保持兩端。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被蓋件側限制銷支撐孔7533b與限制銷支撐孔7526c嵌合支撐。遮蔽器位置限制彈簧7513為壓縮螺旋彈簧,且兩端部進入銷側限制彈簧支撐部7512a與軸承側限制彈簧支撐部7526b而被保持。此外,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可移動於S71方向與S72方向(平行於擺動軸K)。遮蔽器位置限制彈簧7513抵接於軸承側限制彈簧力承受面7526a與銷側限制彈簧力承受面7512b,將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賦能於S71方向。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的限制銷衝撞面7512c與顯影蓋構件7533衝撞,且S71方向的移動被限制。此處,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的頂端成為進入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閉鎖相位孔7510c的狀態,可限制並固定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旋轉移動。據此雷射遮蔽器單元77在遮蔽雷射光U的第一位置被固定。
圖43(b)示出使雷射遮蔽器單元77轉動於遮蔽器開方向K71且予以從遮蔽雷射光U的第一位置移動至不遮蔽的第二位置的中途狀態。此時,驅動控制構件540為從起始位置移動於W52方向的狀態,驅動控制構件540的控制部540a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按於W52方向。亦即,為於驅動控制構件540的第一施力面540b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閉方向被按壓面7510e具有間隙T73,且於第二施力面540c與開方向被按壓面7510f無間隙的狀態。
圖45(b)為通過圖43(b)的閉鎖相位孔7510c與開放相位孔7510d的DB-DB截面圖。此時,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為從進入閉鎖相位孔7510c的狀態移動至開放相位孔7510d的中途的狀態,並為相對於圖45(a)移動於F72方向的狀態。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移動於W52方向之際,如示於圖43(a),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隨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轉動而承受外力於F71方向。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的頂端形狀成為產生分力於F72方向及F73方向的形狀。據此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承受力於F71方向,從而移動於S72方向並從圖45(a)成為圖45(b)的狀態。此時,遮蔽器位置限制彈簧7513成為被壓縮的狀態。
如示於圖43(c),雷射遮蔽器單元77的雷射遮蔽器7511位於不遮蔽雷射光U的第二位置,示出可照射感光鼓的狀態,亦即示出雷射光開放狀態。此時,驅動控制構件540為從圖43(b)進一步移動於W52方向的狀態,驅動控制構件540的控制部540a在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抵接的狀態下停止。亦即,為於驅動控制構件540的第一施力面540b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閉方向被按壓面7510e具有間隙T74,且於第二施力面540c與開方向被按壓面7510f無間隙的狀態。
圖45(c)為通過圖43(c)的閉鎖相位孔7510c與開放相位孔7510d的DC-DC截面圖。如示於圖45(c),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的頂端成為進入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開放相位孔7510d的狀態,可限制並固定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旋轉移動。據此雷射遮蔽器單元77在不遮蔽雷射光U的第二位置被固定。
圖44(a)示出進行影像形成動作的狀態下的處理匣P的位置。如示於圖44(a),雷射遮蔽器單元77的雷射遮蔽器7511與圖45(c)同樣地位於第二位置。此時,驅動控制構件540從圖43(c)的位置移動至起始位置。此時,驅動控制構件540的控制部540a不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接觸。亦即,為於驅動控制構件540的第一施力面540b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閉方向被按壓面7510e具有間隙T75,且於第二施力面540c與開方向被按壓面7510f具有間隙T76的狀態。此外,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為前述的圖45(c)的狀態。
圖44(b)示出在影像形成動作結束後使雷射遮蔽器單元77轉動於遮蔽器閉方向K72且予以從不遮蔽雷射光U的第二位置移動至遮蔽的第一位置的中途狀態。如示於圖44(b),雷射遮蔽器單元77的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與雷射遮蔽器7511和圖43(b)同樣地位於第二位置。此時,驅動控制構件540為從起始位置移動於W51方向的狀態,驅動控制構件540的控制部540a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按於W51方向。亦即,為於驅動控制構件540的第一施力面540b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閉方向被按壓面7510e無間隙的狀態,為於第二施力面540c與開方向被按壓面7510f具有間隙T77的狀態。此外,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為前述的圖45(b)的狀態。
圖44(c)示出影像形成動作結束後再次使雷射遮蔽器單元77的雷射遮蔽器7511移動至遮蔽雷射光U的第一位置的狀態。如示於圖44(c),雷射遮蔽器單元77的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與雷射遮蔽器7511和圖43(a)同樣地位於第一位置。
此時,驅動控制構件540為從圖44(b)進一步移動於W51方向的狀態,驅動控制構件540的控制部540a在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抵接的狀態下停止。亦即,為於驅動控制構件540的第一施力面540b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閉方向被按壓面7510e無間隙的狀態,為於第二施力面540c與開方向被按壓面7510f具有間隙T78的狀態。此外,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為前述的圖45(a)的狀態。
如以上說明般使用本實施構成時可使雷射遮蔽器單元77和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以任意的相位進行固定。據此,可在不依靠感光鼓4與顯影輥6的接近分離動作之下,在感光鼓4與顯影輥6總是抵接的狀態下,仍透過切換雷射光U可到達、不可到達於感光鼓,從而切換作為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處理動作的影像形成的可與不可。另外,在本實施例,雖作成為雷射遮蔽器單元77以擺動軸K為中心而轉動從而切換雷射光U可到達、不可到達的構成,惟遮蔽器開閉的動作不僅為旋轉,例如亦可為滑動的構成、折疊的構成。此外,在本構成中構成遮蔽器等的零件雖作成為支撐於顯影單元側的構成,惟亦可為支撐於光鼓單元側的構成。
再次說明,在本實施例,閉鎖相位孔7510c作為第1凹部而凹於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開放相位孔7510d亦作為第2凹部而凹於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被構成為作為第1凸部或第2凸部而可進退於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依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位置,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嵌合於閉鎖相位孔7510c與開放相位孔7510d中的任一者,從而作用為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保持於既定的位置的卡合部。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的頂端面外周緣成為傾斜為錐狀之面,閉鎖相位孔7510c與開放相位孔7510d分別具有越靠近開口部越擴徑的研磨缽狀的凹狀。亦即,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與閉鎖相位孔7510c、開放相位孔7510d的抵接面相對於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移動方向與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該構成作用為在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移動之際將使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移動於退避方向之力給予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的施力部(第1施力部、第2施力部)。
此處,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閉鎖相位孔7510c、開放相位孔7510d的構成方面,不限於在本實施例說明的構成。亦即,在本實施例,雖作成為組合了一個凸部與二個凹部的構成,惟亦可考量各種組合。例如,舉例以下的組合構成:使凸部亦為二個,使其中一個凸部為在移動構件(遮蔽構件)位於第1位置時嵌合於第1凹部的第1凸部,使另一個凸部為在移動構件位於第2位置時嵌合於第2凹部的第2凸部。或者,亦可為以下構成:相對於二個凸部使凹部為一個,移動構件位於第1位置時其中一個凸部嵌合於共通的凹部,移動構件位於第2位置時另一個凸部嵌合於共通的凹部。此外,在本實施例,雖作成為將作為凸部的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設於匣盒框體側並將作為凹部的閉鎖相位孔7510c、開放相位孔7510d設於移動構件側的構成,惟不限於該構成。亦即,亦可作成為將凸部設於移動構件側並將凹部設於匣盒框體側的構成。再者,亦可為將在移動構件位於第1位置時嵌合的第1凸部設於匣盒框體側並將第1凹部設於移動構件側,且將在移動構件位於第2位置時嵌合的第2凸部設於移動構件側並將第2凹部設於匣盒框體側的構成。或者,其相反的組合亦可。 (實施例7)
利用圖46~圖49,就本揭示的涉及實施例7的處理匣、影像形成裝置進行說明。另外,本實施例的處理匣作成為與實施例6相同,僅後述的接點遮蔽器單元87與其周邊的構成不同。因此,對具有相同功能及構成的構件標注相同的符號,詳細的說明省略。
此外,在本實施例,透過在處理匣設置接點遮蔽器單元87,使得可進行從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接點503(後述)施加的偏壓電壓成為對於處理匣P可供應(接點遮蔽器單元不遮蔽偏壓電壓)或不可供應(接點遮蔽器單元遮蔽偏壓電壓)的切換。據此,可在不依靠在其他實施例示出的感光鼓4與顯影輥6的接近分離動作、驅動連結部的連結解除動作等的構成之下切換影像形成的可與不可。另外,本實施例雖為與實施例6同樣地設置了雷射遮蔽器單元77的構成,惟不需為可切換雷射光可到達、不可到達於感光鼓4的構成。 [具有接點遮蔽器單元的處理匣的整體構成]
利用圖46,就處理匣P的整體構成進行說明。圖46為就處理匣P與接點503從非驅動側觀看時的斜視圖。如示於圖46,接點遮蔽器單元87為被以非驅動側匣蓋構件8521與非驅動側軸承7527夾住而固定保持的構成。作為主體電極部的接點503為壓縮螺旋彈簧,可收縮於為長邊方向的S81方向或S82方向。接點503以S82方向端部被固定的狀態而總是壓縮,故將處理匣P賦能於S81方向。從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施加的偏壓電壓因接點503與非驅動側軸承7527的電極部7527b接觸而供應至處理匣P。此處,圖46(a)示出接點遮蔽器單元87遮蔽從接點503供應的偏壓電壓的狀態。圖46(a)的狀態下,接點503與後述的接點遮蔽器8511相接,故對處理匣P未供應偏壓電壓,不可進行影像形成。此外,圖46(b)示出接點遮蔽器單元87不遮蔽從接點503供應的偏壓電壓而開放的位置。圖46(b)的狀態下,接點503與非驅動側軸承7527的電極部7527b接觸,故對處理匣P被供應偏壓電壓,可進行影像形成。
利用圖47,就接點遮蔽器單元的概要進行圖說明。圖47為就處理匣P從驅動側觀看時的斜視圖,且為了便於說明構成,僅示出接點遮蔽器單元87、非驅動側匣蓋構件8521、接點503、雷射遮蔽器7511的一部分。此外,以將接點遮蔽器單元87的接點固定銷8512(後述)從非驅動側匣蓋構件8521的支撐孔8521c卸除後的狀態而示出。接點遮蔽器單元87被以為扭轉螺旋彈簧的彈簧8510、接點遮蔽器8511(移動構件的一例)、接點固定銷8512而構成。彈簧8510被固定於非驅動側匣蓋構件8521的支撐部8521a。此外,彈簧8510的端部8510a透過非驅動側匣蓋構件8521的限制面8521b而使從驅動側觀看時順時針旋轉的方向的位置被限制。接點遮蔽器8511具有用於固定接點遮蔽器單元87的位置的固定孔8511a。於接點遮蔽器8511的固定孔8511a,插穿接點固定銷8512,再者接點固定銷8512的頂端插入於非驅動側匣蓋構件8521的支撐孔8521c並被固定。據此,接點遮蔽器8511以屬接點固定銷8512的軸之擺動軸L為中心被支撐為可轉動於遮蔽器開方向K81與遮蔽器閉方向K82。
圖47(a)中,接點遮蔽器單元87在遮蔽從接點503供應的偏壓電壓的位置被固定。亦即接點遮蔽器8511在接點503與非驅動側軸承7527的電極部7527b之間被固定。將此時的接點遮蔽器8511的位置稱為第一位置。
圖47(b)中,接點遮蔽器單元87在開放從接點503供應的偏壓電壓的位置被固定。亦即接點遮蔽器8511在不位於接點503與非驅動側軸承7527的電極部7527b之間的狀態下被固定。將此時的接點遮蔽器8511的位置稱為第二位置。
接點遮蔽器8511具有臂部8511b作為用於轉動於以擺動軸L為中心的K81方向的外力承受面。再者,接點遮蔽器8511的臂部8511b與彈簧8510的端部8510b相接。接點遮蔽器8511方面,作為可動構件的雷射遮蔽器7511轉動於K81方向,臂部8511b從施力面7511c承受旋轉力從而轉動於遮蔽器開方向K81,成為第二位置。此外,此時的作為可動構件的雷射遮蔽器7511的位置成為第2保持位置。此處,接點遮蔽器8511為第二位置時,彈簧8510承受力於線圈纏繞方向。為此,雷射遮蔽器7511轉動於K82方向,接點遮蔽器8511的臂部8511b從雷射遮蔽器7511承受的外力消失時,因彈簧8510的扭角變大的方向的賦能力使得臂部8511b承受旋轉力,接點遮蔽器8511轉動於遮蔽器閉方向K82,成為第一位置。此外,此時的作為可動構件的雷射遮蔽器7511的位置成為第1保持位置。透過雷射遮蔽器751的卡合之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的各者的接點遮蔽器8511的保持為透過在實施例6說明的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卡合機構而實現者,說明省略。據此,可在不依靠感光鼓4與顯影輥6的接近分離動作之下,在感光鼓4與顯影輥6總是抵接的狀態下,仍透過切換偏壓電壓對處理匣P可供應、不可供應,從而切換作為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處理動作的影像形成的可與不可。 [雷射光開放及遮斷的切換動作]
利用圖48~圖49,就透過接點遮蔽器單元87的動作之偏壓電壓的供應及遮斷的切換動作進行說明。圖48示出從偏壓電壓遮斷狀態至偏壓電壓供應狀態為止的接點遮蔽器單元87的動作。圖49示出從偏壓電壓供應狀態至偏壓電壓遮斷狀態為止的接點遮蔽器單元87的動作。圖48、圖49為就處理匣P從非驅動側觀看時的圖,為了便於說明構成而為示於圖46的非驅動側匣蓋構件8521未顯示的圖,並為顯示影像形成裝置主體的驅動控制構件540的圖。
圖48(a)示出接點遮蔽器單元87的接點遮蔽器8511位於在接點503與非驅動側軸承7527的電極部7527b之間被固定的第一位置,且無法從接點503對非驅動側軸承7527的電極部7527b供應偏壓電壓的狀態。此時,驅動控制構件540位於起始位置,驅動控制構件540的控制部540a不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接觸。亦即,為於驅動控制構件540的第一施力面540b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閉方向被按壓面7510e具有間隙T71,且於第二施力面540c與開方向被按壓面7510f具有間隙T72的狀態。此處,如以實施例6前述般,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的頂端成為進入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閉鎖相位孔7510c的狀態,限制並固定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旋轉移動。
圖48(b)示出接點遮蔽器8511從遮蔽偏壓電壓的第一位置移動至不遮蔽的第二位置的中途狀態。如示於圖48(b),驅動控制構件540為從起始位置移動於W52方向的狀態,驅動控制構件540的控制部540a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按於W52方向。亦即,為於驅動控制構件540的第一施力面540b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閉方向被按壓面7510e具有間隙T73,且於第二施力面540c與開方向被按壓面7510f無間隙的狀態。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被按於W52方向,雷射遮蔽器單元77轉動於K81方向時,雷射遮蔽器7511的施力面7511c與接點遮蔽器8511的臂部8511b接觸。從此狀態,雷射遮蔽器單元77進一步轉動於K81方向,使得接點遮蔽器8511從雷射遮蔽器7511承受旋轉力,轉動於遮蔽器開方向K81。此外,如以實施例6前述般,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隨著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轉動而承受外力於F71方向(圖45)。此時,遮蔽器位置限制彈簧7513成為被壓縮的狀態。
圖48(c)示出接點遮蔽器單元87的接點遮蔽器8511在不位於接點503與非驅動側軸承7527的電極部7527b之間的狀態下被固定的第二位置。接點遮蔽器8511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使得為壓縮螺旋彈簧的接點503從圖48(b)的狀態延伸於S81方向(圖46),接點503與非驅動側軸承7527的電極部7527b接觸。據此,可從接點503對非驅動側軸承7527的電極部7527b供應偏壓電壓,亦即可進行作為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處理動作的影像形成。此時,驅動控制構件540為從圖48(b)進一步移動於W52方向的狀態,驅動控制構件540的控制部540a在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抵接的狀態下停止。亦即,為於驅動控制構件540的第一施力面540b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閉方向被按壓面7510e具有間隙T74,且於第二施力面540c與開方向被按壓面7510f無間隙的狀態。此處,如以實施例6前述般,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的頂端成為進入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開放相位孔7510d的狀態,限制並固定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旋轉移動。
圖49(a)示出進行影像形成動作的狀態下的處理匣P的位置。如示於圖49(a),驅動控制構件540從圖48(c)的位置移動至起始位置,控制部540a位於不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接觸的位置。亦即,為於驅動控制構件540的第一施力面540b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閉方向被按壓面7510e具有間隙T75,且於第二施力面540c與開方向被按壓面7510f具有間隙T76的狀態。圖49(a)的狀態下,亦如以實施例6前述般,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的頂端為進入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開放相位孔7510d的狀態,故雷射遮蔽器7511在與圖48(c)相同的位置被固定。亦即,接點遮蔽器8511與圖48(c)同樣地位於第二位置。
圖49(b)示出影像形成動作結束後接點遮蔽器8511從不遮蔽偏壓電壓的第二位置移動至遮蔽的第一位置的中途狀態。如示於圖49(b),驅動控制構件540為從起始位置移動於W51方向的狀態,驅動控制構件540的控制部540a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按於W51方向。亦即,為於驅動控制構件540的第一施力面540b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閉方向被按壓面7510e無間隙的狀態,為於第二施力面540c與開方向被按壓面7510f具有間隙T77的狀態。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被按於W51方向,雷射遮蔽器單元77轉動於K82方向時,雷射遮蔽器7511的施力面7511c與接點遮蔽器8511的臂部8511b分離。此時,透過彈簧8510的扭角變大的方向的賦能力,接點遮蔽器8511的臂部8511b承受旋轉力,接點遮蔽器8511轉動於遮蔽器閉方向K82。此外,如以實施例6前述般,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隨著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轉動而承受外力於F71相反方向(圖45)。此時,遮蔽器位置限制彈簧7513成為被壓縮的狀態。
