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15142A - 投影系統及用具 - Google Patents

投影系統及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15142A
TW202215142A TW110135955A TW110135955A TW202215142A TW 202215142 A TW202215142 A TW 202215142A TW 110135955 A TW110135955 A TW 110135955A TW 110135955 A TW110135955 A TW 110135955A TW 202215142 A TW202215142 A TW 20221514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or
projection
opening
image
st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5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75620B (zh
Inventor
黃志浩
黃少白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5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51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5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562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6Projecting separately subsidiary matter simultaneously with main ima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可容易將投影機設置於適當之位置。 本發明之投影系統係具有投影圖像光之投影機、及搭載投影機之用具者,且用具具備:用具本體;設置部,其設置於用具本體,供設置投影機;及開閉構件,其設置於供設置部所設置之投影機投影之圖像光通過之開口,切換關閉開口之閉狀態、與開放開口之開狀態;且藉由於開狀態下使開閉構件對準與投影面對應之位置,而將投影機之位置定位於與投影面相對之特定之投影位置;投影機藉由自特定之投影位置對投影面投影圖像光,而於投影面構成矩形之投影圖像。

Description

投影系統及用具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投影系統、控制裝置及用具。
先前,已知投影機之設置所使用之機殼等用具。於專利文獻1,揭示收納有投影機之機殼。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0-217331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投影機需設置於相對於螢幕適當之位置。於專利文獻1記載之機殼收納投影機之情形,為進行投影機之位置調整,必須使投影機與機殼一起移動,有耗費工夫之問題。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解決上述問題之一態樣係一種投影系統,其係具有投影圖像光之投影機、及搭載上述投影機之用具者,且上述用具具備:用具本體;設置部,其設置於上述用具本體,供設置上述投影機;及開閉構件,其設置於供上述投影機投影之圖像光通過之開口,切換關閉上述開口之閉狀態、與開放上述開口之開狀態;且藉由於上述開狀態下使上述開閉構件對準與投影面對應之位置,而將上述投影機之位置定位於與上述投影面相對之特定之投影位置;上述投影機藉由自上述特定之投影位置對上述投影面投影圖像光,而於上述投影面構成矩形之投影圖像。
為解決上述問題之另一態樣係一種用具,其係搭載投影圖像光之投影機之用具,且具備:用具本體;設置部,其設置於上述用具本體,供設置上述投影機;及開閉構件,其設置於供上述投影機投影之圖像光通過之開口,切換關閉上述開口之閉狀態、與開放上述開口之開狀態;且藉由於上述開狀態下使上述開閉構件對準與投影面對應之位置,而將上述投影機之位置定位於上述投影機於上述投影面構成矩形之投影圖像之特定之投影位置。
圖1係顯示投影系統1之概略構成之圖。 投影系統1具有機殼2、及搭載於機殼2之投影機200。機殼2對應於用具之一例。
機殼2具有機殼本體10、及蓋20。 機殼本體10具有前面面板11、右側面面板12、左側面面板13、背面面板14、及底面面板16,且整體為箱形。機殼本體10對應於用具本體之一例。
於以下之說明中,將圖1所示之機殼2之設置位置設為基準,決定右、左、上、下之各方向。將圖1所示之機殼本體10設為基準,決定前方及後方。因此,螢幕SC位於機殼本體10之後方。 於圖1及稍後敘述之各圖,符號R顯示右,符號L顯示左,符號UP顯示上,符號DN顯示下,符號FR顯示前,符號RE顯示後。
於機殼本體10之上部,設置收納投影機200之收納部19。投影機200於收納於收納部19之狀態下,與機殼本體10一起設置於地板FL。地板FL對應於設置面之一例。收納部19可稱為設置投影機200之設置部。
於機殼本體10之頂面設置開口部19B,開口部19B使收納部19、及收納於收納部19之投影機200露出。即,收納部19之上方通過開口部19B,通至機殼2之設置空間。開口部19B對應於開口之一例。
於機殼本體10之上部安裝蓋20。蓋20安裝於機殼本體10之上端,可開閉。換言之,蓋20切換閉鎖開口部19B之閉狀態、與開放開口部19B之至少一部分之開狀態。蓋20可手動開閉,例如操作投影系統1之使用者手持蓋20開閉。蓋20對應於開閉構件之一例。
