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14351A - 液體轉移裝置 - Google Patents

液體轉移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14351A
TW202214351A TW110119751A TW110119751A TW202214351A TW 202214351 A TW202214351 A TW 202214351A TW 110119751 A TW110119751 A TW 110119751A TW 110119751 A TW110119751 A TW 110119751A TW 202214351 A TW202214351 A TW 20221435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top wall
liquid taking
side wall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9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00843B (zh
Inventor
鄭順耀
江哲維
張伃昇
王裕民
蔡佳樺
黃川慈
Original Assignee
富佳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富佳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富佳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4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4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0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0843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種液體轉移裝置,包括上殼體、下殼體及取液組件。上殼體包括第一側壁、第一頂壁和擠壓部,第一側壁圍成第一容納腔,擠壓部容置於第一容納腔內;下殼體包括第二側壁和第二頂壁,第二側壁圍成第二容納腔,上殼體收容於第二容納腔且用於沿第二容納腔的中心軸往復移動;取液組件包括取液管和取液頭,取液管設於第一頂壁和第二頂壁之間且對應擠壓部設置,取液頭伸出第二頂壁。按壓上殼體使擠壓部相對取液管沿第二容納腔的中心軸往復移動以抵持或鬆開取液管,從而實現液體轉移。本發明的液體轉移裝置操作簡便,能定量吸取液體。

Description

液體轉移裝置
本發明涉及液體轉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液體轉移裝置。
習知的涉及生物反應的許多診斷測試需要在專業實驗室內完成,且設備複雜、體積大,成本高,操作複雜,尤其是樣本轉移以及加樣過程對操作人員的專業水準要求較高,需要由熟練的技術人員來操作,不能實現家庭可攜式檢測。
有鑑於此,為了解決上述缺陷的至少之一,有必要提供一種液體轉移裝置。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液體轉移裝置,該液體轉移裝置包括上殼體、下殼體以及取液組件。該上殼體包括第一側壁、第一頂壁和擠壓部,該第一側壁連接該第一頂壁且圍設形成第一容納腔,該擠壓部設置於該第一頂壁且容置於該第一容納腔內。該下殼體包括第二頂壁和第二側壁,該第二側壁連接該第二頂壁且圍設形成第二容納腔,該上殼體收容於該第二容納腔內且用於沿該第二容納腔的中心軸往復移動。該取液元件包括取液管和與該取液管連通的取液頭,該取液管設於該第一頂壁和該第二頂壁之間且對應該擠壓部設置,該取液頭伸出該第二頂壁。其中,該上殼體能夠沿該第二容納腔的中心軸往復移動,進而帶動該擠壓部相對該取液管往復移動,使該擠壓部抵持或鬆開該取液管,以使該取液管發生形變,從而使該彈性取液管取液管釋放或吸取液體。
本申請實施方式中,該擠壓部包括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該第三側壁一端與該第一頂壁連接,另一端與該第四側壁連接,該第三側壁圍設形成第一取液通孔,該第四側壁圍設形成第二取液通孔,該第一取液通孔與該第二取液通孔連通且均與所述第二容納腔同軸,該第二容納腔藉由該第一取液通孔及該第二取液通孔與該第一容納腔連通。該第二取液通孔的孔徑小於該第一取液通孔的孔徑,且該第二取液通孔的孔徑沿遠離該第一取液通孔的方向遞減,該取液管用於經由該第一取液通孔伸入或退出該第二取液通孔,該第四側壁用於抵持或鬆開該取液管。
本申請實施方式中,該第四側壁的內表面設置有擠壓塊,該擠壓塊用於抵持或鬆開該取液管。
本申請實施方式中,該上殼體還包括設置於該第一側壁上的第一滑桿、設置於該第一滑桿靠近該取液頭一端的第一卡勾以及設置於該第一頂壁上的第三取液通孔,該第二容納腔藉由該第三取液通孔與該第一容納腔連通,該取液管用於穿過該第三取液通孔且與該擠壓部抵持。
本申請實施方式中,該下殼體還包括設置於該第二側壁上的滑槽、設置於該第二頂壁且對應該第三取液通孔的第四取液通孔、設置於該第二頂壁靠近該第二容納腔一側的第二滑桿、設置於該第二滑桿靠近該第一頂壁一端的第二卡勾以及設置於該第二頂壁靠近該第二容納腔一側的導向柱。該第一頂壁與該第二頂壁相對設置,該第四取液通孔與該第三取液通孔同軸且孔徑相同,該第一滑桿用於相對該滑槽上下移動,該第一卡勾用於卡入該滑槽內並在該第一滑桿的帶動下沿該滑槽移動,該第二滑桿用於穿過該第一頂壁並沿該第二容納腔的中心軸往復移動,該第二卡勾用於卡在該第一頂壁靠近該第二容納腔一側的表面。