圖49(c)示出在影像形成動作結束後接點遮蔽器單元87的接點遮蔽器8511位於接點503與非驅動側軸承7527的電極部7527b之間而被固定的第一位置。透過接點遮蔽器8511從第二位置移動至第一位置,使得為壓縮螺旋彈簧的接點503從圖48(b)的狀態縮於S82方向(圖46),接點503的頂端乘上於接點遮蔽器8511。亦即,接點503與非驅動側軸承7527的電極部7527b分離。據此,無法從接點503對非驅動側軸承7527的電極部7527b供應偏壓電壓,亦即無法進行作為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處理動作的影像形成。此時,驅動控制構件540為從圖49(b)進一步移動於W51方向的狀態,驅動控制構件540的控制部540a在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抵接的狀態下停止。亦即,為於驅動控制構件540的第一施力面540b與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閉方向被按壓面7510e無間隙的狀態,為於第二施力面540c與開方向被按壓面7510f具有間隙T78的狀態。此處,如以實施例6前述般,遮蔽器位置限制銷7512的頂端成為進入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閉鎖相位孔7510c的狀態,限制並固定遮蔽器移動構件7510的旋轉移動。
如以上般使用本實施構成時,驅動控制構件540從起始位置移動,從而能以任意的相位切換接點遮蔽器8511的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據此,可在不依靠感光鼓4與顯影輥6的接近分離動作之下,在感光鼓4與顯影輥6總是抵接的狀態下,仍透過切換偏壓電壓的可供應、不可供應,從而切換作為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處理動作的影像形成的可與不可。
另外,在本實施例,雖在電極蓋構件方面作成為接點遮蔽器8511覆蓋電極部7527b的構成,惟不限定於該構成。例如,亦可作成為接點遮蔽器8511使電極部7527b移動(退避)於電極面的法線方向的構成。亦即,設置可使電極部7527b在與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接點503電連接的既定位置和比既定位置從接點503分離、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間進行移動的退避機構(退避部)。並且,作成為作為移動構件的接點遮蔽器8511可移動於使電極部7527b位於前述既定位置的第2位置與使電極部7527b位於前述退避位置的第1位置。將接點遮蔽器8511分別予以保持於第1位置、第2位置的構成可與前述實施例相同。或者,亦可作為主體電極部的接點503與作為匣盒側電極部的電極部7527b的各者構成為可進退移動。
此外,遮蔽電連接的路徑的構成方面,不限於前述的本實施例的構成。不限於僅影像形成裝置主體的接點與匣盒的接點之間,例如亦可在匣盒內部之電路徑的中途設置與本實施例同樣的路徑遮斷構成。此外,前述的電極部的退避構成亦可限於可使匣盒側的電極部進退的構成,可將影像形成裝置主體側的電極部構成為可進退,亦可將兩者分別構成為可進退。 (實施例8)
利用圖50~圖54,就本揭示的涉及實施例8的處理匣、影像形成裝置進行說明。另外,本實施例的處理匣作成為與實施例1相同,僅限制構件與其周邊的構成不同。因此,對具有相同功能及構成的構件標注相同的符號,詳細的說明省略。 [限制構件的構成]
圖50為就處理匣P從驅動側觀看時的斜視圖。圖51(a)為前門111打開的狀態下的處理匣之側面圖。圖51(b)示出限制構件9510在第一位置且驅動控制構件540在起始位置的狀態。圖51(c)示出限制構件9510在第二位置且驅動控制構件540在起始位置的狀態。為了便於說明,驅動側匣蓋9520與顯影蓋構件9533省略而示出。此外,顯影聯軸構件74與旋轉構件75的驅動連結動作、驅動連結解除動作、驅動控制構件540的動作如同實施例1故省略。
如示於圖50,限制構件9510方面,被支撐孔9510a與驅動側軸承9526的支撐部9526a嵌合,能以支撐部9526a為中心而擺動。此外,拉伸彈簧9511嵌合於驅動側軸承9526的支撐部9526a與限制構件9510的支撐部9510b。如示於圖51,拉伸彈簧9511將限制構件9510賦能於圖51(a)中Z1方向。限制構件9510具有可從顯影單元9突出於Z2方向的腳部9510e、9510g。於腳部9510e設有從驅動控制構件540承受力的第一力承受部(插入力承受部)9510f,於腳部9510g設有從驅動控制構件540承受力的第二力承受部(退避力承受部)9510h。
限制構件9510將前門111關閉使得裝置主體內的匣盒按壓構件(未圖示)下降於圖51(b)中Z2方向被,按壓按壓部9510c使得限制構件9510移動於Z2方向。並且,驅動控制構件540的控制部540a侵入於被以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夾住的空間Q9內。此時在腳部9510e的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施力面540c之間具有間隙T93,在腳部9510g的第二力承受部9510f與第一施力面540b之間具有間隙T92。此外,限制桿部9510d位於不與顯影聯軸構件74和滑動構件80接觸的位置。將此限制構件9510的位置稱為第一位置。此時,限制構件9510在保持被維持第一位置之下,驅動連結狀態被維持。
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2方向時,第二施力面540c抵接於限制構件9510的第一力承受部9510f,限制構件9510以支撐部9526a為中心而旋轉於圖51(b)中箭頭V91方向。並且,成為限制構件9510的限制桿部9510d位於顯影聯軸構件74的面74b與滑動構件80的面80b之間的狀態。將此限制構件9510的位置稱為第二位置。因此,驅動連結被維持被解除的狀態。
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1方向時,第一施力面540b抵接於限制構件9510的第二力承受部9510h,限制構件9510以支撐部9526a為中心而旋轉於圖51(b)中箭頭V92方向。並且,限制桿部9510d從顯影聯軸構件74與滑動構件80分離,並被驅動連結。
如以上般使用本實施構成時,驅動控制構件540進行移動,從而切換限制構件9510的第二位置與第一位置,使得可切換驅動連結狀態。據此,可不依靠感光鼓4與顯影輥6的接近分離動作而進行驅動的切換。 [配置細節-其1]
利用圖52,就限制構件9510的配置詳細進行說明。圖52為就處理匣P沿著感光鼓4的旋轉軸線的方向從驅動側觀看時的圖。限制構件9510位於第一位置。此外,為了便於說明,驅動側匣蓋9520與顯影蓋構件9533省略而示出。
如示於圖52,使感光鼓4的旋轉軸線(旋轉中心)為M1,使顯影輥6的旋轉軸線(旋轉中心)為M2,使將感光鼓4的旋轉軸線M1與顯影聯軸構件74的旋轉軸線(旋轉中心)K連結的直線為線N1。另外,本實施例中感光體聯軸構件43的旋轉軸線與旋轉軸線M1為同軸。以線N1為邊界而區分區域的情況下,顯影輥6的旋轉軸線M2、第一力承受部9510f及第二力承受部9510h被以線N1為邊界配置於相同的區域。此外,使顯影聯軸構件74的旋轉軸線K與顯影輥6的旋轉軸線M2的距離為距離e1,使至顯影聯軸構件74的旋轉軸線K與第一力承受部9510f為止的距離為距離e2,使旋轉軸線K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的距離為距離e3。此情況下,以距離e2、e3變比距離e1大的方式配置第一力承受部9510f、第二力承受部9510h。如此般配置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從而可減小使限制構件9510移動至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的力。 [配置細節-其2]
利用圖53,就限制構件9510的配置詳細進行說明。圖53為就處理匣P沿著感光鼓4的旋轉軸線M1或顯影輥的旋轉軸線M2的方向從驅動側觀看時的圖。限制構件9510位於第一位置。此外,為了便於說明,驅動側匣蓋9520與顯影蓋構件9533省略而示出。
如示於圖53,使將感光鼓4的旋轉軸線M1與顯影輥6的旋轉軸線M2連結的假想直線為假想線N2。以假想線N2為邊界而區分區域的情況(使上側為區域AU1,使下側為區域AD1)下,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的至少一部分以假想線N2為邊界而配置於與顯影聯軸構件74的旋轉軸線K相反的區域AD1。如以實施例1說明,於區域AU1配置用於驅動顯影單元9具備的構件的驅動構件。為此,可作成為比起區域AU1將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區域AD1較可迴避構件彼此的干涉的有效的布局。據此導致處理匣P、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小型化。
再者,使正交於假想線N2且通過顯影輥6與感光鼓4的接觸點(顯影輥6與感光鼓4非接觸的構成下,顯影輥6與感光鼓4之間的間隙)的假想直線為假想線N3。以假想線N3為邊界而區分區域的情況下,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的至少一部分以假想線N3為邊界而配置於與感光鼓4的旋轉軸線M1相反的區域。另外,前述說明中區域AU1、區域AD1定義為在從沿著旋轉軸線M2的方向觀看的情況下以假想線N2區分邊界時配置有旋轉軸線K或顯影聯軸構件74的區域、未配置的區域。然而,其他定義方面,區域AU1、區域AD1亦可定義為在從沿著旋轉軸線M2的方向觀看的情況下以假想線N2區分邊界時配置有帶電輥5或帶電輥5的旋轉軸線M5的區域與未配置的區域。
再其他定義方面,區域AU1、區域AD1亦可定義為在從沿著旋轉軸線M2的方向觀看的情況下以假想線N2區分邊界時配置有顯影片30、接近點30d(圖54參照)、攪拌構件31(圖54參照)的旋轉軸線M7(圖54參照)的區域與未配置的區域。接近點30d位於最接近顯影片30的顯影輥6的表面的位置。於一般的電子照相用匣盒,尤其於用於行內佈局的影像形成裝置的處理匣,在區域AD1相對難配置處理匣的其他構件。此外,於區域AD1配置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時,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亦有示於以下的好處。亦即,將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驅動控制構件540配置於處理匣P的下側,予以移動於大致水平方向(本實施例中為W51、W52方向,感光鼓4或處理匣P的排列方向)而按壓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透過如此的構成,使得可將驅動控制構件540及其驅動機構作成為相對簡易的構成或小型的構成。此尤其在行內佈局的影像形成裝置為顯著。如此般,在區域AD1配置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亦可期待有助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小型化、成本降低等。
以上,就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的配置,雖利用示出限制構件9510在第一位置的處理匣P的圖53進行了說明,惟從其他圖亦可得知在第二位置的處理匣P亦成為同樣的關係。此外,使與假想線N2正交的方向為VD1方向時,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配置於從顯影單元9突出於至少VD1方向的位置。為此,可將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配置為可使驅動控制構件540的第一施力面540b抵接於第二力承受部9510h,並可使第二施力面540c抵接於第一力承受部9510f。
此外,本構成的顯影輥6的直徑變比感光鼓4的直徑小。如此般配置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從而可將以用於從顯影聯軸構件74將驅動力傳遞於顯影輥6的齒輪組等而構成的傳動部(未圖示)迴避感光鼓4而省空間地配置。據此,可將處理匣P小型化。 [配置細節-其3]
利用圖54,就與如前述之將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的個別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區域AD1如此之概念類似的概念進行說明。圖54為就處理匣P沿著顯影單元9的旋轉軸線M1、旋轉軸線K或旋轉軸線M2從驅動側觀看時的圖。另外,關於在之後說明的限制構件9510的配置,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亦為大致上相同,故僅就第一進行說明,第二位置之說明省略。使碳粉供應輥(顯影劑供應構件)32的旋轉軸線為旋轉軸線(旋轉中心)M6。此外,處理匣P具有將收容於顯影單元9的顯影劑旋轉而攪拌的攪拌構件31,使其旋轉軸線為旋轉軸線(旋轉中心)M7。
使將感光鼓4的旋轉軸線M1與作為帶電構件的帶電輥5的旋轉軸線M5連結的假想直線作為假想線N10。使假想線N10與感光鼓4的表面的交點之中較遠離旋轉軸線M5的交點為交點MX1。使往通過交點MX1的感光鼓4的表面的假想接線為接線(既定接線)N11。以接線N11為邊界區分區域而使配置有旋轉軸線M1、帶電輥5、旋轉軸線M5、顯影聯軸構件74、旋轉軸線K、顯影片30、接近點30d、碳粉供應輥32、旋轉軸線M6、攪拌構件31、旋轉軸線M7、或被按壓部9510c的區域為區域AU2,使未配置的區域為區域(既定區域)AD2。此外,區域AU2、AD2亦能以如下的別的稱法而定義。亦即,使與從旋轉軸線M5朝向旋轉軸線M1的方向平行且朝向相同的方向的方向為方向VD10時,方向VD10上感光鼓4的最下游部為交點MX1。並且,方向VD10上,使比最下游部MX1靠上游側的區域為區域AU2,使下游側的區域為區域(既定區域)AD2。任一表現皆被定義的區域AU2、AD2為相同。
並且,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區域AD2。如此般,在區域AD2配置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的個別的至少一部分可期待亦有助於處理匣P、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小型化、成本降低等。此理由在於與在區域AD1配置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的個別的至少一部分的情況同樣的理由。此外,限制構件9510及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移動於Z1、Z2方向的移動從而至少在VD10方向上位移。透過如此的VD10方向上的位移,使得可在處理匣P對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進行插拔之際,迴避限制構件9510及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與驅動控制構件540干涉而變得無法插拔的情形。
此外,使與接線N11正交的方向為VD10方向的情況下,限制構件9510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被配置於從顯影單元9突出於至少VD10方向的位置。為此,可將第一力承受部9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9510h配置為可使驅動控制構件540的第一施力面540b抵接於第二力承受部9510h,並可使第二施力面540c抵接於第一力承受部9510f。在以上說明的各力承受部的配置關係在之後說明的全部的實施例亦為同樣的關係。 (實施例9)
利用圖55~圖58,就本揭示的涉及實施例9的處理匣、影像形成裝置進行說明。另外,本實施例的處理匣作成為與實施例1相同,僅限制構件與其周邊的構成不同。因此,對具有相同功能及構成的構件標注相同的符號,詳細的說明省略。 [限制構件的構成]
圖55為說明限制構件10510的分解組裝的圖。圖56(a)為僅限制構件10510與驅動側軸承10526的斜視圖。圖56(b)為僅限制構件10510與驅動側軸承10526的側面圖。圖56(c)為被僅限制構件10510與驅動側軸承10526的匣盒按壓構件按壓的狀態下之側面圖。
在本實施例9,作成為將實施例8中的限制構件10510分割為2並進行了連結的構成。具體而言,如以圖55示出,使限制構件10510為上部限制構件10510U與下部限制構件10510D的2分割構成。於下部限制構件10510D,設有軸10510Da。此外,如示於圖56(a),下部限制構件10510D具備可從顯影單元突出於Z2方向的腳部10510De、10510g。於腳部10510De設有第一力承受部(插入力承受部)10510Df,於腳部10510Dg設有第二力承受部(退避力承受部)10510Dh,從驅動控制構件540承受力。於上部限制構件10510U,在與下部限制構件10510D的相向面具有開放部10510Uj。
此外,夾著開放部10510Uj而設有一對的長圓孔10510Uk。於下部限制構件10510D,設有彈簧保持部10510Dj。組裝為,使壓縮彈簧10512的一端嵌合於彈簧保持部0510Dj,將另一端從開放部10510Uj插入,支撐於其內側的保持部(未圖示),之後各個軸10510Da嵌合於分別的長圓孔10510Uk。該情況下為了一面使開放部10510Uj擴展一面進行組裝,限制構件10510優選上為塑膠材料。另外,採用硬的材質的情況下,亦可將軸10510Da以不同形體而構成。例如,亦可使軸10510Da為平行銷而壓入進行組裝。
成為以下構成:上部限制構件10510U與下部限制構件10510D透過長圓孔10510Uk與一對的軸10510Da被連結,且上部限制構件10510U透過壓縮彈簧10512被賦能於從下部限制構件10510D分離的方向。再者,相對於上部限制構件10510U,下部限制構件10510D被構成為為以軸10510Da為中心而旋轉自如。此外,被構成為可相對於上部限制構件10510U相對地移動於沿著長圓孔10510Uk的方向。被如以上般構成的將上部限制構件10510U與下部限制構件10510D連結的連結部被構成為可採取容許彈性變形的第1狀態與限制彈性變形的第2狀態。細節後述之。 [限制構件的動作說明]
利用圖56(a)~(c),就限制構件10510的動作進行說明。如以實施例8說明,在將處理匣P插入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完成後,與將前門111關閉的動作連動,透過匣盒按壓構件(未圖示)使限制構件10510被按壓。圖56(a)、(b)示出限制構件10510未被透過匣盒按壓構件而按壓的狀態(自由的狀態),圖56(c)示出限制構件10510被透過匣盒按壓構件而按壓的狀態(鎖止狀態)。
如以圖56(a)示出,下部限制構件10510D形成有設於驅動側軸承10526的以支撐部10526a為中心的圓弧狀的導引溝10526b,且軸10510Da嵌合。下部限制構件10510D如先前說明般可相對於上部限制構件10510U以支撐部10526a為中心而擺動。此外,上部限制構件10510U能以驅動側軸承10526的支撐部10526a為中心而擺動且可移動於Z1、Z2方向。
如以圖56(b)示出,透過以上的構成,在限制構件10510未被透過匣盒按壓構件而按壓的狀態(自由的狀態)下,下部限制構件10510D能以軸部10510Da為旋轉中心而旋轉。因此,即使下部限制構件10510D從驅動控制構件540承受力而旋轉,力仍不會往上部限制構件10510U傳遞。
利用圖56(c),就限制構件10510被透過匣盒按壓構件而按壓的狀態(鎖止狀態)的動作進行說明。上部限制構件10510U透過以匣盒按壓構件而下壓從而抵抗彈簧10512的賦能力而移動於Z2方向。如示於圖56(a),卡合部(角軸部)10510Dk嵌合於被卡合部(角孔部)10510Um,上部限制構件10510U與下部限制構件10510D成為一體。亦即,相對於上部限制構件10510U,下部限制構件10510D成為以軸部10510Da為中心的擺動被限制的狀態。此狀態下,成為一體的限制構件10510能以支撐部10526a為旋轉中心,且軸10510Da一面在以圖56(a)示出的圓弧狀的導引溝10526b進行移動一面擺動。據此,被匣盒按壓構件按壓於Z2方向的狀態下,限制構件10510變得可採與實施例8中的限制構件9510相同的動作。 [處理匣的往影像形成裝置主體的裝戴]
利用圖57(a)、圖57(b),就實施例9中的處理匣插入時的限制構件10510的動作進行說明。圖57(a)示出將處理匣P插入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中途的狀態。圖57(b)示出將處理匣P從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取出的中途的狀態。此外,為了便於說明,驅動側匣蓋9520與顯影蓋構件9533省略而示出。亦即,如前述般在上部限制構件10510U未被匣盒按壓構件按壓的狀態(自由的狀態)下,下部限制構件10510D能以軸部10510Da為旋轉中心而旋轉。本實施例中,下部限制構件10510D位於與實施例8中的限制構件9510的第一位置(圖51(b)參照)相同的位置。因此,在與實施例8同樣地將裝戴於未圖示的托盤110的處理匣P往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內插入於箭頭X1方向之際,驅動控制構件540與下部限制構件10510D發生干涉。然而,透過前述的構成,如以圖57(a)示出,下部限制構件10510D以軸部10510Da為旋轉中心而旋轉,可迴避驅動控制構件540與下部限制構件10510D發生干涉而變得無法插入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內502的情況。
接著,處理匣P被插入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內而前門111關閉時,如前述般上部限制構件10510U被透過匣盒按壓構件而下壓於Z2方向。並且,以圖56(a)示出的卡合部(角軸部)10510Dk嵌合於被卡合部(角孔部)10510Um。亦即,上部限制構件10510U與下部限制構件10510D成為一體,與實施例8的限制構件9510扮演實質上相同的角色。 [處理匣的從影像形成裝置主體的卸除]
此外,與此相反,如示於圖57(b),在將處理匣P從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取出(X2方向)之際,驅動控制構件540與下部限制構件10510D亦發生干涉。然而,如前述般下部限制構件10510D為自由的狀態,故與上部限制構件10510U非一體故以軸部10510Da為旋轉中心而旋轉。為此,可迴避驅動控制構件540與下部限制構件10510D發生干涉而變得無法從影像形成裝置主體內502卸除的情況。另外,在本實施例,為關於使用於彩色影像形成裝置的處理匣的說明。因此,存在4個處理匣及4個驅動控制構件。為此變成取決於站台,以圖57示出的動作最大重複4次。
另外,下部限制構件10510D被構成為因壓縮彈簧10512的復原力而例如從圖57(b)的位置返回以圖56(b)示出的中立位置(圖57(b)上部限制構件10510U與下部限制構件10510D形成的角度成為θt=0°的位置)。 [驅動連結、連結解除的限制構件的動作]
利用圖58,就驅動連結、連結解除時的限制構件10510的動作進行說明。圖58(a)示出限制構件10510在第一位置且驅動控制構件540在起始位置的狀態。圖58(b)示出限制構件10510在第二位置且驅動控制構件540在起始位置的狀態。為了便於說明,驅動側匣蓋9520與顯影蓋構件9533省略而示出。此外,顯影聯軸構件74與旋轉構件75的驅動連結動作、驅動連結解除動作、驅動控制構件540的動作如同實施例1故省略。如前述,處理匣P被插入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內而前門111關閉時,上部限制構件10510U被透過匣盒按壓構件而下壓於Z2方向。並且,上部限制構件10510U與下部限制構件10510D成為一體。
此時在腳部10510De的第一力承受部10510Df與第二施力面540c之間具有間隙T103,在腳部10510Dg的第二力承受部10510Dh與第一施力面540b之間具有間隙T102。此外,作為移動部的限制桿部10510Ud位於不與顯影聯軸構件74和滑動構件80接觸的位置。將此限制構件10510的位置稱為第一位置。此時,限制構件10510在保持被維持第一位置之下,驅動連結狀態被維持。