投影機200自投影光源部201向投影對象投影圖像光L。投影對象並無特別限制,例如為壁面等平面,將其稱為投影面。於本實施形態,作為投影面之一例,將沿壁W配置之螢幕SC設為投影對象。投影面不限定於剛體之平面,亦可為由布或薄片形成之幕。又,壁W之一部分亦可作為螢幕SC使用。
投影機200具有投影光源部201。投影光源部201不限定於如下構成:投影機200之內部產生之圖像光L對通往投影機200框體外之部位照射,且將特定之光學零件配置於投影光源部201之位置。換言之,投影光源部201可為投影機200出射圖像光L之出射口,即開口,亦可由玻璃或合成樹脂等透光性之板覆蓋。又,可於投影光源部201之位置,配置構成稍後敘述之投影機200之投影光學系統223之透鏡或鏡面等光學零件。
若投影機200設置於與螢幕SC對向之特定之投影位置,則藉由圖像光L於螢幕SC形成投影圖像P。 如圖1所示,於蓋20打開之狀態下,投影機200之投影光源部201露出。藉此,投影機200成為可投影圖像光L之狀態。
於本實施形態,投影機200自位於機殼2之前部之投影光源部201,向後方投影圖像光L。
作為投影機200投影圖像光L之投影方向之指標,於以下之說明中列舉光軸AX。光軸AX係顯示構成投影圖像P之中心即圖像中心CP之光之軌跡之虛設軸。光軸AX亦可稱為連結投影光源部201與圖像中心CP之直線。
於機殼本體10,配置開閉檢測部202。開閉檢測部202係檢測蓋20打開之檢測部。開閉檢測部202只要至少可檢測自蓋20關閉之狀態下打開即可。再者,更佳為開閉檢測部202為可檢測蓋20關閉之構成。開閉檢測部202對應於檢測部之一例。開閉檢測部202藉由稍後敘述之電纜203有線連接於投影機200。
開閉檢測部202亦可為例如具有照度感測器,檢測來自開閉檢測部202之蓋20側之外光之構成。於此情形時,開閉檢測部202於自蓋20關閉之狀態下打開時基於照度感測器之檢查光量變化,檢測蓋20打開。
開閉檢測部202亦可具備例如開關式之開閉感測器。具體而言,列舉開閉檢測部202具備未圖示之操作件,且於蓋20關閉時蓋20與操作件接觸之構成。於此情形時,開閉檢測部202可基於操作件之位置,判別蓋20關閉、或打開,並可檢測蓋20打開。
開閉檢測部202亦可具備例如開關式之開閉感測器。具體而言,列舉開閉檢測部202具備未圖示之操作件,且於蓋20關閉時蓋20與操作件接觸之構成。於此情形時,開閉檢測部202可基於操作件之位置,判別蓋20關閉、或打開,並可檢測蓋20打開。
開閉檢測部202亦可為例如具備接近感測器,檢測蓋20是否接近之構成。具體而言,列舉超音波式或磁性式之接近感測器。作為磁性式之接近感測器,藉由於蓋20或開閉檢測部202之任一者配置磁石,於另一者配置磁體,電性或物理檢測該等之間之磁性之相互作用,而可檢測蓋20之開閉狀態。於此情形時,藉由開閉檢測部202,而可判別關閉、或打開蓋20,並可檢測蓋20打開。
圖2係閉狀態之機殼2之前視圖。圖3係閉狀態之機殼2之右側視圖,圖4係閉狀態之機殼2之俯視圖。 圖2、圖3及圖4所示之閉狀態係指機殼本體10之一狀態,即關閉蓋20之狀態。將閉狀態之蓋20之位置稱為閉位置。
如圖2所示,於機殼本體10設置平台18。平台18收納於機殼本體10之內部,連結於把手17。把手17於右側面面板12露出,可手動使平台18與把手17一起向符號SL所示之方向滑動。於平台18,可載置例如對投影機200供給圖像資料之機器。
於收納部19配置底板19A,投影機200於載置於底板19A之狀態下收納於機殼本體10。於右側面面板12開口換氣孔12A。換氣孔12A可進行將外氣向收納部19導入及排氣。
於底面面板16,設置支持機殼本體10之複數個支腳30。支腳30具有可支持機殼本體10於地板FL上移動之構成,例如,支腳30係使用車輪之腳輪。支腳30亦可為經由軸承於底面面板16連結車輪,可容易地變更車輪之旋轉方向之構成。又,使用腳輪之構成為一例,支腳30亦可為利用鋼珠之構成。
如圖4所示,於機殼本體10之閉狀態下,開口部19B藉由蓋20閉塞,因蓋20而阻礙投影機200投影圖像光L。
蓋20藉由3片板狀構件即蓋零件21、22、23構成。蓋零件21與蓋零件22藉由第1鉸鏈25連結,蓋零件22與蓋零件23藉由第2鉸鏈26連結。
第1鉸鏈25及第2鉸鏈26係可沿特定方向旋動之連結構件。第1鉸鏈25配置於蓋零件21及蓋零件22之下表面。藉由第1鉸鏈25,蓋零件21於閉狀態下可相對於蓋零件22朝下旋動地連結於蓋零件22。對此,第2鉸鏈26配置於蓋零件22及蓋零件23之上表面。藉由第2鉸鏈26,蓋零件22於閉位置中可相對於蓋零件23朝上旋動。圖3所示之符號T顯示蓋零件22可旋動之方向。
於蓋零件21之前側之端部形成凹部28。於凹部28,以使用者可放置手指之方式將蓋零件21切口。若使用者將手指放置於凹部28使蓋零件21向上方位移,則第1鉸鏈25不彎曲。因此,蓋零件21與蓋零件22成為一體向上方位移,向符號T所示之方向旋動。若使蓋零件21及蓋零件22旋動至與蓋零件23重疊之位置,則機殼本體10成為第1開狀態。將蓋零件23固定於機殼本體10。
圖5係第1開狀態之機殼2之右側視圖,圖6係第1開狀態之機殼2之前視圖。
第1開狀態如圖5及圖6所示,為打開蓋20之狀態。於第1開狀態下開放開口部19B,使設置於收納部19之投影機200露出。因蓋零件23固定於機殼本體10,故打開蓋零件21及蓋零件22之狀態為最大地開放開口部19B之狀態。
如圖5所示,於第1開狀態下,因投影光源部201於機殼2之外露出,故可自投影光源部201向機殼2之後方投影圖像光L。如圖1所示,於螢幕SC位於機殼2之後方之情形,於第1開狀態下,投影機200可將投影圖像P投影於螢幕SC。
於第1開狀態下,蓋零件21及蓋零件22成為一體且與蓋零件23重疊。使蓋零件21及蓋零件22對準之前後方向之長度較蓋零件23之前後方向之長度更長。因此,如圖6所示,於第1開狀態下,蓋零件21之端部21A突出至機殼本體10之後端之位置P1更後方。位置P1係例如背面面板14之位置。換言之,端部21A、及具有端部21A之蓋20固定於自構成機殼本體10之側面之背面面板14伸出之位置。 此處,將機殼本體10之後端位置P1、與蓋零件21之位置P2之間之距離設為距離D1。距離D1相當於端部21A自機殼本體10突出之突出長度。