本申請實施方式中,該上殼體還包括設置於該第一側壁遠離該第一頂壁一端的第五側壁、連接該第五側壁和該第一側壁的第二平臺部,該第二側壁的端面抵持該第二平臺部的表面。
本申請實施方式中,該液體轉移裝置還包括套設於該取液管上的彈性件,該彈性件一端抵持該擠壓部,另一端抵持該第二頂壁,該彈性件的彈性恢復力用於使該上殼體遠離該下殼體移動。
本申請實施方式中,該液體轉移裝置還包括圍繞該取液元件設置的多個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包括設置於該第二頂壁靠近該第二容納腔一側的彈簧導柱、套設於該彈簧導柱上的復位彈簧以及設置於該彈簧導柱遠離該第二頂壁一端的限位件,該彈簧導柱貫穿該第一頂壁,該限位件位於該第一容納腔,該復位彈簧一端抵持該第一頂壁,另一端抵持該第二頂壁,該重定彈簧的彈性恢復力用於使該上殼體遠離該下殼體移動。
本申請實施方式中,該取液管沿垂直該第二容納腔的中心軸方向的內徑由靠近該取液頭的一端至遠離該取液頭的一端遞減。
本申請實施方式中,該液體轉移裝置還包括按壓鍵,該按壓鍵設置於該上殼體遠離該第一頂壁的一端。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發明提供的液體轉移裝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能夠實現定量吸取液體,可以實現微量液體的轉移,而且成本低。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設置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設置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以下所描述的系統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所述模組或電路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此外,顯然“包括”一詞不排除其他單元或步驟,單數不排除複數。系統請求項中陳述的多個單元或裝置也可以由同一個單元或裝置藉由軟體或者硬體來實現。第一,第二等詞語用來表示名稱,而並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順序。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於本發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發明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於限制本發明。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請參閱圖1至圖5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液體轉移裝置100,該液體轉移裝置100包括上殼體1、下殼體2以及取液組件3。其中,該上殼體1包括第一側壁11、第一頂壁16和擠壓部12,該第一側壁11連接該第一頂壁16且圍設形成第一容納腔13,該擠壓部12設置於該第一頂壁16且容置於該第一容納腔13內。該下殼體2包括第二側壁21和第二頂壁24,該第二側壁21連接該第二頂壁24且圍設形成第二容納腔22,該上殼體1收容於該第二容納腔22內且用於沿該第二容納腔22的中心軸c往復移動。
該取液元件3包括取液管31和與該取液管31連接的取液頭32,該取液管31設於該第一頂壁16和該第二頂壁24之間且對應該擠壓部12設置,該取液頭32伸出該第二頂壁24,該擠壓部12用於抵持該取液管31。其中,該上殼體1沿該第二容納腔22的中心軸c往復移動,進而帶動該擠壓部12相對該取液管31沿該第二容納腔22的中心軸c往復移動,以使該取液管31發生形變,從而使該取液管31釋放液體或吸取液體。
請參閱圖6與圖7,結合參閱圖4與圖5,該擠壓部12包括第三側壁121和第四側壁122。該第三側壁121一端與該第一頂壁16連接,另一端與該第四側壁122連接。該第三側壁121圍設形成第一取液通孔124,該第四側壁122圍設形成第二取液通孔125。該第一取液通孔124與該第二取液通孔125連通且均與該第二容納腔22同軸,該第二取液通孔125的孔徑小於該第一取液通孔124的孔徑,且該第二取液通孔125的孔徑沿遠離該第一取液通孔124的方向遞減。該第二容納腔22藉由該第一取液通孔124及該第二取液通孔125與該第一容納腔13連通。該取液管31用於經由該第一取液通孔124伸入或退出該第二取液通孔125,該第四側壁122用於抵持或鬆開該取液管31的側壁,以使該取液管31變形或恢復形變以釋放液體或吸取液體。
本實施方式中,該第四側壁122靠近該第二取液通孔125的表面設置有擠壓塊126。該取液管31依次穿過該第二容納腔22和該第一取液通孔124,最後進入該第二取液通孔125,該擠壓塊126抵持該取液管31的側壁,以使該取液管31變形,排出該取液管31內部的空氣或液體。當該取液管31反向退出該第二取液通孔125後,該取液管31恢復形變以吸取液體。
本實施方式中,該擠壓塊126的數量為兩個,兩個該擠壓塊126分別設置於該第四側壁122相對的內表面,兩擠壓塊126用於從取液管31相對的兩側擠壓該取液管31,可以使該取液管31變形均勻,藉由取液管31的形變量可以實現定量取液,而取液管31的形變量可以藉由兩擠壓塊126之間的距離來設定。可以理解的是,該擠壓塊126還可以設置成一體式的擠壓塊126,即在第四側壁122設置一圈擠壓塊126。