此外,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2方向時,第二施力面540c抵接於下部限制構件10510D的第一力承受部10510Df,限制構件10510以支撐部10526a為中心而旋轉於圖58(a)中箭頭V101方向。並且,成為上部限制構件10510U的限制桿部10510Ud位於顯影聯軸構件74的面74b與滑動構件80的面80b之間的狀態。因此,驅動連結被維持被解除的狀態。將此限制構件10510的位置稱為第二位置。此時,下部限制構件10510D在第一力承受部10510Df與第二施力面540c之間具有間隙T104,在腳部10510Dg的第二力承受部10510Dh與第一施力面540b之間具有間隙T105。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1方向時,第一施力面540b抵接於下部限制構件10510D的第二力承受部10510Dh,限制構件10510以支撐部10526a為中心而旋轉於圖58(b)中箭頭V102方向。並且,限制桿部10510Ud從顯影聯軸構件74與滑動構件80分離,並被驅動連結。
依以上說明的本實施例的構成時,可獲得與實施例8同樣的功效。在本實施例,使具備第一力承受部10510Df與第二力承受部10510Dh的下部限制構件10510D可相對於上部限制構件10510U及處理匣P的其他部分而移動。本實施例中,透過該移動,使得第一力承受部10510Df與第二力承受部10510Dh位移於Z2方向,據此至少位移於方向VD1(圖53等)、方向VD10(圖54等)。並且,作成為下部限制構件10510D可透過上部限制構件10510U的位置而切換可單獨移動的狀態(自由的狀態)與相對於上部限制構件10510U而固定的狀態(鎖止狀態)。據此,在將處理匣P往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內的插入或拔出之際,可迴避下部限制構件10510D與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尤其與驅動控制構件540發生干涉而變得無法插入或拔出的情況。 (實施例10)
利用圖59~圖63,就本揭示的實施例10進行說明。在本實施例,主要就與前述的實施例不同的構成、動作進行說明,關於同樣的構成、動作省略說明。此外,就與前述的實施例對應的構成以變更相同的符號或前半部的數字且後半部的數字及英文字成為相同的方式標注符號。 [限制構件的構成]
圖59(a)示出上部限制構件11510U與下部限制構件11510D的組裝前的狀態。圖59(b)示出上部限制構件11510U與下部限制構件11510D的組裝後的狀態。在本實施例10,成為相當於實施例8中的限制構件9510的限制構件在如示於圖59般將處理匣P對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進行插拔的過程與驅動控制構件540在長邊方向(圖60(d)Y1、Y2方向)迴避的構成。Y1、Y2方向為平行於實施例1的感光鼓4的旋轉軸線M1及顯影輥6的旋轉軸線M2的方向。關於限制構件11510一面迴避驅動控制構件540之下的插拔後述之。
如以圖59示出,具體的限制構件11510的構成為上部限制構件11510U與下部限制構件11510D的2分割構成。於上部限制構件11510U,在與下部限制構件11510D在將處理匣對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進行插拔的方向(X1、X2方向 圖57參照)上重疊的部分,以在X1、X2方向相向的方式設有一對的長圓孔11510Uk。於下部限制構件11510D,設有軸11510Da。此外,如示於圖59(a),下部限制構件11510D具備可從顯影單元9突出於Z2方向的腳部11510De、11510Dg。於腳部11510De設有第一力承受部(插入力承受部)11510Df,於腳部11510Dg設有第二力承受部(退避力承受部)11510Dh,從驅動控制構件540承受力。於上部限制構件11510U與下部限制構件11510D之間,設有壓縮彈簧11512。壓縮彈簧11512方面,組裝為使一端被上部限制構件11510U的保持部(未圖示)支撐,使另一端嵌合於下部限制構件11510D的保持部11510Dj,之後軸11510Da嵌合於長圓孔11510Uk(圖59(b))。
如此般進行組裝的限制構件11510在組裝為軸11510Da嵌合於長圓孔11510Uk之際一面使上部限制構件11510U的頂端部11510Uj擴展一面組裝,故優選上為塑膠材料。另外,使限制構件11510為硬的材質的情況下,亦可將軸11510Da與下部限制構件11510D以不同形體而構成。例如,亦能以軸11510Da為最後壓入於下部限制構件11510D而組裝。 [限制構件的動作說明]
利用圖60(a)~(e)就限制構件11510的動作進行說明。圖60(a)示出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內上部限制構件11510U未被透過匣盒按壓構件而按壓的狀態(自由的狀態)。圖60(b)僅示出就圖60(a)從光鼓單元側觀看時的限制構件11510。圖60(c)示出就圖60(b)的下部限制構件11510D進行繪示的放大圖。圖60(d)示出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內上部限制構件11510U被透過匣盒按壓構件而按壓的狀態(鎖止狀態)。圖60(e)僅示出就圖60(d)從光鼓單元側觀看時的限制構件11510。
利用圖59(a)、(b),說明限制構件11510未被透過匣盒按壓構件而按壓的狀態(自由的狀態)。上部限制構件11510U透過長圓孔11510Ua嵌合於驅動側軸承11526的支撐部11526Ua使得可移動於長圓孔11510Ua的長邊方向及Z1、Z2方向且能以支撐部11510Ua為中心而擺動。在未被匣盒按壓構件按壓的狀態下,相對於上部限制構件11510U,下部限制構件11510D支撐軸11510Da,能以軸11510Da為中心而擺動於箭頭Y3、Y4方向(自由的狀態)。此自由的狀態方面,例如透過前述的壓縮彈簧11512的力,使得相對於上部限制構件11510U,下部限制構件11510D支撐軸11510Da而保持為可擺動。於自由的狀態,下部限制構件11510D在對於後述的影像形成裝置主體進行插拔之際,需要迴避與驅動控制構件540的干涉。例如,如示於圖60(c),下部限制構件11510D的彈簧就座面11510Dn承受壓縮彈簧11512的賦能力,從而保持相對於上部限制構件11510U擺動於Y4方向的狀態而迴避。為此,作成為相對於上部限制構件11510U的就座面11510Uq,下部限制構件11510D擺動於Y4方向的狀態下,下部限制構件11510D的就座面11510Dn正對的面。據此,透過設於上部限制構件11510U與下部限制構件11510D之間的壓縮彈簧11512的彈性力,下部限制構件11510D因力矩以軸部11510Da為中心而作用於Y4方向從而維持擺動的狀態。
利用圖59(b)、圖60(d)、(e),就限制構件11510被透過匣盒按壓構件而按壓的狀態(鎖止狀態)的動作進行說明。上部限制構件11510U透過以匣盒按壓構件而下壓從而抵抗彈簧11512的賦能力而移動於Z2方向。上部限制構件11510U被匣盒按壓構件按壓的狀態下,示於圖59(b)的上部限制構件11510U的頂端部11510Up嵌合於下部限制構件11510D的角孔部11510Dm。並且,上部限制構件11510U與下部限制構件11510D成為一體,相對於上部限制構件10510U,下部限制構件10510D成為以軸部10510Da為中心的擺動被限制的狀態(鎖止的狀態)。此狀態下,成為一體的限制構件11510能以支撐部11526a為旋轉中心而擺動於V111、V112方向。據此,被匣盒按壓構件按壓於Z2方向的狀態下,限制構件11510變得可採與實施例8中的限制構件9510相同的動作。 [處理匣的往影像形成裝置主體的裝戴]
利用圖61(a)、(b)、(c),就實施例10中的處理匣插入時的限制構件11510的動作進行說明。圖61(a)示出將處理匣P插入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中途的狀態。圖61(b)示出就圖61(a)從顯影單元側觀看時的狀態。圖61(c)示出從圖61(a)進一步插入處理匣的狀態。此外,為了便於說明,驅動側匣蓋9520與顯影蓋構件9533省略而示出。
亦即,如前述般在上部限制構件11510U未被匣盒按壓構件按壓的狀態(自由的狀態)下,如以圖60(b)示出,下部限制構件11510D能以軸部11510Da為旋轉中心而旋轉。在將裝戴於匣盤(未圖示)的處理匣P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內插入於箭頭X1方向或取出於箭頭X2方向之際,相對於驅動控制構件540,下部限制構件11510D被以從長邊方向(Y2方向)進一步退避的狀態而插入。此理由在於,透過前述的壓縮彈簧11512的作用,使得下部限制構件11510D被以示於圖60(b)的狀態而保持。此外,於下部限制構件11510D,設有斜面11510Dp,衝撞於驅動控制構件540時下部限制構件11510D往Y2方向退避。據此,可迴避驅動控制構件540與下部限制構件11510D發生干涉而變得無法插入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內502。
接著,處理匣P被插入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內而前門111關閉時,如前述般上部限制構件11510U被透過匣盒按壓構件而下壓於Z2方向。並且,以圖59(b)示出的上部限制構件11510U的頂端部11510Up嵌合於下部限制構件11510D的角孔部11510Dm。亦即,上部限制構件10510U與下部限制構件10510D成為一體,與實施例8的限制構件9510扮演實質上相同的角色。 [處理匣的從影像形成裝置主體的卸除]
利用圖62(a)、(b)、(c),就處理匣取出時的限制構件11510的動作進行說明。圖62(a)示出將處理匣P取出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中途的狀態。圖62(b)示出就圖62(a)從光鼓單元側觀看時的狀態。圖62(c)示出從圖62(a)、(b)進一步取出處理匣的狀態。此外,為了便於說明,驅動側匣蓋9520與顯影蓋構件9533省略而示出。
如示於圖62(b),在將處理匣P從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取出(X2方向)之際,下部限制構件10510D亦以退避於長邊方向(Y2方向)的狀態被取出。此外,於下部限制構件11510D設有斜面11510Dq,衝撞於驅動控制構件540時下部限制構件11510D往Y2方向進一步退避。為此,可迴避驅動控制構件540與下部限制構件11510D發生干涉而變得無法從影像形成裝置主體內502取出的情況。另外,在本實施例,為關於使用於彩色影像形成裝置的處理匣的說明。因此,存在4個處理匣及4個驅動控制構件。為此變成取決於站台,以圖61、62示出的動作最大重複4次。如此般,將處理匣P對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進行插拔之際,下部限制構件11510D為自由的狀態。 [驅動連結、連結解除的限制構件的動作]
利用圖63,就驅動連結、連結解除時的限制構件11510的動作進行說明。圖63(a)示出限制構件11510在第一位置且驅動控制構件540在起始位置的狀態。圖63(b)示出限制構件11510在第二位置且驅動控制構件540在起始位置的狀態。為了便於說明,驅動側匣蓋9520與顯影蓋構件9533省略而示出。此外,顯影聯軸構件74與旋轉構件75的驅動連結動作、驅動連結解除動作、驅動控制構件540的動作如同實施例1故省略。
如前述,處理匣P被插入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內而前門111關閉時,上部限制構件11510U被透過匣盒按壓構件而下壓於Z2方向。並且,上部限制構件10510U與下部限制構件10510D成為一體(圖63(a))。此時在腳部11510De的第一力承受部11510Df與第二施力面540c之間具有間隙T113,在腳部11510Dg的第二力承受部11510Dh與第一施力面540b之間具有間隙T112。此外,限制桿部11510Ud位於不與顯影聯軸構件74和滑動構件80接觸的位置。將此限制構件11510的位置稱為第一位置。此時,限制構件11510在保持被維持第一位置之下,驅動連結狀態被維持。
此外,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2方向時,第二施力面540c抵接於下部限制構件11510D的第一力承受部11510Df,限制構件11510以支撐部11526a為中心而旋轉於圖62(a)中箭頭V111方向。並且,成為上部限制構件11510U的限制桿部11510Ud位於顯影聯軸構件74的面74b與滑動構件80的面80b之間的狀態。因此,驅動連結被維持被解除的狀態。將此限制構件10510的位置稱為第二位置。此時下部限制構件11510D在第一力承受部11510Df與第二施力面540c之間具有間隙T115,在腳部11510Dg的第二力承受部11510Dh與第一施力面540b之間具有間隙T114。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1方向時,第一施力面540b抵接於下部限制構件11510D的第二力承受部11510Dh,限制構件11510以支撐部11526a為中心而旋轉於圖63(b)中箭頭V112方向。並且,限制桿部11510Ud從顯影聯軸構件74與滑動構件80分離,使得被驅動連結。
依以上說明的本實施例的構成時,可獲得與實施例8同樣的功效。
此外,在本實施例,使具備第一力承受部(插入力承受部)11510Df與第二力承受部(退避力承受部)11510Dh的下部限制構件11510D可相對於上部限制構件11510U及處理匣P的其他部分而移動。本實施例中透過該移動,使得第一力承受部11510f與第二力承受部11510h至少位移於Y2方向(平行於實施例8的旋轉軸線M1及旋轉軸線M2的方向)。並且,作成為下部限制構件11510D可透過上部限制構件11510U的位置而切換可單獨移動的狀態(自由的狀態)與相對於上部限制構件11510U而固定的狀態(鎖止狀態)。據此,在將處理匣P往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內的插入或拔出之際,採取自由的狀態,故可迴避下部限制構件11510D與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尤其與驅動控制構件540干涉而變得無法插入或拔出的情況。 (實施例11)
利用圖64~圖66,就本揭示的涉及實施例11的處理匣、影像形成裝置進行說明。另外,本實施例的處理匣作成為與實施例1相同,僅後述的匣蓋構件與其周邊的構成不同。因此,對具有相同功能及構成的構件標注相同的符號,詳細的說明省略。
在本實施例,如同實施例1,為可在不依靠感光鼓4與顯影輥6的接近分離動作之下進行驅動的切換的構成,設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的驅動控制構件540、設於處理匣的限制構件510的構件構成、動作與實施例1相同。依本實施例的構成時,可獲得與實施例1同樣的功效。除在實施例1說明的動作以外,作成為處理匣或顯影單元在到達影像形成時之前的期間進一步朝垂直方向進行移動動作的構成。透過此動作,在將處理匣插入於裝置主體內之際、取出際,可比實施例1以上取驅動控制構件與垂直方向之間隔,變得容易更加迴避與驅動控制構件干涉而變得無法插入或取出之虞。 [具有顯影單元移動構件的處理匣構成]
利用圖64、65,就被處理匣化的顯影單元相對於光鼓單元的感光鼓的軸線朝垂直方向進行移動動作的構成進行說明。本實施例的垂直方向如在實施例1示出般指使圖5中垂直於箭頭X方向(X1、X2)且與感光鼓4的軸線垂直的方向為Z方向(圖5中箭頭Z1、Z2)的情況。亦即,涉及本實施例的處理匣被構成為作為第1單元的光鼓單元與作為第2單元的顯影單元可相對移動於垂直方向。該相對移動的方向(Z1、Z2)為與示於圖53的假想線N2相交的方向。
如示於圖64,光鼓單元8與顯影單元9被透過匣蓋構件而一體地保持並處理匣化。圖64為從驅動側觀看時的處理匣之側面圖。
此處,如示於圖64(a),在本實施例,相對於實施例1,顯影單元9被保持於上升於箭頭Z1方向的位置。亦即,在實施例1前述的驅動控制構件540處於相對於限制構件510不作動的位置關係。如示於圖64(b),在本實施例,相對於實施例1,顯影單元9的垂直方向位置為相同。亦即,在實施例1前述的驅動控制構件540處於相對於限制構件510可作動的位置關係。透過設於處理匣的為垂直方向移動構件的顯影單元移動構件使得顯影單元9被保持為可移動於垂直方向的詳細的構成(顯影單元移動構件的構成)方面後述之。
就顯影單元9被保持為可移動於為垂直方向的箭頭Z1、Z2方向的構成而詳細進行說明。圖65為就處理匣從非驅動側觀看時的斜視圖,並為顯影單元移動構件的分解組裝圖。此處為了便於說明的而使光鼓單元為非顯示。如示於圖64、65,為垂直方向移動構件的顯影單元移動構件為由驅動側顯影單元移動軸承1250、驅動側顯影單元移動彈簧1251A、1251B、驅動側匣蓋構件1252所成的一體的單元構件。
於驅動側顯影單元移動軸承1250,具有可旋轉地支撐顯影蓋構件的圓筒部533b的驅動側顯影單元圓筒受部1250b,使得可進行嵌合支撐。再者,驅動側顯影單元移動軸承1250的驅動側外圓筒部1250a被透過驅動側匣蓋構件的驅動側匣蓋構件滑動部1252a而可嵌合地支撐。驅動側匣蓋構件滑動部1252a的形狀為平行於垂直方向(箭頭Z1、Z2方向)的長圓孔形狀,據此驅動側顯影單元移動軸承1250及顯影單元9可移動於垂直方向。
於本實施例,如示於圖64(a),驅動側顯影單元移動軸承1250及顯影單元9被以碰撞於驅動側匣蓋構件滑動部1252a的長圓孔上方側(Z1方向)的狀態而保持。如示於圖65,驅動側顯影單元移動彈簧1251A、1251B被安裝於驅動側顯影單元移動軸承1250的驅動側移動彈簧固定凸部1250c、1250e。驅動側顯影單元移動彈簧1251A、1251B為按壓彈簧,並被安裝為移動彈簧接觸面(移動軸承側)1251c、1251e衝撞於驅動側移動彈簧固定凸部1250c、1250e且移動彈簧接觸面(蓋件側)1251d、1251f衝撞於驅動側蓋構件移動彈簧承受部1252d、1252f。據此,透過驅動側顯影單元移動彈簧1251A、1251B的加壓彈簧力,相對於驅動側匣蓋構件1252,驅動側顯影單元移動軸承1250及顯影單元9被賦能於Z1方向。
如示於圖64(b),驅動側顯影單元移動軸承1250及顯影單元9被以衝撞於驅動側匣蓋構件滑動部1252a的長圓孔下方側(Z2方向)的狀態而保持。於圖64(b),具有感光鼓4的光鼓單元8與顯影單元9的垂直方向位置和實施例1為相同的位置。亦即顯影單元9的顯影聯軸構件74位於擺動軸K的軸線上。此狀態下,驅動控制構件540與限制構件510為彼此可動作的位置,並為可進行影像形成的位置。要從圖64(a)移動於圖64(b)的顯影單元9的垂直方向的位置,可透過將為來自影像形成裝置主體的賦能力之顯影單元移動按壓力HF(亦稱為垂直方向的賦能力)加壓於Z2方向從而移動。
例如,連動於在實施例1前述的將前門關閉的動作,主體側垂直移動構件(未圖示)與驅動側顯影單元移動軸承1250進行接觸按壓,從而可產生垂直方向(Z2方向)的賦能力。此時,設計為透過主體側垂直移動構件之賦能力>驅動側顯影單元移動彈簧1251A、1251B的加壓彈簧賦能力,使得可移動於Z2方向,移動至圖64(b)的顯影單元9位置。另一方面,連動於將前門打開的動作而解除主體側垂直移動構件與驅動側顯影單元移動軸承1250的接觸按壓,從而可透過前述的驅動側顯影單元移動彈簧1251A、1251B的加壓彈簧賦能力使顯影單元9位置返回至圖64(a)的狀態。 [具有匣盒移動構件的處理匣構成]
圖66示出光鼓單元8與顯影單元9被透過匣蓋構件而一體地保持並處理匣化且被裝戴於托盤及影像形成裝置主體內的程序。圖66為從驅動側之側面觀看時的圖。
圖66(a)為將托盤及設於托盤的驅動側托盤構件1211抽出至影像形成裝置外並裝戴處理匣前的狀態。如示於圖66(a),透過側蓋構件而一體地保持光鼓單元8與顯影單元9的處理匣可相對於設在托盤的驅動側托盤構件1211而裝卸,裝戴於Z2方向,抬起於Z1方向從而可卸除。此處,於驅動側匣蓋構件1262裝戴驅動側匣盒移動彈簧1270A、1270B,被固定於匣盒移動彈簧接觸面(匣盒側)1262d、1262e。此處,驅動側匣盒移動彈簧1270A、1270B為按壓彈簧。驅動側匣盒移動彈簧1270A、1270B被以壓入嵌合於設於驅動側匣蓋構件1262的凸部的方法、進行黏合的任意的方法而固定。
圖66(b)為在設於托盤的驅動側托盤構件1211裝戴了處理匣的狀態,並為將托盤插入於影像形成裝置內且將影像形成裝置的前門打開的狀態。如示於圖66(b),裝戴於Z2方向的處理匣被以設於驅動側匣蓋構件1262的驅動側匣盒移動彈簧1270A、1270B與驅動側匣盒移動彈簧接觸面(托盤側)1211d、1211e接觸的狀態而保持。圖66(b)的狀態下,設於影像形成裝置的驅動控制構件540與設於處理匣的限制構件510在垂直方向上位於彼此無法作用的分離的位置,故即使令托盤及設於托盤的驅動側托盤構件1211移動於為托盤插拔方向之X1、X2方向,仍可在不干涉之下進行插拔。(驅動控制構件540相對於驅動側托盤構件1211朝長邊方向內側偏移而被配置,並處於在插拔時不干涉的位置關係。)另外,如圖66(b),需要將前述的驅動側匣盒移動彈簧1270A、1270B的彈簧力設計為驅動控制構件540與限制構件510在垂直方向上成為彼此無法作用的分離的位置。
圖66(c)為將影像形成裝置的前門關閉而處理匣垂直移動至影像形成位置的狀態,並為從圖66(b)的狀態使處理匣進一步移動於Z2方向的狀態。此處,如同前述的方法般,伴隨將前門關閉的動作而透過主體側垂直移動構件(未圖示)將處理匣賦能於Z2方向。如示於圖66(c),設於處理匣的驅動側匣蓋構件1262的驅動側匣盒定位部(匣盒側)1262a、1262b與設於驅動側托盤構件1211的驅動側匣盒定位部(托盤側)1211a、1211b進行抵接,使得Z2方向的移動被限制且Z2方向的位置被固定。此外,驅動側匣蓋構件1262的驅動側匣盒旋轉停止部(匣盒側)1262c成為被切口的凹狀,設於驅動側托盤構件1211的驅動側匣盒旋轉停止部(托盤側)1211c的凸狀進入從而成為X1、X2方向的旋轉移動被限制的構成。
此外,如示於圖66(c),將設於驅動側托盤構件1211的驅動側匣盒定位部(托盤側)1211a、1211b位置設計為驅動控制構件540與限制構件510成為在垂直方向上彼此可作用的位置,據此在實施例1敘述的影像形成變得可穩定地動作。此時,驅動側匣盒移動彈簧1270A、1270B為比圖66(b)被進一步壓縮的狀態,設計為透過主體側的垂直移動構件之賦能力>驅動側匣盒移動彈簧1270A、1270B的加壓彈簧賦能力從而可如圖66(c)般進行移動。
在本實施例,雖在驅動側設置垂直方向移動構件,惟亦可將同樣的構成設於非驅動側使得顯影單元可水平地垂直移動。此外,從降低成本的觀點而言僅在驅動側設置顯影單元移動構件的構成亦可。該情況下,顯影單元或處理匣為僅驅動側被抬起於Z1方向的狀態,成為傾斜的狀態。僅驅動側設置的構成下,亦可使設於影像形成裝置的驅動側的驅動控制構件540與限制構件510的垂直方向的距離分離,故在將處理匣插入於裝置主體內之際、取出之際,變得容易迴避與驅動控制構件干涉而變得無法插入或取出之虞。此外,雖說明了除實施例1的影像形成時的動作以外處理匣或顯影單元進一步進行移動動作的構成,惟亦可將其他實施例的構成與本實施例的垂直方向移動構件構成予以組合。 (實施例12)
利用圖67~圖72,就本揭示的涉及實施例12的處理匣、影像形成裝置進行說明。另外,本實施例的處理匣作成為與實施例1相同,僅限制構件13510與其周邊的構成不同。因此,對具有相同功能及構成的構件標注相同的符號,詳細的說明省略。此外,驅動連結動作、驅動連結解除動作、驅動控制構件540的動作與實施例1相同故省略。在本實施例,限制構件13510如示於圖71(a)般為在將處理匣P對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進行插拔的過程相對於驅動控制構件540迴避於長邊方向(箭頭Y2方向)的構成。再者,於裝戴完成時,限制構件13510位於與驅動控制構件540相同長邊位置,使得可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驅動連結解除動作。 [驅動側處理匣構成]
圖67示出就處理匣P從驅動側觀看時的斜視圖。本實施例中,限制構件13510具有第一長圓孔13510x與第二長圓孔13510y(圖68(c)參照),並將顯影蓋構件13533的第二支撐部13533k的外徑與第一長圓孔13510x及第二長圓孔13510y的內壁篏合,相對於後述的二個擺動軸被可擺動地支撐。再者,透過拉伸彈簧13511,限制構件13510與顯影蓋構件13533被賦能為彼此互拉。此外,於驅動側匣蓋構件520的支撐孔520a,嵌合顯影蓋構件13533的圓筒部13533b的外徑。 [限制構件的構成及動作說明]