蓋20藉由將第1鉸鏈25作為中心使蓋零件21旋動,而可自第1開狀態進一步折疊。將蓋零件21與蓋零件22重疊之狀態設為機殼2之第2開狀態。 圖7係第2開狀態之機殼2之右側視圖,圖8係第2開狀態之機殼2之前視圖。
開口部19B之開口量於第2開狀態與第1開狀態下不變化。因此,即便切換機殼2之第1開狀態與第2開狀態,亦未影響投影機200投影之圖像光L、及投影圖像P。
於第2開狀態下,蓋20以蓋零件21與蓋零件22重疊之方式折疊。於本實施形態,於第2開狀態下蓋零件21、22、23重疊,蓋20之端與機殼本體10之後端位置P1重疊。因藉由將機殼2設為第2開狀態而無自背面面板14突出之部分,故收納性較佳,且美觀性優異。
另,如圖8所示,機殼2成為於第2開狀態下藉由蓋20覆蓋投影機200之後部之構成。此為一例,亦可於打開蓋20之開狀態下使投影機200之整體露出。
於第1開狀態下蓋零件21之端部21A突出至機殼本體10之後方。端部21A作為用於使投影機200定位於適合對螢幕SC投影之位置之指標發揮功能。
圖9及圖10係顯示投影機200與螢幕SC之相對位置之說明圖,圖9係機殼2之俯視圖,圖10係機殼2之側視圖。
圖9及圖10顯示將投影機200配置於適合對螢幕SC投影之特定之投影位置之狀態。
於投影系統1,藉由將機殼2設為第1開狀態,將端部21A對準與螢幕SC對應之位置,而可將投影機200配置於特定之投影位置。於本實施形態,壁W之位置相當於與螢幕SC對應之位置。
使用者藉由打開蓋20設為第1開狀態,使端部21A與壁W抵接,而進行機殼2之位置對準。端部21A為具有特定長度之邊,藉由使該邊與壁W抵接,而將機殼本體10之朝向、及機殼本體10與螢幕SC之距離配合為特定之狀態。即,將投影機200與螢幕SC之相對位置定位於特定之位置。
即便於螢幕SC未設置於壁W之情形時亦可執行利用端部21A之定位。例如,亦可為利用自地板FL或壁W分離設置之螢幕SC之情形、或螢幕SC為自天花板懸吊之柔軟之薄片之情形。於如此之情形時,使用者只要對地板FL中螢幕SC之正下方之位置,即將螢幕SC投影於地板FL之位置附加標記,使端部21A對準該標記之位置即可。於此情形時,地板FL之標記相當於與螢幕SC對應之位置。
因機殼2藉由支腳30可移動地支持,故容易進行使端部21A對準與螢幕SC對應之位置之作業。
於使端部21A對準壁W之位置之狀態下,如圖9所示,於俯視下光軸AX相對於螢幕SC之角度為第1角度θ1。第1角度θ1係例如90度(弧度)。於此情形時,光軸AX相對於螢幕SC垂直,投影光源部201位於螢幕SC之正前面。換言之,投影光源部201與螢幕SC正對。
於使端部21A對準壁W之位置之狀態下,如圖10所示,於側視下光軸AX相對於螢幕SC之角度為第2角度θ2。第2角度θ2為所謂仰角,於投影光源部201位於較螢幕SC更下方之情形時,為第2角度θ2<90度。
如圖9及圖10所示,與壁W垂直之方向之投影光源部201之位置P3至壁W之距離為距離D2。距離D2可稱為螢幕SC至投影光源部201之距離。
於投影圖像P,根據投影光源部201與螢幕SC之相對位置,產生梯形失真。螢幕SC之水平方向之梯形失真因第1角度θ1之大小而產生。又,根據第2角度θ2之大小,產生螢幕SC之上下方向之梯形失真。
投影機200如參照圖11稍後敘述般,具備形成圖像光L之圖像處理部235、及投影光學系統223。圖像處理部235及投影光學系統223於以第1角度θ1、及第2角度θ2對螢幕SC投影圖像光L之情形時,設定投影圖像P為矩形。因此,藉由使端部21A對準壁W之位置設置機殼2,即便使用者不進行調整作業,亦可投影不具有梯形失真之矩形之投影圖像P。
投影機200之投影光學系統223設定為於自分離距離D2之位置對螢幕SC投影圖像光L之情形,投影預先設定之特定尺寸之投影圖像P。特定尺寸為例如對角80吋。又,投影機200之投影光學系統223設定為於自分離距離D2之位置對螢幕SC投影圖像光L之情形,使投影圖像P之焦點適當。
因此,藉由將蓋20設為第1開狀態使端部21A對準壁W之位置,而可不進行投影機200之調整或設定,高質量投影投影圖像P。
圖11係顯示投影系統1之構成之方塊圖。 投影機200具備控制投影機200之各部之控制部210、及投影部220。
投影部220具備光源221、光調變裝置222及投影光學系統223。於投影部220,連接根據控制部210之控制而動作之光源驅動部231、光調變裝置驅動部232、及光學調整部233。
光源221具備鹵素燈、氙氣燈、超高壓水銀燈等燈、或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或雷射光源等固體光源。光源221可具備將光源發出之光導入光調變裝置222之反光片、及輔助反光片。再者,光源221亦可具備用於提高投影光之光學特性之透鏡群、偏光板、或使光源發出之光之光量於至光調變裝置222之路徑上減少之調光元件等。光源驅動部231根據控制部210之控制,使光源221之光源點亮及熄滅。
光調變裝置222具備光調變元件,調變光源221發出之光產生圖像光。光調變裝置222作為光調變元件,例如具備與R、G及B之三原色對應之3片液晶面板。此處,液晶面板可為透過型之液晶面板,亦可為反射型之液晶面板。將光源221發出之光分離為例如RGB之3色之色光,入射至與R、G、B之各色光對應之液晶面板並調變。圖像光藉由交叉分色稜鏡等合成光學系統合成,射出至投影光學系統223。不限制於光調變裝置222具備之光調變元件,例如亦可為數位微鏡元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光調變裝置222藉由光調變裝置驅動部232驅動。光調變裝置驅動部232連接於稍後敘述之圖像處理部235。自圖像處理部235對光調變裝置驅動部232輸入與R、G、B之各原色對應之圖像資料。光調變裝置驅動部232將經輸入之圖像資料轉換為適合液晶面板之動作之信號。光調變裝置驅動部232基於經轉換之信號對光調變裝置222之液晶面板施加電壓,於液晶面板描繪圖像。
投影光學系統223具備使入射之圖像光成像於螢幕SC上之透鏡或鏡面等。 投影光學系統223具備調整機構224。調整機構224係藉由使投影光學系統223具備之透鏡群移動,而進行投影圖像P之焦點調整之焦點調整機構。調整機構224亦可具備放大或縮小投影於螢幕SC之圖像之變焦調整功能。