請參閱圖6與圖7,該上殼體1還包括設置於第一側壁11遠離第一頂壁16一端的第五側壁14、連接該第五側壁14和該第一側壁11的第一平臺部15、設置於該第一頂壁16上的定位通孔17、設置於該第一側壁11上的第一滑桿18以及設置於該第一滑桿18遠離該第五側壁14一端的第一卡勾19。在該上殼體1相對該下殼體2沿該第二容納腔22的中心軸c往復移動的過程中,該第二側壁21的端面可以抵持在該第一平臺部15靠近該第一側壁11的表面,該第一平臺部15對該第二側壁21能夠起到限位的作用。該第一頂壁16對應該第一取液通孔124設置有第三取液通孔161,該第三取液通孔161、該第一取液通孔124與該第二取液通孔125同軸,且該第三取液通孔161與該第一取液通孔124的孔徑相同。
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一滑桿18為兩個,兩個第一滑桿18分別設置於該第一側壁11相對的兩邊。
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一頂壁16上分佈有四個定位通孔17。
請參閱圖8,結合參閱圖4至圖7,該下殼體2還包括設置於該第二側壁21上的滑槽23、設置於該第二頂壁24且對應該第三取液通孔161的第四取液通孔28、設置於該第二頂壁24靠近該第二容納腔22一側的第二滑桿25、設置於該第二滑桿25靠近該第一頂壁16一端的第二卡勾26以及設置於該第二頂壁24靠近該第二容納腔22一側的導向柱27。該第四取液通孔28與該第三取液通孔161同軸且孔徑相同。第一滑桿18用於相對該滑槽23上下移動,該第一卡勾19用於卡入該滑槽23內並在該第一滑桿18的帶動下在該滑槽23內移動,以實現該第一側壁11與該第二側壁21移動式卡合連接。該第一頂壁16與該第二頂壁24相對設置,該第二滑桿25用於穿過該第一頂壁16上的定位通孔17,並相對該定位通孔17上下移動,該第二卡勾26用於卡在該第一頂壁16對應該定位通孔17的內表面,防止上下殼體在移動過程中脫離。該導向柱27用於穿過該第一頂壁16上的導向孔,從而在上殼體1與下殼體2相對移動過程中起到導向的作用,另外,該導向柱27靠近該第一頂壁16的一端可拆卸地設有定位頭(圖未示,具體可以是螺絲),該定位頭用於旋進該導向柱27,可以避免導向柱27脫出第一頂壁16上的導向孔,從而導致上下殼體意外脫離。
請參閱圖4與圖5,該取液管31為一端開口的中空管狀結構且橫截面大致為一圓形,該取液頭32為兩端開口的中空管狀結構,該取液頭32的一端與該取液管31的開口端連接,以使該取液管31與該取液頭32連通。該取液管31遠離該取液頭32的一端用於在第二取液通孔125內沿該第二容納腔22的中心軸c往復移動,該取液頭32遠離該取液管31的一端由該第四取液通孔28伸出該下殼體2。
本實施方式中,該取液管31的材質為橡膠材質,該取液管31沿垂直該第二容納腔22的中心軸c的橫截面由靠近該取液頭32一端至遠離該取液頭32的一端逐漸減小,即該取液管31大致呈一倒置的錐形結構。
請參閱圖3、圖4與圖5,該取液組件3還包括套設於該取液管31上的彈性件33以及墊圈34。該彈性件33一端抵持該擠壓部12,另一端抵持該第二頂壁24。在上殼體1相對下殼體2向下移動的過程中,該彈性件33被壓縮,當鬆開上殼體1後,彈性件33恢復形變,彈性件33的形變恢復力帶動該上殼體1自動歸位。該墊圈34套設於該取液管31對應該第四取液通孔28處,實現固定取液組件3以及密封的作用。
本實施方式中,為了固定該彈性件33,該擠壓部12還包括第二平臺部123,該第二平臺部123一端與該第三側壁121遠離第一頂壁16的一端連接,另一端與該第四側壁122靠近該第一頂壁16的一端連接,該彈性件33一端抵持該第二平臺部123,另一端抵持該第二頂壁24。
請參閱圖1至圖3,該取液組件3還包括取液頭蓋35,取液頭蓋35用於蓋在取液頭32遠離取液管31的一端,防止取液頭32被污染。
請參閱圖3至圖5,該液體轉移裝置100在組裝過程中,該取液元件3由下殼體2的第二容納腔22穿過第四取液通孔28,再將墊圈34套設在取液元件3靠近第二容納腔22的一側,實現取液元件3與下殼體2的連接固定。上殼體1和下殼體2組裝好後,取液元件3被安裝在上下殼體內部不能取出。
請參閱圖4與圖5,具體地液體轉移裝置100定量取液的原理是:取液管31的錐型部分遠離取液頭32的一端的內徑d1小,稱為小內徑端a,靠近取液頭32的一端的內徑d2大,稱為大內徑端b。如圖4所示,當取液管31未被壓縮時,其小內徑端a處位於兩擠壓塊126的底部,兩擠壓塊126的表面接觸取液管31的頂端。如圖5所示,當上殼體1向下移動,取液管31伸入兩擠壓塊126之間,從而取液管31被壓縮,最終取液管31的小內徑端a處伸入第二取液通孔125的頂部,大內徑端b位於兩擠壓塊126的底部,兩擠壓快126擠壓取液管31的側壁,將取液管31進行壓縮,進而將取液管31內部的定量空氣排出。將取液頭32插入液體內部後,鬆開上殼體1,彈性件33的回彈力將上殼體1彈回原位,從而取液管31由兩擠壓塊126之間退出,取液管31的形變恢復,實現吸取液體的目的。藉由設計取液管31錐型結構的d1和d2值、兩擠壓塊126之間的距離、兩擠壓塊126與取液管31的接觸面積以及上殼體1相對下殼體2的移動行程等參數,從而實現定量取液的目的。
請參閱圖4,該液體轉移裝置100還包括按壓鍵4,該按壓鍵4蓋在上殼體1的第五側壁14遠離第一側壁11的一端,用於與上殼體1卡合,藉由按壓該按壓鍵4從而實現上殼體1相對下殼體2運動的目的。