利用圖68~圖70,就本實施例中的驅動側的限制構件13510的構成而詳細進行說明。圖68(a)為就限制構件13510從處理匣P的長邊方向(圖67往箭頭Y1方向)觀看時的單件前視圖,圖68(b)、圖68(c)為限制構件13510的單件斜視圖。限制構件13510具有被按壓部13510c、限制桿部13510d、腳部13510e、腳部13510g、長圓孔形狀的第一長圓孔13510x、第二長圓孔13510y。腳部13510e、13510g分別具有為從驅動控制構件540承受力的面之面13510f、13510h。第一長圓孔13510x及第二長圓孔13510y的長圓孔形狀的長邊方向LH為相同,使上方向(大致Z1方向)為箭頭LH1,使下方向(大致Z2方向)為箭頭LH2。此外,將與LH方向正交且與形成第一長圓孔13510x的長圓孔的深度方向(Y1方向)正交的軸稱為軸HX。限制構件13510具有以軸HX為軸的圓柱面13510z。另外,Y1方向與在實施例1說明的顯影輥6、感光鼓4的旋轉軸線平行。另外,在本實施例,第一長圓孔13510x與第二長圓孔13510y被配置為在箭頭LH1方向上使頂點為相同。再者,第一長圓孔13510x與第二長圓孔13510y連通,第一長圓孔13510x的徑被相對於第二長圓孔13510y而設定為大。此外,第一長圓孔13510x的長度被相對於第二長圓孔13510y的長度而設定為長。
圖69(a)為僅示出顯影蓋構件13533且圖69(b)為示出顯影蓋構件13533與限制構件13510的斜視圖。顯影蓋構件13533的第二支撐部13533k被以第一圓柱部13533kb、由球面所成的第二擺動部13533ka、徑長比第一圓柱部13533kb小的第二圓柱部13533kc而形成。此處,使通過第一圓柱部1923kb及第二圓柱部13533kc之中心的軸為HY。與此HY正交且通過第二擺動部13533ka的球面中心的軸與前述的HX為相同。在本實施例,雖使第二擺動部13533ka為球面,惟只要為在不妨礙後述的限制構件13510的箭頭YA、YB方向(圖70參照)的擺動與箭頭BA、BB方向(圖70參照)的擺動的範圍內進行設定的面即可,不限於此。此外,限制構件13510的第一長圓孔13510x與第二長圓孔13510y只要在相對於第一圓柱部13533kb與第二圓柱部13533kc而同樣地不妨礙箭頭YA、YB方向與箭頭BA、BB方向(圖70參照)的擺動的範圍內進行設定即可,長圓孔的徑、LH方向的位置關係不限於此。
圖70示出相對於顯影蓋構件13533組裝了限制構件13510與拉伸彈簧13511的狀態。圖70(a)為從處理匣P的長邊方向(圖67往箭頭Y2方向)觀看時的圖。處理匣P的長邊方向為與在實施例1說明的擺動軸K平行的方向。限制構件13510被顯影蓋構件13533的第二支撐部13533k支撐,使得被支撐為可繞HY往箭頭BA及BB方向擺動。將通過第二支撐部13533k之中心(HY)並以與前述的LH方向平行的直線切取的截面作為AA截面示於圖70(b)。限制構件13510在第二擺動部13533ka與第一長圓孔13510x的內壁進行了接觸的狀態下透過拉伸彈簧13511承受力於F1方向。此處,限制構件13510的彈簧掛勾部13510s位於比第二擺動部13533ka與第一長圓孔13510x的接觸點靠Y2方向,故透過彈簧力而產生以軸HX為中心的箭頭YA方向的力矩並繞軸HX而擺動。往箭頭YA方向擺動的限制構件13510因與顯影蓋構件13533的移動構件限制部13533s接觸使得姿勢被確定,腳部13510e、13510g往Y2方向突出。使此位置為限制構件13510的待機位置。
接著從圖70(b)的狀態將被按入面13510f往箭頭ZA方向推入時,由於位於比第二擺動部13533ka與第一長圓孔13510x的接觸點靠Y2方向,故產生以軸HX為中心的箭頭YB方向的力矩並繞軸HX而擺動。據此,限制構件13510的腳部13510e、13510g往Y1方向移動直到示於圖70(c)的姿勢。使此位置為限制構件13510的運轉位置。另外,往此ZA方向的推入量依未圖示的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具有的按壓構件130(圖71參照)的ZA方向的移動量而定。另外,為了對限制構件13510繞正交於軸HY及軸HX的軸HZ而旋轉進行限制,圓柱面13510z被配置為與驅動側軸承526(圖67參照)接觸。此外,第二圓柱部13533kc與第二長圓孔13510y接觸亦具有同樣的旋轉限制效果。根據以上的構成,限制構件13510被支撐為可擺動於繞軸HY及軸HX的2方向。 [處理匣的往影像形成裝置主體的裝戴]
接著,利用圖71,就處理匣P被裝戴於未圖示的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之際的處理匣P的限制構件13510的動作進行說明。圖71(a)為就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未圖示的托盤110裝戴處理匣P並將前門111關閉前的狀態從前門側觀看時的圖。圖71(a)方面,為了便於說明構成,省略處理匣P、按壓構件130及驅動控制構件540以外。圖71(a)的狀態下,限制構件13510的腳部13510e、13510g在往托盤110裝戴之際如前述般位於往YA方向擺動的待機位置。此外,限制構件13510的腳部13510e、13510g位於相對於驅動控制構件540往箭頭Y2方向迴避的位置。
圖71(b)示出從圖71(a)的狀態將前門111關閉的狀態。如同實施例9,將前門111關閉時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內的按壓構件130下降於ZA方向,施力部130a與限制構件13510的被按壓部13510c抵接。據此,限制構件13510的腳部13510e、13510g透過前述的擺動機構擺動於YB方向,往運轉位置到達。此動作完成時,與實施例1同樣地驅動控制構件540的第一施力面540b與限制構件13510的面13510h(圖72參照)相向,第二施力面540c與面13510f(圖72參照)相向。亦即被配置為在箭頭Y1、Y2方向上限制構件13510的腳部13510e、13510g與驅動控制構件540的控制部540a重疊。另外,將處理匣P從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卸除之際成為與前述的裝戴時的動作相反的動作,將前門111打開使得限制構件13510的腳部13510e、13510g從運轉位置往待機位置移動。 [驅動連結及解除的切換動作]
利用圖72,就驅動連結及解除的切換動作進行說明。圖72(a)為就圖71(b)的狀態從驅動側觀看時的圖,為了便於說明構成,使驅動側匣蓋構件520與顯影蓋構件13533為非顯示。在圖72(a)的狀態,在驅動控制構件540的第一施力面540b與限制構件13510的面13510h之間具有間隙T131,在第二施力面540c與面13510f之間,具有間隙T132。此外,限制桿部13510d位於不與未圖示的顯影聯軸構件74和滑動構件80接觸的位置。將此限制構件13510的位置稱為第一位置。此時,限制構件13510在保持被維持第一位置之下,驅動連結狀態被維持。
此外,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2方向時,第二施力面540c抵接於限制構件13510的面13510f,限制構件13510以HY為旋轉中心往BA方向擺動。並且,限制構件13510的限制桿部13510d成為位於未圖示的顯影聯軸構件74的斜面74c與滑動構件80的凸輪面80a之間的狀態(圖72(b))。將此限制構件13510的位置稱為第二位置。因此,驅動連結變成被維持被解除的狀態。從圖72(b)的狀態,驅動控制構件540移動於W51方向時,第一施力面540b抵接於限制構件13510的面13510h,限制構件13510以HY為旋轉中心往BB方向擺動。並且,限制桿部13510d從顯影聯軸構件74與滑動構件80分離,並被驅動連結。
如以上般使用本實施構成時,驅動控制構件540進行移動,從而切換限制構件13510的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使得可切換驅動連結狀態。據此,可不依靠感光鼓4與顯影輥6的接近分離動作而進行驅動的切換。
此外在本實施例,使限制構件13510的腳部13510e、13510g可移動於YA方向。據此,作成為迴避在將處理匣P往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內的插入或拔出之際腳部13510e、13510g與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尤其與驅動控制構件540干涉而變得無法插入或拔出。此外,在本實施例,在限制構件13510的腳部13510e、13510g從待機位置往運轉位置移動之際,腳部13510e、13510g往按壓構件130的按壓方向(ZA方向)移動的移動量小。為此,使限制構件13510的腳部13510e、13510g從待機位置往運轉位置移動所需的按壓構件130的移動量可設定為少,可實現進一步的影像形成裝置主體502的小型化。
以上說明的各實施例只要無技術上的矛盾,可將個別的構成盡可能予以組合。 [產業利用性]
提供傳遞從聯軸構件往顯影構件的驅動力的匣盒及具備其之影像形成裝置。
本發明不限制於上述實施方式,在不從本發明的精神及範圍脫離之下,可進行各種的變更及變形。因此,撰寫申請專利範圍以公開本發明的範圍。
本案為以2020年09月17日提出的日本特願2020-156776為基礎主張優先權者,將其記載內容的全部援用於此。
4:感光鼓 5:帶電輥 6:顯影輥 7:清潔片 8:光鼓單元 9:顯影單元 15:光鼓框體 25:顯影容器 27:非驅動側軸承 29:碳粉收納部 30:顯影片 43:感光體聯軸構件 70:彈簧 74:顯影聯軸構件 75:旋轉構件 77:雷射遮蔽器單元 80:滑動構件 87:接點遮蔽器單元 104:進給單元 107:定影裝置 108:出紙裝置 110:托盤 111:前門 112:中間轉印帶單元 113:出紙盤 114:雷射掃描器單元 130:按壓構件 174:顯影聯軸構件 180:離合器 500:影像形成裝置 502:影像形成裝置主體 503:接點 510:限制構件 520:驅動側匣蓋構件 521:非驅動側匣蓋構件 526:驅動側軸承 533:顯影蓋構件 540:驅動控制構件 550:鎖止構件 801:齒輪 802:顯影輥齒輪 1211:驅動側托盤構件 1250:驅動側顯影單元移動軸承 1252:驅動側匣蓋構件 1262:驅動側匣蓋構件 1510:限制構件 1801:齒輪 3510:限制構件 3533:顯影蓋構件 4510:限制構件 4533:顯影蓋構件 4601:肘節彈簧 6510:限制構件 6511:板材 6520:驅動側匣蓋構件 6530:拉伸彈簧 6533:顯影蓋構件 6801:顯影聯軸齒輪 6803:惰輪 6804:惰輪 7015:光鼓框體 7025:顯影容器 7510:遮蔽器移動構件 7511:雷射遮蔽器 7512:遮蔽器位置限制銷 7513:遮蔽器位置限制彈簧 7520:驅動側匣蓋構件 7521:非驅動側匣蓋構件 7526:驅動側軸承 7527:非驅動側軸承 7533:顯影蓋構件 7801:顯影聯軸齒輪 8511:接點遮蔽器 8512:接點固定銷 8521:非驅動側匣蓋構件 9510:限制構件 9511:拉伸彈簧 9526:驅動側軸承 9533:顯影蓋構件 10510:限制構件 10512:壓縮彈簧 10526:驅動側軸承 13510:限制構件 13511:拉伸彈簧 13533:顯影蓋構件 K:擺動軸 P:處理匣 PC:處理匣 PK:處理匣 PM:處理匣 PY:處理匣 S:記錄媒體
[圖1]為就涉及實施例1的驅動遮斷動作進行繪示的圖。
[圖2]為涉及實施例1的影像形成裝置的截面圖。
[圖3]為涉及實施例1的處理匣的截面圖。
[圖4]為涉及實施例1的處理匣的組裝斜視圖。
[圖5]為涉及實施例1的影像形成裝置的截面圖。
[圖6]為涉及實施例1的影像形成裝置的截面圖。
[圖7]為涉及實施例1的影像形成裝置的斜視圖。
[圖8]為涉及實施例1的驅動連結部的斜視圖。
[圖9]為就涉及實施例1的聯軸的卡合部進行繪示的斜視圖。
[圖10]為涉及實施例1的驅動連結部的分解圖。
[圖11]為就涉及實施例1的傳動時的驅動連結部各零件的構成進行繪示的圖。
[圖12]為涉及實施例1的限制構件510的單件斜視圖。
[圖13]為就涉及實施例1的限制構件510的驅動連結、遮斷時的位置關係進行繪示的圖。
[圖14]為就涉及實施例1的處理匣的往裝置主體的裝戴動作進行繪示的圖。
[圖15]為就涉及實施例1的限制構件510的配置進行繪示的圖。
[圖16]為就涉及實施例1的驅動連結動作進行繪示的圖。
[圖17]為涉及實施例2的驅動連結部的斜視圖。
[圖18]為涉及實施例2的離合器零件的截面圖。
[圖19]為就涉及實施例2的離合器零件與聯軸的卡合部進行繪示的圖。
[圖20]為涉及實施例2的限制構件1510的單件斜視圖。
[圖21]為就涉及實施例2的限制構件1510的驅動連結、遮斷時的位置關係進行繪示的圖。
[圖22]為就涉及實施例2的驅動遮斷動作進行繪示的圖。
[圖23]為就涉及實施例2的驅動連結動作進行繪示的圖。
[圖24]為涉及實施例2的賦能構件1511的分解圖。
[圖25]為就涉及實施例2的使用了賦能構件的情況下的驅動連結、驅動遮斷動作進行繪示的圖。
[圖26]為涉及實施例3的驅動連結部的斜視圖。
[圖27]為涉及實施例3的鎖止構件550的分解圖。
[圖28]為涉及實施例3的限制構件3510的單件斜視圖。
[圖29]為就涉及實施例3的驅動遮斷動作進行繪示的圖。
[圖30]為就涉及實施例3的驅動連結動作進行繪示的圖。
[圖31]為涉及實施例4的驅動連結部的斜視圖。
[圖32]為就涉及實施例4的傳動時的驅動連結部的位置關係進行繪示的圖。
[圖33]為就涉及實施例4的驅動遮斷時的驅動連結部的位置關係進行繪示的圖。
[圖34]為就涉及實施例4的驅動遮斷動作進行繪示的圖。
[圖35]為就涉及實施例4的驅動連結動作進行繪示的圖。
[圖36]為涉及實施例5的驅動連結部的斜視圖。
[圖37]為就涉及實施例5的驅動連結部的驅動連結、驅動遮斷時的位置關係進行繪示的圖。
[圖38]為就涉及實施例5的驅動遮斷動作進行繪示的圖。
[圖39]為就涉及實施例5的驅動連結動作進行繪示的圖。
[圖40]為涉及實施例6的驅動連結部的斜視圖。
[圖41]為就涉及實施例6的驅動連結部的驅動連結、驅動遮斷時的位置關係進行繪示的圖。
[圖42]為涉及實施例6的處理匣的分解斜視圖。
[圖43]為就涉及實施例6的驅動遮斷動作進行繪示的圖。
[圖44]為就涉及實施例6的驅動連結動作進行繪示的圖。
[圖45]為涉及實施例6的遮蔽器位置限制銷的驅動連結、遮斷時的位置關係圖。
[圖46]為就涉及實施例7的驅動遮斷動作進行繪示的圖。
[圖47]為就涉及實施例7的驅動連結部的驅動連結、遮斷時的位置關係進行繪示的斜視圖。
[圖48]為就涉及實施例7的驅動遮斷動作進行繪示的圖。
[圖49]為就涉及實施例7的驅動連結動作進行繪示的圖。
[圖50]為涉及實施例8的處理匣的分解組裝圖。
[圖51]為涉及實施例8的限制構件的動作說明圖。
[圖52]為涉及實施例8的處理匣之側面圖。
[圖53]為涉及實施例8的處理匣之側面圖。
[圖54]為涉及實施例8的處理匣之側面圖。
[圖55]為涉及實施例9的限制構件的分解組裝圖。
[圖56]為就涉及實施例9的限制構件的動作進行繪示的圖。
[圖57]為涉及實施例9的限制構件的動作說明圖。
[圖58]為涉及實施例9的限制構件的動作說明圖。
[圖59]為涉及實施例10的限制構件的分解組裝圖。
[圖60]為涉及實施例10的限制構件的動作說明圖。
[圖61]為涉及實施例10的限制構件的動作說明圖。
[圖62]為涉及實施例10的限制構件的動作說明圖。
[圖63]為涉及實施例10的限制構件的動作說明圖。
[圖64]為涉及實施例11的處理匣之側面圖。
[圖65]為涉及實施例11的處理匣的分解組裝圖。
[圖66]為就涉及實施例11的處理匣的往裝置主體的裝戴動作進行繪示的圖。
[圖67]為涉及實施例12的處理匣的分解組裝圖。
[圖68]為涉及實施例12的限制構件的動作說明圖。
[圖69]為涉及實施例12的限制構件的動作說明圖。
[圖70]為涉及實施例12的限制構件的動作說明圖。
[圖71]為涉及實施例12的限制構件的動作說明圖。
[圖72]為涉及實施例12的限制構件的動作說明圖。
4:感光鼓
8:光鼓單元
9:顯影單元
510:限制構件
510b:限制桿部
510c,510d:腳部
510e,510f:面
526c:支撐部
533:顯影蓋構件
533c:嵌合孔
540:驅動控制構件
540a:控制部
540b:第一施力面
540c:第二施力面
B1,B2:箭頭
K:擺動軸
T3,T4,T6:間隙
W51,W52:箭頭

Claims (147)

  1. 一種匣盒,其具有: 感光體; 顯影構件,其使碳粉附著於前述感光體; 聯軸構件,其可承受用於將前述顯影構件進行旋轉驅動的驅動力; 移動部,其可在容許從前述聯軸構件往前述顯影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的驅動力傳遞位置與遮斷從前述聯軸構件往前述顯影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的驅動力遮斷位置之間進行移動;以及 保持部,其在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時將前述移動部在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進行保持; 在前述顯影構件位於可使碳粉附著於前述感光體的位置的狀態下,前述移動部可採取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與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
  2. 如請求項1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第1旋轉構件及第2旋轉構件,其等為被設於從前述聯軸構件往前述顯影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路徑的分別具有彼此同軸的旋轉軸者,並被構成為可採取彼此卡合而可傳遞前述驅動力的卡合位置與彼此分離而不被傳遞前述驅動力的非卡合位置, 前述移動部在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上對於位於前述卡合位置的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的至少任一者給予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之間的卡合被解除的力,從而使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分離。
  3. 如請求項2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以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位於前述卡合位置的方式將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的至少任一者進行賦能的賦能手段, 在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上前述移動部對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的至少任一者給予之力作用為抵抗前述賦能手段的賦能力。
  4. 如請求項3的匣盒,其中, 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為前述移動部抵抗前述賦能手段的賦能力而被插入於在前述卡合位置的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之間從而使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位於前述非卡合位置的位置, 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為前述移動部從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之間退避且使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位於前述卡合位置的位置, 前述移動部成為透過前述賦能手段的賦能力而在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之間被夾持的狀態,從而被保持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
  5. 如請求項3或4的匣盒,其中, 前述第2旋轉構件被構成為與前述第1旋轉構件繞前述旋轉軸進行卡合從而從前述第1旋轉構件承受前述驅動力,同時可移動於與前述第1旋轉構件卡合於前述旋轉軸的方向的卡合位置和不卡合的非卡合位置, 前述賦能手段賦能為使前述第2旋轉構件位於前述卡合位置, 前述保持部為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
  6. 如請求項3~5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對於位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的前述移動部給予包含作用於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的方向的分力的賦能力的第2賦能手段。
  7. 如請求項6的匣盒,其中,前述第2賦能手段對於在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的前述移動部給予包含作用於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的方向的分力的賦能力。
  8. 如請求項6或7的匣盒,其中,前述保持部包含前述第2賦能手段。
  9. 如請求項3~5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第3賦能手段,前述第3賦能手段對於從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移動至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的前述移動部,在從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到達既定的位置前給予作用為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的賦能力,在超越前述既定的位置時給予作用為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的賦能力。
  10. 如請求項9的匣盒,其中,前述第3賦能手段為一端固定於匣盒的框體且另一端固定於前述移動部的肘節彈簧。
  11. 如請求項9或10的匣盒,其中,前述保持部包含前述第3賦能手段。
  12. 如請求項1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離合器,前述離合器為設於從前述聯軸構件往前述顯影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路徑者,並包含: 輸入構件,其從前述傳遞路徑之上游側承受前述驅動力而旋轉; 輸出構件,其從前述輸入構件承受前述驅動力而與前述輸入構件以同軸進行旋轉; 傳遞構件,其可採取相對於前述輸入構件及前述輸出構件之相對旋轉被限制且與前述輸入構件與前述輸出構件一起旋轉從而從前述輸入構件往前述輸出構件傳遞驅動力的傳遞狀態和容許前述相對旋轉並從前述輸入構件往前述輸出構件不傳遞驅動力的非傳遞狀態;以及 控制構件,其用於切換前述傳遞構件的前述傳遞狀態與前述非傳遞狀態; 前述移動部對前述控制構件作用為在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上使前述傳遞構件成為前述傳遞狀態從而遮斷從前述輸入構件往前述輸出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
  13. 如請求項12的匣盒,其中, 前述傳遞構件在前述傳遞狀態下與前述輸入構件接觸並透過與前述輸入構件之間的摩擦使前述相對旋轉被限制從而與前述輸入構件成為一體進行旋轉, 前述控制構件控制前述輸入構件與前述傳遞構件的接觸情況從而控制前述相對旋轉, 前述移動部對前述控制構件作用為在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上使前述輸入構件與前述傳遞構件之間的摩擦力降低,從而遮斷從前述輸入構件往前述輸出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