投影機200具備處理圖像之圖像處理部235及訊框記憶體236、與圖像介面部241。圖中將介面簡述為I/F(Interface)。
藉由控制部210之控制,對圖像處理部235輸入螢幕SC所顯示之圖像之圖像資料。圖像處理部235將輸入之圖像資料於訊框記憶體236展開。圖像處理部235對展開於訊框記憶體236之圖像資料進行圖像處理。圖像處理部235進行之圖像處理包含修正梯形失真之幾何修正。又,圖像處理部235進行之圖像處理亦可包含例如解析度轉換處理或調節處理、失真像差之修正、數位變焦處理、圖像之色調或亮度之調整等圖像處理。
圖像介面部241具備連接器及介面電路,並連接於與投影機200不同之圖像供給裝置。例如,圖像介面部241具備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畫質多媒體介面)連接器及HDMI介面電路,經由HDMI電纜,連接於圖像供給裝置。HDMI為註冊商標。
不限制圖像介面部241之具體之規格。例如,圖像介面部241亦可為可連接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電纜、VGA(Video Graphics Array:視頻圖形陣列)電纜等之構成。又,亦可任意變更圖像介面部241具備之連接器之數量等。圖像介面部241亦可具備可連接傳送類比圖像信號之電纜之連接器、及可輸入類比圖像信號之介面電路。於此情形時,圖像介面部241亦可具備將類比圖像信號轉換為數值圖像資料之轉換電路。
可連接於圖像介面部241之圖像供給裝置只要為輸出圖像資料之裝置即可。例如,列舉經由個人電腦、DVD(Digital Video Disk:數位視訊光碟)播放器等記錄媒體再生裝置、通信電線取得資料,並基於取得之資料輸出圖像資料之媒體串流裝置、智慧型手機等通信終端裝置等。
投影機200具備輸入處理部242、操作面板243、及遙控接收部244。
操作面板243具備設置於投影機200之框體之按鈕或開關等未圖示之操作件。操作面板243受理對操作件之操作,產生對應於操作之操作信號,並輸出至輸入處理部242。輸入處理部242將自操作面板243輸入之操作信號輸出至控制部210。
遙控245具備操作件,根據操作件之操作發送紅外線信號。 遙控接收部244接收自遙控245發送之紅外線信號,將接收之紅外線信號解碼產生操作信號。遙控接收部244將產生之操作信號輸出至輸入處理部242。輸入處理部242將自遙控接收部244輸入之操作信號輸出至控制部210。
控制部210具備處理器211及記憶體212。 記憶體212係記憶處理器211執行之程式或資料之記憶裝置。記憶體212藉由磁性記憶裝置、快閃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等半導體記憶元件、或其他種類之記憶裝置構成。記憶體212亦可包含構成處理器211之工作區之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記憶體212記憶藉由控制部210處理之資料、或處理器211執行之控制程式。例如,記憶體212記憶處理器211控制圖像處理部235及光學調整部233所使用之參數213。
處理器211可由單一之處理器構成,亦可為將複數個處理器作為處理器211發揮功能之構成。處理器211執行控制程式控制投影機200之各部。
例如,處理器211自連接於圖像介面部241之圖像供給裝置選擇輸出顯示之圖像之圖像供給裝置。處理器211控制圖像介面部241,使自圖像供給裝置輸入之圖像資料輸出至圖像處理部235。
處理器211將圖像處理之執行指示、與圖像處理所使用之參數213輸出至圖像處理部235。於參數213,例如包含用於修正投影於螢幕SC之圖像之幾何之失真的幾何修正參數。圖像處理部235基於參數213執行幾何修正處理。
處理器211控制光源驅動部231進行光源221之點亮與熄滅之控制、或光源221之亮度之調整。 又,處理器211基於參數213控制光學調整部233,執行調整機構224之焦點調整。藉此,投影部220投影基於參數213進行焦點調整之圖像光L。
投影機200具備通信部246。通信部246執行經由通信電纜之有線資料通信、及/或無線資料通信,自投影機200之外部之機器接收各種資料。通信部246係例如執行使用Bluetooth(藍芽)、Wi-Fi(Wireless Fidelity:無線保真性)、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信)之無線通信之無線通信裝置。通信部246係例如經由依據乙太網路規格之LAN(Local Area Network:局部區域網路)電纜進行資料通信之通信介面裝置。Bluetooth、Wi-Fi、及乙太網路為註冊商標。
投影機200具備電源部247。電源部247具有連接於商用交流電源AC之電源電路,執行交流-直流轉換、電壓轉換等,對投影機200之各部供給電力。電源部247具有根據控制部210之控制,切換對投影機200之各部供給電力之功能。例如,於投影機200轉變至稍後敘述之待機狀態S2之情形時,電源部247停止對投影部220、光源驅動部231、光調變裝置驅動部232、光學調整部233、圖像處理部235、及訊框記憶體236等供給電力。電源部247於投影機200轉變至稍後敘述之通常動作狀態S3之情形時,開始對投影部220、光源驅動部231、光調變裝置驅動部232、光學調整部233、圖像處理部235、及訊框記憶體236等供給電力。
投影機200具備接收部248。接收部248藉由電纜203連接於開閉檢測部202,經由電纜203自開閉檢測部202輸入檢測信號。接收部248接收檢測信號,基於接收之檢測信號,判定蓋20打開並通知至控制部210。具體而言,接收部248進行基於開閉檢測部202輸出之檢測信號之判定,於判定將機殼2自閉狀態切換為第1開狀態或第2開狀態之情形時,對控制部210進行通知。
接收部248基於開閉檢測部202之檢測信號,判定關閉蓋20並通知至控制部210。具體而言,接收部248進行基於開閉檢測部202輸出之檢測信號之判定,於判定將機殼2自第1開狀態或第2開狀態切換為閉狀態之情形時,對控制部210進行通知。