請再次參閱圖4與圖5,使用時,按壓按壓鍵4,可以將上殼體1向下按,使第一側壁11沿第二側壁21向下移動,擠壓部12相對取液管31向下移動,此時,彈性件33被壓縮,擠壓塊126按壓取液管31,將取液管31內部的空氣排出;將取液頭32的一端插入液體中,放開按壓鍵4,上殼體1在彈性件33的回彈力帶動下恢復至原位,擠壓塊126相對取液管31向上移動鬆開取液管31,檢測液將被吸入取液管31內,實現定量取液的目的。再次按壓按壓建4可以將取液管31內的液體釋放。
本發明提供的液體轉移裝置100可以被用來進行多種液體樣本的轉移,例如液體樣本可以包括生物樣本,患者樣本,獸醫樣本,或環境樣本。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的液體轉移裝置100可以用於收集和調配體積在1μl ~5ml之間的量(例如1微升1μl,2μl,4μl,5μl ,10μl,20μl,50μl,100微升,200μl,500μl,1ml,2 ml和5 ml中的任何兩個數字之間的數)的液體。
請參閱圖9,為另一實施例提供的液體轉移裝置200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方式提供的液體轉移裝置200與第一實施方式提供的液體轉移裝置100的主要區別在於,該液體轉移裝置200還包括圍繞該取液元件201設置的多個彈性元件204,該彈性元件204包括設置於該第二頂壁24靠近該第二容納腔22一側的彈簧導柱205、套設於該彈簧導柱205上的復位彈簧206以及設置於該彈簧導柱205遠離該第二頂壁24一端的限位件207,該彈簧導柱205貫穿該第一頂壁16,該限位件207位於該第一容納腔13,該復位彈簧206一端抵持該第一頂壁16,另一端抵持該第二頂壁24,該重定彈簧206的彈性恢復力用於使該上殼體202遠離該下殼體203移動。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範圍內,適用於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各具體方案也可以相應的適用於第二實施方式中,為節省篇幅及避免重複起見,在此就不再贅述。將彈性元件204圍繞取液元件201設置,可以方便取液元件201的安裝,而且採用多組彈性元件204能夠使上殼體202受力更均勻,回彈過程更穩定。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發明提供的液體轉移裝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能夠實現定量吸取液體,可以實現微量液體的轉移,而且成本低。
100,200:液體轉移裝置 1,202:上殼體 11:第一側壁 12:擠壓部 121:第三側壁 122:第四側壁 123:第二平臺部 124:第一取液通孔 125:第二取液通孔 126:擠壓塊 13:第一容納腔 14:第五側壁 15:第一平臺部 16:第一頂壁 161:第三取液通孔 17:定位通孔 18:第一滑桿 19:第一卡勾 2,203:下殼體 21:第二側壁 22:第二容納腔 23:滑槽 24:第二頂壁 25:第二滑桿 26:第二卡勾 27:導向柱 28:第四取液通孔 3,201:取液組件 31:取液管 32:取液頭 33:彈性件 34:墊圈 35:取液頭蓋 4:按壓鍵 c:中心軸 a:小內徑端 b:大內徑端 204:彈性元件 205:彈簧導桿 206:復位彈簧 207:限位件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提供的液體轉移裝置未按壓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提供的液體轉移裝置按壓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提供的液體轉移裝置的爆炸圖。
圖4是圖1提供的液體轉移裝置沿IV-IV的剖面圖。
圖5是圖2提供的液體轉移裝置沿V-V的剖面圖。
圖6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提供的上殼體的立體圖。
圖7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提供的上殼體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圖8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提供的下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提供的液體轉移裝置的剖面圖。
100:液體轉移裝置
1:上殼體
2:下殼體
3:取液組件
35:取液頭蓋
4:按壓鍵

Claims (10)

  1. 一種液體轉移裝置,其中,包括: 上殼體,包括第一頂壁、第一側壁和擠壓部,所述第一側壁連接所述第一頂壁且圍設形成第一容納腔,所述擠壓部設置於所述第一頂壁且容置於所述第一容納腔內; 下殼體,包括第二頂壁和第二側壁,所述第二側壁連接所述第二頂壁且圍設形成第二容納腔,所述上殼體收容於所述第二容納腔內且用於沿所述第二容納腔的中心軸往復移動;以及 取液元件,包括取液管和與所述取液管連通的取液頭,所述取液管設於所述第一頂壁和所述第二頂壁之間且對應所述擠壓部設置,所述取液頭伸出所述第二頂壁, 其中,所述上殼體能夠沿所述第二容納腔的中心軸往復移動,進而帶動所述擠壓部相對所述取液管往復移動,使所述擠壓部抵持或鬆開所述取液管,以使所述取液管,從而使所述取液管釋放或吸取液體。