  14. 如請求項13的匣盒,其中, 前述離合器為彈簧離合器, 前述傳遞構件為纏繞於前述輸入構件的外周的彈簧, 前述控制構件與前述彈簧的一端卡合, 前述離合器透過前述輸入構件、前述彈簧、前述輸出構件及前述控制構件成為一體而旋轉從而傳遞前述驅動力,前述移動部在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上限制前述控制構件的旋轉而使對於前述輸入構件之前述彈簧的緊固鬆緩,從而使從前述輸入構件往前述輸出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被遮斷。
  15. 如請求項14的匣盒,其中, 前述控制構件具有被卡合部, 前述移動部具有與前述控制構件的旋轉軸線平行的旋轉軸線,可透過繞該旋轉軸線的移動而採取卡合於前述被卡合部的卡合位置和不卡合於前述被卡合部的非卡合位置。
  16. 如請求項15的匣盒,其中, 前述控制構件的旋轉方向與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非卡合位置往前述卡合位置的移動方向為彼此反向, 前述被卡合部包含: 第1被卡合部,其對於在前述卡合位置的前述移動部,相向於前述控制構件的旋轉方向而與前述移動部卡合; 第2被卡合部,其對於在前述卡合位置之前述移動部,相向於與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非卡合位置往前述卡合位置的移動方向反向而與前述移動部卡合。
  17. 如請求項16的匣盒,其中, 前述第2被卡合部為前述控制構件的外周面, 前述第1被卡合部為從前述外周面突出的爪形狀部。
  18. 如請求項16或17的匣盒,其中, 沿前述控制構件的旋轉軸線或前述移動部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在垂直於將前述控制構件的旋轉中心與前述移動部的旋轉中心連結的假想線的假想線,亦即在被以通過前述控制構件的旋轉中心的第1假想線與通過前述移動部的旋轉中心的第2假想線夾住的區域,前述第1被卡合部的移動軌跡與前述移動部的移動軌跡交叉。
  19. 如請求項16~18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前述保持部為前述第1被卡合部與前述第2被卡合部。
  20. 如請求項15~19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限制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卡合位置朝往前述非卡合位置的移動的限制部。
  21. 如請求項15~19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對於位於前述卡合位置的前述移動部給予包含作用於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卡合位置的方向的分力的賦能力的第2賦能手段。
  22. 如請求項21的匣盒,其中,前述第2賦能手段對於在前述非卡合位置的前述移動部給予包含作用於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非卡合位置的方向的分力的賦能力。
  23. 如請求項21或22的匣盒,其中,前述保持部包含前述第2賦能手段。
  24. 如請求項15~19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第3賦能手段,前述第3賦能手段對於從前述非卡合位置移動至前述卡合位置的前述移動部,在從前述非卡合位置到達既定的位置前給予作用為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非卡合位置的賦能力,在超越前述既定的位置時給予作用為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卡合位置的賦能力。
  25. 如請求項24的匣盒,其中,前述第3賦能手段為一端固定於匣盒的框體且另一端固定於前述移動部的肘節彈簧。
  26. 如請求項24或25的匣盒,其中,前述保持部包含前述第3賦能手段。
  27. 如請求項1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在從前述聯軸構件往前述顯影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路徑上彼此嚙合的第1齒輪及第2齒輪, 前述移動部支撐前述第1齒輪與前述第2齒輪之中的其中一齒輪,在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使前述其中一齒輪位於與前述第1齒輪與前述第2齒輪之中的另一齒輪嚙合的嚙合位置,在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使前述其中一齒輪不與前述另一齒輪嚙合的非嚙合位置。
  28. 如請求項27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3齒輪,其在前述傳遞路徑上與前述第1齒輪及前述第2齒輪之中的前述另一齒輪嚙合;以及 第4賦能手段,其給予作用為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的的賦能力; 透過前述第4賦能手段的前述賦能力而產生的作用為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的力矩M3: 在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時比透過前述另一齒輪與前述第3齒輪的嚙合而產生的作用為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的力矩M1大;以及 在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時比將前述力矩M1與透過前述第1齒輪及前述第2齒輪的嚙合而產生的作用為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的力矩M2合算的力矩小。
  29. 如請求項28的匣盒,其中,如前述第4賦能手段為一端固定於匣盒的框體且另一端固定於前述移動部的拉伸彈簧。
  30. 如請求項28或29的匣盒,其中,前述保持部為前述移動部在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時彼此嚙合的前述第1齒輪與前述第2齒輪。
  31. 如請求項1~20、27~30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承受用於使前述移動部移動的力的力承受部, 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M1或前述顯影構件的旋轉軸線M2的方向觀看時,前述力承受部被構成為可移動於與將前述旋轉軸線M1與前述旋轉軸線M2連結的假想線N2相交的方向上。
  32. 如請求項31的匣盒,其中,前述力承受部的至少一部分含於以前述假想線N2為邊界而分開的區域之中不含前述聯軸構件的旋轉軸線K的區域。
  33. 如請求項31的匣盒,其中,前述力承受部的至少一部分含於以與前述假想線N2正交並通過前述感光體與前述顯影構件之間的假想線N3為邊界而分開的區域之中不含前述旋轉軸線M1的區域。
  34. 如請求項1~20、27~30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力承受部,其承受用於使前述移動部移動的力;以及 帶電構件,其使前述感光體帶電; 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M1或前述顯影構件的旋轉軸線M2的方向觀看時,前述力承受部被構成為可移動於與將前述旋轉軸線M1與前述帶電構件的旋轉軸線M5連結的假想線N10相交的方向上。
  35. 如請求項34的匣盒,其中,前述力承受部的至少一部分含於以前述假想線N10的與前述感光體的表面的交點之中通過距離前述旋轉軸線M5較遠的交點MX1的前述感光體的表面的接線N11為邊界而分開的區域之中不含前述旋轉軸線M1、前述旋轉軸線M2、前述旋轉軸線M5的區域。
  36. 如請求項31~35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前述移動部與前述力承受部被一體地構成。
  37. 如請求項31~35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前述移動部與前述力承受部被構成為彼此被連結,並可採取前述力承受部可相對於前述移動部而移動的第1狀態與可彼此成為一體而移動的第2狀態。
  38. 如請求項37的匣盒,其中, 將前述移動部與前述力承受部連結的連結部具有彈性, 前述連結部在前述第1狀態下彈性變形被容許,並在前述第2狀態下彈性變形被限制。
  39. 如請求項1~20、27~30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1單元,其具有前述感光體與支撐前述感光體的第1框體;以及 第2單元,其具有前述顯影構件與支撐前述顯影構件與前述聯軸構件的第2框體; 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M1或前述顯影構件的旋轉軸線M2的方向觀看時,前述第1單元與前述第2單元被構成為可彼此相對移動於與將前述旋轉軸線M1與前述旋轉軸線M2連結的假想線N2相交的方向上。
  40. 如請求項39的匣盒,其中,前述移動部設於前述第2單元。
  41. 如請求項1~20、27~30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承受用於使前述移動部移動的力的力承受部, 前述力承受部被構成為可移動於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或前述顯影構件的旋轉軸線的方向。
  42. 如請求項41的匣盒,其中,前述力承受部被構成為可繞與正交於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或前述顯影構件的旋轉軸線的軸平行的軸而擺動。
  43. 一種匣盒,其具有: 遮蔽構件,其具備可覆蓋感光體的遮蔽部,並可在前述遮蔽部覆蓋前述感光體的第1位置與前述遮蔽部比前述第1位置使前述感光體更曝露的第2位置之間移動; 第1卡合部,其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1位置時與前述遮蔽構件卡合而將前述遮蔽構件在前述第1位置進行保持;以及 第2卡合部,其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2位置時與前述遮蔽構件卡合而將前述遮蔽構件在前述第2位置進行保持。
  44. 如請求項43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1凹部,其設於前述遮蔽構件與前述第1卡合部中的任一者,並凹於與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第1凸部,其設於前述遮蔽構件與前述第1卡合部中的另一者,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1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1凹部;以及 第1施力部,其將在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1位置往前述第2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1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1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1凸部。
  45. 如請求項44的匣盒,其中,前述第1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第1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第1凹部與前述第1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46. 如請求項43~45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2凹部,其設於前述遮蔽構件與前述第2卡合部中的任一者,並凹於與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第2凸部,其設於前述遮蔽構件與前述第2卡合部中的另一者,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2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2凹部;以及 第2施力部,其將在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2位置往前述第1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2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2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2凸部。
  47. 如請求項46的匣盒,其中,前述第2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第2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第2凹部與前述第2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48. 如請求項43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1凹部及第2凹部,其等設於前述遮蔽構件,並凹於與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凸部,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1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1凹部,並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2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2凹部; 第1施力部,其在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1位置往前述第2位置移動時,將使前述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1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凸部;以及 第2施力部,其在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2位置往前述第1位置移動時,將使前述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2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凸部。
  49. 如請求項43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1凹部及第2凹部,其等凹於與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凸部,其設於前述遮蔽構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1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1凹部,並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2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2凹部; 第1施力部,其在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1位置往前述第2位置移動時,將使前述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1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凸部;以及 第2施力部,其在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2位置往前述第1位置移動時,將使前述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2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凸部。
  50. 如請求項48或49的匣盒,其中, 前述第1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第1凹部與前述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前述第2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第2凹部與前述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51. 如請求項43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凹部,其設於前述遮蔽構件,並凹入於與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第1凸部,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1位置時嵌入於前述凹部; 第2凸部,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2位置時嵌入於前述凹部; 第1施力部,其將在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1位置往前述第2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1凸部移動於從前述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1凸部;以及 第2施力部,其將在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2位置往前述第1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2凸部移動於從前述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2凸部。
  52. 如請求項43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凹部,其凹入於與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第1凸部,其設於前述遮蔽構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1位置時嵌入於前述凹部; 第2凸部,其設於前述遮蔽構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2位置時嵌入於前述凹部; 第1施力部,其將在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1位置往前述第2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1凸部移動於從前述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1凸部;以及 第2施力部,其將在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2位置往前述第1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2凸部移動於從前述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2凸部。
  53. 如請求項51或52的匣盒,其中, 前述第1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第1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凹部與前述第1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前述第2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第2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凹部與前述第2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54. 一種匣盒,其具有: 顯影構件; 電連接於前述顯影構件的電極部; 電極蓋構件,其具備可覆蓋前述電極部的電極蓋部,可在前述電極蓋部覆蓋前述電極部的第1位置與前述電極蓋部比前述第1位置更使前述電極部曝露的第2位置之間移動; 第1卡合部,其在前述電極蓋構件位於前述第1位置時,與前述電極蓋構件卡合而在前述第1位置保持前述電極蓋構件;以及 第2卡合部,其在前述電極蓋構件位於前述第2位置時,與前述電極蓋構件卡合而在前述第2位置保持前述電極蓋構件。
  55. 如請求項54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可動構件,其相對於前述電極蓋構件卡合於前述電極蓋構件的前述第1位置與前述第2位置之間的移動方向上的第1方向; 賦能構件,其相對於前述電極蓋構件卡合於前述移動方向上的與前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而給予賦能力; 第3卡合部,其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在與前述賦能構件之間將前述電極蓋構件在前述第1位置進行保持的第1保持位置時,與前述可動構件卡合而在前述第1保持位置保持前述可動構件;以及 第4卡合部,其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在與前述賦能構件之間將前述電極蓋構件在前述第2位置進行保持的第2保持位置時,與前述可動構件卡合而在前述第2保持位置保持前述可動構件。
  56. 如請求項55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1凹部,其設於前述可動構件與前述第3卡合部中的任一者,並凹於與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第1凸部,其設於前述可動構件與前述第3卡合部中的另一者,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前述第1保持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1凹部;以及 第1施力部,其將在前述可動構件從前述第1保持位置往前述第2保持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1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1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1凸部。