因此,控制部210可自開閉檢測部202之檢測結果,檢測藉由使用者打開蓋20、及關閉蓋20。
圖12係投影機200之動作狀態之遷移圖。 投影機200之動作狀態包含圖12所示之電源OFF(斷開)狀態S1、待機狀態S2、及通常動作狀態S3。電源OFF狀態S1意指未於電源部247連接商用交流電源AC之狀態。
待機狀態S2意指投影機200無法投影圖像光L之狀態,即控制部210及接收部248可執行最小限度之動作之狀態。接收部248之最小限度之動作包含來自開閉檢測部202之輸入信號之檢測、基於輸入信號之蓋20之開閉狀態之判定、及對控制部210之通知。控制部210之最小限度之動作意指來自接收部248之通知之檢測、及對電源部247之控制。具體而言,控制部210於待機狀態S2中,可對應於自接收部248輸入之通知,控制電源部247,使投影機200轉變至通常動作狀態S3。待機狀態S2對應於待機狀態之一例。
於待機狀態S2,輸入處理部242亦可為可執行最小限度之動作之狀態。輸入處理部242之最小限度之動作包含例如操作面板243及/或遙控接收部244之操作之檢測、與基於檢測之操作對控制部210輸出操作信號之動作。於此情形時,控制部210亦可根據自輸入處理部242輸入之操作信號,使投影機200轉變至通常動作狀態S3。
於待機狀態S2,藉由電源部247,對進行上述最小限度之動作之各部供給電力,另一方面停止對包含投影部220之各部供給電力。
通常動作狀態S3係投影機200可投影圖像光L之動作狀態。自電源部247對投影部220、光源驅動部231、光調變裝置驅動部232、光學調整部233、圖像處理部235、及其他各部供給電力。通常動作狀態S3對應於投影狀態之一例。
於電源OFF狀態S1中,若於電源部247連接商用交流電源AC,則電源部247開始電力供給。隨著來自電源部247之電力供給之開始,控制部210執行啟動順序,轉變至待機狀態S2。
控制部210於待機狀態S2中,特定之恢復條件成立之情形時,控制電源部247使投影機200轉變至通常動作狀態S3。恢復條件係例如自接收部248接收蓋20打開之通知、輸入處理部242檢測操作等。又,於待機狀態S2中,若切斷商用交流電源AC,則投影機200轉變至電源OFF狀態S1。
控制部210於通常動作狀態S3中,特定之待機條件成立之情形時,控制電源部247使投影機200轉變至通常動作狀態S3。待機條件係例如自接收部248接收蓋20關閉之通知。又,例如檢測輸入處理部242指示向待機狀態之轉變之操作、無圖像資料對圖像介面部241之輸入之狀態持續特定時間以上等。此處,控制部210於自接收部248接收到蓋20關閉之通知之情形時,亦可使投影機200之動作狀態轉變至電源OFF狀態S1。
因此,於投影機200連接於商用交流電源AC之狀態下,蓋20關閉之期間,投影機200成為待機狀態S2。若於待機狀態S2中蓋20打開,機殼2成為第1開狀態或第2開狀態,則投影機200轉變至通常動作狀態S3,將投影圖像P投影。
於通常動作狀態S3中,若蓋20關閉且機殼2成為閉狀態,則投影機200轉變至待機狀態S2。於該過程,投影機200停止圖像光L之投影。
如以上說明般,投影系統1具有投影圖像光L之投影機200、及搭載投影機200之機殼2。機殼2具備機殼本體10、及設置於機殼本體10供設置投影機200之收納部19。機殼2具備:蓋20,其設置於供設置於收納部19之投影機200投影之圖像光L通過之開口部19B,且切換關閉開口部19B之閉狀態、與開放開口部19B之開狀態。開狀態為第1開狀態及第2開狀態之至少任一者。於投影系統1,藉由於開狀態下使蓋20對準與螢幕SC對應之位置,而將投影機200之位置定位於與螢幕SC相對之特定之投影位置。投影機200藉由自特定之投影位置對螢幕SC投影圖像光L,而於螢幕SC構成矩形之投影圖像P。
藉由該構成,若進行打開機殼2之蓋20,使蓋20對準與螢幕SC對應之位置之作業,則投影機200可投影矩形之投影圖像P。因此,可容易將投影機200設置於適當之位置。
機殼2係搭載投影圖像光L之投影機200之用具,且具備:機殼本體10;及收納部19,其設置於機殼本體10,供設置投影機200。機殼2具備:蓋20,其設置於通過設置於收納部19之投影機200投影之圖像光L之開口部19B,切換關閉開口部19B之閉狀態、與開放開口部19B之開狀態。開狀態係第1開狀態及第2開狀態之至少任一者。機殼2藉由於開狀態下使蓋20對準與螢幕SC對應之位置,而使投影機200之位置定位於投影機200於螢幕SC構成矩形之投影圖像P之特定之投影位置。
若進行藉由於該機殼2設置投影機200,而打開機殼2之蓋20,使蓋20對準與螢幕SC對應之位置之作業,則投影機200可投影矩形之投影圖像P。因此,可容易將投影機200設置於適當之位置。
蓋20具有於開狀態下於自機殼本體10之側面伸出之位置固定之端部21A。機殼2藉由使端部21A抵接於與螢幕SC對應之面,而將投影機200之位置定位於特定之投影位置。因此,藉由使蓋20之端部21A抵接於壁W,而可使投影機200之位置對準投影矩形之投影圖像P之特定之投影位置。因此,可簡單地進行投影機200之投影位置之調整。
投影機200之特定之投影位置係於俯視下圖像光L之光軸AX與螢幕SC之角度成為第1角度θ1,側視下圖像光L之光軸AX與螢幕SC之角度成為第2角度θ2之位置。投影機200以於第1角度θ1及第2角度θ2投影之情形時投影構成矩形之投影圖像P之圖像光L之方式設定。藉由於機殼2設置投影機200,而可將投影機200設置於光軸AX相對於螢幕SC之角度成為第1角度θ1、及第2角度θ2之位置。因此,藉由簡單之作業可將投影機200配置於適當之位置,並投影矩形之投影圖像P。
投影機200具有調整投影圖像P之焦點之調整機構224。調整機構224以於自特定之投影位置投影圖像光L之情形時使投影圖像P之焦點對準之方式設定。具體而言,調整機構224使投影光學系統223之焦點、與投影光源部201之位置P3至螢幕SC之位置之距離D2對應設定。因此,藉由簡單之作業使投影機200配置於適當之位置,並投影高品質之投影圖像P。