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液體轉移裝置,其中,所述擠壓部包括第三側壁及第四側壁,所述第三側壁一端與所述第一頂壁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四側壁連接,所述第三側壁圍設形成第一取液通孔,所述第四側壁圍設形成第二取液通孔,所述第一取液通孔與所述第二取液通孔連通且均與所述第二容納腔同軸,所述第二容納腔藉由所述第一取液通孔及所述第二取液通孔與所述第一容納腔連通; 所述第二取液通孔的孔徑小於所述第一取液通孔的孔徑,且所述第二取液通孔的孔徑沿遠離所述第一取液通孔的方向遞減,所述取液管用於經由所述第一取液通孔伸入或退出所述第二取液通孔,所述第四側壁用於抵持或鬆開所述取液管。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液體轉移裝置,其中,所述第四側壁的內表面設置有擠壓塊,所述擠壓塊用於抵持或鬆開所述取液管。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液體轉移裝置,其中,所述上殼體還包括設置於所述第一側壁上的第一滑桿、設置於所述第一滑桿靠近所述取液頭一端的第一卡勾以及設置於所述第一頂壁上的第三取液通孔,所述第二容納腔藉由所述第三取液通孔與所述第一容納腔連通,所述取液管用於穿過所述第三取液通孔且與所述擠壓部抵持。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液體轉移裝置,其中,所述下殼體還包括設置於所述第二側壁上的滑槽、設置於所述第二頂壁且對應所述第三取液通孔的第四取液通孔、設置於所述第二頂壁靠近所述第二容納腔一側的第二滑桿、設置於所述第二滑桿遠離所述第一頂壁一端的第二卡勾以及設置於所述第二頂壁靠近所述第二容納腔一側的導向柱, 所述第一頂壁與所述第二頂壁相對設置,所述第四取液通孔與所述第三取液通孔同軸且孔徑相同,所述第一滑桿用於相對所述滑槽上下移動,所述第一卡勾用於卡入所述滑槽內並在所述第一滑桿的帶動下沿所述滑槽移動,所述第二滑桿用於穿過所述第一頂壁並沿所述第二容納腔的中心軸往復移動,所述第二卡勾用於卡在所述第一頂壁靠近所述第二容納腔一側的表面。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液體轉移裝置,其中,所述上殼體還包括設置於所述第一側壁遠離所述第一頂壁一端的第五側壁、連接所述第五側壁和所述第一側壁的第一平臺部,所述第二側壁靠近所述第五側壁的端面抵持所述第一平臺部的表面。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液體轉移裝置,其中,還包括套設於所述取液管上的彈性件,所述彈性件一端抵持所述擠壓部,另一端抵持所述第二頂壁,所述彈性件的彈性恢復力用於使所述上殼體遠離所述下殼體移動。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液體轉移裝置,其中,還包括圍繞所述取液元件設置的多個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包括設置於所述第二頂壁靠近所述第二容納腔一側的彈簧導柱、套設於所述彈簧導柱上的復位彈簧以及設置於所述彈簧導柱遠離所述第二頂壁一端的限位件,所述彈簧導柱貫穿所述第一頂壁,所述限位件位於所述第一容納腔,所述復位彈簧一端抵持所述第一頂壁,另一端抵持所述第二頂壁,所述重定彈簧的彈性恢復力用於使所述上殼體遠離所述下殼體移動。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液體轉移裝置,其中,所述取液管沿垂直所述第二容納腔的中心軸方向的內徑由靠近所述取液頭的一端至遠離所述取液頭的一端遞減。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液體轉移裝置,其中,所述液體轉移裝置還包括按壓鍵,所述按壓鍵設置於所述上殼體遠離所述第一頂壁的一端。
TW110119751A 2020-09-30 2021-05-31 液體轉移裝置 TWI8008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85368P 2020-09-30 2020-09-30
US63/085368 2020-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4351A true TW202214351A (zh) 2022-04-16
TWI800843B TWI800843B (zh) 2023-05-01

Family

ID=81044332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301583F TWD218529S (zh) 2020-09-30 2021-03-30 核酸檢測儀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
TW110119746A TWI799880B (zh) 2020-09-30 2021-05-31 核酸檢測盒及核酸檢測設備
TW110119748A TWI800842B (zh) 2020-09-30 2021-05-31 液體轉移裝置
TW110119749A TW202215050A (zh) 2020-09-30 2021-05-31 核酸檢測主機及核酸檢測設備
TW110119751A TWI800843B (zh) 2020-09-30 2021-05-31 液體轉移裝置
TW110124163A TWI800862B (zh) 2020-09-30 2021-06-30 液體轉移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301583F TWD218529S (zh) 2020-09-30 2021-03-30 核酸檢測儀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