  57. 如請求項56的匣盒,其中,前述第1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第1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第1凹部與前述第1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58. 如請求項55~57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2凹部,其設於前述可動構件與前述第4卡合部中的任一者,並凹於與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第2凸部,其設於前述可動構件與前述第4卡合部中的另一者,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2凹部;以及 第2施力部,其將在前述可動構件從前述第2保持位置往前述第1保持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2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2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2凸部。
  59. 如請求項58的匣盒,其中,前述第2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第2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第2凹部與前述第2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60. 如請求項55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1凹部及第2凹部,其等設於前述可動構件,並凹於與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凸部,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前述第1保持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1凹部,並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2凹部; 第1施力部,其在前述可動構件從前述第1保持位置往前述第2保持位置移動時,將使前述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1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凸部;以及 第2施力部,其在前述可動構件從前述第2保持位置往前述第1保持位置移動時,將使前述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2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凸部。
  61. 如請求項55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1凹部及第2凹部,其等凹於與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凸部,其設於前述可動構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前述第1保持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1凹部,並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2凹部; 第1施力部,其在前述可動構件從前述第1保持位置往前述第2保持位置移動時,將使前述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1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凸部;以及 第2施力部,其在前述可動構件從前述第2保持位置往前述第1保持位置移動時,將使前述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2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凸部。
  62. 如請求項60或61的匣盒,其中, 前述第1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第1凹部與前述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前述第2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第2凹部與前述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63. 如請求項55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凹部,其設於前述可動構件,並凹入於與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第1凸部,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前述第1保持位置時嵌入於前述凹部; 第2凸部,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時嵌入於前述凹部; 第1施力部,其將在前述可動構件從前述第1保持位置往前述第2保持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1凸部移動於從前述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1凸部; 第2施力部,其將在前述可動構件從前述第2保持位置往前述第1保持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2凸部移動於從前述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2凸部。
  64. 如請求項55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凹部,其凹入於與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第1凸部,其設於前述可動構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前述第1保持位置時嵌入於前述凹部; 第2凸部,其設於前述可動構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時嵌入於前述凹部; 第1施力部,其將在前述可動構件從前述第1保持位置往前述第2保持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1凸部移動於從前述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1凸部;以及 第2施力部,其將在前述可動構件從前述第2保持位置往前述第1保持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2凸部移動於從前述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2凸部。
  65. 如請求項63或64的匣盒,其中, 前述第1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第1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凹部與前述第1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前述第2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第2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凹部與前述第2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66. 一種匣盒,其具有: 顯影構件; 電極部,其被與前述顯影構件電連接,並可在既定位置與比前述既定位置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間移動; 移動構件,其可在用於使前述電極部位於前述退避位置的第1位置與用於使前述電極部位於前述既定位置的第2位置之間移動; 第1卡合部,其在前述移動構件位於前述第1位置時與前述移動構件卡合而將前述移動構件在前述第1位置進行保持;以及 第2卡合部,其在前述移動構件位於前述第2位置時與前述移動構件卡合而將前述移動構件在前述第2位置進行保持。
  67. 一種匣盒,其可與具有主體施力部的影像形成裝置主體一起使用, 前述匣盒具有: 顯影構件; 聯軸構件,其可承受用於將前述顯影構件進行旋轉驅動的驅動力; 移動部,其可在容許從前述聯軸構件往前述顯影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的驅動力傳遞位置與遮斷從前述聯軸構件往前述顯影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的驅動力遮斷位置之間進行移動; 保持部,其限制前述移動部往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移動而將前述移動部保持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以及 力承受部,其可從前述主體施力部承受使前述移動部從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往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移動之力; 前述匣盒被構成為前述力承受部從前述主體施力部承受力,使得前述移動部從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往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移動後,在前述主體施力部從前述力承受部分離之際,前述移動部被透過前述保持部在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進行保持。
  68. 如請求項67的匣盒,其中,前述力承受部亦可從前述主體施力部承受使前述移動部從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往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移動之力。
  69. 如請求項67或68的匣盒,其中, 前述力承受部: 僅在前述移動部從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往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移動之際及前述移動部從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往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移動之際與前述主體施力部接觸;以及 在前述移動部被保持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的期間及在前述移動部被保持於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的期間從前述主體施力部分離。
  70. 如請求項67或68的匣盒,其中, 前述力承受部具有: 第1力承受部,其從前述主體施力部承受使前述移動部從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往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移動之力;以及 第2力承受部,其從前述主體施力部承受使前述移動部從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往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移動之力; 前述第1力承受部: 僅在前述移動部從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往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移動之際與前述主體施力部接觸;以及 在前述移動部從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往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移動之際、前述移動部被保持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的期間及前述移動部被保持於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的期間從前述主體施力部分離; 前述第2力承受部至少在前述移動部從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往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移動之際、前述移動部被保持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的期間及前述移動部被保持於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的期間與前述主體施力部接觸。
  71. 如請求項70的匣盒,其中,前述第2力承受部僅在前述移動部從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往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移動之際從前述主體施力部分離。
  72. 一種匣盒,其可與具有可在第1主體位置與第2主體位置之間移動的主體施力部的影像形成裝置主體一起使用, 前述匣盒具有: 顯影構件; 聯軸構件,其可承受用於將前述顯影構件進行旋轉驅動的驅動力; 移動部,其可在容許從前述聯軸構件往前述顯影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的驅動力傳遞位置與遮斷從前述聯軸構件往前述顯影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的驅動力遮斷位置之間進行移動; 保持部,其限制前述移動部往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移動而將前述移動部保持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以及 力承受部,其可從由前述第1主體位置往前述第2主體位置移動的前述主體施力部承受使前述移動部從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往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移動之力; 前述匣盒被構成為在前述力承受部從由前述第1主體位置往前述第2主體位置移動的前述主體施力部承受力使得前述移動部從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往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移動後,在前述主體施力部從前述第2主體位置往前述第1主體位置移動之際,前述移動部被透過前述保持部在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進行保持。
  73. 如請求項72的匣盒,其中,前述力承受部可從由前述第2主體位置相對於前述第1主體位置往與前述第2主體位置相反側的第3主體位置移動的前述主體施力部承受使前述移動部從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往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移動之力。
  74. 如請求項73的匣盒,其中, 前述力承受部: 僅在前述主體施力部移動於前述第1主體位置與前述第2主體位置之間之際及前述主體施力部移動於前述第1主體位置與前述第3主體位置之間之際與前述主體施力部接觸;以及 在前述主體施力部位於前述第1主體位置的期間從前述主體施力部分離。
  75. 如請求項73的匣盒,其中, 前述力承受部具有: 第1力承受部,其從前述主體施力部承受使前述移動部從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往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移動之力;以及 第2力承受部,其從前述主體施力部承受使前述移動部從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往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移動之力; 前述第1力承受部: 僅在前述主體施力部移動於前述第1主體位置與前述第2主體位置之間之際與前述主體施力部接觸;以及 在前述主體施力部位於前述第1主體位置的期間及在前述主體施力部移動於前述第1主體位置與前述第3主體位置之間之際從前述主體施力部分離。
  76. 如請求項75的匣盒,其中,前述第2力承受部僅在前述主體施力部移動於前述第1主體位置與前述第2主體位置之間之際從前述主體施力部分離。
  77. 如請求項67~76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第1旋轉構件及第2旋轉構件,其等為被設於從前述聯軸構件往前述顯影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路徑的分別具有彼此同軸的旋轉軸者,並被構成為可採取彼此卡合而可傳遞前述驅動力的卡合位置與彼此分離而不被傳遞前述驅動力的非卡合位置, 前述移動部在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上對於位於前述卡合位置的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的至少任一者給予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之間的卡合被解除的力,從而使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分離。
  78. 如請求項77匣盒,其進一步具有以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位於前述卡合位置的方式將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的至少任一者進行賦能的賦能手段, 在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上前述移動部對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的至少任一者給予之力作用為抵抗前述賦能手段的賦能力。
  79. 如請求項78的匣盒,其中, 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為前述移動部抵抗前述賦能手段的賦能力而被插入於在前述卡合位置的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之間從而使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位於前述非卡合位置的位置, 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為前述移動部從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之間退避且使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位於前述卡合位置的位置, 前述移動部成為透過前述賦能手段的賦能力而在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之間被夾持的狀態,從而被保持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
  80. 如請求項78或79的匣盒,其中, 前述第2旋轉構件被構成為與前述第1旋轉構件繞前述旋轉軸進行卡合從而從前述第1旋轉構件承受前述驅動力,同時可移動於與前述第1旋轉構件卡合於前述旋轉軸的方向的卡合位置和不卡合的非卡合位置, 前述賦能手段賦能為使前述第2旋轉構件位於前述卡合位置, 前述保持部為前述第1旋轉構件與前述第2旋轉構件。
  81. 如請求項78~80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對於位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的前述移動部給予包含作用於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的方向的分力的賦能力的第2賦能手段。
  82. 如請求項81的匣盒,其中,前述第2賦能手段對於在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的前述移動部給予包含作用於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的方向的分力的賦能力。
  83. 如請求項81或82的匣盒,其中,前述保持部包含前述第2賦能手段。
  84. 如請求項78~80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第3賦能手段,前述第3賦能手段對於從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移動至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的前述移動部,在從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到達既定的位置前給予作用為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的賦能力,在超越前述既定的位置時給予作用為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的賦能力。
  85. 如請求項84的匣盒,其中,前述第3賦能手段為一端固定於匣盒的框體且另一端固定於前述移動部的肘節彈簧。
  86. 如請求項84或85的匣盒,其中,前述保持部包含前述第3賦能手段。
  87. 如請求項77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離合器,前述離合器為設於從前述聯軸構件往前述顯影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路徑者,並包含: 輸入構件,其從前述傳遞路徑之上游側承受前述驅動力而旋轉; 輸出構件,其從前述輸入構件承受前述驅動力而與前述輸入構件以同軸進行旋轉; 傳遞構件,其可採取相對於前述輸入構件及前述輸出構件之相對旋轉被限制且與前述輸入構件與前述輸出構件一起旋轉從而從前述輸入構件往前述輸出構件傳遞驅動力的傳遞狀態和容許前述相對旋轉並從前述輸入構件往前述輸出構件不傳遞驅動力的非傳遞狀態;以及 控制構件,其用於切換前述傳遞構件的前述傳遞狀態與前述非傳遞狀態; 前述移動部對前述控制構件作用為在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上使前述傳遞構件成為前述傳遞狀態從而遮斷從前述輸入構件往前述輸出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