投影機200於自特定之投影位置對螢幕SC投射圖像光L之情形時,構成預先設定之尺寸之投影圖像P。若使用機殼2,則光軸AX相對於螢幕SC之角度成為第1角度θ1、及第2角度成為θ2,並可於投影光源部201之位置P3至螢幕SC之距離成為距離D2之位置設置投影機200。於該位置,可藉由投影機200,投影設定之尺寸之投影圖像P。因此,可於使用機殼2,投影所期望之尺寸之投影圖像P之位置,設置投影機200。
因機殼2具備可移動地支持機殼本體10之支腳30,故可使機殼2簡單地移動。因此,藉由使機殼2移動至使用者欲使用之螢幕SC之位置為止,並使蓋20之位置對準與螢幕SC對應之面,而可於期望之螢幕SC投影矩形之投影圖像P。
投影機200具有包含投影圖像光L之通常動作狀態S3、與不投影圖像光L之待機狀態S2之複數個動作狀態。機殼2具備檢測蓋20打開之開閉檢測部202。投影系統1中,於藉由開閉檢測部202檢測蓋20打開之情形時投影機200轉變至通常動作狀態S3。藉由該構成,通過打開蓋20,而可使投影機200轉變至通常動作狀態S3。因此,藉由使蓋20之位置對準壁W,且打開蓋20,而使投影機200之設置及投入投影機200之電源之操作結束,並可快速開始投影圖像P之投影。
圖13係顯示投影系統1之具體之構成例之圖。 圖13係自傾斜上方觀察於機殼2收納投影機200,打開蓋20設為第2開狀態之投影系統1之立體圖。於圖13所示之狀態中,平台18被抽出。
上述實施形態係顯示應用本發明之一具體例者,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者。
例如,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投影狀態之一例顯示通常動作狀態S3,作為待機狀態之一例顯示待機狀態S2。此為一例,投影狀態可為能夠投影圖像光L之動作狀態,即與通常動作狀態S3不同之動作狀態。例如,可為不投影圖像光L之狀態或投影黑畫面之投射圖像P之動作狀態,即根據遙控245或操作面板243之操作或圖像資料對圖像介面部241之輸入,可快速投影投射圖像P之動作狀態。又,待機狀態只要為不投影圖像光L而待機之狀態即可,亦可為與上述待機狀態S2不同之動作狀態。
例如,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開閉構件之一例顯示蓋20,但本發明不限定於此。開閉構件不限定於如蓋20般折疊式之板狀構件,可設為使1個或複數個板狀構件旋動並可展開及收納之構成,亦可為開閉開口部19B之構成。
使機殼2之位置對準之抵接部不限定於矩形之蓋零件21之端部21A。例如,亦可為安裝於蓋20之棒狀構件、或形成於蓋20之其他形狀之突起。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用具之一例,例示具有由前面面板11、右側面面板12、左側面面板13、背面面板14及底面面板16構成之機殼本體10之箱形之機殼2。本發明不限定於此,用具本體可為未閉塞前面、側面、及背面等之構成,例如亦可為由棒狀構件構成之訊框。又,可為於訊框之前面、側面、及背面等配置柔軟之薄片之構成。
電源部247不限定於自商用交流電源AC接收電力供給之構成。例如,電源部247亦可為具備電池,基於自電池供給之電力對投影機200之各部供給電力之構成。於此情形時,投影機200於未安裝電池之情形、或電源部247具備之電池之剩餘電力低於特定位準之情形時,成為電源OFF狀態S1。 控制部210於待機狀態S2或通常動作狀態S3中,受理由輸入處理部242指示將投影機200之電源設為OFF之操作之情形,亦可將投影機200轉變至電源OFF狀態S1。 又,開閉檢測部202不限定於藉由電纜203連接於投影機200之構成,例如亦可藉由無線通信連接於投影機200,且將檢測信號無線發送至投影機200。
又,投影系統1之方塊圖所示之各功能部係顯示功能性構成者,不限制具體之安裝形態。例如,無需於各功能部安裝個別對應之硬體,當然亦可設為藉由1個處理器執行程式而實現複數個功能部之功能之構成。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可由硬體實現軟體所實現之功能之一部分,或可由軟體實現硬體所實現之功能之一部分。此外,對投影機200之其他各部之具體之細部構成,亦可於不脫離主旨之範圍內任意變更。
1:投影系統 2:機殼(用具) 10:機殼本體(用具本體) 11:前面面板 12:右側面面板 12A:換氣孔 13:左側面面板 14:背面面板 16:底面面板 17:把手 18:平台 19:收納部(設置部) 19A:底板 19B:開口部(開口) 20:蓋(開閉構件) 21:蓋零件 21A:端部 22:蓋零件 23:蓋零件 25:第1鉸鏈 26:第2鉸鏈 28:凹部 30:支腳 200:投影機 201:投影光源部 202:開閉檢測部(檢測部) 203:電纜 210:控制部 211:處理器 212:記憶體 213:參數 220:投影部 221:光源 222:光調變裝置 223:投影光學系統 224:調整機構 231:光源驅動部 232:光調變裝置驅動部 233:光學調整部 235:圖像處理部 236:訊框記憶體 241:圖像介面部 242:輸入處理部 243:操作面板 244:遙控接收部 245:遙控 246:通信部 247:電源部 248:接收部 AC:商用交流電源 AX:光軸 CP:圖像中心 D1:距離 D2:距離 DN:下 FL:地板(設置面) FR:前 L:左 L:圖像光 P:投影圖像 P1:位置 P2:位置 P3:位置 R:右 RE:後 S1:電源OFF狀態 S2:待機狀態(等待狀態) S3:通常動作狀態(投影狀態) SC:螢幕 SL:方向 T:方向 UP:上 W:壁 θ1:第1角度 θ2:第2角度
圖1係顯示投影系統之構成及規格狀態之圖。 圖2係閉狀態之機殼之前視圖。 圖3係閉狀態之機殼之右側視圖。 圖4係閉狀態之機殼之俯視圖。 圖5係第1開狀態之機殼之右側視圖。 圖6係第1開狀態之機殼之前視圖。 圖7係第2開狀態之機殼之右側視圖。 圖8係第2開狀態之機殼之前視圖。 圖9係顯示投影機與螢幕之相對位置之說明圖。 圖10係顯示投影機與螢幕之相對位置之說明圖。 圖11係顯示投影系統之構成之方塊圖。 圖12係投影機之狀態轉換圖。 圖13係顯示投影系統之具體構成例之圖。