TW110119746A TWI799880B (zh) 2020-09-30 2021-05-31 核酸檢測盒及核酸檢測設備
TW110119748A TWI800842B (zh) 2020-09-30 2021-05-31 液體轉移裝置
TW110119749A TW202215050A (zh) 2020-09-30 2021-05-31 核酸檢測主機及核酸檢測設備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4163A TWI800862B (zh) 2020-09-30 2021-06-30 液體轉移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3) JP2022058157A (zh)
CN (4) CN114308168A (zh)
TW (6) TWD218529S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099621A1 (en) * 2020-09-30 2022-03-31 Icare Diagnostics International Co. Ltd. Nucleic acid detection kit and nucleic acid detection device
WO2023231158A1 (zh) * 2022-05-30 2023-12-07 广州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微流控芯片核酸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2735Y2 (ja) * 1989-03-17 1994-11-09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スポイト付き容器
JPH0615889Y2 (ja) * 1989-07-25 1994-04-27 ポーラ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スポイト付き液体収納容器
JP2944116B2 (ja) * 1989-08-30 1999-08-30 クノール食品株式会社 ペースト状物品のためのディスペンサ
US5154702A (en) * 1990-05-21 1992-10-13 Wheaton Industries Variable dosage dropper system
DE4141608C2 (de) * 1991-12-17 1993-12-02 Eppendorf Geraetebau Netheler Pipettiervorrichtung
US5226572A (en) * 1992-06-11 1993-07-13 Comar, Inc. Bulb actuator for dropper closure
JPH07315453A (ja) * 1994-05-20 1995-12-05 Wakaba Hara 硬質材質製の流動性食品抽出容器
DE9417612U1 (de) * 1994-11-03 1995-01-05 Kloth Bernd Probenabnahmegerät
FI105783B (fi) * 1998-08-26 2000-10-13 Biohit Oyj Menetelmä ja laite nesteen annostelemiseksi
EP1230905B1 (en) * 1999-08-17 2010-09-29 Sant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pen instillation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container
JP2002211623A (ja) * 2001-01-15 2002-07-31 Kose Corp スポイト付容器
CN1325028A (zh) * 2001-07-10 2001-12-05 重庆大学 压电基因诊断实时定量分析方法与仪器
JP4540996B2 (ja) * 2003-08-20 2010-09-08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核酸検出装置
GB2416030B (en) * 2004-01-28 2008-07-23 Norchip As A diagnostic system for carrying out a nucleic acid sequence amplification and detection process
CN100434181C (zh) * 2004-02-17 2008-11-19 纳斯申特生物科学公司 计量一定剂量的样品液体
JP4830432B2 (ja) * 2005-09-30 2011-12-07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化学反応用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US7998708B2 (en) * 2006-03-24 2011-08-16 Handylab, Inc. Microfluidic system for amplifying and detecting polynucleotides in parallel