  88. 如請求項87的匣盒,其中, 前述傳遞構件在前述傳遞狀態下與前述輸入構件接觸並透過與前述輸入構件之間的摩擦使前述相對旋轉被限制從而與前述輸入構件成為一體進行旋轉, 前述控制構件控制前述輸入構件與前述傳遞構件的接觸情況從而控制前述相對旋轉, 前述移動部對前述控制構件作用為在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上使前述輸入構件與前述傳遞構件之間的摩擦力降低,從而遮斷從前述輸入構件往前述輸出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
  89. 如請求項88的匣盒,其中, 前述離合器為彈簧離合器, 前述傳遞構件為纏繞於前述輸入構件的外周的彈簧, 前述控制構件與前述彈簧的一端卡合, 前述離合器透過前述輸入構件、前述彈簧、前述輸出構件及前述控制構件成為一體而旋轉從而傳遞前述驅動力,前述移動部在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上限制前述控制構件的旋轉而使對於前述輸入構件之前述彈簧的緊固鬆緩,從而使從前述輸入構件往前述輸出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被遮斷。
  90. 如請求項89的匣盒,其中, 前述控制構件具有被卡合部, 前述移動部具有與前述控制構件的旋轉軸線平行的旋轉軸線,可透過繞該旋轉軸線的移動而採取卡合於前述被卡合部的卡合位置和不卡合於前述被卡合部的非卡合位置。
  91. 如請求項90的匣盒,其中, 前述控制構件的旋轉方向與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非卡合位置往前述卡合位置的移動方向為彼此反向, 前述被卡合部包含: 第1被卡合部,其對於在前述卡合位置的前述移動部,相向於前述控制構件的旋轉方向而與前述移動部卡合;以及 第2被卡合部,其對於在前述卡合位置之前述移動部,相向於與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非卡合位置往前述卡合位置的移動方向反向而與前述移動部卡合。
  92. 如請求項91的匣盒,其中, 前述第2被卡合部為前述控制構件的外周面, 前述第1被卡合部為從前述外周面突出的爪形狀部。
  93. 如請求項91或92的匣盒,其中, 沿前述控制構件的旋轉軸線或前述移動部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在垂直於將前述控制構件的旋轉中心與前述移動部的旋轉中心連結的假想線的假想線,亦即在被以通過前述控制構件的旋轉中心的第1假想線與通過前述移動部的旋轉中心的第2假想線夾住的區域,前述第1被卡合部的移動軌跡與前述移動部的移動軌跡交叉。
  94. 如請求項91~93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前述保持部為前述第1被卡合部與前述第2被卡合部。
  95. 如請求項90~94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限制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卡合位置朝往前述非卡合位置的移動的限制部。
  96. 如請求項90~94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對於位於前述卡合位置的前述移動部給予包含作用於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卡合位置的方向的分力的賦能力的第2賦能手段。
  97. 如請求項96的匣盒,其中,前述第2賦能手段對於在前述非卡合位置的前述移動部給予包含作用於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非卡合位置的方向的分力的賦能力。
  98. 如請求項96或97的匣盒,其中,前述保持部包含前述第2賦能手段。
  99. 如請求項87~94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第3賦能手段,前述第3賦能手段對於從前述非卡合位置移動至前述卡合位置的前述移動部,在從前述非卡合位置到達既定的位置前給予作用為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非卡合位置的賦能力,在超越前述既定的位置時給予作用為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卡合位置的賦能力。
  100. 如請求項99的匣盒,其中,前述第3賦能手段為一端固定於匣盒的框體且另一端固定於前述移動部的肘節彈簧。
  101. 如請求項99或100的匣盒,其中,前述保持部包含前述第3賦能手段。
  102. 如請求項67~76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在從前述聯軸構件往前述顯影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路徑上彼此嚙合的第1齒輪及第2齒輪, 前述移動部支撐前述第1齒輪與前述第2齒輪之中的其中一齒輪,在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使前述其中一齒輪位於與前述第1齒輪與前述第2齒輪之中的另一齒輪嚙合的嚙合位置,在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使前述其中一齒輪不與前述另一齒輪嚙合的非嚙合位置。
  103. 如請求項102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3齒輪,其在前述傳遞路徑上與前述第1齒輪及前述第2齒輪之中的前述另一齒輪嚙合;以及 第4賦能手段,其給予作用為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的的賦能力; 透過前述第4賦能手段的前述賦能力而產生的作用為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的力矩M3: 在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時比透過前述另一齒輪與前述第3齒輪的嚙合而產生的作用為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的力矩M1大;以及 在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時比將前述力矩M1與透過前述第1齒輪及前述第2齒輪的嚙合而產生的作用為使前述移動部位於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的力矩M2合算的力矩小。
  104. 如請求項103的匣盒,其中,如前述第4賦能手段為一端固定於匣盒的框體且另一端固定於前述移動部的拉伸彈簧。
  105. 如請求項103或104的匣盒,其中,前述保持部為前述移動部在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時彼此嚙合的前述第1齒輪與前述第2齒輪。
  106. 如請求項67~95、102~105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在沿著前述顯影構件的旋轉軸線M2的方向觀看時,前述力承受部被構成為可移動於與將前述旋轉軸線M1與前述旋轉軸線M2連結的假想線N2相交的方向上。
  107. 如請求項106的匣盒,其中,前述力承受部的至少一部分含於以前述假想線N2為邊界而分開的區域之中不含前述聯軸構件的旋轉軸線K的區域。
  108. 如請求項106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感光體, 前述力承受部的至少一部分含於以與前述假想線N2正交並通過前述感光體與前述顯影構件之間的假想線N3為邊界而分開的區域之中不含前述旋轉軸線M1的區域。
  109. 如請求項67~95、102~105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感光體;以及 帶電構件,其使前述感光體帶電; 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M1或前述顯影構件的旋轉軸線M2的方向觀看時,前述力承受部被構成為可移動於與將前述旋轉軸線M1與前述帶電構件的旋轉軸線M5連結的假想線N10相交的方向上。
  110. 如請求項109的匣盒,其中,前述力承受部的至少一部分含於以前述假想線N10的與前述感光體的表面的交點之中通過距離前述旋轉軸線M5較遠的交點MX1的前述感光體的表面的接線N11為邊界而分開的區域之中不含前述旋轉軸線M1、前述旋轉軸線M2、前述旋轉軸線M5的區域。
  111. 如請求項106~110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前述移動部與前述力承受部被一體地構成。
  112. 如請求項106~110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前述移動部與前述力承受部被構成為彼此被連結,並可採取前述力承受部可相對於前述移動部而移動的第1狀態與可彼此成為一體而移動的第2狀態。
  113. 如請求項112的匣盒,其中, 將前述移動部與前述力承受部連結的連結部具有彈性, 前述連結部在前述第1狀態下彈性變形被容許,並在前述第2狀態下彈性變形被限制。
  114. 如請求項67~95、102~105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1單元,其具有感光體與支撐前述感光體的第1框體;以及 第2單元,其具有前述顯影構件與支撐前述顯影構件與前述聯軸構件的第2框體; 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M1或前述顯影構件的旋轉軸線M2的方向觀看時,前述第1單元與前述第2單元被構成為可彼此相對移動於與將前述旋轉軸線M1與前述旋轉軸線M2連結的假想線N2相交的方向上。
  115. 如請求項114的匣盒,其中,前述移動部設於前述第2單元。
  116. 如請求項67~95、102~105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前述力承受部被構成為可移動於前述顯影構件的旋轉軸線的方向。
  117. 如請求項116的匣盒,其中,前述力承受部被構成為可繞與正交於前述顯影構件的旋轉軸線的軸平行的軸而擺動。
  118. 一種匣盒,其可與具有第1主體施力部及第2主體施力部的影像形成裝置主體一起使用, 前述匣盒具有: 遮蔽構件,其具備可覆蓋感光體的遮蔽部,並可在前述遮蔽部覆蓋前述感光體的第1位置與前述遮蔽部比前述第1位置使前述感光體更曝露的第2位置之間移動; 第1力承受部,其從前述第1主體施力部承受使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2位置往前述第1位置移動之力;以及 第2力承受部,其從前述第2主體施力部承受使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1位置往前述第2位置移動之力; 可在前述第1力承受部從前述第1主體施力部分離且前述第2力承受部從前述第2主體施力部分離的狀態下將前述遮蔽構件保持於前述第1位置, 可在前述第1力承受部從前述第1主體施力部分離且前述第2力承受部從前述第2主體施力部分離的狀態下將前述遮蔽構件保持於前述第2位置。
  119. 如請求項118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1卡合部,其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1位置時與前述遮蔽構件卡合而將前述遮蔽構件在前述第1位置進行保持; 第2卡合部,其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2位置時與前述遮蔽構件卡合而將前述遮蔽構件在前述第2位置進行保持; 第1凹部,其設於前述遮蔽構件與前述第1卡合部中的任一者,並凹於與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第1凸部,其設於前述遮蔽構件與前述第1卡合部中的另一者,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1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1凹部;以及 第1施力部,其將在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1位置往前述第2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1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1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1凸部。
  120. 如請求項119的匣盒,其中,前述第1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第1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第1凹部與前述第1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121. 如請求項119或120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2凹部,其設於前述遮蔽構件與前述第2卡合部中的任一者,並凹於與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第2凸部,其設於前述遮蔽構件與前述第2卡合部中的另一者,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2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2凹部;以及 第2施力部,其將在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2位置往前述第1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2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2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2凸部。
  122. 如請求項121的匣盒,其中,前述第2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第2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第2凹部與前述第2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123. 如請求項118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1凹部及第2凹部,其等設於前述遮蔽構件,並凹於與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凸部,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1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1凹部,並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2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2凹部; 第1施力部,其在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1位置往前述第2位置移動時,將使前述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1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凸部;以及 第2施力部,其在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2位置往前述第1位置移動時,將使前述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2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凸部。
  124. 如請求項118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1凹部及第2凹部,其等凹於與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凸部,其設於前述遮蔽構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1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1凹部,並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2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2凹部; 第1施力部,其在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1位置往前述第2位置移動時,將使前述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1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凸部;以及 第2施力部,其在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2位置往前述第1位置移動時,將使前述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2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凸部。
  125. 如請求項123或124的匣盒,其中, 前述第1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第1凹部與前述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前述第2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第2凹部與前述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126. 如請求項118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凹部,其設於前述遮蔽構件,並凹入於與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第1凸部,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1位置時嵌入於前述凹部; 第2凸部,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2位置時嵌入於前述凹部; 第1施力部,其將在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1位置往前述第2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1凸部移動於從前述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1凸部;以及 第2施力部,其將在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2位置往前述第1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2凸部移動於從前述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2凸部。
  127. 如請求項118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凹部,其凹入於與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第1凸部,其設於前述遮蔽構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1位置時嵌入於前述凹部; 第2凸部,其設於前述遮蔽構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遮蔽構件位於前述第2位置時嵌入於前述凹部; 第1施力部,其將在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1位置往前述第2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1凸部移動於從前述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1凸部;以及 第2施力部,其將在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2位置往前述第1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2凸部移動於從前述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2凸部。
  128. 如請求項126或127的匣盒,其中, 前述第1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第1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凹部與前述第1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前述第2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遮蔽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第2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凹部與前述第2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129. 一種匣盒,其可與具有主體電極部、第1主體施力部及第2主體施力部的影像形成裝置主體一起使用, 前述匣盒具有: 顯影構件; 電極部,其與前述顯影構件電連接,並在前述電極部與前述主體電極部電連接的狀態下,成為前述主體電極部與前述顯影構件被電連接的狀態; 移動構件,其可在用於設為前述主體電極部與前述顯影構件未被電連接的狀態的第1位置及用於設為前述主體電極部與前述顯影構件被電連接的狀態的第2位置之間移動; 第1力承受部,其從前述第1主體施力部承受使前述移動構件從前述第2位置往前述第1位置移動之力;以及 第2力承受部,其從前述第2主體施力部承受使前述移動構件從前述第1位置往前述第2位置移動之力; 可在前述第1力承受部從前述第1主體施力部分離且前述第2力承受部從前述第2主體施力部分離的狀態下將前述移動構件保持於前述第1位置, 可在前述第1力承受部從前述第1主體施力部分離且前述第2力承受部從前述第2主體施力部分離的狀態下將前述移動構件保持於前述第2位置。
  130. 如請求項129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1卡合部,其在前述移動構件位於前述第1位置時與前述移動構件卡合而將前述移動構件在前述第1位置進行保持;以及 第2卡合部,其在前述移動構件位於前述第2位置時與前述移動構件卡合而將前述移動構件在前述第2位置進行保持。