1:投影系統
2:機殼(用具)
10:機殼本體(用具本體)
11:前面面板
12:右側面面板
12A:換氣孔
13:左側面面板
17:把手
19:收納部(設置部)
19B:開口部(開口)
20:蓋(開閉構件)
200:投影機
201:投影光源部
202:開閉檢測部(檢測部)
AX:光軸
CP:圖像中心
DN:下
FL:地板(設置面)
FR:前
L:左
L:圖像光
P:投影圖像
R:右
RE:後
SC:螢幕
UP:上
W:壁

Claims (8)

  1. 一種投影系統,其係具有投影圖像光之投影機、及搭載上述投影機之用具者;其中 上述用具具備: 用具本體; 設置部,其設置於上述用具本體,供設置上述投影機;及 開閉構件,其設置於供上述投影機投影之圖像光通過之開口,切換關閉上述開口之閉狀態、與開放上述開口之開狀態;且 藉由於上述開狀態下使上述開閉構件對準與投影面對應之位置,而將上述投影機之位置定位於與上述投影面相對之特定之投影位置; 上述投影機藉由自上述特定之投影位置對上述投影面投影圖像光,而於上述投影面構成矩形之投影圖像。
  2. 如請求項1之投影系統,其中上述開閉構件具有於上述開狀態下,於自上述用具本體之側面伸出之位置固定之端部; 藉由使上述端部抵接於與上述投影面對應之面,而將上述投影機之位置定位於上述特定之投影位置。
  3. 如請求項1或2之投影系統,其中上述特定之投影位置係於俯視下圖像光之光軸與上述投影面之角度成為第1角度,側視下圖像光之光軸與上述投影面之角度成為第2角度之位置; 上述投影機以於以上述第1角度及上述第2角度投影之情形時投影構成矩形之上述投影圖像之圖像光之方式設定。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投影系統,其中上述投影機具有調整上述投影圖像之焦點之調整機構; 上述調整機構以於自上述特定之投影位置投影圖像光之情形時使上述投影圖像之焦點對準之方式設定。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投影系統,其中上述投影機於自上述特定之投影位置對上述投影面投射圖像光之情形時,構成預先設定之尺寸之上述投影圖像。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投影系統,其中上述用具具備可移動地支持上述用具本體之支腳。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投影系統,其中上述投影機具有包含投影圖像光之投影狀態、及不投影圖像光之待機狀態之複數個動作狀態; 上述用具具備檢測到上述開閉構件打開之檢測部; 於藉由上述檢測部檢測到上述開閉構件打開之情形時上述投影機轉變至上述投影狀態。
  8. 一種用具,其係搭載投影圖像光之投影機者;其中具備: 用具本體; 設置部,其設置於上述用具本體,供設置上述投影機;及 開閉構件,其設置於供上述投影機投影之圖像光通過之開口,切換關閉上述開口之閉狀態、與開放上述開口之開狀態;且 於上述開狀態下使上述開閉構件對準與投影面對應之位置,而使上述投影機之位置定位於上述投影機於上述投影面構成矩形之投影圖像之特定之投影位置。
TW110135955A 2020-10-01 2021-09-28 投影系統及用具 TWI7756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66838A JP2022059236A (ja) 2020-10-01 2020-10-01 投写システム、および、什器
JP2020-166838 2020-10-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5142A true TW202215142A (zh) 2022-04-16
TWI775620B TWI775620B (zh) 2022-08-21

Family

ID=80868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5955A TWI775620B (zh) 2020-10-01 2021-09-28 投影系統及用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31256B2 (zh)
JP (1) JP2022059236A (zh)
CN (1) CN114286063B (zh)
TW (1) TWI77562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11693A (en) * 1999-02-04 2000-08-29 Chin Music, Llc Projection screen with movable shutter
JP2006003717A (ja) * 2004-06-18 2006-01-05 Seiko Epson Corp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4710657B2 (ja) * 2006-03-03 2011-06-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DE202007000637U1 (de) * 2007-01-16 2007-03-15 Kindermann & Co. Gmbh Projektionsmedienmöbel
JP5206978B2 (ja) 2009-03-13 2013-06-12 泉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用キャビネット
JP5573240B2 (ja) * 2010-03-05 2014-08-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による画像投射方法