ES2692380T3 (es) * 2006-03-24 2018-12-03 Handylab, Inc. Método para realizar PCR con un cartucho con varias pistas
DE102006031460B4 (de) * 2006-07-07 2008-10-30 Eppendorf Ag Pipettiervorrichtung
JP2008253980A (ja) * 2007-03-13 2008-10-23 Nichiriyoo:Kk ピペット及びプランジャのプランジャシール機構
JP4489088B2 (ja) * 2007-03-23 2010-06-23 株式会社東芝 核酸検出用デバイス
TWI539001B (zh) * 2007-08-13 2016-06-21 網路生物有限公司 快速多重擴增目標核酸的方法
US20100323441A1 (en) * 2007-12-13 2010-12-23 Biocell Center S.P.A. Method of colle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fluids and/or materials, in particular of organic fluids and/or materials containing stem cells, and device employable in such method
DE102008048252A1 (de) * 2008-09-12 2010-04-15 Eppendorf Ag Pipettiervorrichtung
US7984831B2 (en) * 2008-10-23 2011-07-26 Gojo Industries, Inc. Handheld dispensers for personal use
CN101780862B (zh) * 2009-11-06 2012-06-27 上海格兰化妆品有限公司 容器瓶
EP2746777A3 (en) * 2010-07-23 2014-08-27 Beckman Coulter, Inc. System or method of including analytical units
KR101762295B1 (ko) * 2012-02-10 2017-08-04 (주)바이오니아 생체시료의 자동 분석 장치 및 방법
KR20150097764A (ko) * 2012-12-21 2015-08-26 마이크로닉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휴대형 형광 검출 시스템 및 미량분석 카트리지
JP2015202570A (ja) * 2014-04-10 2015-1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
US9751082B1 (en) * 2014-05-22 2017-09-05 Dunsong Yang Multi-actuated micro-pipette controller and associated use thereof
CN105125340A (zh) * 2015-09-10 2015-12-09 成都华神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制备药物溶液的装置及其用法以及用药装置及其用法
CN105296348A (zh) * 2015-11-20 2016-02-03 融智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基因分型检测的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和装置
CN106047687B (zh) * 2016-04-08 2018-05-18 芜湖达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核糖核酸链式聚合扩增反应检测装置及其进行dna浓度检测的方法
CN105969638B (zh) * 2016-06-23 2018-11-30 浙江爱易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荧光定量pcr仪
JP2019537157A (ja) * 2016-12-01 2019-12-19 バークレー ライツ,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マイクロ流体デバイスによる微小物体の自動検出及び再配置
CN206366395U (zh) * 2017-01-09 2017-08-01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生物学的一次性移液管
ES2961580T3 (es) * 2017-01-13 2024-03-12 Cellular Res Inc Revestimiento hidrófilo de canales de fluidos
CN106906137B (zh) * 2017-03-19 2019-02-12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高通量核酸分析装置
WO2018212496A2 (ko) * 2017-05-16 2018-11-22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카트리지를 이용한 핵산 분석 장치