  131. 如請求項129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可動構件,其相對於前述移動構件而卡合於前述移動構件的前述第1位置與前述第2位置之間的移動方向上的第1方向; 賦能構件,其相對於前述移動構件卡合於前述移動方向上的與前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而給予賦能力; 第3卡合部,其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在與前述賦能構件之間將前述移動構件在前述第1位置進行保持的第1保持位置時,與前述可動構件卡合而在前述第1保持位置保持前述可動構件;以及 第4卡合部,其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在與前述賦能構件之間將前述移動構件在前述第2位置進行保持的第2保持位置時,與前述可動構件卡合而在前述第2保持位置保持前述可動構件。
  132. 如請求項131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1凹部,其設於前述可動構件與前述第3卡合部中的任一者,並凹於與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第1凸部,其設於前述可動構件與前述第3卡合部中的另一者,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前述第1保持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1凹部;以及 第1施力部,其將在前述可動構件從前述第1位置往前述第2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1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1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1凸部。
  133. 如請求項132的匣盒,其中,前述第1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第1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第1凹部與前述第1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134. 如請求項131~133中任一項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2凹部,其設於前述可動構件與前述第4卡合部中的任一者,並凹於與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第2凸部,其設於前述可動構件與前述第4卡合部中的另一者,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2凹部;以及 第2施力部,其將在前述可動構件從前述第2保持位置往前述第1保持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2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2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2凸部。
  135. 如請求項134的匣盒,其中,前述第2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第2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第2凹部與前述第2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136. 如請求項131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1凹部及第2凹部,其等設於前述可動構件,並凹於與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凸部,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前述第1保持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1凹部,並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2凹部; 第1施力部,其在前述可動構件從前述第1保持位置往前述第2保持位置移動時,將使前述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1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凸部;以及 第2施力部,其在前述可動構件從前述第2保持位置往前述第1保持位置移動時,將使前述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2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凸部。
  137. 如請求項131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第1凹部及第2凹部,其等凹於與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凸部,其設於前述可動構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前述第1保持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1凹部,並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時嵌入於前述第2凹部; 第1施力部,其在前述可動構件從前述第1保持位置往前述第2保持位置移動時,將使前述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1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凸部;以及 第2施力部,其在前述可動構件從前述第2保持位置往前述第1保持位置移動時,將使前述凸部移動於從前述第2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凸部。
  138. 如請求項136或137的匣盒,其中, 前述第1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第1凹部與前述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前述第2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第2凹部與前述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139. 如請求項131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凹部,其設於前述可動構件,並凹入於與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第1凸部,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前述第1保持位置時嵌入於前述凹部; 第2凸部,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時嵌入於前述凹部; 第1施力部,其將在前述可動構件從前述第1保持位置往前述第2保持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1凸部移動於從前述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1凸部;以及 第2施力部,其將在前述可動構件從前述第2保持位置往前述第1保持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2凸部移動於從前述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2凸部。
  140. 如請求項131的匣盒,其進一步具有: 凹部,其凹入於與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第1凸部,其設於前述可動構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前述第1保持位置時嵌入於前述凹部; 第2凸部,其設於前述可動構件,可進退於與前述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並在前述可動構件位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時嵌入於前述凹部; 第1施力部,其將在前述可動構件從前述第1保持位置往前述第2保持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1凸部移動於從前述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1凸部;以及 第2施力部,其將在前述可動構件從前述第2保持位置往前述第1保持位置移動時使前述第2凸部移動於從前述凹部退避的方向的力給予前述第2凸部。
  141. 如請求項139或140的匣盒,其中, 前述第1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第1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凹部與前述第1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前述第2施力部為相對於前述可動構件的移動方向與前述第2凸部的進退方向的各者而傾斜的前述凹部與前述第2凸部之間的抵接面。
  142. 如請求項129~141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移動構件具備可覆蓋前述電極部的電極蓋部, 在前述移動構件位於前述第1位置時,前述電極蓋部覆蓋前述電極部,在前述移動構件位於前述第2位置時,前述電極蓋部使前述電極部比前述移動構件位於前述第1位置時更曝露,成為容許前述電極部與前述主體電極部電連接的狀態。
  143. 如請求項129~141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移動構件具備使前述電極部與前述主體電極部中至少一者相對於另一者進行退避的退避部, 在前述移動構件位於前述第1位置時,前述退避部使前述電極部與前述主體電極部中至少一者比在前述移動構件位於前述第2位置時相對於另一者更退避,成為在前述移動構件位於前述第2位置時容許前述電極部與前述主體電極部進行電連接的狀態。
  144. 一種影像形成裝置,其具備: 影像形成裝置主體,其具有主體施力部;以及 匣盒,其可對於前述影像形成裝置主體進行裝卸,並具有: 顯影構件; 聯軸構件,其可承受用於將前述顯影構件進行旋轉驅動的驅動力; 移動部,其可在容許從前述聯軸構件往前述顯影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的驅動力傳遞位置與遮斷從前述聯軸構件往前述顯影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的驅動力遮斷位置之間進行移動; 保持部,其限制前述移動部往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移動而將前述移動部保持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以及 力承受部,其可從前述主體施力部承受使前述移動部從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往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移動之力; 前述影像形成裝置被構成為前述力承受部從前述主體施力部承受力,使得前述移動部從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往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移動後,在前述主體施力部從前述力承受部分離之際,前述移動部被透過前述保持部在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進行保持。
  145. 一種影像形成裝置,其具備: 影像形成裝置主體,其具有可在第1主體位置與第2主體位置之間移動的主體施力部;以及 匣盒,其可對於前述影像形成裝置主體進行裝卸,並具有: 顯影構件; 聯軸構件,其可承受用於將前述顯影構件進行旋轉驅動的驅動力; 移動部,其可在容許從前述聯軸構件往前述顯影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的驅動力傳遞位置與遮斷從前述聯軸構件往前述顯影構件的前述驅動力的傳遞的驅動力遮斷位置之間進行移動; 保持部,其限制前述移動部往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移動而將前述移動部保持於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以及 力承受部,其可從由前述第1主體位置往前述第2主體位置移動的前述主體施力部承受使前述移動部從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往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移動之力; 前述影像形成裝置被構成為在前述力承受部從由前述第1主體位置往前述第2主體位置移動的前述主體施力部承受力使得前述移動部從前述驅動力傳遞位置往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移動後,在前述主體施力部從前述第2主體位置往前述第1主體位置移動之際,前述移動部被透過前述保持部在前述驅動力遮斷位置進行保持。
  146. 一種影像形成裝置,其具備: 影像形成裝置主體,其具有第1主體施力部與第2主體施力部;以及 匣盒,其可對於前述影像形成裝置主體進行裝卸,並具有: 感光體; 遮蔽構件,其具備可覆蓋前述感光體的遮蔽部,並可在前述遮蔽部覆蓋前述感光體的第1位置與前述遮蔽部比前述第1位置使前述感光體更曝露的第2位置之間移動; 第1力承受部,其從前述第1主體施力部承受使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2位置往前述第1位置移動之力;以及 第2力承受部,其從前述第2主體施力部承受使前述遮蔽構件從前述第1位置往前述第2位置移動之力; 可在前述第1力承受部從前述第1主體施力部分離且前述第2力承受部從前述第2主體施力部分離的狀態下將前述遮蔽構件保持於前述第1位置, 可在前述第1力承受部從前述第1主體施力部分離且前述第2力承受部從前述第2主體施力部分離的狀態下將前述遮蔽構件保持於前述第2位置。
  147. 一種影像形成裝置,其具備: 影像形成裝置主體,其具有主體電極部、第1主體施力部及第2主體施力部;以及 匣盒,其可對於前述影像形成裝置主體進行裝卸,並具有: 顯影構件; 電極部,其與前述顯影構件電連接,並在前述電極部與前述主體電極部電連接的狀態下,成為前述主體電極部與前述顯影構件被電連接的狀態; 移動構件,其可在用於設為前述主體電極部與前述顯影構件未被電連接的狀態的第1位置及用於設為前述主體電極部與前述顯影構件被電連接的狀態的第2位置之間移動; 第1力承受部,其從前述第1主體施力部承受使前述移動構件從前述第2位置往前述第1位置移動之力;以及 第2力承受部,其從前述第2主體施力部承受使前述移動構件從前述第1位置往前述第2位置移動之力; 可在前述第1力承受部從前述第1主體施力部分離且前述第2力承受部從前述第2主體施力部分離的狀態下將前述移動構件保持於前述第1位置, 可在前述第1力承受部從前述第1主體施力部分離且前述第2力承受部從前述第2主體施力部分離的狀態下將前述移動構件保持於前述第2位置。
TW110134547A 2020-09-17 2021-09-16 匣盒及影像形成裝置 TW2022151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6776A JP2022050266A (ja) 2020-09-17 2020-09-17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56776 2020-09-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5173A true TW202215173A (zh) 2022-04-16

Family

ID=80776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4547A TW202215173A (zh) 2020-09-17 2021-09-16 匣盒及影像形成裝置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05128A1 (zh)
EP (1) EP4215997A1 (zh)
JP (1) JP2022050266A (zh)
KR (1) KR20230069205A (zh)
CN (1) CN116171408A (zh)
AU (1) AU2021343023A1 (zh)
BR (1) BR112023004765A2 (zh)
CA (1) CA3192956A1 (zh)
MX (1) MX2023003110A (zh)
TW (1) TW202215173A (zh)
WO (1) WO20220598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962147U (zh) * 2022-08-19 2024-05-14 珠海纳思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37511A (ja) 2000-05-26 2001-1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77840A (ja) * 2011-02-28 2012-09-13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6135919B2 (ja) * 2013-04-30 2017-05-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76749B2 (ja) 2013-12-06 2018-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6873604B2 (ja) * 2015-06-05 2021-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WO2017150741A1 (ja) * 2016-03-04 2017-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67350A (ja) * 2016-03-16 2017-09-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7080678B2 (ja) * 2018-03-13 2022-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7366599B2 (ja) * 2018-06-25 2023-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2020140096A (ja) * 2019-02-28 2020-09-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ドラムカートリッジ
JP2020156776A (ja) 2019-03-27 2020-10-01 株式会社三共 遊技機
JP2021170072A (ja) * 2020-04-15 2021-10-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15997A1 (en) 2023-07-26
US20230205128A1 (en) 2023-06-29
AU2021343023A1 (en) 2023-03-30
CN116171408A (zh) 2023-05-26
JP2022050266A (ja) 2022-03-30
AU2021343023A9 (en) 2024-02-08
BR112023004765A2 (pt) 2023-04-11
KR20230069205A (ko) 2023-05-18
WO2022059805A1 (ja) 2022-03-24
MX2023003110A (es) 2023-04-19
CA3192956A1 (en) 2022-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0936B (zh) 匣、處理匣及電子照相成像設備
US20150037071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29847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14461A (ja) 駆動伝達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060260902A1 (en) Drive coupling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erewith
US9182733B2 (en) Developer supply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360408B2 (en) Toner cartridge and toner supplying mechanism
US20140294448A1 (en) Developer supply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W202215173A (zh) 匣盒及影像形成裝置
CN113253590B (zh) 驱动力传递装置和成像装置
JP4995126B2 (ja) 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US712719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stopper for preventing rotation of a developing unit
JP20051571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14567A (ja) 駆動伝達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152715A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972703B2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6776664B2 (ja) 転写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57029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56915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20220137546A1 (en) Detachable container and container mounting apparatus
JP465460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73003A (ja) 画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