JP6127366B2 (ja) * 2012-03-07 2017-05-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JP6413236B2 (ja) * 2013-12-20 2018-10-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JP2015161833A (ja) * 2014-02-27 2015-09-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投射装置
JP6372266B2 (ja) * 2014-09-09 2018-08-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投射型表示装置および機能制御方法
TWI556017B (zh) * 2014-10-16 2016-11-01 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微投影機
CN210807547U (zh) * 2019-11-11 2020-06-19 深圳市康博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投影功能的智能音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6063A (zh) 2022-04-05
CN114286063B (zh) 2023-06-02
US11531256B2 (en) 2022-12-20
US20220107554A1 (en) 2022-04-07
TWI775620B (zh) 2022-08-21
JP2022059236A (ja) 2022-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3672B2 (en) Control method for projector and projector
US8132925B2 (en) Projector
US20150177601A1 (en) Projector, projec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projector
JP2006259252A (ja) プロジェクタ
CN112312101B (zh) 图像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图像投射系统
JPWO2006093134A1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光源装置、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画像調整方法
JP2004205716A (ja) 光学部品用筐体、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US9632400B2 (en) Projector having an exterior enclosure and a receiver disposed in a swelling portion of the exterior enclosure
JP2007233028A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
TWI775620B (zh) 投影系統及用具
JP6268700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表示制御方法
US11531255B2 (en) Projector, projection optical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rojector
JP2022059235A (ja) 投写システム、及び、什器
US11652969B2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detection apparatus
JP2004207400A (ja) 電子機器筐体用カバー、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08292656A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6208831A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4205714A (ja) 電子機器用蓋材、電子機器筐体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6778819B2 (ja)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US20220093019A1 (en) Projecting apparatus, light e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non-volati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JP2007171871A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6071929A (ja) 画像表示装置
KR20230022717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2004205672A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8116628A (ja) プロジェ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