US20190162571A1 (en) * 2017-11-29 2019-05-30 Lumson S.P.A. Dropper
CN109847814A (zh) * 2017-11-30 2019-06-07 耿亮 一种检测反应用康卫皿
CN207823049U (zh) * 2017-12-28 2018-09-07 广东微碳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可精确定量移取萃取剂的新型挤压式移液装置
CN208049953U (zh) * 2018-03-15 2018-11-06 李政豫 一种物理实验用液体取样装置
CA184012S (en) 2018-05-03 2019-07-17 Beijing Kuaimajiabian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screen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CN208679184U (zh) * 2018-06-01 2019-04-02 曾灏 一种新型移液器
CN208390051U (zh) * 2018-06-04 2019-01-18 无锡正则精准医学检验有限公司 一种可定量循环使用的移液器
CN208526664U (zh) * 2018-06-06 2019-02-22 中验检测(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药品检测用液体定量移液器
CN208661175U (zh) * 2018-08-20 2019-03-29 杭州捷奕斯科技有限公司 卡扣式柔性密闭取液管
CN209468423U (zh) * 2018-11-15 2019-10-08 张树军 自动释压式容器
CN210965170U (zh) * 2019-09-30 2020-07-10 南通伊仕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医药检测用取液装置
CN111408426A (zh) * 2020-04-29 2020-07-14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移液枪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58192A (ja) 2022-04-11
TW202214350A (zh) 2022-04-16
JP2022058157A (ja) 2022-04-11
CN114308169A (zh) 2022-04-12
TWI800842B (zh) 2023-05-01
TWI800862B (zh) 2023-05-01
JP2022058163A (ja) 2022-04-11
CN114317221A (zh) 2022-04-12
TWI800843B (zh) 2023-05-01
CN114308170A (zh) 2022-04-12
CN114308168A (zh) 2022-04-12
TW202215050A (zh) 2022-04-16
TWI799880B (zh) 2023-04-21
TWD218529S (zh) 2022-05-01
TW202214834A (zh) 2022-04-16
TW202219267A (zh) 2022-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214351A (zh) 液體轉移裝置
CN1572369B (zh) 吸量管控制装置
WO2006024203A1 (fr) Dispositif de pipettage a canaux multiples
JP2022058269A (ja) 液体転移装置
CN211936977U (zh) 一种具有不同量程的移液活塞缸
CN209222162U (zh) 一种防过吸电动移液器
US20220097040A1 (en) Liquid transfer device
TW202237272A (zh) 移液系統
US20220099471A1 (en) Liquid transfer device
CN217725596U (zh) 一种一吸多打定量移液器
CN217140444U (zh) 一种配合注射泵使用的高精度移液适配头
CN220969162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移液器
CN217511893U (zh) 一种可高通量加样的移液排枪
CN219356282U (zh) 一种移液器
CN219072983U (zh) 一种移液吸头及移液器
CN220861516U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夹持机构及微流控芯片检测装置
KR200465479Y1 (ko) 스타일러스 펜
CN212128168U (zh) 连接机构及核酸检测装置
CN218795991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移液器
CN219068326U (zh) 一种摄像头用内置语音传播设备
CN220126242U (zh) 防脱落移液机构
CN218180762U (zh) 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用的柱温箱
CN211559820U (zh) 一种可拆卸式手柄
CN214793995U (zh) 一种医学检验用取样装置
CN217431750U (zh) 一种高粘度液体药物用移液器